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2782B - 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2782B
CN113562782B CN202110870089.7A CN202110870089A CN113562782B CN 113562782 B CN113562782 B CN 113562782B CN 202110870089 A CN202110870089 A CN 202110870089A CN 113562782 B CN113562782 B CN 113562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lanthanum
tungsten
salt
do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00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2782A (zh
Inventor
张宝
邓鹏�
程诚
林可博
周亚楠
丁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00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2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2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2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2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2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006Compounds containing, besides nickel,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or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17/00Compounds of rare earth metals
    • C01F17/1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17/00Compounds of rare earth metals
    • C01F17/20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rare earth metals as the metal element
    • C01F17/206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rare earth metals as the metal element oxide or hydroxide being the only anion
    • C01F17/224Oxides or hydroxides of lanthanides
    • C01F17/229Lanthanum oxides or hyd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1/00Compounds of tungsten
    • C01G41/02Oxides; Hyd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80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inorganic ph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包括基体和包覆于基体表面的包覆层,基体的分子式为NixCoyMnzWpLaq(OH)2,包覆层为WO3与La2O3的复合物包覆层。W和La掺杂有利于提高前驱体的稳定性;同时,前驱体外层区域高温煅烧过程中形成的与前驱体内部相同元素掺杂构成的WO3和La2O3混合包覆层结构可以使外层的氧化物和内部的前驱体结构结合的更为紧密,显著减少纳米氧化物层的脱落问题,使得钨、镧双掺杂共包覆方法发挥协同效应,综合提升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的结构稳定性。还提供一种该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流程短、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锂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NCM)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最重要的原材料,NCM三元前驱体主要制备方法是把镍钴锰对应的金属盐溶液与液碱以及氨水同时加入钢制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NCM前驱体。然而,由于设备及工艺条件限制,在金属盐共沉淀反应形核过程中通常会有微裂纹产生,导致前驱体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前驱体的品质(形貌、粒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杂质含量、振实密度等)直接决定了最后烧结产物的理化指标,为了更好的发挥三元正极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对其前驱体的制备过程进行调控对于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至关重要。
CN11167524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CM前驱体的制备方法,通过沉淀法制备三元前驱体,所得前驱体颗粒较为松散,且生产的前驱体一致性较差,影响后续烧结过程材料的性能。此外,由于制得球状三元材料NCM本体结构的稳定性一般,不利于正极材料性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通过调控共沉淀反应过程中不同阶段金属离子的浓度来实现不同元素的差异分布,La元素均匀分布在前驱体体相组分中,而W元素则均匀分布于前驱体的表界面处,La元素对前驱体的空间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在表界面区域均匀掺杂的W元素在烧结中向颗粒内部扩散,形成梯度分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材料的表面活性。同时,前驱体外层区域高温煅烧过程中形成的与前驱体内部相同元素掺杂构成的WO3和La2O3混合包覆层结构可以使外层的氧化物和内部的前驱体结构结合的更为紧密,显著减少纳米氧化物层的脱落问题,使得钨、镧双掺杂共包覆方法发挥协同效应,综合提升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的结构稳定性。本发明制备方法流程短,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包括基体和包覆于基体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基体的分子式为NixCoyMnzWpLaq(OH)2,其中0.6≤x<1,0<y≤0.2,0<z≤0.2,0<p≤0.1,0<q≤0.05,x+y+z=1,所述包覆层为WO3与La2O3的复合物包覆层。
作为优选,掺杂元素La均匀分布于基体体相中,掺杂元素W均匀分布于基体表界面处;
所述WO3与La2O3的复合物包覆层为基体质量的2~5%。
作为优选,所述前驱体的一次颗粒为条状,二次颗粒为球状。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将镍盐溶液、钴盐溶液、锰盐溶液、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并流进料至第一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形成粒径为0.05~0.25μm的前驱体晶核;
(5)将第一反应釜的浆料通入第二反应釜中,并流通入镍、钴、锰金属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和掺杂盐溶液,进行分阶段共沉淀反应,第一阶段并流通入镍、钴、锰金属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和镧盐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直至材料颗粒长大至1~1.6 μm,第二阶段并流通入镍、钴、锰金属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钨盐溶液和镧盐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待材料颗粒长大至2~7 μm,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NixCoyMnzWpLaq(OH)2
(6)将得到的NixCoyMnzWpLaq(OH)2超声分散于含钨、镧金属离子的混合乙醇溶液中,经洗涤、干燥和焙烧,即可得到所需前驱体。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共沉淀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的温度为50~60℃,搅拌转速为400~500rpm;pH值为10.5~13;游离氨浓度为12~18g/L;反应时间为0.5~3h。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镍盐为硫酸镍、硝酸镍和氯化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镍盐溶液的浓度为0.5~3.5mol/L;
所述钴盐为硫酸钴、硝酸钴和氯化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钴盐溶液的浓度为0.5~4.0mol/L;
所述锰盐为硫酸锰、硝酸锰和氯化锰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锰盐溶液的浓度为0.5~5.0mol/L;
所述沉淀剂溶液为NaOH溶液;所述沉淀剂溶液的浓度为5~7 mol/L;
所述络合剂溶液为氨水溶液;所述络合剂溶液的浓度为4~7 mol/L。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第一阶段的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50~60℃,搅拌转速为400~600 rpm;pH值为11.5~12.8;游离氨浓度为9~15 g/L;反应时间为8~20 h;
所述第二阶段的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体系的反应体系的温度为50~60℃,搅拌转速为450~600 rpm;pH值为10.6~13.2;游离氨浓度为7~15 g/L;反应时间为24~48 h。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钨盐为偏钨酸铵、仲钨酸铵、三氯化钨和六氯化钨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钨盐溶液的浓度为0.01~0.05 mol/L;所述钨盐溶液是将钨盐溶于乙醇溶剂中;
所述镧盐为硝酸镧、氯化镧、硫酸镧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镧盐溶液的浓度为0.01~0.05 mol/L;所述镧盐溶液是将镧盐溶于乙醇溶剂中;
所述沉淀剂溶液为NaOH溶液;所述沉淀剂溶液的浓度为5~7 mol/L;
所述络合剂溶液为氨水溶液;所述络合剂溶液的浓度为4~7 mol/L。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含钨、镧金属离子的混合乙醇溶液是将钨盐和镧盐溶于乙醇溶液得到;所述钨盐为偏钨酸铵、仲钨酸铵、三氯化钨和六氯化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镧盐为硝酸镧、氯化镧和硫酸镧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焙烧的温度为250~3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有效可行的修饰,得到了一种W和La掺杂及包覆的前驱体,W和La掺杂有利于提高前驱体的稳定性;同时,前驱体外层区域高温煅烧过程中形成的与前驱体内部相同元素掺杂构成的WO3和La2O3混合包覆层结构可以使外层的氧化物和内部的前驱体结构结合的更为紧密,显著减少纳米氧化物层的脱落问题,使得钨、镧双掺杂共包覆方法发挥协同效应,综合提升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的结构稳定性。
(2)本发明的改性正极材料前驱体中,La元素均匀分布在基体体相组分中,对前驱体的空间结构起到支撑作用,W元素则均匀的分布于基体的表界面处,分布于前驱体的表界面的W元素可以在烧结中向颗粒内部扩散,形成梯度分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材料的表面活性。
(3)本发明通过采用两步共沉淀法,第一步在第一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成核,第二步在第二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长大掺杂,可以形成晶粒更为紧实的前驱体,同时使溶液中更多沉淀离子向晶粒表面扩散并在晶核表面沉淀、连续生长,所得的前驱体一致性好;有效避免反应釜局部金属离子饱和度过高而导致金属离子的不均匀沉积和生长,所生产的前驱体一致性较差,影响后续烧结过程材料的性能等缺陷;且第二步通过调控共沉淀反应过程不同时期的掺杂金属盐,能够实现不同元素的位置差异,进而能够获得所需性能。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流程短、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前驱体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文发明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包括基体和包覆于基体表面的包覆层,基体的化学式为Ni0.88Co0.09Mn0.03W0.002La0.002(OH)2,包覆层为WO3与La2O3的复合物包覆层。掺杂La元素均匀分布于基体体相组分中,掺杂W元素均匀分布于基体的表界面处。所述WO3与La2O3的复合物包覆层为基体质量的2%。所述前驱体的一次颗粒为条状,二次颗粒为球状。
本实施例的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具体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1)配制适量的3 mol/L的硫酸镍溶液、3 mol/L硫酸钴溶液和3 mol/L硫酸锰溶液,将硫酸镍溶液、硫酸钴溶液和硫酸锰溶液按照Ni:Co:Mn=88:9:3并流通入第一反应釜中,同时将7 mol/L的NaOH溶液和作为络合剂的7 mol/LNH3•H2O溶液通过计量泵进料至第一反应釜内,进行共沉淀反应,调节PH值于11,转速为400 rpm,反应温度为55℃,游离氨浓度为13 g/L,反应时间为1 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0.05μm的晶核。
(2)将第一反应釜的浆料先通入第二反应釜中,将La(NO3)3溶于乙醇中,将偏钨酸铵溶液溶于乙醇中,然后并流通入镍、锰、钴盐溶液、掺杂盐溶液、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进行进行分阶段共沉淀反应,第一阶段并流通入镍、锰、钴盐溶液、硝酸镧乙醇溶液(0.02 mol/L)、NaOH溶液、氨水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控制第一阶段的反应温度为55℃,pH值为12,转速为550 rpm,游离氨浓度为10 g/L,反应时间为12 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1.5 μm的材料颗粒,第二阶段并流通入偏钨酸铵乙醇溶液(0.02 mol/L)、硝酸镧乙醇溶液(0.02 mol/L)、镍、钴、锰金属盐溶液、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控制第二阶段的反应温度为55℃,pH值为12.2,转速为550 rpm,游离氨浓度为11 g/L,反应时间为36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5 μm的颗粒,经洗涤、干燥得到Ni0.88Co0.09Mn0.03W0.002La0.002(OH)2
(3)将得到的Ni0.88Co0.09Mn0.03W0.002La0.002(OH)2超声分散于含钨(偏钨酸铵)、镧(硝酸镧)金属离子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再经洗涤、干燥、低温焙烧270℃、混批、过筛、除磁、包装即可得到前驱体Ni0.88Co0.09Mn0.03W0.002La0.002(OH)2• nWO3&La2O3
对本实施例所得改性的三元前驱体进行表征和检测,其组成为Ni0.88Co0.09Mn0.03W0.002La0.002(OH)2• nWO3&La2O3,所述前驱体的扫描图如图1所示,其平均粒径约为5 μ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适量的5 mol/L的硫酸镍溶液、5 mol/L硫酸钴溶液和5 mol/L硫酸锰溶液;将硫酸镍溶液、硫酸钴溶液和硫酸锰溶液按照Ni:Co:Mn=88:9:3并流通入第一反应釜中,同时将NaOH溶液(7 mol/L)和NH3•H2O溶液(7 mol/L)通过计量泵并流进料至第一反应釜内,进行共沉淀反应,调节PH值于11,转速为400 rpm,反应温度为55℃,游离氨浓度为12 g/L,反应时间为1.5 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0.25 μm的晶核。
(2)将第一反应釜的浆料先通入第二反应釜中,将La(NO3)3溶于乙醇中,将偏钨酸铵溶液溶于乙醇中,然后并流通入镍、锰、钴盐溶液、掺杂盐溶液、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进行进行分阶段共沉淀反应,第一阶段并流通入镍、锰、钴盐溶液、硝酸镧乙醇溶液(0.03 mol/L)、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控制第一阶段的反应温度为55℃,pH值为12,转速为550 rpm,游离氨浓度为10 g/L,反应时间为12 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1.5 μm的颗粒,第二阶段并流通入偏钨酸铵乙醇溶液(0.03 mol/L)、硝酸镧乙醇溶液(0.02 mol/L)、镍、钴、锰金属盐溶液、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控制第二阶段的反应温度为58℃,pH值为12.5,转速为580 rpm,游离氨浓度为11 .5g/L,反应时间为36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5μm的颗粒,经洗涤、干燥得到Ni0.88Co0.09Mn0.03W0.002La0.002(OH)2
(3)将得到的Ni0.88Co0.09Mn0.03W0.002La0.002(OH)2超声分散于含钨(偏钨酸铵)、镧(硝酸镧)金属离子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再经洗涤、干燥、低温焙烧280℃、混批、过筛、除磁、包装即可得到前驱体Ni0.88Co0.09Mn0.03W0.002La0.002(OH)2• nWO3&La2O3
对本实施例所得改性的三元前驱体进行表征和检测,其组成为Ni0.8Co0.1Mn0.1W0.003La0.003(OH)2• nWO3&La2O3,所述前驱体其平均粒径约为5 μ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适量的5 mol/L的硫酸镍溶液、5 mol/L硫酸钴溶液和5 mol/L硫酸锰溶液;将硫酸镍溶液、硫酸钴溶液和硫酸锰溶液按照Ni:Co:Mn=88:9:3并流通入第一反应釜中,同时将NaOH溶液(7 mol/L)和NH3•H2O溶液(7 mol/L)通过计量泵并流进料至第一反应釜内,进行共沉淀反应,调节PH值于11,转速为450 rpm,反应温度为52℃,游离氨浓度为13.5g/L,反应时间为1.5 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0.15 μm的晶核。
(2)将第一反应釜的浆料先通入第二反应釜中,将La(NO3)3溶于乙醇中,将偏钨酸铵溶液溶于乙醇中,然后并流通入镍、锰、钴盐溶液、掺杂盐溶液、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进行进行分阶段共沉淀反应,第一阶段并流通入镍、锰、钴盐溶液、硝酸镧乙醇溶液(0.04 mol/L)、NaOH溶液、氨水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控制第一阶段的反应温度为55℃,pH值为12,转速为550 rpm,游离氨浓度为10 g/L,反应时间为12 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1.5 μm的颗粒,第二阶段并流通入偏钨酸铵乙醇溶液(0.04 mol/L)、硝酸镧乙醇溶液(0.04 mol/L)、镍、钴、锰金属盐溶液、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控制第二阶段的反应温度为55℃,pH值为12.5,转速为580 rpm,游离氨浓度为11 .5g/L,反应时间为36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5μm的颗粒,经洗涤、干燥得到Ni0.88Co0.09Mn0.03W0.002La0.002(OH)2
(3)将得到的Ni0.88Co0.09Mn0.03W0.002La0.002(OH)2超声分散于含钨(偏钨酸铵)、镧(硝酸镧)金属离子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再经洗涤、干燥、低温焙烧260℃、混批、过筛、除磁、包装即可得到前驱体Ni0.88Co0.09Mn0.03W0.002La0.002(OH)2• nWO3&La2O3
对本实施例所得改性的三元前驱体进行表征和检测,其组成为Ni0.83Co0.11Mn0.06W0.004La0.004(OH)2• nWO3&La2O3,所述前驱体平均粒径约为5 μm。
对比例1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适量的3 mol/L的硫酸镍溶液、3 mol/L硫酸钴溶液和3 mol/L硫酸锰溶液;将硫酸镍溶液、硫酸钴溶液和硫酸锰溶液按照Ni:Co:Mn=88:9:3并流通入第一反应釜中,同时将NaOH溶液(7 mol/L)和NH3•H2O溶液(7 mol/L)通过计量泵并流进料至第一反应釜内,调节PH值于11,转速为450 rpm,反应温度为52℃,游离氨浓度为11.5 g/L,反应时间为1.5 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0.05 μm的晶核。
(2)将第一反应釜的浆料通入第二反应釜中,然后并流通入镍、锰、钴盐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控制第二反应釜中的反应温度为55℃,pH值为12.5,转速为580 rpm,游离氨浓度为11 .5g/L,反应时间为36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5 μm的材料颗粒。再经洗涤、干燥、混批、过筛、除磁、包装即可得到前驱体Ni0.88Co0.09Mn0.03(OH)2的球状颗粒。
对比例2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适量的5 mol/L的硫酸镍溶液、5 mol/L硫酸钴溶液和5 mol/L硫酸锰溶液;将硫酸镍溶液、硫酸钴溶液和硫酸锰溶液按照Ni:Co:Mn=8:1:1并流通入第一反应釜中,同时将NaOH溶液(7 mol/L)和NH3 • H2O溶液(7 mol/L)通过计量泵并流进料至第一反应釜内,调节PH值于13,转速为450 rpm,反应温度为56℃,游离氨浓度为11.6g/L,反应时间为1.5 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0.05 μm的晶核。
(2)将第一反应釜的浆料通入第二反应釜中,同时并流通入镍、锰、钴盐溶液、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控制第二反应釜中的反应温度为55℃,pH值为12.1,转速为550 rpm,游离氨浓度为11 .8g/L,反应时间为36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5 μm的材料颗粒。再经洗涤、干燥、混批、过筛、除磁、包装即可得到前驱体Ni0.8Co0.1Mn0.1(OH)2的球状颗粒。
对比例3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适量的5.5 mol/L的硫酸镍溶液、5.5 mol/L硫酸钴溶液和5.5 mol/L硫酸锰溶液,将硫酸镍溶液、硫酸钴溶液和硫酸锰溶液按照Ni:Co:Mn=83:11:6并流通入第一反应釜中,同时将NaOH溶液(7 mol/L)和NH3 • H2O溶液(7 mol/L)通过计量泵并流进料至第一反应釜内,调节PH值于13,转速为450 rpm,反应温度为55℃,游离氨浓度为11.7 g/L,反应时间为1.5 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0.05 μm的晶核。
(2)将第一反应釜的液体通入第二反应釜中,同时并流通入第一反应釜相同的镍、锰、钴盐溶液、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控制第二反应釜中的反应温度为55℃,pH值为12.2,转速为600 rpm,游离氨浓度为11 .5g/L,反应时间为40h,得到平均粒径约为5 μm的材料颗粒。再经洗涤、干燥、混批、过筛、除磁、包装即可得到前驱体Ni0.83Co0.11Mn0.06(OH)2的球状颗粒。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和包覆于基体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基体的分子式为NixCoyMnzWpLaq(OH)2,其中0.6≤x< 1,0< y≤0.2,0<z≤0.2,0< p≤0.1,0< q≤0.05,x+y+z=1,所述包覆层为WO3与La2O3的复合物包覆层,掺杂元素La均匀分布于基体体相中,掺杂元素W均匀分布于基体表界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WO3与La2O3的复合物包覆层为基体质量的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的一次颗粒为条状,二次颗粒为球状。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镍盐溶液、钴盐溶液、锰盐溶液、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并流进料至第一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形成粒径为0.05~0.25μm的前驱体晶核;
(2)将第一反应釜的浆料通入第二反应釜中,并流通入镍、钴、锰金属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和掺杂盐溶液,进行分阶段共沉淀反应,第一阶段并流通入镍、钴、锰金属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和镧盐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直至材料颗粒长大至一定粒径,第二阶段并流通入镍、钴、锰金属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镧盐溶液和钨盐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待材料颗粒长大至一定粒径,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NixCoyMnzWpLaq(OH)2
(3)将得到的NixCoyMnzWpLaq(OH)2超声分散于含钨、镧金属离子的混合乙醇溶液中,经洗涤、干燥和焙烧,即可得到所需前驱体;所述焙烧的温度为250~3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共沉淀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的温度为50~60℃,搅拌转速为400~500rpm;pH值为10.5~13;游离氨浓度为12~18g/L;反应时间为0.5~3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盐为硫酸镍、硝酸镍和氯化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镍盐溶液的浓度为0.5~3.5mol/L;
所述钴盐为硫酸钴、硝酸钴和氯化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钴盐溶液的浓度为0.5~4.0mol/L;
所述锰盐为硫酸锰、硝酸锰和氯化锰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锰盐溶液的浓度为0.5~5.0mol/L;
所述沉淀剂溶液为NaOH溶液;所述沉淀剂溶液的浓度为5~7 mol/L;
所述络合剂溶液为氨水溶液;所述络合剂溶液的浓度为4~7mol/L。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第一阶段的共沉淀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50~60℃,搅拌转速为400~600 rpm;pH值为11.5~12.8;游离氨浓度为9~15 g/L;反应时间为8~20h;
所述第二阶段的共沉淀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50~60℃,搅拌转速为450~600 rpm;pH值为10.6~13.2;游离氨浓度为7~15 g/L;反应时间为24~48 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钨盐溶液是将钨盐溶于乙醇溶剂中;所述钨盐溶液的浓度为0.01~0.05mol/L;所述钨盐为偏钨酸铵、仲钨酸铵、三氯化钨和六氯化钨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镧盐溶液是将镧盐溶于乙醇溶剂中;所述镧盐溶液的浓度为0.01~0.05mol/L;所述镧盐为硝酸镧、氯化镧、硫酸镧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沉淀剂溶液为NaOH溶液;所述沉淀剂溶液的浓度为5~7 mol/L;
所述络合剂溶液为氨水溶液;所述络合剂溶液的浓度为4~7mol/L。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含钨、镧金属离子的混合乙醇溶液是将钨盐和镧盐溶于乙醇溶液得到;所述钨盐为偏钨酸铵、仲钨酸铵、三氯化钨和六氯化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镧盐为硝酸镧、氯化镧和硫酸镧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110870089.7A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562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0089.7A CN113562782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0089.7A CN113562782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2782A CN113562782A (zh) 2021-10-29
CN113562782B true CN113562782B (zh) 2023-05-26

Family

ID=78169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0089.7A Active CN113562782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27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4108B (zh) * 2022-01-18 2022-04-19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钇铜双重改性的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29922B (zh) * 2022-02-21 2022-05-24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CN114560512B (zh) * 2022-02-23 2023-09-26 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共沉淀法实现Ti/La共包覆NCM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37521A1 (en) * 2016-11-28 2019-09-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ithium cobalt oxide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CN112080800A (zh) * 2020-05-26 2020-12-15 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CN112599756A (zh) * 2021-01-13 2021-04-02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离子导体掺杂包覆改性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36243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性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66479B2 (en) * 2003-06-23 2009-07-28 Lg Chem, Ltd.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surface-modified materials
JP5040078B2 (ja) * 2005-07-19 2012-10-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2016100101A (ja) * 2014-11-19 2016-05-30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Samsung SDI Co.,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lithiumion)二次電池用被覆粒子、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層、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2744872A (zh) * 2019-10-30 2021-05-04 北京大学 一种高镍正极材料的液相法磷元素掺杂改性制备方法
CN111018004B (zh) * 2019-12-04 2022-07-26 浙江尚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相掺杂稀土元素的三元前驱体及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22926B (zh) * 2020-04-10 2021-06-29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壳结构Al/La共掺杂高镍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正极材料
CN112397777B (zh) * 2020-11-13 2023-12-22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铌酸锂包覆双掺杂锂镧锆氧复合材料和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63474B (zh) * 2021-02-22 2021-06-04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包覆的复合ncma四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37521A1 (en) * 2016-11-28 2019-09-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ithium cobalt oxide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WO2021136243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性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080800A (zh) * 2020-05-26 2020-12-15 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CN112599756A (zh) * 2021-01-13 2021-04-02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离子导体掺杂包覆改性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2782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62782B (zh) 一种钨、镧双掺杂共包覆的三元正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5772B (zh) 一种改性的锂离子电池用前驱体、正极材料及该前驱体和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KR101536297B1 (ko) 이차전지용 양극 전구체 제조방법
JP6428105B2 (ja) ニッケルコバルトマンガン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920306B (zh) 正极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
CN108910932B (zh) 一种碳酸钠沉淀制备窄分布超细氧化钇的方法
CN113526573B (zh) 镍钴二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34732A (zh) 一种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087031B (zh) 一种包覆型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387399A (zh) 一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37807B (zh) 一种高性能纳米棒状镍锰二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85399B (zh)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间歇式制备工艺
CN113258054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改性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KR20230008126A (ko) 리튬 이온 배터리용 양극 재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과 리튬 이온 배터리
CN113292112A (zh) 一种高镍系三元正极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13571694B (zh) 一种多离子修饰三元材料前驱体及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13571693A (zh) 一种改性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82256A (zh) 一种高镍单晶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以及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13603158A (zh) 一种无钴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58055A (zh) 一种锶掺杂的电池四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04528B (zh) 多元前驱体及其合成方法、正极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13571696B (zh) 一种四元掺杂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
CN111111593A (zh) 一种三元前驱体材料的制备设备以及制备方法
JP2021509999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前記正極活物質を含む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12607788B (zh) 一种制备窄粒度分布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