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2801B - 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2801B
CN115432801B CN202210843995.2A CN202210843995A CN115432801B CN 115432801 B CN115432801 B CN 115432801B CN 202210843995 A CN202210843995 A CN 202210843995A CN 115432801 B CN115432801 B CN 115432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buprofen
catalyst
cufe
bimetallic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39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32801A (zh
Inventor
韩军兴
何灿
宫晨皓
任晓晶
张健
何沛然
张忠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8439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32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32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2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32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2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2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by catalytic oxid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7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 B01J23/74Iron group metals
    • B01J23/745Ir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4Nitrogen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91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e metal ingredi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22Oxidation by pe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4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2F2101/345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2Specific form of oxidant
    • C02F2305/026Fenton's reag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包括:(1)将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加入布洛芬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2)调节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的pH值至碱性,加入氧化剂,反应。本发明的方法使用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催化降解水中的布洛芬,降解效率高,催化剂可重复利用,设备腐蚀小,工艺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抗生素进入机体后并不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绝大部分以原形或衍生物形态排出体外,排出体外的抗生素中的大部分最终进入水体。水体中的抗生素会影响微生物种群数量,水生生物、动植物的种群结构,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生物体内富集的抗生素经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目前,水体中抗生素的传统去除方法包括物理吸附、膜分离、生物法等,但这些方法难以将抗生素彻底矿化降解。近年来,通过原位生成高活性氧化物将废水中的抗生素分子降解为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高级氧化技术迅速发展,例如芬顿氧化法。但是,芬顿氧化法存在催化效率低、催化条件为酸性环境、重复利用率低、二次污染等缺陷。因此开发高效、可重复利用、pH适用范围广的高级氧化技术用于抗生素废水治理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芬顿氧化法存在以下缺陷:(1)反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反应液为酸性环境(pH=2-3),导致设备腐蚀;(2)催化H2O2分解的Fe(II)的还原再生速率慢,催化效率低;(3)随着反应液pH值升高,铁离子水解生成大量铁泥沉淀,造成二次污染;(4)均相亚铁离子催化剂易流失,难以重复利用。因此开发高效、可重复利用、pH适用范围广的高级氧化技术用于抗生素废水治理至关重要。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该方法采用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催化降解水中的布洛芬,降解效率高,催化剂可重复利用,设备腐蚀小,工艺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包括:
(1)将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加入布洛芬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
(2)调节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的pH值至碱性,加入氧化剂,反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带来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使用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催化氧化剂氧化降解水中的布洛芬。传统芬顿氧化反应中,Fe(II)通过单电子转移机理催化H2O2分解产生高活性·OH,同时Fe(II)被氧化为Fe(III);H2O2还原Fe(III)为Fe(II)的速率慢,是芬顿反应的速控步。本发明中使用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通过引入Cu(I)位点,利用Cu(I)加速Fe(III)还原,提高Fe(II)的还原再生速率,强化芬顿氧化反应效率,加快布洛芬降解速率,反应20min后,布洛芬去除率可达95%以上;;所述降解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不需要控制水体为酸性环境,避免了设备腐蚀;随着反应液pH值升高,由于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中铜离子、铁离子同氮化碳载体中的吡啶氮或吡咯氮原子配位,形成稳定的单原子配位中心,使得铜离子、铁离子牢固“锚定”在氮化碳载体表面,因此抑制了碱性条件下铜离子、铁离子的水解和流失;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过滤、洗涤、干燥等工序即可实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使用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催化氧化剂氧化降解水中的布洛芬,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相对于单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产生了:(1)几何结构效应,即第二金属组分的引入会改变原单一金属组分活性位点的几何结构;(2)电子结构效应,即随着第二金属组分的引入,两种金属之间会发生电子转移,改变原单一金属组分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3)协同效应,即与单金属催化剂相比,双金属催化剂中两种金属组分均会参与反应中间产物或过渡态的化学键合,改变反应历程,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4)稳定效应,即第二金属组分的引入能够阻止原单一金属组分纳米颗粒的迁移和团聚,或者抑制积碳等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催化剂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为氮化碳负载的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含氮有机物与可溶性铜盐以及可溶性铁盐溶解在溶剂中,得到混合物;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焙烧,制得氮化碳负载的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含氮有机物包括单氰胺、尿素、壳聚糖、2-甲基咪唑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中Cu元素的含量为0.1wt%~15wt%,Fe元素的含量为0.1wt%~15wt%。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中Cu和Fe的原子比为1:100~100:1,优选为1:10~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用量为0.01~500mg·L-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布洛芬溶液的浓度为0.01~100mg·L-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氧化剂为H2O2,H2O2的浓度为0.5~30wt%。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调节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的pH值为7.5~14。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4中水中布洛芬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2是实施例4中催化剂的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包括:
(1)将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加入布洛芬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
(2)调节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的pH值至碱性,加入氧化剂,反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带来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使用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催化氧化剂氧化降解水中的布洛芬。传统芬顿氧化反应中,Fe(II)通过单电子转移机理催化H2O2分解产生高活性·OH,同时Fe(II)被氧化为Fe(III);H2O2还原Fe(III)为Fe(II)的速率慢,是芬顿反应的速控步。本发明中使用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通过引入Cu(I)位点,利用Cu(I)加速Fe(III)还原,提高Fe(II)的还原再生速率,强化芬顿氧化反应效率,加快布洛芬降解速率,反应20min后,布洛芬去除率可达95%以上;所述降解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不需要控制水体为酸性环境,避免了设备腐蚀;随着反应液pH值升高,由于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中铜离子、铁离子同氮化碳载体中的吡啶氮或吡咯氮原子配位,形成稳定的单原子配位中心,使得铜离子、铁离子牢固“锚定”在氮化碳载体表面,因此抑制了碱性条件下铜离子、铁离子的水解和流失;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过滤、洗涤、干燥等工序即可实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使用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催化氧化剂氧化降解水中的布洛芬,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相对于单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产生了:(1)几何结构效应,即第二金属组分的引入会改变原单一金属组分活性位点的几何结构;(2)电子结构效应,即随着第二金属组分的引入,两种金属之间会发生电子转移,改变原单一金属组分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3)协同效应,即与单金属催化剂相比,双金属催化剂中两种金属组分均会参与反应中间产物或过渡态的化学键合,改变反应历程,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4)稳定效应,即第二金属组分的引入能够阻止原单一金属组分纳米颗粒的迁移和团聚,或者抑制积碳等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催化剂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为氮化碳负载的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含氮有机物与可溶性铜盐以及可溶性铁盐溶解在溶剂中,得到混合物;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焙烧,制得氮化碳负载的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优选地,所述溶剂为水。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两种可溶性金属盐进行溶解混合均匀,得到前驱体溶液,然后前驱体溶液经高温焙烧使含氮有机物与两种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和缩合,原位生成氮化碳负载的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CuFe单原子在氮化碳载体上呈均匀分布,CuFe单原子之间呈随机分布。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实施。制备得到的催化剂金属负载量高、活性高、稳定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含氮有机物包括单氰胺、尿素、壳聚糖、2-甲基咪唑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特定的含氮有机物,能够提高催化剂载体中氮元素的含量,从而提高与铜离子、铁离子配位的吡啶氮或吡咯氮的配位数,增加Cu、Fe单原子活性位数量和密度,从而提高单位质量氮化碳负载的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可溶性铜盐为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氯化亚铜、乙酸铜、乙酰丙酮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可溶性铁盐为硝酸铁、硫酸亚铁、氯化铁、氯化亚铁、乙酰丙酮铁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对可溶性铜盐或者铁盐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含氮有机物、所述可溶性铜盐、所述可溶性铁盐的重量比为10~50:1~5:1~5。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了含氮有机物、可溶性铜盐、可溶性铁盐的重量比,如果含氮有机物加入过少,会导致与铜离子、铁离子配位的氮原子数量不足,使得铜与铁单原子发生团聚,形成纳米粒子,降低催化剂中单原子活性位点数目;如果含氮有机物加入过多,会导致配位氮原子的数目远多于Cu、Fe单原子的数目,产生过多非配位的吡啶氮或吡咯氮,降低了单位质量催化剂中Cu、Fe单原子活性位数量,不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焙烧气氛为空气气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焙烧的温度为400~1000℃,优选为500~700℃;焙烧的时间为1~50h,优选为5~10h;焙烧的升温速率为1~20℃min-1,优选为5~15℃min-1。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升温速率过快,会导致有机前驱体组分聚合不完全、挥发性损失较大,催化剂制备收率较低;如果升温速率过慢,会导致催化剂载体过于致密,孔隙率较低,暴露的活性位点大幅减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中Cu元素的含量为0.1wt%~15wt%,Fe元素的含量为0.1wt%~15wt%;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中Cu和Fe的原子比为1:100~100:1,优选为1:10~10:1。本发明实施例中,氮化碳负载的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金属负载量高且金属元素的原子比可调整,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用量为0.01~500mg·L-1,优选为20-150mg·L-1。本发明实施例中,催化剂的用量较小,催化降解效率高,成本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布洛芬溶液的浓度为0.01~100mg·L-1,优选为0.01~10mg·L-1。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布洛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氧化剂为H2O2,H2O2的浓度为0.5~30wt%。本发明实施例中,氧化剂为H2O2,H2O2通过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活化后产生高活性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氧化电位高达2.8V,电子亲和能高达569.3kJ mol-1,可以将废水中的布洛芬彻底氧化降解;羟基自由基与布洛芬的反应速率常数接近扩散速率控制极限(110Lmol-1s-1);另外,H2O2使用过程中的产物只有H2O和O2,不引入二次污染物,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低成本氧化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调节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的pH值为7.5~14。本发明实施例中,拓宽了布洛芬氧化降解的水体处理范围,例如可以处理含有布洛芬的碱性废水,可以在较宽pH值范围内降解布洛芬,不需要控制反应液为酸性环境,避免了设备腐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反应温度在25~90℃之间。本发明实施例中,布洛芬的催化氧化降解可以在常温下进行,有利于含布洛芬水体的原位处理,工艺简单,操作简便。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将2g尿素加入含10g单氰胺的溶液中,搅拌5h,混合均匀;加入0.14g二水合氯化铜和1.6g九水合硝酸铁,继续搅拌,混合均匀;转入多个15mL玻璃瓶中,用铝箔纸封口,放入马弗炉内,按照15℃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600℃,恒温8h。冷至室温后得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记作CuFe-C3N4。CuFe-C3N4催化剂中Cu元素含量为0.5wt%,Fe元素含量为5wt%。
将5mg CuFe-C3N4催化剂和200mL 5mg·L-1布洛芬溶液混合,搅拌60min,至布洛芬达到吸附平衡;调节反应体系pH值至9.5,加入2mL 30%H2O2作为氧化剂,开始计时反应;通过HPLC检测反应液中布洛芬浓度变化;反应20min后布洛芬去除率超过64%,反应120min后,布洛芬去除率超过92%。
实施例2
将3g 2-甲基咪唑加入含10g尿素的溶液中,搅拌2h,混合均匀;加入1.4g二水合氯化铜和2.1g九水合硝酸铁,继续搅拌,混合均匀;转入多个15mL玻璃瓶中,用铝箔纸封口,放入马弗炉内,按照5℃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500℃,恒温10h。冷至室温后得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记作CuFe-C3N4。CuFe-C3N4催化剂中Cu元素含量为6wt%,Fe元素含量为8wt%。
将10mg CuFe-C3N4催化剂和200mL 2mg·L-1布洛芬溶液混合,搅拌30min,至布洛芬达到吸附平衡;调节反应体系pH值至8.5,加入5mL 30%H2O2作为氧化剂,开始计时反应;通过HPLC检测反应液中布洛芬浓度变化;反应20min后布洛芬去除率超过79%,反应120min后,布洛芬去除率超过90%。
实施例3
将4g壳聚糖加入含8g 2-甲基咪唑的溶液中,搅拌3h,混合均匀;加入1.8g二水合氯化铜和0.3g九水合硝酸铁,继续搅拌,混合均匀;转入多个15mL玻璃瓶中,用铝箔纸封口,放入马弗炉内,按照10℃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650℃,恒温6h。冷至室温后得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记作CuFe-C3N4。CuFe-C3N4催化剂中Cu元素含量为10wt%,Fe元素含量为2wt%。
将30mg CuFe-C3N4催化剂和200mL 10mg·L-1布洛芬溶液混合,搅拌30min,至布洛芬达到吸附平衡;调节反应体系pH值至7.5,加入8mL 30%H2O2作为氧化剂,开始计时反应;通过HPLC检测反应液中布洛芬浓度变化;反应20min后布洛芬去除率超过69%,反应120min后,布洛芬去除率超过93%。
实施例4
将3g 2-甲基咪唑在加入含12g单氰胺的溶液中,搅拌1h,混合均匀;加入2.6g二水合氯化铜和3.2g九水合硝酸铁,继续搅拌,混合均匀;转入多个15mL玻璃瓶中,用铝箔纸封口,放入马弗炉内,按照10℃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500℃,恒温5h。冷至室温后得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记作CuFe-C3N4。CuFe-C3N4催化剂中Cu元素含量为15wt%,Fe元素含量为15wt%。
图2是制备得到的催化剂的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图,证明高负载量下催化剂仍处于单原子分散状态。
将20mg CuFe-C3N4催化剂和200mL 10mg·L-1布洛芬溶液混合,搅拌30min,至布洛芬达到吸附平衡;调节反应体系pH值至13.5,加入5mL 30%H2O2作为氧化剂,开始计时反应;通过HPLC检测反应液中布洛芬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20min后布洛芬去除率超过95%,反应60min后布洛芬去除率接近100%。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的含氮有机物为12g三聚氰胺。
对比例1制得的催化剂XRD谱图中检测到Cu、Fe元素金属态、氧化物、碳化物等衍射峰,间接证明所得CuFe双金属催化剂不是单原子催化剂。
采用对比例1制得的催化剂对实施例1中的布洛芬废水处理后,布洛芬去除率在反应20min后仅为39%,反应120min后仅为58%。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的含氮有机物为12g密勒胺。
对比例2制得的催化剂XRD谱图中检测到Cu、Fe元素金属态、氧化物、碳化物等衍射峰,间接证明所得CuFe双金属催化剂不是单原子催化剂。
采用对比例2制得的催化剂对实施例1中的布洛芬废水处理后,布洛芬去除率在反应20min后仅为37%,反应120min后仅为55%。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氮化碳负载的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加入布洛芬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所述氮化碳负载的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含氮有机物与可溶性铜盐以及可溶性铁盐溶解在溶剂中,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含氮有机物包括单氰胺和尿素,或者,所述含氮有机物包括单氰胺和2-甲基咪唑,所述溶剂为水;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焙烧,制得氮化碳负载的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
步骤(2)调节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的pH值为9.5-13.5,加入氧化剂H2O2,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中Cu元素的含量为0.1 wt%~15 wt%,Fe元素的含量为0.1 wt%~15 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中Cu和Fe的原子比为1:100~10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中Cu和Fe的原子比为1:10~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CuFe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用量为0.01~500 mg·L-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布洛芬溶液的浓度为0.01~100 mg·L-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H2O2的浓度为0.5~30 wt%。
CN202210843995.2A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Active CN115432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3995.2A CN115432801B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3995.2A CN115432801B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2801A CN115432801A (zh) 2022-12-06
CN115432801B true CN115432801B (zh) 2024-04-16

Family

ID=84241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3995.2A Active CN115432801B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3280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123477A (ko) * 2015-04-15 2016-10-26 울산과학기술원 질화탄소를 촉매지지체로 사용한 피셔-트롭시 반응용 철계 촉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8380235A (zh) * 2018-04-17 2018-08-10 同济大学 一种石墨相氮化碳基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74163A (zh) * 2018-11-06 2019-01-11 南京大学 一种具有双反应活性中心类芬顿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6545A (zh) * 2018-12-17 2019-04-1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含碳的铁锰双金属催化剂降解酸性橙7的方法
CN111545237A (zh) * 2020-05-12 2020-08-18 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双金属单原子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2058263A (zh) * 2020-08-27 2020-12-11 中山大学 一种水热碳/铜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降解布洛芬药物中的应用
CN113209968A (zh) * 2021-04-27 2021-08-0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磁性铜铁双金属生物质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477270A (zh) * 2021-07-08 2021-10-0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铜铁双金属限域氮掺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6437B (zh) * 2018-05-09 2021-03-26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氮掺杂碳负载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123477A (ko) * 2015-04-15 2016-10-26 울산과학기술원 질화탄소를 촉매지지체로 사용한 피셔-트롭시 반응용 철계 촉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8380235A (zh) * 2018-04-17 2018-08-10 同济大学 一种石墨相氮化碳基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74163A (zh) * 2018-11-06 2019-01-11 南京大学 一种具有双反应活性中心类芬顿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6545A (zh) * 2018-12-17 2019-04-1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含碳的铁锰双金属催化剂降解酸性橙7的方法
CN111545237A (zh) * 2020-05-12 2020-08-18 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双金属单原子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2058263A (zh) * 2020-08-27 2020-12-11 中山大学 一种水热碳/铜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降解布洛芬药物中的应用
CN113209968A (zh) * 2021-04-27 2021-08-0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磁性铜铁双金属生物质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477270A (zh) * 2021-07-08 2021-10-0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铜铁双金属限域氮掺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gO–SBA-15 Supported Pd–Pb Catalysts for Oxidative Esterification of Methacrolein with Methanol to Methyl Methacrylate;Li Jiang等;《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140820;第1098-1104页 *
刘铭恩.金属氧化物量子点/氮化碳杂化材料及污染物降解性能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电子期刊)》.第B016-757页. *
金属氧化物量子点/氮化碳杂化材料及污染物降解性能研究;刘铭恩;《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电子期刊)》;第B016-757页 *
铁掺杂类石墨相氮化碳类芬顿/光催化氧化作用机制;冀思扬;杨艳玲;李星;刘航;于海宽;周志伟;;中国给水排水;20200401(第07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2801A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4115A (zh) 一种用于类芬顿处理的改性活性炭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622005B (zh) 一种多孔碳负载型含氮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化学应用
US11306403B2 (en) Copper-palladium-loaded mesoporous silicon carbide-based catalyst,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3877579A (zh) 一种用于降解内分泌干扰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247444A (zh) 一种铁钴双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电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841606B (zh) 一种非均相FeVO4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19682A (zh) 一种双金属氧化物量子点和氮化碳纳米片的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044438A (zh) 一种硅氧化物包覆纳米零价铁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18300A (zh) 具有催化和特异性磷吸附性能的磁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CN115432801B (zh) 一种去除水中布洛芬的方法
CN115400782B (zh) 一种铜修饰的多孔空心球状石墨相氮化碳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0743524A (zh) 表面高碱性球状活性炭臭氧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5779953A (zh) 铜负载碳基单原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28476A (zh) 一种金属负载木质素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194265B1 (ko) 탄화수소 화합물 함유 폐수처리용 촉매,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 촉매를 이용한 폐수처리방법
CN115400775B (zh) 一种氮化碳负载的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74683B (zh) 一种碳基包覆Ac-Fe/Co催化剂及微乳液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351452B (zh) 一种原子间距可控的Fe-Co异核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应用
CN113929196B (zh) 一种含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和应用
CN114177906B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反硝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2846B (zh) 一种降解氮杂环污染物的磁性核-壳结构复合催化剂、制法及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CN116618078B (zh) 一种复合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245825B (zh) 一种由动物粪便转化的类芬顿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5400775A (zh) 一种氮化碳负载的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68812B (zh) 一种非均相芬顿催化剂LaFeO3/3DOMCeO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