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3849A - 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3849A
CN113823849A CN202010564498.XA CN202010564498A CN113823849A CN 113823849 A CN113823849 A CN 113823849A CN 202010564498 A CN202010564498 A CN 202010564498A CN 113823849 A CN113823849 A CN 113823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layer
positive
ion battery
supp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44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晓朋
李娜
李世彩
王蒙
魏彦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44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38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3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38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42Regeneration of electrolyte or react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包括: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设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补锂层,所述补锂层设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且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间隔设置。根据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不仅能够实现负极补锂、提升能量密度,而且能够避免补锂后电池阻抗增加,保证电池容量及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相比其他化学电源,能量密度更高,具有更强的放电能力,寿命更长,污染较小。锂离子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由于负极极片表面会形成固体电解质膜,会消耗一部分从正极迁移的锂离子,造成锂离子损失,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同时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此,相关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通常在正极片的活性涂层外增加补锂层,或在正极片的活性涂层中添加含锂添加剂,但含锂添加剂和补锂涂层在补锂后,惰性产物会残留在正极片中,导致电池阻抗上升,影响电池的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该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不仅能够实现负极补锂、提升能量密度,而且能够避免补锂后电池阻抗增加,保证电池容量及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设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补锂层,所述补锂层设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且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正极片的活性物质层和补锂层通过集流体实现电子导通,在充电时,不仅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材料脱锂给负极,补锂层中的补锂材料也脱出锂离子提供给负极实现补锂,可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并且此种补锂方式,将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补锂层间隔开,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中不会有惰性产物残留,不会影响正极和负极的结构,不会导致阻抗增大,不会影响电池倍率和循环等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设于所述集流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补锂层设于所述集流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补锂层在所述集流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补锂层和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间隔长度为5mm~100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补锂层的长度为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长度的5%~5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补锂层包括补锂材料,所述补锂材料包括Li2S、Li2MoO3、LiFeBO3、Li2FeSiO4、Li5FeO4、Li2NiO2和Li2CuO2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补锂层还包括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补锂材料、所述导电剂和所述粘结剂的质量比为80%~96%:2%~10%:2%~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补锂层的厚度为为10μm~500μm。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补锂正极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补锂层中的锂离子可在充电时脱出提供给负极片实现补锂,补充在首次充电过程中损失的不可逆活性锂,增加了电池体系中可逆脱嵌锂离子的数量,因而提升了电池能量密度;并且此种补锂方式,不会有惰性产物残留正极和负极,不会影响正极和负极的结构,不会导致阻抗增大,不会影响电池倍率和循环等性能。因此,与直接将补锂材料加入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方法相比,本专利提出的锂离子电池具有电池容量高、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好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隔膜,所述隔膜设于所述补锂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补锂正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卷绕成卷芯,所述补锂层位于卷绕收尾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隔膜,所述隔膜设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正极片、隔膜和所述负极片叠置成极芯,位于所述极芯最外侧的正极片为上述的补锂正极片,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朝向所述负极片,所述补锂层朝向远离所述负极片的一侧折叠。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卷绕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叠片极芯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
传统的正极片1′。
本专利:
补锂正极片1、正极活性物质层2、补锂层3、集流体4、隔膜5、负极片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6,其中,正极片包括补锂正极片1。
首先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1包括集流体4、正极活性物质层2和补锂层3。
正极活性物质层2设于集流体4的表面。补锂层3设于集流体4的表面且与正极活性物质层2间隔设置。
集流体4、补锂层3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层2均可以呈片状,补锂层3和正极活性物质层2与集流体4的紧密接触。补锂层3和正极活性物质层2设于集流体4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中,可以采用卷绕极芯,也可以采用叠片极芯。
具体地,图2示出了卷绕极芯的示例,锂离子电池还包括隔膜5,隔膜5设于补锂正极片和负极片6之间,补锂正极片1、隔膜5和负极片6卷绕成卷芯,补锂正极片1的补锂层3位于卷绕收尾端。
其中,隔膜5具有电子绝缘性,隔绝补锂正极片1和负极片6的电子,同时隔膜5有一定的孔径和孔隙率,对锂离子有很好的透过性。通过补锂正极片1、负极片6和隔膜5卷绕成卷芯,补锂正极片1和负极片6可以包覆在隔膜5之间,保证了锂离子导通的同时阻隔补锂正极片1和负极片6的电子。将此卷芯装入金属壳体中后,再填充电解液作为离子传输的载体,并封装金属壳体。以制成可进行补锂的锂离子电池。
图3示出了叠片极芯的示例,锂离子电池还包括隔膜5,隔膜5设于正极片和负极片6之间,正极片、隔膜5和负极片6叠置成极芯,正极片包括补锂正极片1和传统的正极片1′,传统的正极片1′不包括补锂层3,位于所述极芯最外侧的正极片为补锂正极片1,其余正极片为传统的正极片1′(集流体表面只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2朝向负极片6,补锂正极片1通过折叠而使补锂层3朝向远离负极片6的一侧折叠。例如,在制作叠片极芯时,补锂正极片1单面涂覆,并将其叠在极芯的最外侧,叠片时将补锂正极片1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与负极片6相对,而带有补锂层3的一端折叠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的背面,朝叠片极芯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1及锂离子电池,通过在补锂正极片1的集流体4上设置正极活性物质层2和补锂层3,正极活性物质层2和补锂层3可以通过集流体4实现电子导通,在充电时,不仅正极活性物质层2中的正极活性材料脱锂给负极片6,补锂层3中的补锂材料也脱出锂离子提供给负极片6实现补锂,从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并且,补锂层3和正极活性物质层2间隔设置,如此不会有惰性产物残留正极和负极,不会影响正极和负极的结构,从而避免阻抗增大,进而保证电池倍率和循环等性能。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1,不仅能够实现电池补锂、提升能量密度,而且能够避免补锂后电池阻抗增加,保证电池容量及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进而锂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电池容量高、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好等优点。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正极活性物质层2设于集流体4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补锂层3设于集流体4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正极活性物质层2和补锂层3在集流体4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正极活性物质层2和补锂层3通过在集流体4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使正极活性物质层2和集流体4导通,以及补锂层3和集流体4均导通,又由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和补锂层3在集流体4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集流体4连接长度方向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和补锂层3,进而正极活性物质层2和补锂层3实现电子导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补锂层3和正极活性物质层2之间的间隔长度为5mm~100mm,例如5mm~10mm,补锂层3和正极活性物质层2之间间隔较短,有利于节省空间和成本,且保证不会有惰性产物残留。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此间隔长度指的是补锂层3与正极活性物质层2长度方向邻近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二者之间间隙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补锂层3的长度为正极活性物质层2的长度的5%~50%。补锂层3具有较长的长度,保证可补锂量较高,但补锂层3的长度只需满足负极所需的活性锂即可,有利于节省空间和成本,补锂正极片1的长度可以进一步为正极活性物质层2的长度的10%~2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补锂层3包括补锂材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导电剂和粘结剂。
补锂材料为补锂正极片1提供的活性物质。导电剂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粘结剂起到将补锂材料和导电剂粘结固定到集流体4的作用。
进一步地,补锂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80%~96%:2%~10%:2%~10%。
具体地,补锂材料的含量决定了补锂层3可提供的活性锂量,例如补锂材料的质量比为90%~96%,进一步为94%~96%。
为保证导电剂的导电性的同时不影响活性物质的比例,需保证导电剂其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例如导电剂的质量比为2%~5%,进一步为2%~3%。
粘接剂为起到较好的粘结作用的同时不影响活性物质的比例,也需要保证粘接剂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例如粘接剂的质量比为2%~5%,进一步为2%~3%。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补锂材料包括Li2S、Li2MoO3、LiFeBO3、Li2FeSiO4、Li5FeO4、Li2NiO2和Li2CuO2中的至少一种。通过上述材料的至少一种作为补锂材料,可以使脱锂产物稳定,对电池系统不产生影响,且脱锂过程中没有气体产物,保证影响负极结构不发生改变。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电剂包括乙炔黑、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碳黑和导电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丁苯橡胶、聚甲基纤维素、聚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补锂层3的厚度为为10μm~500μm。
例如,补锂层3的厚度为50μm-200μm,进一步为75μm~150μm。补锂层3的厚度越小,其中补锂材料的含量越少,其可提供的活性锂越少,补锂层3的厚度越大,可提供的活性锂增加,但靠近集流体43位置的补锂材料脱锂也越困难,因此补锂的厚度需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负极片6包括多孔箔材,集流体4为多孔箔材。例如负极片6的集流体和补锂正极片1的集流体4为多孔铝箔或多孔铜箔。
由于锂离子从补锂层3脱出后,需要移动至负极片6嵌入负极材料,采用多孔箔材可以缩短锂离子迁移路径。例如集流体4可以为多孔铝箔和多孔铜箔等。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1的浆料涂布方法。
例如,将补锂材料粉体、导电剂和粘结剂按照一定质量比加入分散剂中,搅拌均匀制得补锂层3浆料,将该补锂层3浆料在集流体4上涂覆,烘干后制得含有补锂层3的补锂正极片1。补锂层3浆料的分散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溶剂,如可以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二乙基甲酰胺(DEF)、二甲基亚砜(DMSO)和四氢呋喃(THF)的一种或几种。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验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相比现有锂离子电池的优势。
实施例1
以磷酸铁锂LiFePO4/C为正极材料,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分散剂,按照质量比正极材料:乙炔黑:PVDF:NMP=95:3:2:5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浆料。
进一步地,以Li2MoO3为补锂材料,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分散剂,按照质量比补锂材料:乙炔黑:PVDF:NMP=95:3:2:5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补锂层3浆料。先将正极活性物质浆料在多孔铝箔上涂覆,补锂层3和正极活性物质层2之间的距离5mm,再将补锂层3浆料在多孔铝箔上涂覆,然后置于120℃烘箱中真空干燥24h,再经压片,滚切后制成补锂正极片1,其补锂层3厚度为150μm,补锂层3的长度为正极活性物质层2长度的10%。
将石墨、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水按照质量比95:3:2:50混合均匀后在多孔铜箔上涂布,然后置于80℃烘箱中真空干燥24h,再经压片,滚切后制成负极片6。以celgard2400(聚丙烯多孔膜)为隔膜5。将补锂正极片1、负极片6和隔膜5卷绕成极芯7。
将极芯7装入方形金属壳体中,注液封装成新型锂离子电池S1。
实施例2
以磷酸铁锂LiFePO4/C为正极材料,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分散剂,按照质量比正极材料:乙炔黑:PVDF:NMP=95:3:2:5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的浆料。
进一步地,以Li2MoO3为补锂材料,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分散剂,按照质量比补锂材料:乙炔黑:PVDF:NMP=94:3:3:5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补锂层3的浆料。先将正极活性物质浆料在多孔铝箔上涂覆,补锂层3和正极活性物质层2之间的距离10mm,再将补锂层3浆料在多孔铝箔上涂覆,然后置于120℃烘箱中真空干燥24h,再经压片,滚切后制成补锂正极片1,其补锂层3厚度为75μm,补锂层3的长度为正极活性物质层2长度的20%。
将石墨、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水按照质量比95:3:2:50混合均匀后在多孔铜箔上涂布,然后置于80℃烘箱中真空干燥24h,再经压片,滚切后制成负极片6。以celgard2400(聚丙烯多孔膜)为隔膜5。将补锂正极片1、负极片6和隔膜5卷绕成极芯7。
将极芯7装入方形金属壳体中,注液封装成新型锂离子电池S2。
实施例3
以磷酸铁锂LiFePO4/C为正极材料,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分散剂,按照质量比正极材料:乙炔黑:PVDF:NMP=95:3:2:5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的浆料。
进一步地,以Li2MoO3为补锂材料,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分散剂,按照质量比补锂材料:乙炔黑:PVDF:NMP=96:2:2:5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补锂层3的浆料。先将正极活性物质浆料在多孔铝箔上涂覆,补锂层3和正极活性物质层2之间的距离7mm,再将补锂层3浆料在多孔铝箔上涂覆,然后置于120℃烘箱中真空干燥24h,再经压片,滚切后制成补锂正极片1,其补锂层3厚度100μm,补锂层3的长度为正极活性物质层2长度的15%。
将石墨、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水按照质量比95:3:2:50混合均匀后在多孔铜箔上涂布,然后置于80℃烘箱中真空干燥24h,再经压片,滚切后制成负极片6。以celgard2400(聚丙烯多孔膜)为隔膜5。将补锂正极片1、负极片6和隔膜5卷绕成极芯7。
将极芯7装入方形金属壳体中,注液封装成新型锂离子电池S3。
对比例1
参照实施例1中方法制作电池样品DS10,不同之处在于所用正极片为传统正极片,不包含补锂层。
对比例2
参照实施例1中方法制作电池样品DS20,不同之处在于所用正极片按照如下方法制作:
以磷酸铁锂LiFePO4/C为正极材料,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分散剂,按照质量比正极材料:乙炔黑:PVDF:NMP=95:3:2:5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正极活性物质浆料。
进一步地,以Li2MoO3为补锂材料,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分散剂,按照质量比补锂材料:乙炔黑:PVDF:NMP=95:3:2:5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补锂层3的浆料。先将正极活性物质浆料在多孔铝箔上涂覆,然后置于120℃烘箱中真空干燥24h,再将补锂浆料在正极活性物质上涂覆,然后置于120℃烘箱中真空干燥24h,再经压片,滚切后制成含活性物质层和补锂层的多层正极片,其补锂层厚度10μm。
通过以上锂离子电池S1、S2、S3以及DS10和DS20进行进一步实验测试,上述实验的测试方法及结果如下。
(1)充放电测试:
充电测试在充放电测试仪上进行,将电池S1、S2、S3和DS10在25℃下以0.1C倍率充电至4.3V,测试充电容量,静置5min后,将电池在25℃下以0.1C倍率放电至2.75V,测试放电容量。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电池编号 充电容量(Ah) 放电容量(Ah)
S1 115.81 104.21
S2 116.64 104.80
S3 115.95 104.33
DS10 105.36 99.02
测试结果表明不含补锂补锂正极片1的DS10电池,其放电容量为99.02Ah,而含有补锂正极片1的S1、S2、S3电池,其放电容量分别达104.21Ah、104.80Ah、104.33Ah,放电容量较DS10电池提升了5.24%,说明补锂层3对S1、S2、S3电池的负极片6进行了补锂,使负极片6可以提供更多活性锂给正极,使S1、S2、S3的电池具有更高的容量。
(2)循环测试:
循环测试在充放电测试仪上进行,将电池S1、S2、S3和DS10在25℃下以0.1C倍率充电至4.3V,静置5min后,将电池在25℃下以0.1C倍率放电至2.75V,之后在25℃下以0.5C的电流,上限电压3.8V,下限电压2.75V的条件下进行500次循环。以第二次放电容量为基准,计算500次循环后电池的放电容量保持率。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电池编号 500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率
S1 100%
S2 100%
S3 99.9%
DS10 98.1%
测试结果表明S1、S2、S3电池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对负极进行了补锂,使得负极有充足的活性锂,从而使得循环过程中负极可以提供足够的活性锂给正极,循环500次后电池容量未衰减或衰减微弱。而DS10电池负极活性锂不充足,循环过程中活性锂在逐渐消耗,导致循环500次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仅98.1%。结果表明S1、S2、S3的电池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
(3)倍率测试:
倍率测试在充放电测试仪上进行,将电池S1、S2、S3和DS20在25℃下以0.1C倍率充电至4.3V,静置5min后,将电池在25℃下以1C倍率放电至2.75V,记录1C倍率下电池的放电容量。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电池编号 1C放电容量(Ah)
S1 97.71
S2 98.02
S3 97.91
DS20 94.83
测试结果表明S1、S2、S3电池较DS20电池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体;
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设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
补锂层,所述补锂层设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且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设于所述集流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补锂层设于所述集流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补锂层在所述集流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层和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间隔长度为5mm~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层的长度为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长度的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层包括补锂材料,所述补锂材料包括Li2S、Li2MoO3、LiFeBO3、Li2FeSiO4、Li5FeO4、Li2NiO2和Li2CuO2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层还包括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补锂材料、所述导电剂和所述粘结剂的质量比为80%~96%:2%~10%:2%~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层的厚度为为10μm~500μm。
8.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补锂正极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膜,所述隔膜设于所述补锂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补锂正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卷绕成卷芯,所述补锂层位于卷绕收尾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膜,所述隔膜设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正极片、隔膜和所述负极片叠置成极芯,位于所述极芯最外侧的正极片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补锂正极片,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朝向所述负极片,所述补锂层朝向远离所述负极片的一侧折叠。
CN202010564498.XA 2020-06-19 2020-06-19 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Pending CN1138238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4498.XA CN113823849A (zh) 2020-06-19 2020-06-19 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4498.XA CN113823849A (zh) 2020-06-19 2020-06-19 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3849A true CN113823849A (zh) 2021-12-21

Family

ID=78912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4498.XA Pending CN113823849A (zh) 2020-06-19 2020-06-19 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3849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7822A (zh) * 2021-11-25 2022-04-01 东莞市加伏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补锂层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电池
CN114335428A (zh) * 2021-12-30 2022-04-12 重庆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制备方法、电池
CN114497773A (zh) * 2022-02-24 2022-05-13 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CN114597345A (zh) * 2022-03-15 2022-06-07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补锂功能的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4665063A (zh) * 2022-03-28 2022-06-2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补锂复合膜、锂离子电池正极、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5842097A (zh) * 2022-07-22 2023-03-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片、二次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WO2023076011A1 (en) 2021-10-29 2023-05-04 Livent USA Corp. Dry process for forming an electrode
CN116683059A (zh) * 2023-07-27 2023-09-01 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叠片电池
WO2023216240A1 (zh) * 2022-05-13 2023-11-1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35617A (ja) * 2004-02-20 2005-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CN102082288A (zh) * 2009-11-30 2011-06-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9004304A (zh) * 2018-07-19 2018-12-14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软包锂离子电池补锂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与中间补锂电池
WO2019012864A1 (ja) * 2017-07-10 2019-01-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9616612A (zh) * 2018-12-05 2019-04-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及锂离子电池
CN110137433A (zh) * 2019-06-03 2019-08-16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向锂离子电池正极片补锂的方法
CN110729451A (zh) * 2018-07-17 2020-01-24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车辆
CN110993939A (zh) * 2019-10-21 2020-04-10 肇庆遨优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35617A (ja) * 2004-02-20 2005-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CN102082288A (zh) * 2009-11-30 2011-06-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012864A1 (ja) * 2017-07-10 2019-01-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0729451A (zh) * 2018-07-17 2020-01-24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车辆
CN109004304A (zh) * 2018-07-19 2018-12-14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软包锂离子电池补锂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与中间补锂电池
CN109616612A (zh) * 2018-12-05 2019-04-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及锂离子电池
CN110137433A (zh) * 2019-06-03 2019-08-16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向锂离子电池正极片补锂的方法
CN110993939A (zh) * 2019-10-21 2020-04-10 肇庆遨优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亮 等: "锂离子电池预锂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电池》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6011A1 (en) 2021-10-29 2023-05-04 Livent USA Corp. Dry process for forming an electrode
CN114267822A (zh) * 2021-11-25 2022-04-01 东莞市加伏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补锂层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电池
CN114335428A (zh) * 2021-12-30 2022-04-12 重庆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制备方法、电池
CN114335428B (zh) * 2021-12-30 2024-01-30 重庆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制备方法、电池
CN114497773A (zh) * 2022-02-24 2022-05-13 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CN114597345A (zh) * 2022-03-15 2022-06-07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补锂功能的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4597345B (zh) * 2022-03-15 2024-01-02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补锂功能的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4665063B (zh) * 2022-03-28 2023-08-1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补锂复合膜、锂离子电池正极、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4665063A (zh) * 2022-03-28 2022-06-2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补锂复合膜、锂离子电池正极、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WO2023216240A1 (zh) * 2022-05-13 2023-11-1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CN115842097A (zh) * 2022-07-22 2023-03-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片、二次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CN116683059A (zh) * 2023-07-27 2023-09-01 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叠片电池
CN116683059B (zh) * 2023-07-27 2023-12-29 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叠片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23849A (zh) 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0336771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层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1144648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及补锂方法
CN105513828B (zh)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复合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容器
CN112259803B (zh) 一种锂离子叠芯及其应用
WO2022161070A1 (zh) 一种安全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9796A (zh) 一种叠片电芯和锂离子电池
CN111048749A (zh) 一种负极极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61944A (zh) 一种混合超级电容器用复合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混合超级电容器
CN115939308A (zh) 一种补锂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
CN116093417A (zh) 钠离子电池和储能设备
CN114759272A (zh) 一种电极组件及包括其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3036082B (zh) 一种正极极片、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4335420A (zh) 一种补锂安全涂层、正极极片与锂离子电池
CN112687836B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涂布方法
CN114050233A (zh) 一种负极极片及电池
CN110600285B (zh) 一种锂离子电化学储能器件负极的无析锂预嵌锂方法
CN212810380U (zh) 锂离子电池的卷绕极芯和锂离子电池
US9705135B2 (en) Negative electrode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13823851A (zh) 锂离子电池的补锂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3692675B (zh)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5000537A (zh) 一种正极补锂方法
US20160049651A1 (en) Negative electrode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15632158A (zh) 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3823850A (zh) 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