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6268A - 中继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中继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6268A
CN113346268A CN202110177787.9A CN202110177787A CN113346268A CN 113346268 A CN113346268 A CN 113346268A CN 202110177787 A CN202110177787 A CN 202110177787A CN 113346268 A CN113346268 A CN 113346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relay
electrical connector
locked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77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星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46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62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82Coupling device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8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a separate clip or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良好地防止中继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体的无意中的脱落的中继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中继电连接器(1)将第一对象连接体(2)与第二对象连接体从互不相同的一侧可插拔地连接来将两个对象连接体彼此中继,在具备能够与上述第一对象连接体(2)及上述第二对象连接体分别接触的端子、和直接或者间接地保持上述端子的壳体的上述中继电连接器(1)中,具有支承于上述中继电连接器(1)的上述壳体的锁止件(100),上述锁止件(100)具有在上述中继电连接器(1)与上述第一对象连接体(2)的连接状态下能够相对于在该第一对象连接体(2)设置的被锁止部(151)在拔出方向上卡止。

Description

中继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 器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两个对象连接体连接来将两个对象连接体彼此中继的中继电连接器、具有该中继电连接器和一个对象连接体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将该电连接器组装体的对象连接体安装于电路基板的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有上述中继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在专利文献1中,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第一对象连接器(对象连接器3)、与安装于另一电路基板的第二对象连接器(对象连接器2)在上下方向上从互为相反的一侧与上述中继电连接器嵌合连接。具体而言,作为连接器嵌合动作,首先,相对于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第一对象连接器将中继电连接器从上方嵌合连接,接下来,将安装于另一电路基板的第二对象连接器相对于中继电连接器嵌合连接。
中继电连接器通过用金属板制的连结部件将排列于相对于电路基板平行的一个方向的多个连接单元连结而构成。另外,各连接单元通过由在上下方向上分割的两个壳体半体(下侧壳体半体80和上侧壳体半体90)保持用于与第一和第二对象连接器的接触的片材而构成。
在专利文献1中,在电绝缘材料制的下侧壳体半体的下部的内壁面形成有突起状的卡止部(在专利文献1的图5的(A)、图6的(A)~(C)中没有标注附图标记,但进行了图示),在将中继电连接器与第一对象连接器嵌合连接的状态下,中继电连接器的卡止部相对于在第一对象连接器的电绝缘材料制的壳体设置的被卡止部(未图示)卡止,由此防止了连接器彼此的无意中的脱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02229
在专利文献1中连接器嵌合方向是上下方向,但实际上,根据进行连接器嵌合连接的作业的状况,嵌合方向并不一定是上下方向,也可能存在以使连接器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姿势进行嵌合连接动作的情况。例如,当在使中继电连接器与专利文献1的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第一对象连接器嵌合连接后使安装于另一电路基板的第二对象连接器与中继电连接器嵌合连接的作业中,若如专利文献1那样将上下方向作为嵌合方向,则中继电连接器与另一对象连接器的嵌合部分隐藏于上述另一电路基板而难以目视观察。
为了容易目视观察上述嵌合部分,例如,可以考虑在操作人员用一只手拿着上述电路基板并且用另一只手拿着上述另一电路基板的状态下,边使两个连接器成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姿势边进行嵌合作业。此时,通过中继电连接器的卡止部与第一对象连接器的被卡止部的卡止来防止两连接器的脱落。
但是,作为中继电连接器的下侧壳体半体的一部分的上述卡止部、与作为第一对象连接器的壳体的一部分的上述被卡止部双方都由电绝缘材形成,另外,成为不给连接器彼此的插拔带来妨碍那样的形状,因此足够大地确保上述卡止部与上述被卡止部的卡止力并不一定容易。因此,例如,在中继电连接器的上下方向尺寸较大并且该中继电连接器本身较重的情况下,该中继电连接器在变为了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姿势时也有可能因其自重而从第一对象连接器脱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防止中继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体的无意中的脱落的中继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课题由以下的第一发明所涉及的中继电连接器、第二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第三发明所涉及的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组装体解决。
<第一发明>
第一发明所涉及的中继电连接器是将第一对象连接体与第二对象连接体从互不相同的一侧可插拔地连接来将两个对象连接体彼此中继的中继电连接器,上述中继电连接器具备:端子,能够与上述第一对象连接体及上述第二对象连接体分别接触;和壳体,直接或者间接地保持上述端子。
在上述的中继电连接器的基础上,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于上述中继电连接器的上述壳体的锁止件,上述锁止件具有锁止部,上述锁止部在上述中继电连接器与上述第一对象连接体的连接状态下能够相对于在该第一对象连接体设置的被锁止部在拔出方向上卡止。
在本发明中,在中继电连接器设置有锁止件,在中继电连接器与第一对象连接体的连接状态下,上述锁止件的锁止部能够相对于在第一对象连接体设置的被锁止部在拔出方向上卡止。在本发明中,上述锁止部形成为作为金属制部件的锁止件的一部分,因此与在以往那样的电绝缘材料制的壳体形成有锁止部的情况相比,锁止部本身的强度变高,从而确保锁止部与被锁止部的充分的卡止力、换言之确保锁止强度。因此,即使在将中继电连接器与第一对象连接体相互连接的状态下变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姿势,中继电连接器和第一对象连接体也难以脱落。
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上述锁止件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第一对象连接体的插拔方向延伸的板状部分,上述锁止部形成为将上述板状部分的局部切开立起而朝向相对于上述第一对象连接体的拔出方向延伸的悬臂梁状的能够弹性位移的锁止片,上述锁止片能够与上述第一对象连接体的上述被锁止部卡止。通过这样将锁止部形成为锁止片,能够使锁止部与被锁止部更可靠地卡止。
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上述壳体具有卡止部,上述卡止部在上述中继电连接器与上述第一对象连接体的连接状态下能够相对于在该第一对象连接体设置的被卡止部在拔出方向上卡止。这样在壳体设置卡止部,不仅通过锁止部,也能够通过卡止部与第一对象连接体卡止,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中继电连接器与第一对象连接体的无意中的脱落。
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上述壳体具有在与上述第一连接体的连接方向上分割的两个壳体半体,上述锁止件沿着上述连接方向在跨过上述两个壳体半体的范围内延伸,并支承于该两个壳体半体,上述两个壳体半体能够沿着相对于上述连接方向成直角的一个方向在规定的范围内相对移动。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利用上述锁止件允许相对于上述连接方向成直角的一个方向上的上述两个壳体半体的相对移动,因此即使在相同方向上第一连接体与第二的连接体的相对位置偏离,通过上述两个壳体半体相对移动该偏离的量,也能够进行经由中继电连接器的两个连接体的连接。
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上述中继电连接器具备具有上述端子和上述壳体的多个连接单元,上述多个连接单元将相对于与上述第一连接体的连接方向成直角的一个方向作为排列方向排列,上述锁止件在上述排列方向上遍及上述多个连接单元的排列范围延伸,并将该多个连接单元一并连结。
<第二发明>
第二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发明所涉及的中继电连接器、和上述第一对象连接体。
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二发明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对象连接体是与上述中继电连接器嵌合连接的对象连接器,并具有被锁止件,上述被锁止件形成有在与上述中继电连接器的连接状态下能够与该中继电连接器的上述锁止部卡止的被锁止部。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将被锁止部形成为作为金属制部件的被锁止件的一部分,由此被锁止部本身的强度变高。因此,在中继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的连接状态下,中继电连接器的锁止件的锁止部与对象连接器的被锁止件的被锁止部能够卡止,由此锁止部与被锁止部的卡止力乃至锁止强度提高。
<第三发明>
第三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二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和电路基板,上述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第一对象连接体是安装于上述电路基板并且能够与中继电连接器嵌合连接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在本发明中,如以上那样,中继电连接器的锁止部形成为作为金属制部件的锁止件的一部分,因此锁止部本身的强度变高,从而确保锁止部与对象连接体的被锁止部的充分的卡止力、换言之确保锁止强度。其结果是,即使在将中继电连接器与上述对象连接体相互连接的状态下变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姿势,也良好地防止两者的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继电连接器和与此相对地从上方和下方连接的两个对象连接器的立体图,表示嵌合连接前的状态。
图2是将图1的中继电连接器的各部件在分离的状态下示出的立体图。
图3的(A)是以单体表示图1的中继电连接器的片材的立体图,图3的(B)是(A)的片材的剖视图。
图4是一个中继连接单元和与此相对从上方和下方连接的两个对象连接单元的剖视图,图4的(A)表示嵌合连接前的状态,图4的(B)表示将第一对象连接器与中继电连接器嵌合连接后的状态。
图5是以单体表示连结部件的图,图5的(A)是主视图,图5的(B)是侧视图。
图6是将中继电连接器的锁止部与第一对象连接器的被锁止部的锁止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剖视图,图6的(A)表示正规的连接器嵌合状态,图6的(B)表示中继电连接器向上方抬起后的状态。
图7是表示中继电连接器的锁止部与第一对象连接器的被锁止部的锁定状态的解除动作的剖视图,图7的(A)表示锁定解除紧前的状态,图7的(B)表示锁定解除紧后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中继连接器;2…第一对象连接器(第一对象连接体);3…第二对象连接器(第二对象连接体);10…中继连接单元;30…端子;70…壳体;80…下侧壳体半体;81A…卡止部;90…上侧壳体半体;100…连结部件(锁止件);104A…锁止部;123A…被卡止部;150…联接部件(被锁止件);151…被锁止部;P1、P2…电路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继电连接器和与其相对地从上方和下方连接的两个对象连接器的立体图,表示嵌合连接前的状态。另外,图2是在分离的状态下表示图1的中继电连接器的各部件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继电连接器1(以下,简称为“中继连接器1”)将上下方向(Z轴方向)作为连接器连接方向,从下方(Z2侧)连接作为第一对象连接体的第一对象连接器2,从上方(Z1侧)连接作为第二对象连接体的第二对象连接器3,从而将两对象连接器彼此中继连接。第一对象连接器2和第二对象连接器3(为了便于说明,根据需要称为“对象连接器2、3”)相互形成相同的形状。第一对象连接器2、3分别是与不同的电路基板P1、P2(参照图4的(A)、(B))连接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象连接器2、3具有排列于相对于对应的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一个方向(Y轴方向)的两个对象连接单元110。这样,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对象连接单元110的数量与第二对象连接器3的对象连接单元110的数量相等。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两个对象连接单元110安装于一个电路基板P1(参照图4的(A)、(B)),第二对象连接器3的两个对象连接单元110安装于一个电路基板P2(参照图4的(A)、(B))。
中继连接器1具有与对象连接单元110数目相同的、即两个中继连接单元10,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对象连接单元110与第二对象连接器3的连接单元110经由中继连接单元10连接。
图1所示的中继连接器1具有两个中继连接单元10、和将在Y轴方向上排列的两个中继连接单元10一并连结的金属板制的两个连结部件100(参照图2)。
由后述的壳体70收纳并保持两个片材20而形成各中继连接单元10,上述两个片材20形成相互相同的形状,以在中继连接单元1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对称的方式相对配置而成对(参照图4的(A)、(B))。如图4的(A)、(B)所示,在中继连接单元10的下部在片材20彼此之间朝向下方开口的空间形成为用于从下方接收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连接单元110的下侧接收部11。另一方面,在中继连接单元10的上部在片材20彼此之间朝向上方开口的空间作为用于从上方接收第二对象连接器3的对象连接单元110的上侧接收部12发挥功能。
图3的(A)是以单体表示图1的中继连接器1的片材20的立体图,图3的(B)是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X轴方向)成直角的面(YZ平面)上的片材20的剖视图,表示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如图3的(A)所示,片材20具有:多个端子30,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以等间隔排列;电绝缘材料制(例如树脂制)的基材40,通过一体模制成型一并保持该多个端子30;内侧接地板50,装配于该基材40的一个板面侧(是图3的(A)、(B)中的Y2侧,与后述的“内侧”对应);以及外侧接地板60,装配于另一板面侧(是图3的(A)、(B)中的Y1侧,与后述的“外侧”对应)(也参照图3的(B))。以下,对于片材20,在成对的两个片材20中将互为相对的面侧称为“内侧”,将其相反的面侧称为“外侧”。
如图3的(A)、(B)所示,端子30将在连接器嵌合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带片状的金属部件局部弯曲而制成。端子30具有:下侧弹性臂部31,从基材40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突出;上侧弹性臂部32,从基材40的上端向上方延伸突出;以及连结部33,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将下侧弹性臂部31与上侧弹性臂部32连结(参照图3的(B))。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于一个片材20的多个端子30中包括三种形状的端子30。在图3的(B)中,示出了第一种和第二种形状的端子30。第一种和第二种形状的端子30相互邻接,连结部33的中间部分彼此以当在片材20的厚度方向(Y轴方向)上观察时相互交叉的方式斜着延伸。因此,在图3的(B)中的下侧示出了下侧弹性臂部31的端子30与在同图的上侧示出了上侧弹性臂部32的端子30是相互邻接的单独的端子(参照图4的(A)、(B)的两个片材20中的位于右侧(Y1侧)的片材20)。另外,第三种形状的端子30不与其他的端子30交叉地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参照图4的(A)、(B)的两个片材20中的位于左侧(Y2侧)的片材20)。
下侧弹性臂部31和上侧弹性臂部32分别能够在板厚方向上弹性位移。如图3的(A)、(B)所示,在下侧弹性臂部31的下端侧而且上侧弹性臂部32的上端侧,形成为以在上述板厚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内侧(Y2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下侧接触部31A和上侧接触部32A,下侧接触部31A和上侧接触部32A分别与对象连接器2、3的端子130(后述的“对象端子130”)弹性接触。
如图3的(A)、(B)所示,基材40形成沿着连接器宽度方向(X轴方向)在包括端子排列范围在内的范围内延伸并且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遍及连结部33的范围延伸的四角板状。
内侧接地板50是金属板制,如已叙述的那样,设置为位于基材40的内侧面(图3的(A)、(B)中的Y2侧的板面)。外侧接地板60是金属板制,如已叙述的那样,设置为位于基材40的外侧面(图3的(A)、(B)中的Y1侧的板面)。如图3的(B)所示,外侧接地板60在上下方向上大于内侧接地板50。通过超声波熔接,将内侧接地板50和外侧接地板60在与基材40的分别对应的板面接触的状态下保持于基材40。
壳体70是电绝缘材料制(例如树脂制),如图1所示,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分割的下侧壳体半体80和上侧壳体半体90。壳体70在两个片材20的内侧面彼此相对的状态下,由下侧壳体半体80收纳并保持两片材20的下半部,而且由上侧壳体半体90收纳并保持两片材20的上半部(参照图4的(A)、(B))。
如图2所示,下侧壳体半体80具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两个长壁81、在中继连接单元1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并将长壁81的端部彼此连结的两个短壁82、以及与短壁82连结设置的限制部83,并且作为整体形成大致长方体外形。另外,如图4的(A)、(B)所示,在下侧壳体半体80的上述排列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形成有在两个长壁81彼此之间沿着上述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并将两个短壁82的内壁面彼此连结的一个隔壁84。由该长壁81、短壁82以及隔壁84包围并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两个空间分别形成用于收纳片材20的片材收纳孔部85。
长壁81具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靠近两侧位置并且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的靠近下端位置从长壁81的内壁面突出的突起状的卡止部81A(参照图4的(A))。卡止部81A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端子排列范围外,在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嵌合连接状态下,能够相对于在第一对象连接器2设置的后述的被卡止部123A(参照图1)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上方(Z1方向))上卡止。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卡止部81A与被卡止部123A的卡止,将中继连接器1与第一对象连接器2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定位。
另外,在短壁82的下部,形成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靠近两端位置向下方开口的呈狭缝状的端收纳部82A(参照图7的(A)、(B))。端收纳部82A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接收并收纳后述的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联接部件150的上部。
限制部83沿着短壁82的外表面延伸,并与短壁82的下部连结。如图2所示,限制部83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两个纵部83A、和在上述排列方向上延伸并将该两个纵部83A的上端部彼此相连的横部83B,当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整体上呈倒U字形。另外,被纵部83A的上半部和横部83B包围并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贯通的空间形成为允许连结部件100的后述的下侧被限制片101A的突入的限制凹部83C。限制凹部83C的内壁面由两个纵部83A的对置壁面(相对于上述排列方向(Y轴方向)成直角的面)和横部83B的下表面形成。
另外,如图2所示,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短壁82的上部与限制部83的上部之间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呈狭缝状的端槽部86。端槽部86从上方接收连结部件100的后述的被支承板部101的下部。
上侧壳体半体90除了不具有相当于下侧壳体半体80的卡止部81A的部分这一点之外,结构与下侧壳体半体80相同。因此,上侧壳体半体90在与第二对象连接器3的嵌合连接状态下不与该第二对象连接器3卡止。对于上侧壳体半体90,标注在下侧壳体半体80的各部的附图标记加上“10”后的附图标记(例如,对与下侧壳体半体80的“限制部83”对应的上侧壳体半体90的“限制部”标注附图标记“93”),并省略说明。
连结部件100以维持金属板部件的平坦面的方式冲裁该金属板部件,并且局部地弯曲而制成。如图2所示,连结部件100在中继连接单元1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和上下方向(Z轴方向)扩展而形成。如图2所示,连结部件100在上述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遍及中继连接单元10的排列范围延伸,并且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遍及跨过壳体半体80、90双方的范围延伸,并与中继连接单元10的各侧面(相对于X轴方向成直角的面)相对。这样,连结部件100通过覆盖中继连接单元10的各侧面而获得良好的防护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件100由具有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X轴方向)成直角的板面的板状部件制成,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连结部件100的板厚尺寸几乎相等,因此中继连接器1不会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大型化。
如图2和图5的(A)所示,连结部件100具有:被支承板部101,在上述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的与各中继连接单元10对应的位置由该中继连接单元10的两个壳体半体80、90支承;结合部102,将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相互邻接的两个被支承板部101结合;转移部103,从结合部102向下方延伸;以及锁止脚部104,从转移部103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连结部件100如后述的那样能够在形成于锁止脚部104的锁止部104A与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被锁止部151卡止(参照图6的(A)、(B)),具有作为锁止件的功能。
被支承板部101形成有从壳体半体80、90的限制部83、93受到上述排列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限制的下侧被限制片101A和上侧被限制片101B。以下,在无需区别两者时,统称为“被限制片101A、101B”。如图2所示,被限制片101A、101B设置于上述排列方向上的与壳体半体80、90的限制凹部83C、93C相同的位置,通过将被支承板部101的一部分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切开立起而制成。被限制片101A、101B由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能够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弹性变形的悬臂梁状的带状片形成,并相互形成上下对称的形状。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下侧被限制片101A随着从连结部件100的靠近下端位置朝向上方而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如图2和图5的(A)所示,下侧被限制片101A的前端部(上端部)101A-1比其他部分(根部侧部分)粗,形成朝向上方尖端变细的带圆角的大致三角形状。另一方面,上侧被限制片101B随着从连结部件100的上端靠近位置朝向下方而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如图2和图5的(A)所示,上侧被限制片101B的前端部(下端部)101B-1比其他部分(根部侧部分)粗,形成朝向下方尖端变细的带圆角的大致三角形状。
被限制片101A、101B分别从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向对应的壳体半体80、90的限制凹部83C、93C内突入,并位于该限制凹部83C、93C内(参照图1)。下侧被限制片101A的前端部101A-1在限制凹部83C内能够相对于纵部83A的对置壁面在上述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抵接,并且能够相对于横部83B的下表面从下方抵接。其结果是,前端部101A-1限制了在上述排列方向(Y1方向和Y2方向)和上方(Z1方向)上的规定量以上的移动。另一方面,上侧被限制片101B的前端部101B-1在限制凹部93C内能够相对于纵部93A的对置壁面在上述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抵接,并且能够相对于横部93B的上表面从上方抵接。其结果是,前端部101B-1限制了在上述排列方向(Y1方向和Y2方向)和下方(Z2方向)上的规定量以上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被限制片101A的前端部101A-1、与限制凹部83C的内壁面(纵部83A的对置壁面和横部83B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少许的缝隙(空隙)。另外,在上侧被限制片101B的前端部101B-1、与限制凹部93C的内壁面(纵部93A的对置壁面和横部93B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少许的缝隙(空隙)。因此,壳体半体80、90在上述排列方向(Y轴方向)和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能够在上述缝隙的范围内相对移动。其结果是,即使在对象连接器2、3彼此的位置上产生偏离,通过中继连接器1的壳体半体80、90的相对移动、即浮动,也能够进行两个对象连接器2、3向中继连接器1的连接。
结合部102在上述排列方向上延伸,并将被支承板部101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彼此结合。转移部103的上半部笔直地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下半部以随着朝向下方而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内侧倾斜的方式延伸。如后述那样,该下半部形成在将中继连接器1从第一对象连接器2拔出时承受用于锁定解除的按压力的被压部103A(参照图7的(A)、(B))。被压部103A位于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比被支承板部101和结合部102靠内侧(在图5的(B)和图7的(A)中为X2侧)的位置。
锁止脚部104从转移部103的被压部103A的下缘朝向下方延伸。因此。锁止脚部104位于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比被支承板部101和结合部102靠内侧(X1侧)的位置(参照图5的(B)和图7的(A))。在锁止脚部104的下端部形成有能够相对于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后述的被锁止部151卡止的锁止部104A。锁止部104A形成为将上述下端部的局部切开立起并朝向上方延伸的悬臂梁状的锁止片。如图5的(B)所示,锁止部104A延伸为随着朝向上方而向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图5的(B)中的X2侧)倾斜,并且在上端部不倾斜而向上方延伸,并能够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弹性位移。另外,在锁止脚部104的下端部,在该下端部的两侧缘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缘部)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图5的(B)中的X1侧)弯曲而形成有侧片部104B。
按以下的要点制造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继连接器1。首先,对片材20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首先,在将使设置于一个片材20的多个端子30排列而成的端子列配置于用于基材40的成型的金属模(未图示)内后,使熔融的电绝缘材(例如树脂)流入于该金属模内后使其固化,从而将上述端子列与基材40一体模制成型。接下来,在基材40的两个板面的内侧面(图3的(A)、(B)中的Y2侧的板面)装配内侧接地板50,在外侧面(图3的(A)、(B)中的Y1侧的板面)装配外侧接地板60,通过超声波熔接装配于基材40,从而片材20完成。
接下来,对中继连接器1的组装进行说明。首先,以两个片材20的内侧面彼此相互相对的方式从上方向下侧壳体半体80的片材收纳孔部85内收纳各片材20的下半部。另外,使这样收纳了两个片材20的下侧壳体半体80在该片材20的厚度方向(Y轴方向)上排列多个。
接下来,从上方向各下侧壳体半体80的端槽部86插入连结部件100的被支承板部101的下部。此时,进行被支承板部101的下部的插入直到下侧被限制片101A与下侧壳体半体80的限制部83的上端部抵接为止,并维持该状态。
接下来,将上侧壳体半体90以相对于下侧壳体半体80上下反转的姿势从上方移至分别对应的片材20,并使各片材20的上半部从下方收纳至上侧壳体半体90的片材收纳孔部95内。另外,与此同时,从下方向各上侧壳体半体90的端槽部96插入被支承板部101的上部。此时,进行被支承板部101的上部的插入直到上侧被限制片101B与上侧壳体半体90的限制部93的下端部抵接为止,并维持该状态。
接下来,通过从上方压入上侧壳体半体90,并且从下方压入下侧壳体半体80,从而将上侧壳体半体90和下侧壳体半体80组装于分别对应的片材20。通过从上方压入上侧壳体半体90,从而进行被支承板部101的上部向端槽部96内的插入,在该插入过程中,连结部件100的上侧被限制片101B承受从上侧壳体半体90的限制部93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内侧的按压力。其结果是,该上侧被限制片101B向相同方向弹性变形,从而允许被支承板部101的上部的进一步的插入。而且,若上侧被限制片101B通过限制部93的横部93B的位置并到达至限制凹部93C的位置,则上侧被限制片101B从来自限制部93的按压力释放,减小弹性变形量并返回至自由状态,从而位于限制凹部93C内。
若上侧被限制片101B位于限制凹部93C内,则如已叙述的那样变为能够相对于限制凹部93C的内壁面在上述排列方向和上下方向上抵接的状态,从而限制相同方向上的上侧被限制片101B的规定量以上的移动。此时,由于上侧被限制片101B能够与横部93B的上表面卡止,因此防止上侧壳体半体90无意中掉落。
下侧被限制片101A也与已对上侧被限制片101B叙述的情况相同,通过下侧壳体半体80的从下方的压入,也被移至下侧壳体半体80的限制凹部83C内。其结果是,下侧被限制片101A变为能够相对于限制凹部83C的内壁面在上述排列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卡止的状态,从而限制相同方向上的下侧被限制片101A的规定量以上的移动。此时,由于下侧被限制片101A能够与横部83B的下表面卡止,因此防止下侧壳体半体80无意中掉落。这样,装配壳体半体80、90的结果是,中继连接器1的组装完成。
接下来,对于对象连接器2、3的结构进行说明。对象连接器2、3是完全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以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第二对象连接器3的说明标注与第一对象连接器2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对象连接器2通过将与中继连接单元10数目相同的对象连接单元110在沿着与中继连接单元10的排列方向相同的方向(Y轴方向)以等间隔排列的状态下通过后述的联接部件150联接而构成。
如图1所示,对象连接单元110具有:电绝缘材料制(例如树脂制)的壳体120,将连接器宽度方向(X轴方向)作为长边方向来延伸;多个端子130(以下,称为“对象端子130”),被壳体120排列保持于连接器宽度方向;以及对象接地板140(参照图4的(A)、(B)),被壳体120保持。
如图1所示,壳体120将连接器宽度方向(X轴方向)作为长边方向延伸,并以在相同方向上与中继连接器1的中继连接单元10几乎相同的尺寸形成。壳体120在沿着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两个壁面121(相对于Y轴方向成直角的面)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形成有多个端子收纳部122。端子收纳部122形成从上述壁面没入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槽状,收纳并保持对象端子130。
另外,如图1所示,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壳体120的靠近两端位置、换言之在端子排列范围的两外侧形成有从上述壁面121没入并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被卡止槽部123。被卡止槽部123从上述壁面121的靠近上端位置延伸至下端,并向下方开口。被卡止槽部123的上端缘部形成能够与中继连接器1的卡止部81A卡止的被卡止部123A。
如图1所示,对象端子130通过在板厚方向上冲裁金属板部件而制成,形成整体形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带片状,从下方向壳体120的端子收纳部122压入并保持,并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排列。对象端子130在上端侧形成有用于与中继连接器1的端子30的下侧接触部31A的接触的接触部,并且在下端侧形成有用于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未图示)的焊接连接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从壳体120的下表面突出,在图1中示出了在该连接部装配有焊接球B的状态(也参照图6的(A)、(B))。
对象接地板140是金属板制,具有相对于壳体120的厚度方向(Y轴方向)成直角的板面,遍及第二对象连接器3的几乎整个区域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A)、(B)所示,两个对象接地板140在相互相对的状态下设置于壳体120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通过一体模制成型埋设保持于壳体120。
联接部件150具有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X轴方向)成直角的板面,在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遍及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排列范围整个区域延伸。联接部件150以其板面与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第二对象连接器3的两侧的面(相对于X轴方向成直角的面)接近并相对的方式定位,并且在该联接部件150的上缘与对象接地板140连结。
联接部件150在沿着上述排列方向相互邻接的对象连接单元110之间的位置、换言之在沿着上述排列方向与中继连接器1的连结部件100的锁止部104A对应的位置具有在其板厚方向上贯通联接部件150的圆形孔状的被锁止部151。如后述的那样,被锁止部151在与中继连接器1的嵌合连接状态下接收中继连接器1的锁止部104A,并且能够相对于该锁止部104A从上方卡止。即,具有被锁止部151的联接部件150具有作为被锁止件的功能。
第二对象连接器3具有与如已叙述的第一对象连接器2相同的结构。但是,由于没有在中继连接器1的上侧、即与第二对象连接器3对应的一侧设置卡止部81A和锁止部104A,因此在第二对象连接器3中,相当于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被卡止部123A的部分和相当于被锁止部151的部分并不特别地发挥功能。
接下来,对中继连接器1与对象连接器2、3的连接器嵌合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将多个对象连接器2、3焊接连接并安装于分别对应的电路基板P1、P2。接下来,使第一对象连接器2为对象端子130的接触部位位于上侧那样的姿势(图1和图4的(A)所示的姿势),并以中继连接器1的各中继连接单元10的下侧接收部11(参照图4的(A))与分别对应的对象连接单元110对应的方式使该中继连接器1位于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上方。
接下来,使中继连接器1向下方移动(参照图1和图4的(A)的箭头),从上方使各中继连接单元10与分别对应的对象连接单元110嵌合。若中继连接器1与第二对象连接器3的嵌合完成,则设置于中继连接单元10的片材20的端子30的下侧接触部31A与设置于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对象端子130的接触部间带有接触压力地接触并电导通。
另外,在中继连接器1与第二对象连接器3的嵌合动作的过程中,中继连接器1的锁止部104A的倾斜部104A-1的下表面从上方与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联接部件150的上端抵接。锁止部104A的倾斜部104A-1随着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内侧而向上方倾斜,因此在与联接部件150的上端抵接时,受到来自该联接部件150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产生朝向上方(Z1方向)和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在图5的(B)中为X1方向)的两个方向的分力。通过倾斜部104A-1受到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分力,从而锁止部104A朝向相同方向弹性位移,其结果是,允许中继连接器1的下降。
若锁止部104A的自由端部到达至联接部件150的孔状的被锁止部151的位置,则锁止部104A返回至自由状态,自由端部侧的部分从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进入于被锁止部151内。其结果是,如图6的(A)所示,锁止部104A的倾斜部104A-1从下方相对于被锁止部151的上缘对置并位于能够卡止的位置(也参照图7的(A)),如后述的那样,实现中继连接器1从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无意中的脱落的防止。此时,倾斜部104A-1相对于被锁止部151的上缘在上下方向上隔着间隔定位(参照图6的(A)和图7的(A))。
另外,在中继连接器1与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嵌合连接状态下,中继连接器1的下侧壳体半体80的卡止部81A相对于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壳体120的被卡止部123A在中继连接器1的拔出方向(上方)上卡止,从而将中继连接器1与第一对象连接器2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部81A和被卡止部123A成为在上下方向上无间隔卡止的状态。
接下来,使第二对象连接器3以相对于第一对象连接器2上下反转的姿势(图1所示的姿势)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从上方嵌合连接(参照图1的箭头)。第二对象连接器3的嵌合连接的要点与已对第一对象连接器2叙述的要点相同。但是,在中继连接器1的上侧没有设置卡止部81A和锁止部104A,因此即使将中继连接器1与第二对象连接器3嵌合连接,也不产生已对中继连接器1和第一对象连接器2叙述的那样的卡止状态(卡止部81A与被卡止部123A的卡止状态)和锁定状态(锁止部104A与被锁止部151的锁定状态)。
这样,通过将对象连接器2、3与中继连接器1嵌合连接,从而经由中继连接器1将两个对象连接器2、3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已叙述的那样,在中继连接器1与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嵌合连接状态下,如图6的(A)和图7的(A)所示,锁止部104A和被锁止部151在上下方向上在与被锁止部151的上缘之间隔着规定的间隔定位。
若向拔出方向(上方)的力(拔出力)作用于中继连接器1,则中继连接器1在相同方向上移动上述间隔的尺寸,如图6的(B)所示,锁止部104A的倾斜部104A-1与被锁止部151的上缘抵接并卡止。其结果是,阻止中继连接器1的过度的移动,从而防止从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脱落。
如已叙述的那样,在使中继连接器1与第一对象连接器2嵌合连接后,在将第二对象连接器3与中继连接器1嵌合连接时,存在边使两个连接器为相对于上下方向(铅垂方向)倾斜的姿势边进行嵌合作业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样的嵌合作业中,中继连接器1为倾斜的姿势,由自重形成的拔出力对中继连接器1发挥作用。其结果是,通过中继连接器1的卡止部81A与第一对象连接器2的被卡止部123A的卡止力对抗上述拔出力,但在该拔出力大于该卡止力的情况下,卡止部81A从被卡止部123A掉落。但是,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锁止部104A的倾斜部104A-1与被锁止部151也卡止,因此良好地防止中继连接器1的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锁止部104A形成为作为金属制部件的连结部件100的一部分,被锁止部151形成为作为金属制部件的联接部件150的一部分。因此,锁止部104A和被锁止部151的各自的强度变高,从而在锁止部104A与被锁止部151之间确保充分的卡止力、换言之确保锁止强度。其结果是,防止中继连接器1的脱落的效果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止部104A与被锁止部151双方是金属制,但若能够确保充分的锁止强度,则例如也可以在第一对象连接器的壳体形成被锁止部,并且中继连接器1的金属制的锁止部相对于该被锁止部卡止。
接下来,对连接器的拔出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向上方拉动第二对象连接器3来从中继连接器1拔出。在第二对象连接器3与中继连接器1之间没有作用任何卡止力和锁止力,因此轻松地拔出第二对象连接器3。
接下来,按以下的要点从第一对象连接器2拔出中继连接器1。在本实施方式中,处于嵌合连接状态的两个连接器为已叙述的由锁止部104A和被锁止部151形成的锁定状态。因此,即使欲以比卡止部81A与被卡止部123A的卡止力大的拔出力向上方拉动并拔出中继连接器1,中继连接器1也不会脱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7的(A)、(B)所示的夹具J来拔出中继连接器1。
如图7的(A)、(B)所示,夹具J将金属板部件在板厚方向上弯曲而制成,具有:插入部J1,具有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板面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和操作部J2,在插入部J1的上端弯曲为直角来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并接受后述的挤压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夹具J为金属制,但材料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树脂制。
插入部J1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具有从中继连接器1的壳体70的上端到连结部件100的转移部103的范围的尺寸(参照图7的(B)),在中继连接单元1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具有比连结部件100的锁止部104A稍微大的尺寸。
如图7的(A)所示,在拔出中继连接器1时,从上方向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在片材20的侧端面与和该侧端面相对的壳体70的内壁面之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缝隙插入夹具J的插入部J1。这样,所插入的插入部J1的下端部从上方与连结部件100的转移部103的被压部103A抵接。
接下来,进行从上方挤压夹具J的操作部J2的挤压操作。其结果是,插入部J1的下端部对转移部103的被压部103A从上方作用按压力。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压部103A随着朝向下方而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内侧倾斜(参照图7的(A)),因此在插入部J1的下端部挤压被压部103A后,朝向下方的分力和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力作用于被压部103A。被压部103A受到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力的结果是,如图7的(B)所示,锁止脚部104以被压部103A的上端位置为支点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位移。其结果是,锁止部104A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向外侧移动并从被锁止部151掉落,从而解除锁止部104A与被锁止部151的能够锁止状态(能够卡止状态)。维持解除了该锁止的状态不变,以比卡止部81A与被卡止部123A的卡止力大的拔出力向上方拉动中继连接器1,由此从第一对象连接器2轻松地拔出中继连接器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继连接器1中通过壳体70保持排列有端子30的片材20,由此,该壳体70间接地保持端子30,但端子30的保持形态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片材而由壳体直接保持端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对象连接体是电连接器,但对象连接体的形态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第一与第二对象连接体的至少一方也可以形成为与中继电连接器插入连接的电路基板。另外,在将对象连接体构成为电连接器的情况下,其电连接器并非必须是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电路基板用的电连接器,例如,第一与第二对象连接体的至少一方也可以构成为与电缆连接的电缆用的电连接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连接器1的中继连接单元10和对象连接器2、3的对象连接单元110分别设置两个,但各种连接单元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是三个以上,也可以是一个。在各种连接单元的数量是三个以上的情况下,设置于中继连接器的连结部件的锁止脚部在中继连接单元的排列方向上设置于相互邻接的中继连接单元彼此之间的位置(以下,称为“邻接单元间位置”),但锁止脚部并非必须设置于所有的邻接单元间位置,在至少一个邻接单元间位置设置锁止脚部即可。

Claims (8)

1.一种中继电连接器,将第一对象连接体与第二对象连接体从互不相同的一侧可插拔地连接来将两个对象连接体彼此中继,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电连接器具备:
端子,能够与所述第一对象连接体及所述第二对象连接体分别接触;和
壳体,直接或者间接地保持所述端子,
在所述中继电连接器中,
具有支承于所述中继电连接器的所述壳体的锁止件,
所述锁止件具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在所述中继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对象连接体的连接状态下能够相对于在该第一对象连接体设置的被锁止部在拔出方向上卡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件具有沿着相对于所述第一对象连接体的插拔方向延伸的板状部分,
所述锁止部形成为将所述板状部分的局部切开立起而朝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对象连接体的拔出方向延伸的悬臂梁状的能够弹性位移的锁止片,
所述锁止片能够与所述第一对象连接体的所述被锁止部卡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在所述中继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对象连接体的连接状态下能够相对于在该第一对象连接体设置的被卡止部在拔出方向上卡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在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连接方向上分割的两个壳体半体,
所述锁止件在沿着所述连接方向跨过所述两个壳体半体的范围内延伸,并支承于该两个壳体半体,
所述两个壳体半体能够沿着相对于所述连接方向成直角的一个方向在规定的范围内相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电连接器具备具有所述端子和所述壳体的多个连接单元,
所述多个连接单元将相对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连接方向成直角的一个方向作为排列方向排列,
所述锁止件在所述排列方向上遍及所述多个连接单元的排列范围延伸,并将该多个连接单元一并连结。
6.一种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电连接器、和所述第一对象连接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象连接体是与所述中继电连接器嵌合连接的对象连接器,并具有被锁止件,所述被锁止件形成有在与所述中继电连接器的连接状态下能够与该中继电连接器的所述锁止部卡止的被锁止部。
8.一种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和电路基板,
所述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第一对象连接体是安装于所述电路基板并且能够与中继电连接器嵌合连接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N202110177787.9A 2020-02-18 2021-02-09 中继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Pending CN1133462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5415A JP7288410B2 (ja) 2020-02-18 2020-02-18 中継電気コネクタ、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回路基板付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20-025415 2020-02-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6268A true CN113346268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273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7787.9A Pending CN113346268A (zh) 2020-02-18 2021-02-09 中继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8248B2 (zh)
JP (1) JP7288410B2 (zh)
CN (1) CN113346268A (zh)
TW (1) TWI805992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04422A2 (en) * 1978-03-28 1979-10-03 AMP INCORPORATED (a New Jersey corporation) Circuit board header and assembly
JPH05123301A (ja) * 1991-11-08 1993-05-21 Sharp Corp 携帯型心電計の中継コネクタ
WO1998021071A1 (de) * 1996-11-14 1998-05-22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Steckverbinder mit einem stecker, einem zwischenteil und einem gehäuse
EP1237234A2 (en) * 2001-03-02 2002-09-04 Mitsumi Electric Company Ltd. AC-adapter and pin configuration adapter for AC-adapter
CN101388512A (zh) * 2007-09-11 2009-03-1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中间电气连接器
CN101728679A (zh) * 2008-11-01 2010-06-09 株式会社友华 夹式中继连接器
JP2013206771A (ja) * 2012-03-29 2013-10-07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CN104347979A (zh) * 2013-08-01 2015-02-11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中继电连接器
CN104466581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中继电连接器
CN104466543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中继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06159555A (zh) * 2016-06-24 2016-11-2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及其转接部件和插座
CN107113994A (zh) * 2015-01-11 2017-08-29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路板旁路组件及其构件
CN109155492A (zh) * 2016-06-10 2019-01-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9428189A (zh) * 2017-08-29 2019-03-05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US10297966B1 (en) * 2018-01-15 2019-05-21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Mating adapte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90165509A1 (en) * 2017-11-30 2019-05-30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021849A (zh) * 2017-11-30 2019-07-16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10247213A (zh) * 2018-03-08 2019-09-17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中间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10679040A (zh) * 2017-05-29 2020-01-10 京瓷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85U (ja) * 1991-06-25 1993-01-1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JP2606963Y2 (ja) 1993-02-03 2001-02-19 株式会社東芝 集中定数形サーキュレータ
JPH1174024A (ja) * 1997-08-29 1999-03-16 Omron Corp 電気コネクタ
US7108567B1 (en) * 2005-11-07 2006-09-1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device for interconnecting two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t a large distance
JP4361942B2 (ja) 2007-03-30 2009-11-1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FR2966289A1 (fr) * 2010-10-19 2012-04-20 Radiall Sa Systeme d'interconnexion entre des cartes electroniques.
JP5462231B2 (ja) * 2011-10-24 2014-04-0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097634B2 (ja) 2013-05-14 2017-03-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6853634B2 (ja) 2016-09-01 2021-03-3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ロック解除機構、及び、このロック解除機構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コネクタ
CN209561823U (zh) * 2019-04-11 2019-10-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ai服务器的大电流供电结构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04422A2 (en) * 1978-03-28 1979-10-03 AMP INCORPORATED (a New Jersey corporation) Circuit board header and assembly
JPH05123301A (ja) * 1991-11-08 1993-05-21 Sharp Corp 携帯型心電計の中継コネクタ
WO1998021071A1 (de) * 1996-11-14 1998-05-22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Steckverbinder mit einem stecker, einem zwischenteil und einem gehäuse
EP1237234A2 (en) * 2001-03-02 2002-09-04 Mitsumi Electric Company Ltd. AC-adapter and pin configuration adapter for AC-adapter
CN101388512A (zh) * 2007-09-11 2009-03-1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中间电气连接器
CN101728679A (zh) * 2008-11-01 2010-06-09 株式会社友华 夹式中继连接器
JP2013206771A (ja) * 2012-03-29 2013-10-07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CN104347979A (zh) * 2013-08-01 2015-02-11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中继电连接器
CN104466581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中继电连接器
CN104466543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中继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07113994A (zh) * 2015-01-11 2017-08-29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路板旁路组件及其构件
CN109155492A (zh) * 2016-06-10 2019-01-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6159555A (zh) * 2016-06-24 2016-11-2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及其转接部件和插座
CN110679040A (zh) * 2017-05-29 2020-01-10 京瓷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9428189A (zh) * 2017-08-29 2019-03-05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US20190165509A1 (en) * 2017-11-30 2019-05-30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921248A (zh) * 2017-11-30 2019-06-21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10021849A (zh) * 2017-11-30 2019-07-16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US10297966B1 (en) * 2018-01-15 2019-05-21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Mating adapte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10247213A (zh) * 2018-03-08 2019-09-17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中间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88410B2 (ja) 2023-06-07
TW202203513A (zh) 2022-01-16
TWI805992B (zh) 2023-06-21
US20210257759A1 (en) 2021-08-19
JP2021131940A (ja) 2021-09-09
US11888248B2 (en)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1248B (zh) 电连接器
US9318836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10021849B (zh) 电连接器
CN110416764B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US2013029578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ed component,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EP0795929A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characteristics
TWI422104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282156B1 (ja) コネクタ
KR101780968B1 (ko) 커넥터 단자
US821598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2652902B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10247213B (zh) 中间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12018535A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13346268A (zh) 中继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US10923849B2 (en) Connector
CN110635295B (zh) 直角电连接器
JP6933975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2214253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3471739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对方侧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装体
US2024000678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4000683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4000678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737446B1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TWI837329B (zh) 電連接器組裝體
CN115315859A (zh) 卡缘连接器以及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