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6896B - 车身侧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6896B
CN113226896B CN202080007263.9A CN202080007263A CN113226896B CN 113226896 B CN113226896 B CN 113226896B CN 202080007263 A CN202080007263 A CN 202080007263A CN 113226896 B CN113226896 B CN 1132268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r
vehicle body
reinforcement member
wheel ar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72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6896A (zh
Inventor
飞田一纪
酒井浩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26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6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6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68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身侧部结构(10)具备侧板组装体(70)和底板组装体(40)。侧板组装体中,下边梁外板部(17a)固定于下边梁增强构件(58),且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设置有紧固连结螺母(72)。底板组装体中,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固定于内板前部(31),且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内板前部之间夹设有套管(51)。将紧固连结螺栓(74)紧固连结于紧固连结螺母而将侧板组装体组装于底板组装体。

Description

车身侧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侧部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9年2月1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愿2019-024472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车身侧部结构中,具有在车门开口部处将下边梁增强构件与内板的角部形成为V字状的结构。在该车身侧部结构的情况下,认为在例如因侧面碰撞向车身输入了载荷时,因输入的载荷而使应力集中于V字状的角部。
作为其对策的一例,已知有如下的车身侧部结构:在内板设置有车轮拱板增强构件,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前端部跨下边梁增强构件与内板的接合部而向车身前方延伸。延伸至车身前方的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前端部以从车身外侧与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重叠的状态通过焊接而接合于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
由此,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前端部跨V字状的角部而设置,由此能够确保角部的强度、刚性。由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向车身输入载荷而使应力集中于角部时,能够由角部来承受应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6-3123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车身侧部结构中,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前端部跨接合部而延伸至车身前方,延伸的前端部从车身外侧通过焊接与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接合。由此,在下边梁增强构件的车身外侧例如具备侧板外侧件来作为外部安装构件这样的车辆的情况下,由下边梁增强构件和侧板外侧件形成闭合截面。基于焊接进行安装的部位位于该闭合截面的内侧。因此,难以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前端部通过焊接与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接合。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在具备侧板外侧件的车辆中能够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从车身外侧与下边梁增强构件结合的车身侧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车身侧部结构具备:侧板组装体,其中,侧板外侧件固定于下边梁增强构件,且在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中的所述侧板外侧件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连结构件;以及底板组装体,其中,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固定于内板,在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所述内板之间且在与所述第一紧固连结构件对应的位置夹设有套管,通过将第二紧固连结构件从车身外侧经由所述内板、所述套管、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及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而紧固连结于所述第一紧固连结构件,由此将所述侧板组装体从车身外侧组装于所述底板组装体。
这样,通过将第二紧固连结构件从车身外侧紧固连结于第一紧固连结构件,由此能够将侧板组装体从车身外侧组装于底板组装体。这里,在下边梁增强构件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连结构件,且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内板之间夹设有套管。由此,在具备侧板外侧件的车辆中,能够通过第一紧固连结构件及第二紧固连结构件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从车身外侧可靠地(牢固地)紧固连结于下边梁增强构件。
这里,通过下边梁增强构件及内板将车门开口部的角部形成为V字状。因此,认为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而向车身输入了载荷时应力集中于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
因此,通过第一紧固连结构件及第二紧固连结构件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从车身外侧可靠地(牢固地)紧固连结于下边梁增强构件。由此,在因侧面碰撞向车身输入载荷而使应力集中于角部时,能够由角部来承受应力。
(2)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前端部与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匹配而被扩宽,以使在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所述内板之间形成的中空结构与中空的下边梁连续。
这样,通过使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前端部与下边梁增强构件匹配而扩宽,由此能够使由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及内板形成的中空结构与中空的下边梁连续。由此,能够确保将下边梁增强构件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结合的紧固连结部的强度、刚性(即,车身的强度、刚性)。由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而向车身输入了载荷时,能够由紧固连结部来承受输入的载荷。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在车门开口部中的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的上方紧固连结于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
这样,在车门开口部中的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的上方将下边梁增强构件紧固连结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由此,能够使将下边梁增强构件紧固连结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紧固连结部位(即,比较脆弱的部位)从V字状的角部离开配置。由此,能够确保角部的强度、刚性。因而,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输入的载荷而使应力集中于角部时,能够由角部来承受应力。
(4)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沿着所述内板的外侧端延长至车门开口部中的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的上方,且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紧固连结于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
这样,通过将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沿着内板的外侧端延长至车门开口部中的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的上方,由此能够较大地确保后端部的宽度尺寸。将该后端部紧固连结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由此,能够强化下边梁增强构件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紧固连结,能够确保角部的强度、刚性。由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输入的载荷而使应力集中于角部时,能够由角部来承受应力。
另外,能够通过车轮拱板护罩从车身外侧覆盖将下边梁增强构件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部,能够良好地保持车辆的外观。
(5)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宽度比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宽度窄,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延长至车门开口部中的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的上方,且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紧固连结于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
这样,通过使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宽度比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宽度窄,由此能够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以大致恒定的宽度形成。由此,能够简化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形状,能够提高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生产率。
(6)在上述(1)~(5)中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备相对于所述内板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车轮罩内侧件,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配置在隔着所述内板而与所述车轮罩内侧件对置的位置,在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所述车轮罩内侧件之间夹入有所述内板的状态下进行接合。
这里,考虑例如在形成车门开口部的缘部的内板的板内凸缘36接合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然而,在内板的板内凸缘36接合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情况下,由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和内板形成闭合截面(所谓的袋结构)。因此,难以在内板上通过焊接来接合车轮罩内侧件。
因此,在上述(6)的方案中,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车轮罩内侧件之间夹入有内板的状态下进行接合。由此,能够在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接合于内板时接合车轮罩内侧件。由此,不存在因由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和内板形成的袋结构而妨碍车轮罩内侧件向内板的接合的担忧,能够将车轮罩内侧件通过焊接接合于内板。
(7)在上述(1)~(6)中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内板具有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且与所述侧板外侧件接合的车轮拱板凸缘,所述车轮拱板凸缘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倾斜。
这里,车轮拱板增强构件配置在隔着内板而与车轮罩内侧件对置的位置,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车轮罩内侧件之间夹入有内板的状态下进行接合。因此,认为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及内板接近车轮(轮胎)侧。
因此,为了避开表示车轮的移动范围的轮胎的包络面(即,相对于轮胎的必要的间隙),使车轮拱板凸缘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倾斜。由此,能够将内板(尤其是车轮拱板凸缘)配置在确保相对于轮胎的必要的间隙的位置上。
(8)在上述(5)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在后端部具有与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紧固连结的折弯凸缘。
这样,将下边梁增强构件的折弯凸缘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紧固连结。由此,能够通过在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形成折弯凸缘这样简单的结构来将下边梁增强构件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牢固地连结,能够容易制造下边梁增强构件。
(9)在上述(5)或(8)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沿着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延长,且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紧固连结于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
这样,通过将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沿着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延长而紧固连结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由此能够将下边梁增强构件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牢固地连结。由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向车身输入载荷而使应力集中于由下边梁增强构件及内板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时,能够由角部来承受应力。
此外,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沿着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延长且紧固连结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由此,能够提高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紧固连结部相对于例如向车轮拱板增强构件输入的上下方向的载荷的弯曲刚度。
(10)在上述(9)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备隔板,所述隔板对将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紧固连结于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部位进行增强。
这样,通过利用隔板来增强将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紧固连结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部位,由此能够使进行紧固连结的部位更加牢固地紧固连结。由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向车身输入载荷而使应力集中于由下边梁增强构件及内板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时,能够由角部更加良好地承受应力。
此外,能够更加良好地提高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紧固连结部相对于例如向车轮拱板增强构件输入的上下方向的载荷的弯曲刚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侧部结构,通过将第二紧固连结构件从车身外侧紧固连结于第一紧固连结构件,由此能够将侧板组装体从车身外侧组装于底板组装体。由此,在具备侧板外侧件的车辆中,能够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从车身外侧结合于下边梁增强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II部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3是将图2的III部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沿着图3的IV-IV线的截面上安装有侧板外侧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沿着图3的V-V线的截面上安装有侧板外侧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3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说明向第一实施方式的底板组装体组装侧板组装体的顺序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沿着图8的IX-IX线的截面上安装有侧板外侧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进行说明。在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侧方。车身侧部结构是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以下,对左侧结构进行说明并省略右侧结构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车身侧部结构10具备下边梁12、后车轮罩13、后立柱14、上边梁15、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和侧板外侧件17。
在车身侧部11形成有车门开口部18。车门开口部18中的角部22通过下边梁12和后车轮罩13(具体而言,内板前部31(在后面叙述))而在侧视观察下形成为V字状。关于下边梁12及后车轮罩13,在后面详细进行说明。
后立柱14从后车轮罩13的上部13a朝向上边梁15而向车身前方且上方呈倾斜状地延伸。上边梁15与后立柱14的上端部14a接合且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侧板外侧件17是形成车宽方向外侧的外观面的板。侧板外侧件17具有下边梁外板部17a和后车轮外部17b。
后车轮罩13以覆盖后轮胎24的上方的方式形成。后车轮罩13具备内板(后车轮罩外侧件)26和后车轮罩内侧件(车轮罩内侧件)27(也参照图4)。内板26以覆盖后轮胎24的上方外侧的方式形成。内板26具有形成车门开口部18的后倾斜部的内板前部31。内板前部31的前端部31a与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接合。
如图3、图4所示,内板前部31具有板前部33、板内立起部34、板内折弯部35、板内凸缘36和板外凸缘(车轮拱板凸缘)37。
板前部33在朝向车宽方向配置的状态下从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朝向车身后上方呈倾斜状地延伸至后立柱14的下端部14b。板前部33以在车宽方向上使中央33a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呈突状地折弯。
板内立起部34从板前部33的内边大致铅垂地立起。板内折弯部35从板内立起部34的上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折弯。板内凸缘36从板内折弯部35的外边朝向上方伸出。板内凸缘36形成车门开口部18的缘部。另外,板外凸缘37从板前部33的外边朝向下方伸出。
后车轮罩内侧件27的内凸缘27a从车宽方向内侧与内板前部31的板内立起部34接合。后车轮罩内侧件27配置在内板前部31(即,内板26(参照图1))的车宽方向内侧,以覆盖后轮胎24(参照图1)的上方内侧的方式形成。
另外,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从车身前方且斜上方与内板前部31重叠。由此,通过内板前部31和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形成闭合截面的中空结构38(也参照图6)。
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与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接合,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沿着内板前部31朝向车身后上方呈倾斜状地延伸。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具有拱板增强顶部42、拱板增强腿部43、拱板增强外凸缘44、拱板增强内凸缘45和多个加强筋46。
拱板增强顶部42从内板前部31的前端部31a沿着板前部33朝向车身后上方呈倾斜状地延伸至后立柱14的下端部14b。在该状态下,拱板增强顶部42相对于板前部33在车身前上侧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拱板增强顶部42上,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朝向后端部16b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开口48。加强筋46朝向车宽方向地形成在相邻的开口48之间。
加强筋46例如由相对于拱板增强顶部42向上方隆起的部位形成。由此,对于因车辆的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F1,能够通过多个加强筋46来增强拱板增强顶部42,能够确保拱板增强顶部42的强度。
在拱板增强顶部42的外边一体地形成有拱板增强腿部43。具体而言,拱板增强腿部43中的从后端部43a到中央43b为止的部位从拱板增强顶部42的外边朝向下方伸出至板前部33。
另外,拱板增强腿部43中的从中央43b到前端部43c为止的部位从拱板增强顶部42的外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地形成(参照图5)。
由此,拱板增强顶部42及拱板增强腿部43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中央16c至前端部16a而朝向车身前方使宽度尺寸W1逐渐扩宽。
拱板增强顶部42及拱板增强腿部43的宽度尺寸W1是“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宽度尺寸W1”。
即,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从中央16c至前端部16a使宽度尺寸W1逐渐扩宽,前端部16a与下边梁增强构件58(在后面叙述)的宽度尺寸匹配而形成(参照图5)。拱板增强外凸缘44从拱板增强腿部43的下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沿着板前部33伸出。拱板增强外凸缘44与板前部33接合。
如图3、图5所示,拱板增强外凸缘44中的前端部44a从拱板增强腿部43的下边沿着内板前部31的板外凸缘37朝向下方伸出。拱板增强外凸缘44的前端部44a与板外凸缘37接合。
拱板增强内凸缘45从拱板增强顶部42的内边朝向上方沿着板内立起部34伸出。拱板增强内凸缘45配置在隔着板内立起部34与内凸缘27a对置的位置,且拱板增强内凸缘45与板内立起部34及内凸缘27a接合。换言之,在板内立起部34被夹入拱板增强内凸缘45与内凸缘27a之间的状态下进行接合。
这样,拱板增强外凸缘44与板前部33接合,拱板增强外凸缘44的前端部44a与板外凸缘37接合。另外,拱板增强内凸缘45从车宽方向外侧与板内立起部34接合。由此,通过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及内板前部31将底板组装体40形成为闭合截面。
底板组装体40在拱板增强顶部42的拱板安装部位42a与板前部33的板安装部位33b之间夹设有套管51。即,底板组装体40中,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固定于内板前部31,且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与内板前部31之间夹设有套管51。套管51例如固定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及内板前部31中的一方。
拱板安装部位42a是在拱板增强顶部42的前端部位于车宽方向中央的部位。在拱板安装部位42a形成有拱板安装孔53。板安装部位33b是板前部33中的与拱板安装部位42a对置的部位。在板安装部位33b形成有板安装孔54。在拱板安装部位42a与板安装部位33b之间夹设有套管51的状态下,套管51、拱板安装孔53及板安装孔54配置在同轴上。
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沿着内板前部31接合的状态下,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设置有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
下边梁12例如配置在车身的车宽方向左外侧,且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朝向车身前方延伸。下边梁12具备下边梁内侧件57、下边梁增强构件58和下边梁外板部17a(参照图1)。
下边梁12通过下边梁内侧件57及下边梁增强构件58形成为中空的矩形框状闭合截面59。以下,将矩形框状闭合截面59称为“下边梁闭合截面59”。
下边梁增强构件58具有下边梁增强外壁63、下边梁增强上壁64、下边梁增强下壁65、下边梁增强上凸缘(折弯凸缘)66和下边梁增强下凸缘67。
下边梁增强上壁64从下边梁增强外壁63的上边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即,下边梁内侧件57侧)伸出。下边梁增强下壁65从下边梁增强外壁63的下边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即,下边梁内侧件57侧)伸出。下边梁增强上凸缘66从下边梁增强上壁64的内边朝向上方伸出。下边梁增强下凸缘67从下边梁增强下壁65的内边朝向下方伸出。
下边梁增强构件58通过下边梁增强外壁63、下边梁增强上壁64、下边梁增强下壁65、下边梁增强上凸缘66及下边梁增强下凸缘67形成为截面帽状。下边梁增强上凸缘66及下边梁增强下凸缘67以从车宽方向外侧与下边梁内侧件57重叠的状态接合于下边梁内侧件57。由此,下边梁12通过下边梁增强构件58及下边梁内侧件57而将下边梁闭合截面59形成为矩形框状。
这里,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朝向车身后上方延伸至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由此,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相对于在车门开口部18中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22向车身后上方延长。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大致仿照着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形成。由此,延伸至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的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以从车身外侧(上方)与前端部16a重叠的方式配置。
具体而言,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中,下边梁增强上壁64朝向车身后上方平坦地延伸至拱板增强顶部42。在下边梁增强上壁64的车宽方向中央形成有下边梁安装孔71。在下边梁增强上壁64中的与下边梁安装孔71对应的位置且在与下边梁外板部17a(参照图1)对置这一侧的表面上通过焊接而固定有紧固连结螺母(第一紧固连结构件)72。
另外,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中,下边梁增强外壁63朝向车身后上方延伸至拱板增强腿部43的前端部43c及拱板增强外凸缘44的前端部44a。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中,下边梁增强外壁63的外端部63a沿着拱板增强外凸缘44的前端部44a朝向下方折弯。下边梁增强外壁63的外端部63a从车身外侧与拱板增强外凸缘44的前端部44a接合。
而且,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中,下边梁增强上凸缘66朝向车身后上方延伸至内板前部31的板内凸缘36。下边梁增强上凸缘66从车身外侧与内板前部31的板内凸缘36接合。
另外,下边梁外板部17a的外板内凸缘17c从车身外侧与下边梁增强上凸缘66接合。而且,下边梁外板部17a的外板外凸缘17d从车身外侧与下边梁增强外壁63的外端部63a接合。由此,下边梁外板部17a以从车身外侧重叠的状态固定于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
在该状态下,通过下边梁增强构件58及下边梁外板部17a构成侧板组装体70。换言之,侧板组装体70中,下边梁外板部17a固定于下边梁增强构件58,且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中的下边梁外板部17a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紧固连结螺母72。
通过将侧板组装体70从车身外侧固定于底板组装体40,由此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以从车身外侧重叠的状态配置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在该状态下,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仿照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配置。另外,在下边梁增强上壁64的与紧固连结螺母72对应的位置,在同轴上配置有套管51。
紧固连结螺栓74(第二紧固连结构件)从车身外侧经由板安装孔54、套管51、拱板安装孔53及下边梁安装孔71而紧固连结于紧固连结螺母72。由此,侧板组装体70从车身外侧安装于底板组装体40。
换言之,在具备侧板外侧件17的车辆中,能够通过紧固连结螺母72和紧固连结螺栓74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从车身外侧可靠地(牢固地)结合于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
这里,车门开口部18中的角部22通过下边梁12和内板前部31形成为V字状。因此,认为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而向车身输入了载荷时应力集中于角部22。
因此,将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相对于角部22向车身后上方延长。由此,能够使通过紧固连结螺栓74及紧固连结螺母72将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部从角部22分离。此外,能够通过紧固连结螺母72及紧固连结螺栓74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与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可靠地(牢固地)结合。
由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向车身输入载荷F1而使应力集中于由下边梁12及内板前部31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22时,能够由角部22来承受应力。
另外,认为通过紧固连结螺栓74及紧固连结螺母72将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部成为比较脆弱的部位。因此,使通过紧固连结螺栓74及紧固连结螺母72进行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部从角部22分离配置。由此,能够确保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22的强度、刚性。由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输入的载荷F1而使应力集中于角部22时,能够由角部22来承受应力。
此外,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沿着拱板增强外凸缘44的前端部44a延伸至角部22的上方。拱板增强外凸缘44的前端部44a从车宽方向外侧与板外凸缘(内板的外侧端)37接合。由此,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沿着板外凸缘37延伸,较大地确保宽度尺寸。由此,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的宽度尺寸W1与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匹配而被扩宽。在扩宽后的前端部16a紧固连结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
由此,能够强化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的紧固连结,能够确保角部22的强度、刚性。因而,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输入的载荷F1而使应力集中于角部22时,能够由角部22来承受应力。
另外,能够利用车轮拱板护罩(未图示)从车身外侧覆盖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的紧固连结部,能够良好地保持车辆的外观。
如图6所示,通过内板前部31及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形成中空结构38。另外,通过下边梁内侧件57及下边梁增强构件58形成下边梁闭合截面59。而且,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与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的形状匹配而将宽度尺寸W1扩宽(参照图3)。
由此,通过在底板组装体40安装侧板组装体70,由此使中空结构38与下边梁闭合截面59连续。由此,能够确保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部的强度、刚性(即,车身的强度、刚性)。因而,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而向车身输入了载荷F1(参照图3)时,能够由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的紧固连结部来承受输入的载荷F1。
另外,通过由内板前部31及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形成中空结构38,从而利用中空结构38来牢固地结合(支承)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由此,对于因车辆的侧面碰撞而产生的载荷F1能够产生充分的反作用力。
接着,基于图7,对向底板组装体40组装侧板组装体70的顺序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例如在内板前部31的板安装部位33b及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拱板安装部位42a中的一方通过焊接来固定套管51。接着,在内板前部31通过焊接来接合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
具体而言,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拱板增强外凸缘44(参照图3)与板前部33接合,且将拱板增强外凸缘44的前端部44a与板外凸缘37接合。
另外,在拱板增强内凸缘45与内凸缘27a之间夹入有板内立起部34的状态下将拱板增强内凸缘45、板内立起部34及内凸缘27a接合。
这里,例如也考虑将拱板增强内凸缘45与内板前部31的板内凸缘36接合。然而,在将拱板增强内凸缘45与板内凸缘36接合的情况下,板内立起部34的内表面位于由内板前部31及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形成的闭合截面(所谓的袋结构)的内部。因此,难以在板内立起部34上例如通过点焊等接合内凸缘27a。
因此,将拱板增强内凸缘45配置在隔着板内立起部34而与内凸缘27a对置的位置上。由此,不存在因由内板前部31及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形成的袋结构而妨碍内凸缘27a向板内立起部34的接合的担忧。由此,能够通过点焊等将拱板增强内凸缘45、板内立起部34及内凸缘27a接合。
这样,通过在内板前部31利用焊接来接合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从而由内板前部31及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形成底板组装体40。底板组装体40在拱板安装部位42a与板安装部位33b之间夹设有套管51。套管51相对于拱板安装孔53及板安装孔54配置在同轴上。
这里,中空结构38通过内板前部31及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来形成。因此,能够在中空结构38的内部,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的附近且比前端部16a靠车身后上方的位置设置隔板75。由此,能够通过隔板75来提高中空结构38的强度、刚性,例如能够抑制底板组装体40的变形等。
接着,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的表面上,在与下边梁安装孔71对应的位置通过焊接来固定紧固连结螺母72。接着,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通过焊接来固定下边梁外板部17a。由此,由下边梁增强构件58及下边梁外板部17a形成侧板组装体70。
接着,将侧板组装体70从车身外侧如箭头A那样向底板组装体40安装。由此,将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仿照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配置。在该状态下,紧固连结螺母72相对于套管51配置在同轴上。
接着,将紧固连结螺栓74从车身外侧如箭头B那样经由板安装孔54、套管51、拱板安装孔53及下边梁安装孔71而紧固连结于紧固连结螺母72。由此,能够将侧板组装体70从车身外侧组装于底板组装体40(参照图5)。由此,能够通过紧固连结螺栓74及紧固连结螺母72将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牢固地结合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状态下,将后车轮外部17b(参照图1)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于内板26(参照图1)。由此,由内板26及后车轮外部17b形成闭合截面。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8、图9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10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10相同、类似的构成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车身侧部结构100具备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来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另外,车身侧部结构100中,内板前部31的板外凸缘37从板前部33的外边朝向下方而呈下降倾斜状伸出。板外凸缘37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在前端部37a经由下边梁增强外壁63的外端部63a而接合有侧板外侧件17的下边梁外板部17a。
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与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接合,且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沿着内板前部31朝向车身后上方呈倾斜状地延伸。
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具有拱板增强顶部104、拱板增强腿部105、拱板增强外凸缘106、拱板增强内凸缘45和多个加强筋46。
拱板增强内凸缘45配置在隔着板内立起部34而与内凸缘27a对置的位置。由此,不存在因由内板前部31及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形成的闭合截面(所谓的袋结构)而妨碍内凸缘27a向板内立起部34的接合的担忧。由此,通过点焊等将拱板增强内凸缘45、板内立起部34及内凸缘27a接合。
这里,认为通过将拱板增强内凸缘45配置在隔着板内立起部34而与内凸缘27a对置的位置,从而使内板前部31、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接近车轮(轮胎)108侧。
因此,将内板前部31的板外凸缘37从板前部33的外边朝向下方呈下降倾斜状伸出。由此,能够避开表示车轮108的移动范围的轮胎的包络面109(即,相对于车轮108的必要的间隙)。
由此,能够将板外凸缘37配置在确保相对于车轮108的必要的间隙的位置上。
另外,拱板增强顶部104从内板前部31的前端部31a沿着板前部33朝向车身后上方呈倾斜状地延伸至后立柱14的下端部14b。拱板增强顶部104的车宽方向的宽度尺寸W2以比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宽度窄的方式大致恒定地形成。
由此,能够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以大致恒定的宽度形成。由此,能够简化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形状,能够提高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生产率。
在拱板增强顶部104的外边一体地形成有拱板增强腿部105。具体而言,拱板增强腿部105从拱板增强顶部104的外边朝向下方伸出至板前部33。拱板增强外凸缘106从拱板增强腿部105的下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沿着板前部33伸出。拱板增强外凸缘106与板前部33接合。
拱板增强内凸缘45从拱板增强顶部104的内边朝向上方沿着板内立起部34伸出。拱板增强内凸缘45从车宽方向外侧与板内立起部34接合。
这样,拱板增强外凸缘44与板前部33接合。另外,拱板增强内凸缘45从车宽方向外侧与板内立起部34接合。
由此,通过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及内板前部31将底板组装体110形成为闭合截面。
底板组装体110在拱板增强顶部104的拱板安装部位104a与板前部33的板安装部位33b之间夹设有套管51。即,底板组装体110中,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固定于内板前部31,且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与内板前部31之间夹设有套管51。套管51例如固定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及内板前部31中的一方。
在拱板安装部位104a形成有拱板安装孔53。板安装部位33b是板前部33中的与拱板安装部位42a对置的部位。在板安装部位33b形成有板安装孔54。在拱板安装部位104a与板安装部位33b之间夹设有套管51的状态下,套管51、拱板安装孔53及板安装孔54配置在同轴上。
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沿着内板前部31接合的状态下,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设置有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
下边梁12例如配置在车身的车宽方向左外侧,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朝向车身前方延伸。下边梁12具备下边梁内侧件57、下边梁增强构件58和下边梁外板部17a(参照图1)。
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沿着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朝向车身后上方延长。由此,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相对于在车门开口部18中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22向车身后上方延长。延伸至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的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以从车身外侧(上方)与前端部102a重叠的方式配置。
具体而言,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中,下边梁增强上壁64朝向车身后上方平坦地延伸至拱板增强顶部104。在下边梁增强上壁64的车宽方向中央形成有下边梁安装孔71。在下边梁增强上壁64中的与下边梁安装孔71对置的位置且在与下边梁外板部17a(参照图1)对置这一侧的表面上通过焊接而固定有紧固连结螺母72。
另外,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中,下边梁增强外壁63朝向车身后上方延伸至内板前部31的前端部31a。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中,下边梁增强外壁63的外端部63a沿着内板前部31的板外凸缘37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下方而呈下降倾斜状伸出。下边梁增强外壁63的外端部63a从车身外侧与内板前部31的板外凸缘37接合。
而且,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中,下边梁增强上凸缘66朝向车身后上方延伸至内板前部31的板内凸缘36。下边梁增强上凸缘66从车身外侧与板内凸缘36接合。
下边梁增强上凸缘66经由板内凸缘36、板内折弯部35及板内立起部34与拱板增强内凸缘45(即,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接合。
由此,能够通过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形成下边梁增强上凸缘66这样简单的结构将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牢固地连结。由此,能够容易制造下边梁增强构件58。
另外,下边梁外板部17a的外板内凸缘17c从车身外侧与下边梁增强上凸缘66接合。而且,下边梁外板部17a的外板外凸缘17d从车身外侧与下边梁增强外壁63的外端部63a接合。由此,下边梁外板部17a以从车身外侧重叠的状态固定于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
在该状态下,通过下边梁增强构件58及下边梁外板部17a来构成侧板组装体70。换言之,侧板组装体70中,下边梁外板部17a固定于下边梁增强构件58,且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中的下边梁外板部17a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紧固连结螺母72。
通过将侧板组装体70从车身外侧固定于底板组装体110,由此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以从车身外侧重叠的状态配置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在该状态下,在下边梁增强上壁64的与紧固连结螺母72对应的位置,在同轴上配置有套管51。
紧固连结螺栓74从车身外侧经由板安装孔54、套管51、拱板安装孔53及下边梁安装孔71而紧固连结于紧固连结螺母72。由此,侧板组装体70从车身外侧安装于底板组装体110。
换言之,在具备侧板外侧件17的车辆中,能够通过紧固连结螺母72及紧固连结螺栓74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从车身外侧可靠地(牢固地)结合于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
这里,车门开口部18中的角部22通过下边梁12和内板前部31形成为V字状。因此,认为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而向车身输入了载荷时应力集中于角部22。
因此,将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相对于角部22向车身后上方延长。由此,能够使通过紧固连结螺栓74及紧固连结螺母72将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部从角部22分离。此外,能够通过紧固连结螺母72及紧固连结螺栓74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与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可靠地(牢固地)结合。
由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向车身输入载荷F2而使应力集中于由下边梁增强构件58及内板前部31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22时,能够由角部22来承受应力。
另外,认为通过紧固连结螺栓74及紧固连结螺母72将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部成为比较脆弱的部位。因此,使通过紧固连结螺栓74及紧固连结螺母72进行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部从角部22分离配置。由此,能够确保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22的强度、刚性。由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输入的载荷F2而使应力集中于角部22时,能够由角部22来承受应力。
此外,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沿着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朝向车身后上方延长。在后端部58a与前端部102a沿着彼此配置的状态下,通过紧固连结螺栓74及紧固连结螺母72将后端部58a紧固连结于前端部102a。由此,能够提高后端部58a与前端部102a的紧固连结部对于例如向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输入的上下方向的载荷的弯曲刚度。
而且,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紧固连结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的状态下,在前端部102a的附近且在比前端部16a靠车身后上方的位置设置有隔板115。隔板115由后车轮外部17b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
由此,能够使将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紧固连结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的前端部102a的紧固连结部由隔板115增强而更加牢固地进行连结。由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向车身输入载荷F2而使应力集中于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22时,能够由角部22更加良好地承受应力。
此外,能够提高后端部58a与前端部102a的紧固连结部对于例如向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02输入的上下方向的载荷的弯曲刚度。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还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紧固连结构件而例示了紧固连结螺母72,作为第二紧固连结构件而例示了紧固连结螺栓74,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紧固连结构件来作为第一紧固连结构件、第二紧固连结构件。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轮罩内侧件而例示了后车轮罩内侧件,但例如也可以使用前车轮罩内侧件来作为车轮罩内侧件。
需要说明的是,将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的前端部16a与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螺母72及紧固连结螺栓74也可以不仅配置一处而是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多处。
符号说明
10、100 车身侧部结构
12 下边梁
16、102 车轮拱板增强构件
16a、102a 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前端部
17 侧板外侧件
17a 下边梁外板部
17b 后车轮外部
18 车门开口部
22 角部
26 内板
27 后车轮罩内侧件(车轮罩内侧件)
31 内板前部
37 板外凸缘(内板的外侧端、车轮拱板凸缘)
38 中空结构
40、110 底板组装体
51 套管
58 下边梁增强构件
58a 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
66 下边梁增强上凸缘(折弯凸缘)
70 侧板组装体
72 紧固连结螺母(第一紧固连结构件)
74 紧固连结螺栓(第二紧固连结构件)
115 隔板

Claims (10)

1.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备:
侧板组装体,其中,侧板外侧件固定于下边梁增强构件,且在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中的所述侧板外侧件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连结构件;以及
底板组装体,其中,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固定于内板,在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所述内板之间且在与所述第一紧固连结构件对应的位置夹设有套管,
通过将第二紧固连结构件从车身外侧经由所述内板、所述套管、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及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而紧固连结于所述第一紧固连结构件,由此将所述侧板组装体从车身外侧组装于所述底板组装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前端部与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匹配而被扩宽,以使在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所述内板之间形成的中空结构与中空的下边梁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在车门开口部中的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的上方紧固连结于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沿着所述内板的外侧端延长至车门开口部中的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的上方,且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紧固连结于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宽度比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宽度窄,
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延长至车门开口部中的形成为V字状的角部的上方,且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紧固连结于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备相对于所述内板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车轮罩内侧件,
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配置在隔着所述内板而与所述车轮罩内侧件对置的位置,
在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所述车轮罩内侧件之间夹入有所述内板的状态下进行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内板具有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且与所述侧板外侧件接合的车轮拱板凸缘,
所述车轮拱板凸缘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在后端部具有与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紧固连结的折弯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沿着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延长,且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紧固连结于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备隔板,所述隔板对将所述下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部紧固连结于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的部位进行增强。
CN202080007263.9A 2019-02-14 2020-01-29 车身侧部结构 Active CN1132268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4472 2019-02-14
JP2019-024472 2019-02-14
PCT/JP2020/003139 WO2020166336A1 (ja) 2019-02-14 2020-01-29 車体側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6896A CN113226896A (zh) 2021-08-06
CN113226896B true CN113226896B (zh) 2022-12-23

Family

ID=72045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7263.9A Active CN113226896B (zh) 2019-02-14 2020-01-29 车身侧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8886B2 (zh)
JP (1) JP7038865B2 (zh)
CN (1) CN113226896B (zh)
WO (1) WO20201663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1572B2 (ja) * 2020-01-17 2023-03-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21607A1 (de) * 1985-06-15 1986-12-18 Ford-Werke AG, 5000 Köln Karosserieseitenwand fuer kraftfahrzeuge
JPH0427630A (ja) * 1990-05-22 1992-01-30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バンパー取付部構造
CN1982139A (zh) * 2005-12-15 2007-06-2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身结构
JP2008081035A (ja) * 2006-09-28 2008-04-10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CN101804826A (zh) * 2009-02-16 2010-08-1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侧部车身结构
CN103998330A (zh) * 2011-10-24 2014-08-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CN105209326A (zh) * 2013-05-16 2015-12-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上部结构
JP2018127225A (ja) * 2018-05-23 2018-08-16 株式会社Subaru 車体構造
WO2018212161A1 (ja) * 2017-05-18 2018-11-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12358A (ja) 2005-05-09 2006-11-16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サイドボデー構造
JP6647248B2 (ja) 2017-07-05 2020-0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US10112654B1 (en) * 2017-08-02 2018-10-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pillar assembly for vehicle body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21607A1 (de) * 1985-06-15 1986-12-18 Ford-Werke AG, 5000 Köln Karosserieseitenwand fuer kraftfahrzeuge
JPH0427630A (ja) * 1990-05-22 1992-01-30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バンパー取付部構造
CN1982139A (zh) * 2005-12-15 2007-06-2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身结构
JP2008081035A (ja) * 2006-09-28 2008-04-10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CN101804826A (zh) * 2009-02-16 2010-08-1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侧部车身结构
CN103998330A (zh) * 2011-10-24 2014-08-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CN105209326A (zh) * 2013-05-16 2015-12-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上部结构
WO2018212161A1 (ja) * 2017-05-18 2018-11-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JP2018127225A (ja) * 2018-05-23 2018-08-16 株式会社Subaru 車体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38865B2 (ja) 2022-03-18
CN113226896A (zh) 2021-08-06
US11628886B2 (en) 2023-04-18
US20220111905A1 (en) 2022-04-14
JPWO2020166336A1 (ja) 2021-09-30
WO2020166336A1 (ja) 2020-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1818B (zh) 车辆后部结构
JP6522982B2 (ja) 車体構造
EP2471697A1 (en) Uppe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JP6276236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US8366184B2 (en)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y upper portion
CN109204576B (zh) 车身构造
US9302711B2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CN109311515B (zh) 车身下部结构
EP3042830A1 (en) Vehicle body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and vehicle body assembly method
WO2013094133A1 (ja) 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US20120119542A1 (en) Car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JP2006312358A (ja) 自動車のサイドボデー構造
KR102056341B1 (ko) 차량 후부 구조
CN109204459B (zh) 车身后部结构
JP6432577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3226896B (zh) 车身侧部结构
JP2010089754A (ja) 車体の屋根構造
US20180170440A1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12407055B (zh) 车身侧部结构
CN215475381U (zh) 车身侧部结构
JP2017177915A (ja) 車体構造
JP4666254B2 (ja) キャブオーバ型車両の乗降口周縁部構造
CN114590324A (zh) 车体前部结构
JP2009143335A (ja) カウルサイド部の接合構造
JP4853164B2 (ja) 車体パネル接合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