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9981A - 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9981A
CN114629981A CN202210132943.4A CN202210132943A CN114629981A CN 114629981 A CN114629981 A CN 114629981A CN 202210132943 A CN202210132943 A CN 202210132943A CN 114629981 A CN114629981 A CN 114629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ual effect
polishing
metal workpiece
treatment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29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9981B (zh
Inventor
史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329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9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9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9981A/zh
Priority to US18/168,159 priority patent/US2023026215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9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9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相交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为呈现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为呈现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一视觉效果不同,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为镜面效果;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一视觉效果的分界线用于区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超轻薄电脑得到越来越多高端消费人群的青睐,亮眼的外观是产品必不可少的特征,相关技术采用金属材料来制作电子设备的外壳,通过金属的质感来提升电子设备产品的整体质感。
但是,相关技术中对金属进行处理时大多是对平面金属进行处理,如何对具有多个相交表面的金属外壳进行表面处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体成型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相交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为呈现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为呈现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一视觉效果不同,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为镜面效果;
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一视觉效果的分界线用于区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二视觉效果的分界线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交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表面为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金属壳体的顶部或者所述金属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金属壳体的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视觉效果为通过针对所述金属壳体按照第一制备流程在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为在所述第一制备流程的基础上基于第二制备流程在所述第二表面形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金属工件,所述金属工件包括相交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金属工件为经过第一制备流程处理后的金属工件;
基于第二制备流程针对所述金属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处理,形成呈现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表面以及呈现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一视觉效果不同,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为镜面效果;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为所述呈现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为所述呈现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一视觉效果的分界线用于区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制备流程至少包括:
通过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处理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在所述第一制备流程中通过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的保护层,以去除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的所述保护层;
针对经过所述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形成所述镜面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的加工时长与所述抛光处理的抛光时长成正比,且在所述加工时长和所述抛光时长内,所述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和所述抛光处理的过程不对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的保护层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至少包括:
采用不同的高光铣刀依次对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以去除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的所述保护层;
所述抛光处理至少包括:
对加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依次进行第一抛光处理和第二抛光处理,以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形成所述镜面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抛光处理的处理精度大于所述第二抛光处理的处理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制备流程处理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进行治具保护处理或贴膜保护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使得具有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金属壳体的第一表面呈现第一视觉效果,第二表面呈现具有镜面效果的第二视觉效果,能够实现对具有多个相交表面的金属壳体的部分表面进行外观处理,使得金属壳体外观的一部分呈现高亮的镜面效果,在外观上更加具有吸引力,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保证了金属外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交界线的流畅度,提高了交界处的品质,提升了电子设备外观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a是手机中框的外观示意图;
图1b是笔记本外壳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下文对于实施例的描述旨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和说明,而不应当理解为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构件。为了清晰起见,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可能省略了一些公知部件和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顶”或“底”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当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相关技术中,对电子设备进行表面处理大多是对手机的中框进行表面处理,如图1a所示,手机的中框表面A是一个边框的外表面,没有与中框垂直相交的平面,因此对手机中框进行表面处理时,不会对其他相交的面造成损伤。但是,当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时,笔记本电脑的外壳具有多个相交的面,如图1b所示,笔记本外壳的每一部分具有顶面B、底面C和与顶面B和底面C相交的侧壁D,采用相关技术中的表面处理方法对侧壁D进行表面处理时,不可避免的会对顶面B和底面C造成损伤。
相关技术在对具有多个相交的面的外壳进行处理时,采用相关技术中对手机中框进行处理的流程对金属外壳进行处理,在对金属外壳加工后直接进行粗抛光和精抛光,粗抛光导致的高温等问题使得电子设备相交的两个面的相交位置会出现波浪边、交界线模糊和拐角塌边塌角等产品不良问题,会导致产品外观不符合需求。
基于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方法,根据该制备方法可以得到电子设备,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壳体20,金属壳体20包括相交的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第一部分201的外表面为呈现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表面203,第二部分202的外表面为呈现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表面20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视觉效果与第一视觉效果不同,第二表面204的第二视觉效果为镜面效果,第一表面203的第一视觉效果可以是磨砂效果,或进行雕刻后具有特殊图案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视觉效果与第一视觉效果的分界线用于区分第一表面203和第二表面204,第二视觉效果与第一视觉效果的分界线即为相交的第一表面203和第二表面204的相交线,也就是说,第一视觉效果与第二视觉效果的分界线与第一表面203和第二表面204的交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壳体的第一表面203可以是平面,金属壳体的第二表面204是与第一表面相交的金属壳体侧边框的外表面,这个侧边框可以是四边形边框,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边框,当侧边框为四边形边框时,侧边框四个角处的第二表面204可以是曲面,侧边框外表面除角外的第二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壳体20的第一部分201为金属壳体20的顶部或者金属壳体20的底部,第二部202为金属壳体20的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壳体20的第一部分201的第一视觉效果为通过针对金属壳体20按照第一制备流程在第一表面203上形成,金属壳体20的第二部分202的第二视觉效果为在第一制备流程的基础上基于第二制备流程在第二表面204上形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金属壳体具有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呈现第一视觉效果,第二表面呈现具有镜面效果的第二视觉效果,能够实现对具有多个表面的金属壳体的部分表面进行外观处理,使得金属壳体外观的一部分呈现高亮的镜面效果,在外观上更加具有吸引力,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保证了金属外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交界线的流畅度,提高了交界处的品质,提升了电子设备外观的品质。
基于上述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电子设备的制备方法,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301、获得金属工件,所述金属工件包括相交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金属工件为经过第一制备流程处理后的金属工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工件可以是任意一种塑性金属工件,由于塑性金属工件具有良好的塑性,因此便于对塑性金属工件进行塑型加工。这里,金属工件的材质可以是铝、钛或镁等轻金属,这样可以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在美观的基础上更加轻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可以是金属工件的顶部或底部,第二部分可以是金属工件的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制备流程处理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表面保护处理方式:阳极氧化处理、微弧氧化处理、覆膜处理、喷涂处理、高压转印处理或者电镀成膜处理等表面处理,经过第一制备流程处理后的金属工件表面具有功能性保护膜,例如:形成不同颜色的保护膜、防水功能保护膜、防静电功能保护膜、防刮花功能保护膜、高硬度保护膜、亮度较高或磨砂效果的保护膜等,通过表面覆膜处理形成具有功能性保护膜的金属工件,不仅使得金属工件具有上述功能,还在外观上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工件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的保护膜可以保护金属工件的第一部分的外表面在后续加工中不被破坏,造成第一部分的外表面上存在不必要的划痕,减少不必要的工艺步骤。
步骤S302、基于第二制备流程针对所述金属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处理,形成呈现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表面以及呈现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一视觉效果不同,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为镜面效果;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为所述呈现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为所述呈现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一视觉效果的分界线用于区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制备流程只针对金属工件的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即第二制备流程只针对金属工件的侧壁表面。对金属工件的侧壁表面进行第二制备流程处理后,第二部分外表面形成第二视觉效果,第一部分外表面形成第一视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金属工件进行第一制备流程之后,金属工件表面具有保护膜,因此,在对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第二制备流程处理时,不会对第一部分的外表面造成损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保护第一部分的外表面,还可以对第一部分的外表面进行治具保护处理或隔离膜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制备流程至少包括:
步骤S3021、通过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处理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在所述第一制备流程中通过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的保护层,以去除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的所述保护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Computerized Numeri calControl,CNC)可以包括采用不同的高光铣刀依次对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处理,例如,对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依次进行第一高光铣刀处理、第二高光铣刀处理和第三高光铣刀处理,以去除第二部分的外表面的保护层和去除在形成金属工件时,在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形成的刀纹。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光铣刀处理可以是通过高光铣刀对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铣削处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高光铣刀处理、第二高光铣刀处理和第三高光铣刀处理的处理精度依次增加,例如,第一高光铣刀处理中的高光铣刀的处理精度为0.15毫米(mm),即在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去除深度为0.15mm的金属材料,第二高光铣刀处理中的高光铣刀的处理精度为0.1mm,即在第一高光铣刀处理后的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去除深度为0.1mm的金属材料,第三高光铣刀处理中的高光铣刀的处理精度为0.05mm,即在第二高光铣刀处理后的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去除深度为0.05mm的金属材料。使得对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依次进行第一高光铣刀处理、第二高光铣刀处理和第三高光铣刀处理之后,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去除了第一制备流程中通过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的保护层。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高光铣刀对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铣削处理时,配置有冷却液,以使得在去除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保护层时,不会产生高温使得金属工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交界处产生变形,且不会对金属工件第一部分外表面在第一制备流程中形成的保护膜造成破坏。且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三次处理精度逐渐增加的高光铣刀处理,相比于一次高光铣刀处理直接去除预定深度的金属材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在去除第二部分外表面的保护层时,去除的厚度更加精确,减少了误差。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三次高光铣刀处理去除保护层,三次高光铣刀处理后去除了形成一体化金属工件时产生的刀纹,避免采用粗抛直接去除保护层时,产生较深的刀纹,后续不好去除刀纹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CNC中进行图案设计,使得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处理后,具有技术人员预设的图案,例如,品牌的标志等图案。
步骤S3022、针对经过所述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形成所述镜面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抛光处理至少包括对具有刀纹的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依次进行第一抛光处理和第二抛光处理,以在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形成镜面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抛光处理的处理精度大于所述第二抛光处理的处理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抛光处理的处理精度可以是指抛光时磨具粒度的粗细,第二抛光处理时的磨具粒度小于第一抛光处理时的磨具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抛光处理可以是采用蓝蜡抛光70至80秒(s),第二抛光处理可以是采用白蜡抛光70至80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抛光处理去除CNC处理后形成的浅刀纹,但会产生一些磨痕,第二抛光处理去除磨痕,在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形成镜面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第二表面进行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和抛光时,需要根据金属工件的第二部分外表面需要的外观来进行加工和抛光,第二部分外表面是与第一部分外表面相交的金属工件侧边框的外表面,这个金属边框可以是四边形边框,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边框。当金属工件侧边框为四边形边框时,侧边框四个角处的第二表面可以是曲面,侧边框外表面除角外的第二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因此,在对金属工件进行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和抛光时,需要将金属工件侧边框四个角处加工为曲面,以使得金属工件第二部分角处的外表面为具有镜面视觉效果的曲面,金属工件第二部分除角外的外表面为具有镜面视觉效果的平面或弧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的加工时长与抛光处理的抛光时长成正比,且在加工时长和抛光时长内,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和抛光处理的过程不对第一部分的外表面的保护层进行处理,以使得抛光处理能够完全去除第二部分的外表面残留的浅刀纹,使得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形成镜面效果,且不会破坏第一表面的保护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抛光处理的时长还可以与金属工件的尺寸成正比,金属工件越大,抛光时间越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金属工件进行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或抛光处理之前,先对金属工件进行清洗,去除前道工序加工时残留的金属屑。例如,可以通过磷酸钠、碳酸钠或焦磷酸钠溶液等脱脂清洗剂,对金属工件进行脱脂处理,以去除金属工件表面上的金属屑、加工时残留的油污或磨抛液等残留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金属工件之前,对金属工件进行塑性加工处理,形成外表面具有预设尺寸和预设形状的金属工件,例如,如果金属工件是制作笔记本电脑,那么预设尺寸和预设形状就是技术人员设计的笔记本外壳的尺寸和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或抛光处理之前,可以对金属工件的第二部分进行开口处理,在技术人员预设的位置进行开口处理,开口是为了金属工件形成电子设备后提供功能性连接口,例如,开口后期可以制作为电子设备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niversal Serial Bus,USB)、电源接口和网络接口等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在第一制备流程和第二制备流程处理后,使得金属工件与第一表面相交的第二表面呈现镜面效果,第一表面呈现第一视觉效果,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对具有多个表面的金属壳体的部分表面进行外观处理,使得金属壳体的外观更加美观,在外观上更加具有吸引力。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制备方法,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401、获取金属工件,对金属工件外侧壁进行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粗加工,得到粗加工后的金属工件。
这里,获取的金属工件可以是已经具有电子设备预设尺寸和预设形状的金属工件,对金属工件进行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粗加工可以是将金属工件外表面的不平整位置去掉,使得金属工件的外表面平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外壳的预设尺寸和预设形状是设计人员预先设置的,即金属外壳的尺寸参数是已知的。
步骤S402、对加工后的金属工件进行第一表面处理,得到阳极处理后的金属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处理可以是阳极氧化处理、微弧氧化处理、覆膜处理、喷涂处理、高压转印处理或者电镀成膜处理等表面处理,经过第一表面处理处理后的金属工件表面具有功能性保护膜,例如:形成不同颜色的保护膜、防水功能保护膜、防静电功能保护膜、防刮花功能保护膜、高硬度保护膜、亮度较高或磨砂效果的保护膜等,通过表面覆膜处理形成具有功能性保护膜的金属工件,使得金属工件具有上述功能,在外观上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处理是针对整个金属工件进行表面处理,以使得整个金属工件的外表面(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覆盖保护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工件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的保护膜可以保护第一表面在后续加工中不被破坏,造成不必要的划痕,减少不必要的工艺步骤。
步骤S403、对阳极处理后的金属工件进行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精加工,得到精加工后的金属工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形成保护膜之后,需要对金属工件的侧面(即第二表面)进行视觉效果处理,例如,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精加工、铣侧孔和抛光,以使得金属工件的侧面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这里,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精加工可以是高光铣刀加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精加工可以分为三步,分别是高光铣刀粗铣、高光铣刀中铣和高光铣刀精铣,从高光铣刀粗铣开始,加工精度逐渐增加,例如,高光铣刀粗铣中的高光铣刀的处理精度为0.15mm,即在金属工件的侧面去除深度为0.15mm的金属材料,高光铣刀中铣的高光铣刀的处理精度为0.1mm,即在高光铣刀粗铣后的金属工件的侧面去除深度为0.1mm的金属材料,高光铣刀精铣中的高光铣刀的处理精度为0.05mm,即在高光铣刀中铣后的金属工件的侧面去除深度为0.05mm的金属材料。经过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精加工后的金属工件的侧面(即第二表面)具有较浅的刀纹。
步骤S404、通过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对精加工后的金属工件进行铣侧孔处理,得到开口后的金属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铣侧孔是指在金属工件的侧面形成开口。
步骤S405、对开口后的金属工件进行抛光处理,得到抛光后的金属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抛光处理可以包括中抛和精抛两个步骤,中抛可以是采用蓝蜡抛光70至80s,精抛可以是采用白蜡抛光70至80s,抛光后金属工件的侧面(即第二表面)去除了第二表面的浅刀纹,具有镜面效果。
步骤S406、对抛光后的金属工件进行第二表面处理,得到电子设备的金属壳体。
这里,第二表面处理的工艺可以与第一表面处理的工艺相同或不同,第二表面处理可以为具有镜面效果的金属工件形成保护层,以使得金属工件表面不容易被划花,使得高亮的镜面效果能够保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处理可以仅针对金属工件的侧面(即具有镜面效果的第二表面)进行处理,也可以对整个金属工件表面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行第二表面处理之后的金属壳体的第一表面具有保护膜,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视觉效果,与第一表面相交的第二表面呈现具有镜面效果的第二视觉效果,由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以使得第一视觉效果和第二视觉效果之间具有一视觉效果分界线,该分界线两侧的视觉效果不同,因此,该视觉效果分界线可以用于区分金属壳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三次高光铣刀加工替代对金属工件进行粗抛的工序,避免了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明显的刀纹,也避免了粗抛导致温度太高,造成金属工件出现变形等问题,提高了产品良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制备方法,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501、获取金属工件,对金属工件进行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粗加工,得到粗加工后的金属工件。
步骤S502、对粗加工后的金属工件进行打磨处理,得到打磨后的金属工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粗加工后的金属工件进行打磨处理可以是指打磨粗加工后的金属工件表面残留的痕迹,例如,打磨掉一些未被切割掉的碎屑。
步骤S503、对打磨后的金属工件进行化学抛光处理,得到化学抛光后的金属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化学抛光处理是指通过化学药剂,对金属工件表面的不均匀区域进行溶解,得到光滑的金属工件表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化学药剂可以是磷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步骤S504、对化学抛光后的金属工件进行喷砂处理,得到喷砂后的金属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砂处理是指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金属工件表面的过程,喷砂后的金属工件表面无异物。
步骤S505、对喷砂后的金属工件进行第一表面处理,得到阳极处理后的金属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处理是针对整个金属工件进行表面处理,一时的整个金属工件的外表面(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覆盖保护膜。
步骤S506、对阳极处理后的金属工件进行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精加工,得到精加工后的金属工件。
步骤S507、对精加工后的金属工件进行铣侧孔处理,得到开口后的金属工件。
步骤S508、对开口后的金属工件进行抛光处理,得到抛光后的金属工件。
步骤S509、对抛光后的金属工件进行第二表面处理,得到电子设备的金属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处理可以仅针对金属工件的侧面(即具有镜面效果的第二表面)进行处理,也可以对整个金属工件表面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行第二表面处理之后的金属壳体的第一表面具有保护膜,具有第一视觉效果,与第一表面相交的第二表面呈现具有镜面效果的第二视觉效果,由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以使得第一视觉效果和第二视觉效果之间具有一视觉效果分界线,该分界线两侧的视觉效果不同,因此,该视觉效果分界线可以用于区分金属壳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505至步骤S509与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402至步骤S406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对金属工件侧面进行精加工和抛光之前,进行了第一表面处理,形成保护膜,保护膜保护了金属工件中不需要高亮视觉效果的表面,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对具有多个表面的金属壳体的部分表面进行外观处理,使得金属壳体外观的一部分呈现高亮的镜面效果,在外观上更加具有吸引力,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保证了金属外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交界线的流畅度,提高了交界处的品质,使得金属壳体的外观更加美观,提升了电子设备外观的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各技术特征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体成型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相交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为呈现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为呈现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一视觉效果不同,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为镜面效果;
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一视觉效果的分界线用于区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二视觉效果的分界线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交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表面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金属壳体的顶部或者所述金属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金属壳体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视觉效果为通过针对所述金属壳体按照第一制备流程在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为在所述第一制备流程的基础上基于第二制备流程在所述第二表面形成。
6.一种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金属工件,所述金属工件包括相交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金属工件为经过第一制备流程处理后的金属工件;
基于第二制备流程针对所述金属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处理,形成呈现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表面以及呈现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一视觉效果不同,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为镜面效果;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为所述呈现第一视觉效果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为所述呈现第二视觉效果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视觉效果与所述第一视觉效果的分界线用于区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制备流程至少包括:
通过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处理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在所述第一制备流程中通过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的保护层,以去除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的所述保护层;
针对经过所述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形成所述镜面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的加工时长与所述抛光处理的抛光时长成正比,且在所述加工时长和所述抛光时长内,所述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和所述抛光处理的过程不对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的保护层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至少包括:
采用不同的高光铣刀依次对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以去除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的所述保护层;
所述抛光处理至少包括:
对加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依次进行第一抛光处理和第二抛光处理,以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形成所述镜面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抛光处理的处理精度大于所述第二抛光处理的处理精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在第一制备流程处理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进行治具保护处理或贴膜保护处理。
CN202210132943.4A 2022-02-14 2022-02-14 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629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2943.4A CN114629981B (zh) 2022-02-14 2022-02-14 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
US18/168,159 US20230262153A1 (en) 2022-02-14 2023-02-13 Electronic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2943.4A CN114629981B (zh) 2022-02-14 2022-02-14 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9981A true CN114629981A (zh) 2022-06-14
CN114629981B CN114629981B (zh) 2023-10-27

Family

ID=81897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2943.4A Active CN114629981B (zh) 2022-02-14 2022-02-14 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2153A1 (zh)
CN (1) CN114629981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565A (zh) * 2012-02-24 2013-09-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9927A (zh) * 2014-10-28 2015-03-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外框及金属外框的至少两种不同外观面的加工方法
CN104972283A (zh) * 2015-07-16 2015-10-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提高移动终端金属外框外观表现力的方法
CN105214922A (zh) * 2015-08-24 2016-0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在壳体侧壁形成多种层次视觉效果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323988A (zh) * 2014-07-25 2016-02-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及其表面处理工艺
CN105458371A (zh) * 2015-12-14 2016-04-06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外观件的高光倒角加工方法
CN105817935A (zh) * 2016-03-31 2016-08-03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金属壳的高光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965215A (zh) * 2016-06-30 2016-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logo的制备方法和logo制品
US20160377893A1 (en) * 2015-06-23 2016-12-29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863021A (zh) * 2017-02-20 2017-06-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壳体的加工方法及治具
CN206855072U (zh) * 2017-05-17 2018-01-09 沈阳机床(东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镜面加工设备
US20180054904A1 (en) * 2016-08-16 2018-02-22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visual and optionally tactile features on a substrate
WO2018113099A1 (zh) * 2016-12-22 2018-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终端壳体以及终端设备
EP3462716A1 (en) * 2017-09-29 2019-04-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as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497834A (zh) * 2020-03-20 2021-10-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774450A (zh) * 2021-09-09 2021-12-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外壳的表面处理工艺和电子设备
CN113943963A (zh) * 2020-07-16 2022-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金属壳体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565A (zh) * 2012-02-24 2013-09-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3988A (zh) * 2014-07-25 2016-02-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及其表面处理工艺
CN104439927A (zh) * 2014-10-28 2015-03-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外框及金属外框的至少两种不同外观面的加工方法
US20160377893A1 (en) * 2015-06-23 2016-12-29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972283A (zh) * 2015-07-16 2015-10-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提高移动终端金属外框外观表现力的方法
CN105214922A (zh) * 2015-08-24 2016-0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在壳体侧壁形成多种层次视觉效果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458371A (zh) * 2015-12-14 2016-04-06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外观件的高光倒角加工方法
CN105817935A (zh) * 2016-03-31 2016-08-03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金属壳的高光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965215A (zh) * 2016-06-30 2016-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logo的制备方法和logo制品
US20180054904A1 (en) * 2016-08-16 2018-02-22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visual and optionally tactile features on a substrate
WO2018113099A1 (zh) * 2016-12-22 2018-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终端壳体以及终端设备
CN106863021A (zh) * 2017-02-20 2017-06-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壳体的加工方法及治具
CN206855072U (zh) * 2017-05-17 2018-01-09 沈阳机床(东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镜面加工设备
EP3462716A1 (en) * 2017-09-29 2019-04-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as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497834A (zh) * 2020-03-20 2021-10-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943963A (zh) * 2020-07-16 2022-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金属壳体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13774450A (zh) * 2021-09-09 2021-12-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外壳的表面处理工艺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62153A1 (en) 2023-08-17
CN114629981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2864B (zh) 阳极化工艺
WO2018133731A1 (zh) 壳体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07197B (zh) 一种金属零件嫁接打印方法
US20080092359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non-slip metallic shells
CN105983815B (zh) 金属中框显示屏容置位的加工方法
CN110919203B (zh) 一种陶瓷表面图案加工方法、陶瓷及电子设备壳体
CN106239835B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光面镶件的制造方法
CN114629981A (zh) 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
CN110653563B (zh) 电子产品壳体加工工艺及电子产品壳体
US2022040857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757628B (zh)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复合板材和制备电子设备壳体的设备
CN105082412A (zh) 软质零件的模具加工方法
CN107984305B (zh) 高亮手机后盖的后处理加工工艺
CN107379596B (zh) 壳体的加工方法、壳体及终端设备
CN108728882A (zh) 铝合金件的表面处理方法、电子设备的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4770032A (zh) 一种平板底盖的生产工艺
CN107009091A (zh) 一种金属手机壳体的制造方法
CN111055092A (zh) 光滑曲面板模具的加工方法以及光滑曲面板模具
CN107809566B (zh) 摄像头装饰件及其加工方法和终端
CN108237441B (zh) 3d曲面陶瓷薄片的加工方法及其获得的3d曲面陶瓷薄片
CN110572505A (zh) 终端壳体及其加工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10842653B (zh) 立体纹理的加工方法、玻璃件、玻璃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3211007A (zh) 金属壳体、及其加工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21035691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imepiece components for timepieces
CN107695549B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