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2291A - 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2291A
CN113002291A CN202110281028.7A CN202110281028A CN113002291A CN 113002291 A CN113002291 A CN 113002291A CN 202110281028 A CN202110281028 A CN 202110281028A CN 113002291 A CN113002291 A CN 113002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entral
tank
compartment
flat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10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彬
杨剑飞
周超群
疏达
江本赤
吴路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2810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022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02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229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包括:进水水箱,所述进水水箱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上加水口;扁带冷却管,倾斜设置于所述进水水箱的下方,所述扁带冷却管的倾斜方向为所述进水水箱的竖直中心线一侧;出水水箱,设置于所述扁带冷却管的下方,所述出水水箱的底部设置有下放水口。本发明通过扁带冷却管连接进水水箱和出水水箱,冷却水可以通过重力自然由进水水箱通过扁带冷却管流入出水水箱,而扁带冷却管外侧对应设置有散热翅片和散热风扇,通过空气经过带走热量对冷却水进行冷却,进而对汽车系统进行散热,而扁带冷却管整体为倾斜设置,可以在散热器整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延长扁带冷却管的长度,并减缓冷却水流经的速度,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前端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属于汽车冷却系统,发动机水冷系统中的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主片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可以在散热器芯内流动,而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所以散热器是一个热交换器,通过汽车散热器可以使汽车的部件在所有工况下都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的汽车散热器通过冷却管连接上下水箱,以使冷却水通过冷却管进行冷却,而冷却管的长度一般决定了冷却水流经冷却管的时间和其上设置的散热鳍片的数量,所以冷却管在数量相等时长度越长冷却效率一般越高,但对于一些汽车无法设置高度较高的散热器,导致冷却管的长度较短,进而导致冷却效率较低,并且冷却水在散热器中循环运行,使用普通水作为冷却水时,容易产生水垢堵塞循环系统,对散热器整体散热效率造成影响,需要额外使用蒸馏水作为冷却水,但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难以寻找到合格的蒸馏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以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包括:
进水水箱,所述进水水箱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上加水口,所述进水水箱的顶部右侧设置有蒸汽泄压阀,所述进水水箱的右侧设置有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的中间设置有循环水泵;
扁带冷却管,倾斜设置于所述进水水箱的下方,所述扁带冷却管的倾斜方向为所述进水水箱的竖直中心线一侧,所述扁带冷却管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正面设置有散热风扇;
出水水箱,设置于所述扁带冷却管的下方,所述出水水箱的底部设置有下放水口;
竖向处理筒,设置于所述进水水箱的左侧,所述竖向处理筒的内部设置有次级水隔仓,所述次级水隔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管道,所述次级水隔仓的中间设置有竖向水尺;
中心压水筒,设置于所述次级水隔仓的内侧,所述中心压水筒的中间设置有多个连通侧开口,所述连通侧开口的中间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中心压水筒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加水弯管,所述加水弯管的对侧设置有平衡通气口;
初级水隔仓,设置于所述中心压水筒的内侧,所述初级水隔仓的内侧设置有中心螺杆,所述中心螺杆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初级水隔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单向阀;
压动滑块,嵌合设置于初级水隔仓的中间,所述压动滑块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多个密封环,所述压动滑块的中间设置有连接螺套;
底部放水管,设置于所述进气单向阀的对侧,所述底部放水管的中间设置有中心套筒,所述底部放水管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开口,所述防水开口的中间嵌合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的上方设置有中心顶杆,所述中心顶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顶头,所述中心顶杆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弹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扁带冷却管沿所述进水水箱的水平中心线方向均匀平行设置,所述扁带冷却管之间关于所述进水水箱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水箱的水平中心线与所述出水水箱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进水水箱的底部通过所述扁带冷却管与所述出水水箱的顶部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进水水箱通过所述回水管道与所述出水水箱之间相互连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扁带冷却管的轴向中心线方向均匀平行设置,所述散热翅片的外侧面与所述扁带冷却管的外侧面之间相互垂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次级水隔仓通过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出水水箱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连通管道的中间设置有连通单向阀,所述连通单向阀的单向导通方向为由所述次级水隔仓至所述出水水箱。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初级水隔仓与所述次级水隔仓之间通过所述反渗透膜进行间隔,所述进气单向阀的单向导通方向为由所述初级水隔仓外侧至所述初级水隔仓内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压动滑块与所述中心压水筒之间嵌合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初级水隔仓之间尺寸相互配合。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压动滑块通过所述连接螺套与所述中心螺杆相互连接,所述中心螺杆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中心压水筒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垫片通过所述中心顶杆与所述中心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垫片与所述放水开口之间尺寸相互配合。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中心顶杆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底部放水管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底部放水管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中心螺杆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公开提供的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通过扁带冷却管连接进水水箱和出水水箱,冷却水可以通过重力自然由进水水箱通过扁带冷却管流入出水水箱,而扁带冷却管外侧对应设置有散热翅片和散热风扇,可以使空气经过带走热量,以对冷却水进行冷却,进而对汽车系统进行散热,而扁带冷却管整体为倾斜设置,可以在散热器整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延长扁带冷却管的长度,并减缓冷却水流经的速度,进而提高散热效率,同时装置还设置有竖向处理筒,竖向处理筒中通过反渗透膜将添加的普通水处理成蒸馏水,进而输送至冷却循环系统,以避免使用普通水作为冷却水时,容易产生水垢堵塞循环系统,对散热器整体散热效率造成影响,提高装置整体的使用便利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散热翅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出水水箱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竖向处理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竖向处理筒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中心压水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底部放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公开,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包括:
进水水箱1,进水水箱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上加水口101,进水水箱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蒸汽泄压阀102,进水水箱1的右侧设置有回水管道103,回水管道103的中间设置有循环水泵104;
扁带冷却管2,倾斜设置于进水水箱1的下方,扁带冷却管2的倾斜方向为进水水箱1的竖直中心线一侧,扁带冷却管2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201,散热翅片201的正面设置有散热风扇202;
出水水箱3,设置于扁带冷却管2的下方,出水水箱3的底部设置有下放水口301;
竖向处理筒4,设置于进水水箱1的左侧,竖向处理筒4的内部设置有次级水隔仓401,次级水隔仓40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管道402,次级水隔仓401的中间设置有竖向水尺404;
中心压水筒5,设置于次级水隔仓401的内侧,中心压水筒5的中间设置有多个连通侧开口501,连通侧开口501的中间设置有反渗透膜502,中心压水筒5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加水弯管503,加水弯管503的对侧设置有平衡通气口504;
初级水隔仓6,设置于中心压水筒5的内侧,初级水隔仓6的内侧设置有中心螺杆601,中心螺杆601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602,初级水隔仓6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单向阀603;
压动滑块7,嵌合设置于初级水隔仓6的中间,压动滑块7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多个密封环701,压动滑块7的中间设置有连接螺套702;
底部放水管8,设置于进气单向阀603的对侧,底部放水管8的中间设置有中心套筒801,底部放水管8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开口,防水开口的中间嵌合设置有密封垫片803,密封垫片803的上方设置有中心顶杆804,中心顶杆80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顶头805,中心顶杆804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弹簧806。
请参阅图1至图8,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包括:进水水箱1,进水水箱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上加水口101,进水水箱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蒸汽泄压阀102,进水水箱1的右侧设置有回水管道103,回水管道103的中间设置有循环水泵104;扁带冷却管2,倾斜设置于进水水箱1的下方,扁带冷却管2的倾斜方向为进水水箱1的竖直中心线一侧,扁带冷却管2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201,散热翅片201的正面设置有散热风扇202;出水水箱3,设置于扁带冷却管2的下方,出水水箱3的底部设置有下放水口301;竖向处理筒4,设置于进水水箱1的左侧,竖向处理筒4的内部设置有次级水隔仓401,次级水隔仓40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管道402,次级水隔仓401的中间设置有竖向水尺404;中心压水筒5,设置于次级水隔仓401的内侧,中心压水筒5的中间设置有多个连通侧开口501,连通侧开口501的中间设置有反渗透膜502,中心压水筒5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加水弯管503,加水弯管503的对侧设置有平衡通气口504;初级水隔仓6,设置于中心压水筒5的内侧,初级水隔仓6的内侧设置有中心螺杆601,中心螺杆601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602,初级水隔仓6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单向阀603;压动滑块7,嵌合设置于初级水隔仓6的中间,压动滑块7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多个密封环701,压动滑块7的中间设置有连接螺套702;底部放水管8,设置于进气单向阀603的对侧,底部放水管8的中间设置有中心套筒801,底部放水管8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开口,防水开口的中间嵌合设置有密封垫片803,密封垫片803的上方设置有中心顶杆804,中心顶杆80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顶头805,中心顶杆804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弹簧806。
请参阅图1至图8,可选的,装置通过进水水箱1和出水水箱3储存转运冷却水,以对汽车发动机组件进行冷却,而进水水箱1和出水水箱3之间设置有多个扁带冷却管2,并且扁带冷却管2沿进水水箱1的水平中心线方向均匀平行设置,扁带冷却管2之间关于进水水箱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同时进水水箱1的水平中心线与出水水箱3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进水水箱1的底部通过扁带冷却管2与出水水箱3的顶部之间相互连通,所以进水水箱1中的冷却水可以通过扁带冷却管2自然流入出水水箱3中,而扁带冷却管2外侧设置多个散热翅片201,散热翅片201沿扁带冷却管2的轴向中心线方向均匀平行设置,散热翅片201的外侧面与扁带冷却管2的外侧面之间相互垂直,通过散热翅片201可以增大扁带冷却管2的外侧表面积,便于前侧的散热风扇202将空气流通过散热翅片201,进而带走扁带冷却管2中流动的冷却水的热量,以对使冷却水降低温度,便于后续进行冷却循环吸收发动机热量,同时扁带冷却管2倾斜设置于所述进水水箱1的下方,并且扁带冷却管2的倾斜方向为进水水箱1的竖直中心线一侧,所以在进水水箱1和出水水箱3之间距离较近即散热器整体高度较低时,仍然可以保持一定长度的扁带冷却管2,以提高扁带冷却管2的整体长度,进而提高冷却水流经扁带冷却管2的时间,以便于提高散热效率,而进水水箱1通过回水管道103与出水水箱3之间相互连通,可以通过回水管道103直接使出水水箱3中的冷却水回流进进水水箱1,可以使一定量的冷却水不经过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管道直接进行冷却,以便于在发动机怠速时提高散热效率,以尽快降低所有冷却水整体温度,进而便于后续汽车发动机高功率运行时提高冷却效果。
请参阅图1至图8,可选的,装置通过扁带冷却管2循环流通进水水箱1和出水水箱3中的冷却水,以对冷却水进行冷却,而装置的冷却水可以通过竖向处理筒4进行处理后使用,竖向处理筒4内部设置有中心压水筒5,可以通过中心压水筒5顶部的加水弯管503向其中注入冷却水,而冷却水可以储存在中心压水筒5内部的初级水隔仓6中,而中心压水筒5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连通侧开口501,可以连通侧开口501连通内侧的初级水隔仓6和外侧的次级水隔仓401,同时连通侧开口501中间设置有反渗透膜502,从而初级水隔仓6与次级水隔仓401之间通过反渗透膜502进行间隔,而普通的含盐水可以加注进初级水隔仓6中,同时中心压水筒5内部设置有压动滑块7,压动滑块7与中心压水筒5之间嵌合滑动连接,密封环701与初级水隔仓6之间尺寸相互配合,而且压动滑块7通过连接螺套702与中心螺杆601相互连接,中心螺杆601的轴向中心线与中心压水筒5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以通过转动中心螺杆601,便可以驱动压动滑块7沿中心压水筒5竖直方向滑动,对初级水隔仓6中的普通的含盐水加压,使初级水隔仓6中的普通的含盐水可以通过反渗透膜502进行过滤,进入外侧的次级水隔仓401中,使次级水隔仓401中的冷却水变为蒸馏水,而次级水隔仓401通过连通管道402与出水水箱3之间相互连通,所以次级水隔仓401中处理产生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连通管道402进入出水水箱3参与冷却循环,以避免普通水作为冷却水时,产生水垢堵塞循环系统,对散热器整体散热效率造成影响,同时连通管道402的中间设置有连通单向阀403,连通单向阀403的单向导通方向为由次级水隔仓401至出水水箱3,避免出水水箱3中的冷却水或高温蒸汽反向进入次级水隔仓401对其造成污染或损坏,以提高装置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竖向处理筒4可以直接添加普通水作为冷却水,无需特地采用蒸馏水,有利于提高装置整体的使用便利性和灵活性。
请参阅图1至图8,可选的,装置通过中心压水筒5内部的压动滑块7,对其中的冷却水进行加压,以通过反渗透膜502对冷却水进行处理,除去其中的盐分避免结垢,而中心压水筒5的底部对应设置有底部放水管8,在压动滑块7将大部分冷却水推动加压处理后,剩余的废水可以通过底部放水管8进行排空,以便于后续重新注入冷却水,而底部放水管8通过密封垫片803进行密封性,密封垫片803通过中心顶杆804与中心套筒801滑动连接,密封垫片803与放水开口802之间尺寸相互配合,并且中心顶杆804的竖直中心线与底部放水管8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底部放水管8的竖直中心线与中心螺杆601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所以压动滑块7在移动一段距离后,会压动中心顶杆804的限位顶头805,使中心顶杆804和其底部连接固定的密封垫片803同步向下移动,进而使密封垫片803离开放水开口802,使中心压水筒5内部的剩余废水通过放水开口802完全排空,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中心压水筒5的底部还对应设置有进气单向阀603,进气单向阀603的单向导通方向为由初级水隔仓6外侧至初级水隔仓6内侧,以便于限位顶头805移动复位时平衡中心压水筒5的内部压力。
使用时,先将装置整体装设于汽车对应位置,将进水水箱1和出水水箱3接入汽车冷却回路,并将相应管路进行连接,然后可以通过加水弯管503向中心压水筒5内部注入普通水,向中心压水筒5内部注入普通水时需要保持压动滑块7高于加水弯管503的底部,然后可以启动驱动电机602,驱动电机602带动中心螺杆601转动,而中心螺杆601可以通过连接螺套702驱动压动滑块7向下移动,对中心压水筒5内初级水隔仓6尺寸的普通水加压,使初级水隔仓6中的普通的含盐水通过反渗透膜502进行过滤,进入外侧的次级水隔仓401中,使次级水隔仓401中的冷却水变为蒸馏水,完成处理后的冷却水便可以通过连通管道402进入出水水箱3,然后进入汽车的冷却回路中,冷却水通过汽车的冷却回路后会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流入进水水箱1中,而回流进进水水箱1中的冷却水会通过扁带冷却管2自然向下流动,而散热风扇202将空气向后吹动,使空气流经扁带冷却管2外侧的散热翅片201,带走冷却水的热量,对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而后完成冷却的冷却水便落入出水水箱3,重新进入汽车的冷却回路,从而完成汽车的冷却循环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通过扁带冷却管2连接进水水箱1和出水水箱3,冷却水可以通过重力自然由进水水箱1通过扁带冷却管2流入出水水箱3,而扁带冷却管2外侧对应设置有散热翅片201和散热风扇202,可以使空气经过带走热量,以对冷却水进行冷却,进而对汽车系统进行散热,而扁带冷却管2整体为倾斜设置,可以在散热器整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延长扁带冷却管2的长度,并减缓冷却水流经的速度,进而提高散热效率,同时装置还设置有竖向处理筒4,竖向处理筒4中通过反渗透膜502将添加的普通水处理成蒸馏水,进而输送至冷却循环系统,以避免使用普通水作为冷却水时,容易产生水垢堵塞循环系统,对散热器整体散热效率造成影响,提高装置整体的使用便利性和可靠性。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公开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水水箱,所述进水水箱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上加水口,所述进水水箱的顶部右侧设置有蒸汽泄压阀,所述进水水箱的右侧设置有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的中间设置有循环水泵;
扁带冷却管,倾斜设置于所述进水水箱的下方,所述扁带冷却管的倾斜方向为所述进水水箱的竖直中心线一侧,所述扁带冷却管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正面设置有散热风扇;
出水水箱,设置于所述扁带冷却管的下方,所述出水水箱的底部设置有下放水口;
竖向处理筒,设置于所述进水水箱的左侧,所述竖向处理筒的内部设置有次级水隔仓,所述次级水隔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管道,所述次级水隔仓的中间设置有竖向水尺;
中心压水筒,设置于所述次级水隔仓的内侧,所述中心压水筒的中间设置有多个连通侧开口,所述连通侧开口的中间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中心压水筒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加水弯管,所述加水弯管的对侧设置有平衡通气口;
初级水隔仓,设置于所述中心压水筒的内侧,所述初级水隔仓的内侧设置有中心螺杆,所述中心螺杆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初级水隔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单向阀;
压动滑块,嵌合设置于初级水隔仓的中间,所述压动滑块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多个密封环,所述压动滑块的中间设置有连接螺套;
底部放水管,设置于所述进气单向阀的对侧,所述底部放水管的中间设置有中心套筒,所述底部放水管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开口,所述防水开口的中间嵌合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的上方设置有中心顶杆,所述中心顶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顶头,所述中心顶杆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带冷却管沿所述进水水箱的水平中心线方向均匀平行设置,所述扁带冷却管之间关于所述进水水箱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水箱的水平中心线与所述出水水箱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进水水箱的底部通过所述扁带冷却管与所述出水水箱的顶部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进水水箱通过所述回水管道与所述出水水箱之间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扁带冷却管的轴向中心线方向均匀平行设置,所述散热翅片的外侧面与所述扁带冷却管的外侧面之间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水隔仓通过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出水水箱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连通管道的中间设置有连通单向阀,所述连通单向阀的单向导通方向为由所述次级水隔仓至所述出水水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水隔仓与所述次级水隔仓之间通过所述反渗透膜进行间隔,所述进气单向阀的单向导通方向为由所述初级水隔仓外侧至所述初级水隔仓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动滑块与所述中心压水筒之间嵌合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初级水隔仓之间尺寸相互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动滑块通过所述连接螺套与所述中心螺杆相互连接,所述中心螺杆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中心压水筒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片通过所述中心顶杆与所述中心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垫片与所述放水开口之间尺寸相互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顶杆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底部放水管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底部放水管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中心螺杆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
CN202110281028.7A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 Withdrawn CN1130022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1028.7A CN113002291A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1028.7A CN113002291A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2291A true CN113002291A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08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1028.7A Withdrawn CN113002291A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0229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75261A1 (de) * 1990-09-04 1992-03-18 Walter Wilhelm Dietrich Heizkörper
DE4232063A1 (de) * 1992-09-24 1994-03-31 Hans Georg Erhardt Fahrtwindbeaufschlagter Fahrzeugkühler
JPH08233475A (ja) * 1995-02-24 1996-09-13 Toyota Motor Corp ラジエータ
CN204344259U (zh) * 2014-12-08 2015-05-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车辆
CN108952919A (zh) * 2018-07-31 2018-12-07 广州果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液多通路流动的汽车引擎散热装置
CN110386641A (zh) * 2019-06-14 2019-10-29 盐城恒泽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工业有机废水处理设备
CN112243389A (zh) * 2019-05-15 2021-01-19 Rts雷歇姆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借助薄膜过滤和分离处于压力下的流质混合物的设备
CN112299531A (zh) * 2020-10-23 2021-02-02 扬州宏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废水处理的反渗透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75261A1 (de) * 1990-09-04 1992-03-18 Walter Wilhelm Dietrich Heizkörper
DE4232063A1 (de) * 1992-09-24 1994-03-31 Hans Georg Erhardt Fahrtwindbeaufschlagter Fahrzeugkühler
JPH08233475A (ja) * 1995-02-24 1996-09-13 Toyota Motor Corp ラジエータ
CN204344259U (zh) * 2014-12-08 2015-05-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车辆
CN108952919A (zh) * 2018-07-31 2018-12-07 广州果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液多通路流动的汽车引擎散热装置
CN112243389A (zh) * 2019-05-15 2021-01-19 Rts雷歇姆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借助薄膜过滤和分离处于压力下的流质混合物的设备
CN110386641A (zh) * 2019-06-14 2019-10-29 盐城恒泽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工业有机废水处理设备
CN112299531A (zh) * 2020-10-23 2021-02-02 扬州宏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废水处理的反渗透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95787B1 (en) Air separator for low flow rate cooling systems
CN106641961A (zh) 一种车灯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KR20200015345A (ko) 냉각코어로서 반도체를 사용하는 차량의 공조장치
CN107956571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13002291A (zh) 一种汽车前端集成散热装置
CN105164411B (zh) 冷却otec工作流体泵马达的系统和方法
CN211019743U (zh) 冷却单元
CN218093363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利用装置
CN203906080U (zh) 组合散热器以及组合散热系统
CN208951031U (zh) 液压油箱冷却装置
JP2007120361A (ja) 液体循環装置
CN201526931U (zh) 应用于led灯具的散热结构
CN212985688U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液压油缸
CN104747262B (zh) 一种带混合器的冷却水路系统
CN209510439U (zh) 一种柴油机冷却循环系统
CN201462120U (zh) 一种阻水通气的阀
CN112196836A (zh) 一种离心式鼓风机自动降温系统
CN214787948U (zh) 一种降温速度快的液压泵
CN214687800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成型机
CN112904980A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风扇用散热结构
TWI316439B (zh)
CN105756764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6832709U (zh) 一种应用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中的液冷系统
CN213703349U (zh) 一种快速升降的测试轮
CN220268105U (zh) 一种快速降温的液压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