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1345A - 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1345A
CN112921345A CN202110081822.7A CN202110081822A CN112921345A CN 112921345 A CN112921345 A CN 112921345A CN 202110081822 A CN202110081822 A CN 202110081822A CN 112921345 A CN112921345 A CN 112921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reaction
substituted
synthesis method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18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1345B (zh
Inventor
李美超
尹文旭
赵灵敏
沈振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21100818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1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1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1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1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1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3/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反应采用三电极体系,阴极和阳极均为Pt电极,0.1mol/L的硝酸银乙腈溶液作为参比电极;在一定浓度的Bu4NBF4乙腈溶液中,加入亚磷酸三酯和硫醇,在温度25~55℃、0.6~1.4V的恒压条件下搅拌电解反应2~6h,反应结束后经分离处理得到所述的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使用了清洁的电能为氧化剂,降低了环境成本;反应底物的普适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内同时含有磷和硫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特殊、用途广泛。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是含硫磷有机化合物中的重要一类,这类化合物在医药、农药、生物以及材料等各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传统的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式是以卤代磷酸酯和硫醇为原料制得,但卤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复杂、操作不方便。近些年来,以氢亚磷酸二酯和硫醇为原料,经CDC反应合成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文献已有较多的报道。
亚磷酸三酯类化合物价格便宜,亲核能力强。因此如能以亚磷酸三酯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也是较好的选择。文献报道了K2CO3促进的以亚磷酸三酯和硫醇为原料制备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反应,反应时间一般为5-12h(RSC Advanced 2017,7,45416),但该反应只能适用于芳基硫醇,脂肪族硫醇不反应。中国专利(CN10884260)报道了一种亚磷酸三酯和二硫醚反应制备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反应无需催化剂或促进剂;但该反应只能适用于二芳基二硫醚底物,而且二硫醚类化合物还是需要从硫醇为原料制得。最近,有文献报道了以三氯异氰尿酸(TCCA)为促进剂,以亚磷酸三酯和硫醇为原料合成硫代磷酸酯的方法(Phosphorus,Sulfur,and Silicon and the RelatedElements2021,196,19)。以上各种方法各有优越性,但也各有不足,比如有些方法需使用化学计量的氧化剂、有些方法底物受限、有些方法所需的原料价格比较高、有些方法所需的反应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亚磷酸三酯和硫醇为原料,制备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采用三电极体系,阴极和阳极均为Pt电极,0.1mol/L的硝酸银乙腈溶液作为参比电极;在一定浓度的Bu4NBF4乙腈溶液中,加入亚磷酸三酯和硫醇,在温度25~55℃、0.6~1.4V的恒压条件下搅拌电解反应2~6h,反应结束后经分离处理得到所述的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
所述亚磷酸三酯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硫醇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II)所示,对应得到的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Figure BDA0002909637580000021
式(I)或式(II)中,R1为C1~C8烷基,优选为乙基、异丙基或正丁基;
式(I)或式(III)中,R2为C1~C12烷基、苄基、取代的苄基、苯基、取代的苯基、杂芳香基、取代的杂芳香基、萘基或取代的萘基;所述的杂芳香基可以是环内含N、O、S等杂原子的芳香基;所述的取代的苄基、取代的苯基、取代的杂芳香基和取代的萘基是指苯环、杂芳香环或萘环上的氢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选自下列之一:卤素、C1~C4的烷基、C1-C4的烷氧基、氨基和羟基;优选R2为环己基、卤代苯基、烷基取代苯基、烷氧基取代苯基、萘基或噻吩基。
本发明中,所述亚磷酸三酯和硫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00:100~250,优选100:160~200。
本发明中,推荐Bu4NBF4在乙腈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0.15mol/L。
推荐乙腈的质量用量为所述反应底物亚磷酸三酯质量的50~200倍。
优选所述的电解温度为35~45℃;优选电解电压为0.9~1.1V,反应时间为3~5h。
所述反应液后处理的方法为: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除溶剂,再进行柱层析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8:1的混合液为洗脱剂,收集含目标化合物的洗脱液,蒸除溶剂即得产物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
具体推荐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为:反应采用三电极体系,阴极和阳极均为Pt电极,0.1mol/L的硝酸银乙腈溶液作为参比电极。在0.05~0.15mol/L的Bu4NBF4乙腈溶液中,加入亚磷酸三酯和硫醇,在温度35~45℃、0.9~1.1V的恒压条件下搅拌电解反应3~5h后,减压蒸除溶剂,再进行柱层析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8:1的混合液为洗脱剂,收集含目标化合物的洗脱液,蒸除溶剂即得产物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所述亚磷酸三酯和硫醇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00:160~200。
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其有益效果主要在于:(1)使用了清洁的电能为氧化剂,降低了环境成本;(2)反应底物的普适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所制得的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分别如式(1)~(15)所示:
Figure BDA0002909637580000031
Figure BDA0002909637580000041
实施例1:O,O-二乙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1))的制备
在30ml的烧杯内加入0.1mol/L Bu4NBF4的乙腈溶液(15mL)、亚磷酸三乙酯(0.5mmol)和对甲苯硫酚(0.9mmol)。40℃,1.0V下恒电位电解,4h后反应结束。减压蒸除溶剂,再进行柱层析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8:1的混合液为洗脱剂,收集含目标化合物的洗脱液,蒸除溶剂即得产物O,O-二乙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分离收率为68%。
实施例2:O,O-二乙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1))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电压改为0.6V,对甲苯硫酚的用量改为0.9mmol,O,O-二乙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55%。
实施例3:O,O-二乙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1))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硫酚的用量改为0.75mmol,O,O-二乙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51%。
实施例4:O,O-二乙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1))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反应温度改为35℃,反应5h后,O,O-二乙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67%。
实施例5:O,O-二乙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1))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Bu4NBF4乙腈溶液的浓度改为0.05mol/L,反应5.5h后,O,O-二乙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60%。
实施例6:O,O-二乙基-S-邻甲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2))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酚改为邻甲苯酚,O,O-二乙基-S-邻甲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48%。
实施例7:O,O-二乙基-S-间甲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3))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酚改为间甲苯酚,O,O-二乙基-S-间甲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49%。
实施例8:O,O-二乙基-S-对甲氧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4))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酚改为对甲氧基苯酚,O,O-二乙基-S-对甲氧基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44%。
实施例9:O,O-二乙基-S-对异丙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5))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酚改为对异丙基苯酚,O,O-二乙基-S-对异丙基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45%。
实施例10:O,O-二乙基-S-对叔丁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6))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酚改为对叔丁基苯酚,O,O-二乙基-S-对叔丁基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44%。
实施例11:O,O-二乙基-S-对氟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7))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酚改为对氟苯酚,O,O-二乙基-S-对氟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63%。
实施例12:O,O-二乙基-S-对氯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8))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酚改为对氯苯酚,O,O-二乙基-S-对氯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58%。
实施例13:O,O-二乙基-S-对溴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9))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酚改为对溴苯酚,O,O-二乙基-S-对溴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42%。
实施例14:O,O-二乙基-S-(2,4-二甲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10))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酚改为2,4-二甲基苯酚,O,O-二乙基-S-(2,4-二甲基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41%。
实施例15:O,O-二乙基-S-(萘-2-基)硫代磷酸酯(式(I-11))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酚改为萘-2-硫酚,O,O-二乙基-S-(2,4-二甲基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63%。
实施例16:O,O-二乙基-S-(噻吩-2-基)硫代磷酸酯(式(I-12))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酚改为噻吩-2-硫酚,O,O-二乙基-S-(噻吩-2-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52%。
实施例17:O,O-二异丙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13))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亚磷酸三乙酯改为亚磷酸三异丙酯,O,O-二异丙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43%。
实施例18:O,O-二叔丁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式(I-14))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亚磷酸三乙酯改为亚磷酸三叔丁酯,O,O-二叔丁基-S-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47%。
实施例19:O,O-二乙基-S-环己基硫代磷酸酯(式(I-15))的制备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对甲苯酚改为环己硫醇,O,O-二乙基-S-环己基硫代磷酸酯的分离收率为51%。

Claims (6)

1.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采用三电极体系,阴极和阳极均为Pt电极,0.1mol/L的硝酸银乙腈溶液作为参比电极;在一定浓度的Bu4NBF4乙腈溶液中,加入亚磷酸三酯和硫醇,在温度25~55℃、0.6~1.4V的恒压条件下搅拌电解反应2~6h,反应结束后经分离处理得到所述的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
所述亚磷酸三酯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硫醇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II)所示,对应得到的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Figure FDA0002909637570000011
式(I)或式(II)中,R1为C1~C8烷基,优选为乙基、异丙基或正丁基;
式(I)或式(III)中,R2为C1~C12烷基、苄基、取代的苄基、苯基、取代的苯基、杂芳香基、取代的杂芳香基、萘基或取代的萘基;所述的杂芳香基可以是环内含N、O、S等杂原子的芳香基;所述的取代的苄基、取代的苯基、取代的杂芳香基和取代的萘基是指苯环、杂芳香环或萘环上的氢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选自下列之一:卤素、C1~C4的烷基、C1-C4的烷氧基、氨基和羟基;优选R2为环己基、卤代苯基、烷基取代苯基、烷氧基取代苯基、萘基或噻吩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磷酸三酯和硫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00:100~250,优选100:160~2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Bu4NBF4在乙腈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0.15mol/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乙腈的质量用量为所述反应底物亚磷酸三酯质量的50~200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温度为35~45℃;电解电压为0.9~1.1V,反应时间为3~5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除溶剂,再进行柱层析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8:1的混合液为洗脱剂,收集含目标化合物的洗脱液,蒸除溶剂即得产物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
CN202110081822.7A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 Active CN112921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1822.7A CN112921345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1822.7A CN112921345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1345A true CN112921345A (zh) 2021-06-08
CN112921345B CN112921345B (zh) 2022-04-19

Family

ID=76165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1822.7A Active CN112921345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134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1180A (zh) * 2022-03-08 2022-04-29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电化学放氢氧化偶联构建硫(硒)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4525529A (zh) * 2022-03-08 2022-05-24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电化学放氢氧化偶联构建硫(硒)代磷酸硫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4606520A (zh) * 2022-03-28 2022-06-10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一种芳基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46566A1 (de) * 2001-09-21 2003-07-17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Orthocarbonsäuretrialkylestern
CN101208349A (zh) * 2005-05-19 2008-06-25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磷酸酯的噻吩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38523A (zh) * 2019-09-05 2019-11-12 南京大学 一种以重水为氘源的无催化剂电化学氘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46566A1 (de) * 2001-09-21 2003-07-17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Orthocarbonsäuretrialkylestern
CN101208349A (zh) * 2005-05-19 2008-06-25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磷酸酯的噻吩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38523A (zh) * 2019-09-05 2019-11-12 南京大学 一种以重水为氘源的无催化剂电化学氘代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UNG-YEN LI ET AL.: "Electrochemical Dehydrogenative Phosphorylation of Thiols", 《ORG. LETT.》 *
YINGYING CHEN ET AL.: "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promoted thiolation of phosphites by thiols", 《PHOSPHORUS, SULFUR, AND SILICON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1180A (zh) * 2022-03-08 2022-04-29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电化学放氢氧化偶联构建硫(硒)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4525529A (zh) * 2022-03-08 2022-05-24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电化学放氢氧化偶联构建硫(硒)代磷酸硫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4525529B (zh) * 2022-03-08 2023-03-10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电化学放氢氧化偶联构建硫(硒)代磷酸硫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4411180B (zh) * 2022-03-08 2023-03-21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电化学放氢氧化偶联构建硫(硒)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4606520A (zh) * 2022-03-28 2022-06-10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一种芳基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14606520B (zh) * 2022-03-28 2024-01-19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一种芳基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1345B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21345B (zh) 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
Roemmele et al. Removal of N-arylsulfonyl groups from hydroxy. alpha.-amino acids
US20160010225A1 (en) Electrochemical coupling of two phenols which differ in their oxidation potential
CN111705329B (zh) 一种5-芳硫基尿嘧啶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CN115448958B (zh) 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应用
CN111910209A (zh) 一种3-芳硒基喹啉酮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CN111910208B (zh) 一种3-苯硫基喹啉酮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KR101780137B1 (ko) 페놀의 나프톨과의 전기화학적 커플링
CN113089006A (zh) 一种4-硒基-1h-吡唑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2779554B (zh) 一种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间接电化学合成方法
CN111072588B (zh) 一种含硫氰基噻唑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US6657072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lithium complex salts for use in electrochemical cells
CN109535057B (zh) 一种用胆绿素Ⅸα二酯制备高含量胆红素Ⅸα的方法
Chai et al. The stereochemical course of sulphuryl transfer catalysed by arylsulphatase II from Aspergillus oryzae.
CN112359375B (zh) 一种电化学合成3-烷硒基-4-氨基香豆素化合物的方法
JP2014091678A (ja) イオン液体
CN112501643B (zh) 一种3-烷硫基-4-苯胺基香豆素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JP6010252B2 (ja) 双性イオン化合物およびイオン伝導体
Kavitha et al. Sensing of Pyrophosphate Anion by a Fluorescent Zn (II) Complex Bearing Acenaphthene Imidazole Moiety
EP1924589A1 (en) Reactions of group 16 elements
Floris et al. Synthesis of new ferrocenyl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in the first cyclopropanation of fullerene C60 with ferrocenes
CN114214646B (zh) 一种电化学氧化2-三氟甲基-α-羰基二硫缩烯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4606520B (zh) 一种芳基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US11548862B2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selenium-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N113930791B (zh) 一种吡啶并二嘧啶四酮类化合物的电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