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1839B - 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1839B
CN114161839B CN202111367410.6A CN202111367410A CN114161839B CN 114161839 B CN114161839 B CN 114161839B CN 202111367410 A CN202111367410 A CN 202111367410A CN 114161839 B CN114161839 B CN 114161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k
assembly
frame
conveyo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674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61839A (zh
Inventor
谢利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ational Resources & Jingjie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ational Resources & Jingjie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ational Resources & Jingjie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ational Resources & Jingjie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674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61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61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1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61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1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9Cartridg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包括机架;上料组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上传壳体;壳体组装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上料组件的一侧,用于向壳体装配密封件以及海绵;焊接组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将盖体与壳体进行焊接连接;灌墨组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向装配好盖体的壳体中注墨以及测量其重量;封装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注墨组件的一侧,用于在壳体上印码以及封装封口膜。如此设置,通过在机架上设置上料组件、壳体组装组件、焊接组件、灌墨组件以及封装组件,分别进行壳体的组装、壳盖的安装、壳体灌墨以及壳体的封装,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人工干预和操作,提高墨盒封装的成品率及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墨盒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墨盒主要指的是喷墨打印机(包括喷墨型多功能一体机)中用来存储打印墨水,并最终完成打印的部件。
目前,墨盒的生产大多采用人工组装,由于其装配工序多,需要大量的工人手持墨盒进行封装,效率低且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自动进行墨盒生产的装置,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包括:
机架;
上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上传壳体;
壳体组装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上料组件的一侧,用于向所述壳体装配密封件以及海绵;
焊接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将盖体与所述壳体进行焊接连接;
灌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向装配好所述盖体的所述壳体中注墨以及测量其重量;
封装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注墨组件的一侧,用于在所述壳体上印码以及封装封口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机架上设置上料组件、壳体组装组件、焊接组件、灌墨组件以及封装组件,分别进行壳体的组装、壳盖的安装、壳体灌墨以及壳体的封装,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人工干预和操作,提高墨盒封装的成品率及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一侧的物料架、第一推送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末端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推送块用于将所述壳体由所述物料架推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气缸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所述壳体移动至所述壳体组装组件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装组件包括铰接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工作台,以及沿所述第一工作台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密封件装配件、两个海绵装配件以及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对应设置有若干放置所述壳体的第一工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位上方的红外海绵检测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位一侧的气动顶杆,所述气动顶杆用于检测所述壳体上是否装配有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焊接组件包括第二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的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一侧的第二工作台、盖体上料机构以及超声波焊接机,所述第二气缸用于将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二传送带位移至所述第二工作台,焊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盖体焊接在所述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灌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三传送带、第二推送块、翻转机构、第一夹持机构以及注墨机构,所述第二推送块用于将所述第三传送带上的所述壳体推至所述翻转机构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将所述翻转机构中的墨盒转移至所述注墨机构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盘以及挡板,所述转动盘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四个两两垂直布置的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容纳所述壳体,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上,用于防止所述转动盘转动的过程中壳体脱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灌墨组件包括转动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的若干注墨件,所述机架上设置可转动的第三工作台,所述第三工作台上设置有若干放置所述壳体的第二工位,所述转动架呈扇形,所述扇形的两个直边的交界处铰接在所述第三工作台上,所述注墨件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所述扇形的弧面上,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工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夹持机构以及称重台,所述称重台上设置有两个称重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将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工位和所述称重部之间进行转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装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激光印码装置和封口机构,所述封口机构包括封口膜推送件及按压件,所述封口膜推送件用于将所述封口膜推送至所述墨盒的对应位置,所述按压件用于将所述封口膜压合在所述墨盒上。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墨盒自动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料组件、壳体组装组件以及焊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上料组件、壳体组装组件以及焊接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灌墨组件和封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机架100;
上料组件200,第一传送带210,物料架220,第一推送块230,第一气缸240;
壳体组装组件300,第一工作台310,密封件装配件320,海绵装配件330,检测机构340,红外海绵检测件341,气动顶杆342,第一工位350;
焊接组件400,第二传送带410,第二气缸420,第二工作台430,盖体上料机构440,超声波焊接机450;
灌墨组件500,第三传送带510,第二推送块520,翻转机构530,转动盘531,挡板532,第一夹持机构540,注墨机构550,转动架551,注墨件552,第三工作台553,第二工位554,检测组件560,第二夹持机构561,称重台562;
封装组件600,激光印码装置610,封口机构620,封口膜推送件621,按压件6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包括机架100,需要说明的是,墨盒壳体加工设备均置于机架上,在图1和图2中为更清晰表达其余各部分结构,省略大部分机架100图示,在机架100上依次设置有上料组件200,用于上传壳体,壳体组装组件300,位于上料组件200的左侧,用于向壳体装配密封件以及海绵,焊接组件400用于将盖体和壳体进行焊接连接,灌墨组件500则用于向已经装配好盖体的壳体中注墨并且测量注墨后的壳体重量,以区分合格品和次品,封装组件600则位于灌墨组件500的后侧,用于在壳体上印码以及封装封口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机架上设置上料组件200、壳体组装组件300、焊接组件400、灌墨组件500以及封装组件600,分别进行壳体的组装、壳盖的安装、壳体灌墨以及壳体的封装,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人工干预和操作,提高墨盒封装的成品率及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和图3,上料组件200包括第一传送带210、物料架220、推送块230以及第一气缸240,物料架220和推送块230设置在第一传送带210的一侧,且位于第一传送带210的前端,物料架220用于堆叠若干壳体,推送块230则可以将堆叠在最下方的壳体从物料架220中推送至第一传送带210上,并由第一传送带210传输至第一气缸240下方,由第一气缸240获取壳体后将其转移至壳体组装组件上,以进行密封件及海绵的装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和图3,壳体组装组件300包括铰接在机架100上的第一工作台310,以及沿第一工作台310的转动方向依次安装的密封件装配件320、两个海绵装配件330以及一个检测机构340,第一工作台310上设置有若干放置壳体的第一工位350。
在上述实施例中,密封件装配件320的一侧的机架100上还设置有气动压板,密封件装配件320连通有密封件振动盘,密封件振动盘用于对密封件进行上料,并由密封件装配件320推入壳体中对应位置完成装配,过程中气动压板压紧对应第一工位350中的壳体,使壳体不会在第一工位350中发生位移,避免装配不到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检测机构340包括安装在第一工位350上方的红外海绵检测件341,以及安装在第一工位350一侧的气动顶杆342,红外海绵检测件341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在壳体的海绵装配位置的上方,用于检测壳体是否正确装入海绵,气动顶杆342用于顶推壳体中对应密封件的位置,检测壳体中是否正确装入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焊接组件400包括第二传送带410、第二气缸420、第二工作台430、盖体上料机构440以及超声波焊接机450,第二传送带410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10的后侧,第二气缸420安装在第二传送带410的末端,用于将第二传送带410上的壳体转移至第二工作台430上,然后由盖体上料机构440将盖体输送至壳体上方并压入壳体中,最后由超声波焊接机450将盖体与壳体进行焊接装配,形成完整的墨盒。
在上述实施例中,盖体上料机构440包括第四传送带和第三气缸,第四传送带连通有盖体振动盘,用于上传盖体,第三气缸可以在第三传送带和第二工作台430之间进行位移,从而将盖体从第四传送带上转移至第二工作台430进行装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灌墨组件500包括第三传送带510、第二推送块520、翻转机构530以及第一夹持机构540,翻转机构530位于第三传送带510的左侧,第二推送块520位于第三传送带510的右侧,第一夹持机构540位于第三传送带510的上方,第二推送块520将第三传送带510上的墨盒推入翻转机构530中,由翻转机构530带动墨盒进行旋转,使墨盒的位置适配于后续注墨操作,最后有第一夹持机构540将墨盒转移至第三工作台553的第二工位554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翻转机构530包括转动盘531以及挡板,转动盘531铰接在机架100上,并且在转动盘531上设置有四个两两垂直布置的间隙,每个间隙均可以容纳墨盒,在第三传送带510的边沿上固定有扇形的挡板532,挡板532用于挡住间隙的侧面,避免转动盘531在转动过程中墨盒脱出翻转机构53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机架100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三工作台553,第三工作台553上设置有若干放置壳体的第二工位554,转动架551呈扇形,其两个直边的交接处铰接在第三工作台553上,若干注墨件552则固定在扇面的最外围的上端,且成圆周阵列分布,起分布位置与第二工位554一一对齐,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8个注墨件552,可以一次性对8个第二工位554中的墨盒进行注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检测组件560包括两个第二夹持机构561以及一个称重台562,称重台562上设置有两个称重部,称重部用于容纳壳体,并测量壳体的重量,第二夹持机构561可以将壳体在第二工位554和称重部之间进行转移,以取出第二工位554中的壳体放置于称重部进行称重,或将称重完成的壳体转移回第二工位554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还包括出料组件,出料组件包括有第三夹持机构、支架以及第四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可以将壳体从第二工位554中取出,并放置在支架上,第四夹持机构则可以使壳体在支架上产生位移,以进行后续的印码及封口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封装组件600包括设置在支架520侧面的激光印码装置610和封口机构620,封口机构620包括封口膜推送件621以及按压件622,封口膜推送件621用于将封口膜推送到墨盒中对应的封口位置,按压件622则可以将封口膜压合在墨盒对应的位置上并切断封口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上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上传壳体;
壳体组装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上料组件的一侧,用于向所述壳体装配密封件以及海绵;
焊接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将盖体与所述壳体进行焊接连接;
灌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向装配好所述盖体的所述壳体中注墨以及测量其重量,所述灌墨组件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盘以及挡板,所述转动盘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四个两两垂直布置的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容纳所述壳体,所述挡板设置在第三传送带上,用于防止所述转动盘转动的过程中壳体脱出;
封装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灌墨组件的一侧,用于在所述壳体上印码以及封装封口膜;
灌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三传送带、第二推送块、第一夹持机构以及注墨机构,所述第二推送块用于将所述第三传送带上的所述壳体推至所述翻转机构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将所述翻转机构中的墨盒转移至所述注墨机构中,所述灌墨组件包括转动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的若干注墨件,所述机架上设置可转动的第三工作台,所述第三工作台上设置有若干放置所述壳体的第二工位,所述转动架呈扇形,扇形的两个直边的交界处铰接在所述第三工作台上,所述注墨件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所述扇形的弧面上,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一侧的物料架、第一推送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末端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推送块用于将所述壳体由所述物料架推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气缸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所述壳体移动至所述壳体组装组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装组件包括铰接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工作台,以及沿所述第一工作台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密封件装配件、两个海绵装配件以及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对应设置有若干放置所述壳体的第一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位上方的红外海绵检测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位一侧的气动顶杆,所述气动顶杆用于检测所述壳体上是否装配有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组件包括第二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的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一侧的第二工作台、盖体上料机构以及超声波焊接机,所述第二气缸用于将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二传送带位移至所述第二工作台,焊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盖体焊接在所述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夹持机构以及称重台,所述称重台上设置有两个称重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将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工位和所述称重部之间进行转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激光印码装置和封口机构,所述封口机构包括封口膜推送件及按压件,所述封口膜推送件用于将所述封口膜推送至所述墨盒的对应位置,所述按压件用于将所述封口膜压合在所述墨盒上。
CN202111367410.6A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 Active CN114161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7410.6A CN114161839B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7410.6A CN114161839B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1839A CN114161839A (zh) 2022-03-11
CN114161839B true CN114161839B (zh) 2023-06-13

Family

ID=80479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7410.6A Active CN114161839B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6183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0919U (ja) * 1999-01-20 1999-09-14 劉文▲いん▼ バブル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インクカ―トリッジのインク補充装置
CN204547063U (zh) * 2015-04-17 2015-08-12 珠海诚威电子有限公司 墨盒装配加工设备
CN206599243U (zh) * 2017-02-28 2017-10-31 珠海市创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墨盒全自动前序组装设备
CN206598637U (zh) * 2017-02-28 2017-10-31 珠海市创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墨盒全自动生产设备
CN211075172U (zh) * 2019-10-29 2020-07-24 珠海市创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实现翻转的灌墨装置
CN213734150U (zh) * 2020-07-06 2021-07-20 珠海中润靖杰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壳体加工装置
CN111845093A (zh) * 2020-07-06 2020-10-30 珠海中润靖杰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产品自动生产线
CN111823721A (zh) * 2020-07-06 2020-10-27 珠海中润靖杰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组装装置
CN213534219U (zh) * 2020-07-06 2021-06-25 珠海中润靖杰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注墨装置
CN113147186A (zh) * 2021-04-02 2021-07-23 中山蔚莱打印机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移料装置及包含其的灌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1839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61839B (zh) 一种墨盒自动生产线
CN111845093A (zh) 墨盒产品自动生产线
JP6667206B2 (ja) 被包装物充填装置及び包装装置
CN117141838A (zh) 一种全自动给袋包装设备
CN210419210U (zh) 一种提高灌装质量的三口瓶灌装封口机
CN218429571U (zh) Molding上下料机
CN218430553U (zh) 一种墨盒灌墨封装设备
CN114248556A (zh) 一种墨盒组装生产线
JPH0737055B2 (ja) 成形装置
CN213734150U (zh) 墨盒壳体加工装置
CN218430555U (zh) 一种墨盒封装装置
CN214218104U (zh) 一种自动压盖机
CN213322241U (zh) 一种移印喷码一体机
CN214241304U (zh) 一种大包装自动整形六面包装机
CN108466431A (zh) 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行业的塑料盒子自动装配机
CN210162373U (zh) 胶囊质量检测装置及系统
CN111682159B (zh) 全自动注液机及电池
CN214139224U (zh) 玻璃盘全检机转盘式计数包装机
CN111823721A (zh) 墨盒组装装置
CN113353376B (zh) 包装机
CN218430554U (zh) 一种灌墨装置
CN216662430U (zh) 全自动灌装上盖旋盖机
CN211136193U (zh) 一种pptc过流保护元件自动装配设备
CN215704249U (zh) 一种注塑联机产品自动化装配生产设备
CN211055465U (zh) 改进型编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