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4852B - 端子座 - Google Patents

端子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4852B
CN113454852B CN201980081055.0A CN201980081055A CN113454852B CN 113454852 B CN113454852 B CN 113454852B CN 201980081055 A CN201980081055 A CN 201980081055A CN 113454852 B CN113454852 B CN 1134548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machine
housing
fixing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10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4852A (zh
Inventor
小林真吾
卞成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54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4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4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4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7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re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简化部件管理的端子座。端子座(1)具备汇流条组件(50),汇流条组件(50)具有由金属形成的汇流条(51、52)和使汇流条(51、52)的顶端部(51b、52b)及基端部(51a、52a)露出地保持汇流条(51、52)的保持部(53)。另外,端子座(1)具备壳体(10),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51a、52a)插入到壳体(10),保持部(53)于壳体(10)。

Description

端子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座。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中的两个机器(例如逆变器和电动机)之间连接时,有时使用端子座。端子座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具有将两个机器电连接的端子和保持该端子的壳体。壳体与端子一体地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6-5225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当在逆变器等机器安装端子座时,首先从设置于机器箱体的安装孔将端子的顶端部插入到该箱体的内部。并且,从箱体的外侧用壳体将安装孔覆盖,并且在安装孔的外周将该壳体利用螺钉等固定于箱体。然后,从与设置于箱体的安装孔不同的开口部插入工具,在箱体的内部将机器侧的端子和端子座的端子的顶端部利用螺栓及螺母紧固连接。
但是,逆变器等机器根据车型、车辆的等级、搭载于车辆的装备等而有各种各样。因此,端子座也根据机器的种类而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即,根据为了将端子座固定而设置于机器箱体的安装孔的形状、箱体内的机器侧的端子的位置等,需要多种端子座。例如,即使安装孔的形状相同,机器侧的端子和端子座的端子的连接位置也不同的情况有很多。因此,种类(形状)不同的端子座存在很多,所以有部件管理变得繁杂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化部件管理的端子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端子座具备汇流条组件和壳体,所述汇流条组件具有由金属形成的汇流条和使所述汇流条的顶端部及基端部露出地保持所述汇流条的保持部,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基端部插入到所述壳体,所述保持部固定于所述壳体。
根据该结构,固定于机器的箱体的壳体和在箱体的内部与机器连接的汇流条分体形成。并且,汇流条通过保持部固定于壳体。例如,在多种机器中,有时为了安装端子座而设置于机器箱体的安装孔的形状相同,在箱体的内部将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连接的位置不同。在该情况下,如果变更汇流条组件的汇流条的形状,则壳体能够使用相同壳体。另外,例如在机器中,有时在箱体内部的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的连接位置不同,仅仅为了安装端子座而设置于机器箱体的安装孔的形状不同,在该情况下,如果变更壳体的形状,则汇流条组件能够使相同汇流条组件。并且,通过壳体和汇流条组件的组合,能够与各种各样种类的机器对应,因此与端子和壳体一体地形成的现有端子座的种类相比,能够减少壳体及汇流条组件各自的种类。由此,能够简化部件管理。
优选所述汇流条由金属板材构成。
根据该结构,因为汇流条由金属板材构成,所以加工容易。因此,根据安装端子座的机器的内部结构,更容易将汇流条形成为期望形状,在该观点上优选。
优选的是,所述汇流条组件的所述汇流条包括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这两个汇流条,所述保持部以所述第1汇流条和所述第2汇流条隔着规定间隔的方式保持所述第1汇流条及所述第2汇流条。
根据该结构,在汇流条组件具备多个汇流条的情况下,利用保持部能够将汇流条彼此维持成规定间隔。因此,即使是汇流条组件具备多个汇流条的情况,这些汇流条的处理也变得容易。
优选的是,通过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壳体能装卸,从而所述汇流条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装卸。
根据该结构,根据机器的结构更换壳体或者汇流条组件变得更容易。另外,“保持部相对于壳体能装卸”是指能够从壳体将保持部卸下。并且,“汇流条组件相对于壳体能装卸”是指通过从壳体将保持部卸下,从而能够从壳体将汇流条组件卸下。并且,只要至少在端子座安装于机器的箱体前的状态下,汇流条组件相对于壳体能装卸即可,也可以在端子座安装于机器的箱体后,汇流条组件完全固定于壳体。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具有:固定部,固定于机器的箱体;和插入部,从所述固定部突出,所述汇流条的贯穿了所述固定部的基端部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从与所述插入部内的所述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所述汇流条的顶端位于比所述固定部靠外周侧。
根据该结构,从与插入部内的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汇流条的顶端位于比固定于箱体的固定部靠外周侧。因此,也可以为,在箱体的内部,在与插入部内的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与固定部重叠的范围内不进行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的连接。并且,在箱体的内部,从与所述汇流条的插入到插入部内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能够在固定部的外侧的宽广范围内设定将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连接的位置,因此容易确保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的连接需要的空间。因此,能够抑制为了确保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的连接需要的空间而使机器内的部件受到制约,能够提高箱体内部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当将端子座安装于机器时,壳体以将为了安装端子座而设置于箱体的安装孔从箱体外侧覆盖的方式配置于该箱体。因此,固定于箱体的固定部会固定于箱体中的安装孔的外周部分,因此比安装孔大。因此,从与插入部内的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位于比固定部靠外周侧的汇流条的顶端会位于比安装孔靠外周侧。并且,具有汇流条的汇流条组件与从箱体的外侧配置于该箱体的壳体分体设置,能够从箱体的内侧固定于该壳体。因此,即使是从与插入部内的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汇流条的顶端位于比安装孔靠外周侧的情况,也能够将端子座安装于箱体。因此,能够与安装孔的大小无关地将汇流条的顶端位置设定于期望的位置。因此,从与插入部内的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能够使汇流条的顶端位于比安装孔靠外周侧,因此能够提高箱体内部的汇流条的顶端位置的自由度。
优选的是,所述汇流条组件在所述汇流条中的比所述保持部靠顶端侧的部位具有定位固定部,所述定位固定部能够固定于在安装端子座的机器的内部设置的机器内固定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定位固定部固定于机器内固定部,从而箱体内的汇流条的位置容易固定。因此,能够抑制将端子座安装于箱体时的汇流条的顶端部的位置偏差。另外,能够抑制汇流条在箱体的内部振动。
优选的是,所述汇流条组件在所述汇流条的所述顶端部具有连接器嵌合部,在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机器内汇流条或者电线的端部设置的机器内连接器能嵌合到所述连接器嵌合部,所述汇流条通过与所述连接器嵌合部嵌合的所述机器内连接器而与所述机器内汇流条或者所述电线电连接。
根据该结构,机器内汇流条或者电线和汇流条通过将机器内连接器与连接器嵌合部嵌合而电连接。因此,能够容易进行机器内汇流条或者电线和汇流条的连接。另外,即使不使用工具,也能够将机器内汇流条或者电线和汇流条连接。另外,在汇流条由金属板材构成的情况下,在汇流条的顶端部能够容易设置连接器嵌合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座,能够简化部件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端子座的主视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端子座的侧视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端子座的俯视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端子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一实施方式中的汇流条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中的端子座向箱体安装的安装步骤的说明图。
图7(a)是变更例中的端子座的侧视图,(b)是该端子座的主视图。
图8是变更例中的端子座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端子座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座1用于连接例如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汽车车辆的导通路,安装于逆变器等机器2的箱体3。在箱体3形成有用于安装端子座1的安装孔4。安装孔4贯穿箱体3,使该箱体3的内外连通。端子座1能够以任意的朝向配置,但是,以下将X方向作为前方(在图1中为纸面外侧方向)、将Y方向作为左方、将Z方向作为下方进行说明。
端子座1具备:壳体10,固定于箱体3;和汇流条组件50,具有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固定于壳体10。
壳体10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壳体10具有用于将该壳体10固定于箱体3的固定部11、和从固定部11突出的插入部12。
如图1及图3所示,固定部11呈大致四方形的平板状。固定部11的外形(从固定部11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相同)观看的外形)比安装孔4大。在固定部11的四角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穿固定部11的紧固孔11a。
如图1及图4所示,在固定部11中的与插入部1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下端部安装有将箱体3(机器2)与固定部11之间密封的环状的密封构件31。密封构件31由例如橡胶等弹性构件构成。密封构件31具有呈比安装孔4大的环状的密封主体部32、和从密封主体部32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密封固定部33。密封构件31通过密封固定部33外嵌于在比密封主体部32靠内侧从固定部11的下端部突出的多个固定销(省略图示)而安装于固定部11。
如图1至图3所示,插入部12与固定部11形成为一体。插入部12呈从固定部11向上方(固定部1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12为从上侧观看的形状呈圆角四方形的筒状。
另外,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壳体10具有从固定部11向下方(即与插入部12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组件支承部15。组件支承部15与固定部11形成为一体。本实施方式的组件支承部15呈大致长方体状。并且,组件支承部15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面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呈平行,并且前后方向的两侧面与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呈平行。组件支承部15从上下方向观看设置于固定部11的中央部,并且外形比固定部11小。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在壳体10形成有第1汇流条51插通的第1插通孔16及第2汇流条52插通的第2插通孔17。第1插通孔16及第2插通孔17在上下方向贯穿固定部11及组件支承部15。当从上侧(即插入部12的开口部侧)观看壳体10时,第1插通孔16及第2插通孔17的上侧开口部位于插入部12的内侧。第1插通孔16和第2插通孔17当从上下方向观看时在左右方向分离,并且分别呈在前后方向长的长方形。
另外,在壳体10中,在固定部11的上表面且插入部12的内侧部分设置有绝缘壁21~24。绝缘壁21、22在第1插通孔16的上端开口部的左右方向的两侧从固定部11向上方立设,并且绝缘壁23、24在第2插通孔17的上端开口部的左右方向的两侧从固定部11向上方立设。
绝缘壁21将第1插通孔16的上端开口部的左侧及第1插通孔16的上端开口部的前后方向的两侧包围,并且从上侧观看的形状呈在右侧开口的コ字状。在绝缘壁21中,位于第1插通孔16的上端开口部的前后方向两侧的部分与位于第1插通孔16的上端开口部的左侧的部分相比高度(从固定部11的上表面算起的高度)降低。另外,位于第1插通孔16的上端开口部的右侧的绝缘壁22呈四方形的平板状,并且与绝缘壁21一起将第1插通孔16的上端开口部包围。
绝缘壁23将第2插通孔17的上端开口部的右侧及第2插通孔17的上端开口部的前后方向的两侧包围,并且从上侧观看的形状呈在左侧开口的コ字状。在绝缘壁23中,位于第2插通孔17的上端开口部的前后方向两侧的部分与位于第2插通孔17的上端开口部的右侧的部分相比高度(从固定部11的上表面算起的高度)降低。另外,位于第2插通孔17的上端开口部的左侧的绝缘壁24呈四方形的平板状,并且与绝缘壁23一起将第2插通孔17的上端开口部包围。
另外,在固定部11,在插入部12的内侧且比第1及第2插通孔16、17靠外周侧的部分形成有一对屏蔽件插入孔25、26。各屏蔽件插入孔25、26在上下方向贯穿固定部11。屏蔽件插入孔25呈在绝缘壁21的外周侧沿着该绝缘壁21的基端延伸的狭缝状,并且屏蔽件插入孔26呈在绝缘壁23的外周侧沿着该绝缘壁23的基端延伸的狭缝状。另外,当从下侧观看壳体10时,屏蔽件插入孔25、26沿着组件支承部15的上端的外形延伸。并且,组件支承部15的外周面和绝缘壁21、23的外侧面经由屏蔽件插入孔25、26的内周面而连续。
在壳体10安装有屏蔽件41。屏蔽件41由金属板材构成,呈大致筒状。屏蔽件41由插入到插入部12及屏蔽件插入孔25、26内的一对屏蔽件主体部42、和将屏蔽件41固定于壳体10的屏蔽件固定部43构成。从上侧观看,一对屏蔽件主体部42呈沿着一对屏蔽件插入孔25、26的内周面的コ字状。并且,一对屏蔽件主体部42从对应的屏蔽件插入孔25、26插入到插入部12内,并且在插入部12的内部,在绝缘壁21、23的外周侧沿着绝缘壁21、23配置。
屏蔽件固定部43与一对屏蔽件主体部42的下端部设置成一体。屏蔽件固定部43呈沿着组件支承部15的外周面的四方筒状,并且外插到组件支承部15。另外,屏蔽件固定部43具有多个弹簧触点部44。各弹簧触点部44具有如下作用:在将端子座1安装于逆变器等机器2的箱体3时,通过与箱体3的侧面接触而使屏蔽电流流动。
另外,如图2及图4所示,壳体10具有用于将汇流条组件50固定于壳体10的组件固定部27。在本实施方式中,组件固定部27分别设置于组件支承部15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面,并且两个组件固定部27呈相同形状。两个组件固定部27在组件支承部15中设置于比屏蔽件41(屏蔽件固定部43)靠下方的位置。
在组件支承部15的左侧面设置的组件固定部27形成从左侧面向左侧突出并且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同样,在组件支承部15的右侧面设置的组件固定部27(在图2及图4中省略图示)形成从右侧面向右侧突出并且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在各组件固定部27的上端设置有呈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状的抵接面27a。另外,在各组件固定部27的下端部形成有引导部27b,引导部27b从组件支承部15的侧面算起的左右方向的突出量随着朝向下方而减少。并且,两个组件固定部27在组件支承部15中的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位置相同。另外,两个组件固定部27的抵接面27a位于同一平面内。
如图1至图4所示,汇流条组件50具有由金属板材构成的第1汇流条51及第2汇流条52和保持这些汇流条51、52的保持部53。第1及第2汇流条51、52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材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呈多个部位折弯的带状。另外,作为使用于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金属,能够使用各种金属,但是例如从导电率和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铜、铝。另外,作为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材料,也能够适当使用含铜及铝中的至少一方的合金。
第1汇流条51的基端部是从第1插通孔16插入到插入部12内的插入端部51a,该第1汇流条51的顶端部是在机器2的内部与机器内汇流条5连接的连接端部51b。同样,第2汇流条52的基端部是从第2插通孔17插入到插入部12内的插入端部52a,该第2汇流条52的顶端部是在机器2的内部与其他的机器内汇流条6连接的连接端部52b。
保持部53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保持部53以使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部(即连接端部51b、52b)及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即插入端部51a、52a)露出的方式保持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另外,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相对于保持部53位于向壳体10插入侧,并且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部相对于保持部53位于与基端部相反的一侧。并且,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只要相对于保持部53位于向壳体10插入侧即可,也可以位于以保持部53为起点向壳体10插入侧的一部分。同样,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部只要相对于保持部53位于与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相反的一侧即可,也可以位于第1及第2汇流条51、52中从保持部53向与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相反的一侧突出的部分的一部分。
保持部53具备呈大致长方体状的保持主体部54、从保持主体部54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四个延伸部55、以及与保持主体部54设置成一体的组件侧固定部56。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53与第1及第2汇流条51、52一体成形。
保持主体部54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面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平行,并且前后方向的两侧面与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平行。保持主体部54埋设并保持第1汇流条51中的插入端部51a与连接端部51b之间的一部分,并且埋设并保持第2汇流条52中的插入端部52a与连接端部52b之间的一部分。
如图5所示,在第1汇流条51且保持于保持主体部54的部分设置有防脱孔51c,并且在第2汇流条52且保持于保持主体部54的部分设置有防脱孔52c。在各防脱孔51c、52c中填充有构成保持主体部54的树脂材料。因此,利用防脱孔51c、52c和进入到防脱孔51c、52c的树脂材料,可阻止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和保持主体部54(保持部53)的相对移动。
如图1至图4所示,四个延伸部55从保持主体部54的上端部的四个角部分别向上方延伸。各延伸部55形成从上侧观看的形状沿着保持主体部54的角部的L字状。
组件侧固定部56分别设置于保持主体部54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并且两个组件侧固定部56呈相同形状。在保持主体部54的左侧的端部设置的组件侧固定部56在左侧的两个延伸部55之间从保持主体部54向上方延伸。同样,在保持主体部54的右侧的端部设置的组件侧固定部56在右侧的两个延伸部55之间从保持主体部54向上方延伸。各组件侧固定部56具有在左右方向贯穿该组件侧固定部56的卡止孔56a。卡止孔56a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与壳体10的组件固定部27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相等或者比其稍宽。另外,卡止孔56a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与组件固定部27的上下方向的宽度相等或者比其稍宽。并且,卡止孔56a的内周面具备呈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状并朝向下方的抵接面56b。各组件侧固定部56能够以顶端相对于基端在左右方向偏移的方式弹性变形。
这样的保持部53以使第1及第2汇流条51、52以一定的间隔分离的方式保持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即,保持部53以第1汇流条51和第2汇流条52成为规定间隔的方式保持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另外,所谓“规定间隔”是第1汇流条51的基端部和第2汇流条52的基端部具有能够与连接到端子座1的连接器所具备的端子连接的间隔的情况下的、第1汇流条51和第2汇流条52的间隔。从保持主体部54向上方突出的插入端部51a、52a在左右方向分离且相互平行,并且上下方向上的顶端的位置相同。顺便说一下,在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部分别安装有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的绝缘盖57。
另外,第1汇流条51中从保持部53向下方突出的部分(比保持部53靠连接端部51b侧的部分)在从保持部53向下方延伸后折弯并向右侧延伸,然后,向比保持部53靠后方延伸,而且在延伸到比保持部53靠右侧后折弯并且向上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汇流条51中向顶端部的上方延伸的部分是连接端部51b。并且,在连接端部51b设置有在厚度方向贯穿该连接端部51b的连接孔51d。
另外,第2汇流条52中从保持部53向下方突出的部分(比保持部53靠连接端部52b侧的部分)在从保持部53向下方延伸后折弯并向右侧延伸,在延伸到比保持部53靠右侧的部位折弯并向上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汇流条52中向顶端部的上方延伸的部分是连接端部52b。并且,在连接端部52b设置有在厚度方向贯穿该连接端部52b的连接孔52d。另外,在第2汇流条52中的比保持部53靠顶端侧的部分中、两个部位的折弯部位之间的部分与第1汇流条中的比保持部53靠顶端侧的部分中、位于比保持部53靠右侧的部分平行地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汇流条51的连接端部51b和第2汇流条52的连接端部52b的、相对于保持部53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位置相同,第1汇流条51的连接端部51b和第2汇流条52的连接端部52b在前后方向排列。并且,从上下方向观看汇流条组件50,第1汇流条51的顶端及第2汇流条52的顶端位于比保持部53靠外周侧。
如图1、图4及图6所示,在将端子座1安装于机器2的箱体3时,首先将安装有密封构件31及屏蔽件41的壳体10固定于箱体3。详细地,一边从箱体3的外侧将组件支承部15向安装孔4插入,一边使壳体10从箱体3的外侧配置于该箱体3。在壳体10配置于箱体3的状态下,设置于箱体3的安装孔4从箱体3的外侧覆盖到固定部11,并且密封构件31的密封主体部32与箱体3的外表面3a中、安装孔4的外周部分接触。即,安装孔4比组件支承部15(从上下方向观看的组件支承部15的外形)大,且比密封构件31的内周缘(密封主体部32的内周缘)小。然后,通过在各紧固孔11a中插入未图示的螺栓,并在该螺栓上螺合螺母,从而将壳体10固定于箱体3(变为图6所示的状态)。由此,密封构件31在安装孔4的外周紧贴到箱体3的外表面3a和固定部11。因此,箱体3的外表面3a与固定部11之间被密封构件31液密地密封,因此可抑制液体从安装孔4浸入到箱体3的内部。
接着,从箱体3的内侧将汇流条组件50固定于壳体10。汇流条组件50从与安装孔4分开地设置于箱体3的开口部进入到该箱体3的内部。并且,在将汇流条组件50固定于壳体10时,首先将第1汇流条51的插入端部51a从组件支承部15的下端侧插入到第1插通孔16,并且将第2汇流条52的插入端部52a从组件支承部15的下端侧插入到第2插通孔17。而且,当使保持部53的保持主体部54朝向组件支承部15的下端部向上方移动时,组件支承部15的下端部向四个延伸部55的内侧插入。同时,伴随保持主体部54的移动,在组件支承部15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组件侧固定部56一边被组件固定部27的引导部27b引导一边以顶端向外侧偏移的方式弹性变形。并且,当组件侧固定部56的抵接面56b越过组件固定部27时,组件侧固定部56恢复为原状,并且在组件侧固定部56的卡止孔56a内嵌入组件固定部27。通过在卡止孔56a中嵌入组件固定部27,从而汇流条组件50固定于壳体10。并且,通过组件固定部27的抵接面27a和卡止孔56a的抵接面56b抵接,从而汇流条组件50相对于壳体10向下方的移动被阻止。另外,通过组件支承部15的下端和保持主体部54的上端抵接,从而汇流条组件50相对于壳体10向上方的移动被阻止。另外,汇流条组件50相对于壳体10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移动通过组件侧固定部56及延伸部55抵接于组件支承部15的外周面而被阻止。
另外,通过保持部53相对于壳体10能装卸,从而汇流条组件50相对于壳体10能装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汇流条组件50固定于壳体10后,在使组件侧固定部56以其顶端向外侧偏移的方式弹性变形而将组件固定部27从卡止孔56a卸下的状态下,使保持部53向离开壳体10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将保持部53从壳体10卸下。并且,通过将保持部53从壳体10卸下,从而能够将汇流条组件50从壳体10卸下。无论在端子座1安装于机器2的箱体3前的状态下,还是在端子座1安装于机器2的箱体3后的状态下,都能够在将汇流条组件50固定于壳体10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卸下。
如图1及图3所示,在汇流条组件50固定于壳体10的状态下,第1及第2汇流条51、52贯穿密封构件31的内侧,并且贯穿固定部11。另外,贯穿固定部11插入到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即插入端部51A、52A在插入部12内沿着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并且,插入端部51a被绝缘壁21、22包围,并且插入端部52a被绝缘壁23、24包围。而且,插入端部51a、52a配置于一对屏蔽件主体部42的内侧。并且,从与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即插入端部51a、52a)平行的方向观看,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于比设置于箱体3的安装孔4靠外周侧。另外,“从与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与“俯视壳体10固定于机器2的箱体3的固定面时”同义。固定面是在壳体10固定于箱体3时固定部11中与箱体3直接对置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固定部11的下表面。并且,与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在端子座1安装于箱体3的状态下与安装孔4的贯穿方向相同。而且,与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将汇流条组件50组装于壳体10的方向相同,相当于上下方向。另外,从相同方向观看,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于比密封构件31的内周缘(密封主体部32的内周缘)靠外周侧。另外,从相同方向观看,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于比组件支承部15靠外周侧。而且,从相同方向观看,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于比固定部11靠外周侧。另外,从相同方向观看,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于比壳体10靠外周侧。
如图3所示,在安装于箱体3的端子座1的第1汇流条51的连接端部51b及第2汇流条52的连接端部52b,在箱体3的内部连接机器内汇流条5、6。从设置于箱体3的所述开口部向箱体3的内部插入连接用的工具,第1汇流条51的连接端部51b和机器内汇流条5通过螺栓7a及螺母7b紧固而连接。此时,螺栓7a插通于设置于连接端部51b的连接孔51d。同样,从该开口部向箱体3的内部插入连接用的工具,第2汇流条52的连接端部52b和机器内汇流条6通过螺栓8a及螺母8b紧固而连接。此时,螺栓8a插通于设置于连接端部52b的连接孔52d。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1)固定于机器2的箱体3上的壳体10和在箱体3的内部与机器连接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分体形成。并且,第1及第2汇流条51、52通过保持部53固定于壳体。
例如,在多种机器中,有时为了安装端子座而设置于机器箱体的安装孔的形状相同,在箱体的内部将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连接的位置不同。在该情况下,如果变更汇流条组件50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形状,则壳体10能够使用相同壳体。另外,例如在多种机器中,有时箱体内部的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的连接位置相同,仅仅为了安装端子座而设置于机器箱体的安装孔的形状不同。在该情况下,如果变更壳体10的形状,则汇流条组件50能够使用相同的汇流条组件。并且,通过壳体和汇流条组件的组合,能够与各种各样种类的机器对应,因此与端子和壳体一体地形成的现有端子座的种类相比,能够减少壳体及汇流条组件各自的种类。由此,能够简化部件管理。
(2)因为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由金属板材构成,所以加工容易。因此,根据安装端子座1的机器2的内部结构,更容易将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形成为期望形状,在该观点上优选。并且,因为将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加工成复杂形状比较容易,所以可缓和基于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形状、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置的制约,增加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和机器2侧的机器内汇流条5、6的连接位置的自由度,从该观点出发更加优选。
(3)汇流条组件50具备第1汇流条51和第2汇流条52这两个汇流条,保持部53以第1汇流条51和第2汇流条52成为规定间隔的方式保持第1汇流条51及第2汇流条52。因此,在汇流条组件50具备多个汇流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汇流条51和第2汇流条52这两个汇流条)的情况下,利用保持部53能够将汇流条51、52彼此维持成规定间隔。因此,即使是汇流条组件50具备多个汇流条51、52的情况,这些汇流条51、52的处理也变得容易。
(4)通过保持部53相对于壳体10能装卸,从而汇流条组件50相对于壳体10能装卸。因此,根据机器2的结构更换壳体10或者汇流条组件50变得更容易。
(5)从与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即插入端部51a、52a)平行的方向观看,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于比固定于箱体3的固定部11靠外周侧。因此,也可以为,在箱体3的内部,在与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上与固定部11重叠的范围内不进行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部和机器内汇流条5、6的连接。在箱体的内部,在与汇流条的基端部(配置于箱体外部的端部)平行的方向与壳体重叠的范围内,利用机器的内部结构有时难以确保将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内汇流条等连接对方连接的空间。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箱体3的内部,从与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能够在固定部11的外侧的宽广范围设定将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部和机器内汇流条5、6连接的位置。因此,容易确保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部和机器内汇流条5、6的连接需要的空间。因此,为了确保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部和机器内汇流条5、6的连接需要的空间,能够抑制机器2内的部件被受到制约,能够提高箱体3的内部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当将端子座1安装于机器2时,壳体10以从箱体3的外侧覆盖安装孔4的方式配置于该箱体3。因此,固定于箱体3的固定部11变为固定于箱体3中的安装孔4的外周部分,因此比安装孔4大。因此,从与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位于比固定部11靠外周侧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会位于比安装孔4靠外周侧。并且,具有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汇流条组件50与从箱体3的外侧配置于该箱体3的壳体10分体设置,能够从箱体3的内侧固定于该壳体10。因此,即使是从与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于比安装孔4靠外周侧的情况,也能够将端子座1安装于箱体3。因此,不管安装孔4的大小如何,都能够将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置设定于期望的位置。因此,从与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能够使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于比安装孔4靠外周侧,因此能够提高箱体3的内部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置的自由度。
(6)在如现有的端子座那样汇流条与壳体设置成一体的情况下,当将设置于箱体的安装孔增大时,能够自由设定汇流条的顶端位置。但是,当增大安装孔时,夹设在壳体与箱体之间的密封构件的周长也变长。于是,为了确保密封构件的防水性能,需要增大将壳体相对于箱体紧固固定时的紧固力。于是,产生在壳体和箱体的固定部分施加的负荷变大、或者组装性降低的问题。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座1中,具有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汇流条组件50与从箱体3的外侧配置于该箱体3的壳体10分体设置,从箱体3的内侧固定于该壳体10。因此,即使不增大安装孔4,也能够将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置设定于期望的位置。因此,即使不增大将壳体10固定于箱体3时的紧固力,也能够确保密封构件31的防水性能。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壳体10和箱体3的固定部分施加大的负荷或者组装性降低。
本实施方式能够按如下变更并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并实施。
·也可以为,汇流条组件在汇流条的顶端部具有连接器嵌合部,在该连接器嵌合部能嵌合在与汇流条连接的机器内汇流条或者电线的端部设置的机器内连接器。
例如,图7(a)、图7(b)及图8所示的端子座1A具有上述实施方式的壳体10和汇流条组件50A。汇流条组件50A具有保持部53、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以及设置于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顶端部的连接器嵌合部61。另外,在本例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或者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省略其说明。
第1汇流条51A的基端部是插入到插入部12内的插入端部51a,并且该第1汇流条51A的顶端部是在机器2A的内部与机器内汇流条5A的连接端部51f。另外,第2汇流条52A的基端部是插入到插入部12内的插入端部52a,并且该第2汇流条52A的顶端部是在机器2A的内部与机器内汇流条6A连接的连接端部52f。
第1汇流条51A中从保持部53向下方突出的部分(比保持部53靠连接端部51f侧的部分)在从保持部53一边在与左右方向正交的平面内弯曲一边向下方延伸后折弯并向左侧延伸。另外,第2汇流条52A中从保持部53向下方突出的部分在从保持部53一边在与左右方向正交的平面内弯曲一边延伸到比第1汇流条51A的顶端部靠下方后折弯并向左侧延伸。并且,第1汇流条51A的连接端部51f和第2汇流条52A的连接端部52f均在左右方向延伸。
连接器嵌合部61与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顶端部(即连接端部51f、52f)一体成形。连接器嵌合部61具有将该连接器嵌合部61固定于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连接器固定部62、和从连接器固定部62向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顶端侧延伸的嵌入部63。
连接器固定部62将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顶端与折弯部之间的部分埋设。在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各自中埋设于连接器固定部62的部分设置有贯穿汇流条51a、52a的防脱孔51g、52g。通过构成连接器嵌合部61的树脂材料的一部分进入到各防脱孔51g、52g,从而抑制连接器嵌合部61相对于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移动。
嵌入部63具有从该嵌入部63的顶端(左侧的端部)向右侧凹设的第1嵌合凹部65及第2嵌合凹部66。在第1嵌合凹部65的内部露出从连接器固定部62突出的第1汇流条51A的连接端部51f。另外,在第2嵌合凹部66的内部露出从连接器固定部62突出的第2汇流条52A的连接端部52f。
另外,汇流条组件50A在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中的比保持部53靠顶端侧的部位具有定位固定部71,定位固定部71能够固定于在安装端子座1A的机器2A的内部设置的机器内固定部9。在本例中,定位固定部71与连接器嵌合部61设置成一体。
在嵌入部63的外周面,在该嵌入部63的左侧面且比第2嵌合凹部66靠上方的部分设置有呈与左右方向正交的平面状的抵接面67。抵接面67位于与第1汇流条51A的连接端部51f在左右方向重叠的位置。并且,定位固定部71由从抵接面67突出的一对定位销72构成。一对定位销72在上下方向分离。各定位销72具有:轴部72a,其截面呈半圆形,从抵接面67向左方延伸;和卡止部72b,与轴部72a的顶端部设置成一体,呈具有比轴部72a大的半径的半圆形状。在卡止部72b的顶端部的外周缘的呈圆弧状的部分设置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以随着顶端侧去而将卡止部72b的半径减小的方式倾斜。另外,一对定位销72的相互对置的对置面72c呈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状。并且,一对定位销72能够以使相互的顶端靠近的方式弹性变形。
机器内固定部9例如是对金属板材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的支架。机器内固定部9具有在箱体3的内部能够与抵接面67抵接的定位面9a。另外,机器内固定部9具有在定位面9a开口的固定孔9b。固定孔9b从该固定孔9b的贯穿方向观看大于一对定位销72的轴部72a的外周的大小,且小于一对定位销72的卡止部72b的外周的大小。但是,固定孔9b的大小是通过一对定位销72弹性变形从而两个卡止部72b能够穿过的大小。另外,在机器内固定部9中,固定孔9b的外周部分的厚度和抵接面67与卡止部72b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大致相等。
这样的端子座1A按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步骤安装到机器2A的箱体3。然后,通过使一对定位销72一边弹性变形一边插入到固定孔9b,从而将定位固定部71固定于机器内固定部9。一对定位销72当卡止部72b穿过固定孔9b时恢复为原状。于是,抵接面67抵接于定位面9a,并且在抵接面67与卡止部72b之间夹持机器内固定部9中的固定孔9b的外周部分。因此,通过定位固定部71固定于机器内固定部9,从而可进行箱体3的内部的连接器嵌合部61的定位,并且可进行箱体3的内部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定位。另外,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顶端从与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基端部(即插入端部51a、51b)平行的方向(即上下方向)观看,位于比固定部11靠外周侧、进一步比壳体10靠外周侧。
然后,在第1嵌合凹部65嵌入在机器内汇流条5A的端部设置的机器内连接器101。机器内连接器101具备与机器内汇流条5A电连接的未图示的阴端子。当在第1嵌合凹部65嵌入机器内连接器101时,第1汇流条51A的连接端部51f插入到该阴端子,通过该阴端子使机器内汇流条5A和第1汇流条51A电连接。同样,在第2嵌合凹部66嵌入在机器内汇流条6A的端部设置的机器内连接器102。机器内连接器102具备与机器内汇流条6A电连接的未图示的阴端子。当在第2嵌合凹部66嵌入机器内连接器102时,第2汇流条52A的连接端部52f插入到该阴端子,通过该阴端子使机器内汇流条6A和第2汇流条52A电连接。
这样的话,通过定位固定部71固定于机器内固定部9,从而箱体3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位置容易固定。因此,能够抑制将端子座1A安装于箱体3时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顶端部的位置偏差。另外,能够抑制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在箱体3的内部振动。另外,在将定位固定部71固定于机器内固定部9后进行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和机器内汇流条5A、6A的连接时,能够以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顶端部的错位被抑制的状态将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和机器内汇流条5A、6A连接。因此,能够更容易进行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和机器内汇流条5A、6A的连接。
另外,因为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由金属板材构成,所以在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顶端部能够容易设置连接器嵌合部61。并且,机器内汇流条5A、6A和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通过将机器内连接器101、102与连接器嵌合部61嵌合而电连接。因此,能够容易进行机器内汇流条5A、6A和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的连接。另外,即使不使用工具,也能够将机器内汇流条5A、6A和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连接。
另外,也可以为,在将机器内连接器101、102插入到第1及第2嵌合凹部65、66后,将定位固定部71固定于机器内固定部9。即使这样,也能够抑制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在箱体3的内部振动。
另外,机器内固定部9不限定于以单体设置并固定于箱体3的内部,也可以与机器2内的部件设置成一体。另外,定位固定部71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的形状。定位固定部71只要是在箱体3内能固定于机器内固定部9的形状即可。例如也可以为,机器内固定部9具有固定销,定位固定部71具有供该固定销压入的孔。
另外,也可以为,连接器嵌合部61与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分体设置,并组装于第1及第2汇流条51a、52a。
另外,在上述的汇流条组件50A中,定位固定部71与连接器嵌合部61设置成一体,但是连接器嵌合部61和定位固定部71也可以分体设置。另外,上述的汇流条组件50A也可以不必具备连接器嵌合部61。在该情况下,定位固定部71通过一体成形或者组装而设置于第1汇流条51A或者第2汇流条52A。另外,上述的汇流条组件50A也可以不必具备定位固定部71。
另外,在上述的汇流条组件50A中,连接到第1汇流条51A的机器内连接器101和连接到第2汇流条52A的机器内连接器102嵌合到一个连接器嵌合部61。但是,也可以使在第1汇流条51A的顶端部设置的连接器嵌合部和在第2汇流条52A的顶端部设置的连接器嵌合部分体设置。
另外,机器内连接器101、102也可以取代设置于机器内汇流条5A、6A,而是设置于机器内的电线的端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与插入部12内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于比固定部11靠外周侧。但是,从相同方向观看的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位置不限于此。例如,从相同方向观看,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也可以位于比安装孔4靠内侧。即使这样,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1)同样的作用及效果。
另外,例如从相同方向观看,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也可以位于比安装孔4靠外周侧、且比密封构件31的内周缘(密封主体部32的内周缘)靠内周侧。另外,例如从相同方向观看,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顶端也可以位于比密封构件31靠外周侧、且比固定部11的外周缘靠内侧。即使这样,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及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具有防脱孔51c、52c。但是,第1及第2汇流条51、52也可以取代具有防脱孔51c、52c,而是在埋设于保持部53的部分具有缺口。该缺口设置于各汇流条51、52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端部,朝向宽度方向的中央凹陷,并且在厚度方向贯穿各汇流条51、52。即使这样,通过构成保持部53的树脂材料进入到缺口的内部,能够抑制保持部53相对于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移动。另外,例如第1及第2汇流条51、52也可以取代具有防脱孔51c、52c,而是具有在汇流条51、52的厚度方向凹设的防脱凹部。即使这样,通过构成保持部53的树脂材料进入到防脱凹部的内部,能够抑制保持部53相对于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移动。另外,第1及第2汇流条51、52也可以不必具备防脱孔51c、52c、缺口、防脱凹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无论是在端子座1安装于机器2的箱体3前的状态下,还是在安装后的状态下,汇流条组件50都通过保持部53相对于壳体10能装卸而相对于壳体10能装卸。但是,汇流条组件50只要至少在端子座1安装于机器2的箱体3前的状态下,通过保持部53相对于壳体10能装卸而相对于壳体10能装卸即可。即,也可以在端子座1安装到机器2的箱体3后,汇流条组件50完全(即不能卸下地)固定于壳体10。另外,在端子座1安装于机器2的箱体3前的状态下不必将汇流条组件50固定于壳体10的情况下,汇流条组件50也可以是一旦固定于壳体10就不能卸下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53与第1及第2汇流条51、52一体成形。但是,保持部53保持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保持部53由相互组装的两个部件构成,并且一方部件与第1汇流条51一体成形,另一方部件与第2汇流条52一体成形。另外,例如保持部53也可以与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分体形成。在该情况下,例如,保持部53呈分割为多个的形状,并组装于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另外,在该情况下,组装于第1汇流条51的保持部53的构成部件和组装于第2汇流条52的保持部53的构成部件也可以成为分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汇流条组件50具有第1汇流条51和第2汇流条52这两个汇流条。但是,汇流条组件50具备的汇流条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只要为一个以上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由金属板材构成。但是,第1及第2汇流条51、52当是由金属形成的汇流条时,不限于由金属板材构成。例如,第1及第2汇流条51、52也可以是由金属形成的圆柱状的圆形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汇流条组件50通过在汇流条组件50的组件侧固定部56嵌入壳体10的组件固定部27而固定于壳体10。组件侧固定部56及组件固定部27的数量、位置也可以适当变更。另外,将汇流条组件50固定于壳体10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在壳体10设置上述实施方式的组件侧固定部56,并在汇流条组件50的保持部53设置上述实施方式的组件固定部27。另外,例如也可以利用螺钉等将保持部53紧固固定于壳体10。
·壳体10的形状、第1及第2汇流条51、52的形状及保持部53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安装端子座1的机器2的箱体3的形状而适当变更。
对能够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更例掌握的技术思想进行记载。
(亻)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端子座,从与所述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所述汇流条的顶端位于比所述壳体靠外周侧。
根据该结构,也可以为,在箱体的内部,在与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与壳体重叠的范围内不进行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的连接。并且,在箱体的内部,从与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能够在壳体外侧的宽广范围设定将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连接的位置,因此容易确保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的连接需要的空间。因此,能够抑制为了确保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的连接需要的空间而使机器内的部件受到制约,能够提高箱体内部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当将端子座安装于机器时,壳体以将为了安装端子座而设置于箱体的安装孔从箱体外侧覆盖的方式配置于该箱体。因此,壳体比安装孔大。因此,从与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位于比壳体靠外周侧的汇流条的顶端会位于比安装孔靠外周侧。并且,具有汇流条的汇流条组件与从箱体的外侧配置于该箱体的壳体分体设置,能够从箱体的内侧固定于该壳体。因此,即使是从与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汇流条的顶端位于比安装孔靠外周侧的情况,也能够将端子座安装于箱体。因此,能够与安装孔的大小无关地将汇流条的顶端位置设定于期望的位置。因此,从与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能够使汇流条的顶端位于比安装孔靠外周侧,因此能够提高箱体内部的汇流条的顶端位置的自由度。
(ロ)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端子座,所述壳体具有:固定部,固定于机器的箱体;和插入部,从所述固定部突出,贯穿所述固定部的所述汇流条的基端部插入到该插入部,具备呈环状的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将所述机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密封,所述汇流条贯穿所述密封构件的内侧,从与所述插入部内的所述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所述汇流条的顶端位于比所述密封构件的内周缘靠外周侧。
根据该结构,也可以为,在箱体的内部,在与插入部内的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与比密封构件的内周缘靠内侧的范围重叠的范围内不进行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的连接。并且,在箱体的内部,从与插入部内的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能够在比密封构件的内周缘靠外侧的宽广范围设定将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连接的位置,因此容易确保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的连接需要的空间。因此,能够抑制为了确保汇流条的顶端部和机器侧的端子的连接需要的空间而使机器内的部件受到制约,能够提高箱体内部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为了安装端子座而设置于机器箱体的安装孔一般比密封构件的内周缘小。因此,从与插入部内的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位于比密封构件的内周缘靠外周侧的汇流条的顶端会位于比安装孔靠外周侧。并且,具有汇流条的汇流条组件与从箱体的外侧配置于该箱体的壳体分体设置,能够从箱体的内侧固定于该壳体。因此,即使是从与插入部内的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汇流条的顶端位于比安装孔靠外周侧的情况,也能够将端子座安装于箱体。因此,能够与安装孔的大小无关地将汇流条的顶端位置设定于期望的位置。因此,从与插入部内的汇流条的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能够使汇流条的顶端位于比安装孔靠外周侧,因此能够提高箱体内部的汇流条的顶端的位置的自由度。
符号说明
1、1A:端子座
2、2A:机器
3:箱体
5A、6A:机器内汇流条
9:机器内固定部
10:壳体
11:固定部
12:插入部
50、50A:汇流条组件
51、51A:第1汇流条(汇流条)
52、52A:第2汇流条(汇流条)
53:保持部
61:连接器嵌合部
71:定位固定部
101、102:机器内连接器

Claims (7)

1.一种端子座与机器内固定部之间的固定构造,
所述端子座具备汇流条组件和壳体,
所述汇流条组件具有由金属形成的汇流条和使所述汇流条的顶端部及基端部露出地保持所述汇流条的保持部,
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基端部插入到所述壳体,所述保持部固定于所述壳体,
所述汇流条在第1方向直线地贯穿所述保持部,
当所述汇流条组件在所述第1方向直线地插入到所述壳体时,所述保持部与所述壳体卡合以使所述汇流条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基端部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在所述第1方向直线地延伸,
所述汇流条组件具有连接器嵌合部,所述连接器嵌合部与所述汇流条的顶端部一体形成,并且在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机器内汇流条或者电线的端部设置的机器内连接器能嵌合到所述连接器嵌合部,
所述连接器嵌合部具有嵌入部,所述嵌入部具有供所述机器内连接器嵌入的嵌合凹部,所述汇流条的顶端部在所述嵌合凹部的内部露出,通过嵌入于所述嵌合凹部的所述机器内连接器而与所述机器内汇流条或者所述电线电连接,
所述嵌入部的外周具有抵接面,在所述抵接面设置有定位固定部,所述定位固定部能够固定于在安装端子座的机器的内部设置的机器内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座与机器内固定部之间的固定构造,其中,所述汇流条由金属板材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座与机器内固定部之间的固定构造,其中,所述汇流条组件的所述汇流条包括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这两个汇流条,
所述保持部以所述第1汇流条和所述第2汇流条隔着规定间隔的方式保持所述第1汇流条及所述第2汇流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座与机器内固定部之间的固定构造,其中,所述汇流条组件的所述汇流条包括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这两个汇流条,
所述保持部以所述第1汇流条和所述第2汇流条隔着规定间隔的方式保持所述第1汇流条及所述第2汇流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座与机器内固定部之间的固定构造,其中,通过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壳体能装卸,从而所述汇流条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装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座与机器内固定部之间的固定构造,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固定部,固定于机器的箱体;和插入部,从所述固定部突出,所述汇流条的贯穿了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基端部插入到所述插入部,
从与所述汇流条的插入到所述插入部内的所述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所述汇流条的顶端位于比所述固定部靠外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座与机器内固定部之间的固定构造,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固定部,固定于机器的箱体;和插入部,从所述固定部突出,所述汇流条的贯穿了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基端部插入到所述插入部,
从与所述汇流条的插入到所述插入部内的所述基端部平行的方向观看,所述汇流条的顶端位于比所述固定部靠外周侧。
CN201980081055.0A 2018-12-14 2019-11-28 端子座 Active CN1134548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4406 2018-12-14
JP2018234406A JP7139930B2 (ja) 2018-12-14 2018-12-14 端子台と機器内固定部との固定構造
PCT/JP2019/046650 WO2020121834A1 (ja) 2018-12-14 2019-11-28 端子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4852A CN113454852A (zh) 2021-09-28
CN113454852B true CN113454852B (zh) 2023-08-04

Family

ID=71077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1055.0A Active CN113454852B (zh) 2018-12-14 2019-11-28 端子座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9149B2 (zh)
JP (1) JP7139930B2 (zh)
CN (1) CN113454852B (zh)
WO (1) WO20201218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80664B2 (ja) 2020-10-06 2024-05-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ユニット
EP4167398A1 (en) * 2021-10-15 2023-04-19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for a busbar, mating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busbar
EP4167388A1 (en) * 2021-10-15 2023-04-19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Busbar port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busbar portion
JP1714181S (ja) * 2021-10-28 2022-05-06 電気コネクタ用ハウジン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7318A (ja) * 2003-04-25 2004-11-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13045510A (ja) * 2011-08-22 2013-03-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2969590A (zh) * 2011-08-30 2013-03-13 株式会社电装 可拆卸连接结构
CN105656252A (zh) * 2014-11-28 2016-06-0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5896422A (zh) * 2015-02-12 2016-08-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板、电子元器件单元和线束
JP2018037147A (ja) * 2016-08-29 2018-03-0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8665B2 (ja) * 1999-07-01 2006-08-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3984579B2 (ja) * 2003-09-16 2007-10-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インバータ用コネクタ装置
JP5146549B2 (ja) * 2010-02-12 2013-02-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部品収納体および端子接続部構造
JP5938777B2 (ja) * 2010-07-12 2016-06-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ワイヤハーネスと機器との搬送方法、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による機器間の接続方法
JP5687459B2 (ja) * 2010-09-21 2015-03-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台構造
JP5672157B2 (ja) * 2011-06-02 2015-02-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219952B1 (ko) 2011-06-24 2013-01-2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커넥터
DE102013209690B4 (de) 2013-05-24 2023-08-03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HV-Fingerschutz
JP6605341B2 (ja) * 2016-01-28 2019-11-1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WO2017154543A1 (ja) * 2016-03-07 2017-09-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台
JP6747309B2 (ja) * 2017-01-20 2020-08-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7318A (ja) * 2003-04-25 2004-11-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13045510A (ja) * 2011-08-22 2013-03-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2969590A (zh) * 2011-08-30 2013-03-13 株式会社电装 可拆卸连接结构
CN105656252A (zh) * 2014-11-28 2016-06-0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5896422A (zh) * 2015-02-12 2016-08-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板、电子元器件单元和线束
JP2018037147A (ja) * 2016-08-29 2018-03-0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95902A (ja) 2020-06-18
WO2020121834A1 (ja) 2020-06-18
US11539149B2 (en) 2022-12-27
JP7139930B2 (ja) 2022-09-21
CN113454852A (zh) 2021-09-28
US20220052466A1 (en) 2022-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4852B (zh) 端子座
US834288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elastically held terminals
CN103928774B (zh) 用于电力电缆的连接装置
JP5423700B2 (ja) 電子ユニット用ケースおよび電子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KR20090013697A (ko) 파워 분배 모듈 및 헤더 어셈블리
CN109156085B (zh) 基板单元
CN112350083A (zh) 连接器
JP6004189B2 (ja) 電気接続箱
US20220009428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109672059B (zh) 对壳体内电路体连接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
US1057404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CN115207700A (zh) 连接器以及带端子电线的保持结构
CN115207699A (zh) 连接器以及带端子电线的保持结构
CN112217017B (zh) 连接器
CN109219991B (zh) 基板单元
JP6238874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8701979B (zh) 电气连接箱
CN113228440A (zh) 电连接箱
JP2018057124A (ja) 電子部品保持構造、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4718925B2 (ja) 電気接続箱
EP3539831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2001211530A (ja) 縦型バスバーを有する電気接続箱
CN114175867B (zh) 电子模块
JP6209997B2 (ja) 車載電気機器
CN114665303B (zh) 电力控制单元的线缆连接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