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5409A - 热转印片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5409A
CN113165409A CN202080006587.0A CN202080006587A CN113165409A CN 113165409 A CN113165409 A CN 113165409A CN 202080006587 A CN202080006587 A CN 202080006587A CN 113165409 A CN113165409 A CN 113165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transfer
transfer sheet
layer
adhesive layer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65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5409B (zh
Inventor
池田爱
石田忠宏
今仓柚子
鸣海雄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65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5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5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5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4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41M5/38207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41M5/385 - B41M5/395
    • B41M5/38214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23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e.g. wa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4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41M5/443Silicon-containing polymers, e.g. silicones, silox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6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relating to melt (thermal) mass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0Thermal donors, e.g. thermal ribb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8Intermediate layers;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 and imaging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40Cover layers; Layers separated from substrate by imaging layer; Protective layers; Layers applied before ima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课题]提供一种热转印片,其对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被转印体和由聚丙烯构成的被转印体均能形成良好的图像,并且能够形成耐醇性高的图像。[解决手段]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基材与具有着色层和粘接层的转印层,粘接层具有由彼此不相容的聚酯和聚烯烃形成的相分离结构,由聚酯和聚烯烃中的一者形成的区域相对于粘接层整体的面积100%的比例为55%以上85%以下。

Description

热转印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片。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下述热熔融转印方式:对于具备基材与具有着色层和粘接层的转印层的热转印片,利用热敏头等施加能量,将转印层转印至纸或塑料片等被转印体上,进行图像形成,由此制作印相物。
通过热熔融转印方式所形成的图像由于浓度高、清晰性优异,因此该方式适合于文字、线条画等二值图像的记录。另外,根据热熔融转印方式,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热转印打印机将收件人姓名、顾客信息、编号、条形码等可变信息记录到被转印体。
作为构成被转印体的材料,常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丙烯(PP)。它们的溶解度参数(SP值)大幅不同,难以用一个热转印片在这两个被转印体上形成高品质的图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2351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这次,本发明人获得了下述技术思想:使热转印片的转印层所具备的粘接层含有彼此不相容的聚酯和聚烯烃,并且调整由它们形成的两个区域的面积的比例,由此对由PET构成的被转印体(以下称为PET被转印体)和由PP构成的被转印体(以下称为PP被转印体)均能形成良好的图像(以下根据情况称为图像形成性)。另外,获得了下述技术思想:由热转印片形成的图像具有高耐醇性。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转印片,其对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均能形成良好的图像,并且能够形成耐醇性高的图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基材与具有着色层和粘接层的转印层,
粘接层具有由彼此不相容的聚酯和聚烯烃形成的相分离结构,
由聚酯和聚烯烃中的一者形成的区域相对于粘接层整体的面积100%的比例为55%以上85%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聚酯形成的区域相对于粘接层整体的面积100%的比例为55%以上85%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粘接层中包含的聚烯烃为氯化聚烯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粘接层中包含的氯化聚烯烃为酸改性氯化聚烯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粘接层中的聚烯烃的含量为13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粘接层中包含的氯化聚烯烃的氯化率为10%以上55%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粘接层是利用包含甲苯和甲基乙基酮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形成的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粘接层中包含的聚烯烃的数均分子量小于5000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粘接层的厚度为0.05μm以上0.5μm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转印层在着色层下具备剥离层,该剥离层包含数均分子量为8000以上23000以下的聚乙二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剥离层进一步包含蜡。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热转印片,其对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均能形成良好的图像,并且能够形成耐醇性高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是示出粘接层所具有的相分离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5是示出粘接层所具有的相分离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中形成的梯形条形码图像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中形成的桩形条形码图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热转印片)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10具备:基材11;和具有着色层12和粘接层13的转印层14。
如图2所示,转印层14在着色层12下还具备剥离层15。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热转印片10在基材11的设有转印层14的面的相反面具备背面层16。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片10也可以在基材上进一步具备脱模层、底涂层(未图示)。
以下,对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各层进行说明。
(基材)
基材只要具有可耐受热转印时施加的热能的耐热性,并具有能够支撑设置于基材上的转印层等的机械强度及耐溶剂性,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
作为基材,可以使用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乙二醇共聚物等聚酯、尼龙6和尼龙6,6等聚酰胺、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聚氯乙烯、聚乙烯醇(PVA)、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乙烯基树脂、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酰亚胺和聚醚酰亚胺等酰亚胺树脂、赛璐玢、乙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CAP)和乙酸丁酸纤维素(CAB)等纤维素树脂、聚苯乙烯(PS)等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以及离聚物树脂等构成的膜(下文中简称为“树脂膜”)。
在上述树脂中,从耐热性和机械强度的方面出发,优选PET和PEN等聚酯,特别优选PET。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两者。另外,“(甲基)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两者。
另外,也可以使用上述树脂膜的层积体作为基材。树脂膜的层积体可以通过利用干式层压法、湿式层压法和挤压法等来制作。
基材为树脂膜的情况下,该树脂膜可以为拉伸膜、也可以为未拉伸膜,从强度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在单轴方向或双轴方向进行了拉伸的拉伸膜。
基材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25μm以下、更优选为3μm以上10μm以下。由此,能够使基材的机械强度和热转印时的热能传递良好。
(转印层)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具备转印层,该转印层至少具有着色层和粘接层。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转印层在着色层下还具备剥离层。
(着色层)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着色层至少包含着色材料和树脂材料。
作为着色层中包含的着色材料,可以根据所要求的色调等从炭黑、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或染料中适当选择使用。例如,在条形码打印的情况下,特别优选具有充分的黑色浓度且不因光和热等而变色、褪色的着色材料。作为这样的着色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灯黑等炭黑、石墨和尼格洛辛染料等。另外,在要求彩色打印的情况下,使用其他彩色染料或颜料。
着色层中的着色材料的含量优选为25质量%以上4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45质量%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另外,能够提高由该热转印片制作的印相物的耐醇性和浓度。
着色层优选包含聚酯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者作为树脂材料。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着色层包含数均分子量(Mn)为15000以上的第1聚酯和Mn为5000以下的第2聚酯。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其制作的印相物的耐醇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Mn是依照JIS K 7252-1(2008年发行)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以聚苯乙烯换算得到的值。
从耐醇性的方面出发,第1聚酯的Mn优选为15000以上40000以下、更优选为15000以上25000以下。
从耐醇性的方面出发,第2聚酯的Mn优选为2000以上5000以下、更优选为3000以上5000以下。
另外,着色层可以包含2种以上的第1聚酯,并且,也可以包含2种以上的第2聚酯。
本发明中,聚酯是指二羧酸化合物与二醇化合物的共聚物。
作为二羧酸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二十烷二酸、庚二酸、壬二酸、甲基丙二酸、乙基丙二酸、金刚烷二羧酸、降冰片烯二羧酸、环己烷二羧酸、十氢化萘二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1,4-萘二羧酸、1,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1,8-萘二羧酸、4,4’-二苯基二羧酸、4,4’-二苯基醚二羧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苯基茚满二羧酸(フェニルエンダンジカルボン酸)、蒽二羧酸、菲二羧酸、9,9’-双(4-羧基苯基)芴酸和它们的酯衍生物等。
作为二醇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丁二醇、2-甲基-1,3-丙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环己烷二乙醇、十氢化萘二甲醇、十氢化萘二乙醇、降莰烷二甲醇、降莰烷二乙醇、三环癸烷二甲醇、三环癸烷乙醇、四环十二烷二甲醇、四环十二烷二乙醇、十氢化萘二甲醇、十氢化萘二乙醇、5-羟甲基-5-乙基-2-(1,1-二甲基-2-羟基乙基)-1,3-二氧六环、环己二醇、双环己烷-4,4’-二醇、2,2-双(4-羟基环己基丙烷)、2,2-双(4-(2-羟基乙氧基)环己基)丙烷、环戊二醇、3-甲基-1,2-环戊二醇、4-环戊烯-1,3-二醇、金刚烷二醇、对二甲苯二醇、双酚A、双酚S、苯乙烯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等。
在无损本发明特性的范围内,也可以包含二羧酸化合物和二醇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作为共聚物成分。聚酯中的该其他化合物来源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下。
着色层中的第1聚酯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上34质量%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该热转印片所制作的印相物的耐醇性。
着色层中的第2聚酯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4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上39质量%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该热转印片所制作的印相物的耐醇性。
着色层中的第1聚酯的含量与第2聚酯的含量之比(第1聚酯的含量/第2聚酯的含量)以质量基准计优选为45/55以上80/20以下、更优选为45/55以上55/45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该热转印片所制作的印相物的耐醇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着色层包含Mn为20000以下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其制作的印相物的耐醇性。
从耐醇性的方面出发,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Mn优选为8000以上18000以下、更优选为10000以上15000以下。
本发明中,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是指氯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
另外,在无损本发明特性的范围内,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也可以包含氯乙烯和乙酸乙烯酯以外的化合物作为共聚成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该其他化合物来源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下。
着色层中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含量优选为40质量%以上8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5质量%以上75质量%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该热转印片所制作的印相物的耐醇性。
着色层可以在无损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包含聚酯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外的树脂材料。
可以举出例如聚酰胺、聚烯烃、乙烯基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纤维素树脂、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和离聚物树脂等。
着色层中的树脂材料的含量优选为55质量%以上7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5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5质量%以上65质量%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所制作的印相物的耐醇性,并且能够提高图像浓度。
在无损本发明特性的范围内,着色层可以包含填充材料、增塑材料、抗静电材料、紫外线吸收材料、无机微粒、有机微粒、脱模材料和分散材料等添加材料。
着色层的厚度优选为0.3μm以上1.2μm以下、更优选为0.4μm以上1μm以下。由此,能够维持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以及使用该热转印片所制作的印相物的耐醇性,并且能够提高转印层的转印性和所形成的图像浓度。
着色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在水或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辊涂法、逆转辊涂布法、凹版印刷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棒涂(bar coating)法和线棒涂布(rod coating)法等公知的手段涂布到剥离层上而形成涂膜,使其干燥,由此可以形成着色层。
(粘接层)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粘接层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由彼此不相容的聚酯和聚烯烃形成的相分离结构,由聚酯和聚烯烃中的一者形成的区域(以下称为区域A)相对于粘接层整体的面积100%的比例为55%以上85%以下。由此,能够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
另外,区域A相对于粘接层整体的面积100%的比例优选为60%以上83%以下、更优选为64%以上80%以下。
从耐醇性的方面出发,区域A优选为由聚酯形成的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粘接层可以包含2种以上的聚酯,也可以包含2种以上的聚烯烃。
由聚酯和聚烯烃形成的区域的面积比例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进行测定。
首先,通过数字显微镜(株式会社基恩士制造、VHX-1000)取得粘接层表面的图像(500倍)。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求出区域A和区域B的面积的比例。需要说明的是,二值化处理以Image J的默认阈值来进行。默认阈值通过技术文献1(Ridler,TW&Calvard,S(1978),"Picture thresholdingusing an iterative selection method",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 andCybernetics 8:630-632)所记载的IsoData算法来确定。
本发明中,例如,如图4所示,相分离结构可以举出由连续的海结构20和散布在海结构20内的不连续的岛结构21构成的海岛结构。
另外,如图5所示,可以举出由2个连续的相22和23构成的结构。
粘接层中包含的聚酯的Mn优选为3000以上50000以下、更优选为5000以上30000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
粘接层中包含的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20℃以上9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80℃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Tg是依照JIS K 7121通过DSC(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求出的值。
粘接层中的聚酯的含量优选为61质量%以上87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85质量%以下。由此,能够提高使用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制作的印相物的耐醇性。
本发明中,聚烯烃是指烯烃的聚合物、烯烃与其他化合物的共聚物、这些聚合物的酸(马来酸等)改性物(改性聚烯烃)、这些聚合物的氯化物(氯化聚烯烃)和这些聚合物的酸改性物,并且包括氯化物(以下称为酸改性氯化聚烯烃)。
这些之中,从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的方面出发,聚烯烃优选氯化聚烯烃和酸改性氯化聚烯烃,更优选酸改性氯化聚烯烃。
作为烯烃,可以举出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和辛烯等。
氯化聚烯烃的氯化率优选为10%以上55%以下、更优选为17%以上30%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聚烯烃的氯化率可以依照JIS K 7229(1995发行)的含氯树脂中的氯的定量方法求出。
聚烯烃的Mn优选小于50000、更优选为1000以上且小于30000、进一步优选为5000以上且小于20000。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另外,能够提高粘接层的形成中使用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经时稳定性。
聚烯烃的Tg优选为20℃以上9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80℃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
粘接层中的聚烯烃的含量优选为13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由此,能够提高使用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制作的印相物的耐醇性。
在无损本发明特性的范围内,粘接层可以包含聚烯烃和聚酯以外的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乙烯基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纤维素树脂、聚酰胺、聚烯烃和苯乙烯树脂等。
粘接层中的树脂材料的含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另外,能够提高耐醇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耐醇性的方面出发,粘接层优选不含填料,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
在无损本发明特性的范围内,粘接层可以包含上述添加材料。
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0.05μm以上0.5μm以下、更优选为0.1μm以上0.3μm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耐醇性和与被转印体的密合性。
粘接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在水或适当的溶剂中,制成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通过辊涂法、逆转辊涂布法、凹版印刷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棒涂(bar coating)法和线棒涂布(rod coating)法等公知的手段将其涂布到着色层等上而形成涂膜,使其干燥,由此可以形成粘接层。
优选的是,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优选包含甲苯和甲基乙基酮(MEK)。
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中的甲苯和MEK的含量比以质量基准计优选为25/75以上95/5以下、更优选为50/50以上90/10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
(剥离层)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转印层可以具备剥离层,由此,能够提高转印层的转印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剥离层包含至少一种Mn为8000以上23000以下的聚乙二醇(以下,根据情况简称为聚乙二醇)。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
从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的方面出发,聚乙二醇的Mn优选为9000以上19000以下、更优选为10000以上17000以下。
聚乙二醇的熔点优选为55℃以上65℃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65℃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熔点可以依照JIS K 712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进行测定。
剥离层中的聚乙二醇的含量优选为4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5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
剥离层也可以包含Mn为8000以上23000以下的聚乙二醇以外的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Mn小于8000的聚乙二醇、Mn超过23000的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等多元醇树脂、聚烯烃、乙烯基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酰亚胺树脂、纤维素树脂、苯乙烯树脂、以及离聚物树脂等。
剥离层优选包含蜡,可以举出例如微晶蜡、巴西棕榈蜡、石蜡、费托蜡、日本蜡、蜂蜡、鲸蜡、白蜡、羊毛蜡、虫胶蜡、小烛树蜡、凡士林、部分改性蜡、脂肪酸酯和脂肪酰胺等。
通过使剥离层包含蜡,能够提高使用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制作的印相物的耐摩擦性。另外,与上述聚乙二醇等一起分散或溶解在水或适当的溶剂中,能够提高所制备的涂布液的经时稳定性。
剥离层中的蜡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优选为30质量%以上55质量%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印相物的耐摩擦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涂布液的经时稳定性。
另外,在无损本发明特性的范围内,剥离层可以包含填充材料、增塑材料、抗静电材料、紫外线吸收材料、无机颗粒、有机颗粒、脱模材料和分散材料等添加材料。
剥离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1μm以下、更优选为0.2μm以上0.6μm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PET被转印体和PP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并且能够提高转印层的转印性。
剥离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在水或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辊涂法、逆转辊涂布法、凹版印刷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棒涂(bar coating)法和线棒涂布(rod coating)法等公知的手段涂布到基材等上而形成涂膜,使其干燥,由此可以形成剥离层。
(背面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在未设有转印层的基材的面具备背面层。由此,能够防止热转印时的加热导致的粘附或褶皱的产生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背面层包含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纤维素树脂、苯乙烯树脂、乙烯基树脂、聚酯、聚氨酯、硅酮改性聚氨酯、氟改性聚氨酯和(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等。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背面层包含通过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等合用而固化的双液固化型的树脂作为树脂材料。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以举出聚乙烯醇缩乙醛或聚乙烯醇缩丁醛等聚乙烯醇缩醛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背面层包含无机或有机的颗粒。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热转印时的加热导致的粘附或褶皱的产生等。
作为无机颗粒,可以举出例如滑石和高岭土等粘土矿物、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碳酸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氢氧化物、硫酸钙等硫酸盐、二氧化硅等氧化物、石墨、硝石、以及氮化硼等无机颗粒。
作为有机颗粒,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特氟龙(注册商标)树脂、有机硅树脂、月桂酰树脂、酚醛树脂、缩醛树脂、苯乙烯树脂和由聚酰胺等构成的有机树脂颗粒、或者使它们与交联材料反应而成的交联树脂颗粒等。
背面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2μm以下、更优选为0.1μm以上1μm以下。由此,能够在维持热转印时的热能传递性的同时,防止粘附或褶皱的产生等。
背面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在水或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辊涂法、逆转辊涂布法、凹版印刷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棒涂(bar coating)法和线棒涂布(rod coating)法等公知的手段涂布到基材上而形成涂膜,使其干燥,由此可以形成背面层。
(脱模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在基材与转印层之间具备脱模层。由此,能够提高热转印片的转印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脱模层包含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聚酰胺、聚酯、三聚氰胺树脂、多元醇树脂、纤维素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等。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脱模层包含硅油、磷酸酯系增塑剂、氟系化合物、蜡、金属皂以及填料等脱模材料。
脱模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为0.2μm以上2μm以下。
脱模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在水或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辊涂法、逆转辊涂布法、凹版印刷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棒涂(bar coating)法和线棒涂布(rod coating)法等公知的手段涂布到基材等上而形成涂膜,使其干燥,由此可以形成脱模层。
(底涂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在基材的一个面或两个面具备底涂层。由此,能够提高基材与相邻层的密合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底涂层包含聚酯、乙烯基树脂、聚氨酯、(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酰胺、聚醚、纤维素树脂等。
底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0.2μm以上2μm以下。
底涂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在水或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辊涂法、逆转辊涂布法、凹版印刷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棒涂(bar coating)法和线棒涂布(rod coating)法等公知的手段涂布到基材上而形成涂膜,使其干燥,由此可以形成底涂层。
实施例
接着,举出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厚度4.5μm的经易粘接处理的PET膜的一个面上涂布下述组成的剥离层形成用涂布液,进行干燥,形成厚度0.3μm的剥离层。
<剥离层形成用涂布液>
·聚乙二醇(PEG) 10质量份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PEG10000、Mn10000、熔点62℃)
·甲基乙基酮(MEK) 50质量份
·异丙醇(IPA) 50质量份
在如上所述形成的剥离层上涂布下述组成的着色层形成用涂布液,进行干燥,形成厚度0.5μm的着色层。
<着色层形成用涂布液>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32质量份
(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SOLBIN(注册商标)CNL、Mn12000)
·炭黑 16质量份
·甲苯 100质量份
·MEK 100质量份
在如上所述形成的着色层上涂布下述组成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进行干燥,形成厚度0.2μm的粘接层。
<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
·聚酯 8质量份
(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造、Vylon(注册商标)GK250、Mn10000、Tg60℃)
·马来酸改性氯化聚丙烯 2质量份
(日本制纸株式会社制造、SUPERCHLON(注册商标)3221S、Mn50000、软化点70℃)
·甲苯 80质量份
·MEK 20质量份
在PET膜的另一个面涂布下述组成的背面层形成用涂布液,进行干燥,形成厚度0.3μm的背面层,得到热转印片。
<背面层形成用涂布液>
Figure BDA0003091828510000131
实施例2~4和比较例1~2
将粘接层中的聚酯和马来酸改性氯化聚丙烯的含量变更为表1所示的数值,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片。
实施例5
将粘接层中包含的马来酸改性氯化聚丙烯变更为氯化聚丙烯(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造、Hardlen(注册商标)16-LP、氯化率3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片。
实施例6
将粘接层中包含的马来酸氯化聚丙烯变更为马来酸改性聚丙烯(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UMEX(注册商标)1010、Mn3000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片。
比较例3
将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中包含的溶剂变更为仅为甲苯,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片。
比较例4
将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中包含的溶剂变更为仅为甲苯,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热转印片。
比较例5
如下变更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片。
<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
·聚酯 8.5质量份
·马来酸改性氯化聚丙烯 1质量份
·填料 0.5质量份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制造、EPOSTAR(注册商标)S6、平均粒径0.4μm)
·甲苯 80质量份
·MEK 20质量份
通过数字显微镜(株式会社基恩士制造、VHX-1000)取得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粘接层的500倍图像。
接下来,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Image J)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求出作为亮部的区域A和作为暗部的区域B相对于粘接层整体的面积100%的比例,归纳在表1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2、4和5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粘接层中,观察到图4所示的海岛结构。
另外,在实施例1、3和6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粘接层中,观察到图5所示的2个连续的相构成的结构。
<<图像形成性评价>>
使用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热转印片、以及标签打印机(Zebra公司制造、Zebra140Xi4、热敏头200dpi),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标签(Avery公司制造、72825)上形成图6所示的梯形条形码图像(相对于打印方向,条形码垂直地存在)。需要说明的是,打印速度设为6IPS(英寸/秒),打印能量设为18。
在聚丙烯(PP)标签(UPM Raflatac公司制造、Polyprint PLUS Matt-coatedsynthetic PPfilm)上也同样地形成梯形条形码图像。
对于所形成的图像,利用条形码检查器(Honeywell公司制造、Quick Check 850)进行判定,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归纳于表1中。
(评价基准)
A:基于条形码检查器的判定为A。
B:基于条形码检查器的判定为B。
NG:基于条形码检查器的判定为C以下。
<<耐醇性评价>>
使用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热转印片、以及上述标签打印机,在上述PET标签上形成图7所示的桩形条形码图像(相对于打印方向,条形码平行地存在)。需要说明的是,打印速度设为6IPS,打印能量设为22。利用条形码检查器判定所形成的图像。
之后,在22.5℃、相对湿度40%的环境下,使用染色坚牢度摩擦试验机(FR-2S型、SUGA TEST INSTRUMENTS株式会社制造、依照JIS L 0849(2013年发行)的摩擦试验机II形),利用渗入有0.5mL异丙醇的棉布,以负荷200g在如上所述形成的图像表面往复摩擦20次。利用条形码检查器判定摩擦后的图像。
关于摩擦前后的条形码检查器的判定结果的变化,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归纳于表1中。
(评价结果)
A:基于条形码检查器的判定结果没有变化。
B:基于条形码检查器的判定结果降低了一级。
NG:基于条形码检查器的判定结果降低了两级以上。
[表1]
Figure BDA0003091828510000161
符号说明
10:热转印片、11:基材、12:着色层、13:粘接层、14:转印层、15:剥离层、16:背面层、20:海结构、21:岛结构、22和23:2个连续的相

Claims (11)

1.一种热转印片,其具备基材与具有着色层和粘接层的转印层,
所述粘接层具有由彼此不相容的聚酯和聚烯烃形成的相分离结构,
由所述聚酯和所述聚烯烃中的一者形成的区域相对于所述粘接层整体的面积100%的比例为55%以上85%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由所述聚酯形成的区域相对于所述粘接层整体的面积100%的比例为55%以上85%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所述聚烯烃为氯化聚烯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所述氯化聚烯烃为酸改性氯化聚烯烃。
5.如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所述氯化聚烯烃的氯化率为10%以上55%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所述粘接层中的所述聚烯烃的含量为13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所述粘接层是利用包含甲苯和甲基乙基酮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形成的层。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所述聚烯烃的数均分子量小于50000。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0.05μm以上0.5μm以下。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转印层在所述着色层下具备剥离层,
所述剥离层包含数均分子量为8000以上23000以下的聚乙二醇。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所述剥离层进一步包含蜡。
CN202080006587.0A 2019-01-24 2020-01-09 热转印片 Active CN1131654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0619A JP6773146B2 (ja) 2019-01-24 2019-01-24 熱転写シート
JP2019-010619 2019-01-24
PCT/JP2020/000536 WO2020153140A1 (ja) 2019-01-24 2020-01-09 熱転写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5409A true CN113165409A (zh) 2021-07-23
CN113165409B CN113165409B (zh) 2023-05-16

Family

ID=71736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6587.0A Active CN113165409B (zh) 2019-01-24 2020-01-09 热转印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53051A1 (zh)
EP (1) EP3915796A4 (zh)
JP (1) JP6773146B2 (zh)
KR (1) KR20210116430A (zh)
CN (1) CN113165409B (zh)
WO (1) WO202015314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9610A (en) * 1987-01-24 1993-06-15 Konica Corporation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H0764287A (ja) * 1993-08-25 1995-03-10 Nippon Paper Ind Co Ltd 感光性転写シート
JPH09272269A (ja) * 1996-04-03 1997-10-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
JP2001130150A (ja) * 1999-11-08 2001-05-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
CN1749025A (zh) * 2004-09-13 2006-03-22 株式会社理光 热转印记录介质及热转印记录方法
JP2011201212A (ja) * 2010-03-26 2011-10-1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用インクリボン及び画像形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05985744A (zh) * 2015-03-19 2016-10-05 金银铁 无粘性运单标签及其制作方法
JP2019006100A (ja) * 2017-06-27 2019-01-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および接着層形成用塗工液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1743B2 (ja) 1985-04-12 1995-07-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熱転写リボン
US4970119A (en) * 1987-01-24 1990-11-13 Konica Corporation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US6210794B1 (en) * 1996-04-03 2001-04-0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JP3531159B2 (ja) * 2000-03-31 2004-05-24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変性ポリオレフィン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用途
WO2016043236A1 (ja) * 2014-09-16 2016-03-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転写シート
JP6587143B2 (ja) * 2016-01-06 2019-10-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
JP6587144B2 (ja) * 2016-01-06 2019-10-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9610A (en) * 1987-01-24 1993-06-15 Konica Corporation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H0764287A (ja) * 1993-08-25 1995-03-10 Nippon Paper Ind Co Ltd 感光性転写シート
JPH09272269A (ja) * 1996-04-03 1997-10-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
JP2001130150A (ja) * 1999-11-08 2001-05-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
CN1749025A (zh) * 2004-09-13 2006-03-22 株式会社理光 热转印记录介质及热转印记录方法
JP2011201212A (ja) * 2010-03-26 2011-10-1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用インクリボン及び画像形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05985744A (zh) * 2015-03-19 2016-10-05 金银铁 无粘性运单标签及其制作方法
JP2019006100A (ja) * 2017-06-27 2019-01-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および接着層形成用塗工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15796A4 (en) 2022-11-30
JP6773146B2 (ja) 2020-10-21
US20220153051A1 (en) 2022-05-19
JP2020116859A (ja) 2020-08-06
CN113165409B (zh) 2023-05-16
EP3915796A1 (en) 2021-12-01
KR20210116430A (ko) 2021-09-27
WO2020153140A1 (ja) 2020-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87143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CN110831777B (zh) 热转印片
JP2006272960A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3395493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法
CN111295290B (zh) 热转印片
JP6587144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CN113165409B (zh) 热转印片
JP4336176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6756128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2020049690A (ja) 熱転写シート
US7364777B1 (en) Heat-transfer label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2022053689A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3139508B2 (ja) 記録シート
JP7145409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KR102195682B1 (ko) 중간 전사 매체
JP2017154393A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7206989B2 (ja) 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及びこ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る印画物
JP2020032615A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2019059039A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3413544B2 (ja) 表面処理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
JP2021115851A (ja) 昇華性染料受像層を有するオーバー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ード
JP2019150951A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2002046359A (ja) 昇華転写印刷用樹脂成形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被転写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