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1578B - 一种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1578B
CN114311578B CN202111517179.4A CN202111517179A CN114311578B CN 114311578 B CN114311578 B CN 114311578B CN 202111517179 A CN202111517179 A CN 202111517179A CN 114311578 B CN114311578 B CN 114311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detected
piece
assembly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71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1578A (zh
Inventor
张光宇
陆彩光
吕鹏达
张玉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ozhong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ozhong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ozhong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ozhong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71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1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1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1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1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1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传输机构、检测机构、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传输机构能承接上一工序的待检测件,并能将其传输至下一工序,待检测件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位于第二部的上方;上料机构被配置为将传输机构上的待检测件转移至检测机构上,以使检测机构对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间隙进行检测;下料机构能将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待检测件再转移至传输机构上。所述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对待检测件的间隙的自动化检测,降低了人工成本,且能实现对待检测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在线检测,大大提高了待检测件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工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者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工艺。现有很多电子产品外壳均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在生产时,通常需要使用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能够上下扣合形成一注塑型腔的上载具和下载具,为了确保注塑品质,注塑模具在注塑之前,需要对扣合的上载具和下载具之间的间隙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间隙检测装置都是独立于注塑模具生产线的,操作人员需要将生产线上的注塑模具转移至注塑模具间隙检测装置上,在完成检测之后,操作人员还需要将合格和不合格的注塑模具分开,将合格的注塑模具重新转移至生产线上,以对合格的注塑模具进行下一工序的操作。采用这种方式,不仅会增加人工成本,且转移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可以节省人工成本,提高测试效率以及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装置,包括传输机构、检测机构、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
所述传输机构能承接上一工序的待检测件,并能将其传输至下一工序,所述待检测件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位于所述第二部的上方;
所述上料机构被配置为将所述传输机构上的待检测件转移至所述检测机构上,以使所述检测机构对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的间隙进行检测;
所述下料机构能将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所述待检测件再转移至所述传输机构上。
作为一种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检测承载部,被配置为承接所述上料机构转移的所述待检测件;
检测部,被配置为对所述检测承载部上的所述待检测件进行检测。
作为一种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部包括:
检测架,位于所述检测承载部的一侧;
上激光检测组件和下激光检测组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检测架上,所述上激光检测组件能向所述检测承载部上的第一部的上表面发射激光,所述下激光检测组件能向所述检测承载部上的第二部的下表面发射激光;
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架上,且被配置为能压紧所述第一部以使其与所述第二部相贴合。
作为一种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承载部包括:
旋转驱动组件;
承载转盘,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承载转盘转动;
多个承载治具,沿所述承载转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承载治具用于承载所述待检测件。
作为一种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支撑部,所述检测支撑部包括支撑驱动组件和支撑顶块,所述支撑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支撑顶块沿竖直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支撑顶块选择性抵接于所述承载转盘的下表面。
作为一种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均包括:
上料架;
第一上料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移动平台,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上料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平台沿水平方向运动;
第二上料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移动平台,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平台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平台沿竖直方向运动;
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平台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待检测件。
作为一种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均还包括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设置于第二移动平台上,且所述旋转驱动件能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旋转,以调整所述夹持组件上夹持的所述待检测件的放置角度。
作为一种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一种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不合格产品传输线,所述下料机构还被配置为将所述检测机构上检测不合格的所述待检测件转移至所述不合格产品传输线上。
作为一种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复检传输线,所述复检传输线能够承接所述不合格产品传输线上经调节间隙后的待检测件,所述上料机构还被配置为将所述复检传输线上的所述待检测件转移至所述检测机构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出的检测装置,通过传输机构、检测机构、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对待检测件的间隙的自动化检测,不需要利用人工手动检测,可以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人工成本,且能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通过将传输机构设置为能承接上一工序的待检测件,并能将检测合格的待检测件传输至下一工序,可以实现对待检测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在线检测,大大提高了待检测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传输机构、不合格产品传输线以及复检传输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检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承载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承载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承载治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传输机构;11-传输架;12-传输驱动件;
2-检测机构;21-检测承载部;211-旋转驱动组件;212-承载转盘;213-承载治具;2131-锁定驱动件;2132-锁定板;2133-固定块;21331-第一槽;21332-第二槽;2134-驱动板;21341-锁定导向孔;2135-导向销;2136-链节结构;2137-盖板;22-检测部;221-检测架;222-上激光检测组件;2221-检测支撑件;2222-激光发射器;223-下激光检测组件;224-压紧组件;2241-压紧块;2242-压紧驱动件;2243-第一缓冲件;2244-第一压紧板;2245-第二压紧板;2246-导向杆;
3-上料机构;31-上料架;32-第一上料驱动组件;33-第二上料驱动组件;34-夹持组件;35-旋转驱动件;
4-下料机构;
5-不合格产品传输线;6-复检传输线;7-基座;
8-检测支撑部;81-支撑驱动组件;811-支撑驱动件;812-第一连杆;813-第二连杆;82-支撑顶块;821-导向滑块;83-支撑固定架;831-导向滑轨;84-限位组件;841-第一挡块;842-第二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主要用于对注塑模具的间隙进行检测,注塑模具包括相扣合的上载具和下载具,上载具位于下载具的上方,注塑模具上的间隙是指上载具和下载具扣合后两者之间的间隙,以保证其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从而确保注塑品质。在本实施例中,待检测件主要是指注塑模具,第一部具体指上载具,第二部具体指下载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检测装置还可以用于检测其他对其上间隙有要求的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检测机构2、上料机构3和下料机构4,其中,传输机构1能承接上一工序的待检测件,并能将其传输至下一工序;上料机构3被配置为将传输机构1上的待检测件转移至检测机构2上,以使检测机构2对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间隙进行检测;下料机构4能将检测机构2检测合格的待检测件再转移至传输机构1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通过传输机构1、检测机构2、上料机构3和下料机构4之间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对待检测件的间隙的自动化检测,不需要利用人工手动检测,可以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人工成本,且能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通过将传输机构1设置为能承接上一工序的待检测件,并能将检测合格的待检测件传输至下一工序,可以实现对待检测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在线检测,大大提高了待检测件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基座7,传输机构1、检测机构2、上料机构3和下料机构4均设置于基座7上,基座7起到了整体支撑的作用。可选地,基座7为柜体结构,基座7内可以用于容纳控制器以及各种连接线,起到收纳的作用,以保持该检测装置外观的整洁性。此外,基座7还能起到垫高各个机构的作用,以方便操作人员对各个机构进行检修及维护。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传输机构1包括传输架11、传输驱动件12、传输链轮和传输链条,传输架11设置于基座7上,传输驱动件12设置于传输架11上;多个传输链轮间隔并转动设置于传输架11上,且其中一个传输链轮与传输驱动件12的输出端相连接;传输链条绕设于多个传输链轮上,传输链条用于传输待检测件。在本实施例中,传输驱动件12优选为传输电机。当传输驱动件12工作时,能够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传输链轮转动,并通过传输链条的移动带动其他的传输链轮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对待检测件的传输。
可选地,传输架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输架11相对设置,在每个传输架1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相配合的多个传输链轮和传输链条,待检测件的两侧分别承载于两个传输架11上的传输链条上,以保证其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传输机构1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传输辊机构或者传输皮带机构,只要能实现对待检测件进行传输的传输机构1均可以被采用。
由于传输机构1上同时承载有未经检测的待检测件和完成检测的待检测件,为避免传输机构1将未经检测的待检测件传输至下一工序或者上料机构3将完成检测的待检测件重新转移至检测机构2上,如图3所示,在传输机构1的上方还设置有扫描机构,扫描机构能够对传输机构1上承载的待检测件上粘贴的二维码进行扫描,以判断对应的待检测件是否已经过检测,同时将扫描结果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上料机构3将未经检测的待检测件转移至检测机构2上,以避免漏检或者重复检测。其中,扫描机构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扫描机构的具体结构不作多余叙述。
进一步地,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下料机构4还被配置为将检测机构2上检测不合格的待检测件转移至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上。具体而言,当检测机构2检测的待检测件不合格时,下料机构4能将该不合格的待检测件转移至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上,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将其传输至人工操作工位,操作人员可以手动对该不合格的待检测件的间隙进行调整,以使其符合要求,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复检传输线6,复检传输线6能够承接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上经调节间隙后的待检测件,上料机构3还被配置为将复检传输线6上的待检测件转移至检测机构2上。具体地,当操作人员将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上的不合格的待检测件的间隙调整好后,可以将其放置于复检传输线6上,上料机构3能将复检传输线6上的待检测件重新转移至检测机构2上,再次对其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合格,下料机构4再将其转移至传输机构1上,以进行下一工序的操作;如果检测结构仍然不合格,下料机构4再将其转移至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上,操作人员会再次对其进行调节后放置于复检传输线6上;如此往复,从而保证传输至下一工序的待检测件为合格产品。
为方便操作人员在人工操作工位对待检测件进行重新调整后将其放回复检传输线6上,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和复检传输线6的传输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和复检传输线6上下排布并位于传输机构1的一侧,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节省水平面上的占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利用率,同时方便操作人员作业。为了避免上料机构3在复检传输线6和检测机构2之间转移待检测件的过程中与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发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的长度小于复检传输线6的长度,且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在复检传输线6上的投影面积落在复检传输线6的中间位置,以为上料机构3和操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和复检传输线6的具体结构均与传输机构1的具体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设置位置及传输方向的不同,本实施例对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和复检传输线6的具体结构不作详细叙述。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检测机构2包括检测承载部21和检测部22,检测承载部21被配置为承接上料机构3转移的待检测件;检测部22被配置为对检测承载部21上的待检测件进行检测。
下面结合图4详细介绍检测机构2的具体结构以及检测流程,具体地,如图4所示,检测部22包括检测架221、上激光检测组件222、下激光检测组件223和压紧组件224,检测架221位于检测承载部21的一侧;上激光检测组件222和下激光检测组件22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检测架221上,上激光检测组件222能向检测承载部21上的第一部的上表面发射激光,下激光检测组件223能向检测承载部21上的第二部的下表面发射激光;压紧组件224设置于检测架221上,且被配置为能压紧第一部以使其与第二部相贴合。通过设置上激光检测组件222和下激光检测组件223,利用激光测距的方式实现对待检测件的间隙的检测,检测精度较高。
进一步地,压紧组件224包括压紧驱动件2242和压紧块2241,压紧驱动件2242设置于检测架221上;压紧驱动件2242的输出端与压紧块2241相连接,以驱动压紧块2241向靠近或者远离检测承载部21的方向运动。检测部22对待检测件的间隙的检测过程为:当上料机构3将待检测件转移至检测承载部21上后,上激光检测组件222和下激光检测组件223分别向第一部的上表面和第二部的下表面发射激光,从而获得整个待检测件的厚度L1;压紧驱动件2242再驱动压紧块2241向下运动,以将第一部压紧于第二部上使两者相贴合;上激光检测组件222和下激光检测组件223分别向第一部的上表面和第二部的下表面发射激光,从而获得整个待检测件的厚度L2,即该待检测件的间隙值L=L1-L2。控制器判断该间隙值L是否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如果该间隙值L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即将其认定为合格品,控制器控制下料机构4将其转移至传输机构1上;如果该间隙值L超过预设的阈值范围,即将其认定为不合格品,控制器控制下料机构4将其转移至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上。在本实施例中,压紧驱动件2242为压紧驱动气缸。
可选地,压紧块2241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压紧块2241对第一部的当前压力。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在压紧块2241向下运动以抵接第一部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压紧块2241对第一部的当前压力,并将该当前压力传输至控制器中,当当前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器控制压紧驱动件2242停止驱动压紧块2241继续向下运动。其中,操作人员预先设定的预设压力值应该保证第一部与第二部相互贴合,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且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的作用力不能过大,以避免注塑模具被压坏。
进一步地,压紧驱动件2242和压紧块2241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2243。具体而言,压紧组件224还包括第一压紧板2244、第二压紧板2245和导向杆2246,第一压紧板2244与压紧驱动件2242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压紧板2244上设置有压紧导向孔,导向杆2246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压紧板2245上,且穿设于压紧导向孔中并能相对其滑动,压紧块2241设置于第二压紧板2245的底部,第一缓冲件2243套设于导向杆2246上。当压紧驱动件2242驱动第一压紧板2244向下运动至压紧块2241与第一部的上表面相抵接后,压紧块2241继续向下运动会首先压缩第一缓冲件2243,以缓冲压紧块2241对第一部的压力,避免压紧块2241与第一部之间发生刚性碰撞造成待检测件的损坏。可选地,第一缓冲件2243为弹簧,弹簧的缓冲性能较好,且取材方便,制造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上激光检测组件222包括检测支撑件2221和多个激光发射器2222,检测支撑件2221设置于检测架221上;多个激光发射器2222沿检测支撑件2221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激光发射器2222,可以对待检测件上的多个点进行检测,以避免偶然误差影响检测结果。
优选地,检测支撑件22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块,多个激光发射器2222均匀分布于两个支撑块上,两个支撑块之间的间隔为压紧块2241的升降过程提供避让空间,避免压紧块2241与上激光检测组件222发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发射器2222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支撑块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激光发射器2222,四个激光发射器2222分别向待检测件的四角位置处发射激光,在保证检测结果精确性的同时,减少激光发射器2222的数量,以降低制造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激光发射器2222的数量还可以根据实际检测情况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下激光检测组件223的具体结构与上激光检测组件222的具体结构相同,方便加工,且上激光检测组件222的多个激光发射器2222与下激光检测组件223的多个激光发射器2222一一对应设置,且相对应的两个激光发射器2222发射的激光束位于同一直线上,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下面结合图5-图7详细介绍检测承载部21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检测承载部21包括旋转驱动组件211、承载转盘212和多个承载治具213,旋转驱动组件211的输出端与承载转盘212相连接,以驱动承载转盘212转动;多个承载治具213沿承载转盘212的周向间隔设置,承载治具213能承载待检测件。通过在承载转盘212上设置多个承载治具213,当其中几个承载治具213上的待检测件在进行检测作业时,操作人员可以在另外的承载治具213上完成待检测件的上下料作业,可以节省检测部22的待料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其中,旋转驱动组件211具体为旋转驱动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沿承载转盘212的周向分别设置有四个工位:上料工位、第一检测工位、第二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承载转盘212在旋转驱动组件211的驱动作用下依次经过各个工位,以完成对应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工位和第二检测工位处分别对应一检测部22,检测的内容相同;当承载转盘212带动承载治具213旋转时,可以使其上的各个承载治具213位于对应的工位上,此时,上料机构3能够将传输机构1上的待检测件转移至位于上料工位的承载治具213上;下料机构4能够将位于下料工位的承载治具213上完成检测的待检测件转移至传输机构1或者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上;两个检测部22能够对位于两个检测工位上的待检测件进行检测,待料时间短,检测效率高。
可选地,每个工位对应的承载转盘212处的承载治具213的数量为两个,即承载转盘212旋转一周,可以完成四个待检测件的检测,进一步提高了该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承载治具213包括两个锁定部件,两个锁定部件相对设置,每个锁定部件均包括锁定驱动件2131、转接组件和锁定板2132,锁定驱动件2131设置于承载转盘212上;锁定驱动件2131通过转接组件驱动锁定板2132向靠近或者远离与其相对的锁定部件的方向运动。通过设置相对的两个锁定部件,可以将待检测件固定于两个锁定部件之间,实现待检测件的固定,避免待检测件在检测过程中或者随承载转盘212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坠落,影响检测进度。在本实施例中,锁定驱动件2131为锁定驱动气缸。
具体而言,转接组件包括固定块2133、驱动板2134和导向销2135,固定块2133设置于承载转盘212上,固定块2133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槽21331和第二槽21332,第一槽21331的延伸方向与承载转盘212的径向方向平行,第二槽213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槽21331的延伸方向垂直;驱动板2134滑动设置于第一槽21331内,驱动板2134与锁定驱动件2131的输出端相连接,驱动板2134上设置有锁定导向孔21341,锁定导向孔21341的延伸方向与承载转盘212的径向方向呈夹角设置;导向销2135固定于锁定板2132上,并穿设于锁定导向孔21341内且能沿锁定导向孔21341的移动。当锁定驱动件2131驱动驱动板2134沿第一槽21331滑动时,导向销2135可以沿锁定导向孔21341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带动锁定板2132沿第二槽21332滑动;当两个锁定部件的锁定板2132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时,可以将待检测件锁定。
优选地,转接组件还包括盖板2137,盖板2137盖设于固定块2133上,可以封堵第一槽21331和第二槽21332,以对锁定板2132和驱动板2134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限位,避免其从固定块2133的上方脱出。
进一步地,转接组件还包括链节结构2136,链节结构2136包括多个依次转动连接的链节,位于链节结构2136两端的两个链节分别转动连接旋转驱动组件211和驱动板2134。在检测部22对待检测件进行检测时,压紧块2241会对第一部施加一压力,该压力会使第一部相对承载转盘212产生一位移,通过设置链节结构2136,可以为第一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提供充足的空间。
可选地,在每个锁定板2132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二缓冲件,避免锁定板2132与待检测件的表面发生刚性碰撞导致待检测件的损坏。其中,第二缓冲件优选为橡胶垫,橡胶材质的缓冲性能较好,且取材方便,制造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部22在对待检测件进行检测时,压紧块2241会对待检测件施加一压力,为了避免承载转盘212在该压力作用下发生倾斜影响对待检测件的检测结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支撑部8,检测支撑部8设置于承载转盘212的下方,检测支撑部8包括支撑驱动组件81和支撑顶块82,支撑驱动组件81被配置为驱动支撑顶块82沿竖直方向运动,以使支撑顶块82选择性抵接于承载转盘212的下表面。当检测部22对检测承载部21上的待检测件进行检测时,支撑驱动组件81能驱动支撑顶块82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以抵接于承载转盘212的下表面,防止检测部22对待检测件施加压力时导致承载转盘212发生倾斜而影响检测效果;当承载转盘212需要转动时,支撑驱动组件81能驱动支撑顶块82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以使支撑顶块82和承载转盘212的下表面脱离抵接,以避免承载转盘212转动时与支撑顶块82发生干涉,从而保证承载转盘212转动过程的顺畅性。
进一步地,支撑顶块82的上表面设置有碰撞缓冲件。在检测过程中,支撑顶块82会频繁地与承载转盘212的下表面发生碰撞,通过设置碰撞缓冲件,可以避免支撑顶块82和承载转盘212发生多次碰撞后造成承载转盘212的损坏,从而延长承载转盘212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碰撞缓冲件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橡胶材质的缓冲性能较好,取材方便,制造成本较低。
可选地,检测支撑部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检测支撑部8沿承载转盘212的周向间隔设置。承载治具213的数量和检测支撑部8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检测支撑部8可以与多个承载治具213一一正对设置,也可以不一一正对设置,多个检测支撑部8只需要均匀地排布在承载转盘212的下方即可实现上述效果。
下面结合图8详细介绍检测支撑部8的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支撑驱动组件81包括支撑驱动件811和转向结构,支撑驱动件811的输出端的轴线方向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支撑驱动件811通过转向结构驱动支撑顶块82沿竖直方向运动。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将支撑驱动件811沿斜向的驱动作用力转化为支撑顶块82沿竖直方向的运动,节省竖直方向上的占用空间,提高承载转盘212底部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而言,检测支撑部8还包括支撑固定架83,支撑顶块82滑动设置于支撑固定架83上;转向结构包括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812和第二连杆813,第一连杆812远离第二连杆81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固定架83,第二连杆813远离第一连杆812的一端与支撑顶块82转动连接,支撑驱动件811的固定端转动设置于支撑固定架83上,支撑驱动件811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812和第二连杆813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可选地,支撑驱动件811为支撑驱动气缸。如图8所示,当支撑驱动件811的输出端缩回时,可以带动第一连杆812和第二连杆813分别相对支撑固定架83和支撑顶块82转动,此时,第一连杆812和第二连杆813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从而带动支撑顶块82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以脱离与承载转盘212的下表面的抵接;当支撑驱动件811的输出端伸出时,可以带动第一连杆812和第二连杆813分别相对支撑固定架83和支撑顶块82转动,此时,第一连杆812和第二连杆813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加,从而带动支撑顶块82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以抵接承载转盘212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支撑顶块82和支撑固定架83两者中的一个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滑轨831,另一个设置有导向滑块821,导向滑块821滑动配合于导向滑轨831。通过设置相互滑动配合的导向滑块821和导向滑轨831,可以为支撑顶块82沿支撑固定架83的滑动提供导向,并保证支撑顶块82滑动过程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滑块821设置于支撑顶块82上,导向滑轨831设置于支撑固定架83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导向滑块821设置于支撑固定架83上,将导向滑轨831设置于支撑顶块82上,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进一步地,检测支撑部8还包括限位组件84,限位组件84被配置为限制支撑顶块82的极限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支撑顶块82向上运动的位移过大,会导致支撑顶块82与承载转盘212抵接的位置向上发生倾斜。通过设置限位组件84,可以限制支撑顶块82的极限位置,以保证承载转盘212始终保持水平。
具体而言,限位组件84包设置于支撑固定架83的第一挡块841和设置于支撑顶块82上的第二挡块842,当第一挡块841和第二挡块842相抵接时,支撑顶块82停止运动。当然,限位组件84的结构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对支撑顶块82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制即可被采用。
下面结合图9详细介绍上料机构3的具体结构,如图9所示,上料机构3包括上料架31、第一上料驱动组件32、第二上料驱动组件33和夹持组件34,上料架31设置于基座7上,第一上料驱动组件32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移动平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上料架31上,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一移动平台相连接,以驱动第一移动平台沿水平方向运动;第二上料驱动组件33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移动平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第一移动平台上,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二移动平台相连接,以驱动第二移动平台沿竖直方向运动;夹持组件34设置于第二移动平台上,夹持组件34用于夹持待检测件。通过第一上料驱动组件32、第二上料驱动组件33和夹持组件34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传输机构1与检测机构2之间对待检测件的稳定转移过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具体为驱动气缸或者直线电机。
具体地,夹持组件34包括夹爪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爪,两个夹爪均与夹爪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夹爪气缸能驱动两个夹爪向彼此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运动,以夹持或者松开待检测件。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3还包括旋转驱动件35,旋转驱动件35设置于第二移动平台上,且其输出端连接夹持组件34,旋转驱动件35能够驱动夹持组件34在水平面内旋转,以调整对待检测件的放置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件35具体为旋转电机。
由于检测机构2上每个工位对应的承载转盘212处的承载治具213的数量为两个,为了减少上料机构3的往返次数,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夹持组件34间隔设置于旋转驱动件35的输出端,即上料机构3每次可以从传输机构1上夹取两个待检测件并将其转移至检测承载部21上,转移效率较高。
可以理解的是,下料机构4的具体结构与上料机构3的具体结构相同,本实施例对下料机构4的具体结构不作多余叙述。
下面结合图1-图9简述该检测装置的操作流程:
(1)传输机构1承接上一工序的待检测件,并对其进行传输;
(2)扫描机构对传输机构1上的各个待检测件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结果传输至控制器,由控制器判断各待检测件是否已完成检测;
(3)控制器控制上料机构3从传输机构1上抓取两个未经检测的待检测件并将其转移至检测承载部21上;
(4)检测部22对检测承载部21上的待检测件进行检测,并将待检测件的间隙值L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判断待检测件的间隙值L是否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从而区分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
(5)下料机构4将合格产品重新转移至传输机构1上,传输机构1将合格产品传输至下一工序;下料机构4将不合格产品转移至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上,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将不合格产品传输至人工操作工位,操作人员可以手动对该不合格的待检测件的间隙进行调整;
(6)操作人员将完成调整的不合格产品放置于复检传输线6上,上料机构3将复检传输线6上的待检测件重新转移至检测承载部21上;
(7)重复步骤(4)~(6),直至待检测件的间隙值L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机构(1)、检测机构(2)、上料机构(3)和下料机构(4);
所述传输机构(1)能承接上一工序的待检测件,并能将其传输至下一工序,所述待检测件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位于所述第二部的上方;
所述上料机构(3)被配置为将所述传输机构(1)上的待检测件转移至所述检测机构(2)上,以使所述检测机构(2)对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的间隙进行检测;
所述下料机构(4)能将所述检测机构(2)检测合格的所述待检测件再转移至所述传输机构(1)上;
所述检测机构(2)包括:检测承载部(21),被配置为承接所述上料机构(3)转移的所述待检测件,检测部(22),被配置为对所述检测承载部(21)上的所述待检测件进行检测;
所述检测部(22)包括:检测架(221),位于所述检测承载部(21)的一侧,上激光检测组件(222)和下激光检测组件(22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检测架(221)上,所述上激光检测组件(222)能向所述检测承载部(21)上的第一部的上表面发射激光,所述下激光检测组件(223)能向所述检测承载部(21)上的第二部的下表面发射激光,压紧组件(224),设置于所述检测架(221)上,且被配置为能压紧所述第一部以使其与所述第二部相贴合;
所述检测部(22)对所述待检测件的间隙的检测过程为:当所述上料机构(3)将所述待检测件转移至所述检测承载部(21)上后,所述上激光检测组件(222)和所述下激光检测组件(223)分别向所述第一部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部的下表面发射激光,从而获得整个所述待检测件的厚度L1;压紧驱动件(2242)再驱动压紧块(2241)向下运动,以将所述第一部压紧于所述第二部上使两者相贴合;所述上激光检测组件(222)和所述下激光检测组件(223)分别向所述第一部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部的下表面发射激光,从而获得整个所述待检测件的厚度L2,即该所述待检测件的间隙值L=L1-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承载部(21)包括:
旋转驱动组件(211);
承载转盘(212),所述旋转驱动组件(211)能驱动所述承载转盘(212)转动;
多个承载治具(213),沿所述承载转盘(212)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承载治具(213)用于承载所述待检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支撑部(8),所述检测支撑部(8)包括支撑驱动组件(81)和支撑顶块(82),所述支撑驱动组件(81)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支撑顶块(82)沿竖直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支撑顶块(82)选择性抵接于所述承载转盘(212)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3)和所述下料机构(4)均包括:
上料架(31);
第一上料驱动组件(32),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移动平台,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上料架(31)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平台沿水平方向运动;
第二上料驱动组件(33),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移动平台,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平台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平台沿竖直方向运动;
夹持组件(34),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平台上,所述夹持组件(34)用于夹持所述待检测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3)和所述下料机构(4)均还包括旋转驱动件(35),所述旋转驱动件(35)设置于第二移动平台上,且所述旋转驱动件(35)能驱动所述夹持组件(34)旋转,以调整所述夹持组件(34)上夹持的所述待检测件的放置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4)的数量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所述下料机构(4)还被配置为将所述检测机构(2)上检测不合格的所述待检测件转移至所述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复检传输线(6),所述复检传输线(6)能够承接所述不合格产品传输线(5)上经调节间隙后的待检测件,所述上料机构(3)还被配置为将所述复检传输线(6)上的所述待检测件转移至所述检测机构(2)上。
CN202111517179.4A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检测装置 Active CN114311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7179.4A CN114311578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7179.4A CN114311578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1578A CN114311578A (zh) 2022-04-12
CN114311578B true CN114311578B (zh) 2024-05-24

Family

ID=81051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7179.4A Active CN114311578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15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1078B (zh) * 2021-11-23 2024-05-31 苏州博众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装置
CN115825069B (zh) * 2023-02-24 2023-05-26 荣旗工业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方形件表面检测设备
CN117782868A (zh) * 2024-02-28 2024-03-29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螺栓多功能检测装置及螺栓检测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335495A (fr) * 1962-10-05 1963-08-16 Eurotec Establishment Procédé pour le relevé automatique des cotes et le triage des pièces à vérifier ainsi que l'installation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ou procédé similaire
KR20090000242U (ko) * 2007-07-05 2009-01-08 주식회사우리엠텍 사출성형금형
CN104570264A (zh) * 2014-12-02 2015-04-29 爱彼思(苏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镜头组装、断差检测和间隙检测三合一的装置
CN108106532A (zh) * 2017-11-23 2018-06-01 重庆椿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笔记本视觉检测机的检测方法
CN108943636A (zh) * 2018-09-10 2018-12-07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检测装置
CN111366591A (zh) * 2020-04-10 2020-07-03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生产线
CN211043156U (zh) * 2019-10-28 2020-07-17 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CN111843659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徐玉芝 一种轴类零件不良品检测与修复设备及方法
CN112014303A (zh) * 2020-08-28 2020-12-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部件腐蚀预警方法和装置
CN213274192U (zh) * 2020-08-31 2021-05-25 杭州懒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齿轴配合检验工装
CN214214663U (zh) * 2020-11-18 2021-09-17 青岛厚维塑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塑件注塑模具
CN214668179U (zh) * 2021-05-12 2021-11-09 衡水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一种智能测量及快速装夹试验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61571B1 (ko) * 2016-06-15 2022-02-10 세미컨덕터 테크놀로지스 앤드 인스트루먼츠 피티이 엘티디 부품 픽업 작업 중에 픽업 헤드의 위치 및 힘을 자동으로 세팅, 교정 및 모니터링 또는 측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335495A (fr) * 1962-10-05 1963-08-16 Eurotec Establishment Procédé pour le relevé automatique des cotes et le triage des pièces à vérifier ainsi que l'installation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ou procédé similaire
KR20090000242U (ko) * 2007-07-05 2009-01-08 주식회사우리엠텍 사출성형금형
CN104570264A (zh) * 2014-12-02 2015-04-29 爱彼思(苏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镜头组装、断差检测和间隙检测三合一的装置
CN108106532A (zh) * 2017-11-23 2018-06-01 重庆椿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笔记本视觉检测机的检测方法
CN108943636A (zh) * 2018-09-10 2018-12-07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检测装置
CN211043156U (zh) * 2019-10-28 2020-07-17 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CN111366591A (zh) * 2020-04-10 2020-07-03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生产线
CN111843659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徐玉芝 一种轴类零件不良品检测与修复设备及方法
CN112014303A (zh) * 2020-08-28 2020-12-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部件腐蚀预警方法和装置
CN213274192U (zh) * 2020-08-31 2021-05-25 杭州懒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齿轴配合检验工装
CN214214663U (zh) * 2020-11-18 2021-09-17 青岛厚维塑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塑件注塑模具
CN214668179U (zh) * 2021-05-12 2021-11-09 衡水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一种智能测量及快速装夹试验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1578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11578B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108689111B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测试用自动上料设备
US7165309B2 (en) Method for assembly of a motorcycle frame
CN111532717B (zh) 一种自动化工件送料机构
CN110031711B (zh) 一种小电机碳刷架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19484584U (zh) 一种双头芯片打标检测设备
CN111940833A (zh) 一种全自动锯切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N114308550A (zh) 双工位五轴点胶机
CN113894539A (zh) 一种汽车摆臂铝座的胶套自动压装设备
CN116231035A (zh) 一种电池包pack生产线
CN216284939U (zh) 图像获取装置和具有其的检测设备
CN109524323B (zh) 一种芯片金线检测机
CN108749347B (zh) 一种罐头商标自动打印装置
CN114589481A (zh) 一种高精度散热模组螺母铆压设备
CN213857974U (zh) 遥控器外壳组装装置
CN117086534A (zh) 一种自动组装智能焊接生产装置
CN219093992U (zh) 一种封装芯片打码设备
CN117428373A (zh) 一种自动组装智能焊接生产装置
CN115394509B (zh) 电位器自动组装机
CN110654856A (zh) 一种循环供料系统
CN208082922U (zh) 一种金属插头堆垛机
TWI410286B (zh) 分類設備
CN114179322B (zh) 一种模具间隙检测设备
CN211077634U (zh) 一种循环供料系统
CN210376170U (zh) 一种电容自动检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9

Address after: 215200 standard plant 7, Dongyun Science Park, No. 558, Shanhu West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Bozhong intelligent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200 No. 666 Hu Xin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