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6756A - 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6756A
CN115416756A CN202211176190.3A CN202211176190A CN115416756A CN 115416756 A CN115416756 A CN 115416756A CN 202211176190 A CN202211176190 A CN 202211176190A CN 115416756 A CN115416756 A CN 115416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support
panel
vehicle
cente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61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16756B (zh
Inventor
叶勤
贺桥利
韩阳
许�鹏
占玉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1761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6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6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6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16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6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4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B60R11/0235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of flat type, e.g. LC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4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142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having ventilation channels incorporated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辆,中央面板包括:造型面板,所述造型面板包括悬空支撑部以及加强部,其中,所述加强部的强度高于所述悬空支撑部的强度,所述悬空支撑部远离所述加强部的一侧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车载设备;加固支架,所述加固支架固定于所述加强部的内侧,且其延伸至所述安装部的下方以支撑所述安装部。通过在造型面板设置悬空支撑部,可以满足车辆中央面板悬空支撑的造型需求,通过将加固支架固定于强度更高的加强部上,利用加固支架支撑安装部,减轻受到冲击力时悬空支撑部以及安装部的变形,降低中央面板破裂的风险,提高了中央面板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出于对车辆驾驶室内饰造型的考虑,驾驶室的仪表板主要采用塑料制成的中央面板,通过中央面板实现对显示屏、以及对相关零件的支撑。
相关技术中,中央面板的造型多种多样,有的面板会将部分区域外凸,使另一部分面板形成悬空区域,并使显示器支撑于悬空区域的面板上,方便驾驶员使用车载显示器。
但是,目前仪表板上普遍用上了大屏显示屏,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车载显示器的重量越来越重,且显示器的大部分重量压在底部支撑区域,进一步加大了对面板的要求。悬空区域的面板常常会在碰头测试中破裂,不满足头部碰撞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中央面板悬空区域的面板强度不足,而导致中央面板不满足头部碰撞要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央面板,其包括:造型面板,所述造型面板包括悬空支撑部以及加强部,其中,所述加强部的强度高于所述悬空支撑部的强度,所述悬空支撑部远离所述加强部的一侧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车载设备;加固支架,所述加固支架固定于所述加强部的内侧,且其延伸至所述安装部的下方以支撑所述安装部。通过在加强部上固定加固支架,并使加固支架延伸至安装部的下方支撑安装部,在车辆受到冲击时,安装部会承受较大的冲击力,通过安装部底部的加固支架将部分冲击力导向强度更高的加强部上,提高中央面板的安全性能降低中央面板破裂的风险。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空支撑部与所述加固支架之间夹设有减振夹层,所述减振夹层的一侧与所述悬空支撑部背面贴合,另一侧与所述加固支架相贴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支架与所述悬空支撑部之间的间隙沿远离所述加强部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减振夹层采用发泡材料制成,所述减振夹层的厚度沿远离所述加强部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减振夹层的一侧与所述加强部相连,所述减振夹层的另一侧设为伸至所述安装部下方的梳齿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夹层由EPP材料制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具有相对所述悬空支撑部弯折的过渡部,以及相对所述过渡部弯折的环壁结构,所述环壁结构围成第一通道;所述加固支架固定于所述过渡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具有相互间隔的若干所述环壁结构,相邻的两个环壁结构与所述悬空支撑部相围形成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位于所述过渡部,所述加固支架固定于所述安装区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支架包括支撑主体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加强部,所述支撑主体延伸至所述安装部的下方支撑所述安装部;所述造型面板的内侧设有搭架,所述支撑主体的端部搭设在所述搭架的上方。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设有定位槽,所述搭架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槽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造型面板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搭架;所述支撑主体在宽度方向的两端搭设在对应的所述搭架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支架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悬空支撑部远离所述加强部的方向相同。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仪表板总成,所述仪表板总成包括上述的中央面板;所述中央面板的安装部上安装有车载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驾驶室包括上述的中央面板;所述中央面板的安装部上安装有车载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总成及车辆,中央面板通过悬空支撑部远离加强部一侧的安装部支撑车载设备,可以满足悬空区域支撑车载设备的造型要求,在车辆受到冲击时,通过支撑于安装部下方的加固支架将冲击力导向加强部,可以通过强度更高的加强部吸收冲击,减轻悬空支撑部受到的冲击力,降低面板破裂的风险,提高中央面板的安全性能。因此,可以在满足形成悬空造型的同时,提高悬空区域的性能,降低中央面板在车辆受到冲击的情况时破裂的风险,提高中央面板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央面板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央面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央面板的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夹层安装于加固支架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央面板在第一通道处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夹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总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造型面板;11、悬空支撑部;111、安装部;12、加强部;121、过渡部;122、环壁结构;123、第一通道;13、辅助支撑背;14、搭架;
2、加固支架;21、支撑主体;211、减重孔;212、定位槽;22、固定部;23、加强筋;
3、减振夹层;
4、车载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辆,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中央面板悬空区域的面板强度不足,导致中央面板不满足头部碰撞要求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央面板,其可以包括:造型面板1,所述造型面板1包括悬空支撑部11以及加强部12,其中,所述加强部12的强度高于所述悬空支撑部11的强度,所述悬空支撑部11远离所述加强部12的一侧设有安装部111,所述安装部111用于安装车载设备4;加固支架2,所述加固支架2固定于所述加强部12的内侧,且其延伸至所述安装部111的下方以支撑所述安装部111。也就是说,通过造型面板1的悬空支撑部11的安装部111安装车载设备4,本实施例中,中央面板还设置有辅助支撑背13,辅助支撑背13位于安装部111的上方,且辅助支撑背13与安装部111之间设有孔洞,两者不相连,辅助支撑背13主要用于维持车载设备4的安装角度,车载设备4的主要重量还是支撑在安装部111上。通过设置形成悬空支撑部11,可以使安装部111上支撑的车载设备4更偏向于车头一侧,通过设置辅助支撑背13将车载设备4竖直放置。由于安装部111设于悬空支撑部11远离加强部12的一侧,悬空支撑部11形成了悬臂结构,且安装部111位于悬臂结构的末端,在安装部111支撑较重的车载设备4时会由于强度不足而具有向下弯曲的趋势。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加强部12上固定加固支架2,并使加固支架2延伸至安装部111的下方支撑安装部111,在车辆受到冲击时,安装部111会承受较大的冲击力,通过安装部111底部的加固支架2将部分冲击力导向强度更高的加强部12上,降低中央面板破裂的风险。其中,造型面板可以采用硬质塑料成型而成,加固支架2可以采用金属制成,通过强度更高的加固支架2支撑,避免加固支架2在车辆冲击过程中弯曲变形。
参见图1、图2以及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悬空支撑部11与所述加固支架2之间夹设有减振夹层3,所述减振夹层3的一侧与所述悬空支撑部11背面贴合,另一侧与所述加固支架2相贴合。通过在悬空支撑部11与加固支架2之间夹设减振夹层3,可以吸收碰撞过程的冲击,还可以吸收冲击过程的异响,提供更舒适的驾驶体验。其中,本实施例中,减振夹层3采用发泡材料制成,减振夹层3直接粘接在加固支架2上。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减振夹层3也可以采用橡胶、气垫、海绵等结构制成,实现减振的效果。
参见图1、图5及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支架2与所述悬空支撑部11之间的间隙沿远离所述加强部12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减振夹层3采用发泡材料制成,所述减振夹层3的厚度沿远离所述加强部12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减振夹层3的一侧与所述加强部12相连,所述减振夹层3的另一侧设为伸至所述安装部111下方的梳齿结构。其中发泡材料又称为“发泡剂”,或发泡物质,是指能在物质能不气化产生气泡,使之成为多空物质的发泡物质,如发泡塑料、发泡橡胶、发泡树脂、发泡食品等。也就是说,通过加固支架2与悬空支撑部11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实现加固支架2固定于加强部12的同时与悬空支撑部11之间留有用于安装减振夹层3的间隙。且随着加固支架2远离加强部12间隙逐渐增大,可以使远离加强部12一侧的悬空支撑部11有更大的缓存空间,通过更厚的减振夹层3起到更好的减振效果。而减振夹层3由发泡材料制成,在制造厚度逐渐变大的结构时难度较大,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减振夹层3远离加强部12的一侧设置为梳齿结构,降低减振夹层3的制造难度。其中梳齿结构可见图6所示,通过将减振夹层3较厚的一侧形成间隔设置的齿状结构,降低由于厚薄带来的材料量的差距。梳齿的齿沿安装部111远离加强部12的方向延伸,梳齿间隙为3mm。
本实施例中,通过减振夹层3由EPP(Expanded polypropylene,聚丙烯发泡材料)制成,EPP颗粒的外壁是闭合的,内部充满了气体。通常,其固相成分只占总重量的2%~10%,其余部分均为气体。该发泡材料具有比重轻、耐热性能好、缓冲性能好以及可完全回收利用的特性。且EPP的尺寸形状恢复稳定性好,可在连续撞击或变形后立即恢复原始形状,能长久的为悬空支撑部11提供支撑。
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12具有相对所述悬空支撑部11弯折的过渡部121,以及相对所述过渡部121弯折的环壁结构122,所述环壁结构122围成第一通道123;所述加固支架2固定于所述过渡部121。也就是说,通过相对悬空支撑部11弯折的过渡部121固定加固支架2,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将加固支架2固定在过渡部121上。由于过渡部121相对悬空支撑部11弯折,可以实现过渡部121强度的提高。且过渡部121连接有环壁结构122,通过环壁结构122形成的环形壁状结构,可以提高加强部12的强度,同时环壁结构122相对过渡部121弯折,过渡部121的相对两侧均相对过渡部121弯折,提高了过渡部121的强度,在安装部111支撑质量较大的车载设备4时,通过加固支架2将冲击力导向被两次弯折加强的过渡部121,提高了悬空支撑部11的强度。且环壁结构122可以围成第一通道123,本实施例中,将仪表板的通风口设置在第一通道123处,环壁结构122在提高加强部12强度的同时可以满足车辆通风口的布置。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仪表器或相关车载设置安装于第一通道123处,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实现其它功能。
参见图1及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12具有相互间隔的若干所述环壁结构122,相邻的两个环壁结构122与所述悬空支撑部11相围形成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位于所述过渡部121,所述加固支架2固定于所述安装区域。也就是说,加固支架2固定于两个环壁结构122与悬空支撑部11共同围成的安装区域。本实施例中,加固支架2通过其固定部22固定于安装区域,通过多个相对过渡部121弯折的板体围成的安装区域提高安装区域的强度,可以使车辆受到较大冲击时,加固支架2传递更大的冲击力至过渡部121的情况下保证过渡部121的安全性能。本实施例中,两个环壁结构122之间还设有一个环形结构形成的孔洞,参见图7所示孔洞中用于放置相关车载设备,通过两个环壁结构122的侧壁以及环形结构的侧壁共同形成安装区域的根部加强筋,通过相对过渡部121弯折的悬空支撑部11形成安装区域的顶部加强筋,在不多设置加强筋的情况下保证了安装区域的强度。进而提高了中央面板在冲击环境下的安全性能以及抗破裂能力。
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支架2上开设有减重孔211。本实施例中,加固支架2上开设有两个椭圆形的减重孔211,在其它实施例中,加固支架2上还可以开设其它形状的减重孔211,且可以根据加固支架2的强度调整减重孔211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相对过渡部121连续的弯折,以及设于过渡部121相连的环壁结构122提高过渡部121的强度,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提高过渡部121的厚度提高过渡部121的强度。
参见图1及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支架2包括支撑主体21以及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固定于所述加强部12,所述支撑主体21延伸至所述安装部111的下方支撑所述安装部111;所述造型面板1的内侧设有搭架14,所述支撑主体21的端部搭设在所述搭架14的上方。也就是说,通过固定部22固定在加强部12实现对加固支架2的固定,通过设于造型面板1内侧的搭架14实现对加固支架2的支撑。在安装加固支架2时,可以先将支撑主体21搭设在搭架14上,再将固定部22固定连接在加强部12。以避免先将固定部22固定导致支撑主体21偏移至搭架14的底部,难以调整至搭架14上。本实施例中,加固支架2的支撑主体21相对固定部22相对弯折。以提高加固支架2的强度。本实施例中,造型面板1内侧设有搭架14,搭架14形成向上的凹槽,通过将支撑主体21插入搭架14形成的凹槽中,不仅避免支撑主体21向下偏移,同时,避免了支撑主体21在前后方向的偏移。本实施例中,固定部22通过两个螺栓固定在加强部12的过渡部121。参见图1所示,固定部22在宽度方向上连续弯折。通过弯折提高固定部22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主体21设有定位槽212,所述搭架14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槽212中。通过定位凸起插入定位槽212中对支撑主体21进行定位。
参见图1、图2及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造型面板1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搭架14;所述支撑主体21在宽度方向的两端搭设在对应的所述搭架14上。也就是说,通过在造型面板1宽度方向两侧的搭架14共同支撑支撑主体21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避免在受到冲击时,支撑主体21在宽度方向上发生偏转。
参见图1所示,支撑主体21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有向下弯折的结构,通过将支撑主体21的端部向下弯折,提高其支撑主体21的强度,并通过向下弯折的结构支撑在搭架14上,减少支撑主体21端部的变形,并可以使搭架14相对悬空支撑部11错开更多间距,方便在中央面板上制造搭架14。
本实施例中,在支撑主体21的两侧上设置有定位槽212,定位槽212的延伸方向沿加固支架2的宽度方向延伸。可以通过在搭架14上设置相对应的定位凸起,实现对加固支架2的定位。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加固支架2时,先将支撑主体21一侧的定位槽212与对应的搭架14上的定位凸起配合,并移动支撑主体21,使支撑主体21相对定位凸起滑动。再将另一侧的定位槽212与另一个搭架14上的定位凸起配合,实现支撑主体21在中央面板前后方向的定位。之后,再将固定部22固定于加强部12的过渡部121上,实现对加固支架2的固定。
参见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支架2上设有加强筋23,所述加强筋2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悬空支撑部11远离所述加强部12的方向相同。也就是说,通过加强筋23提高加固支架2的强度,在中央面板受到冲击时,可以避免加固支架2的形变,更好的将悬空支撑部11受到的冲击力传递至加强部12。通过将加强筋23的延伸方向与悬空支撑部11远离加强部12的方向相同,可以更好的抵抗传递冲击力过程中加固支架2在前后方向上的弯曲。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3为通过冲压成型的三角形凸起,且在加固支架2上设有三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加强筋23。以提高加固支架2在前后方向的抗形变能力。其中,可以同本实施例中将中央区域的加强筋23做大,提高支撑主体中央区域的强度,或者将三个加强筋23设置为相同大小。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加强筋23设置为焊接的板体结构。
参见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仪表板总成,仪表板总成包括上述的中央面板,在中央面板的安装部111上安装有车载设备4,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1上安装的车载设备4为显示屏。在其它实施例中,在安装部111上安装的还可以为车载仪表,或按键显示屏结合的车辆中控台。通过设置有加强部12以及悬空支撑部11,将车载设备4安装于悬空支撑部11远离加强部12的安装部111,可以满足在车辆面板的悬空区域安装车载设备的造型需求,且通过在安装部111底部设有固定于加强部12的加固支架2支撑安装部111,在中央面板承受冲击时,可以通过加固支架2将安装部111受到的冲击传递至强度更高的加强部12,减少悬空支撑部11以及安装部111的变形,降低了中央面板在车辆受到冲击时破裂的风险,提高了仪表板总成的安全性能。
其中,仪表板总成可以在加固支架2与悬空支撑部11之间夹设减振夹层3,以提高仪表板受到冲击过程的减振效果,进一步提高仪表板总成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驾驶室包括上述的中央面板,所述中央面板的安装部111上安装有车载设备4,其可以提高驾驶室中央面板的抗破裂能力,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降低在测试头碰撞过程中中央面板不通过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辆的原理为:
通过悬空支撑部11远离加强部12一侧的安装部111支撑车载设备4,可以满足车辆悬空区域支撑显示屏等相关设备的造型要求。通过在强度高于悬空支撑部11的加强部12处固定加固支架2,并利用加固支架2远离加强部12的一侧伸至安装部111的下方,支撑安装部111,可以通过加固支架2将安装部111与加强部12相连,避免在车辆受到较大冲击力时减轻安装部111与悬空支撑部11的变形,降低中央面板破裂的风险,提高了中央面板的安全性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央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造型面板(1),所述造型面板(1)包括悬空支撑部(11)以及加强部(12),其中,所述加强部(12)的强度高于所述悬空支撑部(11)的强度,所述悬空支撑部(11)远离所述加强部(12)的一侧设有安装部(111),所述安装部(111)用于安装车载设备(4);
加固支架(2),所述加固支架(2)固定于所述加强部(12)的内侧,且其延伸至所述安装部(111)的下方以支撑所述安装部(1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空支撑部(11)与所述加固支架(2)之间夹设有减振夹层(3),所述减振夹层(3)的一侧与所述悬空支撑部(11)背面贴合,另一侧与所述加固支架(2)相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支架(2)与所述悬空支撑部(11)之间的间隙沿远离所述加强部(12)的方向逐渐变大;
所述减振夹层(3)采用发泡材料制成,所述减振夹层(3)的厚度沿远离所述加强部(12)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减振夹层(3)的一侧与所述加强部(12)相连,所述减振夹层(3)的另一侧设为伸至所述安装部(111)下方的梳齿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12)具有相对所述悬空支撑部(11)弯折的过渡部(121),以及相对所述过渡部(121)弯折的环壁结构(122),所述环壁结构(122)围成第一通道(123);
所述加固支架(2)固定于所述过渡部(1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央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12)具有相互间隔的若干所述环壁结构(122),相邻的两个环壁结构(122)与所述悬空支撑部(11)相围形成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位于所述过渡部(121),所述加固支架(2)固定于所述安装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支架(2)包括支撑主体(21)以及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固定于所述加强部(12),所述支撑主体(21)延伸至所述安装部(111)的下方支撑所述安装部(111);
所述造型面板(1)的内侧设有搭架(14),所述支撑主体(21)的端部搭设在所述搭架(14)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央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型面板(1)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搭架(14);
所述支撑主体(21)在宽度方向的两端搭设在对应的所述搭架(14)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支架(2)上设有加强筋(23),所述加强筋(2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悬空支撑部(11)远离所述加强部(12)的方向相同。
9.一种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板总成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中央面板;
所述中央面板的安装部(111)上安装有车载设备(4)。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驾驶室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中央面板;
所述中央面板的安装部(111)上安装有车载设备(4)。
CN202211176190.3A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115416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6190.3A CN115416756B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6190.3A CN115416756B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6756A true CN115416756A (zh) 2022-12-02
CN115416756B CN115416756B (zh) 2023-07-21

Family

ID=84205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6190.3A Active CN115416756B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675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1419A (en) * 1977-02-19 1980-09-09 Keith Riley Gripping devices
JP2011225098A (ja) * 2010-04-20 2011-11-10 Alpine Marketing Kk カー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用装飾パネル
JP2013126795A (ja) * 2011-12-16 2013-06-27 Toyota Motor Corp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構造
CN203937520U (zh) * 2014-07-08 2014-11-12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中央面板控制器安装结构
CN208164912U (zh) * 2018-04-28 2018-11-3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显示屏安装结构
CN208698668U (zh) * 2018-09-05 2019-04-05 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 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0706903U (zh) * 2019-07-25 2020-06-09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仪表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US20200262357A1 (en) * 2019-02-14 2020-08-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isplay screen mounting system
CN111775702A (zh) * 2020-07-09 2020-10-16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多种配置互换的仪表板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3978382A (zh) * 2021-11-08 2022-01-28 广州智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低中高配车型的中控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US20220185198A1 (en) * 2020-12-11 2022-06-16 Marelli Europe S.P.A. Fixing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1419A (en) * 1977-02-19 1980-09-09 Keith Riley Gripping devices
JP2011225098A (ja) * 2010-04-20 2011-11-10 Alpine Marketing Kk カー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用装飾パネル
JP2013126795A (ja) * 2011-12-16 2013-06-27 Toyota Motor Corp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構造
CN203937520U (zh) * 2014-07-08 2014-11-12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中央面板控制器安装结构
CN208164912U (zh) * 2018-04-28 2018-11-3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显示屏安装结构
CN208698668U (zh) * 2018-09-05 2019-04-05 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 安装结构及汽车
US20200262357A1 (en) * 2019-02-14 2020-08-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isplay screen mounting system
CN210706903U (zh) * 2019-07-25 2020-06-09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仪表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1775702A (zh) * 2020-07-09 2020-10-16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多种配置互换的仪表板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US20220185198A1 (en) * 2020-12-11 2022-06-16 Marelli Europe S.P.A. Fixing Assembly
CN113978382A (zh) * 2021-11-08 2022-01-28 广州智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低中高配车型的中控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6756B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8982B2 (en) Seat
JP3607982B2 (ja) 車体上方構造
JP5862555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03158509B (zh) 冲击吸收组件
JPH11222155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横方向連結部材を有する車体構造
CN114919502A (zh) 用于交通工具的分隔壁
JP6112672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WO2014109128A1 (ja)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ビーム構造
CN115416756A (zh) 一种中央面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KR101880987B1 (ko) 싱크마크 개선을 위한 시트백 프레임의 샌드위치 구조
JP2007168700A (ja) 車体側部構造
JP2002501857A (ja) 自動車の車室の下部構造
JP4996335B2 (ja) 車両用フロアカーペット
CN218431163U (zh) 安全气囊安装组件和车辆
KR101254033B1 (ko) 시트백 프레임의 커버 조립구조
JP5664097B2 (ja) シートバックボード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シート
JP467341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218536865U (zh) 顶盖后横梁总成及车辆
KR20120107631A (ko) 복판형 시트 백 프레임
CN217022678U (zh) 空腔隔断块、用于车辆的c柱及车辆
CN219969538U (zh) 外后视镜安装架、车门和车辆
KR101771018B1 (ko) 컴포트가 향상된 복판형 시트 백 프레임
CN215097385U (zh) 流水槽结构及车辆
CN219134313U (zh) 后顶横梁安装结构及包括该后顶横梁安装结构的车辆
CN219635126U (zh) 隔声装置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