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8264B - 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及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及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8264B
CN114888264B CN202210507495.1A CN202210507495A CN114888264B CN 114888264 B CN114888264 B CN 114888264B CN 202210507495 A CN202210507495 A CN 202210507495A CN 114888264 B CN114888264 B CN 114888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asting
bracket
support bracket
lif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74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8264A (zh
Inventor
李国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Hengsheng Hydraulic Coupl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Hengsheng Hydraulic Coupl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Hengsheng Hydraulic Coupl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Hengsheng Hydraulic Coupl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74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8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8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8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8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8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8/00Pressure casting; Vacuum casting
    • B22D18/04Low pressure casting, i.e. making use of pressures up to a few bars to fill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9/00Removing castings from moulds,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processes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Removing cores; Handling ingots
    • B22D29/04Handling or stripping castings or ing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33/00Equipment for handling moulds
    • B22D33/02Turning or transposing moul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浇铸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及生产工艺,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压模机构,还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用于成型偶合器上端盖,第二模具用于成型偶合器下端盖,压模机构包括升降机构设置在支架上,具有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平移机构设置在支架上,具有第一滑动平台和第二滑动平台,第一升降平台、第一滑动平台、第二升降平台和第二滑动平台运动后形成循环,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均驱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移动,第一升降平台包括用于注入金属液的低压浇铸机构,第二升降平台包括用于取件的取件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偶合器端盖铸造后上端盖和下端盖材质属性不同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及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浇铸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偶合器端盖进行铸造时,由于偶合器是批量生产的,所以在偶合器的上端盖和下端盖都有单独的模具,生产时,会根据订单数量将上端盖生产足够后才会对下端盖进行生产,首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生产,上端盖和下端盖的材质属性有较大区别,这是由于浇铸使用的金属液的配比具有差别,每次熔炼的金属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导致分批进行浇铸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在金属性质上具有较大的差别,两个具有较大差别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在配对,加工成型后,在使用寿命上会有降低,同时由于上端盖和下端盖性质的不同,导致内部零件容易因为端盖的错位或损坏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故障,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及生产工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偶合器端盖铸造后上端盖和下端盖材质属性不同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压模机构,还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用于成型偶合器上端盖,所述第二模具用于成型偶合器下端盖,所述压模机构包括
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具有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所述第一升降平台与所述第二升降平台相邻间隔设置,
平移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和所述第二升降平台之间,具有第一滑动平台和第二滑动平台,所述第一升降平台、第一滑动平台、第二升降平台和第二滑动平台运动后形成循环,
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平移机构均驱动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移动,
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包括用于注入金属液的低压浇铸机构,所述第二升降平台包括用于取件的取件机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包括
第一伸缩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第一承托架,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端上,所述第一伸缩件驱动所述第一承托架升降,所述第一承托架用于承托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
所述低压浇铸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具有浇铸口,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随所述第一承托架移动后,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浇铸口连通,或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浇铸口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升降平台包括
第二伸缩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第二承托架,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端上,所述第二伸缩件驱动所述第二承托架升降,所述第二承托架用于承托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
所述取件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托架上,具有取件托盘,驱动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开模,开模后,所述取件托盘用于取出零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滑动平台和所述第二滑动平台具有相同结构,均包括
第三伸缩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输送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三伸缩件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推动后,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滑动至所述输送件上,所述输送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输送至所述第一升降平台或所述第二升降平台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模具的下模和所述第二模具的下模均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通槽,所述输送件包括
第一滑轨,具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滚轮,具有若干个,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通过所述第一通槽移动设置在所述滚轮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具有锥形进料口,所述锥形进料口大小沿靠近所述浇铸口方向逐渐减小,所述低压浇铸机构包括
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密封钢包,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密封钢包具有金属液进料口和压力注入口,所述浇铸口位于所述密封钢包上,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移动后,所述锥形进料口与所述浇铸口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冷却件,设置在所述浇铸口上方,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移动后,所述冷却件套设在所述锥形进料口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模具的上模和所述第二模具的上模均具有第二通槽,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均具有顶杆,第二承托架包括
下托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端上,具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移动后,所述第一凸起卡入所述第一通槽内,
第四伸缩件,设置在所述下托板上,
上托板,设置在所述第四伸缩件的伸缩端上,具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移动后,所述第二凸起卡入所述第二通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取件机构包括
第一转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第二转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杆上,取件托盘,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杆上,具有若干个避让槽,所述取件托盘转动后,伸入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用于承托零件。
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的生产工艺,包括所述的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A、浇铸和准备:所述第一模具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架上,随所述第一承托架移动后,所述第一模具的锥形进料口与所述浇铸口连通,所述密封钢包向所述第一模具内浇铸金属液,所述冷却件冷却所述锥形进料口处金属液,冷却后所述密封钢包取消浇铸;所述第二模具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托架上,随所述第二承托架移动后,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第二滑动平台连通;
B、循环:所述第一模具锥形进料口冷却后,所述第一承托架带动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一滑动平台连通,所述第一滑动平台带动所述第一模具移动至第二承托架方向,同时所述第二模具随所述第二滑动平台移动至第一承托架方向,同时所述第一承托架上升与所述第二滑动平台对接,所述第二承托架下降与所述第一滑动平台对接;
C、开模、准备和浇铸:所述第一模具移动至第二承托架上,所述上模通过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上托板配合,所述下模通过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下托板配合,所述第四伸缩件驱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相互远离,同时所述第二伸缩件驱动所述第二承托架上升;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分离后所述取件机构取出零件,取出零件后,所述第四伸缩件驱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合模后,所述第二伸缩件带动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滑动平台连通;所述第二承托架上升的同时,所述第一伸缩件驱动所述第一承托架下降,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锥形进料口与所述浇铸口连通,所述第二模具重复步骤A过程;
D、循环:所述第二模具进行开模和准备,所述第一模具进行浇铸;形成循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偶合器端盖铸造后上端盖和下端盖材质属性不同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具体为通过在一个压模机构上设置两个模具,第一模具用于成型偶合器上端盖,第二模具用于成型偶合器下端盖,第一升降平台上可以设置浇筑设备,在第二升降平台上可以设置取料机构,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均放置在压模机构上,呈对角放置,当第一模具位于通过第一升降平台降至底部,对第一模具进行浇铸时,第二模具升至第二升降平台顶端,对模腔内部进行清理和准备,当第一模具浇筑完成后,将第一模具通过第一滑动平台移动至第二升降平台上,第二模具通过第二滑动平台移动至第一升降平台上,第一模具进行开模处理并将零件取出,对第一模具进行清理和准备,第二模具在第一升降平台底部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重复上述该过程,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进行循环铸造,通过该方法能够通过计算浇铸设备内金属液的含量,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进行成对生产,能够使上端盖和下端盖始终通过同一炉金属液进行浇铸,并且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对内部零件进行冷却和开模取件,对模具进行保养和准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铸造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带有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取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偶合器上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8为偶合器下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压模机构,3、第一模具,4、第二模具,5、第一升降平台,6、第二升降平台,7、第一滑动平台,8、第二滑动平台,9、第一伸缩件,10、第一承托架,11、低压浇铸机构,12、浇铸口,13、第二伸缩件,14、第二承托架,15、取件机构,16、取件托盘,17、第三伸缩件,18、输送件,19、第一通槽,20、第一滑轨,21、滚轮,22、锥形进料口,23、第二滑轨,24、密封钢包,25、金属液进料口,26、冷却件,27、第二通槽,28、顶杆,29、下托板,30、第一凸起,31、第四伸缩件,32、上托板,33、第二凸起,34、第一转杆,35、第二转杆,36、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
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压模机构2,还包括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第一模具3用于成型偶合器上端盖,第二模具4用于成型偶合器下端盖,压模机构2包括
升降机构,设置在支架1上,具有第一升降平台5和第二升降平台6,第一升降平台5与第二升降平台6相邻间隔设置,
平移机构,设置在支架1上,位于第一升降平台5和第二升降平台6之间,具有第一滑动平台7和第二滑动平台8,第一升降平台5、第一滑动平台7、第二升降平台6和第二滑动平台8运动后形成循环,
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均驱动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移动,
第一升降平台5包括用于注入金属液的低压浇铸机构11,第二升降平台6包括用于取件的取件机构15。
本实施例中,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偶合器端盖铸造后上端盖和下端盖材质属性不同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具体为通过在一个压模机构2上设置两个模具,第一模具3用于成型偶合器上端盖,第二模具4用于成型偶合器下端盖,第一升降平台5上可以设置浇筑设备,在第二升降平台6上可以设置取料机构,将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均放置在压模机构2上,呈对角放置,当第一模具3位于通过第一升降平台5降至底部,对第一模具3进行浇铸时,第二模具4升至第二升降平台6顶端,对模腔内部进行清理和准备,当第一模具3浇筑完成后,将第一模具3通过第一滑动平台7移动至第二升降平台6上,第二模具4通过第二滑动平台8移动至第一升降平台5上,第一模具3进行开模处理并将零件取出,对第一模具3进行清理和准备,第二模具4在第一升降平台5底部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重复上述该过程,使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进行循环铸造,通过该方法能够通过计算浇铸设备内金属液的含量,使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进行成对生产,能够使上端盖和下端盖始终通过同一炉金属液进行浇铸,并且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对内部零件进行冷却和开模取件,对模具进行保养和准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铸造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第一升降平台5包括
第一伸缩件9,设置在支架1上,
第一承托架10,设置在第一伸缩件9的伸缩端上,第一伸缩件9驱动第一承托架10升降,第一承托架10用于承托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
低压浇铸机构11设置在支架1上,具有浇铸口12,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随第一承托架10移动后,第一模具3与浇铸口12连通,或第二模具4与浇铸口12连通。
本实施例中,细化了一种第一升降平台5,具体为,通过第一伸缩件9驱动第一承托件进行升降运动,在第一承托架10的正下方具有低压浇铸机构11,通过低压浇铸机构11向第一承托架10上的模具进行注入金属液。
进一步,第二升降平台6包括
第二伸缩件13,设置在支架1上,
第二承托架14,设置在第二伸缩件13的伸缩端上,第二伸缩件13驱动第二承托架14升降,第二承托架14用于承托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
取件机构15设置在第二承托架14上,具有取件托盘16,驱动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开模,开模后,取件托盘16用于取出零件。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开模的零件取出,设置了取料机构,第二伸缩件13驱动第二承托架14进行升降,升降后能够将取件完成后的模具移动至第二升降平台6的顶端,在第二升降平台6顶端进行清理,并准备移动至第一升降平台5上进行浇筑,第二承托架14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凸起30和第二凸起33,方便与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上的第一通槽19和第二通槽27配合,使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移动时更平稳和安全。
进一步,第一滑动平台7和第二滑动平台8具有相同结构,均包括
第三伸缩件17,设置在支架1上,
输送件18,设置在支架1上,第三伸缩件17用于推动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推动后,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滑动至输送件18上,输送件18用于将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输送至第一升降平台5或第二升降平台6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平稳的移动,细化了一种第一滑动平台7和第二滑动平台8的结构,设置了第三伸缩件17,通过第三伸缩件17将位于第一升降平台5上的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推动到输送件18上,通过输送件18上的同步带或辊轮实现模具的移动,是模具移动至第二升降平台6上,同理第二滑动平台8上也具有第三伸缩件17和输送件18,能够将第二升降平台6上的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移动至第一升降平台5上,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
进一步,第一模具3的下模和第二模具4的下模均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通槽19,输送件18包括
第一滑轨20,具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在支架1上,
滚轮21,具有若干个,依次设置在第一滑轨20上,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通过第一通槽19移动设置在滚轮21上。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滑轨20上具有能够适配第一通槽19的滚轮21,能够使第一通槽19滑入第一滑轨20上时,通过滚轮21的转动使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快速移动至第二升降平台6或第一升降平台5上,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实用性。
进一步,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具有锥形进料口22,锥形进料口22大小沿靠近浇铸口12方向逐渐减小,低压浇铸机构11包括
第二滑轨23,设置在支架1上,
密封钢包24,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23上,密封钢包24具有金属液进料口25和压力注入口,浇铸口12位于密封钢包24上,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移动后,锥形进料口22与浇铸口12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
冷却件26,设置在浇铸口12上方,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移动后,冷却件26套设在锥形进料口22上。
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在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注入金属液后,使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快速移动至下一位置,所以需要使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注入金属液后能够避免内部金属液流出,细化了一种低压浇铸结构,通过使锥形进料口22的大小沿靠近浇铸口12方向逐渐减小,使锥形进料口22在金属液冷却后更容易取出,通过在锥形进料口22上套设冷却件26,当注入金属液完毕后,通过冷却件26将锥形进料口22内的金属液进行冷却,使锥形进料口22处的金属液凝固,凝固后起到堵塞的作用,放置金属液流出,使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平稳的移动至下一位置进行开模,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的效率,。
进一步,第一模具3的上模和第二模具4的上模均具有第二通槽27,上模和下模均具有顶杆28,第二承托架14包括
下托板29,设置在第二伸缩件13的伸缩端上,具有第一凸起30,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移动后,第一凸起30卡入第一通槽19内,
第四伸缩件31,设置在下托板29上,
上托板32,设置在第四伸缩件31的伸缩端上,具有第二凸起33,第一模具3或第二模具4移动后,第二凸起33卡入第二通槽27内。
进一步,取件机构15包括
第一转杆34,转动设置在支架1上,
第二转杆35,转动设置在第一转杆34上,取件托盘16,设置在第二转杆35上,具有若干个避让槽36,取件托盘16转动后,伸入上模和下模之间,用于承托零件。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零件平稳的取出,并且不对零件造成损伤,设计了一种取件机构15,首先通过第四伸缩件31将上托板32顶起,并配合上模的顶杆28使零件留在下模内并且使上模和下模分离,当上模与下模具有一定距离后,通过下模上的顶杆28将零件顶出,顶出后第一转杆34带动第二转杆35转动,第二转杆35带动取件托盘16转动,使取件托盘16位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并通过取件托盘16上的避让槽36避让下模上的顶杆28,使取件托盘16位于下模和零件之间,此时,将下模顶杆28收回,使零件平稳停靠在取件托盘16上,最后将取件托盘16移出,使零件平稳的取出,通过本方案能够在不影响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移动的同时使零件平稳的取出,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
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的生产工艺,包括的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A、浇铸和准备:第一模具3设置在第一承托架10上,随第一承托架10移动后,第一模具3的锥形进料口22与浇铸口12连通,密封钢包24向第一模具3内浇铸金属液,冷却件26冷却锥形进料口22处金属液,冷却后密封钢包24取消浇铸;第二模具4设置在第二承托架14上,随第二承托架14移动后,第二模具4与第二滑动平台8连通;
B、循环:第一模具3锥形进料口22冷却后,第一承托架10带动第一模具3与第一滑动平台7连通,第一滑动平台7带动第一模具3移动至第二承托架14方向,同时第二模具4随第二滑动平台8移动至第一承托架10方向,同时第一承托架10上升与第二滑动平台8对接,第二承托架14下降与第一滑动平台7对接;
C、开模、准备和浇铸:第一模具3移动至第二承托架14上,上模通过第二通槽27与上托板32配合,下模通过第一通槽19与下托板29配合,第四伸缩件31驱动上模和下模相互远离,同时第二伸缩件13驱动第二承托架14上升;上模和下模分离后取件机构15取出零件,取出零件后,第四伸缩件31驱动上模和下模合模,合模后,第二伸缩件13带动第一模具3与第二滑动平台8连通;第二承托架14上升的同时,第一伸缩件9驱动第一承托架10下降,第一模具3的锥形进料口22与浇铸口12连通,第二模具4重复步骤A过程;
D、循环:第二模具4进行开模和准备,第一模具3进行浇铸;形成循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压模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所述第一模具(3)用于成型偶合器上端盖,所述第二模具(4)用于成型偶合器下端盖,所述压模机构(2)包括
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具有第一升降平台(5)和第二升降平台(6),所述第一升降平台(5)与所述第二升降平台(6)相邻间隔设置,
平移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位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5)和所述第二升降平台(6)之间,具有第一滑动平台(7)和第二滑动平台(8),所述第一升降平台(5)、第一滑动平台(7)、第二升降平台(6)和第二滑动平台(8)运动后形成循环,
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平移机构均驱动所述第一模具(3)和所述第二模具(4)移动,
所述第一升降平台(5)包括用于注入金属液的低压浇铸机构(11),所述第二升降平台(6)包括用于取件的取件机构(15);
所述第一升降平台(5)包括
第一伸缩件(9),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
第一承托架(10),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件(9)的伸缩端上,所述第一伸缩件(9)驱动所述第一承托架(10)升降,所述第一承托架(10)用于承托所述第一模具(3)或所述第二模具(4),
所述低压浇铸机构(11)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具有浇铸口(12),所述第一模具(3)或所述第二模具(4)随所述第一承托架(10)移动后,所述第一模具(3)与所述浇铸口(12)连通,或所述第二模具(4)与所述浇铸口(12)连通;
所述第二升降平台(6)包括
第二伸缩件(13),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
第二承托架(14),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件(13)的伸缩端上,所述第二伸缩件(13)驱动所述第二承托架(14)升降,所述第二承托架(14)用于承托所述第一模具(3)或所述第二模具(4),
所述取件机构(15)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托架(14)上,具有取件托盘(16),驱动所述第一模具(3)或所述第二模具(4)开模,开模后,所述取件托盘(16)用于取出零件;
第一滑动平台(7)和所述第二滑动平台(8)具有相同结构,均包括
第三伸缩件(17),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
输送件(18),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第三伸缩件(17)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模具(3)或所述第二模具(4),推动后,所述第一模具(3)或所述第二模具(4)滑动至所述输送件(18)上,所述输送件(18)用于将所述第一模具(3)或所述第二模具(4)输送至所述第一升降平台(5)或所述第二升降平台(6)上;
所述第一模具(3)的下模和所述第二模具(4)的下模均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通槽(19),所述输送件(18)包括
第一滑轨(20),具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
滚轮(21),具有若干个,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20)上,所述第一模具(3)或所述第二模具(4)通过所述第一通槽(19)移动设置在所述滚轮(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3)和所述第二模具(4)具有锥形进料口(22),所述锥形进料口(22)大小沿靠近所述浇铸口(12)方向逐渐减小,所述低压浇铸机构(11)包括
第二滑轨(23),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
密封钢包(24),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23)上,所述密封钢包(24)具有金属液进料口(25)和压力注入口,所述浇铸口(12)位于所述密封钢包(24)上,所述第一模具(3)或所述第二模具(4)移动后,所述锥形进料口(22)与所述浇铸口(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却件(26),设置在所述浇铸口(12)上方,所述第一模具(3)或所述第二模具(4)移动后,所述冷却件(26)套设在所述锥形进料口(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3)的上模和所述第二模具(4)的上模均具有第二通槽(27),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均具有顶杆(28),第二承托架(14)包括
下托板(29),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件(13)的伸缩端上,具有第一凸起(30),所述第一模具(3)或所述第二模具(4)移动后,所述第一凸起(30)卡入所述第一通槽(19)内,
第四伸缩件(31),设置在所述下托板(29)上,
上托板(32),设置在所述第四伸缩件(31)的伸缩端上,具有第二凸起(33),所述第一模具(3)或所述第二模具(4)移动后,所述第二凸起(33)卡入所述第二通槽(2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件机构(15)包括
第一转杆(34),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
第二转杆(35),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杆(34)上,取件托盘(16),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杆(35)上,具有若干个避让槽(36),所述取件托盘(16)转动后,伸入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用于承托零件。
6.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的生产工艺,包括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浇铸和准备:所述第一模具(3)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架(10)上,随所述第一承托架(10)移动后,所述第一模具(3)的锥形进料口(22)与所述浇铸口(12)连通,所述密封钢包(24)向所述第一模具(3)内浇铸金属液,所述冷却件(26)冷却所述锥形进料口(22)处金属液,冷却后所述密封钢包(24)取消浇铸;所述第二模具(4)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托架(14)上,随所述第二承托架(14)移动后,所述第二模具(4)与所述第二滑动平台(8)连通;
B、循环:所述第一模具(3)锥形进料口(22)冷却后,所述第一承托架(10)带动所述第一模具(3)与所述第一滑动平台(7)连通,所述第一滑动平台(7)带动所述第一模具(3)移动至第二承托架(14)方向,同时所述第二模具(4)随所述第二滑动平台(8)移动至第一承托架(10)方向,同时所述第一承托架(10)上升与所述第二滑动平台(8)对接,所述第二承托架(14)下降与所述第一滑动平台(7)对接;
C、开模、准备和浇铸:所述第一模具(3)移动至第二承托架(14)上,所述上模通过所述第二通槽(27)与所述上托板(32)配合,所述下模通过所述第一通槽(19)与所述下托板(29)配合,所述第四伸缩件(31)驱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相互远离,同时所述第二伸缩件(13)驱动所述第二承托架(14)上升;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分离后所述取件机构(15)取出零件,取出零件后,所述第四伸缩件(31)驱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合模后,所述第二伸缩件(13)带动所述第一模具(3)与所述第二滑动平台(8)连通;所述第二承托架(14)上升的同时,所述第一伸缩件(9)驱动所述第一承托架(10)下降,所述第一模具(3)的所述锥形进料口(22)与所述浇铸口(12)连通,所述第二模具(4)重复步骤A过程;
D、循环:所述第二模具(4)进行开模和准备,所述第一模具(3)进行浇铸;形成循环。
CN202210507495.1A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及生产工艺 Active CN114888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7495.1A CN114888264B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及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7495.1A CN114888264B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及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8264A CN114888264A (zh) 2022-08-12
CN114888264B true CN114888264B (zh) 2023-07-11

Family

ID=82720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7495.1A Active CN114888264B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及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8264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45613A (ja) * 1992-03-06 1993-09-24 Sintokogio Ltd 低圧鋳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28562A (de) * 1964-06-05 1967-01-15 Buehrer Erwin Vorrichtung zum selbsttätigen Umsetzen von Formhälften von einer Fördervorrichtung auf eine andere, insbesondere zum Schliessen von Formen
GB2056341B (en) * 1979-08-14 1983-01-12 Bruehl Eisenwerk Casting apparatus
CH665975A5 (de) * 1985-04-09 1988-06-30 Fischer Ag Georg Einrichtung zum entkernen von gussteilen.
JPH0342171A (ja) * 1989-07-07 1991-02-22 Yamazaki Mazak Corp 自動造型設備
US5901774A (en) * 1997-01-15 1999-05-11 Hunter Automated Machinery Corporation Linear mold handling system with double-deck pouring and cooling lines
JP3680979B2 (ja) * 1998-11-11 2005-08-10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鋳造用砂鋳型による鋳造方法
JP4399813B2 (ja) * 2005-09-07 2010-01-20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鋳型鋳造設備
CN102366831A (zh) * 2011-11-03 2012-03-07 常州市卓信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有箱双层砂型浇注和冷却输送装置
CN202861370U (zh) * 2012-06-29 2013-04-10 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低压铸造机
CN110944773A (zh) * 2017-08-31 2020-03-31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脱箱铸型用铸造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JP6970440B2 (ja) * 2018-02-20 2021-11-24 メタル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
CN211990883U (zh) * 2020-02-27 2020-11-24 广东中兴液力传动有限公司 液力偶合器后辅腔低压铸造模具
CN212443219U (zh) * 2020-07-20 2021-02-02 安徽新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铁循环式铸造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45613A (ja) * 1992-03-06 1993-09-24 Sintokogio Ltd 低圧鋳造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液力偶合器叶轮低压铸造工艺的研究;谢福志;黄达机;;液压气动与密封(第03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8264A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3517B (zh) 一种金属阀门的覆膜砂铸造工艺
CN114951588B (zh) 一种压铸工艺
CN114029459A (zh) 锑锭浇铸综合生产系统
CN114888264B (zh) 一种制造偶合器用浇铸设备及生产工艺
CN114653931A (zh) 一种自动铸造浇注设备
CN112776244B (zh) 人机协作的模具脱模生产线
KR100929159B1 (ko) 금형 순환식 다중 주조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10791922U (zh) 一种具有扁顶针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15090863A (zh) 一种小型铸件生产用铸造装置
CN211074543U (zh) 一种用于加工发票机外壳的模具
CN209699751U (zh) 带有斜销侧抽芯机构的茶杯盖注塑机构
CN209521233U (zh) 一种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
CN219581616U (zh) 一种轮毂倾铸机
CN220482462U (zh) 一种插头的注塑模具
CN220926559U (zh) 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成型设备
CN211105390U (zh) 一种用于加工鱼竿收线轮外壳的模具
CN21413718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装置
CN117583581B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金属铸造模具
CN215619618U (zh) 一种带有延时顶出功能的钢制注塑模具
CN219986178U (zh) 一种平稳侧向抽芯结构阀体模具
CN221089805U (zh) 一种内螺纹盖的注塑模具
CN114083765B (zh) 一种外壳复杂抽芯热流道薄壁大型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CN218857556U (zh) 一种用于b超机的上盖制作的模具
CN210305702U (zh) 新型双模腔压铸模具
CN221064327U (zh) 一种l型端子浇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