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4242A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4242A
CN113474242A CN201980093000.1A CN201980093000A CN113474242A CN 113474242 A CN113474242 A CN 113474242A CN 201980093000 A CN201980093000 A CN 201980093000A CN 113474242 A CN113474242 A CN 113474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light
light source
reflector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30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4242B (zh
Inventor
T.尼塔特诺拉赛特
S.凯亚沃姆
木下延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74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4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2Headlights
    • B62J6/022Headligh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3/235Light guides
    • F21S43/236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ight guide
    • F21S43/239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shap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3/235Light guides
    • F21S43/242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mission area
    • F21S43/245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mission area emitting light from one or more of its major su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导光部件(74)形成有从第一光源引导光的第一导光部(74d),外透镜(51)以覆盖第一导光部(74d)的方式固定于壳体(52),导光部件(74)具备从第一导光部(74d)引导光的导光板(74k),在导光板(74k)形成有多个突起部(75h)。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骑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在跨骑型车辆中,公开了使用多个导光部件进行发光的示廓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922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导光部件具有分别引导两个光源的光的导光部和将导光部彼此连接的导光板,通过在导光板形成导光槽而形成沿着槽形状的发光形状。另一方面,在使导光部件中的透镜侧的整个面发光而提高视觉辨认性的情况下,存在对导光槽而言无法应对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使导光部件的整个面发光的照明器件的跨骑型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该说明书中包含2019年2月27日在日本提出的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9-034026的所有内容。
跨骑型车辆具备照明器件(70),所述照明器件(70)具有:壳体(52)、第一光源(72)、形成有从所述第一光源(72)引导光的第一导光部(74d)的导光部件(74)、以及以覆盖所述第一导光部(74d)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52)的外透镜(51),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74)具备从所述第一导光部(74d)引导光的导光连结部(74k),在所述导光连结部(74k)形成有多个突起部(75h)。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突起部(75h)形成于所述导光连结部(74k)的所述壳体(52)侧的面(75g)。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导光部(74d)的所述外透镜(51)侧的面(74y),沿着所述第一导光部(74d)的延伸方向的槽(75b)形成在与对应于多个所述突起部(75h)的形成区域不同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照明器件(70)具备第二光源(73)和从所述第二光源(73)引导光的第二导光部(74e),所述导光连结部(74k)配置在所述第一导光部(74d)与所述第二导光部(74e)之间。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与所述导光连结部(74k)相向的所述外透镜(51)的表面(51e)形成有棱线(51b),在车辆正面观察时,所述第一导光部(74d)和所述第二导光部(74e)分别配置在所述棱线(51b)的两侧。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跨骑型车辆具有远光用光源(64)及近光用光源(62、63)、以及使从所述远光用光源(64)及所述近光用光源(62、63)发出的光反射的反射器(66),所述反射器(66)在车宽度方向上较长地形成,所述第一导光部(74d)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光源(72)配置在比所述远光用光源(64)以及所述近光用光源(62、63)靠上方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导光部(74d)和所述第二导光部(74e)各自的顶端部(74p、74q)被结合而形成结合部(74r),从所述结合部(74r)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延伸部(74j)构成所述导光部件(74)的一部分,并沿着所述反射器(66)的上缘延伸。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近光用光源(62、63)配置在比所述远光用光源(64)靠车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位置,所述反射器(66)由使从所述近光用光源(62、63)发出的光反射的近光用反射器(66a、66b)、以及使从所述远光用光源(64)发出的光反射的远光用反射器(66c)构成,对所述导光部件(74)的发光部(75n)与所述反射器(66)在上下重叠的区域而言,沿着所述近光用反射器(66a、66b)的上缘的部分比沿着所述远光用反射器(66c)的上缘的部分短。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导光部(74d)和所述第二导光部(74e)各自的顶端部(74p、74q)被结合而形成结合部(74r),所述第一导光部(74d)以及所述第二导光部(74e)中的任一方的所述槽(75b)连续地形成至从所述结合部(74r)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延伸部(74j)。
发明的效果
在跨骑型车辆中,导光部件具备从第一导光部引导光的导光连结部,在导光连结部形成有多个突起部,因此,通过利用形成于导光连结部的突起部使光漫反射,能够使导光连结部的整个面发光,进而能够使包括第一导光部的导光部件的整个面发光而提高视觉辨认性。
在上述结构中,突起部形成于导光连结部的壳体侧的面,因此,能够使导光连结部的整个面更有效地发光。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在第一导光部的外透镜侧的面,沿着第一导光部的延伸方向的槽形成在与对应于多个突起部的形成区域不同的位置,因此,通过在没有突起部的部分形成槽,能够向多个方向发光,因此,即便在不仅从正面而且从车辆侧方视觉辨认照明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均匀地视觉辨认发光面。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照明器件具备第二光源和从第二光源引导光的第二导光部,导光连结部配置在第一导光部与第二导光部之间,因此,能够从第一导光部以及第二导光部双方向导光连结部导光,使导光连结部更明亮地发光,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觉辨认性。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在与导光连结部相向的外透镜的表面形成有棱线,在车辆正面观察时,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分别配置在棱线的两侧,因此,能够利用棱线提高照明器件的外观性,并且能够使照明器件整体更有效地发光。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具有远光用光源及近光用光源、以及使从远光用光源及近光用光源发出的光反射的反射器,反射器在车宽度方向上较长地形成,第一导光部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因此,通过使反射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光部的延伸方向不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导光部的视觉辨认性。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第一光源配置在比远光用光源以及近光用光源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从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的视觉辨认性。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第一导光部的顶端部被结合而形成结合部,从结合部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延伸部构成导光部件的一部分,并沿着反射器的上缘延伸,因此,在反射器的附近,能够减小延伸部的宽度,能够实现导光部件的小型化。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近光用光源配置在比远光用光源靠车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位置,反射器由使从近光用光源发出的光反射的近光用反射器和使从远光用光源发出的光反射的远光用反射器构成,对导光部件的发光部与反射器在上下重叠的区域而言,沿着近光用反射器的上缘的部分比沿着远光用反射器的上缘的部分短,因此,在仅近光用光源点亮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导光部件的发光部的视觉辨认性,能够提高照明器件整体的视觉辨认性。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各自的顶端部被结合而形成结合部,第一导光部以及第二导光部中的任一方的槽连续地形成至从结合部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延伸部,因此,通过从第一导光部或第二导光部连续到延伸部的槽,能够使导光部件在上下方向以及车宽度方向双方连续地发光,能够提高导光部件的视觉辨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机动二轮车的车身前部上部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前照灯的左侧视图。
图4是表示前照灯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前照灯卸下外透镜以及延伸部件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及其周围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从图5卸下导光部件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延伸部件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导光部件的前表面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的A部放大图。
图11是表示导光部件的背面的后视图。
图12是图11的B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1的C部放大图。
图14是图3的XIV-XIV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设为与相对于机动二轮车10的车身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附图标记FR表示车身前方,附图标记UP表示车身上方,附图标记LH表示车身左方。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的左侧视图。
机动二轮车10是具备车架、前叉12、前轮13、动力单元14、后轮16、座椅17的踏板型的跨骑型车辆。
前叉12能够转向地支承于车架的前端部,前轮13经由车轴21支承于前叉12的下端部。另外,在前叉12的上端部支承有操作把手23。
动力单元14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于车架的下部,后轮16经由车轴25支承于动力单元14的后端部。在车架的后部的上方配置有串列式的座椅17。
在动力单元14的后端部和车架的后部架设有作为缓冲器的后缓冲单元27。
车架由车身罩30覆盖。车身罩30具备前罩31、前内罩32、座椅前罩33、左右一对护腿板34、左右一对踏脚板36、左右一对主体罩37、后下罩38。
前罩31从前方以及两侧方覆盖车架的前部。在前罩31配置有前照灯41,在前罩31的上部的上方配置有可动式的挡风玻璃42。在挡风玻璃42的下方且前罩31的上方配置有仪表43。
前内罩32从后方覆盖车架的前部。座椅前罩33从座椅17的前部的下方向前罩31侧延伸。左右的护腿板34从前方覆盖坐在座椅17上的乘员的腿部。左右的踏脚板36是供乘员放脚的部分。左右的主体罩37从座椅前罩33的下方向后方延伸。在左右的主体罩37的后部的上方配置有供同乘者抓握的扶手44。后下罩38配置在左右的主体罩37的下方,从下方覆盖后轮16的上方的车身后部。
前轮13从上方由前挡泥板46覆盖,后轮16从上方由后挡泥板47覆盖。
图2是表示机动二轮车10的车身前部上部的主视图。
前罩31具备左右一对前侧罩31a和以横跨左右的前侧罩31a的前表面的方式配置的横向长的前表面罩31b。
左右一对前侧罩31a具备安装左右一对前转向灯53的左右一对转向灯安装部31c。左右的转向灯安装部31c在车辆正面观察时设置在比挡风玻璃42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左右的前转向灯53从左右的转向灯安装部31c分别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方延伸。
在前表面罩31b形成有使前照灯41的外透镜51露出的左右一对灯开口31d。前照灯41的外透镜51具备左右一对透镜主要部51a(是描绘了多个点的部分。在图4中也相同),左右的透镜主要部51a从灯开口31d露出。
在左右一对前侧罩31a以及前表面罩31b形成有供前叉12的下部延伸的下部开口31e。
图3是表示前照灯41的左侧视图。
前照灯41具备配置在后部的壳体52和安装于壳体52的前表面的外周缘的外透镜51。
壳体52的下部位于比上部靠前方的位置。这样的形状取决于后面详细叙述的导光部件74(参照图5)的形状。
在图2以及图3中,外透镜51的透镜主要部51a具备:具有上下延伸的棱线51b的上下长的透镜上部51c;以及与透镜上部51c的下端一体地连接的左右长的透镜下部51d。在透镜上部51c,棱线51b向最前方突出。
外透镜51的前表面51e(即,透镜主要部51a的前表面51e)形成为前低后高。
图4是表示前照灯41的主视图。
前照灯41的外透镜51由左右对称地形成的左右的透镜主要部51a和一体地形成在左右的透镜主要部51a的周围的透镜周边部51f构成。
透镜主要部51a的透镜上部51c以棱线51b为界在车宽度方向内侧以及车宽度方向外侧分别形成有内侧倾斜部51g以及外侧倾斜部51h。
内侧倾斜部51g以从棱线51b向车宽度方向内方斜后方延伸的方式倾斜。外侧倾斜部51h以从棱线51b向车宽度方向外方斜后方延伸的方式倾斜。
棱线51b在正面观察时,以越靠上端侧则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角越大的方式在中间部的弯曲部51j弯曲。伴随于此,内侧倾斜部51g以及外侧倾斜部51h伴随着棱线51b的弯曲而与棱线51b同样地弯曲。
透镜下部51d具备以越靠车宽度方向外侧则越高的方式倾斜的下部棱线51m,以下部棱线51m为界在上侧以及下侧分别形成有上侧倾斜部51n以及下侧倾斜部51p。
上侧倾斜部51n以从下部棱线51m向上方斜后方延伸的方式倾斜。下侧倾斜部51p以从下部棱线51m向下方斜后方延伸的方式倾斜。
透镜周边部51f的外周缘51q与壳体52所具备的透镜嵌合部52a嵌合。
壳体52在外周部52b具备安装于在前罩31(参照图2)的内侧设置的固定部的多个安装片55、57。
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前照灯41卸下外透镜51以及延伸部件81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第一光源72、第二光源73及其周围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从图5卸下导光部件74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如图5所示,壳体52的上缘52c的车宽度方向中央部52d低,车宽度方向外侧部52e比车宽度方向中央部52d高。在车宽度方向中央部52d与车宽度方向外侧部52e之间,随着从车宽度方向中央部52d朝向车宽度方向外侧部52e而逐渐变高。
前照灯41分别具备左右一对基板61、左右一对第一近光用光源62、左右一对第二近光用光源63、左右一对远光用光源64、左右一对反射器66。
基板61在反射器66的上方沿着反射器66的上缘配置。
在基板61的下表面,从车宽度方向内侧向车宽度方向外侧依次分别隔开地安装有第一近光用光源62、第二近光用光源63、远光用光源64。第一近光用光源62、第二近光用光源63以及远光用光源64分别由LED(发光二极管)构成。
反射器66从车宽度方向内侧向车宽度方向外侧依次一体地具备第一近光用反射器66a、第二近光用反射器66b、远光用反射器66c。
第一近光用反射器66a和第二近光用反射器66b被纵向延伸的第一隔壁66d分隔,第二近光用反射器66b和远光用反射器66c被纵向延伸的第二隔壁66e分隔。另外,反射器66具备在内侧部纵向延伸的内壁66f和在外侧部纵向延伸的外壁66g。
第一近光用反射器66a配置在第一近光用光源62的下方,将从第一近光用光源62发出的光向前方反射。
第二近光用反射器66b配置在第二近光用光源63的下方,将从第二近光用光源63发出的光向前方反射。
远光用反射器66c配置在远光用光源64的下方,将从远光用光源64发出的光向前方反射。
在反射器66的上缘66h形成有开口。通过该开口,来自第一近光用光源62、第二近光用光源63以及远光用光源64的光分别照射到第一近光用反射器66a、第二近光用反射器66b以及远光用反射器66c,被向车辆前方反射。
在前照灯41附设有使行人或对向车识别本车的位置的示廓灯70。
示廓灯70分别具备左右一对基板71、左右一对第一光源72、左右一对第二光源73、左右一对导光部件74、左右一对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
基板71安装于壳体52的车宽度方向外侧部52e的上端部52f,在基板71安装有第一光源72以及第二光源73。
导光部件74由透明的树脂构成,从壳体52的车宽度方向外侧部52e的上端部52f延伸至车宽度方向中央部52d。导光部件74的车宽度方向外侧部52e侧的端部和车宽度方向中央部52d侧的端部经由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分别利用螺钉78安装于壳体52。
从第一光源72以及第二光源73发出的光从导光部件74的车宽度方向外侧部52e的端部被引导至车宽度方向中央部52d侧的端部,并且从导光部件74的大部分向前方发出。
如图6所示,在基板71上横向隔开地安装有第一光源72以及第二光源73。第一光源72以及第二光源73分别由LED构成。
在基板71的跟前侧,从里侧朝向跟前侧依次配置有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参照图5)的上端部(详细而言是板状的上部安装部76a)、导光部件74的上端部(详细而言是板状的上部固定部74a)。而且,基板71、上部安装部76a以及上部固定部74a利用螺钉78一起紧固于壳体52。
螺钉78被插入到分别形成于基板71、上部安装部76a、上部固定部74a的螺钉插通孔71a、76h、74b,并拧入壳体52的螺纹孔中。
在螺钉插通孔71a、76h、74b的侧方,设置有分别形成于基板71、上部安装部76a以及上部固定部74a的贯通孔71b、76j、74c。
贯通孔71b、76j、74c嵌合于以向前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壳体52(参照图5)的定位销部52g,基板71、上部安装部76a以及上部固定部74a被定位于壳体52。
第一光源72以及第二光源73以通过形成于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的一对开口76p与一体地连接于上部固定部74a的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的端面75r、75s(参照图11)接近或抵接的方式配置。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构成导光部件74的一部分。
如图7所示,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是以沿着导光部件74(参照图5)的方式形成的部件,一体地具备上部安装部76a、下部安装部76b以及中间延伸部76c。
上部安装部76a呈板状设置在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的上端部,利用螺钉78与导光部件74的上部固定部74a(参照图6)以及基板71(参照图6)一起紧固于壳体52的车宽度方向外侧部52e的上端部52f。
下部安装部76b呈板状设置在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的下端部,利用螺钉78与导光部件74的下端部(详细而言是下部固定部74f(参照图9))一起紧固于壳体52的车宽度方向中央部52d。
中间延伸部76c由宽广支承部76d、下部支承部76e、外侧安装部76f、上侧安装部76g构成。
宽广支承部76d设置在上部安装部76a侧,在正面观察时宽广地形成,对导光部件74(参照图5)的宽广导光部74h(参照图9)进行支承。下部支承部76e以将宽广支承部76d和下部安装部76b分别相连的方式延伸,对导光部件74的下部导光部74j进行支承。
外侧安装部76f从宽广支承部76d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利用螺钉78安装于壳体52。上侧安装部76g从下部支承部76e向上侧延伸并利用螺钉78安装于壳体52。
在上部安装部76a、下部安装部76b以及外侧安装部76f分别形成有贯通孔76j,各贯通孔76j嵌合于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于壳体52的定位销部52g,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被定位于壳体52。
图8是表示延伸部件81的主视图。
在外透镜51(参照图4)与左右的导光部件74(参照图5)以及左右的反射器66(参照图5)之间,配置有将左右的反射器66(参照图5)的周围、左右的导光部件74的一部分以及左右的导光部件74的周围覆盖的延伸部件81。
延伸部件81的轮廓比外透镜51的轮廓小且配置在外透镜51的轮廓的内侧,形成为大致沿着外透镜51的轮廓的形状。
延伸部件81的上缘81a的车宽度方向中央部81b低,左右一对车宽度方向外侧部81c比车宽度方向中央部81b高。在车宽度方向中央部81b与左右的车宽度方向外侧部81c之间,随着从车宽度方向中央部81b朝向左右的车宽度方向外侧部81c而逐渐变高。
在延伸部件81的下部的左右,形成有配置在左右的反射器66的前方的左右一对延伸开口81d。
左右的延伸开口81d分别是将由左右的反射器66反射的光向外透镜51引导的部分,形成为与左右的反射器66的轮廓大致相同的形状。
在图4以及图8中,在左右的延伸开口81d的上方,至少具备配置在外透镜51的左右的透镜上部51c以及左右的上侧倾斜部51n的前方并能够使光透过的左右一对延伸透过部81e。
延伸部件81由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左右的延伸透过部81e以外的被涂黑的黑色部81x(是描绘了交叉阴影线的部分)不能透过光。
左右的延伸透过部81e是与虚线所示的导光部件74对应的部分,在左右的延伸透过部81e的后方配置有导光部件74。这样,延伸部件81具备左右的延伸透过部81e,导光部件74的光通过延伸透过部81e而朝向前方的外透镜51。这样,延伸部件81作为内透镜发挥功能。
左右的延伸透过部81e一体地具备:沿着左右的延伸开口81d各自的开口上缘81f从开口上缘81f的长度的中间部向上方斜侧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下部透过部81g;以及从左右的下部透过部81g的外侧部向上方斜侧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上部透过部81h。
对左右的延伸透过部81e实施促进面发光的压纹加工。
左右的下部透过部81g各自的位于车宽度方向最外侧的最外侧缘部81j延伸至比左右的延伸开口81d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左右的上部透过部81h的角度比左右的下部透过部81g的角度大地倾斜,在侧缘部81k形成有延伸至比导光部件74的侧缘75t靠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的切口部81m。
左右的下部透过部81g各自的位于车宽度方向最内侧的最内缘部81n上下延伸,并由黑色部81x的上下延伸的黑色部内缘部81p形成。另外,左右的上部透过部81h的位于最上方的最上缘部81q沿车宽度方向延伸,并由黑色部81x的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黑色部上缘部81r形成。
另外,左右的切口部81m由从黑色部81x的左右的侧缘81s侧分别向车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左右一对黑色部内方突出部81y形成。
在延伸部件81的上缘81a、左右的侧缘81s、下缘81t以及中央部81u(是左右的延伸开口81d之间的部分),分别安装有左右一对加强板83、左右一对加强板84、左右一对加强板85以及加强板86。各加强板83、84、85、86是经由螺钉(未图示)安装于外透镜51的部分,分别开设有供上述螺钉插入的螺钉插通孔83a、84a、85a、86a。被插入到各螺钉插通孔83a、84a、85a、86a的上述螺钉分别被插入到规定长度的筒状的套环,各螺钉的顶端部被拧入设置于外透镜51的内表面的螺纹孔中。上述套环相对于外透镜51对延伸部件81进行定位。由此,延伸部件81被固定于外透镜51。
图9是表示导光部件74的前表面75a的主视图,图10是图9的A部放大图。
如图9所示,导光部件74具备上部固定部74a、下部固定部74f、导光主体部74g。
下部固定部74f呈板状形成于导光部件74的下端部,如图5所示,利用螺钉78与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的下部安装部76b(参照图7)一起紧固于壳体52的车宽度方向中央部52d。
导光主体部74g由宽广导光部74h和下部导光部74j构成。
宽广导光部74h由第一导光部74d、配置在第一导光部74d的车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二导光部74e、以及分别一体地连接第一导光部74d及第二导光部74e的导光板74k构成。
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分别传播从第一光源72(参照图6)以及第二光源73(参照图6)发出的光并且朝向外部发光。
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呈圆棒状,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的各上端部74m、74n在正面观察时在车宽度方向上隔开地配置。
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的各下端部74p、74q彼此结合而形成结合部74r,结合部74r与下部导光部74j连接。
导光板74k呈平板状,配置在第一导光部74d与第二导光部74e之间,进一步传播从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传播的光并且朝向外部发光。
下部导光部74j呈圆棒状,能够将来自宽广导光部74h的端部即结合部74r的光进一步传播至下部固定部74f侧的端部74s并且朝向外部发光。
下部导光部74j以设置在其长度的中间部的弯曲部74t为界,由车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导光部74u和车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导光部74v构成。
在下部固定部74f形成有供螺钉78(参照图5)插入的螺钉插通孔74w和配置在螺钉插通孔74w的车宽度方向外方斜下方的贯通孔74x。
穿过螺钉插通孔74w的螺钉78进一步穿过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参照图7)的下部安装部76b的螺钉插通孔76h(参照图6),并拧入壳体52(参照图7)的螺纹孔中。另外,贯通孔74x嵌合于以向前方(即,纸面的跟前侧)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壳体52的定位销部52g(参照图7),下部固定部74f被定位于壳体52。
导光部件74的导光主体部74g从上部固定部74a侧逐渐向前方延伸至下部固定部74f侧。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的端面75r、75s(参照图11)配置于导光主体部74g的最后端,下部导光部74j的端部74s配置于导光主体部74g的最前端。通过这样延长导光主体部74g,能够将第一光源72以及第二光源73的光有效地引导至端部74s侧。
如图4所示,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在车辆正面观察时分别配置在外透镜51的棱线51b的两侧。即,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在车辆正面观察时分别配置在内侧倾斜部51g以及外侧倾斜部51h的后方。
这样,通过将第一导光部74d和第二导光部74e配置在棱线51b的两侧,能够使从第一导光部74d和第二导光部74e发出的光分别通过形成为不同角度的内侧倾斜部51g和外侧倾斜部51h。
下部导光部74j的外侧导光部74u(参照图9)的一部分在车辆正面观察时配置在透镜下部51d的下部棱线51m的上方且上侧倾斜部51n的后方。
如图10所示,在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各自的前表面74y、74z,分别沿着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的延伸方向形成有多条槽75b。
多条槽75b具有使从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向外部发出的光向不同的方向折射而使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明亮地发光的功能。
在图9中,第一导光部74d的多条槽75b形成于第一导光部74d的整个长度方向,并且连续延伸至下部导光部74j的前表面75q(详细而言是外侧导光部74u的前表面75q)的一部分。外侧导光部74u的多条槽75b的下端部75k位于比下部导光部74j的弯曲部74t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
第二导光部74e的多条槽75b从第二导光部74e的上端部74n延伸至设置在比结合部74r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的弯曲的导光部弯曲部75m。
导光部件74的上部固定部74a、第一导光部74d、第二导光部74e以及导光板74k的上部、下部导光部74j的一部分以及下部固定部74f被延伸部件81从前方覆盖。
延伸部件81的黑色部上缘部81r位于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的上端部74m、74n的下方。因此,位于比黑色部上缘部81r靠上方的位置的上部固定部74a、第一导光部74d、第二导光部74e以及导光板74k被延伸部件81覆盖。
延伸部件81的黑色部内缘部81p位于比下部导光部74j的弯曲部74t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因此,比黑色部内缘部81p靠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下部导光部74j(详细而言是外侧导光部74u的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一部分和内侧导光部74v)被延伸部件81覆盖。
延伸部件81的黑色部内方突出部81y位于比第二导光部74e(详细而言是从上端部74n到导光部弯曲部75m的长度的中间部)靠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第二导光部74e中的比黑色部内方突出部81y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部位被延伸部件81覆盖。
由此,从导光部件74除去比黑色部上缘部81r靠上方、比黑色部内缘部81p靠车宽度方向内侧、比黑色部内方突出部81y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即发光部75n经由延伸部件81的延伸透过部81e以及外透镜51朝向外部发光。
在图5中,将导光部件74的发光部75n与第一近光用反射器66a以及第二近光用反射器66b在上下重叠的区域(即,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LA。另外,将导光部件74的发光部75n与远光用反射器66c在上下重叠的区域(即,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HA。区域LA比区域HA短(LA<HA)。
这样,通过设置发光部75n的区域,在第一近光用光源62以及第二近光用光源63点亮且远光用光源64熄灭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光的发光部75n的视觉辨认性。
图11是表示导光部件74的背面75c的后视图,图12是图11的B部放大图,图13是图11的C部放大图。
如图11、图12以及图13所示,在导光部件74的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各自的背面75d、75e,沿着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的延伸方向形成有具有呈波状起伏的底面的背面槽75f。另外,在导光部件74的导光板74k的背面75g,遍及背面75g的整体地形成有多个突起部75h。
第一导光部74d的背面75d的背面槽75f延伸至下部导光部74j(详细而言是外侧导光部74u)的背面75j。背面槽75f的下端部75p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与槽75b(参照图10)的下端部75k(参照图9)的位置一致。
在图9~图12中,槽75b形成于宽广导光部74h(详细而言是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的各前表面74y、74z以及下部导光部74j的前表面75q)。另外,突起部75h仅形成于宽广导光部74h(详细而言是导光板74k的背面75g)。这样,槽75b和突起部75h在导光部件74中形成区域不同。
图14是图3的XIV-XIV线剖视图,表示左侧的导光部件74以及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的截面。
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的宽广支承部76d由底壁76k、从底壁76k的内缘以及外缘分别向前侧立起的内壁76m以及外壁76n一体地形成。
导光部件74的宽广导光部74h支承于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的底壁76k并且沿着底壁76k配置。通过宽广导光部74h的厚度的中央的中心线88相对于水平且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89倾斜角度θ。即,宽广导光部74h以第一导光部74d位于比第二导光部74e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的截面呈圆形或接近圆形的圆棒状,导光板74k的截面呈平板状。
在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各自的前表面74y、74z形成有多个槽75b,在导光板74k的背面75g形成有多个突起部75h。
导光部件支承部件76兼用作使从导光部件74发出的光反射(尤其是,向车辆的前侧、横侧反射)的反射器。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示廓灯70(参照图4)的视觉辨认性。
在图4、图5以及图9中,外透镜51、壳体52以及延伸部件81也构成作为照明器件的示廓灯70的一部分。
如以上的图4、图5、图11以及图12所示,作为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0具备作为照明器件的示廓灯70,作为照明器件的示廓灯70具有壳体52、第一光源72、导光部件74、外透镜51。
导光部件74形成有从第一光源72引导光的第一导光部74d。外透镜51以覆盖第一导光部74d的方式固定于壳体52。
导光部件74具备从第一导光部74d引导光的作为导光连结部的导光板74k,在导光板74k形成有多个突起部75h。
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形成于导光板74k的突起部75h使光漫反射,能够使导光板74k的整个面发光,进而能够使包括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在内的导光部件74的整个面发光而提高视觉辨认性。
另外,如图3、图5以及图14所示,突起部75h形成于导光板74k的壳体52侧的背面75g。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导光板74k的整个面更有效地发光。
另外,在第一导光部74d的外透镜51侧的前表面74y,沿着第一导光部74d的延伸方向的槽75b形成在与对应于多个突起部75h的形成区域不同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没有突起部75h的部分形成槽75b,能够向多个方向发光,因此,即便在不仅从正面而且从车辆侧方视觉辨认示廓灯70的情况下,也能够均匀地视觉辨认发光面。
另外,如图5、图6以及图9所示,示廓灯70(参照图4)具备第二光源73和从第二光源73引导光的第二导光部74e,导光板74k配置在第一导光部74d与第二导光部74e之间。
根据该结构,能够从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双方向导光板74k导光,使导光板74k更明亮地发光,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觉辨认性。
另外,如图3~图5所示,在作为与导光板74k相向的外透镜51的表面的前表面51e形成有棱线51b,在车辆正面观察时,第一导光部74d和第二导光部74e分别配置在棱线51b的两侧。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棱线51b提高示廓灯70的外观性,并且能够使示廓灯70整体更有效地发光。
另外,如图5所示,具有:远光用光源64及作为近光用光源的第一近光用光源62及第二近光用光源63;以及使从远光用光源64、第一近光用光源62及第二近光用光源63发出的光反射的反射器66。反射器66在车宽度方向上较长地形成,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反射器66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光部74d及第二导光部74e的延伸方向不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的视觉辨认性。
另外,如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一光源72以及第二光源73配置于同一基板71,并配置在比远光用光源64及第一近光用光源62、第二近光用光源63靠上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基板71共用而削减部件数量,并且能够提高从第一光源72以及第二光源73发出的光的视觉辨认性。
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导光部74d和第二导光部74e各自的下端部74p、74q被结合而形成结合部74r,作为从结合部74r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延伸部的下部导光部74j构成导光部件74的一部分,并沿着反射器66的上缘延伸。
根据该结构,在反射器66的附近,能够减小下部导光部74j的宽度,能够实现导光部件74的小型化。
另外,如图5以及图9所示,第一近光用光源62以及第二近光用光源63配置在比远光用光源64靠车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位置。反射器66由使从第一近光用光源62及第二近光用光源63发出的光反射的作为近光用反射器的第一近光用反射器66a、第二近光用反射器66b、以及使从远光用光源64发出的光反射的远光用反射器66c构成。对导光部件74的发光部75n与反射器66在上下重叠的区域LA、HA而言,沿着第一近光用反射器66a以及第二近光用反射器66b的上缘的部分(区域LA)比沿着远光用反射器66c的上缘的部分(区域HA)短。
根据该结构,在仅第一近光用光源62以及第二近光用光源63点亮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导光部件74的发光部75n的视觉辨认性,能够提高示廓灯70整体的视觉辨认性。
另外,如图9所示,第一导光部74d以及第二导光部74e中的任一方的槽75b连续地形成至从结合部74r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下部导光部74j。
根据该结构,通过从第一导光部74d或第二导光部74e连续到下部导光部74j的槽75b,能够使导光部件74在上下方向以及车宽度方向双方连续地发光,能够提高导光部件74的视觉辨认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示出本发明的一方案,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变形以及应用。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将第一导光部74d的槽75b连续地形成至下部导光部74j,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第二导光部74e的槽75b连续地形成至下部导光部74j。
本发明不限于应用于机动二轮车10的情况,也能够应用于包括机动二轮车10以外的车辆的跨骑型车辆。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跨骑型车辆,是指包括跨车身乘车的所有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也包括带动力机的自行车),还包括被分类为ATV(不平整地面行驶车辆)的三轮车辆、四轮车辆的车辆。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
51透镜
51b棱线
51e前表面(表面)
52壳体
62第一近光用光源(近光用光源)
63第二近光用光源(近光用光源)
64远光用光源
66反射器
66a第一近光用反射器(近光用反射器)
66b第二近光用反射器(近光用反射器)
66c远光用反射器
70示廓灯(照明器件)
71基板
72第一光源
73第二光源
74导光部件
74d第一导光部
74e第二导光部
74j下部导光部(延伸部)
74k导光板(导光连结部)
74p、74q下端部(顶端部)
74r结合部
74y第一导光部的前表面(透镜侧的面)
75b槽
75g导光板74k的背面(壳体侧的面)
75h突起部
75n发光部

Claims (10)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具备照明器件(70),所述照明器件(70)具有:壳体(52)、第一光源(72)、形成有从所述第一光源(72)引导光的第一导光部(74d)的导光部件(74)、以及以覆盖所述第一导光部(74d)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52)的外透镜(51),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部件(74)具备从所述第一导光部(74d)引导光的导光连结部(74k),在所述导光连结部(74k)形成有多个突起部(75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75h)形成于所述导光连结部(74k)的所述壳体(52)侧的面(75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导光部(74d)的所述外透镜(51)侧的面(74y),沿着所述第一导光部(74d)的延伸方向的槽(75b)形成在与对应于多个所述突起部(75h)的形成区域不同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器件(70)具备第二光源(73)和从所述第二光源(73)引导光的第二导光部(74e),所述导光连结部(74k)配置在所述第一导光部(74d)与所述第二导光部(74e)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导光连结部(74k)相向的所述外透镜(51)的表面(51e)形成有棱线(51b),在车辆正面观察时,所述第一导光部(74d)和所述第二导光部(74e)分别配置在所述棱线(51b)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有远光用光源(64)及近光用光源(62、63)、以及使从所述远光用光源(64)及所述近光用光源(62、63)发出的光反射的反射器(66),所述反射器(66)在车宽度方向上较长地形成,所述第一导光部(74d)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源(72)配置在比所述远光用光源(64)以及所述近光用光源(62、63)靠上方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光部(74d)和所述第二导光部(74e)各自的顶端部(74p、74q)被结合而形成结合部(74r),从所述结合部(74r)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延伸部(74j)构成所述导光部件(74)的一部分,并沿着所述反射器(66)的上缘延伸。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光用光源(62、63)配置在比所述远光用光源(64)靠车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位置,所述反射器(66)由使从所述近光用光源(62、63)发出的光反射的近光用反射器(66a、66b)、以及使从所述远光用光源(64)发出的光反射的远光用反射器(66c)构成,对所述导光部件(74)的发光部(75n)与所述反射器(66)在上下重叠的区域而言,沿着所述近光用反射器(66a、66b)的上缘的部分比沿着所述远光用反射器(66c)的上缘的部分短。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光部(74d)和所述第二导光部(74e)各自的顶端部(74p、74q)被结合而形成结合部(74r),所述第一导光部(74d)以及所述第二导光部(74e)中的任一方的所述槽(75b)连续地形成至从所述结合部(74r)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延伸部(74j)。
CN201980093000.1A 2019-02-27 2019-11-08 跨骑型车辆 Active CN1134742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4026 2019-02-27
JP2019-034026 2019-02-27
PCT/JP2019/043888 WO2020174763A1 (ja) 2019-02-27 2019-11-08 鞍乗り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4242A true CN113474242A (zh) 2021-10-01
CN113474242B CN113474242B (zh) 2023-04-18

Family

ID=72238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3000.1A Active CN113474242B (zh) 2019-02-27 2019-11-08 跨骑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89630B2 (zh)
CN (1) CN113474242B (zh)
MY (1) MY196385A (zh)
WO (1) WO2020174763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5610A (zh) * 2011-05-17 2012-1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光装置
US20130063966A1 (en) * 2011-09-08 2013-03-1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and light guide used in same
JP2015133212A (ja) * 2014-01-10 2015-07-23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2016170874A (ja) * 2015-03-11 2016-09-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火器
EP3150431A1 (en) * 2015-09-30 2017-04-05 Honda Motor Co., Ltd.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JP2017220394A (ja) * 2016-06-09 2017-12-1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JP2017222240A (ja) * 2016-06-14 2017-12-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WO2018180351A1 (ja) * 2017-03-30 2018-10-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3408A (ja) * 1998-03-27 1999-10-15 Hitachi Chem Co Ltd 照明装置
JP5995699B2 (ja) * 2012-12-07 2016-09-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JP6829973B2 (ja) * 2016-09-29 2021-02-17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灯具ユニット
CN110475709B (zh) * 2017-03-30 2021-09-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5610A (zh) * 2011-05-17 2012-1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光装置
US20130063966A1 (en) * 2011-09-08 2013-03-1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and light guide used in same
JP2015133212A (ja) * 2014-01-10 2015-07-23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2016170874A (ja) * 2015-03-11 2016-09-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火器
EP3150431A1 (en) * 2015-09-30 2017-04-05 Honda Motor Co., Ltd.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JP2017220394A (ja) * 2016-06-09 2017-12-1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JP2017222240A (ja) * 2016-06-14 2017-12-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WO2018180351A1 (ja) * 2017-03-30 2018-10-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74763A1 (ja) 2021-11-25
WO2020174763A1 (ja) 2020-09-03
JP7089630B2 (ja) 2022-06-22
MY196385A (en) 2023-03-28
CN113474242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3182B2 (en) Headlight for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KR101195731B1 (ko) 자동이륜차의 포지션 라이트 및 등화 장치
CN107429893B (zh) 前照灯
TWI551496B (zh) 跨坐型車輛
US20180264993A1 (en) Headlight structure of saddled vehicle
CN107429898B (zh) 前照灯
CN113474242B (zh) 跨骑型车辆
JP2009181913A (ja)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CN112577017A (zh) 前照灯装置
JP5624200B2 (ja)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CN110462284B (zh) 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
JP685874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
CN111038627B (zh) 跨坐型车辆
CN108332156B (zh) 跨骑型车辆的头灯
JP5504016B2 (ja) 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WO2022163442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944966B2 (ja) 灯火器
EP3885193A1 (en) Straddled vehicle
CN112524565B (zh) 鞍乘型车辆的位置灯结构
CN109070958B (zh)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JP657963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リヤ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
JP6010079B2 (ja)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