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8771B - 一种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8771B
CN113068771B CN202110331507.5A CN202110331507A CN113068771B CN 113068771 B CN113068771 B CN 113068771B CN 202110331507 A CN202110331507 A CN 202110331507A CN 113068771 B CN113068771 B CN 1130687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ture
fine powder
formula
additive
purple peril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15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8771A (zh
Inventor
张�雄
杜春林
王婧
张静
赵春萍
史开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1103315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8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8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8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8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8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3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sw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2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by fer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e.g. of vegetable material, animal waste material or biom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40/00Shaping or working-up of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40/10Shaping or working-up of animal feeding-stuffs by agglomeration; by granulation, e.g. making pow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r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制备方法及应用,添加剂由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刺梨渣、油茶壳、酵母素组成,制备方法为分别取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刺梨渣中,混匀,再加入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该添加剂制备方法简单,易保存,稳定性好,成本低,能提升猪体内的抗氧化水平,显著影响猪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能促进猪的生长,防止病疫的发生,提高养猪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养殖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其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肉类食物的重要保障。众所周知,饲料添加剂在饲养牲畜中起重要地位,目前,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但长期以来抗生素和激素类物质添加的现象还依然存在,饲喂含有抗生素和激素等化学物质的饲料不仅会降低饲料中营养吸收利用,而且长期使用可导致被饲养动物体内残留抗生素和激素等化学物质,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生命健康。
目前,尽管有大量的研究以中草药为主的饲料添加剂,但配方草药组分较多、适口性差、稳定性差、成本高,且中草药原料多数含油脂较高,油脂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湿度合适并且有一些触媒存在时很容易氧化,形成长时自由基,它们最后降解为醛类和酮类,这样的物质使饲料具有不好的风味,适口性差。导致猪体内抗氧化水平降低,呈现出猪体内免疫指标变低,生长速度降低或者是健康出现问题,死亡率增加,疾病的继发感染增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申请号CN201511010917.0,一种具有改善猪肉品质的饲料添加剂,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术5-10份、白芍4-6份、大蓟6-10份、甘草2-4份、金荞麦5-8份、马齿苋3-6份、牛蒡子1-4份、沙棘8-12份、魔芋提取物6-10份、紫苏提取物8-12份、酵母硒10-15份。所述制备方法为:将白术、白芍、大蓟、甘草、金荞麦、马齿苋、牛蒡子、沙棘、魔芋提取物、紫苏提取物、酵母硒,混合均匀即得。
申请号CN201511010917.0,存在以下缺陷:①魔芋提取物和紫苏提取物操作复杂,成本高;②该添加剂中白术含油脂较高,易氧化,变质,影响风味;③该添加剂易导致猪出现腹泻现象;④生长速度慢;⑤养殖过程中猪死亡率高,疾病的继发感染多。
申请号CN201610641622.1,一种猪饲料中药发酵添加剂,本发明由党参、麦冬、甘草、竹叶、何首乌及活力99生酵剂制备,制备方法是所述取中药,粉碎成细粉,加水湿润,再加入活力99生酵剂,拌匀,密封发酵3-5天,取出包装;
申请号CN201610641622.1,存在以下缺陷:①该添加剂适口性差,易造成猪厌食,生长慢;②该添加剂保存时间短、易酸败、变质;③喂养后猪血清免疫指标低,疾病的继发感染多。
针对以上问题,发明人结合草料自身的功效及猪生长所需物质,研究出了一种由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刺梨渣、油茶壳、酵母素组成的饲料,该饲料组分少,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不易变质,适口性好,喂养后能促进猪体内的抗氧化水平,提高猪体内免疫指标,显著影响猪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有助于猪抵抗疾病,从而表现出最大的生长速度而获得最大的利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所述添加剂由以下配方组成: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刺梨渣、油茶壳、酵母素。
本发明所述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配方组成:金荞麦250-350kg、紫苏200-300kg、板蓝根50-150kg、刺梨渣200-300kg、油茶壳50-150kg、酵母素0.5-5kg。
优选的,
本发明所述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配方组成:金荞麦280-320kg、紫苏230-270kg、板蓝根80-120kg、刺梨渣230-270kg、油茶壳80-120kg、酵母素1.5-3.5kg。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配方组成:金荞麦300kg、紫苏250kg、板蓝根100kg、刺梨渣250kg、油茶壳100kg、酵母素2kg。
本发明所述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即得混合物,备用;
(2)取混合物,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0-40℃下进行发酵48-96h,再用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6-10%,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优选的,
本发明所述的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即得混合物,备用;
(2)取混合物,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2-38℃下进行发酵60-84h,再用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7-9%,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进一步优选的,
本发明所述的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即得混合物,备用;
(2)取混合物,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用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本发明所述塔式干燥机干燥,排风温度为45℃-50℃,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0℃-55℃。
优选的,
本发明所述塔式干燥机干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
所述饲料添加剂在猪饲养方面的应用。
所述原配方中金荞麦、紫苏、板蓝根、油茶壳含水量均控制在10%,刺梨渣含水量控制在40%。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均是通过配方比例筛选试验和制备方法筛选试验,以猪血清抗氧化指标进行评价,得出的最佳技术方案,说明该方案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2、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通过感官、水分、粒度及混合均匀度、稳定性考察,均符合规定,进一步证明本发明方案的可行性、稳定性。
3、本发明饲料添加剂组分少,加工方法简单,易保存,稳定性好,成本低;饲料添加剂含油脂低,不易酸败,可有效地阻断氧化反应从而控制饲料营养价值;同时,该饲料添加剂喂养后可显著影响猪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有助于猪抵抗疾病,从而表现出最大的生长速度而获得最大的利润。
4、本发明通过饲料添加剂喂养三个月后,对猪“生长性能”测试作了对比试验,结果使用本发明添加剂的平均净增重、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优于对比组。进一步证明本发明饲料添加剂中有效成分有清除肠道有害物质,促进食欲,增加采食量,对生长性能有积极的影响。
5、本发明通过饲料添加剂喂养三个月后,对猪体内“抗氧化性能指标”测试,结果本发明的添加剂喂养的猪,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高于对比组。证明本发明添加剂喂养后能提升猪体内的抗氧化水平,显著影响猪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有助于猪健康。
6、本发明通过饲料添加剂喂养三个月后,对猪体内“免疫指标”测试,结果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喂养的猪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指标均较高于对比例,证明本申请的添加剂对饲养猪有较强的免疫作用,能促进猪的生长,防止病疫的发生,提高养猪的效率,提高养猪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配方:金荞麦300kg、紫苏250kg、板蓝根100kg、刺梨渣250kg、油茶壳100kg、酵母素2kg。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2
配方: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0℃下进行发酵48h,再以排风温度为45℃,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0℃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6%,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3
配方: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
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40℃下进行发酵96h,再以排风温度为50℃,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5℃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10%,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4
配方: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40℃下进行发酵48h,再以排风温度为46℃,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1℃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10%,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5
配方: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2℃下进行发酵60h,再以排风温度为49℃,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3℃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7%,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6
配方: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8℃下进行发酵84h,再以排风温度为44℃,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1℃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7%,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7
配方:金荞麦250kg、紫苏300kg、板蓝根100kg、刺梨渣300kg、油茶壳50kg、酵母素0.5kg。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8
配方:同实施例7。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0℃下进行发酵48h,再以排风温度为45℃,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0℃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6%,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9
配方:同实施例7。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40℃下进行发酵96h,再以排风温度为50℃,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5℃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10%,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10
配方:同实施例7。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40℃下进行发酵48h,再以排风温度为46℃,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1℃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10%,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11
配方:同实施例7。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2℃下进行发酵60h,再以排风温度为49℃,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3℃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7%,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12
配方:同实施例7。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8℃下进行发酵84h,再以排风温度为44℃,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1℃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7%,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13
配方:金荞麦350kg、紫苏200kg、板蓝根150kg、刺梨渣200kg、油茶壳100kg、酵母素5kg。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14
配方:同实施例13。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0℃下进行发酵48h,再以排风温度为45℃,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0℃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6%,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15
配方:同实施例13。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40℃下进行发酵96h,再以排风温度为50℃,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5℃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10%,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16
配方:同实施例13。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40℃下进行发酵48h,再以排风温度为46℃,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1℃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10%,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17
配方:同实施例13。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2℃下进行发酵60h,再以排风温度为49℃,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3℃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7%,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18
配方:同实施例13。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8℃下进行发酵84h,再以排风温度为44℃,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1℃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7%,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19
配方:金荞麦280kg、紫苏240kg、板蓝根80kg、刺梨渣280kg、油茶壳120kg、酵母素1.5kg。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20
配方:同实施例19。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0℃下进行发酵48h,再以排风温度为45℃,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0℃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6%,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21
配方:同实施例19。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40℃下进行发酵96h,再以排风温度为50℃,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5℃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10%,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22
配方:同实施例19。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40℃下进行发酵48h,再以排风温度为46℃,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1℃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10%,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23
配方:同实施例19。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2℃下进行发酵60h,再以排风温度为49℃,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3℃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7%,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24
配方:同实施例19。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8℃下进行发酵84h,再以排风温度为44℃,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1℃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7%,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25
配方:金荞麦320kg、紫苏260kg、板蓝根120kg、刺梨渣220kg、油茶壳80kg、酵母素3.5kg。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26
配方:同实施例25。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0℃下进行发酵48h,再以排风温度为45℃,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0℃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6%,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27
配方:同实施例25。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40℃下进行发酵96h,再以排风温度为50℃,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5℃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10%,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28
配方:同实施例25。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40℃下进行发酵48h,再以排风温度为46℃,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1℃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10%,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29
配方:同实施例25。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2℃下进行发酵60h,再以排风温度为49℃,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3℃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7%,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实施例30
配方:同实施例25。
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8℃下进行发酵84h,再以排风温度为44℃,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1℃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7%,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可行性,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节选如下:
1、配方来源及初步设计
由于目前大多数饲料中富含的多种营养物质(维生素、脂质及蛋白、糖分等)在加工、储存、运输特别是高温环境条件下,容易导致饲料酸败,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故本发明优先选择含脂质、蛋白、糖分较少,且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草料作饲料添加剂配方首选,暂定以下五种草药作为配方组分:
金荞麦: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作用,[1]梁旭东,刘兰,蔡宇威,梁雄燕.饲料中添加金荞麦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医,2017,(09):135-136.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金荞麦,能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改善猪的生产性能,作为优质的植物饲料添加剂资源可用作生长育肥猪饲料,且能降低谷草转氨酶活性,不会造成肝、肾组织的损伤。
紫苏:紫苏全株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2]孙娜,边连全.紫苏在饲料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15,(05):3-6.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叶提取物具有防止脂质过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抑菌作用、能促进育肥猪日增质量明显提高,料肉比下降,血液免疫水平也显著提高(P<0.05)。可见饲喂猪含有紫苏籽提取物的日粮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促进生长发育。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菌、抗内毒素、提高免疫力以及抗氧化的功效。
刺梨渣:刺梨渣中含有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可提高动物体内SOD的活动,降低过氧化脂质(LPO),[3]程园,胡迪先,封朝壁,徐晓明.刺梨渣饲用价值的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1988,(03):45-48.报道了刺梨渣喂猪的可消化能测定,结果表明,刺梨渣喂动物其能量利用率高。
油茶壳:茶籽壳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它们都是化工、肥料、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茶籽壳还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茶壳还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研究表明,油茶皂素还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
2、配方比例及制备方法筛选试验
2.1材料与方法
2.1.1材料金荞麦、紫苏、板蓝根、油茶壳(均来源于贵州省中药材种植公司);刺梨渣(贵州刺梨科技有限公司);喂养对象:选用6月龄阶段的健康、体型健壮的试验猪(养殖基地:石阡县聚凤乡马鞍山村生猪养殖场)。
2.1.2评价方法:猪血清抗氧化指标测定
按照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方法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含量。
2.2配方比例筛选
根据猪生长所需营养,结合原料自身特点,暂定五个配方如下:
配方一:金荞麦200kg、紫苏150kg、板蓝根40kg、刺梨渣150kg、油茶壳40kg、酵母素0.3kg。
配方二:金荞麦400kg、紫苏350kg、板蓝根160kg、刺梨渣350kg、油茶壳160kg、酵母素5kg。
配方三:金荞麦250kg、紫苏200kg、板蓝根50kg、刺梨渣200kg、油茶壳50kg、酵母素0.5kg
配方四:金荞麦350kg、紫苏300kg、板蓝根150kg、刺梨渣300kg、油茶壳150kg、酵母素5kg。
配方五(实施例1):金荞麦300kg、紫苏250kg、板蓝根100kg、刺梨渣250kg、油茶壳100kg、酵母素2kg。
制备方法(工艺一):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2.2.1喂养方法:
选用6月龄阶段的健康、体型健壮的试验猪50头,每组10头,随机分为5组,各组分别对应“2.2”的“配方一至配方五”及制备方法生产的添加剂进行喂养,按照5%的重量百分比将所述添加剂添加到猪基础日粮中。,单栏饲养,自由饮水,每天早、中、晚分别进行喂养3个月,检测每组猪体内猪血清抗氧化性能指标的平均值,结果见表1。
表1不同配方添加剂对猪血清抗氧化性能指标表
测定指标 配方一 配方二 配方三 配方四 配方五
CAT(U/mL) 9.47±3.03 9.12±2.61 12.12±4.68 11.87±3.77 12.89±4.47
GSH-Px(U/mL) <![CDATA[278.03±57.76<sup>b</sup>]]> <![CDATA[233.92±41.27<sup>b</sup>]]> <![CDATA[381.20±31.04<sup>a</sup>]]> <![CDATA[379.14±28.07<sup>a</sup>]]> <![CDATA[384.13±34.19<sup>a</sup>]]>
SOD(U/mL) 110.17±5.87 102±5.23 115.06±4.21 114.34±4.05 116.02±3.22
T-AOC(mM) 0.79±0.21 0.77±0.10 0.96±0.11 0.95±0.13 0.97±0.18
注:CAT:过氧化氢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T-AOC:总抗氧化能力。
从表1可知,按“配方一和配方二”制备的添加剂喂养3个月,猪血清抗氧化性能指标均较低,按“配方三、四、五”制备的添加剂喂养3个月,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的指标相差不大,“配方五”制备的添加剂喂养,10头猪的平均猪血清氧化性能指标最强,故“配方五”为优选,以下针对优选“配方五”作进一步的试验。
2.3制备方法筛选试验
2.3.1配方
配方五:金荞麦300kg、紫苏250kg、板蓝根100kg、刺梨渣250kg、油茶壳100kg、酵母素2kg。
2.3.2制备方法筛选
根据“2.2”项下的制备方法“工艺一”,选择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烘干方式、含水量为变化参数,再设计八个制备工艺如下:
工艺二:
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常温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工艺三:
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0℃下进行发酵96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工艺四:
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40℃下进行发酵48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工艺五:
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工艺六:
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50℃,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5℃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6%,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工艺七:
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5℃,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0℃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6%,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工艺八:
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5℃,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0℃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6%,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工艺九:
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55℃烘箱烘干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2.3.3喂养方法:
选用6月龄阶段的健康、体型健壮的试验猪90头,每组10头,随机分为9组,各组分别对应“2.3.2”的“工艺一至工艺九”及“2.2”项下“配方五”生产的添加剂进行喂养,按照5%的重量百分比将所述添加剂添加到猪基础日粮中。单栏饲养,自由饮水,每天早、中、晚分别进行喂养3个月,检测每组猪体内猪血清抗氧化性能指标的平均值,结果见表2。
表2不同工艺饲料对猪血清抗氧化性能指标表
Figure BDA0002996193110000121
Figure BDA0002996193110000131
注:CAT:过氧化氢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T-AOC:总抗氧化能力。
从表2可知,“工艺九”采取烘箱烘干法,添加剂喂养三个月后,猪血清抗氧化性能指标较低,按“工艺一至工艺八”加工的饲料添加剂喂养三个月后,猪血清抗氧化性能指标均较高,“工艺一”的猪血清抗氧化性能指标为最高,故为最优选制备方法。
结论:通过以上配方比例筛选和工艺筛选试验得到本发明饲料的最佳方案为:
配方五(实施例1):金荞麦300kg、紫苏250kg、板蓝根100kg、刺梨渣250kg、油茶壳100kg、酵母素2kg。
工艺一(实施例1):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
3、质量检测
取“实施例1”生产的饲料添加剂10批(020801、020802、020803、020804、020805、020806、020807、020808、020809、020810),按饲料标准GB/T 5915-2008进行以下检测项目。
3.1感官检测
标准:应为无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
结果:10批均无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均符合规定。
3.2水分
标准:不得高于14.0%。结果见表3。
表3十批水分测定表
批号 水分
020801 7.2
020802 7.6
020803 6.8
020804 7.0
020805 6.8
020806 6.9
020807 7.6
020808 7.4
020809 7.5
020810 7.3
结果:10批饲料添加剂的水分均未超过14.0%,均符合规定。
3.3混合均匀度
标准:配合饲料添加剂应混合均匀,其变异系数应小于等于10%。结果见表4。
表4十批混合均匀度测定表
批号 变异系数
020801 8.2
020802 8.6
020803 7.5
020804 9.0
020805 7.9
020806 8.2
020807 7.8
020808 8.3
020809 7.4
020810 8.1
结果:10批饲料添加剂混合均匀度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符合规定。
3.4稳定性考察
分别取“实施例1”生产的饲料增加剂10批(020801、020802、020803、020804、020805、020806、020807、020808、020809、020810)放置0个月、3个月、6个月,按饲料标准GB/T 5915-2008进行以下检测项目。
3.4.1感官检测
标准:饲料增加剂应为无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结果见表5。
表5感官稳定性考察表
批号 0个月 3个月 6个月
020801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020802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020803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020804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020805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020806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020807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020808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020809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020810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
3.4.2水分
标准:不得高于14.0%。结果见表6。
表6水分稳定性考察表
批号 0个月 3个月 6个月
020801 7.2 7.8 7.5
020802 7.1 7.4 7.6
020803 6.5 7.1 6.9
020804 6.6 7.2 7.4
020805 7.3 7.4 6.8
020806 6.9 7.3 7.5
020807 7.3 6.9 7.5
020808 6.7 7.0 7.7
020809 7.2 7.0 7.6
020810 7.6 7.3 7.5
结果:10批饲料添加剂的水分在6个月内均未超过14.0%,均符合规定。
3.4.3混合均匀度
标准:配合饲料应混合均匀,其变异系数应小于等于10%。结果见表7。
表7混合均匀度稳定性考察表
Figure BDA0002996193110000151
结果:6个月内,10批饲料添加剂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符合规定。
4、本对比例试验研究
4.1试验材料及饲料
养殖基地:石阡县聚凤乡马鞍山村生猪养殖场。
喂养对象:选用6月龄阶段的健康、体型健壮的试验猪。
饲料添加剂:
“实施例1”本申请配方制备的饲料添加剂;
对比例2:申请号CN201511010917.0制备的饲料添加剂;
对比例3(阴性对照):未加入饲料添加剂;
喂养方法:选用6月龄阶段的健康、体型健壮的试验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按照5%的重量百分比将所述添加剂添加到猪基础日粮中。对比例3(阴性对照)不加入添加剂,单栏饲养,自由饮水,每天早、中、晚分别进行饲喂,饲喂3个月。
4.2生长性能
试验猪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于早晨空腹称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净增重(ANG)、平均日增重(ADG)。结果见表8。
表8不同配方添加剂对猪生长育肥指标影响
测定指标 实施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平均净增重(斤/头) 112.05±8.88 100.05±7.21 89.05±8.02
平均日增重(斤/头) 1.28±0.07 1.13±0.05 0.98±0.02
平均日采食量(斤/头) 4.86±0.32 4.72±0.32 4.31±0.32
结果:通过表8可知,“实施例1”的平均净增重、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优于“对比例1、2”。故说明本申请的饲料中有效成分有清除肠道有害物质,促进食欲,增加采食量,对生长性能有积极的影响。
4.3抗氧化指标测定
按照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方法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含量。结果见表9。
表9不同饲料对猪抗氧化性能指标影响
测定指标 实施例1 对比例1 对比例2
CAT(U/mL) 12.89±4.47 12.25±4.32 9.61±4.15
GSH-Px(U/mL) <![CDATA[384.13±34.19<sup>a</sup>]]> <![CDATA[335.13±28.11<sup>a</sup>]]> <![CDATA[260.19±27.08<sup>a</sup>]]>
SOD(U/mL) 114.02±3.22 105.03±2.31 82.14±2.22
T-AOC(mM) 0.97±0.18 0.86±0.15 0.51±0.11
注:CAT:过氧化氢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T-AOC:总抗氧化能力。
结果:通过表9可知,“实施例1”制备的添加剂喂养后的抗氧化性能指标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指标均高于“对比例1、2”的喂养结果。故说明本发明饲料添加剂喂养后能提升猪体内的抗氧化水平,显著影响猪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有助于猪健康。
4.4免疫指标测定
按照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方法测定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
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结果见表10。
表10不同饲料添加剂对猪免疫性能指标影响
测定指标 实施例1 对比例1 对比例2
IgA/(ug/ml) 598.72±63.21 582.72±52.34 431.21±20.09
IgG/(mg/ml) 3.81±0.77 3.50±0.67 2.61±0..29
IgM/(mg/ml) 1.74±0.15 1.51±0.15 1.03±0.02
注:IgA:免疫球蛋白A;IgG:免疫球蛋白G;IgM:免疫球蛋白M。
结果:通过表10可知,“实施例1”制备的添加剂喂养个月后,猪体内的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的指标均高于“对比例1、2”的喂养结果。故说明本申请的饲料添加剂对饲养猪有较强的免疫作用,能促进猪的生长,防止病疫的发生,提高养猪的效率。
结论
1、通过饲料添加剂配方比例筛选试验和工艺筛选试验,以猪血清抗氧化指标进行评价,得本发明的最佳技术方案,配方:金荞麦300kg、紫苏250kg、板蓝根100kg、刺梨渣250kg、油茶壳100kg、酵母素2kg。制备方法:分别取配方重量份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份的刺梨渣中,混匀,加入配方重量份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说明该方案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2、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通过感官、水分及混合均匀度、稳定性考察,均符合规定,进一步证明本发明方案的可行性、稳定性。
3、本发明饲料添加剂组分少,加工方法简单,保存时间长,稳定性好,成本低;饲料含油脂低,不易酸败,可有效地阻断氧化反应从而控制饲料营养价值;同时,该饲料喂养后可显著影响猪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有助于猪抵抗疾病,从而表现出最大的生长速度而获得最大的利润。
4、本发明通过饲料添加剂喂养三个月后,对猪“生长性能”测试作了对比试验,结果本发明的饲料的平均净增重、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优于对比组。进一步证明本发明饲料中有效成分有清除肠道有害物质,促进食欲,增加采食量,对生长性能有积极的影响。
5、本发明通过饲料添加剂喂养三个月后,对猪体内“抗氧化性能指标”测试,结果本发明的饲料喂养的猪,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高于对比组。证明本发明饲料喂养后能提升猪体内的抗氧化水平,显著影响猪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有助于猪健康。
6、本发明通过饲料添加剂喂养三个月后,对猪体内“免疫指标”测试,结果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喂养的猪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指标均较高于对比例,证明本申请的饲料对饲养猪有较强的免疫作用,能促进猪的生长,防止病疫的发生,提高养猪的效率,提高养猪效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出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由以下重量的配方组成:金荞麦300kg、紫苏250kg、板蓝根100kg、刺梨渣250kg、油茶壳100kg、酵母素2kg;
所述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分别取配方重量的金荞麦、紫苏、板蓝根和油茶壳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至配方重量的刺梨渣中,混匀,即得混合物,备用;
(2)取混合物,加入配方重量的酵母素,混合均匀,密封,在35℃下进行发酵72h,再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的塔式干燥机干燥至含水量为8%,放冷,再粉碎成细粉,装袋,即得添加剂;所述塔式干燥机干燥,排风温度为48℃,发酵饲料出口温度为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剂在猪饲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照5%的重量百分比将所述添加剂添加到猪基础日粮中。
CN202110331507.5A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13068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1507.5A CN113068771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1507.5A CN113068771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8771A CN113068771A (zh) 2021-07-06
CN113068771B true CN113068771B (zh) 2023-04-28

Family

ID=76611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1507.5A Active CN113068771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877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5493A (zh) * 2005-08-12 2008-01-30 河乃建仁 生发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6426A (zh) * 2013-07-15 2015-01-21 贵阳台农种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母猪保健饲料
CN103431185B (zh) * 2013-09-10 2014-12-17 湖南大北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兽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1358A (zh) * 2015-01-07 2015-05-20 铜陵绿生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5-10月龄黑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79961A (zh) * 2015-12-04 2016-03-09 重庆三零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刺梨果渣制备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05614058A (zh) * 2015-12-30 2016-06-01 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改善猪肉品质的饲料添加剂
US20170087199A1 (en) * 2016-02-10 2017-03-30 Senomyx, Inc. Compositions for delivering a cooling sensation
CN106728010A (zh) * 2016-12-26 2017-05-31 中悦民安(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畜禽咳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7041476A (zh) * 2017-06-16 2017-08-15 申学林 育肥猪中期专用配合饲料
CN107853461A (zh) * 2017-11-13 2018-03-30 张爱华 一种刺梨渣发酵无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07370A (zh) * 2018-08-30 2018-12-18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复合功能仔猪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062179A1 (en) * 2019-11-06 2023-03-02 Qingdao Kingagroot Chemical Compound Co., Lt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new genes in organism and use thereof
CN110742191A (zh) * 2019-11-22 2020-02-04 清远八蚨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饼干形的催奶猪饲料及其制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5493A (zh) * 2005-08-12 2008-01-30 河乃建仁 生发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食品工业》2014年总目次.食品工业.2014,(第12期),第298-30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8771A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0547B (zh) 一种低蛋白断奶仔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06834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牛羊饲料的方法
CN104509746A (zh) 一种哺乳母猪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4738305A (zh) 一种苦荞麦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07226A (zh) 一种肉鸭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1918A (zh) 一种中草药发酵型哺乳母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9148A (zh) 一种促生长生态免疫型梅花鹿专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3375A (zh) 一种畜禽用复合发酵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68602B (zh) 一种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机体免疫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01016A (zh) 一种畜用益生菌发酵中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036000A (zh) 一种仔猪饲料及制备方法
CN116530618A (zh) 一种山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92944A (zh) 一种可替代抗生素的断奶仔猪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09329596A (zh) 可提高仔猪免疫和生长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饲喂方法
CN112790274A (zh) 一种发酵构树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68771B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084290A (zh) 一种宠物膨化颗粒及其制作方法
CN113841799B (zh) 一种含白首乌茎叶的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2335778B (zh) 一种发酵型甜高粱tmr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83022A (zh) 一种用于牛饲养的组合物
CN110663818B (zh) 一种发酵蒲公英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12541A (zh) 一种麻公鸭非常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13599A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17270A (zh) 一种提高三元母猪生产性能的饲养管理方法
CN114601067A (zh) 一种禽用益生菌发酵中药饲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