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6014A -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6014A
CN114696014A CN202210322936.0A CN202210322936A CN114696014A CN 114696014 A CN114696014 A CN 114696014A CN 202210322936 A CN202210322936 A CN 202210322936A CN 114696014 A CN114696014 A CN 114696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torage device
sealant
metal foil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29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集院涉
佐佐木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412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1902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412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9684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96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6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5/08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5/08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5/09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aluminium or cop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 B32B27/281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comprising polyi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01G11/82Fixing or assembling a capacitive element in a housing, e.g. mounting electrodes, current collectors or terminal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84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17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17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119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1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12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12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 H01M50/129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of only 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 H01M50/145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corro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06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metal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16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其具有依次层叠至少基材层、粘接层、金属箔层、密封剂粘接层和密封剂层而成的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与所述粘接层之间的易粘接处理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金属箔层的两面上的第一和第二防腐蚀处理层,在所述易粘接处理层与所述第一防腐蚀处理层之间仅层叠有所述粘接层,在所述第二防腐蚀处理层与所述密封剂层之间仅层叠有所述密封剂粘接层,所述基材层为由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10%至25%的聚酯膜构成的层。

Description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800125362、申请日为2016年3月2日、发明名称为“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蓄电装置,已知有(例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及铅蓄电池等的二次电池、以及双电层电容器等的电化学电容器。因便携设备的小型化或设置空间的限制等,要求蓄电装置的进一步的小型化,能量密度高的锂离子电池备受关注。作为锂离子电池所使用的封装材料,目前使用金属制罐体,但逐渐改用轻量、散热性高且能够以低成本制作的多层膜。
在将上述多层膜用于封装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中,为了防止水分向内部渗入,采用由包含铝箔层的封装材料覆盖电池内容物(正极、隔板、负极、电解液等)的构成。采用这种构成的锂离子电池被称为“铝层压型锂离子电池”。
就铝层压型锂离子电池而言,例如已知有在封装材料的一部分上通过冷成型形成凹部,将电池内容物收容于该凹部内,再将封装材料的其余部分折回并用热封密封周缘部分而成的压花型锂离子电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锂离子电池中,通过冷成型形成的凹部越变深,越能够容纳更多的电池内容物,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017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若对以往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进行形成深凹部的深冲压成型,则有时发生粘接层和金属箔层的断裂。因此,对于封装材料而言,要求提高深冲压成型性。
另外,在封装材料的制造步骤中,有时需要使多个层层叠的层压步骤和将层间粘接的粘接剂的干燥步骤。但是,由于层压时或干燥时的加热,有时基材层会发生热收缩,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的密合性降低。由热引起的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的密合性的降低不仅在层压时或干燥时的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而且在热水中或高温高湿环境下也容易发生。
进而,在电池的制造步骤中,电池内的电解液有时会向外部漏出。此时,漏出的电解液附着于其周边的电池,由于漏出的电解液而使其周边的电池暴露于电解液气氛,因此金属箔层有时会被腐蚀。在这样使封装材料暴露于电解液的情况下,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的密合性也会有降低的可能性。
而且,将封装材料长期保管时,由于上述那样的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的密合性的降低,有时会在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发生剥离。因此,对于封装材料,要求即使在暴露于热(高温、热水和高温高湿)和/或电解液的情况下也能够长期地抑制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发生剥离的优异密合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深冲压成型性并且同时在电池的制造时及使用时维持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的密合性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和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其具有依次层叠至少基材层、粘接层、金属箔层、密封剂粘接层和密封剂层而成的结构,上述基材层为由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4%至16%的聚酰胺膜构成的层、或者为由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10%至25%的聚酯膜构成的层。
根据上述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通过具备由95℃热水收缩率和180℃热收缩率这两者为上述特定的范围内的聚酰胺膜或聚酯膜构成的基材层,从而能够提高深冲压成型性并且同时在电池的制造时及使用时维持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的密合性。因此,根据上述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能够提高成型深度而不发生粘接层和金属箔层的断裂,并且同时即使在暴露于热(高温、热水和高温高湿)和/或电解液的情况下也能够长期地抑制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发生剥离。
上述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优选进一步具备在上述基材层与上述粘接层之间设置的易粘接处理层。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基材层与粘接层之间的密合性,并且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深冲压成型性。
上述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中,上述易粘接处理层优选是包含选自由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系接枝聚酯树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树脂的层。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基材层与粘接层之间的密合性,并且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深冲压成型性。
上述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优选进一步具备设置在上述金属箔层的两面上的防腐蚀处理层。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的密合性。
上述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中,上述防腐蚀处理层优选包含:稀土类元素氧化物;以及磷酸或磷酸盐。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的密合性。
上述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中,上述稀土类元素氧化物优选为氧化铈。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的密合性。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包含电极的电池要素;从上述电极延伸出来的引线;和容纳上述电池要素的容器,其中,上述容器由上述本发明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以使所述密封剂层成为内侧的方式形成。该蓄电装置中,由于作为容纳电池要素的容器使用了上述本发明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因此能够在容器中形成深的凹部而不发生断裂等。另外,对于上述蓄电装置,即使在将封装材料暴露于热和/或电解液的情况下,也能够长期地抑制在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发生剥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深冲压成型性并且同时在电池的制造时及使用时维持基材层与金属箔层之间的密合性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和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的概略剖视图。
[图2]为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所得的压花型封装材料的图,(a)为其立体图;(b)为沿(a)所示的压花型封装材料的b-b线的纵剖面图。
[图3]为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来制造二次电池的步骤的立体图,(a)表示制备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的状态;(b)表示制备经加工为压花型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与电池要素的状态;(c)表示翻折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的一部分并将端部熔融的状态;(d)表示将翻折的部分的两侧朝上方翻折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
图1为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如图1中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封装材料(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为将基材层11、在该基材层11的一面侧设置的易粘接处理层12、在该易粘接处理层12的与基材层11的相对侧设置的粘接层13、在该粘接层13的与易粘接处理层12的相对侧设置并且在两面上具有防腐蚀处理层15a、15b的金属箔层14、在该金属箔层14的与粘接层13的相对侧设置的密封剂粘接层16以及在该密封剂粘接层16的与金属箔层14的相对侧设置的密封剂层17依次层叠而得的层叠体。在此,防腐蚀处理层15a设置在金属箔层14的粘接层13侧的面,防腐蚀处理层15b设置在金属箔层14的密封剂粘接层16侧的面。封装材料10的基材层11为最外层,密封剂层17为最内层。即,封装材料10以基材层11面向蓄电装置的外部侧、以密封剂层17面向蓄电装置的内部侧的方式而使用。以下,对各层进行说明。
(基材层11)
基材层11为用于将制造蓄电装置时的后述的加压热熔接步骤中的耐热性和对于从其他的蓄电装置漏出的电解液的耐电解液性赋予封装材料10、抑制加工或流通时可能发生的针孔的产生的层。另外,基材层11为由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4%至16%的聚酰胺膜构成的层、或者为由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10%至25%的聚酯膜构成的层。
在此,95℃热水收缩率为采用以下的方法测定的值。即,95℃热水收缩率是按照如下方式算出的:将基材层11切割为长10cm×宽10cm的尺寸而得到试验片,并将该试验片在95℃的热水中浸渍30分钟,基于下述式(I)求出试验片的纵向和横向(正交的2个方向)上的浸渍前后的尺寸变化率,以2个方向的尺寸变化率的平均值的方式算出。需要说明的是,使试验片的纵向和横向分别与基材层原材料(原反)的MD方向(机械传送方向)及TD方向(MD方向的垂直方向)一致。即,在基材层11由双轴拉伸膜构成的情况下,试验片的纵向和横向分别与膜的2个拉伸方向的任一个方向一致。
另外,180℃热收缩率是按照如下方式算出的:将基材层11切割为长10cm×宽10cm的尺寸而得到试验片,并将该试验片在180℃的烘箱内加热30分钟,基于下述式(I)求出试验片的纵向和横向(正交的2个方向)上的加热前后的尺寸变化率,以2个方向的尺寸变化率的平均值的方式算出。需要说明的是,试验片的纵向和横向与95℃热水收缩率的情形同样。
尺寸变化率(%)={(X-Y)/X}×100···(I)
[X:在热水中浸渍处理前或在烘箱内加热处理前的尺寸,Y:在热水中浸渍处理后或在烘箱内加热处理后的尺寸]
以下将由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4~16%的聚酰胺膜构成的基材层11称为“基材层11a”,将由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10~25%的聚酯膜构成的基材层11称为“基材层11b”,对它们分别进行说明。
(基材层11a)
关于封装材料10,通过构成基材层11a的聚酰胺膜的95℃热水收缩率低于5%,在暴露于热和/或电解液的情况下,能够长期地抑制基材层11a与金属箔层14之间发生剥离。另外,从能够进一步长期地抑制基材层11a与金属箔层14之间发生剥离的观点出发,聚酰胺膜的95℃热水收缩率优选为4%以下。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聚酰胺膜的95℃热水收缩率优选为0%以上。
另外,关于封装材料10,通过构成基材层11a的聚酰胺膜的180℃热收缩率为4%以上,能够提高深冲压成型性,并且能够提高可深冲压成型的成型深度而不发生粘接层13和金属箔层14的断裂。此外,从进一步提高深冲压成型性的观点出发,聚酰胺膜的180℃热收缩率优选为5%以上。另一方面,关于封装材料10,通过构成基材层11a的聚酰胺膜的180℃热收缩率为16%以下,在暴露于热和/或电解液的情况下,能够长期地抑制基材层11a与金属箔层14之间发生剥离。另外,能够防止由于制造时所施加的热引起的热收缩而产生热褶皱。
从可获得更优异的深冲压成型性的观点出发,基材层11a优选为由双轴拉伸聚酰胺膜构成的层。
作为构成双轴拉伸聚酰胺膜的聚酰胺树脂,可列举出(例如)尼龙6、尼龙6,6、尼龙6与尼龙6,6的共聚物、尼龙6,10、聚间苯二甲基己二酰胺(MXD6)、尼龙11、尼龙12等。这些之中,从耐热性、刺穿强度及冲击强度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尼龙6(ONy)。
作为双轴拉伸膜的拉伸方法,可列举出(例如)逐次双轴拉伸法、管式双轴拉伸法、同时双轴拉伸法等。从可获得更优异的深冲压成型性的观点出发,双轴拉伸膜优选为采用管式双轴拉伸法拉伸而成的膜。
基材层11a的厚度优选为6至40μm,更优选为10至30μm。通过基材层11a的厚度为6μm以上,从而存在能够提高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的耐针孔性及绝缘性的倾向。如果基材层11a的厚度超过40μm,则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的总厚度变大,有时必须使电池的电容量变小,因此不优选。
(基材层11b)
关于封装材料10,通过构成基材层11b的聚酯膜的95℃热水收缩率低于5%,在暴露于热和/或电解液的情况下,能够长期地抑制在基材层11b与金属箔层14之间发生剥离。另外,从能够更长期地抑制在基材层11b与金属箔层14之间发生剥离的观点出发,聚酯膜的95℃热水收缩率优选为4%以下。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聚酯膜的95℃热水收缩率优选为0%以上。
另外,关于封装材料10,通过构成基材层11b的聚酯膜的180℃热收缩率为10%以上,能够提高深冲压成型性,并且能够提高可深冲压成型的成型深度而不发生粘接层13和金属箔层14的断裂。另一方面,关于封装材料10,通过构成基材层11b的聚酯膜的180℃热收缩率为25%以下,在暴露于热和/或电解液的情况下,能够长期地抑制基材层11b与金属箔层14之间发生剥离。另外,能够防止由于制造时所施加的热引起的热收缩而产生热褶皱。
从可获得更优异的深冲压成型性的观点出发,基材层11b优选为由双轴拉伸聚酯膜构成的层。
作为构成双轴拉伸聚酯膜的聚酯树脂,可列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聚酯等。
作为双轴拉伸膜的拉伸方法,可列举出(例如)逐次双轴拉伸法、管式双轴拉伸法、同时双轴拉伸法等。从可获得更优异的深冲压成型性的观点出发,双轴拉伸膜优选采用管式双轴拉伸法及同时双轴拉伸法拉伸而成的膜。
基材层11b的厚度优选为6至40μm,更优选为10至30μm。通过基材层11b的厚度为6μm以上,存在能够提高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的耐针孔性和绝缘性的倾向。如果基材层11b的厚度超过40μm,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的总厚度变大,有时必须减小电池的电容量,因此不优选。
(易粘接处理层12)
易粘接处理层12设置在基材层11的一面侧,配置在基材层11与粘接层13之间。易粘接处理层12是用于提高基材层11与粘接层13之间的密合性、进而提高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的层。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中,也可不设置易粘接处理层12。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基材层11与粘接层13之间的密合性,进而提高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可以对基材层11的粘接层13侧的面进行电晕处理。
易粘接处理层12优选为包含选自由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及丙烯酸接枝聚酯树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的层。(例如)可将以选自由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及丙烯酸接枝聚酯树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为主成分的涂布剂涂布在基材层11的其中一面上,从而形成所述易粘接处理层12。
<聚酯树脂>
作为聚酯树脂,从粘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导入共聚成分而使玻璃转化温度降低的共聚聚酯。从涂布性的观点出发,共聚聚酯优选具有水溶性或者水分散性。作为这种共聚聚酯,优选使用与选自由磺酸基或其碱金属碱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键合而成的共聚聚酯(以下称为“含磺酸基的共聚聚酯”)。
在此,含磺酸基的共聚聚酯指的是:使选自由磺酸基或其碱金属碱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键合于二羧酸成分或二醇成分的一部分而成的聚酯,其中,优选为这样的共聚聚酯,即,相对于全部酸成分,以2至10摩尔%的比例使用芳香族二羧酸成分所调制而成的共聚聚酯,其中,该芳香族二羧酸成分含有选自由磺酸基或其碱金属碱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
作为这种二羧酸的例子,优选为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其他的二羧酸成分,可列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对-β-氧基乙氧基苯甲酸、2,6-萘二羧酸、4,4’-二羧基联苯、4,4’-二羧基二苯甲酮、双(4-羧基苯基)乙烷、己二酸、癸二酸、环己烷-1,4-二羧酸等。
作为用来制造含磺酸基的共聚聚酯的二醇成分,主要使用乙二醇,除此之外,也可使用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其中,从提高与聚苯乙烯磺酸盐的相溶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等作为共聚成分。
另外,作为聚酯树脂,也可使用改性聚酯共聚物,例如,经聚酯、氨基甲酸酯、环氧等改性的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易粘接处理层12与基材层11及粘接层13之间的密合性,也可使易粘接处理层12进一步含有聚酯树脂之外的树脂。作为这种树脂,可列举出(例如)氨基甲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
<丙烯酸树脂>
作为构成丙烯酸树脂的单体成分,可使用(例如)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烷基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2-乙基己基、月桂基、十八烷基、环己基、苯基、苄基、苯乙基等);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等含有羟基的单体;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羟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苯基丙烯酰胺等含有酰胺基的单体;N,N-二乙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N,N-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有氨基的单体;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有环氧基的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盐(锂盐、钠盐、钾盐等)等含有羧基、或其盐的单体等。这些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使用2种以上从而进行共聚合。此外,这些可与上述以外的其他的单体并用。
作为其他的单体,可使用(例如)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等含有环氧基的单体;苯乙烯磺酸、乙烯基磺酸及它们的盐(锂盐、钠盐、钾盐、铵盐等)等含有磺酸基或其盐的单体;巴豆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及它们的盐(锂盐、钠盐、钾盐、铵盐等)等含有羧基或其盐的单体;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含有酸酐的单体;异氰酸乙烯酯、异氰酸烯丙酯、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乙烯基三烷氧基硅烷、烷基马来酸单酯、烷基富马酸单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烷基衣康酸单酯、偏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氯乙烯等。另外,作为丙烯酸树脂,可使用改性丙烯酸共聚物,例如经聚酯、氨基甲酸酯、环氧等改性的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
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至90℃,更优选为10至80℃。若Tg较低,则在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会降低,若Tg较高,则在拉伸时会产生裂纹,因此,从抑制这些不良情形的观点出发,丙烯酸树脂的Tg优选处于上述范围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万以上,更优选为30万以上。若重均分子量较低,则耐湿热性会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易粘接处理层12与基材层11及粘接层13之间的密合性,也可使易粘接处理层12进一步含有丙烯酸树脂之外的树脂。作为这种树脂,可列举出(例如)聚酯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等。
<聚氨酯树脂>
作为聚氨酯树脂,优选为水系聚氨酯树脂。作为水系聚氨酯树脂,从粒径小、稳定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自乳化型。水系聚氨酯的粒径宜形成为10至100nm左右。对于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水系聚氨酯树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40至150℃。若Tg为40℃以上,则有在涂布后卷取成卷筒状时,可充分抑制粘连发生的倾向。另一方面,若与涂布后的干燥温度相比Tg过高的话,则不易形成均匀的膜,故Tg优选为150℃以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与水系聚氨酯共同使用交联剂。作为水系聚氨酯的交联剂,可使用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等通用的水溶性交联剂。水溶性环氧化合物为具有对水的溶解性并且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作为水溶性环氧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通过1摩尔的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聚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等二醇类与2摩尔的表氯醇的醚化而得的聚环氧化合物;以及通过1摩尔的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己二酸、草酸等二羧酸类与2摩尔的表氯醇的酯化而得的二环氧化合物等。但是,水溶性环氧化合物并不限定于这些。
这些水溶性交联剂会与水系聚氨酯树脂相互交联,从而提高涂膜的耐水性、耐溶剂性,并有助于提高易粘接处理层12与基材层11及粘接层13之间的密合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易粘接处理层12与基材层11及粘接层13之间的密合性,也可使其进一步含有氨基甲酸酯树脂以外的树脂。作为这种树脂,可列举出(例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
另外,易粘接处理层12也能以(例如)下述方式而构成:包含作为主成分的上述树脂;及多官能异氰酸酯、多官能缩水甘油化合物、三聚氰胺系化合物等固化剂。如此,通过包含作为主成分的上述树脂,及多官能异氰酸酯、多官能缩水甘油化合物、三聚氰胺系化合物等固化剂,可引入交联结构,因而,可构成强固的易粘接处理层12。
用于形成易粘接处理层12的涂布剂可为溶剂系或水系。对于使用水系的主剂的分散型(分散体系),其分子量较大,可提高分子间凝聚力,从而对易粘接处理层12与基材层11和粘接层13之间的密合性是有效的。
易粘接处理层12的厚度优选为0.02至0.5μm,更优选为0.04至0.3μm。若易粘接处理层12的厚度为0.02μm以上,则容易形成均匀的易粘接处理层12,从而有可得到更充分的易粘接效果的倾向。另一方面,若易粘接处理层12的厚度为0.5μm以下,则由此有可进一步提高封装材料10的深冲压成型性的倾向。
(粘接层13)
粘接层13是将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粘接的层。粘接层13与基材层11经由易粘接处理层12而粘接。粘接层13具有用来强固地粘接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所需的密合力,同时也具有在进行冷成型之际,用来抑制因基材层11导致金属箔层14断裂的追随性(即使部件变形、伸缩,也不会发生剥离,从而在部件上可靠地形成粘接层13的性能)。
作为构成粘接层13的粘接剂,可使用(例如)双液固化型聚氨酯系粘接剂,其具有包含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丙烯酸多元醇等多元醇的主剂、以及包含芳香族系或脂肪族系的异氰酸酯的固化剂。上述粘接剂中,固化剂的异氰酸酯基与主剂的羟基的摩尔比(=NCO/OH)优选为1至10,更优选为2至5。
对于上述聚氨酯系粘接剂,在涂布后,通过(例如)在40℃下进行4天以上的老化,使主剂的羟基与固化剂的异氰酸酯基发生反应,可使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更强固地粘接。
从获得所期望的粘接强度、追随性和加工性等的观点出发,粘接层13的厚度优选为1至10μm,更优选为2至6μm。
(金属箔层14)
作为金属箔层14,可列举出铝及不锈钢等的各种金属箔,从防湿性及延展性等的加工性、以及成本方面出发,金属箔层14优选为铝箔。铝箔可为一般的软质铝箔,从耐针孔性及成形时的延展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含铁的铝箔。
在含铁的铝箔(100质量%)中,铁的含量优选为0.1至9.0质量%,更优选为0.5至2.0质量%。通过铁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可以得到具有更优良的耐针孔性及延展性的封装材料10。通过铁的含量为9.0质量%以下,可以得到柔软性更优良的封装材料10。
另外,作为铝箔,从可赋予所希望的成型时的延展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进行过退火处理的软质铝箔(例如由JIS规格中被称为8021材、8079材所构成的铝箔)。
对于金属箔层14所使用的金属箔,为获得所希望的耐电解液性,优选对其进行(例如)脱脂处理。此外,为了简化制造步骤,作为上述金属箔,优选为表面未经蚀刻的金属箔。作为上述脱脂处理,可采用(例如)湿式脱脂处理或干式脱脂处理,但从简化制造步骤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干式脱脂处理。
作为上述干式脱脂处理,可列举出(例如)在对金属箔进行退火处理的步骤中,通过延长处理时间来进行脱脂处理的方法。在实施为了使金属箔变软而进行的退火处理的时候同时进行脱脂处理,也可获得充分的耐电解液性。
另外,作为上述干式脱脂处理,也可采用上述退火处理以外的处理,例如火焰处理及电晕处理等处理。此外,作为上述干式脱脂处理,也可采用(例如)以下的脱脂处理,即,利用对金属箔照射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时所产生的活性氧,从而将污染物质氧化分解及去除。
作为上述湿式脱脂处理,可采用(例如)酸脱脂处理或碱脱脂处理等的处理。作为上述酸脱脂处理所使用的酸,可使用(例如)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等无机酸。这些酸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此外,作为碱脱脂处理所使用的碱,可使用(例如)蚀刻效果高的氢氧化钠。另外,也可使用掺有弱碱系物质或表面活性剂的材料来进行碱脱脂处理。上述说明的湿式脱脂处理可通过(例如)浸渍法或喷雾法来进行。
对于金属箔层14的厚度,从阻隔性、耐针孔性及加工性的观点出发,其优选为9至200μm,更优选为15至150μm,进一步优选为15至100μm。通过金属箔层14的厚度为9μm以上,即使因成型加工而施加了应力,其也不易断裂。通过金属箔层14的厚度为200μm以下,可以降低封装材料的质量增加,能够抑制蓄电装置的重量能量密度下降。
(防腐蚀处理层15a、15b)
防腐蚀处理层15a、15b发挥了对由电解液或者由电解液与水分的反应而产生的氢氟酸所引起的金属箔层14的腐蚀进行抑制的作用。另外,防腐蚀处理层15a挥发了提高金属箔层14与粘接层13的密合力的作用。另外,防腐蚀处理层15b发挥了提高金属箔层14与密封剂粘接层16的密合力的作用。防腐蚀处理层15a和防腐蚀处理层15b可以是相同构成的层,也可以是不同构成的层。
防腐蚀处理层15a、15b可以通过(例如)以下方式形成,即对成为防腐蚀处理层15a、15b的母材的层实施脱脂处理、热水转化处理、阳极氧化处理、化学转化处理、涂布具有防腐蚀能力的涂布剂的涂布型防腐蚀处理,或者实施将这些处理组合而得的防腐蚀处理。
上述的处理当中的脱脂处理、热水转化处理、阳极氧化处理(特别是热水转化处理和阳极氧化处理)是用处理剂使金属箔(铝箔)表面溶解、形成耐腐蚀性优异的金属化合物(铝化合物(勃姆石、耐酸铝))的处理。因此,对于这样的处理,由于其得到从金属箔层14到防腐蚀处理层15a、15b形成了共连续结构的结构,因此也有包含于化学转化处理的定义中的情形。
作为脱脂处理,可列举出酸脱脂、碱脱脂。作为酸脱脂,可列举出使用以下酸脱脂的方法等,该酸脱脂单独利用上述的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等无机酸或者通过将它们混合而得到。另外,作为酸脱脂,通过使用采用上述无机酸使一钠二氟化铵等含氟化合物溶解而成的酸脱脂剂,不仅有金属箔层14的脱脂效果,而且能够形成钝态的金属的氟化物,在耐氢氟酸性方面是有效的。作为碱脱脂,可列举出使用氢氧化钠等的方法。
作为上述热水转化处理,可采用(例如)通过在添加有三乙醇胺的沸水中对金属箔层14进行浸渍处理而得到的勃姆石处理。作为上述阳极氧化处理,可采用(例如)耐酸铝处理。另外,作为上述化学转化处理,可采用(例如)铬酸盐处理、锆处理、钛处理、钒处理、钼处理、磷酸钙处理、氢氧化锶处理、铈处理、钌处理、或者将这些以两种以上组合而成的处理。对于这些热水转化处理、阳极氧化处理、化学转化处理而言,优选预先实施上述的脱脂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上述化学转化处理,并不限于湿式法,也可采用(例如)将这些处理所使用的处理剂与树脂成分相互混合并进行涂布的方法。另外,作为上述防腐蚀处理,从使其效果最大化以及废液处理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涂布型铬酸盐处理。
作为在涂布具有防腐蚀性能的涂布剂的涂布型防腐蚀处理中使用的涂布剂,可列举出含有选自由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阴离子性聚合物、阳离子性聚合物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的涂布剂。特别优选使用含有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的涂布剂的方法。
使用含有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的涂布剂的方法是纯粹的涂布型防腐蚀处理,通过使用该方法,即使是一般的涂布方法,也可以对金属箔层14赋予防腐蚀效果。另外,使用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形成的层具有金属箔层14的防腐蚀效果(抑制剂效果),并且为从环境方面出发也适合的材料。
在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中,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分散有稀土类元素氧化物的微粒(例如,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的粒子)。作为稀土类元素氧化物,可列举出氧化铈、氧化钇、氧化钕、氧化镧等。其中优选氧化铈。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作为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的液体分散介质,例如可以使用水、醇系溶剂、烃系溶剂、酮系溶剂、酯系溶剂、醚系溶剂等各种溶剂。其中优选水。防腐蚀处理层15a、15b中所含的稀土类元素氧化物可以单独地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为了使稀土类元素氧化物粒子的分散稳定化,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优选含有硝酸、盐酸、磷酸等无机酸、醋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乳酸等有机酸、它们的盐等作为分散稳定剂。这些分散稳定剂当中,特别优选使用磷酸或磷酸盐。由此,能够期待下述效果:不仅稀土类元素氧化物粒子的分散稳定化,而且在锂离子电池用封装材料的用途中,利用了磷酸的螯合能力提高了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由捕捉因氢氟酸的影响而溶出的金属物离子(钝态形成)所产生的耐电解液性的赋予、由即使在低温下也容易引起磷酸的脱水缩合而产生的稀土类元素氧化物层的凝聚力提高等。作为可用作分散稳定剂的磷酸或磷酸盐,可列举出(例如)正磷酸、焦磷酸、偏磷酸、它们的碱金属盐、铵盐等。其中,三偏磷酸、四偏磷酸、六偏磷酸、超偏磷酸等缩合磷酸或者它们的碱金属盐和铵盐对于作为锂离子电池用封装材料的功能显现而言是优选的。特别地,如果考虑使用包含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的涂布组合物、采用各种涂布法形成包含稀土类氧化物的层时的干燥造膜性(干燥能力、热量),则优选低温下的反应性优异的试剂,从低温下的脱水缩合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钠盐。作为磷酸盐,优选水溶性的盐。防腐蚀处理层15a、15b中所含的磷酸或磷酸盐可以单独地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中,作为磷酸或其盐的配合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稀土类元素氧化物,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如果为1质量份以上,则溶胶的稳定化良好,并且容易满足作为锂离子电池用封装材料的功能。对于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稀土类元素氧化物的磷酸或其盐的配合上限,其只要是不伴有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的功能下降的范围即可,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稀土类元素氧化物,上述配合上限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
不过,因为由上述的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形成的层为无机粒子的集合体,因此即使经过干燥固化的步骤,该层自身的凝聚力也较低。因此,为了补充该层的凝聚力,优选用阴离子性聚合物使其复合化。
作为阴离子性聚合物,可列举出具有羧基的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出聚(甲基)丙烯酸(或其盐)、或是以聚(甲基)丙烯酸为主成分共聚得到的共聚物。作为该共聚物的共聚成分,可以列举以下单体:(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2-乙基己基和环己基等);(甲基)丙烯酰胺、N-烷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2-乙基己基和环己基等)、N-烷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烷氧基(甲基)丙烯酰胺(烷氧基为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和异丁氧基等)、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酰胺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等含羟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等含缩水甘油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硅烷的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异氰酸酯等含异氰酸酯基的单体等。另外,可列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马来酸、马来酸烷基单酯、富马酸、富马酸烷基单酯、衣康酸、衣康酸烷基单酯、(甲基)丙烯腈、偏二氯乙烯、乙烯、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丁二烯等。
阴离子性聚合物发挥了提高使用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而得到的防腐蚀处理层15a、15b(氧化物层)的稳定性的作用。其通过以下效果而实现,即,通过丙烯酸系树脂成分来保护硬而脆的氧化物层的效果、以及捕获(阳离子捕获器)来自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所包含的磷酸盐的离子污染物(特别是钠离子)的效果。也就是说,在使用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而得的防腐蚀处理层15a、15b中,特别地,若包含钠等碱金属离子或碱土类金属离子,则以包含该离子的场所为起点,防腐蚀处理层15a、15b的性能容易变差。因此,通过借助阴离子性聚合物将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中所包含的钠离子等固定,防腐蚀处理层15a、15b的耐久性得以提高。
对于将阴离子性聚合物和稀土类元素氧化物溶胶组合而得的防腐蚀处理层15a、15b,其具有与对金属箔层14施加铬酸盐处理而形成的防腐蚀处理层15a、15b相同的防腐蚀性能。阴离子性聚合物优选为将基本上水溶性的聚阴离子性聚合物进行交联而得的结构。作为用于形成该结构的交联剂,可列举出(例如)具有异氰酸酯基、缩水甘油基、羧基和噁唑啉基的化合物。也可以进一步使用硅烷偶联剂而导入具有硅氧烷键的交联部位。
作为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其氢化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其氢化物、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二异氰酸酯类;或是使这些异氰酸酯类与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反应而成的加合物体、通过与水反应而得到的缩二脲体、或是作为三聚物的异氰尿酸酯体等的聚异氰酸酯类;或是用醇类、内酰胺类、肟类等对这些聚异氰酸酯类进行封闭而得到的封闭聚异氰酸酯等。
作为具有缩水甘油基的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使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聚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等二醇类与环氧氯丙烷相作用而成的环氧化合物;使甘油、聚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糖醇等多元醇类与环氧氯丙烷相作用而成的环氧化合物;使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草酸、己二酸等二羧酸与环氧氯丙烷相作用而成的环氧化合物等。
作为具有羧基的化合物,可列举出各种脂肪族或芳香族二羧酸等,另外,也可使用聚(甲基)丙烯酸或聚(甲基)丙烯酸的碱(土类)金属盐。
作为具有噁唑啉基的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具有两个以上的噁唑啉单元的低分子化合物,或者在使用异丙烯基噁唑啉之类的聚合性单体的情况下,使其与(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等丙烯酸系单体共聚而成的化合物。
作为硅烷偶联剂,可列举出(例如)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特别是考虑与阴离子性聚合物的反应性时,优选环氧基硅烷、氨基硅烷、异氰酸酯基硅烷。
相对于阴离子性聚合物的100质量份,交联剂的配合量优选为1至50质量份,更优选为10至20质量份。如果相对于阴离子性聚合物的100质量份,交联剂的比率为1质量份以上,则容易充分地形成交联结构。如果相对于阴离子性聚合物的100质量份,交联剂的比率为50质量份以下,则涂液的适用期(pot life)提高。
使阴离子性聚合物交联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交联剂,也可以是使用钛、锆化合物来形成离子交联的方法等。另外,这些材料可应用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a的涂布组合物。
在以上进行了说明的防腐蚀处理层15a、15b中,为了形成与金属箔层14的倾斜结构,通过以铬酸盐处理为代表的化学转化处理而得到的防腐蚀处理层15a、15b通过以下方式而形成:特别地使用配合了氢氟酸、盐酸、硝酸、硫酸或它们的盐的化学转化处理剂对金属箔层14实施处理,然后使其与铬或非铬系的化合物作用从而在金属箔层14上形成化学转化处理层。然而,由于上述化学转化处理在化学转化处理剂中使用了酸,因而伴随有作业环境的恶化或涂布装置的腐蚀。
另一方面,与以铬酸盐处理为代表的化学转化处理不同,前述的涂布型的防腐蚀处理层15a、15b不必对于金属箔层14形成倾斜结构。因此,涂布剂的性状不会受到酸性、碱性或中性等的制约,从而可实现良好的作业环境。此外,也从使用铬化合物的铬酸盐处理在环境卫生方面上需要替代方案的观点出发,涂布型的防腐蚀处理层15a、15b是优选的。
根据需要,防腐蚀处理层15a、15b可进一步形成层叠有阳离子性聚合物的层叠结构。作为阳离子性聚合物,可列举出聚乙烯亚胺、由聚乙烯亚胺和具有羧酸的聚合物构成的离子高分子配合物、在丙烯酸系主骨架中使伯胺接枝而成的伯胺接枝丙烯酸系树脂、聚烯丙胺或它们的衍生物、氨基苯酚树脂等。
作为形成离子高分子配合物的“具有羧酸的聚合物”,可列举出(例如)聚羧酸(盐)、在聚羧酸(盐)中导入了共聚单体而得到的共聚物、具有羧基的多糖类等。作为聚羧酸(盐),可列举出(例如)聚丙烯酸或其离子盐等。作为具有羧基的多糖类,可列举出(例如)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离子盐等。作为离子盐,可列举出碱金属盐、碱土类金属盐等。
伯胺接枝丙烯酸系树脂为使伯胺接枝到丙烯酸系主骨架中而成的树脂。作为该丙烯酸系主骨架,可列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等上述的丙烯酸系多元醇中使用的各种单体。作为在该丙烯酸系主骨架中接枝的伯胺,可列举出乙烯亚胺等。
作为聚烯丙胺或其衍生物,可以使用烯丙胺、烯丙胺酰胺硫酸盐、二烯丙胺、二甲基烯丙胺等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进而,就这些胺而言,游离的胺和用醋酸或盐酸形成的稳定化物都可以使用。另外,作为进一步的共聚物成分,也可以使用马来酸、二氧化硫等。进而也可以使用通过使伯胺部分甲氧基化而赋予了热交联性的类型。这些阳离子性聚合物可以单独地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作为阳离子性聚合物,在上述中,优选选自由聚烯丙基胺及其衍生物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阳离子性聚合物优选与具有羧基、缩水甘油基等可以与胺/亚胺反应的官能团的交联剂并用。作为与阳离子性聚合物并用的交联剂,也可以使用具有与聚乙烯亚胺形成离子高分子配合物的羧酸的聚合物,可列举出(例如)聚丙烯酸或其离子盐等聚羧酸(盐)、或者在这些中导入了共聚单体的共聚物、羧基甲基纤维素或其离子盐等具有羧基的多糖类等。
本实施方式中,阳离子性聚合物也记载为用于构成防腐蚀处理层15a、15b的一个构成要素。其理由在于,为了赋予锂离子电池用封装材料所要求的耐电解液性、耐氢氟酸性而使用各种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阳离子性聚合物自身也可为赋予耐电解液性、耐氢氟酸性的化合物。其主要原因据推测是因为通过阳离子性基团捕获氟离子(阴离子捕获器),从而抑制了金属箔层14的损伤。另外,阳离子性聚合物在提高防腐蚀处理层15b与密封剂粘接层16的粘接性的方面也是非常优选的。另外,阳离子性聚合物由于与前述的阴离子性聚合物同样地为水溶性的,因此通过使用上述交联剂形成交联结构,从而能够提高耐水性。这样,即使使用阳离子性聚合物也能够形成交联结构,因此在将稀土类氧化物溶胶用于防腐蚀处理层15a、15b的形成的情况下,作为其保护层,也可以使用阳离子性聚合物来代替使用上述阴离子性聚合物。
从以上内容可知,作为上述涂布型的防腐蚀处理的组合的例子,可列举出:(1)只有稀土类氧化物溶胶;(2)只有阴离子性聚合物;(3)只有阳离子性聚合物;(4)稀土类氧化物溶胶+阴离子性聚合物(层叠复合化);(5)稀土类氧化物溶胶+阳离子性聚合物(层叠复合化);(6)(稀土类氧化物溶胶+阴离子性聚合物:层叠复合化)/阳离子性聚合物(多层化);(7)(稀土类氧化物溶胶+阳离子性聚合物:层叠复合化)/阴离子性聚合物(多层化),等。这些当中,优选(1)及(4)至(7),更优选(4)至(7)。另外,在防腐蚀处理层15a的情况下,由于能够进一步实现防腐蚀效果和锚定效果(密合性提高效果),因此特别优选(6)。另外,在防腐蚀处理层15b的情况下,由于变得更容易保持密封剂层17侧的耐电解液性,因此特别优选(6)及(7)。然而,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组合。例如,作为防腐蚀处理的选择的例子,从与在后述的密封剂粘接层16的说明中被列举出的改性聚烯烃树脂的粘接性良好的观点出发,阳离子性聚合物是非常优选的材料,因而在密封剂粘接层16由改性聚烯烃树脂构成的情况下,可以有这样的设计,即在接触密封剂粘接层16的面上设置阳离子性聚合物(例如,构成(5)及(6)等的构成)。
不过,防腐蚀处理层15a、15b并不限于上述的层。例如,如作为公知技术的涂布型铬酸盐那样,也可通过使用在树脂粘结剂(氨基苯酚树脂等)中掺合磷酸与铬化合物而成的处理剂来形成。若使用该处理剂,则可形成兼备防腐蚀功能与密合性这两者的层。另外,对于上述的化学转化处理层(通过脱脂处理、热水转化处理、阳极氧化处理、化学转化处理或者这些处理的组合而形成的层),为了提高密合性,也可以使用上述的阳离子性聚合物和/或阴离子性聚合物来实施复合的处理,或者对于这些处理的组合而言将阳离子性聚合物和/或阴离子性聚合物层叠作为多层结构。另外,虽然需要考虑涂液的稳定性,但可使用将稀土类氧化物溶胶与阳离子性聚合物或阴离子性聚合物事先单组分液化(一液化)而成的涂布剂,来形成兼备防腐蚀功能与密合性这两者的层。
防腐蚀处理层15a、15b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0.005至0.200g/m2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010至0.100g/m2的范围内。若上述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0.005g/m2以上,则易于将防腐蚀功能赋予金属箔层14。另外,即使上述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超过0.200g/m2,防腐蚀功能饱和,不会有太大变化。另一方面,在使用稀土类氧化物溶胶的情况下,若涂膜较厚,则利用干燥时的热进行的固化变得不充分,从而会有伴随凝聚力下降的忧虑。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中用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进行了记载,但如果知道比重的话,也可以由其换算厚度。
从防腐蚀功能及作为锚固剂的功能的方面出发,防腐蚀处理层15a、15b的厚度(例如)优选为10nm至5μm,更优选为20nm至500nm。
(密封剂粘接层16)
密封剂粘接层16是将形成了防腐蚀处理层15b的金属箔层14与密封剂层17粘接的层。根据形成密封剂粘接层16的粘接成分,封装材料10被大体分成热层压构成和干式层压构成。
热层压构成中的形成密封剂粘接层16的粘接成分优选为将聚烯烃系树脂用酸接枝改性而成的酸改性聚烯烃系树脂。酸改性聚烯烃系树脂中,由于对非极性的聚烯烃系树脂的一部分导入了极性基团,所以可以使由非极性的聚烯烃系树脂膜等构成时的密封剂层17、和大多具有极性的防腐蚀处理层15b这两者强固地密合。另外,通过使用酸改性聚烯烃系树脂,封装材料10相对于电解液等内容物的耐性提高,即使在电池内部产生氢氟酸,也能容易防止密封剂粘接层16的劣化导致的密合力的降低。
作为酸改性聚烯烃系树脂的聚烯烃系树脂,可列举出(例如)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聚丙烯;以及丙烯-α烯烃共聚物等。共聚物形式的聚烯烃树脂可以为嵌段共聚物,也可以为无规共聚物。另外,作为聚烯烃树脂,也可以使用使上述物质与丙烯酸或者甲基丙烯酸等极性分子共聚合而成的共聚物、或交联聚烯烃等的聚合物等。作为将聚烯烃系树脂改性的酸,可列举出羧酸、环氧化合物及酸酐等,优选为马来酸酐。密封剂粘接层16所使用的酸改性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
热层压构成的密封剂粘接层16可以通过用挤出装置挤出上述粘接成分而形成。热层压构成的密封剂粘接层16的厚度优选为2至50μm。
作为形成干式层压构成的密封剂粘接层16的粘接成分,可列举出(例如)与粘接层13所列举的相同的粘接剂。这种情况下,为了抑制电解液所引起的膨润或氢氟酸所引起的水解,优选将粘接剂的组成设计成主剂具有不易水解的骨架、且可提高交联密度的组成。
在提高交联密度的情况下,可将(例如)二聚物脂肪酸、二聚物脂肪酸的酯或氢化物、二聚物脂肪酸的还原二醇、二聚物脂肪酸的酯或氢化物的还原二醇添加到粘接剂中。上述二聚物脂肪酸为将各种不饱和脂肪酸二聚物化而成的酸,作为其结构,可例示出非环型、单环型、多环型、芳香环型。
作为二聚物脂肪酸的起始物质的脂肪酸没有特别的限定。另外,也能以这种二聚物脂肪酸作为主要成分,导入如一般聚酯多元醇中所使用的二元酸。作为针对构成密封剂粘接层16的主剂的固化剂,可使用(例如)也可用作聚酯多元醇的链伸长剂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由此,粘接剂涂膜的交联密度提高,导致溶解性或膨润性提高,同时由于氨基甲酸酯基浓度提高,也可期待基材密合性的提高。
干式层压构成的密封剂粘接层16由于具有酯基及氨基甲酸酯基等水解性高的键合部位,因此,在要求更高可靠性的用途中,优选使用热层压构成的粘接成分作为密封剂粘接层16。例如通过在将酸改性聚烯烃树脂用甲苯、甲基环己烷(MCH)等溶剂溶解或者分散而成的涂液中配合上述的各种固化剂,并涂布、干燥,从而形成密封剂粘接层16。
通过挤出成型形成密封剂粘接层16时,由于挤出成型时所产生的应力等,使粘接树脂容易朝MD方向(机械方向)取向。这种情况下,为了缓和密封剂粘接层16的各向异性,也可将弹性体掺合到密封剂粘接层16中。作为掺合到密封剂粘接层16中的弹性体,可使用(例如)烯烃系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等。
上述弹性体的平均粒径优选为可提高弹性体与粘接树脂的相溶性、并可提高缓和密封剂粘接层16的各向异性的效果的粒径。具体而言,上述弹性体的平均粒径优选为(例如)200nm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体的平均粒径(例如)可通过以下方式求出:利用电子显微镜拍摄弹性体组合物的剖面经放大后的照片,其后通过影像解析,测定分散的交联橡胶成分的平均粒径。上述弹性体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对于在将弹性体掺合到密封剂粘接层16中的情况下,添加到密封剂粘接层16(100质量%)中的弹性体的掺合量,优选为(例如)1至25质量%,更优选为10至20质量%。通过将弹性体的掺合量设定为1质量%以上,有在提高与粘接树脂的相溶性的同时、也可提高缓和密封剂粘接层16的各向异性的效果的倾向。另外,通过将弹性体的掺合量设定为25质量%以下,则有可提高抑制密封剂粘接层16因电解液而膨润的效果的倾向。
作为密封剂粘接层16,也可使用(例如)使粘接树脂分散在有机溶剂而成的分散型粘接树脂液。
就密封剂粘接层16的厚度而言,在为热层压构成的情况下,优选为8μm以上5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上40μm以下。通过密封剂粘接层16的厚度为8μm以上,容易获得金属箔层14与密封剂层17的充分的粘接强度,通过为50μm以下,可以容易降低从封装材料端面渗入至内部的电池要素的水分量。另外,就密封剂粘接层16的厚度而言,在干式层压构成的情况下,优选为1μm以上5μm以下。通过密封剂粘接层16的厚度为1μm以上,容易获得金属箔层14与密封剂层17的充分的粘接强度,通过为5μm以下,能够抑制密封剂粘接层16的裂纹的产生。
(密封剂层17)
密封剂层17是对封装材料10赋予由热封产生的密封性的层,即在蓄电装置的组装时配置在内侧并被热熔接的层。作为密封剂层17,可列举出由聚烯烃系树脂、或由对聚烯烃系树脂用马来酸酐等酸进行接枝改性而成的酸改性聚烯烃系树脂所构成的树脂膜。其中,优选为可提高水蒸气的阻隔性、且在不会因热封而过度变形的情况下构成蓄电装置的形态的聚烯烃系树脂,特别优选为聚丙烯。
作为聚烯烃系树脂,可列举出(例如)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的聚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聚丙烯;以及丙烯-α烯烃共聚物等。作为共聚物时的聚烯烃树脂可以为嵌段共聚物,也可以为无规共聚物。这些聚烯烃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另外,也可将低结晶性的乙烯-丁烯共聚物、低结晶性的丙烯-丁烯共聚物、由乙烯、丁烯及丙烯这三种成分的共聚物构成的三元聚合物、二氧化硅、沸石、丙烯酸树脂珠等的抗粘连剂(AB剂)、脂肪酸酰胺系增滑剂等添加到上述各类型的聚丙烯,即,无规聚丙烯、均聚聚丙烯、嵌段聚丙烯中。
作为酸改性聚烯烃系树脂,可列举出(例如)与密封剂粘接层16中举出的树脂相同的树脂。
密封剂层17可以为单层膜,也可以为多层膜,只要根据所需的功能选择即可。例如,在赋予防湿性这一点上,可以使用插入有乙烯-环状烯烃共聚物及聚甲基戊烯等树脂的多层膜。
另外,密封剂层17也可以含有阻燃剂、增滑剂、抗粘连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及粘接赋予剂等各种添加材料。
在使用通过挤出成型而形成的热熔接性膜作为密封剂层17的情况下,有朝着该热熔接性膜的挤出方向而取向的倾向。因此,从缓和取向所引起的密封剂层17的各向异性的观点出发,也可对热熔接性膜掺合弹性体。由此,在对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进行冷成型而形成凹部的时候,可抑制密封剂层17发生白化。
作为构成密封剂层17的弹性体,可使用(例如)与例示作为构成密封剂粘接层16的弹性体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在密封剂层17为多层膜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下述方式构成:构成多层膜结构的复数层当中的至少一层包含弹性体。例如,在密封剂层17具有由层叠的无规聚丙烯层/嵌段聚丙烯层/无规聚丙烯层构成的3层层叠结构的情况下,弹性体可仅掺合到嵌段聚丙烯层,可仅掺合到无规聚丙烯层,也可掺合到无规聚丙烯层和嵌段聚丙烯层这两者中。
另外,为了对密封剂层17赋予平滑性,也可使其含有增滑剂。如此,在通过冷成型而在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形成凹部的时候,通过使密封剂层17含有增滑剂,可抑制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中作为拉伸率较高的凹部的边或角的部分被过度拉伸的情形。由此,可抑制金属箔层14与密封剂粘接层16之间发生剥离、或抑制在密封剂层17与密封剂粘接层16中由裂纹导致的断裂或白化的发生。
在使密封剂层17含有增滑剂的情况下,密封剂层17(100质量%)中的增滑剂的含量优选为0.001质量%至0.5质量%。若增滑剂的含量为0.001质量%以上,则有可进一步抑制冷成型时密封剂层17发生白化的倾向。另外,若增滑剂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下,则有可抑制密封剂层17的面和与其接触的其他层的面之间的密合强度降低的倾向。
密封剂层17的厚度优选为10至100μm,更优选为20至60μm。通过密封剂层17的厚度为20μm以上,可以得到充分的热封强度,通过为90μm以下,可以降低水蒸气从封装材料端部的渗入量。
[封装材料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封装材料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封装材料10的制造方法不限于以下的方法。
作为封装材料10的制造方法,可举出(例如)具有下述步骤S11至S14的方法。
步骤S11:在金属箔层14的一面上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a、在金属箔层14的另一面上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b的步骤。
步骤S12:在基材层11的其中一面上形成易粘接处理层12,从而得到层叠体的步骤。
步骤S13:经由粘接层13将防腐蚀处理层15a的与金属箔层14相对侧的面和上述层叠体的易粘接处理层12侧的面贴合的步骤。
步骤S14:经由密封剂粘接层16在防腐蚀处理层15b的与金属箔层14相对侧的面上形成密封剂层17的步骤。
(步骤S11)
在步骤S11中,在金属箔层14的一面上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a,在金属箔层14的另一面上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b。防腐蚀处理层15a及15b可以各自单独地形成,也可以将两者一次地形成。具体而言,例如,通过在金属箔层14的两面上涂布防腐蚀处理剂(防腐蚀处理层的母材),然后,依次进行干燥、固化、烧结,从而一次地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a及15b。另外,可以在金属箔层14的一面上涂布防腐蚀处理剂,依次进行干燥、固化、烧结,形成了防腐蚀处理层15a后,在金属箔层14的另一面上同样地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b。防腐蚀处理层15a及15b的形成顺序并无特别限制。另外,关于防腐蚀处理剂,在防腐蚀处理层15a和防腐蚀处理层15b中可使用不同的防腐蚀处理剂,也可使用相同的防腐蚀处理剂。作为上述防腐蚀处理剂,可使用(例如)涂布型铬酸盐处理用的防腐蚀处理剂等。防腐蚀处理剂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例如)凹版涂布法、凹版逆转涂布法、辊涂布法、逆辊涂布法、模头涂布法、棒涂布法、吻合涂布法、逗号涂布法等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金属箔层14,可使用未经处理的金属箔层,也可使用通过湿式脱脂处理或干式脱脂处理而进行了脱脂处理的金属箔层。
(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在基材层11的其中一面上形成易粘接处理层12。在此,作为易粘接处理层12的形成方法的一个例子,对于生产线内涂布(inline coat)法进行说明。首先,制备含有分散体的水性涂布液,该分散体通过使作为易粘接处理层12的主成分的上述树脂用分散剂分散而成。接着,对结晶取向完成前的热塑性树脂膜(基材层11的母材)的其中一面涂布上述水性涂布液。其次,干燥涂布的上述水性涂布液,其后,对热塑性树脂膜朝至少一个轴方向进行拉伸。
其次,通过热处理,使热塑性树脂膜的取向完成,由此可得到在基材层11的其中一面上形成有易粘接处理层12的层叠体。通过利用这种生产线内涂布法形成易粘接处理层12,可提高基材层11与易粘接处理层12的密合性。需要说明的是,易粘接处理层12的形成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可采用任何方法。另外,形成易粘接处理层12的时间点也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使用用于形成粘接层13的粘接剂并采用干式层压等方法,从而将防腐蚀处理层15a的与金属箔层14相对侧的面和上述层叠体的易粘接处理层12侧的面贴合。在步骤S13中,为了促进粘接性,可在室温至100℃的范围内进行老化(养护)处理。老化时间(例如)为1至10天。
(步骤S14)
步骤S13后,在将基材层11、易粘接处理层12、粘接层13、防腐蚀处理层15a、金属箔层14和防腐蚀处理层15b依次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的防腐蚀处理层15b的与金属箔层14相对侧的面上,经由密封剂粘接层16形成密封剂层17。密封剂层17可通过干式层压和夹心式层压等来层叠,也可与密封剂粘接层16一起通过共挤出法来层叠。从粘接性提高的观点出发,密封剂层17优选(例如)通过夹心式层压来层叠、或者与密封剂粘接层16一起通过共挤出法来层叠,更优选通过夹心式层压来层叠。
通过以上进行了说明的步骤S11至S14,得到了封装材料10。需要说明的是,封装材料10的制造方法的步骤顺序并不限于依次实施上述步骤S11至S14的方法。可适当地改变实施的步骤的顺序,例如,在进行步骤S12后进行步骤S11等。
[蓄电装置]
其次,对具备封装材料10作为容器的蓄电装置进行说明。蓄电装置具备:包含电极的电池要素1、从上述电极延伸的引线2、以及容纳电池要素1的容器,上述容器由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以密封剂层17为内侧的方式形成。上述容器可以将两个封装材料以密封剂层17彼此对向的方式重合,并将重合的封装材料10的周缘部进行热熔接而得到,另外,也可以将一个封装材料折回并重合,并同样地将封装材料10的周缘部进行热熔接而得到。另外,蓄电装置可具备封装材料20作为容器。作为蓄电装置,可列举出(例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以及铅蓄电池等二次电池以及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化学电容器。
引线2由以密封剂层17为内侧而形成容器的封装材料10夹持并密封。引线2也可以经由接头片密封剂而由封装材料10夹持。
[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次,对使用上述的封装材料10制造蓄电装置的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以使用压花型封装材料30制造二次电池40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上述压花型封装材料30的图。图3的(a)~(d)是表示使用封装材料10的单侧成型加工电池的制造步骤的立体图。作为二次电池40,也可以为设有两个压花型封装材料30那样的封装材料,并将这样的封装材料彼此一边调整对准度一边进行贴合而制成的两侧成型加工电池。另外,压花型封装材料30可使用封装材料10来形成。
作为单侧成型加工电池的二次电池40可以通过例如以下的步骤S21至S25来制造。
步骤S21:制备封装材料10、包含电极的电池要素1、以及从上述电极延伸的引线2的步骤。
步骤S22:在封装材料10的单面形成用于配置电池要素1的凹部32的步骤(参照图3(a)及图3(b))。
步骤S23:在压花型封装材料30的成型加工区域(凹部32)配置电池要素1,以盖部34覆盖凹部32的方式折回压花型封装材料30并重叠,并以夹持从电池要素1延伸的引线2的方式将压花型封装材料30的一边进行加压热熔接的步骤(参照图3(b)及图3(c))。
步骤S24:留下夹持引线2的边以外的一边,将其他边进行加压热熔接,其后,从留存的一边注入电解液,并在真空状态下将留存的一边进行加压热熔接的步骤(参照图3(c))。
步骤S25:切除夹持引线2的边以外的加压热熔接边端部,并向成型加工区域(凹部32)侧弯折的步骤(参照图3(d))。
(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制备封装材料10、包含电极的电池要素1、以及从上述电极延伸的引线2。封装材料10基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来制备。作为电池要素1及引线2,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周知的电池要素1及引线2。
(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在封装材料10的密封剂层17侧形成用于配置电池要素1的凹部32。凹部32的平面形状作成与电池要素1的形状一致的形状,例如俯视呈矩形。凹部32例如通过将具有矩形的压力面的按压部件相对于封装材料10的一部分沿其厚度方向按压而形成。另外,按压的位置,即凹部32形成于距切成长方形的封装材料10的中央处偏向封装材料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的位置。由此,在成型加工后可以将未形成凹部32的另一端部侧折回而形成盖(盖部34)。
作为形成凹部32的方法,更具体而言可举出使用模具的成型加工(深冲压成型)。作为成型方法,可举出使用配置成具有封装材料10的厚度以上的间隙的母模和公模,将公模与封装材料10一同向母模压入的方法。通过调整公模的压入量,可以将凹部32的深度(深冲压量)调整成所需的量。通过在封装材料10形成凹部32,得到压花型封装材料30。该压花型封装材料30具有例如如图2所示的形状。在此,图2(a)是压花型封装材料30的立体图;图2(b)是沿着图2(a)所示的压花型封装材料30的b-b线的纵剖面图。
(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在压花型封装材料30的成型加工区域(凹部32)内配置由正极、隔板及负极等构成的电池要素1。另外,从电池要素1延伸并与正极及负极分别接合的引线2从成型加工区域(凹部32)向外部引出。其后,压花型封装材料30在其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处折回,并以密封剂层17彼此为内侧的方式重合,并将压花型封装材料30的夹持引线2的一边进行加压热熔接。加压热熔接通过温度、压力及时间这三个条件控制,可以适宜设定。加压热熔接的温度优选为使密封剂层17熔解的温度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剂层17热熔接前的厚度相对于引线2的厚度优选为40%以上80%以下。通过密封剂层17的厚度为上述下限值以上,有热熔接树脂可以充分填充引线2端部的倾向,通过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可以适度抑制二次电池40的封装材料10端部的厚度,能够降低水分从封装材料10端部的渗入量。
(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留下夹持引线2的边以外的一边,进行其他边的加压热熔接。其后,从留存的一边注入电解液,并在真空状态下将留存的一边进行加压热熔接。加压热熔接的条件与步骤S23相同。
(步骤S25)
切除夹持引线2的边以外的周缘加压热熔接边端部,去除从端部露出的密封剂层17。之后,将周缘加压热熔接部向成型加工区域32侧折回,形成折回部42,由此得到二次电池40。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已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不受所述特定的实施方案所限定,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改变。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基材层的准备)
作为基材层11,准备通过管式双轴拉伸法制造的下述的尼龙膜A-1-1至A-1-2、B-1-1至B-1-7、C-1-1至C-1-3和D-1-1至D-1-2。以下示出各尼龙膜的厚度、95℃热水收缩率和180℃热收缩率。
A-1-1:厚度为15μm、95℃热水收缩率为3.6%、180℃热收缩率为5.3%。
A-1-2:厚度为15μm、95℃热水收缩率为2.8%、180℃热收缩率为3.0%。
B-1-1: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4.0%、180℃热收缩率为4.8%。
B-1-2: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4.0%、180℃热收缩率为4.8%。
B-1-3: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3.6%、180℃热收缩率为9.4%。
B-1-4: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3.7%、180℃热收缩率为15.2%。
B-1-5: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2.6%、180℃热收缩率为2.7%。
B-1-6: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7.7%、180℃热收缩率为15.1%。
B-1-7: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4.8%、180℃热收缩率为20.4%。
C-1-1: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4.0%、180℃热收缩率为4.8%。
C-1-2: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3.6%、180℃热收缩率为9.4%。
C-1-3: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3.7%、180℃热收缩率为15.2%。
D-1-1: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3.7%、180℃热收缩率为4.5%。
D-1-2: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2.4%、180℃热收缩率为2.8%。
(易粘接处理层形成用涂布剂的调制)
作为易粘接处理层形成用涂布剂,调制下述组成的涂布剂。
涂布剂:将“ニホンポリウレタン工業株式会社”制的自乳化型多异氰酸酯“AQUANATE 100”和“日本触媒化学工業株式会社”制的圆球状二氧化硅微粒“SEAHOSTARKE-P30”(平均粒径为0.3μm)以95/5/0.5的掺合比(质量比)添加到“東亞合成株式会社”制的水溶性聚酯“ARON MELT PES-1000”中,并用水稀释。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1中,通过以下的方法制作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首先,作为金属箔层14,准备厚度为40μm的软质铝箔8079材料(“東洋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制)。接下来,通过凹版涂布,在金属箔层14的两面上涂布使用蒸馏水作为溶剂且调整为固体浓度为10质量%的多磷酸钠稳定化氧化铈溶胶(防腐蚀处理剂)。此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氧化铈,磷酸为10质量份。
其次,将涂布的多磷酸钠稳定化氧化铈溶胶干燥后,通过依次进行烘烤处理,从而在金属箔层14的一面上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a,在金属箔层14的另一面上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b。此时,作为烘烤条件,温度设定为150℃,处理时间设定为30秒。
接下来,作为基材层11,使用尼龙膜A-1-1,对基材层11的单面进行了电晕处理。
其次,在金属箔层14的防腐蚀处理层15a的与金属箔层14相对侧的面上,涂布聚氨酯系粘接剂作为粘接层13。接下来,通过干式层压法,经由粘接层13将金属箔层14与基材层11的电晕处理过的面粘接。其后,通过将由基材层11、粘接层13、防腐蚀处理层15a、金属箔层14和防腐蚀处理层15b构成的结构体在温度为60℃的气氛中放置6天,从而进行了老化处理。
接下来,在防腐蚀处理层15b的与金属箔层14相对侧的面上,涂布聚氨酯系粘接剂作为密封剂粘接层16,该聚氨酯系粘接剂通过将多异氰酸酯掺合到溶解于甲苯和甲基环己烷的混合溶剂中的酸改性聚烯烃中而得。然后,通过干式层压法,经由密封剂粘接层16将成为密封剂层17的厚度为40μm的聚烯烃膜(对未拉伸聚丙烯膜的密封剂粘接层16侧的面进行了电晕处理的膜)与金属箔层14粘接。之后,通过将由基材层11、粘接层13、防腐蚀处理层15a、金属箔层14、防腐蚀处理层15b、密封剂粘接层16和密封剂层17构成的结构体在温度为40℃的气氛中放置6天,从而进行了老化处理。由此,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
(比较例1-1)
在比较例1-1中,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A-1-2。
<成型深度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1-1及比较例1-1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依照以下方法评价可进行深冲压成型的成型深度。首先,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以密封剂层17面朝上方的方式配置在成型装置内。将成型装置的成型深度按每0.5mm设定为5.0至7.5mm,在室温为23℃、露点温度为-35℃的环境下进行冷成型。需要说明的是,冲模使用具有70mm×80mm的长方形横截面、底面具有1.00mm的冲模半径(RP)、侧面具有1.00mm的冲模圆角半径(RCP)的冲模。另外,凹模使用开口部上表面具有1.00mm的凹模半径(RD)的凹模。一边对封装材料10照光一边以目视确认进行了冷成型的部分有无断裂及针孔,求出断裂及针孔均未发生的情况下可进行深冲压成型的成型深度的最大值。结果示于表1中。
<密合性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1-1及比较例1-1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以下的方法评价了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首先,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以密封剂层17面朝上方的方式配置在成型装置内。将成型装置的成型深度设定为5mm,在室温为23℃、露点温度为-35℃的环境下进行冷成型。需要说明的是,冲模使用具有70mm×80mm的长方形横截面、底面具有1.00mm的冲模半径(RP)、侧面具有1.00mm的冲模圆角半径(RCP)的冲模。另外,凹模使用了在开口部上表面具有1.00mm的凹模半径(RD)的凹模。
其次,将经冷成型的封装材料10放入装有30mL的1M六氟化磷酸锂溶液(溶剂体积比=碳酸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1:1:1)的100mL容量的烧杯中。接下来,将装有封装材料10的烧杯封入18L的四方形罐内,通过在40℃的温度环境下放置2小时,从而使封装材料10暴露于电解液中。之后,从该18L的四方形罐内的烧杯中取出封装材料10,放入110℃的烘箱内、或者放置于温度为60℃且湿度为95%的环境下、或者放入50℃的热水中。然后,在其1周后、2周后、3周后及4周后,通过目视确认封装材料10的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有无剥离,求出在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未确认到有剥离的期间的最大值(单位:周)。基于其结果,根据以下的评价标准,对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A:即使在4周后也未确认有剥离。
B:在3周后未确认有剥离,但在4周后发生了剥离。
C:在2周后未确认有剥离,但在3周后发生了剥离。
D:在1周后未确认有剥离,但在2周后发生了剥离。
E:在1周后发生了剥离。
[表1]
Figure BDA0003572440210000351
从表1中所示的结果可知,在使基材层11的厚度为15μm的封装材料中,对于使用了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4至16%的聚酰胺膜作为基材层11的实施例1-1的封装材料,其与使用了180℃热收缩率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聚酰胺膜的比较例1-1的封装材料相比,确认了能够在维持密合性的同时提高深冲压成型性。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2中,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在金属箔层14的两面上涂布由酚醛树脂、氟化铬化合物及磷酸组成的处理液以形成被膜,然后进行烘烤从而进行铬酸盐处理而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a及15b,而不是使用多磷酸钠稳定化氧化铈溶胶来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a及15b,并且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B-1-1。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3中,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B-1-2。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4中,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B-1-3。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1-5中,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B-1-4。
(比较例1-2)
在比较例1-2中,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B-1-5。
(比较例1-3)
在比较例1-3中,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B-1-6。
(比较例1-4)
在比较例1-4中,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B-1-7。
<成型深度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1-2至1-5以及比较例1-2至1-4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1-1等相同的试验方法,对于可进行深冲压成型的成型深度进行了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密合性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1-2至1-5以及比较例1-2至1-4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1-1等相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结果示于表2中。
[表2]
Figure BDA0003572440210000361
从表2中所示的结果可知,在使基材层11的厚度为25μm的封装材料中,对于使用了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4至16%的聚酰胺膜作为基材层11的实施例1-2至1-5的封装材料,其与使用了95℃热水收缩率及180℃热收缩率的至少一者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聚酰胺膜的比较例1-2至1-4的封装材料相比,确认了能够在良好地维持密合性的同时提高深冲压成型性。
(实施例1-6)
在实施例1-6中,对于实施例1-1进行了以下的改变。在实施例1-6中,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C-1-1。另外,密封剂粘接层16通过将成为密封剂粘接层16的母材的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三井化学社制、商品名:Admer)挤出而形成。此时,使密封剂粘接层16的厚度为20μm。另外,采用夹心式层压法来代替干式层压法,在180℃下经由密封剂粘接层16在防腐蚀处理层15b上粘接(加热压接)成为密封剂层17的厚度为60μm的聚烯烃膜(对未拉伸聚丙烯膜的密封剂粘接层16侧的面进行了电晕处理的膜)。在实施例1-6中,除了进行了上述的改变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
(实施例1-7)
在实施例1-7中,与实施例1-6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C-1-2。
(实施例1-8)
在实施例1-8中,与实施例1-6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C-1-3。
<成型深度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1-6至1-8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1-1等相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可进行深冲压成型的成型深度。结果示于表3中。
<密合性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1-6至1-8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1-1等相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结果示于表3中。
[表3]
Figure BDA0003572440210000371
从表3中所示的结果可知,在使基材层11的厚度为25μm的封装材料中,对于使用了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4至16%的聚酰胺膜作为基材层11的实施例1-6至1-8的封装材料,即使在采用夹心式层压法设置了密封剂粘接层16的情况下,也确认了能够在维持密合性的同时提高深冲压成型性。
(实施例1-9)
在实施例1-9中,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在基材层11的粘接层13侧的面上形成易粘接处理层12,而不是对基材层11的单面进行电晕处理,并且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D-1-1。对于易粘接处理层12,使用生产线内涂布法,以使固体成分为0.1g/m2的方式将成为易粘接处理层12的母材的涂布剂涂布于基材层11的单面,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了厚度为约0.1μm的易粘接处理层12。
(比较例1-6)
在比较例1-6中,与实施例1-9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尼龙膜D-1-2。
<成型深度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1-9及比较例1-6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1-1等相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可进行深冲压成型的成型深度。结果示于表4中。
<密合性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1-9及比较例1-6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1-1等相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结果示于表4中。
[表4]
Figure BDA0003572440210000381
从表4中所示的结果可知,在使基材层11的厚度为25μm且设置了易粘接处理层12的封装材料中,对于使用了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4至16%的聚酰胺膜作为基材层11的实施例1-9的封装材料,其与使用了180℃热收缩率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聚酰胺膜的比较例1-6的封装材料相比,确认了能够在维持密合性的同时提高深冲压成型性。
(基材层的准备)
作为基材层11,准备了通过同时双轴拉伸法制造的下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A-2-1至A-2-2、B-2-1至B-2-7以及C-2-1至C-2-2。以下示出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厚度、95℃热水收缩率和180℃热收缩率。
A-2-1:厚度为12μm、95℃热水收缩率为3.5%、180℃热收缩率为18.7%。
A-2-2:厚度为12μm、95℃热水收缩率为2.5%、180℃热收缩率为6.0%。
B-2-1: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2.8%、180℃热收缩率为19.9%。
B-2-2: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2.8%、180℃热收缩率为19.9%。
B-2-3: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3.3%、180℃热收缩率为23.8%。
B-2-4: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2.4%、180℃热收缩率为11.2%。
B-2-5: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2.6%、180℃热收缩率为5.7%。
B-2-6: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8.5%、180℃热收缩率为19.0%。
B-2-7: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6.0%、180℃热收缩率为19.9%。
C-2-1: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2.6%、180℃热收缩率为18.4%。
C-2-2:厚度为25μm、95℃热水收缩率为3.1%、180℃热收缩率为6.6%。
(易粘接处理层形成用涂布剂的调制)
作为易粘接处理层形成用涂布剂,调制下述组成的涂布剂。
涂布剂:将“ニホンポリウレタン工業株式会社”制的自乳化型多异氰酸酯“AQUANATE 100”和“日本触媒化学工業株式会社”制的圆球状二氧化硅微粒“SEAHOSTARKE-P30”(平均粒径为0.3μm)以95/5/0.5的掺合比(质量比)添加到“東亞合成株式会社”制的水溶性聚酯“ARON MELT PES-1000”中,并用水稀释。
(实施例2-1)
在实施例2-1中,通过以下的方法制作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首先,作为金属箔层14,准备厚度为40μm的软质铝箔8079材料(“東洋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制)。接下来,通过凹版涂布,在金属箔层14的两面上涂布使用蒸馏水作为溶剂且调整为固体浓度为10质量%的多磷酸钠稳定化氧化铈溶胶(防腐蚀处理剂)。此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氧化铈,磷酸为10质量份。
其次,将涂布的多磷酸钠稳定化氧化铈溶胶干燥后,通过依次进行烘烤处理,从而在金属箔层14的一面上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a,在金属箔层14的另一面上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b。此时,作为烘烤条件,温度设定为150℃,处理时间设定为30秒。
接下来,作为基材层11,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A-2-1,对基材层11的单面进行了电晕处理。
其次,在金属箔层14的防腐蚀处理层15a的与金属箔层14相对侧的面上,涂布聚氨酯系粘接剂作为粘接层13。接下来,通过干式层压法,经由粘接层13将金属箔层14与基材层11的电晕处理过的面粘接。其后,通过将由基材层11、粘接层13、防腐蚀处理层15a、金属箔层14和防腐蚀处理层15b构成的结构体在温度为60℃的气氛中放置6天,从而进行了老化处理。
接下来,在防腐蚀处理层15b的与金属箔层14相对侧的面上,形成了密封剂粘接层16。此时,密封剂粘接层16通过将成为密封剂粘接层16的母材的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三井化学社制、商品名:Admer)挤出而形成。此时,使密封剂粘接层16的厚度为20μm。其次,通过夹心式层压法,在180℃下经由密封剂粘接层16在防腐蚀处理层15b上粘接(加热压接)成为密封剂层17的厚度为60μm的聚烯烃膜(对未拉伸聚丙烯膜的密封剂粘接层16侧的面进行了电晕处理的膜)。由此,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
(比较例2-1)
在比较例2-1中,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A-2-2。
<成型深度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2-1及比较例2-1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依照以下方法评价可进行深冲压成型的成型深度。首先,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以密封剂层17面朝上方的方式配置在成型装置内。将成型装置的成型深度按每0.5mm设定为4.5至7.5mm,在室温为23℃、露点温度为-35℃的环境下进行冷成型。需要说明的是,冲模使用具有70mm×80mm的长方形横截面、底面具有1.00mm的冲模半径(RP)、侧面具有1.00mm的冲模圆角半径(RCP)的冲模。另外,凹模使用开口部上表面具有1.00mm的凹模半径(RD)的凹模。一边对封装材料10照光一边以目视确认进行了冷成型的部分有无断裂及针孔,求出断裂及针孔均未发生的情况下可进行深冲压成型的成型深度的最大值。结果示于表5中。表中,“<4.5”表示在成型深度4.5mm下发生了断裂及针孔中的至少一者。
<密合性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2-1及比较例2-1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以下的方法评价了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首先,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以密封剂层17面朝上方的方式配置在成型装置内。将成型装置的成型深度设定为5mm,在室温为23℃、露点温度为-35℃的环境下进行冷成型。需要说明的是,冲模使用具有70mm×80mm的长方形横截面、底面具有1.00mm的冲模半径(RP)、侧面具有1.00mm的冲模圆角半径(RCP)的冲模。另外,凹模使用了在开口部上表面具有1.00mm的凹模半径(RD)的凹模。
其次,将经冷成型的封装材料10放入装有30mL的1M六氟化磷酸锂溶液(溶剂体积比=碳酸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1:1:1)的100mL容量的烧杯中。接下来,将装有封装材料10的烧杯封入18L的四方形罐内,通过在40℃的温度环境下放置2小时,从而使封装材料10暴露于电解液中。之后,从该18L的四方形罐内的烧杯中取出封装材料10,放入110℃的烘箱内、或者放置于温度为60℃且湿度为95%的环境下、或者放入50℃的热水中。然后,在其1周后、2周后、3周后、4周后及9周后,通过目视确认封装材料10的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有无剥离,求出在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未确认到有剥离的期间的最大值(单位:周)。基于其结果,根据以下的评价标准,对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示于表5中。如果为B以上的评价,则可以说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良好。
A:即使在9周后也未确认有剥离。
B:在4周后未确认有剥离,但在9周后发生了剥离。
C:在3周后未确认有剥离,但在4周后发生了剥离。
D:在2周后未确认有剥离,但在3周后发生了剥离。
E:在1周后未确认有剥离,但在2周后发生了剥离。
F:在1周后发生了剥离。
[表5]
Figure BDA0003572440210000421
从表5中所示的结果可知,在使基材层11的厚度为12μm的封装材料中,对于使用了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10至25%的聚酯膜作为基材层11的实施例2-1的封装材料,其与使用了180℃热收缩率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聚酯膜的比较例2-1的封装材料相比,确认了能够在维持密合性的同时提高深冲压成型性。
(实施例2-2)
在实施例2-2中,对于实施例2-1进行了以下的改变。在实施例2-2中,作为密封剂粘接层16,涂布了聚氨酯系粘接剂,该聚氨酯系粘接剂通过将多异氰酸酯掺和到溶解于甲苯及甲基环己烷的混合溶剂的酸改性聚烯烃中而得。另外,采用干式层压法以代替夹心式层压法,经由密封剂粘接层16将成为密封剂层17的厚度为40μm的聚烯烃膜(对未拉伸聚丙烯膜的密封剂粘接层16侧的面进行了电晕处理的膜)与金属箔层14粘接。然后,通过将由基材层11、粘接层13、防腐蚀处理层15a、金属箔层14、防腐蚀处理层15b、密封剂粘接层16和密封剂层17构成的结构体在温度为40℃的气氛中放置6天,从而进行了老化处理。在实施例2-2中,除了进行了上述的改变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
<成型深度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2-2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2-1等相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可进行深冲压成型的成型深度。结果示于表6中。
<密合性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2-2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2-1等相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结果示于表6中。
[表6]
Figure BDA0003572440210000431
从表6中所示的结果可知,在使基材层11的厚度为12μm的封装材料中,对于使用了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10至25%的聚酯膜作为基材层11的实施例2-2的封装材料,即使在通过干式层压法设置了密封剂粘接层16的情况下,也确认了能够在维持密合性的同时提高深冲压成型性。
(实施例2-3)
在实施例2-3中,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在金属箔层14的两面上涂布由酚醛树脂、氟化铬化合物及磷酸组成的处理液以形成被膜,然后进行烘烤从而进行铬酸盐处理而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a及15b,而不是使用多磷酸钠稳定化氧化铈溶胶来形成防腐蚀处理层15a及15b,并且将基材层11改变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B-2-1。
(实施例2-4)
在实施例2-4中,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B-2-2。
(实施例2-5)
在实施例2-5中,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B-2-3。
(实施例2-6)
在实施例2-6中,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B-2-4。
(比较例2-2)
在比较例2-2中,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B-2-5。
(比较例2-3)
在比较例2-3中,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B-2-6。
(比较例2-4)
在比较例2-4中,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B-2-7。
<成型深度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2-3至2-6以及比较例2-2至2-4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2-1等相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可进行深冲压成型的成型深度。结果示于表7中。
<密合性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2-3至2-6以及比较例2-2至2-4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2-1等相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结果示于表7中。
[表7]
Figure BDA0003572440210000451
从表7中所示的结果可知,在使基材层11的厚度为25μm的封装材料中,对于使用了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10至25%的聚酯膜作为基材层11的实施例2-3至2-6的封装材料,其与使用了95℃热水收缩率和180℃热收缩率的至少一者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聚酯膜的比较例2-2至2-4的封装材料相比,确认了能够在维持密合性的同时提高深冲压成型性。
(实施例2-7)
在实施例2-7中,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在基材层11的粘接层13侧的面上形成易粘接处理层12,而不是对基材层11的单面进行电晕处理,并且将基材层11改变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C-2-1。对于易粘接处理层12,使用生产线内涂布法,以使固体成分为0.1g/m2的方式将成为易粘接处理层12的母材的涂布剂涂布于基材层11的单面,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了厚度为约0.1μm的易粘接处理层12。
(比较例2-5)
在比较例2-5中,与实施例2-7同样地制作了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不同之处在于:将基材层11改变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C-2-2。
<成型深度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2-7和比较例2-5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2-1等相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可进行深冲压成型的成型深度。结果示于表8中。
<密合性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2-7和比较例2-5中所制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2-1等相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基材层11与金属箔层14之间的密合性。结果示于表8中。
[表8]
Figure BDA0003572440210000461
从表8中所示的结果可知,在使基材层11的厚度为25μm且设置了易粘接处理层12的封装材料中,对于使用了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10至25%的聚酯膜作为基材层11的实施例2-7的封装材料,其与使用了180℃热收缩率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聚酯膜的比较例2-5的封装材料相比,确认了能够在维持密合性的同时提高深冲压成型性。
符号说明
1···电池要素;2···引线;10···封装材料(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1···基材层;12···易粘接处理层;13···粘接层;14···金属箔层;15a、15b···防腐蚀处理层;16···密封剂粘接层;17···密封剂层;30···压花型封装材料;32···成型加工区域(凹部);34···盖部;40···二次电池。

Claims (5)

1.一种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其具有依次层叠至少基材层、粘接层、金属箔层、密封剂粘接层和密封剂层而成的结构,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与所述粘接层之间的易粘接处理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金属箔层的两面上的第一和第二防腐蚀处理层,
在所述易粘接处理层与所述第一防腐蚀处理层之间仅层叠有所述粘接层,
在所述第二防腐蚀处理层与所述密封剂层之间仅层叠有所述密封剂粘接层,
所述基材层为由95℃热水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10%至25%的聚酯膜构成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其中,所述易粘接处理层是包含选自由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接枝聚酯树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树脂的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其中,所述防腐蚀处理层包含:稀土类元素氧化物;以及磷酸或磷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其中,所述稀土类元素氧化物为氧化铈。
5.一种蓄电装置,其包括:包含电极的电池要素;从所述电极延伸出来的引线;和容纳所述电池要素的容器,
所述容器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以使所述密封剂层成为内侧的方式形成。
CN202210322936.0A 2015-03-03 2016-03-02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Pending CN1146960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1274A JP6819029B2 (ja) 2015-03-03 2015-03-03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JP2015041271A JP6596844B2 (ja) 2015-03-03 2015-03-03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JP2015-041271 2015-03-03
JP2015-041274 2015-03-03
CN201680012536.2A CN107408642A (zh) 2015-03-03 2016-03-02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PCT/JP2016/056393 WO2016140256A1 (ja) 2015-03-03 2016-03-02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2536.2A Division CN107408642A (zh) 2015-03-03 2016-03-02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6014A true CN114696014A (zh) 2022-07-01

Family

ID=5684937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59207.8U Active CN205631608U (zh) 2015-03-03 2016-03-02 蓄电装置用外装构件和使用了该外装构件的蓄电装置
CN202210322936.0A Pending CN114696014A (zh) 2015-03-03 2016-03-02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CN201680012536.2A Pending CN107408642A (zh) 2015-03-03 2016-03-02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59207.8U Active CN205631608U (zh) 2015-03-03 2016-03-02 蓄电装置用外装构件和使用了该外装构件的蓄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2536.2A Pending CN107408642A (zh) 2015-03-03 2016-03-02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93111B2 (zh)
EP (1) EP3267506B1 (zh)
CN (3) CN205631608U (zh)
WO (1) WO20161402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2084B2 (ja) * 2015-10-07 2021-04-21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包装材、ケースおよび蓄電デバイス
JP6037070B1 (ja) * 2016-02-22 2016-11-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セル
KR20170139303A (ko) * 2016-06-09 2017-12-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
JP2018055976A (ja) * 2016-09-29 2018-04-05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包装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844984B (zh) * 2016-10-20 2022-05-0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以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CN109963712A (zh) * 2016-12-28 2019-07-02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WO2018174056A1 (ja) * 2017-03-21 2018-09-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電池用包装材料、その製造方法、電池用包装材料用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フィルム、及び電池
JP6943045B2 (ja) * 2017-07-10 2021-09-2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WO2019013099A1 (ja) * 2017-07-10 2019-01-1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JP7033414B2 (ja) * 2017-09-14 2022-03-10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成形用包装材、蓄電デバイス用外装ケース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CN108179407A (zh) * 2017-12-19 2018-06-19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锂电池用钝化液及其包装材料
JP6849162B1 (ja) * 2019-08-20 2021-03-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用外装材の成形工程における品質管理方法、蓄電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蓄電デバイス用外装材、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US10849235B1 (en) * 2020-05-20 2020-11-24 Tactotek Oy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a structure and structure
CN113745718A (zh) * 2020-05-29 2021-12-03 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蓄电设备外包装材料用层叠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49597A1 (en) * 2010-09-08 2013-06-13 Masayoshi Suzuta Lithium ion battery outer cover material
JP2014069383A (ja) * 2012-09-28 2014-04-21 Toray Ind Inc 積層体
CN103918099A (zh) * 2011-11-07 2014-07-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
US20150030910A1 (en) * 2013-07-29 2015-01-29 Showa Denko Packaging Co., Ltd. Packaging material and molded ca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2468B1 (ko) * 2000-12-26 2006-03-17 주식회사 코오롱 스팀살균이 가능한 이축연신 폴리아미드 필름의 제조방법
EP1315219B1 (en) * 2001-06-20 2010-09-0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Battery packing material
JP5519895B2 (ja) * 2005-05-27 2014-06-11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電池ケース用包材及び電池用ケース
GB0602678D0 (en) * 2006-02-09 2006-03-22 Dupont Teijin Films Us Ltd Polyester film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WI511351B (zh) * 2010-10-14 2015-12-0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鋰離子電池用外裝材料
HUE037546T2 (hu) * 2010-12-24 2018-09-28 Toray Industries Poliészter film és laminátum ennek alkalmazásával
JP5966611B2 (ja) * 2011-05-24 2016-08-10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体
JP5948796B2 (ja) 2011-11-07 2016-07-0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外装材
JP5942385B2 (ja) 2011-11-07 2016-06-2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用外装材
CN110077038A (zh) * 2011-11-07 2019-08-0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
KR20150035689A (ko) * 2012-07-24 2015-04-07 유니띠까 가부시키가이샤 냉간 성형용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954084B2 (ja) * 2012-09-28 2016-07-20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49597A1 (en) * 2010-09-08 2013-06-13 Masayoshi Suzuta Lithium ion battery outer cover material
CN103918099A (zh) * 2011-11-07 2014-07-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
JP2014069383A (ja) * 2012-09-28 2014-04-21 Toray Ind Inc 積層体
US20150030910A1 (en) * 2013-07-29 2015-01-29 Showa Denko Packaging Co., Ltd. Packaging material and molded ca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65825A1 (en) 2017-12-21
EP3267506A4 (en) 2018-11-21
US10693111B2 (en) 2020-06-23
WO2016140256A1 (ja) 2016-09-09
EP3267506A1 (en) 2018-01-10
KR20170125047A (ko) 2017-11-13
EP3267506B1 (en) 2023-11-01
CN107408642A (zh) 2017-11-28
CN205631608U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96014A (zh)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US10790481B2 (en) Packaging material for power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ackaging material for power storage device
CN105849932B (zh) 锂电池用封装材料
CN108140751B (zh)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以及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8140749B (zh)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CN108604649B (zh)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以及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的制造方法
JP6596844B2 (ja)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JP2023133324A (ja)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JP2019029220A (ja)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
CN110832662B (zh)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以及使用了该封装材料的蓄电装置
JP2017091767A (ja)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CN109844984B (zh)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以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JP7185995B2 (ja)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240081B2 (ja)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蓄電装置用外装材の製造方法
JP2019016563A (ja)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KR102662941B1 (ko) 축전 장치용 외장재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축전 장치
JP2017059388A (ja)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JP6819029B2 (ja)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JP2017076532A (ja)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JP2020198314A (ja) 蓄電装置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JP2017182921A (ja) 蓄電デバイス用外装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