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7859A - 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7859A
CN113567859A CN202111005077.4A CN202111005077A CN113567859A CN 113567859 A CN113567859 A CN 113567859A CN 202111005077 A CN202111005077 A CN 202111005077A CN 113567859 A CN113567859 A CN 113567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dynamometer
frame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50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7859B (zh
Inventor
张松
兰家水
刘清泉
郭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Tsinghua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 Linktro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Tsinghua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 Linktro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Tsinghua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 Linktro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Tsinghua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 Linktro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50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7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7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7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7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7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4Test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13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he tractive or propulsive power of vehicles
    • G01L5/136Force sensors associated with a vehicle traction coup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升降控制系统控制底板上的升降架升降,并带动新能源汽车沿高度方向移动到指定位置;步骤二:移动板上的测功机与轮毂正对,测功机与轮毂之间保持合理的间距;步骤三:姿态架上设有能够仰俯调节角度及轴向微调的转动头,通过转动头一端的连接端与升降后的新能源汽车的轮毂可拆卸连接,转动头另一端的转动轴与测功机内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通过转动轴可带动新能源汽车的轮毂转动;步骤四:连接完成后,通过控制总系统向路面模拟系统发送指令,路面模拟系统模拟新能源汽车测试状态,将测功机以及信息采集系统获取的轮毂的测试数据反馈至控制总系统。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测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力为动力,避免了采用汽油为动力造成的废气污染。节约了能源,极大的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新开发的新能源汽车用电驱动力总成在试验台架模拟整车测试完成各项DV验证以及可靠性试验,已成为现不可或缺的方法。
电驱动力总成对拖测试台架主要用于完成电驱动力总成相关DV验证测试和出厂测试,更加深入分析电驱动力总成的各项性能指标测试及检测。目前通用的电驱动力总成对拖测试一般采用轴向两个测功机对拖,通过刚性半轴连接被测动力总成,台架调试对中困难,安装麻烦,而且测功机价格昂贵,成本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 206470066U)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台架,包括:固定待测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支架;与待测动力总成连接的电力测功机;与待测动力总成的驱动电机连接的电机控制器;以及与电力测功机和电机控制器连接的监控系统;通过将整车行驶过程中出现异响时的电机运行参数输入至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控制测试台架还原整车行驶状态,并对整车行驶过程中动力总成的异响位置进行定位和故障辨识,可以排除动力总成以外干扰。
其不足之处在于:1、采用了轴向两个测功机对拖,通过刚性半轴连接被测动力总成,台架调试对中困难,安装麻烦;2、新能源汽车采用电池供电,如不能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系统的测试,在使用时可能会具有极大的危险。例如电池燃烧、甚至爆炸的问题;3、传统的对新能源汽车底盘负载测试装置不能满足对复杂运行状况、复杂路面状况的模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省对拖测试成本,能够模拟还原电驱动力总成装配整车动力输出状态测试,提高台架测试数据的真实性的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装置,所述动力测试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内且能够带动新能源汽车沿高度移动的升降架,在工作台上与新能源汽车四个轮毂对应位置,设置有四个能径向和\或轴向移动的姿态架,姿态架上设有能够仰俯调节角度及轴向微调的转动头,所述转动头一端设有与升降后的新能源汽车的轮毂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另一端设有与测功机内动力装置连接的转动轴;所述工作台内设有用于向新能源汽车内供电的电池模拟系统、用于控制升降架升降的升降控制系统、用于模拟道路行驶风速的路面模拟系统以及包含多个传感器的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电池模拟系统、升降控制系统、路面模拟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测功机分别与控制总系统电连接,由控制总系统分别产生控制信号进行控制。
步骤二:将新能源汽车驶入或置入工作台内的设定位置,通过控制总系统下发指令至升降控制系统,通过升降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架升降,使得新能源汽车沿高度方向移动到指定位置;
步骤三:控制总系统下发指令至第一驱动单元,通过第一驱动单元控制姿态架沿径向移动,每个姿态架上的转动头移动到与升降后的新能源汽车四个轮毂对应位置;控制总系统下发指令至第二驱动单元,通过第二驱动单元控制测功机沿轴向移动,并与新能源汽车四个轮毂之间保持合理的间距;
步骤四:通过转动头一端的连接端与升降后的新能源汽车的轮毂可拆卸连接,转动头另一端的转动轴与测功机内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通过转动轴可带动新能源汽车的轮毂转动;
步骤五:通过电池模拟系统向新能源汽车供电开始动力测试,通过路面模拟系统模拟新能源汽车测试状态,将测功机及信息采集系统获取的轮毂的测试数据反馈至控制总系统。
本方案在工作之前,新能源汽车放置在工作台内,工作台内的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到新能源汽车进入到底板的信息,待新能源汽车停止工作台的指定位置时,信息采集系统将信息发送给控制总系统,控制总系统下发指令至升降控制系统,通过升降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架升降,并带动新能源汽车沿高度方向移动,使得轮毂与测功机高度相对应;
再通过移动姿态架,缩短姿态架与新能源汽车的轮毂之间的距离,通过连接端与新能源汽车的轮毂连接,在连接时,如果遇到连接端端面与轮毂的端面相互不对正,可通过转动头调节连接端仰俯角度或者通过转动头调节连接端轴向距离,便于连接端与轮毂调试对中,而转动头的转动轴与测功机的内的动力装置连接;
连接完成后,再通过电池模拟系统向新能源汽车内供电,对轮毂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由于轮毂的姿态摆动,通过转动头适应于轮毂的姿态,保证测试后的数据准确,同时,也可通过测功机内的动力装置进行测试,通过控制总系统向路面模拟系统发送指令,路面模拟系统模拟新能源汽车开车迎风的状态,以及通过测功机进行负载测试等,测功机所测试的数据发送至控制总系统内。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所述测功机的传动轴上设有具有防止转动轴转动的堵转机构,所述堵转机构远离测功机的一侧与连接端相连。
本方案通过堵转机构对轮毂进行堵转试验,通过堵转试验获取额定电压时的堵转电流和堵转转矩值以及堵转损耗PK,根据以上数据进行堵转电流大小和三相平衡情况的分析,能反应出新能源电机定子、转子绕组及定子、转子所组成磁路的合理性和一些质量问题。
进一步,所述堵转机构包括固定在传动轴上的堵转盘,所述堵转盘上设有用于测试传动轴扭矩的扭矩传感器,所述堵转盘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卡紧堵转盘两侧的制动条。
启动堵转试验前,先将制动条插入到堵转盘内,通过制动条锁止堵转盘,并开始堵转试验,通过扭矩传感器测试传动轴的扭矩值。试验完成后再将松开制动条,手动旋转堵转盘至下一角度再次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完成所有角度的堵转试验。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所述工作台内设有位于升降架的前、后端且可沿轴向移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沿其径向方向依次设有与移动板相对滑动的姿态架以及装配测试架,所述装配测试架包括固定在移动板滑槽上的滑轨杆,所述滑轨杆上表面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架,测功机安装在滑动架上。
因滑轨杆固定在移动板滑槽上,因此,滑动架能够沿移动板滑槽轴线方向移动,同时,又因测功机安装在滑动架上,因此,实现测功机能够沿滑轨杆长度方向移动合适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在步骤二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径向滑槽内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移动板侧面相连接,通过电动推杆带动移动板沿径向滑槽方向移动;第二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滑轨杆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伸缩杆与滑动架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驱动电机以及控制总系统电连接,通过控制总系统向控制单元下发指令,控制驱动电机的伸缩杆带动滑动架移动。
这样设计,通过电动推杆实现带动移动板沿径向滑槽长度方向移动,保证移动板与轮毂相对应,以便于移动板上的测功机与轮毂相连接;另外,通过控制总系统向控制单元发送指令,控制单元再启闭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的伸缩杆带动滑动架沿滑轨杆长度方向移动,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所述滑轨杆侧面设有若干个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滑动架侧面相卡接。这样设计,通过卡块对滑动架位置进行限位,避免滑动架在移动时,脱离滑轨杆。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所述姿态架包括能够沿滑槽移动的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多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通过底盘与转动头连接。
由于姿态架体积小,因此,通过手推动底座实现整个姿态架沿滑槽移动,方便调节姿态架与轮毂之间的间距;其次,通过减震器实现是用来抑制转动头轴向移动后反弹时的震荡,以保证转动头适应轮毂的姿态,保证姿态平顺。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所述转动头包括与底盘固定连接的滑动盘,所述滑动盘两侧分别设有横向设置且呈U型结构的支耳,所述滑动盘滑动连接有与销轴转动连接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两侧分别设有伸入支耳内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支耳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
在连接端与轮毂连接时,通过手动轴向移动转动头在滑动盘的位置,来微调连接端与轮毂之间的间距,保证两者的协调连接;在轮毂做检测试验时,转动头带动连接台轴向轻微移动时,通过连接台两侧的支耳与滑块之间复位弹簧的自复力,能够让转动头更加适应于轮毂的姿态,保证其稳定性,而连接头与销轴转动连接实现整个转动头能够仰俯调节角度的作用,又因连接台两侧的滑块是插入在滑动盘的支耳内的,因此,通过支耳实现对连接台的限位,避免连接台脱落。
进一步,所述连接台与底座之间通过弹性绳连接。设置弹性绳是为了保证连接台的稳定性。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所述姿态架与装配测试架之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防护罩。通过防护罩对姿态架与测功机相连部位进行保护,避免粉尘进去到姿态架与测功机相连部位内。
进一步,在步骤一中,所述升降架包括两根与设置在工作台的底板的竖杆,每根竖杆滑动连接有用于抬升新能源汽车的前驱台架,以及用于抬升新能源汽车的后驱台架。
这样设计,通过升降台的竖杆起到对前驱台架和后驱台架的支撑,再利用竖杆与前驱台架和后驱台架之间的滑动连接,驱动前驱台架和后驱台架沿竖杆高度方向移动,以便于前驱台架和后驱台架协同将新能源汽车抬起,使新能源汽车沿高度方向升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更加智能化,通过用于向新能源汽车内供电的电池模拟系统、用于控制升降架升降的升降控制系统、用于模拟道路状态的路面模拟系统以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信息采集系统实现本装置自动化测试,通过信息采集系统收集新能源汽车进场的信息,将该信息传递至控制总系统,通过电池模拟系统向新能源汽车内进行供电,这样,能够避免新能源汽车进行系统的测试,在使用时可能会具有极大的危险,例如电池燃烧、甚至爆炸的问题,通过控制总系统下发指令至升降控制系统,利用升降控制系统启动升降架,将新能源汽车抬升与测功机高度相对应,在测试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新能源汽车的各种检测数据,利用路面模拟系统模拟新能源路面情况,获取新能源负载、堵转、标定等数据,再传递至控制总系统进行分析,能够对复杂运行状况、复杂路面状况的模拟即分析。
2、本发明轮毂与测功机调试对中简单,通过升降架实现将新能源汽车整体抬升,使得轮毂与测功机高度对应,再通过径向移动移动板上的测功机沿底台宽度方向移动,保证测功机的端面与轮毂的端面相对齐,再利用测功机沿移动板上的轴向移动,相对实现测功机沿底台长度方向移动,保证测功机的端面与轮毂的端面相衔接,整个测试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3、本方面通过移动板实现姿态架以及装配测试架沿轴向移动,以调节装配测试架上测功机与轮毂之间的间距,通过驱动电机的伸缩杆带动装配测试架上的滑动架沿滑轨杆长度长度方向移动,调节测功机的位置,再推动姿态架上的底座,让姿态架位于合适的位置,利用姿态架上的转动头实现调节连接端仰俯一定角度,再利用与销轴转动连接的连接台在滑动盘上轴向移动实现微调连接端轴向位置,保证连接端端面与轮毂的端面正对,便于安装,同时,利用滑动盘的支耳与滑块之间的复位弹簧的自复力实现连接端适应于轮毂的姿态变化。
3、本发明堵转机构实现多角度进行堵转试验;本发明的堵转机构采用堵转盘和制动条之间的配合,堵转盘圆周上可多个点进行测试,当制动条对堵转盘进行锁止,这样就将锁止的堵转盘两侧进行堵转试验,堵转试验完成后,再手动旋转堵转盘至下一角度,实现多角度进行堵转试验,所得到的传动轴的测试参数完整,同时,通过堵转机构还可实现负载检测,利用扭矩传感器来检测轮毂输出的扭矩值,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中工作台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中底板与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中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中姿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中堵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工作台1、底板2、移动板3、竖杆4、新能源汽车5、测功机6、姿态架7、控制总系统8、路面模拟系统9、电池模拟系统10、升降控制系统11、信息采集系统12、控制单元13、轮毂14、前驱台架15、后驱台架16、底座17、减震器18、连接端19、防护罩20、堵转机构21、滑轨杆22、卡块23、伸缩杆24、滑动架25、驱动电机26、销轴27、连接台28、复位弹簧29、滑动盘30、弹性绳31、底盘32、滑块33、传动轴34、堵转盘35、制动条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6,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装置,动力测试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内且能够带动新能源汽车5沿高度移动的升降架,在工作台1上与新能源汽车5四个轮毂对应位置,设置有四个能径向和\或轴向移动的姿态架7,姿态架7上设有能够仰俯调节角度及轴向微调的转动头,转动头一端设有与升降后的新能源汽车5的轮毂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19,另一端设有与测功机6内动力装置连接的转动轴,动力装置通过转动轴可带动新能源汽车5的轮毂转动;
工作台1内设有用于向新能源汽车5内供电的电池模拟系统10、用于控制升降架升降的升降控制系统11、用于模拟道路行驶风速的路面模拟系统9以及包含多个传感器的信息采集系统12,电池模拟系统10、升降控制系统11、路面模拟系统9、信息采集系统12以及测功机6分别与控制总系统8电连接,由控制总系统8分别产生控制信号进行控制;
电池模拟系统10接通后带动新能源汽车5的轮毂转动,转动头随新能源汽车5轮毂姿态变化而变化。
步骤二:将新能源汽车5驶入或置入工作台1内的设定位置,通过控制总系统8下发指令至升降控制系统11,通过升降控制系统11控制升降架升降,使得新能源汽车5沿高度方向移动到指定位置;
步骤三:控制总系统8下发指令至第一驱动单元,通过第一驱动单元控制姿态架7沿径向移动,每个姿态架7上的转动头移动到与升降后的新能源汽车5四个轮毂对应位置;控制总系统8下发指令至第二驱动单元,通过第二驱动单元控制测功机6沿轴向移动,并与新能源汽车5四个轮毂之间保持合理的间距;
步骤四:通过转动头一端的连接端19与升降后的新能源汽车5的轮毂可拆卸连接,转动头另一端的转动轴与测功机6内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通过转动轴可带动新能源汽车5的轮毂转动;
步骤五:通过电池模拟系统10向新能源汽车5供电开始动力测试,通过路面模拟系统9模拟新能源汽车5测试状态,将测功机6及信息采集系统12获取的轮毂14的测试数据反馈至控制总系统8。
本方案在工作之前,新能源汽车5放置在工作台1内,工作台1内的信息采集系统12采集到新能源汽车5进入到底板2的信息,待新能源汽车5停止工作台1的指定位置时,信息采集系统12将信息发送给控制总系统8,控制总系统8下发指令至升降控制系统11,通过升降控制系统11控制升降架升降,并带动新能源汽车5沿高度方向移动,使得轮毂14与测功机6高度相对应;
再通过移动姿态架7,缩短姿态架7与新能源汽车5的轮毂14之间的距离,通过连接端19与新能源汽车5的轮毂14连接,在连接时,如果遇到连接端19端面与轮毂14的端面相互不对正,可通过转动头调节连接端19仰俯角度或者通过转动头调节连接端19轴向距离,便于连接端19与轮毂14调试对中,而转动头的转动轴与测功机6的内的动力装置连接;
连接完成后,再通过电池模拟系统10向新能源汽车5内供电,对轮毂14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由于轮毂14的姿态摆动,通过转动头适应于轮毂14的姿态,保证测试后的数据准确,同时,也可通过测功机6内的动力装置进行测试,通过控制总系统8向路面模拟系统9发送指令,路面模拟系统9模拟新能源汽车5开车迎风的状态,以及通过测功机6进行负载测试等,测功机6所测试的数据发送至控制总系统8内。
作为优选,在步骤三中,测功机6的传动轴34上设有具有防止转动轴转动的堵转机构21,堵转机构21远离测功机6的一侧与连接端相连。
本方案通过堵转机构21对轮毂14进行堵转试验,通过堵转试验获取额定电压时的堵转电流和堵转转矩值以及堵转损耗PK,根据以上数据进行堵转电流大小和三相平衡情况的分析,能反应出新能源电机定子、转子绕组及定子、转子所组成磁路的合理性和一些质量问题。
作为优选,堵转机构21包括固定在传动轴34上的堵转盘35,堵转盘35上设有用于测试传动轴34扭矩的扭矩传感器,堵转盘35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卡紧堵转盘35两侧的制动条36。
启动堵转试验前,先将制动条36插入到堵转盘35内,通过制动条36锁止堵转盘35,并开始堵转试验,通过扭矩传感器测试传动轴34的扭矩值。试验完成后再将松开制动条36,手动旋转堵转盘35至下一角度再次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完成所有角度的堵转试验。
作为优选,在步骤三中,工作台1内设有位于升降架的前、后端且可沿轴向移动的移动板3,移动板3上沿其径向方向依次设有与移动板3相对滑动的姿态架7以及装配测试架,装配测试架包括固定在移动板3滑槽上的滑轨杆22,滑轨杆22上表面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架25,测功机6安装在滑动架25上。
因滑轨杆22固定在移动板3滑槽上,因此,滑动架25能够沿移动板3滑槽轴线方向移动,同时,又因测功机6安装在滑动架25上,因此,实现测功机6能够沿滑轨杆22长度方向移动合适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
作为优选,在步骤二中,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径向滑槽内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移动板3侧面相连接,通过电动推杆带动移动板3沿径向滑槽方向移动;第二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滑轨杆22上的驱动电机26,驱动电机26的伸缩杆24与滑动架25连接,控制单元13分别与驱动电机26以及控制总系统8电连接,通过控制总系统8向控制单元13下发指令,控制驱动电机26的伸缩杆24带动滑动架25移动。
这样设计,通过电动推杆实现带动移动板3沿径向滑槽长度方向移动,保证移动板3与轮毂14相对应,以便于移动板3上的测功机6与轮毂14相连接;另外,通过控制总系统8向控制单元13发送指令,控制单元13再启闭驱动电机26,通过驱动电机26的伸缩杆24带动滑动架25沿滑轨杆22长度方向移动,操作简单方便。
作为优选,滑轨杆22侧面设有若干个卡块23,卡块23与滑动架25侧面相卡接。这样设计,通过卡块23对滑动架25位置进行限位,避免滑动架25在移动时,脱离滑轨杆22。
作为优选,在步骤三中,姿态架7包括能够沿滑槽移动的底座17,底座17顶部设有多个减震器18,减震器18通过底盘32与转动头连接。
由于姿态架7体积小,因此,通过手推动底座17实现整个姿态架7沿滑槽移动,方便调节姿态架7与轮毂14之间的间距;其次,通过减震器18实现是用来抑制转动头轴向移动后反弹时的震荡,以保证转动头适应轮毂14的姿态,保证姿态平顺。
作为优选,在步骤三中,转动头包括与底盘32固定连接的滑动盘30,滑动盘30两侧分别设有横向设置且呈U型结构的支耳,滑动盘30滑动连接有与销轴27转动连接的连接台28,连接台28顶端设有用于安装转动轴的轴承座,连接台28两侧分别设有伸入支耳内的滑块33,滑块33与支耳之间通过复位弹簧29连接。
在连接端与轮毂14连接时,通过手动轴向移动转动头在滑动盘30的位置,来微调连接端与轮毂14之间的间距,保证两者的协调连接;在轮毂14做检测试验时,转动头带动连接台28轴向轻微移动时,通过连接台28两侧的支耳与滑块33之间复位弹簧29的自复力,能够让转动头更加适应于轮毂14的姿态,保证其稳定性,而连接头与销轴27转动连接实现整个转动头能够仰俯调节角度的作用,又因连接台28两侧的滑块33是插入在滑动盘30的支耳内的,因此,通过支耳实现对连接台28的限位,避免连接台28脱落。
作为优选,连接台28与底座17之间通过弹性绳31连接。设置弹性绳31是为了保证连接台28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在步骤三中,姿态架7与装配测试架之间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防护罩20。通过防护罩20对姿态架7与测功机6相连部位进行保护,避免粉尘进去到姿态架7与测功机6相连部位内。
作为优选,在步骤一中,升降架包括两根与设置在工作台1的底板2的竖杆4,每根竖杆4滑动连接有用于抬升新能源汽车5的前驱台架15,以及用于抬升新能源汽车5的后驱台架16。
这样设计,通过升降台的竖杆4起到对前驱台架15和后驱台架16的支撑,再利用竖杆4与前驱台架15和后驱台架16之间的滑动连接,驱动前驱台架15和后驱台架16沿竖杆4高度方向移动,以便于前驱台架15和后驱台架16协同将新能源汽车5抬起,使新能源汽车5沿高度方向升降。
1、本发明更加智能化,通过用于向新能源汽车5内供电的电池模拟系统10、用于控制升降架升降的升降控制系统11、用于模拟道路状态的路面模拟系统9以及位于底板2两侧的信息采集系统12实现本装置自动化测试,通过信息采集系统12收集新能源汽车5进场的信息,将该信息传递至控制总系统8,通过电池模拟系统10向新能源汽车5内进行供电,这样,能够避免新能源汽车5进行系统的测试,在使用时可能会具有极大的危险,例如电池燃烧、甚至爆炸的问题,通过控制总系统8下发指令至升降控制系统11,利用升降控制系统11启动升降架,将新能源汽车5抬升与测功机6高度相对应,在测试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新能源汽车5的各种检测数据,利用路面模拟系统9模拟新能源路面情况,获取新能源负载、堵转、标定等数据,再传递至控制总系统8进行分析,能够对复杂运行状况、复杂路面状况的模拟即分析。
2、本发明轮毂14与测功机6调试对中简单,通过升降架实现将新能源汽车5整体抬升,使得轮毂14与测功机6高度对应,再通过径向移动移动板3上的测功机6沿底台宽度方向移动,保证测功机6的端面与轮毂14的端面相对齐,再利用测功机6沿移动板3上的轴向移动,相对实现测功机6沿底台长度方向移动,保证测功机6的端面与轮毂14的端面相衔接,整个测试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3、本方面通过移动板3实现姿态架7以及装配测试架沿轴向移动,以调节装配测试架上测功机6与轮毂14之间的间距,通过驱动电机26的伸缩杆24带动装配测试架上的滑动架25沿滑轨杆22长度长度方向移动,调节测功机6的位置,再推动姿态架7上的底座17,让姿态架7位于合适的位置,利用姿态架7上的转动头实现调节连接端19仰俯一定角度,再利用与销轴27转动连接的连接台28在滑动盘30上轴向移动实现微调连接端19轴向位置,保证连接端19端面与轮毂14的端面正对,便于安装,同时,利用滑动盘30的支耳与滑块33之间的复位弹簧29的自复力实现连接端19适应于轮毂14的姿态变化。
3、本发明堵转机构21实现多角度进行堵转试验;本发明的堵转机构21采用堵转盘35和制动条36之间的配合,堵转盘35圆周上可多个点进行测试,当制动条36对堵转盘35进行锁止,这样就将锁止的堵转盘35两侧进行堵转试验,堵转试验完成后,再手动旋转堵转盘35至下一角度,实现多角度进行堵转试验,所得到的传动轴34的测试参数完整,同时,通过堵转机构21还可实现负载检测,利用扭矩传感器来检测轮毂14输出的扭矩值,操作简单方便。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装置,所述动力测试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内且能够带动新能源汽车(5)沿高度移动的升降架,在工作台(1)上与新能源汽车(5)四个轮毂对应位置,设置有四个能径向和\或轴向移动的姿态架(7),姿态架(7)上设有能够仰俯调节角度及轴向微调的转动头,所述转动头一端设有与升降后的新能源汽车(5)的轮毂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19),另一端设有与测功机(6)内动力装置连接的转动轴,所述工作台(1)内设有用于向新能源汽车(5)内供电的电池模拟系统(10)、用于控制升降架升降的升降控制系统(11)、用于模拟道路行驶风速的路面模拟系统(9)以及包含多个传感器的信息采集系统(12),所述电池模拟系统(10)、升降控制系统(11)、路面模拟系统(9)、信息采集系统(12)以及测功机(6)分别与控制总系统(8)电连接,由控制总系统(8)分别产生控制信号进行控制;
步骤二:将新能源汽车(5)驶入或置入工作台(1)内的设定位置,通过控制总系统(8)下发指令至升降控制系统(11),通过升降控制系统(11)控制升降架升降,使得新能源汽车(5)沿高度方向移动到指定位置;
步骤三:控制总系统(8)下发指令至第一驱动单元,通过第一驱动单元控制姿态架(7)沿径向移动,每个姿态架(7)上的转动头移动到与升降后的新能源汽车(5)四个轮毂对应位置;控制总系统(8)下发指令至第二驱动单元,通过第二驱动单元控制测功机(6)沿轴向移动,并与新能源汽车(5)四个轮毂之间保持合理的间距;
步骤四:通过转动头一端的连接端(19)与升降后的新能源汽车(5)的轮毂可拆卸连接,转动头另一端的转动轴与测功机(6)内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通过转动轴可带动新能源汽车(5)的轮毂转动;
步骤五:通过电池模拟系统(10)向新能源汽车(5)供电开始动力测试,通过路面模拟系统(9)模拟新能源汽车(5)测试状态,将测功机(6)及信息采集系统(12)获取的轮毂(14)的测试数据反馈至控制总系统(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测功机(6)的传动轴(34)上设有具有防止转动轴转动的堵转机构(21),所述堵转机构(21)远离测功机(6)的一侧与连接端(1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转机构(21)包括固定在传动轴(34)上的堵转盘(35),所述堵转盘上设有用于测试传动轴(34)扭矩的扭矩传感器,所述堵转盘(35)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卡紧堵转盘(35)两侧的制动条(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工作台(1)内设有位于升降架的前、后端且可沿轴向移动的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上沿其径向方向依次设有与移动板(3)相对滑动的姿态架(7)以及装配测试架,所述装配测试架包括固定在移动板(3)滑槽上的滑轨杆(22),所述滑轨杆(22)上表面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架(25),测功机(6)安装在滑动架(2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径向滑槽内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移动板(3)侧面相连接,通过电动推杆带动移动板(3)沿径向滑槽方向移动;第二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滑轨杆(22)上的驱动电机(26),所述驱动电机(26)的伸缩杆(24)与滑动架(25)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3)分别与驱动电机(26)以及控制总系统(8)电连接,通过控制总系统(8)向控制单元(13)下发指令,控制驱动电机(26)的伸缩杆(24)带动滑动架(25)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转动头包括与底盘(32)固定连接的滑动盘(30),所述滑动盘(30)两侧分别设有横向设置且呈U型结构的支耳,所述滑动盘(30)滑动连接有与销轴(27)转动连接的连接台(28),所述连接台(28)两侧分别设有伸入支耳内的滑块(33),所述滑块(33)与支耳之间通过复位弹簧(2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台(28)与底座(17)之间通过弹性绳(3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姿态架(7)与装配测试架之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防护罩(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升降架包括两根与底板(2)可拆卸连接的竖杆(4),每根竖杆(4)滑动连接有用于抬升新能源汽车(5)的前驱台架(15),以及用于抬升新能源汽车(5)的后驱台架(16)。
CN202111005077.4A 2021-08-30 2021-08-30 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 Active CN113567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5077.4A CN113567859B (zh) 2021-08-30 2021-08-30 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5077.4A CN113567859B (zh) 2021-08-30 2021-08-30 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7859A true CN113567859A (zh) 2021-10-29
CN113567859B CN113567859B (zh) 2022-07-29

Family

ID=78173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5077.4A Active CN113567859B (zh) 2021-08-30 2021-08-30 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78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4359A (zh) * 2022-11-10 2023-03-07 南通市航天机电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航天机电的测功机的智能控制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16186U (zh) * 2010-06-07 2011-01-19 上海华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测试用的主传动机构
CN202330016U (zh) * 2011-11-15 2012-07-11 南通常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整车试验台
CN203203804U (zh) * 2013-04-24 2013-09-18 山东大学 分布式多系统电动汽车整车性能测试试验台
CN107290152A (zh) * 2016-04-11 2017-10-24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动轮及智能悬架系统多功能综合试验台
CN108362505A (zh) * 2018-01-30 2018-08-03 上海大学 一种全工况动态整车测试台架及方法
CN108776026A (zh) * 2018-06-14 2018-11-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室内的汽车振动和噪声测试的教学试验台
CN109900399A (zh) * 2017-12-07 2019-06-18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边/轮毂驱动系统的试验平台
CN110647056A (zh) * 2019-10-28 2020-01-03 苏州智行众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整车硬件在环的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模拟仿真系统
CN210627539U (zh) * 2019-05-17 2020-05-26 山西神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整车路况模拟教学平台
CN111380698A (zh) * 2020-03-06 2020-07-07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力总成对拖测试台架结构
CN211178991U (zh) * 2020-02-06 2020-08-04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测功机系统
CN111964916A (zh) * 2020-07-20 2020-11-20 云动(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动力总成台架实现实车转鼓台架测量项目的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16186U (zh) * 2010-06-07 2011-01-19 上海华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测试用的主传动机构
CN202330016U (zh) * 2011-11-15 2012-07-11 南通常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整车试验台
CN203203804U (zh) * 2013-04-24 2013-09-18 山东大学 分布式多系统电动汽车整车性能测试试验台
CN107290152A (zh) * 2016-04-11 2017-10-24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动轮及智能悬架系统多功能综合试验台
CN109900399A (zh) * 2017-12-07 2019-06-18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边/轮毂驱动系统的试验平台
CN108362505A (zh) * 2018-01-30 2018-08-03 上海大学 一种全工况动态整车测试台架及方法
CN108776026A (zh) * 2018-06-14 2018-11-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室内的汽车振动和噪声测试的教学试验台
CN210627539U (zh) * 2019-05-17 2020-05-26 山西神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整车路况模拟教学平台
CN110647056A (zh) * 2019-10-28 2020-01-03 苏州智行众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整车硬件在环的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模拟仿真系统
CN211178991U (zh) * 2020-02-06 2020-08-04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测功机系统
CN111380698A (zh) * 2020-03-06 2020-07-07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力总成对拖测试台架结构
CN111964916A (zh) * 2020-07-20 2020-11-20 云动(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动力总成台架实现实车转鼓台架测量项目的测试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4359A (zh) * 2022-11-10 2023-03-07 南通市航天机电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航天机电的测功机的智能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7859B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89185B (zh) 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系统
CN113567859B (zh) 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方法
CN105182968A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c-eps系统的硬件在环性能测试试验台
CN108362505B (zh) 一种全工况动态整车测试台架及方法
CN104865527A (zh) 微型电动车轮毂电机的测试台架
CN101750176B (zh) 自动对中汽车底盘电力测功机
CN112432750B (zh) 一种用于汽车扭矩传感器的振动测试机构
CN108692961B (zh)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底盘测功试验台
CN204945789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c-eps系统的硬件在环性能测试试验台
CN111238827A (zh) 一种重型车底盘测功机
CN105716983A (zh) 一种多场耦合的电模拟摩擦片惯性缩比试验台
CN112985659B (zh) 多环境系统下重载、大功率、大扭矩底盘测功机
CN215678670U (zh)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的测试装置
CN212340668U (zh) 儿童推车轮脚测试系统
CN215449977U (zh)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姿态调节装置
CN203116968U (zh) 一种滚筒式汽车制动检测装置
CN108858026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毂气门孔全自动插塞装置
CN210269199U (zh) 一种电动车检测试验台用转向测试装置
CN210400861U (zh) 电动汽车可靠性测试装置
CN111791743B (zh) 安装平台、换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1721143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防滑性能测试设备
CN220339845U (zh) 一种钳口耐压试验机
CN209764311U (zh) 功率测试用广适车体固定架
CN218272379U (zh) 一种用于对拖式电机测试的电机台架
CN115343000A (zh) 一种带碟刹的减震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