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8729A - 聚丙烯膜及脱模膜 - Google Patents
聚丙烯膜及脱模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88729A CN112888729A CN201980069235.7A CN201980069235A CN112888729A CN 112888729 A CN112888729 A CN 112888729A CN 201980069235 A CN201980069235 A CN 201980069235A CN 112888729 A CN112888729 A CN 1128887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layer
- polypropylene
- polypropylene film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uccessive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2—Mechanical propert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23/00—Polyalkenes
- B32B2323/10—Polypropylen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改善表面柔软性,并且表面平滑性、透明性、脱模性优异,可以适合用作脱模膜的聚丙烯膜。本发明的聚丙烯膜的至少一个表面的通过纳米压痕法测得的弹性模量为2.5GPa以下,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接着以20℃/分钟从250℃降温到25℃时的结晶峰温度(Tc)为110℃以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表面柔软性,并且表面平滑性、透明性、脱模性优异的可以适合用作脱模膜的聚丙烯膜。
背景技术
聚丙烯膜由于透明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等优异,因此在包装用途、脱模用途、带用途、以电缆绕包、电容器为代表的电气用途等各种用途中被使用。特别是,由于表面的脱模性、机械特性优异,因此适合用作塑料制品、建材、光学构件等各种构件的脱模膜、工序膜。
对脱模膜所要求的特性根据其使用用途来适当设定,但近年来,有时作为感光性树脂等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覆盖膜而使用。在覆盖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情况下,如果覆盖膜的脱模性差,则有时在剥落时不能干净地剥离,作为保护面的树脂层的形状变化,或在保护面残留覆盖膜的微少的凹凸的转印痕,因此要求表面为软质的表面弹性模量低的膜。此外,如果覆盖膜的表面平滑性差,则例如在作为光学用构件的脱模膜而使用时,有时膜的表面凹凸转印于光学用构件而对制品的视认性带来影响。进一步,如果覆盖膜的透明性差,则在与感光性树脂贴合后,进行缺陷观察等工序检查时有时成为妨碍。基于以上,为了在光学构件等要求特性高的脱模膜中使用,要求兼备表面柔软性、表面平滑性、透明性的脱模性优异的膜。
作为脱模性提高的手段,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了在膜表层形成β晶的方法、通过在膜内层中添加粒子或聚甲基戊烯树脂等将表面粗面化从而提高脱模性的例子。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通过进行分子量分布不同的聚丙烯树脂的掺混,从而获得提高了透明性的膜的例子。进一步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通过在由2层构成的叠层膜的一表面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从而在表面形成微细突起,使表面平滑性与滑动性兼有的脱模膜的例子。进一步为了赋予柔软性,例如,在专利文献5和6中记载了在由3层构成的叠层膜的内层部添加低熔点聚丙烯,具备柔软性和高透明性的脱模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76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785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05528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26644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5/129851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18/1473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方法缺乏表面柔软性,具有改善余地。此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由于刚性变高因此表面的柔软性不充分。进一步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方法中,相反面粗面化而透明性、表面柔软性不充分。进一步专利文献5和6所记载的方法由于最表层为由聚丙烯树脂形成的膜,因此不能说表面柔软性充分。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解决上述问题。即,提供改善表面柔软性,表面平滑性、透明性、脱模性优异的聚丙烯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聚丙烯膜为以下。
(1)一种聚丙烯膜,其至少一个表面的通过纳米压痕法测得的弹性模量为2.5GPa以下,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接着以20℃/分钟从250℃降温到25℃时的结晶峰温度(Tc)为110℃以上。
(2)一种聚丙烯膜,是至少3层以上的叠层膜,内层(B层)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且表层(A层)含有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
(3)一种聚丙烯膜,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接着以20℃/分钟从250℃降温到25℃时的结晶峰温度(Tc)为110℃以上,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小的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为150nm以下,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大的表面Y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y为上述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的1.3倍以上,且至少一个表面的光泽度为144%以上。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聚丙烯膜由于改善表面柔软性,并且表面平滑性、透明性、脱模性优异,因此可以适合用作脱模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聚丙烯膜是下述膜,其至少一个表面的通过纳米压痕法测得的弹性模量为2.5GPa以下,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接着以20℃/分钟从250℃降温到25℃时的结晶峰温度(Tc)为110℃以上。以下,将该方案的本发明的聚丙烯膜称为本发明1、或本发明1的聚丙烯膜。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方案涉及的聚丙烯膜是下述膜,是至少3层以上的叠层膜,内层(B层)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表层(A层)含有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以下,将该方案的本发明的聚丙烯膜称为本发明2、或本发明2的聚丙烯膜。
进一步本发明的其它方案涉及的聚丙烯膜是下述聚丙烯膜,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接着以20℃/分钟从250℃降温到25℃时的结晶峰温度(Tc)为110℃以上,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小的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为150nm以下,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大的表面Y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y为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的1.3倍以上,且至少一个表面的光泽度为144%以上。以下,将该方案的本发明的聚丙烯膜称为本发明3、或本发明3的聚丙烯膜。而且,在简单记为本发明的情况下,其以本发明1、本发明2和本发明3都包含的含义记载。
在本发明中所谓聚丙烯膜,是指相对于膜的总质量100质量%,包含聚丙烯树脂8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的膜。聚丙烯膜中的聚丙烯树脂优选为9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另外,本发明的聚丙烯膜不是微多孔膜,而是指不具有多个孔隙的膜,具体而言,是指孔隙率为0%以上且小于20%的聚丙烯膜。聚丙烯膜的孔隙率更优选为0%以上且小于10%,进一步优选为0%以上且小于5%。聚丙烯膜的孔隙率可以由膜的比重(ρ)和将膜在280℃、5MPa下热压后用25℃的水进行骤冷而得的片的比重(d)通过下述式求出。
孔隙率(%)=〔(d-ρ)/d〕×100
本发明1的聚丙烯膜由于至少一个表面的通过纳米压痕法测得的弹性模量为2.5GPa以下(以下,有时将至少一个表面通过纳米压痕法测得的弹性模量简单记为表面弹性模量),因此具有表面柔软性,在作为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表面保护用的脱模膜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不使作为保护面的树脂层的形状变形,不使覆盖膜的微少的凹凸形状痕转印于保护面而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如果表面弹性模量超过2.5GPa,则刚性高,在作为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表面保护用的脱模膜而使用的情况下,在剥离时作为保护面的树脂层的形状变化,或在保护面残留覆盖膜的凹凸转印痕。从上述观点考虑,表面弹性模量优选为2.3GPa以下,更优选为2.1GPa以下,最优选为1.9GPa以下。表面弹性模量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越小越优选,但现实地小于0.5GPa是不容易的,因此现实的下限为0.5GPa左右。为了使本发明1的聚丙烯膜的表面弹性模量为2.5GPa以下,如后述那样可以通过制成叠层膜,进一步在膜表层添加低熔点聚丙烯树脂,将制膜时的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的各拉伸温度的关系以纵向拉伸温度高的方式进行调整来实现。
此外本发明1的聚丙烯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接着以20℃/分钟从250℃降温到25℃时的结晶峰温度(Tc)为110℃以上。Tc为高温意味着球晶形成容易。作为形成聚丙烯膜的表面凹凸的方法,可以使用利用结晶转变的方法,在膜制造工序中在熔融挤出后在冷却鼓上进行固化而形成β晶系球晶,在拉伸工序中,使热不稳定的β晶结晶转变为α晶,在膜表面形成凹凸。在β晶大的情况下拉伸后的膜表面凹凸变大,易于粗面化。另一方面,通过使β晶小从而拉伸后的膜表面凹凸微细地形成。即,对于本发明1的聚丙烯膜,从作为表面保护用的脱模膜,获得表面平滑性、透明性的观点考虑,使球晶尺寸形成得小是重要的,结晶峰温度(Tc)为110℃以上是重要的。基于同样的理由,即,使球晶尺寸形成得小而获得表面平滑性、透明性的观点考虑,Tc优选为112℃以上,更优选为114℃以上。另一方面,在Tc小于110℃的情况下球晶尺寸变大,拉伸后的膜表面凹凸被粗面化。本发明1的聚丙烯膜的Tc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如果为125℃则表面平滑性、透明性成为充分的值,因此使上限为125℃。为了使Tc为110℃以上,如后述那样可以通过制成叠层膜,在膜内层添加支链状聚丙烯树脂来实现。
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所使用的聚丙烯原料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冷二甲苯可溶部(以下CXS)为4质量%以下,并且优选为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为0.94以上的聚丙烯,更优选为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为0.95以上的聚丙烯。如果聚丙烯原料不满足这些条件,则有时制膜稳定性降低,或膜的机械特性降低。
这里所谓冷二甲苯可溶部(CXS),是指用二甲苯使聚丙烯膜完全溶解后,在室温下析出时,溶解在二甲苯中的聚丙烯成分,可以认为基于立构规整性低、分子量低等理由而难以结晶化的成分相当于冷二甲苯可溶部(CXS)。如果这样的难以结晶化的成分大量包含在树脂中,则有时聚丙烯膜的机械特性降低。因此,聚丙烯原料的CXS优选为4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2质量%以下。CXS越低越优选,但0.1质量%左右为下限。为了使聚丙烯树脂的CXS为上述范围,可以使用提高获得树脂时的催化活性的方法、将所得的树脂用溶剂或丙烯单体本身进行清洗的方法等。
从同样的观点考虑,聚丙烯原料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优选为0.94以上,更优选为0.9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96以上。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为表示通过核磁共振法(NMR法)测定的聚丙烯的结晶相的立构规整性的指标,该数值越高则结晶度越高,熔点越高,越适于高温下的使用,因此是优选的。关于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的上限,没有特别规定。为了获得这样立构规整性高的树脂,优选采用用正庚烷等溶剂将所得的树脂粉末进行清洗的方法、适当进行催化剂和/或助催化剂的选择、组成的选择的方法等。
此外,作为聚丙烯原料,更优选为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10g/10分钟(230℃,21.18N荷重),特别优选为2~5g/10分钟(230℃,21.18N荷重)的范围的物质从制膜性、膜的机械特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为了使MFR为上述值,采用控制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的方法等。
作为聚丙烯原料,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可以含有由其它不饱和烃形成的共聚成分等,也可以掺混丙烯非均聚的聚合物。作为这样的共聚成分、构成掺混物的单体成分,可举出例如乙烯、丙烯(经共聚的掺混物的情况下)、1-丁烯、1-戊烯、3-甲基戊烯-1、3-甲基丁烯-1、1-己烯、4-甲基戊烯-1、5-乙基己烯-1、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乙烯基环己烯、苯乙烯、烯丙基苯、环戊烯、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等。关于共聚量或掺混量,从球晶形成、耐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对于共聚量而言为小于1mol%,对于掺混量而言为小于10质量%。
在作为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所使用的原料的聚丙烯原料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可以含有抗氧化剂、热稳定剂、抗静电剂、由无机或有机粒子形成的润滑剂、以及防粘连剂、填充剂、非相容性聚合物等各种添加剂。特别是,在抑制聚丙烯、表面自由能低的树脂的氧化劣化的目的下,优选含有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聚丙烯原料100质量%优选为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
从膜的表面平滑性、透明性、脱模性提高的观点考虑,本发明1的聚丙烯膜优选为至少3层以上的叠层膜,且内层(B层)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通过内层(B层)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从而可以使聚丙烯膜的结晶峰温度(Tc)高温化,容易将在熔融挤出了的树脂片的冷却工序中生成的球晶尺寸控制得小。此外在本发明1中,通过在内层(B层)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从而可以降低利用了结晶转变的双轴拉伸后的表面凹凸的显著的高低差,成为致密且微细的表面凹凸,因此可以提高平滑性、透明性、脱模性。另外,在本发明1的聚丙烯膜为4层以上的叠层膜的情况下,优选多个存在的内层中的至少1个为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的内层(B层)。
构成本发明1的聚丙烯膜的内层(B层)的支链状聚丙烯树脂的含量在将B层整体设为100质量%时优选为0.05~10质量%。从使聚丙烯膜的结晶峰温度(Tc)高温化,将在熔融挤出了的树脂片的冷却工序中生成的球晶尺寸控制得小,降低了双轴拉伸后的膜表面凹凸的显著的高低差而形成致密且微细的表面凹凸的观点考虑,支链状聚丙烯树脂的含量的下限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上。另一方面,支链状聚丙烯树脂的含量的上限更优选为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下。
这里所谓支链状聚丙烯树脂,是相对于碳原子10,000个中具有5处以下的内部3取代烯烃的聚丙烯。而且支链状聚丙烯树脂更优选相对于碳原子10,000个中具有1处以上且5处以下的内部3取代烯烃。该内部3取代烯烃的存在可以通过1H-NMR光谱的质子比来确认。
从膜的表面平滑性、透明性、和脱模性提高的观点考虑,本发明1的聚丙烯膜优选为至少3层以上的叠层膜,且表层(A层)含有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通过在表层(A层)含有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从而膜表面的弹性模量降低,在作为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表面保护用的脱模膜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在保护面不易产生覆盖膜的表面凹凸的转印痕。
为了使柔软性提高,这里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的聚丙烯树脂优选为结晶性低的聚丙烯树脂。作为这样的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的聚丙烯树脂,可以使用非晶性聚丙烯树脂、低立构规整性聚丙烯树脂、间规聚丙烯树脂、α-烯烃共聚物等,但从可以以少的添加量控制优异的透明性、表面弹性模量考虑,特别优选为非晶性聚丙烯树脂、低立构规整性聚丙烯树脂。作为优选使用的非晶性聚丙烯树脂,优选主要具有无规立构的立构规整性的聚丙烯聚合物为主成分,具体而言,可举出均聚物、或与α-烯烃的共聚物。特别是利用茂金属系催化剂制造的低立构规整性聚丙烯树脂由于低分子量或非晶性的所谓发粘成分少,因此是优选的。低立构规整性聚丙烯树脂的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且130℃以下,特别优选为65℃以上且125℃以下。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3万~40万,更优选为4万~30万,进一步优选为4万~20万,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1~4,更优选为1~3(Mw:重均分子量,Mn:数均分子量)。此外<2,1>赤式区域缺陷优选为0.01mol%以上。作为具有以上那样的特征的低立构规整性聚丙烯树脂,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出光兴产(株)制“エルモーデュ”、日本ポリプロ(株)制“WINTEC”、ExxonChemical制“Vistamaxx”等市售品。
本发明1的聚丙烯膜的表层(A层)所包含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含量在将A层整体设为100质量%时优选为10~90质量%。从膜表面的弹性模量降低,作为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表面保护用的脱模膜而使用的情况下,在保护面不易产生覆盖膜的表面凹凸的转印痕的观点考虑,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含量的下限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含量的上限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下。
作为使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为叠层膜的方法,可举出采用层压的使膜彼此贴合的方法、采用共挤出的进料块方式、多歧管方式、采用涂布的方法等,从生产效率和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采用熔融共挤出的叠层方法、采用涂布的叠层方法。此外叠层优选为沿膜厚度方向叠层3层以上而成的构成,具体而言,为使两表层为A层,至少具有B层作为内层的3层以上的构成,例如为A层/B层/A层的3层构成和A层/B层/C层/B层/A层等5层以上的构成。这里成为表层的A层定义为含有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而构成的层。此外成为内层的B层定义为含有支链状聚丙烯而构成的层。另外C层只要是聚丙烯树脂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的表层(A层)的厚度相对于膜整体的厚度的比例优选为1~20%。更优选为1~18%,进一步优选为1~15%。如果表层(A层)的比例超过20%,则有时表面变得过于平滑,损害脱模性。如果小于1%,则有时内层(B层)影响至表面而损害透明性。表层(A层)的厚度可以在不使其它物性恶化的范围内,通过挤出机的螺杆转速、未拉伸片的宽度、制膜速度、拉伸倍率等来调整。
这里表层(A层)和内层(B层),例如,也可以通过制作膜截面进行使用了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等的截面观察,来判定含有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A层与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的B层的树脂界面。
从获得适度的表面平滑性、透明性、脱模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1或2的聚丙烯膜优选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小的表面X的表面X中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为100nm以下,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大的表面Y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y为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的1.5倍以上。表面X中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更优选为95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5nm以下。另一方面,成为表面X的相反面的表面Y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y更优选为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的1.6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7倍以上。通过使表面X与其相反面的表面Y相比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小,从而可以表现表面平滑性和透明性,通过使相反面的表面Y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y大,从而可以表现脱模性,即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与表面Y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y具有1.5倍以上的表里差是有效果的。
此外本发明1或2的聚丙烯膜通过将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控制为100nm以下,从而在作为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表面保护用的脱模膜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在保护面不易产生覆盖膜的表面凹凸的转印痕,因此是优选的。另一个表面Y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从不损害透明性、平滑性的观点考虑,以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的5倍作为上限。为了使本发明1和2的聚丙烯膜的表面X中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为100nm以下,且使另一个表面Y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y为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的1.5倍以上,如后述那样可以通过制成3层以上的叠层膜构成,调整各层的原料组成、浇铸鼓温度、将纵向拉伸与横向拉伸的各拉伸温度的关系以纵向拉伸温度高的方式进行调整来实现。特别是将添加于表层(A层)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添加于内层(B层)的支链状聚丙烯树脂调整为优选的范围是有效果的。这里一般表面X为浇铸鼓设置面。
从获得表面平滑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的至少一个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优选为20nm以下,更优选为16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nm以下,最优选为10nm以下。如果膜的两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超过20nm,则成为表面凸形状的高度整体上高的膜,因此在作为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表面保护用的脱模膜而使用的情况下,有时在保护面产生覆盖膜的表面凹凸的转印痕。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越小越优选,但现实地为1nm左右。为了使本发明的聚丙烯膜1~3的至少一个表面中的算术平均高度Sa为20nm以下,如后述那样可以通过制成叠层膜,特别是在表层(A层)含有低熔点聚丙烯树脂,调整制膜时的浇铸鼓温度、将纵向拉伸与横向拉伸的各拉伸温度的关系以纵向拉伸温度高的方式进行调整来实现。
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的至少一个表面的雾度优选为2%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如果膜的两面的雾度超过2%,则膜的透明性低,因此在与感光性树脂贴合后,进行缺陷观察等工序检查时有时成为妨碍。雾度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但实质上0.1%左右为下限。为了使至少一个表面的雾度为2%以下,可以通过制成3层以上的叠层膜构成,调整各层的原料组成、将纵向拉伸与横向拉伸的各拉伸温度的关系以纵向拉伸温度高的方式进行调整来实现。特别是将添加于表层(A层)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添加于内层(B层)的支链状聚丙烯树脂调整为优选的范围是有效果的。
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的静摩擦系数μs优选为0.8以下。更优选为0.7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65以下。如果静摩擦系数μs超过0.8,则膜的行进性低,因此在将膜以卷对卷输送而卷绕时,此外在与感光性树脂贴合后,在输送而卷绕时有时膜引入褶皱、伤。静摩擦系数μs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但实质上0.2左右为下限。为了使静摩擦系数μs为0.8以下,可以通过制成3层以上的叠层膜构成,在内层(B层)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将制膜条件控制为优选的范围来实现。
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的至少一个表面的光泽度优选为145%以上。更优选为147%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49%以上。在至少一个表面的光泽度为145%以上的情况下,在表面在光学上将光漫反射的表面凹凸少,表面平滑性高,在作为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表面保护用的脱模膜而使用的情况下,在保护面不易产生覆盖膜的表面凹凸的转印痕。优选光泽度高,但实质上155%左右为上限。为了使至少一个表面的光泽度为145%以上,可以通过制成3层以上的叠层膜构成,在表层(A层)含有低熔点聚丙烯树脂,调整制膜时的浇铸温度、将纵向拉伸与横向拉伸的各拉伸温度的关系以纵向拉伸温度高的方式进行调整来实现。
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从作为感光性树脂等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覆盖膜使用时,加工时的输送工序、向粘着层的粘贴工序和剥离工序中的操作性的观点考虑,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拉伸试验中的断裂伸长率之和优选为200%以上。断裂伸长率之和更优选为2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40%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提高断裂伸长率,需要使制膜时的拉伸倍率低,从生产速度的降低、采取膜面积的降低等生产性差的观点考虑为450%。为了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拉伸试验中的断裂伸长率之和为上述范围,可以通过将膜的原料组成、膜的叠层构成、拉伸倍率等制膜条件控制为优选的范围来实现。
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从作为感光性树脂等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覆盖膜使用时,输送工序、粘贴和剥离工序中的操作性的观点考虑,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拉伸试验中的杨氏模量之和优选为3.5GPa以上。杨氏模量之和更优选为3.8G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GPa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提高杨氏模量,需要提高制膜时的拉伸倍率,从在不破膜的拉伸倍率下进行的制膜性的观点考虑为7.0GPa。为了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拉伸试验中的杨氏模量之和为上述范围,可以通过将膜的原料组成、膜的叠层构成等制膜条件控制为优选的范围来实现。
这里在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中,所谓“长度方向”,是与膜制造工序中的流动方向对应的方向(以下,有时称为“MD”),所谓“宽度方向”,是与上述膜制造工序中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有时称为“TD”)。在膜样品为卷轴、卷等形状的情况下膜卷绕方向可以说是长度方向。另一方面,在从膜的外观来看哪个方向为与膜制造工序中的流动方向对应的方向不清楚的膜的情况下,例如,以膜平面上的任意直线作为基准每15°画线,将与该各线平行的狭缝状的膜片作为样品而利用拉伸试验器求出断裂强度,将给予最大断裂强度的方向视为该膜宽度方向,将与该膜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视为长度方向。详细后述,但在样品的宽度小于150mm而无法通过拉伸试验器求出断裂强度的情况下,通过广角X射线如下那样测定聚丙烯膜的α晶(110)面的结晶取向,基于下述判断基准而设为膜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即,相对于膜表面沿垂直方向入射X射线,沿圆周方向扫描2θ=约14°(α晶(110)面)下的结晶峰,将所得的衍射强度分布的衍射强度高的方向设为膜宽度方向,将与其正交的方向设为长度方向。
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的膜长度方向的热收缩力成为20mN以上时的温度优选为116℃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4℃以上,最优选为128℃以上。在膜长度方向,在热收缩力成为20mN以上时的温度小于116℃的情况下,在作为脱模膜而与被粘物贴合后通过加热辊、烘箱等的高温工序的情况下,有时通过收缩而从被粘物剥落,或发生卷曲。热收缩力成为20mN以上时的温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实质上160℃左右为上限。为了使热收缩力成为20mN以上时的温度的值为上述范围,可以通过制成3层以上的叠层膜构成,调整各层的原料组成、浇铸鼓温度、将纵向拉伸与横向拉伸的各拉伸温度的关系以纵向拉伸温度高的方式进行调整来实现。
本发明1~3的聚丙烯膜的厚度根据用途来适当调整,没有特别限定,但从作为感光性树脂等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覆盖膜使用时,加工时的输送工序、向粘着层的粘贴和剥离工序中的操作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如果厚度小于5μm,则有时操作变得困难,如果超过100μm,则有时树脂量增加而生产性降低。厚度更优选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上且60μm以下,最优选为5μm以上且40μm以下。厚度可以在不使其它物性恶化的范围内,通过挤出机的螺杆转速、未拉伸片的宽度、制膜速度、拉伸倍率等来调整。
本发明2的聚丙烯膜为下述聚丙烯膜,是至少包含表层(A层)和内层(B层)的3层以上的叠层膜,内层(B层)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表层(A层)含有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这里在使含有构成A层的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层为内层的情况下,不能使膜的表面弹性模量低,此外在使含有构成B层的支链状聚丙烯树脂的层为表层的情况下,双轴拉伸后的表面凹凸的显著的高低差产生。本发明2的聚丙烯膜通过在内层(B层)含有支链状聚丙烯从而降低利用了结晶转变的双轴拉伸后的表面凹凸的显著的高低差,形成致密且微细的表面凹凸,通过在表层(A层)中含有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从而使膜表面的弹性模量降低。本发明2的聚丙烯膜通过形成该内层与表层的膜构成,从而可以最获得改善表面柔软性,并且表面平滑性、透明性、脱模性优异的效果,在作为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表面保护用的脱模膜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在保护面不易产生覆盖膜的表面凹凸的转印痕。此外,由于膜的透明性高,因此在与感光性树脂贴合后,进行缺陷观察等工序检查时可以减少妨碍而导致的缺陷误检测。另外,在本发明2的聚丙烯膜为4层以上的叠层膜的情况下,只要多个存在的内层中的至少1个为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的内层(B层)即可。
本发明3的聚丙烯膜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接着以20℃/分钟从250℃降温到25℃时的结晶峰温度(Tc)为110℃以上,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小的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为150nm以下,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大的表面Y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y为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的1.3倍以上,且至少一个表面的光泽度为144%以上。本发明3的聚丙烯膜通过控制结晶峰温度(Tc)、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与相反面的表面Y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y的关系、至少一个表面的光泽度,从而可以最获得改善表面柔软性,并且表面平滑性、透明性、脱模性优异的效果,在作为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表面保护用的脱模膜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在保护面不易产生覆盖膜的表面凹凸的转印痕,膜的透明性高,因此在与感光性树脂贴合后,进行缺陷观察等工序检查时,能够减少缺陷误检测。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聚丙烯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但不一定限定于此。
首先,将表层(A)、和内层(B层)的各原料供给到各单螺杆挤出机,在200~260℃下进行熔融挤出。进而,利用设置在聚合物管的中途的过滤器将异物、改性聚合物等除去后,利用多歧管型的A层/B层/A层的复合T型模以成为例如1/15/1的叠层厚度比的方式叠层,排出到浇铸鼓上,获得具有A层/B层/A层的层构成的叠层未拉伸片。此时,浇铸鼓的表面温度为15~50℃从获得膜表面的平滑性、透明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作为向浇铸鼓密合的方法,可以使用静电施加法、利用了水的表面张力的密合方法、气刀法、压辊法、水中浇铸法等之中的任一方法,但从平面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气刀法。优选气刀的空气温度为20~50℃,吹出空气速度为130~150m/s,为了提高宽度方向均匀性,优选为双重管结构。此外,为了不使膜的振动产生,优选以空气流到制膜下游侧的方式适当调整气刀的位置。这里熔融叠层聚合物与浇铸鼓面接触的侧的表面成为平滑表面,因此设为表面X,将其相反面设为表面Y。
所得的未拉伸片在空气中被放冷后,导入到纵向拉伸工序。在纵向拉伸工序中首先使未拉伸片与多个保持于110℃以上且160℃以下的金属辊接触而预热到拉伸温度,沿长度方向拉伸到3~8倍后,冷却到室温。在拉伸温度为160℃以上的情况下,有时发生拉伸不均,或膜断裂。此外如果拉伸倍率小于3倍,则有时发生拉伸不均,或膜的取向变弱,机械特性降低。
接着将纵向单轴拉伸膜导到拉幅机将膜的端部用夹具把持,将横向拉伸在100℃以上且小于160℃下沿宽度方向拉伸到7~13倍。如果拉伸温度高于纵向拉伸温度,则有时表层(A层)所含有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一部分熔融而膜破膜,或即使不破膜,双轴拉伸后的膜表面也大幅粗面化。然而,如果拉伸温度过高,则有时膜的刚性降低。
本发明的聚丙烯膜在表层(A层)含有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情况下,在横向拉伸温度低于纵向拉伸温度的温度下拉伸易于获得得到适度的表面平滑性、透明性、脱模性的效果。横向拉伸温度优选为100℃以上且小于纵向拉伸温度。
接着在热处理和松弛处理工序中在用夹具将宽度方向拉紧把持的状态下沿宽度方向以2~20%的松弛率给予松弛,同时在100℃以上且小于160℃的温度下热定形,接着经过80~100℃下的冷却工序而导向拉幅机的外侧,释放膜端部的夹具,在卷绕工序中将膜边缘部切掉,卷绕膜制品卷。热处理和松弛工序的条件控制在调整热收缩率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松弛率更优选为5~18%,进一步优选为8~15%。此外,在表层(A层)含有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情况下,热定形温度更优选为100℃以上且横向拉伸温度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0℃以上且横向拉伸温度以下。
如以上那样操作而获得的本发明的叠层聚丙烯膜可以在包装用膜、脱模膜、工序膜、卫生用品、农业用品、建筑用品、医疗用品等各种用途中使用,特别是由于脱模性优异,因此可以优选用作脱模膜、工序膜。特别是由于透明平滑性优异,因此优选用作粘着性树脂层的覆盖膜等脱模膜。
实施例
本发明中的特性值的测定方法、以及效果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1)膜厚度
在23℃65%RH的气氛下使用接触式的アンリツ(株)制电子测微计(K-312A型)测定了聚丙烯膜的任意10处的厚度。将该10处的厚度的平均值设为聚丙烯膜的膜厚度。
(2)将膜表面通过纳米压痕法测得的弹性模量(表面弹性模量)
测定使用了(株)エリオニクス制的纳米压痕仪“ENT-2100”。在聚丙烯膜涂布1滴东亚合成(株)制““アロンα”(注册商标)专业用耐冲击”,经由瞬间粘接剂将聚丙烯膜固定于专用的样品固定台,以表面层侧作为测定面进行了测定。测定使用了顶角(稜間角)115°的三棱锥金刚石压头(Berkovich压头)。测定数据通过“ENT-2100”的专用解析软件(version6.18)进行处理,测定了压痕弹性模量EIT(GPa)。测定对膜的两面分别以n=10进行,求出其平均值,在表中记载了两面的测定值的平均值中的小的值。
测定模式:负荷-卸除载荷试验
最大荷重:0.5mN
达到最大荷重时的保持时间:1秒
荷重速度、卸除载荷速度:0.05mN/sec
(3)结晶峰温度(Tc)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制EXSTAR DSC6220),在氮气气氛中将3mg的聚丙烯膜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保持5分钟。接着以20℃/分钟从250℃降温到25℃。将在该降温时获得的放热曲线的峰温度设为聚丙烯膜的结晶温度(Tc)。另外在可观测到多个峰温度的情况下将在80℃~130℃的区域中最高温的温度设为聚丙烯膜的结晶温度(Tc)。
(4)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算术平均高度(Sa)
测定使用(株)菱化システム的VertScan2.0 R5300GL-Lite-AC进行,通过附属的解析软件将拍摄画面利用多项式4次近似面校正而除去起伏成分,接着进行了插补处理(对不能取得高度数据的像素,用由周围的像素算出的高度数据进行补充的处理)。
St在两面进行测定,将小的值的表面作为表面X而求出。此外Sa在两面进行测定,将获得了小的值的表面的值记于表中。
测定条件如下所述。
制造商:(株)菱化システム
装置名:VertScan2.0 R5300GL-Lite-AC
测定条件:CCD照相机SONY HR-57 1/2英寸(1.27厘米)
物镜10x
中间透镜0.5x
波长过滤器520nm white
测定模式:Phase
测定软件:VS-Measure Version5.5.1
解析软件:VS-Viewer Version5.5.1
测定面积:1.252×0.939mm2
(5)雾度
准备3份(3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的膜样品。接下来将样品在常态(23℃,相对湿度50%)下放置40小时。将各个样品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制浊度计“NDH5000”,以基于JIS“透明材料のヘイズの求め方(透明材料的雾度的求法)”(K7136 2000年版)的方式实施。将膜样品3份(3个)各自的雾度进行平均,设为膜的雾度。另外测定对膜的两面进行,将获得了小的值的表面的值记于表中。
(6)静摩擦系数μs
使用東洋テスター工業制摩擦测定仪,按照ASTM D1894-95(JIS K7312-1996),以膜平面上的任意直线作为基准每45°取样狭缝状的膜片(宽度80mm,长度200mm的长方形),该相同角度的膜的一面与另一面以接触的方式重叠而进行了摩擦,将此时的初始的启动阻力(立ち上がり抵抗)最大值设为静摩擦系数μs。测定进行5次,求出其平均值。聚丙烯膜的静摩擦系数μs使用了每45°测定中最小的静摩擦系数μs。
(7)光泽度
按照JIS K-7105(1981),使用スガ試験機(株)制数字变角光泽计UGV-5D在入射角60°受光角60°的条件下对膜表面进行了测定,将所得的5份数据的平均值设为光泽度(%)。测定对膜的两面进行,将获得了高的光泽度的表面的值记于表中。
(8)膜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之和、杨氏模量之和
将膜切出为试验方向长度150mm×宽度方向长度10mm的矩形而作为样品。使用拉伸试验机((株)オリエンテック制テンシロンAMF/RTA-100),按照JIS K7161(1994)中规定的方法,在25℃、65%RH气氛下进行5次测定,求出平均值。其中,使初始夹盘间距离为50mm,使拉伸速度为300mm/分钟,将开始试验后荷重通过了1N的点设为伸长的原点。此外断裂伸长率是求出膜断裂了的时刻的伸长(%)的5次测定时的平均值。
另外,为了算出杨氏模量而使用的膜厚度使用了在上述(1)中测定的值。
(9)脱模性
在聚丙烯膜的、在“(7)光泽度”的项中获得的具有高光泽度的侧的表面,将日东电工(株)制聚酯粘着带NO.31B用辊进行粘贴,将其切割为19mm宽度而制作样品。将该样品使用拉伸试验机以500mm/分钟的速度剥离,通过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A和B设为合格,C设为不合格。
A:膜表面与粘着带能够以恒定速度剥离
B:在膜表面与粘着带的剥离时速度波动
C:在膜表面与粘着带的剥离时速度波动,在表面X残留剥离痕
(10)凹凸转印抑制性
将聚丙烯膜和厚度40μm的日本ゼオン(株)制“ゼオノアフィルム”(注册商标)取样为宽度100mm、长度100mm的正方形,以“ゼオノアフィルム”与聚丙烯膜的、在“(7)光泽度”的项中获得的表面的光泽度低的侧的面接触的方式进行重叠,将其夹到2片丙烯酸板(宽度100mm,长度100mm),施加2.5kg的荷重,在23℃的气氛下静置36小时。在36小时后,目视观察“ゼオノアフィルム”的表面(聚丙烯膜相接的面),通过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A和B设为合格,C设为不合格。
A:干净,与施加荷重前同等
B:确认到弱的凹凸
C:确认到强的凹凸
(11)聚丙烯树脂的熔点(Tm)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制EXSTAR DSC6220),在氮气气氛中将3mg的聚丙烯树脂片料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保持5分钟。接着以20℃/分钟从250℃降温到25℃,再次,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保持5分钟。将在该再升温时获得的吸热曲线的峰温度设为聚丙烯树脂的熔点(Tm)。
(12)热收缩力成为20mN以上时的温度
使用TMA(SII·ナノテクノロジー(株)社制/型号TMA/SS6100),在以下条件下测定了膜长度方向的热收缩力曲线。
(a)样品:宽度4mm×长度20mm
(b)温度程序:从30℃以加热速率10℃/分钟升温
<热收缩开始温度>
在上述热收缩力曲线中,读取在升温过程中热收缩力成为20mN时的温度。测定进行3次,求出平均值。
(实施例1)
将表层(A层)用的聚丙烯树脂整体设为100质量%,将由(株)プライムポリマー制的聚丙烯树脂(MFR3g/10分钟,熔点164℃)70质量%、和作为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出光兴产(株)制的“エルモーデュ”(注册商标)S901(熔点80℃)30质量%掺混而得的物质供给到A层用的单螺杆的熔融挤出机,将内层(B层)用的聚丙烯树脂整体设为100质量%,将由(株)プライムポリマー制的聚丙烯树脂(MFR3g/10分钟,熔点164℃)98质量%、和Basell社制支链状聚丙烯树脂(Profax PF-814)2质量%掺混而得的物质供给到B层用的单螺杆的熔融挤出机,在260℃下进行熔融挤出,用60μm截止的烧结过滤器除去异物后,利用由进料块型的A层/B层/A层构成的3层构成的复合T型模,以1/13/1的厚度比(相对于整体厚度,两面A层的比率=13%)进行叠层,排出到将表面温度控制为22℃的浇铸鼓,通过气刀使其与浇铸鼓密合。然后,使温度25℃、压力0.3MPa的压空空气喷射到浇铸鼓上的片的非冷却鼓面进行冷却,获得了未拉伸片。接着,将该片使用陶瓷辊预热到148℃,在设置了圆周速度差的148℃的辊间沿膜的长度方向进行了4.5倍拉伸。接下来使端部用夹具把持而导入到拉幅机式拉伸机,在168℃下预热3秒后,在140℃下沿宽度方向拉伸到8.0倍,一边沿宽度方向给予12%的松弛一边在120℃下进行热处理,然后经过100℃的冷却工序而导向拉幅机的外侧,释放膜端部的夹具,将膜卷绕于芯,获得了厚度12μm的聚丙烯膜。将所得的聚丙烯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将内层(B层)所包含的支链状聚丙烯树脂变更为表1所示的含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厚度11μm的聚丙烯膜。将所得的聚丙烯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3和4)
将表层(A层)所包含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变更为表1所示的含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厚度12μm的聚丙烯膜。将所得的聚丙烯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5)
将表层(A层)所包含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和内层(B层)所包含的支链状聚丙烯树脂分别变更为表1所示的含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厚度15μm的聚丙烯膜。将所得的聚丙烯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将A层/B层/A层以1/10/1的厚度比(相对于整体厚度,两面A层的比率=17%)进行了叠层的未拉伸片后,将该片使用陶瓷辊预热到148℃,在设置了圆周速度差的148℃的辊间沿膜的长度方向进行了4.5倍拉伸。接下来使端部用夹具把持而导入到拉幅机式拉伸机,在168℃下预热3秒后,在作为与纵向拉伸相同温度的148℃下沿宽度方向拉伸到8.0倍,一边沿宽度方向给予12%的松弛一边在140℃下进行热处理,然后经过100℃的冷却工序而导向拉幅机的外侧,释放膜端部的夹具,将膜卷绕于芯,获得了厚度12μm的聚丙烯膜。将所得的聚丙烯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7)
进行了使用日本ポリプロ(株)制“WINTEC”(注册商标)WFX4M(熔点125℃)30质量%作为表层(A层)所包含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变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厚度12μm的聚丙烯膜。将所得的聚丙烯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8)
进行了使用日本ポリプロ(株)制“WAYMAX”(注册商标)MFX6 2质量%作为内层(B层)所包含的支链状聚丙烯树脂的变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厚度12μm的聚丙烯膜。将所得的聚丙烯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
将作为聚丙烯树脂的(株)プライムポリマー制的聚丙烯树脂(MFR3g/10分钟,熔点164℃)100质量%供给到单螺杆的熔融挤出机,在260℃下进行熔融挤出,用60μm截止的烧结过滤器除去异物后,利用T型模,排出到将表面温度控制为25℃的浇铸鼓,通过气刀使其与浇铸鼓密合。然后,使温度25℃、压力0.3MPa的压空空气喷射到浇铸鼓上的片的非冷却鼓面进行冷却,获得了未拉伸片。接着,将该片使用陶瓷辊预热到148℃,在设置了圆周速度差的148℃的辊间沿膜的长度方向进行了4.6倍拉伸。接下来使端部用夹具把持而导入到拉幅机式拉伸机,在168℃下预热3秒后,在155℃下沿宽度方向拉伸到7.8倍,一边沿宽度方向给予12%的松弛一边在150℃下进行热处理,然后经过100℃的冷却工序而导向拉幅机的外侧,释放膜端部的夹具,将膜卷绕于芯,获得了厚度12μm的聚丙烯膜。将所得的聚丙烯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2)
将聚丙烯树脂整体设为100质量%,将由(株)プライムポリマー社制的聚丙烯树脂(MFR3g/10分钟,熔点164℃)98质量%、和Basell社制支链状聚丙烯树脂(Profax PF-814)2质量%掺混而得的物质供给到单螺杆的熔融挤出机,在260℃下进行熔融挤出,用60μm截止的烧结过滤器除去异物后,利用T型模,排出到将表面温度控制为25℃的浇铸鼓,通过气刀使其与浇铸鼓密合。然后,使温度25℃、压力0.3MPa的压空空气喷射到浇铸鼓上的片的非冷却鼓面进行冷却,获得了未拉伸片。接着,将该片使用陶瓷辊预热到148℃,在设置了圆周速度差的148℃的辊间沿膜的长度方向进行了4.5倍拉伸。接下来使端部用夹具把持而导入到拉幅机式拉伸机,在168℃下预热3秒后,在155℃下沿宽度方向拉伸到8.2倍,一边沿宽度方向给予11%的松弛一边在140℃下进行热处理,然后经过100℃的冷却工序而导向拉幅机的外侧,释放膜端部的夹具,将膜卷绕于芯,获得了厚度12μm的聚丙烯膜。将所得的聚丙烯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3)
将聚丙烯树脂整体设为100质量%,将由(株)プライムポリマー制的聚丙烯树脂(MFR3g/10分钟,熔点164℃)70质量%、和作为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出光兴产(株)制的“エルモーデュ”(注册商标)S901(熔点80℃)30质量%掺混而得的物质供给到单螺杆的熔融挤出机,在260℃下进行熔融挤出,用60μm截止的烧结过滤器除去异物后,利用T型模,排出到将表面温度控制为24℃的浇铸鼓,通过气刀使其与浇铸鼓密合。然后,使温度25℃、压力0.3MPa的压空空气喷射到浇铸鼓上的片的非冷却鼓面进行冷却,获得了未拉伸片。接着,将该片使用陶瓷辊预热到140℃,在设置了圆周速度差的140℃的辊间沿膜的长度方向进行了4.5倍拉伸。接下来使端部用夹具把持而导入到拉幅机式拉伸机,在160℃下预热3秒后,在135℃下沿宽度方向拉伸到8.2倍,一边沿宽度方向给予11%的松弛一边在120℃下进行热处理,然后经过100℃的冷却工序而导向拉幅机的外侧,释放膜端部的夹具,将膜卷绕于芯,获得了厚度12μm的聚丙烯膜。将所得的聚丙烯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4)
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而利用复合T型模,将A层/B层/A层以1/15/1的厚度比(相对于整体厚度,两面A层的比率=11.8%)熔融挤出,排出到将表面温度控制为85℃的浇铸鼓,通过气刀使其与浇铸鼓密合。然后,使温度25℃、压力0.3MPa的压空空气喷射到浇铸鼓上的片的非冷却鼓面进行冷却,获得了未拉伸片。接着,将该片使用陶瓷辊预热到146℃,在设置了圆周速度差的146℃的辊间沿膜的长度方向进行了4.6倍拉伸。接下来使端部用夹具把持而导入到拉幅机式拉伸机,在168℃下预热3秒后,在155℃下沿宽度方向拉伸到8.0倍,一边沿宽度方向给予12%的松弛一边在145℃下进行热处理,然后经过100℃的冷却工序而导向拉幅机的外侧,释放膜端部的夹具,将膜卷绕于芯,获得了厚度18μm的聚丙烯膜。将所得的聚丙烯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5)
将A层用的聚丙烯树脂整体设为100质量%,将由(株)プライムポリマー制的聚丙烯树脂(MFR3g/10分钟,熔点164℃)70质量%、和作为低熔点聚丙烯树脂的出光兴产(株)制的“エルモーデュ”(注册商标)S901(熔点80℃)30质量%掺混而得的物质供给到A层用的单螺杆的熔融挤出机,将作为B层用的聚丙烯树脂的(株)プライムポリマー制的聚丙烯树脂(MFR3g/10分钟,熔点164℃)100质量%供给到B层用的单螺杆的熔融挤出机,在260℃下进行熔融挤出,用60μm截止的烧结过滤器除去异物后,利用由进料块型的A层/B层/A层构成的3层构成的复合T型模,以1/15/1的厚度比(相对于整体厚度,两面A层的比率=11.8%)进行叠层,排出到将表面温度控制为25℃的浇铸鼓,通过气刀使其与浇铸鼓密合。然后,使温度25℃、压力0.3MPa的压空空气喷射到浇铸鼓上的片的非冷却鼓面进行冷却,获得了厚度50μm的未拉伸聚丙烯膜。将该未拉伸聚丙烯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产业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聚丙烯膜可以在包装用膜、脱模膜、工序膜、卫生用品、农业用品、建筑用品、医疗用品等各种用途中使用。特别是,由于改善表面柔软性,并且表面平滑性、透明性、脱模性优异,因此可以优选用作要求制品的表面平滑性的用途的脱模膜、工序膜,进一步由于脱模性优异,因此优选用作粘着性树脂层的覆盖膜等脱模膜。
Claims (12)
1.一种聚丙烯膜,其至少一个表面的通过纳米压痕法测得的弹性模量为2.5GPa以下,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接着以20℃/分钟从250℃降温到25℃时的结晶峰温度Tc为11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膜,是至少3层以上的叠层膜,且内层即B层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膜,是至少3层以上的叠层膜,且表层即A层含有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
4.一种聚丙烯膜,是至少3层以上的叠层膜,且内层即B层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树脂,表层即A层含有熔点为50℃以上且135℃以下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膜,其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小的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为100nm以下,且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大的表面Y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y为所述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的1.5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膜,其至少一个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为20n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膜,其至少一个表面的雾度为2%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膜,其静摩擦系数μs为0.8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膜,其至少一个表面的光泽度为145%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膜,其膜长度方向的热收缩力成为20mN以上时的温度为116℃以上。
11.一种聚丙烯膜,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接着以20℃/分钟从250℃降温到25℃时的结晶峰温度Tc为110℃以上,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小的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为150nm以下,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大的表面Y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y为所述表面X的表面突起最大高度Stx的1.3倍以上,且至少一个表面的光泽度为144%以上。
12.一种脱模膜,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06356 | 2018-11-01 | ||
JP2018206356 | 2018-11-01 | ||
PCT/JP2019/041764 WO2020090628A1 (ja) | 2018-11-01 | 2019-10-24 |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および離型フィル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88729A true CN112888729A (zh) | 2021-06-01 |
CN112888729B CN112888729B (zh) | 2023-05-16 |
Family
ID=70462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69235.7A Active CN112888729B (zh) | 2018-11-01 | 2019-10-24 | 聚丙烯膜及脱模膜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6795106B2 (zh) |
KR (1) | KR20210086617A (zh) |
CN (1) | CN112888729B (zh) |
TW (1) | TWI835906B (zh) |
WO (1) | WO202009062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02374B (zh) * | 2019-10-10 | 2024-04-30 | 东丽株式会社 | 聚烯烃膜 |
WO2022075101A1 (ja) * | 2020-10-05 | 2022-04-14 | 東レ株式会社 | 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樹脂組成物膜の製造方法 |
WO2023219141A1 (ja) * | 2022-05-12 | 2023-11-16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ガスバリアフィルム、包装フィルム及び包装袋 |
WO2024070972A1 (ja) * | 2022-09-28 | 2024-04-04 |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 二軸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食品用包装体および食品包装体 |
WO2024070975A1 (ja) * | 2022-09-28 | 2024-04-04 |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 二軸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食品用包装体および食品包装体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14810A (ja) * | 2009-03-17 | 2010-09-30 | San Totsukusu Kk | 包装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67556B2 (ja) | 2005-10-04 | 2012-02-01 | 東レ株式会社 | 離型用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イルム |
EP1886806B1 (en) * | 2006-07-10 | 2010-11-10 | Borealis Technology Oy |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film |
WO2014002934A1 (ja) | 2012-06-29 | 2014-01-03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JP6476844B2 (ja) | 2014-02-27 | 2019-03-06 | 東レ株式会社 | 二軸配向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JP6508043B2 (ja) | 2014-02-28 | 2019-05-08 | 東レ株式会社 | 二軸配向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JP6786935B2 (ja) * | 2015-08-06 | 2020-11-18 | 東レ株式会社 | 二軸配向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JP6729695B2 (ja) * | 2016-06-24 | 2020-07-22 |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二軸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金属化フィルム、及び、コンデンサ |
CN110248990A (zh) * | 2017-02-07 | 2019-09-17 | 东丽株式会社 | 双轴取向聚丙烯膜 |
JP7047428B2 (ja) | 2017-02-07 | 2022-04-05 | 東レ株式会社 | 二軸配向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CN111051400B (zh) * | 2017-08-29 | 2022-08-26 | 东丽株式会社 | 聚丙烯膜、金属膜叠层膜及膜电容器 |
-
2019
- 2019-10-24 WO PCT/JP2019/041764 patent/WO202009062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10-24 JP JP2019559118A patent/JP6795106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0-24 KR KR1020217011472A patent/KR20210086617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9-10-24 CN CN201980069235.7A patent/CN112888729B/zh active Active
- 2019-10-29 TW TW108138959A patent/TWI835906B/zh active
-
2020
- 2020-11-10 JP JP2020187352A patent/JP2021028394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14810A (ja) * | 2009-03-17 | 2010-09-30 | San Totsukusu Kk | 包装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795106B2 (ja) | 2020-12-02 |
KR20210086617A (ko) | 2021-07-08 |
TWI835906B (zh) | 2024-03-21 |
JPWO2020090628A1 (ja) | 2021-02-15 |
JP2021028394A (ja) | 2021-02-25 |
CN112888729B (zh) | 2023-05-16 |
WO2020090628A1 (ja) | 2020-05-07 |
TW202031462A (zh) | 2020-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888729B (zh) | 聚丙烯膜及脱模膜 | |
CN107849399B (zh) | 粘结膜和粘结膜筒 | |
JP7205611B2 (ja) | 二軸配向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
JP7070426B2 (ja) | 積層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
JP7355173B2 (ja) | ポリオレフィンフィルム | |
JP7355172B2 (ja) | ポリオレフィンフィルム | |
JP7400851B2 (ja) |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および離型用フィルム | |
JP6962426B2 (ja) | ポリオレフィンフィルム、および離型用フィルム | |
US20240239973A1 (en) | Polypropylene film | |
JP2021160358A (ja) | 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TW202302733A (zh) | 聚丙烯薄膜 | |
JP2021116351A (ja) | フィルム、及び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