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5076A -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5076A
CN112925076A CN202010134823.9A CN202010134823A CN112925076A CN 112925076 A CN112925076 A CN 112925076A CN 202010134823 A CN202010134823 A CN 202010134823A CN 112925076 A CN112925076 A CN 112925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lens
gap
solid medium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48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5076B (zh
Inventor
程俊嘉
张临安
周明达
林正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25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5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5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5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成像镜头具有一光轴,并包含一塑胶载体元件与一成像透镜组。塑胶载体元件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物侧面包含一物侧开孔。像侧面包含一像侧开孔。内表面连接物侧开孔与像侧开孔。成像透镜组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内,且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透镜元件与内表面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固态介质间隙与透镜元件和内表面皆直接接触。借此,强化整体的组装结构,并提供内装稳定度。

Description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成像镜头,且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电脑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成像镜头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发展一种提升遮蔽非成像光线效率的成像镜头遂成为产业上重要且急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通过于塑胶载体元件内大范围涂胶以强化整体的组装结构,借此提供内装稳定度,并提升遮蔽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具有一光轴,并包含一塑胶载体元件与一成像透镜组。塑胶载体元件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物侧面包含一物侧开孔。像侧面包含一像侧开孔。内表面连接物侧开孔与像侧开孔。成像透镜组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内,且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透镜元件与内表面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固态介质间隙与透镜元件及内表面皆直接接触。固态介质间隙于垂直光轴的一平面上与光轴所围成的角度为θm,其满足下列条件:90度≤θm≤360度。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可包含多个凸出结构,凸出结构沿垂直光轴方向凸起且环绕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规则排列,固态介质间隙与凸出结构直接接触。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固态介质间隙于光轴方向的总长度为L,成像透镜组于光轴方向的总长度为T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20<L/TD<1.20。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30<L/TD<1.05。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缘可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的内表面无接触。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透镜元件与内表面之间可还包含一空气间隙,空气间隙沿径向较固态介质间隙靠近光轴。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可包含一环形凹槽结构,固态介质间隙与空气间隙中至少一者通至环形凹槽结构内。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透镜元件之间可设置一粘合材料,且透镜元件相互粘合形成一粘合透镜组,其中各透镜元件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环绕粘合材料。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固态介质间隙可为非透光固态介质间隙。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于垂直光轴的平面上与光轴所围成的角度为θa,其可满足下列条件:60度<θa≤360度。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具有一光轴,并包含一塑胶载体元件与一成像透镜组。塑胶载体元件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物侧面包含一物侧开孔。像侧面包含一像侧开孔。内表面连接物侧开孔与像侧开孔。成像透镜组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内,且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透镜元件与内表面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固态介质间隙与透镜元件及内表面皆直接接触。于垂直光轴的一平面,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无接触的范围。固态介质间隙于透镜元件与内表面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0.01mm≤d<0.18mm。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轴向连接结构可为对应光轴相对设置。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塑胶载体元件与成像透镜组中最物侧的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可分别包含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二轴向连接结构。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透镜元件与内表面之间可还包含一空气间隙,空气间隙沿径向较固态介质间隙靠近光轴。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可包含一环形凹槽结构,固态介质间隙与空气间隙中至少一者通至环形凹槽结构内。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固态介质间隙可为非透光固态介质间隙。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固态介质间隙于透镜元件与内表面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1mm≤d<0.10mm。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固态介质间隙可为封闭全环状,且环绕成像透镜组。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塑胶载体元件的外表面可设置一驱动元件,驱动元件用以驱动成像镜头沿平行光轴方向移动。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缘可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的内表面无接触。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直接接触的范围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直接接触的范围与未与固态介质间隙接触的范围总和为θt,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55<θm'/θt≤1.0。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与一电子感光元件。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爆炸示意图;
图1B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组合示意图;
图1C绘示依照图1B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1D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E绘示依照图1D第一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1F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G绘示依照图1F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1H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
图2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2B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2C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组装示意图;
图2D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2E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
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3B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3C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组装示意图;
图3D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4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爆炸示意图;
图4B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组合示意图;
图4C绘示依照图4B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4D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E绘示依照图4D第四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4F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4G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
图5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爆炸示意图;
图5B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组合示意图;
图5C绘示依照图5B第五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5D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5E绘示依照图5D第五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5F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6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6B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6C绘示依照图6B第六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6D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7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爆炸示意图;
图7B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组合示意图;
图7C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成像镜头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7D绘示依照图7C第七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与第一透镜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7E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7F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
图8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八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8B绘示依照图8A第八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图8C绘示依照图8A第八实施例中自拍场景的示意图;以及
图8D绘示依照图8A第八实施例中拍摄的影像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20、30、40、50、60、70、81...成像镜头
110、210、310、410、510、610、710...塑胶载体元件
111、211、311、411、511、611、711...物侧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像侧面
113、213、313、413、513、613、713...外表面
114、214、314、414、514、614、714...内表面
115、315、415...逃胶沟槽
120、220、320、420、520、620、720...成像透镜组
121、221、321、421、521、621、721...第一透镜元件
122、222、322、422、522、622、722...第二透镜元件
123、223、323、423、523、623、723...第三透镜元件
124、224、324、424、524、624...第四透镜元件
125、225、325、425、525、625...第五透镜元件
126、226、326、626...第六透镜元件
127、227、327、427、527、627、727...第一轴向连接结构
128、528...凸出结构
129、229、329、529...环形凹槽结构
130、230、330、430、530、630、730...固态介质间隙
231、331...介质材料
140、240、340、440、540、640...空气间隙
216、316、516...第二轴向连接结构
450...粘合材料
617...驱动元件
61...外壳
62...上弹簧片
63...磁石
64...下弹簧片
65...基座
80...电子装置
82...电子感光元件
83...使用者界面
84...成像信号处理元件
85...光学防手震组件
86...感测元件
87...闪光灯模块
88...对焦辅助模块
X...光轴
N...非成像光线
θm...固态介质间隙于垂直光轴的一平面上与光轴所围成的角度
L...固态介质间隙于光轴方向的总长度
TD...成像透镜组于光轴方向的总长度
θa...第一轴向连接结构于垂直光轴的平面上与光轴所围成的角度
d...固态介质间隙于透镜元件与内表面之间的间距宽度
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直接接触的范围
θt...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直接接触的范围与未与固态介质间隙接触的范围总和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成像镜头,其具有一光轴,并包含一塑胶载体元件与一成像透镜组。塑胶载体元件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物侧面包含一物侧开孔。像侧面包含一像侧开孔。内表面连接物侧开孔与像侧开孔。成像透镜组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内,且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透镜元件与内表面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固态介质间隙与透镜元件及内表面皆直接接触。进一步来说,透过第一轴向连接结构维持透镜元件之间的同轴度。
于垂直光轴的一平面,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无接触的范围。进一步来说,于塑胶载体元件内大范围涂胶以强化整体的组装结构,借此提供内装稳定度,并提升遮蔽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进一步来说,塑胶载体元件可为一塑胶镜筒或一单一部件由塑胶镜筒与载体以射出成型一体制成。
介质材料可为热固化胶、光固化胶、光线吸收涂层或黑色涂料,但不以此为限。借此,提升遮蔽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本发明为透过精确的涂胶技术先将固态介质间隙的一介质材料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的内表面,再进一步将成像透镜组组装至塑胶载体元件内,其中介质材料亦可依遮光需求涂布于成像透镜组的特定区域,但并不以此为限。透过设计适当的透镜元件与塑胶载体元件的间距,使介质材料通过毛细现象均匀延伸至透镜元件与塑胶载体元件之间期望涂胶的位置,其有别于先前技术中先组装再从与外界相连通的通道点胶的技术。借此,可控制介质材料涂布于理想的范围。
塑胶载体元件可还包含一逃胶沟槽,而逃胶沟槽可为环状或条状,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来说,固态介质间隙中的介质材料原为液态可囤积于逃胶沟槽中,组装为成像透镜组后,介质材料将通过毛细现象延伸至内表面的其他区域,待介质材料固化后即形成固态介质间隙。借此,控制介质材料涂布于理想的范围,并防止介质材料外溢的情况。
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可包含多个凸出结构,凸出结构沿垂直光轴方向凸起且环绕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规则排列,固态介质间隙与凸出结构直接接触。具体来说,组装透镜元件时,凸出结构可将介质材料沿内表面拖曳,使介质材料更完全地附着于塑胶载体元件与透镜元件之间。借此,使毛细现象发挥得更为理想。
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缘可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的内表面无接触。借此,提供介质材料的容纳空间,并降低组装时的干扰,进而提升组装速度。
透镜元件与内表面之间可还包含一空气间隙,空气间隙沿径向较固态介质间隙靠近光轴。借此,可稳定地控制涂胶技术,避免介质材料溢流至成像透镜组的光学区域。
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可包含一环形凹槽结构,其中固态介质间隙与空气间隙中至少一者通至环形凹槽结构内。借此,提供防溢胶的机构,亦可做为组装时逃气的空间。
透镜元件之间可设置一粘合材料,且透镜元件相互粘合形成一粘合透镜组,其中各透镜元件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环绕粘合材料。具体来说,透过粘合材料将二透镜元件粘合,且粘合材料具有光学曲折力。借此,增加透镜元件之间的稳定度与同轴度,并提供光学曲折力,提升光学成像品质。
固态介质间隙可为非透光固态介质间隙。借此,可防止非成像光线于固态介质间隙中传递。
第一轴向连接结构可为对应光轴相对设置。具体来说,环形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可视为多个相对设置的轴向连接结构组合而成。借此,降低轴心偏移的可能性,并保持相对设置固态介质间隙的宽度的均匀性,使毛细现象的效果更为对称。
塑胶载体元件与成像透镜组中最物侧的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可包含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二轴向连接结构。借此,提供塑胶载体元件与透镜元件之间的同轴度。
固态介质间隙可为封闭全环状,且环绕成像透镜组。具体来说,介质材料均匀设置于成像透镜组的外周。借此,待介质材料固化形成固态介质间隙时元件之间不易变形。
塑胶载体元件的外表面可设置一驱动元件,驱动元件用以驱动成像镜头沿平行光轴方向移动。具体来说,驱动元件可为线圈元件或磁性元件,但并不以此为限。借此,提供成像镜头自动对焦的可行性。
固态介质间隙于垂直光轴的一平面上与光轴所围成的角度为θm,其满足下列条件:90度≤θm≤360度。进一步来说,θm可为直角、钝角、平角、优角或周角。借此,可同时拦截来自各方向的杂散光,进而提升遮蔽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固态介质间隙于光轴方向的总长度为L,成像透镜组于光轴方向的总长度为T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20<L/TD<1.20。借此,可大范围地捕捉杂散光。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30<L/TD<1.05。借此,可更有效地减少杂散光的产生。
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于垂直光轴的平面上与光轴所围成的角度为θa,其可满足下列条件:60度<θa≤360度。借此,可于有限的空间下达到同心对齐,进而减少组装公差。
固态介质间隙于透镜元件与内表面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0.01mm≤d<0.18mm。具体来说,上述d范围为考量到固态介质间隙需具备足够的宽度,且同时考量到介质材料由于毛细现象大范围延伸所需的宽度大小。若d过小时,无法发挥遮光效果;若d过大时,介质材料透过毛细现象进行延伸的效果下降,进而减少介质材料可附着的区域。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1mm≤d<0.10mm。借此,可具有足够的光学密度,并使毛细现象有较佳的发挥功效。
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直接接触的范围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直接接触的范围与未与固态介质间隙接触的范围总和为θt,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55<θm'/θt≤1.0。具体来说,θt为360度,且θm'为θm的总和。借此,可大范围地捕捉杂散光,进而提升光学成像品质。
上述本揭示内容成像镜头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成像镜头与一电子感光元件。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10的爆炸示意图。图1B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10的组合示意图。图1D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10的部分剖视示意图。由图1A、图1B及图1D可知,成像镜头10具有一光轴X,且包含一塑胶载体元件110与一成像透镜组120。成像透镜组120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110内。
详细来说,塑胶载体元件110包含一物侧面111、一像侧面112、一外表面113及一内表面114,其中物侧面111包含一物侧开孔(图未标示),像侧面112包含一像侧开孔(图未标示),且内表面114连接物侧开孔与像侧开孔。进一步来说,塑胶载体元件110可为一塑胶镜筒或一单一部件由塑胶镜筒与载体以射出成型一体制成。
成像透镜组120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具体来说,于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透镜组12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遮光片、第一透镜元件121、第二遮光片、第二透镜元件122、第三遮光片、第三透镜元件123、第四遮光片、第四透镜元件124、第一间隔环、第五透镜元件125、第二间隔环、第五遮光片、第六透镜元件126及固定环,其中第一透镜元件121、第二透镜元件122、第三透镜元件123、第四透镜元件124、第五透镜元件125及第六透镜元件126的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且第一遮光片至第五遮光片、第一间隔环、第二间隔环及固定环非本揭示内容重点,故不另标号。
图1C绘示依照图1B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10的局部放大图。由图1A与图1C可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内表面114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130,其中固态介质间隙130与相邻透镜元件和内表面114皆直接接触。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121、第二透镜元件122、第三透镜元件123及第四透镜元件124皆与内表面114之间包含固态介质间隙130,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来说,固态介质间隙130包含介质材料(图未标示),且介质材料粘附至内表面114或成像透镜组120,其中介质材料可为热固化胶、光固化胶、光线吸收涂层或黑色涂料,但不以此为限。借此,提升遮蔽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127。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121的像侧、第二透镜元件122的物侧、第二透镜元件122的像侧、第三透镜元件123的物侧、第三透镜元件123的像侧及第四透镜元件124的物侧分别包含第一轴向连接结构127。具体来说,第一透镜元件121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127与第二透镜元件122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127对应且连接,第二透镜元件122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127与第三透镜元件123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127对应且连接,第三透镜元件123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127与第四透镜元件124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127对应且连接。借此,维持透镜元件之间的同轴度。
进一步来说,第一轴向连接结构127为对应光轴X相对设置,而环形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127可视为多个相对设置的轴向连接结构组合而成。借此,降低轴心偏移的可能性,并保持相对设置固态介质间隙130的宽度的均匀性,使毛细现象的效果更为对称。
图1E绘示依照图1D第一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110与第二透镜元件122的平面示意图。图1F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122的局部放大图。图1G绘示依照图1F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122的平面示意图。由图1A、图1C、图1E、图1F及图1G可知,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包含多个凸出结构128。于第一实施例中,包含凸出结构128的透镜元件为第二透镜元件122。凸出结构128沿垂直光轴X方向凸起且环绕第二透镜元件122的一外周规则排列,固态介质间隙130与凸出结构128直接接触。具体来说,组装透镜元件时,凸出结构128可将介质材料沿内表面114拖曳,使介质材料更完全地附着于塑胶载体元件110与透镜元件之间。借此,使毛细现象发挥得更为理想。
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110的内表面114无接触。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122、第三透镜元件123及第四透镜元件124的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110的内表面114无接触。借此,提供介质材料的容纳空间,并降低组装时的干扰,进而提升组装速度。
透镜元件与内表面114之间还包含一空气间隙140,空气间隙140沿径向较固态介质间隙130靠近光轴X。借此,可稳定地控制涂胶技术,避免介质材料溢流至成像透镜组120的光学区域。
由图1A与图1C可知,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包含一环形凹槽结构129,其中固态介质间隙130与空气间隙140中至少一者通至环形凹槽结构129内。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121与第三透镜元件123包含环形凹槽结构129。借此,提供防溢胶的机构,亦可做为组装时逃气的空间。
由图1B可知,固态介质间隙130为非透光固态介质间隙。借此,可防止非成像光线N于固态介质间隙130中传递。
由图1E可知,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1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130无接触的范围。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122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1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第二透镜元件122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130无接触的范围。
由图1A与图1C可知,塑胶载体元件110还包含一逃胶沟槽115,而逃胶沟槽115可为环状或条状,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来说,固态介质间隙130中的介质材料原为液态可囤积于逃胶沟槽115中,组装为成像透镜组120后,介质材料将通过毛细现象延伸至内表面114的其他区域,待介质材料固化后即形成固态介质间隙130。借此,控制介质材料涂布于理想的范围,并防止介质材料外溢的情况。
由图1A可知,固态介质间隙130为封闭全环状,且环绕成像透镜组120。具体来说,介质材料均匀设置于成像透镜组120的外周。借此,待介质材料固化形成固态介质间隙130时元件之间不易变形。
图1H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由图1E、图1G及图1H可知,第一实施例中,固态介质间隙130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1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1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与未与固态介质间隙130接触的范围总和为θt(于第一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二透镜元件122),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127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a,固态介质间隙13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L,成像透镜组12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TD,固态介质间隙130于透镜元件与内表面114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于第一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三透镜元件123),而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一条件。
Figure BDA0002396969870000131
进一步来说,固态介质间隙130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围成360度。
<第二实施例>
图2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20的示意图。由图2A可知,成像镜头20具有一光轴X,且包含一塑胶载体元件210与一成像透镜组220。成像透镜组220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210内。
详细来说,塑胶载体元件210包含一物侧面211、一像侧面212、一外表面213及一内表面214,其中物侧面211包含一物侧开孔(图未标示),像侧面212包含一像侧开孔(图未标示),且内表面214连接物侧开孔与像侧开孔。进一步来说,塑胶载体元件210可为一塑胶镜筒或一单一部件由塑胶镜筒与载体以射出成型一体制成。
成像透镜组220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具体来说,于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透镜组22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元件221、第一遮光片、第二透镜元件222、第二遮光片、第三透镜元件223、第三遮光片、第四透镜元件224、第一间隔环、第五透镜元件225、第二间隔环、第四遮光片第六透镜元件226及固定环,其中第一透镜元件221、第二透镜元件222、第三透镜元件223、第四透镜元件224、第五透镜元件225及第六透镜元件226的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且第一遮光片至第四遮光片、第一间隔环、第二间隔环及固定环非本揭示内容重点,故不另标号。
图2B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20的局部放大图。由图2B可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内表面214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230,其中固态介质间隙230与相邻透镜元件和内表面214皆直接接触。于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221、第二透镜元件222、第三透镜元件223及第四透镜元件224皆与内表面214之间包含固态介质间隙230,但并不以此为限。
图2C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20的组装示意图。由图2C可知,固态介质间隙230包含一介质材料231,介质材料231原为液态,且介质材料231粘附至内表面214或成像透镜组220,于第二实施例中介质材料231粘附至内表面214,待介质材料231固化后形成固态介质间隙230。具体来说,介质材料231可为热固化胶、光固化胶、光线吸收涂层或黑色涂料,于第二实施例中介质材料231为光线吸收涂层,但不以此为限。借此,提升遮蔽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详细来说,第二实施例为透过精确的涂胶技术先将介质材料231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210的内表面214,再进一步将成像透镜组220组装至塑胶载体元件210内,其中介质材料231亦可依遮光需求涂布于成像透镜组220的特定区域,但并不以此为限。透过设计适当的透镜元件与塑胶载体元件210的间距,使介质材料231通过毛细现象均匀延伸至透镜元件与塑胶载体元件210之间期望涂胶的位置,其有别于先前技术中先组装再从与外界相连通的通道点胶的技术。借此,可控制介质材料231涂布于理想的范围,且可强化整体的组装结构,进而提供内装稳定度。
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227。于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221的像侧、第二透镜元件222的物侧、第二透镜元件222的像侧、第三透镜元件223的物侧、第三透镜元件223的像侧及第四透镜元件224的物侧分别包含第一轴向连接结构227。具体来说,第一透镜元件221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227与第二透镜元件222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227对应且连接,第二透镜元件222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227与第三透镜元件223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227对应且连接,第三透镜元件223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227与第四透镜元件224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227对应且连接。借此,维持透镜元件之间的同轴度。
进一步来说,第一轴向连接结构227为对应光轴X相对设置,而环形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227可视为多个相对设置的轴向连接结构组合而成。借此,降低轴心偏移的可能性,并保持相对设置固态介质间隙230的宽度的均匀性,使毛细现象的效果更为对称。
塑胶载体元件210与成像透镜组220中最物侧的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分别包含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二轴向连接结构216。于第二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210的像侧与第一透镜元件221的物侧分别包含相对应且连接的第二轴向连接结构216。借此,提供塑胶载体元件210与第一透镜元件221之间的同轴度。
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210的内表面214无接触。于第二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222、第三透镜元件223及第四透镜元件224的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210的内表面214无接触。借此,提供介质材料231的容纳空间,并降低组装时的干扰,进而提升组装速度。
透镜元件与内表面214之间还包含一空气间隙240,空气间隙240沿径向较固态介质间隙230靠近光轴X。借此,可稳定地控制涂胶技术,避免介质材料231溢流至成像透镜组220的光学区域。
由图2B可知,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包含一环形凹槽结构229,其中固态介质间隙230与空气间隙240中至少一者通至环形凹槽结构229内。于第二实施例中,第三透镜元件223包含环形凹槽结构229。借此,提供防溢胶的机构,亦可做为组装时逃气的空间。
固态介质间隙230为非透光固态介质间隙。借此,可防止非成像光线于固态介质间隙230中传递。
图2D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210与第二透镜元件222的平面示意图。由图2D可知,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2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230无接触的范围。于第二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222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2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第二透镜元件222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230无接触的范围。
固态介质间隙230为封闭全环状,且环绕成像透镜组220。具体来说,介质材料231均匀设置于成像透镜组220的外周。借此,待介质材料231固化形成固态介质间隙230时元件之间不易变形。
图2E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由图2D与图2E可知,第二实施例中,固态介质间隙230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2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2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与未与固态介质间隙230接触的范围总和为θt(于第二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二透镜元件222),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227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a,固态介质间隙23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L,成像透镜组22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TD,固态介质间隙230于透镜元件与内表面214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于第二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一透镜元件221),而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二条件。
Figure BDA0002396969870000161
进一步来说,固态介质间隙230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围成360度。
<第三实施例>
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30的示意图。由图3A可知,成像镜头30具有一光轴X,且包含一塑胶载体元件310与一成像透镜组320。成像透镜组320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310内。
详细来说,塑胶载体元件310包含一物侧面311、一像侧面312、一外表面313及一内表面314,其中物侧面311包含一物侧开孔(图未标示),像侧面312包含一像侧开孔(图未标示),且内表面314连接物侧开孔与像侧开孔。进一步来说,塑胶载体元件310可为一塑胶镜筒或一单一部件由塑胶镜筒与载体以射出成型一体制成。
成像透镜组320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具体来说,于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透镜组32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元件321、第一遮光片、第二透镜元件322、第二遮光片、第三透镜元件323、第三遮光片、第四透镜元件324、第一间隔环、第五透镜元件325、第二间隔环、第四遮光片、第六透镜元件326及固定环,其中第一透镜元件321、第二透镜元件322、第三透镜元件323、第四透镜元件324、第五透镜元件325及第六透镜元件326的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且第一遮光片至第四遮光片、第一间隔环、第二间隔环及固定环非本揭示内容重点,故不另标号。
图3B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30的局部放大图。由图3B可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内表面314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330,其中固态介质间隙330与相邻透镜元件和内表面314皆直接接触。于第三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321、第二透镜元件322、第三透镜元件323及第四透镜元件324皆与内表面314之间包含固态介质间隙330,但并不以此为限。
图3C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30的组装示意图。由图3C可知,固态介质间隙330包含一介质材料331,介质材料331原为液态,且介质材料331粘附至内表面314或成像透镜组320,于第三实施例中介质材料331粘附至内表面314,待介质材料331固化后形成固态介质间隙330。具体来说,介质材料331可为热固化胶、光固化胶、光线吸收涂层或黑色涂料,但不以此为限。借此,提升遮蔽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详细来说,第三实施例为透过精确的涂胶技术先将介质材料331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310的内表面314,再进一步将成像透镜组320组装至塑胶载体元件310内,并透过设计适当的透镜元件与塑胶载体元件310的间距,使介质材料331通过毛细现象均匀延伸至透镜元件与塑胶载体元件310之间期望涂胶的位置,其有别于先前技术中先组装再从与外界相连通的通道点胶的技术。借此,可控制介质材料331涂布于理想的范围,且可强化整体的组装结构,进而提供内装稳定度。
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327。于第三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321的像侧、第二透镜元件322的物侧、第二透镜元件322的像侧、第三透镜元件323的物侧、第三透镜元件323的像侧及第四透镜元件324的物侧分别包含第一轴向连接结构327。具体来说,第一透镜元件321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327与第二透镜元件322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327对应且连接,第二透镜元件322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327与第三透镜元件323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327对应且连接,第三透镜元件323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327与第四透镜元件324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327对应且连接。借此,维持透镜元件之间的同轴度。
进一步来说,第一轴向连接结构327为对应光轴X相对设置,而环形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327可视为多个相对设置的轴向连接结构组合而成。借此,降低轴心偏移的可能性,并保持相对设置固态介质间隙330的宽度的均匀性,使毛细现象的效果更为对称。
塑胶载体元件310与成像透镜组320中最物侧的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分别包含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二轴向连接结构316。于第三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310的像侧与第一透镜元件321的物侧分别包含相对应且连接的第二轴向连接结构316。借此,提供塑胶载体元件310与第一透镜元件321之间的同轴度。
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310的内表面314无接触。于第三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322、第三透镜元件323及第四透镜元件324的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310的内表面314无接触。借此,提供介质材料331的容纳空间,并降低组装时的干扰,进而提升组装速度。
透镜元件与内表面314之间还包含一空气间隙340,空气间隙340沿径向较固态介质间隙330靠近光轴X。借此,可稳定地控制涂胶技术,避免介质材料331溢流至成像透镜组320的光学区域。
由图3B可知,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包含一环形凹槽结构329,其中固态介质间隙330与空气间隙340中至少一者通至环形凹槽结构329内。于第三实施例中,第三透镜元件323包含环形凹槽结构329。借此,提供防溢胶的机构,亦可做为组装时逃气的空间。
固态介质间隙330为非透光固态介质间隙。借此,可防止非成像光线于固态介质间隙330中传递。
图3D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310与第二透镜元件322的平面示意图。由图3D可知,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3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330无接触的范围。于第三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322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3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第二透镜元件322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330无接触的范围。
由图3C可知,塑胶载体元件310还包含一逃胶沟槽315,而逃胶沟槽315可为环状或条状,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来说,介质材料331可囤积于逃胶沟槽315中,组装为成像透镜组320后,介质材料331透过毛细现象延伸至内表面314的其他区域,待介质材料331固化后即形成固态介质间隙330。借此,控制介质材料331涂布于理想的范围,并防止介质材料331外溢的情况。
固态介质间隙330为封闭全环状,且环绕成像透镜组320。具体来说,介质材料331均匀设置于成像透镜组320的外周。借此,待介质材料331固化形成固态介质间隙330时元件之间不易变形。
由图3A、图3B及图3D可知,第三实施例中,固态介质间隙330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3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3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与未与固态介质间隙330接触的范围总和为θt(于第三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二透镜元件322),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327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a,固态介质间隙33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L,成像透镜组32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TD,固态介质间隙330于透镜元件与内表面314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于第三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一透镜元件321),而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三条件。
Figure BDA0002396969870000191
Figure BDA0002396969870000201
进一步来说,固态介质间隙330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围成360度。
<第四实施例>
图4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头40的爆炸示意图。图4B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头40的组合示意图。图4D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头40的部分剖视示意图。由图4A、图4B及图4D可知,成像镜头40具有一光轴X,且包含一塑胶载体元件410与一成像透镜组420。成像透镜组420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410内。
详细来说,塑胶载体元件410包含一物侧面411、一像侧面412、一外表面413及一内表面414,其中物侧面411包含一物侧开孔(图未标示),像侧面412包含一像侧开孔(图未标示),且内表面414连接物侧开孔与像侧开孔。进一步来说,塑胶载体元件410可为一塑胶镜筒或一单一部件由塑胶镜筒与载体以射出成型一体制成。
成像透镜组420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具体来说,于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透镜组42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元件421、第一遮光片、第二透镜元件422、第三透镜元件423、第二遮光片、第四透镜元件424、第三遮光片、第一间隔环、第四遮光片、第五透镜元件425及固定环,其中第一透镜元件421、第二透镜元件422、第三透镜元件423、第四透镜元件424及第五透镜元件425的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且第一遮光片至第四遮光片、第一间隔环及固定环非本揭示内容重点,故不另标号。
图4C绘示依照图4B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头40的局部放大图。由图4A与图4C可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内表面414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430,其中固态介质间隙430与相邻透镜元件和内表面414皆直接接触。于第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421、第二透镜元件422、第三透镜元件423、第四透镜元件424及第五透镜元件425皆与内表面414之间包含固态介质间隙430,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来说,固态介质间隙430包含介质材料(图未标示),且介质材料粘附至内表面414或成像透镜组420,其中介质材料可为热固化胶、光固化胶、光线吸收涂层或黑色涂料,但不以此为限。借此,提升遮蔽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427。于第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421的像侧、第二透镜元件422的物侧、第二透镜元件422的像侧、第三透镜元件423的物侧、第三透镜元件423的像侧及第四透镜元件424的物侧分别包含第一轴向连接结构427。具体来说,第一透镜元件421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427与第二透镜元件422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427对应且连接,第二透镜元件422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427与第三透镜元件423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427对应且连接,第三透镜元件423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427与第四透镜元件424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427对应且连接。借此,维持透镜元件之间的同轴度。
进一步来说,第一轴向连接结构427为对应光轴X相对设置,而环形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427可视为多个相对设置的轴向连接结构组合而成。借此,降低轴心偏移的可能性,并保持相对设置固态介质间隙430的宽度的均匀性,使毛细现象的效果更为对称。
由图4A与图4B可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之间设置一粘合材料450,且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相互粘合形成一粘合透镜组,其中各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427环绕粘合材料450。于第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422与第三透镜元件423之间设置粘合材料450,并相互粘合形成粘合透镜组。进一步来说,透过粘合材料450将第二透镜元件422与第三透镜元件423粘合,且粘合材料450具有光学曲折力。借此,增加透镜元件之间的稳定度与同轴度,并提供光学曲折力,提升光学成像品质。
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410的内表面414无接触。于第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422、第三透镜元件423、第四透镜元件424及第五透镜元件425的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410的内表面414无接触。借此,提供介质材料的容纳空间,并降低组装时的干扰,进而提升组装速度。
透镜元件与内表面414之间还包含一空气间隙440,空气间隙440沿径向较固态介质间隙430靠近光轴X。借此,可稳定地控制涂胶技术,避免介质材料溢流至成像透镜组420的光学区域。
固态介质间隙430为非透光固态介质间隙。借此,可防止非成像光线于固态介质间隙430中传递。
图4E绘示依照图4D第四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410与第二透镜元件422的平面示意图。由图4E可知,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4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430无接触的范围。于第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422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4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第二透镜元件422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430无接触的范围。进一步来说,于制造过程中,当涂布介质材料的量过少时,可能会产生透镜元件外周有部分无接触到介质材料,然介质材料仍可透过毛细现象附着于透镜元件的外周,且保持于一定范围。
图4F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410的正面示意图。由图4A、图4E及图4F可知,塑胶载体元件410还包含一逃胶沟槽415,而逃胶沟槽415可为环状或条状,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来说,固态介质间隙430中的介质材料原为液态可囤积于逃胶沟槽415中,组装为成像透镜组420后,介质材料将通过毛细现象延伸至内表面414的其他区域,待介质材料固化后即形成固态介质间隙430。借此,控制介质材料涂布于理想的范围,并防止介质材料外溢的情况。
由图4A可知,固态介质间隙430为封闭全环状,且环绕成像透镜组420。具体来说,介质材料均匀设置于成像透镜组420的外周。借此,待介质材料固化形成固态介质间隙430时元件之间不易变形。
图4G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由图4E与图4G可知,第四实施例中,固态介质间隙430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4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4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与未与固态介质间隙430接触的范围总和为θt(于第四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二透镜元件422),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427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a,固态介质间隙43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L,成像透镜组42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TD,固态介质间隙430于透镜元件与内表面414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于第四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二透镜元件422),而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四条件。
Figure BDA0002396969870000221
Figure BDA0002396969870000231
进一步来说,固态介质间隙430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围成220度与105度。
<第五实施例>
图5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成像镜头50的爆炸示意图。图5B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成像镜头50的组合示意图。图5D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成像镜头50的部分剖视示意图。由图5A、图5B及图5D可知,成像镜头50具有一光轴X,且包含一塑胶载体元件510与一成像透镜组520。成像透镜组520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510内。
详细来说,塑胶载体元件510包含一物侧面511、一像侧面512、一外表面513及一内表面514,其中物侧面511包含一物侧开孔(图未标示),像侧面512包含一像侧开孔(图未标示),且内表面514连接物侧开孔与像侧开孔。进一步来说,塑胶载体元件510可为一塑胶镜筒或一单一部件由塑胶镜筒与载体以射出成型一体制成。
成像透镜组520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具体来说,于第五实施例中,成像透镜组52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元件521、第一遮光片、第二透镜元件522、第二遮光片、第三透镜元件523、第三遮光片、第四透镜元件524、第四遮光片、第一间隔环、第五遮光片、第五透镜元件525及固定环,其中第一透镜元件521、第二透镜元件522、第三透镜元件523、第四透镜元件524及第五透镜元件525的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且第一遮光片至第五遮光片、第一间隔环及固定环非本揭示内容重点,故不另标号。
图5C绘示依照图5B第五实施例中成像镜头50的局部放大图。由图5A与图5C可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内表面514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530,其中固态介质间隙530与相邻透镜元件和内表面514皆直接接触。于第五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521、第二透镜元件522、第三透镜元件523及第四透镜元件524皆与内表面514之间包含固态介质间隙530,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来说,固态介质间隙530包含介质材料(图未标示),且介质材料粘附至内表面514或成像透镜组520,其中介质材料可为热固化胶、光固化胶、光线吸收涂层或黑色涂料,但不以此为限。借此,提升遮蔽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527。于第五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521的像侧、第二透镜元件522的物侧、第二透镜元件522的像侧、第三透镜元件523的物侧、第三透镜元件523的像侧及第四透镜元件524的物侧分别包含第一轴向连接结构527。具体来说,第一透镜元件521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527与第二透镜元件522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527对应且连接,第二透镜元件522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527与第三透镜元件523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527对应且连接,第三透镜元件523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527与第四透镜元件524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527对应且连接。借此,维持透镜元件之间的同轴度。
进一步来说,第一轴向连接结构527为对应光轴X相对设置,而环形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527可视为多个相对设置的轴向连接结构组合而成。借此,降低轴心偏移的可能性,并保持相对设置固态介质间隙530的宽度的均匀性,使毛细现象的效果更为对称。
塑胶载体元件510与成像透镜组520中最物侧的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分别包含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二轴向连接结构516。于第五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510的像侧与第一透镜元件521的物侧分别包含相对应且连接的第二轴向连接结构516。借此,提供塑胶载体元件510与第一透镜元件521之间的同轴度。
图5E绘示依照图5D第五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510与第二透镜元件522的平面示意图。图5F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522的平面示意图。由图5A、图5C、图5E及图5F可知,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包含多个凸出结构528。于第五实施例中,包含凸出结构528的透镜元件为第二透镜元件522。凸出结构528沿垂直光轴X方向凸起且环绕第二透镜元件522的一外周规则排列,固态介质间隙530与凸出结构528直接接触。具体来说,组装透镜元件时,凸出结构528可将介质材料沿内表面514拖曳,使介质材料更完全地附着于塑胶载体元件510与透镜元件之间。借此,使毛细现象发挥得更为理想。
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510的内表面514无接触。于第五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522、第三透镜元件523及第四透镜元件524的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510的内表面514无接触。借此,提供介质材料的容纳空间,并降低组装时的干扰,进而提升组装速度。
透镜元件与内表面514之间还包含一空气间隙540,空气间隙540沿径向较固态介质间隙530靠近光轴X。借此,可稳定地控制涂胶技术,避免介质材料溢流至成像透镜组520的光学区域。
由图5A与图5C可知,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包含一环形凹槽结构529,其中固态介质间隙530与空气间隙540中至少一者通至环形凹槽结构529内。于第五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522包含环形凹槽结构529。借此,提供防溢胶的机构,亦可做为组装时逃气的空间。
固态介质间隙530为非透光固态介质间隙。借此,可防止非成像光线于固态介质间隙530中传递。
由图5E可知,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5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530无接触的范围。于第五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522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5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第二透镜元件522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530无接触的范围。
由图5A可知,固态介质间隙530为封闭全环状,且环绕成像透镜组520。具体来说,介质材料均匀设置于成像透镜组520的外周。借此,待介质材料固化形成固态介质间隙530时元件之间不易变形。
由图5B、图5C、图5E及图5F可知,第五实施例中,固态介质间隙530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5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5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与未与固态介质间隙530接触的范围总和为θt(于第五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二透镜元件522),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527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a,固态介质间隙53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L,成像透镜组52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TD,固态介质间隙530于透镜元件与内表面514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于第五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一透镜元件521),而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五条件。
Figure BDA0002396969870000261
进一步来说,固态介质间隙530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围成325度。
<第六实施例>
图6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由图6A可知,电子装置(未另标号)包含一外壳61、一上弹簧片62、多个磁石63、成像镜头60、下弹簧片64及一基座65,其中外壳61耦合于基座65。
图6B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成像镜头60的示意图。具体来说,由图6A与图6B可知,成像镜头60具有一光轴X,且包含一塑胶载体元件610与一成像透镜组620。成像透镜组620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610内。于第六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610为一单一部件由塑胶镜筒与载体以射出成型一体制成,并设置于外壳61中,但并不以此为限。
由图6B可知,塑胶载体元件610包含一物侧面611、一像侧面612、一外表面613及一内表面614,其中物侧面611包含一物侧开孔(图未标示),像侧面612包含一像侧开孔(图未标示),且内表面614连接物侧开孔与像侧开孔。进一步来说,塑胶载体元件610的外表面613设置一驱动元件617,驱动元件617用以驱动成像镜头60沿平行光轴X方向移动,其中驱动元件617可为线圈元件或磁性元件,于第六实施例中驱动元件617为线圈元件的构型,但并不以此为限。借此,提供成像镜头60自动对焦的可行性。
塑胶载体元件610可用以与磁石63与驱动元件617中其中一者组装。基座65具有一中心开孔(图未标示),外壳61具有一开孔(图未标示),其中外壳61的开孔与基座65的中心开孔对应。
磁石63具有一表面面对驱动元件617。上弹簧片62设置于磁石63与外壳61之间,下弹簧片64设置于成像镜头60与基座65之间,且上弹簧片62与下弹簧片64皆沿光轴X方向。上弹簧片62与下弹簧片64分别与塑胶载体元件610连接,并用以支撑塑胶载体元件610借以使其可沿一平行光轴X方向移动。借此,达到小型化的空间配置,并维持自动对焦的稳定度。
由图6B可知,成像透镜组620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具体来说,于第六实施例中,成像透镜组62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元件621、第一遮光片、第二透镜元件622、第二遮光片、第三透镜元件623、第三遮光片、第四透镜元件624、第一间隔环、第四遮光片、第五透镜元件625、第五遮光片及第六透镜元件626,其中第一透镜元件621、第二透镜元件622、第三透镜元件623、第四透镜元件624、第五透镜元件625及第六透镜元件626的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且第一遮光片至第五遮光片及第一间隔环非本揭示内容重点,故不另标号。
图6C绘示依照图6B第六实施例中成像镜头60的局部放大图。由图6C可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内表面614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630,其中固态介质间隙630与相邻透镜元件和内表面614皆直接接触。于第六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621、第二透镜元件622、第三透镜元件623、第四透镜元件624、第五透镜元件625及第六透镜元件626皆与内表面614之间包含固态介质间隙630,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来说,固态介质间隙630包含介质材料(图未标示),且介质材料粘附至内表面614或成像透镜组620,其中介质材料可为热固化胶、光固化胶、光线吸收涂层或黑色涂料,但不以此为限。借此,提升遮蔽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627。于第六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621的像侧、第二透镜元件622的物侧、第二透镜元件622的像侧、第三透镜元件623的物侧、第三透镜元件623的像侧及第四透镜元件624的物侧分别包含第一轴向连接结构627。具体来说,第一透镜元件621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627与第二透镜元件622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627对应且连接,第二透镜元件622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627与第三透镜元件623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627对应且连接,第三透镜元件623的像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627与第四透镜元件624的物侧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627对应且连接。借此,维持透镜元件之间的同轴度。
进一步来说,第一轴向连接结构627为对应光轴X相对设置,而环形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627可视为多个相对设置的轴向连接结构组合而成。借此,降低轴心偏移的可能性,并保持相对设置固态介质间隙630的宽度的均匀性,使毛细现象的效果更为对称。
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610的内表面614无接触。于第六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622、第三透镜元件623及第四透镜元件624的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610的内表面614无接触。借此,提供介质材料的容纳空间,并降低组装时的干扰,进而提升组装速度。
透镜元件与内表面614之间还包含一空气间隙640,空气间隙640沿径向较固态介质间隙630靠近光轴X。借此,可稳定地控制涂胶技术,避免介质材料溢流至成像透镜组620的光学区域。
固态介质间隙630为非透光固态介质间隙。借此,可防止非成像光线于固态介质间隙630中传递。
图6D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610与第二透镜元件622的平面示意图。由图6D可知,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6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630无接触的范围。于第六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元件622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6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第二透镜元件622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630无接触的范围。
固态介质间隙630为封闭全环状,且环绕成像透镜组620。具体来说,介质材料均匀设置于成像透镜组620的外周。借此,待介质材料固化形成固态介质间隙630时元件之间不易变形。
由图6B、图6C及图6D可知,第六实施例中,固态介质间隙630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6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6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与未与固态介质间隙630接触的范围总和为θt(于第六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二透镜元件622),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627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a,固态介质间隙63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L,成像透镜组62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TD,固态介质间隙630于透镜元件与内表面614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于第六实施例中,透镜元件分别为第一透镜元件621与第六透镜元件626),而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六条件。
Figure BDA0002396969870000291
进一步来说,固态介质间隙630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围成360度。
<第七实施例>
图7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成像镜头70的爆炸示意图。图7B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成像镜头70的组合示意图。图7C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成像镜头70的部分剖视示意图。由图7A至图7C可知,成像镜头70具有一光轴X,且包含一塑胶载体元件710与一成像透镜组720。成像透镜组720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710内。
详细来说,塑胶载体元件710包含一物侧面711、一像侧面712、一外表面713及一内表面714,其中物侧面711包含一物侧开孔(图未标示),像侧面712包含一像侧开孔(图未标示),且内表面714连接物侧开孔与像侧开孔。进一步来说,塑胶载体元件710可为一塑胶镜筒或一单一部件由塑胶镜筒与载体以射出成型一体制成。
成像透镜组720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具体来说,于第七实施例中,成像透镜组72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元件721、第一遮光片、第二透镜元件722及第三透镜元件723,其中第一透镜元件721、第二透镜元件722及第三透镜元件723的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且第一遮光片非本揭示内容重点,故不另标号。
由图7A可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内表面714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730,其中固态介质间隙730与相邻透镜元件和内表面714皆直接接触。于第七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721、第二透镜元件722及第三透镜元件723皆与内表面714之间包含固态介质间隙730,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来说,固态介质间隙730包含介质材料(图未标示),且介质材料粘附至内表面714或成像透镜组720,其中介质材料可为热固化胶、光固化胶、光线吸收涂层或黑色涂料,但不以此为限。借此,提升遮蔽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727。于第七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721的像侧与第二透镜元件722的物侧之间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727,但并不以此为限。借此,维持透镜元件之间的同轴度。
进一步来说,第一轴向连接结构727为对应光轴X相对设置,而环形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727可视为多个相对设置的轴向连接结构组合而成。借此,降低轴心偏移的可能性,并保持相对设置固态介质间隙730的宽度的均匀性,使毛细现象的效果更为对称。
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710的内表面714无接触。于第七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721、第二透镜元件722及第三透镜元件723的外缘完全与塑胶载体元件710的内表面714无接触。借此,提供介质材料的容纳空间,并降低组装时的干扰,进而提升组装速度。
固态介质间隙730为非透光固态介质间隙。借此,可防止非成像光线于固态介质间隙730中传递。
图7D绘示依照图7C第七实施例中塑胶载体元件710与第一透镜元件721的平面示意图。由图7D可知,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7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730无接触的范围。于第七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721的一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730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第一透镜元件721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730无接触的范围。
由图7A可知,固态介质间隙730为封闭全环状,且环绕成像透镜组720。具体来说,介质材料均匀设置于成像透镜组720的外周。借此,待介质材料固化形成固态介质间隙730时元件之间不易变形。
图7E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元件721的平面示意图。图7F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参数的示意图。由图7D至图7F可知,第七实施例中,固态介质间隙730于垂直光轴X的一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7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为θm',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外周与固态介质间隙730直接接触的范围与未与固态介质间隙730接触的范围总和为θt(于第七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一透镜元件721),各第一轴向连接结构727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所围成的角度为θa,固态介质间隙73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L,成像透镜组720于光轴X方向的总长度为TD,固态介质间隙730于透镜元件与内表面714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于第七实施例中,透镜元件为第一透镜元件721),而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七条件。
Figure BDA0002396969870000311
进一步来说,固态介质间隙730于垂直光轴X的平面上与光轴X围成114度。
<第八实施例>
图8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八实施例中电子装置80的示意图,图8B绘示依照图8A第八实施例中电子装置80的方块图。由图8A与图8B可知,电子装置80是一智能手机,且包含一成像镜头81、一使用者界面83及电子感光元件82。第八实施例的成像镜头81设置于使用者界面83侧边的区域,电子感光元件82设置于成像镜头81的成像面(图未绘示),其中使用者界面83可为触控屏幕或显示屏幕,并不以此为限。成像镜头81可为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中的任一者,其包含一塑胶载体元件(图未绘示)与成像透镜组(图未绘示),其中成像透镜组设置于塑胶载体元件内,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来说,使用者透过电子装置80的使用者界面83进入拍摄模式。此时成像镜头81汇集成像光线在电子感光元件82上,并输出有关影像的电子信号至成像信号处理元件(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84。
因应电子装置80的相机规格,电子装置80可还包含一光学防手震组件85,是可为OIS防抖回馈装置,进一步地,电子装置80可还包含至少一个辅助光学元件(未另标号)及至少一个感测元件86。第八实施例中,辅助光学元件为闪光灯模块87与对焦辅助模块88,闪光灯模块87可用以补偿色温,对焦辅助模块88可为红外线测距元件、激光对焦模块等。感测元件86可具有感测物理动量与作动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计、陀螺仪、霍尔元件(Hall Effect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环境施加的晃动及抖动,进而有利于电子装置80中成像镜头81配置的自动对焦功能及光学防手震组件85的发挥,以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有助于依据本揭示内容的电子装置80具备多种模式的拍摄功能,如优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录影等。此外,使用者可由触控屏幕直接目视到相机的拍摄画面,并在触控屏幕上手动操作取景范围,以达成所见即所得的自动对焦功能。
此外,电子装置80可进一步包含但不限于显示单元(Display)、控制单元(ControlUnit)、储存单元(Storage Unit)、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储存单元(ROM)或其组合。
图8C绘示依照图8A第八实施例中自拍场景的示意图,图8D绘示依照图8A第八实施例中拍摄的影像的示意图。由图8A至图8D可知,成像镜头81与使用者界面83皆朝向使用者,在进行自拍(selfie)或直播(live streaming)时,可同时观看拍摄影像与进行界面的操作,并于拍摄后可得到如图8D的拍摄的影像。借此,搭配本揭示内容的成像镜头81可提供较佳的拍摄体验。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光轴,并包含:
一塑胶载体元件,包含:
一物侧面,其包含一物侧开孔;
一像侧面,其包含一像侧开孔;
一外表面;及
一内表面,其连接该物侧开孔与该像侧开孔;以及
一成像透镜组,其设置于该塑胶载体元件内,且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
其中,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该内表面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
其中,该固态介质间隙与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及该内表面皆直接接触;
其中,该固态介质间隙于垂直该光轴的一平面上与该光轴所围成的角度为θm,其满足下列条件:
90度≤θm≤36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包含多个凸出结构,该些凸出结构沿垂直该光轴方向凸起且环绕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中该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规则排列,该固态介质间隙与该些凸出结构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固态介质间隙于该光轴方向的总长度为L,该成像透镜组于该光轴方向的总长度为TD,其满足下列条件:
0.20<L/TD<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固态介质间隙于该光轴方向的总长度为L,该成像透镜组于该光轴方向的总长度为TD,其满足下列条件:
0.30<L/TD<1.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缘完全与该塑胶载体元件的该内表面无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该内表面之间还包含一空气间隙,该空气间隙沿径向较该固态介质间隙靠近该光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包含一环形凹槽结构,该固态介质间隙与该空气间隙中至少一者通至该环形凹槽结构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之间设置一粘合材料,且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相互粘合形成一粘合透镜组,其中各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的该第一轴向连接结构环绕该粘合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固态介质间隙为非透光固态介质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轴向连接结构于垂直该光轴的该平面上与该光轴所围成的角度为θa,其满足下列条件:
60度<θa≤360度。
1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光轴,并包含:
一塑胶载体元件,包含:
一物侧面,其包含一物侧开孔;
一像侧面,其包含一像侧开孔;
一外表面;及
一内表面,其连接该物侧开孔与该像侧开孔;以及
一成像透镜组,其设置于该塑胶载体元件内,且包含至少三透镜元件,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分别包含互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一轴向连接结构;
其中,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该内表面之间包含一固态介质间隙;
其中,该固态介质间隙与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及该内表面皆直接接触;
其中,于垂直该光轴的一平面,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周与该固态介质间隙直接接触的范围大于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该至少一透镜元件的该外周与该固态介质间隙无接触的范围;
其中,该固态介质间隙于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该内表面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0.01mm≤d<0.18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轴向连接结构为对应该光轴相对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塑胶载体元件与该成像透镜组中最物侧的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该至少一透镜元件分别包含相对应且连接的一第二轴向连接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该内表面之间还包含一空气间隙,该空气间隙沿径向较该固态介质间隙靠近该光轴。
15.根据权利要求第14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包含一环形凹槽结构,该固态介质间隙与该空气间隙中至少一者通至该环形凹槽结构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固态介质间隙为非透光固态介质间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固态介质间隙于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与该内表面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0.01mm≤d<0.10mm。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固态介质间隙为封闭全环状,且环绕该成像透镜组。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塑胶载体元件的该外表面设置一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用以驱动该成像镜头沿平行该光轴方向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相邻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的一外缘完全与该塑胶载体元件的该内表面无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该至少一透镜元件的该外周与该固态介质间隙直接接触的范围为θm',该至少三透镜元件中该至少一透镜元件的该外周与该固态介质间隙直接接触的范围与未与该固态介质间隙接触的范围总和为θt,其满足下列条件:
0.55<θm'/θt≤1.0。
22.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以及
一电子感光元件,其设置于该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
CN202010134823.9A 2019-12-06 2020-03-02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Active CN1129250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4800A TWI728585B (zh) 2019-12-06 2019-12-06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108144800 2019-1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5076A true CN112925076A (zh) 2021-06-08
CN112925076B CN112925076B (zh) 2023-06-23

Family

ID=725819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4823.9A Active CN112925076B (zh) 2019-12-06 2020-03-02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CN202020236544.9U Active CN211603670U (zh) 2019-12-06 2020-03-02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6544.9U Active CN211603670U (zh) 2019-12-06 2020-03-02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4217B2 (zh)
CN (2) CN112925076B (zh)
TW (1) TWI72858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3011B (zh) * 2021-08-09 2023-08-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8585B (zh) * 2019-12-06 2021-05-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157A (ja) * 1991-06-28 1993-0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プラスチツクレンズ鏡筒
JPH09281374A (ja) * 1996-04-11 1997-10-31 Canon Inc 光学系鏡筒におけるレンズ保持方法並びに光学系鏡筒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2011099900A (ja) * 2009-11-04 2011-05-19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撮像装置ならびに光学素子の接合方法
US20120133825A1 (en) * 2010-11-25 2012-05-31 Mitsuru Nakajima Imaging device
JP2016014700A (ja) * 2014-06-30 2016-01-28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ユニット
CN205450423U (zh) * 2016-02-05 2016-08-1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5899059U (zh) * 2016-06-30 2017-01-18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光学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JP2017146486A (ja) * 2016-02-18 2017-08-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
CN107357024A (zh) * 2016-05-09 2017-11-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107678118A (zh) * 2016-08-01 2018-02-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镜筒、镜头模块及相机模块
CN207164335U (zh) * 2016-08-01 2018-03-3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镜筒、镜头模块及相机模块
CN109283656A (zh) * 2017-07-19 2019-01-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09387922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TW201910843A (zh) * 2017-08-11 2019-03-16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0275262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逃气通道的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CN211603670U (zh) * 2019-12-06 2020-09-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303153D1 (de) * 2002-03-25 2006-04-06 Konica Corp Dreilinsiges Objektiv
KR100800705B1 (ko) * 2004-03-26 2008-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사파에 의해 발생되는 반사파를 억제하는 카메라 렌즈장치
JP5320461B2 (ja) 2009-04-06 2013-10-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TW201100900A (en) 2009-06-30 2011-01-01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Lens holder for stacked lens module and th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WO2011055504A1 (ja) * 2009-11-04 2011-05-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駆動機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US9641732B2 (en) 2012-06-18 2017-05-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in which camera module is mounte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mera module
WO2014042213A1 (ja) 2012-09-14 2014-03-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レンズ、光学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6191617B2 (ja) * 2012-12-05 2017-09-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胴、像取得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らの組立方法
CN203881997U (zh) * 2012-12-17 2014-10-15 理光映像有限公司 一种镜筒
WO2015122107A1 (ja) * 2014-02-12 2015-08-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EP3026469B1 (en) 2014-11-27 2023-0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
CN106324785B (zh) 2015-07-03 2019-05-28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点胶流道的镜筒组及镜头模块
TWI639027B (zh) * 2016-05-09 2018-10-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CN205982793U (zh) 2016-07-20 2017-02-22 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TWI657281B (zh) * 2017-05-16 2019-04-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WO2019082957A1 (ja) * 2017-10-25 2019-05-02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TWI647480B (zh) * 2018-01-30 2019-0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雙色模造光學元件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113196164B (zh) * 2019-02-26 2024-03-08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和摄像机模块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157A (ja) * 1991-06-28 1993-0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プラスチツクレンズ鏡筒
JPH09281374A (ja) * 1996-04-11 1997-10-31 Canon Inc 光学系鏡筒におけるレンズ保持方法並びに光学系鏡筒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2011099900A (ja) * 2009-11-04 2011-05-19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撮像装置ならびに光学素子の接合方法
US20120133825A1 (en) * 2010-11-25 2012-05-31 Mitsuru Nakajima Imaging device
JP2016014700A (ja) * 2014-06-30 2016-01-28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ユニット
CN205450423U (zh) * 2016-02-05 2016-08-1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模块及电子装置
JP2017146486A (ja) * 2016-02-18 2017-08-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
CN107357024A (zh) * 2016-05-09 2017-11-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05899059U (zh) * 2016-06-30 2017-01-18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光学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07678118A (zh) * 2016-08-01 2018-02-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镜筒、镜头模块及相机模块
CN207164335U (zh) * 2016-08-01 2018-03-3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镜筒、镜头模块及相机模块
CN109283656A (zh) * 2017-07-19 2019-01-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09387922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TW201910843A (zh) * 2017-08-11 2019-03-16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0275262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逃气通道的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CN211603670U (zh) * 2019-12-06 2020-09-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3011B (zh) * 2021-08-09 2023-08-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2898A (zh) 2021-06-16
TWI728585B (zh) 2021-05-21
US20210173168A1 (en) 2021-06-10
US11914217B2 (en) 2024-02-27
CN112925076B (zh) 2023-06-23
CN211603670U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4536B (zh) 塑膠光學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14544B (zh)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20967B (zh) 攝影模組
CN113311641B (zh)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11318864U (zh)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10119621U (zh) 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11603670U (zh)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TWI616698B (zh)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1751956A (zh) 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KR20150006785A (ko) 카메라 모듈
TWI702419B (zh)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CN111045175B (zh) 使用金属固定环的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3640943B (zh) 成像透镜组与成像镜头模块
CN209765129U (zh) 摄像模组及其镜头结构
CN113534387B (zh) 镜头驱动模块与电子装置
JP2010197816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6953875A (zh) 可变焦距透镜装置和摄像模组
CN115412653A (zh)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CN114706185B (zh) 使用金属固定环的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US20240176211A1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0197949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