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5381U - 车身侧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5381U
CN215475381U CN201990001166.1U CN201990001166U CN215475381U CN 215475381 U CN215475381 U CN 215475381U CN 201990001166 U CN201990001166 U CN 201990001166U CN 215475381 U CN215475381 U CN 215475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wheel house
vehicle body
rocker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900011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海老原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5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5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身侧部结构(10)具备后车轮罩外部件(34)、后支柱内部件(45)、上边梁(15)和后车轮罩加强构件(18)。后支柱内部件与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前上部接合,且后支柱内部件形成为具有帽形状的截面的向外开口的开放截面。上边梁与后支柱内部件的上端部接合。后车轮罩加强构件与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前部重合来形成闭合截面骨架(50)。闭合截面骨架的闭合截面随着朝向后支柱内部件的开放截面而逐渐收缩来使闭合截面的面积减小。

Description

车身侧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侧部结构。
本申请基于在2018年11月26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8-220712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侧部结构,已知有下边梁的后部与后支柱增强件经由后锁扣支柱增强件来接合的结构。后支柱增强件与后锁扣支柱增强件的接合部形成为V字状。因此,接合部是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而输入了载荷时应力容易集中的部位。
后支柱增强件由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形成。在接合部处,将第二增强件重合而接合于后支柱增强件。另外,在距接合部比较近的位置,将第二增强件重合而接合于第一增强件。
即,在接合部及距接合部比较近的位置,通过两个构件重合来使板厚增加,确保接合部的刚性。由此,例如在因侧面碰撞载荷而输入了载荷时能够抑制接合部的变形,能够确保车身刚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6-4376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车身侧部结构为了确保接合部的刚性(即,车身刚性)而需要后支柱增强件、第一增强件及第二增强件这三个构件。因此,使车身重量增加,从该观点出发留有改良的余地。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车身重量的轻量化且确保车身刚性的车身侧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车身侧部结构具备:后车轮罩外部件;后支柱内部件,其与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前上部接合,且形成为具有帽形状的截面的向外开口的开放截面;上边梁,其与所述后支柱内部件的上端部接合,且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后车轮罩加强构件,其与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前部重合来形成闭合截面的骨架,所述闭合截面的骨架规定闭合截面,所述闭合截面随着朝向所述后支柱内部件的开放截面而逐渐收缩来使所述闭合截面的面积减小。
这样,在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前部重合后车轮罩加强构件来形成闭合截面的骨架。由此,例如相对于侧面碰撞的载荷而能够确保车身刚性。
另外,使闭合截面随着朝向后支柱内部件而逐渐收缩来使闭合截面的面积减小。由此,能够不需要后支柱内部件的加强构件,能够实现车身重量的轻量化。
(2)在上述车身侧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后车轮罩加强构件具备上加强构件及下加强构件这至少两个构件,所述上加强构件的强度比所述下加强构件的强度低。
例如在上加强构件与下加强构件为相同强度的情况下,在因车辆的侧面碰撞而向闭合截面的骨架输入了载荷时,难以将闭合截面的骨架向车宽方向内侧适当地压扁。在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前下部及后车轮罩加强构件的下端部连结有下边梁的后端部。由此,难以通过输入的载荷将下边梁的后端部适当地压扁。因此,难以通过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使下边梁向车宽方向内侧均匀地压扁来发生变形。
因此,在上述(2)的车身侧部结构中,将上加强构件的强度设定为比下加强构件的强度低。
由此,在因车辆的侧面碰撞而向闭合截面的骨架输入了载荷时,能够使上加强构件适当地变形。通过使上加强构件适当地变形,由此能够使闭合截面的骨架以向车宽方向内侧适当压扁的方式变形。由此,能够使下边梁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适当地变形,能够使下边梁以向车宽方向内侧均匀地压扁的方式变形。
(3)在上述车身侧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后支柱内部件具有:前腿部;以及后腿部,其配置在所述前腿部的车身后方,且所述后腿部的腿长尺寸形成为比所述前腿部的腿长尺寸大,所述后腿部经由所述上边梁的上边梁内部件及梁加强构件而与车顶拱板结合。
这样,将后腿部的腿长尺寸形成为比前腿部的腿长尺寸大。由此,能够将前腿部的腿长尺寸抑制得小,能够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另外,将后腿部经由上边梁内部件及梁加强构件而与车顶拱板结合。由此,能够将因车辆的侧面碰撞输入的载荷经由后腿部(即,后支柱内部件)、上边梁内部件及梁加强构件向车顶拱板传递。由此,能够由车顶拱板来承挡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
(4)在上述车身侧部结构中,也可以是,形成车宽方向外侧的外观面的侧外板的后支柱外部从车宽方向外侧与所述后支柱内部件重合,从而所述后支柱内部件与所述后支柱外部一起形成闭合截面。
这样,通过使后支柱内部件与后支柱外部重合,由此能够提高后支柱内部件的强度。由此,能够将因车辆的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经由后支柱内部件向车顶拱板适当地传递。
(5)在上述车身侧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下加强构件具有:下腿部,其沿后轮胎与后部车门开口部的方向伸出;下顶部,其从所述下腿部沿车宽方向伸出,且所述下顶部的宽度尺寸比所述下腿部大;以及加强筋,其在所述下顶部上向车宽方向延伸。
这样,将下顶部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下腿部大。由此,能够将沿后轮胎与后部车门开口部的方向延伸的下腿部的高度尺寸抑制得小。由此,能够在例如决定后部车门开口部的形状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另外,在下顶部形成有加强筋。由此,能够用加强筋来加强下顶部,能够确保下顶部的强度。
(6)在上述车身侧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上加强构件从所述下加强构件的上端部立起,所述下加强构件的所述下顶部的宽度尺寸实质上恒定地形成,所述上加强构件具有与所述下顶部连结的上顶部,所述上顶部的宽度尺寸逐渐减小而与所述后支柱内部件的宽度尺寸一致。
这样,使上加强构件的上顶部从下顶部延伸,且使上顶部的宽度尺寸逐渐减小,以与后支柱一致。由此,能够不对车身设计、车室内空间造成影响地设置后车轮罩加强构件。
(7)在上述车身侧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下加强构件的前端部与下边梁加强件的后端部接合,所述下腿部设置于所述下顶部的外边来形成下外侧壁,所述下加强构件具有在所述下外侧壁中的靠近所述下边梁加强件的后端部的前部位形成的开口部,在与所述开口部对置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下边梁内部件的后部与后车轮罩内部件在车宽方向上重合,所述下边梁内部件的后部与所述后车轮罩内部件重合的部位具有:通过所述开口部的中心且与所述下外侧壁正交的第一焊接面;以及通过所述开口部的中心且相对于所述下外侧壁倾斜的第二焊接面。
这样,在下加强构件的下外侧壁中的靠近下边梁加强件的后端部的前部位形成有开口部。另外,在与开口部对置的位置具有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由此,能够使焊枪从开口部插入来与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接触。
由此,在例如将下加强构件的下外侧壁配置在下边梁内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状态下,能够将下边梁内部件的后部与后车轮罩内部件在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这两个焊接面处进行焊接,能够提高车身的强度。
(8)在上述车身侧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下加强构件的所述下外侧壁的前端部与所述下边梁加强件的后端部通过紧固连结件来固定。
这样,将下加强构件的下外侧壁的后端部与下边梁加强件的后端部利用紧固连结件来固定。这里,通过下加强构件和后车轮罩的前部来形成闭合截面的骨架。由此,通过闭合截面的骨架将下边梁加强件的后端部牢固地结合(支承)。由此,能够相对于因车辆的侧面碰撞产生的载荷而产生充分的反作用力。
(9)在上述车身侧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下边梁加强件与所述下边梁内部件在车宽方向上重合来形成下边梁闭合截面,在所述下边梁闭合截面上连结所述闭合截面的骨架。
这样,通过使闭合截面的骨架与下边梁闭合截面连续,由此能够由闭合截面的骨架来加强下边梁闭合截面。由此,能够提高下边梁的后部的强度、刚性,能够相对于因侧面碰撞产生的载荷而产生充分的反作用力。
(10)在上述车身侧部结构中,也可以是,由所述侧外板和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形成内置所述闭合截面的骨架的车轮罩闭合截面,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备:前隔板及后隔板,它们在所述车轮罩闭合截面的内部向车身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且形成发泡剂配置空间;以及发泡剂注入口,其与所述发泡剂配置空间对置。
这样,在闭合截面的骨架设置前隔板及后隔板来形成发泡剂配置空间。另外,形成有与发泡剂配置空间对置的发泡剂注入口。从发泡剂注入口向发泡剂配置空间注入并填充发泡剂。由此,能够由填充的发泡剂来增补闭合截面的骨架的强度、刚性,且能够抑制将来自后轮胎等的振动向车室传递的情况。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前部重合后车轮罩加强构件来形成闭合截面的骨架。另外,使闭合截面随着朝向后支柱内部件而逐渐收缩来使闭合截面的面积减小。由此,能够实现车身重量的轻量化,且能够确保车身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II部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沿着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沿着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2的沿着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2的沿着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2的沿着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2的沿着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2的沿着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将图2的后车轮罩加强构件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1的下边梁及下加强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图10的沿着XII-XII线的剖视图。
图13是将图10的XIII部放大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侧方。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10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将图1的II部放大后的立体图。
如图1、图2所示,车身侧部结构10具备下边梁12、后车轮罩13、后支柱14、上边梁15、车顶拱板16、侧外板17和后车轮罩加强构件18。
侧外板17是形成车宽方向外侧的外观面的板。侧外板17具有下边梁外板部17a、后车轮外部17b、后支柱外部17c和上边梁外部17d。
图3是图2的沿着III-III线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示出在下边梁加强件23上接合有下边梁外板部17a的状态。
如图2、图3所示,下边梁12例如配置在车身的车宽方向左外侧,且朝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下边梁12具备下边梁内部件22、下边梁加强件23和下边梁外板部17a。
下边梁12通过下边梁内部件22及下边梁加强件23形成为矩形框状的闭合截面24。下边梁加强件23由下边梁外板部17a从车外侧覆盖。以下,将矩形框状的闭合截面24称为“下边梁闭合截面24”。
下边梁加强件23具有加强件外壁25、加强件上壁26、加强件下壁27、加强件上凸缘28和加强件下凸缘29。
加强件上壁26从加强件外壁25的上边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即,下边梁内部件22侧)伸出。加强件下壁27从加强件外壁25的下边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即,下边梁内部件22侧)伸出。加强件上凸缘28从加强件上壁26的内边朝向上方伸出。加强件下凸缘29从加强件下壁27的内边朝向下方伸出。
下边梁加强件23通过加强件外壁25、加强件上壁26、加强件下壁27、加强件上凸缘28及加强件下凸缘29将截面形成为帽形状。
加强件上凸缘28及加强件下凸缘29以从车宽方向外侧与下边梁内部件22重合的状态接合于下边梁内部件22。由此,下边梁12通过下边梁加强件23及下边梁内部件22将下边梁闭合截面24形成为矩形框状。
在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连接有后车轮罩13。
图4是图2的沿着IV-IV线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示出在后车轮罩外部件34上接合有后车轮外部17b的状态。
如图2、图4所示,后车轮罩13以覆盖后轮胎32(参照图1)的上方的方式形成。后车轮罩13具备后车轮罩外部件34、后车轮罩内部件35和后车轮外部17b。后车轮罩外部件34以覆盖后轮胎32的上方外侧的方式形成。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前端部34a与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接合。后车轮罩外部件34具有车轮罩前部37、车轮罩内凸缘38和车轮罩外凸缘39。
车轮罩前部37在朝向车宽方向配置的状态下从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朝向车身后上方呈倾斜状延伸至后车轮罩13的前上部(上方延长部)13a。车轮罩内凸缘38从车轮罩前部37的内边朝向上方伸出。车轮罩外凸缘39从车轮罩前部37的外边朝向下方伸出。
通过车轮罩前部37、车轮罩内凸缘38及车轮罩外凸缘39来形成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前部42。以下,将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前部42称为“加强构件支承部42”。
后车轮罩加强构件18支承于加强构件支承部42。关于后车轮罩加强构件18,在后面详细进行说明。
后车轮罩内部件35的凸缘35a从车宽方向内侧与后车轮罩外部件34接合。后车轮罩内部件35配置在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车宽方向内侧,并以覆盖后轮胎32(参照图1)的上方内侧的方式形成。
后车轮外部17b从车宽方向外侧与后车轮罩外部件34接合,由此由后车轮罩外部件34及后车轮外部17b形成闭合截面78。以下,将该闭合截面78称为“车轮罩闭合截面78”。
图5是图2的沿着V-V线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示出在后车轮罩外部件34上接合有后车轮外部17b的状态。
如图2、图5所示,后车轮罩内部件35的凸缘35a的前端部35b从车宽方向内侧重合而接合于下边梁内部件22的后部22a。
关于后车轮罩内部件35的凸缘35a的前端部35b与下边梁内部件22的后部22a的接合,在后面详细进行说明。
后支柱14从后车轮罩外部件34中的靠近后减震器壳体41的前上部(上方延长部)34b立起。
图6是图2的沿着VI-VI线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示出在后支柱内部件45上接合有后支柱外部17c的状态。
如图2、图6所示,后支柱14具备后支柱内部件45和后支柱外部17c。在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前上部34b接合有后支柱内部件45的下端部。在上边梁15上接合有后支柱内部件45的上端部45a。后支柱内部件45从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前上部34b朝向上边梁15而向车身前方且上方呈倾斜状延伸。
后支柱内部件45具有支柱底部45b、支柱前腿部(前腿部)45c、支柱后腿部(后腿部)45d、支柱前凸缘45e和支柱后凸缘45f。
支柱底部45b朝向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支柱底部45b的前边连结有支柱前腿部45c。支柱前腿部45c从支柱底部45b的前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前腿长尺寸(腿长尺寸)L1。在支柱底部45b的内边连结有支柱后腿部45d。
支柱后腿部45d从支柱底部45b的后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后腿长尺寸(腿长尺寸)L2,且配置在支柱前腿部45c的车身后方。支柱后腿部45d的后腿长尺寸L2形成为比支柱前腿部45c的前腿长尺寸L1大。由此,能够将支柱前腿部45c的腿长尺寸L1抑制得小,能够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支柱前凸缘45e从支柱前腿部45c的外边朝向车身前方伸出。支柱后凸缘45f从支柱后腿部45d的外边朝向车身后方伸出。
后支柱内部件45通过支柱底部45b、支柱前腿部45c、支柱后腿部45d、支柱前凸缘45e及支柱后凸缘45f形成为具有帽形状的截面且向外开口的开放截面。以下,将后支柱内部件45的开放截面称为“支柱开放截面”。
后支柱外部17c从车宽方向外侧与后支柱内部件45重合。后支柱外部17c与支柱前凸缘45e及支柱后凸缘45f接合。由此,通过后支柱内部件45及后支柱外部17c形成闭合截面。由此,后支柱内部件45由后支柱外部17c加强,后支柱内部件45(即,后支柱14)的强度得以提高。
后支柱外部17c是构成侧外板17(也参照图1)的一部分的构件。后支柱内部件45的上端部45a与上边梁15接合。
图7是图2的沿着VII-VII线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示出在上边梁外部件47上接合有上边梁外部17d的状态。
如图2、图7所示,上边梁15与后支柱内部件45的上端部45a接合,且上边梁15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上边梁15具备上边梁内部件46、上边梁外部件47、梁加强构件48和上边梁外部17d。
上边梁内部件46与后支柱内部件45的上端部45a连接。通过将上边梁外部件47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于上边梁内部件46,由此上边梁15通过上边梁内部件46及上边梁外部件47形成为闭合截面。在闭合截面的内部,在上边梁内部件46接合有梁加强构件48。上边梁外部件47由侧外板17的上边梁外部17d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
梁加强构件48经由上边梁内部件46与车顶拱板16的左端部16a接合。车顶拱板16通过与左侧的上边梁15和右侧的上边梁(未图示)接合,从而架设在左侧的上边梁15及右侧的上边梁上。
后支柱内部件45的支柱后腿部45d的上端部53a经由上边梁内部件46与梁加强构件48接合。由此,后支柱内部件45的支柱后腿部45d经由上边梁15的上边梁内部件46及梁加强构件48与车顶拱板16结合。
由此,能够将因车辆的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经由支柱后腿部45d(即,后支柱内部件45)、上边梁内部件46及梁加强构件48向车顶拱板16传递。因而,能够由车顶拱板16来承挡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F1。
另外,后支柱内部件45由后支柱外部17c加强,使得后支柱内部件45的强度得以提高。由此,能够将因车辆的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F1经由后支柱内部件45向车顶拱板16适当地传递。
图8是图2的沿着VIII-VIII线的剖视图。图9是图2的沿着IX-IX线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示出在后车轮罩外部件34上接合有后车轮外部17b的状态。
如图2、图8、图9所示,后车轮罩加强构件18从车身前方且斜上方与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加强构件支承部42重合。由此,通过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加强构件支承部42和后车轮罩加强构件18形成闭合截面的骨架50(也参照图12)。以下,将闭合截面的骨架50称为“闭合截面骨架50”。
后车轮罩加强构件18具备下加强构件51和上加强构件52。
图10是将图2的后车轮罩加强构件18放大后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图1的下边梁12及下加强构件51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0的沿着XII-XII线的剖视图。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下加强构件51的前端部51a与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接合,且下加强构件51沿着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加强构件支承部42朝向车身后上方呈倾斜状延伸。下加强构件51具有下顶部53、下腿部54、下外凸缘55、下内凸缘56和多个加强筋57。
下顶部53相对于车轮罩前部37在车身前上侧隔开间隔地配置,且下顶部53以成为车宽方向的宽度尺寸W1的方式实质上恒定地形成。下顶部53沿着车轮罩前部37从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前端部34a朝向车身后上方呈倾斜状地延伸至前上部34b。换言之,下加强构件51从下腿部54向车宽方向内侧伸出。
在下顶部53以从下顶部53的前端部朝向后端部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开口66。在相邻的开口66之间朝向车宽方向地形成有加强筋57。加强筋57例如在相对于下顶部53向上方鼓起的部位形成。即,在下顶部53,多个加强筋57隔开间隔且朝向车宽方向地形成在开口66之间。
下腿部54从下顶部53的外边朝向后轮胎32(参照图1)地向下方伸出。下腿部54以在将后轮胎32的中心与后部车门开口部63连结的方向上使高度尺寸成为H1的方式从下顶部53的外边延伸至车轮罩前部37。即,下腿部54形成下加强构件51的“下外侧壁”。以下,有时将下腿部54记载为“下外侧壁54”。
后轮胎32与后部车门开口部63的方向是指相对于车轮罩前部37、下顶部53交叉的方向。
下外凸缘55沿着车轮罩前部37从下腿部54的下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下外凸缘55与车轮罩前部37接合。
下内凸缘56沿着车轮罩内凸缘38从下顶部53的内边朝向上方伸出。下内凸缘56与车轮罩内凸缘38接合。这样,下外凸缘55与车轮罩前部37接合且下内凸缘56与车轮罩内凸缘38接合,由此下加强构件51沿着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加强构件支承部42接合。在该状态下,下加强构件51的前端部51a配置在下边梁12(具体而言,后端部12a)的内部。
如图4、图10所示,下加强构件51在前端部51a以外的部位51b处设定为下顶部53的宽度尺寸W1比下腿部54的高度尺寸H1大。由此,能够将下腿部的高度尺寸H1抑制得小。由此,能够在例如决定后部车门开口部63(参照图11)的形状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而且,下加强构件51在下顶部53具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57。由此,对于因车辆的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F2,能够由多个加强筋57来加强下顶部53,能够确保下顶部53的强度。
基于图5、图13来详细说明将后车轮罩内部件35的前端部35b与下边梁内部件22的后部22a接合的例子。
图13是将图10的XIII部放大后的立体图。
如图5、图13所示,下加强构件51在前端部51a配置于下边梁加强件23的后端部23a的内侧的状态下从内侧与下边梁加强件23的后端部23a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进行该接合,而是仅通过后述的螺母71和螺栓72进行接合即可。另外,由下腿部54构成下外侧壁54。
下加强构件51具有形成于下外侧壁54的开口部65(也参照图13)。开口部65形成于下外侧壁54中的靠近下边梁加强件23的加强件外壁25的后端部25a的前部位54a。在该状态下,开口部65配置于在车宽方向内侧与部位67对置的位置,其中,部位67是后车轮罩内部件35(参照图4)的凸缘35a的前端部35b与下边梁内部件22的后部22a重合的部位。以下,将重合的部位67简记作“重合部位67”。
重合部位67具有第一焊接面67a和第二焊接面67b。第一焊接面67a是通过开口部65的中心68且与下外侧壁54正交的面。
第二焊接面67b是通过开口部65的中心68且相对于下外侧壁54倾斜的面。
这样,将开口部65配置在与重合部位67对置的位置,且在重合部位67具有第一焊接面67a和第二焊接面67b。由此,能够将焊枪从开口部65通过中心68且沿着与下外侧壁54正交的箭头A方向插入来与第一焊接面67a接触。另外,能够将焊枪从开口部65通过中心68且沿着相对于下外侧壁54倾斜的箭头B方向插入来与第二焊接面67b接触。
由此,能够在例如将下外侧壁54配置于下边梁内部件2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状态下对重合部位67的第一焊接面67a和第二焊接面67b这两个焊接面进行焊接,能够提高车身的强度。
如图3、图11所示,下加强构件51中,将螺母71从车宽方向内侧焊接于下外侧壁54中的靠近下边梁加强件23的加强件外壁25的后端部25a的前部位54a。下外侧壁54的前部位54a从车宽方向内侧与下边梁加强件23的加强件外壁25的后端部25a重合。在该状态下将螺栓72从车宽方向外侧螺纹结合于螺母71,由此利用螺栓72、螺母71(紧固连结件)将下外侧壁54的前端部54b紧固连结于加强件外壁25的后端部25a。由此,利用螺栓72、螺母71将下外侧壁54的前部位54a与下边梁加强件23的后端部23a固定。
通过下加强构件51和加强构件支承部42形成闭合截面骨架50。由此,通过闭合截面骨架50将下边梁加强件23的后端部23a牢固地结合(支承)。由此,能够相对于因车辆的侧面碰撞产生的载荷F3而产生充分的反作用力。
另外,下边梁12通过下边梁加强件23及下边梁内部件22形成为矩形框状的闭合截面24。以下,将矩形框状的闭合截面24称为“下边梁闭合截面24”。闭合截面骨架50与下边梁闭合截面24连续。
这样,通过使闭合截面骨架50与下边梁闭合截面24连续,由此能够由闭合截面骨架50来加强下边梁闭合截面24。由此,能够提高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的强度、刚性,能够相对于因侧面碰撞产生的载荷F3而产生足够的反作用力。
如图11、图13所示,通过侧外板17的后车轮外部17b和后车轮罩外部件34形成车轮罩闭合截面78(也参照图4)。在车轮罩闭合截面78中内置闭合截面骨架50。
在车轮罩闭合截面78的内部设置有前隔板82及后隔板83。在前隔板82及后隔板83中,前隔板凸缘82a及后隔板凸缘83a向车身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接合于闭合截面骨架50及车轮罩前部37。
由此,前隔板82及后隔板83收纳在车轮罩闭合截面78的内部。在该状态下,车轮罩闭合截面78被前隔板82及后隔板83分隔。由此,在车轮罩闭合截面78的内部,在前隔板82与后隔板83之间形成有发泡剂配置空间85。
在与发泡剂配置空间85对置的位置设置有发泡剂注入口86。发泡剂注入口86形成于后车轮罩13的前部(下方延长部)13b。由此,从发泡剂注入口86向发泡剂配置空间85如箭头C所示那样注入发泡剂,将发泡剂填充于发泡剂配置空间85。由此,能够由填充的发泡剂增补闭合截面骨架50的强度、刚性,且能够抑制将来自后轮胎32(参照图1)等的振动向车室传递的情况。
如图9、图8、图10所示,上加强构件52从下加强构件51的后端部(上端部)51c沿着后支柱内部件45立起。上加强构件52具有上顶部91、上腿部92、上内凸缘93和上外凸缘94。
上顶部91的前端部91a与下顶部53的后端部53c连结。上顶部91的车宽方向的宽度尺寸W2随着从前端部91a朝向后端部91b而逐渐减小,且与后支柱14的车宽方向的宽度尺寸W3一致。
上腿部92从上顶部91的外边朝向车身后方侧伸出。上外凸缘94从上腿部92的外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上外凸缘94的外边部94a与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前上部34b及后支柱内部件45接合。
上内凸缘93从上顶部91的内边朝向车身后侧伸出。上内凸缘93的外边部93a与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前上部34b及后支柱内部件45接合。
上加强构件52通过与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前上部34b及后支柱内部件45接合,从而以与后支柱内部件45的支柱开放截面(也参照图6)对置的方式接合。由上加强构件52及后车轮罩外部件34的前上部34b形成闭合截面96。以下,将闭合截面96称为“上闭合截面96”。
在该状态下,上顶部91的宽度尺寸W2以随着从前端部91a朝向后端部91b而逐渐减小且与后支柱14的宽度尺寸W3一致的方式设定。由此,上闭合截面96形成为随着朝向后支柱内部件45的支柱开放截面而逐渐收缩来使上闭合截面96的面积减小。
上加强构件52与下加强构件51连结。上闭合截面96形成闭合截面骨架50的上部。由此,闭合截面骨架50形成为,随着朝向后支柱内部件45的支柱开放截面而上部逐渐收缩来使闭合截面的面积减小。后车轮罩13及后支柱内部件45由闭合截面骨架50来加强。由此,例如相对于侧面碰撞的载荷F2而能够确保车身刚性。
另外,将闭合截面骨架50的上部(即,上闭合截面96)形成为,随着朝向后支柱内部件45而逐渐收缩来使闭合截面骨架50的上部的面积减小。
由此,能够从后支柱内部件45除去加强构件,能够使车身重量轻量化。
而且,通过使闭合截面骨架50的上部(上闭合截面96)随着朝向后支柱内部件45而逐渐收缩来使面积逐渐减小,由此能够不对车身设计、车室内空间造成影响地具备后车轮罩加强构件18。
另外,上加强构件52随着朝向后支柱内部件45而逐渐收缩来减小面积。另一方面,下加强构件51的闭合截面的面积形成为恒定。由此,相对于下加强构件51而将上加强构件52的强度设定得较低。
换言之,闭合截面骨架50形成为上部(上闭合截面96)的强度比其他的部位的强度低。
将闭合截面骨架50的上部(上闭合截面96)的强度设定为比其他的部位的强度低的理由如下所述。
即,例如在下加强构件51与上加强构件52为相同强度的情况下,在因车辆的侧面碰撞而向闭合截面骨架50输入了载荷F3时,难以将闭合截面骨架50向车宽方向内侧适当地压扁。这里,在闭合截面骨架50上连结有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由此,难以通过输入的载荷F3将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适当地压扁。因此,难以通过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F3使下边梁12均匀地向车宽方向内侧变形。
因此,通过使上加强构件52的上闭合截面96随着朝向后支柱内部件45的支柱开放截面而逐渐收缩来减小面积,由此将上加强构件52的强度设定得比下加强构件51的强度低。由此,能够在因车辆的侧面碰撞而向闭合截面骨架50输入了载荷F3时使上加强构件52适当地变形。
通过使上加强构件52适当地变形,由此能够使闭合截面骨架50以向车宽方向内侧适当地压扁的方式发生变形。由此,能够使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向车宽方向内侧适当地变形,能够使下边梁12以向车宽方向内侧均匀地压扁的方式发生变形。
此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另外,还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后车轮罩加强构件18由上加强构件52和下加强构件51这两个构件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其他的例子,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构件构成后车轮罩加强构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紧固连结件,例示了螺栓72、螺母71,但也可以使用铆钉等其他的紧固连结件。
另外,在所述下边梁加强件23的后端部23a的上表面形成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台阶部(省略图示),将所述下加强构件51的前端部51a设为从内侧与所述台阶部重叠的状态,从而能够提高侧面碰撞性能。
符号说明:
10 车身侧部结构
12 下边梁
14 后支柱
15 上边梁
16 车顶拱板
17 侧外板
17c 后支柱外部
18 后车轮罩加强构件
22 下边梁内部件
22a 下边梁内部件的后部
23 下边梁加强件
23a 下边梁加强件的后端部
24 下边梁闭合截面
32 后轮胎
34 后车轮罩外部件
34a 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前端部
34b 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前上部
35 后车轮罩内部件
35a 后车轮罩内部件的凸缘
35b 凸缘的前端部
42 加强构件支承部(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前部)
45 后支柱内部件
45a 后支柱内部件的上端部
45c 支柱前腿部(前腿部)
45d 支柱后腿部(后腿部)
46 上边梁内部件
48 梁加强构件
50 闭合截面骨架(闭合截面的骨架)
51 下加强构件
51a 下加强构件的前端部
51c 下加强构件的后端部(上端部)
52 上加强构件
53 下顶部
54 下腿部(下外侧壁)
54a 靠近加强件外壁的后端部的前部位
54b 下外侧壁的前端部
57 加强筋
63 后部车门开口部
65 开口部
67 重合的部位
67a 第一焊接面
67b 第二焊接面
68 开口部的中心
71 螺母(紧固连结件)
72 螺栓(紧固连结件)
78 车轮罩闭合截面
82 前隔板
83 后隔板
85 发泡剂配置空间
86 发泡剂注入口
91 上顶部
L1 前腿长尺寸(腿长尺寸)
L2 后腿长尺寸(腿长尺寸)
W1 下顶部的宽度尺寸
W2 上顶部的宽度尺寸
W3 后支柱的宽度尺寸

Claims (10)

1.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备:
后车轮罩外部件;
后支柱内部件,其与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前上部接合,且形成为具有帽形状的截面的向外开口的开放截面;
上边梁,其与所述后支柱内部件的上端部接合,且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后车轮罩加强构件,其与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的前部重合来形成闭合截面的骨架,
所述闭合截面的骨架规定闭合截面,
所述闭合截面随着朝向所述后支柱内部件的开放截面而逐渐收缩来使所述闭合截面的面积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后车轮罩加强构件具备上加强构件及下加强构件这至少两个构件,
所述上加强构件的强度比所述下加强构件的强度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后支柱内部件具有:
前腿部;以及
后腿部,其配置在所述前腿部的车身后方,且所述后腿部的腿长尺寸形成为比所述前腿部的腿长尺寸大,
所述后腿部经由所述上边梁的上边梁内部件及梁加强构件而与车顶拱板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形成车宽方向外侧的外观面的侧外板的后支柱外部从车宽方向外侧与所述后支柱内部件重合,从而所述后支柱内部件与所述后支柱外部一起形成闭合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下加强构件具有:
下腿部,其沿后轮胎与后部车门开口部的方向伸出;
下顶部,其从所述下腿部沿车宽方向伸出,且所述下顶部的宽度尺寸比所述下腿部大;以及
加强筋,其在所述下顶部上向车宽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上加强构件从所述下加强构件的上端部立起,
所述下加强构件的所述下顶部的宽度尺寸实质上恒定地形成,
所述上加强构件具有与所述下顶部连结的上顶部,所述上顶部的宽度尺寸逐渐减小而与所述后支柱内部件的宽度尺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下加强构件的前端部与下边梁加强件的后端部接合,
所述下腿部设置于所述下顶部的外边来形成下外侧壁,
所述下加强构件具有在所述下外侧壁中的靠近所述下边梁加强件的后端部的前部位形成的开口部,
在与所述开口部对置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下边梁内部件的后部与后车轮罩内部件在车宽方向上重合,
所述下边梁内部件的后部与所述后车轮罩内部件重合的部位具有:通过所述开口部的中心且与所述下外侧壁正交的第一焊接面;以及通过所述开口部的中心且相对于所述下外侧壁倾斜的第二焊接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下加强构件的所述下外侧壁的前端部与所述下边梁加强件的后端部通过紧固连结件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下边梁加强件与所述下边梁内部件在车宽方向上重合来形成下边梁闭合截面,
在所述下边梁闭合截面上连结所述闭合截面的骨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由所述侧外板和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形成内置所述闭合截面的骨架的车轮罩闭合截面,
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备:
前隔板及后隔板,它们在所述车轮罩闭合截面的内部向车身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且形成发泡剂配置空间;以及
发泡剂注入口,其与所述发泡剂配置空间对置。
CN201990001166.1U 2018-11-26 2019-10-08 车身侧部结构 Active CN21547538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0712 2018-11-26
JP2018-220712 2018-11-26
PCT/JP2019/039624 WO2020110469A1 (ja) 2018-11-26 2019-10-08 車体側部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5381U true CN215475381U (zh) 2022-01-11

Family

ID=70853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90001166.1U Active CN215475381U (zh) 2018-11-26 2019-10-08 车身侧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55221B2 (zh)
CN (1) CN215475381U (zh)
WO (1) WO20201104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0060B2 (ja) * 2021-03-31 2023-03-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US11964548B2 (en) * 2021-06-08 2024-04-23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Reinforcements and support brackets for vehicle do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1959A (ja) * 2001-05-10 2002-11-19 Fuj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544722B2 (ja) * 2009-02-05 2014-07-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3203266A (ja) * 2012-03-28 2013-10-07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体骨格部材
JP5871133B2 (ja) * 2012-07-13 2016-03-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10469A1 (ja) 2020-06-04
JP7055221B2 (ja) 2022-04-15
JPWO2020110469A1 (ja) 2021-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4563A1 (en) Vehicle side portion structure
US8979173B2 (en) Vehicle body floor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CN107848577B (zh)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US9187130B2 (en) Vehicle body lateral structure
KR101763793B1 (ko) 차체 전부(前部) 구조
US8366184B2 (en)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y upper portion
KR20070075335A (ko) 차체 후방부 구조
JP4996707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JP2017114411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7054474B (zh) 车身前部结构
JP2015229384A (ja) 車両前部構造
WO2015146902A1 (ja) 車体側部構造
JP6181099B2 (ja) 車体の後部構造
WO2015146903A1 (ja) 車体側部構造
CN215475381U (zh) 车身侧部结构
JP6816662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US20140327273A1 (en) Vehicle body side section structure
CN109204459B (zh) 车身后部结构
JP5535698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7220800B2 (ja) 車体構造
JP6634068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13226896B (zh) 车身侧部结构
CN114590324A (zh) 车体前部结构
JP5446994B2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CN212890612U (zh) 车身下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