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6955A - 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及其注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及其注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6955A
CN113146955A CN202110407758.7A CN202110407758A CN113146955A CN 113146955 A CN113146955 A CN 113146955A CN 202110407758 A CN202110407758 A CN 202110407758A CN 113146955 A CN113146955 A CN 113146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injection molding
fixedly connected
cavity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77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4077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69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6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695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及其注塑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套设有转套,所述旋转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旋转杆上套设有滑套。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模具,多个模具等距离设置在外罩内,并由角度电机带动转动一定的角度,电动推杆自由端下降,能够同时进行注塑和下料的操作,这样两个流程同时进行,而当模具从注塑工位移动至下料工位时,在移动的中途,受到弧形下压条的作用,其上、下模套内部的压缩后能够进行冷却操作,使得内部产品能够快速的成型,而移动至下料工位时,在下推杆的作用下,能够快速的自动下料。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及其注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及其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现有的注塑模具在加工时,一般经过注塑、冷却成型再经过下料的过程完成一系列操作,现有的注塑模具在注塑时,一次对一个模具注塑,再将注塑模具冷却一定的时间,再进行脱模处理,这样冷却时,需要注塑端停机等待,这样会十分的消耗时间,另外下料时也需要人工手动参与,非常的麻烦。
发明人针对上述的现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套设有转套,所述旋转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旋转杆上套设有滑套,所述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套的顶部,所述滑套的左侧固定连接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底部螺纹连接有下推杆,所述滑套右侧固定连接有载板,所述载板右侧固定连接有注塑装置,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角度电机,所述角度电机的输出端个固定连接有齿盘,所述转套内腔的下方套设有内齿环,所述内齿环与所述齿盘啮合,所述支撑柱上固定套设有外罩,所述转套侧表面上方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内套设有上模套,所述转套侧表面的下方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底部与所述第一滑块的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模套,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出板。
优选的,所述上模套的顶部开设有注塑口内套设有注塑嘴,所述上模套和下模套之间设置有模腔,所述上模套顶部固定连接有斜插杆,所述斜插杆的下端开设有八字形槽,所述八字形槽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所述下模套右侧固定连接有竖条,所述竖条上穿插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套,所述外螺纹套螺纹连接有嵌入杆,所述嵌入杆套设在下模套右侧开设的嵌入槽内,所述嵌入杆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斜插杆匹配的斜槽,所述第一杆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帽,所述第一杆体上位于限位帽的左侧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下模套的模腔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下模套的模腔套设有塑形芯,所述塑形芯上开设有胶囊槽,所述第二杆体套设在所述胶囊槽内,所述塑形芯设置有空心腔,所述空心腔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挂扣,所述挂扣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空心腔内设置有绕线轮,所述拉绳搭接在所述弧形杆上,且所述塑形芯设置有与所述斜插杆相匹配的斜槽,所述拉绳的左端固定连接右拉杆,所述拉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搭接在所述塑形芯的左侧,所述空心腔内套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设在所述拉杆上,所述拉杆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环的右侧,所述第一安装架顶部规定连接有下压台,所述下压台贯穿所述弧形架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顶出板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的顶端贯穿所述下模套上开设的顶出槽并与所述模腔内壁平齐,所述顶出板顶部的左侧贯穿有限位杆体,所述限位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杆体上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限位杆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插接在所述下模套的底部,所述嵌入杆与所述塑形芯的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所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外罩包括筒状套,所述筒状套内壁的顶部前侧开设有弧形下压条,所述筒状套内壁底部的左侧开设有出料槽。
在脱模的过程中,下推杆的底端与下压台的顶部接触后,下压台向下推动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滑块在滑槽的滑杆上向下移动,第一滑块首先通过第一压缩弹簧挤压第二滑块,此时下模套和顶出板逐渐向下移动,第二滑块向下挤压第二压缩弹簧,当第二滑块移动至滑槽最下方时,下模套在顶出杆上下向下移动,而斜插杆首先与嵌入杆上的斜槽脱离,此时,脱离斜插杆的限制后的嵌入杆在回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第一杆体向右侧移动,此时嵌入杆从嵌入槽内脱离,此时嵌入杆和所述塑形芯上的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啮合转动,使得第二半齿轮带动塑形芯上的胶囊槽在限位杆上转动,此时塑性芯的左端向上翘起,而此时,斜插杆再次与塑形芯上的斜槽脱离,脱离的过程中,拉绳与弧形杆脱离接触,而在复位弹簧的弹性释放下,复位弹簧将拉杆向左侧拉动,这样一来,拉杆能够在密封环内带动顶块向左侧移动,拉杆使顶块将塑形芯上成型的塑形件顶出,在此过程,为了脱模的快速个顺利,下模套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脱离后,下模套在顶出杆上向下滑动,顶出杆顶端延伸至模腔内,此时顶出杆继续将模腔的塑形品向上顶起,这样塑形芯快速的翘起更高的角度,进而是脱料操作更加的快速。
而完成下料的操作后,下推杆的底端与下压台的顶部脱离接触,在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滑杆内被向上顶升,此时挤压弹簧在压缩后复位,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均向上移动,此时下模套靠近上模套,斜插杆的底端从塑性芯内斜槽插入时,斜插杆上的八字形槽经过拉绳所在的位置,拉绳进入八字形槽后,在八字形槽的聚集下,拉绳进入线槽内,并与弧形杆接触,斜插杆将拉绳顶动,拉绳带动拉杆向右侧移动,使得顶块与塑形芯的左侧搭接,塑形芯逐渐进入模腔内,斜插杆的底端进入嵌入杆上的斜槽内时,嵌入杆在斜插杆的作用下,嵌入杆进入嵌入槽内,此时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啮合,使得塑形芯呈现水平的状态,进而上模套与下模套合模。
优选的,所述上模套内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套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通过多个顶起弹簧与所述活动腔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下压杆和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上模套的下方,所述活动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套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套设在其上方的密封圈与所述冷却腔内壁接触,所述活动板底部通过两个回拉弹簧与所述冷却腔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腔此不开设有出液槽,所述上模套靠近所述模腔处开设有螺旋水路,所述出液槽与所述螺旋水路连通,所述注塑嘴套设在所述横板顶部,且注塑嘴的底端的注塑管插进所述上模套上开设的供料槽内,所述冷却腔内灌装有冷却液。
在完成注塑后,角度电机转动一定的度数,使得注塑工位的模具从弧形下压条的下方经过,此时注塑嘴与弧形下压条弧形面接触,在弧形面的作用下,注塑嘴向下移动,这样,注塑嘴按压横板,横板向下带动下压杆,下压杆带动活动板在冷却腔内向下移动,活动板上的密封圈向下压缩冷却液,此时冷却液从出液槽进入螺旋水路内,从而能够对上模套内的模腔进行冷却操作,而当注塑嘴与弧形下压条弧形面脱离接触后,在多个顶起弹簧和回拉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横板向上移动,活动板上的密封圈向上回抽冷却液。
优选的,所述下模套顶部的开设有两个气压腔,所述气压腔内腔的上方套设有限位环套,所述气压腔内套设有滑塞,所述滑塞的底部通过压力弹簧与所述气压腔内壁的底部弹性连接,所述下模套的模腔与所述气压腔之间设置有油压腔,所述油压腔内套设有压缩块,所述油压腔内灌装有冷却有冷却油,所述油压腔与所述气压腔通过气管连通,所述下模套模腔的下方开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内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套设有隔离气囊,所述冷却槽没且位于隔离气囊上灌装有热交换液,所述油压腔通过进油管与所述冷却槽内腔连通。
在完成注塑后,插杆在注塑嘴的下移时向下移动,插杆与滑塞的顶部接触,滑塞在气压腔内向下移动,并压缩内部的气体,此时内部的气体向压缩块上方移动,气体聚集在油压腔内,从而使得压缩块向下挤压冷却油,冷却油注入冷却槽内,这样冷却槽内的隔离气囊向上鼓起,隔离气囊使得上方热交换液移动至模腔的下方,进而能够快速的对内部的产品进行降温。
在完成降温后,上模套与下模套分离,此时在压力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滑塞在气压腔内被顶起,此时气压腔下方的空气被滑塞回吸,这样压缩块向上移动,进而冷却油回收进油压腔内,热交换液液位下降。
优选的,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的注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注塑的过程中,首先启动两个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向下移动时,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带动滑套向下移动,此时,载板和下推杆向下移动,载板上的注塑装置右侧的注塑嘴接触后进行注塑,而此时下推杆将左侧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以及弧形架彼此分离开来,实现脱模,电动推杆自由端上升,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以及弧形架恢复原来的状态,角度电机转动一定的度数,使得下一个注塑嘴移动至注塑装置的正下方,与其在一条直线的另一个模具到达下推杆的正下方,如此往复的操作,进而实现连续注塑连续脱模的操作;
第二步,在脱模的过程中,下推杆的底端与下压台的顶部接触后,下压台向下推动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滑块在滑槽的滑杆上向下移动,第一滑块首先通过第一压缩弹簧挤压第二滑块,此时下模套和顶出板逐渐向下移动,第二滑块向下挤压第二压缩弹簧,当第二滑块移动至滑槽最下方时,下模套在顶出杆上下向下移动,而斜插杆首先与嵌入杆上的斜槽脱离,此时,脱离斜插杆的限制后的嵌入杆在回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第一杆体向右侧移动,此时嵌入杆从嵌入槽内脱离,此时嵌入杆和所述塑形芯上的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啮合转动,使得第二半齿轮带动塑形芯上的胶囊槽在限位杆上转动,此时塑性芯的左端向上翘起,而此时,斜插杆再次与塑形芯上的斜槽脱离,脱离的过程中,拉绳与弧形杆脱离接触,而在复位弹簧的弹性释放下,复位弹簧将拉杆向左侧拉动,这样一来,拉杆能够在密封环内带动顶块向左侧移动,拉杆使顶块将塑形芯上成型的塑形件顶出,在此过程,为了脱模的快速个顺利,下模套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脱离后,下模套在顶出杆上向下滑动,顶出杆顶端延伸至模腔内,此时顶出杆继续将模腔的塑形品向上顶起,这样塑形芯快速的翘起更高的角度,进而是脱料操作更加的快速;
第三步;而完成下料的操作后,下推杆的底端与下压台的顶部脱离接触,在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滑杆内被向上顶升,此时挤压弹簧在压缩后复位,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均向上移动,此时下模套靠近上模套,斜插杆的底端从塑性芯内斜槽插入时,斜插杆上的八字形槽经过拉绳所在的位置,拉绳进入八字形槽后,在八字形槽的聚集下,拉绳进入线槽内,并与弧形杆接触,斜插杆将拉绳顶动,拉绳带动拉杆向右侧移动,使得顶块与塑形芯的左侧搭接,塑形芯逐渐进入模腔内,斜插杆的底端进入嵌入杆上的斜槽内时,嵌入杆在斜插杆的作用下,嵌入杆进入嵌入槽内,此时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啮合,使得塑形芯呈现水平的状态,进而上模套与下模套合模;
第四步;在完成注塑后,角度电机转动一定的度数,使得注塑工位的模具从弧形下压条的下方经过,此时注塑嘴与弧形下压条弧形面接触,在弧形面的作用下,注塑嘴向下移动,这样,注塑嘴按压横板,横板向下带动下压杆,下压杆带动活动板在冷却腔内向下移动,活动板上的密封圈向下压缩冷却液,此时冷却液从出液槽进入螺旋水路内,从而能够对上模套内的模腔进行冷却操作,而当注塑嘴与弧形下压条弧形面脱离接触后,在多个顶起弹簧和回拉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横板向上移动,活动板上的密封圈向上回抽冷却液;
第五步;在完成注塑后,插杆在注塑嘴的下移时向下移动,插杆与滑塞的顶部接触,滑塞在气压腔内向下移动,并压缩内部的气体,此时内部的气体向压缩块上方移动,气体聚集在油压腔内,从而使得压缩块向下挤压冷却油,冷却油注入冷却槽内,这样冷却槽内的隔离气囊向上鼓起,隔离气囊使得上方热交换液移动至模腔的下方,进而能够快速的对内部的产品进行降温。在完成降温后,上模套与下模套分离,此时在压力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滑塞在气压腔内被顶起,此时气压腔下方的空气被滑塞回吸,这样压缩块向上移动,进而冷却油回收进油压腔内,热交换液液位下降。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模具,多个模具等距离设置在外罩内,并由角度电机带动转动一定的角度,电动推杆自由端下降的过程中,能够同时进行注塑和下料的操作,这样两个流程同时进行,而当模具从注塑工位移动至下料工位时,在移动的中途,受到弧形下压条的作用,其上、下模套内部的压缩后能够进行冷却操作,使得内部产品能够快速的成型,而移动至下料工位时,在下推杆的作用下,能够快速的自动下料。
2、在注塑的过程中,首先启动两个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向下移动时,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带动滑套向下移动,此时,载板和下推杆向下移动,载板上的注塑装置右侧的注塑嘴接触后进行注塑,而此时下推杆将左侧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以及弧形架彼此分离开来,实现脱模,电动推杆自由端上升,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以及弧形架恢复原来的状态,角度电机转动一定的度数,使得下一个注塑嘴移动至注塑装置的正下方,与其在一条直线的另一个模具到达下推杆的正下方,如此往复的操作,进而实现连续注塑连续脱模的操作。
3、在脱模的过程中,下推杆的底端与下压台的顶部接触后,下压台向下推动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滑块在滑槽的滑杆上向下移动,第一滑块首先通过第一压缩弹簧挤压第二滑块,此时下模套和顶出板逐渐向下移动,第二滑块向下挤压第二压缩弹簧,当第二滑块移动至滑槽最下方时,下模套在顶出杆上下向下移动,而斜插杆首先与嵌入杆上的斜槽脱离,此时,脱离斜插杆的限制后的嵌入杆在回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第一杆体向右侧移动,此时嵌入杆从嵌入槽内脱离,此时嵌入杆和所述塑形芯上的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啮合转动,使得第二半齿轮带动塑形芯上的胶囊槽在限位杆上转动,此时塑性芯的左端向上翘起,而此时,斜插杆再次与塑形芯上的斜槽脱离,脱离的过程中,拉绳与弧形杆脱离接触,而在复位弹簧的弹性释放下,复位弹簧将拉杆向左侧拉动,这样一来,拉杆能够在密封环内带动顶块向左侧移动,拉杆使顶块将塑形芯上成型的塑形件顶出,在此过程,为了脱模的快速个顺利,下模套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脱离后,下模套在顶出杆上向下滑动,顶出杆顶端延伸至模腔内,此时顶出杆继续将模腔的塑形品向上顶起,这样塑形芯快速的翘起更高的角度,进而是脱料操作更加的快速。
4、完成下料的操作后,下推杆的底端与下压台的顶部脱离接触,在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滑杆内被向上顶升,此时挤压弹簧在压缩后复位,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均向上移动,此时下模套靠近上模套,斜插杆的底端从塑性芯内斜槽插入时,斜插杆上的八字形槽经过拉绳所在的位置,拉绳进入八字形槽后,在八字形槽的聚集下,拉绳进入线槽内,并与弧形杆接触,斜插杆将拉绳顶动,拉绳带动拉杆向右侧移动,使得顶块与塑形芯的左侧搭接,塑形芯逐渐进入模腔内,斜插杆的底端进入嵌入杆上的斜槽内时,嵌入杆在斜插杆的作用下,嵌入杆进入嵌入槽内,此时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啮合,使得塑形芯呈现水平的状态,进而上模套与下模套合模。
5、注塑嘴向下移动,这样,注塑嘴按压横板,横板向下带动下压杆,下压杆带动活动板在冷却腔内向下移动,活动板上的密封圈向下压缩冷却液,此时冷却液从出液槽进入螺旋水路内,从而能够对上模套内的模腔进行冷却操作,同时,插杆在注塑嘴的下移时向下移动,插杆与滑塞的顶部接触,滑塞在气压腔内向下移动,并压缩内部的气体,此时内部的气体向压缩块上方移动,气体聚集在油压腔内,从而使得压缩块向下挤压冷却油,冷却油注入冷却槽内,这样冷却槽内的隔离气囊向上鼓起,隔离气囊使得上方热交换液移动至模腔的下方,进而能够快速的对内部的产品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正面视图;
图2为本发明外罩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上、下模套正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上、下模套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外罩仰视图剖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转套、4旋转杆、5内齿环、6角度电机、7齿盘、8外罩、801筒状套、802弧形下压条、9电动推杆、10滑套、11螺纹块、12下推杆、13载板、14注塑装置、15出料槽、16上模套、17弧形架、18注塑嘴、19下模套、20滑槽、21滑杆、22第一滑块、23第二滑块、24第一压缩弹簧、25第二压缩弹簧、26第二安装架、27第一安装架、28顶出板、29螺纹杆、30顶出杆、31限位杆体、32限位板、33挤压弹簧、34安装杆、35模腔、36竖条、37第一杆体、38限位帽、39回位弹簧、40外螺纹套、41斜插杆、42八字形槽、43线槽、44弧形杆、45第二杆体、46塑形芯、47胶囊槽、48空心腔、49绕线轮、50挂扣、51拉绳、52嵌入杆、53顶出槽、54第二半齿轮、55第一半齿轮、56密封环、57复位弹簧、58顶块、59下压台、60活动腔、61横板、62下压杆、63连接杆、64插杆、65冷却腔、66活动板、67密封圈、68回拉弹簧、69出液槽、70螺旋水路、71顶起弹簧、72注塑管、73供料槽、74气压腔、75滑塞、76限位环套、77压力弹簧、78、79油压腔、80冷却油、81进油管、82冷却槽、83固定环、84热交换液、85隔离气囊、86压缩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4,旋转杆4上套设有转套3,旋转杆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9,旋转杆4上套设有滑套10,电动推杆9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滑套10的顶部,滑套10的左侧固定连接螺纹块11,螺纹块11底部螺纹连接有下推杆12,滑套10右侧固定连接有载板13,载板13右侧固定连接有注塑装置14,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角度电机6,角度电机6的输出端个固定连接有齿盘7,转套3内腔的下方套设有内齿环5,内齿环5与齿盘7啮合,支撑柱2上固定套设有外罩8,转套3侧表面上方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弧形架17,弧形架17内套设有上模套16,转套3侧表面的下方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内固定连接有滑杆21,滑杆21上套设有第一滑块22和第二滑块23,第一滑块23底部与第一滑块22的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25第一压缩弹簧24,第一滑块22和第二滑块23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27和第二安装架26,第一安装架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模套19,第二安装架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出板28。
上模套16的顶部开设有注塑口内套设有注塑嘴18,上模套16和下模套19之间设置有模腔35,上模套16顶部固定连接有斜插杆41,斜插杆41的下端开设有八字形槽42,八字形槽42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线槽43,线槽4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44,下模套19右侧固定连接有竖条36,竖条36上穿插有第一杆体37,第一杆体3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套40,外螺纹套40螺纹连接有嵌入杆52,嵌入杆52套设在下模套19右侧开设的嵌入槽内,嵌入杆52顶部开设有与斜插杆41匹配的斜槽,第一杆体3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帽38,第一杆体37上位于限位帽38的左侧套设有回位弹簧39,下模套19的模腔35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体45,下模套19的模腔35套设有塑形芯46,塑形芯46上开设有胶囊槽47,第二杆体45套设在胶囊槽47内,塑形芯46设置有空心腔48,空心腔48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挂扣50,挂扣50上固定连接有拉绳51,空心腔48内设置有绕线轮49,拉绳51搭接在弧形杆44上,且塑形芯46设置有与斜插杆41相匹配的斜槽,拉绳51的左端固定连接右拉杆,拉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顶块58,顶块58搭接在塑形芯46的左侧,空心腔48内套设有密封环56,密封环56套设在拉杆上,拉杆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7,复位弹簧5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环56的右侧,第一安装架27顶部规定连接有下压台59,下压台59贯穿弧形架17且延伸至其上方,顶出板28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9,螺纹杆29上固定连接有顶出杆30,顶出杆30的顶端贯穿下模套19上开设的顶出槽53并与模腔35内壁平齐,顶出板28顶部的左侧贯穿有限位杆体31,限位杆体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2,限位杆体31上套设有挤压弹簧33,限位杆体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34,安装杆34插接在下模套19的底部,嵌入杆52与塑形芯46的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啮合。
外罩8包括筒状套801,筒状套801内壁的顶部前侧开设有弧形下压条802,筒状套801内壁底部的左侧开设有出料槽15。
在脱模的过程中,下推杆12的底端与下压台59的顶部接触后,下压台59向下推动第一安装架27,第一安装架27上的第一滑块22在滑槽20的滑杆21上向下移动,第一滑块22首先通过第一压缩弹簧24挤压第二滑块23,此时下模套19和顶出板28逐渐向下移动,第二滑块23向下挤压第二压缩弹簧25,当第二滑块23移动至滑槽20最下方时,下模套19在顶出杆30上下向下移动,而斜插杆41首先与嵌入杆52上的斜槽脱离,此时,脱离斜插杆41的限制后的嵌入杆52在回位弹簧39的弹性作用下,第一杆体37向右侧移动,此时嵌入杆52从嵌入槽内脱离,此时嵌入杆52和塑形芯46上的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啮合转动,使得第二半齿轮54带动塑形芯46上的胶囊槽47在限位杆45上转动,此时塑性芯46的左端向上翘起,而此时,斜插杆41再次与塑形芯46上的斜槽脱离,脱离的过程中,拉绳51与弧形杆44脱离接触,而在复位弹簧57的弹性释放下,复位弹簧57将拉杆向左侧拉动,这样一来,拉杆能够在密封环56内带动顶块58向左侧移动,拉杆使顶块58将塑形芯46上成型的塑形件顶出,在此过程,为了脱模的快速个顺利,下模套19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脱离后,下模套19在顶出杆30上向下滑动,顶出杆30顶端延伸至模腔35内,此时顶出杆30继续将模腔35的塑形品向上顶起,这样塑形芯46快速的翘起更高的角度,进而是脱料操作更加的快速。
而完成下料的操作后,下推杆12的底端与下压台59的顶部脱离接触,在第一压缩弹簧24和第二压缩弹簧25的弹性作用下,第一滑块22和第二滑块23在滑杆21内被向上顶升,此时挤压弹簧33在压缩后复位,第一安装架27和第二安装架26均向上移动,此时下模套19靠近上模套16,斜插杆41的底端从塑性芯46内斜槽插入时,斜插杆41上的八字形槽42经过拉绳51所在的位置,拉绳51进入八字形槽42后,在八字形槽42的聚集下,拉绳51进入线槽43内,并与弧形杆44接触,斜插杆41将拉绳51顶动,拉绳51带动拉杆向右侧移动,使得顶块58与塑形芯46的左侧搭接,塑形芯46逐渐进入模腔35内,斜插杆41的底端进入嵌入杆52上的斜槽内时,嵌入杆52在斜插杆41的作用下,嵌入杆52进入嵌入槽内,此时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啮合,使得塑形芯46呈现水平的状态,进而上模套16与下模套19合模。
上模套16内设置有活动腔60,活动腔60内套设有横板61,横板61的底部通过多个顶起弹簧71与活动腔60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横板60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下压杆62和两个连接杆63,连接杆6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杆64,插杆64的底端延伸至上模套17的下方,活动腔60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冷却腔65,冷却腔65内套设有活动板66,活动板66通过套设在其上方的密封圈67与冷却腔65内壁接触,活动板66底部通过两个回拉弹簧68与冷却腔6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冷却腔65此不开设有出液槽69,上模套16靠近模腔35处开设有螺旋水路70,出液槽69与螺旋水路70连通,注塑嘴18套设在横板61顶部,且注塑嘴18的底端的注塑管72插进上模套16上开设的供料槽73内,冷却腔65内灌装有冷却液。
在完成注塑后,角度电机6转动一定的度数,使得注塑工位的模具从弧形下压条802的下方经过,此时注塑嘴18与弧形下压条802弧形面接触,在弧形面的作用下,注塑嘴18向下移动,这样,注塑嘴18按压横板61,横板61向下带动下压杆62,下压杆62带动活动板66在冷却腔65内向下移动,活动板66上的密封圈67向下压缩冷却液,此时冷却液从出液槽69进入螺旋水路70内,从而能够对上模套16内的模腔35进行冷却操作,而当注塑嘴18与弧形下压条802弧形面脱离接触后,在多个顶起弹簧71和回拉弹簧68的弹性作用下,横板60向上移动,活动板66上的密封圈67向上回抽冷却液。
下模套19顶部的开设有两个气压腔74,气压腔74内腔的上方套设有限位环套76,气压腔74内套设有滑塞75,滑塞75的底部通过压力弹簧77与气压腔74内壁的底部弹性连接,下模套19的模腔35与气压腔74之间设置有油压腔79,油压腔79内套设有压缩块86,油压腔79内灌装有冷却有冷却油80,油压腔79与气压腔74通过气管78连通,下模套19模腔35的下方开设有冷却槽82,冷却槽82内套设有固定环83,固定环83内套设有隔离气囊85,冷却槽82没且位于隔离气囊85上灌装有热交换液84,油压腔79通过进油管81与冷却槽82内腔连通。
在完成注塑后,插杆64在注塑嘴18的下移时向下移动,插杆64与滑塞75的顶部接触,滑塞75在气压腔74内向下移动,并压缩内部的气体,此时内部的气体向压缩块86上方移动,气体聚集在油压腔79内,从而使得压缩块86向下挤压冷却油80,冷却油80注入冷却槽82内,这样冷却槽82内的隔离气囊85向上鼓起,隔离气囊85使得上方热交换液84移动至模腔35的下方,进而能够快速的对内部的产品进行降温。
在完成降温后,上模套16与下模套19分离,此时在压力弹簧77的弹性作用下,滑塞75在气压腔74内被顶起,此时气压腔74下方的空气被滑塞75回吸,这样压缩块86向上移动,进而冷却油80回收进油压腔79内,热交换液84液位下降。
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的注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注塑的过程中,首先启动两个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自由端向下移动时,电动推杆9的自由端带动滑套10向下移动,此时,载板13和下推杆12向下移动,载板13上的注塑装置14右侧的注塑嘴18接触后进行注塑,而此时下推杆12将左侧的第一安装架27和第二安装架26以及弧形架17彼此分离开来,实现脱模,电动推杆9自由端上升,第一安装架27和第二安装架26以及弧形架17恢复原来的状态,角度电机6转动一定的度数,使得下一个注塑嘴18移动至注塑装置14的正下方,与其在一条直线的另一个模具到达下推杆12的正下方,如此往复的操作,进而实现连续注塑连续脱模的操作;
第二步,在脱模的过程中,下推杆12的底端与下压台59的顶部接触后,下压台59向下推动第一安装架27,第一安装架27上的第一滑块22在滑槽20的滑杆21上向下移动,第一滑块22首先通过第一压缩弹簧24挤压第二滑块23,此时下模套19和顶出板28逐渐向下移动,第二滑块23向下挤压第二压缩弹簧25,当第二滑块23移动至滑槽20最下方时,下模套19在顶出杆30上下向下移动,而斜插杆41首先与嵌入杆52上的斜槽脱离,此时,脱离斜插杆41的限制后的嵌入杆52在回位弹簧39的弹性作用下,第一杆体37向右侧移动,此时嵌入杆52从嵌入槽内脱离,此时嵌入杆52和塑形芯46上的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啮合转动,使得第二半齿轮54带动塑形芯46上的胶囊槽47在限位杆45上转动,此时塑性芯46的左端向上翘起,而此时,斜插杆41再次与塑形芯46上的斜槽脱离,脱离的过程中,拉绳51与弧形杆44脱离接触,而在复位弹簧57的弹性释放下,复位弹簧57将拉杆向左侧拉动,这样一来,拉杆能够在密封环56内带动顶块58向左侧移动,拉杆使顶块58将塑形芯46上成型的塑形件顶出,在此过程,为了脱模的快速个顺利,下模套19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脱离后,下模套19在顶出杆30上向下滑动,顶出杆30顶端延伸至模腔35内,此时顶出杆30继续将模腔35的塑形品向上顶起,这样塑形芯46快速的翘起更高的角度,进而是脱料操作更加的快速;
第三步;而完成下料的操作后,下推杆12的底端与下压台59的顶部脱离接触,在第一压缩弹簧24和第二压缩弹簧25的弹性作用下,第一滑块22和第二滑块23在滑杆21内被向上顶升,此时挤压弹簧33在压缩后复位,第一安装架27和第二安装架26均向上移动,此时下模套19靠近上模套16,斜插杆41的底端从塑性芯46内斜槽插入时,斜插杆41上的八字形槽42经过拉绳51所在的位置,拉绳51进入八字形槽42后,在八字形槽42的聚集下,拉绳51进入线槽43内,并与弧形杆44接触,斜插杆41将拉绳51顶动,拉绳51带动拉杆向右侧移动,使得顶块58与塑形芯46的左侧搭接,塑形芯46逐渐进入模腔35内,斜插杆41的底端进入嵌入杆52上的斜槽内时,嵌入杆52在斜插杆41的作用下,嵌入杆52进入嵌入槽内,此时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啮合,使得塑形芯46呈现水平的状态,进而上模套16与下模套19合模;
第四步;在完成注塑后,角度电机6转动一定的度数,使得注塑工位的模具从弧形下压条802的下方经过,此时注塑嘴18与弧形下压条802弧形面接触,在弧形面的作用下,注塑嘴18向下移动,这样,注塑嘴18按压横板61,横板61向下带动下压杆62,下压杆62带动活动板66在冷却腔65内向下移动,活动板66上的密封圈67向下压缩冷却液,此时冷却液从出液槽69进入螺旋水路70内,从而能够对上模套16内的模腔35进行冷却操作,而当注塑嘴18与弧形下压条802弧形面脱离接触后,在多个顶起弹簧71和回拉弹簧68的弹性作用下,横板60向上移动,活动板66上的密封圈67向上回抽冷却液;
第五步;在完成注塑后,插杆64在注塑嘴18的下移时向下移动,插杆64与滑塞75的顶部接触,滑塞75在气压腔74内向下移动,并压缩内部的气体,此时内部的气体向压缩块86上方移动,气体聚集在油压腔79内,从而使得压缩块86向下挤压冷却油80,冷却油80注入冷却槽82内,这样冷却槽82内的隔离气囊85向上鼓起,隔离气囊85使得上方热交换液84移动至模腔35的下方,进而能够快速的对内部的产品进行降温。在完成降温后,上模套16与下模套19分离,此时在压力弹簧77的弹性作用下,滑塞75在气压腔74内被顶起,此时气压腔74下方的空气被滑塞75回吸,这样压缩块86向上移动,进而冷却油80回收进油压腔79内,热交换液84液位下降。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4),所述旋转杆(4)上套设有转套(3),所述旋转杆(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9),所述旋转杆(4)上套设有滑套(10),所述电动推杆(9)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套(10)的顶部,所述滑套(10)的左侧固定连接螺纹块(11),所述螺纹块(11)底部螺纹连接有下推杆(12),所述滑套(10)右侧固定连接有载板(13),所述载板(13)右侧固定连接有注塑装置(14),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角度电机(6),所述角度电机(6)的输出端个固定连接有齿盘(7),所述转套(3)内腔的下方套设有内齿环(5),所述内齿环(5)与所述齿盘(7)啮合,所述支撑柱(2)上固定套设有外罩(8),所述转套(3)侧表面上方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弧形架(17),所述弧形架(17)内套设有上模套(16),所述转套(3)侧表面的下方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内固定连接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上套设有第一滑块(22)和第二滑块(23),所述第一滑块(23)底部与所述第一滑块(22)的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25)第一压缩弹簧(24),所述第一滑块(22)和第二滑块(23)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27)和第二安装架(26),所述第一安装架(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模套(19),所述第二安装架(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出板(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套(16)的顶部开设有注塑口内套设有注塑嘴(18),所述上模套(16)和下模套(19)之间设置有模腔(35),所述上模套(16)顶部固定连接有斜插杆(41),所述斜插杆(41)的下端开设有八字形槽(42),所述八字形槽(42)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线槽(43),所述线槽(4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44),所述下模套(19)右侧固定连接有竖条(36),所述竖条(36)上穿插有第一杆体(37),所述第一杆体(3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套(40),所述外螺纹套(40)螺纹连接有嵌入杆(52),所述嵌入杆(52)套设在下模套(19)右侧开设的嵌入槽内,所述嵌入杆(52)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斜插杆(41)匹配的斜槽,所述第一杆体(3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帽(38),所述第一杆体(37)上位于限位帽(38)的左侧套设有回位弹簧(39),所述下模套(19)的模腔(35)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体(45),所述下模套(19)的模腔(35)套设有塑形芯(46),所述塑形芯(46)上开设有胶囊槽(47),所述第二杆体(45)套设在所述胶囊槽(47)内,所述塑形芯(46)设置有空心腔(48),所述空心腔(48)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挂扣(50),所述挂扣(50)上固定连接有拉绳(51),所述空心腔(48)内设置有绕线轮(49),所述拉绳(51)搭接在所述弧形杆(44)上,且所述塑形芯(46)设置有与所述斜插杆(41)相匹配的斜槽,所述拉绳(51)的左端固定连接右拉杆,所述拉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顶块(58),所述顶块(58)搭接在所述塑形芯(46)的左侧,所述空心腔(48)内套设有密封环(56),所述密封环(56)套设在所述拉杆上,所述拉杆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7),所述复位弹簧(5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环(56)的右侧,所述第一安装架(27)顶部规定连接有下压台(59),所述下压台(59)贯穿所述弧形架(17)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顶出板(28)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9),所述螺纹杆(29)上固定连接有顶出杆(30),所述顶出杆(30)的顶端贯穿所述下模套(19)上开设的顶出槽(53)并与所述模腔(35)内壁平齐,所述顶出板(28)顶部的左侧贯穿有限位杆体(31),所述限位杆体(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2),所述限位杆体(31)上套设有挤压弹簧(33),所述限位杆体(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34),所述安装杆(34)插接在所述下模套(19)的底部,所述嵌入杆(52)与所述塑形芯(46)的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所述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8)包括筒状套(801),所述筒状套(801)内壁的顶部前侧开设有弧形下压条(802),所述筒状套(801)内壁底部的左侧开设有出料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套(16)内设置有活动腔(60),所述活动腔(60)内套设有横板(61),所述横板(61)的底部通过多个顶起弹簧(71)与所述活动腔(60)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60)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下压杆(62)和两个连接杆(63),所述连接杆(6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杆(64),所述插杆(64)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上模套(17)的下方,所述活动腔(60)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冷却腔(65),所述冷却腔(65)内套设有活动板(66),所述活动板(66)通过套设在其上方的密封圈(67)与所述冷却腔(65)内壁接触,所述活动板(66)底部通过两个回拉弹簧(68)与所述冷却腔(6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腔(65)此不开设有出液槽(69),所述上模套(16)靠近所述模腔(35)处开设有螺旋水路(70),所述出液槽(69)与所述螺旋水路(70)连通,所述注塑嘴(18)套设在所述横板(61)顶部,且注塑嘴(18)的底端的注塑管(72)插进所述上模套(16)上开设的供料槽(73)内,所述冷却腔(65)内灌装有冷却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套(19)顶部的开设有两个气压腔(74),所述气压腔(74)内腔的上方套设有限位环套(76),所述气压腔(74)内套设有滑塞(75),所述滑塞(75)的底部通过压力弹簧(77)与所述气压腔(74)内壁的底部弹性连接,所述下模套(19)的模腔(35)与所述气压腔(74)之间设置有油压腔(79),所述油压腔(79)内套设有压缩块(86),所述油压腔(79)内灌装有冷却有冷却油(80),所述油压腔(79)与所述气压腔(74)通过气管(78)连通,所述下模套(19)模腔(35)的下方开设有冷却槽(82),所述冷却槽(82)内套设有固定环(83),所述固定环(83)内套设有隔离气囊(85),所述冷却槽(82)没且位于隔离气囊(85)上灌装有热交换液(84),所述油压腔(79)通过进油管(81)与所述冷却槽(82)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注塑的过程中,首先启动两个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自由端向下移动时,电动推杆(9)的自由端带动滑套(10)向下移动,此时,载板(13)和下推杆(12)向下移动,载板(13)上的注塑装置(14)右侧的注塑嘴(18)接触后进行注塑,而此时下推杆(12)将左侧的第一安装架(27)和第二安装架(26)以及弧形架(17)彼此分离开来,实现脱模,电动推杆(9)自由端上升,第一安装架(27)和第二安装架(26)以及弧形架(17)恢复原来的状态,角度电机(6)转动一定的度数,使得下一个注塑嘴(18)移动至注塑装置(14)的正下方,与其在一条直线的另一个模具到达下推杆(12)的正下方,如此往复的操作,进而实现连续注塑连续脱模的操作;
第二步,在脱模的过程中,下推杆(12)的底端与下压台(59)的顶部接触后,下压台(59)向下推动第一安装架(27),第一安装架(27)上的第一滑块(22)在滑槽(20)的滑杆(21)上向下移动,第一滑块(22)首先通过第一压缩弹簧(24)挤压第二滑块(23),此时下模套(19)和顶出板(28)逐渐向下移动,第二滑块(23)向下挤压第二压缩弹簧(25),当第二滑块(23)移动至滑槽(20)最下方时,下模套(19)在顶出杆(30)上下向下移动,而斜插杆(41)首先与嵌入杆(52)上的斜槽脱离,此时,脱离斜插杆(41)的限制后的嵌入杆(52)在回位弹簧(39)的弹性作用下,第一杆体(37)向右侧移动,此时嵌入杆(52)从嵌入槽内脱离,此时嵌入杆(52)和所述塑形芯(46)上的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啮合转动,使得第二半齿轮(54)带动塑形芯(46)上的胶囊槽(47)在限位杆(45)上转动,此时塑性芯(46)的左端向上翘起,而此时,斜插杆(41)再次与塑形芯(46)上的斜槽脱离,脱离的过程中,拉绳(51)与弧形杆(44)脱离接触,而在复位弹簧(57)的弹性释放下,复位弹簧(57)将拉杆向左侧拉动,这样一来,拉杆能够在密封环(56)内带动顶块(58)向左侧移动,拉杆使顶块(58)将塑形芯(46)上成型的塑形件顶出,在此过程,为了脱模的快速个顺利,下模套(19)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脱离后,下模套(19)在顶出杆(30)上向下滑动,顶出杆(30)顶端延伸至模腔(35)内,此时顶出杆(30)继续将模腔(35)的塑形品向上顶起,这样塑形芯(46)快速的翘起更高的角度,进而是脱料操作更加的快速;
第三步;而完成下料的操作后,下推杆(12)的底端与下压台(59)的顶部脱离接触,在第一压缩弹簧(24)和第二压缩弹簧(25)的弹性作用下,第一滑块(22)和第二滑块(23)在滑杆(21)内被向上顶升,此时挤压弹簧(33)在压缩后复位,第一安装架(27)和第二安装架(26)均向上移动,此时下模套(19)靠近上模套(16),斜插杆(41)的底端从塑性芯(46)内斜槽插入时,斜插杆(41)上的八字形槽(42)经过拉绳(51)所在的位置,拉绳(51)进入八字形槽(42)后,在八字形槽(42)的聚集下,拉绳(51)进入线槽(43)内,并与弧形杆(44)接触,斜插杆(41)将拉绳(51)顶动,拉绳(51)带动拉杆向右侧移动,使得顶块(58)与塑形芯(46)的左侧搭接,塑形芯(46)逐渐进入模腔(35)内,斜插杆(41)的底端进入嵌入杆(52)上的斜槽内时,嵌入杆(52)在斜插杆(41)的作用下,嵌入杆(52)进入嵌入槽内,此时第一半齿轮(55)和第二半齿轮(54)啮合,使得塑形芯(46)呈现水平的状态,进而上模套(16)与下模套(19)合模;
第四步;在完成注塑后,角度电机(6)转动一定的度数,使得注塑工位的模具从弧形下压条(802)的下方经过,此时注塑嘴(18)与弧形下压条(802)弧形面接触,在弧形面的作用下,注塑嘴(18)向下移动,这样,注塑嘴(18)按压横板(61),横板(61)向下带动下压杆(62),下压杆(62)带动活动板(66)在冷却腔(65)内向下移动,活动板(66)上的密封圈(67)向下压缩冷却液,此时冷却液从出液槽(69)进入螺旋水路(70)内,从而能够对上模套(16)内的模腔(35)进行冷却操作,而当注塑嘴(18)与弧形下压条(802)弧形面脱离接触后,在多个顶起弹簧(71)和回拉弹簧(68)的弹性作用下,横板(60)向上移动,活动板(66)上的密封圈(67)向上回抽冷却液;
第五步;在完成注塑后,插杆(64)在注塑嘴(18)的下移时向下移动,插杆(64)与滑塞(75)的顶部接触,滑塞(75)在气压腔(74)内向下移动,并压缩内部的气体,此时内部的气体向压缩块(86)上方移动,气体聚集在油压腔(79)内,从而使得压缩块(86)向下挤压冷却油(80),冷却油(80)注入冷却槽(82)内,这样冷却槽(82)内的隔离气囊(85)向上鼓起,隔离气囊(85)使得上方热交换液(84)移动至模腔(35)的下方,进而能够快速的对内部的产品进行降温。在完成降温后,上模套(16)与下模套(19)分离,此时在压力弹簧(77)的弹性作用下,滑塞(75)在气压腔(74)内被顶起,此时气压腔(74)下方的空气被滑塞(75)回吸,这样压缩块(86)向上移动,进而冷却油(80)回收进油压腔(79)内,热交换液(84)液位下降。
CN202110407758.7A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及其注塑方法 Withdrawn CN1131469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7758.7A CN113146955A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及其注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7758.7A CN113146955A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及其注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6955A true CN113146955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68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7758.7A Withdrawn CN113146955A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及其注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695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9010A (zh) * 2021-12-24 2022-04-22 福建新永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加热冷却一体多工位注塑设备及其注塑方法
CN114523636A (zh) * 2022-01-30 2022-05-24 江苏立德家居园艺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花盆的注射成型设备
CN114851480A (zh) * 2022-05-17 2022-08-05 青岛佳晟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卸且应用灵活的中空板挤塑模具
CN116653248A (zh) * 2023-07-13 2023-08-29 深圳市鑫玖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
CN116872458A (zh) * 2023-07-24 2023-10-13 广东晟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9010A (zh) * 2021-12-24 2022-04-22 福建新永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加热冷却一体多工位注塑设备及其注塑方法
CN114379010B (zh) * 2021-12-24 2023-09-05 福建新永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加热冷却一体多工位注塑设备及其注塑方法
CN114523636A (zh) * 2022-01-30 2022-05-24 江苏立德家居园艺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花盆的注射成型设备
CN114523636B (zh) * 2022-01-30 2022-12-13 江苏立德家居园艺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花盆的注射成型设备
CN114851480A (zh) * 2022-05-17 2022-08-05 青岛佳晟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卸且应用灵活的中空板挤塑模具
CN116653248A (zh) * 2023-07-13 2023-08-29 深圳市鑫玖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
CN116872458A (zh) * 2023-07-24 2023-10-13 广东晟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46955A (zh) 一种基于速冷的连续注塑系统及其注塑方法
CN105904677B (zh) 一种改进型球头防尘罩类模具
CN219311886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8314697U (zh) 一种塑胶模具超前顶出机构
CN106903865B (zh) 一种热水袋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热水袋的生产方法
CN114523632B (zh) 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CN216914699U (zh) 一种可预防顶出开裂的精密注塑模具
CN113334660B (zh) 一种聚氨酯鞋底的制造设备
CN115383985A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内螺纹旋升盖注塑模具
CN209903799U (zh) 一种玩具车轮注塑模具
CN213618131U (zh) 一种洗衣机轴承座成型模具结构
CN218535589U (zh) 一种可自动脱模的机油瓶吹塑模具
CN112356393A (zh) 一种防脱落注塑模具
CN220198380U (zh) 一种快速顶出的注塑模具
CN11696824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硅胶防水拴成型装置
CN214687678U (zh) 一种洗衣机外壳塑胶模具
CN106182638B (zh) 一种塑料垃圾桶模具桶盖抽芯机构及其抽芯方法
CN215434776U (zh) 一种橡胶工具箱制造用模具
CN212422048U (zh) 一种塑胶外壳模具内包布装置
CN220841287U (zh) 一种注塑杯脱模装置的顶料结构
CN220681519U (zh) 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
CN216373201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结构且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20946478U (zh) 一种电视机外壳生产用模具
CN117962247B (zh)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
CN219405282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塑胶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