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1613B - 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1613B
CN113871613B CN202111146774.1A CN202111146774A CN113871613B CN 113871613 B CN113871613 B CN 113871613B CN 202111146774 A CN202111146774 A CN 202111146774A CN 113871613 B CN113871613 B CN 113871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balt
nano
nickel
stirring
calc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67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1613A (zh
Inventor
马加力
张树涛
李子郯
江卫军
王壮
王亚州
白艳
杨红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67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1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1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161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5905 priority patent/WO202305076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1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1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NixCoyMnz(OH)2、氢氧化锂及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混合后,进行一次煅烧,得到基体材料,其中x≥0.8,x+y+z=1;将钴的磷酸盐、锆源与基体材料混合后,进行二次煅烧,得到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基于此,本发明的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更佳,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因其结构稳定性较差、化学稳定性较差及电池循环过程中在其表面形成的SEI层无法有效控制从而导致的电池电化学性能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及低毒性的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NCM)正极材料或者镍钴铝酸锂(NCA)正极材料被大量用于新能源动力汽车领域。虽然高镍正极材料镍含量很高,可以提高充放电容量,但其结构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会在后续电化学循环过程中不断下降。
其中,结构稳定性问题来源为:高镍正极材料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会发生的相变(具体由层状结构变为类岩盐结构)。而且,单纯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因锂离子和二价镍离子/>的离子半径基本一致,二价镍离子很容易迁移进锂层,所以存在严重的锂镍混排现象。这种非活性类NiO相组成的阳离子混合层使得锂离子传输变差,导致热稳定性变差。更严重的是,连续相变使得正极材料颗粒内部的应力和应变变大,沿晶界产生微裂纹,并且最终可能加速与电解液的副反应。
化学稳定性问题来源为:通常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表面残余碱含量较高,一般以碳酸锂、氢氧化锂和氧化锂等形式存在,从而导致正极材料具有高碱度以及高吸水性。一方面,对于正极材料后续的涂覆造成困难,同时在耐碱性方面对电解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碱度会导致电池在循环过程中胀气,进而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另一方面,在充电状态下,因正极材料颗粒表面上存在Ni4+,Ni4+活性较高,易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从而增加了电池的阻抗以及带来不可逆容量的损失。
除此之外,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发生亲核反应还会在正极材料表面产生SEI层。在电池长期的循环过程中,电化学催化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严重地增加了正极表面的非导电性和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从而导致材料的循环性能变差。而且,LiPF6盐分解形成的氢氟酸(HF)很可能溶解正极材料中的过渡金属离子(TMs),这些过渡金属离子不断地沉积在负极侧或导电剂上,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到目前为止,虽然本领域中研究人员已经引入了许多方法来减少正极侧不需要的副产物。然而,在实际电池循环使用过程中,正极SEI膜的生成完全没有办法被完全控制,这可能会导致电池电阻的增加和安全问题。近年来,在高镍正极材料中引入了晶界涂层的新概念,即利用钴含量高的阳离子混合层和类尖晶石LixCoO2相,以确保结构和界面的稳定性。然而,这种技术忽略了一点是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防止微裂纹的产生,在电池循环期间,正极SEI膜在裂纹部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早期在正极上构建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热稳定性的SEI膜是非常必要的,既可以降低材料的残碱含量,又可以提高材料的电性能。
综上,现有技术中存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因其结构稳定性较差、化学稳定性较差及无法有效控制电池循环过程中在其表面形成的SEI层从而导致电池电化学性能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因其结构稳定性较差、化学稳定性较差及电池循环过程中在其表面形成的SEI层无法有效控制从而导致电池电化学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NixCoyMnz(OH)2、氢氧化锂及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混合后,进行一次煅烧,得到基体材料,其中x≥0.8,x+y+z=1;将钴的磷酸盐、锆源与基体材料混合后,进行二次煅烧,得到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钴的磷酸盐中钴的摩尔数与锆源中锆的摩尔数之比为1:(0.1~0.3)。
进一步地,NixCoyMnz(OH)2中镍钴锰的总摩尔数与氢氧化锂中锂的摩尔数之比为1:(1.00~1.10)。
进一步地,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的用量为NixCoyMnz(OH)2及氢氧化锂总重量的0.05~0.35%;优选地,钴的磷酸盐、锆源与基体材料的重量比为(0.005~0.015):(0.002~0.005):1;优选地,钴的磷酸盐为磷酸钴和/或焦磷酸钴。
进一步地,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为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钨、纳米氧化钼、纳米氧化铝或纳米氧化钇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锆源为氧化锆、氢氧化锆、硝酸锆、磷酸锆和氯化锆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将NixCoyMnz(OH)2、氢氧化锂与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混合的步骤包括:先将NixCoyMnz(OH)2及氢氧化锂进行第一搅拌,再将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加入并进行第二搅拌;优选地,第一搅拌过程中,转速为700~2500rpm,搅拌时间为15~35min;优选地,第二搅拌过程中,转速为800~2000rpm,搅拌时间为10~30min。
进一步地,一次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为700~850℃,煅烧时间为5~20h;优选地,一次煅烧过程中,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
进一步地,钴的磷酸盐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将醋酸钴及磷酸混合后依次进行沉淀反应、过滤及干燥,以得到含有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作为钴的磷酸盐;优选地,将钴的磷酸盐、锆源与基体材料混合的步骤中:采用第三搅拌的方式进行混合;优选地,第三搅拌过程中,转速为400~2000rpm,搅拌时间为10~30min。
进一步地,二次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为650~800℃,煅烧时间为5~10h;优选地,二次煅烧过程中,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以钴的磷酸盐及锆源为原料,对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进行共包覆,经过煅烧后能够在其表面包覆形成钝化层。首先,在后续充放电过程中,该钝化层可与副产物(诸如H2O和HF)反应沿着一次颗粒晶界重排,从而有效避免高镍正极材料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发生相变(由层状结构变为类岩盐结构)。同时,基于此钝化层,二价镍离子难以迁移进锂层,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锂镍混排现象,进而,锂离子的传输性能及热稳定性均更佳。另外,基于此钝化层,还有效地避免了晶界产生微裂纹的现象,进而有效地降低了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速率,促使材料的循环性能更佳。
其次,该钝化层为富钴层相,其与正极材料表面残碱(LiOH和Li2CO3)反应生成磷酸锂,一方面,生成磷酸锂的反应可以消耗其表面大部分残碱,进而有效地降低正极材料表面的残余碱含量。另一方面,由其生成的磷酸锂还容易与副产物中的H2O和HF反应生成LixPOHy和LixPOFy,防止HF腐蚀材料,避免正极活性材料的损失,进而提高正极材料的电性能。
再者,上述钝化层的成分和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发生亲核反应形成的SEI层成分相类似。本发明基于上述方法,相当于在正极上提前人为的构建了一个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电化学及热稳定性的SEI膜,其既可以降低材料的残碱含量,又可以提高材料的电性能,且其结构性能更易控制,稳定性也更佳。另外,此法简单易操作,更易于工业化生产。
除此以外,本发明在制备基体材料的步骤中,额外加入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其可以在煅烧处理过程中掺杂进入主体材料晶格中,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率、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及电阻导电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SEM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在25℃下循环50次后的循环保持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因其结构稳定性较差、化学稳定性较差及电池循环过程中在其表面形成的SEI层无法有效控制从而导致电池电化学性能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NixCoyMnz(OH)2、氢氧化锂及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混合后,进行一次煅烧,得到基体材料,其中x≥0.8,x+y+z=1;将钴的磷酸盐、锆源与基体材料混合后,进行二次煅烧,得到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钴的磷酸盐中钴的摩尔数与锆源中锆的摩尔数之比为1:(0.1~0.3)。
本发明以钴的磷酸盐及锆源为原料,对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进行共包覆,经过煅烧后能够在其表面包覆形成钝化层。首先,在后续充放电过程中,该钝化层可与副产物(其来源为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产生,诸如H2O和HF)反应沿着一次颗粒晶界重排,从而有效减少高镍正极材料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相变(具体由层状结构变为类岩盐结构)情况。同时,基于此,二价镍离子难以迁移进锂层,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锂镍混排现象,进而,锂离子的传输性能及热稳定性均更佳。另外,基于此,还有效地避免了晶界产生微裂纹的现象,进而有效地降低了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速率,促使材料的循环性能更佳。
其次,该钝化层为富钴层相,其与正极材料表面残碱(LiOH和Li2CO3)反应生成磷酸锂,一方面,生成磷酸锂的反应可以消耗其表面大部分残碱,进而有效地降低正极材料表面的残余碱含量,本发明材料表面残碱含量可达到≤3500ppm。另一方面,由其生成的磷酸锂还容易与副产物中的水和HF反应生成LixPOHy和LixPOFy,防止HF腐蚀材料,避免正极活性材料的损失,进而提高正极材料的电性能。反应式如下所示:
LiOH/Li2CO3(正极材料表面上)+钴的磷酸盐→富钴层相(正极材料表面)+Li3PO4
Li3PO4+H2O+HF→LixPOHy和LixPOFy
再者,上述钝化层的成分和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发生亲核反应形成的SEI层成分相类似。本发明基于上述方法,相当于在正极上提前人为的构建了一个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电化学及热稳定性的SEI膜,其既可以降低材料的残碱含量,又可以提高材料的电性能,且其结构性能更易控制,稳定性也更佳。另外,此法简单易操作,更易于工业化生产。
除此以外,本发明在制备基体材料的步骤中,额外加入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其可以在高温煅烧处理过程中掺杂进入主体材料晶格中,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基体材料、钴的磷酸盐及锆源均可采用固体物质,采用干法共包覆相较湿法而言,其操作性更佳,更简单易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及电阻导电率,优选NixCoyMnz(OH)2中镍钴锰的总摩尔数与氢氧化锂中锂的摩尔数之比为1:(1.00~1.10);优选地,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的用量为NixCoyMnz(OH)2及氢氧化锂总重量的0.05~0.35%。
优选地,钴的磷酸盐、锆源与基体材料的重量比为(0.005~0.015):(0.002~0.005):1。基于此,钝化层对基体材料的包覆完整性及均匀性更佳,表面材料的结构性能更佳、化学稳定性更佳,电化学性能更佳。更优选地,钴的磷酸盐为磷酸钴和/或焦磷酸钴。
优选地,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为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钨、纳米氧化钼、纳米氧化铝或纳米氧化钇中的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选自上述类型,材料的导电性及电阻导电率均更佳。
优选地,锆源为氧化锆、氢氧化锆、硝酸锆、磷酸锆或氯化锆中的一种或多种。锆源选自上述类型,其和钴的磷酸盐的适配性更佳,二者在共同包覆在基体材料表面时,包覆效果更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更佳。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将NixCoyMnz(OH)2、氢氧化锂与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混合的步骤包括:先将NixCoyMnz(OH)2及氢氧化锂进行第一搅拌,再将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加入进行第二搅拌;优选地,第一搅拌过程中,转速为700~3000rpm,搅拌时间为15~35min;优选地,第二搅拌过程中,转速为800~2000rpm,搅拌时间为10~30min。一次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为700~850℃,煅烧时间为5~20h;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基于此,纳米材料的掺杂过程更平稳及均匀,材料的导电性能更佳。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箱式炉中进行一次煅烧,以2~5℃/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由室温升至一次煅烧所需温度。一次煅烧结束后,将炉内温度自然降到100℃后,对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及过筛处理,即得到粉末状的基体材料。优选过筛处理过程中所用的筛网为300~400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钴的磷酸盐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将醋酸钴及磷酸混合后依次进行沉淀反应、过滤及干燥,以得到含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作为钴的磷酸盐。具体地,将醋酸钴和磷酸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磁力搅拌,使醋酸钴和磷酸发生沉淀反应,搅拌速度300~600rpm下,搅拌时间30~40min后,生成Co2P2O7和Co3(PO4)2沉淀,利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后将沉淀混合物放入真空烘箱120~150℃下烘干5~10h,最后经过破碎、过筛得到粉末状的含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其平均粒径为0.8~1.5μm。基于此步骤得到的含有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颗粒度更佳,且其和锆源、基体材料的适配性更佳。在后续共包覆过程中,能更形成更均匀稳定的钝化层,进而更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将钴的磷酸盐、锆源与基体材料混合的步骤中,采用第三搅拌的方式进行混合。优选地,第三搅拌过程中,转速为400~2000rpm,搅拌时间为10~30min。基于此,含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锆源与基体材料的混合更均匀、更充分,为后续形成均匀稳定包覆层付出了强有力的铺垫。
出于提高包覆过程稳定性、均匀性及完整性的考虑,优选二次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为650~800℃,煅烧时间为5~10h;优选地,二次煅烧过程中,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二次煅烧温度如果过低,则包覆层与基体材料的结合力度稍差,二次煅烧温度过高,则会使材料的一次颗粒被烧大,材料的容量稍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箱式炉中进行二次煅烧,以2~5℃/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由室温升至二次煅烧所需温度。二次煅烧结束后,将炉内温度自然降到100℃后,对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及过筛处理,即得到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优选过筛处理过程中所用的筛网为300~40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其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基于前文的各项原因,本发明以钴的磷酸盐及锆源为原料,以对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进行共包覆,从而在其表面包覆形成钝化层。首先,在后续充放电过程中,该钝化层可与副产物(其来源为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产生)反应沿着一次颗粒晶界重排,从而有效减少高镍正极材料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相变(具体由层状结构变为类岩盐结构)情况。同时,基于此,二价镍离子难以迁移进锂层,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锂镍混排现象,进而,锂离子的传输性能及热稳定性均更佳。另外,基于此,还有效地避免了晶界产生微裂纹的现象,进而有效地降低了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速率,促使材料的循环性能更佳。其次,该钝化层为富钴层相,其与正极材料表面残碱(LiOH和Li2CO3)反应生成磷酸锂,一方面,生成磷酸锂的反应可以消耗其表面大部分残碱,进而有效地降低正极材料表面的残余碱含量,本发明材料表面残碱含量可达到≤3500ppm。另一方面,由其生成的磷酸锂还容易与副产物中的水和HF反应生成LixPOHy和LixPOFy,防止HF腐蚀材料,避免正极活性材料的损失,进而提高正极材料的电性能。再者,上述钝化层的成分和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发生亲核反应形成的SEI层成分相类似。本发明基于上述方法,相当于在正极上提前人为的构建了一个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电化学及热稳定性的SEI膜,其既可以降低材料的残碱含量,又可以提高材料的电性能,且结构性能更易控制,稳定性也更佳。除此以外,本发明在制备基体材料的步骤中,额外加入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其可以在煅烧处理过程中掺杂进入主体材料,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先将Ni0.83Co0.11Mn0.06(OH)2及氢氧化锂先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进行第一搅拌,再将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进行第二搅拌以混合三者。其中,第一搅拌过程中,搅拌速度为1500rpm,搅拌时间为20min。NixCoyMnz(OH)2中镍钴锰金属总摩尔数与氢氧化锂中锂的摩尔比为1:1.05;纳米氧化锆的用量为NixCoyMnz(OH)2及氢氧化锂总重量的0.15%。
2、将Ni0.83Co0.11Mn0.06(OH)2、氢氧化锂及纳米氧化锆混合后,在箱式炉中进行一次煅烧,得到基体材料;其中,一次煅烧过程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由室温升至750℃进行煅烧,煅烧时间为10h;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一次煅烧结束后,将炉内温度自然降到100℃后,对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及过筛处理(筛网为300目),得到基体材料。
3、将醋酸钴和磷酸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磁力搅拌,使醋酸钴和磷酸发生沉淀反应,搅拌速度450rpm下,搅拌时间30min后,生成Co2P2O7和Co3(PO4)2沉淀,利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后将沉淀混合物放入真空烘箱120℃下烘干5h,最后经过破碎、过筛得到粉末状的含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其粒度大小为0.8μm。
4、将上述含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锆源(氧化锆)与上述基体材料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进行第三搅拌;第三搅拌过程中,转速为1200rpm,搅拌时间为20min。其中,混合物、锆源与基体材料的重量比为0.012:0.0035:1。
5、将混合后的物料箱式炉中进行二次煅烧,以3℃/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由室温升至700℃,煅烧时间为5h;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二次煅烧结束后,将炉内温度自然降到100℃后,对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及过筛(325目)处理,即得到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
实施例2
1、先将Ni0.83Co0.11Mn0.06(OH)2及氢氧化锂先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进行第一搅拌,再将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进行第二搅拌以混合三者。其中,第一搅拌过程中,搅拌速度为1000rpm,搅拌时间为20min;第二搅拌过程中,转速为1000rpm,搅拌时间为30min。NixCoyMnz(OH)2中镍钴锰金属总摩尔数与氢氧化锂中锂的摩尔比为1:1.00;纳米氧化锆的用量为NixCoyMnz(OH)2及氢氧化锂总重量的0.05%。
2、将Ni0.83Co0.11Mn0.06(OH)2、氢氧化锂及纳米氧化锆混合后,在箱式炉中进行一次煅烧,得到基体材料;其中,一次煅烧过程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由室温升至700℃进行煅烧,煅烧时间为5h;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一次煅烧结束后,将炉内温度自然降到100℃后,对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及过筛处理(筛网为300目),得到基体材料。
3、将醋酸钴和磷酸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磁力搅拌,使醋酸钴和磷酸发生化学沉淀反应,搅拌速度450rpm下,搅拌时间30min后,生成Co2P2O7和Co3(PO4)2沉淀,利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后将沉淀混合物放入真空烘箱120℃下烘干5h,最后经过破碎、过筛得到粉末状的含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其粒度大小为0.8μm。
4、将上述含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锆源(氧化锆)与上述基体材料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进行第三搅拌;第三搅拌过程中,转速为1000rpm,搅拌时间为30min。其中,混合物、锆源与基体材料的重量比为0.005:0.002:1。
5、将混合后的物料箱式炉中进行二次煅烧,以3℃/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由室温升至650℃,煅烧时间为5h;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L/min。二次煅烧结束后,将炉内温度自然降到100℃后,对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及过筛(325目)处理,即得到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
实施例3
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Ni0.83Co0.11Mn0.06(OH)2中镍钴锰金属总摩尔数与氢氧化锂中锂的摩尔比为1:1.10;纳米氧化锆的用量为Ni0.83Co0.11Mn0.06(OH)2及氢氧化锂总重量的0.35%。
实施例4
和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混合物、锆源与基体材料的重量比为0.015:0.005:1。
实施例5
和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Ni0.83Co0.11Mn0.06(OH)2中镍钴锰金属总摩尔数与氢氧化锂中锂的摩尔比为1:0.8;纳米氧化锆的用量为Ni0.83Co0.11Mn0.06(OH)2及氢氧化锂总重量的0.01%。
实施例6
和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含有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锆源与基体材料的重量比为0.001:0.001:1。
实施例7
和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一次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为850℃,煅烧时间为20h。
实施例8
和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二次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10h。
实施例9
和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二次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为850℃,煅烧时间为20h。
实施例10
和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氧化锆(锆源)等量替换为氯化锆。
实施例11
和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氧化锆(锆源)等量替换为硝酸锆。
实施例12
和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纳米氧化锆(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等量替换为纳米氧化钨。
对比例1
1、先将Ni0.83Co0.11Mn0.06(OH)2及氢氧化锂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搅拌速度为1500rpm,搅拌时间为20min。NixCoyMnz(OH)2中镍钴锰金属总摩尔数与氢氧化锂中锂的摩尔比为1:1.05。
2、将Ni0.83Co0.11Mn0.06(OH)2、氢氧化锂混合后,在箱式炉中进行煅烧,得到产品;其中,煅烧过程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由室温升至750℃进行煅烧,煅烧时间为10h;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煅烧结束后,将炉内温度自然降到100℃后,对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及过筛处理(筛网为300目)。
对比例2
1、先将Ni0.83Co0.11Mn0.06(OH)2及氢氧化锂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搅拌以混合二者。搅拌过程中,搅拌速度为1500rpm,搅拌时间为20min。Ni0.83Co0.11Mn0.06(OH)2中镍钴锰金属总摩尔数与氢氧化锂中锂的摩尔比为1:1.05。
2、将Ni0.83Co0.11Mn0.06(OH)2及氢氧化锂混合后,在箱式炉中进行一次煅烧,得到基体材料;其中,一次煅烧过程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由室温升至750℃进行煅烧,煅烧时间为10h;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一次煅烧结束后,将炉内温度自然降到100℃后,对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及过筛处理(筛网为300目),得到基体材料。
3、将醋酸钴和磷酸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磁力搅拌,使醋酸钴和磷酸发生沉淀反应,搅拌速度450rpm下,搅拌时间30min后,生成Co2P2O7和Co3(PO4)2沉淀,利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后将沉淀混合物放入真空烘箱120℃下烘干5h,最后经过破碎、过筛得到粉末状的含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其粒度大小为0.8μm。
4、将上述含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与上述基体材料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进行第三搅拌;第三搅拌过程中,转速为1200rpm,搅拌时间为20min。其中,混合物与基体材料的重量比为0.012:1。
5、将混合后的物料箱式炉中进行二次煅烧,以3℃/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由室温升至700℃,煅烧时间为5h;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二次煅烧结束后,将炉内温度自然降到100℃后,对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及过筛(325目)处理,得到产品。
对比例3
1、先将Ni0.83Co0.11Mn0.06(OH)2及氢氧化锂先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进行第一搅拌,再将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进行第二搅拌以混合三者。其中,第一搅拌过程中,搅拌速度为1500rpm,搅拌时间为20min。Ni0.83Co0.11Mn0.06(OH)2中镍钴锰金属总摩尔数与氢氧化锂中锂的摩尔比为1:1.05;纳米氧化锆的用量为Ni0.83Co0.11Mn0.06(OH)2及氢氧化锂总重量的0.15%。
2、将Ni0.83Co0.11Mn0.06(OH)2、氢氧化锂及纳米氧化锆混合后,在箱式炉中进行一次煅烧,得到基体材料;其中,一次煅烧过程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由室温升至750℃进行煅烧,煅烧时间为10h;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一次煅烧结束后,将炉内温度自然降到100℃后,对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及过筛处理(筛网为300目),得到基体材料。
3、将锆源(氧化锆)与上述基体材料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进行第三搅拌;第三搅拌过程中,转速为1200rpm,搅拌时间为20min。其中,锆源与基体材料的重量比为0.0035:1。
4、将混合后的物料箱式炉中进行二次煅烧,以3℃/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由室温升至700℃,煅烧时间为5h;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二次煅烧结束后,将炉内温度自然降到100℃后,对物料依次进行破碎及过筛(325目)处理,得到产品。
性能表征:
将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的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以及NMP进行匀浆,再进行涂布、辊压、裁片以组装2032扣式电池,从而评价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充放电电压为3.0~4.3V,温度为25℃),测试其残碱含量。
其中,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SEM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在25℃下循环50次后的循环保持率曲线。
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的电化学性能及残碱含量测试结果见下表1所示。
表1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NixCoyMnz(OH)2、氢氧化锂及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混合后,进行一次煅烧,得到基体材料,其中x≥0.8,x+y+z=1;
将醋酸钴及磷酸混合后依次进行沉淀反应、过滤及干燥,以得到含有磷酸钴和焦磷酸钴的混合物,作为钴的磷酸盐;
将所述钴的磷酸盐、锆源与所述基体材料混合后,进行二次煅烧,得到所述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
其中,所述钴的磷酸盐中钴的摩尔数与所述锆源中锆的摩尔数之比为1:(0.1~0.3);
所述钴的磷酸盐、所述锆源与所述基体材料的重量比为(0.005~0.015):(0.002~0.005):1;
将所述钴的磷酸盐、所述锆源与所述基体材料混合的步骤中,采用第三搅拌的方式进行混合;所述第三搅拌过程中,转速为400~2000 rpm,搅拌时间为10~30min;
所述二次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为650~800℃,煅烧时间为5~10h;所述二次煅烧过程中,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
所述一次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为700~850℃,煅烧时间为5~20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ixCoyMnz(OH)2中镍钴锰的总摩尔数与所述氢氧化锂中锂的摩尔数之比为1:(1.00~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的用量为所述NixCoyMnz(OH)2及所述氢氧化锂总重量的0.05~0.3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为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钨、纳米氧化钼、纳米氧化铝或纳米氧化钇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锆源为氧化锆、氢氧化锆、硝酸锆、磷酸锆或氯化锆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NixCoyMnz(OH)2、所述氢氧化锂与所述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混合的步骤包括:
先将所述NixCoyMnz(OH)2及所述氢氧化锂进行第一搅拌,再将所述过渡金属的纳米氧化物加入并进行第二搅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过程中,转速为700~2500rpm,搅拌时间为15~35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过程中,转速为800~2000rpm,搅拌时间为10~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煅烧过程中,氧气体积浓度≥99.99%,氧气流量为10~30L/min。
10.一种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由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CN202111146774.1A 2021-09-28 2021-09-28 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871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6774.1A CN113871613B (zh) 2021-09-28 2021-09-28 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22/085905 WO2023050763A1 (zh) 2021-09-28 2022-04-08 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6774.1A CN113871613B (zh) 2021-09-28 2021-09-28 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1613A CN113871613A (zh) 2021-12-31
CN113871613B true CN113871613B (zh) 2024-05-07

Family

ID=78992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6774.1A Active CN113871613B (zh) 2021-09-28 2021-09-28 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1613B (zh)
WO (1) WO20230507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1613B (zh) * 2021-09-28 2024-05-07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98475B (zh) * 2023-06-15 2023-11-17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5412A (zh) * 2013-12-18 2014-04-09 江苏科捷锂电池有限公司 高电压锂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8206280A (zh) * 2016-12-19 2018-06-26 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残余碱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59555A (zh) * 2018-11-29 2019-04-19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掺杂锆的镍钴锰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13251A (zh) * 2018-11-30 2019-05-03 高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88252A (zh) * 2019-03-29 2019-06-14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共包覆镍钴锰三元正极材及制备方法
CN110176583A (zh) * 2019-05-10 2019-08-27 湖南金富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包覆有锆元素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1509205A (zh) * 2020-04-21 2020-08-07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锆包覆锂离子电池用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68643A (zh) * 2019-11-06 2021-05-07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64385A (zh) * 2019-11-27 2021-05-28 深圳市贝特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58547A (ko) * 2016-11-24 2018-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 표면의 잔류 리튬을 제거하기 위한 반응물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12289994B (zh) * 2020-10-26 2022-08-16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覆型高镍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71613B (zh) * 2021-09-28 2024-05-07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5412A (zh) * 2013-12-18 2014-04-09 江苏科捷锂电池有限公司 高电压锂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8206280A (zh) * 2016-12-19 2018-06-26 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残余碱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59555A (zh) * 2018-11-29 2019-04-19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掺杂锆的镍钴锰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13251A (zh) * 2018-11-30 2019-05-03 高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88252A (zh) * 2019-03-29 2019-06-14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共包覆镍钴锰三元正极材及制备方法
CN110176583A (zh) * 2019-05-10 2019-08-27 湖南金富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包覆有锆元素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2768643A (zh) * 2019-11-06 2021-05-07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64385A (zh) * 2019-11-27 2021-05-28 深圳市贝特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1509205A (zh) * 2020-04-21 2020-08-07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锆包覆锂离子电池用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1613A (zh) 2021-12-31
WO2023050763A1 (zh)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1768B (zh) 一种高镍类单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282880B (zh) 一种锂钴复合氧化物锂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63514A (zh) 双包覆622型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Hu et al. Improved cycling performance of CeO2-inlaid Li-rich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CN113871613B (zh) 高镍三元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89998B (zh) 一种表面具有双层包覆结构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38899A (zh) 一种快离子导体包覆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560244A (zh) 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梯度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17972A (zh) 一种氟改性高电压钴酸锂、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CN113871603B (zh) 一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84236B (zh) 一种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2615672A2 (e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a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EP4220763A1 (en) Coated high nickel ternary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KR101439638B1 (ko) 양극 활물질,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15732661A (zh) 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应用
CN112701276A (zh) 一种四元多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82174A (zh) 一种锑包覆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45504A (zh) 一种铌钨钛氧化物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453779A (zh) 降低正极材料表面残留碱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6425220A (zh) 抑制Mn3+Jahn-Teller效应的钠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产品及用途
CN114388779B (zh) 一种复合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3582243B (zh) 一种富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包覆改性方法和应用
CN113707870A (zh) 一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44184A (zh) 一种高性能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37607B (zh) 一种包覆锰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