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1906A - 一种后下控制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下控制臂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91906A CN115091906A CN202210892925.6A CN202210892925A CN115091906A CN 115091906 A CN115091906 A CN 115091906A CN 202210892925 A CN202210892925 A CN 202210892925A CN 115091906 A CN115091906 A CN 1150919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arm
- mounting hole
- lower control
- supporting surface
- rear l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56 Product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06—Attaching arms to sprung or unsprung part of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controlled by an external actuator, e.g. a fluid or electrical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下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面及设于所述支撑面两侧的贯穿梁,所述贯穿梁下方设有侧边加强翻筋,所述支撑面下方设有加强筋。本发明后下控制臂结构,结构简单,结构强度好,可优化布置结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后下控制臂结构。
背景技术
底盘结构件具有板料厚,质量重的特性,应对新材料的介入为产品降重带来了重大机遇。后下控制臂在整车起到链接副车架与转向节的作用。作为整车重要底盘结构件,不但肩负着重要性能指标,同时需要满足整车布置空间要求。传统后下控制臂结构采用钣金冲压件,通过焊接工艺实现“盆”形结构形式,随着车辆越做越大,特别是近期新能源车的崛起,受电池重量影响车重一般远大于传统燃油车型。车重增加带来的底盘结构件强度性能指标水涨船高,结构件为满足性能需求,体积和重量也在不断增加。
现如今人们对汽车的品质感受、质量要求、性能要求日益增高。对汽车产品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轻量化感念的深入探索,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更具有重量优势的新型材料来满足产品设计重量目标。铝合金材料得以快速发展应用,底盘作为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设计时不但需要考虑产品安全而且要兼顾美观及降重的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强度好,可优化布置结构的后下控制臂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后下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面及设于所述支撑面两侧的贯穿梁,所述贯穿梁下方设有侧边加强翻筋,所述支撑面下方设有加强筋。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弹簧支撑面,所述弹簧支撑面上设有弹簧垫限位安装孔。
所述贯穿梁设于所述支撑面两侧且由所述支撑面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所述贯穿梁一端设有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两平行间隔布置的所述贯穿梁上设有对应设置的所述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
所述贯穿梁与设有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对应的另一端设有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及后下控制臂与减震器安装孔。
所述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设于外侧端部,两平行间隔布置的所述贯穿梁上设有对应设置的所述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
所述后下控制臂与减震器安装孔设于所述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内侧,两平行间隔布置的所述贯穿梁上设有对应设置的所述后下控制臂与减震器安装孔。
所述支撑面靠近所述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的一端为加强拱面,另一端为支撑平面,所述弹簧支撑面设于所述支撑平面上。
所述支撑面下方设有多条间隔布置的所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避开所述弹簧垫限位安装孔由所述支撑面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所述侧边加强翻筋设于所述贯穿梁下方向外侧翻折形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后下控制臂结构,结构简单,结构强度好,可优化布置结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后下控制臂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下控制臂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后下控制臂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后下控制臂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后下控制臂安装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转向节,2、后下控制臂,21、支撑面,211、支撑平面,212、加强拱面,213、弹簧支撑面,214、弹簧垫限位安装孔,22、贯穿梁,221、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222、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223、后下控制臂与减震器安装孔,224、侧边加强翻筋,23、加强筋,3、副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这种后下控制臂结构,如图1、2、3、4中所示,包括支撑面21及设于支撑面21两侧的贯穿梁22,贯穿梁22下方设有侧边加强翻筋224,支撑面21下方设有加强筋23。支撑面21和贯穿梁22及侧边加强翻筋224构成“π”形结构形式,结构简单,有利于制件的工艺实施及强度提升。
本发明中,支撑面21上设有弹簧支撑面213,弹簧支撑面213上设有弹簧垫限位安装孔214,支撑面2121为弹簧、空气弹簧提供安装支撑面,便于安装布置。
本发明中,贯穿梁22设于支撑面21两侧且由支撑面2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贯穿梁22一端设有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221,两平行间隔布置的贯穿梁22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221,用于连接副车架3。贯穿梁22与设有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221对应的另一端设有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222及后下控制臂与减震器安装孔223。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222设于外侧端部,两平行间隔布置的贯穿梁22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222,用于安装连接转向节1。后下控制臂与减震器安装孔223设于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222内侧,两平行间隔布置的贯穿梁22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后下控制臂与减震器安装孔223,用于安装减震器。
本发明中,支撑面21靠近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221的一端为加强拱面212,增强整体结构强度;另一端为支撑平面211,弹簧支撑面213设于支撑平面211上,便于安装布置,平台化程度高。
本发明中,支撑面21下方设有多条间隔布置的加强筋23;加强筋23避开弹簧垫限位安装孔214由支撑面2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侧边加强翻筋224设于贯穿梁22下方向外侧翻折形成。
本发明主要通过4个维度来优化后下控制臂结构。1、采用铝合金等新型材料降低产品重量,优化整车重量,提升户用车经济性。2、采用“π”形结构形式,优化结构方案实现不同工程需求性能目标达成。3、通过结构优势工件本体可以做到较高强度性能,降低产品Z向截面高度,改善整车通过性和空间布置。4、该产品结构设计成为对称结构,可以实现左右件通用;顶部支撑可以满足空簧和螺旋弹簧通用,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本发明一种新型后下控制臂结构采用“π”形结构。后下控制臂顶部弹簧安装位采用平面结构,下部采用两根主贯穿梁满足性能要求并提供安装点,顶部平面为弹簧、空气弹簧提供安装支撑面,下部侧边采用两条贯穿梁加强工件本体,同时为副车架、减震器及转向节提供安装点;通过在两贯穿梁内部增加局部加强筋满足不同性能需求的后下控制臂。在较高强度性能支撑下,样件整体结构可设计成较小的Z向截面,改善整车最小离地间隙,提高整车通过性以及为车身高度姿态提供Z向布置空间。通过简洁的结构形式和顶部支撑,实现样件对称结构,满足整车左右样件通用和不同性能配置通用问题,降低整车差异化开发成本。也可通过定制型材,简化后续工艺流程实现产品生产效率提升。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种铝合金后下控制臂机构设计的具体实施方式。图4是本施方式中后下控制臂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铝合金后下控制臂在整车布置具体位置,及周边件布置情况。图1-图4所示,对后下控制结构形式进行详细展示,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222,通过一组标准件链接;后下臂与减震器安装孔223,通过一组标准件连接;弹簧软垫与后下臂安装孔214,接口尺寸设计椭圆等异形结构形式主要为了防止车辆运动过程软垫发生侧滑、旋转等问题;弹簧支撑面213,根据所需支撑面积大小通过机加工艺完成;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221,通过一组标准件连接;后下控制臂两条贯穿梁22,作为后下臂的主体支撑结构,形成“π”结构;23为机构内部加强筋条,增加结构强度;侧边加强翻筋224为局部翻边特征,可有效增大本体强度。
本发明后下控制臂,是平顶下部加强的“π”形结构;后下控制臂是采用顶部支撑,有利于做到不同弹簧通用设计;后下控制臂,是平顶下部加强的“π”形结构;后下控制臂是采用对称结构,有利于做到左右件通用,降低产品开发费用;后下控制臂,是平顶下部加强的“π”形结构;后下控制臂是采用顶部支撑,在接口统一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工程配置间的通用,降低产品因配置差异额外开发费用。
通过简洁的机构设计,可以通过铸造、锻造、滚压等多种制作工艺实现,便于加工制作;考虑重量目标要求,采用铝合金材料和简洁的结构双向加持下有效降低工件本体重量,相对钢制结构重量降低50%左右;通过两条贯穿梁和中间局部加强筋可以实现较小的本体Z向截面即可达到一定水准的强度指标,优化Z向截面可有效改善整车设计过程离地间隙小和车身姿态高等布置问题。考虑产品开发成本,工件自身设计为对称结构,可以实现左右工件通用,从而在产品开发阶段节约了大量模具、夹具、检具研发费用投入。为实现不同工程配置通用化需求,将弹簧支撑面至于工件顶部,在保证空气弹簧和螺旋弹簧接口统一的前提下可以实现不同配置之间的通用。工件整体结构形式相对传统设计机构经CAE分析验证,性能改善明显。
本发明后下控制臂结构,结构简单,结构强度好,可优化布置结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后下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面及设于所述支撑面两侧的贯穿梁,所述贯穿梁下方设有侧边加强翻筋,所述支撑面下方设有加强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下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弹簧支撑面,所述弹簧支撑面上设有弹簧垫限位安装孔。
3.按照权利要求2的后下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梁设于所述支撑面两侧且由所述支撑面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下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梁一端设有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两平行间隔布置的所述贯穿梁上设有对应设置的所述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下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梁与设有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对应的另一端设有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及后下控制臂与减震器安装孔。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下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设于外侧端部,两平行间隔布置的所述贯穿梁上设有对应设置的所述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下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控制臂与减震器安装孔设于所述后下控制臂与转向节安装孔内侧,两平行间隔布置的所述贯穿梁上设有对应设置的所述后下控制臂与减震器安装孔。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下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靠近所述后下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孔的一端为加强拱面,另一端为支撑平面,所述弹簧支撑面设于所述支撑平面上。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下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下方设有多条间隔布置的所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避开所述弹簧垫限位安装孔由所述支撑面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下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加强翻筋设于所述贯穿梁下方向外侧翻折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92925.6A CN115091906A (zh) | 2022-07-27 | 2022-07-27 | 一种后下控制臂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92925.6A CN115091906A (zh) | 2022-07-27 | 2022-07-27 | 一种后下控制臂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91906A true CN115091906A (zh) | 2022-09-23 |
Family
ID=83300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92925.6A Pending CN115091906A (zh) | 2022-07-27 | 2022-07-27 | 一种后下控制臂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91906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986708U (zh) * | 2012-11-29 | 2013-06-12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弹簧托臂、后悬架总成及车辆 |
US20170057313A1 (en) * | 2015-08-28 | 2017-03-02 | Raufoss Technology As | Control arm |
CN207106081U (zh) * | 2017-06-29 | 2018-03-16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臂和车辆的多连杆悬架系统 |
CN209938242U (zh) * | 2019-04-30 | 2020-01-14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悬架后控制臂 |
-
2022
- 2022-07-27 CN CN202210892925.6A patent/CN11509190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986708U (zh) * | 2012-11-29 | 2013-06-12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弹簧托臂、后悬架总成及车辆 |
US20170057313A1 (en) * | 2015-08-28 | 2017-03-02 | Raufoss Technology As | Control arm |
CN207106081U (zh) * | 2017-06-29 | 2018-03-16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臂和车辆的多连杆悬架系统 |
CN209938242U (zh) * | 2019-04-30 | 2020-01-14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悬架后控制臂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03284B (zh) |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副车架 | |
CN211519682U (zh) | 车辆前地板总成及横梁 | |
CN114013507A (zh) | 一种非框式型材铸造的铝前副车架 | |
CN209553308U (zh) | 一种后副车架 | |
CN115091906A (zh) | 一种后下控制臂结构 | |
CN210653310U (zh) | 一种副车架前束杆支架结构和一种汽车 | |
CN210149425U (zh) | 框架式高承载车身骨架 | |
CN217892422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悬架结构 | |
CN201009700Y (zh) | 一种汽车前控制臂 | |
CN210370289U (zh) | 一种提升车门铰链安装点刚度的加强组件 | |
CN211995854U (zh) | 具有加强支架的副车架结构 | |
CN219077300U (zh) | 一种拖挂车副车架结构 | |
CN217170399U (zh) | 汽车多连杆悬架的后控制臂结构 | |
CN219115562U (zh) | 一种重型汽车用前部集成式大铸件 | |
CN111216796B (zh) |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后副车架 | |
CN113815729B (zh) | 一种兼顾四驱及后驱车型的铝合金前副车架 | |
CN114030532B (zh) | 一种卡车驾驶室前悬安装结构 | |
CN221023170U (zh) | 一种越野车的前减震器座车身优化结构 | |
CN211943497U (zh) |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后副车架 | |
CN212242871U (zh) | 一种双叉臂铝合金减震塔结构及氢能汽车 | |
CN214001845U (zh) | 一种氢能汽车的后轮罩 | |
CN219728336U (zh) | 后部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5205061U (zh) | 一种车辆的连接支架及车辆 | |
CN219619235U (zh) | 车辆 | |
CN219339569U (zh) | 一种汽车顶盖中横梁的加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