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2374B - 聚烯烃膜 - Google Patents

聚烯烃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2374B
CN114502374B CN202080068377.4A CN202080068377A CN114502374B CN 114502374 B CN114502374 B CN 114502374B CN 202080068377 A CN202080068377 A CN 202080068377A CN 114502374 B CN114502374 B CN 114502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olyolefin film
molecular weight
raw material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83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2374A (zh
Inventor
冈田一马
大仓正寿
中西佑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543790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4502374(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502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2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2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2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01G4/06Solid dielectrics
    • H01G4/14Organic dielectrics
    • H01G4/18Organic dielectrics of synthetic material, e.g. derivatives of cellulo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2Wou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3Thin- or thick-film capac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23/00Polyalkenes
    • B32B2323/10Polypropyl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4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J2423/2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having four to nine carbon at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透明性、易滑性、耐热性优异的膜作为课题,并以下述聚烯烃膜作为本旨,所述聚烯烃膜将膜用DSC进行测定,通过外推法而求出的结晶温度Tc0为110℃以上,膜的面内相位差为400nm以下,130℃加热10分钟后的动摩擦系数μd为0.7以下。

Description

聚烯烃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性、易滑性、耐热性优异、可以适合用作工业材料用膜的聚烯烃膜。
背景技术
聚烯烃膜由于透明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等优异,因此在包装用途、脱模用途、带用途、以电缆包缠、电容器为代表的电气用途等各种用途中被使用。特别是,由于表面的脱模性、机械特性优异,因此适合用作塑料制品、建材、光学构件等各种构件的脱模用膜、工程膜(process film)。
在作为保护膜、覆盖膜而使用的情况下,有时在与被粘物贴合的状态下确认被粘物有无缺陷。此时,如果保护膜、覆盖膜的透明性低,则有时确认被粘物的缺陷变得困难。特别是,在作为相位差板的保护膜而使用的情况下,不仅要求透明性,也要求相位差特性低,近年来该要求水平越来越高。
一般而言,在想要提高透明性的情况下,膜表面也变得平滑,因此有时损害易滑性,在工序输送时易于产生褶皱等,平面性恶化。此外,在想要提高透明性的情况下,可使用使聚烯烃树脂的结晶性降低的方法。然而,如果使结晶性降低,则在膜被暴露于高温的环境的情况下,有时膜表面的低熔点部分会部分地熔融,动摩擦系数上升,进一步损害易滑性。这样,以往,使平滑性与易滑性兼有是困难的。
基于以上,对于满足要求特性的工业材料用膜,要求兼备了透明性、易滑性、耐热性的膜。
作为降低了膜的面内相位差的膜,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在膜的内层添加低熔点的聚丙烯树脂从而降低了相位差的例子。此外,作为提高了易滑性的膜,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使流延温度高,大量形成β晶,进行粗面化从而易滑化了的例子。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通过使用环状烯烃系树脂从而降低了相位差的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29851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476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1269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存在膜表面平滑,易滑性低,特别是高温加热后的易滑性低,平面性不充分的问题。此外对于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表面粗糙度高,膜的面内相位差不充分。此外,对于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存在膜本身脆而操作不充分、成本高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解决上述问题。即,提供透明性、易滑性、耐热性优异的聚烯烃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到目的,本发明的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将膜用DSC进行测定,通过外推法求出的结晶温度Tc0为110℃以上,膜的面内相位差为400nm以下,130℃加热10分钟后的动摩擦系数μd为0.7以下。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由于透明性、耐热性、易滑性优异,因此可以广泛地适合用作工业材料用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聚烯烃膜的结晶温度Tc0的图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聚烯烃膜,将膜用DSC进行测定,通过外推法而求出的结晶温度Tc0为110℃以上,膜的面内相位差为400nm以下,130℃加热10分钟后的动摩擦系数μd为0.7以下。所谓聚烯烃膜,是指在将构成膜的全部成分设为100质量%时,包含超过50质量%且100质量%以下的聚烯烃树脂的膜。此外,所谓聚烯烃树脂,是指烯烃单元在构成树脂的全部构成单元中所占的比率为多于50摩尔%~100摩尔%的树脂。
关于本发明的聚烯烃膜,将膜用DSC进行测定,通过外推法而求出的结晶温度Tc0为110℃以上,优选为115℃以上,更优选为118℃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3℃以上。在Tc0小于110℃的情况下,例如在流延时形成粗大的球晶而面内相位差变大,在作为相位差保护膜使用时,有时被粘物的相位差特性的检查发生不良状况。为了使Tc0为110℃以上,例如使聚烯烃膜的原料组成为后述范围,特别优选添加具有成核剂作用的原料,其中优选添加支链状聚丙烯原料。此外,通过将聚烯烃膜所使用的聚丙烯树脂的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的量调整为特定的范围也是有效的。结晶温度Tc0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实质上为135℃左右。需要说明的是,所谓DSC,是差示扫描量热计的意思。
在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中,膜的面内相位差为400nm以下,优选为300nm以下,更优选为2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nm以下。在面内相位差大于400nm的情况下,例如在作为相位差保护膜而使用时,有时在与被粘物贴合了的状态下进行相位差特性的检查时发生不良状况。为了使面内相位差为400nm以下,例如使聚烯烃膜的原料组成为后述范围,此外,使制膜条件为后述范围,特别是,使用结晶温度高的原料,使在流延时形成的球晶小;将挤出温度、和流延鼓的温度低温化,提高流延时的冷却;提高纵/横向拉伸时的预热温度,在低温下进行拉伸,从而均匀地拉伸是有效的。面内相位差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但实质上为30nm左右。
在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中,130℃加热处理10分钟后的与主取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也有时称为主取向正交方向)的动摩擦系数μd为0.7以下。更优选为0.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所谓主取向方向,是指在膜面内,在将任意的方向设为0°的情况下,在相对于该任意的方向每5°,形成0°~175°的角度的各个方向测定了杨氏模量时,显示最高的值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中,将与制膜聚烯烃膜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制膜方向、长度方向或MD方向,将在膜面内与制膜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或TD方向。
在使用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作为保护膜的情况下,有时通过各种高温的工序。例如在作为热固化树脂的脱模膜而使用的情况下,有时在与热固化树脂贴合后,在120~150℃左右的温度区域使其热固化。此外,在作为电容器用膜而使用的情况下,有时在金属溅射时受到130~150℃的辐射热。在将聚烯烃膜平滑化时,降低聚烯烃膜的结晶性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但在那样的情况下,在受到了高温的热时,有时表层的低熔点树脂部分会熔化,μd变大。通过130℃加热10分钟后的μd为0.7以下,从而例如在作为脱模膜、电容器用膜而使用时,可以减轻通过高温的工序从而在输送辊上产生褶皱、与被粘物一起卷绕时的卷绕错位等。
为了使130℃加热10分钟后的μd为0.7以下,例如使聚烯烃膜的原料组成为后述范围,此外,使制膜条件为后述范围,特别是,提高纵/横向拉伸时的预热温度,将拉伸在低温下高倍率地、均匀地进行高倍率拉伸;此外,在后述那样的范围实施双轴拉伸后的热处理、松弛是有效的。130℃加热10分钟后的μd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实质上为0.1左右。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优选130℃下的膜主取向正交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0%以上。通过130℃下的断裂伸长率为100%以上,从而例如在上述那样的受到高温的热的输送工序中,可以减轻聚烯烃膜的断裂。
为了使130℃的断裂伸长率为100%以上,例如使膜的原料组成为后述范围,特别是,使用结晶温度高的原料,此外,提高纵/横向拉伸时的预热温度,将拉伸在低温下高倍率地、均匀地进行高倍率拉伸是有效的。130℃下的断裂伸长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实质上为300%左右。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优选130℃加热10分钟后的内部雾度(以下,也有时简称为雾度)为1.0%以下。更优选为0.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以下。通过130℃加热10分钟后的雾度为1.0%以下,从而例如,在作为保护膜而使用的情况下,在通过了上述那样的受到高温的热的输送工序后也保持保护膜的透明性,减轻在与被粘物贴合了的状态下利用缺陷检查机进行检查时发生的不良状况。
一般而言,为了使雾度降低,有时使用使聚烯烃树脂的结晶性降低的手段。因此,有时使用立构规整性低的聚烯烃树脂、有时添加熔点低的共聚物。然而,如果使用这样的低熔点的树脂,则聚烯烃膜中的非晶部分的运动性变高,如果受到130℃以上的高温的热,则有时聚烯烃中的抗氧化剂等添加剂渗出到膜表面,损害透明性。
根据上述点,为了使130℃加热后的雾度为1.0%以下,例如使膜的原料组成为后述范围,此外,使制膜条件为后述范围,特别是,使用结晶温度高的原料,使流延时形成的球晶小;将挤出温度、和流延鼓的温度低温化,提高流延时的冷却;提高纵/横向拉伸时的预热温度,在低温下进行拉伸,从而均匀地拉伸是有效的。此外,使用立构规整性高,冷二甲苯可溶部(以下,CXS)低的原料,提高结晶性;此外,在纵、横向拉伸后进行热处理、和松弛也是有效的。130℃加热10分钟后的雾度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实质上为0.05%左右。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优选膜10cm见方内的取向角的不均为3.0°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通过取向角的不均为3.0°以下,从而可以减轻例如在与被粘物贴合了的状态下进行取向角的检查时发生的不良状况。
为了使取向角的不均为3.0°以下,例如使膜的原料组成为后述范围,此外,使制膜条件为后述范围,特别是使用结晶温度高的原料,此外,提高纵/横向拉伸时的预热温度,将拉伸在低温下高倍率地、均匀地进行高倍率拉伸是有效的。取向角的不均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实质上为0.1%左右。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的厚度是根据用途而适当调整的,没有特别限定,但为0.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从操作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作为脱模膜而使用时的厚度的上限更优选为60μm,进一步优选为30μm,最优选为16μm。下限更优选为4μm,进一步优选为8μm,最优选为11μm。此外,作为电容器用膜而使用时的厚度的上限更优选为15μm,进一步优选为8μm,最优选为3μm。下限更优选为0.9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厚度在不使其它物性降低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挤出机的螺杆转速、未拉伸片的宽度、制膜速度、拉伸倍率等来调整。
接下来对适合于制造本发明的聚烯烃膜的树脂等进行说明,但构成本发明的聚烯烃膜的树脂等不一定限定于此。
从透明性、耐热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优选将聚丙烯树脂作为主成分而成。在本发明中所谓“主成分”,是指特定的成分在全部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为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96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97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最优选为98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聚烯烃膜可以仅包含一种聚丙烯树脂,但优选包含二种以上聚丙烯树脂。在膜中包含二种以上相当于聚丙烯树脂的成分的情况下,如果将这些成分加起来多于50质量%且为100质量%以下,则视为“将聚丙烯树脂作为主成分而成”。
所谓聚丙烯树脂,是指在将构成树脂的分子链的全部构成单元设为100摩尔%时,包含多于50摩尔%且100摩尔%以下的丙烯单元的聚烯烃树脂。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聚丙烯树脂,以下也有时称为“聚丙烯原料”。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对其层构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取单层、叠层的任一构成,但从满足平滑性、易滑性、耐热性等互不相同的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至少具有表层(I)、基层(II)而成。在聚烯烃膜为单层构成的情况下优选聚烯烃膜本身的主成分为聚丙烯树脂。在聚烯烃膜为叠层构成的情况下,优选聚烯烃膜本身将聚丙烯树脂作为主成分,进一步后述基层(II)的主成分为聚丙烯树脂。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在将膜整体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优选膜中的环状烯烃系树脂的含有率小于2.0质量%。更优选小于1.0质量%,进一步优选小于0.5%质量。通过环状烯烃系树脂的含有率小于2.0%质量,从而例如即使将彼此相容性低的聚丙烯树脂与环状烯烃系树脂掺混,也减轻聚烯烃膜的透明性降低。此外,由于环状烯烃系树脂脆,因此通过环状烯烃系树脂的含有率小于2.0%质量,从而可以减轻施加强张力的工序中的断裂等,也抑制操作性的降低。
以下,对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中的成为主成分的聚丙烯树脂、(有时称为聚丙烯原料A。)进行说明。
从将低分子量成分限制在一定以下的量的观点考虑,聚丙烯原料A的数均分子量(Mn)的下限优选为7.5万,更优选为8万,进一步优选为8.5万。Mn的上限优选为10万,更优选为9.4万。此外,从使高分子量成分含有一定以上的观点考虑,Z+1平均分子量(Mz+1)的下限优选为180万,更优选为200万。Mz+1的上限优选为250万,更优选为220万。
聚丙烯原料A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g/10分钟以上且10g/10分钟以下(230℃,21.18N荷重)的范围从制膜性、膜强度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从上述观点考虑,MFR的下限更优选为2g/10分钟。MFR的上限更优选为8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5g/10分钟。为了使MFR为上述值,采用控制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的方法等。更具体而言,优选采用调整聚合时的氢气浓度的方法;适当进行催化剂和/或助催化剂的选定、组成的选定,控制聚丙烯原料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的方法等。通过使分子量低从而MFR变高,在分子量分布中低分子量成分越多则MFR越高。
聚丙烯原料A的熔点优选为155℃以上,更优选为1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65℃以上。通过熔点为155℃以上,从而所得的聚烯烃膜的耐热性变高,例如在作为脱模膜使用时,即使在与被粘物贴合后通过受到热的工序,也抑制由膜的软化引起的向张力方向的伸长,减轻被粘物的变形。
聚丙烯原料A优选冷二甲苯可溶部(CXS)在聚丙烯原料A中所占的比率为4质量%以下,并且优选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为0.90以上。通过满足这些,从而减轻制膜稳定性、所得的聚烯烃膜的强度、尺寸稳定性、耐热性的降低。
这里所谓CXS,是指在用二甲苯使试样完全溶解后,在室温下使其析出时,溶解在二甲苯中的聚烯烃成分,可以认为其相当于由于立构规整性低、分子量低等理由而不易结晶化的成分。如果在树脂中包含大量这样的成分则有时膜的热尺寸稳定性差。因此,从上述观点考虑CXS优选为3.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下。CXS越低越优选,但0.1质量%左右为下限。为了使CXS为这样的范围,可以使用提高获得树脂时的催化活性的方法、将所得的树脂用溶剂或烯烃单体本身进行洗涤的方法。
聚丙烯原料A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优选为0.94以上,更优选为0.96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97以上,最优选为0.98以上。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是通过核磁共振法(NMR法)而测定的表示聚丙烯的结晶相的立构规整性的指标,该数值越高则结晶度越高,熔点越高,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越高,因此是优选的。对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的上限没有特别规定。为了获得这样的立构规整性高的树脂,优选采用用正庚烷等溶剂将所得的树脂粉末进行洗涤的方法、适当进行催化剂和/或助催化剂的选定、组成的选定的方法等。
作为聚丙烯原料A,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可以含有由其它不饱和烃形成的共聚成分等。作为构成这样的共聚成分的单体成分,可举出例如乙烯、丙烯(被共聚了的掺混物的情况下)、1-丁烯、1-戊烯、3-甲基戊烯-1、3-甲基丁烯-1、1-己烯、4-甲基戊烯-1、5-乙基己烯-1、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乙烯基环己烯、苯乙烯、烯丙基苯、环戊烯、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等。
聚丙烯原料A的共聚成分量优选为1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5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摩尔%以下。乙烯成分的含量越多,则结晶性越降低,越易于使透明性提高,但如果乙烯成分的含量超过10摩尔%,则有时制成膜时的强度降低,或耐热性降低而热收缩率恶化。此外,有时在挤出工序中树脂易于劣化,聚烯烃膜中的鱼眼易于产生。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可以包含与聚丙烯原料A不同的聚丙烯树脂(以下,有时称为聚丙烯原料B。)。通过包含聚丙烯原料B,从而有时低分子量成分作为拉伸时的拉伸助剂起作用,有助于拉伸时的破膜抑制、物性不均的减少。
从使低分子量成分含有一定以上的观点考虑,聚丙烯原料B的数均分子量(Mn)的上限优选为7.5万,更优选为7.0万,进一步优选为6.5万。Mn的下限优选为5万,更优选为5.5万,进一步优选为6.2万。此外,从将高分子量成分抑制在一定以下的观点考虑,Z+1平均分子量(Mz+1)的上限优选为200万,更优选为180万。Mz+1的下限优选为110万,更优选为130万,进一步优选为155万。需要说明的是,聚丙烯原料B的Mn、Mz+1小于聚丙烯原料A的Mn、Mz+1。
聚丙烯原料B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3g/10分钟以上且11g/10分钟以下(230℃,21.18N荷重)的范围从挤出稳定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聚丙烯原料B的MFR的下限更优选为3.5g/10分钟。聚丙烯原料B的MFR的上限更优选为9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8g/10分钟。为了使聚丙烯原料B的MFR为上述值,采用控制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的方法等。更具体而言,优选采用调整聚合时的氢气浓度的方法;适当进行催化剂和/或助催化剂的选定、组成的选定,控制聚丙烯原料B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的方法等。通过使分子量低从而MFR变高,在分子量分布中低分子量成分越多则MFR越高。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除了都为直链状的聚丙烯原料A、聚丙烯原料B以外,还可以包含支链状聚丙烯树脂(以下,有时称为支链状聚丙烯原料。)。通过包含支链状聚丙烯原料,从而通过其成核剂效果,抑制流延时的粗大的球晶形成,因此可以使SPk、微晶尺寸小。
支链状聚丙烯原料的MFR为0.5g/10分钟以上且9g/10分钟以下(230℃,21.18N荷重)从挤出稳定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支链状聚丙烯原料的MFR的下限更优选为2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6g/10分钟。为了使MFR为上述值,采用控制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的方法等。更具体而言,优选采用调整聚合时的氢气浓度的方法;适当进行催化剂和/或助催化剂的选定、组成的选定,控制聚丙烯原料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的方法等。通过使分子量低从而MFR变高,在分子量分布中低分子量成分越多则MFR越高。
支链状聚丙烯原料的熔融张力为3gf以上且40gf以下从拉伸均匀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熔融张力的下限更优选为4gf,进一步优选为6gf。上限更优选为30gf,进一步优选为25gf。为了使熔融张力为上述值,采用控制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聚丙烯原料中的支化度的方法等。特别是,在具有长链支链的情况下,可以飞跃地提高熔融张力,通过调整长链支链的分子链、支化度,从而可以调整为优选的值。
关于支链状聚丙烯原料,虽然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系、茂金属系催化剂系等多个被市售,但从与聚丙烯原料A、聚丙烯原料B组合而使用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低分子量成分、高分子量成分少,分子量分布窄的茂金属催化剂系。
在本发明的聚烯烃膜所使用的聚丙烯原料A和聚丙烯原料B、支链状聚丙烯原料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也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例如结晶成核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滑动剂、抗静电剂、防粘连剂、填充剂、粘度调节剂、着色防止剂等。
它们之中,抗氧化剂的种类和添加量的选定从抗氧化剂的渗出的观点考虑是重要的。即,作为这样的抗氧化剂,优选为具有立体位阻性的酚系物质,并且其中的至少1种为分子量500以上的高分子量型物质。作为其具体例,可举出各种物质,但优选例如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分子量220.4)一起并用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例如BASF社制“Irganox”(注册商标)1330:分子量775.2)或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例如BASF社制“Irganox”(注册商标)1010:分子量1177.7)等。
这些抗氧化剂的总含量相对于聚烯烃原料总量,优选为0.03~1.0质量份的范围。如果抗氧化剂过少则有时在挤出工序中聚合物劣化而膜着色、有时长期耐热性差。如果抗氧化剂过多则有时因这些抗氧化剂的渗出而透明性降低。从上述观点考虑,抗氧化剂的更优选的含量为0.05~0.9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1~0.8质量份。
在本发明的聚烯烃膜所使用的聚烯烃原料A、和B中,在不违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可以添加结晶成核剂。此外,可以含有支链状聚丙烯,支链状聚丙烯为其本身已经具有α晶或β晶的结晶成核剂效果的物质,但可例示其他种类的α晶成核剂(二亚苄基山梨糖醇类、苯甲酸钠等)、β晶成核剂(1,2-羟基硬脂酸钾、苯甲酸镁、N,N’-二环己基-2,6-萘二甲酰胺等酰胺系化合物、喹吖啶酮系化合物等)等。但是,如果过剩地含有上述其他种类成核剂,则有时引起由拉伸性的降低、空隙形成等引起的透明性、强度的降低,因此含量通常相对于聚烯烃原料总量为0.5质量份以下,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质量份以下。
在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中,优选不包含有机粒子和无机粒子。由于可以优选用作本发明的聚烯烃膜的主成分的聚丙烯树脂与有机粒子、无机粒子的亲和性低,因此有时粒子脱落而污染工序、制品。此外,如果因硬度高的粒子而形成粗大突起,则有时凹凸转印于光学用构件的树脂层,在作为显示器构件等要求高品质的制品的保护膜、制造用基材膜而使用时有时成为品质降低的原因。从上述观点考虑,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优选不含有有机粒子、无机粒子等润滑剂。
在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中,相对于树脂成分总量,聚丙烯原料A、聚丙烯原料B、支链状聚丙烯原料所占的比例优选为以下。聚丙烯原料A为50质量%以上且99.9质量%以下从膜的表面平滑性、机械强度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聚丙烯原料A所占的比例的下限更优选为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上限更优选为99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8质量%。作为聚丙烯原料B所占的比例,优选为膜整体之中的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聚丙烯原料B所占的比例的下限更优选为0.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上限更优选为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作为支链状聚丙烯原料所占的比例,优选为膜整体之中的0.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聚丙烯原料B所占的比例的下限更优选为0.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最优选为1.0质量%。上限更优选为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优选在上述聚丙烯原料A中添加聚丙烯原料B或支链状聚丙烯原料、或聚丙烯原料B和支链状聚丙烯原料两者。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优选在通过后述凝胶渗透色谱法而测定的分子量分布曲线中,对数分子量Log(M)为4.0时的微分分布值为3%以上且15%以下。在对数分子量Log(M)为4.0时的微分分布值小于3%的情况下,有时在拉伸时成为润滑成分的低分子量成分少,在拉伸时易于断裂。如果对数分子量Log(M)为4.0时的微分分布值大于15%,则有时聚烯烃膜的耐热性降低。从上述观点考虑,对数分子量Log(M)为4.0时的微分分布值的下限更优选为4%,进一步优选为5%。对数分子量Log(M)为4.0时的微分分布值的上限更优选为13%,进一步优选为10%。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优选在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而测定的分子量分布曲线中,对数分子量Log(M)为6.1时的微分分布值为1%以上且15%以下。在对数分子量Log(M)为6.1时的微分分布值小于1%的情况下,有时在拉伸时成为系带分子的高分子量成分少,拉伸时的均匀性差。如果对数分子量Log(M)为6.1时的微分分布值大于15%,则有时将聚烯烃膜作为卷而卷起后,经时的常温收缩变大,损害膜卷的平面性。从上述观点考虑,对数分子量Log(M)为6.1时的微分分布值的下限更优选为5%,进一步优选为7%。对数分子量Log(M)为6.1时的微分分布值的上限更优选为13%,进一步优选为11%。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优选使用上述原料,进行双轴拉伸。作为双轴拉伸的方法,通过吹胀同时双轴拉伸法、拉幅机同时双轴拉伸法、拉幅机逐次双轴拉伸法的任一方法都可获得,但其中,在控制制膜稳定性、厚度均匀性、膜的高刚性和尺寸稳定性方面,优选采用拉幅机逐次双轴拉伸法。
接下来将2种3层构成的聚丙烯膜作为例子说明本发明的聚烯烃膜的制造方法的一方案,但本发明的聚烯烃膜的制造方法不一定限定于此。
首先,将聚丙烯原料A 80质量份和聚丙烯原料B15质量份、支链状聚丙烯原料5质量份进行干式掺混而供给到基层(II)(以下,有时称为B层。)用的单螺杆挤出机,将聚烯烃原料B供给到表层(I)(以下,有时称为A层。)用的单螺杆挤出机。然后分别在200~280℃,更优选为220~280℃,进一步优选为240~270℃下进行熔融挤出。进而,利用设置在聚合物管的中途的过滤器将异物、改性聚合物等除去后,利用多歧管型的A层/B层/A层复合T型模进行叠层,在流延鼓上排出进行冷却固化,从而获得具有A层/B层/A层的层构成的叠层未拉伸片。此时,叠层厚度比优选为1/8/1~1/60/1的范围。通过为上述范围,从而含有聚丙烯原料A的表层被薄而均匀地形成在膜表面,在拉伸时形成的突起的高度的均匀性增加,可以抑制粗大突起的形成。
此外,流延鼓的表面温度为10~50℃,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15~30℃,进一步优选为15~20℃。此外,层构成也可以为A层/B层的2层叠层构成。作为向流延鼓密合的方法,可以使用静电施加法、利用了水的表面张力的密合方法、气刀法、压辊法、水中流延法等之中的任一方法,但优选平面性良好并且能够控制表面粗糙度的气刀法。从将流延鼓上的片的非冷却鼓面冷却的观点考虑,优选将气刀的空气温度低温化。气刀的空气温度为10~50℃,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15~30℃,进一步优选为20~25℃,吹出空气速度优选为130~150m/s。此外,为了不使膜产生振动,优选以空气流到制膜下游侧的方式适当调整气刀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A层/B层的2种2层叠层构成的情况下优选使A层侧为流延鼓侧。
所得的未拉伸片被导入到纵向拉伸工序。在纵向拉伸工序中首先使未拉伸片与多个被保持在80℃以上且150℃以下,优选为80℃以上且130℃以下,更优选为90℃以上且1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上且130℃以下的金属辊接触使其预热,在设置了圆周速度差的辊间首先沿长度方向拉伸到1.1~3.0倍,更优选为1.3~2.5倍后,接着,沿长度方向拉伸到2.0~5.0倍,更优选为3.0~4.5倍,冷却直到室温。第1段的拉伸温度为80℃以上且130℃以下,优选为90℃以上且1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上且130℃以下,第2段的拉伸温度为130℃以上且150℃以下,优选为140℃以上且1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5℃以上且150℃以下。在纵向拉伸的前半部分,以低温并且高应力进行了低倍拉伸后,一口气在高温下拉伸,从而在整个宽度上均匀地沿纵向取向,获得均匀性高的高取向的单轴拉伸膜。
在第1段的纵向拉伸温度与第2段的纵向拉伸温度大不相同的情况下,在膜与高温的拉伸辊接触时沿宽度方向收缩。此时,由于膜不均匀地收缩,有时流动方向会产生褶皱。作为其对策,拉伸辊使用了陶瓷辊。在陶瓷辊上,膜易于滑动,膜均匀地收缩从而能够无褶皱地拉伸。2段拉伸的合计拉伸倍率如果小于3.0倍则有时膜的取向变弱,强度降低,因此优选为3.0倍以上且6.0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倍以上且5.5倍以下。
接着,将宽度方向两端部用夹具把持而将单轴拉伸膜导到拉幅机,进行了预热后,沿宽度方向横向拉伸到7.0~13倍。预热温度为165~180℃,更优选为168~180℃,进一步优选为170~180℃。此外,拉伸温度为148~165℃,更优选为148~160℃,进一步优选为148~155℃。通过相对于拉伸温度,使预热温度高5℃以上,优选高8℃以上,更优选高10℃以上,从而在膜整个宽度上能够进行均匀地高取向拉伸,从所得的聚烯烃膜的平滑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
在接下来的热处理和松弛处理工序中在用夹具将宽度方向拉紧把持的状态下沿宽度方向以5~20%,更优选以8~18%,进一步优选以11~18%的松弛率给予松弛,同时在160℃以上且180℃以下,优选在165℃以上且小于180℃,更优选在168℃以上且小于180℃,进一步优选在170℃以上且小于180℃的温度下热定形,在用夹具将宽度方向拉紧把持的状态下经过80~100℃下的冷却工序而导向拉幅机的外侧,释放膜端部的夹具,利用卷绕工序切割膜边缘部,卷绕膜制品卷。通过在热处理温度相对于横向拉伸温度为5℃以上,更优选为8℃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高温下进行热定形,从而可以缓和膜内的残留应力,使热收缩率降低。
此外,在从拉幅机出来的聚烯烃膜通过过渡部(渡り)时,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利用热辊进行加热是优选的。加热温度优选为7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上,特别优选为120℃以上。对于140℃以上的温度,有时破坏热辊与聚烯烃膜的易滑性,产生褶皱,平面性恶化,因此上限为140℃左右。加热时间优选为0.2秒以上,更优选为0.4秒以上。加热时间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从生产性的观点考虑2.0秒左右为上限。
如以上那样操作而获得的聚烯烃膜可以在包装用膜、表面保护膜、工程膜、卫生用品、农业用品、建筑用品、医疗用品、电容器用膜等各种工业用途中使用,但由于表面平滑性特别优异,因此可以优选作为表面保护膜、工程膜、脱模用膜、电容器用膜使用。这里,所谓表面保护膜,是指粘贴于成型体、膜等对象物,具有防止加工时、搬运时产生的伤、污染等功能的膜。所谓工程膜,是指粘贴于成型体、膜等对象物而防止制造时、加工时产生的伤、污染等,在作为最终制品的使用时被废弃的膜。所谓脱模用膜,是指脱模性高,粘贴于成型体、膜等对象物,具有防止加工时、搬运时产生的伤、污染等,在作为最终制品的使用时容易剥离,可以废弃的功能的膜。所谓电容器用膜,是指利用了树脂膜作为电介质的膜电容器所使用的膜。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特性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了测定、评价。
(1)膜厚度
使用厚度测微计(アンリツ社制)进行了测定。将膜取样为10cm见方,任意地测定5点,求出平均值。
(2)通过外推法而求出的结晶温度Tc0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制EXSTAR DSC6220),在氮气气氛中将3mg的聚烯烃膜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保持5分钟。接着以10℃/分钟从250℃降温到25℃。将同样的步骤重复5次,将各次中的降温时获得的放热曲线的峰温度的算术平均值设为Tc10。然后,将另行同样地取样了的聚烯烃膜以20℃/分钟从25℃升温到250℃,保持5分钟。接着以40℃/分钟从250℃降温到25℃。将同样的步骤重复5次,将各次中的降温时获得的放热曲线的峰温度的算术平均值设为Tc40。接下来,如图1所示那样,在横轴绘制降温速度,在纵轴绘制由各降温速度求出的结晶温度Tc10和Tc40,从Tc40向Tc10引直线,将降温速度外推到0℃/分钟时的结晶温度设为Tc0。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测定Tc10和Tc40的各次测定中,在能够观测到多个峰温度的情况下使用了在80℃~130℃的区域中最高温的峰的温度作为峰温度。
(3)130℃加热处理10分钟后的主取向正交方向的动摩擦系数μd
将聚烯烃膜切成宽度6.5cm、长度12cm,将试验片夹入纸中而在荷重零的状态下在保温为130℃的烘箱内加热10分钟,然后取出,在室温下冷却后,使用东洋精机(株)制滑动试验机,按照JIS K 7125(1999),在25℃、65%RH下测定。需要说明的是,测定是以主取向正交方向彼此,并且不同的面彼此重叠,即,一个膜的表面与另一个膜的背面相接的方式重叠而进行。将相同测定对一个样品进行5次,算出所得的值的平均值,设为该样品的动摩擦系数(μd)。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主取向方向,将在膜面内,在将任意的方向设为0°的情况下,在相对于该任意的方向每5°,形成0°~175°的角度的各个方向测定了杨氏模量时,显示最高的值的方向设为主取向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杨氏模量的测定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切成长度(测定方向)150mm×宽度10mm的矩形而作为样品。使用拉伸试验机(オリエンテック制“テンシロン”(注册商标)UCT-100),在室温23℃、相对湿度65%的气氛下,使初始拉伸夹盘间距离为50mm、拉伸速度为300mm/分钟进行了拉伸试验。读取样品伸长了2%时(夹盘间距离变为51mm时)施加于膜的荷重,除以试验前的试样的截面积(膜厚度×10mm),将所得的值设为F2值,将穿过原点和F2值的测定所使用的点的直线的斜率设为杨氏模量。
(4)面内相位差
使用王子计测(株)制的自动双折射计(KOBRA-21ADH),测定了聚烯烃膜的相对于波长548.3nm的光线的面内相位差。
(5)130℃下的膜主取向正交方向的断裂伸长率
从聚烯烃膜以主取向正交方向成为测定方向的方式切出5条宽度10mm、长度50mm(测定方向)的试样,在距两端15mm的位置分别作记号而使试验长度为20mm。接下来,将矩形的样品以初始夹盘间距离20mm设置于拉伸试验机(オリエンテック制“テンシロン”(注册商标)UCT-100),在被加热到130℃的烘箱内加热了1分钟后,使拉伸速度为300mm/分钟而进行膜的拉伸试验,获得了样品断裂了的时刻的伸长率(单位:%)和强度(单位:MPa)。测定进行5次,算出样品断裂了的时刻的伸长率的平均值,设为断裂伸长率(%)。
(6)130℃加热处理10分钟后的内部雾度
将聚烯烃膜切成宽度3.0cm、长度6.0cm,将试验片夹入纸中并在荷重零的状态下在被保温为130℃的烘箱内加热10分钟,然后取出,在室温下冷却后,作为样品。作为测定装置,使用了スガ試験機(株)制雾度计(HGM-2DP)。内部雾度的值由将样品在用四氢化萘充满了的光路长度1cm的石英池中浸渍膜而进行了测定时的雾度的测定值,按照JIS K7136(2000)的规定而求出。
(7)膜10cm见方内的取向角的不均
将聚烯烃膜切成宽度10cm、长度10cm,将从切成的样品的中央部沿膜主取向方向以1cm间隔的11点、和从膜中央部沿膜主取向正交方向以1cm间隔的除膜中央部以外的10点共计21点设为测定点,测定各点处的取向角,由下述式求出取向角的不均。需要说明的是,取向角的测定使用王子计测设备(株)制相位差测定装置(KOBRA-21ADH),以聚烯烃膜的主取向方向成为本测定装置中定义的角度0°的方式设置于装置,将相对于膜主取向方向为顺时针旋转的倾斜设为+,将逆时针旋转设为-而进行。
取向角的不均(%)=((取向角最大值-取向角最小值)/取向角平均值)×100。
(8)熔融张力
使用基于JIS K 7199(1999)的装置,在以下条件下进行了测定。
·装置:带有熔体张力试验机的キャピログラフ1BPMD-i((株)东洋精机制)
·温度:230℃(保温室使用)
·模头:L=8(mm),D=2.095(mm)
·挤出速度:20mm/分钟
·牵引速度:15.7m/分钟
·样品质量:15~20g。
(9)突出山部高度SPk、平均粗糙度Sa、最大高度Sz
测定使用扫描型白色干涉显微镜“VS1540”(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サイエンス制,测定条件和装置构成在下文描述)进行,通过附属的解析软件将拍摄画面进行增补处理(完全增补),利用多项式4次近似进行了面校正后,用中值滤波器(3×3像素)进行处理而求出表面形状。
测定将切成5cm×5cm的正方形的聚烯烃膜的对角线的交叉点作为开始点,按照以下步骤确定合计9处的测定位置而在各测定位置进行。进一步更换面而重复了相同测定。然后,按照上述步骤,对各面都求出各测定位置的SPk、Sa、Sz,对各面都算出SPk、Sa、Sz的平均值。采用了所得的值之中的小的一方的SPk的值作为膜的SPk的值。
<测定位置的确定方法>
测定1:开始点的位置
测定2:从开始点起右方3.0mm的位置
测定3:从开始点起右方6.0mm的位置
测定4:从开始点起下方3.0mm的位置
测定5:从开始点起下方3.0mm、右方3.0mm的位置
测定6:从开始点起下方3.0mm、右方6.0mm的位置
测定7:从开始点起下方6.0mm的位置
测定8:从开始点起下方6.0mm、右方3.0mm的位置
测定9:从开始点起下方6.0mm、右方6.0mm的位置
<测定条件和装置构成>
物镜:10x
镜筒:1x
变焦距镜头:1x
波长滤波器:530nm white
测定模式:Wave
测定软件:VS-Measure 10.0.4.0
解析软件:VS-Viewer10.0.3.0
测定区域:561.1μm×561.5μm
像素数:1,024×1,024。
(10)数均分子量Mn、Z+1平均分子量Mz+1、分子量分布值
将1,2,4-三氯苯作为溶剂,将聚烯烃膜在165℃下搅拌30分钟,使其溶解。然后,使用0.5μm过滤器进行过滤,测定滤液的分子量分布,读取对数分子量Log(M)为4.0、和6.1时的微分分布值。
此外,利用使用下述标准试样制作的分子量的标准曲线,求出试样的数均分子量、和Z+1平均分子量。
·装置:高温GPC装置(设备No.HT-GPC-1,Polymer Laboratories制PL-220)
·检测器:差示折射率检测器RI
·柱:Shodex HT-G(保护柱)
Shodex HT-806M(2根)(φ8.0mm×30cm,昭和电工制)
·流速:1.0mL/分钟
·柱温度:145℃
·进样量:0.200mL
·标准试样:東ソー制单分散聚苯乙烯,东京化成制ジベンシル。
(11)向被粘物的转印评价
将聚烯烃膜和厚度20μm的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制“ゼオノアフィルム”(注册商标)取样为宽度100mm、长度100mm的正方形,以聚烯烃膜的表面背面之中的SPk小的面与“ゼオノアフィルム”(注册商标)接触的方式重叠,将其夹到2片丙烯酸系板(宽度100mm,长度100mm)中,施加3kg的荷重,在23℃的气氛下静置24小时。在24小时后,通过目视观察“ゼオノアフィルム”(注册商标)的表面(聚烯烃膜相接了的面),以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需要说明的是,在表面背面的SPk的值相同的情况下,将平均表面粗糙度Sa的值小的面设为贴合面。进一步在Sa的值在表面背面为相同值的情况下,将最大面粗糙度Sz小的面设为贴合面。
A:干净,与施加荷重前同等。
B:确认到弱的凹凸。
C:确认到强的凹凸。
(12)膜的平面性
将聚烯烃膜以宽度500mm且长度200m卷绕于芯,在60℃的烘箱中加热7天后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将卷绕于芯的500mm宽度的聚烯烃膜仅开卷1m,无张力(通过膜的自重而沿垂直方向垂下的状态)、和对膜宽度整体无不均地同样地附加1kg/m、和3kg/m的张力,利用目视而确认了凹陷、起伏这样的平面性不良位置的有无。
S:在无张力时没有平面性不良的位置。
A:在无张力时观察到平面性不良的位置,在1kg/m宽度的张力时消失。
B:在1kg/m宽度的张力时观察到平面性不良的位置,在3kg/m宽度的张力时消失。
C:在3kg/m宽度的张力时平面性不良的位置也不消失。
(聚丙烯原料等)
实施例、比较例的聚烯烃膜的制造使用了具有下述表1所示的、数均分子量(Mn)、Z+1平均分子量(Mz+1)的聚丙烯原料。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值为在原料树脂颗粒的形态下进行了评价的值。作为PP原料A,准备了2种原料,作为PP原料B,准备了2种原料。此外,作为支链状聚丙烯原料1,使用了以下物质。
聚丙烯原料1(PP1):(株)プ夕イムポリマー制
聚丙烯原料2(PP2):(株)プライムポリマー制
聚丙烯原料3(PP3):住友化学(株)制
聚丙烯原料4(PP4):(株)プライムポリマ一制
支链状聚丙烯原料1(支链PP1):茂金属催化剂系支链状聚丙烯原料(日本ポリプ口(株)制,熔融张力:13gf)
支链状聚丙烯原料2(支链PP2):茂金属催化剂系支链状聚丙烯原料(日本ポリプ口(株)制,熔融张力:5gf)
支链状聚丙烯原料3(支链PP3):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系支链状聚丙烯原料(Basell社制,熔融张力:15gf)
低立构规整性聚丙烯原料:出光兴产(株)制,“L-MODU”(注册商标)S901。
[表1]
表1
聚丙烯原料D:将聚丙烯原料3与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以成为90:10(质量比)的方式从计量料斗供给到双螺杆挤出机,在260℃下进行熔融混炼,将熔融了的树脂组合物条状地从模头排出,利用25℃的水槽进行冷却固化,切割为片料(chip)状的物质。
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三井化学(株)制,MX004
1-丁烯系聚合物:三井化学(株)制“タフマー”(注册商标)BL3450(MFR=12g/10分钟(荷重21.18N,230℃),来源于1-丁烯的结构单元:87摩尔%)。
(实施例1)
作为表层(I)用的原料,将聚丙烯原料3与聚丙烯原料D以70:30(质量比)进行干式掺混而供给到表层(I)层用的单螺杆的单螺杆挤出机。作为基层(II)用的原料,将聚丙烯原料2、聚丙烯原料3、和支链状聚丙烯原料1以70:26:4(质量比)进行干式掺混而供给到内层(II)用的单螺杆的单螺杆挤出机。关于各个树脂混合物,在260℃下进行熔融挤出,用20μm截止的烧结过滤器将异物除去后,利用进料块型的A/B/A复合T型模,以表层(I)/基层(II)/表层(I)成为1/20/1的厚度比的方式叠层,排出到将表面温度控制为22℃的流延鼓,通过气刀使其与流延鼓密合。然后,向流延鼓上的片的非冷却鼓面,吹出22℃的压空空气,使其以空气速度140m/s喷射进行冷却,获得了未拉伸片。接着,将该未拉伸片用陶瓷辊预热到108℃,作为第1段的拉伸,在设置了圆周速度差的108℃的辊间沿长度方向进行了1.5倍的拉伸。接着,作为第2段的拉伸,在146℃的辊间沿长度方向进行了3.4倍的拉伸。接下来,将宽度方向两端部用夹具把持而将所得的单轴拉伸膜导入到拉幅式拉伸机,在173℃下预热3秒后,在152℃下沿宽度方向拉伸到9.2倍,一边沿宽度方向给予13%的松弛一边在175℃下进行了热处理。然后,经过100℃的冷却工序而导向拉幅机的外侧,释放膜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夹具,在过渡部用123℃的热辊加热了0.5秒后,卷绕于芯而获得了厚度15μm的聚烯烃膜。将所得的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2~6、比较例1~3)
使各层的原料组成、制膜条件如表2那样,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了聚烯烃膜。此时,厚度的调节利用挤出时的排出量的调整、流延鼓的速度调整进行。将所得的膜的物性和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表层的原料的混合,在实施例3、比较例1的表层(I)中,通过将聚丙烯原料3与聚丙烯原料D以70:30(质量比)进行干式掺混来进行,在比较例2的表层(I)中,通过将聚丙烯原料3与聚丙烯原料D以80:20(质量比)进行干式掺混来进行。在其它实施例的表层(I)和基层(II)中不使用聚丙烯原料D,将各树脂成分以表2的比率进行了干式掺混。
[表2]
产业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聚烯烃膜可以在包装用膜、表面保护膜、工程膜、卫生用品、农业用品、建筑用品、医疗用品、电容器用膜等各种工业用途中使用,特别是由于表面平滑性优异,因此可以优选用作表面保护膜、工程膜、脱模用膜、电容器用膜。

Claims (13)

1.一种聚烯烃膜,其是将聚丙烯树脂作为主成分而成的,所述聚烯烃膜至少具有表层(I)、基层(II),
将膜用DSC进行测定,通过外推法求出的结晶温度Tc0为110℃以上,膜的面内相位差为400nm以下,130℃加热10分钟后的动摩擦系数μd为0.7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膜,130℃下的膜主取向正交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为10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膜,膜中的环状烯烃系树脂的含有率小于2.0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膜,130℃加热10分钟后的内部雾度为1.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膜,膜10cm见方内的取向角的不均为3.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膜,在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而得的分子量分布曲线中,对数分子量Log(M)为4.0时的微分分布值为3%以上且15%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膜,在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而得的分子量分布曲线中,对数分子量Log(M)为6.1时的微分分布值为1%以上且15%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膜,其具有至少一个下述层,所述层含有Z+1平均分子量为180万~250万的聚丙烯原料A、且含有Z+1平均分子量为110万~200万且小于聚丙烯原料A的聚丙烯原料B、和熔融张力为3gf~40gf的支链状聚丙烯原料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膜,其具有至少一个下述层,所述层含有数均分子量为7.5万~10万的聚丙烯原料A、且含有数均分子量为5.0万~7.5万且小于聚丙烯原料A的聚丙烯原料B、和熔融张力为3gf~40gf的支链状聚丙烯原料中的至少一者。
10.一种表面保护膜,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膜。
11.一种工程膜,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膜。
12.一种脱模用膜,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膜。
13.一种膜电容器,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膜。
CN202080068377.4A 2019-10-10 2020-09-29 聚烯烃膜 Active CN1145023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6530 2019-10-10
JP2019-186530 2019-10-10
PCT/JP2020/036851 WO2021070672A1 (ja) 2019-10-10 2020-09-29 ポリオレフィン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2374A CN114502374A (zh) 2022-05-13
CN114502374B true CN114502374B (zh) 2024-04-30

Family

ID=75437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8377.4A Active CN114502374B (zh) 2019-10-10 2020-09-29 聚烯烃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2) JP7107384B2 (zh)
KR (1) KR20220080081A (zh)
CN (1) CN114502374B (zh)
TW (1) TW202115164A (zh)
WO (1) WO20210706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8598A1 (ja) * 2022-03-30 2023-10-05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金属膜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7693A (ja) * 2000-03-03 2001-09-11 Toray Ind Inc 蒸着用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51573A (ja) * 2002-10-31 2004-05-27 Nippon Zeon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739149A (en) * 2006-02-28 2007-10-16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hase difference film
CN101663152A (zh) * 2007-04-27 2010-03-0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其用途
CN101802060A (zh) * 2007-09-21 2010-08-1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用膜
CN106029754A (zh) * 2014-02-28 2016-10-12 东丽株式会社 双轴取向聚丙烯膜
JP2017088837A (ja) * 2015-11-11 2017-05-25 有限会社ケー・イー・イー 低熱収縮性ポリオレフィン微多孔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75150A (zh) * 2014-10-28 2017-08-18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树脂膜、阻隔膜和导电性膜、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WO2018146939A1 (ja) * 2017-02-07 2018-08-16 グンゼ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CN110248990A (zh) * 2017-02-07 2019-09-17 东丽株式会社 双轴取向聚丙烯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90117A1 (en) * 2007-11-20 2010-11-18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
JP6090137B2 (ja) * 2013-12-05 2017-03-0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二軸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CN106470839A (zh) 2014-07-09 2017-03-01 东丽株式会社 聚丙烯膜及脱模用膜
KR20180128027A (ko) * 2016-03-28 2018-11-30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2축 배향 폴리프로필렌 필름
WO2018181271A1 (ja) * 2017-03-30 2018-10-04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金属膜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8204001A (ja) * 2017-05-31 2018-12-27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ィンフィルムおよび離型用フィルム
JP6521189B1 (ja) * 2017-08-29 2019-05-29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金属膜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KR20210086617A (ko) * 2018-11-01 2021-07-08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프로필렌 필름 및 이형 필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7693A (ja) * 2000-03-03 2001-09-11 Toray Ind Inc 蒸着用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51573A (ja) * 2002-10-31 2004-05-27 Nippon Zeon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739149A (en) * 2006-02-28 2007-10-16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hase difference film
CN101663152A (zh) * 2007-04-27 2010-03-0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其用途
CN101802060A (zh) * 2007-09-21 2010-08-1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用膜
CN106029754A (zh) * 2014-02-28 2016-10-12 东丽株式会社 双轴取向聚丙烯膜
CN107075150A (zh) * 2014-10-28 2017-08-18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树脂膜、阻隔膜和导电性膜、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JP2017088837A (ja) * 2015-11-11 2017-05-25 有限会社ケー・イー・イー 低熱収縮性ポリオレフィン微多孔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146939A1 (ja) * 2017-02-07 2018-08-16 グンゼ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CN110248990A (zh) * 2017-02-07 2019-09-17 东丽株式会社 双轴取向聚丙烯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55173B2 (ja) 2023-10-03
JP7107384B2 (ja) 2022-07-27
JPWO2021070672A1 (ja) 2021-10-21
WO2021070672A1 (ja) 2021-04-15
TW202115164A (zh) 2021-04-16
JP2022140476A (ja) 2022-09-26
KR20220080081A (ko) 2022-06-14
CN114502374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02374B (zh) 聚烯烃膜
JP7070426B2 (ja) 積層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JP7355172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フィルム
JP5189811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2839983B (zh) 聚丙烯膜及脱模用膜
JP2019007006A (ja) 熱収縮性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JP6753540B1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フィルム、および離型用フィルム
TW202302733A (zh) 聚丙烯薄膜
TW202302732A (zh) 聚丙烯薄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