CN115777750A - 一种小米馕及其加工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米馕及其加工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7750A
CN115777750A CN202211577887.1A CN202211577887A CN115777750A CN 115777750 A CN115777750 A CN 115777750A CN 202211577887 A CN202211577887 A CN 202211577887A CN 115777750 A CN115777750 A CN 115777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et
blending
shaping
moulding
automatic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78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伟
路子峰
马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shgar Min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shgar Min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shgar Min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shgar Min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78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77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7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7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Landscapes

  • Bakery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米馕及其加工设备和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调配装置、挤压装置、传送装置及塑形装置;调配装置包括具有调配腔室的调配罐,搅拌器设置于调配腔室内,调配罐具有与调配腔室连通的入料口、入水口和出料口;传送装置包括与调配装置对应的第一自动传送台,其台面设有料盘;挤压装置的入口与调配罐的出料口连通,挤压装置的出口朝向第一自动传送台;塑形装置包括塑形台和塑形器,第一自动传送台与塑形台连通,塑形器用于对塑形台上的待塑形的物料进行塑形。该设备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节省成本,可实现连续化高效生产。由此加工而得的小米馕成品规格均一,品质高。

Description

一种小米馕及其加工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米馕及其加工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馕在新疆历史悠久,烤馕的历史距今已有2000余年,将馕称为“艾买克”,主要是以小麦面为原料,还可以适量添加一些大豆粉、玉米粉、高粱粉等,根据不同需求配之以芝麻、洋葱、鸡蛋、植物油、黄油、牛奶、盐、冰糖等辅料,加少许盐水和酵母烤制而成的一种面饼,具有食用香脆、携带方便的特点。
传统的烤馕方式主要以馕坑进行烤制,但占地较大,耗时长、成本高、使用能源存在污染且卫生条件无法保证。现有的电烤馕装置虽已逐步取代馕坑烤馕,但在馕加工过程中仍采用人工调配与揉捏塑形,操作不便,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且无法保证产品的均一性。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小米馕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小米馕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加工方法加工而得的小米馕。
本申请可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小米馕加工设备,其包括调配装置、挤压装置、传送装置以及塑形装置;
调配装置包括调配罐和搅拌器,调配罐的内部具有调配腔室,搅拌器设置于调配腔室内,调配罐的顶部具有与调配腔室连通的入料口,调配罐的侧面具有与调配腔室连通的入水口,调配罐的底部具有与调配腔室连通的出料口;
传送装置包括与调配装置对应的第一自动传送台;第一自动传送台的台面设有料盘;
挤压装置的入口与调配罐的出料口连通,挤压装置的出口朝向第一自动传送台;
塑形装置包括塑形台和塑形器,第一自动传送台与塑形台连通以将装有物料的料盘传送至塑形台上,塑形器用于对塑形台上的待塑形的物料进行塑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料盘为同心圆料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送装置还包括与塑形装置对应的第二自动传送台;
塑形台的中间区域设有开口,塑形器包括塑形模具和塑形支架,塑形模具用于对塑形台上的待塑形的物料进行塑形,塑形支架具有导通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一端与开口连通,输送通道的另一端朝向第二自动传送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小米馕加工设备还包括烘烤装置,第二自动传送台与烘烤装置连接以将塑形后的物料传送至烘烤装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小米馕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小米馕加工设备,将制备原料由入料口和入水口通入调配腔室内进行搅拌,随后静置醒发,得到面团;将醒发后的面团经挤压装置挤压至第一自动传送台的料盘内;随后由第一自动传送台传送至塑形台上,开启塑形器进行压花和塑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醒发时间为30-40min。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将塑形后的小米馕坯经第二自动传送台传送至烘烤装置进行烤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烤制温度为180-200℃,烤制时间为20-35min。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小米馕,经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加工方法加工而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按质量百分数计,制备原料包括28.5-35.5%的低筋小麦粉、2-6%的小米粉、4-12%的植物油、0.5-1.5%的酵母、0.5-1.5%的盐以及50-60%的水。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小米馕加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连续化高效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由此加工而得的小米馕成品规格均一,品质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小米馕加工设备中调配装置、挤压装置以及第一自动传送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小米馕加工设备中塑形装置以及第二自动传送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入料口;12-出料口;13-调配腔室;14-搅拌器;21-第一自动传送台;22-第二自动传送台;31-料盘;32-挤压装置;41-塑形台;411-开口;421-塑形模具;422-塑形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小米馕及其加工设备和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申请提出一种小米馕加工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调配装置、挤压装置32、传送装置以及塑形装置。
调配装置包括调配罐和搅拌器14,调配罐的内部具有调配腔室13,搅拌器14设置于调配腔室13内,调配罐的顶部具有与调配腔室13连通的入料口11,调配罐的侧面具有与调配腔室13连通的入水口(图未示),调配罐的底部具有与调配腔室13连通的出料口12。
传送装置包括与调配装置对应的第一自动传送台21,第一自动传送台21的台面设有(放置有)料盘31。
优选地,第一自动传送台21的台面沿传送方向设有多个料盘31。作为参考地,料盘31可以为同心圆料盘(也可理解为圆环料盘),以使后期加工出的小米馕呈中间薄边缘厚的形式。
挤压装置32的入口与调配罐的出料口12连通,挤压装置32的出口朝向第一自动传送台21。
具体的,挤压装置32可采用常规的挤压器,其可将调配腔室13内的物料挤压至料盘31内。
塑形装置包括塑形台41和塑形器,第一自动传送台21与塑形台41连通以将装有物料的料盘31传送至塑形台41上,塑形器用于对塑形台41上的待塑形的物料进行塑形。
需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自动传送台21与塑形台41连通并非限定二者为接触式连接,其可以是以下连通方式:第一自动传送台21的末端位于塑形台41的上方,且第一自动传送台21的末端与塑形台41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有重叠,从而使得料盘31在输送至第一自动传送台21的末端时,直接向下掉至塑形台41的台面上。
进一步地,传送装置还包括与塑形装置对应的第二自动传送台22。
塑形台41的中间区域设有开口411,塑形器包括塑形模具421和塑形支架422,塑形模具421用于对塑形台41上的待塑形的物料进行塑形,塑形支架422具有导通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一端与开口411连通,输送通道的另一端朝向第二自动传送台22。
上述塑形模具421例如可以为可拆卸替换的各种印花柱形体模具。
可参考地,塑形台41上可设有回弹机构,回弹机构可在塑形结束时,将塑形台41上的料盘31弹至开口411处;当料盘31通过开口411进入输送通道后,回弹机构可自动复位。回弹机构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相关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此外,也可人工将塑形台41上的料盘31拨至开口411处。
带有印花模具的自动成型器下压并嵌入料盘31内进行压花、塑形,形成小米馕坯;该小米馕坯可从塑形台41的开口411处进入塑形支架422的输送通道内,进而向下落在第二自动传送台22的台面上,以传送至后续的加工工序,例如可直接进行包装冷冻作为预制半成品,也可通过焙烤形成小米馕成品。
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小米馕加工设备还可包括烘烤装置(图未示),第二自动传送台22与烘烤装置连接以将塑形后的小米馕坯传送至烘烤装置进行焙烤。
此外,上述小米馕加工设备也可包括包装装置和冷冻装置,第二自动传送台22与包装装置连接以将塑形后的小米馕坯传送至包装装置进行包装。
包装装置与位于其下游的冷冻装置连接,以对包装后的小米馕坯进行冷冻保存。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第一自动传送台21和第二自动传送台22以及其它需自动控制的结构(如搅拌器14等)均可与机组电控装置连接,以通过机组电控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例如,机组电控装置可控制搅拌器14的搅拌转速和时间。
值得强调的是,本申请未详细展开的结构可参照相关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相应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米馕的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上述小米馕加工设备,将制备原料由入料口11和入水口通入调配腔室13内进行搅拌,随后静置醒发,得到面团;将醒发后的面团经挤压装置32挤压至第一自动传送台21的料盘31内;随后由第一自动传送台21传送至塑形台41上,开启塑形器进行压花和塑形。
进一步地,将塑形后的小米馕坯通过塑形台41的开口411以及塑形支架422的输送通道导入第二自动传送台22,随后经第二自动传送台22传送至烘烤装置进行烤制,或传送至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再至冷冻装置进行冷冻。
可参考地,醒发时间可以为30-40min,如30min、32min、35min、38min或40min等,也可以为30-40min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烤制温度可以为180-200℃,如180℃、185℃、190℃、195℃或200℃等,也可以为180-200℃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烤制时间可以为20-35min,如20min、22min、25min、28min、30min、32min或35min等,也可以为20-35min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承上,本申请提供的小米馕的加工方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能够实现连续化高效生产,大大节省人工成本,且加工出的小米馕规格均一,质量好。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小米馕,其经上述加工方法加工而得。
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小米馕的制备原料包括28.5-35.5%的低筋小麦粉、2-6%的小米粉、4-12%的植物油、0.5-1.5%的酵母、0.5-1.5%的盐以及50-60%的水。
可参考地,低筋小麦粉的用量可以为28.5%、29%、29.5%、30%、30.5%、31%、31.5%、32%、32.5%、33%、33.5%、34%、34.5%、35%或35.5%等,也可以为28.5-35.5%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小米粉的用量可以为2%、2.5%、3%、3.5%、4%、4.5%、5%、5.5%或6%等,也可以为2-6%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植物油的用量可以为4%、5%、6%、7%、8%、9%、10%、11%或12%等,也可以为4-12%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酵母的用量可以为0.5%、0.6%、0.7%、0.8%、0.9%、1%、1.1%、1.2%、1.3%、1.4%或1.5%等,也可以为0.5-1.5%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盐的用量可以为0.5%、0.6%、0.7%、0.8%、0.9%、1%、1.1%、1.2%、1.3%、1.4%或1.5%等,也可以为0.5-1.5%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水的用量可以为50%、51%、52%、53%、54%、55%、56%、57%、58%、59%或60%等,也可以为50-60%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上述制备原料中,小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叶酸、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及硒,作为营养均衡作物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小米具有清热解渴滋阴补肾、调理肠胃的功效,长期食用可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将其与面粉配伍可增加馕的营养和风味,提升其品质。
小米粉作为小麦粉的补充,可以增加馕的营养,提高馕的香味。需说明的是,若小米粉的添加量高于6%(如7%),会使馕变得焦脆,不易食用;若小米粉的添加量低于2%(如1%),不能充分增加馕的营养。故,本申请中,小米粉的添加量在2-6%为宜。
植物油的添加量若低于4%,会导致成品颜色不足,香味不够;若高于12%,会导致面团中的油脂影响面团的吸水,影响酵母繁殖发酵,品质较差。因此,植物油的添加量在4-12%为宜。
酵母的添加量若低于0.5%,会导致面团不发酵,体积小,成品不蓬松;若添加量高于1.5%,会导致发酵力过大,面团内部发生各种反应,面团内部组织产生的空洞过大,产生的气体不能保持而逸出,面团膨胀过度,影响面团的筋力,口感不好。故,酵母的添加量在0.5-1.5%为宜。
加盐量对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口感和色泽上,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使得面团中的面筋变得更加紧密,减少了面筋网络形成的空洞,从而可以达到改善成品色泽的目的。盐可增加馕的咸味,但是人体每日盐摄入量不能超过5g,故盐的添加量在0.5-1.5%为宜。
水主要用于溶解原料,使淀粉膨胀糊化,促进面筋的形成,加水量影响酵母的发酵和繁殖,水同时在烘烤时作为一种传热介质,帮助生饼变熟。但不同加水量的馕品质感官得分差异比较大。若水的用量超过60%(如65%),容易增加面团的粘性,增加操作难度,烤制的馕颜色较差,上色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若水的用量低于50%(如45%),容易导致面团较干,烤制后粗糙且硬,组织结构比较差。故,水的添加量在50-60%为宜。
通过按上述配比加工而得的小米馕,较传统馕酥脆可口,风味好,感官评价值高,营养丰富。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米馕加工设备,其包括调配装置、挤压装置32、传送装置、塑形装置以及烘烤装置。
调配装置包括调配罐和搅拌器14,调配罐的内部具有调配腔室13,搅拌器14设置于调配腔室13内,调配罐的顶部具有与调配腔室13连通的入料口11,调配罐的侧面具有与调配腔室13连通的入水口,调配罐的底部具有与调配腔室13连通的出料口12。
传送装置包括与调配装置对应的第一自动传送台21以及与塑形装置对应的第二自动传送台22,第一自动传送台21的台面沿传送方向设有多个同心圆料盘。
挤压装置32为挤压器,挤压器的入口与调配罐的出料口12连通,挤压器的出口朝向第一自动传送台21以将调配腔室13内的物料挤压至料盘31内。
第一自动传送台21的末端位于塑形台41的上方,且第一自动传送台21的末端与塑形台41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有重叠,从而使得料盘31在输送至第一自动传送台21的末端时,直接向下掉至塑形台41的台面上。
塑形装置包括塑形台41和塑形器,塑形台41的中间区域设有开口411,塑形器包括塑形模具421(可拆卸替换的各种印花柱形体模具)和塑形支架422,塑形模具421用于对塑形台41上的待塑形的物料进行塑形,塑形支架422具有导通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一端与开口411连通,输送通道的另一端朝向第二自动传送台22。
塑形台41上设有回弹机构,回弹机构可在塑形结束时,将塑形台41上的料盘31弹至开口411处;当料盘31通过开口411进入输送通道后,回弹机构可自动复位。
第二自动传送台22与烘烤装置连接以将塑形后的小米馕坯传送至烘烤装置进行焙烤。
上述第一自动传送台21和第二自动传送台22以及其它需自动控制的结构(如搅拌器14等)均与机组电控装置连接,以通过机组电控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米馕的加工方法,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加工设备,将制备原料中的低筋小麦粉32.5wt%、小米粉1wt%、植物油10wt%、酵母0.5wt%和盐1wt%按比例分别经入料口11加入调配腔室13内,再经入水口加入55wt%的水,充分搅拌20min,静置醒发30min,将醒发好的面团经挤压器挤入凹型模具同心圆料盘,通过第一自动传送台21输送至塑形台41,通过塑形器的塑性模具进行压花和塑形,塑形后的小米馕坯通过回弹机构弹至塑形台41的开口411处,再经塑性支架的输送通道输送至第二自动传送台22上,再经第二自动传送台22传送至旋转烤炉,于200℃条件下烤制20min,随后出炉,冷却、包装成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制备原料为:低筋小麦粉31.5wt%、小米粉2wt%、植物油10wt%、酵母0.5wt%、盐1wt%以及水55wt%。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制备原料为:低筋小麦粉30.5wt%、小米粉3wt%、植物油10wt%、酵母0.5wt%、盐1wt%以及水55wt%。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制备原料为:低筋小麦粉29.5wt%、小米粉4wt%、植物油10wt%、酵母0.5wt%、盐1wt%以及水55wt%。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制备原料为:低筋小麦粉33.5wt%、植物油10wt%、酵母0.5wt%、盐1wt%和水55wt%。即,本对比例中不含小米粉。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制备原料为:低筋小麦粉27.5wt%、小米粉6wt%、植物油10wt%、酵母0.5wt%、盐1wt%以及水55wt%。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制备原料为:低筋小麦粉25.5wt%、小米粉8wt%、植物油10wt%、酵母0.5wt%、盐1wt%以及水55wt%。
试验例
对上述实施例2-5以及对比例1-3制得的小米馕进行小米馕质构、感官评价和营养成分对比。
其中,质构检测包括硬度、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方面的检测。质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感官评价包括色泽、风味、组织结构、硬度、酥脆性、咀嚼性方面。
感官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营养成分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表1不同比例小米馕的质构对比
Figure SMS_1
表2小米馕感官评价
Figure SMS_2
表3小米馕营养成分表
Figure SMS_3
Figure SMS_4
通过综合对比得出:小米添加量在2-6wt%时,加工所得的小米馕具有适中的硬度、内聚力、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感官评价总分在82-89.77分,具有酥脆可口,风味好,感官评价值高,营养丰富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小米馕加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以特定配比下的制备原料经该设备加工后,所得的小米馕较传统馕酥脆可口,风味好,感官评价值高,营养丰富。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小米馕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调配装置、挤压装置、传送装置以及塑形装置;
所述调配装置包括调配罐和搅拌器,所述调配罐的内部具有调配腔室,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调配腔室内,所述调配罐的顶部具有与所述调配腔室连通的入料口,所述调配罐的侧面具有与所述调配腔室连通的入水口,所述调配罐的底部具有与所述调配腔室连通的出料口;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与所述调配装置对应的第一自动传送台;所述第一自动传送台的台面设有料盘;
所述挤压装置的入口与所述调配罐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挤压装置的出口朝向所述第一自动传送台;
所述塑形装置包括塑形台和塑形器,所述第一自动传送台与所述塑形台连通以将装有物料的料盘传送至所述塑形台上,所述塑形器用于对所述塑形台上的待塑形的物料进行塑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米馕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为同心圆料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米馕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塑形装置对应的第二自动传送台;
所述塑形台的中间区域设有开口,所述塑形器包括塑形模具和塑形支架,所述塑形模具用于对所述塑形台上的待塑形的物料进行塑形,所述塑形支架具有导通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输送通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自动传送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米馕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米馕加工设备还包括烘烤装置,所述第二自动传送台与所述烘烤装置连接以将塑形后的物料传送至所述烘烤装置。
5.一种小米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小米馕加工设备,将制备原料由所述入料口和所述入水口通入所述调配腔室内进行搅拌,随后静置醒发,得到面团;将醒发后的面团经挤压装置挤压至第一自动传送台的料盘内;随后由所述第一自动传送台传送至所述塑形台上,开启所述塑形器进行压花和塑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醒发时间为30-40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塑形后的小米馕坯经第二自动传送台传送至烘烤装置进行烤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烤制温度为180-200℃,烤制时间为20-35min。
9.一种小米馕,其特征在于,经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加工而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米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制备原料包括28.5-35.5%的低筋小麦粉、2-6%的小米粉、4-12%的植物油、0.5-1.5%的酵母、0.5-1.5%的盐以及50-60%的水。
CN202211577887.1A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小米馕及其加工设备和方法 Pending CN1157777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7887.1A CN115777750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小米馕及其加工设备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7887.1A CN115777750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小米馕及其加工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7750A true CN115777750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18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7887.1A Pending CN115777750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小米馕及其加工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775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0064A (zh) * 2013-02-26 2014-08-27 吴月华 一种制作花式粉皮的工艺及其食品深加工的工艺方法
CN109619134A (zh) * 2018-12-24 2019-04-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马铃薯馕的工业化加工生产线及其加工方法
CN110896980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新疆大学 一种鹰嘴豆沙棘营养馕及其制备方法
CN212796017U (zh) * 2020-06-08 2021-03-26 广西国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蔗糖滤泥燃料再利用塑形装置
CN113940366A (zh) * 2020-07-16 2022-01-18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由豆类和杂粮混合制备的高纤调味烤馕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1431A (zh) * 2021-12-31 2022-04-05 江南大学 一种低gi中式面点预拌粉及其产品制备方法
CN114794190A (zh) * 2022-05-23 2022-07-29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一种富硒馕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0064A (zh) * 2013-02-26 2014-08-27 吴月华 一种制作花式粉皮的工艺及其食品深加工的工艺方法
CN109619134A (zh) * 2018-12-24 2019-04-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马铃薯馕的工业化加工生产线及其加工方法
CN110896980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新疆大学 一种鹰嘴豆沙棘营养馕及其制备方法
CN212796017U (zh) * 2020-06-08 2021-03-26 广西国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蔗糖滤泥燃料再利用塑形装置
CN113940366A (zh) * 2020-07-16 2022-01-18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由豆类和杂粮混合制备的高纤调味烤馕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1431A (zh) * 2021-12-31 2022-04-05 江南大学 一种低gi中式面点预拌粉及其产品制备方法
CN114794190A (zh) * 2022-05-23 2022-07-29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一种富硒馕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7854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producing of tortilla chips
CN100506045C (zh) 富含全价动物骨粉的糕点
US4183966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high protein snack food
CN112655739A (zh) 一种多彩果蔬吐司面包的制作方法
CN115777750A (zh) 一种小米馕及其加工设备和方法
CN108669160A (zh) 一种山药饼干及其制作方法
CN101077085B (zh) 一种盛装冰淇淋的面包
CN114451438A (zh) 一种千层厚蛋挞皮的制作方法
CN113632812A (zh) 一种低脂代糖的面包及其生产方法
CN112450251A (zh) 一种健康型威化饼干及其加工工艺
KR102578729B1 (ko) 쌀 바게트 제조용 도우, 이로부터 제조되는 쌀 바게트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Fuentes et al. Production of Wheat-Based Snacks
Fuentes et al. 10 ProductionBased of Wheat
CN101653161B (zh) 一种烤馍片的制作工艺
Sarwar et 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cereals
RU2756117C1 (ru) Хлеб из пшеничной и гречневой муки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RU2731900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сывороткосодержащих сухарных изделий и сушек
CN114794196A (zh) 一种黑麦吐司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106700A (ko) 발효 보리 떡식빵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의 제조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발효 보리 떡식빵
RU2679370C1 (ru) Способ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булочки
CN116998521A (zh) 一种添加功能性烘焙糖浆的面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28848A (zh) 一种冷冻油条的制作工艺
JP2761652B2 (ja) 製パン用生地及びパン類の製造法
Sai Manohar Baking
CN112544873A (zh) 一种冷冻发酵生胚面团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