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9693A -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9693A
CN113119693A CN202110513498.1A CN202110513498A CN113119693A CN 113119693 A CN113119693 A CN 113119693A CN 202110513498 A CN202110513498 A CN 202110513498A CN 113119693 A CN113119693 A CN 113119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horizontal
rod
vertical
ru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34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9693B (zh
Inventor
戴宝勇
张瑜
朱明亮
胡少波
岑开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iwei Automob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iwei Automob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iwei Automob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iwei Automob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34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96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9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9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9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9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竖直叶片、水平叶片、连杆和用于驱动竖直叶片和水平叶片拨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供气流通过的流道,所述水平叶片和所述竖直叶片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竖直叶片有多片并间隔转动安装于流道内,所述竖直叶片至少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朝一侧延伸设置有拨动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拨动杆转动连接并关联全部的所述竖直叶片一起运动。本申请具有连杆不会阻碍出风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出风口是汽车重要的内饰件之一,一般布置于汽车驾驶室舱内或乘坐位斜上方位置,当需要调节汽车内温度时,可开启空调进行制冷或制热,风就从汽车空调出风口吹出。
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通常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横向叶片和竖向叶片,竖向叶片用于进行水平方向的风向调节,横向叶片用于进行竖直方向的风向调节,其中竖向叶片有多片并间隔设置,壳体内安装有连杆把所有竖向叶片关联,实现竖向叶片之间的连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在壳体内安装连杆的方式不利于出风,连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空气的通过。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连杆对汽车空调出风口出风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包括壳体、竖直叶片、水平叶片、连杆和用于驱动竖直叶片和水平叶片拨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供气流通过的流道,所述水平叶片和所述竖直叶片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竖直叶片有多片并间隔转动安装于流道内,所述竖直叶片至少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朝一侧延伸设置有拨动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拨动杆转动连接并关联全部的所述竖直叶片一起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作为空调出风口组件的骨架,供其他各部件安装,然后再整体安装,更加方便,水平叶片对流道内流过的气流进行竖直方向的导向,实现竖直方向上的风向调节,竖直叶片对流道内流过的气流进行水平方向的导向,实现水平方向上的风向调节,连杆设置于壳体外,竖直叶片一端贯穿壳体并设置拨动杆,通过连杆关联全部的拨动杆,实现全部竖直叶片的连动,方便水平风向的调节,连杆位于流道外,不影响流道内气流的流动,保持气流流动顺畅,流出的风更加均匀。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手动操作组件,所述手动操作组件包括操作杆和操作块,所述操作杆水平安装于所述流道的出风口,所述操作块滑移安装于所述操作杆,所述操作块朝所述竖直叶片方向延伸设置有操作凸起,所述操作凸起有两个,两个所述操作凸起之间形成有操作空间,至少一块所述竖直叶片靠近所述操作块的一侧开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内竖向安装有旋叶杆,所述旋叶杆位于所述操作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杆安装于壳体内,供操作块滑移安装,在至少一块竖直叶片上开设操作槽,开设操作槽的竖直叶片作为原动件,在操作块作用下转动,进而带动全部的竖直叶片一起运动,其中操作槽的作用是使得竖直叶片不会阻碍操作块的滑移运动,然后通过操作块上的操作凸起推动操作槽内的旋叶杆,通过旋叶杆带动竖直叶片转动。
可选的,所述手动操作组件还包括原动杆和从动杆,所述操作凸起与所述操作槽的槽底间隔设置,所述操作杆转动安装于所述流道的出风口,且所述操作杆一端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原动杆一端安装于所述操作杆贯穿所述壳体的一端并随所述操作杆旋转而摆动,所述水平叶片一端贯穿所述壳体,所述从动杆一端安装于所述水平叶片贯穿所述壳体的一端并可带动所述水平叶片旋转,所述原动杆和所述从动杆上分别设置有连动柱和连动槽,所述连动柱滑移安装于所述连动槽,所述原动杆的摆动带动所述从动杆摆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凸起与操作槽的槽底间隔设置,使得操作块可以顺畅的带动操作杆旋转,不容易受到竖直叶片的阻碍,操作杆的旋转可以带动原动杆摆动,原动件的摆动可以带动从动杆摆动,通过从动杆的摆动带动水平叶片旋转,实现水平叶片的调节,使得操作块不但可以调节竖直叶片,也能调节水平叶片,调节方便。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动操作组件,所述电动操作组件包括水平叶片电控组件,所述水平叶片电控组件包括水平电机、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水平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转动,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安装于所述水平叶片贯穿所述壳体的一端并可带动所述水平叶片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操作组件用于电操控气流的调节,通过水平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旋转,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二皮带轮旋转,第二皮带轮带动水平叶片旋转,实现竖直风向的电控调节,同时第二皮带轮仍然可以旋转,使得手动控制水平叶片的旋转与电控互不影响。
可选的,所述水平叶片电控组件还包括间歇轮和间歇轴,所述间歇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间歇轮同轴固定于所述间歇轴两端,所述间歇轮背离所述第一皮带轮的端面开设有间歇槽,所述间歇槽的槽壁凸出设置有间歇块,所述水平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间歇杆,所述间歇杆沿所述水平电机输出轴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水平电机输出轴的轴线位于所述间歇轮的轴线正上方且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水平电机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的间歇带动,由于水平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位于间歇轮轴线的正上方,使得位于最上方的间歇块与水平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的间距最小,使得电机的输出轴每旋转一圈,可以带动一个间歇块运动,间接实现水平叶片的多档调节,调节的更加精细。
可选的,所述电动操作组件包括竖直叶片电控组件,所述竖直叶片电控组件包括竖直电机和齿条,所述连杆上设置有电控杆,所述电控杆有两根并间隔设置,所述齿条沿所述连杆长度方向滑移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齿条朝向所述连杆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电控拨杆,所述电控拨杆位于两根所述电控杆之间并相互平行,所述竖直电机驱动所述齿条滑移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竖直电机带动齿条做往复移动,齿条带动电控拨杆沿连杆长度方向拨动,通过电控拨杆拨动连杆上的电控杆,实现连杆的运动,最终拨动竖直叶片,实现水平风向的调节。
可选的,所述竖直叶片电控组件还包括间歇齿轮,所述间歇齿轮安装于所述竖直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间歇齿轮的外壁设置有带动所述齿条运动的拨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歇齿轮通过拨齿拨动齿条运动,间接实现竖直叶片的多档调节,调节的更加精细,同时竖直叶片的手动调节和电控调节可以互不干涉。
可选的,所述水平叶片包括主叶、上副叶和下副叶,所述上副叶和所述下副叶分设所述主叶的上下,所述主叶与所述上副叶之间形成上流道,所述主叶和所述下副叶之间形成有下流道,所述主叶抵接所述流道上侧壁时,所述下副叶抵接所述流道下侧壁,所述主叶抵接所述流道下侧壁时,所述上副叶抵接所述流道上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叶和上副叶形成上流道,主叶和下副叶形成下流道,从而通过水平叶片分出两条流道,通过水平叶片的旋转,实现流道的转换,对流入的气流进行导向,实现气流的分流,同时倾斜方向的主叶板对气流有较好的导流作用,减少对气流的阻碍,保持气流流出时的动力,同时在气流直吹时,主叶保持水平,此时可以充分利用壳体内的流道,保持气流的全方位流出。
可选的,所述流道的进气口包括平流段和外扩段,所述平流段的上下腔壁为水平面,所述外扩段的上下腔壁为圆弧面且高度沿所述流道中气体流道方向逐渐扩大,所述上副叶和所述下副叶相背的侧壁为圆弧面且朝相向的方向内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流段供气流流入,外扩段供水平叶片安装,使得水平叶片可以上下旋转不受壳体的阻碍,同时水平叶片通过上副叶或下副叶与外扩段内壁抵接,实现气流的控制,保障气流在上流道或下流道内流动,上副叶和下副叶相背的侧壁为圆弧面且朝相向的方向内凹,当主叶抵接平流段的上壁时,下副叶背离主叶的侧壁可以对流入下副叶下方的气流进行旋转导向,使气流旋转加速,推动气流流回下流道,当主叶抵接平流段的下壁时,上副叶背离主叶的侧壁可以对流入上副叶上方的气流进行旋转导向,使气流旋转加速,推动气流流回上流道。
可选的,所述竖直叶片靠近所述水平叶片的一侧或所述水平叶片靠近所述竖直叶片的区域开设有摆动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量减少竖直叶片与水平叶片的间距的同时,使得竖直叶片与水平叶片不会相互阻碍旋转,一方面,降低流道的长度,提高空间利用,另一方面,由于上流道和下流道在竖直叶片位置不完全隔开,通过降低流动长度,保持竖直风向调节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壳体作为空调出风口组件的骨架,供其他各部件安装,然后再整体安装,更加方便,水平叶片对流道内流过的气流进行竖直方向的导向,实现竖直方向上的风向调节,竖直叶片对流道内流过的气流进行水平方向的导向,实现水平方向上的风向调节,连杆设置于壳体外,竖直叶片一端贯穿壳体并设置拨动杆,通过连杆关联全部的拨动杆,实现全部竖直叶片的连动,方便水平风向的调节,连杆位于流道外,不影响流道内气流的流动,保持气流流动顺畅,流出的风更加均匀;
2.操作杆安装于壳体内,供操作块滑移安装,在至少一块竖直叶片上开设操作槽,开设操作槽的竖直叶片作为原动件,在操作块作用下转动,进而带动全部的竖直叶片一起运动,其中操作槽的作用是使得竖直叶片不会阻碍操作块的滑移运动,然后通过操作块上的操作凸起推动操作槽内的旋叶杆,通过旋叶杆带动竖直叶片转动,操作凸起与操作槽的槽底间隔设置,使得操作块可以顺畅的带动操作杆旋转,不容易受到竖直叶片的阻碍,操作杆的旋转可以带动原动杆摆动,原动件的摆动可以带动从动杆摆动,通过从动杆的摆动带动水平叶片旋转,实现水平叶片的调节,使得操作块不但可以调节竖直叶片,也能调节水平叶片,调节方便;
3.通过主叶和上副叶形成上流道,主叶和下副叶形成下流道,从而通过水平叶片分出两条流道,通过水平叶片的旋转,实现流道的转换,对流入的气流进行导向,实现气流的分流,同时倾斜方向的主叶板对气流有较好的导流作用,减少对气流的阻碍,保持气流流出时的动力,同时在气流直吹时,主叶保持水平,此时可以充分利用壳体内的流道,保持气流的全方位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水平叶片与竖直调节部的安装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水平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竖直叶片与水平调节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手动操作组件与操控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手动操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竖直叶片电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水平电机与间歇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流道;12、竖直调节部;121、平流段;122、外扩段;123、转轴孔;124、插装孔;13、水平调节部;131、下转孔;132、上转孔;14、操控部;2、竖直叶片;21、上转柱;22、下转柱;23、拨动杆;24、关联柱;25、摆动缺口;26、操作槽;27、平台板;28、旋叶杆;3、水平叶片;31、主叶;32、上副叶;33、下副叶;34、连接板;341、转轴;342、旋转柱;343、旋孔;344、卡扣孔;35、支撑板;36、水平插杆;361、卡块;37、上流道;38、下流道;4、连杆;41、连动孔;51、操作杆;52、操作块;521、操作凸起;522、操作空间;523、拨块;53、原动杆;531、连动槽;54、从动杆;541、连动柱;55、转动连接件;551、操作杆插孔;552、方柱;7、装饰面板;8、水平叶片电控组件;81、水平电机;82、第一皮带轮;83、第二皮带轮;84、间歇轮;841、间歇槽;842、间歇块;85、间歇轴;86、安装座;87、轴承;88、间歇杆;9、竖直叶片电控组件;91、竖直电机;92、齿条;93、间歇齿轮;931、拨齿;94、电控杆;95、电控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包括壳体1、竖直叶片2、水平叶片3、连杆4和用于驱动竖直叶片2和水平叶片3拨动的驱动组件,壳体1内有供气流通过的流道11,从气流流入一端到流出一端依次包括可以相互分离的竖直调节部12、水平调节部13和操控部14。
参照图2和图3,竖直调节部12供水平叶片3安装,竖直调节部12远离水平调节部13的开口一端到靠近水平调节部13的开口一端依次设为平流段121和外扩段122,平流段121为进气口,且平流段121的腔内高度低于外扩段122的腔内高度,同时平流段121的上下腔壁为水平面,外扩段122的上下腔壁为圆弧面且间距随着远离平流段121的方向逐渐扩大。
参照图4,水平叶片3包括主叶31、上副叶32、下副叶33、连接板34、支撑板35和水平插杆36,上副叶32和下副叶33分设主叶31的上下,主叶31与上副叶32之间形成上流道37,主叶31和下副叶33之间形成有下流道38,上副叶32和下副叶33相背的侧壁为圆弧面且朝相向的方向内凹,连接板34有两块,两块连接板34竖向设置且分设主叶31长度方向的两端,主叶31与连接板34中部一体设置,上副叶32长度方向的两端与两块连接板34的上侧一一对应一体设置,下副叶33长度方向的两端与两块连接板34的下侧一一对应一体设置,支撑板35竖向一体设置于主叶31的两个板面上,且支撑板35远离主叶31的一侧与上副叶32或下副叶33一体设置,其中上流道37和下流道38内设置的支撑板35数量可以均为三个。
参照图3和图4,一块连接板34背离主叶31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转轴341,另一块连接板34上一体设置有与转轴341同轴的旋转柱342,旋转柱342两端均凸出连接板34,且旋转柱342进入主叶31的一端直径较小并凸出主叶31厚度方向的两板面,同时旋转柱342上同轴开设有旋孔343,竖直调节部12宽度方向相向的内侧壁分别开设有同轴的转轴孔123和插装孔124,转轴341安装于转轴孔123内,旋孔343与插装孔124同轴,水平插杆36为阶梯柱,水平插杆36直径较小的外壁一体设置有卡块361,旋孔343的内壁开设有贯穿的卡扣孔344,水平插杆36直径较小的一端穿过插装孔124并插入旋孔343内,相应的卡块361卡入卡扣孔344内,实现水平叶片3与竖直调节部12之间的转动连接。
当主叶31抵接平流段121的上腔壁时,下副叶33抵接外扩段122的下腔壁,当主叶31抵接平流段121的下腔壁时,上副叶32抵接外扩段122的上腔壁。
参照图5,水平调节部13供竖直叶片2转动安装,水平调节部13下腔壁开设有贯穿的下转孔131,水平调节部13上腔壁开设有上转孔132,且上转孔132靠近竖直调节部12的一侧开槽,使得上转孔132有一个宽度小于上转孔132孔径的开口,竖直叶片2上侧一体设置有上转柱21,竖直叶片2下侧一体设置有下转柱22,下转柱22转动卡装于下转孔131内,上转柱21卡入上转孔132,实现竖直叶片2与水平调节部13之间的转动连接,安装时先插入下转柱22,再卡入上转柱21,安装更加方便,同时竖直叶片2有多个并沿水平调节部13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相应的上转孔132和下转孔131也开设有同样的数量。
参照图2和图5,上转柱21朝远离操控部14的方向延伸设置有拨动杆23,拨动杆23远离上转柱21的一端上竖向一体设置有关联柱24,连杆4上竖向开设有连动孔41,连动孔41的数量与连接柱一致,关联柱24一一对应穿设于连动孔41内且关联柱24顶部设置有翻边限制关联柱24脱离连动孔41,实现连杆4与拨动杆23之间的转动连接,并关联全部的竖直叶片2一起运动。
参照图2和图5,竖直叶片2靠近水平叶片3的一侧或主叶31靠近竖直叶片2的一侧开设有圆弧形的摆动缺口25,摆动缺口25的数量与竖直叶片2的数量一致,摆动缺口25可以全部开设于竖直叶片2的中部,摆动缺口25也可以全部开设于主叶31上,摆动缺口25也可以按各种排列部分开设于水平叶片3部分开设于主叶31上。
参照图6和图7,驱动组件包括手动操作组件和电动操作组件,手动操作组件用于手动操控水平叶片3和竖直叶片2的拨动,手动操作组件包括操作杆51、操作块52、原动杆53和从动杆54,操控部14供操作杆51安装,操作杆51的横截面为椭圆,操作杆51水平设置且两端均通过一个转动连接件55与操控部14宽度方向相向的侧壁转动连接,转动连接件55一端设置有翻边并卡装于操控部14,转动连接件55另一端位于操控部14内并开设有供操作杆51插装的操作杆插孔551。
参照图2和图6,操作块52开孔,操作杆51滑移穿设于操作块52上开设的孔内,操作块52朝竖直叶片2方向延伸设置有操作凸起521,操作凸起521有两个,两个操作凸起521之间形成有操作空间522,至少一块竖直叶片2靠近操作块52的一侧开设有操作槽26,本实施例中操作槽26开设于位于中间的竖直叶片2上,操作槽26的上下槽壁朝一侧延伸设置有平台板27,两个平台板27之间与平台板27一体设置有旋叶杆28,旋叶杆28竖向设置并位于操作空间522内,操作凸起521与操作槽26的槽底间隔设置,实现操作块52滑移拨动旋叶杆28的同时,不影响操作块52随操作杆51绕轴线旋转,操作块52远离操作凸起521的一侧延伸设置有拨块523,方便对操作块52进行控制。
参照图2和图7,两个转动连接件55中与水平插杆36位于同侧的转动连接件55贯穿操控部14的一端延伸设置有截面为方形的方柱552,原动杆53一端与方柱552卡装固定而随操作杆51一起转动,原动件另一端朝水平插杆36方向延伸设置,从动杆54一端与水平插杆36一体固定,原动杆53和从动杆54上分别设置有连动柱541和连动槽531,连动柱541滑移安装于连动槽531,原动杆53的摆动带动从动杆54摆动,本实例中连动柱541一体设置于从动杆54,连动槽531开设于原动杆53并沿原动杆53长度方向开设。
其中水平调节部13嵌装于操控部14内,操控部14上下开槽,使得水平调节部13在嵌入操控部14内时,上转柱21和下转柱22也能方便的安装。
参照图1和图2,操控部14远离水平调节部13的一侧安装有装饰面板7,通过装饰面板7遮盖连杆4、原动杆53和从动杆54等部件。
参照图1和图2,电动操作组件包括水平叶片电控组件8和竖直叶片电控组件9,本实施例中的水平叶片电控组件8和竖直叶片电控组件9均采用伺服电机,水平叶片电控组件8的输出轴与水平插杆36键连接,实现水平叶片3的电控转动,一个竖直叶片2的下转柱22向下延伸并开设键槽,竖直叶片电控组件9与开设键槽的下转柱22通过联轴器连接,从而通过竖直叶片电控组件9带动竖直叶片2旋转。
实施例2
参照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电动操作组件结构不同,电动操作组件包括用于带动水平叶片3旋转的水平叶片电控组件8和带动竖直叶片2旋转的竖直叶片电控组件9,竖直叶片电控组件9包括竖直电机91、齿条92和间歇齿轮93,竖直电机91安装于竖直调节部12上且输出轴朝连杆4方向延伸设置,间隙齿轮过盈套装于竖直电机91的输出轴上,间隙齿轮上设置有拨齿931,拨齿9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齿条92位于间隙齿轮下方,齿条92滑移安装于竖直调节部12且滑移方向与连杆4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拨齿931带动齿条92滑移,且拨齿931远离竖直电机91输出轴的一端沿远离竖直电机91输出轴的方向宽度逐渐缩小成刃,齿条92的齿顶逐渐缩小成刃,使得拨齿931和齿条92不会干涉。
连杆4朝齿条92方向一体延伸设置有电控杆94,电控杆94有两根并间隔设置,齿条92朝连杆4方向延伸设置有电控拨杆95,电控拨杆95位于两根电控杆94之间并相互平行,通过齿条92滑移带动连杆4移动。
参照图9和图10,水平叶片电控组件8包括水平电机81、第一皮带轮82、第二皮带轮83、间歇轮84、间歇轴85和安装座86,水平电机81安装于竖直调节部12上,水平电机81输出轴的轴线与水平插杆36的轴线平行,安装座86安装于竖直调节部12上,安装座86上安装有轴承87,间歇轴85过盈插装于轴承87的内圈,间歇轴85靠近水平电机81的一端与间歇轮84同轴一体设置,间歇轴85另一端悬伸于水平插杆36的上方且两者轴线平行,第一皮带轮82与间歇轴85悬伸一端键连接,第二皮带轮83与水平插杆36位于竖直调节部12外的一端键连接,第一皮带轮82与第二皮带轮83之间皮带连接。
参照图9和图10,间歇轮84背离第一皮带轮82的端面开设有圆孔形的间歇槽841,间歇槽841的内周壁径向凸出设置有间歇块842,水平电机81的输出轴上过盈套装有间歇杆88,且间歇杆88沿水平电机81输出轴径向延伸设置,同时水平电机81输出轴的轴线位于间歇轮84的轴线正上方且两者相互平行,间歇杆88通过推动间歇块842带动间歇轮84转动,通过间歇杆88旋转一圈带动一块间歇块842从顶部旋至一侧,同时此间歇块842沿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相邻的另一块间歇块842旋至顶部。
参照图10,间歇杆88远离水平电机81输出轴的一端沿远离水平电机81输出轴的方向宽度逐渐缩小成刃,间歇块842远离间歇槽841槽壁的一端朝远离间歇槽841槽壁的方向宽度逐渐缩小成刃,使得两者不会干涉。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的实施原理为:手动控制时:通过拨块523带动操作块52在操作杆51上滑移,操作块52上的操作凸起521带动旋叶杆28,进而带动一片竖直叶片2旋转,连杆4又带动其他的竖直叶片2转动,最终完成水平风向的调节,通过拨块523带动操作块52旋转,进而带动操作杆51旋转,操作杆51带动原动杆53摆动,原动杆53带动从动杆54摆动,从动杆54带动水平叶片3旋转,实现竖直方向的风向调节;
电动控制时:竖直电机91带动间歇齿轮93旋转,间歇齿轮93通过拨齿931拨动齿条92运动,齿条92带动电控拨杆95沿连杆4长度方向拨动,通过电控拨杆95拨动连杆4上的电控杆94,实现连杆4的运动,最终拨动竖直叶片2,实现水平风向的调节,通过水平电机81带动第一皮带轮82间歇旋转,第一皮带轮82带动第二皮带轮83旋转,第二皮带轮83带动水平叶片3旋转,实现竖直风向的电控调节。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竖直叶片(2)、水平叶片(3)、连杆(4)和用于驱动竖直叶片(2)和水平叶片(3)拨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壳体(1)内设有供气流通过的流道(11),所述水平叶片(3)和所述竖直叶片(2)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竖直叶片(2)有多片并间隔转动安装于流道(11)内,所述竖直叶片(2)至少一端贯穿所述壳体(1)并朝一侧延伸设置有拨动杆(23),所述连杆(4)与所述拨动杆(23)转动连接并关联全部的所述竖直叶片(2)一起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手动操作组件,所述手动操作组件包括操作杆(51)和操作块(52),所述操作杆(51)水平安装于所述流道(11)的出风口,所述操作块(52)滑移安装于所述操作杆(51),所述操作块(52)朝所述竖直叶片(2)方向延伸设置有操作凸起(521),所述操作凸起(521)有两个,两个所述操作凸起(521)之间形成有操作空间(522),至少一块所述竖直叶片(2)靠近所述操作块(52)的一侧开设有操作槽(26),所述操作槽(26)内竖向安装有旋叶杆(28),所述旋叶杆(28)位于所述操作空间(5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组件还包括原动杆(53)和从动杆(54),所述操作凸起(521)与所述操作槽(26)的槽底间隔设置,所述操作杆(51)转动安装于所述流道(11)的出风口,且所述操作杆(51)一端贯穿所述壳体(1),所述原动杆(53)一端安装于所述操作杆(51)贯穿所述壳体(1)的一端并随所述操作杆(51)旋转而摆动,所述水平叶片(3)一端贯穿所述壳体(1),所述从动杆(54)一端安装于所述水平叶片(3)贯穿所述壳体(1)的一端并可带动所述水平叶片(3)旋转,所述原动杆(53)和所述从动杆(54)上分别设置有连动柱(541)和连动槽(531),所述连动柱(541)滑移安装于所述连动槽(531),所述原动杆(53)的摆动带动所述从动杆(54)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动操作组件,所述电动操作组件包括水平叶片电控组件(8),所述水平叶片电控组件(8)包括水平电机(81)、第一皮带轮(82)和第二皮带轮(83),所述水平电机(81)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82)转动,所述第一皮带轮(82)与所述第二皮带轮(83)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83)安装于所述水平叶片(3)贯穿所述壳体(1)的一端并可带动所述水平叶片(3)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叶片电控组件(8)还包括间歇轮(84)和间歇轴(85),所述间歇轴(85)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一皮带轮(82)和所述间歇轮(84)同轴固定于所述间歇轴(85)两端,所述间歇轮(84)背离所述第一皮带轮(82)的端面开设有间歇槽(841),所述间歇槽(841)的槽壁凸出设置有间歇块(842),所述水平电机(8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间歇杆(88),所述间歇杆(88)沿所述水平电机(81)输出轴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水平电机(81)输出轴的轴线位于所述间歇轮(84)的轴线正上方且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操作组件包括竖直叶片电控组件(9),所述竖直叶片电控组件(9)包括竖直电机(91)和齿条(92),所述连杆(4)上设置有电控杆(94),所述电控杆(94)有两根并间隔设置,所述齿条(92)沿所述连杆(4)长度方向滑移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齿条(92)朝向所述连杆(4)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电控拨杆(95),所述电控拨杆(95)位于两根所述电控杆(94)之间并相互平行,所述竖直电机(91)驱动所述齿条(92)滑移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叶片电控组件(9)还包括间歇齿轮(93),所述间歇齿轮(93)安装于所述竖直电机(91)的输出轴上,所述间歇齿轮(93)的外壁设置有带动所述齿条(92)运动的拨齿(9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叶片(3)包括主叶(31)、上副叶(32)和下副叶(33),所述上副叶(32)和所述下副叶(33)分设所述主叶(31)的上下,所述主叶(31)与所述上副叶(32)之间形成上流道(37),所述主叶(31)和所述下副叶(33)之间形成有下流道(38),所述主叶(31)抵接所述流道(11)上侧壁时,所述下副叶(33)抵接所述流道(11)下侧壁,所述主叶(31)抵接所述流道(11)下侧壁时,所述上副叶(32)抵接所述流道(11)上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1)的进气口包括平流段(121)和外扩段(122),所述平流段(121)的上下腔壁为水平面,所述外扩段(122)的上下腔壁为圆弧面且高度沿所述流道(11)中气体流道(11)方向逐渐扩大,所述上副叶(32)和所述下副叶(33)相背的侧壁为圆弧面且朝相向的方向内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叶片(2)靠近所述水平叶片(3)的一侧或所述水平叶片(3)靠近所述竖直叶片(2)的区域开设有摆动缺口(25)。
CN202110513498.1A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Active CN113119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3498.1A CN113119693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3498.1A CN113119693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9693A true CN113119693A (zh) 2021-07-16
CN113119693B CN113119693B (zh) 2022-11-29

Family

ID=76781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3498.1A Active CN113119693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969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152A (zh) * 2021-12-30 2022-03-04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装置
CN116176324A (zh) * 2023-03-14 2023-05-30 广州迈斯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8566Y (zh) * 2007-06-25 2008-05-14 上海市闵行中学 一种多向可调的车用空调导风装置
CN201935345U (zh) * 2010-12-22 2011-08-17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出风口
CN210941282U (zh) * 2020-06-03 2020-07-07 宁波四维尔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CN211942901U (zh) * 2020-10-20 2020-11-17 宁波四维尔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CN213082868U (zh) * 2020-08-26 2021-04-30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的汽车空调出风口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8566Y (zh) * 2007-06-25 2008-05-14 上海市闵行中学 一种多向可调的车用空调导风装置
CN201935345U (zh) * 2010-12-22 2011-08-17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出风口
CN210941282U (zh) * 2020-06-03 2020-07-07 宁波四维尔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CN213082868U (zh) * 2020-08-26 2021-04-30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的汽车空调出风口
CN211942901U (zh) * 2020-10-20 2020-11-17 宁波四维尔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152A (zh) * 2021-12-30 2022-03-04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装置
CN116176324A (zh) * 2023-03-14 2023-05-30 广州迈斯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16176324B (zh) * 2023-03-14 2023-08-11 广州迈斯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9693B (zh)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19693A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CN109959074B (zh) 空调器
CN210390690U (zh) 一种隐藏叶片的空调出风口
CN205842986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211808949U (zh) 隐藏式出风结构
CN211942901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CN215153810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CN113022269A (zh) 一种悬浮式出风口结构
CN111577622A (zh) 一种高速离心风机及其风速调节结构
CN216886182U (zh) 汽车手动隐藏式出风口结构
CN213676325U (zh) 一种汽车出风口机构
CN217294204U (zh) 一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结构
CN115371173A (zh) 一种可调节风道配合的模拟自然风感装置
CN201225718Y (zh)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挂机
CN209558538U (zh) 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0436970U (zh) 一种汽车隐藏式出风口结构
CN215751816U (zh) 一种汽车用新型结构电动出风口
CN219176605U (zh) 一种新型贯流风机
CN21723580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42056U (zh) 一种便拆式led驱动电源的外壳
CN219295150U (zh) 用于车辆的出风组件及车辆
CN220771241U (zh) 双导风板安装机构及空调器
CN220487777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风力发电机舱直排冷却风机
CN216861139U (zh) 车载电动出风口上下导风结构
CN218972773U (zh) 空调柜机以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