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5581A - 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5581A
CN115745581A CN202211070252.2A CN202211070252A CN115745581A CN 115745581 A CN115745581 A CN 115745581A CN 202211070252 A CN202211070252 A CN 202211070252A CN 115745581 A CN115745581 A CN 115745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e
glaze
ceramic
fusel oi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02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仁清
王宇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iled Critical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iority to CN2022110702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55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5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55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1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 Y02P10/143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of methane [CH4]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具体通过坯体材料的配料、成型、坯体素烧、吹洗、釉料配置、上釉和烧制步骤,制得陶瓷酒器。本发明将酿制好的新酒倒入陶瓷容器中,只需经短暂停留5分钟就可以显著降低杂醇油含量,处理周期短,操作简便。本发明釉料具有发射远红外功能和催化作用,制备的陶瓷酒器不仅能够降低杂醇油的含量,而且能够增加酒体中的酯类物质,能降低酒的刺激性,使酒体入口绵柔,味道醇厚,“不上头”。另外,陶瓷酒器可反复利用,缩短“新酒”陈化老熟时间,减少酒类贮存时间,可大幅节约酿酒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具体属于酿酒储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杂醇油是在粮食酒酿造过程中,原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等分解形成的由碳原子数大于等于3的一元高级醇类,主要包括异戊醇、异丁醇和正丙醇等。一般原料中蛋白质含量越多,酿造的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也越高。杂醇油具有特殊的香味,如异戊醇气味微甜,异丁醇具有一定的苦涩味,是构成白酒的香味成分之一。但含量高时,一方面会导致酒苦、涩、辣味增大,影响白酒口感;另一方面,饮后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杂醇油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出现头痛、头昏、口干等“上头”症状。因此,适当降低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对提高白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杂醇油的产生与酒的酿造工艺密切相关,原料种类,酒曲酵母种类和用量,培菌温度和时间,发酵温度和时间,以及蒸馏过程等都会对酒中杂醇油含量产生影响。通常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优化前端发酵及蒸馏工艺来实现,其中还有采用活性炭等吸附材料来降低酒中杂醇油的含量,例如赵丹等研究了活性炭对荔枝酒中的苦味物质进行吸附,杂醇油的去除率为30.66%,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活性炭同时也大量吸附酒中有益成分,造成风味物质损失和口感变差。
通过优化发酵工艺能够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但传统手段普遍存在工艺复杂的问题,而且改变成熟的酿造工艺,又会带来成本高,产品质量稳定性问题,并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在不改变现有酒的酿造工艺和风味的前提下,建立一种能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方法,是目前酿造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酿酒前端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技术复杂性的弊端,业内也在酿酒后端处理工艺上探索降低杂醇油技术,比如专利“白酒老化用负离子陶粒及其制作方法及白酒老化设备”(CN201310069910.0 )发明了一种装酒设备,该设备上端设有进口,下端设有出口,设备内部有多重陶粒筛网,用陶粒的特殊性能来降低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该设备笨重,而且没有说明要贮藏多长时间才有效果,仅适用一些白酒酿造企业,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适用。另外重庆诗仙太白酒业也提出一种新工艺,该工艺主要技术原理:采取“原酒→基础酒组合→宜兴陶缸一次储存陈酿→不锈钢大罐组合降度→宜兴陶缸二次窖藏储存陈酿→微调→灌装”的创新工艺,并利用陶缸材质中的金属元素(如Na、Ca、K、Mg、Fe、Cu、Zn等)及微孔透气性特点,对白酒进行原酒一次储存陈酿、降度二次储存陈酿,经较长时间的氧化、还原、酯化、缩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使酒体充分陈酿。该技术通过后端处理,有效果,但是它事实上还是通过长时间的窖藏,而且工艺更复杂,操作不简便,成本是上升的,而非下降,也是仅仅适用酒企,不适合普通终端消费者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降低处理成本,将工艺简单化,本发明从酿酒工艺后端进行处理,即在成品酒产出后,在盛酒容器(酒杯,分酒器,酒瓶,酒坛等容器)上进行技术处理,当酒倒入容器后,利用陶瓷容器的特殊功能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酒体中杂醇油的含量。
本发明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中,陶瓷酒器坯体材料配方为:Al2O3、SiO2 、K2O 、Na2O 、Fe2O3、MgO 的质量比为18∶72∶4.7∶1.11∶0.7∶3.49;基础釉料A的配方为: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滑石粉、高岭土、氧化锌、石英、碳酸钡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8∶14∶10∶25∶13∶1∶10∶4∶5;功能釉料B的配方为:黏土、远红外陶瓷粉、砭石、页岩和石灰石的质量比为35~45∶30~45∶10~20∶5~10∶2~5;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坯体材料的配料
陶瓷酒器坯体材料按比例进行配料,得到坯体材料的泥料;
步骤2:成型
将坯体材料的泥料球磨至200目,陈腐处理后,再经压坯或灌浆处理,得到的陶瓷酒器的坯体进行干燥;
步骤3:坯体素烧
将干燥后的坯体置于窑炉中素烧,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烧成制度具体分五段进行:25~80℃,用时20min;80~140℃,用时60min;140~300℃,用时40min;300~850℃,用时120min;850℃,恒温20min;
步骤4:吹洗
室温下,将素烧好的坯体从窑炉中取出,经吹洗,去除坯体表面的灰尘后待用;
步骤5:釉料配置
配置基础釉料A原料,其后球磨至250目;配置功能釉料B原料,其后球磨至200目;将基础釉料A、功能釉料B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再用水调成釉浆,其中釉料和水的质量比为1∶1.5;
步骤6:上釉
采用浸釉方式,给坯体上釉浆,晾干后待用;浸釉时间4~10s;
步骤7:烧制
将上釉后的坯体置于电窑或天然气窑炉中氧化焰烧制,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陶瓷酒器;烧成制度具体分七段进行:25~150℃,用时120min;150~350℃,用时70min;350~650℃,用时80min;650℃,恒温10min;650~1100℃,用时110min;1100~1200℃,用时60min;1200℃,恒温30min。
所述的陶瓷酒器的器型形状不仅限于酒杯、分酒器、酒瓶或酒坛。
本发明降低酒体中杂醇油的机理:新酿的酒在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在这一过程中,酒体中的杂醇油和酒体中的有机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酯化反应,但是这种酯化反应进行缓慢,如果外界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催化剂,这种酯化反应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温酒(加热)以后,特别是黄酒,味道会柔和一点的道理。
本发明所制备的陶瓷酒器中的陶瓷釉料具备高效率发射远红外功能,提供能量,同时该釉料富含20多种元素,涉及硅、钼、钴、锡、锶、钒、镍、铁、铜、锌、锰、铬、硒、氟、碳、氧、氮、钙、钠、钾、磷、氯和镁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这些元素中有些具有催化酒中酯化反应的作用,促使酒体中杂醇油与酒体中的有机酸发生反应生成酯类物质来降低酒中的杂醇油含量,并且提高酒体呈香物质酯类的含量。本发明所制备的陶瓷酒器能够在短时间内降低杂醇油的含量,而且能够提高呈香成分酯类的含量,由于是后处理阶段,不改变原来的生产工艺,也没有新的物质引入,所以处理后酒体不仅不改变原来的风味,而且品质更高,不上头了,本发明操作处理简便,陶瓷容器可以重复使用,对酿酒企业来讲,减少新酒贮藏时间,节省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对普通消费者来讲,使用方便,一个小小的酒杯,就能提高酒的品质,由于杂醇油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杂醇油的降低,实际上是给消费者带来健康。该制备工艺与技术含量属国内首创技术,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先进性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陶瓷酒器的容量、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可以做成酒杯、分酒器、酒瓶和酒坛等。本发明将酿制好的新酒倒入陶瓷容器中,只需经短暂停留5分钟就可以显著降低杂醇油含量,处理周期短,操作简便。
本发明所制备的陶瓷酒器能够在短时间内降低杂醇油的含量,而且能够提高呈香成分酯类的含量,由于是后端处理阶段,不用改变原来的生产工艺,也没有新的物质引入,处理后酒体不仅不改变原来的风味,而且品质更高,不上头了。
本发明釉料具有发射远红外功能和催化作用,制备的陶瓷酒器不仅能够降低杂醇油的含量,而且能够增加酒体中的酯类物质,能降低酒的刺激性,使酒体入口绵柔、味道醇厚,“不上头”。另外,陶瓷酒器可反复利用,缩短“新酒”陈化老熟时间,减少酒类贮存时间,可大幅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使用场合广泛,不仅酿酒企业可以缩短新酒贮藏时间,在提高酒品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明显,对普通消费者,使用方便,只要一个酒杯或分酒器,就能享受好酒的同时,还可以降低酒对身体的伤害,其社会效益相当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陶瓷酒器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造容量50ml、坯体壁厚4mm的陶瓷酒杯,釉色为白色。
陶瓷酒杯的坯体材料配方为:Al2O3、SiO2 、K2O 、Na2O 、Fe2O3、MgO 的质量比为18∶72∶4.7∶1.11∶0.7∶3.49。基础釉料A的配方为: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滑石粉、高岭土、氧化锌、石英、碳酸钡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8∶24∶10∶15∶13∶1∶10∶4∶5。功能釉料B的配方为:黏土、远红外陶瓷材料、砭石、页岩和石灰石的质量比为40~45∶30~45∶10~20∶5~10∶2~5。
按上述配方配制的坯体泥料陈腐7天,其后通过泥料浆注浆成型,干燥后850℃素烧,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其中烧成制度具体分五段进行:25~80℃,用时20min;80~140℃,用时60min;140~300℃,用时40min;300~850℃,用时120min;850℃,恒温20min。
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后吹洗灰尘后待用;取95份基础釉料A,5份功能釉料B(黏土45份,远红外陶瓷材料35份,砭石10份,页岩5份,石灰石5份),基础釉料A,功能釉料B混合后加150份水调制釉料浆;将吹洗后的素烧坯体上釉,浸釉4秒取出晾干后进窑炉烧制,烧成制度具体分七段进行:25~150℃,用时120min;150~350℃,用时70min;350~650℃,用时80min;650℃,恒温10min;650~1100℃,用时110min;1100~1200℃,用时60min;1200℃,恒温30min。
将新酿造好的酒分酒器中,5分钟后,根据国标杂醇油测定方法进行测试,杂醇油总量降低18.06%。
实施例2
容量100ml ,坯体壁厚6mm陶瓷酒器为陶瓷分酒器,釉色为乳白色。
陶瓷酒器的坯体材料配方为:Al2O3、SiO2 、K2O 、Na2O 、Fe2O3、MgO 的质量比为18∶72∶4.7∶1.11∶0.7∶3.49。基础釉料A的配方为: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滑石粉、高岭土、氧化锌、石英、碳酸钡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8∶24∶10∶15∶13∶1∶10∶4∶5。功能釉料B的配方为:黏土、远红外陶瓷材料、砭石、页岩和石灰石的质量比为40~45∶30~45∶10~20∶5~10∶2~5。
按上述配方配制的坯体泥料陈腐7天,其后通过泥浆注浆成型,干燥后经850℃素烧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其中烧成制度具体分五段进行:25~80℃,用时20min;80~140℃,用时60min;140~300℃,用时40min;300~850℃,用时120min;850℃,恒温20min。
坯体取出后吹洗灰尘后待用;取92份基础釉料A,8份功能釉料B(赣州粘土38份,远红外陶瓷材料42份,砭石12份,页岩3份,石灰石5份),基础釉料A,功能釉料B混合后加150份水调制釉料浆;将吹洗灰尘后的素烧坯体上釉,浸釉6秒取出晾干后进窑炉烧制,烧成制度具体分七段进行:25~150℃,用时120min;150~350℃,用时70min;350~650℃,用时80min;650℃,恒温10min;650~1100℃,用时110min;1100~1200℃,用时60min;1200℃,恒温30min。
将新酿造好的酒分酒器中,5分钟后,根据国标杂醇油测定方法进行测试,杂醇油总量降低20.78%。
实施例3
容量500ml ,坯体壁厚6mm的陶瓷酒瓶,釉色为微黄乳白色。
陶瓷酒器的坯体材料配方为:Al2O3、SiO2 、K2O 、Na2O 、Fe2O3、MgO 的质量比为18∶72∶4.7∶1.11∶0.7∶3.49。基础釉料A的配方为: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滑石粉、高岭土、氧化锌、石英、碳酸钡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8∶24∶10∶15∶13∶1∶10∶4∶5。功能釉料B的配方为:黏土、远红外陶瓷材料、砭石、页岩和石灰石的质量比为35~45∶30~45∶10~20∶5~10∶2~5。
按上述配方配制的坯体泥料陈腐7天,其后通过泥浆注浆成型,干燥后经850℃素烧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其中烧成制度具体分五段进行:25~80℃,用时20min;80~140℃,用时60min;140~300℃,用时40min;300~850℃,用时120min;850℃,恒温20min。
取85份基础釉料A,15份功能釉料B(黏土36份,远红外陶瓷材料42份,砭石12份,页岩8份,石灰石2份),基础釉料A,功能釉料B混合后加150份水调制釉料浆;将吹洗后的素烧坯体上釉,浸釉10s取出晾干后进窑炉烧制,烧成制度具体分七段进行:25~150℃,用时120min;150~350℃,用时70min;350~650℃,用时80min;650℃,恒温10min;650~1100℃,用时110min;1100~1200℃,用时60min;1200℃,恒温30min。
将新酿造的酒倒入烧制好的陶瓷酒瓶中,10天后,根据国标杂醇油测定方法测试,杂醇油总量降低50.23%。

Claims (2)

1.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陶瓷酒器坯体材料配方为:Al2O3、SiO2 、K2O 、Na2O 、Fe2O3、MgO 其质量比为18∶72∶4.7∶1.11∶0.7∶3.49;基础釉料A的配方为: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滑石粉、高岭土、氧化锌、石英、碳酸钡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8∶14∶10∶25∶13∶1∶10∶4∶5;功能釉料B的配方为:黏土、远红外陶瓷粉、砭石、页岩和石灰石的质量比为35~45∶30~45∶10~20∶5~10∶2~5;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坯体材料的配料
陶瓷酒器坯体材料按比例进行配料,得到坯体材料的泥料;
步骤2:成型
将坯体材料的泥料球磨至200目,陈腐处理后,再经压坯或灌浆处理,得到的陶瓷酒器的坯体进行干燥;
步骤3:坯体素烧
将干燥后的坯体置于窑炉中素烧,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烧成制度具体分五段进行:25~80℃,用时20min;80~140℃,用时60min;140~300℃,用时40min;300~850℃,用时120min;850℃,恒温20min;
步骤4:吹洗
室温下,将素烧好的坯体从窑炉中取出,经吹洗,去除坯体表面的灰尘后待用;
步骤5:釉料配置
配置基础釉料A原料,其后球磨至250目;配置功能釉料B原料,其后球磨至200目;将基础釉料A、功能釉料B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再用水调成釉浆,其中釉料和水的质量比为1∶1.5;
步骤6:上釉
采用浸釉方式,给坯体上釉浆,晾干后待用;浸釉时间4~10s;
步骤7:烧制
将上釉后的坯体置于电窑或天然气窑炉中氧化焰烧制,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陶瓷酒器;烧成制度具体分七段进行:25~150℃,用时120min;150~350℃,用时70min;350~650℃,用时80min;650℃,恒温10min;650~1100℃,用时110min;1100~1200℃,用时60min;1200℃,恒温3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酒器的器型形状不仅限于酒杯、分酒器、酒瓶或酒坛。
CN202211070252.2A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7455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0252.2A CN115745581A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0252.2A CN115745581A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5581A true CN115745581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49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0252.2A Pending CN115745581A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55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77921A (zh) * 2023-03-23 2023-07-25 李振达 一种提高酒体能量及纯化酒体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1553A (zh) * 1998-07-09 2000-01-19 温俊强 远红外辐射功能陶瓷及应用其进行贮存式酒类陈酿方法
JP2007289166A (ja) * 2006-03-31 2007-11-08 Toko Denki Kk 酒類熟成方法および熟成酒類
CN107663087A (zh) * 2017-11-06 2018-02-06 禹州市华盛钧窑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白酒醇香度的钧瓷酒瓶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39479A1 (ja) * 2017-08-22 2019-02-28 岡田 益男 陶磁器製容器に収容された液体構成成分の蒸発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陶磁器製容器
CN109485257A (zh) * 2017-09-09 2019-03-19 吴鹃 一种具有健康养生和环保功能性的陶瓷基础釉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9851318A (zh) * 2019-02-27 2019-06-07 南京宁高晶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快新酿酒陈化速度的储酒器皿的制备方法
CN111517750A (zh) * 2020-05-08 2020-08-11 广西玖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酒精醇化的陶瓷制品的制作工艺及酒精醇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1553A (zh) * 1998-07-09 2000-01-19 温俊强 远红外辐射功能陶瓷及应用其进行贮存式酒类陈酿方法
JP2007289166A (ja) * 2006-03-31 2007-11-08 Toko Denki Kk 酒類熟成方法および熟成酒類
WO2019039479A1 (ja) * 2017-08-22 2019-02-28 岡田 益男 陶磁器製容器に収容された液体構成成分の蒸発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陶磁器製容器
CN109485257A (zh) * 2017-09-09 2019-03-19 吴鹃 一种具有健康养生和环保功能性的陶瓷基础釉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7663087A (zh) * 2017-11-06 2018-02-06 禹州市华盛钧窑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白酒醇香度的钧瓷酒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1318A (zh) * 2019-02-27 2019-06-07 南京宁高晶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快新酿酒陈化速度的储酒器皿的制备方法
CN111517750A (zh) * 2020-05-08 2020-08-11 广西玖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酒精醇化的陶瓷制品的制作工艺及酒精醇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77921A (zh) * 2023-03-23 2023-07-25 李振达 一种提高酒体能量及纯化酒体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45581A (zh) 一种降低酒中杂醇油含量的陶瓷酒器制备方法
CN111892391A (zh) 一种促进白酒老熟的陶坛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JP4478130B2 (ja) 純酸素含有甲類焼酎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純酸素含有甲類焼酎
JPS6024707B2 (ja) 中間風味アルコ−ル飲料の製造方法
CN111574189A (zh) 一种铁红窑变釉瓷的制作工艺
CN101016507A (zh) 一种陈皮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13617335A (zh) 一种基于天然钠基膨润土的酒类滤净提质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77705B (zh) 一种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74862B (zh) 一种陶坛窖泥釉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887147A (zh) 铁瓷陶瓷西餐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7750A (zh) 一种加速酒精醇化的陶瓷制品的制作工艺及酒精醇化方法
KR101862213B1 (ko) 연약주 제조방법
CN108585769A (zh) 高温黑胎瓷及其还原焰烧成制备方法
CN1306018C (zh) 一种红枣啤酒的制备方法
CN108530019A (zh) 高温黑胎瓷及其氧化焰烧成制备方法
CN115259662A (zh) 一种耐高温香水玻璃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0895A (zh) 茉莉艾草精酿蜂蜜艾尔小麦啤酒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124124A (ja) 非発酵ビールテイスト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559903A (zh) 一种净化水质泥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泥料制成的茶具
JP2017123865A (ja) 非発酵ビールテイスト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0157572B1 (ko) 인삼이 함유된 맥주의 제조방법
CN112592153A (zh) 一种利用云南境内硅质砂岩矿料的活性陶配方及烧制方法
CN108816252A (zh) 一种纳米级固载催化剂及其用途
CN111826252A (zh) 一种浓醪黄酒发酵工艺
CN115247112A (zh) 一种替代橡木桶陈酿红酒的新型陈酿罐及其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