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3695A - 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及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及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3695A
CN114423695A CN202080065611.8A CN202080065611A CN114423695A CN 114423695 A CN114423695 A CN 114423695A CN 202080065611 A CN202080065611 A CN 202080065611A CN 114423695 A CN114423695 A CN 114423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cut
sided tape
tape
s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56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川吉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9/04829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033344A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3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36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5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of the release lin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006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 B65H35/002Hand-held or table apparatus
    • B65H35/0026Hand-held or table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 B65H35/0033Hand-held or table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and affixing it to a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3/00Cutting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cut made; Apparatus therefor
    • B26D3/08Making a superficial cut in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without removal of material, e.g. scoring, incising
    • B26D3/085On shee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26Means for mounting or adjusting the cutting member;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troke of the cutting member
    • B26D7/2628Means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cutting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1/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1/18Perforating by slitting, i.e. forming cuts closed at their ends without removal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1/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1/18Perforating by slitting, i.e. forming cuts closed at their ends without removal of material
    • B26F1/22Perforating by slitting, i.e. forming cuts closed at their ends without removal of material to form non-rectilinear cuts, e.g. for ta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02Web delivery apparatus, the web serving as support for articles, material or another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220/00Function indicators
    • B65H2220/08Function indicators for distinguishing changing an entity in function of another entity purely by mechanical means, i.e. no electronics involv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Cutting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3Details of cutting means
    • B65H2301/51538Die-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3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4Web supporting regularly spaced adhesive articles, e.g. labels, rubber articles, labels or stamps
    • B65H2701/19404Supporting second web with articles as precut por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 C09J2301/124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the opposite adhesive layers being differ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0/00Presenc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0Presence of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8Presence of pap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基于能够在市场获取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而在半切割处理时不使切割器切割刃与粘合剂层直接接触,以简单步骤获得半切割处理完毕的双面胶带。包括:将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和加工用剥离纸带(130)分别抽出,使两者抵接而在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形成加工保护层的工序;对形成有加工保护层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连续半切割而成为在剥离衬底(120)上保持有适当长度的多个双面胶带片的状态的半切割工序;剥离加工用剥离纸带(130)的同时卷取半切割处理完毕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工序。在半切割工序中若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切割了的宽度方向切断区域和未切割的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则容易剥离。

Description

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及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 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及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
一般的双面胶带是基材和设置于该基材的两面的粘合层呈带状一体的胶带无接缝而连续的胶带,且是在贴附使用前表面被剥离纸支承了的状态,“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成为双面胶带被适当切割了的状态,且在贴附使用前表面被剥离纸支承了的状态。
背景技术
以往技术中的一般的双面胶带是在基材层的两面设置有粘合层的胶带,且成为在贴附使用前单面被剥离纸带支承了的状态下卷成卷状的状态。若在剥离纸的两面涂布有剥离剂,则剥离纸可以是1张且从内侧依次卷成卷状即可。在一般的市场中以卷成这样的卷状的状态提供。
双面胶带通过介于贴附对象部位与贴附对象物之间而将两者贴合,在双面胶带的贴附使用时,将双面胶带抽出在贴合中所需的长度并进行切断,从未由剥离纸带覆盖的一侧的粘合剂层贴附于贴附对象部位并进行定位之后,将剥离纸带剥离对出现在表面侧的粘合剂层贴附贴附对象物。
在此,在考虑到双面胶带的工业利用的情况下,上述的一般的双面胶带在长度方向上成为连续一体,需要切断工序、以及剥离纸带的剥离工序,难以进行机械控制。
于是,在以往技术中作为特殊的双面胶带,已知有“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例如日本特开2016-008262号公报)。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成为双面胶带被适当切割了的短条状,且成为在贴附使用前表面被剥离纸支承的状态。即,是双面胶带部分沿着其宽度方向切断成多个而成为短条状,在贴附使用前保持于剥离纸带面的双面胶带。若为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则从最初就已切断为适当长度的短条状,因此若在从剥离纸带剥离纸的同时向贴附对象部位或贴附对象物直接贴附,则能够直接贴附,不再需要切断,因此对于使用双面胶带时的自动化是便利的。另外,若为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则与双面胶带向贴附对象部位或贴附对象物的贴附作业同时地进行剥离纸带的剥离作业,因此也容易进行剥离纸带的回收作业。
根据这样的特性,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尤其适合工业用途,可期待今后普及。
图14是将以往技术中的日本特开2016-008262号公报所公开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简单示出的图。
如图14的(a)所示那样,称作贴附带1100的卷成卷状的材料从第一输送卷轴1310向第一卷取卷轴1320输送。贴附带1100由作为双面胶带的粘合带1120和对该粘合带1120的单面进行支承的制造用带1110构成。贴附带1100穿过在抽出的过程中设置有多个切割刃的冲模切割辊1340这样的切割器与支承台1330之间,由此进行半切割的处理。通过该半切割处理,从而如图14的(b)所示那样,贴附带1100中的仅粘合带被以适当长度切断为短条形,成为多个粘合带片。即,先进行作为双面胶带的粘合带1120的半切割处理。
在此,如图14的(b)所示那样,与贴附带1100的抽出同步地,从称作剥离带1200的第二输送卷轴1410向第二卷取卷轴1420输送。通过冲模切割辊1340之后的半切割处理完毕的贴附带1100与剥离带1200互相抵接。粘合带片1120从制造用带1110脱离并附着于剥离带1200侧。即如图14的(c)所示那样,半切割处理后的粘合带片1120从制造用带1110侧转贴于剥离带1200侧。
剥离带1200逐渐卷取于第二卷取卷轴1420,在该第二卷取卷轴1420中,得到半切割处理完毕双面胶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082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以往技术中的日本特开2016-008262号公报所公开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中,存在应该改良的问题。
第一问题点是,在半切割处理时冲模切割辊的切割刃直接接触粘合剂,在粘合剂的粘合力强等情况下半切割处理可能发生不良状况。
在日本特开2016-008262号公报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中,对于从第一输送卷轴1310朝向第一卷取卷轴1320抽出了的贴附带1100,使冲模切割辊1340的切割刃直接抵靠于该抽出了的贴附带1100的剥出了粘合剂的状态的粘合面而进行半切割处理,因此如图14的(b)所示那样,冲模切割辊1340的切割刃与粘合剂直接接触。即便粘合剂的粘合性比较弱,也由于长时间的反复的使用,致使粘合剂缠到冲模切割辊1340的切割刃上发生固结而不能进行锋利的切割、或者已经附着于冲模切割辊1340的切割刃的粘合剂的一部分在半切割时向粘合带片1120侧转贴而可能发生不良状况。尤其是,在工业用途等中处理粘合性大的粘合带片1120的情况下,发生该不良状况的可能性变大。
第二问题点是如下情况∶向从第二输送卷轴1410抽出的剥离带1200(转贴用的剥离带)的转贴不能顺利进行。在日本特开2016-008262号公报所公开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中,最后如图14的(c)所示那样,半切割处理后的粘合带片1120必须从制造用带1110(原本的剥离带)侧向剥离带1200(转贴用的剥离带)侧转贴,但该转贴可能受粘合剂的粘合性、半切割处理的精度、制造用带1110(原本的剥离带)和剥离带1200(转贴用的剥离带)的表面的状态等影响。未必全部的半切割处理后的粘合带片被转贴,也可能发生一部分的粘合带片残留于制造用带1110(原本的剥离带)侧的情况。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中,在半切割处理时不使冲模切割辊的切割刃与粘合剂直接接触,另外在半切割处理后无需使粘合带片转贴等移动,而是通过简单的步骤无需使用特别的材料、加工机械就能够得到优质的半切割处理完毕的双面胶带。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备以下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述的构成要素只要是在能够实现的限度内,就能够以任意组合的方式采用。另外,本发明的方案或技术特征不限定于以下所述的内容,而应该理解为,记载于说明书整体及附图、或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这些记载中能够掌握到的发明思想来认知。
本发明者作为解决上述第一问题点和第二问题点的技术方案,作为在半切割处理时使冲模切割辊的切割刃不与粘合剂直接接触,另外在半切割处理后无需使粘合带片转贴等移动的制造方法,想起在进行半切割处理之前预先使加工用剥离纸带与双面胶带的表面抵接而设置加工保护层、并从加工保护层的上方进行半切割处理的方法,并且还想起了能够对原本的双面胶带材料不发生浪费地进行利用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以“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半切割工序”及“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这样的各工序为基本工序,在各工序中进一步应用了设计。
“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是如下这样的工序,将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和具备剥离面的加工用剥离纸带分别抽出,使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与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抵接而在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形成加工保护层,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具备:双面胶带,其具备基材层并在该基材层的两面具备粘合剂层;以及剥离衬底,其覆盖所述双面胶带的单面的所述粘合剂层。
“半切割工序”是如下这样的工序,对于作为所述加工保护层的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及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保持仅残留所述剥离衬底地连续进行半切割,成为在剥离衬底上保持有适当长度的多个所述双面胶带片的状态。
“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是如下这样的工序,在剥离加工用剥离纸带的同时,卷取被实施了所述半切割处理的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经过“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从而在将一般在市场等能够获取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抽出了时在其单面上粘合剂层剥出的地方,使“加工用剥离纸带”抵接而重叠放置,因此形成双面胶带的背面由作为支承层的“剥离衬底”覆盖、且双面胶带的加工面由作为保护层的“加工用剥离纸带”覆盖的状态。即,在半切割处理之前,要进行半切割处理的粘合剂层的面由“加工用剥离纸带”覆盖,因此进行半切割的切割刃不易受到来自粘合剂层的影响。另外,在“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中“加工用剥离纸带”一边被剥离一边被卷取,因此成为半切割处理完毕的状态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而被卷取。
即,根据本发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在半切割处理时能够使冲模切割辊的切割刃不与粘合剂直接接触而进行加工,另外,在半切割处理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小片以残留于原本的剥离衬底之上的形式形成,无需向加工用剥离纸带侧进行转贴移动,能够以简单的方法制造。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地,作为包含上述那些基本工序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中的加工条件,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的宽度比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的宽度大,且比所述半切割工序中的所述半切割的宽度大,所述半切割工序中的所述半切割的宽度为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的宽度以上,且比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的宽度小。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在“半切割工序”中半切割的切割印迹涉及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的宽度方向全部,对于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的材料能够不发生浪费而在全部的区域获得半切割完毕的小片,另一方面,加工用剥离纸带在宽度方向上残留有一部分未被切断的区域,因此能够使加工用剥离纸带连为一个而简单地剥离。
如若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的宽度与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的宽度相同,则为了对于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的材料不发生浪费而在全部的区域进行利用,将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在宽度方向上全部半切割时加工用剥离纸带也在宽度方向上全部半切割,加工用剥离纸带自身也成为小片而不能简单地剥离加工用剥离纸带。在本发明中,加工用剥离纸带与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相比宽度较宽,因此能够在加工用剥离纸带中将端部确保为不进行半切割处理而残留的区域(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能够以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为着手点而简单地剥离加工用剥离纸带。需要说明的是,若半切割处理工序中的半切割的宽度预先为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的宽度以上,则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全部成为半切割处理完毕的小片,若将加工用剥离纸带剥离并除去,则能够不浪费材料而将材料全部作为短条状的小片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半切割的切割刃不限定于例如汤姆逊切割刃、冲模切割辊切割刃等。另外,关于半切割的间隔也不作限定,根据用途进行选择即可。例如,也可以是数毫米程度、数厘米程度。
上述工序中,优选的是,所述半切割工序中的所述半切割的切割印迹是如下切割印迹: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在宽度方向上被切割而不存在未切断区域,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的宽度方向上形成至少一部分未被切割而残留的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在长度方向上维持至少一部分未被切断而连续的状态。
例如,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的所述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可以是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仅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单侧形成等。
通过这样设置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从而在“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中,若以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为着手点剥离“加工用剥离纸带”则容易剥离。
关于“半切割工序”中的半切割处理的切割刃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半切割的切割印迹可以是在宽度方向上呈直角的直线状、半切割的切割印迹的至少一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带有角度、半切割的切割印迹的至少一部分为曲线状等多种多样的切割印迹。
接着,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的特征在于,如上所述将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于贴附对象部位,该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具备成为了被半切割为多个小片的状态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和对该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单面进行覆盖的剥离衬底,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具备将卷状的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辊体安装部、抽出了的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通过的旋转贴附滚压部、以及回收所述剥离衬底的剥离衬底回收部,所述旋转贴附滚压部具备旋转体和将所述旋转体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支承机构。
在此,能够采用支承机构具备高度控制机构的结构,该高度控制机构控制对旋转体进行支承的高度。
该高度控制机构控制旋转体的高度。在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经由旋转贴附滚压部进行的贴附中,进行在抵接于贴附对象部位的“抵接高度”与从贴附对象部位分隔的“分隔高度”之间切换的贴附控制。
本发明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本来就按每个小片切断,因此将旋转体的高度维持为“抵接高度”并经由旋转贴附滚压部将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于贴附对象部位之后,当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自身向上方拽开时,能够在保持将贴附完毕的双面胶带留在贴附部位的状态下拽下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即,无需利用切割器等再次进行切断就能够结束贴附行程。
在此,在由高度控制机构进行的贴附控制中,从“抵接高度”向“分隔高度”的变化可能存在变化形式。
一个是向垂直上方向的移动。最简单、且是从贴附部位直接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向上方拉起的动作。
此外是贴附完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向前方斜上方向的移动。譬如向顺向的拉起动作。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本来就按每个小片被切断,因此在保持在该贴附部位残留有贴附完毕的小片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状态下向前方斜上方拉起。处于贴附部位的分界的小片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端部欲向前方斜上方追随,但与剥离纸之间的摩擦极小,从剥离纸剥离而留在贴附部位。
此外是贴附完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向后方斜上方向的移动。譬如向逆向的拉起动作。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本来就按每个小片被切断,因此在保持在该贴附部位残留有贴附完毕的小片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状态下以返回的方式向后方斜上方拉起。处于贴附部位的分界的小片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端部欲向后方斜上方追随,但与剥离纸之间的摩擦极小,从剥离纸剥离而留在贴附部位。
而且,在此,也可以控制辊体安装部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抽出动作、和旋转贴附滚压部的贴附动作的连动。
首先,设计为辊体安装部具备自动旋转控制机构,进行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旋转控制。也存在辊体安装部从动于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抽出而旋转的结构,但在此,通过具备马达等驱动装置并主动控制自己的旋转,由此控制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抽出自身。
并且,针对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每个贴附行程,控制辊体安装部对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抽出动作、和旋转贴附滚压部的贴附动作的连动。
例如,在贴附行程的初期,在辊体安装部的旋转控制下该旋转的启动、和旋转贴附滚压部的高度控制机构的贴附控制中的旋转体从“分隔高度”向“抵接高度”的转移的动作连动。而且,可以是,在贴附行程的终期,在辊体安装部的旋转控制下该旋转停止的动作、和在旋转贴附滚压部的高度控制机构的贴附控制下从“抵接高度”向“分隔高度”的转移的动作连动。
通过像这样主动进行辊体安装部的旋转控制,从而在贴附行程的终期中,不会发生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在辊体安装部的转矩的作用下被多余抽出导致松弛、挠曲而能够维持良好的抽出状态。另外,由旋转贴附滚压部的高度控制机构进行的旋转体的高度控制连动,因此不会发生旋转体的高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松弛、挠曲而能够维持良好的抽出状态。
如上述,不仅存在旋转贴附滚压部的高度控制机构对旋转体的高度控制所引起的主动的“抵接高度”与“分隔高度”之间的切换控制,还存在“抵接高度”下的从动于被贴附体的凹凸的追随控制。即,是能够追随被贴附体的凹凸的“悬架运动机构”。通过旋转贴附滚压部的支承机构中的高度控制机构具备“悬架运动机构”,从而不限定被贴附体始终为平面,也能够进行对立体物的贴附。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悬架运动机构,也可以采用旋转体所具备的弹性(例如旋转体是弹力大的橡胶原料、硅酮原料、海绵原料)。
另外,作为悬架运动机构,也可以是支承机构所具备的向上下摆动的摆动机构(例如针对车辆的轮胎作出的悬架机构这样的机构)。
而且,也可以具备改变旋转体在水平面内的角度的“转向运动机构”。
作为“转向运动机构”,存在在旋转贴附滚压部的支承机构中组装有能够改变旋转体在水平面内的角度的转动机构的转向运动机构。另外,存在如下转向运动机构:在对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整体进行支承的机械手臂内组装能够改变在水平面内的角度的转动机构而使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整体在水平面内改变角度。
在此,作为旋转贴附滚压部的旋转体,也可以采用单一的旋转体、或左右一对的两个旋转体。
根据上述结构,在以往技术中,虽然能够自转旋转但为固定的滚子的旋转贴附滚压部在本发明中具备在水平面内改变角度的转向运动机构及上下摆动的悬架运动机构,旋转贴附滚压部绘出的轨迹能够绘出水平面内的曲线、上下的曲线,能够成为所谓的三维的轨迹。若为左右的一对旋转体则能够如车辆那样绘出轨迹。在该旋转贴附滚压部的三维轨迹中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小片相对于贴附对象物能够在三维轨迹上进行转贴、贴附。
接下来作为进一步的设计,旋转贴附滚压部采用在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向被贴附对象物滚压的滚压部位除了具备旋转体以外还具备不能旋转的不旋转滚压体的构造,且采用如下构造:配设为所述旋转体的宽度比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宽度小、且所述不旋转滚压体对未与所述旋转体接触的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一部分施加滚压。优选的是,旋转体及不旋转滚压体的高度、即向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剥离衬底接触的接触面的高度大致相同。
根据上述结构,旋转体作为滚子在按压的同时旋转,另一方面,不旋转滚压体如所谓的刮板、橡胶辊的边缘那样工作而从剥离纸带的上方对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小片擦压贴附面而支援向被贴附物的贴附。
作为上述那些配置,可以是,旋转体配置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不旋转滚压体配置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一般地在贴附有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小片的状态下,其端侧的一部分有时可能卷起、浮起,但通过预先在这样的端部配设不旋转滚压体,能够很好地整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贴附状态。
接下来作为进一步的设计,也可以采用具备“平整滚筒”的结构,该“平整滚筒”在贴附完毕的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之上滚动而移动,对其贴附状态进行整理。通过将平整滚筒设置于旋转贴附滚压部的后方,能够使贴附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小片的贴附状态平整,能够很好地整理贴附状态。
发明效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根据上述结构,经过了“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由此在使用一般在市场等能够获取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进行半切割处理时能够使冲模切割辊的切割刃不与粘合剂直接接触而进行处理,进行半切割的切割刃不容易受到来自粘合剂层的影响。
另外,能够将进行了半切割处理的双面胶带片形成于原本的剥离衬底上,无需使双面胶带片进行转贴等移动。
加工用剥离纸带与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相比宽度较宽,因此能够确保不对端部进行半切割处理而残留的区域(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能够以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为着手点而简单地剥离加工用剥离纸带。
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通过简单的工序而无需使用特别材料、加工机械就能够得到优质的半切割处理完毕的双面胶带。
根据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旋转贴附滚压部所绘出的轨迹能够绘出水平面内的曲线、上下的曲线,成为所谓的三维的轨迹。在该旋转贴附滚压部的三维轨迹中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小片相对于贴附对象物能够在三维轨迹上进行转贴、贴附。
通过预先配设不旋转滚压体、平整滚筒,能够很好地整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贴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100的工序中的从“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为止的工序的图。
图2是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说明通过半切割处理而被切割的对象和未被切割而残留的对象的图。
图3是表示几个半切割处理的切割印迹的例子的图。
图4是简单示出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中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的剥离的图。
图5是简单示出使用贴附器具300相对于贴附对象部位贴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情形和分离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情形的图。
图6是简单示出使用贴附器具300相对于贴附对象部位向前方斜上方或后方斜上方分离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情形的图。
图7是简单示出贴附于贴附对象部位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贴附印迹的图。
图8是极简单示出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改良型贴附器具400的转向机构及悬架机构的图。
图9是极简单示出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改良型贴附器具400的机械手臂440整体的转向机构的图。
图10是表示在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A的贴附印迹中能够绘出曲线、上下运动的情形的图。
图11是表示旋转贴附滚压部520中的旋转体521和不旋转滚压体523的配设例的图。
图12是表示采用了旋转体521比不旋转滚压体523先行进的配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13是简单示出具备平整滚筒524的结构例的图。
图14是简单示出以往技术中的日本特开2016-008262号公报所公开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不过,理所当然地,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作为实施例1,说明具备“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半切割工序”、“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这3个工序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
实施例1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将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加工用剥离带的抽出方向、卷取方向称作“长度方向”,将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作“宽度方向”。在半切割完毕的短条状的小片中,也将沿着原本的胶带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将与原本的胶带的宽度方向对应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来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100的制造工序的流程中的从“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到“半切割工序”及“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的工序的图。图1的(a)是简单地从侧面观察制造工序的流程时的侧视图,图1的(b)是简单地从上表面观察制造工序的流程时的俯视图。
图2是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说明实施例1的通过半切割处理而切割的对象和未被切割而残留的对象的图。
首先,说明“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材料,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是主要的材料。该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可以不是特别的双面胶带,也可以是作为所谓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材料而在一般市场中获取的双面胶带。该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如后述的图2所示那样,通过双面胶带110与剥离衬底120重叠而成为胶带状,该双面胶带110具备基材层111和设置于该基材层111的两面的粘合剂层112及粘合剂层113。这样的构造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是一般的双面胶带,在市场中也能够获取,另外,通过基材层111的选择、粘合剂层112及113的选择等而可能也有时成为特别的双面胶带,但作为构造而是一般的双面胶带。在该例子中,将成为了卷状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安装于输送卷轴210而从输送卷轴210向卷取卷轴220抽出。
在“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中,对于该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由至少抵接面是剥离面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进行覆盖。
加工用剥离纸带130不存在粘合剂层等,覆盖于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的未设置剥离衬底120的面(在图2中为上侧的粘合剂层112)。加工用剥离纸带130对粘合剂层112暂时进行覆盖,在“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中再次剥离而回收,因此为了容易剥离,优选至少覆盖面上涂布有剥离剂。在该例子中,将成为了卷状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安装于输送卷轴230而从输送卷轴230向卷取卷轴240抽出。
在此,阐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的宽度、加工用剥离纸带130的宽度、以及由半切割处理加工机250进行的半切割的宽度的关系(加工条件)。
在该例子中,如图1的(b)所示那样,加工用剥离纸带130的宽度比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的宽度大。即,在由加工用剥离纸带130覆盖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的情况下,对上表面进行覆盖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的宽度较宽,在宽度方向上加工用剥离纸带130的两端比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的两端向外侧伸出。
另外,若半切割工序中的由半切割处理加工机250进行的半切割的宽度为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的宽度以上、且比加工用剥离纸带130的宽度小,则如图1的(b)所示那样,在由半切割处理加工机250进行的半切割处理后,在处于上方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上在宽度方向的两端处形成未被切割而残留的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另一方面,在下方被覆盖着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在宽度方向上被全幅切割,不存在未切断区域。即,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全部被呈短条状地半切割为小片。
在以上的条件下,简单地说明“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的流程。
首先,如图1所示那样,在“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中,将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和加工用剥离纸带120分别从输送卷轴210、输送卷轴230同步抽出。
对于该抽出了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和加工用剥离纸带130,如图1所示那样,使加工用剥离纸带130的剥离面抵接而覆盖于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中的未设置剥离衬底120的一侧的面(在图1及图2中为上表面),由此形成针对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的加工保护层。
一般地在市场等中能够获取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被直接抽出了时,其单面处粘合剂层被剥出,但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的“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而使加工用剥离纸带130抵接地叠放,如图2所示那样,成为在双面胶带110的单面(在此为下表面)上存在成为支承层的剥离衬底120、且在双面胶带110的另一方的面(在此为上表面)上覆盖有成为保护层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向“半切割工序”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半切割工序”中,进行半切割处理的粘合剂层112的面由加工用剥离纸带130覆盖,因此进行半切割的切割刃不容易受到来自粘合剂层的影响。
“半切割工序”是对由作为加工保护层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覆盖了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实施半切割加工的工序。如图1及图2所示那样,由半切割处理加工机250以规定间隔进行半切割处理。
进行半切割的半切割处理加工机250也可以是非特别的半切割处理加工机,可以是在市场中能够利用的半切割处理加工机。作为半切割处理加工机,也可以是使用汤姆逊切割刃的汤姆逊型半切割处理加工机、使用冲模切割辊切割刃的冲模切割型半切割处理加工机等。在此,例如采用了使用汤姆逊切割刃的汤姆逊型半切割处理加工机。
图2是在纵截面中易于理解地说明通过半切割处理而被切割的对象和未被切割而残留的对象的图。如图2所示那样,此处的半切割处理是切割到加工用剥离纸带130、双面胶带110的粘合剂层112、基材111、粘合剂层112为止、且其下方的剥离衬底120未被切割而残留的半切割处理。半切割的长度方向的间隔不限定,根据用途进行选择即可。例如也可以是1毫米程度、数毫米程度、数厘米程度。
通过连续进行该半切割处理,从而“半切割工序”的结果是,切割到处于剥离衬底120的上方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双面胶带110的粘合剂层112、基材111、粘合剂层112为止,变为保持成为适当长度的短条状的多个小片的双面胶带片的状态。即,“加工用剥离纸带130”与“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呈层状重叠的状态的部件当通过半切割加工机250后,被加工成“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与“半切割处理完毕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A”呈层状重叠的状态的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如图1的(b)所示那样,半切割加工机250的半切割宽度成为了与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大致相同的宽度,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未残留未切断区域而全部成为切片,但半切割加工机250的半切割宽度为比加工用剥离纸带130小的宽度,在加工用剥离纸带13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
在此,说明半切割处理的切割印迹。
图3是示出几个半切割处理的切割印迹的例子的图。图3是从上表面观察时的俯视图,因此仅使对上表面进行覆盖的宽度宽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以实线显现,为了使下方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的状态易于理解而用虚线示出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
如图3所示那样,关于半切割处理的切割印迹自身,可能存在多种多样的切割印迹,但该例子中均是形成有宽度方向上对下层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的全幅进行切割的宽度方向切断区域131、以及上层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的一部分未被切割而残留的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132。加工用剥离纸带130的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132在长度方向上维持未被切断而连续的状态。
图3的(a)的例子是半切割的切割印迹是在宽度方向上呈直角的直线状的切割印迹的例子。成为了在中央侧设置有使上层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及下层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对准而进行了半切割的宽度方向切断区域131、在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132的例子。若是该图3的(a)的切割印迹,则如后述的图7的(a)所示那样,贴附的1个1个的双面胶带片成为短条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的(a)至(c)中,为了使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1个1个的双面胶带片的形状易于理解而姑且在切片彼此之间取大间隙而示出,但实际上半切割加工机的切割刃尖锋利,因此处于剥离衬底120上的各个短条状的双面胶带小片的间隔小。在图7中为了使各个短条状的双面胶带小片的形状和贴附印迹易于理解而故意增大间隔而简单示出。
图3的(b)的例子是宽度方向切断区域131的切割印迹在宽度方向上带有角度的例子。图3的(b)的例子也是在中央侧设置有使上层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及下层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对准并进行半切割的宽度方向切断区域131、在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132的例子。若是该图3的(b)的切割印迹,则如后述的图7的(b)所示那样,贴附的1个1个的双面胶带片成为V字型。
在图3的(c)的例子中宽度方向切断区域131的切割印迹成为曲线。图3的(c)的例子也是在中央侧设置有使上层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及下层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对准并进行了半切割的宽度方向切断区域131、且在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132的例子。若是该图3的(c)的切割印迹,则如后述的图7的(c)所示那样,贴附的1个1个双面胶带片成为曲线。
这样,1个1个的双面胶带片的形状不特别限定。
通过设置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132,从而在“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中,若以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132为着手点来将“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从“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剥离,则容易剥离。
接着,转移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
“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是在将已不需要的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剥离的同时卷取被实施了半切割处理的半切割处理完毕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A的工序。
如图1所示那样,作为“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首先从由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覆盖着的半切割处理完毕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A剥离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从而分离为半切割处理完毕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A和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
图4是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中的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的剥离简单示出的图。
图4的(a)示出了设置有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132的部位处的垂直剖视图,能够直接看到处于上方的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的切断端面,但在下方不存在半切割处理完毕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A的各层。在图4的(a)中用虚线绘出了与半切割处理完毕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A的各层相当的部分,但实际上不存在。如图4的(a)所示那样,在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132中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因此,以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132中的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的剥离为契机进行追随逐步推进剥离的结果是,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当被剥离时容易在长度方向上逐步推进剥离。
图4的(b)示出了将上层的加工用剥离纸带130及下层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合在一起半切割后的宽度方向切断区域131所设置的部位处的垂直剖视图。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因此上方的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当被剥离时在长度方向上逐步推进剥离,容易分离为半切割处理完毕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A和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在下方处,半切割完毕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100A残留于剥离衬底120之上。
若是以往的日本特开2016-008682号公报的技术,则需要将半切割处理完毕的双面胶带片向另一方转贴而移动,但若是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则只是将面向半切割处理工序而暂时覆盖的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剥离即可,不需要将半切割处理完毕的双面胶带片向另一方转贴这样的困难作业。
在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的剥离之后,如图1所示那样,半切割处理完毕的状态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被卷取卷轴220卷取。另一方面,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被卷取卷轴240卷取,但半切割完毕加工用剥离纸带130A完成任务变得不再需要而可以废弃。
接着,说明通过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贴附。
图5是从侧面示出了将卷状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贴附的贴附器具300的图。
图5的(a)是表示对于贴附对象部位,使用通过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向贴附对象部位贴附的情形的图。图5的(b)是表示在贴附对象部位贴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之后分离贴附器具300的情形的图。
如图5的(a)所示那样,贴附器具300具备将卷状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辊体安装部310、抽出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通过的旋转贴附滚压部320、回收剥离衬底120的剥离衬底回收部330。
旋转贴附滚压部320具备旋转体321和将旋转体321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支承机构322。也能够应用除此以外的装置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支承机构322极简单地示出,仅示出了支承机构322的整体中的处于旋转贴附滚压部320附近的一部分的机构。
如图5所示那样,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为卷状而以能够抽出的方式搭载于贴附器具300的辊体安装部310等,在贴附使用时,从粘合剂层112被剥出的面向贴附对象部位压接,在旋转贴附滚压部320转动的同时将剥离衬底120向下方滚压而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贴附于贴附对象部位。若贴附对象部位的表面是与粘合剂层112强力粘合的物性的表面,则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当被贴附时,同时从剥离衬底120剥离。剥离衬底120被回收到剥离衬底回收部320等。
在此,对支承机构322施行了具备高度控制机构(未图示)的设计,该高度控制机构控制支承旋转体321的高度。
该高度控制机构是控制旋转体321的高度的机构。是在旋转贴附滚压部320中进行在“抵接高度”与“分隔高度”之间切换的贴附控制的机构,该“抵接高度”是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与贴附对象部位抵接的高度,该“分隔高度”是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与贴附对象部位分隔的高度。
贴附器具300使用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反复进行如下行程:在相对逐步地移位的贴附对象物来到正下方时贴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例如,将“贴附开始”-“贴附期间”-“贴附结束”-“贴附准备”这样的工序作为1个行程而反复进行贴附行程,其中,“贴附开始”是指在移位的贴附对象物来到正下方时使旋转体321的高度为“抵接高度”而贴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期间”是指在规定的长度的范围使贴附对象物相对移动而贴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贴附结束”是指,当规定的长度的贴附完成时以使旋转体321的高度成为“分隔高度”的方式向上方拉起而分离,“贴附准备”是指等待接下来的贴附对象物的移位。
在该贴附行程中,能够施加很多设计。
首先,存在使辊体安装部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抽出动作与旋转贴附滚压部的贴附动作连动的控制的设计。
若辊体安装部310及剥离衬底回收部320具备自动旋转控制机构,则能够进行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抽出控制。也能够存在辊体安装部从动于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抽出而旋转的结构,但在此通过具备马达等驱动装置,主动控制自己的旋转,来控制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抽出自身。
如图5的(a)所示那样,针对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每个贴附行程,在贴附行程的初期(贴附开始)通过辊体安装部310及剥离衬底回收部320的旋转控制而其旋转的启动同步,若高度控制机构的贴附控制下的从“分隔高度”向“抵接高度”的转移的动作连动,则在贴附行程的贴附期间中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不会被多余地抽出导致松弛或挠曲而能够维持良好的抽出状态。能够不发生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松弛、挠曲而维持良好的抽出状态。
如图5的(b)所示那样,贴附行程的终期(贴附结束)通过辊体安装部310及剥离衬底回收部320的旋转控制而其旋转停止的动作同步,若高度控制机构的贴附控制下的旋转体321从“抵接高度”向“分隔高度”转移的动作连动,则在贴附行程的终期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不会在辊体安装部的转矩的作用下被多余抽出导致松弛或挠曲而能够维持良好的抽出状态。另外,由旋转贴附滚压部的高度控制机构进行的旋转体的高度控制进行连动,因此不会发生旋转体的高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松弛、挠曲而能够维持良好的抽出状态。
接着,例如是由高度控制机构进行的旋转体321的高度控制的设计。
图5的(b)示出了在“贴附结束”时由高度控制机构将旋转体321的高度向“分隔高度”拉起的情形。
在贴附行程中,“贴附开始”-“贴附期间”的期间由高度控制机构将旋转体321的高度维持为“抵接高度”,但在“贴附期间”结束、即“贴附结束”的工序中,由高度控制机构将旋转体321的高度向“分隔高度”拉起。如图5的(b)所示那样,当由高度控制机构将旋转体321的高度向“分隔高度”拉起时,尚且载置于剥离纸120之上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保持原样,但已经在贴附对象部位贴附完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保持贴附于贴附对象部位的状态而残留,两者分离。
这样,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自身成为了分别独立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片,在贴附后在贴附对象部位的表面上成为独立的状态。若在贴附对象部位处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贴附期望的长度,则直接将贴附器具300向上拉起的话,独立的状态下的贴附完毕的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片直接残留于贴附对象部位的表面。
如上述那样,高度控制机构进行将旋转体321的高度切换为与贴附对象部位抵接的“抵接高度”、以及与贴附对象部位分隔的“分隔高度”的贴附控制,在此,在“抵接高度”与“分隔高度”之间的切换中,高度控制机构将旋转体321向上方拉起,但拉起的模式可以有若干模式。
图5的(b)所示的是由高度控制机构进行的贴附控制的第一模式,从“抵接高度”向“分隔高度”的变化是垂直上方向的模式。这已经通过上述而叙述过。
接着,图6的(a)所示的是由高度控制机构进行的贴附控制的第二模式,从“抵接高度”向“分隔高度”的变化是贴附完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前方斜上方向。譬如向顺向的拉起动作。
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本来就按每个小片切断,因此当保持在其贴附部位残留有贴附完毕的小片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状态下向前方斜上拉起时,认为贴附部位的分界处的小片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端部会向前方斜上方追随,然而实际上,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与剥离纸之间的摩擦极小,如图6的(a)所示那样,从剥离纸剥离而留在贴附部位。
接着,图6的(b)所示的是由高度控制机构进行的贴附控制的第三模式,从“抵接高度”向“分隔高度”的变化是贴附完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后方斜上方向。譬如向逆向的拉起动作。
如上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本来就按每个小片切断,因此保持在其贴附部位残留有贴附完毕的小片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状态下以返回的方式向后方斜上向拉起。认为贴附部位的分界处的小片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端部会向后方斜上方追随,然而,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与剥离纸之间的摩擦极小,如图6的(b)所示那样,从剥离纸剥离而留在贴附部位。
接着,关于贴附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进行叙述。
图7是表示贴附于贴附对象部位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的情形的图。
图7的(a)示出了呈图3的(a)的短条状实施了半切割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贴附状态。各个双面胶带小片呈短条状,且分别独立。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半切割加工机的切割刃尖锋利,因此处于剥离衬底120上的各个短条状的双面胶带小片的间隔小,但在此为了容易理解各个短条状的双面胶带小片的形状和贴附印迹而故意放大间隔而简单示出。
图7的(b)示出了实施了图3的(b)的半切割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贴附状态。各个双面胶带片带有角度,且分别独立。
图7的(c)示出了实施了图3的(c)的半切割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贴附状态。各个双面胶带片为曲线,且分别独立。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改良型贴附器具400进行叙述。本发明的改良型贴附器具400与上述的贴附器具300同样地具备辊体安装部410、旋转贴附滚压部420及剥离衬底回收部430,但在旋转贴附滚压部420存在构造上的改良。
图8是将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改良型贴附器具400的一部分在纵截面及横截面中极简单示出的图。其他构造物省略图示,仅将说明所需的部位简单示出。
图8的(a)所示的例子中,改良型贴附器具400具备将卷状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辊体安装部410、抽出了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通过的旋转贴附滚压部420、以及回收剥离衬底120的剥离衬底回收部430。也能够采用除此以外的装置结构。
在此,如图8所示那样,旋转贴附滚压部420具备旋转体421和对旋转体421的旋转轴进行支承的支承机构422这点与图5同样,但还具备旋转体421的能够相对于被贴附物进行上下运动的悬架运动机构、以及旋转体421在水平面内改变角度的转向运动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旋转体421的“悬架运动机构”不是已经在上面叙述过的支承机构的高度控制机构使旋转体向“抵接高度”及“分隔高度”的变化,而是贴附行程中的“贴附开始”-“贴附期间”中高度控制机构将旋转体以“抵接高度”进行的维持中,从动地追随被贴附体的凹凸这样的悬架。
作为能够使旋转体421相对于被贴附物进行上下运动的悬架运动机构存在各种各样的悬架运动机构,例如存在旋转体421的整体由橡胶原料、硅酮原料、海绵原料等弹性体构成、且利用其弹性而模仿悬架运动机构而得到的机构、旋转体421为多层构造且至少表面层由橡胶原料、硅酮原料、海绵原料等弹性体构成的悬架运动机构(图示省略)。另外,也可以是如图8的(c)所示那样,在对旋转体421进行支承的支承机构422中组装有使旋转轴向上下方向摆动的弹簧等弹性体的结构、组装有空气弹簧的结构等。
接着,关于转向运动机构进行叙述。
“转向运动机构”是旋转体在水平面内改变角度的转向运动机构,但“转向运动机构”也可以是组装于支承机构422的转向运动机构、组装于对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400整体进行支承的机械手臂内并改变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400整体在水平面内的角度的转向运动机构。
图8的(b)示出能够控制为对旋转轴进行支承的支承机构422在水平面内改变角度的情况。如图8的(b)所示那样,可以是通过来自外部的支承来主动改变角度的机构,另外也可以是根据改良型贴附器具400的行进方向而角度从动变化。
图9示出了“转向运动机构”组装于对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400整体进行支承的机械手臂内并改变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400整体在水平面内的角度的情况。图9的例子中,为如下结构:改良型贴附器具400处于机械手臂的头部440,头部440整体能够通过转向机构450而在水平面内转动,能够主动地使贴附方向为曲线方向。
旋转贴附滚压部420的旋转体421可以是单一的旋转体,也可以是左右一对的两个旋转体。
这样,若旋转贴附滚压部420成为了搭载有图8的(b)、图9所示那样的在水平面内改变角度的“转向运动”、图8的(c)所示那样的向上下摆动的所谓的“悬架运动”的构造,则在旋转贴附滚压部420与贴附对象部位的表面之间能够进行所谓的曲线、上下运动,能够宛若车辆行进的轮胎痕迹那样在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A的贴附印迹中绘出曲线、或者即便是贴附对象部位为存在凹凸的曲面也三维地进行追随。
接着,示出在通过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A的贴附印迹中绘出三维轨道而进行贴附的例子。
通过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各个半切割完毕的双面胶带片能够以独立的状态贴附于贴附对象部位,因此能够在从剥离衬底120剥离时以整体绘出曲线的方式剥离并贴附。
图10是表示在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A的贴附印迹中能够绘出曲线、上下运动的情形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半切割加工机的切割刃尖锋利,因此处于剥离衬底120上的各个短条状的双面胶带小片的间隔小,但在此为了易于理解各个短条状的双面胶带小片的形状和贴附印迹而故意增大间隔而简单示出。
图10的(a)是将在平面状的被贴附对象物的表面上沿着圆弧状的曲线贴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A的情形简单示出的图。图10的(b)是将在曲面状的被贴附对象物的表面上沿着曲面贴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A的情形简单示出的图。这样,根据图8的本发明的改良型贴附器具400,能够在双面胶带中绘出沿着曲线、曲面的贴附印迹,因此能够在各种各样的被贴附对象物的表面上进行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A的贴附,双面胶带的使用用途扩展。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进一步的改良型贴附器具500进行叙述。该本发明的改良型贴附器具500与上述的贴附器具300同样地具备辊体安装部510、旋转贴附滚压部520及剥离衬底回收部530,但进一步存在追加的构造上的改良。
其是如下结构:在旋转贴附滚压部520中,在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向被贴附对象物滚压的滚压部位,除了旋转体521以外,还具备不能旋转的不旋转滚压体523。
在该例子中,采用了如下构造:旋转体521的宽度比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宽度小,不旋转滚压体523配设为至少对未与旋转体521接触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一部分施加滚压。
图11是表示旋转贴附滚压部520中的旋转体521和不旋转滚压体523的配设例的图。在图11的(a)中示出了主视图(从行进方向观察时的图)和侧视图,在处于主视图的左侧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而未图示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回收的剥离衬底120。处于主视图的右侧的图以能够看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方式进行了图示。在侧视图中简单地示出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回收的剥离衬底120。
不旋转滚压体523的前端形状是与被贴附对象物对置的形状即可,在该例子中,不旋转滚压体523的前端为了平滑地擦过剥离衬底120的表面而成为与旋转体521同样的形状,但与旋转体521不同而不能旋转。
在该例子中,如图11的(a)所示那样采用如下构造:旋转体521配置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不旋转滚压体523配置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不旋转滚压体523的配设高度,配置为旋转体521及不旋转滚压体523的向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剥离衬底120接触的接触面的高度大致相同。
当如图11的(b)所示那样本发明的改良型贴附器具500的旋转贴附滚压部520在被贴附对象物的表面上移动时,旋转体521在旋转的同时顺滑地按压剥离衬底120,不旋转滚压体523不旋转而以擦过剥离衬底120的方式按压,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向被贴附物的表面转贴。
在此,在旋转体521及不旋转滚压体523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背面(剥离带120侧的面)抵接的同时进行抽出,旋转体521配置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因此能够充分地得到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抽出的驱动力,另一方面,不旋转滚压体521配置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因此对作为贴附的短条状的小片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两端部分以紧实地擦过的方式进行按压,因此不会发生端侧的一部分卷起、浮起而能够很好地整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贴附状态。
接下来作为设计而能够采用如下结构:使行进方向上的旋转体521的位置与不旋转滚压体523的位置不同,旋转体521比不旋转滚压体523先行进。
图12是表示采用旋转体521比不旋转滚压体523先行进的配置的结构例的图。在图12的(a)中示出了主视图(从行进方向观察时的图)和侧视图,在处于主视图的左侧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而未图示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回收的剥离衬底120。处于主视图的右侧的图中以能够看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方式进行了图示。在侧视图中简单地示出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回收的剥离衬底120。
在图12的(a)的侧视图中行进方向是右,旋转体521配置于比不旋转滚压体523靠前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位置有前后,但与图11同样地采用了旋转体523配置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且不旋转滚压体523配置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构造。
如图12的(b)所示那样,当本发明的改良型贴附器具500的旋转贴附滚压部520在被贴附对象物的表面上移动时,旋转体521在旋转的同时顺滑地按压剥离衬底120,不旋转滚压体523不旋转而以擦过剥离衬底120的方式按压,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向被贴附物的表面转贴。
在图12的结构中也是,在旋转体521及不旋转滚压体523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背面(剥离带120侧的面)抵接的同时进行抽出,旋转体521配置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因此能够充分得到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抽出的驱动力。如图12的Cb)所示那样,旋转体521的两端部分不从上方进行按压,因此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两端只是较轻地粘合于被贴附对象的表面。然而,不旋转滚压体521配置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因此在刚贴附之后对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两端部分以紧实地擦过的方式进行按压,因此不会发生端侧的一部分卷起或浮起而能够很好地整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贴附状态。
接下来作为进一步的设计也可以采用具备平整滚筒524的结构,该平整滚筒524在贴附完毕的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之上滚动而移动来对该贴附状态进行整理。
图13是将具备平整滚筒524的结构例简单示出的图。在图13的(a)中示出了主视图(从行进方向观察时的图)和侧视图,在处于主视图的左侧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而未图示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回收的剥离衬底120。处于主视图的右侧的图中以能够看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方式进行了图示。上述图中,平整滚筒524均隐藏于背后,其是滚筒(roller)状。在侧视图中简单地示出了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回收的剥离衬底120。平整滚筒524简单地仅对滚筒进行了图示,省略了对旋转轴进行支承的部件等的图示。
在该例子中,如图13的(a)所示那样采用了旋转体521配置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且不旋转滚压体523配置于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构造,且还在其后方配设有平整滚筒524。
平整滚筒524是能够旋转的构造,并由支承体(未图示)支承且能够从上方朝向下方施加按压力。成为了在刚贴附之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之上滚动并按压的构造。
通过像这样将平整滚筒524设置于旋转贴附滚压部522的后方,能够使贴附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小片的贴附状态平整,能够很好地整理贴附状态。在该例子中,如图13所示那样配设有作为旋转贴附滚压部520的一部分或分体而旋转的旋转体的平整滚筒524。
如图13的(b)所示那样,平整滚筒524在由改良型贴附器具500的旋转贴附滚压部520通过被贴附对象物的表面而贴附完毕了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之上滚动来进行移动,对该贴附状态进行整理使其平整。
在此,平整滚筒524在刚贴附之后的作为短条状的小片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之上按压的同时行进,因此平整滚筒524的表面与剥离衬底等同样地,优选被施加了基于硅酮树脂等脱模原料的表面加工。另外,为了不使刚贴附之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100A的粘合性丧失,优选进行避免表面的脱模剂移动这样的表面加工。
以上,图示说明了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的结构例中的优选的实施例,但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不限定粘合剂层的种类、胶带的宽度、辊的径等,能够作为制造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方法而广泛应用。
附图标记说明
100 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
100A 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处理完毕双面胶带
100B 辊体
131 宽度方向切断区域
132 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
110 双面胶带
111 基材层
112 粘合剂层
113 粘合剂层
120 剥离衬底
130 加工用剥离纸带
210 输送卷轴
220 卷取卷轴
230 输送卷轴
240 卷取卷轴
300 贴附器具
310 辊体安装部
320 旋转贴附滚压部
321 右旋转前端部
322 左旋转前端部
330 剥离衬底回收部
400 改良型贴附器具
410 辊体安装部
420 旋转贴附滚压部
421 旋转体
422 支承机构
430 剥离衬底回收部
500 改良型贴附器具
510 辊体安装部
520 旋转贴附滚压部
521 旋转体
522 支承机构
523 不旋转滚压体
530 剥离衬底回收部。

Claims (19)

1.一种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将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和具备剥离面的加工用剥离纸带分别抽出,使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与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抵接而在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形成加工保护层的加工保护层形成工序,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具备:双面胶带,其具备基材层并在该基材层的两面具备粘合剂层;以及剥离衬底,其覆盖所述双面胶带的单面的所述粘合剂层;
对于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和作为所述加工保护层的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保持仅残留所述剥离衬底地连续进行半切割,成为在所述剥离衬底上保持有适当长度的多个所述双面胶带片的状态的半切割工序;以及
在剥离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的同时卷取被实施了所述半切割处理的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卷取工序,
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的宽度比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的宽度大,且比所述半切割工序中的所述半切割的宽度大,
所述半切割工序中的所述半切割的宽度为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的宽度以上,且比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的宽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切割工序中的所述半切割的切割印迹是如下切割印迹: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双面胶带在宽度方向上被切割而不存在未切断区域,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的宽度方向上形成至少一部分未被切割而残留的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在长度方向上维持至少一部分不被切断而连续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工用剥离纸带的所述宽度方向未切断区域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或仅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单侧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半切割的切割印迹是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呈直角的直线状的切割印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半切割的切割印迹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带有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半切割的切割印迹的至少一部分为曲线状。
7.一种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将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于贴附对象部位,该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具备成为了被半切割为多个小片的状态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和对该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单面进行覆盖的剥离衬底,
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具备将卷状的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辊体安装部、抽出了的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通过的旋转贴附滚压部、以及回收所述剥离衬底的剥离衬底回收部,
所述旋转贴附滚压部具备旋转体和将所述旋转体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支承机构,
所述支承机构具备高度控制机构,所述高度控制机构控制对所述旋转体进行支承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控制机构进行贴附控制,该贴附控制中,将所述旋转体的高度在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于所述旋转贴附滚压部处抵接于所述贴附对象部位的抵接高度与从所述贴附对象部位分隔的分隔高度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高度控制机构进行的所述贴附控制中,从所述抵接高度向所述分隔高度的变化是垂直上方向、贴附完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前方斜上方向、以及贴附完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后方斜上方向中的任意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体安装部具备自动旋转控制机构,能够进行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旋转控制,
所述附带剥离衬底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每个贴附行程中,
在所述贴附行程的初期,在所述辊体安装部的所述旋转控制下该旋转的启动、和在所述高度控制机构的贴附控制下从所述分隔高度向所述抵接高度的转移的动作连动,
在所述贴附行程的终期,在所述辊体安装部的所述旋转控制下该旋转停止的动作、和在所述高度控制机构的贴附控制下从所述抵接高度向所述分隔高度的转移的动作连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悬架运动机构,在所述支承机构的所述高度控制机构对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抵接高度的维持中,所述悬架运动机构从动追随于被贴附体的凹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架运动机构是利用所述旋转体所具备的弹性而构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架运动机构是所述支承机构所具备的上下摆动的摆动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改变所述旋转体在水平面内的角度的转向运动机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运动机构是组装于所述支承机构的机构、以及组装于对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整体进行支承的机械手臂内而改变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整体在水平面内的角度的机构中的任一方。
16.根据权利要求7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贴附滚压部的所述旋转体是单一的旋转体、或左右一对的两个旋转体。
17.根据权利要求7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贴附滚压部在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向被贴附对象物滚压的滚压部位除了具备所述旋转体以外还具备不能旋转的不旋转滚压体,
所述旋转贴附滚压部配设为所述旋转体的宽度比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宽度小、且所述不旋转滚压体至少对未与所述旋转体接触的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一部分施加滚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体及所述不旋转滚压体的向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所述剥离衬底接触的接触面的高度大致相同,
所述旋转体配置于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
所述不旋转滚压体是配置于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7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贴附滚压部的后方设置有平整滚筒,该平整滚筒在贴附完毕的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之上滚动来进行移动,用于整理该贴附完毕的所述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贴附状态。
CN202080065611.8A 2019-08-20 2020-08-18 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及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 Pending CN1144236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0526 2019-08-20
JP2019-150526 2019-08-20
PCT/JP2019/048291 WO2021033344A1 (ja) 2019-08-20 2019-12-10 ハーフカット済両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ハーフカット済両面テープ貼付装置
JPPCT/JP2019/048291 2019-12-10
JPPCT/JP2020/020256 2020-05-22
PCT/JP2020/020256 WO2021033384A1 (ja) 2019-08-20 2020-05-22 ハーフカット済両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ハーフカット済両面テープ貼付装置
PCT/JP2020/031112 WO2021033683A1 (ja) 2019-08-20 2020-08-18 ハーフカット済両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ハーフカット済両面テープ貼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3695A true CN114423695A (zh) 2022-04-29

Family

ID=74660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5611.8A Pending CN114423695A (zh) 2019-08-20 2020-08-18 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及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40788A1 (zh)
EP (1) EP4019443A4 (zh)
JP (1) JP7064672B2 (zh)
CN (1) CN114423695A (zh)
WO (2) WO202103338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62536A (zh) * 2023-02-07 2023-05-05 珠海芯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胶贴装组件、设备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8427A1 (ja) * 2022-05-21 2023-11-30 弘康 黒川 粘着テープの貼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1175A (ja) * 1982-11-15 1984-05-25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両面接着片配付テ−プの製造方法
JPS5991176A (ja) * 1982-11-15 1984-05-25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両面接着片配付テ−プの製造方法
JPS63130688A (ja) * 1986-11-21 1988-06-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両面接着テ−プを用いる加工装置
JP3577469B2 (ja) * 2001-06-27 2004-10-13 株式会社美方 両面粘着部材保持構造体
JP2006052256A (ja) * 2004-08-10 2006-02-23 Sanpakku:Kk 遮光用転写シ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10023131A (ja) * 2008-07-15 2010-02-04 Takatori Corp フィルムの貼り付け装置及び貼り付け方法
JP5210239B2 (ja) * 2009-05-01 2013-06-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貼付け方法と両面粘着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US20150107764A1 (en) 2012-07-03 2015-04-23 Toray Industries,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adhesive sheet having singulated adhesive layer, process for producing wiring substrate using the adhesive shee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for producing adhesive sheet
JP6007071B2 (ja) 2012-11-07 2016-10-1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刃型、接着シート製造装置、剥離方法および接着シート製造方法
JP5991176B2 (ja) 2012-12-04 2016-09-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348350B2 (ja) * 2014-06-24 2018-06-27 プラス株式会社 ハーフカット両面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78487B2 (ja) 2014-06-25 2016-08-24 大竹技研株式会社 ハイポイドギヤ
JP2016082166A (ja) * 2014-10-21 2016-05-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貼付け方法および粘着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JP6918498B2 (ja) 2017-01-12 2021-08-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テープ貼付け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62536A (zh) * 2023-02-07 2023-05-05 珠海芯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胶贴装组件、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4672B2 (ja) 2022-05-11
JPWO2021033683A1 (zh) 2021-02-25
EP4019443A4 (en) 2022-11-02
US20220340788A1 (en) 2022-10-27
WO2021033683A1 (ja) 2021-02-25
WO2021033384A1 (ja) 2021-02-25
EP4019443A1 (en) 2022-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8057C (zh) 在薄片卷材上自动贴敷高速贴接胶带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23695A (zh) 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的制造方法及半切割完毕双面胶带贴附装置
CN102144287B (zh) 薄片剥离装置及剥离方法
JP4441451B2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
JP5328375B2 (ja) 粘着シートの分離供給装置及び方法
GB2254289A (en) Tape providing supply of doubly adhesively faced pads
CN101969018A (zh) 保护胶带的剥离装置
WO2021033344A1 (ja) ハーフカット済両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ハーフカット済両面テープ貼付装置
JP2017197309A (ja) テープ貼付ユニット及びテープ貼付装置
CN210312728U (zh) 自动贴胶装置
JP2009026904A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EP1386868A2 (en) Automatic splicing device for laminar webs in continuous feed processes
JP5113599B2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JP5681440B2 (ja) 貼付用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貼付装置
JP5273128B2 (ja) テープ貼着装置及びテープ貼着方法
JP2011114270A (ja) シート剥離装置及び剥離方法
JP2010023131A (ja) フィルムの貼り付け装置及び貼り付け方法
JP4616521B2 (ja) 異方性導電体貼り付け装置および異方性導電体貼り付け方法
CN1935472A (zh) 绘图切割机在制造夹层玻璃中的新应用
JP2024060171A (ja) 切断自在な両面テープ、切断自在な両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切断自在な両面テープの貼付装置
WO2007007534A1 (ja) シート剥離装置及び剥離方法
CN101278326A (zh) 粘性标签和粘性标签卷
JP5690895B2 (ja) シート剥離装置及び剥離方法
JP5421747B2 (ja) シート剥離装置及び剥離方法
JP4366789B2 (ja) 段ボール紙へテープを継続して貼り付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