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2053A -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 Google Patents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52053A
CN114752053A CN202210538815.XA CN202210538815A CN114752053A CN 114752053 A CN114752053 A CN 114752053A CN 202210538815 A CN202210538815 A CN 202210538815A CN 114752053 A CN114752053 A CN 114752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rbon atoms
polycarbonate resin
ring
monocyc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88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武宗宪
石原健太朗
广瀬晃司
池田慎也
加藤宣之
近藤光辉
铃木章子
大岛健辅
永山修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752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20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4Aromatic polycarbonates
    • C08G64/06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ot containing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2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64/3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ates
    • C08G64/307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ates and 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4Aromatic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16Aliphatic-aromatic or araliphatic polycarbonates
    • C08G64/1608Aliphatic-aromatic or araliphatic polycarbonates saturated
    • C08G64/1625Aliphatic-aromatic or araliphatic polycarbonates saturated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r oxygen
    • C08G64/165Aliphatic-aromatic or araliphatic polycarbonates saturated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r oxygen containing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2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64/3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ates
    • C08G64/302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ates and cyclic 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G65/3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derived from pheno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折射率、低阿贝数和高耐湿热性的聚碳酸酯树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式(1)中的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碳原子数6~36的芳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环原子数5~36的杂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其中,上述杂芳基中,环原子的1个、2个、3个或4个选自氮、硫和氧,其他的环原子为碳;单环式或多环式的上述芳基和单环式或多环式的上述杂芳基没有取代基,或者可以具有选自CN、CH3、OCH3、O-苯基、O-萘基、S-苯基、S-萘基和卤素中的1个或2个Ra基;其中,R1和R2不全为氢;X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其中,上述亚烷基和上述环亚烷基分别可以被取代成具有苯环;a和b分别为1~10的整数。

Description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本申请是2018年8月29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的申请201880056382.6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光学透镜。
背景技术
作为在照相机、膜一体型照相机、摄像机等各种照相机的光学系统中所使用的光学透镜的材料,使用光学玻璃或者光学用树脂。光学玻璃的耐热性、透明性、尺寸稳定性、耐药品性等优异,但存在材料成本高、成型加工性差、生产效率低这样的问题点。
另一方面,由光学用树脂构成的光学透镜具有能够通过注射成型大量生产的优点。例如,在照相机用透镜中,使用聚碳酸酯树脂等。然而,近年来,随着产品的轻薄短小化,需要开发高折射率的树脂。一般来说,光学材料的折射率高时,能够将具有相同折射率的透镜元件以更小曲率的面实现,因此能够减小在该面产生的像差量。
作为其结果,能够减少透镜的片数、降低透镜的偏心敏感度、或减薄透镜厚度而进行轻量化。
另外,一般来说,照相机的光学系统中,通过组合多片的凹透镜和凸透镜来进行像差补正。即,对于由凸透镜造成的色像差,组合具有与凸透镜相反符号的色像差的凹透镜,通过合成的来抵消色像差。
此时,凹透镜被要求具有高分散(即,低阿贝数)。
为此,开发出了折射率高且低阿贝数的面向光学透镜的树脂。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含有双酚A型的聚碳酸酯结构单元等的共聚物能够提高折射率的方案。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记载了其达到了折射率1.62~1.64,阿贝数23~26。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含有具有芴构造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与双酚A的共聚物。该文献的实施例中记载了其达到了折射率1.616~1.636。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聚碳酸酯共聚物中也未实现充分高的折射率。
如上所述,尚未提供具有高折射率和低阿贝数的聚碳酸酯树脂和光学透镜。
而且在近年中,对于各种电子机器还被要求耐水性和耐热性。作为这样的评价电子机器的耐水性和耐热性的环境测试,实施“PCT测试”(压力锅测试)。该测试是耐湿热性测试,通过从时间上加速水分向样品内部的侵入来进行评价。因此,由用于电子机器的光学用树脂形成的光学透镜中,不仅要求具有高折射率和低阿贝数,还要求在PCT测试后也能够维持光学物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公开第2007/142149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6-253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4-1853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折射率、低阿贝数和高耐湿热性,尤其是具有高折射率的聚碳酸酯树脂。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通过使用该树脂而提供优异的光学透镜。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下述聚碳酸酯树脂和光学透镜,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例如为如下所示。
[1]一种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031
(式(1)中的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碳原子数6~36的芳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环原子数5~36的杂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其中,所述杂芳基中,环原子的1个、2个、3个或4个选自氮、硫和氧,其他的环原子为碳;
单环式或多环式的所述芳基和单环式或多环式的所述杂芳基没有取代基,或者可以具有选自CN、CH3、OCH3、O-苯基、O-萘基、S-苯基、S-萘基和卤素中的1个或2个Ra基,
其中,R1和R2不全为氢,
X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其中,所述亚烷基和所述环亚烷基分别可以被取代成具有苯环,a和b分别为1~10的整数。)
[2]如上述[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含有多于50摩尔%的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通式(1)中的R1和R2之中的至少1个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
[4]如上述[3]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通式(1)中的R1和R2之中的至少2个为碳原子数6~14的芳基。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含有下述通式(A-1)~(A-7)所示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任一个。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041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051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还含有下述通式(2)和(3)所示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1个。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061
(式(2)中的R’1~R’2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
Y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c和d分别为1~10的整数。)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062
(式(3)中的R”1~R”1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
Z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e和f分别为1~10的整数。)
[7]如上述[6]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包含至少含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上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8]如上述[7]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共聚物还含有下述通式(3-1)所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071
[9]如上述[6]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包含至少含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上述通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10]如上述[9]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共聚物还含有下述通式(2-1)所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072
[11]如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合计含有20~80摩尔%的上述通式(2)和(3)所示的结构单元。
[12]如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还含有下述通式(4)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至少1个。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073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081
[13]如上述[1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至少含有BNEF(9,9-双(6-(2-羟基乙氧基)萘-2-基)芴)的结构单元。
[14]如上述[1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至少含有BPEF(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的结构单元。
[15]如上述[1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至少还含有BPPEF(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的结构单元。
[16]如上述[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芳基选自可以取代有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6~16的芳基的芘基、呋喃基、苯并二噁烷基、二氢苯并呋喃基、胡椒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吡咯烷基、异喹啉基、嘧啶基和咔唑基。
[17]如上述[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折射率的值为1.655以上。
[18]如上述[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R1和上述R2相同。
[19]如上述[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R1与上述R2相同或不同,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碳原子数6~36的芳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环原子数5~36的杂芳基,其中,上述杂芳基中,环原子的1个、2个、3个或4个选自氮、硫和氧,其他的环原子为碳,
单环式或多环式的上述芳基和单环式或多环式的上述杂芳基没有取代基。
[20]如上述[1]~[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R1和上述R2选自以下基团:
甘菊环基;
没有取代基的茚基或者可以取代有选自苯基和多环式芳基中的2个、3个、4个或者5个取代基的茚基,上述多环式芳基具有可以通过单键相互键合、可以相互直接缩合、和/或、可以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缩合的、2个、3个或者4个苯环;
没有取代基的苯基;
取代有1个或2个CN基的苯基;
可以取代有选自苯基和多环式芳基中的2个、3个、4个或者5个取代基的苯基,上述多环式芳基具有可以通过单键相互键合、可以相互直接缩合、和/或、可以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缩合的、2个、3个或者4个苯环;
具有可以相互直接缩合、和/或、可以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缩合的、2个、3个或者4个苯环的多环式芳基,上述多环式芳基可以没有取代基,或者可以取代有选自苯基和具有2个或3个苯环的多环式芳基中的1个或者2个取代基,2个或3个上述苯环可以通过单键相互键合,可以相互直接缩合,和/或,可以与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二环式的烃环缩合,多环式芳基的上述苯环可以没有取代基,或者可以具有1个或2个取代基Ra
[21]如上述[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R1和上述R2选自以下基团:
没有取代基的苯基或者可以取代有1个、2个、3个、4个或者5个苯基的苯基、
取代有1个或2个CN基的苯基、
取代有选自联苯基、萘基、芴基、蒽基、菲基和芘基中的1个或者2个多环式芳基、并且还可以取代有1个苯基的苯基、
没有取代基的萘基或者取代有选自CN、苯基和多环式芳基中的1个或者2个取代基的萘基,上述多环式芳基选自联苯基、萘基、芴基、蒽基、菲基和芘基、
亚联苯基、
亚三联苯基、
亚四联苯基、
菲基、
芘基、
9H-芴基、
二苯并[a,e][8]轮烯基、
苝基、和
9,9’-螺二[9H-芴]基。
[22]如上述[2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R1和上述R2选自苯基、2-氰基苯基、3-氰基苯基、4-氰基苯基、2-萘基、1-萘基和9-萘基。
[23]如上述[1]~[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R1和上述R2选自:
具有5个或者6个环原子的杂芳香族单环基,其具有1个、2个、3个或者4个氮原子,或具有1个氧原子和0个、1个、2个或者3个氮原子,或具有1个硫原子和0个、1个、2个或者3个氮原子,其他的环原子为碳原子;
具有所述杂芳香族单环和选自苯基和杂芳香族单环的1个、2个、3个、4个或者5个另外的芳香环的杂芳香族多环基,多环式杂芳基的(杂)芳香环可以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也可以相互直接缩合,和/或,也可以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缩合;和
具有作为环原子具有选自氧、硫和氮中的1个或2个杂原子的、至少1个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5或6元环的杂环、和选自苯基和所述杂芳香族单环中的1个、2个、3个、4个或者5个另外的芳香环的杂芳香族多环基,至少1个的另外的所述芳香环直接与饱和或者部分不饱和的5或6元环的杂环基缩合,多环杂芳基芳香环的其他的另外的芳香环可以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也可以相互直接缩合,和/或,也可以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缩合。
[24]如上述[23]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R1和上述R2选自: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四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1,3,4-噁二唑基、1,2,4-噁二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嘧啶基、三嗪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噻蒽基、萘并呋喃基、呋喃并[3,2-b]呋喃基、呋喃并[2,3-b]呋喃基、呋喃并[3,4-b]呋喃基、噁蒽基(oxanthrenyl)、吲哚基、异吲哚基、咔唑基、吲哚嗪基、苯并吡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cd]吲哚基、1H-苯并[g]吲哚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吖啶基、吩嗪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吩噁嗪基、苯并[b][1,5]萘啶基、噌啉基、1,5-萘啶基、1,8-萘啶基、苯基吡咯基、萘基吡咯基、二吡啶基、苯基吡啶基、萘基吡啶基、吡啶并[4,3-b]吲哚基、吡啶并[3,2-b]吲哚基、吡啶并[3,2-g]喹啉基、吡啶并[2,3-b][1,8]萘啶基、吡咯并[3,2-b]吡啶基、蝶啶基(pteridinyl)、嘌呤基、9H-呫吨基(xanthenyl)、2H-苯并吡喃基、菲啶基、菲咯啉基、呋喃并[3,2-f][1]苯并呋喃基、呋喃并[2,3-f][1]苯并呋喃基、呋喃并[3,2-g]喹啉基、呋喃并[2,3-g]喹啉基、呋喃并[2,3-g]喹喔啉基、苯并[g]苯并吡喃基、吡咯并[3、2,1-hi]吲哚基、苯并[g]喹喔啉基、苯并[f]喹喔啉基和苯并[h]异喹啉基。
[25]如上述[1]~[2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X为亚乙基。
[26]一种含有上述[1]~[2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光学透镜。
[27]一种上述[1]~[2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包括将下述通式(5)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进行熔融缩聚的工序,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121
(通式(5)中的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碳原子数6~36的芳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环原子数5~36的杂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其中,上述杂芳基中,环原子的1个、2个、3个或4个选自氮、硫和氧,其他的环原子为碳,
单环式或多环式的所述芳基和单环式或多环式的所述杂芳基没有取代基,或者可以具有选自CN、CH3、OCH3、O-苯基、O-萘基、S-苯基、S-萘基和卤素中的1个或2个Ra基,
其中,R1和R2不全为氢,
X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其中,上述亚烷基和上述环亚烷基分别可以被取代成具有苯环,
a和b分别为1~10的整数。)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显示高折射率、低阿贝数和高耐湿热性,尤其显示高折射率。另外,通过使用该树脂,能够得到优异的光学透镜。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实施例2-B中制造的树脂的1H-NM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聚碳酸酯树脂的成分(结构单元)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为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131
(式(1)中的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碳原子数6~36的芳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环原子数5~36的杂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其中,上述杂芳基中,环原子的1个、2个、3个或4个选自氮、硫和氧,其他的环原子为碳;
单环式或多环式的上述芳基和单环式或多环式的上述杂芳基没有取代基,或者可以具有选自CN、CH3、OCH3、O-苯基、O-萘基、S-苯基、S-萘基和卤素中的1个或2个Ra基,
其中,R1和R2不全为氢,
X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其中,上述亚烷基和上述环亚烷基分别可以被取代成具有苯环,
a和b分别为1~10的整数。)
上述通式(1)中的R1和R2分别优选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碳原子数2~4的烯基、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7~12的芳烷基,较优选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6~14的芳基。另外,通式(1)中的R1~R10之中的至少1个优选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更优选碳原子数6~14的芳基,特别是R1~R10之中的至少2个优选为碳原子数6~14或较优选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
R1和R2例如是相同的。
另外,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选自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碳原子数6~36的芳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环原子数5~36的杂芳基,其中,环原子的1个、2个、3个或4个选自氮、硫和氧,其他的环原子为碳。另外,其中,单环式或多环式的芳基和单环式或多环式的杂芳基可以没有取代基。
R1和R2可以分别选自下列基团。即,选自:
甘菊环基;
没有取代基的茚基或者可以取代有选自苯基和多环式芳基中的2个、3个、4个或者5个取代基的茚基,上述多环式芳基具有可以通过单键相互键合、可以相互直接缩合、和/或、可以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缩合的、2个、3个或者4个苯环;
没有取代基的苯基;
取代有1个或2个CN基的苯基;
可以取代有选自苯基和多环式芳基中的2个、3个、4个或者5个取代基的苯基,上述多环式芳基具有可以通过单键相互键合、可以相互直接缩合、和/或、可以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缩合的、2个、3个或者4个苯环;
具有可以相互直接缩合、和/或、可以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缩合的、2个、3个或者4个苯环的多环式芳基,上述多环式芳基可以没有取代基,或者可以取代有选自苯基和具有2个或3个苯环的多环式芳基中的1个或者2个取代基,2个或3个上述苯环可以通过单键相互键合,可以相互直接缩合,和/或,可以与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二环式的烃环缩合,多环式芳基的上述苯环可以没有取代基,或者可以具有1个或2个取代基Ra
另外,R1和R2可以分别选自下列基团。即,选自:
没有取代基的苯基或者可以取代有1个、2个、3个、4个或者5个苯基的苯基、
取代有1个或2个CN基的苯基、
取代有选自联苯基、萘基、芴基、蒽基、菲基和芘基中的1个或者2个多环式芳基、并且还可以取代有1个苯基的苯基、
没有取代基的萘基或者取代有选自CN、苯基和多环式芳基中的1个或者2个取代基的萘基,上述多环式芳基选自联苯基、萘基、芴基、蒽基、菲基和芘基、
亚联苯基、
亚三联苯基、
亚四联苯基、
菲基、
芘基、
9H-芴基、
二苯并[a,e][8]轮烯基、
苝基、和
9,9’-螺二[9H-芴]基。
其中,R1和R2优选选自苯基、2-氰基苯基、3-氰基苯基、4-氰基苯基、2-萘基、1-萘基和9-萘基。
另外,R1和R2可以分别选自下列基团。即,
具有5个或者6个环原子的杂芳香族单环基,其具有1个、2个、3个或者4个氮原子,或具有1个氧原子和0个、1个、2个或者3个氮原子,或具有1个硫原子和0个、1个、2个或者3个氮原子,其他的环原子为碳原子;
具有上述杂芳香族单环和选自苯基和杂芳香族单环的1个、2个、3个、4个或者5个另外的芳香环的杂芳香族多环基,多环式杂芳基的(杂)芳香环可以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也可以相互直接缩合,和/或,也可以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缩合;和
具有作为环原子具有选自氧、硫和氮中的1个或2个杂原子的、至少1个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5或6元环的杂环、和选自苯基和上述杂芳香族单环中的1个、2个、3个、4个或者5个另外的芳香环的杂芳香族多环基,至少1个的另外的上述芳香环直接与饱和或者部分不饱和的5或6元环的杂环基缩合,多环杂芳基芳香环的其他的另外的芳香环可以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也可以相互直接缩合,和/或,也可以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缩合。
另外,R1和R2可以分别选自下列基团。即,选自: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四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1,3,4-噁二唑基、1,2,4-噁二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嘧啶基、三嗪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噻蒽基、萘并呋喃基、呋喃并[3,2-b]呋喃基、呋喃并[2,3-b]呋喃基、呋喃并[3,4-b]呋喃基、噁蒽基(oxanthrenyl)、吲哚基、异吲哚基、咔唑基、吲哚嗪基、苯并吡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cd]吲哚基、1H-苯并[g]吲哚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吖啶基、吩嗪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吩噁嗪基、苯并[b][1,5]萘啶基、噌啉基、1,5-萘啶基、1,8-萘啶基、苯基吡咯基、萘基吡咯基、二吡啶基、苯基吡啶基、萘基吡啶基、吡啶并[4,3-b]吲哚基、吡啶并[3,2-b]吲哚基、吡啶并[3,2-g]喹啉基、吡啶并[2,3-b][1,8]萘啶基、吡咯并[3,2-b]吡啶基、蝶啶基(pteridinyl)、嘌呤基、9H-呫吨基(xanthenyl)、2H-苯并吡喃基、菲啶基、菲咯啉基、呋喃并[3,2-f][1]苯并呋喃基、呋喃并[2,3-f][1]苯并呋喃基、呋喃并[3,2-g]喹啉基、呋喃并[2,3-g]喹啉基、呋喃并[2,3-g]喹喔啉基、苯并[g]苯并吡喃基、吡咯并[3、2,1-hi]吲哚基、苯并[g]喹喔啉基、苯并[f]喹喔啉基和苯并[h]异喹啉基。
上述通式(1)中的X优选为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8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4的亚芳基,较优选为碳原子数2或3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6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0的亚芳基,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2或3的亚烷基,例如,亚乙基。
另外,上述通式(1)中的a和b分别优选为1~6的整数,较优选为1~4,特别优选为2或3。
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优选含有下述通式(A-1)~(A-7)所示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任一个。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161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171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181
即,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优选含有通式(A-1)所示的来自(BINL-2EO(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苯基-1,1’-联萘)的结构单元、通式(A-2)所示的来自DNBINOL-2EO(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萘-1-基)-1,1’-联萘)的结构单元、通式(A-3)所示的来自2DNBINOL-2EO(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萘-2-基)-1,1’-联萘)的结构单元和通式(A-4)所示的来自9DPNBINOL-2EO(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菲-9-基)-1,1’-联萘)的结构单元,通式(A-5)所示的来自(CN-BNA(6,6′-二-(3-氰基苯基)-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的结构单元,通式(A-6)所示的来自(FUR-BNA(6,6′-二-(二苯并[b,d]呋喃-4-基)-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的结构单元和通式(A-7)所示的来自(THI-BNA(6,6′-二-(二苯并[b,d]噻吩-4-基)-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任一种。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中,使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以多于50摩尔%的量,较优选以多于60摩尔%的量,更优选以多于70摩尔%的量,特别优选以多于80摩尔%的量,或以多于90摩尔%的量含有。另外,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仅由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形成。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中,除了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1))以外,也可以含有1种以上其他的结构单元。作为其他的结构单元,优选芴衍生物单元等。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优选还含有通式(2)和(3)所示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1种。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191
(式(2)中的R’1~R’2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
Y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c和d分别为1~10的整数。)
上述通式(2)中的R’1~R”20分别优选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碳原子数2~4的烯基、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7~12的芳烷基,较优选为氢。
上述通式(2)中的Y优选为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8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4的亚芳基,较优选为碳原子数2或3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6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0的亚芳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2或3的亚烷基。
另外,上述通式(2)中的c和d分别为优选1~6的整数,较优选为1~4,特别优选为2或3。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201
(式(3)中的R”1~R”1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
Z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e和f分别为1~10的整数。)
上述通式(3)中的R”1~R”16分别优选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碳原子数2~4的烯基、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7~12的芳烷基,较优选为氢或碳原子数6~10的芳基。
上述通式(3)中的Z优选为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8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4的亚芳基,较优选为碳原子数2或3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6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0的亚芳基,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2或3的亚烷基。
另外,上述通式(3)中的e和f分别为优选1~6的整数,较优选为1~4,特别优选为2或3。
作为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中的结构单元(1)和以上述通式(2)或(3)表示的结构单元,优选还含有下述通式(4)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至少1个。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211
即,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中,在含有结构单元(1)的同时,优选还含有上述通式(4)所示的来自BNEF(9,9-双(6-(2-羟基乙氧基)萘-2-基)芴)的结构单元、来自BNE(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的结构单元和来自BPPEF(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任一种结构单元。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中,结构单元(1)以外的结构单元中,优选上述通式(2)和(3)所示的结构单元合计可以含有20~80摩尔%,例如,可以含有25~75摩尔%。聚碳酸酯树脂中,可以含有上述通式(2)和(3)所示的结构单元例如30~70摩尔%、35~65摩尔%、或40~60摩尔%。
即,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结构单元(1)与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2)所占的摩尔比为例如4﹕1~1﹕4,或7﹕3~3﹕7。而且,上述摩尔比也可以为65﹕35~35﹕65,也可以为3﹕2~2﹕3,或也可以1﹕1。其中,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以多于50摩尔%的量含有上述这样的结构单元(1),因此,作为结构单元(1)与结构单元(2)的摩尔比,优选的具体例为4﹕1~1﹕1、7﹕3~1﹕1、65﹕35~1﹕1、和3﹕2~1﹕1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结构单元(1)与通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3)的摩尔比而言,与上述的结构单元(1)与结构单元(2)的摩尔比是同样的。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含有无规、嵌段和交互共聚合结构中的任意结构。另外,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中,在同一个聚合物分子内不必含有全部的上述结构单元(1)、结构单元(2)和结构单元(3)。即,只要是多个聚合物分子的整体之中含有上述的结构单元即可,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也可以是掺混树脂。例如,作为含有上述的结构单元(1)、结构单元(2)和结构单元(3)中的任意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是含有全部的结构单元(1)、(2)和(3)的共聚物,也可以是含有结构单元(1)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与含有结构单元(2)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与含有结构单元(3)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混合物,另外,还可以是含有结构单元(1)和(2)的共聚物与含有结构单元(1)和(3)的共聚物的掺混树脂等。
在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中能够掺混其他的树脂,用于成型体的制造。作为其他的树脂,可以例示例如聚酰胺、聚缩醛、聚碳酸酯、改性聚苯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
而且,在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添加抗氧化剂、脱模剂、加工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流动性改性剂、成核剂、增强剂、染料、抗静电剂或者抗菌剂等。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举出二缩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盐、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酯-二乙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和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噁螺(5,5)十一烷等。这些之中优选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抗氧化剂的含量优选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为0.001~0.3重量份。
作为脱模剂,优选其90重量%以上为由醇和脂肪酸的酯构成。作为醇与脂肪酸的酯,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一元醇与脂肪酸的酯、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部分酯或者全酯。作为上述一元醇与脂肪酸的酯,优选为碳原子数1~20的一元醇与碳原子数10~30的饱和脂肪酸的酯。另外,作为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部分酯或者全酯,优选碳原子数1~25的多元醇与碳原子数10~30的饱和脂肪酸的部分酯或全酯。
具体而言,作为一元醇与饱和脂肪酸的酯,可以举出硬脂基硬脂酸酯、软脂基软脂酸酯、丁基硬脂酸酯、月桂酸甲酯、异丙基软脂酸酯等。作为多元醇与饱和脂肪酸的部分酯或全酯,可以举出硬脂酸单甘油酯、硬脂酸二甘油酯、硬脂酸三甘油酯、硬脂酸单山梨醇酯、山嵛酸单甘油酯、癸酸单甘油酯、月桂酸单甘油酯、季戊四醇单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壬酸酯、丙二醇单硬脂酸酯、联苯联苯酸酯、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2-乙基己基硬脂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硬脂酸酯等二季戊四醇的全酯或部分酯等。这些之中,特别优选硬脂酸单甘油酯和月桂酸单甘油酯。这些脱模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优选在0.005~2.0重量份的范围,较优选在0.01~0.6重量份的范围,更优选在0.02~0.5重量份的范围。
作为加工稳定剂,可以举出磷系加工热稳定剂、硫系加工热稳定剂等。作为磷系加工热稳定剂,可以举出亚磷酸、磷酸、亚膦酸、膦酸和它们的酯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亚磷酸三苯基酯、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6-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亚磷酸十三烷基酯、亚磷酸三辛基酯、亚磷酸三(十八烷基)酯、亚磷酸二癸基单苯基酯、亚磷酸二辛基单苯基酯、亚磷酸二异丙基单苯基酯、亚磷酸单丁基二苯基酯、亚磷酸单癸基二苯基酯、单辛基二苯基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苯酯、二苯基单邻联苯基磷酸酯、磷酸二丁酯、磷酸二辛酯、磷酸二异丙酯、苯膦酸二甲酯、苯膦酸二乙酯、苯膦酸二丙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3’-亚联苯基二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3,3’-亚联苯基二膦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基膦酸酯和双(2,4-二叔丁基苯基)-3-苯基-苯基膦酸酯等。这些之中,优选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磷系加工热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0.2重量份。
作为硫系加工热稳定剂,可以举出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肉豆蔻基硫代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硬脂基硫代丙酸酯)、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肉豆蔻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硬脂基-3,3’-硫代二丙酸酯等。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硫系加工热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0.2重量份。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优选选自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环状亚氨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和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紫外线吸收剂。即,可以将下面举出的紫外线吸收剂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枯基苯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N-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枯基-6-苯并三唑苯基)、2,2’-对亚苯基双(1,3-苯并噁嗪-4-酮)、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等。
作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水合物、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5-磺酸钠二苯甲酮、双(5-苯甲酰-4-羟基-2-甲氧基苯基)甲烷、2-羟基-4-正十二烷基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等。
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基)氧基]-苯酚等。
作为环状亚氨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2,2’-双(3,1-苯并噁嗪-4-酮)、2,2’-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间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4,4’-亚联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2,6-萘)双(3,1-苯并噁嗪-4-酮)、2,2’-(1,5-萘)双(3,1-苯并噁嗪-4-酮)、2,2’-(2-甲基-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2-硝基-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和2,2’-(2-氯-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等。
作为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1,3-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2,2-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烷和1,3-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苯等。
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1~3.0重量份,较优选为0.02~1.0重量份,更优选为0.05~0.8重量份。只要在该配合量的范围,能够根据用途赋予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充分的耐候性。
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存在制造时产生的苯酚、未反应而残余的碳酸二酯作为杂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苯酚含量优选为0.1~3000ppm,较优选为0.1~2000ppm,更有优选为1~1000ppm、1~800ppm、1~500ppm、或1~300ppm。另外,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碳酸二酯含量优选为0.1~1000ppm,较优选为0.1~500ppm,特别优选为1~100ppm。通过调节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所含苯酚和碳酸二酯的量,能够得到具有符合目的的物性的树脂。苯酚和碳酸二酯的含量的调节能够通过适当地变更缩聚的条件、装置来进行。另外,也能够通过控制缩聚后的挤出工序的条件来进行调节。
苯酚或碳酸二酯的含量高于上述范围时,可能存在得到的树脂成型体的强度降低、产生气味等的问题。另一方面,苯酚或碳酸二酯的含量低于上述范围时,存在树脂熔融时的可塑性降低的担忧。
(2)聚碳酸酯树脂的性状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优选粘均分子量(Mv)为8,000~20,000,较优选为9,000~15,000,更优选为10,000~14,000。
Mv的值小于8,000时,存在成型体变脆的可能。另外,Mv的值大于20,000时,存在由于熔融粘度变高而难以取出制造后的树脂,而且还有使流动性变差而难以以熔融状态进行注射成型的担忧。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在23℃、波长589nm的折射率(nD)优选在1.635以上,较优选在1.645以上,更优选在1.655以上,特别优选在1.665以上,或比这些值更大。例如,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折射率优选为1.640~1.710,较优选为1.645~1.700,更优选为1.650~1.697,特别优选为1.655~1.695。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折射率(nD)高,适于光学透镜材料。折射率能够通过对于厚度0.1mm的膜,使用阿贝折射率计,以JIS-K-7142的方法测定。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的阿贝数(ν)优选在24以下,较优选在22以下,更优选在20以下。阿贝数能够从在23℃下对于波长486nm、589nm和656nm的折射率,通过下述式算出。
ν=(nD-1)/(nF-nC)
nD:在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
nC:在波长656nm处的折射率
nF:在波长486nm处的折射率
关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考虑到用于注射成型,优选在90~185℃,较优选在95~180℃,更优选在100~175℃。Tg低于90℃时,存在使用温度范围变窄的可能性。另外,超过185℃时,存在树脂的熔融温度变高,有容易发生树脂的分解、着色的担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过高时,在常规的金属模具温调机中,金属模具温度与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差会变得过大。因此,在对于产品有严格的面精度要求的用途中,玻璃化转变温度过高时存在树脂的使用变得困难的可能性。另外,从成型流动性和成型耐热性的观点出发,Tg的下限值优选为130℃,较优选为135℃,Tg的上限值优选为185℃,较优选为175℃。
使用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得到的光学成型体的全光线透过率优选在85%以上,较优选在87%以上,特别优选在88%以上。只要全光线透过率在85%以上,就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等相比毫不逊色。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具有高的耐湿热性。耐湿热性能够通过对于使用聚碳酸酯树脂得到的光学成型体进行“PCT测试”(压力锅测试),测定测试后的光学成型体的全光线透过率来进行评价。PCT测试可以使用直径50mm、厚度3mm的注射成型物,在120℃、0.2Mpa、100%RH保持20小时的条件下进行。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在经过PCT测试后的全光线透过率在60%以上,优选在70%以上,较优选在75%以上,更较优选在80%以上,特别优选在85%以上。只要全光线透过率在60%以上,就可以说相对于现有的聚碳酸酯树脂具有高的耐湿热性。
表示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色相的b值优选为5以下。b值越小表示偏黄越弱,色相更良好。
(3)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包括将下述通式(5)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熔融缩聚的工序。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281
(通式(5)中的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碳原子数6~36的芳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环原子数5~36的杂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其中,上述杂芳基中,环原子中的1个、2个、3个或4个选自氮、硫和氧,其他的环原子为碳,
其中,R1和R2不都为氢,
X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其中,上述亚烷基和上述环亚烷基分别可以被取代成具有苯环,
a和b分别为1~10的整数。)
即,使用上述通式(5)所示的化合物作为二羟基成分,使其与碳酸二酯等碳酸酯前体物质发生反应,能够制造聚碳酸酯树脂。具体而言,将通式(5)所示的化合物和碳酸二酯等的碳酸酯前体物质在碱性化合物催化剂或酯交换催化剂或者含有其双方的混合催化剂的存在下,或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熔融缩聚法进行反应来制造。
另外,将上述通式(5)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原料(单体),也能够得到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聚合物,例如聚酯碳酸酯和聚酯。
作为通式(5)的化合物,可以举出2,2’-双(羟基(聚)烷氧基)-二芳基-1,1’-联萘类、2,2’-双(羟基(聚)烷氧基)-二萘基-1,1’-联萘类。优选为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苯基-1,1’-联萘、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萘-1-基)-1,1’-联萘、2,2’-双(2-羟基甲氧基)-6,6’-二苯基-1,1’-联萘、2,2’-双(2-羟基甲氧基)-6,6’-二(萘-1-基)-1,1’-联萘、2,2’-双(2-羟基丙氧基)-6,6’-二苯基-1,1’-联萘、2,2’-双(2-羟基丙氧基)-6,6’-二(萘-1-基)-1,1’-联萘。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制造聚碳酸酯树脂的单体中,与上述通式(5)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一同,作为杂质,可以含有上述通式(5)中的a和b的值均为0的二羟基化合物或上述通式(5)中的a和b中的任意一方为0的二羟基化合物。
这样,关于与上述通式(5)的a和b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值不同的二羟基化合物的合计,在上述通式(5)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单体中,优选在1000ppm以下,较优选在500ppm以下,更优选在200ppm以下,特别优选在100ppm以下的量含有,而且,关于与上述通式(5)的a和b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值不同的二羟基化合物在上述单体中的合计的含量,希望为50ppm以下,更希望为20ppm以下。
通式(5)的化合物能够通过各种合成方法来制造。例如,如日本专利特开2014-227387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14-227388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15-168658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2015-187098公报所记载的那样,(a)使1,1’-联萘酚与乙二醇单甲苯磺酸酯反应的方法、(b)使联萘酚类与环氧烷、卤代烷醇或亚烷基碳酸酯反应的方法、(c)使1,1’-联萘酚与碳酸亚乙酯反应的方法、(d)使1,1’-联萘酚与碳酸亚乙酯反应的方法等来制造。
本发明的具有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中,能够在通式(5)的化合物之外,同时使用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例如,具有芴骨架的二羟基化合物、联萘酚类)作为二羟基成分。
优选,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中,除了上述通式(5)所表示的化合物之外,还能够使用下述通式(6)所示化合物和/或下述通式(7)所示的化合物作为二羟基成分来制造。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301
其中,式(6)中的R’1~R’2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
Y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c和d分别为1~10的整数。
另外,式(7)中的R”1~R”1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
Z为碳原子数2~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e和f分别为1~10的整数。
作为式(6)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2,2’-双(1-羟基甲氧基)-1,1’-联萘基、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基、2,2’-双(3-羟基丙氧基)-1,1’-联萘基、2,2’-双(4-羟基丁氧基)-1,1’-联萘基等。其中,优选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基。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后使用。
作为式(7)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叔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异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环己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等。其中,优选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和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后使用。
例如,作为式(6)或(7)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下述通式(8)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311
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制造聚碳酸酯树脂的单体中,与上述通式(6)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一同,作为杂质,还可以含有上述通式(6)中的c、和d的值均为0的二羟基化合物或上述通式(6)中的c、和d的任意一方为0的二羟基化合物。
这样,关于与上述通式(6)的c和d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值不同的二羟基化合物的合计,在以上述通式(6)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单体中,优选为1000ppm以下,较优选为500ppm以下,更优选为200ppm以下,特别优选为100ppm以下的量含有,而且,与上述通式(6)的c和d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值不同的二羟基化合物在上述单体中的合计的含量,希望为50ppm以下,更希望为20ppm以下。
关于与上述的通式(6)相关的杂质的含量,对于通式(7)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也是同样。即,与上述通式(7)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一同,作为杂质含有上述通式(7)中的e、和f的值均为0的二羟基化合物或上述通式(7)中的e、和f中的任意一方为0的二羟基化合物。
这些杂质的合计,在以上述通式(7)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单体中,优选在1000ppm以下、较优选在500ppm以下、更优选在200ppm以下、特别优选在100ppm以下的量含有,而且,上述杂质在上述单体中的合计的含量希望在50ppm以下,更希望在20ppm以下。
通式(6)和(7)的化合物能够通过各种合成方法来制造。例如,如在日本专利5442800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2014-028806公报中记载的那样,利用(a)在氯化氢气体和巯基羧酸的存在下,使芴酮类与羟基萘类发生反应的方法、(b)在酸催化剂(和烷基硫醇)的存在下,使9-芴酮与羟基萘类发生反应的方法、(c)在盐酸和硫醇类(巯基羧酸等)的存在下,使芴酮类与羟基萘类发生反应的方法、(d)在硫酸和硫醇类(巯基羧酸等)的存在下,使芴酮类与羟基萘类发生反应,将烃类用由极性溶剂构成的结晶溶剂进行结晶来制造双萘酚芴的方法等,得到9,9-双(羟基萘基)芴类,使其与对应于[XO]a基和[XO]b基的化合物(环氧烷、卤代烷醇等)发生反应来制造。例如,9,9-双[6-(2-羟基乙氧基)萘基]芴能够通过将9,9-双[6-羟基萘基]芴与2-氯乙醇在碱条件下进行反应来获得。
作为上述以外的能够同时使用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例示例如双酚A、双酚AP、双酚AF、双酚B、双酚BP、双酚C、双酚E、双酚F、双酚G、双酚M、双酚S、双酚P、双酚PH、双酚TMC、和双酚Z等。
(乙烯基末端基量)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是使用以上述通式(5)~(8)等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二羟基成分,使其与碳酸二酯等碳酸酯前体物质发生反应而获得的。然而,在为了制造聚碳酸酯树脂的聚合物化工序中,有可能产生上述通式(5)~(8)的化合物中的末端的-OROH基的一方或者两方被变换成例如-OC=CH基所示的乙烯基末端基的杂质。
但是,这种具有乙烯基末端构造的杂质的量通常为微量,所制造的聚合物无需精制也能够作为聚碳酸酯树脂使用。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碳酸二酯,可以举出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苯酯、碳酸双(氯苯基)酯、间甲苯基碳酸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丁酯、碳酸二环己酯等。这些之中,特别优选碳酸二苯酯。相对于二羟基化合物的合计1摩尔,将碳酸二苯酯优选以0.97~1.20摩尔的比例使用,更优选以0.98~1.10摩尔的比例使用。
另外,在用于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的上述酯交换的催化剂之中,作为碱性化合物催化剂,特别可以举出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等。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碱金属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碱金属的有机酸盐、无机盐、氧化物、氢氧化物、氢化物或醇盐等。具体而言,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铯、氢氧化锂、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碳酸锂、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铯、乙酸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硬脂酸铯、硬脂酸锂、硼氢化钠、苯硼化钠、苯甲酸钠、苯甲酸钾、苯甲酸铯、苯甲酸锂、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锂、苯基磷酸二钠、双酚A的二钠盐、二钾盐、二铯盐或二锂盐、苯酚的钠盐、钾盐、铯盐或锂盐等。
作为碱土金属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碱土金属化合物的有机酸盐、无机盐、氧化物、氢氧化物、氢化物或醇盐等。具体而言,可以使用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锶、氢氧化钡、碳酸氢镁、碳酸氢钙、碳酸氢锶、碳酸氢钡、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锶、碳酸钡、乙酸镁、乙酸钙、乙酸锶、乙酸钡、硬脂酸镁、硬脂酸钙、苯甲酸钙、苯基磷酸镁等。
作为含氮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季铵氢氧化物和它们的盐、胺类等。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三甲基苄基氢氧化铵等具有烷基、芳基等季铵氢氧化物类;三乙胺、二甲基苄胺、三苯胺等叔胺类;二乙胺、二丁胺等的仲胺类;丙胺、丁基胺等伯胺类;2-甲基咪唑、2-苯基咪唑、苯并咪唑等咪唑类;或者氨、四甲基硼氢化铵、四丁基硼氢化铵、四丁基铵四苯硼化物、四苯基铵四苯硼化物等碱或碱性盐等。
作为酯交换催化剂,优选使用锌、锡、锆、铅等的盐,这些能够单独使用或组合后使用。
作为酯交换催化剂,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乙酸锌、苯甲酸锌、2-乙基己烷酸锌、氯化锡(II)、氯化锡(IV)、乙酸锡(II)、乙酸锡(IV)、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丁基氧化锡、二丁基二甲氧基锡、乙酰丙酮锆、氧乙酸锆、四丁氧基锆、乙酸铅(II)、乙酸铅(IV)等。
相对于二羟基化合物的合计1摩尔,这些催化剂以10-9~10-3摩尔的比例使用,优选以10-7~10-4摩尔的比例使用。
熔融缩聚法是使用上述的原料和催化剂,在加热下,另外在常压或减压下,一边去除从酯交换反应生成的副产物一边进行熔融缩聚的方法。
本组成体系中的熔融缩聚优选将通式(5)所示的化合物和碳酸二酯在反应容器中熔融后,在使副生的单羟基化合物滞留的状态进行反应。为了达到滞留,能够将反应装置封闭,或进行减压、加压等压力控制。该工序的反应时间为20分钟以上240分钟以下,优选为40分钟以上180分钟以下,特别优选为60分钟以上150分钟以下。此时,如果将副生的单羟基化合物在生成后立即蒸馏去除的话,最终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中的高分子量聚合体的含量少。然而,使副生的单羟基化合物在反应容器中滞留一定时间时,能够得的在最终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中,高分子量聚合体的含量多的聚合物。
熔融缩聚反应可以以连续式进行,也可以以分批方式进行。进行反应时所使用的反应装置可以是具备锚型搅拌桨、MAXBLEND搅拌桨、螺带型搅拌桨等的立式装置,也可以是具备桨式叶片、格子叶片、眼镜式叶片等的卧式装置,还可以是具备螺杆的挤出机型。另外,优选使用考虑了聚合物的粘度而将这些反应装置适当地组合的反应装置来实施。
本发明所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中,在聚合反应结束后,为了保持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可以将催化剂去除或者使其失活。能够优选实施通过添加公知的酸性物质来使催化剂失活的方法。作为酸性物质,具体而言,可以优选使用苯甲酸丁酯等酯类、对甲苯磺酸等芳香族磺酸类;对甲苯磺酸丁酯、对甲苯磺酸己基等芳香族磺酸酯类;亚磷酸、磷酸、膦酸等磷酸类;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单苯酯、亚磷酸二苯酯、亚磷酸二乙酯、亚磷酸二正丙酯、亚磷酸二正丁酯、亚磷酸二正己酯、亚磷酸二辛酯、亚磷酸单辛酯等亚磷酸酯类;磷酸三苯酯、磷酸二苯酯、磷酸单苯基、磷酸二丁酯、磷酸二辛酯、磷酸单辛酯等磷酸酯类;二苯基膦酸、二辛基膦酸、二丁基膦酸等膦酸类;苯基膦酸二乙酯等膦酸酯类;三苯基膦、双(二苯基膦基)乙烷等膦类;硼酸、苯基硼酸等硼酸类;十二烷基苯磺酸四丁基鏻盐等芳香族磺酸盐类;硬脂酰氯、苯甲酰氯、对甲苯磺酰氯等有机卤化物;二甲基硫酸等烷基硫酸;氯化苄等有机卤化物等。这些失活剂相对于催化剂量使用0.01~50倍摩尔,优选为使用0.3~20倍摩尔。相对于催化剂量少于0.01倍摩尔时,有时失活效果不充分,因此不优选。另外,相对于催化剂量多于50倍摩尔时,树脂的耐热性容易降低,容易使成型体着色,因此不优选。
催化剂失活后,可以设置将聚合物中的低沸点化合物在0.1~1mmHg的压力、在200~350℃的温度进行脱挥去除的工序。在该工序中,可以优选使用具备桨式叶片、格子叶片、眼镜式叶片等表面更新能优异的搅拌桨卧式装置或者薄膜蒸发器。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希望异物含量尽量地少,优选实施熔融原料的过滤、催化剂液的过滤等。过滤器的网眼优选为5μm以下,较优选为1μm以下。而且,优选对生成的树脂实施利用了聚合物过滤器的过滤。聚合物过滤器的网眼优选为100μm以下,较优选为30μm以下。另外,收集树脂粒料的工序当然需要在低尘环境,优选为6级以下,较优选为5级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聚碳酸酯树脂的成型方法,除了注射成型之外,还可以例示压缩成型、注型、辊加工、挤出成型、拉伸等,但不限于这些。
(4)光学成型体
能够使用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造光学成型体。能够使用例如注射成型法、压缩成型法、挤出成型法、溶液浇筑法等任意的方法来成型。由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成型性和耐热性优异,因此在需要注射成型的光学透镜中能够特别有利地使用。成型时,能够将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与其他的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等其他的树脂混合后使用。另外,也可以混合入抗氧化剂、加工稳定剂、光稳定剂、聚合金属失活剂、阻燃剂、滑剂、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抗菌剂、脱模剂、紫外线吸收剂、塑化剂、相容剂等添加剂。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举出二缩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酯-二乙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和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噁螺(5,5)十一烷等。聚碳酸酯树脂中的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0.3重量份。
作为加工稳定剂,可以举出磷系加工热稳定剂、硫系加工热稳定剂等。作为磷系加工热稳定剂,可以举出亚磷酸、磷酸、亚膦酸、膦酸和它们的酯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亚磷酸三苯基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6-二叔丁基苯基)酯、亚磷酸十三烷基酯、亚磷酸三辛基酯、亚磷酸三(十八烷基)酯、亚磷酸二癸基单苯基酯、亚磷酸二辛基单苯基酯、亚磷酸二异丙基单苯基酯、亚磷酸单丁基二苯基酯、亚磷酸单癸基二苯基酯、亚磷酸单辛基二苯基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二苯基单邻联苯基酯、磷酸二丁酯、磷酸二辛酯、磷酸二异丙酯、苯膦酸二甲酯、苯膦酸二乙酯、苯膦酸二丙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3’-亚联苯基二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3,3’-亚联苯基二膦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基膦酸酯和双(2,4-二叔丁基苯基)-3-苯基-苯基膦酸酯等。聚碳酸酯树脂中的磷系加工热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0.2重量份。
作为硫系加工热稳定剂,可以举出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肉豆蔻基硫代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硬脂基硫代丙酸酯)、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肉豆蔻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硬脂基-3,3’-硫代二丙酸酯等。聚碳酸酯树脂中的硫系加工热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0.2重量。
作为脱模剂,优选其90重量%以上为由醇与脂肪酸的酯构成。作为醇与脂肪酸的酯,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一元醇与脂肪酸的酯、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部分酯或者全酯。作为上述一元醇与脂肪酸的酯,优选碳原子数1~20的一元醇与碳原子数10~30的饱和脂肪酸的酯。另外,作为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部分酯或者全酯,优选碳原子数1~25的多元醇与碳原子数10~30的饱和脂肪酸的部分酯或全酯。
具体而言,作为一元醇与饱和脂肪酸的酯,可以举出硬脂酸硬脂基酯、软脂酸软脂基酯、硬脂酸丁基酯、月桂酸甲酯、软脂酸异丙基酯等。作为多元醇与饱和脂肪酸的部分酯或全酯,可以举出硬脂酸单甘油酯、硬脂酸单甘油酯、硬脂酸二甘油酯、硬脂酸三甘油酯、硬脂酸单山梨醇酯、山嵛酸单甘油酯、癸酸单甘油酯、月桂酸单甘油酯、季戊四醇单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壬酸酯、丙二醇单硬脂酸酯、联苯联苯酸酯、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2-乙基己基硬脂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硬脂酸酯等二季戊四醇的全酯或部分酯等。这些脱模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优选在0.005~2.0重量份的范围,较优选在0.01~0.6重量份的范围,更优选在0.02~0.5重量份的范围。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优选选自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环状亚氨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和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紫外线吸收剂。即,可以单独使用下面举出的紫外线吸收剂中的任一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枯基苯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N-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枯基-6-苯并三唑苯基)、2,2’-对亚苯基双(1,3-苯并噁嗪-4-酮)、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等。
作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水合物、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5-磺酸钠二苯甲酮、双(5-苯甲酰-4-羟基-2-甲氧基苯基)甲烷、2-羟基-4-正十二烷基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等。
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基)氧基]-苯酚等。
作为环状亚氨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2,2’-双(3,1-苯并噁嗪-4-酮)、2,2’-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间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4,4’-亚联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2,6-萘)双(3,1-苯并噁嗪-4-酮)、2,2’-(1,5-萘)双(3,1-苯并噁嗪-4-酮)、2,2’-(2-甲基-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2-硝基-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和2,2’-(2-氯-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等。
作为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1,3-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2,2-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烷、和1,3-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苯等。
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1~3.0重量份,较优选为0.02~1.0重量份,更优选为0.05~0.8重量份。只要在该配合量的范围,就能够赋予聚碳酸酯树脂合乎用途的的充分的耐候性。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具有高折射率和低阿贝数。而且,在光学透镜之外,还能够优选利用作为适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太阳电池等的透明导电性基板、光学盘、液晶面板、光存储卡、片材、膜、光纤、连接器、蒸镀塑料反射镜、显示器等光学部件的构造材料或功能材料用途的光学用成型体。
在光学成型体的表面,依照需要,也可以设置有防反射层或者硬涂层等这样的涂层。防反射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无机物,但优选为无机物。具体而言,可以例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镁、氟化镁等氧化物或者氟化物。
(5)光学透镜
使用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所制造的光学透镜具有高折射率、低阿贝数、高耐湿热性,能够用于望远镜、双筒镜、电视投影仪等现有使用有昂贵的高折射率玻璃透镜的领域,是极为有用的。根据需要,优选以非球面透镜的形态使用。非球面透镜能够利用1片透镜将球面像差实质上变成零,因此不需要组合多片球面透镜来消除球面像差,能够达到轻量化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化。因此,非球面透镜是在光学透镜之中,特别是作为照相机透镜有用的透镜。
光学透镜通过例如注射成型法、压缩成型法、注射压缩成型法等任意的方法来成型。利用本发明,能够更简便地得到对于玻璃透镜来说在技术上加工困难的高折射率低双折射非球面透镜。
为了尽量避免异物混入光学透镜,成型环境也当然必须是低尘环境,优选为6级以下,较优选为5级以下。
(6)光学膜
使用了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造的光学膜的透明性和耐热性优异,因此优选用于液晶基板用膜、光存储卡等。
为了尽量避免异物混入光学膜,成型环境也当然必须是低尘环境,优选为6级以下,较优选为5级以下。
实施例
2)折射率(nD):对于含有在实施例中制造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厚度0.1mm膜,使用阿贝折射率计,以JIS-K-7142的方法进行测定。
3)阿贝数(ν):对于含有在实施例中制造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厚度0.1mm膜,使用阿贝折射率计,测定23℃下在波长486nm、589nm和656nm处的折射率,进一步利用下述式算出阿贝数。
ν=(nD-1)/(nF-nC)
nD:在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
nC:在波长656nm处的折射率
nF:在波长486nm处的折射率
4)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利用差示热扫描热量分析仪(DSC)进行测定。
5)全光线透过率:对于由用于测定下述b值而制作的聚碳酸酯树脂构成的厚度3mm的板,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SE2000型分光式色差计,以JIS-K-7361-1的方法进行了测定。
6)b值:将制造的树脂在120℃干燥4小时后,利用射出成型机(FANUC ROBOSHOTα-S30iA),在料筒温度270℃,金属模具温度Tg-10℃进行注射成型,得到了直径50mm、厚度3mm的圆盘状测试板片。使用该板片,参照JIS K7105测定了b值。b值越小,表示偏黄越弱,色相越良好。成型板的测定使用了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SE2000型分光式色差计。
7)乙烯基末端基量:1H-NMR的测定以下述的条件进行。
·1H-NMR测定条件
装置:Bruker AVANZE III HD 500MHz
倾角:30度
等待时间:1秒
累计次数:500次
测定温度:室温(298K)
浓度:5wt%
溶剂:氘代氯仿
内部标准物质:四甲基硅烷(TMS)0.05wt%
8)聚碳酸酯树脂中的苯酚、碳酸二苯酯(DPC)量的测定
将具体情况如下所述的实施例1的样品0.5g溶解于四氢呋喃(THF)50ml中,作为样品溶液。作为标准,由纯的各化合物制作校正曲线,将2μL的样品溶液利用LC-MS在以下的测定条件进行了定量。需要说明的是,该测定条件下的检出限界值为0.01ppm。
LC-MS测定条件:
测定装置(LC部分):Agilent Infinity 1260 LC System
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18、和保护柱
流动相:
A:0.01mol/L-乙酸铵水溶液
B:0.01mol/L-乙酸铵的甲醇溶液
C:THF
流动相的梯度程序:
如表1所示那样,使用上述A~C的混合物作为流动相,一边将流动相的组成在经过了时间(分钟)栏所示时间时进行切换,一边在色谱柱中通入流动相30分钟。
[表1]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421
流速:0.3ml/分
色谱柱温度:45℃
检出器:UV(225nm)
测定装置(MS部分):Agilent 6120 single quad LCMS System
离子化源:ESI
极性:Positive(DPC)&Negative(PhOH)
碎裂电压:70V
干燥气体:10L/分钟,350℃
雾化器:50psi
毛细管电压:3000V(Positive),2500V(Negqative)
测定离子:
[表2]
单体 离子种类 m/z
PhOH [M-H]- 93.1
DPC [M+NH4]+ 232.1
样品注入量:2μL
[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
(实施例1)
作为原料,将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苯基-1,1’-联萘(以下有时省略为“BINL-2EO”)31.6kg(60.0摩尔)、碳酸二苯酯(以下有时省略为“DPC”)13.5kg(63.0摩尔)和碳酸氢钠0.074g(8.8×10-4摩尔)放入带有搅拌机和蒸馏分离装置的50L的反应器中,在氮气氛的760mmHg之下,加热至180℃。在加热开始20分钟后确认到原料完全溶解,之后在相同条件下搅拌120分钟。之后,将减压度调节至200mmHg,同时以60℃/hr的速度升温至200℃。此时,开始确认到蒸馏分离出的副产物苯酚。之后,在200℃保持40分钟而使反应进行。之后,以75℃/hr的速度升温至240℃,在升温结束10分钟后,一边保持该温度,一边历时1小时使减压度达到1mmHg以下。之后,以60℃/hr的速度升温至245℃,再进行30分钟的搅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器内中导入氮,恢复至常压,一边将生成的聚碳酸酯树脂粒料化一边取出。将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中的作为杂质的苯酚和碳酸二苯酯(DPC)的量以如上所述方式进行测定,发现树脂中的苯酚为100质量ppm,DPC为300质量ppm。
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下述表3。
(实施例2-A)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INL-2EO 7.9kg(15.0摩尔)、BNEF 24.2kg(45.0摩尔)、DPC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
(实施例2-B)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INL-2EO 15.8kg(30.0摩尔)、BNEF 16.2kg(30.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
(实施例2-C)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INL-2EO 23.7kg(45.0摩尔)、BNEF 8.1kg(15.0摩尔)、DPC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
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另外,将在实施例2-B中得到的树脂(BINOL-2EO/BNEF=50mol/50mol)的NMR图谱示于图1。
(实施例3-A)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INL-2EO 7.9kg(15.0摩尔)、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以下有时省略为“BPEF”)19.0kg(45.0摩尔)、DPC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3-B)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INL-2EO 15.8kg(30.0摩尔)、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以下有时省略为“BPEF”)12.7kg(30.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3-C)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INL-2EO 23.7kg(45.0摩尔)、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以下有时省略为“BPEF”)6.3kg(15.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4-A)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INL-2EO 7.9kg(15.0摩尔)、BPPEF 25.9kg(45.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4-B)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INL-2EO 15.8kg(30.0摩尔),BPPEF 17.2kg(30.0摩尔),DPC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4-C)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INL-2EO 23.7kg(45.0摩尔),BPPEF 8.6kg(15.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5)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PEF 7.6kg(18.0摩尔)、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萘-1-基)-1,1’-联萘(以下有时省略为“DNBINOL-2EO”)26.3kg(42.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6-A)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INL-2EO 7.9kg(15.0摩尔)、BNEF 9.7kg(18.0摩尔)、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以下有时省略为“BNE”)10.1kg(27.0摩尔)、DPC13.5kg(63.0摩尔)以外,都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6-B)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INL-2EO 19.0kg(36.0摩尔)、BNE 4.5kg(12.0摩尔)、BPEF5.1kg(12.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6-C)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INL-2EO 19.0kg(36.0摩尔)、BNE 4.5kg(12.0摩尔)、BPPEF 6.9kg(12.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6-D)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NEF 11.3kg(21.0摩尔)、BNE 11.2kg(30.0摩尔)、DNBINOL-2EO 5.6kg(9.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6-E)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NE 6.7kg(18.0摩尔)、BPPEF 17.2kg(30.0摩尔)、DNBINOL-2EO 7.5kg(12.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6-F)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NE 6.7kg(18.0摩尔)、BPEF 10.1kg(24.0摩尔)、DNBINOL-2EO 11.3kg(18.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7)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萘-2-基)-1,1’-联萘(2DNBINOL-2EO)32.0kg(51.0摩尔)、BPEF 3.8kg(9.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7-A)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萘-2-基)-1,1’-联萘(2DNBINOL-2EO)18.8kg(30.0摩尔)、BPEF 12.7kg(30.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7-B)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萘-2-基)-1,1’-联萘(2DNBINOL-2EO)5.6kg(9.0摩尔)、BPEF 21.5kg(51.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8)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菲-9-基)-1,1′-联萘(9DPNBINOL-2EO)37.1kg(51.0摩尔)、BPEF 3.8kg(9.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1。
(实施例8-A)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菲-9-基)-1,1′-联萘(9DPNBINOL-2EO)21.8kg(30.0摩尔)、BPEF 12.7kg(30.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8-B)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菲-9-基)-1,1′-联萘(9DPNBINOL-2EO)6.5kg(9.0摩尔)、BPEF 21.5kg(51.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9)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6,6′-二-(3-氰基苯基)-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CN-BNA)10.4kg(18.0摩尔)、BPEF 18.4kg(42.0摩尔)、DPC 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10)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6,6′-二-(二苯并[b,d]呋喃-4-基)-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FUR-BNA)12.7kg(18.0摩尔)、BPEF 18.4kg(42.0摩尔)、DPC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实施例11)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6,6′-二-(二苯并[b,d]噻吩-4-基)-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THI-BNA)13.3kg(18.0摩尔)、BPEF 18.4kg(42.0摩尔)、DPC13.5k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比较例1)
除了作为原料使用了BNE22.5kg(60.0摩尔)、DPC 13.5g(63.0摩尔)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树脂的物性值示于表3。
[表3]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481
实施例:
BINL-2EO(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苯基-1,1’-联萘)
BNEF(9,9-双(6-(2-羟基乙氧基)萘-2-基)芴)
BNE(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
BPEF(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
BPPEF(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
DNBINOL-2EO(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萘-1-基)-1,1’-联萘)
2DNBINOL-2EO(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萘-2-基)-1,1’-联萘)
9DPNBINOL-2EO(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菲-9-基)-1,1’-联萘)
CN-BNA(6,6′-二-(3-氰基苯基)-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
FUR-BNA(6,6′-二-(二苯并[b,d]呋喃-4-基)-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
THI-BNA(6,6′-二-(二苯并[b,d]噻吩-4-基)-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
比较例:
BNE(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
[成型性]
A 成型片没有空隙,表面没有波浪
B 成型片有空隙
C 成型片的表面有波浪
D 成型片有空隙,表面有变形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501
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苯基-1,1’-联萘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502
9,9-双(6-(2-羟基乙氧基)萘-2-基)芴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503
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504
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505
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506
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萘-1-基)-1,1’-联萘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507
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萘-2-基)-1,1’-联萘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508
2,2’-双(2-羟基乙氧基)-6,6’-二(菲-9-基)-1,1’-联萘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509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5010
Figure BDA00036495515300005011

Claims (27)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其为含有多于50摩尔%的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
Figure FDA0003649551520000011
式(1)中的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碳原子数6~36的芳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环原子数5~36的杂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其中,所述杂芳基中,环原子的1个、2个、3个或4个选自氮、硫和氧,其他的环原子为碳;
单环式或多环式的所述芳基和单环式或多环式的所述杂芳基没有取代基,或者具有选自CN、CH3、OCH3、O-苯基、O-萘基、S-苯基、S-萘基和卤素中的1个或2个Ra基,
其中,R1和R2不全为氢,
X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其中,所述亚烷基和所述环亚烷基分别以具有苯环的方式被任意取代,
a和b分别为1~10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含有多于60摩尔%的所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1)中的R1和R2之中的至少1个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1)中的R1和R2之中的至少1个为碳原子数6~14的芳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含有下述通式(A-1)~(A-7)所示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任一个,
Figure FDA0003649551520000021
Figure FDA0003649551520000031
Figure FDA000364955152000004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下述通式(2)和(3)所示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1个,
Figure FDA0003649551520000042
式(2)中的R’1~R’2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
Y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c和d分别为1~10的整数;
Figure FDA0003649551520000043
式(3)中的R”1~R”1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
Z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e和f分别为1~10的整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包含至少含有所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所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聚物还含有下述通式(3-1)所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FDA0003649551520000051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包含至少含有所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所述通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聚物还含有下述通式(2-1)所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FDA0003649551520000061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合计含有20~80摩尔%的所述通式(2)和(3)所示的结构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下述通式(4)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至少1个,
Figure FDA0003649551520000062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至少含有BNEF即9,9-双(6-(2-羟基乙氧基)萘-2-基)芴的结构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至少含有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的结构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至少还含有BPPEF即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的结构单元。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1)中的所述芳基或者所述杂芳基选自任意取代有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6~16的芳基的芘基、呋喃基、苯并二噁烷基、二氢苯并呋喃基、胡椒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吡咯烷基、异喹啉基、嘧啶基和咔唑基。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折射率的值为1.655以上。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R1与所述R2相同。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R1与所述R2相同或不同,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碳原子数6~36的芳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环原子数5~36的杂芳基,其中,所述杂芳基中,环原子的1个、2个、3个或4个选自氮、硫和氧,其他的环原子为碳,
单环式或多环式的所述芳基和单环式或多环式的所述杂芳基没有取代基。
2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R1和所述R2选自以下基团:
甘菊环基;
没有取代基的茚基或者任意取代有选自苯基和多环式芳基中的2个、3个、4个或者5个取代基的茚基,所述多环式芳基具有通过单键任意相互键合、任意相互直接缩合、和/或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任意缩合的、2个、3个或者4个苯环;
没有取代基的苯基;
取代有1个或者2个CN基的苯基;
取代有选自苯基和多环式芳基中的2个、3个、4个或者5个取代基的苯基,所述多环式芳基具有通过单键任意相互键合、任意相互直接缩合、和/或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任意缩合的、2个、3个或者4个苯环;
具有任意相互直接缩合、和/或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任意缩合的、2个、3个或者4个苯环的多环式芳基,所述多环式芳基没有取代基,或者任意取代有选自苯基和具有2个或3个苯环的多环式芳基中的1个或者2个取代基,2个或3个所述苯环通过单键任意相互键合、任意相互直接缩合、和/或与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二环式的烃环任意缩合,多环式芳基的所述苯环没有取代基,或者具有1个或2个取代基Ra
2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R1和所述R2选自以下基团:
没有取代基的苯基或者取代有1个、2个、3个、4个或者5个苯基的苯基、
取代有1个或者2个CN基的苯基、
取代有选自联苯基、萘基、芴基、蒽基、菲基和芘基中的1个或者2个多环式芳基、并且还任意取代有1个苯基的苯基、
没有取代基的萘基或者取代有选自CN、苯基和多环式芳基中的1个或者2个取代基的萘基,所述多环式芳基选自联苯基、萘基、芴基、蒽基、菲基和芘基、
亚联苯基、
亚三联苯基、
亚四联苯基、
菲基、
芘基、
9H-芴基、
二苯并[a,e][8]轮烯基、
苝基、和
9,9’-螺二[9H-芴]基。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R1和所述R2选自苯基、2-氰基苯基、3-氰基苯基、4-氰基苯基、2-萘基、1-萘基和9-萘基。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R1和所述R2选自:
具有5个或者6个环原子的杂芳香族单环基,其具有1个、2个、3个或者4个氮原子,或具有1个氧原子和0个、1个、2个或者3个氮原子,或具有1个硫原子和0个、1个、2个或者3个氮原子,其他的环原子为碳原子;
具有所述杂芳香族单环和选自苯基和杂芳香族单环的1个、2个、3个、4个或者5个另外的芳香环的杂芳香族多环基,多环式杂芳基的(杂)芳香环通过共价键任意相互键合、任意相互直接缩合、和/或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任意缩合;和
具有作为环原子具有选自氧、硫和氮中的1个或2个杂原子的、至少1个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5或6元环的杂环、和选自苯基和所述杂芳香族单环中的1个、2个、3个、4个或者5个另外的芳香环的杂芳香族多环基,至少1个的另外的所述芳香环直接与饱和或者部分不饱和的5或6元环的杂环基缩合,多环杂芳基芳香环的其他的另外的芳香环通过共价键任意相互键合、任意相互直接缩合、和/或与饱和或者不饱和的4~10元环的单环式或者二环式的烃环任意缩合。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R1和所述R2选自: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四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1,3,4-噁二唑基、1,2,4-噁二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嘧啶基、三嗪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噻蒽基、萘并呋喃基、呋喃并[3,2-b]呋喃基、呋喃并[2,3-b]呋喃基、呋喃并[3,4-b]呋喃基、噁蒽基(oxanthrenyl)、吲哚基、异吲哚基、咔唑基、吲哚嗪基、苯并吡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cd]吲哚基、1H-苯并[g]吲哚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吖啶基、吩嗪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吩噁嗪基、苯并[b][1,5]萘啶基、噌啉基、1,5-萘啶基、1,8-萘啶基、苯基吡咯基、萘基吡咯基、二吡啶基、苯基吡啶基、萘基吡啶基、吡啶并[4,3-b]吲哚基、吡啶并[3,2-b]吲哚基、吡啶并[3,2-g]喹啉基、吡啶并[2,3-b][1,8]萘啶基、吡咯并[3,2-b]吡啶基、蝶啶基(pteridinyl)、嘌呤基、9H-呫吨基(xanthenyl)、2H-苯并吡喃基、菲啶基、菲咯啉基、呋喃并[3,2-f][1]苯并呋喃基、呋喃并[2,3-f][1]苯并呋喃基、呋喃并[3,2-g]喹啉基、呋喃并[2,3-g]喹啉基、呋喃并[2,3-g]喹喔啉基、苯并[g]苯并吡喃基、吡咯并[3、2,1-hi]吲哚基、苯并[g]喹喔啉基、苯并[f]喹喔啉基和苯并[h]异喹啉基。
2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X为亚乙基。
26.一种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
含有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
27.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下述通式(5)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熔融缩聚的工序,
Figure FDA0003649551520000111
通式(5)中的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碳原子数6~36的芳基、单环式或多环式的环原子数5~36的杂芳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其中,所述杂芳基中,环原子的1个、2个、3个或4个选自氮、硫和氧,其他的环原子为碳,
单环式或多环式的所述芳基和单环式或多环式的所述杂芳基没有取代基,或者具有选自CN、CH3、OCH3、O-苯基、O-萘基、S-苯基、S-萘基和卤素中的1个或2个Ra基,
其中,R1和R2不全为氢,
X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碳原子数5~12的环亚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
其中,所述亚烷基和所述环亚烷基分别以具有苯环的方式被任意取代,
a和b分别为1~10的整数。
CN202210538815.XA 2017-08-30 2018-08-29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Pending CN1147520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5198 2017-08-30
JP2017165198 2017-08-30
CN201880056382.6A CN111094389B (zh) 2017-08-30 2018-08-29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PCT/JP2018/031880 WO2019044875A1 (ja) 2017-08-30 2018-08-29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レン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6382.6A Division CN111094389B (zh) 2017-08-30 2018-08-29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2053A true CN114752053A (zh) 2022-07-15

Family

ID=65527719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9098.2A Pending CN114716658A (zh) 2017-08-30 2018-08-29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CN202210538815.XA Pending CN114752053A (zh) 2017-08-30 2018-08-29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CN202310071654.2A Pending CN115960345A (zh) 2017-08-30 2018-08-29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CN201880056382.6A Active CN111094389B (zh) 2017-08-30 2018-08-29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9098.2A Pending CN114716658A (zh) 2017-08-30 2018-08-29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1654.2A Pending CN115960345A (zh) 2017-08-30 2018-08-29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CN201880056382.6A Active CN111094389B (zh) 2017-08-30 2018-08-29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1434327B2 (zh)
EP (1) EP3677615A4 (zh)
JP (2) JP7255485B2 (zh)
KR (2) KR102509154B1 (zh)
CN (4) CN114716658A (zh)
TW (2) TWI830267B (zh)
WO (1) WO20190448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6658A (zh) * 2017-08-30 2022-07-0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WO2019044214A1 (ja) * 2017-08-30 2019-03-07 帝人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および光学部材
TWI823908B (zh) 2018-03-12 2023-12-01 日商帝人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樹脂或聚酯碳酸酯樹脂及使用該樹脂之光學構件
KR102415801B1 (ko) 2018-03-30 2022-06-30 데이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광학 부재
CN113518934A (zh) * 2019-02-27 2021-10-19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EP3932972A4 (en) * 2019-02-27 2022-03-02 Teijin Limited THERMOPLASTIC RESIN AND OPTICAL ELEMENT
JP7465956B2 (ja) * 2020-04-28 2024-04-11 帝人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および光学部材
US20230235117A1 (en) * 2020-06-26 2023-07-27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Resin composition
CN111982341B (zh) * 2020-07-17 2022-10-2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发光型温度探针及其应用
JPWO2022014478A1 (zh) 2020-07-17 2022-01-20
CN114133548B (zh) * 2020-09-03 2022-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热塑性组合物及光学制品和设备
CN112250853A (zh) * 2020-09-09 2021-01-22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聚碳酸酯及其制造方法、应用
CN112250852B (zh) * 2020-09-14 2023-01-13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备方法及形成的光学部件
WO2022077450A1 (zh) * 2020-10-16 2022-04-21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02704B (zh) * 2021-07-09 2022-09-20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480722B (zh) * 2021-08-06 2022-11-2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703881B (zh) * 2021-08-06 2023-09-1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聚碳酸酯光学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240053002A (ko) * 2021-10-26 2024-04-23 데이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가소성 수지 및 광학 부재
TW202328276A (zh) * 2021-11-12 2023-07-16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熱塑性樹脂及包含此之光學透鏡
TW202336084A (zh) * 2021-11-12 2023-09-16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聚碳酸酯樹脂,及使用其之光學透鏡及光學薄膜
CN114085367A (zh) * 2021-11-16 2022-02-25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聚碳酸酯树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O2024019028A1 (ja) * 2022-07-19 2024-01-25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および光学部材
KR20240047925A (ko) * 2022-10-05 2024-04-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5873226B (zh) * 2022-12-21 2024-05-03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2872A (ja) * 1999-07-02 2001-03-21 Konica Corp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用レンズ
JP2009155253A (ja) * 2007-12-26 2009-07-16 Osaka Gas Co Ltd フルオレン骨格を有するアルコール
JP2013001867A (ja) * 2011-06-20 2013-01-07 Teijin Chem Ltd 高屈折率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及び光学レンズ
JP2014185325A (ja) * 2013-02-20 2014-10-02 Teijin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
CN106029735A (zh) * 2014-02-28 2016-10-12 帝人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及含有其的光学部件
CN106459572A (zh) * 2014-05-02 2017-02-2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光学材料和光学透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20100A (en) 1975-08-07 1977-02-15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Bus data collection unit
JP3187142B2 (ja) 1992-07-07 2001-07-11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高屈折率低複屈折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US5633331A (en) * 1996-05-02 1997-05-27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Blends of polysulfone with diaryl fluorene carbonate polymer
JP3603921B2 (ja) 1996-06-21 2004-12-2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69259A (ja) 1998-03-24 1999-10-05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光記録媒体用成形材料
JP2002332345A (ja) * 2001-05-08 2002-11-22 Konica Corp 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用レンズ
EP1808461B1 (en) * 2004-07-15 2009-03-11 Teijin Chemicals, Ltd.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object thereof
ES2432049T3 (es) 2006-06-05 2013-11-29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Lentes ópticas
CN104471451A (zh) * 2012-08-01 2015-03-2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透明膜
EP3750939B1 (en) * 2012-11-07 2023-05-24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olycarbonate resin,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optical molded body
JP6083900B2 (ja) 2013-05-24 2017-02-22 田岡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ビナフタレ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6083901B2 (ja) 2013-05-24 2017-02-22 田岡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ビナフタレ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14028806A (ja) 2013-07-26 2014-02-13 Osaka Gas Co Ltd フルオレン骨格を有するアルコール
JP6336261B2 (ja) * 2013-10-29 2018-06-06 帝人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およびそれらからなる光学部材
JP6253099B2 (ja) 2014-03-10 2017-12-27 田岡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2,2’−ビス(2−ヒドロキシエトキシ)−1,1’−ビナフタレンの製造方法
JP6484465B2 (ja) 2014-03-10 2019-03-13 田岡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2,2’−ビス(2−ヒドロキシエトキシ)−1,1’−ビナフタレンの結晶多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170469A (zh) * 2014-03-10 2016-11-30 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的结晶多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US10689486B2 (en) 2014-05-07 2020-06-23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Resin produced by polycondensation, and resin composition
JP6464030B2 (ja) * 2015-05-26 2019-02-06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CN110256661B (zh) * 2015-11-04 2022-04-0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JP6831650B2 (ja) 2016-03-28 2021-02-17 大阪ガ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高屈折率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及び成形体
JP6988805B2 (ja) 2016-07-21 2022-01-05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レンズ
CN114716658A (zh) * 2017-08-30 2022-07-0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2872A (ja) * 1999-07-02 2001-03-21 Konica Corp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用レンズ
JP2009155253A (ja) * 2007-12-26 2009-07-16 Osaka Gas Co Ltd フルオレン骨格を有するアルコール
JP2013001867A (ja) * 2011-06-20 2013-01-07 Teijin Chem Ltd 高屈折率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及び光学レンズ
JP2014185325A (ja) * 2013-02-20 2014-10-02 Teijin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
CN106029735A (zh) * 2014-02-28 2016-10-12 帝人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及含有其的光学部件
CN106459572A (zh) * 2014-05-02 2017-02-2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光学材料和光学透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44875A1 (ja) 2019-03-07
US11434327B2 (en) 2022-09-06
TW202321344A (zh) 2023-06-01
TWI830267B (zh) 2024-01-21
EP3677615A1 (en) 2020-07-08
KR20200041975A (ko) 2020-04-22
EP3677615A4 (en) 2020-09-23
TWI793157B (zh) 2023-02-21
TW201920353A (zh) 2019-06-01
KR102509154B1 (ko) 2023-03-10
US11952460B2 (en) 2024-04-09
JP7255485B2 (ja) 2023-04-11
TW202239811A (zh) 2022-10-16
KR20230019988A (ko) 2023-02-09
JPWO2019044875A1 (ja) 2020-10-15
KR102511651B1 (ko) 2023-03-17
US20200181325A1 (en) 2020-06-11
US20220380532A1 (en) 2022-12-01
CN115960345A (zh) 2023-04-14
CN111094389B (zh) 2023-07-07
CN114716658A (zh) 2022-07-08
JP2023078400A (ja) 2023-06-06
CN111094389A (zh) 202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4389B (zh)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CN109476835B (zh) 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和光学透镜
US20220145004A1 (en) Thermoplastic resi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optical lens
CN110105558B (zh) 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US10962793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thermoplastic resin
JP7176535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レンズ
TWI840091B (zh) 聚碳酸酯樹脂、其製造方法以及光學透鏡
WO2023085339A1 (ja) 熱可塑性樹脂及びそれを含む光学レン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