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1832A - 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1832A
CN113631832A CN202080024066.8A CN202080024066A CN113631832A CN 113631832 A CN113631832 A CN 113631832A CN 202080024066 A CN202080024066 A CN 202080024066A CN 113631832 A CN113631832 A CN 113631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assage
piston
chamber
damp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40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下干郎
品田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31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1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2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the annular discs being incorporated within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06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both gas and liquid
    • F16F9/062Bi-tubula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4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annular discs per se, singularly or in comb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具有设于第一通路(72、92)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42)和设于第二通路(172、182)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具备:第一阀座(115),形成于具有筒部(112)与底部(111)的壳体部件(107)的筒部(112);盘阀(105),其外周侧的分离接触部(151)配置为能够与第一阀座(115)分离接触;以及第二阀座(135),其在盘阀(105)的与第一阀座(115)相反的一侧支承盘阀(105)的比分离接触部(151)靠径向内侧,第二通路(172、182)具有:通过将活塞杆(21)切割或者贯通而形成的活塞杆通路部(51);以及室通路部(131),其从活塞杆通路部(51)连通于壳体内室(165)。

Description

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冲器。
本申请基于2019年3月26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9-059207号主张优先权,此处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公开有一种缓冲器,其具有两个在同一行程中开阀的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497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769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63915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在缓冲器中要求构造的简化。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化的缓冲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缓冲器的一方式具有: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其设于在活塞形成的第一通路,产生阻尼力;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其使活塞杆插通而配置于一方的室侧,设于与所述第一通路并列的第二通路,产生阻尼力,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具备:环状的第一阀座,其形成于具有筒部与底部的有底筒状的壳体部件的所述筒部;环状的盘阀,其外周侧的分离接触部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壳体部件的所述第一阀座分离接触;以及第二阀座,其设于所述盘阀的与所述第一阀座相反的一侧,将所述盘阀的比所述分离接触部靠径向内侧支承为能够分离接触,所述第二通路具有:活塞杆通路部,其通过将所述活塞杆切割或者贯通而形成;以及室通路部,其从所述活塞杆通路部连通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底部与所述盘阀之间的壳体内室,在活塞速度为低速的区域中,在所述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闭阀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开阀,在活塞速度大于低速的速度区域中,所述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都开阀。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缓冲器,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盘阀周边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盘阀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盘阀的变形例1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盘阀的变形例2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盘阀的变形例3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盘阀的变形例4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盘阀周边的局部剖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8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以图1~图3、图9~图13中的上侧为“上”,以图1~图3、图9~图13中的下侧为“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是所谓的多筒型的液压缓冲器,具备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油液(省略图示)的缸体2。缸体2具有圆筒状的内筒3与比该内筒3大径且以覆盖内筒3的方式设为同心状的有底圆筒状的外筒4。在内筒3与外筒4之间形成有储液室6。
外筒4包括圆筒状的主干部件11和嵌合并通过焊接固定在主干部件11的下部侧而封堵主干部件11的下部的底部件12。在底部件12的与主干部件11相反的外侧位置,通过焊接固定有安装环13。
缓冲器1具备能够滑动地设于缸体2的内筒3的内部的活塞18。该活塞18在内筒3内划分出作为一方的缸体内室的上室19和作为另一方的缸体内室的下室20这两个室。换言之,活塞18能够滑动地设于缸体2内而将缸体2内划分为一侧的上室19与另一侧的下室20。在内筒3内的上室19以及下室20内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油液。在内筒3与外筒4之间的储液室6内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油液与气体。
缓冲器1具备活塞杆21,该活塞杆21以轴向的一端侧部分配置于缸体2的内筒3的内部而连结固定于活塞18,并且,另一端侧部分向缸体2的外部延伸突出。活塞杆21贯通上室19内,不贯通下室20。由此,上室19是活塞杆21所贯通的杆侧室,下室20是缸体2的底侧的底侧室。
活塞18以及活塞杆21一体地移动。在活塞杆21从缸体2的突出量增加的缓冲器1的伸长行程中,活塞18向上室19侧移动。在活塞杆21从缸体2的突出量减少的缓冲器1的压缩行程中,活塞18向下室20侧移动。
在内筒3以及外筒4的上端开口侧嵌合有杆引导件22,在外筒4的比杆引导件22靠缸体2的外部侧即上侧嵌合有密封部件23。杆引导件22以及密封部件23都呈圆环状。活塞杆21能够滑动地插通于这些杆引导件22以及密封部件23各自的内侧而从缸体2的内部外部延伸突出。
杆引导件22将活塞杆21在限制其径向移动的同时将其支承为能够沿轴向移动,并引导该活塞杆21的移动。密封部件23在其外周部紧贴于外筒4,在其内周部滑动接触于沿轴向移动的活塞杆21的外周部。由此,密封部件23防止内筒3内的油液与外筒4内的储液室6的高压气体以及油液向外部泄漏。
杆引导件22的外周部呈上部比下部大径的台阶状。杆引导件22的外周部在小径的下部嵌合于内筒3的上端的内周部,在大径的上部嵌合于外筒4的上部的内周部。在外筒4的底部件12上设置有划分下室20与储液室6的基阀25。在该基阀25嵌合有内筒3的下端的内周部。外筒4的上端部在径向内侧被铆接而成为卡定部26。该卡定部26与杆引导件22夹持密封部件23。
活塞杆21具有主轴部27、比主轴部27小径的安装轴部28、及安装轴部28的与主轴部27相反的一侧的螺纹轴部31。活塞杆21的主轴部27能够滑动地嵌合于杆引导件22以及密封部件23。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以及螺纹轴部31配置于缸体2内而连结于活塞18等。主轴部27的安装轴部28侧的端部成为在与轴正交方向上扩展的轴台阶部29。
在安装轴部28的外周部,在轴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通路缺口部30。通路缺口部30例如将安装轴部28的外周部以与安装轴部28的中心轴线平行的面切割成平面状而形成。通路缺口部30能够形成将安装轴部28的周向的以180度不同的两处位置以平面状平行地切割而形成的、所谓的两面宽度的形状。安装轴部28的通路缺口部30以外的部分成为圆筒面。螺纹轴部31设于活塞杆21中的缸体2内侧的前端位置。在螺纹轴部31的外周部形成有外螺纹32。
关于缓冲器1,例如活塞杆21从缸体2的突出部分配置于上部而由车身支承。缓冲器1以缸体2侧的安装环13配置于下部而连结于车轮侧。也可以与此相反,缸体2侧由车身支承,活塞杆21连结于车轮侧。
如图2所示,活塞18包括连结于活塞杆21的金属制的活塞主体35、及一体地安装于活塞主体35的外周面而在内筒3内滑动的圆环状的合成树脂制的滑动部件36。
在活塞主体35设有能够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的多个(在图2中,由于剖面的关系,仅图示了一处)通路孔37和能够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的多个(在图2中,由于剖面的关系,仅图示了一处)通路孔39。活塞主体35是烧结品。
在活塞主体35的圆周方向上,多个通路孔37在彼此之间隔着一处通路孔39等间距地形成。多个通路孔37构成通路孔37、39中的半数。多个通路孔37为具有两处拐点的曲柄形状。多个通路孔37的活塞18的轴向一侧(图2的上侧)向活塞18的径向上的外侧开口,活塞18的轴向另一侧(图2的下侧)向比一侧靠活塞18的径向上的内侧开口。在活塞主体35的轴向的下室20侧,形成有使多个通路孔37连通的圆环状的环状槽55。
在环状槽55的下室20侧设有将环状槽55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开闭而产生阻尼力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配置于下室20侧,使得多个通路孔37内以及环状槽55内的通路成为如下伸长侧的通路:在活塞18向上室19侧移动时、换句话说是伸长行程中,油液从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朝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对于这多个通路孔37内以及环状槽55内的通路设置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成为如下伸长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抑制油液从伸长侧的多个通路孔37内以及环状槽55内的通路向下室20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
构成通路孔37、39中的剩余的半数的通路孔39在活塞主体35的圆周方向上在彼此之间隔着一处通路孔37等间距地形成。
多个通路孔39为具有两处拐点的曲柄形状。关于多个通路孔39,活塞18的轴线方向另一侧(图2的下侧)在活塞18的径向上的外侧开口,活塞18的轴线方向一侧(图2的上侧)在比另一侧靠活塞18的径向上的内侧开口。在活塞主体35,在轴向的上室19侧形成有使多个通路孔39连通的圆环状的环状槽56。
在环状槽56的上室19侧设有将多个通路孔39内以及环状槽56内的通路开闭而产生阻尼力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配置于上室19侧,使得多个通路孔39内以及环状槽56内的通路成为如下压缩侧的通路:在活塞18向下室20侧的移动时、换句话说是在压缩行程中,油液从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朝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对于这多个通路孔39内以及环状槽56内的通路设置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成为如下压缩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抑制油液从压缩侧的多个通路孔39内以及环状槽56内的通路向上室19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
活塞主体35呈大致圆板形状。在活塞主体35的径向的中央,沿轴向贯通地形成有供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插入的插入孔44。插入孔44具有使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嵌合的轴向一侧的小径孔部45和比小径孔部45大径的轴向另一侧的大径孔部46。
在活塞主体35的轴向的下室20侧的端部,在比环状槽55的下室20侧的开口靠活塞主体35的径向上的内侧形成有圆环状的内侧座部47。在活塞主体35的轴向的下室20侧的端部,在比环状槽55的下室20侧的开口靠活塞主体35的径向上的外侧,形成有构成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的一部分的圆环状的阀座部48。
在活塞主体35的轴向的上室19侧的端部,在比环状槽56的上室19侧的开口靠活塞主体35的径向上的内侧形成有圆环状的内侧座部49。在活塞主体35的轴向的上室19侧的端部,在比环状槽56的上室19侧的开口靠活塞主体35的径向上的外侧,形成有构成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的一部分的圆环状的阀座部50。
活塞主体35的插入孔44的大径孔部46设于比小径孔部45靠轴向的内侧座部47侧。活塞主体35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与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重合轴向的位置而始终连通。
在活塞主体35中,比阀座部48靠径向外侧呈轴线方向高度比阀座部48低的台阶状。在该台阶状的部分配置有压缩侧的通路孔39的下室20侧的开口。同样,在活塞主体35中,比阀座部50靠径向外侧呈轴线方向高度比阀座部50低的台阶状。在该台阶状的部分配置有伸长侧的通路孔37的上室19侧的开口。
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包含活塞18的阀座部50。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从轴向的活塞18侧起依次具有一个盘62、同一内径以及同一外径的多个(具体而言是四个)盘63、和同一内径以及同一外径的多个(具体而言是两个)盘64。在位于盘64的与盘63相反的一侧的部位,从盘64侧起依次设有一个盘65、一个盘66、及一个环状部件67。环状部件67抵接于活塞杆21的轴台阶部29。盘62~66以及环状部件67为金属制。盘62~66以及环状部件67都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
盘62成为比活塞18的内侧座部49的外径大径并且比阀座部50的内径小径的外径。盘62始终抵接于内侧座部49。多个盘63成为与活塞18的阀座部50的外径大致同等的外径。多个盘63能够落座于阀座部50。
多个盘64成为比盘63的外径小径的外径。盘65成为比盘64的外径小径并且比活塞18的内侧座部49的外径小径的外径。盘66成为比盘64的外径大径并且比盘63的外径小径的外径。环状部件67成为比盘66的外径小径并且比活塞杆21的轴台阶部29的外径大径的外径。环状部件67相比于盘62~66更厚且刚性更高。
由薄金属板构成的多个盘63以及多个盘64构成了能够挠曲且能够相对于阀座部50离开、落座的压缩侧的主阀71。主阀71通过从阀座部50离开而使环状槽56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9内的通路连通于上室19,并且抑制与阀座部50之间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环状部件67与盘66一同限制主阀71向打开方向的规定以上的变形。
在开阀时出现的主阀71以及阀座部50之间的通路与环状槽56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9内的通路构成了油液通过活塞18的向下室20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的压缩侧的第一通路72。由此,第一通路72形成于活塞18。
产生阻尼力的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包含主阀71与阀座部50。由此,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设于该第一通路72。第一通路72设于包含阀座部50的活塞18,在活塞杆21以及活塞18向压缩侧移动时供油液通过。
在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中,在阀座部50以及抵接于其的主阀71的任一方都未形成有即使它们处于抵接状态也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即,如果阀座部50以及主阀71在整周上处于抵接状态,则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不会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换言之,第一通路72未形成有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并非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通路。
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包含活塞18的阀座部48。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从轴向的活塞18侧起依次具有一个盘82和同一内径以及同一外径的多个(具体而言是五个)盘83。在盘83的与盘82相反的一侧设有同一内径以及同一外径的多个(具体而言是二个)盘84。盘82~84为金属制,都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
盘82成为比活塞18的内侧座部47的外径大径且比阀座部48的内径小径的外径。盘82始终抵接于内侧座部47。如图3所示,在盘82上从比径向的内侧座部47靠外侧的中途位置至内周缘部形成有缺口部88。缺口部88使环状槽55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始终连通于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以及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缺口部88在盘82的冲压成形时形成。
如图2所示,多个盘83成为与活塞18的阀座部48的外径大致同等的外径。多个盘83能够落座于阀座部48。盘84成为比盘83的外径小径并且比活塞18的内侧座部47的外径小径的外径。
由薄金属板构成的多个盘83构成了能够挠曲且能够相对于阀座部48离开、落座的伸长侧的主阀91。主阀91从阀座部48离开,从而使环状槽55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连通于下室20,并且抑制与阀座部48之间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
在开阀时出现的主阀91以及阀座部48之间的通路、和环状槽55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构成了油液通过活塞18向上室19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的伸长侧的第一通路92。由此,第一通路92形成于活塞18。
产生阻尼力的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包含主阀91与阀座部48。由此,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设于该第一通路92。第一通路92设于包含阀座部48的活塞18,在活塞杆21以及活塞18向伸长侧移动时供油液通过。
在阀座部48以及抵接于其的主阀91的任一方,都未在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形成有即使即使它们处于抵接状态也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即,如果阀座部48以及主阀91在整周上处于抵接状态,则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不会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换言之,第一通路92未形成有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并非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通路。
在伸长侧的主阀91的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从主阀91侧起,上述的多个盘84、一个盘101、一个盘102、一个盘103、一个盘104、一个盘阀105、同一内径以及同一外径的多个(具体而言是两个)盘106、一个壳体部件107依次使各自的内侧与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嵌合而设置。
在活塞杆21上,在安装轴部28的与主轴部27相反的一侧、并且是比壳体部件107向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突出的部分形成有螺纹轴部31。在该螺纹轴部31的外螺纹32螺合有螺母108。螺母108抵接于壳体部件107。螺纹轴部31具有螺合于螺母108的完全螺纹部即外螺纹32、和安装轴部28侧的端部的不完全螺纹部109。壳体部件107覆盖该不完全螺纹部109。
盘101~104、盘阀105、盘106以及壳体部件107都为金属制。盘101~104、盘阀105以及盘106都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壳体部件107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圆环状。
壳体部件107为有底筒状的一体成形品。壳体部件107具有有孔圆板状的底部111、从底部111的外周缘部向底部111的轴向一侧突出的圆环状的外侧筒部112(筒部)、及从底部111的内周缘部向与外侧筒部112相同的一侧突出的圆环状的内侧筒部113。外侧筒部112与内侧筒部113配置为同轴状。外侧筒部112的轴向长度比内侧筒部113长。壳体部件107以底部111位于比外侧筒部112以及内侧筒部113靠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的朝向配置。壳体部件107在底部111的内周部嵌合于安装轴部28,覆盖不完全螺纹部109。
外侧筒部112呈在整周上连续的圆环状。外侧筒部112的内周面成为越是在轴向上远离底部111越大径的锥面。外侧筒部112的外周面与底部111的外周面构成了同一圆筒面。外侧筒部112的轴向上的与底部111相反的一侧的前端面成为与壳体部件107的中心轴线正交的平面。
外侧筒部112的前端面以及内周面的边界侧的角缘部呈圆环状。成为供盘阀105离开、落座的第一阀座115。由此,第一阀座115在壳体部件107的外侧筒部112形成为环状。
内侧筒部113的外周面成为越在轴向上远离底部111越小径的锥面。其轴向上的与底部111相反的一侧的前端面成为与壳体部件107的中心轴线正交的平面。在内侧筒部113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前端面开口且沿径向贯通的通路槽121。由此,内侧筒部113并非在整周上连续的形状,而是沿周向断续地形成。
壳体部件107在其径向的中央形成有沿轴向贯通底部111以及内侧筒部113而供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以及螺纹轴部31插通的插通孔125。插通孔125具有使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嵌合并且覆盖螺纹轴部31的不完全螺纹部109的轴向一侧的小径孔部126、及比小径孔部126大径的轴向另一侧的大径孔部127。大径孔部127贯通内侧筒部113而形成至底部111的轴向的内侧筒部113侧,小径孔部126形成于底部111的轴向的与内侧筒部113相反的一侧。由此,多个通路槽121全部在大径孔部127的内周面开口。
大径孔部127内的通路与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重合轴向的位置而始终连通。内侧筒部113的通路槽121内的室通路部131与大径孔部127内的通路始终连通。
在壳体部件107的底部111的轴向的范围内配置有不完全螺纹部109。在壳体部件107的底部111的轴向的范围内配置有壳体部件107的底部111的轴向两侧的安装轴部28以及外螺纹32。壳体部件107使底部111在小径孔部126嵌合于安装轴部28而在径向上定位。
盘101的外径比盘84的外径大径,厚度比盘84厚。盘102的外径比盘101的外径大径,厚度比盘101薄。盘103的外径比盘102的外径大径,厚度比盘101薄且比盘102厚。盘104的外径比盘103的外径大径,厚度比盘103薄。由此,盘101~104在轴向上越接近壳体部件107的底部111外径越大。
盘104的外径比壳体部件107的外侧筒部112的前端面的内径、换言之是第一阀座115的内径小径。盘104的底部111侧的端面在轴向上比壳体部件107的外侧筒部112的前端面、换言之是第一阀座115的与底部111相反的一侧的前端面靠底部111侧地配置。
盘104在轴向的壳体部件107侧的圆环状的外周部供盘阀105离开、落座。盘104与层叠于其的盘101~103一起构成了供盘阀105离开、落座的第二阀座135。换言之,第二阀座135在落座时支承盘阀105。由盘101~104构成的第二阀座135使活塞杆21向径向内侧插通。
第二阀座135在径向内侧上相对于壳体部件107的第一阀座115分离地配置,位于轴向的底部111侧。盘101~104在轴向上越远离壳体部件107外径越成为小径。盘101~104由较薄的金属板构成,因此由盘101~104构成的第二阀座135成为能够挠曲的结构。与此相对,壳体部件107的第一阀座115与第二阀座135相比刚性更高,基本上不会挠曲。第二阀座135通过变更盘101~104各自的厚度、外径进而是各数等,能够调整盘阀105的支承刚性。
盘106的外径比盘104的外径小径。盘106与盘84的外径成为同等的外径。盘106的外径与壳体部件107的内侧筒部113的与底部111相反的一侧的前端面的外径成为同等的外径。
盘阀105由较薄的金属板构成,能够挠曲。盘阀105在组装于缓冲器1之前的自然状态下,整体呈平板状。处于自然状态的盘阀105如图4所示那样具有:有孔圆形平板状的外侧环状部141;有孔圆形平板状的内侧环状部142,具有比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径小径的外径,配置于外侧环状部141的径向内侧;以及将外侧环状部141与内侧环状部142连接的多个、具体而言是两个支承部143。在外侧环状部141与内侧环状部142之间除了两个支承部143以外为空间。盘阀105呈镜面对称的形状。
外侧环状部141的外周面以及内周面均为圆形且配置为同心状,换言之,呈径向的宽度一定的圆环状。内侧环状部142也是外周面以及内周面均为圆形且配置为同心状,换言之,呈径向的宽度一定的圆环状。两个支承部143配置于内侧环状部142与外侧环状部141之间。两个支承部143在内侧环状部142以同心状支承外侧环状部141。
如图3所示,内侧环状部142在内侧使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插通。内侧环状部142的内径能够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外径比盘104的外径、即第二阀座135的外径小径。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径与壳体部件107的内侧筒部113的前端面的外径以及盘106的外径同等。由此,盘阀105的内侧环状部142与盘101~104一起被盘84与盘106在轴向上夹紧。
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径比盘104的外径、即第二阀座135的外径小径。外侧环状部141的外径比壳体部件107的外侧筒部112的前端面的内径、即第一阀座115的直径大径。外侧环状部141的外径、即盘阀105的外径比主阀91的外径大径。
外侧环状部141的外周侧的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分离接触部)能够与壳体部件107的第一阀座115分离接触。若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在整周上落座于第一阀座115,则外侧环状部141封堵第一阀座115的间隙。外侧环状部141若离开第一阀座115则开放与第一阀座115的间隙。
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侧的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能够与盘104的第二阀座135分离接触。若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在整周上落座于第二阀座135,则外侧环状部141封堵第二阀座135的间隙。外侧环状部141若离开第二阀座135则将与第二阀座135的间隙开放。在外侧环状部141处于落座于第二阀座135的状态时,盘104封堵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与内侧环状部142的间隙。
由此,盘阀105配置为外周侧的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能够与壳体部件107的第一阀座115分离接触。第二阀座135设于盘阀105的轴向的与第一阀座115相反的一侧,将盘阀105的比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靠径向内侧的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支承为能够分离接触。
如图4所示,两个支承部143具有两处外侧连接部161、两处内侧连接部162、及两处连结臂部163。
两处外侧连接部161在盘阀105的径向上在比中心靠同一侧沿盘阀105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与外侧环状部141连接。两处外侧连接部161都从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缘部向外侧环状部141的径向内侧突出。
两处内侧连接部162在盘阀105的径向上在比中心靠同一相反侧、即与两处外侧连接部161相反的一侧沿盘阀105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且与内侧环状部142连接。两处内侧连接部162都从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缘部向内侧环状部142的径向外侧突出。
两处内侧连接部162的间隔大于两处外侧连接部161的间隔。将两处内侧连接部162连结的直线和将两处外侧连接部161连结的直线平行。由此,将连结两处内侧连接部162的直线的中点和连结两处外侧连接部161的直线的中点连结的直线通过内侧环状部142以及外侧环状部141的中心、即盘阀105的中心。在一方在盘阀105的周向上靠近的外侧连接部161与内侧连接部162的距离与在另一方在盘阀105的周向上靠近的外侧连接部161与内侧连接部162的距离同等。该距离比将两处内侧连接部162连结的距离长,且比将两处外侧连接部161连结的距离长。
两处连结臂部163分别设为使在盘阀105的周向上靠近的外侧连接部161与内侧连接部162连接。即,一方的连结臂部163使在一方在盘阀105的周向上靠近的一方的外侧连接部161与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连接。由这些外侧连接部161与内侧连接部162构成了一方的支承部143。另一方的连结臂部163使在另一方在盘阀105的周向上靠近的另一方的外侧连接部161与另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连接。由这些外侧连接部161与内侧连接部162构成了另一方的支承部143。
两处连结臂部163沿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面以及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面以圆弧状延伸,与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配置在同心的同一圆上。两处连结臂部163距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面的径向距离和距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面的径向距离同等。
如图3所示,若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在内周侧的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落座于第二阀座135,则构成第二阀座135的盘104将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与内侧环状部142之间切断。换言之,第二阀座135设为能够切断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与内侧环状部142之间。
盘阀105、多个盘106、及壳体部件107在它们的内侧形成了壳体内室165。壳体部件107的底部111的轴向的与外侧筒部112以及内侧筒部113相反的一侧的规定范围覆盖活塞杆21的不完全螺纹部109。壳体部件107的该范围成为垫圈部166。壳体部件107的外侧筒部112、内侧筒部113、底部111的轴向的外侧筒部112以及内侧筒部113侧的规定范围成为形成室通路部131以及壳体内室165的壳体部167。换言之,壳体部件107包含形成室通路部131以及壳体内室165的壳体部167和覆盖活塞杆21的不完全螺纹部109的垫圈部166而一体成形。
在垫圈部166的轴向的范围内配置有不完全螺纹部109。在垫圈部166的轴向的范围内配置有垫圈部166的轴向两侧的安装轴部28以及外螺纹32。壳体部件107以垫圈部166嵌合于安装轴部28从而在径向上被定位。垫圈部166覆盖不完全螺纹部109,使得盘106等能够与安装轴部28完全重合轴向位置而适当地嵌合。螺母108能够与作为完全螺纹部的外螺纹32完全重合轴向位置而适当地螺合。垫圈部166也发挥螺母108的紧固轴力的稳定化以及均衡化的作用。
壳体内室165经由内侧筒部113的通路槽121内的室通路部131而始终连通于大径孔部127内的通路与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换言之,室通路部131从活塞杆通路部51连通于底部111与盘阀105之间的壳体内室165。由此,壳体内室165经由通路槽121内的室通路部131、壳体部件107的大径孔部127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活塞18的环状槽55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如图2所示那样始终连通于上室19。
盘阀105的包含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的内周侧构成了能够相对于第二阀座135离开、落座的副阀171。副阀171设于上室19以及下室20中的下室20侧。副阀171设于下室20以及壳体内室165中的壳体内室165侧。
副阀171离开第二阀座135,从而经由与第二阀座135的间隙、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之间的通路使下室20与壳体内室165连通。由此,副阀171使下室20连通于上室19。此时,副阀171抑制与第二阀座135之间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副阀171是在从下室20使油液经由与第二阀座135的间隙向壳体内室165流入时打开的流入阀。副阀171是限制油液经由从壳体内室165向下室20的第二阀座135的间隙流出的单向阀。
在开阀时出现的副阀171以及第二阀座135之间的通路、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之间的通路、壳体内室165、壳体部件107的通路槽121内的室通路部131以及大径孔部127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环状槽55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构成了供油液通过活塞18向下室20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的第二通路172。第二通路172成为如下压缩侧的通路:在活塞18向下室20侧移动时、换句话说是在压缩行程中,供油液从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朝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
第二通路172包含切割活塞杆21而形成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换言之,第二通路172的一部分通过切割活塞杆21而形成。除了切割活塞杆21而形成以外,也可以以一端在壳体部件107的大径孔部127内的通路开口、另一端在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开口的方式,以孔状贯通活塞杆21的内部而形成活塞杆通路部51。由此,第二通路172具有将活塞杆21切割或者贯通而形成的活塞杆通路部51、和从活塞杆通路部51连通于壳体部件107的底部111与盘阀105之间的壳体内室165的室通路部131。
副阀171与第二阀座135设于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构成了将该第二通路172开闭、抑制油液从该第二通路172向上室19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的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构成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的副阀171是压缩侧的副阀。由副阀171与第二阀座135构成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使活塞杆21向径向内侧插通。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配置于两个上室19以及下室20中的一方的下室20侧。
在第二通路172中,在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处于打开状态时,图3所示的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在流路截面面积固定的部分之中变得最窄而比前后节流。由此,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成为第二通路172中的节流部175。节流部175配置于副阀171开阀而在第二通路172中流过油液时的油液的流动的比副阀171靠下游侧。换言之,如图2所示,节流部175配置于第二通路172中的比副阀171靠上室19侧。
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在第二阀座135以及抵接于其的副阀171的任一方中都未形成有即使它们处于抵接状态也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即,如果第二阀座135以及副阀171在整周上处于抵接状态,则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不会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换言之,第二通路172未形成有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并非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通路。
能够连通上室19与下室20的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与同样能够连通上室19与下室20的压缩侧的通路即第一通路72并列。在第一通路72设有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在第二通路172设有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由此,都为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并列地配置。
盘阀105的包含外侧环状部141的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的外周侧构成了能够相对于第一阀座115离开、落座的副阀181。副阀181设于上室19以及下室20中的下室20侧。副阀181设于下室20以及壳体内室165中的下室20侧。
副阀181离开第一阀座115,从而经由与第一阀座115的间隙而使壳体内室165与下室20连通,由此使上室19连通于下室20。此时,副阀181抑制与第一阀座115之间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副阀181是从壳体内室165内经由与第一阀座115的间隙向下室20排出油液时打开的排出阀。副阀181是限制油液从下室20经由与第一阀座115的间隙向壳体内室165内流入的单向阀。
活塞18的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以及环状槽55内、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壳体部件107的大径孔部127内的通路以及通路槽121内的室通路部131、壳体内室165、在开阀时出现的副阀181以及第一阀座115之间的通路构成了供油液通过活塞18向上室19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的第二通路182。第二通路182成为如下伸长侧的通路:在活塞18向上室19侧移动时,换句话说是在伸长行程中,供油液从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
第二通路182包含将活塞杆21切割而形成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换言之,其一部分通过将活塞杆21切割而形成。除了将活塞杆21切割而形成以外,如上述那样,也可以以孔状贯通活塞杆21的内部而形成活塞杆通路部51。由此,第二通路182具有将活塞杆21切割或者贯通而形成的活塞杆通路部51、和从活塞杆通路部51连通于壳体部件107的底部111与盘阀105之间的壳体内室165的室通路部131。
副阀181和形成于壳体部件107的外侧筒部112的环状的第一阀座115设于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构成了将该第二通路182开闭、抑制油液从该第二通路182向下室20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的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换言之,该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的第一阀座115设于壳体部件107。构成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的副阀181是伸长侧的副阀。由副阀181与第一阀座115构成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使活塞杆21向径向内侧插通,配置于两个上室19以及下室20中的一方的下室20侧。
在第二通路182中,在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处于打开状态时,图3所示的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在流路截面面积固定的部分之中变得最窄而比前后节流。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也在第二通路182中成为节流部175。节流部175在第二通路172、182中共用。节流部175配置于副阀181开阀而在第二通路182中流过油液时的油液的流动的比副阀181靠上游侧。换言之,节流部175如图2所示,配置于第二通路182中的比副阀181靠上室19侧。节流部175通过将构成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的部件中的抵接于活塞18的盘82切割而形成。
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在第一阀座115以及抵接于其的副阀181的任一方都未形成有即使它们处于抵接状态也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即,如果第一阀座115以及副阀181在整周上处于抵接状态,则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不会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换言之,第二通路182未形成有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部。第二通路182并非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通路。
关于缓冲器1,至少作为在活塞18内沿轴向使油液通过的流动,上室19与下室20仅能够经由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连通。由此,缓冲器1至少在沿轴向通过活塞18内的油液的通路上未设有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部。
能够连通上室19与下室20的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与同样能够连通上室19与下室20的伸长侧的通路即第一通路92除了上室19侧的多个通路孔37内以及环状槽55内的通路之外并列。在并列部分,在第一通路92设有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在第二通路182设有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由此,都为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并列地配置。
根据以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具备:环状的第一阀座115,形成于具有底部111、外侧筒部112与内侧筒部113的有底筒状的壳体部件107的外侧筒部112;环状的盘阀105,其外周侧的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配置为能够与壳体部件107的第一阀座115分离接触;以及第二阀座135,设于盘阀105的与第一阀座115相反的一侧,将盘阀105的比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靠径向内侧的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支承为能够分离接触。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设于第二通路172的端部位置。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设于第二通路182的端部位置。
如图1所示,在外筒4的底部件12与内筒3之间设有上述的基阀25。该基阀25具有分隔下室20与储液室6的基阀部件191、设于该基阀部件191的下侧换句话说是储液室6侧的盘192、设于基阀部件191的上侧换句话说是下室20侧的盘193、及将盘192以及盘193安装于基阀部件191的安装销194。
基阀部件191呈圆环状,在径向的中央插通安装销194。在基阀部件191形成有能够使油液在下室20与储液室6之间流通的多个通路孔195、及在比这些通路孔195靠基阀部件191的径向的外侧能够使油液在下室20与储液室6之间流通的多个通路孔196。储液室6侧的盘192允许油液从下室20经由通路孔195向储液室6的流动,另一方面,抑制油液从储液室6经由通路孔195向下室20的流动。盘193允许油液从储液室6经由通路孔196向下室20的流动,另一方面,抑制油液从下室20经由通路孔196向储液室6的流动。
盘192利用基阀部件191构成了在缓冲器1的压缩行程中开阀而从下室20向储液室6流入油液、并且产生阻尼力的压缩侧的阻尼阀机构197。利用盘193与基阀部件191构成了在缓冲器1的伸长行程中开阀而从储液室6向下室20内流入油液的吸入阀机构198。另外,吸入阀机构198主要发挥如下功能:使油液从储液室6流向下室20而实质上不产生阻尼力,以补偿因活塞杆21从缸体2的伸出而产生的液体的不足量。
如图2所示,在活塞杆21上组装活塞18等的情况下,一边使活塞杆21的螺纹轴部31以及安装轴部28插通,一边在轴台阶部29依次重叠环状部件67、盘66、盘65、多个盘64、多个盘63、盘62、及活塞18。此时,活塞18成为小径孔部45位于比大径孔部46靠轴台阶部29侧的朝向。除此之外,一边使螺纹轴部31以及安装轴部28插通,一边在活塞18依次重叠盘82、多个盘83、多个盘84、盘101、盘102、盘103、盘104、盘阀105、多个盘106、及壳体部件107。此时,壳体部件107成为外侧筒部112以及内侧筒部113位于比底部111靠活塞18侧的朝向。壳体部件107以内侧筒部113抵接于盘106,以外侧筒部112抵接于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
在该状态下,使螺母108螺合于比壳体部件107突出的活塞杆21的螺纹轴部31的外螺纹32,利用螺母108与轴台阶部29在轴向上夹紧它们的内周侧。
在该状态下,主阀71经由盘62被活塞18的内侧座部49与盘65夹紧内周侧。与此同时,主阀71在整周上抵接于活塞18的阀座部50。在该状态下,主阀91经由盘82被活塞18的内侧座部47与盘84夹紧内周侧。与此同时,主阀91在整周上抵接于活塞18的阀座部48。
在该状态下,构成第二阀座135的盘101~104和盘阀105被盘84与盘106夹紧内周侧。
此时,盘阀105在内侧环状部142被夹紧。图4所示的支承部143以及外侧环状部141未被夹紧。与此同时,如图2所示,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71在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从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在整周上抵接于第二阀座135。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81在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从活塞18侧在整周上抵接于第一阀座115。
如上述那样,第二阀座135位于比第一阀座115靠轴向的底部111侧、即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因此,同时抵接于第一阀座115以及第二阀座135的外侧环状部141以越靠径向内侧越在轴向上远离活塞18的方式以锥状变形。换言之,外侧环状部141以第一阀座115侧的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比第二阀座135侧的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在轴向上位于活塞18侧的方式以锥状变形。
都为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中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的主阀91通过多个盘83层叠而构成。因此,相比于由一个盘阀105构成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的副阀181,刚性高且开阀压高。由此,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比规定值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中,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闭阀的状态下,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开阀。在活塞速度为该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都开阀。副阀181是在活塞速度为极低速的区域开阀而产生阻尼力的极低速阀。
即,在伸长行程中,活塞18向上室19侧移动,使得上室19的压力变高,下室20的压力降低。然而,由于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的哪一方中都没有固定节流部,因此直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开阀为止都未流过油液。因此,在活塞速度小于第一规定值v1的伸长行程中,阻尼力急剧地上升。在活塞速度比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开阀的第一规定值v1高速的区域、并且是相比于比第一规定值v1高速的第二规定值v2低速的极低速区域(v1以上且小于v2)中,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闭阀的状态下,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开阀。
即,副阀181离开第一阀座115,利用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由此,上室19的油液经由活塞18的多个通路孔37内以及环状槽55内的通路、节流部175、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壳体部件107的大径孔部127内的通路以及通路槽121内的室通路部131、壳体内室165、副阀181以及第一阀座115之间的通路而流向下室20。由此,即使在活塞速度为比第二规定值v2低速的极低速区域(v1以上且小于v2),也可获得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特性)的阻尼力。
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第二规定值v2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在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仍为开阀的状态下,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开阀。即,副阀181离开第一阀座115,利用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使油液从上室19流向下室20。此时,利用在第二通路182中设于比主阀91靠下游侧的节流部175使油液的流动节流,使得施加于主阀91的压力变高,差压提高。主阀91离开阀座部48而利用伸长侧的第一通路92使油液从上室19流向下室20。由此,上室19的油液经由多个通路孔37内以及环状槽55内的通路、主阀91以及阀座部48之间的通路而流向下室20。
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第二规定值v2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上室19与下室20的差压大于第一规定值v1以上且小于第二规定值v2的低速区域,但由于第一通路92没有基于节流部的节流,因此能够通过主阀91开阀使油液经由第一通路92以大流量流动。而且,利用节流部175将第二通路182节流,从而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81侧的变形。
此时,从下室20与壳体内室165向关闭状态的副阀171施加相反方向的压力。即使上室19与下室20的差压变大,下室20与壳体内室165也通过副阀181打开而连通。由于在第二通路182中在比副阀171靠上游侧形成有节流部175,因此壳体内室165的压力上升相对于上室19的压力上升变得缓慢,抑制壳体内室165与下室20的压力差变大。由此,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关闭状态的副阀171侧受到的壳体内室165与下室20的压力差变大。由此,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71侧被施加从壳体内室165侧朝向下室20侧的较大的背压。由此,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71侧的变形。
缓冲器1在伸长行程中以第一通路92与第二通路182的并排设置从上室19向下室20流过油液的流路,且并列设置有主阀91与副阀181。节流部175与副阀181以串联的方式连接。
如以上那样,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第二规定值v2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主阀91开阀从而能够使油液经由第一通路92以大流量流动。由此,流经副阀181以及第一阀座115之间的通路的流量变小。因此,能够降低副阀181的阀刚性。由此,例如能够使活塞速度为通常速度区域(v2以上)中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的增加率降低等。换言之,能够使通常速度区域(v2以上)中的伸长侧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的增加率的倾斜相比于极低速区域(v2小于)放平。由此,能够扩大设计自由度。
都在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中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的主阀71通过多个盘63、64层叠而构成,因此相比于由一个盘阀105构成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的副阀171,刚性高且开阀压高。由此,在压缩行程中,在活塞速度比规定值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中,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闭阀的状态下,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开阀,在活塞速度为该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都开阀。
副阀171是在活塞速度为极低速的区域开阀而产生阻尼力的极低速阀。
即,在压缩行程中,活塞18向下室20侧移动而使得下室20的压力变高,上室19的压力降低。由于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的哪一方中都没有固定节流部,因此直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开阀为止都不流过油液。因此,阻尼力急剧地上升。在活塞速度为比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开阀的第三规定值高速的区域、并且是相比于比第三规定值高速的第四规定值更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中,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闭阀的状态下,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开阀。
即,副阀171离开第二阀座135而利用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使下室20与上室19连通。由此,下室20的油液经由副阀171以及第二阀座135之间的通路、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之间的通路、壳体内室165、壳体部件107的通路槽121内的室通路部131以及大径孔部127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节流部175、活塞18的环状槽55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而流向上室19。由此,即使在活塞速度比第四规定值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也可获得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特性)的阻尼力。
在压缩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上述第四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在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仍为开阀的状态下,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开阀。即,副阀171离开第二阀座135,利用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使油液从下室20流向上室19。此时,第二通路172利用节流部175使油液的流量节流,因此在主阀71产生的差压变大。主阀71离开阀座部50,利用压缩侧的第一通路72使油液从下室20流向上室19。由此,下室20的油液经由多个通路孔39内以及环状槽56内的通路、主阀71以及阀座部50之间的通路而流动。由此,即使在活塞速度为第四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也可获得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通常速度区域中的压缩侧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增加率比极低速区域中的压缩侧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增加率低。换言之,能够使通常速度区域中的压缩侧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的增加率的倾斜比极低速区域放平。
在压缩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第四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比低速区域大。由于第一通路72没有基于节流部的节流,因此能够通过主阀71开阀而使油液经由第一通路72以大流量流动。由此,流经副阀171的流量变小,因此能够降低副阀171的阀刚性。由此,能够使活塞速度为通常速度区域的阻尼力降低等,能够扩大设计自由度。
此时(在活塞速度快的情况下),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变大,但是通过由节流部175将第二通路172节流,使得经由节流部175连通于上室19的壳体内室165内的压力成为下室20与上室19之间的压力,因此能够抑制下室20的差压变得过大。而且,能够通过主阀71开阀而使油液经由第一通路72以大流量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71侧的变形。
此时,关闭状态的副阀181被从下室20与壳体内室165施加相反方向的压力。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较大,但是下室20与壳体内室165通过副阀171打开而连通,在壳体内室165与上室19之间设有节流部175。因此,能够抑制壳体内室165内的压力过度降低,能够与下室20的压力上升相应地使壳体内室165的压力也上升。由此,在副阀181的上游侧与下游侧的面产生的差压较小,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81侧被施加从下室20侧朝向壳体内室165侧的较大的背压。
以上的缓冲器1在压缩行程中以第一通路72与第二通路172的并排设置从下室20向上室19流过油液的流路,且并列设置有主阀71与副阀171。节流部175在第二通路172中与副阀171以串联的方式连接。
另外,在压缩行程中,基于阻尼阀机构197的阻尼力特性也成为匹配的特性。
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上室19与下室20的差压变大。下室20与壳体内室165通过副阀181的开阀连通,并且能够利用在形成于比副阀171靠上游侧的节流部175抑制壳体内室165的压力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71侧的背压引起的变形。在压缩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第四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比低速区域大。通过利用第一通路72使油液以大流量流动,并利用节流部175对第二通路172的比副阀171靠下游侧进行节流,能够抑制副阀171的变形。由此,能够提高副阀171的耐久性。
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上室19与下室20的差压比低速区域大。通过利用第一通路92使油液以大流量流动,并利用节流部175对第二通路182进行节流,从而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81侧的变形。在压缩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第四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变大。下室20与壳体内室165通过副阀171的开阀而连通,并且壳体内室165利用设于其与上室19之间的节流部175将油液向上室19的流动节流。因此,下室20与壳体内室165的差压较小,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81侧的背压引起的变形。由此,能够提高副阀181的耐久性。
由于具有在压缩行程以及伸长行程中独立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因此阻尼力特性的设定的自由度变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3中记载了具有两个在同一行程中开阀的阀的缓冲器。若具有两个在同一行程中开阀的阀,则有构造变得复杂、部件数量增加、轴向长度长大化等课题。在这种缓冲器中,要求构造的简化。
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具有在伸长行程中开阀的两个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具有在压缩行程下开阀的两个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即使是这种构成,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也成为如下构造,具备:环状的第一阀座115,形成于具有底部111与外侧筒部112的有底筒状的壳体部件107的外侧筒部112;环状的盘阀105,其外周侧的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配置为能够与壳体部件107的第一阀座115分离接触;以及第二阀座135,设于盘阀105的与第一阀座115相反的一侧,将盘阀105的比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靠径向内侧的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支承为能够分离接触。
因此,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化,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减少以及轴向长度的长大化。
构成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的盘阀105具有:配置为能够与第一阀座115以及第二阀座135分离接触的外侧环状部141;使活塞杆21插通的内侧环状部142;以及将它们连接的支承部143。因此,能够利用内侧环状部142以及支承部143抑制与第一阀座115以及第二阀座135分离接触而开闭的外侧环状部141的径向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使外侧环状部141与未连结于其他部分的自由阀大致同样地动作。
两个支承部143在盘阀105的径向上,在比中心靠同一侧使沿盘阀105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处外侧连接部161与外侧环状部141连接。两个支承部143在盘阀105的径向上,在比中心靠同一相反侧使沿盘阀105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处内侧连接部162与内侧环状部142连接。以使在盘阀105的周向上靠近的外侧连接部161与内侧连接部162连接的方式设有两处连结臂部163。并且,两处内侧连接部162的间隔比两处外侧连接部161的间隔宽。由此,支承部143能够适当地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相对于内侧环状部142、即活塞杆21以及壳体部件107的径向的位置偏移,并且良好地使外侧环状部141与自由阀相同地动作。
由于支承盘阀105的第二阀座135为能够挠曲的构成,因此能够盘阀105的支承点的刚性,提高了在盘阀105被第二阀座135支承的状态下开阀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的调整自由度。
壳体部件107具有形成室通路部131以及壳体内室165的壳体部167、覆盖活塞杆21的不完全螺纹部109的垫圈部166。因此,这与使它们分体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少部件数量。
在第二通路182的副阀181开阀的伸长行程时的流动的副阀181的上游侧配置有节流部175。由此,在压缩行程时,从下室20打开副阀171而流入壳体内室165内并流向上室19的油液的流动由节流部175来节流。因此,壳体内室165与下室20的差压变小,从下室20受到背压的关闭状态的副阀181从壳体内室165受到与下室20同等的压力。因而,可抑制所受到的背压(差压)。由此,能够提高副阀181的耐久性。
第二通路172、182并非始终连通的通路,没有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因此,抑制副阀181受到的背压的效果较好。
由于节流部175是将但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中的抵接于活塞18的盘82切割而形成。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节流部175。
由于第二通路172、182各自的一部分通过切割活塞杆21而形成。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二通路172、182。
壳体内室165与下室20的差压在伸缩两个行程中不会变大。因此,能够作为盘阀105使用薄板的冲压部件,在盘阀105的制造性以及轻量化的方面较有利。
也可以取代上述盘阀105而使用例如图5所示那样的变形例1的盘阀105a。盘阀105a具有与盘阀105相同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具有与支承部143局部不同的两个支承部143a。
两个支承部143a具有配置于通过盘阀105a的中心的同一直线上的两处外侧连接部161a。这些外侧连接部161a与外侧环状部141连接。两处外侧连接部161a在外侧环状部141的周向上相差180度相位地配置。两处外侧连接部161a都从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缘部向外侧环状部141的径向内侧突出。
两个支承部143a具有配置于通过盘阀105a的中心的同一直线上的两处内侧连接部162a。这些内侧连接部162a与内侧环状部142连接。两处内侧连接部162a在内侧环状部142的周向上相差180度相位地配置。两处内侧连接部162a都从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缘部向内侧环状部142的径向外侧突出。两处外侧连接部161a都是与两处内侧连接部162a中的一方的盘阀105a的周向上的距离比另一方近。换言之,两处内侧连接部162a都是与两处外侧连接部161a中的一方的盘阀105a的周向上的距离比另一方近。
在一方在盘阀105a的周向上较远的外侧连接部161a与内侧连接部162a的距离与在另一方在盘阀105a的周向上较远的外侧连接部161a与内侧连接部162a的距离同等。
而且,两个支承部143a以使在盘阀105a的周向上较远的外侧连接部161a与内侧连接部162a连接的方式设有两处连结臂部163a。即,在盘阀105a设有使在一方在盘阀105a的周向上较远的一方的外侧连接部161a与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a连接的一方的连结臂部163a。这些外侧连接部161a、内侧连接部162a以及连结臂部163a构成了一方的支承部143a。在盘阀105a设有使在另一方在盘阀105a的周向上较远的另一方的外侧连接部161a与另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a连接的另一方的连结臂部163a。这些外侧连接部161a、内侧连接部162a以及连结臂部163a构成了另一方的支承部143a。
两处连结臂部163a沿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面以及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面以圆弧状延伸。与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配置于同心的同一圆上。两处连结臂部163a距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面的径向距离与距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面的径向距离同等。
这种构成的盘阀105a与盘阀105相同,能够在两处支承部143a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相对于内侧环状部142的径向的位置偏移的同时,良好地使外侧环状部141与自由阀相同地动作。
也可以取代上述盘阀105而使用例如图6所示那样的变形例2的盘阀105b。盘阀105b具有与盘阀105相同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盘阀105b具有与支承部143局部不同的支承部143b。
支承部143b在盘阀105b中仅设有一处。支承部143b具有在盘阀105b的径向上配置于比中心靠一侧的一处外侧连接部161b。支承部143b的该外侧连接部161b与外侧环状部141连接。外侧连接部161b从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缘部向外侧环状部141的径向内侧突出。
支承部143b在盘阀105b的径向上在比中心靠同一相反侧、即与外侧连接部161b相反的一侧具有沿盘阀105b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处内侧连接部162b。这些内侧连接部162b与内侧环状部142连接。两处内侧连接部162b在内侧环状部142的径向上的比中心靠同一相反侧、与即外侧连接部161b相反的一侧沿内侧环状部142的周向排列地配置。都从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缘部向内侧环状部142的径向外侧突出。
在从连结两处内侧连接部162b的直线的中点与该线垂直的直线上,配置有盘阀105b的中心以及外侧连接部161b。外侧连接部161b与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b的距离和外侧连接部161b与另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b的距离同等。该距离比将两处内侧连接部162b连结的距离长。
而且,支承部143b以从一处外侧连接部161b的与外侧环状部141相反的一侧向盘阀105的周向两侧延伸突出而连接于两侧的内侧连接部162的方式设有两处连结臂部163b。即,在盘阀105b设有使外侧连接部161b与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b连接的一方的连结臂部163b和使外侧连接部161b与另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b连接的另一方的连结臂部163b。
两处连结臂部163b以沿着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面以及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面的一个圆弧状延伸。两处连结臂部163b配置于与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同心的同一圆上。两处连结臂部163b的距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面的径向距离和距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面的径向距离同等。
这种构成的盘阀105b与盘阀105相同,能够在一处支承部143b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相对于内侧环状部142的径向的位置偏移的同时,良好地使外侧环状部141与自由阀相同地动作。
也可以取代上述盘阀105而使用例如图7所示那样的变形例3的盘阀105c。盘阀105c具有与盘阀105相同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且具有与支承部143局部不同的支承部143c。
支承部143c在盘阀105c中仅设有一处。支承部143c具有在盘阀105c的径向上配置于比中心靠一侧的一处外侧连接部161c。该外侧连接部161c与外侧环状部141连接。外侧连接部161b从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缘部向外侧环状部141的径向内侧突出。
支承部143c c具有配置于在盘阀105c的径向上在比中心靠相反的一侧、即与外侧连接部161c相反的一侧的一处内侧连接部162。该内侧连接部162c与内侧环状部142连接。一处内侧连接部162c从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缘部向内侧环状部142的径向外侧突出。
一处外侧连接部161c与一处内侧连接部162b在盘阀105c的周向上相差180度相位。换言之,将外侧连接部161c与盘阀105c的中心和内侧连接部162c连结的线呈直线状。
而且,支承部143c以从外侧连接部161c的与外侧环状部141相反的一侧向盘阀105的周向两侧延伸突出而连接于内侧连接部162c的方式设有两处连结臂部163c。即,在盘阀105c设有在一方使外侧连接部161c与内侧连接部162c连接的一方的连结臂部163c、和在另一方使外侧连接部161c与内侧连接部162c连接的另一方的连结臂部163c。
两处连结臂部163c以沿着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面以及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面的一个圆形状延伸。两处连结臂部163c配置于与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与同心的同一圆上。两处连结臂部163c的距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面的径向距离和距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面的径向距离同等。
这种构成的盘阀105c与盘阀105相同,能够在一处支承部143c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相对于内侧环状部142的径向的位置偏移的同时,良好地使外侧环状部141与自由阀相同地动作。
也可以取代上述盘阀105而使用例如图8所示那样的变形例4的盘阀105d。盘阀105d具有与盘阀105相同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盘阀105d具有与支承部143局部不同的两个支承部143d。
两个支承部143d具有配置于通过盘阀105d的中心的同一直线上的两处外侧连接部161d。这些外侧连接部161d与外侧环状部141连接。两处外侧连接部161d在外侧环状部141的周向上相差180度相位地配置。两处外侧连接部161d都从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缘部向外侧环状部141的径向内侧突出。
两个支承部143d具有配置于通过盘阀105d的中心的同一直线上的两处内侧连接部162d。两处内侧连接部162d与内侧环状部142连接。两处内侧连接部162d在内侧环状部142的周向上相差180度相位地配置。两处内侧连接部162d都从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缘部向内侧环状部142的径向外侧突出。两处外侧连接部161d都是与两处内侧连接部162d中的一方的盘阀105d的周向上的距离比另一方近。换言之,两处内侧连接部162d都是与两处外侧连接部161d中的一方的盘阀105d的周向上的距离比另一方近。
在一方在盘阀105d的周向上靠近的外侧连接部161d与内侧连接部162d的距离与在另一方在盘阀105d的周向上靠近的外侧连接部161d与内侧连接部162d的距离同等。
而且,两个支承部143d以使在盘阀105d的周向上靠近的外侧连接部161d与内侧连接部162d连接的方式设有两处连结臂部163d。即,在盘阀105d设有使在一方在盘阀105d的周向上靠近的一方的外侧连接部161d与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d连接的一方的连结臂部163d。这些外侧连接部161d、内侧连接部162d以及连结臂部163d构成了一方的支承部143d。在盘阀105d设有使在另一方在盘阀105d的周向上靠近的另一方的外侧连接部161d与另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d连接的另一方的连结臂部163d。这些外侧连接部161d、内侧连接部162d以及连结臂部163d构成了另一方的支承部143d。
两处连结臂部163d具有两处外侧圆弧状部211、两处折返部212、及两处内侧圆弧状部213。一方的连结臂部163d包括一方的外侧圆弧状部211、一方的折返部212、及一方的内侧圆弧状部213。另一方的连结臂部163d包括另一方的外侧圆弧状部211、另一方的折返部212、及另一方的内侧圆弧状部213。
一方的外侧圆弧状部211从一方的外侧连接部161d越过靠近其的一侧的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d而到达另一方的外侧连接部161d的跟前地沿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面以及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面以圆弧状延伸。一方的折返部212从一方的外侧圆弧状部211的与一方的外侧连接部161d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内侧环状部142侧折返。一方的内侧圆弧状部213从一方的折返部212的与一方的外侧圆弧状部21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沿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面以及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面以圆弧状延伸,连接于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d。
另一方的外侧圆弧状部211从另一方的外侧连接部161d越过靠近其的一侧的另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d而到达一方的外侧连接部161d的跟前地沿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面以及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面以圆弧状延伸。另一方的折返部212从另一方的外侧圆弧状部211的与另一方的外侧连接部161d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内侧环状部142侧折返。另一方的内侧圆弧状部213从另一方的折返部212的与另一方的外侧圆弧状部21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沿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面以及内侧环状部142的外周面以圆弧状延伸,连接于另一方的内侧连接部162d。
一方的外侧圆弧状部211以及另一方的外侧圆弧状部211配置于与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同心的一个圆上。一方的内侧圆弧状部213以及另一方的内侧圆弧状部213配置于与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同心的一个圆上。
这种构成的盘阀105d与盘阀105相同,能够在两处支承部143d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相对于内侧环状部142的径向的位置偏移的同时,良好地使外侧环状部141以更接近自由阀的动作工作。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9,对于第二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部位,用同一名称、同一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A中,如图9所示,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活塞杆21局部不同的活塞杆21A。活塞杆21A具有与安装轴部28局部不同的安装轴部28A。在安装轴部28A形成有通路缺口部30A,该通路缺口部30A相比于通路缺口部30,活塞杆21A的轴向上的长度更短。通路缺口部30A相对于通路缺口部30,轴台阶部29侧的端部位置相同,与轴台阶部29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位置位于轴台阶部29侧。活塞杆21A的通路缺口部30A内成为活塞杆通路部51A。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A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伸长侧的主阀91与螺母108之间,从主阀91侧起,一个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盘84、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部件107局部不同的壳体部件107A(壳体部)、一个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盘阀105、一个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盘104、仅在外径比第一实施方式的盘103小这一点不同的一个盘103A、仅在外径比第一实施方式的盘102小这一点不同的一个盘102A、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多个(具体而言是两个)盘106、及垫圈221(垫圈部)依次使各自的内侧与活塞杆21A的安装轴部28A嵌合而设置。而且,在比活塞杆21A的垫圈221突出的螺纹轴部31的外螺纹32螺合有螺母108。螺母108抵接于垫圈221。
壳体部件107A也为有底筒状的一体成形品,具有有孔圆板状的底部111A、从底部111A的外周缘部向底部111A的轴向一侧突出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外侧筒部112、从底部111A的内周缘部向底部111A的轴向一侧突出的圆环状的内侧筒部113A、及从底部111A的内周缘部向底部111的轴向另一侧突出的圆环状的内侧筒部231。
外侧筒部112与内侧筒部113A配置为同轴状,从底部111A向轴向的相同侧突出。外侧筒部112相比于内侧筒部113A,轴向长度更长。内侧筒部231从底部111A向轴向的与外侧筒部112以及内侧筒部113A相反的一侧突出。
内侧筒部113A的与其底部111A相反的一侧的前端面与壳体部件107A的中心轴线正交地扩展。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内侧筒部113A的前端面开口且沿径向贯通的通路槽121A。内侧筒部231的轴向的与底部111A相反的一侧的前端面与壳体部件107A的中心轴线正交地扩展。内侧筒部231的前端面的外径与盘84的外径同等。
壳体部件107A在其径向的中央形成有沿轴向贯通底部111A以及内侧筒部113A、231而供活塞杆21A的安装轴部28A插通的插通孔125A。壳体部件107A设为内侧筒部231以及底部111A位于比外侧筒部112以及内侧筒部113A靠活塞18侧的朝向。壳体部件107A在插通孔125A中嵌合于安装轴部28而沿径向被定位。多个通路槽121A全部在插通孔125A的内周面开口。多个通路槽121A内的室通路部131A与活塞杆21A的通路缺口部30A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A重合轴向的位置而始终连通。
壳体部件107A的外侧筒部112具有供盘阀105离开、落座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第一阀座115。
盘104、103A、102A在轴向上越靠近壳体部件107A的底部111A则外径越大径。盘106成为比盘102A的外径小径的外径。盘104与层叠于其的盘103A、102A一起构成了供盘阀105离开、落座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能够挠曲的第二阀座135。盘阀105的内侧环状部142抵接于壳体部件107A的内侧筒部113A。盘阀105与壳体部件107A在内侧形成有壳体内室165A。
垫圈221为与环状部件67相同的部件。垫圈221比盘阀105以及盘104、103A、102A厚且刚性高。在垫圈221的轴向的范围内配置有活塞杆21A的不完全螺纹部109。在垫圈221的轴向的范围内也配置有垫圈221的轴向两侧的安装轴部28以及外螺纹32。垫圈221覆盖不完全螺纹部109,使得盘106等能够与安装轴部28完全重合轴向位置而适当地嵌合。由此,螺母108能够与作为完全螺纹部的外螺纹32完全重合轴向位置而适当地螺合。垫圈221也发挥螺母108的紧固轴力的稳定化以及均衡化的作用。
壳体内室165A经由内侧筒部113A的通路槽121A内的室通路部131A而始终连通于通路缺口部30A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A。换言之,室通路部131A从活塞杆通路部51A连通于底部111A与盘阀105之间的壳体内室165A。由此,壳体内室165A经由通路槽121A内的室通路部131A、活塞杆21A的通路缺口部30A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A、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活塞18的环状槽55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而始终连通于上室19。
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侧的副阀17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通过离开第二阀座135而经由与第二阀座135的间隙、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之间的通路使下室20与壳体内室165连通。由此,使下室20连通于上室19。
在开阀时出现的副阀171以及第二阀座135之间的通路、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之间的通路、壳体内室165A、壳体部件107A的通路槽121A内的室通路部131A、活塞杆21A的通路缺口部30A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A、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及环状槽55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构成了油液通过活塞18向下室20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通路172相同的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A。由副阀171以及第二阀座135构成的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设于第二通路172A。由副阀171以及第二阀座135构成的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工作而将第二通路172A开闭。在第二通路172A中,也在比副阀171靠上室19侧设有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节流部175。
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的外周侧的副阀18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离开第一阀座115而经由与第一阀座115的间隙使壳体内室165A与下室20连通。由此,使上室19连通于下室20。
活塞18的多个通路孔37内以及环状槽55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活塞杆21A的通路缺口部30A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A、壳体部件107A的通路槽121A内的室通路部131A、壳体内室165A、在开阀时出现的副阀181以及第一阀座115之间的通路构成了油液活塞18向上室19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通路182相同的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A。由副阀181以及第一阀座115构成的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设于第二通路182A,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工作而将第二通路182A开闭。在第二通路182A中,也在比副阀181靠上室19侧设有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节流部175。
在将活塞18等组装于活塞杆21A的情况下,一边使活塞杆21A的螺纹轴部31以及安装轴部28A插通,一边在轴台阶部29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依次重叠环状部件67、盘66、盘65、多个盘64、多个盘63、盘62、及活塞18。除此之外,一边使螺纹轴部31以及安装轴部28A插通,一边在活塞18依次重叠盘82、多个盘83、盘84、壳体部件107A、盘阀105、盘104、盘103A、盘102A、多个盘106、及垫圈221。此时,壳体部件107A被设为外侧筒部112以及内侧筒部113A位于比底部111A靠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的朝向。此时,壳体部件107A以内侧筒部231抵接于盘84,以内侧筒部113A以及外侧筒部112抵接于盘阀105。
在该状态下,使螺母108螺合于比垫圈221突出的活塞杆21A的螺纹轴部31的外螺纹32,利用螺母108与轴台阶部29在轴向上夹紧它们的内周侧。
在该状态下,盘阀105和构成第二阀座135的盘104、103A、102A被壳体部件107A的内侧筒部113A与盘106夹紧内周侧。此时,盘阀105的内侧环状部142被夹紧,支承部143以及外侧环状部141不被夹紧。与此同时,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71在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中从活塞18侧在整周上抵接于第二阀座135,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81在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中从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在整周上抵接于第一阀座115。此时,第二阀座135位于比第一阀座115靠轴向的活塞18侧,因此外侧环状部141以越向径向内侧越在轴向上接近活塞18的方式以锥状变形。
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相同地工作。
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A由于形成壳体内室165A的作为壳体部的壳体部件107A、和将活塞杆21A的不完全螺纹部109覆盖的作为垫圈部的垫圈221分体地形成,因此能够使壳体部件107A的朝向为底部111A与主阀91在轴向上对置的朝向。由此,在主阀91的变形时,底部111A抵接于主阀91而限制其进一步的变形。由此,能够提高主阀91的耐久性。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盘阀105而选择应用上述的盘阀105a~105d中的某一个。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10以及图11,对于第三实施方式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二实施方式共同的部位,用同一名称、同一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B中,如图10所示,使用了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活塞杆21A局部不同的活塞杆21B。活塞杆21B安装轴部28A具有与局部不同的安装轴部28B,在安装轴部28B形成有通路缺口部30B,该通路缺口部30B相对于通路缺口部30A,在活塞杆21B的轴向上的位置向主轴部27侧偏移这一点不同。活塞杆21B的通路缺口部30B内成为活塞杆通路部51B。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B中,使用了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活塞18局部不同的活塞18B。活塞18B具有与活塞主体35局部不同的活塞主体35B。活塞主体35B的形成于径向中央的插入孔44B与插入孔44不同。在轴向的内侧座部47侧设有与小径孔部45相同的小径孔部45B,在轴向的内侧座部49侧设有与大径孔部46相同的大径孔部46B。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B中,在盘66与盘65之间,从盘66侧起,第二实施方式的多个盘106、盘102A、盘103A、盘104、盘阀105、及壳体部件107A依次使各自的内侧与活塞杆21B的安装轴部28B嵌合而设置。此时,壳体部件107A被设为外侧筒部112以及内侧筒部113A位于比底部111A靠轴台阶部29侧的朝向。
在伸长侧的主阀91的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从主阀91侧起,多个(具体而言是两个)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盘84、盘251、垫圈221依次使各自的内侧与活塞杆21B的安装轴部28B嵌合而设置。在比活塞杆21B的垫圈221突出的螺纹轴部31的外螺纹32螺合有螺母108。螺母108抵接于垫圈221。盘251为与盘66相同的部件,成为比主阀91的外径小径且比垫圈221的外径大径的外径。盘251比垫圈221薄且刚性更低。
在活塞18B的内侧座部49与主阀71之间设有与盘62局部不同的盘62B。如图11所示,在盘62B上,从径向的内侧座部49的外侧的中途位置至内周缘部地形成缺口部255。缺口部255使多个通路孔39内以及环状槽56内的通路始终连通于活塞18B的大径孔部46B内的通路以及活塞杆21B的通路缺口部30B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B。缺口部255在盘62B的冲压成形时形成。
如图10所示,在活塞18B的内侧座部47与主阀91之间设有与盘82局部不同的盘82B。在盘82B未形成有通路形成用的缺口部。
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形成于壳体部件107A与盘阀105之间的壳体内室165A经由壳体部件107A的多个通路槽121A内的室通路部131A而与活塞杆21B的通路缺口部30B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B始终连通。活塞18B的大径孔部46B内的通路也与活塞杆通路部51B始终连通。由此,壳体内室165A经由通路槽121A内的室通路部131A、活塞杆21B的通路缺口部30B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B、活塞18B的大径孔部46B内的通路、盘62B的缺口部255内的通路、及活塞18的环状槽56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9内的通路始终连通于下室20。
盘阀105的包含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的内周侧构成了能够相对于第二阀座135离开、落座的副阀171。副阀171设于上室19以及下室20中的上室19侧,且设于上室19以及壳体内室165A中的壳体内室165A侧。
副阀171离开第二阀座135,从而经由与第二阀座135的间隙、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之间的通路而使上室19与壳体内室165A连通,使上室19连通于下室20。此时,副阀171抑制与第二阀座135之间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副阀171是在从上室19使油液经由与第二阀座135的间隙流入壳体内室165A时打开的流入阀。副阀171是限制油液经由从壳体内室165A向上室19的第二阀座135的间隙流出的单向阀。
在开阀时出现的副阀171以及第二阀座135之间的通路、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之间的通路、壳体内室165A、壳体部件107A的多个通路槽121A内的室通路部131A、活塞杆21B的通路缺口部30B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B、活塞18B的大径孔部46B内的通路、盘62B的缺口部255内的通路、及环状槽56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9内的通路构成了供油液通过活塞18B向上室19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的第二通路172B。第二通路172B成为如下伸长侧的通路:在活塞18B向上室19侧移动时、换句话说是在伸长行程中,供油液从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朝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
副阀171与第二阀座135设于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72B。副阀171与第二阀座135构成了将该第二通路172B开闭、抑制油液从该第二通路172B向下室20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的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如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被设为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成为了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构成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的副阀171是伸长侧的副阀。由副阀171以及第二阀座135构成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使活塞杆21向径向内侧插通,配置于两个上室19以及下室20中的一方的上室19侧。
在第二通路172B中,在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处于打开状态时,盘62B的缺口部255内的通路在流路截面面积固定的部分之中变得最窄而比前后节流。盘62B的缺口部255内的通路成为第二通路172B中的节流部175B。节流部175B配置于副阀171开阀而在第二通路172B中流过油液时的油液的流动的比副阀171靠下游侧。节流部175B设于第二通路172B中的比副阀171靠下室20侧。
能够连通上室19与下室20的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72B与同样能够连通上室19与下室20的伸长侧的通路即第一通路92并列。在第一通路92设有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在第二通路172B设有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由此,都为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并列地配置。
盘阀105的包含外侧环状部141的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的外周侧构成了能够相对于第一阀座115离开、落座的副阀181。副阀181设于上室19以及下室20中的上室19侧,且设于上室19以及壳体内室165A中的上室19侧设于。
副阀181离开第一阀座115,从而经由与第一阀座115的间隙而使壳体内室165A与上室19连通,由此使上室19连通于下室20。此时,副阀181抑制与第一阀座115之间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副阀181是从壳体内室165A内经由与第一阀座115的间隙向上室19排出油液时打开的排出阀。副阀181是限制油液从上室19经由与第一阀座115的间隙向壳体内室165A内流入的单向阀。
活塞18B的多个通路孔39内以及环状槽56内的通路、盘62B的缺口部255内的通路、活塞18B的大径孔部46B内的通路、活塞杆21B的通路缺口部30B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B、壳体部件107A的通路槽121A内的室通路部131A、壳体内室165A、及在开阀时出现的副阀181以及第一阀座115之间的通路构成了供油液通过活塞18向下室20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的第二通路182B。第二通路182B成为如下压缩侧的通路:在活塞18向下室20侧移动时、换句话说是在压缩行程中,供油液从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
副阀181与第一阀座115设于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82B。构成了将该第二通路182B开闭、抑制油液从该第二通路182B向上室19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的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如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被设为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成为了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构成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的副阀181是压缩侧的副阀。由副阀181与第一阀座115构成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使活塞杆21B向径向内侧插通,配置于两个上室19以及下室20中的一方的上室19侧。
在第二通路182B中,在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处于打开状态时,盘62B的缺口部255内的通路在流路截面面积固定的部分之中变得最窄而比前后节流。盘62B的缺口部255内的通路在第二通路182B中也成为节流部175B。节流部175B在第二通路172B、182B中共用。节流部175B配置于副阀181开阀而在第二通路182B中流过油液时的油液的流动的比副阀181靠上游侧。节流部175B设于第二通路182B中的比副阀181靠下室20侧。节流部175B通过将构成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的部件中的抵接于活塞18B的盘62B切割而形成。
能够连通上室19与下室20的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82B与同样能够连通上室19与下室20的压缩侧的通路即第一通路72除了下室20侧的多个通路孔39内以及环状槽56内的通路之外并列。在该并列部分,在第一通路72设有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在第二通路182B设有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由此,都为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并列地配置。
根据以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具备:环状的第一阀座115,形成于具有底部111A、外侧筒部112与内侧筒部113A、231的有底筒状的壳体部件107A的外侧筒部112;环状的盘阀105,其外周侧的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配置为能够与壳体部件107A的第一阀座115分离接触;以及第二阀座135,设于盘阀105的与第一阀座115相反的一侧,将盘阀105的比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靠径向内侧的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支承为能够分离接触。
在将活塞18B等组装于活塞杆21B的情况下,一边使活塞杆21B的螺纹轴部31以及安装轴部28B插通,一边在轴台阶部29依次重叠环状部件67、盘66、多个盘106、盘102A、盘103A、盘104、盘阀105、及壳体部件107A。此时,壳体部件107A被设为外侧筒部112以及内侧筒部113A位于比底部111A靠轴台阶部29侧的朝向。除此之外,一边使螺纹轴部31以及安装轴部28插通,一边在壳体部件107A依次重叠盘65、多个盘64、多个盘63、盘62B、及活塞18B。
此时,活塞18B被设为大径孔部46B位于比小径孔部45B靠轴台阶部29侧的朝向。除此之外,一边使螺纹轴部31以及安装轴部28插通,一边在活塞18B依次重叠盘82B、多个盘83、多个盘84、盘251、及垫圈221。
在该状态下,使螺母108螺合于比垫圈221突出的活塞杆21B的螺纹轴部31的外螺纹32,利用螺母108与轴台阶部29在轴向上夹紧它们的内周侧。
在该状态下,盘阀105和构成第二阀座135的盘104、103A、102A被壳体部件107A的内侧筒部113A与盘106夹紧内周侧。此时,盘阀105内侧环状部142被夹紧,支承部143以及外侧环状部141不被夹紧。与此同时,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71在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从活塞18B侧在整周上抵接于第二阀座135,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81在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从与活塞18B相反的一侧在整周上抵接于第一阀座115。此时,第二阀座135位于比第一阀座115靠轴向的活塞18侧,因此外侧环状部141以越向径向内侧越在轴向上接近活塞18的方式以锥状变形。
在伸长行程中,活塞18B向上室19侧移动,从而上室19的压力变高,下室20的压力降低。在活塞速度为比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开阀的第一规定值高速的区域、并且是相比于比第一规定值高速的第二规定值更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中,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闭阀的状态下,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开阀。
即,副阀171离开第二阀座135而利用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72B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由此,上室19的油液经由副阀171以及第二阀座135之间的通路、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之间的通路、壳体内室165A、壳体部件107A的通路槽121A内的室通路部131A、活塞杆21B的通路缺口部30B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B、活塞18B的大径孔部46B内的通路、节流部175B、及活塞18B的环状槽56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9内的通路而流向下室20。由此,即使在活塞速度比第二规定值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也可获得阀特性的阻尼力。
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在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仍为开阀的状态下,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开阀。即,副阀171离开第二阀座135,利用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72B使油液从上室19流向下室20。此时,利用设于第二通路172B的副阀171的下游侧的节流部175B使油液的流动节流,使得施加于主阀91的压力变高,差压提高,主阀91离开阀座部48而利用伸长侧的第一通路92使油液从上室19流向下室20。由此,上室19的油液经由多个通路孔37内以及环状槽55内的通路和主阀91以及阀座部48之间的通路而流向下室20。由此,即使在活塞速度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也可获得阀特性的阻尼力。通常速度区域中的伸长侧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增加率比极低速区域中的伸长侧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增加率低。
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上室19与下室20的差压大于第一规定值以上且小于第二规定值的低速区域。由于第一通路92没有基于节流部的节流,因此能够通过主阀91开阀而使油液经由第一通路92以大流量流动。而且,通过由节流部175B将第二通路172B节流,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71侧的变形。
此时,关闭状态的副阀181被从上室19与壳体内室165A施加相反方向的压力。副阀171开阀而上室19与壳体内室165A连通,利用节流部175B将第二通路172B节流。因此,壳体内室165A的压力上升与上室19的压力上升同等,抑制壳体内室165A与上室19的压力差变大。由此,能够抑制关闭状态的副阀181受到的壳体内室165A与上室19的压力差变大。由此,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81侧被施加从上室19侧朝向壳体内室165A侧的较大的背压。
缓冲器1B在伸长行程中以第一通路92与第二通路172B的并排设置从上室19向下室20流过油液的流路,且并列设置有主阀91与副阀171。节流部175B与副阀171以串联的方式连接。
在压缩行程中,活塞18B向下室20侧移动从而下室20的压力变高,上室19的压力降低。在活塞速度比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开阀的第三规定值高速的区域、并且是相比于比第三规定值高速的第四规定值更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中,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闭阀的状态下,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开阀。
即,副阀181离开第一阀座115而利用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82B使下室20与上室19连通。由此,下室20的油液经由活塞18的多个通路孔39内以及环状槽56内的通路、节流部175、活塞18B的大径孔部46B内的通路、活塞杆21B的通路缺口部30B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B、壳体部件107A的通路槽121A内的室通路部131A、壳体内室165A、及副阀181以及第一阀座115之间的通路而流向上室19。由此,即使在活塞速度比第四规定值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也可获得阀特性的阻尼力。
在压缩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上述第四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在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仍为开阀的状态下,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开阀。即,副阀181离开第一阀座115而利用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82B使油液从下室20流向上室19时,第二通路182B利用节流部175B使油液的流量节流,因此在主阀71产生的差压变大。由此,主阀71离开阀座部50,利用压缩侧的第一通路72使油液从下室20流向上室19。由此,下室20的油液经由多个通路孔39内以及环状槽56内的通路和主阀71以及阀座部50之间的通路而流动。由此,即使在活塞速度为第四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也可获得阀特性的阻尼力。通常速度区域中的压缩侧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增加率比极低速区域中的压缩侧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增加率低。
在压缩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第四规定值以上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比低速区域大。然而,由于在第二通路182B中在比副阀181靠上游侧设有节流部175B,因此向副阀181的流量被节流。因此,主阀71开阀从而使油液经由第一通路72以大流量流动。据此,流过副阀181的流量变小,因此能够降低副阀181的阀刚性。由此,能够降低活塞速度为通常速度区域中的阻尼力等,能够扩大设计自由度。
此时(在活塞速度快的情况下),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变大,但是通过由节流部175B将第二通路182B节流,能够抑制壳体内室165A内与上室19的差压变得过大。而且,能够通过主阀71开阀而使油液经由第一通路72以大流量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81侧的变形。
此时,关闭状态的副阀171被从壳体内室165A与上室19施加相反方向的压力。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较大,但是上室19与壳体内室165A通过副阀181打开而连通,在副阀171的成为上游侧的壳体内室165A与下室20之间设有节流部175B。因此,能够抑制壳体内室165A内的压力过度上升。由此,在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71侧产生的差压较小,能够抑制外侧环状部141的副阀171侧被施加从壳体内室165A侧朝向上室19侧的较大的背压。
缓冲器1在压缩行程中以第一通路72与第二通路182B的并排设置从下室20向上室19流过油液的流路,且并列设置有主阀71与副阀181。节流部175B在第二通路182B中与副阀181以串联的方式连接。
另外,在压缩行程中,基于阻尼阀机构197的阻尼力特性也成为匹配的特性。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盘阀105而选择应用上述的盘阀105a~105d中的某一个。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12,对于第四实施方式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于第二实施方式共同的部位,用同一名称、同一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C中,如图12所示,在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盘84与盘103A之间,从盘84侧起,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壳体部件107A局部不同的壳体部件107C、一个盘261、仅在外径比第二实施方式的盘104小径这一点不同的一个盘104C依次使各自的内侧与活塞杆21A的安装轴部28A嵌合而设置。
壳体部件107C具有轴向长度相比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内侧筒部113A更短的内侧筒部113C。在内侧筒部113C沿径向贯通而形成有深度比通路槽121A浅的通路槽121C。该通路槽121C内成为室通路部131C。盘261为金属制,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A的安装轴部28A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盘261的外周面为圆筒面,成为与内侧筒部113C的与底部111A相反的一侧的前端面的外径同等的外径。壳体部件107C具有从外侧筒部112的轴向的与底部111A相反的一侧的外周侧向与底部111A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筒状的前端筒部236(限制部)。
前端筒部236从外侧筒部112的与底部111A相反的一侧的前端面与该前端面垂直地突出。底部111A的外周面、外侧筒部112的外周面、及前端筒部236的外周面配置于同一圆筒面。前端筒部236的内周面成为以该同一圆筒面的中心轴线即壳体部件107C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面。在前端筒部236上,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与其底部111A相反的一侧的前端面开口且沿径向贯通的贯通槽237。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C中,使用了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盘阀105局部不同的一个盘阀105C。盘阀105C是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相同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的平面盘。盘阀105C成为与外侧环状部141的外径同等的外径、且比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径小径的内径。盘阀105C的内径比盘104C的外径小径,且比盘261的外径大径。在盘阀105C未设有盘阀105那样的内侧环状部142以及支承部143。盘261的厚度比盘阀105C的厚度厚。
壳体部件107C的外侧筒部112构成了供盘阀105C在外周侧的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C离开、落座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第一阀座115。设于外侧筒部112的与底部111A相反的一侧的前端筒部236成为比盘阀105C的外径大径一些的内径,抵接于盘阀105C而限制盘阀105C的径向的移动。
盘104C与层叠于其的盘103A、102A一起构成了供盘阀105C在内周侧的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C离开、落座的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能够挠曲的第二阀座135。壳体部件107C、盘阀105C、盘104C、及盘261在内侧形成有壳体内室165C。壳体内室165C经由内侧筒部113C的通路槽121C内的室通路部131C而始终连通于活塞杆21A的通路缺口部30A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A。
盘阀105C的包含内周侧的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C的副阀171C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副阀171相同,离开第二阀座135从而经由与第二阀座135的间隙而使下室20与壳体内室165C连通。由此,使下室20连通于上室19。
在开阀时出现的副阀171C以及第二阀座135之间的通路、壳体内室165C、壳体部件107C的通路槽121C内的室通路部131C、活塞杆21A的通路缺口部30A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A、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及环状槽55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构成了供油液通过活塞18向下室20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的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通路172、172A相同的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C。由副阀171C以及第二阀座135构成的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C设于第二通路172C,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相同地工作而将第二通路172C开闭。在第二通路172C中,在比副阀171C靠上室19侧设有节流部175。
盘阀105C的包含外周侧的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C的副阀181C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副阀181相同,通过离开第一阀座115,从而经由与第一阀座115的间隙而使壳体内室165C与下室20连通,由此使上室19连通于下室20。
活塞18的多个通路孔37内以及环状槽55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活塞杆21A的通路缺口部30A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A、壳体部件107C的通路槽121C内的室通路部131C、壳体内室165C、及在开阀时出现的副阀181C以及第一阀座115之间的通路构成了供油液通过活塞18向上室19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的、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通路182、182A相同的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C。由副阀181C以及第一阀座115构成的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C设于第二通路182C,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相同地工作而将第二通路182C开闭。在第二通路182C中,在比副阀181C靠上室19侧设有节流部175。
在将活塞18等组装于活塞杆21A的情况下,一边使活塞杆21A的螺纹轴部31以及安装轴部28A插通,一边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在轴台阶部29依次重叠环状部件67、盘66、盘65、多个盘64、多个盘63、盘62、活塞18、盘82、多个盘83、及盘84。而且,一边使螺纹轴部31以及安装轴部28A插通,一边在盘84依次重叠壳体部件107C、盘261以及盘阀105C。此时,壳体部件107C被设为外侧筒部112以及内侧筒部113C位于比底部111A靠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的朝向。然后,在盘261以及盘阀105C依次重叠盘104C、盘103A、盘102A、多个盘106、及垫圈221。在该状态下,使螺母108螺合于比垫圈221突出的活塞杆21的螺纹轴部31的外螺纹32,利用螺母108与轴台阶部29在轴向上夹紧它们的内周侧。
在该状态下,盘阀105C的副阀171C在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C从活塞18侧在整周上抵接于第二阀座135,盘阀105C的副阀181C在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C从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在整周上抵接于第一阀座115。此时,第二阀座135位于比第一阀座115靠轴向的活塞18侧,因此盘阀105C以越靠径向内侧越在轴向上接近活塞18的方式以锥状变形。盘阀105C在轴向上完全不被夹紧。换言之,成为整体上不连结于其他部件的完全的自由阀。
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C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1A相同地工作。
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C由于盘阀105C是不与其他部件连结的自由阀,因此变形不易受到限制。由此,盘阀105C能够更顺畅地开闭。
由于在壳体部件107C的外侧筒部112的与底部111A相反的一侧设有限制盘阀105C的径向的移动的前端筒部236,因此前端筒部236能够相对于壳体部件107C在径向上将盘阀105C定位。由此,能够限制未连结于其他部件的盘阀105C在径向上离开第二阀座135进而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C打开以及盘阀105C在径向上偏离第一阀座115进而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C打开。
另外,也可以将第四实施方式的壳体部件107C、盘261、盘阀105C以及盘104C取代第三实施方式的壳体部件107A、盘阀105以及盘104而应用。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13,对于第五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部位,用同一名称、同一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D中,如图13所示,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部件107而设有壳体部件107D与垫圈221D。
壳体部件107D具有:能够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的基板部271;从基板部271的外周缘部向轴向一侧扩径并且扩展的圆环状的内侧锥部272;从内侧锥部272的与基板部271相反的一侧的端缘部向轴向相反侧扩径并且扩展的圆环状的外侧锥部273;以及有孔圆形平板状的前端板部274,从外侧锥部273的与内侧锥部272相反的一侧的端缘部与基板部271配置于同一平面且向径向外侧扩展。壳体部件107D由一个平板状的板材通过冲压成形形成。
壳体部件107D以基板部271以及前端板部274构成底部111D且以内侧锥部272以及外侧锥部273构成筒部112D而呈有底筒状。壳体部件107D被设为筒部112D从底部111D向活塞18侧突出的朝向。在基板部271从径向的盘106的外侧的中途位置至内周缘部地形成有缺口部277。缺口部277也通过冲压成形形成。缺口部277始终连通于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壳体部件107D相比于盘阀105厚度厚且刚性更高。缺口部277在壳体部件107D的冲压成形时形成。
内侧锥部272以及外侧锥部273的边界侧的角部呈圆环状。成为供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的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离开、落座的第一阀座115D。第一阀座115D形成于筒部112D,呈圆环状。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在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在整周上落座于第一阀座115D时将与第一阀座115D的间隙封堵,在其离开第一阀座115D时将与第一阀座115D的间隙开放。
盘阀105、多个盘106、及壳体部件107D在内侧形成有壳体内室165D。
垫圈221D为金属制,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在垫圈221D的径向的中央沿轴向贯通地形成有供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插入的插入孔281。插入孔281具有使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嵌合的轴向一侧的小径孔部282、和比小径孔部282大径的轴向另一侧的大径孔部283。垫圈221D被设为大径孔部283位于比小径孔部282靠活塞18侧的朝向。垫圈221D相比于由板材构成的壳体部件107D刚性更高,通过面接触抵接于壳体部件107D的基板部271而在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对其进行支承。
垫圈221D是覆盖活塞杆21的不完全螺纹部109的垫圈部,壳体部件107D成为形成壳体内室165D的壳体部。壳体内室165D经由壳体部件107D的缺口部277内的室通路部131D始终连通于垫圈221D的大径孔部283内的通路和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由此,壳体内室165D经由缺口部277内的室通路部131D、垫圈221D的大径孔部283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和活塞18的环状槽55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始终连通于上室19。
在垫圈221D的小径孔部282的轴向的范围内配置有活塞杆21的不完全螺纹部109的整体,还配置有其轴向两侧的外螺纹32以及安装轴部28。
盘阀105的包含外侧环状部141的内周侧分离接触部152的内周侧的副阀171离开第二阀座135,从而经由与第二阀座135的间隙、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之间的通路而使下室20与壳体内室165D连通,由此使下室20连通于上室19。
在开阀时出现的副阀171以及第二阀座135之间的通路、盘阀105的外侧环状部141以及内侧环状部142之间的通路、壳体内室165D、壳体部件107D的缺口部277内的室通路部131D、垫圈221D的大径孔部283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环状槽55内以及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构成了油液通过活塞18向下室20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通路172相同的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D。由副阀171以及第二阀座135构成的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设于第二通路172D,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相同地工作而将第二通路172D开闭。
盘阀105的包含外侧环状部141的外周侧分离接触部151的副阀181能够相对于第一阀座115D离开、落座。副阀181通过离开第一阀座115D,经由与第一阀座115D的间隙而使壳体内室165D与下室20连通,由此使上室19连通于下室20。
活塞18的多个通路孔37内以及环状槽55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活塞杆通路部51、垫圈221D的大径孔部283内的通路、壳体部件107D的缺口部277内的室通路部131D、壳体内室165D、在开阀时出现的副阀181以及第一阀座115D之间的通路构成了油液通过活塞18向上室19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通路182相同的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D。副阀181和形成于壳体部件107D的外侧筒部112D的环状的第一阀座115D设于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D,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相同地工作而将该第二通路182D开闭,构成了抑制油液从该第二通路182D向下室20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的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D。
第五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D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相同地工作。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D,壳体部件107D由一个平板状的板材通过冲压成形成具有底部111D以及筒部112D的有底筒状而形成,因此制造变得容易。壳体部件107D由于形成室通路部131D的缺口部277也通过冲压成形形成,因此制造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盘阀105而选择应用上述的盘阀105a~105d中的某一个。
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示出了将本发明使用于多筒式的液压缓冲器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于没有外筒而在缸体2内的下室20的与上室19相反的一侧通过能够滑动的划分体形成气体室的单筒式的液压缓冲器,还能够使用于包含使用了在盘设有密封部件的构造的填料阀的压力控制阀在内的各种缓冲器。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式为一种缓冲器,具备:缸体,其封入有工作流体;活塞,其能够滑动地设于所述缸体内,将该缸体内划分为两个室;活塞杆,其连结于所述活塞,并且向所述缸体的外部延伸突出;第一通路以及第二通路,供工作流体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而从所述缸体内的成为上游侧的所述室向成为下游侧的所述室流出;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其设于在所述活塞形成的所述第一通路,产生阻尼力;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其使所述活塞杆插通而配置于所述两个室中的一方的室侧,设于与所述第一通路并列的所述第二通路,产生阻尼力,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具备:环状的第一阀座,形成于具有筒部与底部的有底筒状的壳体部件的所述筒部;环状的盘阀,其外周侧的分离接触部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壳体部件的所述第一阀座分离接触;以及第二阀座,其设于所述盘阀的与所述第一阀座相反的一侧,将所述盘阀的比所述分离接触部靠径向内侧支承为能够分离接触,所述第二通路具有:活塞杆通路部,其通过将所述活塞杆切割或者贯通而形成;以及室通路部,其从所述活塞杆通路部连通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底部与所述盘阀之间的壳体内室,在活塞速度为低速的区域中,在所述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闭阀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开阀,在活塞速度大于低速的速度区域中,所述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都开阀。由此,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化。
第二方式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盘阀具有:外侧环状部,其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壳体部件的所述第一阀座分离接触;内侧环状部,其使所述活塞杆插通;以及支承部,其将所述外侧环状部与所述内侧环状部连接,所述第二阀座被设为使所述活塞杆插通而能够将所述外侧环状部与所述内侧环状部之间切断。
第三方式为,在第二方式中,所述盘阀的所述支承部设有两个,所述支承部在所述盘阀的径向上,在比中心靠同一侧使沿所述盘阀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处外侧连接部与所述外侧环状部连接,在所述盘阀的径向上,在比中心靠同一相反侧使沿所述盘阀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处内侧连接部与所述内侧环状部连接,并以使在所述盘阀的周向上靠近的所述外侧连接部与所述内侧连接部连接的方式设置有两处连结臂部,两处所述内侧连接部的间隔比两处所述外侧连接部的间隔宽。
第四方式为,在第二方式中,所述盘阀的所述支承部设有两个,所述支承部的配置于通过所述盘阀的中心的同一直线上的两处外侧连接部与所述外侧环状部连接,配置于通过所述盘阀的中心的同一直线上的两处内侧连接部与所述内侧环状部连接,并以使在所述盘阀的周向上远离的所述外侧连接部与所述内侧连接部连接的方式设有两处连结臂部。
第五方式为,在第一至第四的任一方式中,支承所述盘阀的所述第二阀座为能够挠曲的构成。
第六方式为,在第一至第五的任一方式中,所述壳体部件具有:壳体部,其形成所述室通路部以及所述壳体内室;以及垫圈部,其覆盖所述活塞杆的不完全螺纹部。
第七方式为,在第六方式中,所述壳体部与垫圈部分体地形成。
第八方式为,在第一至第六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筒部设有限制所述盘阀的径向的移动的限制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将上述缓冲器应用于该领域,能够提供可实现构造的简化的缓冲器。
附图标记说明
1、1A~1D 缓冲器
2 缸体
18、18B活塞
19 上室
20 下室
21、21A、21B 活塞杆
41、42 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
51、51A、51B 活塞杆通路部
72、92 第一通路
105、105a~105d、105C 盘阀
107 壳体部件
107A、107C、107D 壳体部件(壳体部)
109 不完全螺纹部
115、115D 第一阀座
131、131A、131C、131D 室通路部
135 第二阀座
141 外侧环状部
142 内侧环状部
143、143a~143d 支承部
151、151C 外周侧分离接触部(分离接触部)
161、161a~161d 外侧连接部
162、162a~162d 内侧连接部
163、163~163d 连结臂部
166 垫圈部
167 壳体部
172、172A~172D、182、182A~182D 第二通路
173、173C、183、183C、183D 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
221、221D 垫圈(垫圈部)
236 前端筒部(限制部)

Claims (8)

1.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缸体,其封入有工作流体;
活塞,其能够滑动地设于所述缸体内,将该缸体内划分为两个室;
活塞杆,其连结于所述活塞,并且向所述缸体的外部延伸突出;
第一通路以及第二通路,供工作流体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而从所述缸体内的成为上游侧的所述室向成为下游侧的所述室流出;
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其设于在所述活塞形成的所述第一通路,产生阻尼力;以及
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其使所述活塞杆插通而配置于所述两个室中的一方的室侧,设于与所述第一通路并列的所述第二通路,产生阻尼力,
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具备:
环状的第一阀座,其形成于具有筒部与底部的有底筒状的壳体部件的所述筒部;
环状的盘阀,其外周侧的分离接触部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壳体部件的所述第一阀座分离接触;以及
第二阀座,其设于所述盘阀的与所述第一阀座相反的一侧,将所述盘阀的比所述分离接触部靠径向内侧支承为能够分离接触,
所述第二通路具有:
活塞杆通路部,其通过将所述活塞杆切割或者贯通而形成;以及
室通路部,其从所述活塞杆通路部连通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底部与所述盘阀之间的壳体内室,
在活塞速度为低速的区域中,在所述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闭阀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开阀,
在活塞速度大于低速的速度区域中,所述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都开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阀具有:
外侧环状部,其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壳体部件的所述第一阀座分离接触;
内侧环状部,其使所述活塞杆插通;以及
支承部,其将所述外侧环状部与所述内侧环状部连接,
所述第二阀座被设为使所述活塞杆插通而能够将所述外侧环状部与所述内侧环状部之间切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阀的所述支承部设有两个,
就所述支承部而言,
在所述盘阀的径向上,在比中心靠同一侧使沿所述盘阀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处外侧连接部与所述外侧环状部连接,
在所述盘阀的径向上,在比中心靠同一相反侧使沿所述盘阀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处内侧连接部与所述内侧环状部连接,
以使在所述盘阀的周向上靠近的所述外侧连接部与所述内侧连接部连接的方式设置有两处连结臂部,两处所述内侧连接部的间隔比两处所述外侧连接部的间隔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阀的所述支承部设有两个,
所述支承部的配置于通过所述盘阀的中心的同一直线上的两处外侧连接部与所述外侧环状部连接,
所述支承部的配置于通过所述盘阀的中心的同一直线上的两处内侧连接部与所述内侧环状部连接,
所述支承部以使在所述盘阀的周向上远离的所述外侧连接部与所述内侧连接部连接的方式设有两处连结臂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支承所述盘阀的所述第二阀座为能够挠曲的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部件具有:
壳体部,其形成所述室通路部以及所述壳体内室;以及
垫圈部,其覆盖所述活塞杆的不完全螺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部与垫圈部分体地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部设有限制所述盘阀的径向的移动的限制部。
CN202080024066.8A 2019-03-26 2020-01-10 缓冲器 Pending CN1136318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9207 2019-03-26
JP2019-059207 2019-03-26
PCT/JP2020/000676 WO2020195011A1 (ja) 2019-03-26 2020-01-10 緩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1832A true CN113631832A (zh) 2021-11-09

Family

ID=72610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4066.8A Pending CN113631832A (zh) 2019-03-26 2020-01-10 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63087A1 (zh)
JP (1) JP7170840B2 (zh)
KR (1) KR102587415B1 (zh)
CN (1) CN113631832A (zh)
DE (1) DE112020001493T5 (zh)
WO (1) WO202019501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9789B2 (ja) 1976-12-29 1984-1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トリガ発振器
JPS58182029U (ja) * 1982-05-31 1983-12-05 トキコ株式会社 油圧緩衝器
JPS5949789U (ja) 1982-09-24 1984-04-02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ベ−ンポンプ
JPH0449223Y2 (zh) 1986-11-29 1992-11-19
JPH03123130U (zh) * 1990-03-27 1991-12-16
JP5883362B2 (ja) 2012-08-10 2016-03-15 Kyb株式会社 バルブおよび緩衝器
JP5905805B2 (ja) 2012-09-21 2016-04-20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油圧緩衝器及びバルブ
JP5949789B2 (ja) 2014-01-10 2016-07-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JP6391512B2 (ja) 2015-03-25 2018-09-19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圧力緩衝装置
DE112016003952T5 (de) 2015-08-31 2018-05-1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Stoßdämpfer
JP2018076920A (ja) 2016-11-09 2018-05-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20001493T5 (de) 2022-01-13
JP7170840B2 (ja) 2022-11-14
KR20210101322A (ko) 2021-08-18
KR102587415B1 (ko) 2023-10-10
JPWO2020195011A1 (ja) 2021-11-25
WO2020195011A1 (ja) 2020-10-01
US20220163087A1 (en) 2022-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8959B1 (ko) 완충기
EP2009319A2 (en) Shock absorber
CN110214239B (zh) 缓冲器
US20090000891A1 (en) Shock absorber
KR102556709B1 (ko) 완충기
CN113631832A (zh) 缓冲器
JP7206174B2 (ja) 緩衝器
US20240151290A1 (en) Shock absorber and frequency sensitive mechanism
US20230279920A1 (en) Shock absorber
JP7412095B2 (ja) 緩衝器
US20230272835A1 (en) Shock absorber
WO2022024755A1 (ja) 緩衝器
JP7055236B2 (ja) 緩衝器
JP7129937B2 (ja) 緩衝器
WO2023095382A1 (ja) 緩衝器
JP2020159391A (ja) 緩衝器
KR20240045275A (ko) 완충기
JP2024039136A (ja) 緩衝器
JP2023005202A (ja) 緩衝器
JP2021169829A (ja) 緩衝器
CN116917641A (zh) 阀门及缓冲器
CN117916489A (zh) 缓冲器
JP2020159392A (ja) 緩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