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2789A -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 Google Patents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2789A
CN113552789A CN202110432765.2A CN202110432765A CN113552789A CN 113552789 A CN113552789 A CN 113552789A CN 202110432765 A CN202110432765 A CN 202110432765A CN 113552789 A CN113552789 A CN 113552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e
surface side
base member
engag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27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2789B (zh
Inventor
细渕博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52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2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2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2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3/00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 G04C3/001Electromechanical switches for setting or display
    • G04C3/005Multiple switch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00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 G04B3/04Rigidly-mounted keys, knobs or crowns
    • G04B3/041Construction of crowns for rotating movement; connection with the winding stem; winding stem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00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 G04B3/04Rigidly-mounted keys, knobs or crow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00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 G04B3/003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by lever mechanism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00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 G04B3/04Rigidly-mounted keys, knobs or crowns
    • G04B3/043Locking of the operating element, also by mounting in a concealed plac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3/00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 G04C3/001Electromechanical switches for setting or display
    • G04C3/002Position, e.g. inclination dependent switch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3/00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 G04C3/001Electromechanical switches for setting or display
    • G04C3/007Electromechanical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devices acting as pulse generators for setting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008Cases for pocket watches and wrist watch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具备:基座部件,其设有轴插入孔;操作部件,其以能够滑动及旋转的方式插入在上述基座部件的上述轴插入孔中,而且在外周面设有卡合槽;防脱部件,其具备配置在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述卡合槽内并伴随上述操作部件的滑动而移动的卡合部;以及解除部件,其使上述卡合部从上述卡合槽内脱离,上述解除部件具备按压部,该按压部从上述基座部件的一面侧被操作而使上述卡合部从上述卡合槽内脱离。

Description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钟表等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开关装置的钟表。
背景技术
例如,在钟表的开关装置中,如日本特开2006-10574号公报所记载地公知有以下构造:使称为柄轴的操作部件以能够滑动及旋转的方式插入到基座部件的轴插入孔中,使称为拉档的防脱部件的卡合部配置在该操作部件的卡合槽内,在根据操作部件的滑动使卡合部移动来使防脱部件旋转时,利用旋转限制部来限制由卡合部的移动引起的防脱部件的旋转,从而限制操作部件的滑动位置。
这样的开关装置具备用于将操作部件从基座部件拆下的解除部件。该解除部件具备:导向筒部,其设于收纳有基座部件的钟表外壳的背面侧;以及解除按钮轴,其能够滑动地设于该导向筒部,上推防脱部件而使防脱部件的卡合部从操作部件的卡合槽内脱离。
由此,该开关装置构成为,若从钟表外壳的背面侧的外部对解除部件的解除按钮轴进行按压操作,则解除按钮轴上推防脱部件,使防脱部件以防脱部件的旋转轴为支点倾斜,由此使防脱部件的卡合部从操作部件的卡合槽内脱离。
然而,在这样的开关装置中,由于解除部件设于钟表外壳的背面侧,所以在使防脱部件的卡合部从操作部件的卡合槽内脱离时,只能从钟表外壳的背面侧进行脱离操作。因此,不仅钟表外壳受到制约,还有通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不受限制且通用性优异的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开关装置的钟表。
发明内容
该方案之一是一种开关装置,具备:基座部件,其设有轴插入孔;操作部件,其以能够滑动及旋转的方式插入在上述基座部件的上述轴插入孔中,而且在外周面设有卡合槽;防脱部件,其具备配置在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述卡合槽内并伴随上述操作部件的滑动而移动的卡合部;以及解除部件,其使上述卡合部从上述卡合槽内脱离,上述解除部件具备按压部,该按压部从上述基座部件的一面侧被操作而使上述卡合部从上述卡合槽内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大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手表中的第一手表外壳的A-A视角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第一手表外壳的B-B视角下,防脱部件和解除杆相对于操作部件的对应关系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开关装置的C-C视角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开关装置中的、防脱部件与操作部件的卡合被解除杆解除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示出图2所示的开关装置中的、防脱部件与操作部件的卡合被解除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手表中的第二手表外壳的A-A视角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第二手表外壳的D-D视角下,防脱部件相对于操作部件的对应关系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开关装置的E-E视角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开关装置中的、防脱部件与操作部件的卡合被解除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手表具备种类不同的多个手表外壳,例如具备图1及图2所示的第一手表外壳1和图1及图7所示的第二手表外壳2。
如图1所示,在上述第一手表外壳1和第二手表外壳2的12点侧和6点侧的各外周部,分别设有用于安装表带(未图示)的表带安装部3。并且,在上述第一手表外壳1和第二手表外壳2的2点侧、3点侧以及4点侧,分别设有开关装置4。
在该情况下,如图2所示,第一手表外壳1具备作为第一外壳的主体外壳5和作为第二外壳的上外壳6。主体外壳5具备大致呈圆筒状的筒状部5a和一体地形成于该筒状部5a的下部的底部5b。上外壳6大致形成为环状,构成为配置于主体外壳5的上端部即筒状部5a的上端部并通过螺钉固定来安装。
并且,如图1及图2所示,在该第一手表外壳1的表面侧的开口部、即上外壳6的内部设有钟表玻璃7和分隔部件8。钟表玻璃7嵌入在上外壳6内的上部。分隔部件8形成为环状,在外周部配置于第一切口凹部6a且内周部向上外壳6的内部突出的状态下安装于钟表玻璃7的下侧,其中,第一切口凹部6a设于上外壳6的内周面的下部。
如图2所示,在该第一手表外壳1的内部、即主体外壳5的内部,经由中框11收纳有钟表模块10。该钟表模块10具备作为基座部件的壳体12和设于该壳体12的上表面的表盘13。虽未图示,但在壳体12搭载有使指针在表盘13的上方走针来指示时刻的钟表机芯、以电光学方式显示时刻等信息的显示部、以及对它们进行电控制并驱动的电路部等钟表功能所需的各种器件。
而且,如图2及图3所示,多个开关装置4中的3点侧的开关装置4具备:操作部件15,其通过贯通孔5c而以能够滑动及旋转的方式插入在壳体12的轴插入孔14中,该贯通孔5c设于第一手表外壳1的主体外壳5的筒状部5a;以及滑动限制机构16,其限制该操作部件15的滑动位置。在该情况下,壳体12的轴插入孔14设置在将主体外壳5的3点侧与主体外壳5的中心连结的直线上。
如图2及图3所示,操作部件15具有称为柄轴的棒状的轴部17和表把18。在轴部17,从内端部侧起依次设有导向部17a、花键部17b以及轴主体17c。导向部17a是形成为圆棒状的小径部,轴向长度形成为比操作部件15的滑动长度稍长。
即,如图2及图3所示,该导向部17a以能够滑动及旋转的方式插入在壳体12的轴插入孔14中的位于内端部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状的小径孔14a中。由此,导向部17a构成为即使向操作部件15被拉出的方向滑动也不会从小径孔14a脱落。
如图2及图3所示,花键部17b是直径比导向部17a的直径大且截面形状形成呈方形等多边形的非圆形状的非圆形部,与导向部17a相同,轴向长度形成为比操作部件15的滑动长度长。虽未图示,但该花键部17b构成为能够滑动地安装用于使多个开关板进行开关动作的凸轮筒。
在该情况下,虽未图示,但凸轮筒大致形成为圆筒状,构成为沿轴向在外周面设有多个凸轮部,由上述多个凸轮部使多个开关板分别进行开关动作。并且,该凸轮筒的内部形成为与花键部17b相同的非圆形状的截面形状,且以能够旋转的状态配置于壳体12的预定位置。由此,凸轮筒构成为与操作部件15的旋转一起旋转,而且即使操作部件15滑动也不移动。
如图2及图3所示,轴主体17c形成为直径比花键部17b的直径大且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圆棒状。该轴主体17c形成为轴向长度与第一手表外壳1的主体外壳5中的筒状部5a的壁厚相同或者比其长。由此,轴主体17c构成为,在内端部侧插入在壳体12的轴插入孔14中的状态下,外端部通过主体外壳5的贯通孔5c而向设于主体外壳5的外周部的第二切口部5d内突出,且在该突出的外端部安装表把18。
如图2及图3所示,在该轴主体17c的内端部侧即花键部17b的附近,在圆周方向上呈环状地设有卡合槽20。该卡合槽20形成为,内径为与花键部17b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大小,轴向长度为与轴主体17c的外径大致相同的长度。并且,在轴主体17c的位于该卡合槽20的内端部侧的端部设有导向倾斜部17d。
如图2及图3所示,表把18是操作部件15的操作部,具有安装部18a和头部18b。安装部18a形成为,其外径比轴部17的轴主体17c的外径大,轴向长度形成为与设于主体外壳5的外周部的第二切口部5d的轴向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由此,安装部18a构成为安装于主体外壳5的突出到第二切口部5d内的外端部并配置于第二切口部5d内。
如图2~图4所示,头部18b一体地设于安装部18a的外端部。该头部18b形成为,外径为比安装部18a的外径充分大而且为第一手表外壳1的厚度的大致一半左右的大小,轴向长度比主体外壳5的筒状部5a的壁厚短而且比安装部18a的轴向长度长。由此,操作部件15构成为,当使表把18旋转时,轴部17随之旋转,而且轴部17伴随表把18的拉出操作而滑动。
另一方面,如图3~图5所示,滑动限制机构16具备:称为拉档的防脱部件21,其具备配置在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的卡合部22;按压板23,其为了维持使该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配置在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的状态而按压防脱部件21;解除部件24,其使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脱离;以及位置限制部件(未图示),其限制防脱部件21的旋转位置。
如图3~图5所示,防脱部件21是板状的部件,设于作为壳体12的背面的下表面。即,该防脱落部件21能够旋转地安装于固定轴25,该固定轴25设于壳体12的下表面。在该情况下,在防脱部件21,沿与操作部件15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形成有供固定轴25插入的轴孔21a,该轴孔21a形成为比固定轴25的外径稍长的长孔状。由此,防脱部件21构成为以固定轴25为支点倾斜。
如图3所示,在该防脱部件21中,从与操作部件15的轴部17接近的防脱部件21的外周部朝向操作部件15突出地设有卡合部22。该卡合部22构成为,在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横穿配置,且朝向防脱部件21的与固定轴25相反的一侧突出。
由此,如图3所示,该防脱部件21构成为,在卡合部22根据操作部件15的滑动而移动时,追随该卡合部22的移动而以固定轴25为中心旋转。并且,防脱部件21设有从防脱部件21的外周部朝向卡合部22的相反侧突出的突出部39。
在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卡合部22形成为细长的大致菱形,在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沿与操作部件15的轴向交叉的方向横穿配置。该卡合部22构成为,在操作部件15滑动时,维持卡合部22的两侧部的一部分始终与卡合槽20内的两侧面接触的状态,且与操作部件15一起移动。
如图3~图5所示,按压板23是将防脱部件21按压至壳体12的下表面的板簧状的部件。该按压板23在由设于壳体12的下表面的位置限制销26限制了位置的状态下,利用第一螺纹部件27安装于壳体12的下表面。在该情况下,按压板23成为朝向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的根部延伸、且在该延伸的部分设有供固定轴25插入的插入孔23a的构造。
由此,如图3及图4所示,按压板23构成为,在固定轴25插入在插入孔23a中并由位置限制销26限制了位置的状态下,利用第一螺纹部件27安装于壳体12的下表面,由此将防脱部件21按压至壳体12的下表面,而将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按压至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
另一方面,如图3~图5所示,解除部件24具备:作为第一按压部(按压部)的卡合部22的突起部30,其从作为壳体12的背面侧的下表面侧被操作,而使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脱离;以及作为第二按压部(按压部)的解除杆31,其从作为壳体12的表面侧的上表面侧被操作,而使卡合部22从卡合槽20内脱离。
如图3~图5所示,作为第一按压部的卡合部22的突起部30以朝向防脱部件21的与固定轴25相反的一侧突出的方式设于卡合部22的前端部,该卡合部22从防脱部件21的外周朝向操作部件15突出并在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横穿地配置。该突起部30构成为在克服按压板23的按压力而朝向壳体12的下侧被按下时,以固定轴25为支点使防脱部件21倾斜,而使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脱离。
如图3~图5所示,作为第二按压部的解除杆31配置于壳体12的上表面,一端部利用第二螺纹部件32安装于壳体12的上表面。该解除杆31具备:细长的板状的杆主体33;从壳体12的上表面侧被按压操作的按压操作部34;以及根据该按压操作部34的按压操作来按下卡合部22的突起部30而使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脱离的解除部35。
如图3~图5所示,杆主体33是板簧,构成为将利用第二螺纹部件32安装于壳体12的上表面的部位作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挠曲变形。按压操作部34从杆主体33的侧缘部朝向操作部件15附近的壳体12的外周突出地设置。在该按压操作部34的中心部设有凹部34a,该凹部34a供销部件等第一工具36的前端插入而用于对第一工具36的前端进行位置限制。
如图3所示,该按压操作部34配置于操作部件15附近的壳体12的外周,且在壳体12的上表面侧露出。在该情况下,在配置于壳体12的上表面的表盘13,与分隔部件8对应地设有用于使按压操作部34在上表面侧露出的开口部13a。
如图3~图5所示,解除部35从解除杆31的前端、也就是与操作部件15的轴部17接近的杆主体33的端部朝向设于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的前端的突起部30延伸,且在该延伸的前端,朝向突起部30折弯设有抵接部35a。该解除部35构成为,朝向突起部30折弯的抵接部35a通过壳体12的开口孔12a从上方抵接于突起部30。
由此,解除杆31构成为,当如图6所示地从主体外壳5上拆下上外壳6时,如图3~图5所示,设于壳体12的上表面的表盘13在上侧露出,按压操作部34通过该表盘13的开口部13a在上侧露出。
因此,如图3~图5所示,该解除杆31构成为,利用通过表盘13的开口部13a而插入的销部件等第一工具36从壳体12的上侧对按压操作部34进行按压操作。由此,该解除杆31构成为,当从壳体12的上侧对按压操作部34进行按压操作时,杆主体33挠曲变形,解除部35被按下。
并且,如图3~图5所示,该解除杆31构成为,当解除部35被按下时,解除部35的抵接部35a通过壳体12的开口孔12a而将设于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的前端的突起部30按下。另外,该解除杆31构成为,当解除部35的抵接部35a按下突起部30时,防脱部件21以固定轴25为支点倾斜,使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脱离。
而且,防脱部件21的旋转位置由位置限制部件(未图示)限制。虽未图示,但该位置限制部件是在相对于防脱部件21的外周缘接触分离的方向上挠曲变形的板簧。在该位置限制部件设有多个限制凹部,该多个限制凹部以使防脱部件21的限制突起21b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卡定并限制限制突起21b。
由此,如图3所示,防脱部件21构成为,在操作部件15被压入至第一手表外壳1内的状态时,防脱部件21的限制突起21b卡定于位置限制部件的多个限制凹部的任一个,防脱部件21的旋转位置受到限制,从而将操作部件15限制在第一滑动位置。
并且,该防脱落部件21构成为,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若朝向第一手表外壳1的外部拉出操作部件15,则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卡合的卡合部22根据操作部件15的滑动而移动,追随于此,防脱落部件21以固定轴25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卡定于位置限制部件的限制凹部的限制突起21b脱离之后卡定于其它限制凹部,防脱落部件21的旋转位置受到限制,从而将操作部件15限制在第二滑动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1及图7所示,种类不同的第二手表外壳2构成为,在表面侧的上部开口部嵌入有钟表玻璃7,在该钟表玻璃7的下侧配置有分隔部件8,在背面侧的下部安装有后盖37。在该第二手表外壳2的内部,组装有与第一手表外壳1的情况大致相同的钟表模块10。
在该情况下,在分别设于第二手表外壳2的2点侧、3点侧、4点侧的多个开关装置4中,3点侧的开关装置4如图7及图8所示地构成为,操作部件15的轴部17通过第二手表外壳2的贯通孔2a而插入到配置于第二手表外壳2内的钟表模块10的壳体12的轴插入孔14。
并且,如图7~图10所示,该第二手表外壳2的开关装置4构成为,在从第二手表外壳2的下部拆下后盖37时,设于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的前端的作为第一按压部的突起部30在第二手表外壳2的下部侧露出。在该情况下,在第二手表外壳2的开关装置4未设置作为第二按压部的解除杆31。
由此,如图7~图10所示,该开关装置4构成为,在要从第二手表外壳2拆下开关装置4的操作部件15时,拆下后盖37而在露出于下表面侧的卡合部22的突起部30钩挂L字状部件等第二工具38,且按下突起部30。即,该开关装置4构成为,使第二工具38从下侧向壳体12的开口孔12a插入,并将该插入了的第二工具38钩挂于卡合部22的突起部30。
因此,如图10所示,该开关装置4构成为,若突起部30由第二工具38按下,则防脱部件21以固定轴25为支点倾斜,由此即使未设置解除杆31,也使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脱离,来使操作部件15的轴部17与表把18一起向第二手表外壳2的外部拉出。
接下来,对这样的手表的开关装置4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对组装具备第一手表外壳1的手表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使钟表模块10从上侧收纳于主体外壳5内,且使壳体12的轴插入孔14与主体外壳5的贯通孔5c在同一轴上对应。在该状态下,使操作部件15的轴部17从第一手表外壳1的外部向主体外壳5的贯通孔5c插入,并向壳体12的轴插入孔14内插入。
此时,即使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配置在轴插入孔14内,由于在轴部17的轴主体17c的内端部设有导向倾斜部17d,所以也会沿该导向倾斜部17d的倾斜按下卡合部22。然后,该卡合部22越过导向倾斜部17d而卡合在轴主体17c的卡合槽20内。
由此,防脱部件21根据操作部件15的拉出操作而旋转,并且该防脱部件21的限制突起21b由位置限制部件(未图示)限制位置。因此,防脱部件21的旋转受到限制,操作部件15的滑动位置受到限制。在该状态下,若通过螺钉固定将上外壳6安装在主体外壳5上,则组装成手表。
该手表的第一手表外壳1中的3点侧的开关装置4通常朝向壳体12的内部压入操作部件15,且由滑动限制机构16限制在第一滑动位置。在该状态下,配置在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的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与操作部件15一起朝向壳体12的内部移动。
此时,防脱部件21追随卡合部22的移动而以固定轴25为中心在图3中顺时针旋转。伴随该防脱部件21的旋转,防脱部件21的限制突起21b卡定于位置限制部件(未图示)的多个限制凹部的任一个。由此,防脱部件21的旋转位置受到限制,操作部件15被限制在第一滑动位置。
在该状态下,未图示的开关未接通而成为断开状态。因此,若使操作部件15的表把18旋转而使轴部17旋转,则凸轮筒(未图示)与轴部17的花键部17b一起旋转,即使多个开关板(未图示)伴随该凸轮筒的旋转而进行开关动作,也不会驱动钟表模块10,从而不会进行时刻修正等动作。
并且,在要由该开关装置4使钟表模块10驱动来进行时刻修正等动作时,朝向第一手表外壳1的外部拉出操作部件15的表把18。于是,操作部件15的轴部17滑动,配置在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的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与操作部件15一起朝向壳体12的外部移动,防脱部件21追随该卡合部22的移动而以固定轴25为中心在图3中逆时针旋转。
由此,防脱部件21的限制突起21b从正卡定的位置限制部件的限制凹部脱离而卡定于其它限制凹部,从而防脱部件21的旋转位置受到限制,操作部件15被限制在第二滑动位置。此时,开关(未图示)成为接通状态,切换成时刻修正模式,成为能够驱动钟表模块10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若使操作部件15的表把18旋转,则操作部件15的轴部17随之旋转,凸轮筒(未图示)与该轴部17的花键部17b的旋转一起旋转。于是,多个开关板(未图示)伴随该凸轮筒的旋转而进行开关动作,从而钟表模块10在基于该开关信号而选择出的模式下进行时刻修正等动作。
并且,在维护等时,在要将操作部件15从壳体12的轴插入孔14拆下的情况下,首先,朝向壳体12的内部压入操作部件15,将其位置限制在第一滑动位置。在该状态下,如图6所示,从主体外壳5拆下第一手表外壳1的上外壳6,使主体外壳5内的钟表模块10在上侧露出。
此时,设于壳体12的上表面的表盘13在上侧露出,而且解除杆31的按压操作部34通过设于该表盘13的开口部13a在上侧露出。在该状态下,利用销部件等第一工具36对按压操作部34进行按压操作。此时,若使第一工具36的前端插入到表盘13的开口部13a而向按压操作部34的凹部34a插入,则第一工具36的前端的位置受到限制。
在该状态下,若利用第一工具36对按压操作部34进行按压操作,则解除杆31的杆主体33挠曲变形,解除杆31的解除部35被按下。此时,解除部35的抵接部35a通过壳体12的开口孔12a将设于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的前端的突起部30按下。
于是,防脱部件21以固定轴25为支点倾斜,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向下侧脱离。在该状态下,能够将操作部件15拔出至第一手表外壳1的外部。由此,能够从主体外壳5内取出钟表模块10。
接下来,对组装具备第二手表外壳2的手表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首先,使分隔部件8从上方插入并配置于第二手表外壳2的上部开口部,并且嵌入钟表玻璃7。在该状态下,使钟表模块10从下侧收纳于第二手表外壳2内。在该情况下,钟表模块10不需要在壳体12的上表面设置作为第二按压部的解除杆31,从而未设置解除杆31。
并且,当要在第二手表外壳2内收纳钟表模块10时,使壳体12的轴插入孔14与第二手表外壳2的贯通孔2a在同一轴上对应。在该状态下,使操作部件15的轴部17从第二手表外壳2的外部向第二手表外壳2的贯通孔2a插入,之后向壳体12的轴插入孔14内插入。
此时,即使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配置在轴插入孔14内,由于在轴部17的轴主体17c的内端部设有导向倾斜部17d,所以也会沿该导向倾斜部17d的倾斜按下卡合部22。然后,该卡合部22越过导向倾斜部17d而卡合在轴主体17c的卡合槽20内。
由此,防脱部件21根据操作部件15的拉出操作而旋转,而且该防脱部件21的限制突起21b由位置限制部件(未图示)限制位置。因此,防脱部件21的旋转受到限制,操作部件15的滑动位置受到限制。在该状态下,若在第二手表外壳2的下部安装后盖37,则组装成手表。
该手表的第二手表外壳2中的3点侧的开关装置4通常与第一手表外壳1的开关装置4相同地动作。并且,在要拆下该第二手表外壳2中的开关装置4的操作部件15的情况下,首先从第二手表外壳2的下部拆下后盖37。于是,钟表模块10的下表面侧在第二手表外壳2的下部侧露出。
此时,钟表模块10的壳体12的下表面以及解除部件24的作为第一按压部的卡合部22的突起部30在第二手表外壳2的下部侧露出。在该状态下,将L字状部件等第二工具38从下侧插入到壳体12的开口孔12a,且将该第二工具38钩挂于卡合部22的突起部30,按下突起部30。
这样,若突起部30被按下,则防脱部件21以固定轴25为支点倾斜。因此,即使未设置解除杆31,也能够使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脱离,将操作部件15的轴部17与表把18一起向第二手表外壳2的外部拉出。
这样,根据该手表的开关装置4,具备使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向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脱离的解除部件24,该操作部件15以能够滑动及旋转的方式插入在作为基座部件的壳体12的轴插入孔14中,该解除部件24具备:作为第一按压部的突起部30,其从壳体12的下表面侧被操作而使卡合部22从卡合槽20内脱离;以及作为第二按压部的解除杆31,其从壳体12的上表面侧被操作而使卡合部22从卡合槽20内脱离,由此能够不带来制约而提供通用性优异的结构。
即,在该开关装置4中,在要从壳体12拆下操作部件15时,能够从壳体12的下表面侧操作解除部件24的突起部30,使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脱离,并且能够从壳体12的上表面侧操作解除部件24的解除杆31,使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脱离。
因此,在该开关装置4中,仅通过在钟表模块10中追加解除杆31,种类不同的第一手表外壳1、第二手表外壳2就不会受到开关装置4的制约,能够在种类不同的第一手表外壳1、第二手表外壳2中共用钟表模块10,从而能够提供通用性优异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在该开关装置4中,作为第一按压部的突起部30设于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的前端部,且露出地配置于壳体12的下表面侧,作为第二按压部的解除杆31设于壳体12的上表面,且露出地配置于壳体12的上表面侧,由此能够从壳体12的下表面侧操作突起部30,并且能够从壳体12的上表面侧操作解除杆31,由此能够从壳体12的上下两面中的任一方侧进行操作来使卡合部22从卡合槽20脱离。
并且,在该开关装置中,解除杆31是朝向防脱部件21挠曲变形的板簧,具备从壳体12的上表面侧被按压操作的按压操作部34、以及根据该按压操作部34的按压操作对卡合部22的突起部30进行按压来使卡合部22从卡合槽20内脱离的解除部35,由此仅通过从壳体12的上侧对按压操作部34进行按压操作,解除杆31就朝向防脱部件21挠曲变形,通过该挠曲变形,解除部35按压卡合部22的突起部30,从而能够简单且良好地使卡合部22从卡合槽20内脱离。
在该情况下,在该开关装置4中,解除杆31的按压操作部34配置于操作部件15附近的壳体12的外周,且在壳体12的上表面侧露出,由此能够从壳体12的上侧可靠且良好地对按压操作部34进行按压操作。在该情况下,由于在按压操作部34的中心部设有凹部34a,所以在利用销部件等第一工具36对按压操作部34进行按压操作时,能够利用凹部34a对第一工具36的前端进行位置限制,由此能够可靠且良好地对按压操作部34进行按压操作。
另外,在该手表中,具备收纳开关装置4的第一手表外壳1,该第一手表外壳1具备:作为第一外壳的主体外壳5,其作为表面侧的上表面侧敞开且作为背面侧的下表面侧被封堵;以及作为第二外壳的上外壳6,其设有钟表玻璃7并安装于主体外壳5的上表面侧,由此在使开关装置4及壳体12配置在主体外壳5内的状态下,从主体外壳5拆下上外壳6,而能够从主体外壳5的上侧对解除杆31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良好地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脱离。
并且,在该手表中,具备收纳开关装置4的第二手表外壳2,该第二手表外壳2在作为表面侧的上表面侧设有钟表玻璃7,且在作为背面侧的下表面安装有后盖37,由此在使开关装置4及壳体12配置在第二手表外壳2内的状态下,拆下后盖37,而能够从第二手表外壳2的下侧对设于卡合部22的前端的突起部30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防脱部件21的卡合部22良好地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脱离。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位于第一手表外壳1、第二手表外壳2的3点侧的开关装置4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2点侧、4点侧的开关装置4。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以下情况进行了说明:如图9、图10所示,在要从第二手表外壳2拆下开关装置4的操作部件15时,从下侧插入L字状部件等第二工具38,按下卡合部22的突起部30,使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脱离,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销部件等第一工具36上推防脱部件21的突出部39,使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脱离。
同样,在该情况下,若防脱部件21的突出部39被上推,则防脱部件21以固定轴25为支点倾斜。因此,即使不设置解除杆31,也能够使卡合部22从操作部件15的卡合槽20内脱离,将操作部件15的轴部17与表把18一起向第二手表外壳2的外部拉出。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于手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一定是手表,例如能够应用于旅行手表、闹钟、座钟、挂钟等各种钟表。再者,不一定是钟表,也能够应用于便携电话、便携终端等电子设备。
以上,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包括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座部件,其设有轴插入孔;
操作部件,其以能够滑动及旋转的方式地插入在上述基座部件的上述轴插入孔中,而且在外周面设有卡合槽;
防脱部件,其具备配置在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述卡合槽内并伴随上述操作部件的滑动而移动的卡合部;以及
解除部件,其使上述卡合部从上述卡合槽内脱离,
上述解除部件具备按压部,该按压部从上述基座部件的一面侧被操作而使上述卡合部从上述卡合槽内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部是设于上述基座部件的上述一面的解除杆,且露出地配置于上述基座部件的上述一面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解除杆是朝向上述防脱部件挠曲变形的板簧,具备:按压操作部,其从上述基座部件的上述一面侧被按压操作;以及解除部,其根据上述按压操作部的按压操作对上述卡合部的上述突起部进行按压而使上述卡合部从上述卡合槽内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解除杆的上述按压操作部配置于上述操作部件附近的上述基座部件的外周,并在上述基座部件的上述一面侧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座部件的上述一面是上述基座部件的表面。
6.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开关装置;以及
收纳上述开关装置的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具备:第一外壳,其表面侧敞开且背面侧被封堵;以及第二外壳,其设有钟表玻璃且安装于上述第一外壳的表面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在表面侧设有钟表玻璃,且在背面安装有后盖。
CN202110432765.2A 2020-04-24 2021-04-21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Active CN1135527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77528A JP7098106B2 (ja) 2020-04-24 2020-04-24 時計
JP2020-077528 2020-04-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2789A true CN113552789A (zh) 2021-10-26
CN113552789B CN113552789B (zh) 2022-10-21

Family

ID=75625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2765.2A Active CN113552789B (zh) 2020-04-24 2021-04-21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3474B2 (zh)
EP (1) EP3901708A1 (zh)
JP (1) JP7098106B2 (zh)
CN (1) CN11355278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7083A (ja) * 1991-05-21 2000-07-04 Seiko Epson Corp 時計の外部操作部材取り外し構造
US20050207286A1 (en) * 2004-03-22 2005-09-22 Haruki Hiranuma Watch
JP2005274362A (ja) * 2004-03-25 2005-10-06 Citizen Watch Co Ltd 時計用裏回り機構
JP2006010574A (ja) * 2004-06-28 2006-01-12 Seiko Epson Corp 時計
CN101813912A (zh) * 2009-02-20 2010-08-2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携带钟表
JP2015158503A (ja) * 2015-04-15 2015-09-0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時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8777B2 (ja) * 1995-03-31 2000-1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時 計
JP4580062B2 (ja) 2000-05-31 2010-11-10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腕時計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03130965A (ja) 2001-10-22 2003-05-08 Citizen Watch Co Ltd 巻真取り外し機構
EP1840675A1 (fr) * 2006-03-28 2007-10-03 Hamilton International Ltd.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e fonction horlogère ou non liée au temps et pièce d'horlogeri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JP4849986B2 (ja) * 2006-07-25 2012-01-1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携帯時計
US8092077B2 (en) 2006-12-14 2012-01-10 Laszlo Hobor Mechanism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ristwatch control elements
JP5467511B2 (ja) 2010-02-09 2014-04-0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JP5440886B2 (ja) * 2011-12-19 2014-03-1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及び腕時計
JP6804031B2 (ja) 2016-02-10 2020-12-2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6623848B2 (ja) 2016-03-08 2019-12-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時計用リューズ及び時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7083A (ja) * 1991-05-21 2000-07-04 Seiko Epson Corp 時計の外部操作部材取り外し構造
US20050207286A1 (en) * 2004-03-22 2005-09-22 Haruki Hiranuma Watch
JP2005274362A (ja) * 2004-03-25 2005-10-06 Citizen Watch Co Ltd 時計用裏回り機構
JP2006010574A (ja) * 2004-06-28 2006-01-12 Seiko Epson Corp 時計
CN101813912A (zh) * 2009-02-20 2010-08-2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携带钟表
JP2015158503A (ja) * 2015-04-15 2015-09-0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時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01708A1 (en) 2021-10-27
US20210333757A1 (en) 2021-10-28
JP7098106B2 (ja) 2022-07-11
JP2021173640A (ja) 2021-11-01
CN113552789B (zh) 2022-10-21
US11513474B2 (en)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31341A (en) Dual function pusher and rotate switch for solid state digital watches having detent spring
JP2008128880A (ja) 時計
JP7240618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時計の製造方法
US9952560B2 (en) Switch device and timepiece
US6623049B2 (en) Battery latch
CN113552789B (zh)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CN114063428B (zh) 外装部件、壳体以及钟表
JP2023029529A (ja) 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CN111258201B (zh)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JP5359861B2 (ja) 端子板および腕時計
CN112526860B (zh) 按钮装置以及手表
JP2901410B2 (ja) 腕時計型個別呼出用受信機の裏カバー構造
CN111341957B (zh) 电池保持装置及钟表
JP2000162332A (ja) 計時装置
CN110119081B (zh) 电子钟表
CN111736445B (zh) 外壳、外壳的制造方法以及钟表
JP3681585B2 (ja) ランプソケット、片口金蛍光灯用ソケット、照明器具および片口金蛍光灯器具
JP7211061B2 (ja) 押釦装置及び時計
JP2004177296A (ja) 腕時計
KR940001833Y1 (ko) 포터블피씨(portable pc)의 디스플레이판 잠금 장치
JP2001337180A (ja) 腕時計
JPH09257956A (ja) 目覚時計のスイッチ構造
KR20050050424A (ko) 휴대용 단말기
JP2019114374A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H10200801A (ja) バッテリー着脱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