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7999A - 船舶 - Google Patents
船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47999A CN113147999A CN202110007452.2A CN202110007452A CN113147999A CN 113147999 A CN113147999 A CN 113147999A CN 202110007452 A CN202110007452 A CN 202110007452A CN 113147999 A CN113147999 A CN 1131479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ip
- disposed
- width direction
- residential area
- eng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36—Covers or casing arranged to protect plant or unit from marine environ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5/00—Superstructures, deckhouses, wheelhous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masts or spars, e.g. bowspr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9/00—Accommodation for crew or passeng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29/02—Cabins or other living spaces; 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32—Arrangements of propulsion power-unit exhaust uptakes; Funnels peculiar to vesse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理的结构的船舶。在船舶(100)中,就上甲板(10)上的位置而言,一对机舱棚(17A、17B)相对于居住区(13)配置于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此时,居住区(13)能够采用沿船长方向(FS)延伸的结构。因此,能够缩短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从而能够减少因船舶(100)的航行而产生的风压的阻力,能够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并且,机舱棚(17A、17B)及烟囱(18)具有不配置于居住区(13)的船尾侧(S)的位置关系。此时,相对于烟囱(18)的紊流边界层(FL)(参考图2)比形成于居住区(13)的船尾侧(S)的紊流边界层(参考图6)更小。因此,能够降低烟囱(18)的高度从而能够减少部件量。
Description
本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1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00906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而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船舶(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其具备:居住区,具有供船员居住的多个居室;轮机舱(轮机区域),容纳对船舶施加推力的发动机等;及机舱棚(enginecasing)。在该船舶中,居住区沿船宽方向延伸,轮机舱设置于居住区的下方,机舱棚设置于居住区的船尾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62313号公报
在此,关于上述居住区的船宽方向上的长度长的船舶而言,与居住区的船宽方向的长度短的船舶相比,基于船舶的航行而产生的风压的阻力更大。此时,期待降低因风压的阻力而损耗的燃料的成本。并且,在居住区的船尾产生紊流边界层,因此,设置于机舱棚上的烟囱延伸至比该紊流边界层更靠上方。因此,期待减少构成烟囱的部件。由此,在以往的船舶中,从减少部件量及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观点等出发,期待更加合理的结构的船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理的结构的船舶。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船舶具备:轮机舱,配置有船舶主机;居住区,配置于轮机舱的上方且设置于甲板的上侧;及机舱棚,在上端侧具有烟囱且设置于甲板的上侧,就甲板上的位置而言,一对机舱棚相对于居住区配置于船宽方向上的两侧。
在该船舶中,就甲板上的位置而言,一对机舱棚相对于居住区配置于船宽方向上的两侧。此时,居住区能够采用沿船长方向延伸的结构。因此,能够缩短居住区在船宽方向上的长度,从而能够减少因船舶的航行而产生的风压的阻力,能够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并且,机舱棚及烟囱具有不配置于居住区的船尾侧的位置关系。此时,相对于烟囱的紊流边界层比形成于居住区的船尾侧的紊流边界层更小。因此,能够降低烟囱的高度从而能够减少部件量。由此,从减少部件量及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观点等出发,能够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结构的船舶。
从居住区的上端侧沿船宽方向延伸的驾驶台侧翼可以被机舱棚支承。此时,即使缩短居住区的船宽方向上的长度导致驾驶台侧翼变长,无需另外设置复杂的支承结构也能够由机舱棚支承驾驶台侧翼。
可以在轮机舱中设置发动机、锅炉及发电机,在位于船宽方向上的一侧的机舱棚上可以设置与锅炉连接的烟囱,在位于船宽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机舱棚上可以设置与发电机连接的烟囱及与发动机连接的烟囱。此时,通过将配管结构变小的发电机配置于船宽方向上的另一侧,能够在轮机舱的该另一侧留出空间。而且,能够在该留出的空间配置发动机的大的配管结构。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合理的结构的船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船舶的整体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沿图2所示的Ⅲ-Ⅲ线剖切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居住区及机舱棚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居住区及机舱棚的位置关系的概略俯视图。
图6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7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中:1-轮机舱,13-居住区,14-船舶主机(发动机),17、17A、17B-机舱棚(enginecasing),18、18Aa、18Ab、18Ba、18Bb-烟囱,19A、19B-驾驶台侧翼,90-发电机,91-锅炉,100-船舶,FS-船长方向,W-船宽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船舶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等同的要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并且,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船舶的整体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3是沿图2所示的Ⅲ-Ⅲ线剖切的概略剖视图。另外,这里的船舶100是油轮。以下,将船舶100的船头-船尾方向记载为船长方向FS,并将船头方向记载为船头侧F,将船尾方向记载为船尾侧S。并且,以下,将船舶100的右舷-左舷方向记载为船宽方向W,将船舶100的上下方向记载为上下方向UB,并将上方记载为上方U,将下方记载为船底侧B。
在该船舶100中,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在船体110内的船尾侧S设置有轮机舱1,在比该轮机舱1更靠船头侧F,隔着第3隔板7配置有燃料箱2。并且,在船舶100中,在比轮机舱1及燃料箱2更靠船头侧F的船体110内,隔着第1隔板5及第3隔板7配置有泵室3,在比该泵室3更靠船头侧F,隔着第4隔板8配置有多个货舱4。货舱4例如是储存货物油的空间。
在船舶100中,在船体110内的船头侧F配置有船头部60,在比该船头部60更靠船尾侧S,隔着船头隔板61配置有货舱4。在船舶100中,在船体110内的船尾侧S配置有船尾部62。在比该船尾部62更靠船头侧F,隔着船尾隔板63配置有空间部64。在比该空间部64更靠船头侧F,隔着第5隔板9配置有轮机舱1。这些轮机舱1、泵室3、货舱4的顶面由上甲板10构成,底面侧由形成船体110的外壳的船底外板11和设置于该船底外板11的船体内侧的内底板12构成为双重船底结构。居住区13设置于轮机舱1的上方U且配置于上甲板10之上。
接着,参考图2及图3对船舶100的整体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在轮机舱1配置有作为主发动机的船舶主机14等设备。船舶主机14是轮机舱1内的最大的设备,其驱动产生推力的螺旋桨,而且配置于轮机舱1的船宽方向W上的大致中央,并且沿船长方向FS及上下方向UB延伸。另外,如后所述,在轮机舱1的上方U,配置有居住区13和驾驶台16(操舵室)。
燃料箱2例如在船长方向FS上配置于泵室3及货舱4与轮机舱1之间,并且沿船宽方向W及上下方向UB延伸。燃料箱2具有:第1罐部位21,在船长方向FS上配置于轮机舱1与泵室3之间;及一对第2罐部位22,在船长方向FS上不隔着泵室3而配置于轮机舱1与货舱4之间。一对第2罐部位22配置成在船宽方向W上与第1罐部位21的两侧相邻。
泵室3配置于轮机舱1的船头侧F。从船宽方向W观察时,泵室3例如呈L字状(尤其参考图2)。泵室3具有:第1泵室部位31,从上甲板10沿上下方向UB延伸;及第2泵室部位32,与第1泵室部位31的下部连续。第1泵室部位31在船长方向FS上隔着第1隔板5配置在第1罐部位21的船头侧F。第1泵室部位31的船宽方向W上的宽度比扩展到大致整个船宽方向W的第2泵室部位32的船宽方向W上的宽度小,例如,第1泵室部位31具有与燃料箱2的第1罐部位21的船宽方向W上的宽度相同的长度。第1泵室部位31在船宽方向W上配置于燃料箱2的第2罐部位22之间。
第2泵室部位32配置于第1泵室部位31的船底侧B。第2泵室部位32在上下方向UB上配置于轮机舱1的船头侧的空间及燃料箱2的船底侧B。第2泵室部位32配置于比轮机舱1内的船舶主机14更靠船头侧F。第2泵室部位32构成为,在第1泵室部位31及燃料箱2的第1罐部位21的船底侧B从第4隔板8朝向船尾侧S延伸,并且比燃料箱2更向船尾侧S延伸从而进入到轮机舱1的空间。另外,关于第2泵室部位32的更详细的说明,将在后面结合第3隔板7的结构一起叙述。
第1隔板5在船长方向FS上配置于燃料箱2的第1罐部位21与泵室3的第1泵室部位31之间。第1隔板5在上甲板10与第2泵室部位32的上表面(后述的底壁74)之间沿上下方向UB及船宽方向W延伸。第1隔板5的上端部支承居住区13。
第2隔板6在第1隔板5的船尾侧S沿船长方向FS及上下方向UB延伸。第2隔板6例如在燃料箱2内配置于第1罐部位21与第2罐部位22之间。第2隔板6在船宽方向W上将燃料箱2分隔成多个区段。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隔板6例如是配置于第1罐部位21的船宽方向W上的两端的一对隔板。一对第2隔板6在燃料箱2内沿船长方向FS延伸从而将燃料箱2分隔成第1罐部位21和一对第2罐部位22。一对第2隔板6例如为了将第1罐部位21和第2罐部位22分隔开,在第1隔板5与后述的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之间沿船长方向FS延伸配置。并且,一对第2隔板6从上甲板10沿上下方向UB延伸至第2泵室部位32的上表面(后述的底壁74)。
第3隔板7配置成,在船头侧F区划轮机舱1。第3隔板7具有:下部隔板71,在船底侧B沿上下方向UB延伸;台阶部72,从下部隔板71的上端部朝向船头侧F延伸且其上设置有水泵水轮机(pump turbine);及上部隔板73,从台阶部72的船头侧F的端部沿上下方向UB延伸。下部隔板71、台阶部72及上部隔板73沿船宽方向W延伸。轮机舱1的船头侧F通过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而与燃料箱2隔开。轮机舱1的船头侧F且船底侧B通过第3隔板7的下部隔板71及台阶部72而与泵室3的第2泵室部位32隔开。下部隔板71在船长方向FS上配置于轮机舱1的船舶主机14与泵室3的第2泵室部位32之间。
接着,对台阶部72与燃料箱2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台阶部72设置成,在比燃料箱2的各罐部位21、22更靠船尾侧S的位置沿船宽方向W扩展到该罐部位21、22的整个区域。并且,在船宽方向W上的与第1罐部位21相对应的区域中,台阶部72比上部隔板73更向船头侧F延伸并与第1隔板5的下端连结。由此,台阶部72的延长部分构成第1罐部位21的底壁74(参考图2)。并且,在船宽方向W上的与第2罐部位22相对应的区域中,台阶部72比上部隔板73更向船头侧F延伸并与第4隔板8连结。由此,台阶部72的延长部分构成第2罐部位22的底壁75(参考图2)。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泵室3的第2泵室部位32形成为遍及燃料箱2的船底侧B的几乎整个区域扩展的空间。另外,第2罐部位22的底壁75的高度位置并不受特别限定。即,在上述结构中,底壁75配置于与台阶部72及底壁74的高度相同的高度位置上,但也可以由内底板12构成底壁75。
在台阶部72的下方的泵室3的第2泵室部位32内,配置有多台泵33,并且多台泵33沿船宽方向W排列成一列。在轮机舱1内的泵33的上方U的位置(即,台阶部72之上),分别配设有用于驱动各泵33的水泵水轮机15。并且,泵33被水泵水轮机15驱动而吸入货舱4内的货物油,并将其输送到成为地面设施的连接口的上甲板10上的多支管(manifold),从而向地面设施卸货。关于泵33,也可以代替水泵水轮机15而由电动马达施加驱动力。泵33可以用作吸入货物油的货物油泵,其他一部分泵也可以用作吸入压载水的压载泵。另外,台阶部72设置于比船舶主机14的上表面更低的位置。
上部隔板73配置于比下部隔板71更靠上方U,并且配置于比下部隔板71更靠船头侧F。第1隔板5位于比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及水泵水轮机15更靠船头侧F。即,燃料箱2的第1罐部位21配置于上部隔板73与第1隔板5之间。另外,燃料箱2的第2罐部位22配置于上部隔板73与第4隔板8之间。配置于燃料箱2的第1罐部位21及第2罐部位22的船尾侧S的上部隔板73例如在船长方向FS上沿同一平面配置。
第4隔板8配置于燃料箱2的一对第2罐部位22与货舱4之间以及泵室3的第1泵室部位31与货舱4之间。设置于燃料箱2的一对第2罐部位22与货舱4之间的第4隔板8和设置于泵室3的第1泵室部位31与货舱4之间的第4隔板8例如在船长方向FS上沿同一平面配置。
第5隔板9配置成,在船尾侧S区划轮机舱1。第5隔板9配置于轮机舱1与空间部64之间。第5隔板9在船长方向FS及船宽方向W上可以按照空间部64的形状而弯曲。在空间部64的上方U,例如设置有空调装置室或仓库。另外,在船尾部62的上方U配置有设置有用于对船舶100进行操舵的操舵装置等的区段(即,舵机室)。在空间部64的舵机室的船底侧B例如可以配置用于储存舱底水、药剂或润滑油等的罐等,也可以作为用于其他用途的空间。船头部60或船尾部62可以用作压载舱,也可以作为用于其他用途的空间。第3隔板7、第4隔板8、第5隔板9、船头隔板61及船尾隔板63配置成沿船宽方向W延伸并且从船底外板11延伸至上甲板10。
并且,轮机舱1、泵室3及货舱4的船底侧B由船底外板11和内底板12构成为双重船底结构。因此,在轮机舱1的底部配置有第1船底部41。在第1船底部41可以配置用于储存舱底水、药剂或润滑油等的罐等,也可以作为用于其他用途的空间。在泵室3的底部配置有第2船底部42。第2船底部42可以用作压载舱,也可以配置其他用途的罐。在货舱4的底部配置有第3船底部43。第3船底部43可以用作压载舱,也可以作为用于其他用途的空间。
在轮机舱1的上方U设置有居住区13,在该居住区13的上侧配置有驾驶台(操舵室)16。居住区13配置于在上下方向UB上与轮机舱1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上甲板10之上。居住区13例如比轮机舱1更向船头侧F延伸从而构成为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更长。居住区13比上部隔板73更向船头侧F延伸。另外,船舶的居住区13在船头侧F仅能够延伸至轮机舱1与泵室3之间的隔板的位置。因此,居住区13为了使其在船长方向FS上尽量长,船头侧F延伸至第1隔板5。居住区13例如在船长方向FS上具有从第1隔板5至船尾隔板63为止的长度,在船宽方向W上具有一对第2隔板6之间的长度,并且俯视时呈矩形形状。居住区13例如被第1隔板5、一对第2隔板6、第5隔板9及船尾隔板63支承。通过第1隔板5、第5隔板9及船尾隔板63,居住区13的船长方向FS上的振动得到抑制。通过一对第2隔板6及第5隔板9,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振动得到抑制。
居住区13从第1隔板5的上端朝向船尾侧S延伸配置。在此,居住区13从第1隔板5的上端朝向船尾侧S设置的状态表示:在船长方向FS上,居住区13的船头侧F的端部13a配置于与第1隔板5相同的位置的状态。居住区13例如从船尾隔板63的上端朝向船头侧F延伸配置。居住区13从船尾隔板63的上端朝向船头侧F设置的状态表示:在船长方向FS上,居住区13的船尾侧S的端部13b配置于与船尾隔板63相同的位置的状态。由此,居住区13的振动会减小,在配管、配线的协调方面也有利。居住区13例如具有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更长的形状。居住区13例如在船宽方向W上延伸配置于一对第2隔板6的上端之间。居住区13设置于一对第2隔板6的上端之间的状态表示:在船宽方向W上,居住区13的两端部13c、13d配置于与一对第2隔板6相同的位置的状态(参考图3)。
接着,参考图3~图5对居住区13、机舱棚17A、17B及其相关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居住区13及机舱棚17A、17B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居住区13及机舱棚17A、17B的位置关系的概略俯视图。但是,在图5中,省略了除了居住区13及机舱棚17A、17B以外的结构物。
如图3所示,在船宽方向W上的居住区13的右舷侧R设置有机舱棚17A,在居住区13的左舷侧L设置有机舱棚17B。机舱棚17A、17B配置于与轮机舱1相对应的位置处的上甲板10的上侧(参考图2)。机舱棚17A、17B配置于比第1隔板5及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更靠船尾侧S且比第5隔板9更靠船头侧F。机舱棚17A、17B构成为轮机舱1的一部分空间,其内配置有轮机舱1内的设备和配管等。
在轮机舱1内设置有上述船舶主机14、上述水泵水轮机15、锅炉91及发电机90。水泵水轮机15以偏靠左舷侧L的状态排列配置在台阶部72之上。锅炉91向水泵水轮机15供给蒸汽以驱动该水泵水轮机15。锅炉91以比轮机舱1中的船舶主机14更偏靠左舷侧L的状态配置。由此,锅炉91配置于偏靠左舷侧L的水泵水轮机15的附近。因此,能够减小锅炉91与水泵水轮机15之间的配管距离或部件量等(与图6的比较例相比),从而能够减少流体阻力等。锅炉91的排气经由配管(未图示)从设置于机舱棚17B的上侧的烟囱18Ba、18Bb排出(参考图4及图5)。
发电机90以偏靠右舷侧R的状态排列配置在台阶部72之上。即,通过将水泵水轮机15偏靠左舷侧L配置,右舷侧R留出空间。因此,在该留出的空间配置有压载泵(未图示),并在比其高一层的位置配置有发电机90。发电机90的排气经由配管(未图示)从设置于机舱棚17A的上侧的烟囱18Ab排出(参考图4及图5)。在此,由于发电机90的气体排出量比锅炉91或水泵水轮机15的气体排出量少,因此可以将排气用配管等设为更小。轮机舱1的右舷侧R留出相对充裕的空间。因此,在轮机舱1的右舷侧R设置有排气量更多的船舶主机14的排气机构。即,船舶主机14的排气用配管92朝向轮机舱1的右舷侧R延伸。具体而言,配管92具备从船舶主机14的侧面朝向右舷侧R延伸的水平部92a和从水平部92a的前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铅垂部92b。而且,经过配管92输送过来的气体从设置于机舱棚17A的上侧的烟囱18Aa排出。
接着,参考图4及图5对上甲板10上侧的居住区13及机舱棚17A、17B的结构等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居住区13设置于上甲板10的上侧,并且设置成从该上甲板10朝向上方延伸。驾驶台16设置于居住区13的上端面中的船头侧F的端部附近。在此,驾驶台16的前端部设置于在居住区13的前端位置能够确认到船舶100周围情况的位置上。将驾驶台16的前端部的船宽方向W上的中央位置设为观测位置VP的基准位置。
在驾驶台16的船宽方向W上的右舷侧R及左舷侧L分别设置有驾驶台侧翼19A、19B。驾驶台侧翼19A从居住区13的上端侧朝向船宽方向W上的右舷侧R水平延伸。驾驶台侧翼19A延伸至比机舱棚17A更靠右舷侧R位置。驾驶台侧翼19A被机舱棚17A的上端部支承。驾驶台侧翼19B从居住区13的上端侧朝向船宽方向W上的左舷侧L水平延伸。驾驶台侧翼19B延伸至比机舱棚17B更靠左舷侧L位置。驾驶台侧翼19B被机舱棚17B的上端部支承。
在位于船宽方向W上的左舷侧L(一侧)的机舱棚17B上设置有与锅炉91连接的烟囱18Ba以及与水泵水轮机15连接的烟囱18Bb。烟囱18Ba、18Bb形成为从机舱棚17B的上表面的偏靠船尾侧S的位置朝向上方突出。上述驾驶台侧翼19B被支承在机舱棚17B的上表面的偏靠船头侧F的位置。由此,驾驶台侧翼19B配置成不与烟囱18Ba、18Bb发生干扰。
在位于船宽方向W上的右舷侧R(另一侧)的机舱棚17A上设置有与船舶主机14连接的烟囱18Aa以及与发电机90连接的烟囱18Ab。烟囱18Aa、18Ab形成为从机舱棚17A的上表面的偏靠船尾侧S的位置朝向上方突出。上述驾驶台侧翼19A被支承在机舱棚17A的上表面的偏靠船头侧F的位置。由此,驾驶台侧翼19A配置成不与烟囱18Aa、18Ab发生干扰。
接着,参考图5对各构成要件的配置进行说明。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若记载为“机舱棚17”及“烟囱18”,则表示不特别区分存在于左舷侧还是存在于右舷侧。
如图5所示,就上甲板10上的位置而言,一对机舱棚17A、17B相对于居住区13配置于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并且,就上甲板10上的位置而言,一对机舱棚17A、17B配置于从居住区13朝向船宽方向W上的外侧分开的位置。另外,“上甲板10上的位置的”位置关系是指:基于机舱棚17A、17B相对于上甲板10的根部部分(图4的“LM1”所示的部分)的形状和居住区13相对于上甲板10的根部部分(图4的“LM2”所示的部分)的形状的位置关系。在以后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说明的是上甲板10上的位置的位置关系。
一对机舱棚17A、17B相对于居住区13配置于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的状态表示:从船宽方向W观察时,居住区13的至少一部分与机舱棚17A、17B重叠的状态。为了说明该状态是怎样的状态,对居住区13设定基准线SL1、SL2。基准线SL1是通过居住区13的船头侧F的端部13a并且与船宽方向W平行地延伸的假想线。基准线SL2是通过居住区13的船尾侧S的端部13b并且与船宽方向W平行地延伸的假想线。此时,机舱棚17A、17B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基准线SL1与基准线SL2之间的区域。例如,若机舱棚17A、17B中的一个或两个的船头侧F的端部17a存在于比基准线SL2更靠船尾侧S,则表示机舱棚17A、17B中的一个或两个完全配置于居住区13的船尾侧S。若机舱棚17A、17B中的一个或两个的船尾侧S的端部17b存在于比基准线SL1更靠船头侧F,则表示机舱棚17A、17B中的一个或两个完全配置于居住区13的船头侧F。这些状态不属于相对于居住区13配置于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的状态。
在此,烟囱18延伸至比观测位置VP更高的位置。因此,需要将烟囱18配置于不妨碍观测位置VP上的观测的位置上。在此,在船舶100中,设定有以观测位置VP为基准的不能配置妨碍观测的结构物的视野范围。该视野范围如下:以驾驶台16的船宽方向W上的中心线CL1(观测位置VP的船头侧F的部分)为基准的右舷侧R的基准角度θ1及左舷侧L的基准角度θ1范围。即,烟囱18Aa、18Ab配置于以中心线CL1为基准的右舷侧R的比基准角度θ1更大的角度位置(比基准线SL3更靠船尾侧S)。烟囱18Ba、18Bb配置于以中心线CL1为基准的左舷侧L的比基准角度θ1更大的角度位置(比基准线SL4更靠船尾侧S)。基准角度θ1例如从中心线CL1左右分别设定为112.5°,但也可以按照规范适当变更。
另外,在船尾侧S也可以设定不能设置烟囱18的范围。该范围如下:以中心线CL1的观测位置VP的船尾侧S的部分为基准的右舷侧R的基准角度θ2及左舷侧L的基准角度θ2范围。即,烟囱18Aa、18Ab配置于以中心线CL1为基准的右舷侧R的比基准角度θ2更大的角度位置(比基准线SL5更靠船头侧F)。烟囱18Ba、18Bb配置于以中心线CL1为基准的左舷侧L的比基准角度θ2更大的角度位置(比基准线SL6更靠船头侧F)。考虑到与船尾侧S的其他结构物发生干扰等,基准角度θ2例如设定为15°,但也可以根据状况而适当变更。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船舶10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6及图7对比较例的船舶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7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在比较例的船舶200中,对具有与本实施方式中的船舶100相同的结构或功能的部位标注相同的数字。
如图6及图7所示,在比较例的船舶200中,居住区13的船头侧F延伸至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居住区13构成为其船长方向FS上的长度比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更短。居住区13的船头侧F及两舷侧被一对轮机隔板201及第3隔板7支承。即,在船长方向FS上,居住区13的船头侧F的前端壁配置于第3隔板7的上部隔板73的位置。在第3隔板7的台阶部72之上配置有水泵水轮机15。该水泵水轮机15并未特别偏靠哪一方设置。
在船宽方向W上,居住区13对应于配置有一对轮机隔板201之间的间隔而延伸,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一对侧端壁配置于一对轮机隔板201的位置。在居住区13的船尾侧S设置有机舱棚117。在该机舱棚117的上端设置有烟囱118。在图中,烟囱118经由配管192与船舶主机14连接。另外,在机舱棚117上还形成有其他设备的排气用烟囱。与机舱棚117同样地,锅炉91也设置于居住区13的船尾侧S。
在比较例所涉及的船舶200中,由于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变长,因此,由风压引起的阻力会变大。并且,在居住区13形成的紊流边界层FL在船尾侧S的烟囱118的位置处变大。因此,需要将烟囱118设置于较高的位置以使其在比紊流边界层FL更高的位置开口。并且,配管192从船舶主机14的侧面到烟囱118需要经过复杂且长的路径。因此,存在部件量增加的问题。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船舶100中,就上甲板10上的位置而言,一对机舱棚17A、17B相对于居住区13配置于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此时,居住区13能够采用沿船长方向FS延伸的结构。因此,能够缩短居住区13在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从而能够减少因船舶100的航行而产生的风压的阻力,能够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并且,机舱棚17A、17B及烟囱18具有不配置于居住区13的船尾侧S的位置关系。此时,相对于烟囱18的紊流边界层FL(参考图2)比形成于居住区13的船尾侧S的紊流边界层(参考图6)更小。因此,能够降低烟囱18的高度从而能够减少部件量。并且,配管92从船舶主机14的侧面弯曲后直接到达烟囱18Aa。因此,能够使配管92变得简单且变短。由此,从减少部件量及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观点等出发,能够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结构的船舶100。
另外,在此对上甲板10上的位置进行了说明。在此,考虑例如居住区13仅在上甲板10的上空的位置向船尾侧S延伸的结构。此时,可以成为如下结构:就上甲板10上的位置而言,一对机舱棚17A、17B相对于居住区13并未配置于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但是,就上甲板10上空的位置而言,一对机舱棚17A、17B相对于居住区13配置于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然而,该结构不属于“就上甲板10上的位置而言,一对机舱棚17A、17B相对于居住区13配置于船宽方向W上的两侧”的状态。
从居住区13的上端侧沿船宽方向W延伸的驾驶台侧翼19A、19B可以被机舱棚17A、17B支承。此时,即使缩短居住区13的船宽方向W上的长度导致驾驶台侧翼19A、19B变长,无需另外设置复杂的支承结构也能够由机舱棚17A、17B支承驾驶台侧翼19A、19B。
另外,可以在轮机舱1中设置船舶主机14、锅炉91及发电机90,在船宽方向W上的左舷侧L的机舱棚17B上设置与锅炉91连接的烟囱18Ba,在船宽方向W上的右舷侧的机舱棚17A上设置与发电机90连接的烟囱18Ab及与船舶主机14连接的烟囱18Aa。此时,通过将配管结构变小的发电机90配置于船宽方向W上的右舷侧,能够在轮机舱1的该右舷侧留出空间。而且,能够在该留出的空间配置船舶主机14的大的配管结构。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只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燃料箱2的结构并不只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轮机舱1和泵室3在船长方向FS上相邻也可。并且,支承居住区13的隔板的结构也并不只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尤其优选的方式,对船舶100为油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除了可以装载油以外还可以装载矿石或煤炭等固体货物(散装货物)的混装船,总之,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从船尾侧S朝向船头侧F隔着隔板排列设置有轮机舱、燃料箱、泵室、货舱的船舶。
Claims (3)
1.一种船舶,其具备:
轮机舱,配置有船舶主机;
居住区,配置于所述轮机舱的上方且设置于甲板的上侧;及
机舱棚,在上端侧具有烟囱且设置于所述甲板的上侧,
就所述甲板上的位置而言,一对所述机舱棚相对于居住区配置于船宽方向上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中,
从所述居住区的上端侧沿所述船宽方向延伸的驾驶台侧翼被所述机舱棚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其中,
在所述轮机舱中设置有发动机、锅炉及发电机,
在位于所述船宽方向上的一侧的所述机舱棚上设置有与所述锅炉连接的所述烟囱,
在位于所述船宽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所述机舱棚上设置有与所述发电机连接的所述烟囱及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所述烟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00906A JP7297690B2 (ja) | 2020-01-07 | 2020-01-07 | 船舶 |
JP2020-000906 | 2020-01-0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47999A true CN113147999A (zh) | 2021-07-23 |
Family
ID=76878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07452.2A Pending CN113147999A (zh) | 2020-01-07 | 2021-01-05 | 船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297690B2 (zh) |
KR (1) | KR20210089095A (zh) |
CN (1) | CN113147999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56331B2 (ja) | 2021-06-30 | 2024-09-26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車載装置 |
JP7540046B1 (ja) | 2023-06-28 | 2024-08-26 | 株式会社新来島どっく | 船舶の居住区支持構造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835918Y1 (zh) * | 1969-12-03 | 1973-10-27 | ||
JPS6190685U (zh) * | 1984-11-20 | 1986-06-12 | ||
DE102004060266A1 (de) * | 2004-12-15 | 2006-07-06 | Imawis Maritime Wirtschafts- Und Schiffbauforschung Gmbh | Deckshaus |
KR20130117425A (ko) * | 2012-04-17 | 2013-10-28 |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 선박 |
CN103723265A (zh) * | 2012-10-15 | 2014-04-16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改进艉视范围的上排烟全回转拖船 |
CN104203741A (zh) * | 2012-03-21 | 2014-12-10 | 今治造船株式会社 | 船舶 |
JP2015024808A (ja) * | 2013-06-19 | 2015-02-05 | 住友重機械マリ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船舶 |
JP6002813B1 (ja) * | 2015-05-29 | 2016-10-05 | 株式会社大島造船所 | 船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112892U (zh) * | 1975-03-08 | 1976-09-13 | ||
JPS63131895U (zh) * | 1987-02-23 | 1988-08-29 | ||
JP4237666B2 (ja) * | 2004-04-23 | 2009-03-11 | 住友重機械マリ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船舶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ケーシング |
JP4835918B2 (ja) | 2005-11-04 | 2011-12-14 |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 杭と柱の接合構造および接合工法 |
JP3175981U (ja) * | 2012-03-22 | 2012-06-07 | 株式会社新来島どっく | 船舶における煙突構造 |
US9089806B2 (en) * | 2012-10-01 | 2015-07-28 | Advanced Cleanup Technologies, Inc. | Exhaust gas diverter and collection system for ocean going vessels |
JP6190685B2 (ja) | 2013-09-30 | 2017-08-30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蓋付カップ容器 |
JP6820179B2 (ja) * | 2016-10-14 | 2021-01-27 | 三菱造船株式会社 | 船舶の居住区構造及び貨物運搬船 |
-
2020
- 2020-01-07 JP JP2020000906A patent/JP7297690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1-05 CN CN202110007452.2A patent/CN113147999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1-06 KR KR1020210001178A patent/KR20210089095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835918Y1 (zh) * | 1969-12-03 | 1973-10-27 | ||
JPS6190685U (zh) * | 1984-11-20 | 1986-06-12 | ||
DE102004060266A1 (de) * | 2004-12-15 | 2006-07-06 | Imawis Maritime Wirtschafts- Und Schiffbauforschung Gmbh | Deckshaus |
CN104203741A (zh) * | 2012-03-21 | 2014-12-10 | 今治造船株式会社 | 船舶 |
KR20130117425A (ko) * | 2012-04-17 | 2013-10-28 |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 선박 |
CN103723265A (zh) * | 2012-10-15 | 2014-04-16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改进艉视范围的上排烟全回转拖船 |
JP2015024808A (ja) * | 2013-06-19 | 2015-02-05 | 住友重機械マリ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船舶 |
JP6002813B1 (ja) * | 2015-05-29 | 2016-10-05 | 株式会社大島造船所 | 船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297690B2 (ja) | 2023-06-26 |
JP2021109475A (ja) | 2021-08-02 |
KR20210089095A (ko) | 2021-07-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0256354B2 (en) | Trimaran vehicle deck arrangement | |
EP2868569B1 (en) | Ship | |
CN113147999A (zh) | 船舶 | |
JP2016222110A (ja) | 船舶 | |
EP2088075A1 (en) | Piping structure for oil tanker | |
CN109562818B (zh) | 具有多个燃料管路的船舶 | |
JP6617380B2 (ja) | 船舶の機関室構造 | |
JP6608584B2 (ja) | 船舶 | |
JP3125225U (ja) | 船舶における清水関連設備 | |
JP2018149920A (ja) | 船舶 | |
CN113147998A (zh) | 船舶 | |
JP2011057081A (ja) | 二層甲板貨物船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 |
JP2021123119A (ja) | 船舶 | |
CN109476367B (zh) | 船舶的航行方法及船舶 | |
CN209096995U (zh) | 一种用于小型船舶的动力驱动系统 | |
JP2022014381A (ja) | 船舶 | |
JP2006123814A (ja) | 船舶 | |
CN116729545B (zh) | 一种原油船的储油系统 | |
WO2023199859A1 (ja) | 船舶 | |
WO2023112598A1 (ja) | 液化ガス運搬船 | |
JP5148834B2 (ja) | オープンバルカー型貨物船 | |
CN114940242A (zh) | 一种双岛式集装箱船 | |
CN116750130A (zh) | 船舶 | |
CN118613421A (zh) | 船舶 | |
JP2021059184A (ja) | 船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