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3473B - 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3473B
CN115113473B CN202210257556.3A CN202210257556A CN115113473B CN 115113473 B CN115113473 B CN 115113473B CN 202210257556 A CN202210257556 A CN 202210257556A CN 115113473 B CN115113473 B CN 1151134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path
frame
path changing
changing element
vibration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75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3473A (zh
Inventor
伊藤雅俊
若林慎一
柳泽佳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13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3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3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3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2Soundproof 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02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04N9/3105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all colours simultaneously, e.g. by using two or more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8Scale or resolution adjust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投影仪,其投射图像的分辨率高、静音性优异。本发明的投影仪具有:照明单元;图像形成单元;投射光学单元;光路变更元件,其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与投射光学单元之间,变更来自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光的光路;连结框架,其连结图像形成单元和投射光学单元;以及吸振部件,其吸收由光路变更元件产生的振动。光路变更元件具有:基座部件;光学部件;以及摆动框架,其支承光学部件,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基座部件摆动。连结框架具有支承面。吸振部件具有与光路变更元件的基座部件抵接的吸振面,吸振部件与连结框架的支承面抵接,使光路变更元件支承于连结框架的支承面。

Description

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为了使投影图像的分辨率高于液晶面板等光调制装置所具有的分辨率,以往公知有具有使从光调制装置射出的光的光路移位的结构的投影仪。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投影仪,该投影仪具有:光源;光调制装置,其由3个液晶显示元件构成;光学器件,其使影像光的光路移位;以及投射镜头。在该投影仪中,光学器件经由连结部件的固定部固定于壳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5497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投影仪中,光学器件的振动容易经由固定部传递到壳体,在光学器件的驱动时有可能产生工作声。因此,期望提供维持较高的投影图像的分辨率并且静音性优异的投影仪。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投影仪具有:照明单元;图像形成单元,其对从所述照明单元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图像光;投射光学单元,其投射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射出的所述图像光;光路变更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与所述投射光学单元之间,变更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射出的所述图像光的光路;连结框架,其连结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与所述投射光学单元;以及吸振部件,其吸收由所述光路变更元件产生的振动,所述光路变更元件具有:基座部件;光学部件,其供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射出的所述图像光入射;以及摆动框架,其支承所述光学部件,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部件摆动,所述连结框架具有支承面,所述吸振部件具有与所述光路变更元件的所述基座部件抵接的吸振面,所述吸振部件与所述连结框架的所述支承面抵接,使所述光路变更元件支承于所述连结框架的所述支承面。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基于光路移位的高分辨率化的原理的图。
图3是投影仪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将光路变更元件固定于连结框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光路变更元件的立体图。
图8是连结框架的立体图。
图9是吸振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标号说明
10:投影仪;15:照明单元;16:图像形成单元;17:投射光学单元;31、51:光路变更元件;32、52:连结框架;33、53:吸振部件;35:第一固定部(固定部);37:第一定位部;38:第二定位部;39:第一旋转限制部;40:第二旋转限制部;311:基座部件;312、512:摆动框架;313、513:可动框架;314:光学部件;315、515:第一致动器;316:第二致动器;323a:支承面;324:(连结框架的)壁部;331b、531a:吸振面;332:(吸振部件的)壁部;K1:第一摆动轴;K2:第二摆动轴;LL:图像光。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8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的概略结构图。
此外,在以下的各附图中,为了容易观察各构成要素,有时根据构成要素而使尺寸的比例尺不同来表示。
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附图中,根据需要使用XYZ正交坐标系。
X轴是从上方观察投影仪10时投影从投射光学单元17射出的光的光轴的轴,是沿着前后方向的轴。Z轴是与X轴正交且沿着上下方向的轴。Y轴是与X轴以及Z轴正交且沿着左右方向的轴。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位于投影仪10的后方的观察者观察,将近前侧设为-X侧,将里侧设为+X侧,将上侧设为+Z侧,将下侧设为-Z侧,将右侧设为+Y侧,将左侧设为-Y侧来进行说明。此外,X轴定义为外装壳体22的前表面22a与背面22b对置的方向,Y轴定义为外装壳体22的右侧面22c与左侧面22d对置的方向,Z轴定义为外装壳体22的顶面与底面对置的方向。
如图1所示,投影仪10具有外装壳体22、照明单元15、图像形成单元16、光路变更元件31、投射光学单元17、电源单元18、控制单元(省略图示)、连结框架32(参照图3)以及吸振部件33(参照图3)。
外装壳体22收纳照明单元15、图像形成单元16、投射光学单元17、电源单元18以及控制单元。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外装壳体22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照明单元15例如具有激光光源、波长转换元件等结构。照明单元15利用聚光透镜将从激光光源射出的蓝色的激光作为激励光进行聚光,使其入射到包含荧光体的波长转换元件,射出包含蓝色的激光和黄色的荧光的白色光。此外,照明单元15并不限定于使用激光光源和波长转换元件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应用单独使用激光光源的结构、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放电型的光源灯的结构。另外,照明单元15也可以具有将由发光源产生的热向外部释放的散热器等散热部件。
图像形成单元16具有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a、射出红色的图像光的光调制装置4R、射出绿色的图像光的光调制装置4G、射出蓝色的图像光的光调制装置4B以及光合成元件5。图像形成单元16基于图像信息对从照明单元15射出的光进行调制,生成图像光。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a、光调制装置4R、光调制装置4G、光调制装置4B以及光合成元件5被规定的保持部件(省略图示)保持,构成图像形成单元16。
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a将从照明单元15射出的白色光WL分离为红色光LR、绿色光LG和蓝色光LB。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a具备第一分色镜7a、第二分色镜7b、第一反射镜8a、第二反射镜8b、第三反射镜8c以及中继透镜8d。
第一分色镜7a将从照明单元15射出的白色光WL分离为红色光LR和混合了绿色光LG和蓝色光LB的光。第一分色镜7a反射红色光LR,并且使绿色光LG和蓝色光LB透过。第二分色镜7b将混合了绿色光LG和蓝色光LB的光分离为绿色光LG和蓝色光LB。第二分色镜7b反射绿色光LG,并且使蓝色光LB透过。
第一反射镜8a配置在红色光LR的光路中。第一反射镜8a将被第一分色镜7a反射的红色光LR朝向光调制装置4R反射。第二反射镜8b及第三反射镜8c配置在蓝色光LB的光路中。第二反射镜8b和第三反射镜8c将透过了第二分色镜7b的蓝色光LB引导至光调制装置4B。
光调制装置4R由液晶面板4RP和分别设置于液晶面板4RP的入射侧以及射出侧的偏振板(省略图示)构成。光调制装置4G由液晶面板4GP和分别设置于液晶面板4GP的入射侧和射出侧的偏振板(省略图示)构成。光调制装置4B由液晶面板4BP和分别设置于液晶面板4BP的入射侧以及射出侧的偏振板(省略图示)构成。
光调制装置4R根据图像信号对从照明单元15射出的光中的红色光LR进行调制。光调制装置4G根据图像信号对从照明单元15射出的光中的绿色光LG进行调制。光调制装置4B根据图像信号对从照明单元15射出的光中的蓝色光LB进行调制。由此,各光调制装置4R、4G、4B形成与各色光对应的图像光LL。
在光调制装置4R的光入射侧配置有使入射到光调制装置4R的红色光LR平行化的场透镜9R。在光调制装置4G的光入射侧配置有使入射到光调制装置4G的绿色光LG平行化的场透镜9G。在光调制装置4B的光入射侧配置有使入射到光调制装置4B的蓝色光LB平行化的场透镜9B。
光合成元件5由大致立方体状的十字分色棱镜构成。光合成元件5对来自光调制装置4R、4G、4B的各色光进行合成而生成图像光LL。光合成元件5朝向投射光学单元17射出图像光LL。
投射光学单元17将从图像形成单元16射出的图像光LL朝向屏幕(省略图示)放大投射。通过从投射光学单元17投射图像光LL,在屏幕上显示彩色图像。屏幕配置于图1所示的投影仪10的前方(+X侧)。
本实施方式的投射光学单元17经由后述的连结框架32在+X方向上与图像形成单元16连结。投射光学单元17具有多个投射透镜。投影透镜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
电源单元18将从与投影仪10连接的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供给至照明单元15。
控制单元由控制投影仪10的各部的电路基板构成。
在控制单元中形成有各种配线,并且搭载有各种电子部件。
光路变更元件31配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6的光合成元件5与投射光学单元17之间。投影仪10通过光路变更元件31使图像光LL的光路移位,产生所谓的像素移位,由此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分辨率比液晶面板4BP、4GP、4RP的分辨率高的图像。例如,如果液晶面板4BP、4GP、4RP是支持全高清的液晶面板,则能够显示4K的图像。
以下,使用图2对基于图像光LL的光路的移位的高分辨率化的原理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基于图像光LL的光路移位的图像显示位置的移位的说明图。
如后所述,光路变更元件31具有使对由液晶面板4BP、4GP、4RP调制后的光进行合成而得到的图像光LL入射的光学部件。光路变更元件31通过变更构成光学部件的玻璃板的姿势,利用折射使图像光LL的光路移动。
光路变更元件31使光学部件向绕与光轴AX交叉的第一摆动轴K1的第一摆动方向、以及绕与光轴AX交叉且与第一摆动轴K1交叉的第二摆动轴K2的第二摆动方向这2个方向摆动。当光学部件向第一摆动方向摆动时,入射到光学部件的光的光路向图2所示的第一方向F1移位。当光学部件向第二摆动方向摆动时,入射到光学部件的光的光路向图2所示的与第一方向F1交叉的第二方向F2移位。由此,显示于屏幕上的像素Px显示于在第一方向F1和与第一方向F1交叉的第二方向F2上偏移的位置。
投影仪10通过组合第一方向F1的光路移位和第二方向F2的光路移位,增加外观上的像素数,使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高分辨率化。例如,如图2所示,使像素Px移动到在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上分别偏移1/2像素的位置。由此,能够使屏幕上的图像显示位置移动到从图像显示位置P1沿着第一方向F1偏移1/2像素量的图像显示位置P2、从图像显示位置P1沿着第一方向F1以及第二方向F2分别偏移1/2像素量的图像显示位置P3、以及从图像显示位置P1沿着第二方向F2偏移1/2像素量的图像显示位置P4。在图2中,关注像素Px的1/4的区域,示出了A→B→C→D这样的移位动作的流程。
如图2所示,以在图像显示位置P1、P2、P3、P4分别每隔固定时间显示图像的方式进行光路移位动作,与光路移位动作同步地使液晶面板4BP、4GP、4RP中的显示内容变化。由此,在外观上,能够显示比像素Px小的尺寸的像素A、B、C、D。例如在以60Hz的频率整体进行像素A、B、C、D的显示的情况下,需要与图像显示位置P1、P2、P3、P4对应地使液晶面板4BP、4GP、4RP以4倍的速度执行显示。即,液晶面板4BP、4GP、4RP中的显示的频率、所谓的刷新率为240Hz。
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方向F1以及第二方向F2是相互正交的方向,是在屏幕上显示为矩阵状的像素Px的排列方向。代替该结构,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也可以不是相互正交的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像素Px的排列方向倾斜的方向。即使是这样的偏移方向,通过适当组合向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的像素偏移,也能够使像素Px移动到图2所示的图像显示位置P1、P2、P3、P4。另外,图像显示位置的偏移量不限于1/2像素量,例如可以是像素Px的1/4,也可以是3/4。
图3是投影仪10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将光路变更元件31固定于连结框架32的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7是光路变更元件31的立体图。图8是连结框架32的立体图。图9是吸振部件33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连结框架32具有连结部321和相对于连结部321沿着Y轴向两侧突出的固定部322。连结部321具有底板部323和壁部324。底板部323与光路变更元件31对置地配置。
因此,与光路变更元件31对置的底板部323的一面成为支承光路变更元件31的支承面323a。即,连结框架32具有支承光路变更元件31的支承面323a。另外,壁部324以从支承面323a的周缘部向+X方向突出的方式与底板部323一体地设置。固定部322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外装壳体22的下壳体。
如图3所示,连结框架32将沿着X轴方向排列的图像形成单元16与投射光学单元17连结。另外,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连结框架32在由底板部323和壁部324形成的凹部内收纳光路变更元件31和吸振部件33。即,连结框架32在使光路变更元件31和吸振部件33介于图像形成单元16与投射光学单元17之间的状态下,将图像形成单元16与投射光学单元17连结。
如图7所示,光路变更元件31具备基座部件311、摆动框架312、可动框架313、光学部件314、第一致动器315以及第二致动器316。
另外,光路变更元件31具备使摆动框架312相对于基座部件311摆动的第一摆动轴K1、和使光学部件314相对于摆动框架312在与第一摆动轴K1正交的方向上摆动的第二摆动轴K2作为摆动轴。即,本实施方式的光路变更元件31由2轴摆动方式的光路变更元件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摆动轴K1沿Z轴方向延伸,第二摆动轴K2沿Y轴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摆动轴K1及第二摆动轴K2分别是指成为摆动的中心的假想的轴。
基座部件311例如由金属等板材构成,一个面311b与连结框架32的支承面323a对置地配置。基座部件311具有从X轴方向观察时呈大致8边形状的开口部311h,在开口部311h的内侧配置有摆动框架312。基座部件311将摆动框架312支承为能够绕第一摆动轴K1摆动。即,摆动框架312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基座部件311摆动。
摆动框架312从X轴方向观察由大致8边形的板材构成,具有大致8边形的开口部312h。在摆动框架312的开口部312h的内侧配置有支承光学部件314的可动框架313。即,摆动框架312由包围可动框架313的框状的部件构成。这样,摆动框架312经由可动框架313支承光学部件314。另外,摆动框架312将可动框架313支承为能够绕第二摆动轴K2摆动。即,可动框架313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摆动框架312摆动。
可动框架313由从X轴方向观察为4边形的框状部件构成。可动框架313在框状部件的内侧支承光学部件314。
光学部件314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板构成。玻璃板的具体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白板玻璃、硼硅酸玻璃、石英玻璃等各种玻璃材料。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玻璃板作为光学部件314,但光学部件314只要由具有透光性且使图像光LL折射的材料构成即可。因此,除了玻璃以外,例如也可以由水晶、蓝宝石等各种结晶材料、聚碳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等各种树脂材料等构成。另外,也可以在玻璃板的入射面和射出面形成防反射膜。
光路变更元件31以支承于可动框架313的光学部件314的法线方向与入射到光路变更元件31的图像光LL的光轴一致的基准位置为中心,使摆动框架312和可动框架313摆动。在基准位置,图像光相对于光学部件314的入射角为0°。但是,摆动也可以不一定是以基准位置为中心的摆动。另外,在基准位置,图像光相对于光学部件314的入射角也可以不必限于0°。
第一致动器315具有2个磁驱动装置315A、315B。2个磁驱动装置315A、315B分别在基座部件311的开口部311h中设置于沿着Y轴方向相互对置的位置。各磁驱动装置315A、315B具有在Y轴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的磁体和线圈。
磁体固定于摆动框架312,线圈固定于基座部件311。当对线圈通电时,磁体相对于线圈在X轴方向上移动。由此,第一致动器315对能够摆动地支承于基座部件311的摆动框架312施加绕第一摆动轴K1的驱动力。此时,2个磁驱动装置315A、315B的线圈被同步通电,对摆动框架312赋予同一摆动方向的驱动力。这样,第一致动器315使摆动框架312摆动。
第二致动器316具有2个磁驱动装置316A、316B。2个磁驱动装置316A、316B分别在摆动框架312的开口部312h中设置于沿着Z轴方向相互对置的位置。各磁驱动装置316A、316B具有在Z轴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的磁体和线圈。磁体固定于可动框架313,线圈固定于摆动框架312。当对线圈通电时,磁体相对于线圈在X轴方向上移动。由此,第二致动器316对可动框架313施加绕第二摆动轴K2的驱动力。此时,2个磁驱动装置316A、316B的线圈被同步通电,对可动框架313赋予同一摆动方向的驱动力。这样,第二致动器316使可动框架313摆动。
此外,第一致动器315以及第二致动器316的磁驱动装置分别使用了2个磁驱动装置315A、315B、2个磁驱动装置316A、316B,但也能够分别由1个磁驱动装置驱动。另外,能够在致动器的一方使用1个磁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在另一方使用2个磁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另外,作为第一致动器315以及第二致动器316,不限于使用磁驱动方式的装置,能够使用具有各种方式的致动器。
如图9所示,吸振部件33具有吸振部331和与吸振部331一体设置的壁部332。壁部332由从X轴方向观察为4边形的框状部件构成,向与吸振面331b交叉的X轴方向突出。吸振部331在壁部332的内侧,在4个角部分别设置成大致3角形状。
如图5和图6所示,吸振部331的一面331b的一部分与连结框架32的支承面323a抵接,并且另一部分与光路变更元件31的基座部件311抵接。即,吸振部件33具有介于连结框架32的支承面323a与光路变更元件31的基座部件311之间的吸振面331b。
连结框架32的支承面323a和光路变更元件31的基座部件311位于吸振部件33的吸振面331b侧,但连结框架32的支承面323a和光路变更元件31的基座部件311不直接接触。因此,连结框架32的支承面323a间接地经由吸振部件33支承光路变更元件31。由此,吸振部件33吸收由光路变更元件31产生的振动。另外,在图5以及图6中,壁部332从连结框架32的壁部324分离,但壁部332也可以与连结框架32的壁部324抵接。
连结框架32例如由铝等金属材料构成。与此相对,吸振部件33例如由橡胶、聚碳酸酯等具有弹性的树脂材料构成。这样,吸振部件33的刚性比连结框架32的刚性低。
如图4所示,第一摆动轴K1相对于吸振部件33的壁部332的沿Z轴方向延伸的1边平行地延伸。第二摆动轴K2相对于吸振部件33的壁部332的沿Y轴方向延伸的另1边平行地延伸。与此相对,由于吸振部331分别位于壁部332的4个角部,因此吸振面331b位于相对于第一摆动轴K1和第二摆动轴K2分别成大致45°的角度的方向。即,吸振面331b位于第一摆动轴K1与第二摆动轴K2之间。另外,吸振面331b位于第一致动器315与第二致动器316之间。
如图4所示,在各吸振部331设置有固定吸振部件33和连结框架32的第一固定部35。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35具有螺钉351,螺钉351从吸振部件33贯通于连结框架32的底板部323,吸振部件33与连结框架32通过螺纹紧固而固定。
即,第一固定部35位于处在第一摆动轴K1与第二摆动轴K2之间的连结框架32的支承面323a。另外,第一固定部35位于处在第一致动器315与第二致动器316之间的连结框架32的支承面323a。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固定部35对应于技术方案的固定部。
并且,如图5所示,在各吸振部331设置有固定吸振部件33和光路变更元件31的第二固定部36。第二固定部36与第一固定部同样地具有螺钉361,螺钉361从吸振部件33贯通于光路变更元件31的基座部件311,吸振部件33与基座部件311通过螺纹固定而被固定。
如图6所示,在设置于吸振部件33的4个角部的吸振部331中的位于图4的右上方的吸振部331设置有第一定位部37和第二定位部38。即,投影仪10还具有:第一定位部37,其对连结框架32和吸振部件33进行定位;以及第二定位部38,其对光路变更元件31的基座部件311和吸振部件33进行定位。
第一定位部37由从连结框架32的底板部323向+X侧突出的销371和设置于吸振部331的孔372构成。设置于连结框架32的销371贯通于吸振部331的孔372,由此进行YZ平面内的连结框架32与吸振部件33的定位。此外,在图6中,看起来是第一固定部35的螺钉351位于第一定位部37上,但它们配置于在附图的进深方向上错开的位置。
第二定位部38由从吸振部331向-X侧突出的销381和设置在光路变更元件31的基座部件311上的孔382构成。通过将设置于吸振部331的销381贯通于基座部件311的孔382,进行YZ平面内的吸振部件33与光路变更元件31的基座部件311的定位。
在设置于吸振部件33的4个角部的吸振部331中的、位于图4的右下的吸振部331,设置有限制连结框架32与吸振部件33的相对旋转的第一旋转限制部39。即,投影仪10还具有限制连结框架32与吸振部件33的相对旋转的第一旋转限制部39。如图6所示,第一旋转限制部39由从连结框架32向+X侧突出的销391和设置于吸振部331的孔392构成。通过将设置于连结框架32的销391贯通于吸振部331的孔392,从而限制YZ平面内的连结框架32与吸振部件33的相对旋转。
并且,在设置于吸振部件33的4个角部的吸振部331中的、位于图4的右下的吸振部331,设置有限制光路变更元件31与吸振部件33的相对旋转的第二旋转限制部40。即,投影仪10还具有限制光路变更元件31与吸振部件33的相对旋转的第二旋转限制部40。如图6所示,第二旋转限制部40由从吸振部331向-X侧突出的销401和设置在光路变更元件31的基座部件311上的孔402构成。通过将设置于吸振部331的销401贯通于基座部件311的孔402,从而限制YZ平面内的光路变更元件31与吸振部件33的相对旋转。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具有:照明单元15;图像形成单元16,其对从照明单元15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图像光LL;投射光学单元17,其投射从图像形成单元16射出的图像光LL;光路变更元件31,其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6与投射光学单元17之间,变更从图像形成单元16射出的图像光LL的光路;连结框架32,其连结图像形成单元16与投射光学单元17;以及吸振部件33,其吸收由光路变更元件31产生的振动。光路变更元件31具有:基座部件311;光学部件314,其供从图像形成单元16射出的图像光LL入射;以及摆动框架312,其支承光学部件314,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基座部件311摆动。连结框架32具有支承光路变更元件31的支承面323a。吸振部件33具有与连结框架32的支承面323a和光路变更元件31的基座部件311抵接的吸振面331b。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具有吸振部件33,吸振部件33的吸振面331b与连结框架32的支承面323a和光路变更元件31的基座部件311抵接。因此,吸振部件33能够通过吸振面331b吸收由光路变更元件31产生的振动,不会妨碍光路变更元件31的动作,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向连结框架32的传播。由此,能够实现投射图像的分辨率高且静音性优异的投影仪10。另外,吸收振动的单元不需要厚度、即图像形成单元16与投射光学单元17的连结方向的尺寸,因此能够抑制投影仪10的大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中,连结框架32具有从支承面323a的周缘部突出的壁部324。吸振部件33具有向与吸振面331b交叉的方向突出且不与连结框架32的壁部324接触的壁部332。
根据该结构,在装置的组装时壁部324与壁部332不干涉,因此不需要尺寸的管理,组装性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中,连结框架32具有从支承面323a的周缘部突出的壁部324。吸振部件33也可以具有向与吸振面331b交叉的方向突出并与连结框架32的壁部324抵接的壁部332。
根据该结构,吸振部件33除了利用连结框架32的支承面323a之外,还能够利用从支承面323a的周缘部突出的壁部332来抑制振动向连结框架32的传播。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振部件33对振动传播的抑制效果。
此外,连结框架32的壁部324与吸振部件33的壁部332的抵接既可以是支承面323a的周缘部的4边整体抵接,也可以是4边的一部分抵接。例如,在考虑连结框架32与吸振部件33的定位的误差、热膨胀系数差等的情况下,优选不是以4边整体抵接,而是以4边的一部分抵接。在该情况下,优选在靠近振动容易变大的致动器、摆动轴的部位抵接。如果抵接的部位至少有1处,则能够提高振动传播的抑制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中,光路变更元件31具有使摆动框架312相对于基座部件311摆动的第一摆动轴K1以及使光学部件314相对于摆动框架312在与第一摆动轴K1正交的方向上摆动的第二摆动轴K2。吸振部件33的吸振面331b位于第一摆动轴K1与第二摆动轴K2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314的振动从第一摆动轴K1上的摆动框架312与基座部件311的连接部传播。另外,固定于基座部件311的第二摆动轴K2上的第一致动器315的振动从第二摆动轴K2方向传播。固定在基座部件311的第一摆动轴K1上的第二致动器316的振动从第一摆动轴K1方向传播。吸振面331b优选位于振动源的附近或振动源之间的振动最大的部位。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吸振部件33的吸振面331b配置于从第一摆动轴K1和第二摆动轴K2传播的振动最大的部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振动传播的抑制效果。另外,吸振面331b也可以不一定位于第一摆动轴K1与第二摆动轴K2之间,例如也可以设置于图4所示的第一摆动轴K1上的上边侧和下边侧、以及第二摆动轴K2上的右边侧和左边侧这4个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中,设置有对连结框架32和吸振部件33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部35,第一固定部35位于连结框架32的处在第一摆动轴K1与第二摆动轴K2之间的支承面323a。
根据该结构,在振动被吸振部件33吸收后的部位,能够通过第一固定部35可靠地固定连结框架32和吸振部件33。
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中,光路变更元件31具有:使摆动框架312相对于基座部件311摆动的第一摆动轴K1;可动框架313,其支承光学部件314,具有使光学部件314相对于摆动框架312在与第一摆动轴K1正交的方向上摆动的第二摆动轴K2;第一致动器315,其使摆动框架312摆动;以及第二致动器316,其使可动框架313摆动。吸振部件33的吸振面331b位于第一致动器315与第二致动器316之间。
根据该结构,吸振部件33的吸振面331b配置于从作为振动产生源的第一致动器315和第二致动器316传播的振动最大的部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振动传播的抑制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中,设置有对连结框架32和吸振部件33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部35,第一固定部35位于连结框架32的处在第一致动器315与第二致动器316之间的支承面323a。
根据该结构,在从作为振动产生源的第一致动器315和第二致动器316传播的振动最大的部位,连结框架32和吸振部件33被第一固定部35固定,因此能够提高吸振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中,吸振部件33的刚性比连结框架32的刚性低。
根据该结构,吸振部件33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向连结框架32的传播。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还具有:第一定位部37,其对连结框架32和吸振部件33进行定位;以及第二定位部38,其对光路变更元件31的基座部件311和吸振部件33进行定位。
根据该结构,由于连结框架32与光路变更元件31隔着吸振部件33而被定位,因此能够在确保吸振功能的同时,实施连结框架32与光路变更元件31的定位。另外,由于使吸振部件33具有吸振功能和定位功能,因此不需要增加部件数量,能够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还具备限制连结框架32与吸振部件33的相对旋转的第一旋转限制部39。
根据该结构,通过限制连结框架32与吸振部件33的相对旋转,能够维持振动传播的抑制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还具备限制光路变更元件31与吸振部件33的相对旋转的第二旋转限制部40。
根据该结构,通过限制光路变更元件31与吸振部件33的相对旋转,能够维持振动传播的抑制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0以及图11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光路变更元件的周边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省略投影仪的整体结构的说明。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10以及图11中,对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附图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投影仪同样,具有照明单元、图像形成单元、投射光学单元、光路变更元件51、连结框架52和吸振部件53。另外,在图10和图11中,省略照明单元、图像形成单元和投射光学单元的图示。
光路变更元件51具备基座部件511、摆动框架512、可动框架513、光学部件314、第一致动器515以及第二致动器316。关于基座部件511、摆动框架512、可动框架513等构成要素,形状、细节部分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但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光路变更元件5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路变更元件31大不相同的点是使摆动框架512摆动的第一致动器515的位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路变更元件31中,构成第一致动器315的2个磁驱动装置315A、315B配置在第二摆动轴K2上。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光路变更元件51中,构成第一致动器515的2个磁驱动装置515A、515B配置在从第二摆动轴K2向上方偏移的位置。具体而言,摆动框架512具有包围可动框架513的框部517和向框部517的上方突出的支承部518。2个磁驱动装置515A、515B配置于隔着支承部518在Y轴方向上对置的位置。
吸振部件53被夹在连结框架52与光路变更元件51的基座部件511之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吸振部件53由具有开口部53h的环状的板材构成,不具有从吸振面531a突出的壁部。在吸振部件53设置有对连结框架52和吸振部件53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部35、和对吸振部件53和光路变更元件51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部36。
连结框架52的支承光路变更元件51的支承面52a不直接支承光路变更元件51,而是间接地经由吸振部件53支承光路变更元件51。吸振部件53的吸振面531a与光路变更元件51的基座部件511抵接。连结框架52与吸振部件53的吸振面531a的相反侧的面531b抵接。
投影仪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中,也能够得到如下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光路变更元件51向连结框架52的振动的传播,能够实现投射图像的分辨率高且静音性优异的投影仪,能够使吸振单元薄型化,能够抑制投影仪的大型化。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光路变更元件的连结框架的支承面设置在与投射光学单元对置的一侧,但支承面也可以设置在与图像形成单元对置的一侧。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光路变更元件由2轴摆动方式的光路变更元件构成,但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1轴摆动方式的光路变更元件的投影仪。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液晶面板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投影仪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数字微镜器件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投影仪。
此外,构成投影仪的各种结构要素的数量、配置、形状以及材料等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变更。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也可以具有以下的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具有:照明单元;图像形成单元,其对从所述照明单元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图像光;投射光学单元,其投射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射出的所述图像光;光路变更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与所述投射光学单元之间,变更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射出的所述图像光的光路;连结框架,其连结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与所述投射光学单元;以及吸振部件,其吸收由所述光路变更元件产生的振动。所述光路变更元件具有:基座部件;光学部件,其供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射出的所述图像光入射;以及摆动框架,其支承所述光学部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部件摆动。所述连结框架具有支承面。所述吸振部件具有与所述光路变更元件的所述基座部件抵接的吸振面,与所述连结框架的所述支承面抵接,使所述光路变更元件支承于所述连结框架的所述支承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连结框架具有从所述支承面的周缘部突出的壁部,所述吸振部件具有向与所述吸振面交叉的方向突出、与所述连结框架的所述壁部抵接的壁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光路变更元件具有使所述摆动框架相对于所述基座部件摆动的第一摆动轴以及使所述光学部件相对于所述摆动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摆动轴正交的方向上摆动的第二摆动轴,所述吸振部件的所述吸振面位于所述第一摆动轴与所述第二摆动轴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设置有固定所述连结框架和所述吸振部件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连结框架的位于所述第一摆动轴与所述第二摆动轴之间的所述支承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光路变更元件具有:第一摆动轴,其使所述摆动框架相对于所述基座部件摆动;可动框架,其支承所述光学部件,具有使所述光学部件相对于所述摆动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摆动轴正交的方向上摆动的第二摆动轴;第一致动器,其使所述摆动框架摆动;以及第二致动器,其使所述可动框架摆动,所述吸振部件的所述吸振面位于所述第一致动器与所述第二致动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设置有固定所述连结框架和所述吸振部件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连结框架的位于所述第一致动器与所述第二致动器之间的所述支承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吸振部件的刚性比所述连结框架的刚性低。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也可以还具有:第一定位部,其对所述连结框架和所述吸振部件进行定位;以及第二定位部,其对所述光路变更元件的所述基座部件和所述吸振部件进行定位。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也可以还具有限制所述连结框架与所述吸振部件的相对旋转的第一旋转限制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也可以还具有限制所述光路变更元件与所述吸振部件的相对旋转的第二旋转限制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吸振部件的与所述光路变更元件的所述基座部件抵接的所述吸振面与所述连结框架的所述支承面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连结框架的支承光路变更元件的支承面包括直接支承光路变更元件的支承面和间接地支承光路变更元件的支承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吸振部件在所述吸振部件的与所述光路变更元件的所述基座部件抵接的所述吸振面的相反侧的面和所述连结框架的所述支承面抵接。

Claims (12)

1.一种投影仪,其具备:
照明单元;
图像形成单元,其对从所述照明单元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图像光;
投射光学单元,其投射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射出的所述图像光;
光路变更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与所述投射光学单元之间,变更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射出的所述图像光的光路;
连结框架,其连结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投射光学单元;以及
吸振部件,其吸收由所述光路变更元件产生的振动,
所述光路变更元件具有:基座部件;光学部件,其供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射出的所述图像光入射;以及摆动框架,其支承所述光学部件,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部件摆动,
所述连结框架具有支承面,
所述吸振部件具有与所述光路变更元件的所述基座部件抵接的吸振面,所述吸振部件与所述连结框架的所述支承面抵接,使所述光路变更元件支承于所述连结框架的所述支承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连结框架具有从所述支承面的周缘部突出的壁部,
所述吸振部件具有向与所述吸振面交叉的方向突出且不与所述连结框架的所述壁部接触的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光路变更元件具有:
使所述摆动框架相对于所述基座部件摆动的第一摆动轴;以及
使所述光学部件相对于所述摆动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摆动轴正交的方向上摆动的第二摆动轴,
所述吸振部件的所述吸振面位于所述第一摆动轴与所述第二摆动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设置有固定所述连结框架和所述吸振部件的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连结框架的位于所述第一摆动轴与所述第二摆动轴之间的所述支承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光路变更元件具有:
使所述摆动框架相对于所述基座部件摆动的第一摆动轴;
可动框架,所述摆动框架经由该可动框架支承所述光学部件,所述可动框架具有使所述光学部件相对于所述摆动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摆动轴正交的方向上摆动的第二摆动轴;
使所述摆动框架摆动的第一致动器;以及
使所述可动框架摆动的第二致动器,
所述吸振部件的所述吸振面位于所述第一致动器与所述第二致动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设置有固定所述连结框架和所述吸振部件的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连结框架的位于所述第一致动器与所述第二致动器之间的所述支承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吸振部件的刚性比所述连结框架的刚性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投影仪还具备:
第一定位部,其对所述连结框架和所述吸振部件进行定位;以及
第二定位部,其对所述光路变更元件的所述基座部件和所述吸振部件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投影仪还具有限制所述连结框架与所述吸振部件的相对旋转的第一旋转限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投影仪还具有限制所述光路变更元件与所述吸振部件的相对旋转的第二旋转限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吸振部件的与所述光路变更元件的所述基座部件抵接的所述吸振面和所述连结框架的所述支承面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吸振部件在所述吸振部件的与所述光路变更元件的所述基座部件抵接的所述吸振面的相反侧的面,与所述连结框架的所述支承面抵接。
CN202210257556.3A 2021-03-19 2022-03-16 投影仪 Active CN1151134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5554A JP7180708B2 (ja) 2021-03-19 2021-03-19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21-045554 2021-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3473A CN115113473A (zh) 2022-09-27
CN115113473B true CN115113473B (zh) 2023-12-22

Family

ID=83284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7556.3A Active CN115113473B (zh) 2021-03-19 2022-03-16 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20008B2 (zh)
JP (1) JP7180708B2 (zh)
CN (1) CN1151134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846196U (zh) * 2021-06-11 2021-11-2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镜头模块及投影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0434A (zh) * 2014-03-27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器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16126250A (ja) * 2015-01-07 2016-07-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生サラダ用ライスペーパーの製造方法
CN110068906A (zh) * 2018-01-23 2019-07-30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轴线万向节扩展像素分辨率致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14471A (ko) 2004-06-01 2005-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해상도 향상 장치
JP6728920B2 (ja) * 2016-04-15 2020-07-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9716209A (zh) 2016-07-25 2019-05-03 奥普托图尼股份公司 使用多稳态状态以增强图像的分辨率的光学设备
JP6784125B2 (ja) 2016-09-30 2020-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デバイ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9856898B (zh) 2017-11-30 2021-12-3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光机模块、影像分辨率增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2019128394A (ja) 2018-01-22 2019-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投射装置、画像投射方法
JP7052784B2 (ja) * 2019-09-30 2022-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デバイス、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光学デバイスの制御方法
CN115038993A (zh) 2019-12-20 2022-09-09 奥普托图尼消费品股份公司 具有固定透镜整形元件和可移动透明窗口的液体透镜
JP7400512B2 (ja) 2020-02-06 2023-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0434A (zh) * 2014-03-27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器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16126250A (ja) * 2015-01-07 2016-07-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生サラダ用ライスペーパーの製造方法
CN110068906A (zh) * 2018-01-23 2019-07-30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轴线万向节扩展像素分辨率致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80708B2 (ja) 2022-11-30
CN115113473A (zh) 2022-09-27
US20220299848A1 (en) 2022-09-22
US11720008B2 (en) 2023-08-08
JP2022144508A (ja) 202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0499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9625800B2 (en)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cooling and handling of the light source
JP2018010181A (ja)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5113473B (zh) 投影仪
JP7400512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3702890B2 (ja) 光学組立体、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7206567A (ja)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09036819A (ja)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525757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US7207676B2 (en)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JP4661635B2 (ja)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5245936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347346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010243976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06126787A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6860701B2 (ja)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22086225A (ja) 投写装置および投写システム
JP2006243643A (ja) 光学変換素子、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11242712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4696519B2 (ja) 光学変調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9151170A (ja)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KR20120005924A (ko) 다이크로익 미러 어셈블리
JP2007199496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3242457A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9098569A (ja) プロジェ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