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8895B - 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8895B
CN115028895B CN202210729583.6A CN202210729583A CN115028895B CN 115028895 B CN115028895 B CN 115028895B CN 202210729583 A CN202210729583 A CN 202210729583A CN 115028895 B CN115028895 B CN 1150288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a
coupling agent
silane coupling
speed
epox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95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8895A (zh
Inventor
顾东进
曹家凯
李晓冬
张建平
孙小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ovoray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ovoray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ovoray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ovoray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295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88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8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8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8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8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08K9/06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with 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16Solid spheres
    • C08K7/18Solid spheres inorgan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属于导热填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环氧硅烷偶联剂、纯水按质量比1:1‑2的比例混合,加入醋酸、盐酸中一种或两种调节pH至3.0‑3.9,继续搅拌水解10‑30min,搅拌同时缓慢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质量1‑2份的乙醇;将平均粒径0.1‑20μm的氧化铝以100‑200kg/h的速度投入到高速混合设备中,同时在进气口以0.1%‑1%氧化铝速度的气流雾化加入0.1%‑1%的氧化铝质量的环氧硅烷偶联剂水解液;将得到物料投入到动态热气流干燥设备中,气流温度控制在100‑200℃,风量1000‑2000m3/h,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的改性氧化铝的表面羟基数量少的技术问题,主要应用于改性氧化铝生产方面。

Description

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热填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5G的进一步深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更加趋向小型化、高频、高速、高度集成化,因此对环氧模塑料、覆铜板等的导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氧化铝具有导热、绝缘等优点,可作为导热填料用于制备导热环氧模塑料、覆铜板等高分子材料。然而,氧化铝表面极性较强,而环氧树脂基体极性较弱,导致氧化铝粒子和环氧树脂基体界面间相容性很差,造成氧化铝粒子极易团聚,很难均匀地分散到环氧树脂基体中。
针对以上问题行业内一般通过对氧化铝表面改性的方法解决。通过环氧硅烷偶联剂水解之后的羟基与氧化铝表面羟基缩合形成化学键合,从而提高氧化铝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相容性。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羟基可以提高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说明羟基与环氧树脂基体发生反应,形成了牢固的化学键合。由于改性是氧化铝表面羟基与环氧硅烷偶联剂水解羟基发生了缩合,同时由于位阻作用一般一个分子的环氧硅烷偶联剂只水解形成一个或两个羟基,所以改性后氧化铝羟基数量大幅度减少了,应用到下游环氧树脂体系中的力学性能降低。
授权专利CN112480477B公开了《高强度环氧模塑料用球形氧化铝的表面改性方法》提供一种易于批量生产、能够减缓含磷固化促进剂失活的高强度环氧模塑料用球形氧化铝的表面改性方法。通过减缓含磷固化促进剂失活从而间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但由于复合材料体系较复杂,多数情况下并未使用到含磷固化剂,该方法从而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授权专利CN104693685B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纳米氧化铝环氧复合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以环氧树脂为基体,以纳米氧化铝为填料,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铝进行表面偶联处理,在氧化铝表面引入偶联剂所含的碳碳不饱和双键,以引入的碳碳不饱和双键作为支点,与丙烯酰胺单体中的碳碳不饱和双键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在纳米氧化铝表面引入丙烯酰胺单体中所含氨基,利用氨基与环氧树脂发生类似胺类固化剂的交联固化反应,增强整个复合绝缘材料的界面强度。
该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纳米氧化铝环氧复合绝缘材料,虽然可以利用与环氧树脂的反应性增强界面强度,但也会导致填料与环氧树脂的氢键作用急剧增大,这增加了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难度,而且造成分散后材料体系的脱气困难;同时,氢键作用的增大也会导致材料体系的粘度增大而影响浇注性能,由此导致填料的添加量受到限制(添加量不大于5%),而添加量的受限显然不能充分发挥氧化铝对环氧复合绝缘材料的增强特性。
授权专利CN110951115B公开了一种用于环氧复合绝缘材料的表面接枝改性氧化铝及环氧复合绝缘材料制备方法,其使用硅烷化表面处理的氧化铝、α,β-不饱和酮在含有引发剂的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固液分离,将所得固体干燥,获得表面接枝改性氧化铝;其中所述硅烷化表面处理的氧化铝是由硅烷偶联剂在界面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氧化铝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所述界面催化剂为钛酸酯和三乙基铝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环氧复合绝缘材料的表面接枝改性氧化铝,易于分散均匀,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高,而且可实现较大量掺混,因而有利于制备兼具优良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气性能的环氧复合绝缘材料。
该发明虽然可以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但该发明控制点较多,只是克级别的实验室阶段,难以在产线扩大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种种技术问题,本发明在改性后过程中增加了羟基,较多的羟基与环氧树脂体系发生化学键合,从而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环氧硅烷偶联剂预水解:
将环氧硅烷偶联剂、纯水按质量比1:1-2的比例混合,加入醋酸、盐酸中一种或两种调节pH至3.0-3.9继续搅拌水解10-30min,搅拌同时缓慢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质量1-2份的乙醇。
步骤2:高速气流混合改性:
将平均粒径0.1-20μm的氧化铝以100-200kg/h的速度投入到高速混合设备,同时在进气口以0.1%-1%氧化铝速度的气流雾化加入0.1%-1%氧化铝质量的环氧硅烷偶联剂水解液。
高速混合设备包括以上设备但不限于以上两种设备,包括所有的高速气流混和设备。
步骤3:动态热气流干燥:
将步骤2得到物料投入到动态热气流干燥设备中,气流温度100-200℃,风量1000-2000m3/h。
动态热气流干燥设备包括以上设备但不限以上设备,包括所有高温气流粉体干燥设备。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硅烷偶联剂水解可以使甲氧基、乙氧基充分水解,增加羟基,加入的水解液可以增加氧化铝表面羟基。在高速气流混合改性中,可以使环氧硅烷偶联剂充分包覆氧化铝颗粒表面,从而保证了每个颗粒羟基均增加,热气流干燥除去多余的水分、部分残留的游离的偶联剂,防止这部分与反应到氧化铝颗粒表面的环氧硅烷偶联剂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由于羟基的增加能够使环氧树脂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合,进一步提高了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从而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改性氧化铝,更利于提高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首先将环氧硅烷偶联剂、纯水按质量比1:1-2的比例混合,加入醋酸、盐酸中一种或两种调节pH至3.0,继续搅拌水解10min,搅拌同时缓慢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质量1-2份的乙醇,然后将将平均粒径0.1-20μm的氧化铝以100kg/h的速度投入到气流磨、气流混合机,同时在进气口以氧化铝速度的1%气流雾化加入氧化铝质量的1%环氧硅烷偶联剂水解液,将步骤2得到物料投入到分级机、旋风分离器、高温气流筛中,气流温度100℃,风量1000m3/h。
实施例2
首先将环氧硅烷偶联剂、纯水按质量比1:1-2的比例混合,加入醋酸、盐酸中一种或两种调节pH至3.5,继续搅拌水解20min,搅拌同时缓慢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质量1-2份的乙醇。将平均粒径0.1-20μm的氧化铝以150kg/h投入到气流磨、气流混合机,同时在进气口以氧化铝速度的0.5%气流雾化加入氧化铝质量的0.5%环氧硅烷偶联剂水解液。将步骤2得到物料投入到分级机、旋风分离器、高温气流筛中,气流温度150℃,风量1500m3/h。
实施例3
首先将环氧硅烷偶联剂、纯水按质量比1:1-2的比例混合,加入醋酸、盐酸中一种或两种调节pH至3.9,继续搅拌水解30min,搅拌同时缓慢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质量1-2份的乙醇。将平均粒径0.1-20μm的氧化铝以200kg/h投入到气流磨、气流混合机,同时在进气口以氧化铝速度的0.1%气流雾化加入氧化铝质量的0.1%-1%环氧硅烷偶联剂水解液。包括以上设备但不限于以上两种设备,包括所有的高速气流混合设备。将步骤2得到物料投入到分级机、旋风分离器、高温气流筛中,气流温度200℃,风量1000m3/h。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工艺步骤2、3相同,但环氧硅烷偶联剂不预先水解。
对比例2
步骤1的气态混合,改用常规高速混合机混合。
将平均粒径0.1-20μm的氧化铝投入到高速混合机,开启搅拌,喷雾加入氧化铝质量的0.1%-1%环氧硅烷偶联剂水解液(硅烷偶联剂:纯水1:1)。
步骤2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2采用鼓风干燥箱干燥,干燥温度100℃,干燥时间2-5h。
以上实施例、对比例应用于下游环氧模塑料中测试力学强度与羟基含量关系如下表
羟基测试方法:卡式水分仪,先在低温区120℃测试水分,再推至高温区900℃测试羟基。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2、3增加了羟基,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都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环氧硅烷偶联剂预水解:
将环氧硅烷偶联剂、纯水按质量比1:1-2的比例混合,加入醋酸、盐酸中一种或两种调节pH至3.0-3.9,继续搅拌水解10-30min,搅拌同时缓慢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质量1-2份的乙醇;
步骤2:高速气流混合改性:
将平均粒径0.1-20μm的氧化铝以100-200kg/h的速度投入到高速气流混合设备中,同时在进气口以0.1%-1%氧化铝速度的气流雾化加入0.1%-1%的氧化铝质量的环氧硅烷偶联剂水解液;
步骤3:动态热气流干燥:
将步骤2得到物料投入到动态热气流干燥设备中,气流温度控制在100-200℃,风量1000-2000m3/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环氧硅偶联剂、纯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2:2。
CN202210729583.6A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028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9583.6A CN115028895B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9583.6A CN115028895B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8895A CN115028895A (zh) 2022-09-09
CN115028895B true CN115028895B (zh) 2024-04-02

Family

ID=8312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9583.6A Active CN115028895B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889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9184A (zh) * 2014-12-16 2015-04-29 惠州力王佐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增强有机硅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41186A (zh) * 2017-11-10 2018-03-27 北京航天赛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894342A (zh) * 2019-11-13 2020-03-2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复合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477A (zh) * 2020-11-24 2021-03-12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强度环氧模塑料用球形氧化铝的表面改性方法
CN113150387A (zh) * 2021-04-21 2021-07-23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性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CN113308121A (zh) * 2021-07-14 2021-08-2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化学键组装的复合导热填料填充的绝缘高导热凝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9184A (zh) * 2014-12-16 2015-04-29 惠州力王佐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增强有机硅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41186A (zh) * 2017-11-10 2018-03-27 北京航天赛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894342A (zh) * 2019-11-13 2020-03-2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复合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477A (zh) * 2020-11-24 2021-03-12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强度环氧模塑料用球形氧化铝的表面改性方法
CN113150387A (zh) * 2021-04-21 2021-07-23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性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CN113308121A (zh) * 2021-07-14 2021-08-2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化学键组装的复合导热填料填充的绝缘高导热凝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8895A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7962A (zh) 一种反应性纳米无机粒子/环氧树脂减摩耐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8867A (zh) 一种纳米氧化铝的改性方法
CN108570202B (zh) 聚四氟乙烯复合基板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276605B (zh) 一种利用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无机晶须/poss杂化材料的方法
CN111500093A (zh) 一种利用不同极性处理剂改性的填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84129B (zh) 一种导热硅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24931A1 (zh) 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胶黏剂及其导电膜
CN111574667A (zh) 一种高强度的碳纳米管接枝改性聚苯乙烯介电材料及其制法
CN108892760A (zh) 一种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8895B (zh) 一种增强环氧树脂强度用改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CN108264765B (zh) 一种增韧导热绝缘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662011A (zh) 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二氧化硅填料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CN115746404B (zh) 表面改性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及其改性方法、环氧复合材料
CN112280246A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69352B (zh) 一种高韧导热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92904B (zh) 一种双组分耐磨增韧改性水性环氧树脂地坪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85622A (zh) 一种改性氮化硼-氧化镁/环氧树脂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5144A (zh) 一种石墨烯/丙烯酸树脂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90345B (zh) 改性氧化石墨烯、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环氧粘结剂及制备方法
CN108314778B (zh)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93556A1 (zh) 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胶黏剂及其导电膜
CN115536905B (zh) 一种复合导热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80147B (zh) 一种巯基有机硅纳米球及其巯基-烯聚合物阻燃体系的制备方法
CN108774429A (zh) 一种用于玻璃的led固化和热固化导电油墨
CN111393767B (zh) 一种聚氯乙烯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