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7998A - 船舶 - Google Patents

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7998A
CN113147998A CN202110007440.XA CN202110007440A CN113147998A CN 113147998 A CN113147998 A CN 113147998A CN 202110007440 A CN202110007440 A CN 202110007440A CN 113147998 A CN113147998 A CN 113147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disposed
bulkhead
partition plate
engine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74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山优
舛谷明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Marine an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Marine a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Marine and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Marine and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47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7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1/00Interior subdivision of hulls
    • B63B11/02Arrangement of bulkheads, e.g. defining cargo sp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5/00Superstructures, deckhouses, wheelhous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masts or spars, e.g. bowspr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1/00Interior subdivision of hu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1/00Interior subdivision of hulls
    • B63B11/0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bunkers, e.g. structural fuel tanks, or ballast tanks, e.g. with elastic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36Covers or casing arranged to protect plant or unit from marine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居住区的设计自由度的船舶。船舶具备:轮机舱,配置有船舶主机;燃料箱,储存燃料;泵室,配置于轮机舱的船头侧;及居住区,配置于轮机舱的上方,其中,燃料箱配置于轮机舱与泵室之间,居住区被在船长方向上配置于燃料箱与泵室之间的第1隔板支承。

Description

船舶
本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1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00907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而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船舶(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其具备:居住区,具有供船员居住的多个居室;轮机舱(轮机区域),容纳对船舶施加推力的发动机等;及排气部,排出来自轮机舱的废气。在该船舶中,居住区沿船宽方向延伸,轮机舱设置于居住区的下方,排气部设置于居住区的船尾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62313号公报
在此,关于上述居住区的船宽方向上的长度长的船舶而言,与居住区的船宽方向上的长度短的船舶相比,基于船舶的航行而产生的风压的阻力更大。期待具有能够降低因风压的阻力而损耗的燃料的成本的形状的居住区的船舶。如此,为了形成能够提高船舶的性能的居住区的形状,期待提高居住区的设计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居住区的设计自由度的船舶。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船舶具备:轮机舱,配置有船舶主机;燃料箱,储存燃料;泵室,配置于轮机舱的船头侧;及居住区,配置于轮机舱的上方,其中,燃料箱配置于轮机舱与泵室之间,居住区被在船长方向上配置于燃料箱与泵室之间的第1隔板支承。
在该船舶中,在轮机舱的船头侧,依次排列有燃料箱、第1隔板及泵室。在此,第1隔板具有分隔燃料箱和泵室的功能。并且,第1隔板支承配置于轮机舱的上方的居住区。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燃料箱的上方,居住区配置成朝向船头侧延伸至第1隔板的位置。即,例如与泵室与轮机舱相邻的结构相比,居住区的可配置范围能够向船头侧扩大与燃料箱相当的量。由此,能够减少居住区的船头侧的配置上的限制。由此,该船舶能够提高居住区的设计自由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船舶还具备在第1隔板的船尾侧沿船长方向延伸的第2隔板。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船宽方向上,居住区可以被第1隔板支承,除此以外,在船长方向上,居住区还可以被第2隔板支承。通过由第1隔板及第2隔板支承居住区,能够抑制居住区的振动。并且,例如,若另外新设在船长方向上支承居住区的支承托架,则居住区的下方的空间的自由度会下降。与此相对,通过将第2隔板还用作支承部件,不仅能够抑制振动还能够维持居住区的下方的空间的自由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2隔板可以在船宽方向上将燃料箱分隔成多个区段。根据这样的结构,燃料箱被第2隔板分隔成多个区段,因此,在燃料箱的某个区段发生了污染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选择未发生污染的其他区段来使用燃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轮机舱在居住区的船宽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机舱棚。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机舱棚配置于居住区的两侧,因此,例如与机舱棚设置在居住区的船尾侧的结构相比,居住区的可配置范围能够向船尾侧扩大与机舱棚相当的量。由此,能够减少居住区的船尾侧的配置上的限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船舶还具备第3隔板,所述第3隔板配置成,在船头侧区划轮机舱,第3隔板具有:下部隔板,在船底侧沿上下方向延伸;台阶部,从下部隔板的上端部朝向船头侧延伸,且在其上设置有水泵水轮机;及上部隔板,从台阶部的船头侧的端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居住区比上部隔板更向船头侧延伸。根据这样的结构,居住区比上部隔板更向船头侧延伸。即,例如与前端壁配置于上部隔板的位置上的居住区相比,该居住区向船头侧扩大。由于居住区向船头侧扩大,相应地,能够进行使居住区的船宽侧的长度变窄的设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居住区延伸至比轮机舱更靠船头侧,由此,所述居住区构成为船长方向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上的长度更长。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居住区朝向船头侧扩大,相应地,能够使居住区的船宽侧的长度变窄,从而成为在船长方向上更长的形状。由此,能够减少居住区对风压的阻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居住区的设计自由度的船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船舶的整体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沿图2所示的Ⅲ-Ⅲ线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表示比较例1及比较例2所涉及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5是表示比较例1所涉及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沿图4的V-V线剖切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表示比较例2所涉及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沿图4的Ⅵ-Ⅵ线剖切的概略剖视图。
图中:1-轮机舱,2-燃料箱,3-泵室,4-货舱,5-第1隔板,6-第2隔板,7-第3隔板,8-第4隔板,9-第5隔板,10-上甲板,11-船底外板,12-内底板,13-居住区,14-船舶主机,15-水泵水轮机(pump turbine),16-驾驶台(操舵室),17-机舱棚(engine casing),18-烟囱,21-第1罐部位,22-第2罐部位,31-第1泵室部位,32-第2泵室部位,33-泵,41-第1船底部,42-第2船底部,43-第3船底部,60-船头部,61-船头隔板,62-船尾部,63-船尾隔板,64-空间部,71-下部隔板,72-台阶部,73-上部隔板,100-船舶,110-船体,B-船底侧,F-船头侧,FS-船长方向,S-船尾侧,U-上方,UB-上下方向,W-船宽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船舶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等同的要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并且,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船舶的整体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3是沿图2所示的Ⅲ-Ⅲ线剖切的概略剖视图。另外,这里的船舶100是油轮。以下,将船舶100的船头-船尾方向记载为船长方向FS,并将船头方向记载为船头侧F,将船尾方向记载为船尾侧S。并且,以下,将船舶100的右舷-左舷方向记载为船宽方向W,将船舶100的上下方向记载为上下方向UB,并将上方记载为上方U,将下方记载为船底侧B。
在该船舶100中,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在船体110内的船尾侧S设置有轮机舱1,在比该轮机舱1更靠船头侧F,隔着第3隔板7配置有燃料箱2。并且,在船舶100中,在比轮机舱1及燃料箱2更靠船头侧F的船体110内,隔着第1隔板5及第3隔板7配置有泵室3,在比该泵室3更靠船头侧F,隔着第4隔板8配置有多个货舱4。货舱4例如是储存货物油的空间。
在船舶100中,在船体110内的船头侧F配置有船头部60,在比该船头部60更靠船尾侧S,隔着船头隔板61配置有货舱4。在船舶100中,在船体110内的船尾侧S配置有船尾部62。在比该船尾部62更靠船头侧F,隔着船尾隔板63配置有空间部64。在比该空间部64更靠船头侧F,隔着第5隔板9配置有轮机舱1。这些轮机舱1、泵室3、货舱4的顶面由上甲板10构成,底面侧由形成船体110的外壳的船底外板11和设置于该船底外板11的船体内侧的内底板12构成为双重船底结构。居住区13设置于轮机舱1的上方U且配置于上甲板10之上。
接着,参考图2及图3对船舶100的整体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在轮机舱1配置有作为主发动机的船舶主机14等设备。船舶主机14是轮机舱1内的最大的设备,其驱动产生推力的螺旋桨,而且配置于轮机舱1的船宽方向W上的大致中央,并且沿船长方向FS及上下方向UB延伸。另外,如后所述,在轮机舱1的上方U,配置有居住区13和驾驶台16(操舵室)。
燃料箱2例如在船长方向FS上配置于泵室3及货舱4与轮机舱1之间,并且沿船宽方向W及上下方向UB延伸。燃料箱2具有:第1罐部位21,在船长方向FS上配置于轮机舱1与泵室3之间;及一对第2罐部位22,在船长方向FS上不隔着泵室3而配置于轮机舱1与货舱4之间。一对第2罐部位22配置成在船宽方向W上与第1罐部位21的两侧相邻。
泵室3配置于轮机舱1的船头侧F。从船宽方向W观察时,泵室3例如呈L字状(尤其参考图2)。泵室3具有:第1泵室部位31,从上甲板10沿上下方向UB延伸;及第2泵室部位32,与第1泵室部位31的下部连续。第1泵室部位31在船长方向FS上隔着第1隔板5配置在第1罐部位21的船头侧F。第1泵室部位31的船宽方向W上的宽度比第2泵室部位32的船宽方向W上的宽度小,例如,第1泵室部位31具有与燃料箱2的第1罐部位21的船宽方向W上的宽度相同的长度。第1泵室部位31在船宽方向W上配置于燃料箱2的第2罐部位22之间。
第2泵室部位32配置于第1泵室部位31的船底侧B。第2泵室部位32在上下方向UB上配置于轮机舱1的船头侧的空间及燃料箱2的船底侧B。第2泵室部位32配置于比轮机舱1内的船舶主机14更靠船头侧F。第2泵室部位32构成为,在第1泵室部位31及燃料箱2的第1罐部位21的船底侧B从第4隔板8朝向船尾侧S延伸,并且比燃料箱2更向船尾侧S延伸从而进入到轮机舱1的空间。另外,关于第2泵室部位32的更详细的说明,将在后面结合第3隔板7的结构一起叙述。
第1隔板5在船长方向FS上配置于燃料箱2的第1罐部位21与泵室3的第1泵室部位31之间。第1隔板5在上甲板10与第2泵室部位32的上表面(后述的底壁74)之间沿上下方向UB及船宽方向W延伸。第1隔板5的上端部支承居住区13。
第2隔板6在第1隔板5的船尾侧S沿船长方向FS及上下方向UB延伸。第2隔板6例如在燃料箱2内配置于第1罐部位21与第2罐部位22之间。第2隔板6在船宽方向W上将燃料箱2分隔成多个区段。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隔板6例如是配置于第1罐部位21的船宽方向W上两端的一对隔板。一对第2隔板6在燃料箱2内沿船长方向FS延伸从而将燃料箱2分隔成第1罐部位21和一对第2罐部位22。一对第2隔板6例如为了将第1罐部位21和第2罐部位22分隔开,在第1隔板5与后述的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之间沿船长方向FS延伸配置。并且,一对第2隔板6从上甲板10沿上下方向UB延伸至第2泵室部位32的上表面(后述的底壁74)。
第3隔板7配置成,在船头侧F区划轮机舱1。第3隔板7具有:下部隔板71,在船底侧B沿上下方向UB延伸;台阶部72,从下部隔板71的上端部朝向船头侧F延伸且其上设置有水泵水轮机(pump turbine);及上部隔板73,从台阶部72的船头侧F的端部沿上下方向UB延伸。下部隔板71、台阶部72及上部隔板73沿船宽方向W延伸。轮机舱1的船头侧F通过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而与燃料箱2隔开。轮机舱1的船头侧F且船底侧B通过第3隔板7的下部隔板71及台阶部72而与泵室3的第2泵室部位32隔开。下部隔板71在船长方向FS上配置于轮机舱1的船舶主机14与泵室3的第2泵室部位32之间。
接着,对台阶部72与燃料箱2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台阶部72设置成,在比燃料箱2的各罐部位21、22更靠船尾侧S的位置沿船宽方向W扩展到该罐部位21、22的整个区域。并且,在船宽方向W上的与第1罐部位21相对应的区域中,台阶部72比上部隔板73更向船头侧F延伸并与第1隔板5的下端连结。由此,台阶部72的延长部分构成第1罐部位21的底壁74(参考图2)。并且,在船宽方向W上的与第2罐部位22相对应的区域中,台阶部72比上部隔板73更向船头侧F延伸并与第4隔板8连结。由此,台阶部72的延长部分构成第2罐部位22的底壁75(参考图2)。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泵室3的第2泵室部位32形成为遍及燃料箱2的船底侧B的几乎整个区域扩展的空间。另外,第2罐部位22的底壁75的高度位置并不受特别限定。即,在上述结构中,底壁75配置于与台阶部72及底壁74的高度相同的高度位置上,但也可以由内底板12构成底壁75。
在台阶部72的下方的泵室3的第2泵室部位32内,配置有多台泵33,并且多台泵33沿船宽方向W排列成一列。在轮机舱1内的泵33的上方U的位置(即,台阶部72之上),分别配设有用于驱动各泵33的水泵水轮机15。并且,泵33被水泵水轮机15驱动而吸入货舱4内的货物油,并将其输送到成为底面设施的连接口的上甲板10上的多支管(manifold),从而向底面设施卸货。关于泵33,也可以代替水泵水轮机15而由电动马达施加驱动力。泵33可以用作吸入货物油的货物油泵,其他一部分泵也可以用作吸入压载水的压载泵。另外,台阶部72设置于比船舶主机14的上表面更低的位置。
上部隔板73配置于比下部隔板71更靠上方U,并且配置于比下部隔板71更靠船头侧F。第1隔板5位于比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及水泵水轮机15更靠船头侧F。即,燃料箱2的第1罐部位21配置于上部隔板73及第1隔板5之间。另外,燃料箱2的第2罐部位22配置于上部隔板73与第4隔板8之间。配置于燃料箱2的第1罐部位21及第2罐部位22的船尾侧S的上部隔板73例如在船长方向FS上沿同一平面配置。
第4隔板8配置于燃料箱2的一对第2罐部位22与货舱4之间及泵室3的第1泵室部位31与货舱4之间。设置于燃料箱2的一对第2罐部位22与货舱4之间的第4隔板8和设置于泵室3的第1泵室部位31与货舱4之间的第4隔板8例如在船长方向FS上沿同一平面配置。
第5隔板9配置成,在船尾侧S区划轮机舱1。第5隔板9配置于轮机舱1与空间部64之间。第5隔板9在船长方向FS及船宽方向W上可以按照空间部64的形状而弯曲。在空间部64的上方U例如配置有设置有用于对船舶100进行操舵的操舵装置等的区划(即,舵机室)。在空间部64的舵机室的船底侧B例如可以配置用于储存舱底水、药剂或润滑油等的罐等,也可以作为用于其他用途的空间。船头部60或船尾部62可以用作压载舱,也可以作为用于其他用途的空间。第3隔板7、第4隔板8、第5隔板9、船头隔板61及船尾隔板63配置成沿船宽方向W延伸并且从船底外板11延伸至上甲板10。
并且,轮机舱1、泵室3及货舱4的船底侧B由船底外板11和内底板12构成为双重船底结构。因此,在轮机舱1的底部配置有第1船底部41。在第1船底部41可以配置用于储存舱底水、药剂或润滑油等的罐等,也可以作为用于其他用途的空间。在泵室3的底部配置有第2船底部42。第2船底部42可以用作压载舱,也可以配置其他用途的罐。在货舱4的底部配置有第3船底部43。第3船底部43可以用作压载舱,也可以作为用于其他用途的空间。
在轮机舱1的上方U设置有居住区13,在该居住区13的上侧配置有驾驶台(操舵室)16。居住区13配置于在上下方向UB上与轮机舱1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上甲板10之上。居住区13例如比轮机舱1更向船头侧F延伸从而构成为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更长。居住区13比上部隔板73更向船头侧F延伸。另外,船舶的居住区13在船头侧F只能延伸至轮机舱1与泵室3之间的隔板的位置。因此,居住区13为了使其在船长方向FS上尽量长,船头侧F延伸至第1隔板5。居住区13例如在船长方向FS上具有从第1隔板5至船尾隔板63为止的长度,在船宽方向W上具有一对第2隔板6之间的长度,并且俯视时呈矩形形状。居住区13例如被第1隔板5、一对第2隔板6、第5隔板9及船尾隔板63支承。通过第1隔板5、第5隔板9及船尾隔板63,居住区13的船长方向FS上的振动得到抑制。通过一对第2隔板6及第5隔板9,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振动得到抑制。
居住区13从第1隔板5的上端朝向船尾侧S延伸配置。在此,居住区13从第1隔板5的上端朝向船尾侧S设置的状态表示:在船长方向FS上,居住区13的船头侧F的端部13a配置于与第1隔板5相同的位置的状态。居住区13例如从船尾隔板63的上端朝向船头侧F延伸配置。居住区13从船尾隔板63的上端朝向船头侧F设置的状态表示:在船长方向FS上,居住区13的船尾侧S的端部13b配置于与船尾隔板63相同的位置的状态。由此,居住区13的振动会减小,在配管、配线的协调方面也有利。居住区13例如具有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更长的形状。居住区13例如在船宽方向W上延伸配置于一对第2隔板6的上端之间。居住区13设置于一对第2隔板6的上端之间的状态表示:在船宽方向W上,居住区13的两端部13c、13c配置于与一对第2隔板6相同的位置的状态(参考图3)。
在轮机舱1的上方U且在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设置有机舱棚17,在该机舱棚17的上部配置有烟囱18。机舱棚17配置于与轮机舱1相对应的位置处的上甲板10之上。机舱棚17至少设置有一个。在机舱棚17为一个的情况下,机舱棚17设置于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一侧。在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另一侧可以设置不具有管道的部位。在设置有至少一对机舱棚17的情况下,机舱棚17设置于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并且配置于比第1隔板5及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更靠船尾侧S且比第5隔板9更靠船头侧F。机舱棚17构成为轮机舱1的一部分空间。并且,在轮机舱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船舶100内的系统的控制室(未图示)。
在此,使用图4、图5及图6对比较例的船舶与本实施方式中的船舶100的结构上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比较例1及比较例2所涉及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5是表示比较例1所涉及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沿图4的V-V线剖切的概略剖视图。图6是表示比较例2所涉及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沿图5的Ⅵ-Ⅵ线剖切的概略剖视图。在比较例1的船舶200中,对具有与本实施方式中的船舶100相同的结构或功能的部位标注相同的数字并在最后标注A作为符号。在比较例1的船舶200中,对具有与本实施方式中的船舶100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数字。在比较例2的船舶300中,对具有与本实施方式中的船舶100及比较例1的船舶200相同的结构或功能的部位标注相同的数字及符号并在最后标注B作为符号。在比较例2的船舶300中,对具有与本实施方式中的船舶100及比较例1的船舶200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数字及符号。
如图4及图5所示,比较例1的船舶200在船尾侧S的船宽方向W上中央设置有具有船舶主机14的轮机舱1A,并且隔着一对轮机隔板201在轮机舱1A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燃料箱2A。一对轮机隔板201分别与第3隔板7A及第5隔板9A连接。泵室3A的第1泵室部位31A设置于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与第4隔板8之间。
比较例1的居住区13A的船头侧F延伸至第3隔板7A的上部隔板73A。居住区13A构成为,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更短。居住区13A的船头侧F及两舷侧被一对轮机隔板201及第3隔板7A支承。即,在船长方向FS上,居住区13A的船头侧F的前端壁配置于第3隔板7A的上部隔板73A的位置。在第3隔板7A的台阶部72A上配置有水泵水轮机15。
在船宽方向W上,居住区13A对应于一对轮机隔板201之间的间隔而延伸,居住区13A的船宽方向W上的一对侧端壁配置于一对轮机隔板201的位置。在居住区13A的船尾侧设置有机舱棚17A。机舱棚17A被一对轮机隔板201及第5隔板9支承。即,在船长方向FS上,机舱棚17A的船尾侧S的后端壁例如配置于第5隔板9的位置。在船宽方向W上,机舱棚17A对应于一对轮机隔板201之间的间隔而延伸,机舱棚17A的船宽方向W上的一对侧端壁配置于一对轮机隔板201的位置。
接着,对图4及图6所示的比较例2的船舶300与比较例1的结构上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居住区13B从轮机舱1的船头侧F的隔板(即,第3隔板7A)的上部隔板73A延伸至船尾隔板63。居住区13B构成为,其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更长。
在此,若将居住区13B设为沿船长方向FS细长,则居住区13B的侧端壁的位置会从一对轮机隔板201偏离,无法用一对轮机隔板201支承居住区13B的侧端壁,这会导致振动变大。为了应对此,在居住区13B的下方(即,轮机舱1A内)设置有用于支承居住区13B的沿船长方向FS延伸的一对侧端壁的一对支承壁301作为新设部件。各支承壁301具有随着朝向上方U而上部比下部更向船长方向FS扩展的扩大部302(参考图4)。一对支承壁301的扩大部302支承居住区13B的船头侧F及船宽方向W上的一对侧端壁。支承壁301的下部设置于第3隔板7A的台阶部72A上。除了支承壁301以外,比较例2的船舶300中的居住区13B下方的结构与比较例1的船舶200中的居住区13A下方的结构相同。
在像比较例1的船舶200的居住区13A那样居住区构成为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更短的情况下,与像本实施方式的居住区13那样居住区构成为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更长的情况相比,风压的阻力更大。并且,比较例1的居住区13A的前端壁延伸到第3隔板7A的上部隔板73A的位置,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居住区13的前端壁可以延伸到比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更靠船头侧F的第1隔板5的位置。而且,比较例1的居住区13A的船尾侧S只能延伸至机舱棚17的船头侧F的前端壁,而本实施方式的居住区13则能够朝向船尾侧S延伸至第5隔板9或船尾隔板63。由此,与比较例1相比,本实施方式的居住区的设计自由度更大。
比较例2的船舶300中的居住区13B下方的结构与比较例1的船舶200中的居住区13A下方的结构相同,因此,难以在配置于第3隔板7A的台阶部72A之上的水泵水轮机15与第3隔板7A的上部隔板73A之间的狭窄的区域配置支承壁301,即使能够配置,在空间利用方面,支承壁301的存在会约束其他结构。假设将第1泵室部位31A内的配管重新配置于其他空间并将第3隔板7A的上部隔板73A朝向船头侧F移动之后新设支承壁301,则与本实施方式的船舶100相比,比较例2的船舶300的重量会变大,轮机舱1A内的空间会变窄。而且此时,还需要在船舶300的船尾侧S配置图6中未图示的燃料箱及机舱棚。因此,轮机舱1A周边(居住区13B下方的空间)及居住区13B的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的空间的设计自由度变小,有可能会导致无法采用构成为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更长的居住区13B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船舶100中,即使居住区13不具有其两舷侧被一对轮机隔板201支承的形状,由于其被第1隔板5及一对第2隔板6支承,因此与比较例1的居住区13A同样地,也能够抑制振动。并且,由于未在轮机舱1内新设隔板,因此能够维持居住区13的下方的空间的自由度。而且,通过将燃料箱2配置在比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更靠船头侧F,无需将燃料箱配置于轮机舱1的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能够维持比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更靠船尾侧S处的轮机舱1的设计自由度。通过利用第1隔板5,无需在居住区13的下方(船底侧B)新设隔板,因此船舶重量的增大得到抑制。
本实施方式的船舶100无需设置配置于比较例1的船舶200中的一对轮机隔板201及配置于比较例2的船舶300中的支承壁301。由此,能够加大轮机舱1的设计自由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船舶100中,第1泵室部位31的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设为比比较例中的第1泵室部位31A的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更短。例如,通过将原本配置于第1泵室部位31内的配管重新配置于货舱4等中,可以在船长方向FS上缩小第1泵室部位31的长度以使其比第1泵室部位31A的长度更小。如此,通过使第1泵室部位31的船尾侧S的端部(第1隔板5)位于比第1泵室部位31A的船尾侧的端部更靠船头侧F,能够将燃料箱2的第1罐部位21配置于水泵水轮机15与第1泵室部位31之间。居住区13的船头侧F的端部在船长方向FS上能够配置到比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更靠船头侧F的第1隔板5的位置。由此,至少能够将本实施方式的居住区13的船头侧F的端部13a配置于比比较例1的居住区13A及比较例2的居住区13B的船头侧F的前端壁更向船头侧F偏移在船长方向FS上将第1泵室部位31A的长度缩小为第1泵室部位31的长度的量的位置上。
并且,居住区13被配置于第1罐部位21与第1泵室部位31之间的第1隔板5支承,并且被配置于第1罐部位21与一对第2罐部位22之间的一对第2隔板6支承。由此,即使在居住区13朝向船头侧F延伸的情况下,居住区13的船头侧F也被第1隔板5及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支承,因此能够抑制振动。并且,第1隔板5及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是用于配置燃料箱2及泵室3的任何船舶中均需要的结构,其不属于比较例2那样的新配置支承壁301的情况。因此,在居住区13的支承方面,能够抑制船舶100重量的增加。
在比较例1的船舶200中,由于在轮机舱1A的两侧设置有燃料箱2,因此机舱棚17A在上甲板10A上配置于居住区13A的船尾侧S且轮机舱1A的上方U。与此相对,就本实施方式的船舶100的机舱棚17而言,通过将燃料箱2配置于轮机舱1的船头侧F,其能够配置于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因此,与机舱棚17A相应地,能够将本实施方式的居住区13的船长方向FS上的船尾侧S的长度设为比船舶200的居住区13A更长。并且,即使在居住区13朝向船尾侧S延伸的情况下,居住区13的船尾侧S被第5隔板9及船尾隔板63支承,因此能够抑制振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船舶100能够提高居住区的设计自由度。并且,在燃料箱2的上方U,居住区13配置成能够朝向船头侧F延伸至第1隔板5的位置。即,与轮机舱1A和泵室3A相邻的结构相比,居住区13的可配置范围能够向船头侧F扩大与燃料箱2相当的量。由此,能够减少居住区13的船头侧F的配置上的限制。
并且,在船宽方向W上,居住区13可以被第1隔板5支承,除此以外,在船长方向FS上,居住区13还可以被一对第2隔板6支承。通过由第1隔板5及一对第2隔板6支承居住区13,能够抑制居住区13的振动。并且,例如,若另外新设在船长方向FS上支承居住区13的支承托架(例如,比较例2中的支承壁301),则居住区13的下方(船底侧B)的空间的自由度会下降。与此相对,通过将一对第2隔板6还用作支承部件,不仅能够抑制振动还能够维持居住区13的下方(船底侧B)的空间的自由度。而且,燃料箱2被一对第2隔板6分割成多个区段,因此,在燃料箱的某个区段发生了污染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选择未发生污染的其他区段来使用燃料。
并且,轮机舱1在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分别具有机舱棚17。因此,例如与机舱棚17设置在居住区13的船尾侧S的比较例1的结构相比,居住区13的可配置范围能够向船尾侧S扩大与机舱棚17A相当的量。由此,能够减少居住区13的船尾侧S的配置上的限制。
并且,居住区13比上部隔板73更向船头侧F延伸。即,例如与前端壁(船头侧F的端部)配置在上部隔板73的位置上的比较例1的居住区13A及比较例2的居住区13B相比,该居住区13向船头侧F扩大。通过使居住区13向船头侧F扩大,相应地,也能够进行使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变窄的设计。
通过使居住区13延伸至比轮机舱1更靠船头侧F,将其构成为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更长。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居住区13向船头侧F扩大,相应地,能够使居住区13的船宽侧(船宽方向W)的长度变窄,从而成为在船长方向FS上长的形状。由此,能够减少居住区13对风压的阻力。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只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无需所有燃料箱2均配置于泵室3的第2泵室部位32之上。多个货舱4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压载舱。一对第2隔板6也可以并非一对,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的隔板。并且,例如,一对第2隔板6也可以不将第1罐部位21和第2罐部位22隔开。此时,一对第2隔板6设置于第1隔板5与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之间,但其可以不与第1隔板5及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分别连接。
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也可以支承居住区13。居住区13的船尾侧S也可以不被第5隔板9及船尾隔板63这两者支承,只要被第5隔板9及船尾隔板63中的至少一个隔板支承即可。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尤其优选的方式,对船舶100为油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除了可以装载油以外还可以装载矿石或煤炭等固体货物(散装货物)的混装船,总之,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从船尾侧S朝向船头侧F隔着隔板排列设置有轮机舱、燃料箱、泵室、货舱的船舶。

Claims (6)

1.一种船舶,其具备:
轮机舱,配置有船舶主机;
燃料箱,储存燃料;
泵室,配置于所述轮机舱的船头侧;及
居住区,配置于所述轮机舱的上方,
所述燃料箱配置于所述轮机舱与所述泵室之间,
所述居住区被第1隔板支承,所述第1隔板在船长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燃料箱与所述泵室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中,
所述船舶还具备第2隔板,所述第2隔板在所述第1隔板的船尾侧沿所述船长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其中,
所述第2隔板在船宽方向上将所述燃料箱分隔成多个区段。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其中,
所述轮机舱在所述居住区的船宽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机舱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其中,
所述船舶还具备第3隔板,所述第3隔板配置成,在所述船头侧区划所述轮机舱,
所述第3隔板具有:
下部隔板,在船底侧沿上下方向延伸;
台阶部,从所述下部隔板的上端部朝向船头侧延伸,且在其上设置有水泵水轮机;及
上部隔板,从所述台阶部的船头侧的端部沿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居住区比所述上部隔板更向所述船头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其中,
所述居住区延伸至比所述轮机舱更靠船头侧,由此,所述居住区构成为船长方向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上的长度更长。
CN202110007440.XA 2020-01-07 2021-01-05 船舶 Pending CN1131479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0907A JP7443068B2 (ja) 2020-01-07 2020-01-07 船舶
JP2020-000907 2020-01-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7998A true CN113147998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78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7440.XA Pending CN113147998A (zh) 2020-01-07 2021-01-05 船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43068B2 (zh)
KR (1) KR20210089096A (zh)
CN (1) CN11314799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3100B (zh) * 2021-12-17 2022-09-3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振动局域化的耐压艇体的舱壁间距布置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0685U (zh) * 1984-11-20 1986-06-12
JP2007223351A (ja) * 2006-02-21 2007-09-06 Hiroshima Univ 船舶の居住区構造
KR20130117425A (ko) * 2012-04-17 2013-10-28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JP2015024808A (ja) * 2013-06-19 2015-02-05 住友重機械マリ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船舶
CN108928433A (zh) * 2017-05-18 2018-12-04 住友重机械海洋工程株式会社 船舶
CN110072770A (zh) * 2016-10-14 2019-07-30 三菱造船株式会社 船舶的居住区结构及货物运输船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74801A (en) * 1974-07-05 1977-05-25 British Petroleum Co Ships for liquid cargoes
CN101161543A (zh) 2006-10-10 2008-04-16 台湾海陆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油箱结构
JP5114690B2 (ja) 2010-04-01 2013-01-09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粒子測定装置および粒子測定方法
JP6190685B2 (ja) 2013-09-30 2017-08-30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蓋付カップ容器
JP2015110392A (ja) 2013-12-06 2015-06-18 住友重機械マリ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船舶
JP7088452B2 (ja) 2017-05-31 2022-06-21 三井E&S造船株式会社 洋上浮体構造物
JP7211851B2 (ja) 2018-02-28 2023-01-24 住友重機械マリ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船舶における対象物の支持構造
JP2019189172A (ja) 2018-04-27 2019-10-31 三井E&S造船株式会社 洋上浮体構造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0685U (zh) * 1984-11-20 1986-06-12
JP2007223351A (ja) * 2006-02-21 2007-09-06 Hiroshima Univ 船舶の居住区構造
KR20130117425A (ko) * 2012-04-17 2013-10-28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JP2015024808A (ja) * 2013-06-19 2015-02-05 住友重機械マリ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船舶
CN110072770A (zh) * 2016-10-14 2019-07-30 三菱造船株式会社 船舶的居住区结构及货物运输船
CN108928433A (zh) * 2017-05-18 2018-12-04 住友重机械海洋工程株式会社 船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43068B2 (ja) 2024-03-05
JP2021109476A (ja) 2021-08-02
KR20210089096A (ko)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63594B1 (ko) 선박
JP4382111B2 (ja) 液体貨物船の貨物ポンプ装置
CN109562818B (zh) 具有多个燃料管路的船舶
CN113147998A (zh) 船舶
CN110072770B (zh) 船舶的居住区结构及货物运输船
JP2003137168A (ja) 旅客船兼自動車航送船の機関区域構造
JP6608584B2 (ja) 船舶
EP1454824B1 (en) A method and a cabin deck arrangement in a large passenger vessel
CN113715960A (zh) 一种船舶上层建筑
CN113147999A (zh) 船舶
KR20210142530A (ko) 선박
KR20130117425A (ko) 선박
JP2019171982A (ja) 船舶
KR20180135930A (ko) 대형 배수형 선체 선박
CN116750130A (zh) 船舶
CN110546062B (zh) 船舶
KR20180127235A (ko) 선박
WO2023199859A1 (ja) 船舶
JP2831147B2 (ja) 貨油流出防止型タンカー
JP2006123814A (ja) 船舶
KR20190119289A (ko) 선박
JP2022188526A (ja) 船舶
WO2023199864A1 (ja) 船舶
JP2024017563A (ja) Lng燃料船の下部構造
JP2019166969A (ja) 船舶の構造物の歪抑制構造、及び船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