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1005A - 便携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1005A
CN114201005A CN202111548412.5A CN202111548412A CN114201005A CN 114201005 A CN114201005 A CN 114201005A CN 202111548412 A CN202111548412 A CN 202111548412A CN 114201005 A CN114201005 A CN 114201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module
protective cover
vis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84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A·帕库拉
D·W·贾维斯
S·艾卡耶姆
C·格拉罕
K·R·F·拉尔松
A·E·弗莱切尔
J·M·科莱
A·欧罗
M·D·奎诺尼斯
J·A·伯蒂恩
S·C·海尔默雷
M·A·沃
M·D·希尔
J·F·豪索尔
D·G·福尼尔
C·S·托马塞塔
B·迦尔布斯
E·乔尔
G·N·斯蒂芬斯
I·斯普拉格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201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10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58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internal components, e.g. disc drive or any other functional modu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本文公开了一种电子器件,所述电子器件可包括由金属形成的带,所述带与由非金属形成的底壁组合以形成承载内部部件的壳体。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透明盖和由具有均匀量纲的边框部分地覆盖的显示器组件。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被设计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进行面部识别的视觉系统。托架组件可保持所述视觉系统。所述托架组件可以不附连到所述壳体并且可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具有耦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池部件。所述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用于对所述电池组件进行无线充电的接收器线圈。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具有堆叠的电路板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双相机组件。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80051087.1、申请日为2018年8月7日、发明名称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下文的描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具体地讲,以下描述涉及具有各种特征和增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电话)。
背景技术
已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和覆盖玻璃,该覆盖玻璃与该外壳组合以封装部件,诸如电路板、显示器和电池。而且,已知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网络服务器上进行通信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以及与网络载体进行通信以发送和接收语音通信。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中,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与第一透明保护盖和第二透明保护盖耦接的带。该带可与第一透明保护盖和第二透明保护盖组合以形成内部体积。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托架组件,该托架组件定位在内部体积中并且不与外壳附连。托架组件可承载提供面部识别信息的视觉系统。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与第一透明保护盖耦接的对准模块。该对准模块可以能够调节托架组件和视觉系统相对于外壳的位置。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与第一保护盖耦接的显示器组件。该显示器组件可在与视觉系统对应的位置包括凹口。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无线充电模块,该无线充电模块能够通过第二保护盖接收感应电荷,并且向位于内部体积中的电池提供电能。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限定内部体积的外壳。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定位在内部体积中的托架组件。托架组件可包括第一托架和与第一托架耦接的第二托架。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由托架组件承载并且能够提供面部识别信息的视觉系统。视觉系统可包括第一相机模块和第二相机模块。第一相机模块和第二相机模块可定位在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之间。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定位在内部体积中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可包括第一电池部件和与第一电池部件耦接的第二电池部件。第一电池部件和第二电池部件可限定L形状。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承载第三相机模块、第四相机模块和在第三相机模块与第四相机模块之间的光发射器的装饰件。该装饰件可阻止由光发射器生成的光进入第三相机模块和第四相机模块。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限定内部体积的外壳。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与外壳耦接的透明保护盖。该透明保护盖可包括单个开口。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与透明保护盖耦接的显示器组件。该显示器组件可包括凹口。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视觉系统,该视觉系统定位在内部体积中与凹口对应的位置。该视觉系统可以能够提供面部识别信息。电子设备还可包括音频模块,该音频模块定位在内部空间中并且与单个开口对准。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研究了下面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之后,实施方案的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将所有此类附加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包括在本说明书和本发明内容内、包括在这些实施方案的范围内,并且受以下权利要求书保护。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容易理解本公开,其中类似的附图标号指代类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案的等轴前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等轴后视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平面图,其示出了显示器组件被照明以呈现视觉信息;
图4示出了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平面图,还示出了用户与显示器组件交互以改变视觉信息;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图3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平面图,还示出了用户与显示器组件交互以进一步改变视觉信息;
图7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平面图,其中移除了显示器组件和保护盖,其示出了内部体积中的若干部件的布局;
图8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视觉系统和保持视觉系统的托架组件的等轴前视图;
图9示出了图8所示的视觉系统和托架组件的等轴后视图;
图10示出了保护盖和显示器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的若干附加部件(如图1所示)的分解图;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在与壳体组装之前的保护盖、对准模块和显示器组件;
图12示出了部分地示出了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定位在壳体中的视觉系统和托架组件;
图13示出了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图,其进一步示出了保护盖朝着壳体下降并且对准模块接合视觉系统;
图14示出了部分地示出了图1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其中对准模块接合视觉系统并且提供使视觉系统和托架组件移动的力;
图15示出了图13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图,其示出了电子设备的组装构型;
图16示出了部分地示出了图14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其还示出了视觉系统对准在电子设备中;
图17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其示出了电子设备包括覆盖显示器组件的保护盖,其中保护盖包括凹口并且显示器组件包括凹口;
图18示出了图17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平面图,其中移除了显示器组件和保护盖;
图19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包括覆盖显示器组件的保护盖的电子设备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显示器组件基本延伸到保护盖的边缘;
图20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包括覆盖显示器组件的保护盖的电子设备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显示器组件延伸到保护盖的边缘;
图2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包括显示器组件的电子设备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其示出了显示器组件横向延伸以提供电子设备的外边缘的外观;
图22示出了沿线B-B截取的图2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其示出了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组件和保护盖在电子设备的带上横向延伸;
图2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池组件的实施方案的分解图;
图22示出了图21所示的电池组件的平面图,其示出了第一电池部件通过耦接构件与第二电池部件耦接;
图23示出了沿线C-C截取的图22所示的电池组件的剖视图;
图24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池组件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其示出了第一电池部件沿第一电池部件的中心位置与第二电池部件耦接;
图25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池组件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其示出了电池组件具有由整体式主体形成的外壳;
图26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池组件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其示出了电池组件具有由整体式主体形成的外壳和定位在整体式外壳中的电池部件;
图27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包括发射器屏蔽件和接收器屏蔽件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简化图;
图28示出了无线功率接收模块的分解图,该无线功率接收模块可以被并入电子设备中以通过磁感应来接收功率;
图29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设计用于与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相机组件一起使用的装饰件的实施方案的等轴视图;
图30示出了图29所示的装饰件的等轴视图,其以不同的角度取向以示出装饰件的内部区域;
图3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其示出了电子设备包括图29和图30所示的装饰件以及多个相机模块和光发射器;以及
图32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并理解,根据惯例,下文论述的附图的各种特征部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并且附图的各种特征部和元件的尺寸可放大或缩小,从而更清楚地说明本文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具体地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代表性实施方案。应当理解,以下描述不旨在将实施方案限制于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相反,其旨在涵盖可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所述实施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内的另选形式、修改形式和等同形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了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在附图中以例示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尽管足够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实施方案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所述实施方案,但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因而可以使用其他实施方案并且可以做出更改,而不脱离所描述的实施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以下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诸如采用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设备形式的移动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可包括未存在于传统电子设备的若干增强和修改。例如,电子设备可包括保护盖(由透明材料形成)和与保护盖耦接的显示器组件。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定位在保护盖与显示器组件之间的边框。该边框可包括被设计成均匀覆盖显示器组件的外边缘(或外围区域)的均匀量纲(诸如均匀的边框宽度)。这样,当显示器组件照明以呈现视觉信息(文本、静态图像或运动图像,即视频)时,显示器组件至少照亮边框的边缘,从而为电子设备提供“边缘到边缘”外观,因为可在边框的边缘处看到视觉信息。
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用于物体识别(包括面部识别)的视觉系统。托架组件可将视觉系统保持在电子设备中。除了将托架组件固定在电子设备的壳体或外壳上之外,托架组件可以相对于壳体移动,并且可以随后在保护盖与壳体的组装操作期间对准。就这一点而言,保护盖可包括用于对准视觉系统的对准模块。对准模块可接合或接触视觉系统,从而导致视觉系统和托架组件两者(相对于壳体)移动以便以期望的方式对准视觉系统。由于不需要托架组件的刚性对准(例如,通过螺钉、紧固件、夹具等),因此可以实现具有较少公差问题的视觉系统的动态对准。
视觉系统可包括操作部件,诸如相机模块、发光模块和光接收模块(其可包括附加相机模块)。托架组件被设计成维持相机模块、发光模块与光接收模块之间的固定间距或距离。当置于托架组件中并且随后进入壳体中时,视觉系统可经历校准操作,以便调节或校正相机模块、发光模块和/或光接收模块的任何偏差(相对于预先确定的标准)。一旦校准完成,相机模块、发光模块与光接收模块之间的固定间距或距离就由托架组件维持。此外,如果电子设备接收到足以引起托架组件移动的力,则视觉系统的每个操作部件可经历对应的移动,因为托架组件维持操作部件之间的固定间距。例如,如果托架组件相对于壳体移动或偏移一毫米(“mm”)),则相机模块、发光模块和光接收模块各自在与托架组件相同的方向上移动1mm,使得相机模块、发光模块和光接收模块的相应间距得以维持。
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被设计成在电子设备中占据较少空间的电路板组件。例如,该电路板组件可被划分为将第一电路板堆叠在第二电路板上方。多个电路板的堆叠构型(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方)可在两个维度上减小电路板组件的占有面积。而且,前述电路板可包括定位在多个相对表面上的操作部件(诸如集成电路或处理器电路),使得一个电路板上的一些操作部件面向另一电路板上的其他操作部件。另外,该电路板组件可包括被设计成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传送信号以使得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及其相应的操作部件)彼此通信的内插器或互连器。
所述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双相机组件。双相机组件还可包括第一相机模块和第二相机模块。光发射器(诸如频闪观测器光)可以定位在第一相机模块与第二相机模块之间。虽然光发射器被设计成增强由第一相机模块和/或第二相机模块捕获的整体图像质量,但是应当将光发射器与第一相机模块和第二相机模块隔离,使得来自光发射器的光不会“泄漏”或延伸到第一相机模块和/或第二相机模块,并且不会使相机模块暴露于附加有害光。这促进了第一相机模块和第二相机模块从光发射器接收与直接光相对的间接(或反射)光。为了隔离光发射器,双相机组件可包括由不透明材料诸如钢(包括不锈钢)形成的装饰结构。该装饰结构可包括多个壁和室,所述多个壁和室被设计成:i)接收第一相机模块、第二相机模块和光发射器,以及ii)隔离第一相机模块和第二相机模块使其不能从光发射器直接获取光。
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部件。例如,电池组件可包括耦接到第二电池部件的第一电池部件,第一电池部件和第二电池部件中的每者被设计成生成用于操作部件(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诸如由电路板组件、视觉系统和/或双相机组件承载的集成电路)的能量。
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无线功率接收模块,该无线功率接收模块被设计成通过磁通量(来自交变电磁场)接收感应电流,并且使用感应电流来提供能量以对电池组件充电。无线功率接收模块可包括接收感应式交流电的接收器线圈,该感应式交流电可被转化成直流电。无线功率接收模块可提供用于对电池组件进行充电的简化方法,由此暴露于磁通量而不是将(缆线组件的)连接器插入电子设备中足以对电池组件进行充电。
下文将参考图1至图32来讨论这些实施方案以及其他实施方案。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本文相对于这些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被理解为是限制性的。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100的实施方案的等轴前视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子设备100是平板电脑设备。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电子设备100是移动无线通信设备,诸如智能电话。电子设备100可包括延伸并且限定电子设备100的外周边的带102。带102可包括金属,诸如铝、不锈钢或包括铝或不锈钢中的至少一者的合金。带102可以由若干侧壁部件组成,诸如第一侧壁部件104、第二侧壁部件106、第三侧壁部件108(与第一侧壁部件104相对)和第四侧壁部件(在图1中未标记)。前述侧壁部件可包括先前针对带102所述的任何材料(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情况下,侧壁部件中的一些形成天线组件(图1中未示出)的一部分。因此,一个或多个非金属材料可将带102的侧壁部件彼此分开,以便电隔离侧壁部件。例如,第一复合材料112将第一侧壁部件104与第二侧壁部件106分开,并且第二复合材料114将第二侧壁部件106与第三侧壁部件108分开。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前述复合材料可包括电惰性的或绝缘的一种或多种材料(诸如塑料和/或树脂)。
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由保护盖118覆盖的显示器组件116(以虚线示出)。保护盖118可被称为透明保护盖,因为保护盖118可包括材料诸如玻璃、塑料、蓝宝石等。就这一点而言,保护盖118可被称为透明盖、透明保护盖或覆盖玻璃(当保护盖118包括玻璃时)。显示器组件116可包括多个层(在下文讨论),其中每个层提供独特的功能。显示器组件116可部分地由边框120覆盖,该边框沿保护盖118的外边缘延伸并且部分地覆盖显示器组件116的外边缘。边框120可被定位成隐藏或遮蔽显示器组件116的层与到显示器组件116的柔性电路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这将在下文中示出。而且,边框120可包括均匀厚度。例如,边框120可包括在X和Y维度上通常不改变的厚度。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而且,边框120可包括粘附到保护盖118的不透明材料,诸如油墨或其他着色材料。粘附装置可包括与油墨(或其他着色材料)混合的粘合剂,或在保护盖118与边框120之间的粘合剂层。而且,保护盖118可覆盖边框120,使得保护盖118相对于边框120在(笛卡尔坐标系的)Z维度上升高。
而且,如图1所示,显示器组件116可包括表示不存在显示器组件116的凹口122。凹口122可以允许视觉系统(在下文讨论)向电子设备100提供用于物体识别(诸如面部识别)的信息。电子设备100可包括被设计成隐藏或遮蔽视觉系统的遮蔽层(在图1中未标记),而遮蔽层的开口允许视觉系统接收物体识别信息。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如图1所示,保护盖118包括开口124,其可以表示保护盖118的单个开口。开口124可允许将声能(以可听声的形式)传输到电子设备100之外,其可以由电子设备100的音频模块(图1中未示出)生成。此外,开口124可允许将声能(以可听声的形式)传输到电子设备100中,其可以由电子设备100的麦克风(图1中未示出)接收。而且,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不包括在电子设备中常见的按钮,诸如“home按钮”,因为保护盖118不包括附加的开口。
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端口126,该端口被设计成接收缆线组件的连接器(图1中未示出)。端口126允许电子设备100向另一设备(图1中未示出)发送数据信息以及从另一设备接收数据信息,并且还允许电子设备100接收电能以对电池组件(图1中未示出)进行充电。因此,端口126可包括电耦合到连接器的终端(图1中未示出)。
而且,电子设备100可包括侧壁部件中的若干开口。例如,电子设备100可包括允许电子设备100的附加音频模块(图1中未示出)从电子设备100发出声能的开口128。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开口132,其允许电子设备的附加麦克风(图1中未示出)接收声能。而且,电子设备100可包括第一紧固件134和第二紧固件136,它们被设计成与耦接至保护盖118的导轨(图1中未示出)固定在一起。就这一点而言,第一紧固件134和第二紧固件136被设计成将保护盖118与带102耦接。
电子设备100可包括被设计成向电子设备100提供命令的若干控制输入端。例如,电子设备100可包括第一控制输入端142和第二控制输入端144。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前述控制输入端可用于调节在显示器组件116上呈现的视觉信息和/或由音频模块输出的声能的音量。控制输入端可包括被设计成向处理器电路(图1中未示出)生成命令的开关或按钮中的一者。控制输入端可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侧壁部件中的开口。例如,第二侧壁部件106可包括接收第一控制输入端142的开口146。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等轴后视图。除了前述侧壁部件之外,带102还可包括第四侧壁部件110。如图所示,第三复合材料152将第一侧壁部件104与第四侧壁部件110分开,并且第四复合材料154将第四侧壁部件110与第三侧壁部件108分开。
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与带102耦接的保护盖158。就这一点而言,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保护盖158可以与带102组合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壳体,该壳体(带102和保护盖158)限定内部体积,该内部体积承载若干部件,诸如电池组件、电路板组件和视觉系统。保护盖158可包括先前针对保护盖118(在图1中示出)所述的任何材料(一种或多种)。当保护盖158包括非金属材料时,电子设备100可提供硬件(和软件)以支持无线充电。例如,电子设备100可包括由保护盖158覆盖并且定位在内部体积中的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60(由虚线表示)。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60被设计成当暴露于来自电子设备100外部的交变电磁场的磁通量时接收感应电流。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而且,由于电子设备100的前部通常与显示器组件116(由保护盖118覆盖)相关联,因此保护盖118(图1所示)可以被称为“前保护盖”或“第一保护盖”。而且,由于电子设备100的背面通常与后壁相关联,因此保护盖158可以被称为“后保护盖”、“第二保护盖”或“底壁”。
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相机组件170,该相机组件可包括双相机组件。如图所示,相机组件170可包括第一相机模块172、第二相机模块174以及定位在第一相机模块172与第二相机模块174之间的光发射器176。光发射器176,也称为相机闪光灯模块,被设计成在由第一相机模块172和/或第二相机模块174进行的图像捕获事件期间提供附加的照明。然而,期望防止一些光从光发射器176“泄漏”到第一相机模块172和第二相机模块174中。就这一点而言,相机组件170还可包括装饰元件(图1中未示出),该装饰元件被设计成将光发射器176与第一相机模块172和第二相机模块174隔离,使得第一相机模块172和第二相机模块174不直接接收来自光发射器176的光。这样,第一相机模块172和第二相机模块174可以仅从光发射器176接收期望的光,诸如从物体反射的光,该物体的图像由第一相机模块172和/或第二相机模块174捕获。装饰元件将在下文进一步显示和描述。而且,相机组件170还可包括由透明材料形成的保护盖178,该保护盖至少覆盖第一相机模块172和第二相机模块174。然而,保护盖178可包括被设计成至少部分地遮蔽第一相机模块172和第二相机模块174的一部分的遮蔽层(图2中未示出)。此外,保护盖178可包括用于光发射器176的开口(未标记)。然而,应当指出的是,遮蔽层包括开口,该开口允许第一相机模块172和第二相机模块174捕获图像,并且允许光发射器176发出离开电子设备100的光。而且,如图2所示,第一相机模块172和第二相机模块174以相对于第二侧壁部件106(图1所示)和第四侧壁部件110平行的方式(共同地)对准。换句话讲,可以通过第一相机模块172和第二相机模块174画一条相对于第二侧壁部件106(图1所示)和第四侧壁部件110平行的假想线。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平面图,其示出了显示器组件116被照明以呈现视觉信息180。视觉信息180可以采取文本信息、静态图像、视频图像或其某种组合的形式。如图所示,视觉信息180可以至少延伸到边框120。如放大图所示,这部分地是由于边框120覆盖了显示器组件116的外边缘。而且,如放大图所示,边框120的外边缘可以延伸到保护盖118的外边缘。边框120可以覆盖显示器组件116的外周边,除了在显示器组件116中形成的凹口122。
图4示出了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电子设备100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显示器组件116可包括触敏层202、显示层204和力敏层206。显示器组件116可以通过粘合剂208与保护盖118固定在一起。另外,尽管未示出,但显示器组件116可包括用于将触敏层202与显示层204以粘接方式固定在一起并且将显示层204与力敏层206以粘接方式固定在一起的粘合剂层。
触敏层202被设计成在例如用户(图4中未示出)按下保护盖118时接收触摸输入。触敏层202可包括电容式触敏技术。例如,触敏层202可包括保持电荷的电容材料层。该电容材料层被设计成在与显示层204对应的位置中形成多个电容式平行板的一部分。就这一点而言,当用户触摸保护盖118时,用户形成一个或多个电容器。此外,用户引起跨一个或多个电容器的电压降,这继而导致电容材料的电荷在与用户触摸输入的位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特定接触点处改变。电容改变和/或电压降可以由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电路(图4中未示出)测量,以确定触摸输入的位置。触摸输入可以通过柔性电路212从触敏层202中继到电路板组件(稍后示出和描述),该柔性电路通过连接器222与触敏层202电耦合和机械耦接。如图所示,柔性电路212可环绕显示层204和力敏层206弯曲或弯折,以与触敏层202电耦合并且机械耦接。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显示层204包括依赖背光来呈现视觉信息的液晶显示器(“LCD”)。在图4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显示层204包括被设计成在需要时照亮各个像素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而且,显示层204可包括连接器224,该连接器用于将显示层204与柔性电路214电耦合和机械耦接,该柔性电路与电路板组件(稍后示出)电耦合,其中柔性电路214使显示层204与电路板组件连通。另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显示层204可包括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
如图所示,边框120可与保护盖118固定在一起。而且,基于边框120的位置,边框可隐藏或遮蔽连接器222和连接器224。因此,边框120可以隐藏或遮蔽柔性电路212与连接器222之间的连接,以及柔性电路214与连接器224之间的连接。此外,边框120可以被最小化(同时在Y维度上维持其均匀厚度)以覆盖连接,同时还最小化隐藏或遮蔽显示器组件116,并且特别是显示层204。
力敏层206可通过确定施加到保护盖118、触敏层202和/或显示层204中的至少一者的力或压力的大小来操作。就这一点而言,力敏层206可区分被施加到电子设备100的不同大小的力。不同大小的力可对应于不同的用户输入。力敏层206可包括多个平行电容器板布置方式,其中每个电容器板布置方式中的一个板具有电荷。当施加到保护盖118的力使得一对或多对平行板电容器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该一对或多对平行板电容器之间的电容的改变可发生。该电容的改变量对应于作用于保护盖118上的力的大小。而且,尽管未示出,但是力敏层206可包括用于与柔性电路连接以使力敏层206与电路板组件连通的连接器。
此外,为了支撑保护盖118并且促进保护盖118与带102的组装,电子设备100可包括框架230,该框架通过粘合剂层(示出,未标记)接收保护盖118并且与保护盖118固定在一起。因此,框架230可包括具有与保护盖118的尺寸和形状一致的尺寸和形状的开口。框架230可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保护盖118与带102之间。框架230可以由聚合材料诸如塑料形成。框架230可包括部分地嵌入框架230中的支撑元件23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支撑元件232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环,该环根据框架230环绕显示器组件116连续延伸。然而,支撑元件232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并且因此可选择性地嵌入框架230中。如图所示,支撑元件232可沿框架230延伸,以支撑显示器组件116和保护盖118。另外,柔性电路212可通过粘合剂层(标记、未标记)与支撑元件232以粘接方式固定在一起。
尽管电子设备100可能缺少专用输入端(诸如home按钮),但是电子设备100仍然可以包括显示器组件116上呈现的虚拟输入端。例如,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图3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平面图,还示出了用户250与显示器组件116交互以改变视觉信息180。如图所示,当用户250与显示器组件116交互时,显示器组件116的触敏层202(图4所示)可以确定交互,包括交互的位置。该交互可使得视觉信息180呈现虚拟按钮260。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虚拟按钮260可以保留在显示器组件116上,并且可以用作特定输入,该特定输入被设计成“关闭”或移除至少一些先前呈现的视觉信息180,并且随后呈现“home屏幕”。由视觉信息180(更新后)呈现的home屏幕可以与主要屏幕或开始屏幕相关联,该主要屏幕或开始屏幕呈现可由用户250选择的特定应用程序(未示出)或软件应用程序。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图3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平面图,还示出了用户250与显示器组件116交互以进一步改变视觉信息180。如图所示,用户250可以使用手势(诸如,由箭头指示的轻扫)与显示器组件116交互。显示器组件116可以检测手势(使用显示器组件116的前述层中的一个),这继而又使视觉信息180呈现应用程序信息270。应用程序信息270可以与用户250正在使用的软件应用程序相关联,诸如媒体播放器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信息270可以例如通过调节正在播放的歌曲或视频以及播放歌曲或视频的音量来快速且容易地允许用户250改变软件应用程序。应当指出的是,应用程序信息270不限于音乐播放器应用程序,并且可以在显示器组件116上呈现若干其他类型的信息。
图7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平面图,其中移除了显示器组件和保护盖,其示出了内部体积300中的若干部件的布局。出于简化和说明的目的,移除部件之间的电连接,诸如柔性电路、导线、缆线等。如图所示,电子设备100可包括视觉系统410和用于承载视觉系统410的托架组件440。视觉系统410可以向电子设备100提供与物体识别(包括面部识别)有关的信息。托架组件440被设计成在结构上支撑视觉系统410的部件,并且在视觉系统410的光学部件之间维持固定的距离。视觉系统410和托架组件440的特征将在下文进一步讨论。
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提供结构支撑的机壳306。机壳306可包括刚性材料诸如金属。而且,机壳306可以耦接至带102。这样,机壳306还可为电耦合到机壳306的部件提供电接地路径。而且,机壳306可包括壁308。壁308可与带102组合以围绕相机组件170的第一相机模块172、第二相机模块174和光发射器176。壁308还可限制或防止从光发射器176生成的光进一步进入内部体积300。
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电池组件310,该电池组件包括通过耦接构件316与第二电池部件314耦接的第一电池部件312。耦接构件316可包括粘合材料。第一电池部件312和第二电池部件314均被设计成生成电能,该电能可由内部体积300中的若干前述部件使用。而且,如图7所示,基于第一电池部件312和第二电池部件314的组合形状,电池组件310类似于L形状。
电池组件310的形状可以在内部体积300中容纳其他部件。例如,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电路板组件320。电路板组件320可包括处于堆叠构型的至少两个电路板。堆叠构型可以节省内部体积300中的空间,特别是X和Y维度中的至少一者以及Z维度(垂直于X-Y平面)上。电路板组件320可包括为电子设备100提供主要处理的若干有源部件(诸如集成电路)。而且,类似于电池组件310,电路板组件320可以类似于L形状。这样,电池组件310和电路板组件320均可以成形为节省内部体间300中的空间。
电子设备100还可在与端口126(如图1所示)对应的位置包括对接口322。对接口322可包括终端和其他电连接点(图7中未示出)。对接口322与端口126结合可以接收连接器(与缆线组件一起使用),从而允许电子设备100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且,对接口322可以接收用于对电池组件310再充电的电能。
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60,其被设计成向电池组件310提供电能。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60可包括接收器线圈(图7中未示出),该接收器线圈被设计成通过磁通量(由相对于电子设备100在外部的发射器线圈(未示出)生成的交变电磁场)接收感应电流。而且,机壳306可包括开口336(由机壳306中的空隙限定),使得机壳306不妨碍磁通量。而且,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60可包括定位在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60与部件之间的屏蔽元件338,以屏蔽内部体积300中的至少一些部件免受磁通量的影响。
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音频模块342,其被设计成生成可听声形式的声能。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设计成接收声能的麦克风344。而且,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若干导轨夹,这些导轨夹被设计成接收固定到保护盖118(图1所示)的导轨。例如,电子设备100可包括第一导轨夹352、第二导轨夹354、第三导轨夹356、第四导轨夹358和第五导轨夹362。导轨夹被设计成与前述导轨耦接。这将在下文中示出。
图8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系统400的实施方案的等轴前视图,该系统包括视觉系统410或视觉子系统,以及被设计成承载视觉系统410的托架组件440。如图所示,视觉系统410可包括若干操作部件(包括光学部件),每个操作部件提供特定的功能。例如,视觉系统410可包括第一相机模块412、发光模块414和第二相机模块416。第一相机模块412或第一操作部件被设计成捕获物体(未示出)的图像。发光模块414或第二操作部件被设计成在朝向物体的方向上以多光线的形式发光。因此,发光模块414可以被称为光发射器。在一些情况下,发光模块414发射人眼不可见的光。例如,发光模块414可发射IR光。第二相机模块416或第三操作部件被设计成在从物体反射的光线之后接收从发光模块414发射的至少一些光线。因此,第二相机模块416可以被称为光接收器。另外,第二相机模块416可包括滤光器,该滤光器被设计成滤除从发光模块414发射的光线的频率范围之外的其他类型的光。例如,滤光器(位于第二相机模块416内或第二相机模块416的透镜上方)可以阻挡除IR光之外的光,并且允许IR光进入第二相机模块416。
视觉系统410被设计成有助于物体识别。就这一点而言,视觉系统410可使用第一相机模块412来生成物体的二维图像。为了确定物体的各种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从发光模块414发射的光线可以将点图案投影到一个或多个物体上。当从发光模块414生成的光从物体反射时,第二相机模块416捕获至少一些反射光以产生物体上投影的点图案的图像。投影的点图案可用于形成物体的深度图,该深度图与物体的三维对应物对应。图像(由第一相机模块412拍摄)和投影到图像上的点图案(由第二相机模块416拍摄)的组合可用于形成物体的三维轮廓。就这一点而言,当视觉系统410位于电子设备(未示出)中时,视觉系统410可以帮助电子设备提供用户面部的面部识别。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
托架组件440可包括耦接到第二托架444的第一托架442。耦接可包括焊接、粘附、紧固、夹紧等。第一托架442和第二托架444可包括刚性材料诸如钢或铝。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诸如塑料(包括模制塑料)。为了使视觉系统410提供准确的物体识别,模块之间的空间或距离应保持恒定,或至少基本上恒定。换句话讲,视觉系统410的模块相对于其余模块的任何相对移动都应被阻止或基本被限制。托架组件440被设计成提供容纳模块的刚性系统,并且还防止任何模块相对于其余模块的相对移动。此外,当视觉系统410和托架组件440定位在电子设备中时,施加在电子设备上的外力(诸如,电子设备掉落在结构上)可能导致视觉系统410和托架组件440在电子设备中移动或偏移。然而,托架组件440的任何移动可对应于视觉系统410的每个模块的相等移动量,从而防止了视觉系统410的模块的相对移动。此外,在一些情况下,托架组件440不通过紧固件、粘合剂、夹具或其他刚性固定装置类型的结构来保持或固定至电子设备的壳体。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
视觉系统410的每个模块可包括柔性电路或柔性连接器,其被设计成将模块电耦合到电路板(图8中未示出)以使视觉系统410与定位在电路板上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电路(图8中未示出)电连通。例如,第一相机模块412、发光模块414和第二相机模块416可分别包括第一柔性电路422、第二柔性电路424和第三柔性电路426,其中每个柔性电路从它们相应的模块延伸出托架组件440。而且,如图所示,第一柔性电路422可以与第二柔性电路424重叠,以便以期望的方式对准柔性电路。
任选地,托架组件440可以限定平台或空间,其被设计成接收电子设备的部件,其中的一些部件可以与视觉系统410一起使用。例如,由托架组件440限定的平台可以承载第一部件472、第二部件474、第三部件476、第四部件478和第五部件482。第一部件472可包括光发射器,其被设计成在使用视觉系统410时提供附加的光(包括附加的IR光)。第二部件474可包括音频模块,其被设计成生成可听声形式的声能。第三部件476可包括设计成接收声能的麦克风。第四部件478可包括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被设计成检测入射在电子设备(诸如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上的光量。当第一部件472包括光发射器时,基于由光传感器确定的光量,光传感器可以用于触发第一部件472的使用。第五部件482可包括被设计成确定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近似距离的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可以用于提供用于在确定相对较低的光照条件时关闭显示器组件(诸如图1所示的显示器组件)的输入,并且还可以用于提供用于在确定相对较高的光照条件时打开显示器组件的输入。相对较低和较高的光照条件可以相对于预先确定的或阈值光照条件。因此,图8示出了托架组件440不仅可以承载视觉系统410的部件,而且可以提供用于附加部件的空间。
图9示出了图8所示的视觉系统和托架组件的等轴后视图。如图所示,第二托架444可包括从第二托架444的表面延伸的弹簧元件,诸如第一弹簧元件446和第二弹簧元件448。当托架组件440定位在电子设备(图9中未示出)中时,弹簧元件可接合电子设备的壳体(或机壳,诸如图7所示的机壳306)并且支撑托架组件440和视觉系统410的模块(在图8中标记)。此外,弹簧元件可以用作偏置元件,其沿远离壳体的方向偏置托架组件440。例如,当保护盖(诸如图1中所示的保护盖118)固定到壳体时,保护盖和/或壳体可在托架组件440上施加压力,从而导致第一弹簧元件446和第二弹簧元件448弯曲或挠曲。然而,第一弹簧元件446和第二弹簧元件448被设计成提供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使托架组件440朝向保护盖或抵靠对准模块(稍后讨论)偏置,从而为托架组件440(和视觉系统410)提供了增强的固定力。这将在下文进一步示出。而且,用于切割第二托架444以形成第一弹簧元件446和第二弹簧元件448的切割操作可以仅切割第二托架444的一部分,使得第二托架444在与第一弹簧元件446和第二弹簧元件448对应的位置中不包括通孔或开口。因此,第二托架444为模块提供了连续的、不间断的支撑表面。
为了将模块电耦合到电路板,柔性电路可包括连接器。例如,第一柔性电路422、第二柔性电路424和第三柔性电路426可分别包括第一连接器432、第二连接器434和第三连接器436。而且,第二托架444可以在与发光模块414(在图8中示出)对应的位置中包括通孔452或开口。这允许散热元件(未示出)穿过通孔452并且热耦合到发光模块414,使得散热元件散发来自发光模块414的热量,并且防止发光模块414在使用期间过热。
图8和图9示出了组合在一起以接收并且固定第一相机模块412、发光模块414和第二相机模块416的第一托架442和第二托架444。就这一点而言,前述模块可增强或增加托架组件440的整体刚度。例如,这些模块可以在第一托架442与第二托架444之间占据空间或空隙,同时还与第一托架442和/或第二托架444接合。因此,这些模块可防止托架组件440不期望的扭曲或弯曲。
而且,当视觉系统410固定在托架组件440中时,托架组件440被设计成确保视觉系统410的模块彼此维持隔开固定的距离。例如,托架组件440被设计成在第一相机模块412与第二相机模块416之间维持固定的预先确定的距离。而且,托架组件440被设计成在发光模块414与第二相机模块416之间维持固定的预先确定的距离。此外,托架组件440被设计成在第一相机模块412与发光模块414之间维持固定的预先确定的距离。就这一点而言,一旦将模块组装在托架组件440中,就可以校准视觉系统410,其中校准考虑了模块之间的固定距离,并且当模块维持其相应的固定距离时,托架组件440消除了对视觉系统410进行重新校准的需要。通过维持这些固定的距离,托架组件440确保与视觉系统410的物体识别能力有关的正确和准确的信息。
图10示出了保护盖118和显示器组件116以及电子设备100的若干附加部件(如图1所示)的分解图。如图所示,保护盖118由框架230围绕并且接合。框架230可包括若干导轨,这些导轨被设计成将保护盖118与壳体(图10中未示出)固定在一起。框架230可包括第一导轨552、第二导轨554、第三导轨556、第四导轨558和第五导轨562,其被设计成分别与第一导轨夹352、第二导轨夹354、第三导轨夹356、第四导轨夹358和第五导轨夹362耦接,如图7所示。而且,框架230还可包括第六导轨564,其被设计成接收第一紧固件134和第二紧固件136(图1中示出)。
边框120可以与保护盖118的表面诸如内表面固定在一起。边框120可以在X维度Y维度上包括均匀量纲568(诸如均匀宽度)。因此,边框120可以在X和Y维度的任何位置处包括相等量纲的量纲(诸如“边框宽度”)。除了边框120隐藏或遮蔽与显示器组件116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之外,附加层可用于隐藏或遮蔽一些特征。例如,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可包括遮蔽层570,其被设计成至少部分地隐藏或遮蔽视觉系统410和托架组件440(在图7至图9中示出)。遮蔽层570可包括被设计成阻挡光的不透明材料,包括可见光、UV光和IR光。不透明材料可包括粘附到保护盖118的表面(诸如内表面)上的油墨材料。而且,遮蔽层570可包括在颜色和反射率方面的外观,其被设计成与边框120的外观匹配。例如,当边框120包括黑色或白色外观时(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遮蔽层570可分别包括黑色或白色外观。而且,边框120的均匀量纲568可以延伸到与遮蔽层570相邻(或接触)的位置。
为了允许视觉系统410提供物体识别,遮蔽层570可包括若干开口(未标记)。然而,至少一些开口可以由半透明的材料覆盖或填充。例如,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可包括覆盖遮蔽层570的开口的层572、覆盖遮蔽层570的附加开口的层574和覆盖遮蔽层570的附加开口的层57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就颜色和/或反射率而言,层572、层574和层576包括类似于遮蔽层570的外观(并且因此,在颜色和/或反射率方面的外观类似于边框120的外观)。然而,层572、层574和层576可以被设计成滤除一些频率的光,而选择性地使其他频率的光通过。例如,层572、层574和层576可以阻挡可见光(以及其他光),并且使IR光通过。因此,层572、层574和层576可以被称为可见光滤波器。层572、层574和层576可以覆盖视觉系统410的部件(如图8和图9所示),这些部件被设计成透射/发射IR光(诸如图8中的发光模块414)或接收IR光(诸如图8中的第二相机模块416)。光模块624(如下所述)也可以与可见光滤波器对准。
此外,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可包括层578和层582,它们中的每者都覆盖遮蔽层570的附加开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就颜色和/或反射率而言,层578和层582包括类似于遮蔽层570的外观(并且因此,在颜色和/或反射率方面的外观类似于边框120的外观)。然而,层578和层582可以被设计成滤除一些频率的一些光,而选择性地使其他频率的光通过。例如,层578和层582可以阻挡IR光(以及其他光),并且使可见光通过。因此,层578和层582可以被称为IR光滤波器。层578和层582可以覆盖视觉系统410的部件(如图8和图9所示),这些部件被设计成接收可见光(诸如图8中的第一相机模块412)。环境光传感器626(如下所述)也可与IR光滤波器对准。
在一些情况下,托架组件440和视觉系统410(图7至图9中示出)未附连在电子设备100(图1中示出)中。相反,托架组件440(连同视觉系统410)可被放置在内部体积300中(图7中示出)并且可相对于例如机壳306和带102(图7中示出)大体自由地移动。然而,由于保护盖118与带102耦接(通过将导轨固定在导轨夹上),托架组件440和视觉系统410的位置可以调节到内部体积300中的期望位置,并且压缩力可以将托架组件440和视觉系统410保持在期望位置。
就这一点而言,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可包括与保护盖118耦接的对准模块610。在一些情况下,遮蔽层570和上述滤光器层被定位在保护盖118与对准模块610之间。对准模块610可在如下位置处与保护盖118耦接:当保护盖118与壳体(或与电子设备的其余部分)组装在一起时,对准模块610引导视觉系统410的模块(图8中示出),使得模块与上述期望的滤光器对准。下文将对此进行进一步示出和讨论。
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被设计成生成声能的音频模块622。音频模块622可被安置在对准模块610上,使得音频模块622与保护盖118的开口124对准。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光模块624,该光模块被设计成生成光,诸如IR光。光模块624可以与视觉系统410(图8中示出)结合使用。例如,光模块624可在相对低的光条件下提供附加的IR光。对准模块610可对准光模块624。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626,其被设计成检测相对于电子设备外部的光量。在一些情况下,环境光传感器626提供可用于启动光模块624的光条件(诸如低光条件)。对准模块610可包括接合并且对准环境光传感器626的导轨628。而且,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设计成接收声能的麦克风632。麦克风632可至少部分地与保护盖118的开口124对准。而且,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被设计成确定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近似距离的接近传感器634。
凹口122(在显示器组件116中)被设计和定位成容纳对准模块610以及视觉系统410(图8中示出)。而且,机壳306可以定位在显示器组件116下方(在Z维度上)。因此,机壳306可以为显示器组件116以及其他部件提供支撑。而且,边框120可以基于均匀量纲568以X和Y维度均匀地覆盖显示器组件116的外边缘。换句话讲,在平行于由显示器组件116限定的平面的平面(例如,X-Y平面)中,边框120可以均匀地覆盖显示器组件116。
图11至图16示出并且描述了示例性组装操作,其中对准模块610用于将视觉系统410对准在期望的位置。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在与壳体组装之前的保护盖118、对准模块610和显示器组件116(以虚线示出)。壳体可包括带102和保护盖158的组合。如图所示,视觉系统410和托架组件440被定位在内部体积300中。而且,对准模块610被固定到保护盖118。图中11所示,保护盖118可相对于带102平行或至少基本上平行。然而,组装过程可包括将保护盖118相对于带102以某个非零角度定位,使得保护盖118相对于带102不平行。
图12示出了部分地示出了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定位在壳体中的视觉系统410和托架组件440。电子设备100可包括柔性电路650,该柔性电路电耦合和机械耦接至音频模块622、光模块624和麦克风632。尽管图12中未示出,但是环境光传感器626和接近传感器634(图10中所示的两者)可与柔性电路650电耦合和机械耦接。柔性电路650可以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到电路板组件(在下文讨论),从而将音频模块622、光模块624、麦克风632、环境光传感器626和接近传感器634放置成与电路板组件连通。而且,对准模块610被粘接性地固定到保护盖118。对准模块610与保护盖118对准,使得当音频模块622定位于对准模块610的开口(未标记)中时,音频模块622与保护盖118的开口124对准。此外,麦克风632可与对准模块610的对角开口(未标记)对准,并且至少部分地与开口124对准。而且,如图所示,网状材料125可覆盖开口124。而且,光模块624可被定位在对准模块610的开口(未标记)中,并且特别是光模块624可与遮蔽层570的开口对准。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
如图所示,托架组件440被设计成保持视觉系统的部件,诸如第一相机模块412、发光模块414和第二相机模块416。尽管未标记,但是第一相机模块412、发光模块414和第二相机模块416中的每者可包括柔性电路。而且,尽管未标记,但是第一相机模块412、发光模块414和第二相机模块416中的每者包括将这些模块固定至托架组件440的粘合剂。该粘合剂可包括将模块电耦合至托架组件440的导电粘合剂。而且,托架组件440可包括第三托架456,该第三托架固定至第一托架442和第二托架444中的至少一者。第三托架456可以被称为保持发光模块414的模块载体。例如,第三托架456可以通过焊接附接到第一托架442和第二托架444中的至少一者,从而将托架电耦合在一起。将托架电耦合在一起的其他附接方法也是可行的。而且,如图所示,第一弹簧元件446和第二弹簧元件448可以从第二托架444延伸并且支撑托架组件440和视觉系统410。而且,第一弹簧元件446和第二弹簧元件448接合机壳306。因此,视觉系统410(包括其模块)可以由机壳306部分电接地。
第二托架444可包括开口,该开口允许散热元件462通过与发光模块414直接接触或者通过块(未标记)与发光模块414热耦合,如图12所示。散热元件462可包括热耦合至机壳306的轧制石墨层。因此,机壳306可提供电荷耗散和热耗散属性。就后者而言,机壳306可被称为散热器。
图13示出了图1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其进一步示出了保护盖118朝着带102下降,使得对准模块610接合视觉系统410。如图所示,由对准模块610提供给视觉系统410的接合力可以使视觉系统410和托架组件440(未标记)在内部体积300内偏移。就这一点而言,视觉系统410和托架组件440可能相对于其他零件(诸如带102和保护盖158)偏移。
图14示出了部分地示出了图12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剖视图,其中对准模块610接合视觉系统410并且提供使视觉系统410和托架组件440移动的力。如步骤1所示,保护盖118在朝着保护盖158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将保护盖118固定至带102(如图13所示)。当保护盖118朝着保护盖158移动时,对准模块610可以接合视觉系统410的模块(在图12中标记)。例如,如图14所示,对准模块610接合第一相机模块412。如步骤2所示,由对准模块610接合第一相机模块412所提供的力(通过保护盖118朝着保护盖158的移动)使第一相机模块412沿X轴偏移,这继而又导致托架组件440和其余模块在X轴上偏移。这些模块的偏移或移动导致这些模块以期望的方式在电子设备100中对准。这将在下文中示出。这样,第一相机模块412可以被称为对准特征,因为对准模块610使用第一相机模块412来对准由托架组件440承载的所有模块。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未示出),对准模块610接合托架组件440的不同模块。而且,应当指出的是,尽管模块移动或偏移,托架组件440仍维持在i)第一相机模块412与第二相机模块416之间的间隔,ii)发光模块414与第二相机模块416之间的间隔,以及iii)第一相机模块412与发光模块414之间的间隔。
虽然步骤2示出了托架组件440和模块沿特定方向偏移,但是托架组件440和模块可以基于托架组件440和模块在电子设备100中的原始位置沿不同方向偏移。例如,当对准模块610接合第一相机模块412的不同位置(与图14所示的位置相对)时,托架组件440和模块可以沿着X轴在相反方向上偏移,以便将模块对准在电子设备100中。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对准模块610与第一相机模块412之间的接合可以提供使托架组件440和模块沿着垂直于X-Z平面(诸如沿着进入和离开页面的“Y轴”(未标记))的方向移动的力。对准模块610与第一相机模块412(或视觉系统410的任何模块)之间的接合可提供使托架组件440和模块沿两个方向(诸如沿着X轴以及垂直于X-Z平面的方向)移动的力。因此,为了适当地对准这些模块,对准模块610可以提供沿着两个不同的轴线移动模块的力。
图15示出了图1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其示出了电子设备100的组装构型。如图所示,保护盖118与带102耦接,并且导轨(在图10中标记)与它们相应的导轨夹接合并且固定到它们相应的导轨夹(在图7中示出)。
图16示出了部分地示出了图14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剖视图,其还示出了对准在电子设备100中的视觉系统410的模块(在图12中标记)。视觉系统410的模块在对准模块610之后对准在电子设备100中,从而导致视觉系统410和托架组件440的模块沿着至少一个轴线偏移。此外,当视觉系统410的模块对准在电子设备100中时,视觉系统410的模块与它们相应的滤光器对准。例如,第一相机模块412与设置在遮蔽层570的开口(未标记)中的层578对准。术语“对准”是指层578被定位在第一相机模块412上方,使得遮蔽层570不阻挡第一相机模块412的视线。如前所述,层578能够通过可见光,同时阻挡其他形式的光(诸如IR光)。而且,尽管未在图16中示出,但是环境光传感器626(在图10中示出)与设置在遮蔽层570的开口(未标记)中的层582对准。如前所述,层582能够通过可见光,同时阻挡其他形式的光(诸如IR光)。
而且,发光模块414与设置在遮蔽层570的开口(未标记)中的层572对准,并且第二相机模块416与设置在遮蔽层570的开口(未标记)中的层574对准。如前所述,层572和574能够通过IR光,同时阻挡其他形式的光(诸如可见光)。而且,当将光模块624定位在对准模块610中时,该光模块与设置在遮蔽层570的开口(未标记)中的层576对准。如前所述,层576能够透射IR光,同时阻挡其他形式的光(诸如可见光)。因此,遮蔽层570可基本上隐藏或遮蔽视觉系统410的模块以及托架组件440,而遮蔽层570的开口填充有被设计成透射某些频率的光并且阻挡其他频率的光的层,从而允许视觉系统410的部件适当地透射/发射或接收光。
而且,第一弹簧元件446和第二弹簧元件448可响应于来自保护盖118和机壳306(或保护盖158和机壳306的组合)的压缩力而挠曲。然而,第一弹簧元件446和第二弹簧元件448可以在箭头490的方向上提供偏置力或反作用力。偏置力可增加托架组件440与对准模块610之间的接合力。因此,托架组件440可以被保持在适当的位置,而无需直接使用将托架组件440永久地固定到电子设备100的任何结构部件的紧固件、粘合剂、夹具等。此外,尽管施加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外力或负荷力可能会导致托架组件440的相对移动,但是托架组件440可以在第一相机模块412、发光模块414与第二相机模块416之间保持恒定的分隔距离。这确保了视觉系统410的部件彼此保持固定预先确定的距离,并且视觉系统410可以继续适当地起作用以获得物体识别信息而无需重新校准操作。因此,托架组件440的任何移动可对应于第一相机模块412、发光模块414和第二相机模块416的相等的移动量,使得这些模块之间没有相对移动。此外,部分地由于视觉系统410与保护盖158和机壳306的隔离或分离,导致保护盖158和/或机壳306弯曲、翘曲或以其他方式被改变的到保护盖158的力可导致第一弹簧元件446和/或第二弹簧元件448的进一步压缩,而不会i)影响视觉系统410的部件之间的固定距离,并且ii)不会导致视觉系统410的部件与机壳306之间的机械接触。因此,尽管有外力导致电子设备100的改变,但是视觉系统410仍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图17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700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其示出了电子设备700包括覆盖显示器组件716的保护盖718,其中保护盖718包括凹口724并且显示器组件716包括凹口722。电子设备700可包括本文针对电子设备所述的特征和部件。前述凹口彼此对准,并且位于与视觉系统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视觉系统710没有被保护盖718直接覆盖,而是可以至少部分地被遮蔽层770隐藏。因此,遮蔽层770可以与保护盖718分离,从而减少了遮蔽层770与视觉系统710之间所需的对准步骤。而且,带702可以在不同位置分成其侧壁部件。例如,带702的第一侧壁部件704分别由第一复合材料712和第二复合材料714与第二侧壁部件706和第三侧壁部件708(带702的两者)分开。与第一复合材料112和第二复合材料114(图1所示)相比,第一复合材料712和第二复合材料714沿着电子设备700的不同位置定位。
图18示出了图17所示的电子设备700的平面图,其中移除了显示器组件和保护盖。电子设备700可包括提供结构和电接地支撑的机壳730。如图所示,视觉系统710可包括第一相机模块732、发光模块734和第二相机模块736。然而,与视觉系统410(图8所示)相比,图18中的视觉系统710可包括“模块化”设计,该“模块化”设计包括不由托架组件保持并且由其他装置固定的各个模块。而且,电子设备700可包括电池组件740和电路板组件750,它们组合以包围相机组件756。如图所示,相机组件756可居中地位于与机壳730的开口(未标记)对应的位置。而且,电子设备700还可包括无线充电系统760,该无线充电系统沿着电子设备700的拐角位于与机壳730的附加开口(未标记)对应的位置。电子设备700还可包括音频模块762。
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改变显示器组件相对于保护盖的定位/位置。例如,显示器组件可以基本上延伸(诸如1毫米或更小)到保护盖的一个或多个边缘。又如,显示器组件可以延伸到保护盖的一个或多个边缘,使得显示器组件和保护盖共享外周边或外边缘。换句话讲,显示器组件和保护盖可以在至少两个维度上包括相同的尺寸。图19和图20示出了电子设备的各种实施方案,其示出了显示器组件相对于保护盖的位置。应当指出的是,在图19和图20中示出和所述的电子设备可包括本文针对电子设备所述的特征。
图19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包括覆盖显示器组件816的保护盖818的电子设备800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显示器组件816基本延伸到保护盖818的边缘。如放大图所示,电子设备800包括框架854,其承载保护盖818和显示器组件816,该显示器组件粘接性地固定到保护盖818。而且,框架854与电子设备800的保护盖818和带802粘接性地固定在一起。显示器组件816包括基本上延伸到保护盖818的边缘828的边缘826。应当指出的是,显示器组件816的边缘826与保护盖818的边缘828之间的关系可以应用于多个位置。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修改框架以改变显示器组件与保护盖之间的关系。例如,图20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包括覆盖显示器组件916的保护盖918的电子设备900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显示器组件916延伸到保护盖918的边缘。如放大图所示,电子设备900包括框架954,其承载保护盖918和显示器组件916,该显示器组件粘接性地固定到保护盖918。而且,框架954与电子设备800的保护盖918和带902粘接性地固定在一起。显示器组件916包括相对于保护盖918的边缘928共面或齐平的边缘926,因为框架954被修改为相对于显示器组件916和保护盖918在外部(横向)。应当指出的是,显示器组件916的边缘926与保护盖918的边缘928之间的关系可以应用于多个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组件,该显示器组件在带上横向延伸以限定电子设备的外边缘。换句话讲,当从平面图观看电子设备时(也就是说,当向下看电子设备使得电子设备在X-Y平面中观看时),显示器组件横向地延伸到至少带的维度,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横向地延伸超过带。因此,当显示器组件呈现视觉信息时,部分地由于显示器组件的横向维度,可以沿着电子设备的外周边看到视觉信息。在显示器组件限定外边缘或外周边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最大化将可视信息提供给用户的区域。而且,由于显示器组件可以照亮电子设备的外边缘并且在电子设备的外边缘呈现视觉信息,因此电子设备可能不包括沿电子设备的外边缘的边框。应当指出的是,控制输入(例如,按钮和开关)可以横向延伸超过显示器组件,但是其他特征(包括带)则不会超出显示器组件的维度。而且,当显示器组件包括容纳视觉系统的凹口时,显示器组件可不在与凹口对应的位置限定电子设备的外周边。
图2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池组件1000的实施方案的分解图。电池组件1000被设计成用作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电源。电池组件1000可包括可再充电电池组件,该可再充电电池组件由外部电源使用例如通过从缆线连接器接收功率的端口126(图1所示)或使用无线充电系统来充电和再充电。
如图所示,电池组件1000可包括第一电池部件1002和第二电池部件1004。当组装电池组件1000时,第一电池部件1002与第二电池部件1004电连通。第一电池部件1002可包括第一外壳部件1012和第二外壳部件1014,其中第一外壳部件1012与第二外壳部件1014密封以形成外壳。外壳可以限定腔以屏蔽和封闭内部部件,诸如第一电极1016、第二电极1018和隔板1020。隔板1020在第一电极1016与第二电极1018之间提供至少一些物理隔离,同时仍允许电荷在第一电极1016与第二电极1018之间流动。如电池领域中普遍所知的那样,第一电极1016和第二电极1018中的一者包括阳极,而(第一电极1016和第二电极1018中的)其余电极包括阴极。另外,如普遍所知的那样,电极可用于将化学能转换成供电子设备(诸如在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所使用的电力。
第二电池部件1004可包括第一外壳部件1022和第二外壳部件1024,其中第一外壳部件1022与第二外壳部件1024密封以形成外壳。外壳可以限定腔以屏蔽和封闭内部部件,诸如第一电极1026、第二电极1028和隔板1030。隔板1030在第一电极1026与第二电极1028之间提供至少一些物理隔离,同时仍允许电荷在第一电极1026与第二电极1028之间流动。如电池领域中普遍所知的那样,第一电极1026和第二电极1028中的一者包括阳极,而(第一电极1026和第二电极1028中的)其余电极包括阴极。另外,如普遍所知的那样,电极可用于将化学能转换成供电子设备(诸如在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所使用的电力。
而且,第一电池部件1002可以由耦接构件1006与第二电池部件1004耦接。耦接构件1006可包括第一粘合材料1032,该第一粘合材料将耦接构件1006粘接性地固定到第一电池部件1002(特别是第一电池部件1002的第二外壳部件1014),以及第二粘合材料1034,该第二粘合材料将耦接构件1006粘接性地固定到第二电池部件1004(特别是第二电池部件1004的第二外壳部件1024)。然而,耦接构件1006可以分别在第一外壳部件1012和第一外壳部件1022处与第一电池部件1002和第二电池部件1004粘接性地耦接。
耦接构件1006可以用作拉伸垫片,该拉伸垫片增强了电池组件1010的结构稳定性。就这一点而言,在跨电池组件1010的拉伸负荷的情况下,耦接构件1006可为电池组件1010提供支撑,从而防止对电池组件1000的损坏,以及跨电池组件1010的各个区域分配冲击负荷。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在对电池组件1010施加压缩负荷力的情况下,耦接构件1006可不提供支撑,这在电池组件1010受到外部负荷的意外冲击事件中可能是有利的,因为单个单元(即,第一电池部件1002和第二电池部件1004中的电极)的相对运动可能会在冲击时耗散能量。此外,电极上的耦接构件1006的几何形状可以被设计成支撑或避免特定的关注区域。此外,第一粘合材料1032和/或第二粘合材料1034可包括允许容易移除的可再加工粘合剂。而且,为了提供有针对性的减震,耦接构件1006可以用作电池组件1010与保持粘合剂(在下文讨论)之间的剪切层,该保持粘合剂将电池组件1000与电子设备(图21中未示出)固定在一起。此外,耦接构件1006可以缠绕在电池组件1010的边缘周围,以提供附加支撑。
尽管未在图21中示出,但是还有其他用于保持单个单元电池组或多个单元软组(类似于电池组件1000)的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刚性外部支撑结构可用于保持多单元电池的刚性几何形状,从而使其表现为单个主体。该刚性外部支撑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用于阻止或允许某些类型的运动或柔韧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刚性外部支撑结构可以将电池直接固定在外壳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软的或弹性的外部支撑结构可以桥接电池和外壳,并且用于分散动态负荷以及减少冲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可用于直接粘结多个单元。每个实施方案不必排除其他实施方案,并且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实施方案。
图22示出了图21所示的电池组件1000的平面图,其示出了第一电池部件1002通过耦接构件1006与第二电池部件1004耦接。虽然传统电池电极包括大体上直线的形状,但是电池组件1000以及本文所述的电池组件中的电极可包括不同的形状。例如,当组装时,电池组件1000可以类似于“L形构型”,即字母L的形状,其中第一电池部件1002和第二电池部件1004的组合限定六个不同的平行侧面或表面。尽管未示出,电池组件1000还可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被设计成监测流入和流出电池组件1000的电流的一个或多个电路。而且,电路板以及电路板的部件可以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组件(在下文讨论)电连通。
图22还示出了耦接构件1006分别使用第一粘合材料1032和第二粘合材料1034与第一电池部件1002和第二电池部件1004耦接。为了将电池组件1000与电子设备(诸如,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固定在一起,耦接构件1006可以与第三粘合材料1042和第四粘合材料1044固定在一起。第三粘合材料1042和第四粘合材料1044可以与结构部件(诸如,图7中所示的机壳306)固定在一起。而且,为了将电池组件与另一部件电耦合,电池组件1000可包括连接器1050。
图23示出了沿线C-C截取的图22所示的电池组件的剖视图。如图所示,第一粘合材料1032定位在第一电池部件1002与耦接构件1006之间,并且第二粘合材料1034定位在第二电池部件1004与耦接构件1006之间。尽管在图23中未示出,但是可以重新布置耦接构件1006、第一粘合材料1032和第二粘合材料1034,使得耦接构件1006、第一粘合材料1032和第二粘合材料1034在Z维度上位于第一电池部件1002和第二电池部件1004的上方。
而且,第三粘合材料1042可包括量纲1052或高度,类似于第一粘合材料1032和耦接构件1006的组合高度,并且第四粘合材料1044可包括量纲1054或高度,类似于第二粘合材料1034和耦接构件1006的组合高度。尽管在图23中未示出,但是第三粘合材料1042的量纲1052可以大于第一粘合材料1032和耦接构件1006的组合高度,并且第四粘合材料1044的量纲1054可以大于第二粘合材料1034和耦接构件1006的组合高度。就这一点而言,第三粘合材料1042可以与第四粘合材料1044组合以悬挂第一电池部件1002、第二电池部件1004、第一粘合材料1032和第二粘合材料1034,使得这些结构元件不与部件(诸如,图7所示的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60)接触。
图24至图26示出了可以结合到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组件的各种实施方案。而且,在图24至图26中示出和所述的电池组件可包括本文所述的电池组件的至少一些结构和特征。图24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池组件1100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其示出了第一电池部件1102沿第一电池部件1102的中心位置与第二电池部件1104耦接。如图所示,耦接构件1106可用于将第一电池部件1102与第二电池部件1104固定在一起。图24例示了第二电池部件1104可以相对于第一电池部件1102位于不同的位置,并且因此,电池组件1100的构型或形状可以采取若干不同的构型。就这一点而言,电池组件1100可以被重新配置为形成不同的形状,以便容纳电子设备的其他内部部件,并且避免对电子设备的内部部件的布局进行工程设计更改。
图25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池组件1200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其示出了电池组件1200具有由整体式主体形成的外壳。如图所示,电池组件1200可包括第一电池部件1202和第二电池部件1204,二者均容纳在电池组件1200的整体式外壳中。这可以减少零件的总数,从而减少电池组件1200的制造时间。
图26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池组件1300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其示出了电池组件1300具有由整体式主体形成的外壳和定位在整体式外壳中的电池部件1302。电池部件1302可采取与电池组件1300相似的形状。因此,电池部件1302可以类似L形状构型。
图27是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包括发射器屏蔽件1402和接收器屏蔽件1404的无线充电系统1400的简化图。发射器屏蔽件1402可被定位在发射器线圈1406的前方,使得磁通量1410朝向发射器屏蔽件1402。例如,在无线功率传输期间,发射器屏蔽件1402被定位在发射器线圈1406与接收器线圈1408之间,使得磁通量1410在到达接收器线圈1408之前首先穿过发射器屏蔽件140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电子设备(诸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放置在无线充电设备(图27中未示出)上以执行向电子设备的无线功率传输时,发射器屏蔽件1402可以定位在发射器线圈1406与接口1416之间。发射器屏蔽件1402和发射器线圈1406均可被定位在无线充电设备内。发射器屏蔽件1402可以对磁通量1410基本上是透明的(意味着发射器屏蔽件1402提供对磁通量1410的最小破坏),使得接收器线圈1408接收由发射器线圈1406生成的大部分磁通量1410。
尽管发射器屏蔽件1402对于磁通量1410可以是基本上透明的,但是另一方面,发射器屏蔽件1402对于电场1418可以是基本上不透明的,使得发射器屏蔽件1402基本上可以阻挡电场1418。这防止了电场1418暴露在接收器线圈1408(可以定位在电子设备中)上并且在接收器线圈1408上生成不利电压。部分由于发射器屏蔽件1402在电场1418可以到达接收器线圈1408之前基本上阻挡了电场1418,因此电场1418可以在发射器屏蔽件1402上而不是接收器线圈1408上生成电压。在发射器屏蔽件1402上生成的电压量可对应于在发射器屏蔽件1402不存在的情况下将在接收器线圈1408上生成的电压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发射器屏蔽件1402上生成的电压可被移除,使得电压不会永久性地保留在发射器屏蔽件1402上。例如,可使发射器屏蔽件1402上的电压放电到接地部。因此,发射器屏蔽件1402可耦接至接地连接部1422,以允许发射器屏蔽件1402上的电压放电到接地部。接地连接部1422可为接地环或可从发射器屏蔽件1402移除电压的耦接至接地部的任何其他适合的导电结构。
类似于发射器屏蔽件1402,也可在无线充电系统1400中实现接收器屏蔽件1404,以防止在发射器线圈1406上从由接收器线圈1408生成的电场1424生成不利电压。接收器屏蔽件1404可被定位在接收器线圈1408前方,使得磁通量1410在到达接收器线圈1408之前首先穿过接收器屏蔽件140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收器屏蔽件1404和接收器线圈1408被定位在无线功率接收模块内,该无线功率接收模块继而又被定位在电子设备(诸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内。在无线功率接收模块内,当电子设备置于无线充电设备上以执行无线功率传输时,接收器屏蔽件1404可被定位在接口1416与接收器线圈1408之间。
类似于发射器屏蔽件1402,接收器屏蔽件1404可以对磁通量1410基本上透明的,使得由发射器线圈1406生成的大部分磁通量1410穿过接收器屏蔽件1404,并且由接收器线圈1408接收,而接收器屏蔽件1404可以对电场1424基本上不透明,使得接收器屏蔽件1404基本上阻挡电场1424。这在使得能够进行无线功率传输时避免电场1424到达发射器线圈1406并且在发射器线圈1406上生成不利电压。类似于发射器屏蔽件1402,接收器屏蔽件1404也可接地,使得由电场1424生成的电压可放电到接地连接部14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地连接部1426可为类似于接地连接部1422的结构,或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该接地连接部1426可为与接地连接部1422相同的结构。
通过将发射器屏蔽件1402和接收器屏蔽件1404合并到无线充电系统1400中,分别在其中实现发射器屏蔽件1402和接收器屏蔽件1404的无线充电设备和电子设备彼此暴露其接地。这使由发射器线圈1406与接收器线圈1408之间的电交互作用引起的任何接地噪声减弱。如本文公开中所认识到的,发射器屏蔽件1402和接收器屏蔽件1404为能够阻挡电场通过但是允许磁通量通过的屏蔽结构。而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发射器屏蔽件可被包括在无线充电设备诸如无线充电垫中,并且接收器屏蔽件可被包括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内所包括的无线功率接收模块内,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被配置为置于无线充电设备上,以从无线充电垫无线地接收电力。
图28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500的分解图,该无线功率接收模块可以被并入电子设备1600中以由磁感应接收功率。为简单起见,电子设备1600的若干部件被移除。然而,电子设备1600可包括本文针对电子设备所述的任何特征。另外,外壳可包括带1602和保护盖1658。带1602和保护盖1658可分别包括先前针对带和保护盖所述的任何材料。例如,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带1602可包括材料诸如不锈钢或铝,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保护盖1658可包括非金属诸如玻璃。而且,电子设备1600还可包括由金属形成的机壳1606。然而,机壳1606可包括开口1608,该开口限定了机壳1606中的通孔。保护盖1658可以覆盖开口1608。
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500可以并入电子设备1600,以便接收电能,并且随后向电池组件(图28中未示出)提供电能。而且,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500可以定位在机壳1606的开口1608中。因此,开口1608可包括用以接收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500的尺寸和形状。而且,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500可包括若干单独的屏蔽件。例如,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500可包括集成线圈和电磁屏蔽件1502、铁氧体屏蔽件1504和热屏蔽件1506。而且,粘合部件1508可以将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500附接到保护盖1658。尽管未示出,但是可以在保护盖1658与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500之间定位附加的非金属结构元件。
集成线圈和电磁屏蔽件1502可以用作例如接收器线圈和接收器屏蔽件,类似于接收器线圈1408和接收器屏蔽件1404(图27所示)。这样,集成线圈和电磁屏蔽件1502可以使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500能够无线地接收从无线功率发射线圈诸如发射器线圈1406(图27所示)透射的功率。当定位在电子设备1600内时,集成线圈和电磁屏蔽件1502的接收器屏蔽部分可以定位在接收器线圈部分与电子设备1600的充电表面之间(其可以部分地由保护盖1658限定)。因此,接收器屏蔽件被定位在接收器线圈与发射器线圈之间,并且用于防止电容耦合到无线充电设备(图28中未示出)中的发射器线圈,该无线充电设备用于向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500感应电流。铁氧体屏蔽件1504用作磁场屏蔽件或B场屏蔽件,其重新定向磁通量以增加与发射器线圈的耦合,从而提高了充电效率并且有助于防止磁通量干扰。热屏蔽件1506可包括提供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500与电池(图28中未示出)以及电子设备的其中结合有无线功率接收模块1500的其他部件之间的绝热的石墨或类似层。热屏蔽件1506还可包括接连到电接地部并且有助于在捕获杂散磁通量的同时进行热屏蔽的铜层。
尽管未示出,但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些实施方案可包括电路板组件,该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中的每者包括印刷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可以堆叠构型与第二电路板固定在一起并且被定位在第二电路板上方。而且,第一电路板可包括与第二电路板的尺寸和形状相同或至少基本地类似的尺寸和形状。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就尺寸和/或形状而言,相较于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包括至少一些差异。虽然电路板组件的堆叠构型在一个维度上增加了电子设备(诸如,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100)中电路板组件的占有面积,但是堆叠构型可减少其他维度的电路板组件的占有面积。通过堆叠前述电路板而提供的附加空间可在电子设备中为其他部件诸如电池组件1000(图21所示)提供附加空间。
第一电路板和/或第二电路板可包括若干操作部件。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操作部件”可以是指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成电路或处理器电路,诸如执行来自被存储在存储器电路上的软件应用程序的指令。操作部件也可被称为晶体管。电路板可包括位于多个表面上的操作部件。例如,第一电路板可包括第一安装表面以及与第一安装表面相对的第二安装表面,其中第一安装表面具有第一操作部件并且第二安装表面具有第二操作部件。第一安装表面和第二安装表面两者可包括附加操作部件。而且,应当指出的是,第一电路板上的操作部件彼此电连通。通信装置可包括例如延伸穿过第一电路板的至少一个通孔。
第二电路板可包括第一安装表面,该第一安装表面包括若干操作部件诸如操作部件。第二电路板还包括与第一安装表面相对的第二安装表面。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安装表面还可包括操作部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安装表面包括与位于第一安装表面上的操作部件电连通的一个或多个操作部件。而且,应当指出的是,当组装电路板组件之后,第二电路板由第一电路板以堆叠构型上覆(或覆盖)。然而,应当指出的是,第一电路板仍与第二电路分开至少一定的间隙或空间。而且,当组装电路板组件之后,第二电路板的第一安装表面面向第一电路板的第二安装表面,并且反之亦然。
第一电路板可通过与铆钉连接的若干压铆螺母柱来与第二电路板机械地连接。该压铆螺母柱被设计成不仅提供机械连接,而且还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保持期望的距离,使得第一电路板的第二安装表面上的部件不(在物理上)干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安装表面上的部件,并且反之亦然。而且,压铆螺母柱和铆钉的定位可颠倒,使得第一电路板包括压铆螺母柱并且第二电路板包括铆钉。
为了将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电耦合,可使用若干内插器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路由电信号。例如,第一电路板可包括通过例如焊接操作与第二电路板电耦合的若干内插器。而且,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可包括若干金属迹线,其将内插器与第二电路板上的一个或多个操作部件电耦合。而且,当第一电路板电耦合至第二电路板时,每个内插器可与第一电路板的第二安装表面和第二电路板的第一安装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金属迹线电耦合。
电路板组件可包括使电路板组件的部件屏蔽电磁干扰(“EMI”)的若干屏蔽元件。例如,电路板组件可包括覆盖被定位在第一电路板的第一安装表面上的部件的第一屏蔽元件。该第一屏蔽元件可包括被设计成为第一安装表面上的部件提供EMI屏蔽件的基于金属的材料。该电路板组件还可包括第二屏蔽元件,该第二屏蔽元件被设计成为位于第一电路板的第二安装表面上以及为第二电路板的第一安装表面上的部件提供EMI屏蔽件。该第二屏蔽元件可包括金属,诸如铜或黄铜。该第二屏蔽元件可通过被设置在每个电路板上的若干焊点来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固定在一起(并且固定于其间)。第一电路板还可在与第二电路板上的焊点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包括焊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屏蔽元件包括若干不连续的结构元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二屏蔽元件可包括被设计成沿电路板组件的外周边延伸的单个连续的结构部件。另选地,第二屏蔽元件可包括彼此组合以形成第二屏蔽元件的若干屏蔽元件零件。
电路板组件还可包括被定位在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安装表面上的第三屏蔽元件。该第三屏蔽元件可包括被设计成向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安装表面上的部件提供EMI屏蔽件的基于金属的材料。而且,第三屏蔽元件被设计成与第一屏蔽元件和第二屏蔽元件组合,以为电路板组件提供EMI屏蔽件。而且,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安装表面可包括金属迹线(贯穿第二安装表面)。就这一点而言,除形成EMI屏蔽件之外,第三屏蔽元件还可限定电路板组件的电接地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因为第三屏蔽元件通过金属迹线被电连接到第二安装表面。而且,当电路板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在操作期间生成EMI时,前述屏蔽元件可以屏蔽电子设备(诸如,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相对于电路板组件在外部的部件与由电路板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生成的EMI。
图29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设计用于与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相机组件一起使用的装饰件1800的实施方案的等轴视图。装饰件1800可包括表面1802和从表面1802延伸以限定插孔1806的第一唇缘1804。装饰件1800可包括形成为表面1802中的通孔的第一开口1808和第二开口1810,其中第一开口1808和第二开口1810提供了可由装饰件1800包围的相机模块(图29中未示出)的入口。装饰件1800还可包括第三开口1812,该第三开口形成为在表面1802中在第一开口1808与第二开口1810之间的位置处的通孔。第三开口1812可提供通向光发射器(图29中未示出)的入口,该光发射器诸如是频闪观测器模块,该频闪观测器模块被设计成在前述相机模块的图像捕获事件期间提供附加的照明。装饰件1800可以附加包括第四开口1814,该第四开口形成为表面1802中的通孔,该第四开口可以用作音频换能器(图29中未示出)的入口开口。装饰件1800还可包括第二唇缘1816,该第二唇缘从表面1802并且沿着第三开口1812的周边延伸。如图29所示,表面1802可以相对于第一唇缘1804和第二唇缘1816凹进。第一唇缘1804可与第二唇缘1816配合以限定插孔1806。插孔1806可包括与相机覆盖玻璃(图29中未示出)互补的形状,使得插孔1806可以接收相机覆盖玻璃。第一唇缘1804和第二唇缘1816的高度可以大体上等于相机覆盖玻璃的厚度/高度。因此,当将相机覆盖玻璃放置在表面1802上时,第一唇缘1804和第二唇缘1816的表面(平行于表面1802)可以被暴露并且与相机覆盖玻璃的外表面齐平。第一唇缘1804和第二唇缘1816的暴露表面可以用作装饰表面。
图30示出了图29所示的装饰件1800的等轴视图,其以不同的角度取向以示出装饰件1800的内部区域。装饰件1800可包括限定装饰件1800的内部体积1820的周边壁1818。周边壁1818可用于封装输入/输出(“I/O”)组件的音频和光学部件,诸如相机模块、光发射器和音频换能器(图30中未示出)。装饰件1800还可包括内壁1822,该内壁可限定装饰件1800的内部室1824。如图所示,内部室1824可以位于第一开口1808与第二开口1810之间。光发射器(图30中未示出)可以定位在内部室1824内,使得内壁1822可以至少部分地阻挡从光发射器发射的光泄漏到任何相机模块中。另外,音频换能器还可定位在内部室1824内。内部室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键,诸如用于对准光发射器和音频换能器的第一键1826和第二键1828。
图3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1900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其示出了包括图29和图30所示的装饰件1800以及多个相机模块和光发射器的电子设备1900。如图所示,电子设备1900可包括相机模块外壳1902,该相机模块外壳可以在相机模块外壳1902的腔内承载电路板1904。电路板1904可以承载并且电耦合到第一相机模块1906和第二相机模块08。如图所示,第一相机模块1906和第二相机模块1908可在相机模块外壳1902的外部部分地延伸。相机模块外壳1902可被包围在装饰件1800的内部体积1820中。装饰件1800可接收覆盖玻璃1910。覆盖玻璃1910可以由粘合剂与装饰件1800固定在一起。第一唇缘1804和第二唇缘1816可以相对于覆盖玻璃1910的外表面共面或齐平。而且,覆盖玻璃1910可包括不透明层1912。然而,不透明层1912可限定一对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与第一相机模块1906对准,另一个开口与第二相机模块1908对准,使得相机模块可以捕获静止和/或动态图像。
由内壁1822限定的内部室1824(在图30中示出并且标记)被设计成接收光发射器1920(或频闪观测器模块)以及窗口1922,使得光发射器1920和窗口1922由内壁1822包围。光发射器1920和窗口1922可与覆盖玻璃1910中的开口1914(或通孔)对准。而且,窗口1922可以相对于覆盖玻璃1910和第二唇缘1816亚齐平地定位。通过使窗口1922和覆盖玻璃1910分开,并且通过用第二唇缘1816包围窗口1922,可以防止从光发射器1920发射的光进入覆盖玻璃1910,特别是防止进入第一相机模块1906和第二相机模块1908。如图所示,第二唇缘1816可在内部围绕覆盖玻璃1910的开口1914。就这一点而言,第二唇缘1816可以用作壁,该臂阻挡从光发射器1920发射的光到达覆盖玻璃1910,并且直接或反射性地泄漏到第一相机模块1906或第二相机模块1908中的任一者中。
关于频闪观测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位置的一个设计为光可通过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部分泄露或反射至相机。此类非预期的泄露或反射降低了图像的质量,因为与由焦点处的目标物体反射相反,光的一部分由一些很近的物体反射,这可导致图像炫光。此类潜在的问题可在便携式电子设备耦接至外部物体诸如保护套时更加严重。如果当设计保护套时未考虑频闪观测器的光的潜在反射,则用于保护套的频闪观测器的开口的边缘可能会反射光并且降低图像质量。因此,用于频闪观测器的套的开口的边缘可需要特殊设计。保护套的第三方制造商可没有意识到潜在的问题,并无意地设计出可对相机的图像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套。
然而,如图31所示,光发射器1920被定位在第一相机模块1906与第二相机模块1908之间。与相对于相机的频闪观测器的常规放置相比,这种构型可以提供明显的优点。例如,部分由于光发射器1920被定位在第一相机模块1906与第二相机模块1908之间,因此光发射器1920周围的区域是由第一相机模块1906和第二相机模块1908所占据的区域。因此,可以接收电子设备1900的任何保护套的开口的边缘将与光发射器1920相对远离。因此,任何潜在的非预期的光泄露或反射可由相机模块的图像质量来解决不会受保护套或添加至电子设备1900的任何其他附件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防止光从光发射器1920泄漏到任何相机模块,特别是防止内部泄漏,密封构件1924可以接合光发射器1920。密封构件1924可以是与光发射器1920的周边接合的环形结构(因此,在图31的剖视图中显示为两个部分)。密封构件1924可以是可以由弹性和不透明材料(一种或多种)形成的压模件。密封构件1924可用于多种目的。首先,密封构件1924可以填充内部室1824(由内壁1822限定)的其余空间,使得可以将光发射器1920与第一相机模块1906和第二相机模块1908隔离,从而防止第一相机模块1906和第二相机模块直接接收来自光发射器1920的光。其次,密封构件1924还可以迫使光发射器1920和窗口1922抵靠装饰件1800,使得光发射器1920和窗口1922被固定就位。第三,基于密封构件1924的位置,防止从光发射器1920发射的光到达均在电路板1904上的第一光传感器1926和第二光传感器1928。
图32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2000的示意图。电子设备2000可以体现本文所述的任何电子设备。电子设备2000可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2002,该存储和处理电路包括硬盘存储装置、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存储器或另一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和处理电路2002还可包括处理器,诸如微处理器或其他集成电路,用于处理存储在存储电路上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或一个或多个算法。例如,存储和处理电路2002可以用于承载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协议,该通信协议可以包括IEEE 802.11协议(Wi-Fi)或
Figure BDA0003416442640000391
协议。
电子设备2000还可包括用于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I/O电路2004或输入/输出电路。I/O电路2004可包括本文所述的电路板组件。电子设备2000可包括I/O设备2006,其可以包括输入端诸如显示器组件中的触敏层和力敏层、按钮、开关、麦克风、用于视觉系统的相机和光接收模块、相机(包括与视觉系统分开的双相机组件)。输出端可以包括音频模块、用于视觉系统的发光模块,以及显示层。电子设备2000可包括支撑I/O设备2006的I/O电路2004。
电子设备2000还可包括无线通信电路2008。无线通信电路2008可包括Wi-Fi和
Figure BDA0003416442640000392
电路2010以及用于处理RF无线信号的相关射频(RF)部件。无线通信电路2008还可包括天线2012,该天线可包括可以覆盖Wi-Fi频段(诸如2.4GHz(“GHz”)和5GHz)以及
Figure BDA0003416442640000393
频段(2.4GHz)的单频段或另选地双频段天线。
电子设备2000还可包括无线功率接收模块2014。当暴露于磁通量时,无线功率接收模块2014可以接收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可以用于给电子设备2000中的电池组件再充电。
电子设备2000可包括电源2016,该电源存储能量,该能量可以被转换为电能以向无线功率接收模块2014供应电流。这样,I/O电路2004可包括将交流电(“AC”)转换成直流电(“DC”)的电源转换器。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电子设备可包括组合以形成带的侧壁部件。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与带耦接以限定内部体积的底壁。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与带耦接的透明保护盖。保护盖可包括限定外周边的边缘。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与保护盖耦接并且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内部空间中的显示器组件。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定位在透明保护盖与显示器组件之间的边框。该边框可以在至少两个维度上包括均匀量纲。在一些情况下,显示器组件能够呈现视觉信息,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至少一些视觉信息在边缘处可见。
此外,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一些情况下,该边缘包括四个边缘,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在这四个边缘处至少一些视觉信息可见。而且,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能够进行面部识别的视觉系统。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保持视觉系统的托架组件。在一些情况下,托架组件可能不与带和底壁附连。而且,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由不透明材料形成的遮蔽层,该遮蔽层至少部分地覆盖视觉系统。该遮蔽层可包括开口。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与透明保护盖耦接的对准模块。在一些情况下,对准模块将视觉系统与开口对准。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电池组件还可包括第一电池部件以及通过耦接构件耦接至第一电池部件的第二电池部件。在一些情况下,第一电池部件和第二电池部件能够为位于内部体积中的至少一些部件生成能量。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以包括:无线功率接收模块,该无线功率接收模块能够接收用于向电池组件提供能量的感应电流;电路板组件,该电路板组件包括堆叠在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一电路板。在一些情况下,第一电路板包括承载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安装表面,并且第二电路板包括面向第一安装表面的第二安装表面,第二安装表面承载与第一集成电路电连通的第二集成电路。而且,在一些情况下,电池组件和电路板组件中的每者都类似于L形状。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电子设备可包括组合以形成带的侧壁部件。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与带耦接以限定内部体积的底壁。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承载视觉系统的托架组件。托架组件和视觉系统定位在内部体积中。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与带耦接的保护盖。保护盖可包括对准模块,该对准模块能够接合视觉系统并且引起视觉系统和托架组件相对于底壁的移动。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遮蔽层,该遮蔽层被定位成抵靠透明盖并且至少部分地覆盖视觉系统。遮蔽层可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一些情况下,视觉系统包括与第一开口对准的发光模块和与第二开口对准的光接收模块。在一些情况下,发光模块将红外光发射到物体上,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光接收模块接收从物体反射的红外光中的至少一些。而且,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开口被第一滤波器覆盖,第二开口被第二滤波器覆盖,并且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滤波器阻挡除红外光之外的光。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定位在内部体积中的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可包括第一电池部件和通过耦接构件耦接到第一电池部件的第二电池部件,其中第一电池部件和第二电池部件能够为位于内部体积中的至少一些部件生成能量。在一些情况下,第一电池部件和第二电池部件组合以类似于L形状。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能够接收用于向电池组件提供能量的感应电流的无线功率接收模块。在一些情况下,底壁包括允许电磁场通过的非金属。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电子设备可包括限定内部体积的壳体。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设置在内部体积中的处理器电路。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设置在内部体积中并且不与壳体附连的托架组件,使得托架组件相对于壳体是可移动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由托架组件承载的视觉系统。视觉系统能够将面部识别信息提供给处理器电路。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显示器组件,该显示器组件具有凹口。在一些情况下,视觉系统不会基于该凹口被显示器组件覆盖。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可包括覆盖显示器组件的透明保护盖。在一些情况下,显示器组件呈现在透明保护盖的外周边可见的信息。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壳体可包括由金属形成的侧壁部件。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壳体还可包括与侧壁部件耦接的底壁。该底壁可包括非金属材料,该非金属材料包括开口。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壳体还可包括相机组件,该相机组件包括与开口对准的第一相机模块、第二相机和频闪观测器模块。在一些情况下,侧壁部件包括第一侧壁部件和第二侧壁部件。第一侧壁部件可包括接收第一控制输入端的第一侧壁开口,第二侧壁部件可包括接收第一控制输入端的第二侧壁开口,并且相机组件相对于第一控制输入端和第二控制输入端平行。
可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使用所述实施方案的各个方面、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或特征。可由软件、硬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实施所述实施方案的各个方面。所述实施方案还可被实施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用于控制生产操作的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被实施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用于控制生产线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介质为可存储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设备,其后该数据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HDD、DVD、磁带和光学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也能够分布在网络耦接的计算机系统中,使得计算机可读代码以分布的方式被存储和执行。
为了说明的目的,前述描述使用具体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具体细节即可实践所述实施方案。因此,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对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前述描述。它们并非旨在是穷举性的或将实施方案限制到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鉴于上面的教导内容,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

Claims (2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定第一内部体积,所述壳体包括后壁,所述后壁包括开口;
视觉系统,所述视觉系统定位在所述第一内部体积中并且能够获得物体识别信息,所述视觉系统包括第一相机模块和第二相机模块;
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定位在所述开口中,所述装饰件限定第二内部体积和在所述第二内部体积内的室;和
第三相机模块、第四相机模块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三相机模块定位在所述第二内部体积中,并且其中所述光模块定位在所述室中,使得所述光模块与所述第三相机模块和所述第四相机模块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视觉系统还包括在物体上产生点图案的发光模块,
所述第一相机模块能够捕获所述物体的图像,并且
所述第一相机模块能够捕获所述点图案的至少一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限定所述室的内壁,其中所述内壁阻挡从所述光模块发射的光直接传递到所述第三相机模块和所述第四相机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装饰件耦接的覆盖玻璃,所述覆盖玻璃具有通孔,其中所述覆盖玻璃覆盖所述第三相机模块和所述第四相机模块,并且其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光模块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相机模块和所述第二相机模块面向第一方向,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相机模块和所述第四相机模块面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托架组件,所述托架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内部体积中并且承载所述视觉系统,其中所述托架组件不与所述壳体附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托架组件包括:
第一托架;
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与所述第一托架耦接;和
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从所述第二托架延伸,所述弹簧元件提供远离所述后壁的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保护盖;和
对准模块,所述对准模块粘附到所述保护盖,其中所述对准模块对准所述视觉系统,并且其中由所述弹簧元件提供的所述力使所述托架组件接合所述对准模块。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内部体积;
透明保护盖;
显示器组件,所述显示器组件与所述透明保护盖耦接,所述显示器组件包括凹口;
视觉系统,所述视觉系统能够提供物体识别信息,所述视觉系统位于所述内部体积中与所述凹口对应的位置处;和
边框,所述边框定位在所述透明保护盖与所述显示器组件之间,所述边框具有均匀厚度并且覆盖包括所述凹口的所述显示器组件的外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定位在所述内部体积中的托架组件,所述托架组件承载所述视觉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托架组件不与所述壳体附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托架组件包括:
第一托架零件;
第二托架零件,所述第二托架零件与所述第一托架零件耦接;和
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从所述第二托架零件延伸,所述弹簧元件在远离所述透明保护盖的方向上提供力。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透明保护盖;和
无线功率接收模块,所述无线功率接收模块能够通过第二透明保护盖接收感应电荷,以向位于所述内部体积中的电池组件提供能量。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内部体积;
托架组件,所述托架组件定位在所述内部体积中,所述托架组件承载视觉系统;
透明保护盖;
显示器组件,所述显示器组件与所述透明保护盖耦接,所述显示器组件具有凹口;和
对准模块,所述对准模块与所述透明保护盖耦接,其中所述透明保护盖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耦接使所述对准模块接合所述视觉系统并将所述视觉系统和所述托架组件偏移到与所述凹口对应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音频模块;和
麦克风,其中所述音频模块和所述麦克风由所述对准模块承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环境光传感器;和
接近传感器,其中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和所述接近传感器由所述对准模块承载。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壳体包括:
金属带;和
第二透明保护盖,所述第二透明保护盖与所述金属带耦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由第二透明保护盖覆盖,所述机壳具有开口;和
无线功率接收模块,所述无线功率接收模块定位在所述开口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托架组件包括:
第一托架;
第二托架;和
模块载体,所述模块载体承载所述视觉系统的部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部件包括生成光的点图案的发光模块。
CN202111548412.5A 2017-08-07 2018-08-07 便携式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2010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42210P 2017-08-07 2017-08-07
US201762542277P 2017-08-07 2017-08-07
US201762542206P 2017-08-07 2017-08-07
US201762542280P 2017-08-07 2017-08-07
US62/542,280 2017-08-07
US62/542,210 2017-08-07
US62/542,206 2017-08-07
US62/542,277 2017-08-07
US201762556190P 2017-09-08 2017-09-08
US62/556,190 2017-09-08
US201762557035P 2017-09-11 2017-09-11
US62/557,035 2017-09-11
US16/056,306 US10996713B2 (en) 2017-08-07 2018-08-06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6/056,306 2018-08-06
PCT/US2018/045657 WO2019032610A1 (en) 2017-08-07 2018-08-07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1880051087.1A CN110999267A (zh) 2017-08-07 2018-08-07 便携式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1087.1A Division CN110999267A (zh) 2017-08-07 2018-08-07 便携式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1005A true CN114201005A (zh) 2022-03-18

Family

ID=6523160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8412.5A Pending CN114201005A (zh) 2017-08-07 2018-08-07 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1821266436.5U Active CN209201109U (zh) 2017-08-07 2018-08-07 电子设备
CN201880051087.1A Pending CN110999267A (zh) 2017-08-07 2018-08-07 便携式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66436.5U Active CN209201109U (zh) 2017-08-07 2018-08-07 电子设备
CN201880051087.1A Pending CN110999267A (zh) 2017-08-07 2018-08-07 便携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996713B2 (zh)
KR (2) KR102294949B1 (zh)
CN (3) CN114201005A (zh)
DE (1) DE112018004036T5 (zh)
WO (1) WO20190326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31481S1 (en) 2014-05-05 2015-06-0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USD869419S1 (en) * 2017-06-23 2019-1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phone
US11445094B2 (en) 2017-08-07 2022-09-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vision system assembly held by a self-aligning bracket assembly
US10268234B2 (en) * 2017-08-07 2019-04-23 Apple Inc. Bracket assembly for a multi-component vision system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996713B2 (en) 2017-08-07 2021-05-04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D858514S1 (en) * 2017-08-28 2019-09-0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US10787014B2 (en) 2017-09-11 2020-09-29 Apple Inc. Thermally conductive structure for dissipating heat i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D883942S1 (en) * 2017-10-19 2020-05-12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CA181033S (en) * 2018-01-25 2019-02-22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873810S1 (en) * 2018-01-25 2020-01-28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20190235574A1 (en) * 2018-02-01 2019-08-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Virtual Cutouts Between Panels of a Display
TWI757588B (zh) * 2018-03-05 2022-03-11 精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片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CN108494909B (zh) * 2018-03-09 2020-03-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和制造方法
USD940127S1 (en) * 2018-04-23 2022-01-04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USD924868S1 (en) * 2018-04-23 2021-07-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02894B1 (ko) * 2018-05-02 2023-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평면부를 포함하는 윈도우 글래스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윈도우 글래스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D900778S1 (en) * 2018-05-30 2020-11-0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obile phone
USD901424S1 (en) * 2018-05-30 2020-11-1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obile phone
WO2019227974A1 (zh) * 2018-06-02 2019-1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1066308A (zh) * 2018-06-07 2020-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US20200044468A1 (en) * 2018-07-31 2020-02-06 Ling Yung LIN Mobile power supply module with light source
US10951053B2 (en) 2018-09-10 2021-03-16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294422B1 (en) 2018-09-27 2022-04-05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camera disposed behind a display
KR102551690B1 (ko) * 2018-12-06 2023-07-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착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2492139B (zh) * 2018-12-24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1172110B2 (en) 2019-01-08 2021-11-09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616896B2 (en) 2019-01-08 2023-03-28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7268372B2 (ja) * 2019-01-31 2023-05-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
KR20200100973A (ko) 2019-02-19 2020-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전달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209964141U (zh) * 2019-04-19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壳组件
EP3790262B1 (en) * 2019-09-09 2023-02-22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269374B2 (en) 2019-09-11 2022-03-0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cover assembly having an adhesion layer
US11467630B2 (en) * 2019-11-19 2022-10-11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CN113225453B (zh) * 2020-02-05 2022-02-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KR20210101678A (ko) * 2020-02-10 2021-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아래에 카메라가 배치된 구조를 갖는 전자 장치
KR20210106809A (ko) * 2020-02-21 2021-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13359950A (zh) * 2020-03-06 2021-09-07 苹果公司 用于手持式电子设备的外壳结构
KR20210144271A (ko) * 2020-05-22 2021-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피커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4163760A4 (en) * 2020-07-14 2023-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LEXIBLE DISPLAY
KR20220008618A (ko) 2020-07-14 2022-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촬상 장치
CN111867292B (zh) * 2020-07-27 2022-01-2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11513383B2 (en) * 2020-09-24 2022-11-2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assembly
CN115550482B (zh) * 2022-02-28 2023-06-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3204680A1 (ko) * 2022-04-21 2023-10-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Emi 흡수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DE102022211643A1 (de) 2022-11-04 2024-05-08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Anzeigevorricht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91423U (zh) * 2008-09-05 2010-05-26 苹果公司 手持电子设备、无缝外壳、小型电子设备及其扬声器组件
CN102914941A (zh) * 2011-08-03 2013-02-06 Lg电子株式会社 3d相机组件和具有该3d相机组件的移动终端
CN104220389A (zh) * 2012-01-25 2014-12-17 苹果公司 熔合的玻璃设备外壳
US9019428B2 (en) * 2012-09-06 2015-04-2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camera module with alignment struc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527A (en) 1896-09-08 weaver
US486744A (en) 1892-11-22 Process of saturating articles or substances
US7715595B2 (en) 2002-01-16 2010-05-11 Iritech,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ris identification using stereoscopic face recognition
AU2003282843A1 (en) 2002-08-05 2004-02-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vice for mobile image communication
JP2005354545A (ja) 2004-06-14 2005-12-22 Agilent Technol Inc ソケット
US20070009139A1 (en) 2005-07-11 2007-01-11 Agere Systems Inc. Facial recognition device for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KR100757448B1 (ko) 2006-07-14 2007-09-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US7683962B2 (en) 2007-03-09 2010-03-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using multiple lenses and image sensors in a rangefinder configuration to provide a range map
US7859588B2 (en) 2007-03-09 2010-12-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dual lens camera to augment an image
US8218306B2 (en) 2007-09-04 2012-07-10 Apple Inc. Assembly of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465892B (zh) 2007-12-19 2011-06-0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摄像头保护盖
US8180112B2 (en) 2008-01-21 2012-05-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Enabling persistent recognition of individuals in images
US8676224B2 (en) 2008-02-19 2014-03-18 Apple Inc. Speakerphone control for mobile device
US20120081282A1 (en) 2008-05-17 2012-04-05 Chin David H Access of an applicatio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a facial gesture
US8788977B2 (en) 2008-11-20 2014-07-2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ovement recognition as input mechanism
CN102131357B (zh) 2010-02-02 2015-03-18 苹果公司 手持设备外壳
US8610822B2 (en) 2010-04-19 2013-12-17 Apple Inc. Camera alignment and mounting structures
US20120088558A1 (en) 2010-10-08 2012-04-12 Tan Qing Song Phone case
US8719584B2 (en) * 2010-10-26 2014-05-06 Bi2 Technologies, LLC Mobile, wireless hand-held biometric capture,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US9143668B2 (en) 2010-10-29 2015-09-22 Apple Inc. Camera lens structures and display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P2663907B1 (en) 2011-01-31 2018-08-29 Apple Inc. Handheld portable device
US9317530B2 (en) 2011-03-29 2016-04-19 Facebook, Inc. Face recognition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proximity
US9128666B2 (en) 2011-05-04 2015-09-08 Apple Inc. Housing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duced border region
EP2718781B2 (en) 2011-06-13 2019-10-23 TreeFrog Developments, Inc. Housing for encasing a tablet computer
US8261090B1 (en) 2011-09-28 2012-09-04 Google Inc. Login to a computing device based on facial recognition
KR20130055320A (ko) * 2011-11-18 2013-05-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1832496B1 (ko) 2011-12-01 2018-02-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US9469469B2 (en) 2012-06-01 2016-10-18 Treefrog Developments, Inc. Housing for encasing an object having a thin profile
US9894781B2 (en) * 2012-06-06 2018-02-13 Apple Inc. Notched display layers
US9538052B2 (en) 2012-07-26 2017-01-0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nput-output component mounting structures
KR101552994B1 (ko) 2012-08-31 2015-09-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9718249B2 (en) 2012-11-16 2017-08-01 Apple Inc. Laminated aluminum oxide cover component
WO2014088474A1 (en) 2012-12-07 2014-06-12 Yota Devices Ipr Ltd Authenticated release of data towards a device driver
JP2014125743A (ja) 2012-12-25 2014-07-07 Lixil Corp デッキ、及び、デッキの施工方法
CN103906384B (zh) 2012-12-29 2018-09-2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壳体
WO2014125743A1 (ja) 2013-02-18 2014-08-21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カメラ及びカメラアッセンブリ
US20150002734A1 (en) 2013-07-01 2015-01-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odulated Light Flash Operation for Rolling Shutter Image Sensor
US9250744B2 (en) 2013-04-18 2016-02-02 Dell Products, Lp Edge to edge touch screen
CN203259757U (zh) * 2013-04-26 2013-10-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
US9584775B2 (en) 2013-07-18 2017-02-28 BOT Home Automation, Inc. Wireless entranc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94584B2 (en) 2013-07-26 2015-07-28 SkyBell Technologies, Inc. Doorb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1570903B1 (ko) 2013-08-09 2015-11-20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전자빔 조사를 이용한 저항변화층의 제조방법 및 저항 변화 메모리 소자의 제조방법
US9736283B2 (en) * 2013-09-09 2017-08-15 Apple Inc. Light source window paint
CN203573022U (zh) 2013-12-09 2014-04-30 张波 智能3d手机数码显微镜
US9154678B2 (en) 2013-12-11 2015-10-06 Apple Inc. Cover glass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395602B2 (en) 2014-01-15 2016-07-19 Apple Inc. Suspension for camera trim enabling thinner camera stack
US9374515B2 (en) 2014-03-03 2016-06-21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element supporting bas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472917B2 (en) 2014-08-11 2016-10-18 Apple Inc. Internal component arrangement within a housing
CN104332524B (zh) 2014-08-26 2018-01-09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光学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US9997036B2 (en) 2015-02-17 2018-06-12 SkyBell Technologies, Inc. Power outlet cameras
US10404089B2 (en) 2014-09-29 2019-09-03 Apple Inc. Inductive charging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KR102230523B1 (ko) * 2014-12-08 2021-03-19 신상현 이동 단말기
TWI516112B (zh) 2014-12-26 2016-01-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影像建立模組
KR102359786B1 (ko) 2015-05-08 2022-0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안테나가 구비된 전자 장치
CN204681466U (zh) * 2015-05-29 2015-09-30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0051199B2 (en) 2015-07-22 2018-08-14 Dell Products,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cision immobilization of multiple cameras in a multi-camera system
DE102015215841B4 (de) 2015-08-19 2017-06-0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mit einer Multikanalabbild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rselben
CN204928923U (zh) * 2015-09-01 2015-12-30 天津市金汇通自行车有限公司 多功能手机闪光灯的布置结构
GB2552090B (en) 2017-06-29 2021-06-16 Inodyn Newmedia Gmbh Front-facing camera and maximized display screen of a mobile device
KR20170035237A (ko) * 2015-09-22 2017-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769419B2 (en) 2015-09-30 2017-09-19 Cisco Technology, Inc. Camera system for video conference endpoints
US10298059B2 (en) 2015-10-02 2019-05-21 Samsung EIectro-Mechanics Co., Ltd. Co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543912B1 (ko) * 2015-10-05 2023-06-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783773B1 (ko) 2015-10-26 2017-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듀얼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KR20170057772A (ko) * 2015-11-17 2017-05-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1822855B1 (ko) 2015-11-19 2018-03-08 (주)한국전자기술 휴대용 충전 케이스 모듈
US10225544B2 (en) 2015-11-19 2019-03-05 Hand Held Products, Inc. High resolution dot pattern
US10288476B2 (en) 2015-12-21 2019-05-14 Apple Inc. Ambient light sensor window coating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KR20170084444A (ko) 2016-01-12 2017-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2465436B1 (ko) 2016-02-16 2022-11-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듀얼 플래쉬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휴대 기기
KR101832774B1 (ko) * 2016-02-17 2018-0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20170112508A (ko) * 2016-03-31 2017-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401285B1 (ko) 2016-04-01 2022-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17179445A1 (ja) 2016-04-15 2017-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複眼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KR101796660B1 (ko) * 2016-04-19 2017-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문 인식 기능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운용 방법
CN106408633A (zh) * 2016-05-09 2017-02-15 深圳市微蜂机器认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体成像方法
US9639935B1 (en) 2016-05-25 2017-05-02 Gopr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amera alignment model calibration
CN106094394A (zh) * 2016-07-27 2016-11-0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装置、终端以及制造方法
CN205982955U (zh) * 2016-07-27 2017-02-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装置以及终端
KR102460543B1 (ko) * 2016-08-01 2022-10-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펜을 갖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펜 삽입 인식 방법
CN106403845B (zh) * 2016-09-14 2017-10-03 杭州思看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传感器系统及三维数据获取方法
US10910862B2 (en) 2016-09-23 2021-02-02 Apple Inc.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CN106371281A (zh) * 2016-11-02 2017-02-01 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结构光多模块360度空间扫描和定位的3d相机
CN106603765B (zh) 2016-12-20 2020-03-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架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603776B (zh) 2017-01-11 2019-12-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6713898B (zh) 2017-03-02 2021-04-23 深圳看到科技有限公司 三镜头全景3d相机
KR102384014B1 (ko) * 2017-03-14 2022-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문 검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7124537A (zh) 2017-05-25 2017-09-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及移动终端
US10268234B2 (en) 2017-08-07 2019-04-23 Apple Inc. Bracket assembly for a multi-component vision system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1445094B2 (en) 2017-08-07 2022-09-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vision system assembly held by a self-aligning bracket assembly
US10996713B2 (en) 2017-08-07 2021-05-04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425561B2 (en) 2017-09-08 2019-09-24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91423U (zh) * 2008-09-05 2010-05-26 苹果公司 手持电子设备、无缝外壳、小型电子设备及其扬声器组件
CN102914941A (zh) * 2011-08-03 2013-02-06 Lg电子株式会社 3d相机组件和具有该3d相机组件的移动终端
CN104220389A (zh) * 2012-01-25 2014-12-17 苹果公司 熔合的玻璃设备外壳
US9019428B2 (en) * 2012-09-06 2015-04-2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camera module with alignment structure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RIS SMITH: "新的iPhone8原理图泄漏提供了几个令人兴奋的启示", pages 1 - 4,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bgr.com/2017/04/24/iphone-8-rumors-schematics-leak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9267A (zh) 2020-04-10
KR102294949B1 (ko) 2021-08-30
US20190041909A1 (en) 2019-02-07
KR20210107163A (ko) 2021-08-31
US11662772B2 (en) 2023-05-30
CN209201109U (zh) 2019-08-02
US20210232180A1 (en) 2021-07-29
KR20200015840A (ko) 2020-02-12
US10996713B2 (en) 2021-05-04
DE112018004036T5 (de) 2020-05-14
KR102461205B1 (ko) 2022-10-31
WO2019032610A1 (en) 2019-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2772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9074190B (zh) 具有底切塑料框架的显示模块和玻璃
US10747274B2 (en) Architecture feature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7834853B2 (en) Handset keypad
US7991147B2 (en) Handset device with laminated architecture
US983914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module with sensing antenna
US7620175B2 (en) Handset device with audio porting
US8619067B2 (en) User interface substrate for handset device having an audio port
US9743564B2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structures
EP2773083B1 (en) Fixation of the battery with a metal plate to the housing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854077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1691797B1 (ko) 이동 단말기
US1179919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ensor
KR20150126190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220046204A (ko) 차폐 커넥터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50090723A (ko) 쉴드 캔 조립체 및 그것을 갖는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