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0743B - 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0743B
CN114380743B CN202210255742.3A CN202210255742A CN114380743B CN 114380743 B CN114380743 B CN 114380743B CN 202210255742 A CN202210255742 A CN 202210255742A CN 114380743 B CN114380743 B CN 1143807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rogen
trifluoromethylthio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heterocyclic compound
introdu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57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80743A (zh
Inventor
付海燕
李顺
陈华
李瑞祥
郑学丽
袁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2557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0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0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0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80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0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 C07D21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5/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5/36Sulfur at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dole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方法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该的步骤包括:将活化的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在促进剂的作用下与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进行反应;得到C‑3位三氟甲硫基取代的含氮化合物。该反应的收率较好,选择性高,原子经济性较佳。在多种药物分子和农药化合物中都能发现三氟甲硫基官能团,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引入SCF3基团后,生物活性分子的亲脂性和生物利用度也能得到极大的增强。因此,发展合成含有三氟甲硫基团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方法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三氟甲硫基官能团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重要的结构骨架广泛的存在于药物分子,生物活性分子中。以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预官能化的含氮杂环如卤代喹啉、喹啉叠氮化合物或者喹啉硼酸化合物等有机金属试剂作为原料,在过渡金属催化的条件与亲核三氟甲硫基试剂三氟甲硫化银或者亲电三氟甲硫基试剂反应得到相应的三氟甲硫基化含氮化合物。然而,其区域控制主要依赖于预官能化的位置,但是这些方法大多都需要过渡金属作催化剂以及配体,且多余的预合成步骤会产生一系列的有机金属废物,有悖绿色化学合成的原子经济性原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通过C-H活化的方式,直接在含氮杂环化合物上引入三氟甲硫基官能团,反应收率较好,原子经济性较佳,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包括:将活化的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在促进剂 的作用下与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进行反应;
其中,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选自下述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和/>;所述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的结构式为:/>;R1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喹啉环中的任一种,R1的数量为1-6个;R2选自氢、卤素以及取代或未取代苯基中的任一种,R2的数量为1-5个。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R1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C1-C6烷基、卤素、苯基、苄基、C1-C6烷氧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喹啉环中的任一种,R1的数量为1-6个;R2选自氢、卤素以及取代或未取代苯基中的任一种,R2的数量为1-5个。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促进剂选自酸或碱。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促进剂为维生素A酸。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反应的条件包括: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和所述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1-4,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的摩尔量的40-60%;反应温度为80-120℃,时间为10-24小时;
优选地,反应的条件包括: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和所述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2,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的摩尔量的50%;反应温度为100℃,时间为16小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选自N-苄基喹啉季铵盐、N-(1-萘甲基)喹啉季铵盐和N-(2-萘甲基)喹啉季铵盐中的任意一种;
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为N-(1-萘甲基)喹啉季铵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形成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的步骤包括:将含氮杂环化合物原料与1-溴甲基萘试剂进行反应;
形成的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和/>;其中,R1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喹啉环中的任一种,R1的数量为1-6个;R2选自氢、卤素以及取代或未取代苯基中的任一种,R2的数量为1-5个。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包括:将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与所述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1,2-二氯乙烷、甲苯和甲基叔丁基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1,2-二氯乙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 -3位三氟甲硫基取代的含氮化合物,其通过上述的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制备得到,C -3位三氟甲硫基取代的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式为:,R1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喹啉环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活化后的含氮杂环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在促进剂的作用下,与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反应,继而在含氮化合物中引入三氟甲硫基,即得到C-3位三氟甲硫基取代的含氮化合物;该反应的收率较好,选择性高,原子经济性较佳。在多种药物分子和农药化合物中都能发现三氟甲硫基官能团,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引入SCF3基团后,生物活性分子的亲脂性和生物利用度也能得到极大的增强。因此,发展合成含有三氟甲硫基团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是及具重要意义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3-三氟甲硫喹啉II-a的核磁氢谱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3-三氟甲硫喹啉II-a的核磁氟谱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3-三氟甲硫-6-溴喹啉II-b的核磁氢谱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3-三氟甲硫-6-溴喹啉II-b的核磁碳谱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3-三氟甲硫-6-溴喹啉II-b的核磁氟谱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3-三氟甲硫-6-甲氧基喹啉II-c的核磁氢谱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3-三氟甲硫-6-甲氧基喹啉II-c的核磁碳谱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3-三氟甲硫-6-甲氧基喹啉II-c的核磁氟谱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3-三氟甲硫-5-苯基喹啉化合物II-d的核磁氢谱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3-三氟甲硫-5-苯基喹啉化合物II-d的核磁碳谱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3-三氟甲硫-5-苯基喹啉化合物II-d的核磁氟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具体说明。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包括:
S1、形成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
将将含氮杂环化合物原料与1-溴甲基萘试剂进行反应,继而形成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
形成的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和/>;其中,R1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喹啉环中的任一种,R1的数量为1-6个;R2选自氢、卤素以及取代或未取代苯基中的任一种,R2的数量为1-5个。
需要说明的是,R1的数量为1-6个,也就是说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中喹啉环可以是单取代(R1的数量为1)、双取代(R1的数量为2)、三取代(R1的数量为3)、四取代(R1的数量为4)、五取代(R1的数量为5)、六取代(R1的数量为6)。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喹啉衍生物的三氟甲硫基化发生在C-3位,因此在取代基的数量为多个时,至少C-3位处于未取代状态,其他的取代的位置可以是任意位置。
R2同理,发明人不再进行详述。
进一步地,R1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C1-C6烷基、卤素、苯基、苄基、C1-C6烷氧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喹啉环中的任一种。C1-C6烷基可以是直链烷基也可以是支链烷基,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和叔丁基等。卤素可以是氟、氯和溴中的任意一种。C1-C6烷氧基包括但不限于甲氧基、乙氧基以及丙氧基等。
进一步地,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选自N-苄基喹啉季铵盐、N-(1-萘甲基)喹啉季铵盐和N-(2-萘甲基)喹啉季铵盐中的任意一种;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为N-(1-萘甲基)喹啉季铵盐。具体地,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
含氮杂环化合物原料的来源广泛,廉价易得,通过一步苄基活化反应即可得到对应的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即苄基季铵盐衍生物。
S2、引入三氟甲硫基;
将活化的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在促进剂 的作用下与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进行反应;其中,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的结构式为:,反应后引入三氟甲硫基后的所述含氮化合物即C -3位三氟甲硫基取代的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进一步地,上述反应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具体地,有机溶剂包括1,2-二氯乙烷、甲苯和甲基叔丁基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1,2-二氯乙烷。
进一步地,促进剂选自酸或碱,优选为维生素A酸。采用上述物质有利于促进反应的进行。
进一步地,反应的条件包括: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和所述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1-4,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的摩尔量的40-60%;反应温度为80-120℃,时间为10-24小时;
优选地,反应的条件包括: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和所述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2,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的摩尔量的50%;反应温度为100℃,时间为16小时。
促进剂在上述用量的情况下,效果较佳,产物的收率和选择性较好。在上述温度范围内,可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提高产品的收率。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和所述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采用上述用量能够充分反应,提高产品收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 -3位三氟甲硫基取代的含氮化合物,其通过上述的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制备得到,C -3位三氟甲硫基取代的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反应式为:
;具体地,在空气中,向一个25mL的反应试管中加入磁子、N-(1-萘甲基)喹啉季铵盐I-a(0.1 mmol, 35mg)、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0.2 mmol, 49.4mg),维生素A酸 (0.05 mmol, 15 mg), 二氯乙烷(2ml)。然后塞上橡胶塞,在100℃油浴中加热搅拌12 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用垫有硅藻土的玻砂漏斗过滤,并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洗涤,合并滤液,减压蒸出溶剂,加入10 mL的蒸馏水,然后用30 mL的乙酸乙酯分3次萃取,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蒸出溶剂,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流动相,采用快速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3-三氟甲硫喹啉II-a(白色固体,产率75%)。
3-三氟甲硫喹啉II-a的表征结果参见图1和图2,具体分析如下:
1H NMR (400 MHz, Chloroform-d) δ 9.04 (d,J= 2.2 Hz, 1H), 8.53 (d,J=2.2 Hz, 1H), 8.17 (dq,J= 8.5, 0.9 Hz, 1H), 7.96 – 7.77 (m, 2H), 7.65 (ddd,J=8.1, 6.9, 1.2 Hz, 1H).
19F NMR (376 MHz, Chloroform-d) δ -42.3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反应式为:
;具体地,在空气中,向一个25 mL的反应试管中加入磁子、N-(1-萘甲基)-6-溴喹啉季铵盐I-b(0.1 mmol, 42.9mg)、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0.2 mmol, 49.4mg),维生素A酸 (0.05 mmol, 15 mg), 二氯乙烷(2ml)。然后塞上橡胶塞,在100℃油浴中加热搅拌12 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用垫有硅藻土的玻砂漏斗过滤,并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洗涤,合并滤液,减压蒸出溶剂,加入10 mL的蒸馏水,然后用30 mL的乙酸乙酯分3次萃取,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蒸出溶剂,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流动相,采用快速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3-三氟甲硫-6-溴喹啉II-b(白色固体,产率60%)。
3-三氟甲硫-6-溴喹啉的表征结果参见图3-图5,具体分析如下:
1H NMR (400 MHz, Chloroform-d) δ 9.04 – 9.03 (m, 1H), 8.44 (d,J= 2.2Hz, 1H), 8.05 – 8.02 (m, 2H), 7.91-7.88 (dd,J= 9.0, 2.2 Hz, 1H).
13C NMR (101 MHz, Chloroform-d) δ 154.79, 147.01, 143.40, 135.14,131.27, 130.64, 130.04, 128.82(q, J= 306.2 Hz), 127.56, 121.93.
19F NMR (376 MHz, Chloroform-d) δ -42.06.
HRMS (ESI) m/z: calcd for C10H6BrF3NS+[M+H]+: 307.9351. found:307.935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反应式为:
;具体地,在空气中,向一个25 mL的反应试管中加入磁子、N-(1-萘甲基)-6-甲氧基喹啉季铵盐I-c(0.1 mmol, 36.4mg)、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0.2 mmol, 49.4mg),维生素A酸 (0.05 mmol, 15 mg), 二氯乙烷(2ml)。然后塞上橡胶塞,在100℃油浴中加热搅拌12 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用垫有硅藻土的玻砂漏斗过滤,并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洗涤,合并滤液,减压蒸出溶剂,加入10 mL的蒸馏水,然后用30 mL的乙酸乙酯分3次萃取,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蒸出溶剂,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流动相,采用快速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3-三氟甲硫-6-甲氧基喹啉II-c(白色固体,产率70%)。
3-三氟甲硫-6-甲氧基喹啉化合物II-c的表征结果参见图6-8,具体分析如下:
1H NMR (400 MHz, Chloroform-d) δ 8.88 (d,J= 2.0 Hz, 1H), 8.41 (d,J=2.1 Hz, 1H), 8.04 (d,J= 9.2 Hz, 1H), 7.47 (dd,J= 9.2, 2.7 Hz, 1H), 7.10 (d,J=2.8 Hz, 1H), 3.95 (s, 3H).
13C NMR (101 MHz, Chloroform-d) δ 158.65, 152.06, 144.71, 143.17,130.94, 129.05(q, J= 305.2 Hz), 124.66,118.6,105.10, 55.70.
19F NMR (376 MHz, Chloroform-d) δ -42.32.
HRMS (ESI) m/z: calcd for C11H9F3NOS+[M+H]+: 260.0351. found: 260.035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反应式为:
,该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产率为40%,3-三氟甲硫-5-苯基喹啉化合物II-d的表征结果参见9-11,具体分析如下:
1H NMR (400 MHz, Chloroform-d) δ 9.05 (d,J= 2.1 Hz, 1H), 8.59 (d,J=2.1 Hz, 1H), 8.18 (dt,J= 8.5, 1.1 Hz, 1H), 7.88 (dd,J= 8.5, 7.1 Hz, 1H), 7.61(dd,J= 7.1, 1.1 Hz, 1H), 7.59 – 7.40 (m, 5H).
13C NMR (101 MHz, Chloroform-d) δ 154.39, 148.69, 143.26, 141.01,138.36, 131.10, 129.97, 129.05(q, J= 310.2 Hz),128.91, 128.79, 128.45,128.19, 126.37, 118.43.
19F NMR (376 MHz, Chloroform-d) δ -42.38.
HRMS (ESI) m/z: calcd for C16H11F3NS+[M+H]+: 306.0559. found: 306.056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反应式为:
,其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产率为64%。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反应式为:
,其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产率为57%。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活化后的含氮杂环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在促进剂的作用下,与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反应,继而在含氮化合物中引入三氟甲硫基,即得到C-3位三氟甲硫基取代的含氮化合物;该反应的收率较好,选择性高,原子经济性较佳。在多种药物分子和农药化合物中都能发现三氟甲硫基官能团,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引入SCF3基团后,生物活性分子的亲脂性和生物利用度也能得到极大的增强。因此,发展合成含有三氟甲硫基团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是及具重要意义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活化的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在促进剂的作用下与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进行反应形成目标产物;
其中,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选自下述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和/>;所述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的结构式为:/>;所述目标产物的结构式为:/>
R1选自氢、卤素、苯基、苄基以及C1-C6烷氧基中的任一种;R2选自氢;所述促进剂为维生素A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的条件包括: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和所述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1-4,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的摩尔量的40-60%;反应温度为80-120℃,时间为10-2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的条件包括: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和所述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2,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的摩尔量的50%;反应温度为100℃,时间为16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的步骤包括:将含氮杂环化合物原料与1-溴甲基萘试剂进行反应;
形成的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其中,R1选自氢、卤素、苯基、苄基以及C1-C6烷氧基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活化的所述含氮杂环类化合物与所述N-三氟甲硫基邻苯丁二酰亚胺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1,2-二氯乙烷、甲苯和甲基叔丁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1,2-二氯乙烷。
CN202210255742.3A 2022-03-15 2022-03-15 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 Active CN114380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5742.3A CN114380743B (zh) 2022-03-15 2022-03-15 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5742.3A CN114380743B (zh) 2022-03-15 2022-03-15 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0743A CN114380743A (zh) 2022-04-22
CN114380743B true CN114380743B (zh) 2023-08-11

Family

ID=81206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5742.3A Active CN114380743B (zh) 2022-03-15 2022-03-15 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074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3638A (ja) * 1998-06-01 2000-02-22 Ihara Chem Ind Co Ltd 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チオメチルベンゼン誘導体の製造法
CN103804348A (zh) * 2012-11-15 2014-05-21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亲电三氟甲硫基试剂、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4945304A (zh) * 2014-03-31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三氟甲硫基芳烃类或杂芳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5294A (zh) * 2014-03-31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含三氟甲硫基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204367A (ja) * 2015-04-17 2016-12-08 日本曹達株式会社 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チオ化剤、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チオ化方法、ならびにn−(置換スルホニル)−n−[(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チオ]置換スルホンアミド化合物
JP2019182800A (ja) * 2018-04-13 2019-10-24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工業大学 含フッ素メチルチオ置換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12778190A (zh) * 2021-02-26 2021-05-11 山东领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丁二酰亚胺型三氟甲硫化试剂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3638A (ja) * 1998-06-01 2000-02-22 Ihara Chem Ind Co Ltd 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チオメチルベンゼン誘導体の製造法
CN103804348A (zh) * 2012-11-15 2014-05-21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亲电三氟甲硫基试剂、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4945304A (zh) * 2014-03-31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三氟甲硫基芳烃类或杂芳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5294A (zh) * 2014-03-31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含三氟甲硫基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204367A (ja) * 2015-04-17 2016-12-08 日本曹達株式会社 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チオ化剤、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チオ化方法、ならびにn−(置換スルホニル)−n−[(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チオ]置換スルホンアミド化合物
JP2019182800A (ja) * 2018-04-13 2019-10-24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工業大学 含フッ素メチルチオ置換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12778190A (zh) * 2021-02-26 2021-05-11 山东领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丁二酰亚胺型三氟甲硫化试剂的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直接三氟甲硫基化试剂及方法的研究进展;张盼盼,等;《化学学报》;第75卷(第08期);744-76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0743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7693B (zh) 一种烯丙基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heng et al. Intermolecular C–H silylation through cascade carbopalladation and vinylic to aryl 1, 4-palladium migration
CN115490697A (zh) 一种手性氮杂螺[4,5]-癸胺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Hu et al. Organo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sulfa-Michael addition of thiocarboxylic acids to β-trifluoromethyl-α, β-unsaturated keto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ereogenic carbon center bearing a sulfur atom and a trifluoromethyl group
CN114380743B (zh) 含氮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
JP2022505626A (ja) N-ニトロサッカリン類
CN108821995B (zh) 手性席夫碱配体、金属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4321065B2 (ja) キノリンカルボキシアルデヒド誘導体の製造法及びその中間体
CN117603131A (zh) 吡啶环的氮的间位引入硫苯基的方法和含硫苯基的吡啶类化合物
JP3547590B2 (ja) 不斉ジルコニウム触媒
CN114524798B (zh) 一种苯并二硫杂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028597B (zh) 一种tempo连续脱氢环化制备苯并恶唑类衍生物的方法和应用
CN110804010B (zh) 靛红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14292153B (zh) 一种芳基卤化物的高效合成方法
CN113214110B (zh) α-取代-β-羟基腈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JPH05286894A (ja) 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又はカルボン酸チオエステルの新規製造方法
CN110981919B (zh) 一锅法合成八元脒环钯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JP4105482B2 (ja) トリハロ置換芳香族化合物の製造法
JPH05286932A (ja) インドール類の製造方法
KR100300880B1 (ko) 2-아미노티오잔톤의제조방법
JP4105481B2 (ja) トリ置換芳香族化合物の製造法
EP0097839B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2-amino-2-arylacetonitriles
CN117924343A (zh) 一种含硅手性中心的新骨架硅杂苯并六元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102391A (zh) 二硫转移试剂及其合成与应用
CN115746020A (zh) 无金属参与的新型四并环化合物的制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