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2454B -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2454B
CN114042454B CN202110886367.8A CN202110886367A CN114042454B CN 114042454 B CN114042454 B CN 114042454B CN 202110886367 A CN202110886367 A CN 202110886367A CN 114042454 B CN114042454 B CN 114042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ckel
phosphorus
aluminum oxide
aluminum
do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63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42454A (zh
Inventor
王光辉
李德昌
潘政宜
张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3101962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6930A/zh
Priority to CN202110886367.8A priority patent/CN114042454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0970 priority patent/WO202301070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2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2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42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2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3/0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fatty oils, fatty acids
    • C10G3/42Catalytic treatment
    • C10G3/44Catalytic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7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 B01J23/74Iron group metals
    • B01J23/755Nick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14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B01J27/185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with iron group metals or platinum group metals
    • B01J27/1853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with iron group metals or platinum group metals with iron, cobalt or nick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300/00Aspects relating to hydrocarbon processing covered by groups C10G1/00 - C10G99/00
    • C10G2300/10Feedstock materials
    • C10G2300/1011Biom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300/00Aspects relating to hydrocarbon processing covered by groups C10G1/00 - C10G99/00
    • C10G2300/70Catalyst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3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 Y02P30/2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using bio-feedstoc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催化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将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进行高温有氧焙烧,得到镍铝氧化物,再将镍铝氧化物与磷源混合,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或真空密闭条件下进行加热,将磷掺杂到镍铝氧化物中,最终得到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本发明通过将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进行高温有氧焙烧,构建Ni‑Al相互作用,通过P在镍铝氧化物中的掺杂,构建了Ni‑P相互作用,Ni‑Al和Ni‑P的协同相互作用,实现了对P活性金属周围电子的调节,使其平衡于金属氧化物与磷化物的中间状态,抑制了金属团聚、碳沉积、相变等失活因素,展示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催化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加氢脱氧(HDO)是一类重要的催化反应过程,通常发生在含氧化合物(例如生物质基分子)制取生物燃料或化学品的过程中。HDO反应一般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这很容易引起活性金属的团聚和表面碳沉积,从而影响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此外,在催化C-O/C=O脱氧的过程中,热力学上更容易发生C=C、C-C、C-H的加氢裂解反应,影响脱氧效率,形成过度加氢副产物。因此,如何开发廉价、高效、高稳定性的催化剂,提高HDO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是当前相关领域研究以及工业应用的重点。
Chen等人(Renew.Sust.Energ.Rev.2019,101,568-589)在其综述研究中详细总结了油脂HDO的常用催化剂。其中,Pd、Pt、Ru和Rh等贵金属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反应效率,但是价格昂贵且易于失活,这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Ni、Co、Cu和Fe催化剂上,这些催化剂虽易于获取,但反应效率较低,通常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350-450℃)和反应压强(5-15MPa),进而容易出现C-C键裂化、积碳沉积等问题。石化工业中常用的硫化物对油脂的HDO反应也展示出了一定的催化活性,但是硫化物催化剂的初始活性较低,而且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引起硫的损失,导致催化剂失活和环境污染。金属磷化物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非贵金属催化剂,P可以通过改变金属中心周围的电子结构来提高对含氧官能团的亲和力,进而避免金属位点催化裂化的缺陷,展示出较高的脱氧选择性;但发明人发现,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磷化物催化剂容易发生积碳或相变而失活,催化效果不稳定,不利于长时间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解决传统磷化物催化剂容易发生积碳或相变而失活的技术问题。与传统的金属磷化物不同,该方法制得的材料在确保金属保持氧化物相态的前提下,通过构建Ni-Al和Ni-P相互作用,实现了对活性金属周围电子的调节,使其平衡于金属氧化物与磷化物的中间状态,抑制了金属团聚、碳沉积、相变等失活因素,展示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进行高温有氧焙烧,得到镍铝氧化物,再将镍铝氧化物与磷源混合,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或真空密闭条件下进行加热,将磷掺杂到镍铝氧化物中,最终得到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在催化加氢脱氧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进行高温有氧焙烧,构建Ni-Al相互作用,通过P在镍铝氧化物中的掺杂,构建了Ni-P相互作用,Ni-Al和Ni-P的协同相互作用,实现了对P活性金属周围电子的调节,使其平衡于金属氧化物与磷化物的中间状态,抑制了金属团聚、碳沉积、相变等失活因素,展示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2)本发明所制备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在催化加氢脱氧反应中性能优异,原料的转化率能够达到95%以上,加氢脱氧效率可达90%以上,裂化产物较少;该催化剂在最佳状态下连续运行500h以上不发生明显失活现象,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3)本发明所制备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原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放大生产;
(4)本发明所制备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对催化各类含氧化合物的加氢脱氧反应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中Ni:Al比为3:1类水滑石前体的SEM图a)和XRD图b);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3、对比例2中不同温度煅烧后经350℃磷化所得样品的XRD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3、对比例2中不同温度煅烧后经350℃磷化所得样品的TEM图;
图4为对比例1和3的XRD图;
图5为实施例4中NiAl-800-P350催化月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的结果;
图6为实施例5中NiAl-800-P350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催化性能结果;
图7为实施例6中NiAl-650-P350和NiAl-500-P350催化月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的结果;
图8为对比例1-3所得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催化月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的结果(即对比例4-6中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金属磷化物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非贵金属催化剂,P可以通过改变金属中心周围的电子结构来提高对含氧官能团的亲和力,进而避免金属位点催化裂化的缺陷,展示出较高的脱氧选择性;然而,大多数磷化物催化剂容易发生积碳或相变而失活,催化效果不稳定,不利于长时间的应用。
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进行高温有氧焙烧,得到镍铝氧化物,再将镍铝氧化物与磷源混合,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或真空密闭条件下进行加热,将磷掺杂到镍铝氧化物中,最终得到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
金属磷化物是高效的非贵金属催化剂,P可以通过改变金属中心周围的电子结构来提高对含氧官能团的亲和力,进而避免金属位点催化裂化的缺陷,但普遍存在催化过程中易发生积碳或相变而失活的问题,发明人探究发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磷化镍物相的存在,为了更好的利用P原子的这种电子结构优势,同时避免催化剂易失活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将P以掺杂的形式负载于金属氧化物中,不以磷化镍的形式存在,这样就能够保证利用P的优势的同时,催化剂不会发生积碳或相变导致的失活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进行高温有氧焙烧来制备镍铝氧化物,得到镍铝氧化物中存在Ni-Al相互作用,因而Ni物种具有较高的还原能垒,有助于在磷化之后呈现为磷掺杂的金属氧化物,而不是形成磷化镍晶体;同时,本发明对镍铝氧化物和磷源进行加热处理,将P直接掺杂于镍铝氧化物,进一步阻止了有磷化镍的物相生成,以构建Ni-P相互作用。本发明通过构建Ni-Al和Ni-P相互作用,实现了对P活性金属周围电子的调节,使其平衡于金属氧化物与磷化物的中间状态,抑制了金属团聚、碳沉积、相变等失活因素,展示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正如上文所述,Ni-Al相互作用对于最终产物中是否存在磷化镍物相具有重要影响,而这种Ni-Al相互作用取决于Ni和Al的摩尔比,在适当的比例下,能够建立一种比较稳定的Ni-Al作用关系。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中,Ni与Al的摩尔比值为5:1-1:5,优选为4:1-2:1;
所述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的获得作用主要是为了获得稳定的Ni-Al相互作用,其合成方法不限定,可根据需要选自水热合成法、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复原法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水热合成法;
在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镍铝氧化物的过程具体为:镍前驱体、铝前驱体、碱前驱体在水溶液中通过水热釜加热,水洗后烘干,获得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镍前驱体和铝前驱体分别选自硝酸盐、醋酸盐、卤化盐、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硝酸镍和硝酸铝;碱前驱体选自尿素、环六亚甲基四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尿素;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温度为60-150℃,优选90-110℃;反应时间为6-48h,优选20-28h;
碱前驱体的摩尔数是金属摩尔总数(镍与铝的摩尔总数)的1-10倍,优选2-4倍;
高温焙烧的作用是为了获得金属氧化物,通过P掺杂的金属氧化物代替传统的金属磷化物发挥作用,避免因磷化镍物相产生积碳或相变而失活的问题。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温有氧焙烧的温度为500-1000℃,优选为750-850℃;高温焙烧的时间为0.5-12h,优选为1-3h;升温速率为1-20℃/min。
在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磷源为含有P元素的物质,包含但不限于红磷、磷化氢、磷酸及磷酸盐、次磷酸盐、膦酸、次膦酸及其衍生物、膦及其衍生物、含磷有机物及其热分解产生的含磷物种;
进一步的,所述磷掺杂的温度为250-425℃,在该温度区间内,不会产生磷化镍物相。
优选为325-375℃,进一步优选为350℃;
所述掺杂时间为1-24h,优选为2-6h。
磷源与镍铝氧化物混合加热的过程,就是向镍铝氧化物中掺杂P的过程,也就是构建Ni-P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P与Ni的摩尔比对于Ni-P关系的构建至关重要,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磷源与镍铝氧化物按照P:Ni=1:1-30:1的摩尔比进行混合,摩尔比优选为10:1-20:1;
进一步的,所述磷源中的磷掺杂到镍铝基氧化物中的加热方法可以是分离加热法、混合加热法、溶剂热法中的任意一种;
分离加热法:称取一定质量的镍铝氧化物,按照摩尔比例计算并称取磷前体,二者分隔放置,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或真空密闭条件下,将二者升到一定温度进行磷掺杂;
混合加热法:称取一定质量的镍铝氧化物,按照摩尔比例计算并称取磷前体,二者物理混合,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或真空密闭条件下,将二者升到一定温度进行磷掺杂;
溶剂热法:称取一定质量的镍铝氧化物,按照摩尔比例计算并称取磷前体,二者分散到溶剂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或真空密闭条件下,将二者升到一定温度进行磷掺杂。
在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将磷掺杂到镍铝氧化物中后,用含氧混合气对得到的材料进行钝化;
进一步的,所述含氧混合气为O2/Ar混合气,其中,O2体积分数为0.5%。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在催化加氢脱氧反应中的应用。
所述催化加氢脱氧反应温度为300-400℃,氢气的压强为2-5MPa,氢气/底物的摩尔比值为5-100,进料的质量空速为0.01-100h-1,如有必要,可使用不参与反应的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
进一步地,催化加氢脱氧反应中,反应底物为含氧有机分子;
进一步的,含氧有机分子为醇类、酸类、酮类、醛类、酚类、酯类、呋喃类、动植物油脂含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含氧有机分子包含但不仅限于:棕榈油、餐厨废弃油、椰子油、蓖麻油、咖啡籽油、棉籽油、菜籽油、微藻油、月桂酸酯、棕榈酸酯、油酸酯、硬脂酸酯、愈创木酚、苯酚、糠醛、5-羟甲基糠醛、脂肪醇、脂肪醛、脂肪酸、脂肪酮。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与对比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制备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NiAl-800-P350):
a)将9mmol Ni(NO3)2·6H2O、3mmol Al(NO3)3·9H2O、27mmol尿素溶解于90mL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澄清,装入聚四氟乙烯水热釜中,置于100℃烘箱中反应24h;
b)水热反应结束,得到类水滑石沉淀物,抽滤分离出沉淀物,水洗3-5次,并置于80℃烘箱中干燥12h;
c)将干燥后的样品研磨至细小均匀,然后置于马弗炉中进行有氧焙烧,升温速率为10℃/min,焙烧温度为800℃,保持1h后,降至室温;
d)称取0.1g所得氧化物、1.0g次亚磷酸钠(NaH2PO2)置于石英管中,用氩气(100mL/min)吹扫30min后,用真空泵将反应体系抽至真空,密封,将温度升到350℃,保持2h,降至室温后释压,用O2/Ar(O2体积分数为0.5%)吹扫1h,获得相应的磷掺杂镍铝氧化物,表示为NiAl-800-P350。
实施例2
制备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NiAl-650-P350):
a)将9mmol Ni(NO3)2·6H2O、3mmol Al(NO3)39H2O、27mmol尿素溶解于90mL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澄清,装入聚四氟乙烯水热釜中,置于100℃烘箱中反应24h;
b)水热反应结束,得到类水滑石沉淀物,抽滤分离出沉淀物,水洗3-5次,并置于80℃烘箱中干燥12h;
c)将干燥后的样品研磨至细小均匀,然后置于马弗炉中进行有氧焙烧,升温速率为10℃/min,焙烧温度为650℃,保持1h后,降至室温;
d)称取0.1g所得氧化物、1.0g次亚磷酸钠(NaH2PO2)置于石英管中,用氩气(100mL/min)吹扫30min后,用真空泵将反应体系抽至真空,密封,将温度升到350℃,保持2h,降至室温后释压,用O2/Ar(O2体积分数为0.5%)吹扫1h,获得相应的磷掺杂镍铝氧化物,表示为NiAl-650-P350。
实施例3
制备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NiAl-500-P350):
a)将9mmol Ni(NO3)2·6H2O、3mmol Al(NO3)3·9H2O、27mmol尿素溶解于90mL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澄清,装入聚四氟乙烯水热釜中,置于100℃烘箱中反应24h;
b)水热反应结束,得到类水滑石沉淀物,抽滤分离出沉淀物,水洗3-5次,并置于80℃烘箱中干燥12h;
c)将干燥后的样品研磨至细小均匀,然后置于马弗炉中进行有氧焙烧,升温速率为10℃/min,焙烧温度为500℃,保持1h后,降至室温;
d)称取0.1g所得氧化物、1.0g次亚磷酸钠(NaH2PO2)置于石英管中,用氩气(100mL/min)吹扫30min后,用真空泵将反应体系抽至真空,密封,将温度升到350℃,保持2h,降至室温后释压,用O2/Ar(O2体积分数为0.5%)吹扫1h,获得相应的磷掺杂镍铝氧化物,表示为NiAl-500-P350。
实施例4
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催化油脂加氢脱氧反应:
将实施例1得到的NiAl-800-P350用于催化月桂酸甲酯加氢脱氧制备十一烷/十二烷的反应。首先称取100mg催化剂,填充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充氢气至3Mpa,反应温度为350℃,氢气的流速设为110mL/min,将月桂酸甲酯按0.055ml/min的流速通入反应器中。间隔一定时间取样测试,内标物为四氢萘,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反应产物。
结果如图5所示,月桂酸甲酯的转化率在运行100h后趋于稳定,维持在65%左右,连续运行500h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失活现象;整个反应过程中,主产物是十一烷和十二烷,选择性分别稳定在87%和5%左右。
实施例5
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催化油脂加氢脱氧反应(300-400℃反应):
将实施例1得到的NiAl-800-P350用于催化月桂酸甲酯加氢脱氧制备十一烷/十二烷的反应。首先称取100mg催化剂,填充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充氢气至3Mpa,初始反应温度设为300℃,氢气的流速设为110mL/min,将月桂酸甲酯按0.055ml/min的流速通入反应器中。间隔一定时间取样测试,内标物为四氢萘,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反应产物。之后,将反应温度逐级升高至350、375、400℃,对比反应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如图6所示,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月桂酸甲酯的转化率逐渐升高,在400℃下,转化率达到97%以上,十一烷和十二烷的选择性分别为90%和2.5%左右。
实施例6
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催化月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
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3得到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分别用于催化月桂酸甲酯加氢脱氧制备十一烷/十二烷的反应。
首先称取100mg催化剂,填充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充氢气至3Mpa,反应温度为350℃,氢气的流速设为110mL/min,将月桂酸甲酯按0.055ml/min的流速通入反应器中。间隔一定时间取样测试,内标物为四氢萘,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反应产物。
结果如图7所示,实施例2所得NiAl-650-P350的催化体系中,反应物的初始转化率48%,之后逐步稳定在57%左右,十一烷和十二烷的总选择性在90%左右;实施例3所得NiAl-500-P350的催化体系中,反应物的初始转化率为56%,之后逐步下降,24后降至27%,十一烷和十二烷的总选择性稳定在86%左右。由此可见,较低的煅烧温度下得到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实施例7
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催化棕榈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
将实施例1得到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用于催化棕榈酸甲酯加氢脱氧制备柴油链烃的反应。
首先称取100mg催化剂,填充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充氢气至3Mpa,反应温度为350℃,氢气的流速设为110mL/min,将棕榈酸甲酯的环己烷溶液(30wt.%)按0.06ml/min的流速通入反应器中。间隔一定时间取样测试,内标物为四氢萘,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反应产物。
棕榈酸甲酯的转化率维持在88%左右,连续运行500h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失活现象;整个反应过程中,主产物是十五烷和十六烷,选择性分别稳定在83%和12%左右。以上数据说明,NiAl-800-P350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尤其在抗失活性能方面具有极大的工业化潜质。
实施例8
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催化棕榈油加氢脱氧反应:
将实施例1得到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用于催化棕榈油加氢脱氧制备柴油链烃的反应。
首先称取100mg催化剂,填充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充氢气至3Mpa,反应温度为350℃,氢气的流速设为110mL/min,将棕榈油的环己烷溶液(30wt.%)按0.06ml/min的流速通入反应器中。间隔一定时间取样测试,内标物为四氢萘,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反应产物。
棕榈酸甲酯的转化率维持在80%左右,连续运行150h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失活现象;整个反应过程中,主产物是C15-C18链烃,总选择性稳定在85-90%。以上数据说明,NiAl-800-P350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尤其在抗失活性能方面具有极大的工业化潜质。
对比例1
制备不含磷的镍铝氧化物(NiAl-800):
a)将9mmol Ni(NO3)2·6H2O、3mmol Al(NO3)3·9H2O、27mmol尿素溶解于90mL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澄清,装入聚四氟乙烯水热釜中,置于100℃烘箱中反应24h;
b)水热反应结束,得到类水滑石沉淀物,抽滤分离出沉淀物,水洗3-5次,并置于80℃烘箱中干燥12h;
c)将干燥后的样品研磨至细小均匀,然后置于马弗炉中进行有氧焙烧,升温速率为10℃/min,焙烧温度为800℃,保持1h;降至室温后,获得不含磷的镍铝氧化物,表示为NiAl-800。
对比例2
制备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NiAl-350-P350):
a)将9mmol Ni(NO3)2·6H2O、3mmol Al(NO3)3·9H2O、27mmol尿素溶解于90mL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澄清,装入聚四氟乙烯水热釜中,置于100℃烘箱中反应24h;
b)水热反应结束,得到类水滑石沉淀物,抽滤分离出沉淀物,水洗3-5次,并置于80℃烘箱中干燥12h;
c)将干燥后的样品研磨至细小均匀,然后置于马弗炉中进行有氧焙烧,升温速率为10℃/min,焙烧温度为350℃,保持1h后,降至室温;
d)称取0.1g所得氧化物、1.0g次亚磷酸钠(NaH2PO2)置于石英管中,用氩气(100mL/min)吹扫30min后,用真空泵将反应体系抽至真空,密封,将温度升到350℃,保持2h,降至室温后释压,用O2/Ar(O2体积分数为0.5%)吹扫1h,获得相应的磷掺杂镍铝氧化物,表示为NiAl-350-P350。
对比例3
制备磷化镍催化剂(NiAl-800-P450):
a)将9mmol Ni(NO3)2·6H2O、3mmol Al(NO3)3·9H2O、27mmol尿素溶解于90mL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澄清,装入聚四氟乙烯水热釜中,置于100℃烘箱中反应24h;
b)水热反应结束,得到类水滑石沉淀物,抽滤分离出沉淀物,水洗3-5次,并置于80℃烘箱中干燥12h;
c)将干燥后的样品研磨至细小均匀,然后置于马弗炉中进行有氧焙烧,升温速率为10℃/min,焙烧温度为800℃,保持1h后降至室温;
d)称取0.1g所得氧化物、1.0g次亚磷酸钠(NaH2PO2)置于石英管中,用氩气(100mL/min)吹扫30min后,用真空泵将反应体系抽至真空,密封,将温度升到450℃,保持2h,降至室温后释压,用O2/Ar(O2体积分数为0.5%)吹扫1h,获得相应的磷化镍催化剂,表示为NiAl-800-P450。
对比例4
不含磷的镍铝氧化物催化油脂加氢脱氧反应:
将对比例1得到的NiAl-800用于催化月桂酸甲酯加氢脱氧制备十一烷/十二烷的反应。
首先称取100mg催化剂,填充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充氢气至3Mpa,反应温度为350℃,氢气的流速设为110mL/min,将月桂酸甲酯按0.055ml/min的流速通入反应器中。间隔一定时间取样测试,内标物为四氢萘,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反应产物。
结果如图8所示,对比实施例1所得NiAl-800的催化体系中,反应物的初始转化率为76%,之后逐步下降,120h后降至21%,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
对比例5
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催化油脂加氢脱氧反应:
将对比例2得到的NiAl-350-P350用于催化月桂酸甲酯加氢脱氧制备十一烷/十二烷的反应。
首先称取100mg催化剂,填充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充氢气至3Mpa,反应温度为350℃,氢气的流速设为110mL/min,将月桂酸甲酯按0.055ml/min的流速通入反应器中。间隔一定时间取样测试,内标物为四氢萘,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反应产物。
结果如图8所示,对比实施例3所得NiAl-500-P350的催化体系中,反应物的初始转化率只有37%,且稳定性很差,24后降至22%。
对比例6
磷化镍催化剂催化油脂加氢脱氧反应:
将对比例3得到的NiAl-800-P450用于催化月桂酸甲酯加氢脱氧制备十一烷/十二烷的反应。
首先称取100mg催化剂,填充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充氢气至3Mpa,反应温度为350℃,氢气的流速设为110mL/min,将月桂酸甲酯按0.055ml/min的流速通入反应器中。间隔一定时间取样测试,内标物为四氢萘,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反应产物。
结果如图8所示,对比实施例3所得NiAl-800-P450的催化体系中,反应物的初始转化率为61%,之后逐步下降,48h后降至27%,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通过水热合成法、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复原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合成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
b)将步骤a)所得的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在500-1000℃下进行有氧焙烧,得到镍铝氧化物,
c)将步骤b)所得的镍铝氧化物与磷源混合,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或真空密闭条件下于250-425℃下进行加热,以此将磷掺杂到镍铝氧化物中,最终得到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
其中,所制备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不含磷化镍物相;
步骤a)的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中,Ni与Al的摩尔比值为5:1-1:5;
步骤b)高温有氧焙烧的时间为0.5-12h;
步骤c)中所述掺杂时间为1-24h;
步骤c)中磷源与镍铝氧化物按照P:Ni=1:1-30:1的摩尔比进行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为水热合成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中,Ni与Al的摩尔比值为4:1-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其中:镍前驱体、铝前驱体、碱前驱体在水溶液中通过水热釜加热,水洗后烘干,获得镍铝基类水滑石化合物;
其中,所述镍前驱体和铝前驱体分别选自硝酸盐、醋酸盐、卤化盐、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碱前驱体选自尿素、环六亚甲基四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加热温度为60-150℃;反应时间为6-48h;
其中,碱前驱体的摩尔数是镍与铝的摩尔总数的1-10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前驱体和铝前驱体分别为硝酸镍和硝酸铝;碱前驱体为尿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有氧焙烧的温度为750-85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升温速率为1-20℃/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高温有氧焙烧的时间为1-3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磷源为含有P元素的物质,其选自红磷、磷化氢、磷酸及磷酸盐、次磷酸盐、含磷有机物及其热分解产生的含磷物种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所述加热温度为325-375℃。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磷源中的磷掺杂到镍铝基氧化物中的加热方法可以是分离加热法、混合加热法、溶剂热法中的任意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磷源与镍铝氧化物按照P:Ni=10:1-20:1的摩尔比进行混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磷掺杂到镍铝氧化物中后,用含氧混合气对得到的材料进行钝化,所述含氧混合气为O2/Ar混合气。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方法得到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其特征是,所述磷掺杂镍铝氧化物不含磷化镍物相。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其特征是,所述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中Ni与Al的摩尔比值为4:1-2:1。
16.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4-15任一项所述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的催化剂。
17.权利要求14-15任一项所述的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在催化加氢脱氧反应中的应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加氢脱氧反应温度为300-400℃,氢气的压强为2-5MPa,氢气/底物的摩尔比值为5-100,进料的质量空速为0.01-100h-1
其中,催化加氢脱氧反应中,反应底物为含氧有机分子;
其中,含氧有机分子为醇类、酸类、酮类、醛类、酚类、酯类、呋喃类、动植物油脂含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应用,其中,含氧有机分子包含但不仅限于:棕榈油、餐厨废弃油、椰子油、蓖麻油、咖啡籽油、棉籽油、菜籽油、微藻油、月桂酸酯、棕榈酸酯、油酸酯、硬脂酸酯、愈创木酚、苯酚、糠醛、5-羟甲基糠醛、脂肪醇、脂肪醛、脂肪酸、脂肪酮。
CN202110886367.8A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4042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6205.0A CN116196930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110886367.8A CN114042454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CT/CN2021/130970 WO2023010709A1 (zh) 2021-08-03 2021-11-16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6367.8A CN114042454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6205.0A Division CN116196930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2454A CN114042454A (zh) 2022-02-15
CN114042454B true CN114042454B (zh) 2023-03-31

Family

ID=802043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6367.8A Active CN114042454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310196205.0A Pending CN116196930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6205.0A Pending CN116196930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4042454B (zh)
WO (1) WO20230107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8561B (zh) * 2022-02-28 2023-11-21 天津大学 水滑石-含铝酸复合结构金属及其磷化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木质素转化应用
CN116351446B (zh) * 2023-03-17 2024-04-1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化学镀制备Ni3P/SiO2催化剂的方法及在加氢脱氧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1528A (en) * 1997-06-04 2000-04-18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Amorphous alloy catalyst containing phosphorus,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CN101671009B (zh) * 2009-09-24 2012-04-25 南开大学 低温热处理还原氧化镍前体法制备Ni2P
FR2984312A1 (fr) * 2011-12-20 2013-06-21 Rhodia Operations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un melange d'alcools
CN106166496B (zh) * 2016-06-06 2018-08-17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油脂加氢脱氧催化剂
CN107876072B (zh) * 2017-11-10 2020-02-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94656A (zh) * 2019-09-11 2020-01-17 天津大学 水滑石基磷化镍催化剂及在愈创木酚转化制取环烷烃中的应用
CN110586147A (zh) * 2019-09-11 2019-12-20 天津大学 一种水滑石结构磷化镍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1068695A (zh) * 2019-11-25 2020-04-28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三元ldh衍生的多元金属磷掺杂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975914B (zh) * 2019-11-29 2021-12-10 东华大学 磷掺杂氧化镍铁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813361B (zh) * 2019-11-29 2021-08-17 东华大学 磷掺杂氧化钴铁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250156A (zh) * 2020-03-23 2020-06-09 中科碧绿(湖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异构制备烷烃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206795A (zh) * 2020-10-26 2021-01-12 福州大学 一种用于制备氢化石油树脂的负载型磷化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6930A (zh) 2023-06-02
CN114042454A (zh) 2022-02-15
WO2023010709A1 (zh)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42454B (zh) 一种磷掺杂的镍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101933B (zh) 一种负载型镍钴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及其在催化香兰素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CN103447059B (zh) 一种醋酸酯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500296B (zh) 一种棒状β-Mo2C的可控合成及其在逆水汽变换反应中的应用
CN110215927B (zh) 一种高分散的负载型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1234351A (zh) 一种用于香兰素及衍生物合成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6669831B (zh) 一种双功能加氢脱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176898A (zh) 一种以类水滑石为催化剂高效催化分子氧氧化醇制备醛酮的方法
CN111153768A (zh) 一种异己二醇的合成方法
CN101428229B (zh) 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5012B (zh) 制备联产甲基异丁基酮和二异丁基酮Ni/MgO-Al2O3催化剂的方法
CN110354857A (zh) 一种镍基多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催化醛类化合物加氢脱氧反应
CN110935473B (zh) 加氢脱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560137A (zh) 一种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22716B (zh) 一种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棕榈油加氢转化制备生物航空煤油中的应用
CN104588022B (zh) 一种费托合成催化剂的还原方法
CN113522296B (zh) CO加氢制乙醇CuZn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13991B (zh) 膦酸改性的钌金属负载铌基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304756B (zh) 一种Ni-Mo双金属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731413A (zh) 一种MOFs限域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649017A (zh) 一种用于植物油加氢脱氧耐水核壳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389436A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用于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的碳化钼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KR101050058B1 (ko) 프로판디올 제조용 촉매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프로판디올의 제조 방법
CN107224980B (zh) 无需还原活化的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2371168B (zh) 磷酸锆负载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催化糠醛制备γ-戊内酯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