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7302A -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7302A
CN114507302A CN202210407863.5A CN202210407863A CN114507302A CN 114507302 A CN114507302 A CN 114507302A CN 202210407863 A CN202210407863 A CN 202210407863A CN 114507302 A CN114507302 A CN 114507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dium
solution
conversion
water
alcoh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078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7302B (zh
Inventor
王福瑶
李道喜
刘昊
干志强
方亮
刘品阳
刘飞
王杰
李震康
夏丰杰
刘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vdo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pic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vdo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pic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vdo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pic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vdo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078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7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7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7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7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7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44Preparation of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8%‑20%,水和醇的混合溶液80%‑92%,其中,水和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醇的重量比为1:4‑4:1。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醇、水和氢氧化钠相互协同的醇钠溶液作为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使得全氟磺酰胺树脂能够在30‑55℃下进行钠化转型,不仅简化了钠化转型工艺条件,降低了能耗,而且所用原料环境友好,降低了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全氟磺酰胺树脂的钠化转型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
背景技术
1962年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开发出了商用名为Nafion®的全氟磺酸离子聚合物(PFSI,又称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化学稳定性极高的高聚物固体电解质用于宇航开发的燃料电池内,开创了全氟离子聚合物应用的先河。全氟磺酸离子聚合物(又称全氟磺酸树脂),其合成过程为以四氟乙烯、磺酰基烯醚单体共聚,制备全氟磺酸树脂前驱体(即全氟磺酰氟树脂),经钠化转型、酸化转型后得到全氟磺酸树脂,其转型过程为将-SO2F转型为-SO3Na(钠化转型),再将-SO3Na转型为-SO3H,影响树脂EW(1mol磺酸基团的树脂质量,单位g/mol)值进而影响制备质子交换膜后膜的性能。
现有一些专利公开了采用浓度25%以上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对全氟磺酰氟树脂进行钠化转型,转型温度为80-90℃,其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高,操作安全风险大,且所需温度高,能耗大。还有一些专利公开了采用氢氧化锂水溶液和二甲基亚砜(DMSO)的混合溶液先将全氟磺酰氟树脂转化成锂盐,再以稀硝酸进行酸化进行钠化转型,转型温度为70-75℃,不仅转型温度高,而且使用的氢氧化锂以及二甲基亚砜的废液对环境及操作人员影响大且后处理困难,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以解决现有全氟磺酰氟树脂进行钠化转型所采用的原料对环境和操作人员不友好以及转型温度高导致所需能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该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8%-20%,水和醇的混合溶液80%-92%,其中,该水和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醇的重量比为1:4-4:1。
进一步地,上述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8%-15%,水和醇的混合溶液85%-92%,其中,该水和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醇的重量比为1:2-2:1。
进一步地,上述醇为C1-C4的醇,优选为甲醇、乙醇、正丙醇、乙二醇或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该钠化转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全氟磺酰氟树脂和钠化转型液混合进行钠化转型,得到第一产物体系,其中,钠化转型液为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步骤S2,将上述第一产物体系进行提纯,得到钠型树脂。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中,钠化转型的温度为30-55℃,优选为40-50℃;钠化转型的时间为8-24h,优选为10-15h。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中,全氟磺酰氟树脂和钠化转型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40-60)g/mL ,优选为5:(45-55)g/mL。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中,在全氟磺酰氟树脂和钠化转型液混合之前,还包括对全氟磺酰氟树脂进行干燥的步骤,优选干燥的温度为75-85℃,干燥的时间为10-15h。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中,全氟磺酰氟树脂的粒径为18-100目。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中,全氟磺酰氟树脂和钠化转型液混合的方式为磁力搅拌,该磁力搅拌的转速为400-1000rpm,优选为600-800rpm。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将第一产物体系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二产物体系;步骤S22,将第二产物体系进行水洗和干燥,得到钠型树脂。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22中,将第二产物体系进行水洗至得到的水洗液的pH值为中性,再进行干燥。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醇、水和氢氧化钠相互协同的醇钠溶液作为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使得全氟磺酰胺树脂能够在30-55℃下进行钠化转型,不仅简化了钠化转型工艺条件,降低了能耗,而且所用原料环境友好,降低了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全氟磺酰胺树脂的钠化转型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钠型树脂的红外谱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钠型树脂的红外谱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钠型树脂的红外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所分析的,现有的全氟磺酰氟树脂进行钠化转型所采用的原料对环境和操作人员不友好以及转型温度高导致所需能耗较大,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
在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该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8%-20%,水和醇的混合溶液80%-92%,其中,水和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醇的重量比为1:4-4:1。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醇、水和氢氧化钠相互协同的醇钠溶液作为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使得全氟磺酰胺树脂能够在30-55℃下进行钠化转型,不仅简化了钠化转型工艺条件,降低了能耗,而且所用原料环境友好,降低了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全氟磺酰胺树脂的钠化转型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申请提供的全氟磺酰胺树脂的钠化转型液中,醇和氢氧化钠形成醇钠溶液,其碱性显著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全氟磺酰胺树脂的钠化转型。同时,醇作为一种良好的极性溶剂,能够促进全氟磺酰氟树脂的溶胀,使得上述钠化转型液显著提高全氟磺酰氟树脂的转型率,使得全氟磺酰氟树脂的转型率更高。
为了进一步降低上述钠化转型液对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进一步提高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率,优选按重量百分含量计,上述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8%-15%,水和醇的混合溶液85%-92%,且水和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醇的质量比为1:2-2:1,从而进一步提高上述钠化转型液的工业化生产适用性。
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在本申请提供的全氟磺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中,氢氧化钠的重量含量如为8%、10%、12%、15%、18%或20%,水和醇的混合溶液的重量含量如为80%、82%、85%、88%、90%或92%;该水和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醇的重量比如为1:4、1:3、1:2、1:1、2:3、2:1、3:4、3:2、3:1、4:1或4:3。
上述钠化转型液中的醇的种类不作限制,具备极性且能够与水互溶的醇类均可。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对于全氟磺酰氟树脂的溶胀性能,提高钠化转型效率,优选上述醇为C1-C4的醇,包括但不限于甲醇、乙醇、正丙醇、乙二醇或异丙醇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溶液。最优选地,上述醇为乙醇,以进一步提高环保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钠化转型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氢氧化钠与醇混合,得到醇钠溶液;步骤S2,将水加入上述醇钠溶液中,得到钠化转型液。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全氟磺酰氟树脂和钠化转型液混合进行钠化转型,得到第一产物体系,其中,该钠化转型液为上述第一种典型方式中提供的任一种钠化转型液;步骤S2,将上述第一产物体系进行提纯,得到钠型树脂。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Figure 957491DEST_PATH_IMAGE001
式(I)
钠化树脂的结构式如下式(
Figure 143622DEST_PATH_IMAGE002
)所示:
Figure 427972DEST_PATH_IMAGE003
式(
Figure 778182DEST_PATH_IMAGE002
上述式(I)和式(
Figure 806181DEST_PATH_IMAGE002
)中,x、y、m和n均各自独立地为自然数。
本申请提供的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在全氟磺酰胺树脂中引入上述钠化转型液进行钠化转型,不仅简化了钠化转型工艺条件,降低了能耗,而且所用原料环境友好,降低了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全氟磺酰胺树脂的钠化转型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全氟磺酰氟树脂钠化转型方法也适合用于燃料电池或氯碱工业中磺酰氟树脂制备全氟磺酸树脂过程。
为了进一步节约能耗,上述步骤S1中,钠化转型的温度为30-55℃,时间为8-24h,以利于上述钠化转型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简化工艺条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尤其是当钠化转型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10-15h时,钠化转型的工艺条件更易于控制,也更有利于提高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率。
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上述钠化转型的温度如为30℃、35℃、40℃、45℃、50℃或55℃,时间如为8 h、10 h、12 h、15 h、18 h、20 h、22 h或24h。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效率,优选上述步骤S1中,全氟磺酰氟树脂和钠化转型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40-60)g/mL,以利于钠化转型液将全氟磺氟树脂进行充分的溶胀,提高钠化转型率。尤其是当全氟磺酰氟树脂和钠化转型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45-55)g/mL时,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率进一步提高。
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步骤S1中,全氟磺酰氟树脂和钠化转型液的质量体积比如为5:40 g/mL、5:42 g/mL、5:45 g/mL、5:48 g/mL、5:50 g/mL、5:52 g/mL、5:55 g/mL、5:58 g/mL或5:60 g/mL。
为了降低全氟磺酰氟树脂中所含的水分对于钠化转型的影响,优选上述步骤S1中,全氟磺酰氟树脂和钠化转型液混合之前,还包括对全氟磺酰氟树脂进行干燥的步骤,以通过干燥去除全氟磺酰氟树脂中所含过多的水分,进一步促进钠化转型的进行,提高钠化转型率。
为了降低过高温度对于全氟磺酰氟树脂的性能造成的影响,优选上述干燥的温度为75-85℃,干燥的时间为10-15h。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氟磺酰氟树脂在钠化转型液作用下的溶胀效率,优选全氟磺酰氟树脂的粒径为18-100目。如市售购买得到的全氟磺酰氟树脂的粒径过大,可以通过粉碎的方式使得上述全氟磺酰氟树脂的粒径为18-100目再与钠化转型液混合进行钠化转型。
在上述步骤S1中,为了进一步促进钠化转型液对全氟磺酰氟树脂的溶胀,提高钠化转型效率,优选全氟磺酰氟树脂和钠化转型液混合的方式为磁力搅拌,磁力搅拌的转速为400-1000rpm。尤其是当磁力搅拌的转速为600-800rpm时,更利于促进全氟磺酰氟树脂进行钠化转型。
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全氟磺酰氟树脂进行干燥的温度如为75℃、78℃、80℃、82℃或85℃,干燥的时间如为10 h、11 h、12 h、13 h、14 h或15h;全氟磺酰氟树脂的粒径如为18目、30目、50目、70目、90目或100目;全氟磺酰氟树脂和钠化转型液采用磁力搅拌混合的转速如为400 rpm、500 rpm、600 rpm、700 rpm、800 rpm、900 rpm或1000rp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钠型树脂的纯度,优选步骤S2包括:步骤S21,将产物体系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二产物体系;步骤S22,将第二产物体系进行水洗和干燥,得到钠型树脂。
上述步骤S21中固液分离的方式不作限制,包括但不限于常压过滤、离心或抽滤等。上述步骤S22中,为了降低钠化转型液中醇或者氢氧化钠在产物上附着对于钠型树脂纯度的影响,优选在水洗的过程中,对包括产物的混合物进行多次水洗,多次水洗后测定得到水洗液的pH值,直至水洗液的pH值为中性时,说明杂质基本被清洗干净,水洗结束,将水洗得到的产物进行干燥,得到钠型树脂。
上述中性指的是pH值为7的情况,鉴于不同pH试纸的精密度不同,在pH值7±1.0均属于本申请中中性的范畴。
上述步骤S22中,干燥的温度优选为75-85℃,干燥时间为5-15h,以利于在保证钠型树脂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提高干燥效率。
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在上述步骤S22中,停止水洗时水洗液的pH值如为6.5、6.8、7、7.2或7.5;水洗后干燥的温度如为75、78、80、82或85℃,干燥的时间如为5、8、10、12或15h。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提供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按重量百分比计,该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15%,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85%,该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乙醇的重量比为1:1;其中,该全氟磺酰氟树脂通过市售购买得到,其标称EW值为1000g/mol。
(2)提供粒径为90目的全氟磺酰氟树脂,该全氟磺酰氟树脂在80℃干燥12h。
(3)将5g上述全氟磺酰氟树脂加入到250mL的三口烧瓶中,然后在三口烧瓶中加入50mL上述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进行磁力搅拌,转速为750rpm,在50℃持续12h进行钠化转型反应,得到第一产物体系。
(4)将第一产物体系进行抽滤后得到第二产物体系,将第二产物体系采用大量水洗直至水洗液的pH值为中性停止水洗,将得到的水洗产物在80℃干燥4h,得到钠型树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采用水和甲醇的混合溶液替换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且该水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甲醇的重量比为1: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采用水和正丙醇的混合溶液替换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且该水和正丙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正丙醇的重量比为1: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采用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替换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且该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采用水和异丙醇的混合溶液替换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且该水和异丙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异丙醇的重量比为1: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水和乙醇的重量比为2: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水和乙醇的重量比为1:2。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水和乙醇的重量比为4:1。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水和乙醇的重量比为1:4。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8%,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92%,且步骤(3)中,进行钠化转型反应的时间持续24h。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20%,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80%,且步骤(3)中,进行钠化转型反应的时间持续8h。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进行钠化转型反应温度为30℃,持续的时间为24h。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进行钠化转型反应温度为40℃,持续的时间为15h。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进行钠化转型反应温度为55℃,持续的时间为10h。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的用量为40mL。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的用量为60mL。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的用量为30mL。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的用量为80mL。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所采用的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15%,水85%。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所采用的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15%,乙醇85%。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所采用的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15%,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85%,该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乙醇的重量比为5:1。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所采用的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15%,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85%,该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乙醇的重量比为1:5。
试验例1
将实施例1-2和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钠型树脂分别进行红外测试,所得到的谱图如图1-3所示。其中,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钠型树脂的红外谱图;图2为实施例2提供的钠型树脂的红外谱图;图3为对比例1提供的钠型树脂的红外谱图。
从图1和图2均可以看出,1234cm-1左右出现吸收峰证明-SO3-基团出现,说明有钠化转型发生,1637 cm-1和1150 cm-1附近出现吸收峰证明存在-CF2-CF2-基团,1062cm-1出现吸收峰证明存在C-O-C醚键,1470 cm-1未出现吸收峰,证明不存在-SO2F基团,说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供的钠化树脂均钠化转型完全。
从图3可以看出,1234cm-1左右出现吸收峰证明-SO3-基团出现,说明有钠化转型发生,1637 cm-1和1150 cm-1附近出现吸收峰证明存在-CF2-CF2-基团,1062cm-1出现吸收峰证明存在C-O-C醚键,1470 cm-1出现吸收峰,证明存在-SO2F基团,说明对比例1提供的钠化树脂钠化转型不完全。
试验例2
将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钠型树脂分别测定钠化转型率,结果如下表1所示。其中,钠化转型率的测定方法为:1)将钠型树脂于80℃下,浸泡于20wt% NaOH中,取浸泡6h的浸泡液,用离子色谱仪检测浸泡液中氟离子浓度;2)根据商用树脂标称EW(1mol磺酸基团的树脂质量)值进行计算,得到钠化转化率,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CF----离子色谱所测F离子浓度,单位mol/mL;
V1----测试步骤中1)中所述浸泡液体积,单位mL;
mF----测试步骤1)中所用钠化树脂质量,单位g;
EW----为全氟磺酰氟树脂标称EW值,单位g/mol。
表1 钠化树脂的钠化转型率数据表
Figure 613862DEST_PATH_IMAGE004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醇、水和氢氧化钠相互协同的醇钠溶液作为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使得全氟磺酰胺树脂能够在30-55℃下进行钠化转型,不仅简化了钠化转型工艺条件,降低了能耗,而且所用原料环境友好,降低了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全氟磺酰胺树脂的钠化转型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此外,通过实施例1与对比例1和2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醇、水和氢氧化钠相互协同的醇钠溶液相对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或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具有更为优异的钠化转型效果。
通过实施例1与实施例3-4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特定质量配比的醇水混合溶液与氢氧化钠相互协同的醇钠溶液具有更为优异的钠化转型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8%-20%,水和醇的混合溶液80%-92%;其中,所述水和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醇的重量比为1:4-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化转型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钠化转型液包括所述氢氧化钠8%-15%,所述水和醇的混合溶液85%-92%,其中,所述水和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醇的重量比为1: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钠化转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醇为C1-C4的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钠化转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醇为甲醇、乙醇、正丙醇、乙二醇或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钠化转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全氟磺酰氟树脂和钠化转型液混合进行钠化转型,得到第一产物体系,其中,所述钠化转型液为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
步骤S2,将所述第一产物体系进行提纯,得到钠型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钠化转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钠化转型的温度为30-55℃,所述钠化转型的时间为8-24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钠化转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钠化转型的温度为40-5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钠化转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钠化转型的时间为10-15h。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钠化转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全氟磺酰氟树脂和所述钠化转型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40-60)g/m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钠化转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全氟磺酰氟树脂和所述钠化转型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45-55)g/mL。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钠化转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全氟磺酰氟树脂和所述钠化转型液混合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全氟磺酰氟树脂进行干燥的步骤,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5-85℃,所述干燥的时间为10-15h。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钠化转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全氟磺酰氟树脂和所述钠化转型液混合的方式为磁力搅拌,所述磁力搅拌的转速为400-1000rpm。
13.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任一项所述的钠化转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将所述第一产物体系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二产物体系;
步骤S22,将所述第二产物体系进行水洗和干燥,得到所述钠型树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钠化转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2中,将所述第二产物体系进行所述水洗至得到的水洗液的pH值为中性,再进行所述干燥。
CN202210407863.5A 2022-04-19 2022-04-19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 Active CN114507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7863.5A CN114507302B (zh) 2022-04-19 2022-04-19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7863.5A CN114507302B (zh) 2022-04-19 2022-04-19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7302A true CN114507302A (zh) 2022-05-17
CN114507302B CN114507302B (zh) 2022-08-09

Family

ID=8155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07863.5A Active CN114507302B (zh) 2022-04-19 2022-04-19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730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6255A (zh) * 2020-11-30 2021-04-06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催化领域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加工方法
CN116554386A (zh) * 2023-07-07 2023-08-08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酯化方法和全氟磺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6571A (en) * 1976-10-19 1978-02-28 Olin Corporation Method of bonding electrolytic diaphragms of perfluorosulfonic acid resins
US20050182146A1 (en) * 2003-11-25 2005-08-18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Process for making a solution of perfluorosulfonated ion exchange polymers
CN101220120A (zh) * 2007-01-12 2008-07-16 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带有磺酰氟及醚端基侧基的氟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3382257A (zh) * 2012-05-04 2013-11-06 贺建芸 多层溶液流延法制备全氟磺酸离子膜
CN109761319A (zh) * 2019-03-08 2019-05-17 浙江迪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氟磺酸双极性膜及制备方法
CN110041234A (zh) * 2019-04-28 2019-07-23 江汉大学 一种全氟醚类磺酰氟和磺酸盐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4085309A (zh) * 2021-11-22 2022-02-25 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全氟磺酸树脂的溶液聚合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6571A (en) * 1976-10-19 1978-02-28 Olin Corporation Method of bonding electrolytic diaphragms of perfluorosulfonic acid resins
US20050182146A1 (en) * 2003-11-25 2005-08-18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Process for making a solution of perfluorosulfonated ion exchange polymers
CN101220120A (zh) * 2007-01-12 2008-07-16 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带有磺酰氟及醚端基侧基的氟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3382257A (zh) * 2012-05-04 2013-11-06 贺建芸 多层溶液流延法制备全氟磺酸离子膜
CN109761319A (zh) * 2019-03-08 2019-05-17 浙江迪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氟磺酸双极性膜及制备方法
CN110041234A (zh) * 2019-04-28 2019-07-23 江汉大学 一种全氟醚类磺酰氟和磺酸盐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4085309A (zh) * 2021-11-22 2022-02-25 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全氟磺酸树脂的溶液聚合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6255A (zh) * 2020-11-30 2021-04-06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催化领域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加工方法
CN112606255B (zh) * 2020-11-30 2023-03-24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催化领域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加工方法
CN116554386A (zh) * 2023-07-07 2023-08-08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酯化方法和全氟磺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6554386B (zh) * 2023-07-07 2023-09-29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酯化方法和全氟磺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7302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07302B (zh)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
CN107215853B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CN111354965B (zh) 一种大规模储能低成本中性液流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9411795B (zh) 用于液流电池中的聚苯并咪唑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CN102496732A (zh) 聚偏氟乙烯接枝对苯乙烯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CN109904500A (zh) 一种侧链型磺化聚砜/聚乙烯醇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9973A (zh) 一种多孔高分子增强的全氟磺酸树脂复合膜的制备新工艺
CN108847498B (zh) 一种侧链型磺化聚砜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0077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
CN101759858B (zh) 一种高沸点盐型全氟磺酸树脂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02850223B (zh) 一种合成碳酸甲乙酯的方法
CN110444794A (zh) 基于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的磺化有机聚合物掺杂磺化无机物制备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的方法
CN112151843A (zh) 一种中性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体系的制备方法
CN114835935B (zh) 一种肟基辅助无醚氧键型聚合物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155B (zh) 一种基于氰基结构侧链磺化聚芳醚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218742A (ja)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膜及び燃料電池
CN108117640B (zh) 一种氯磺化聚醚醚酮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4716649B (zh) 含氟的磺化聚芳基高分子结构、高效制备及其应用
CN114716650A (zh) 新型具有螺旋结构的磺化聚靛红类芳基高分子结构、高效制备及其应用
CN116554386B (zh) 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酯化方法和全氟磺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9888345A (zh) 一种燃料电池用新型结构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9663A (zh) 一种聚醚醚酮基新型负离子交换膜制备方法
CN112825359B (zh) 一种复合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41108B (zh) 一种梳状长链型聚苯醚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2225B (zh) 一种含金刚烷结构钒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