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6210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36210A CN112736210A CN202011598458.3A CN202011598458A CN112736210A CN 112736210 A CN112736210 A CN 112736210A CN 202011598458 A CN202011598458 A CN 202011598458A CN 112736210 A CN112736210 A CN 1127362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or
- layer
- display panel
- projection
-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60 hydrophilic surfa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4—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scatter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7—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scatter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器件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色阻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阵列排布的色阻单元,所述色阻单元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二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的外侧,所述第一部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至少部分色阻单元中所述第一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通过在至少部分色阻单元和遮光层之间设置辅助层,能够更容易和可控的调节色阻单元的中心厚度大于或等于其边缘厚度,从而改善大视角亮度衰减,减少显示面板的视角色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简称OLED)显示器作为新一代的显示器件,因其具有薄而轻、高对比度、快速响应、宽视角、高亮度、全彩色等优点,因此在于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数码相机、车载显示、笔记本电脑、壁挂电视以及军事领域等具有十分广泛的问用前景。
为了降低外部光线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内的反射率,一般会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面设置彩色滤光片,这种设置更够较好的降低环境光线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内反射的效果,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效果。
现有技术中将彩色滤光片集成至显示面板中,不仅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抗反射能力而且减小了整个显示面板的厚度。然而,现有在显示面板上制备彩色滤光片先制作黑矩阵(Black matrix,BM),然后在涂布色阻材料制作色阻层,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黑矩阵的存在,使得色阻材料在于黑矩阵搭接的位置堆积,从而使得色阻材料中心和边缘厚度不一致,从而导致视角亮度衰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有利于平衡视角亮度衰减速度,从而优化视角色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发光器件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开口和与所述像素开口一一对应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色阻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阵列排布的色阻单元,所述色阻单元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二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的外侧,所述第一部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至少部分色阻单元中所述第一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显示面板出光方向。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发光器件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开口和与所述像素开口一一对应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遮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像素开口之间;
色阻层,位于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阵列排布的色阻单元,所述色阻单元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第一部的外侧,所述第一部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辅助层,位于所述遮光层和色阻层之间,所述辅助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色阻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以使位于所述辅助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所述第一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显示面板出光方向。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之一: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至少部分色阻单元的中心厚度大于或等于其边缘厚度,使得显示面板中由发光器件发出的光,在经过色阻单元中心出射时和经过色阻单元边缘出射时亮度衰减相似,以减小沿显示面板某一方向观看时,显示面板的视角色偏现象。
另一方面,可以在至少部分色阻单元和遮光层之间设置辅助层,能够更容易和可控的调节色阻单元的中心厚度大于或等于其边缘厚度,从而改善大视角亮度衰减,减少显示面板的视角色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发光器件发出光线在不同视角亮度衰减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不同视角亮度衰减示意图;
图7为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不同视角亮度衰减示意图;
图8为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不同视角亮度衰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B区域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1为图19中B区域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此外,在以下的描述当中,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截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01、发光器件层02、薄膜封装层03和彩色滤光片,其中彩色滤光片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层叠设置的遮光层04、色阻层05和色阻平坦层06,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为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
现有技术中采用这种直接将彩色滤光片制作在薄膜封装层03上的技术,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抗反射能力,同时还能够减小整个显示面板的厚度。然而,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中在薄膜封装层03上制作彩色滤光片时,需要先制作遮光层04,然后再涂布色阻材料制作色阻层05,在这一过程中,所述遮光层04采用黑色遮光材料制作,该遮光层04本身具有一定厚度,使得色阻材料在与遮光层04搭接的位置容易造成材料堆积,形成牛角缺陷,也使得色阻单元在中心区域的厚度h2要小于边缘区域的厚度h1。
图3为发光器件发出光线在不同视角亮度衰减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由于发光器件发出的正视角光Aa与大视角光Bb在经过色阻单元时本身的路径不一致。从图中可知,发光器件021发出的正视角光Aa在色阻层05中的传播距离为m1,其中色阻层05靠近衬底01一侧的表面为05A,色阻层05远离衬底01一侧的表面为05B;发光器件021发出的大视角光Bb在色阻层05中的传播距离为m2,其中m2>m1。因此大视角光Bb在色阻单元中传播的距离较长,其亮度衰减较多,因此导致大视角光Bb的亮度要小于正视角光Aa的亮度,从而出现视角色偏。而牛角缺陷会使得大视角光Bb在色阻单元中的传播距离进一步增长,从图中可知,在具有牛角缺陷后,色阻层05远离衬底01一侧的表面变为05B’,发光器件021发出的正视角光Aa在色阻层05中的传播距离缩小为m1’,发光器件021发出的大视角光Bb在色阻层05中的传播距离增大至m2’,也就是m2’-m1’>m2-m1,使得视角色偏进一步加剧。
在此基础上,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一方面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减小视角色偏;另一方面,结合显示面板的微结构在减小视角色偏的基础上提高大视角出光,保证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5为图4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100、发光器件层200、遮光层300、色阻层400;其中发光器件层200位于所述衬底100的一侧,所述发光器件层200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开口210和与所述像素开口210一一对应的发光器件220,所述发光器件220位于所述像素开口210内;所述发光器件220可以为有机发光器件,也可以为无机发光器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以下均以所述发光器件220为有机发光器件做示例,所述发光器件220包括阳极221、有机发光层222和阴极223,其中阳极221材料可以为ITO/Al/ITO,阴极223材料可以为Mg/Ag。
可选的,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230,所述像素开口210的大小一般指像素定义层230的开口大小,所述发光器件220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230的开口中,用于限定发光器件220的边界。
所述遮光层300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20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且所述遮光层300在所述发光器件层200上的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像素开口210之间;所述遮光层300可以采用黑色材料制作。
所述色阻层400位于所述遮光层30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所述色阻层400包括阵列排布的色阻单元410,所述色阻单元410包括第一部411和第二部412,所述第二部412在所述衬底100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部411在所述衬底100的投影的外侧,也即可以理解为,在一个色阻单元410中,所述第一部411位于中心区域,所述第二部412位于所述第一部411的周边区域,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第一部411在所述发光器件层200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开口210内;
可选的,所述色阻层400还包括位于所述色阻单元410远离所述衬底100一侧的色阻平坦层420,其中所述色阻平坦层420可以是的色阻层40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表面趋于平坦,另外所述色阻平坦层420还可以作为色阻层400上方的保护层,防止色阻单元410在后续制程或者贴合过程中划伤,引起新的显示问题。
辅助层500,位于所述遮光层300和色阻层400之间,所述辅助层500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色阻单元410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如图4所示,所述辅助层500在所述遮光层300和色阻单元410之间起到了一个平坦的作用,这样设置可以使色阻单元410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涂覆时色阻单元410在辅助层500表面的流动性使得色阻单元410的平坦性更好,因此设置了辅助层500的色阻单元410的所述第一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部412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为显示面板出光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艺误差的存在,这里所提到的等于并不是完全相等,可以理解为在工艺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所述第一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与所述第二部412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近似相等。
通过在至少部分色阻单元和遮光层之间设置辅助层,能够更容易和可控的调节色阻单元的中心厚度大于或等于其边缘厚度,降低牛角缺陷带来的视角色偏现象的加剧,从而改善大视角亮度衰减,减少显示面板的视角色偏。
可选的,所述辅助层500包括第一辅助单元510;
所述发光器件220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所述第一颜色的中心波长为λ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的中心波长为λ2,第三颜色的中心波长为λ3,其中,λ1>λ2>λ3;
可选的,第一颜色的中心波长为620~630nm,第二颜色的中心波长555~585nm,第三颜色的中心波长为440~480nm。
所述色阻单元410包括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辅助单元510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
图6为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不同视角亮度衰减示意图。图7为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不同视角亮度衰减示意图。图8为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不同视角亮度衰减示意图。本申请的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参考图6-8,在相同视角条件小,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的衰减程度最大,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的衰减程度相对较小。由于各个颜色的发光单元衰减程度不一致,沿显示面板某一方向观看时,容易出现色分离的现象影响显示效果。
因此本申请的申请人优选在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的上方增加第一辅助单元510,用于减小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在经过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时的大视角亮度衰减,且同时也可以平衡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与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之间视角亮度衰减程度,从而降低色分散现象。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可选的,如图9-10所示,所述第一辅助单元51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511;所述第一凹槽511的开口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且所述第一凹槽511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最大深度d,所述第一凹槽511的存在使得所述色阻单元410的第一部411填充至所述第一凹槽511中,用于增加了所述第一部41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最大厚度,因此增加了正视角光Aa在色阻单元410中传播的距离,进一步平衡正视角光Aa的亮度与大视角光Bb的亮度,从而进一步减小视角色偏。
可选的,如图9-10所示,所述第一凹槽511的底面为圆滑的曲面或者多级台阶面,用于进一步调节所述色阻单元410中第一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使其厚度变化尽量平缓,防止出现较大段差以产生其他光学上的影响。所述第一凹槽511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最大深度d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辅助单元510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可选的,所述最大深度d大于或等于牛角缺陷所引发的色阻单元厚度差h1-h2。
所述遮光层300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开口310,所述第一开口310与所述像素开口一一对应且数量相等;所述第一凹槽511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交叠。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511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中的第一部411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使得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单元410R的第一部411填充至所述第一凹槽511中,用于增加了所述第一部41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最大厚度,增加了正视角光Aa在色阻单元410中传播的距离,进一步平衡正视角光Aa的亮度与大视角光Bb的亮度,从而进一步减小视角色偏。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511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开口310,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凹槽511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具有最大宽度w2,所述第一开口310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具有最大宽度w1,其中w2≥w1,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
通过增大第一凹槽511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大宽度,能够增大第一凹槽511与所述色阻单元410的交叠面积,能够用于进一步调节所述色阻单元410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使得可调节的视角色偏范围更大,也即大视角光Bb和正视角光Aa之间的夹角θ增大。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511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中心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中心重叠。也即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第一凹槽511的深度变化最大处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的中心位置交叠,所述中心位置可以为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的几何中心或者重心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定工艺误差内,所述第一凹槽511的深度变化最大处和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的中心位置越接近重叠,其视角色偏改善的效果越好。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可选的,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功能层600,触控功能层600位于所述遮光层300与所述发光器件层200之间,触控功能层600包括触控电极610和触控电极610之间的触控绝缘层620,所述遮光层300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覆盖所述触控电极610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
其中触控电极610包括感应触控电极和驱动触控电极(图中未标注),两者共同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其中触控绝缘层620用于绝缘感应触控电极和驱动触控电极;可选的,触控功能层600包括靠近发光器件层200一侧的触控缓冲层630,用于支撑触控电极610,为触控电极610直接集成与显示面板提供的制备环境。可选的,触控缓冲层630为无机层。
由于触控电极610的存在,所述遮光层300的厚度会增加,因此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可选的,所述第一辅助单元510的最大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遮光层300的厚度,如图12所示,当所述第一辅助单元510的最大厚度等所述遮光层300的厚度时,所述第一辅助单元510完全位于所述遮光层300的第一开口310内,使得位于所述第一辅助单元510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所述第一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部412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且同时减小第一方向X上的显示面板上膜层厚度,保证在增加了辅助层500的同时,不会影响到整个显示面板的最终厚度,满足显示面板设计中轻薄化的要求。
可选的,所述第一辅助单元510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的折射率,通过设置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的折射率与第一辅助单元510的折射率差异,能够在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与第一辅助单元510的接触界面处形成折射率变化结构,用于提高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的出光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辅助单元510朝向所述色阻层400的一侧表面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一部411对应,所述第二区与所述第二部412对应,所述第一区的亲水性大于所述第二区的亲水性。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可选的,如图13所示,可以在所述第一区涂覆亲水材料层512,由于亲水材料层512的作用,所述第一部411处的色阻材料会更容易聚集产生凸起结构,以使第一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部412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亲水材料层512也可以涂覆在所述第一凹槽511的表面,能够用于进一步调节所述色阻单元410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其原理与前述可选方案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可选的,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辅助单元510中至少存在亲水部513,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亲水部513与所述第一部411交叠,所述亲水部513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具有亲水表面513a,由于亲水表面513a的作用,所述第一部411处的色阻材料会更容易聚集产生凸起结构,以使第一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部412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亲水部513上也可以设置所述第一凹槽511,其原理与前述可选方案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可选的,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辅助单元510内部掺杂散射粒子514,所述散射粒子514的粒径优选600±100μm,材质可选金属氧化物和高折射率有机材料,其中所述散射粒子514的折射率n>1.5,用于提高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的出光效率。
可选的,所述散射粒子514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一开口310内,可以使得该范围内散射效率高且透过率损失较小。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6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100、发光器件层200、遮光层300、色阻层400;其中发光器件层200位于所述衬底100的一侧,所述发光器件层200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开口210和与所述像素开口210一一对应的发光器件220,所述发光器件220位于所述像素开口210内;所述发光器件220可以为有机发光器件,也可以为无机发光器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以下均以所述发光器件220为有机发光器件做示例,所述发光器件220包括阳极221、有机发光层222和阴极223,其中阳极221材料可以为ITO/Al/ITO,阴极223材料可以为Mg/Ag。
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230,所述像素开口210的大小一般指像素定义层230的开口大小,所述发光器件220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230的开口中,用于限定发光器件220的边界。
所述遮光层300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20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且所述遮光层300在所述发光器件层200上的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像素开口210之间;所述遮光层300可以采用黑色材料制作。
所述色阻层400位于所述遮光层30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所述色阻层400包括阵列排布的色阻单元410,所述色阻单元410包括第一部411和第二部412,所述第二部412在所述衬底100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部411在所述衬底100的投影的外侧,也即可以理解为,在一个色阻单元410中,所述第一部411位于中心区域,所述第二部412位于所述第一部411的周边区域,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第一部411在所述发光器件层200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开口210内;
可选的,所述色阻层400还包括位于所述色阻单元410远离所述衬底100一侧的色阻平坦层420,其中所述色阻平坦层420可以是的色阻层40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表面趋于平坦,另外所述色阻平坦层420还可以作为色阻层400上方的保护层,防止色阻单元410在后续制程或者贴合过程中划伤,引起新的显示问题。
辅助层500,位于所述遮光层300和色阻层400之间,如图16所示,所述辅助层500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色阻层400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所述辅助层500在所述遮光层300和色阻单元410之间起到了一个平坦的作用,这样设置可以使色阻单元410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涂覆时色阻单元410在辅助层500表面的流动性使得色阻单元410的平坦性更好,因此色阻单元410的所述第一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部412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为显示面板出光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艺误差的存在,这里所提到的等于并不是完全相等,可以理解为在工艺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所述第一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与所述第二部412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近似相等。
通过在色阻单元和遮光层之间设置辅助层500,能够更容易和可控的调节色阻单元的中心厚度大于或等于其边缘厚度,降低牛角缺陷带来的视角色偏现象的加剧,从而改善大视角亮度衰减,减少显示面板的视角色偏。
参见图6-8,在相同视角条件小,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的衰减程度最大,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的衰减程度相对较小。虽然本申请的申请人优选在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的上方增加辅助层500,但是从图7和8中可以看出,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也存在一定的衰减,只是衰减程度没有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明显,因此也可以对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上方的色阻单元进行改进。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的衰减程度相对较小,即使对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上方的色阻单元进行改进,其减小视角色偏带来的改善也远没有在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上方色阻单元进行改进时的效果明显,但在对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上方色阻单元进行改进的同时对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上方的色阻单元也进行改进,能够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同时也不会影响其减小视角色偏的效果。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可选的,如图17所示,所述辅助层50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511;
所述发光器件220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所述第一颜色的中心波长为λ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的中心波长为λ2,第三颜色的中心波长为λ3,其中,λ1>λ2>λ3;
可选的,第一颜色的中心波长为620~630nm,第二颜色的中心波长555~585nm,第三颜色的中心波长为440~480nm。
所述色阻单元410包括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一一对应;
所述遮光层300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开口310,所述第一开口310与所述像素开口210一一对应且数量相等;一般而言,在所示第一方向X上,为了保证出光效率,所述第一开口310的尺寸大于所述像素开口210的尺寸,且所述第一开口310与所述像素开口210不交叠。
所述第一凹槽511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交叠。且所述第一凹槽511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最大深度d1,所述第一凹槽511的存在使得所述色阻单元410的第一部411填充至所述第一凹槽511中,用于增加了所述第一部41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最大厚度,因此增加了正视角光Aa在色阻单元410中传播的距离,进一步平衡正视角光Aa的亮度与大视角光Bb的亮度,从而进一步减小视角色偏。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511的底面为圆滑的曲面或者多级台阶面,用于进一步调节所述色阻单元410中第一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使其厚度变化尽量平缓,防止出现较大段差以产生其他光学上的影响。所述第一凹槽511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最大深度d1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辅助单元510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可选的,所述最大深度d1大于或等于牛角缺陷所引发的色阻单元厚度差h1-h2。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511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中的第一部411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使得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单元410R的第一部411填充至所述第一凹槽511中,用于增加了所述第一部41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最大厚度,增加了正视角光Aa在色阻单元410中传播的距离,进一步平衡正视角光Aa的亮度与大视角光Bb的亮度,从而进一步减小视角色偏。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511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开口310,所述第一凹槽511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具有最大宽度w2,所述第一开口310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具有最大宽度w1,其中w2≥w1,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
通过增大第一凹槽511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大宽度,能够增大第一凹槽511与所述色阻单元410的交叠面积,能够用于进一步调节所述色阻单元410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使得可调节的视角色偏范围更大,也即大视角光Bb和正视角光Aa之间的夹角θ增大。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511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中心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中心重叠。也即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第一凹槽511的深度变化最大处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的中心位置交叠,所述中心位置可以为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的几何中心或者重心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定工艺误差内,所述第一凹槽511的深度变化最大处和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的中心位置越接近重叠,其视角色偏改善的效果越好。
继续参见图17,所述辅助层50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凹槽515和第三凹槽516;
所述色阻单元410还包括第二颜色色阻子单元410G和第三颜色色阻子单元410B,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二颜色色阻子单元410G与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颜色色阻子单元410B与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凹槽515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颜色色阻子单元410G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交叠;
所述第三凹槽516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三颜色色阻子单元410B在所述遮光层300上的投影交叠。
所述第二凹槽515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最大深度d2,所述第三凹槽516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最大深度d3,用于增加了所述第一部41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最大厚度,因此增加了正视角光Aa在色阻单元410中传播的距离,进一步平衡正视角光Aa的亮度与大视角光Bb的亮度,从而进一步减小视角色偏。
参见图6-8,在相同视角条件小,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的衰减程度最大,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的衰减程度相对较小。因此可以设置所述第一凹槽511、第二凹槽515和第三凹槽516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大深度满足h1>h2,或者h1大于h3。参见图7-8,由于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的衰减程度较为相似,为了进一步简化工艺,可以设置所述第一凹槽511、第二凹槽515和第三凹槽516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大深度满足h1>h2=h3。
可选的,所述第二凹槽515和第三凹槽516的底面也可以为圆滑的曲面或者多级台阶面,用于进一步调节所述色阻单元410中第一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使其厚度变化尽量平缓,防止出现较大段差以产生其他光学上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511的其他可选实施方式都可以同样用于改善所述第二凹槽515和第三凹槽516,其原理和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可选的,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功能层600,触控功能层600位于所述遮光层300与所述发光器件层200之间,触控功能层600包括触控电极610和触控电极610之间的触控绝缘层620,所述遮光层300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覆盖所述触控电极610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
其中触控电极610包括感应触控电极和驱动触控电极(图中未标注),两者共同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其中触控绝缘层620用于绝缘感应触控电极和驱动触控电极;可选的,触控功能层600包括靠近发光器件层200一侧的触控缓冲层630,用于支撑触控电极610,为触控电极610直接集成与显示面板提供的制备环境。可选的,触控缓冲层630为无机层。
由于触控电极610的存在,所述遮光层300的厚度会增加,因此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可选的,所述辅助层500的最大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遮光层300的厚度,如图18所示,当所述辅助层500的最大厚度等所述遮光层300的厚度时,所述辅助层500完全位于所述遮光层300的第一开口310内,使得位于所述辅助层500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所述第一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部412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且同时减小第一方向X上的显示面板上膜层厚度,保证在增加了辅助层500的同时,不会影响到整个显示面板的最终厚度,满足显示面板设计中轻薄化的要求。
可选的,所述辅助层500的折射率小于所述色阻层400的折射率。若所述色阻层400中对应的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第二颜色色阻子单元410G和第三颜色色阻子单元410B的折射率有不同,则所述辅助层500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第二颜色色阻子单元410G和第三颜色色阻子单元410B中折射率最小的那个。
可选的,所述发光器件220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0G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20B,所述第一颜色的中心波长为λ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的中心波长为λ2,第三颜色的中心波长为λ3,其中,λ1>λ2>λ3;
可选的,第一颜色的中心波长为620~630nm,第二颜色的中心波长555~585nm,第三颜色的中心波长为440~480nm。
所述色阻单元410包括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20R一一对应;
所述辅助层500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第一区的外侧,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一部411对应;
所述第一区的亲水性大于所述第二区的亲水性。
可选的,可以在所述第一区涂覆亲水材料层,或者在所述辅助层500对应第一部411的区域设置亲水部,其原理和效果与前述可选实施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辅助层500内部掺杂散射粒子,所述散射粒子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410R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交叠。其原理和效果与前述可选实施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0为图19中B区域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可选的,参见图19-20,所述辅助层50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四凹槽517;所述遮光层300在所述辅助层500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四凹槽517,且所述色阻单元410在所述辅助层500上的投影至少与所述第四凹槽517部分交叠。所述第四凹槽517能够容纳色阻单元410边缘区域多余的色阻材料,防止色阻材料在色阻单元410的边缘堆积,可以降低甚至完全消除色阻单元410边缘区域的牛角缺陷,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色阻单元的中心厚度大于或等于其边缘厚度,降低牛角缺陷带来的视角色偏现象的加剧,从而改善大视角亮度衰减,减少显示面板的视角色偏。
图21为图19中B区域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可选的,参见图21,所述遮光层30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五凹槽518;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五凹槽518与所述第四凹槽517至少部分交叠。在所述遮光层300上设置第五凹槽518能够增加色阻单元410边缘区域的冗余位置,进一步防止色阻材料在色阻单元410的边缘堆积,且由于第四凹槽517和第五凹槽518的存在,可以降低甚至完全消除色阻单元410边缘区域的牛角缺陷,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色阻单元的中心厚度大于或等于其边缘厚度,降低牛角缺陷带来的视角色偏现象的加剧,从而改善大视角亮度衰减,减少显示面板的视角色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发光器件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开口和与所述像素开口一一对应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色阻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阵列排布的色阻单元,所述色阻单元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二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的外侧,所述第一部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至少部分色阻单元中所述第一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显示面板出光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遮光层,位于所述色阻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像素开口之间;
辅助层,位于所述遮光层和色阻层之间,所述辅助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色阻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层包括第一辅助单元;
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所述第一颜色的中心波长为λ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的中心波长为λ2,第三颜色的中心波长为λ3,其中,λ1>λ2>λ3;
所述色阻单元包括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辅助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辅助单元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
所述遮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像素开口一一对应且数量相等;
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交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开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中心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中心重叠。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所述第一辅助单元的最大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遮光层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单元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的折射率。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辅助单元朝向所述色阻层的一侧表面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一部对应,所述第二区与所述第二部对应,所述第一区的亲水性大于所述第二区的亲水性。
10.如权利要求4或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单元内部掺杂散射粒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色阻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
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所述第一颜色的中心波长为λ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的中心波长为λ2,第三颜色的中心波长为λ3,其中,λ1>λ2>λ3;
所述色阻单元包括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遮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像素开口一一对应且数量相等;
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交叠。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开口。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中心S1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中心S2重叠。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
所述色阻单元还包括第二颜色色阻子单元和第三颜色色阻子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颜色色阻子单元与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颜色色阻子单元与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颜色色阻子单元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交叠;
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三颜色色阻子单元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交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h1大于第二凹槽的深度h2或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h1大于第三凹槽的深度h3。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所述辅助层的最大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遮光层的厚度。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色阻层的折射率。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所述第一颜色的中心波长为λ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的中心波长为λ2,第三颜色的中心波长为λ3,其中,λ1>λ2>λ3;
所述色阻单元包括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辅助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第一区的外侧,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一部对应;
所述第一区的亲水性大于所述第二区的亲水性。
20.如权利要求11或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层内部掺杂散射粒子,所述散射粒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子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交叠。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四凹槽;
所述遮光层在所述辅助层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四凹槽。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五凹槽;
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所述第五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至少部分交叠。
2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82550.8A CN115811899A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202011598458.3A CN112736210B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7/237,158 US11943962B2 (en) | 2020-12-29 | 2021-04-22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US18/583,049 US20240196645A1 (en) | 2020-12-29 | 2024-02-21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98458.3A CN112736210B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82550.8A Division CN115811899A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36210A true CN112736210A (zh) | 2021-04-30 |
CN112736210B CN112736210B (zh) | 2022-11-08 |
Family
ID=756114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98458.3A Active CN112736210B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202211282550.8A Pending CN115811899A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82550.8A Pending CN115811899A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943962B2 (zh) |
CN (2) | CN112736210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80862A (zh) * | 2021-05-31 | 2021-09-10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451530A (zh) * | 2021-06-29 | 2021-09-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偏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13471263A (zh) * | 2021-06-30 | 2021-10-0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782575A (zh) * | 2021-09-10 | 2021-12-1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3991042A (zh) * | 2021-10-28 | 2022-01-2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4256312A (zh) * | 2021-12-09 | 2022-03-29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864846A (zh) * | 2022-05-17 | 2022-08-0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发光器件及终端设备 |
CN115472659A (zh) * | 2022-09-20 | 2022-12-13 |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2266837A1 (zh) * | 2021-06-22 | 2022-12-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4021205A1 (zh) * | 2022-07-25 | 2024-02-0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44222B (zh) * | 2021-08-13 | 2024-02-27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725385B (zh) * | 2021-09-01 | 2023-10-24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068843B (zh) * | 2021-11-05 | 2023-12-22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121938B (zh) * | 2021-11-12 | 2022-06-14 | 深圳市芸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充电管理系统的防静电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
JP7494300B2 (ja) * | 2021-12-22 | 2024-06-03 | 武漢華星光電半導体顕示技術有限公司 | 表示パネル、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移動端末 |
KR20230134056A (ko) * | 2022-03-11 | 2023-09-2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66269A (zh) * | 2014-07-28 | 2014-1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08231851A (zh) * | 2018-01-03 | 2018-06-29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417612A (zh) * | 2018-05-09 | 2018-08-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119453A (zh) * | 2018-09-25 | 2019-01-0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09192758A (zh) * | 2018-08-27 | 2019-01-1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350015A (zh) * | 2019-07-22 | 2019-10-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504383A (zh) * | 2019-08-27 | 2019-11-26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739918A (zh) * | 2020-06-30 | 2020-10-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
CN111969032A (zh) * | 2020-08-31 | 2020-11-2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069700A (ja) * | 2013-09-26 | 2015-04-13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JP2017009625A (ja) * | 2015-06-16 | 2017-01-1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
CN105892125B (zh) | 2016-06-12 | 2019-05-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彩膜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2020
- 2020-12-29 CN CN202011598458.3A patent/CN112736210B/zh active Active
- 2020-12-29 CN CN202211282550.8A patent/CN115811899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4-22 US US17/237,158 patent/US11943962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2-21 US US18/583,049 patent/US20240196645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66269A (zh) * | 2014-07-28 | 2014-1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08231851A (zh) * | 2018-01-03 | 2018-06-29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417612A (zh) * | 2018-05-09 | 2018-08-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192758A (zh) * | 2018-08-27 | 2019-01-1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119453A (zh) * | 2018-09-25 | 2019-01-0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0350015A (zh) * | 2019-07-22 | 2019-10-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504383A (zh) * | 2019-08-27 | 2019-11-26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739918A (zh) * | 2020-06-30 | 2020-10-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
CN111969032A (zh) * | 2020-08-31 | 2020-11-2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80862A (zh) * | 2021-05-31 | 2021-09-10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380862B (zh) * | 2021-05-31 | 2023-12-22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2266837A1 (zh) * | 2021-06-22 | 2022-12-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451530A (zh) * | 2021-06-29 | 2021-09-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偏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13451530B (zh) * | 2021-06-29 | 2023-02-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偏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13471263A (zh) * | 2021-06-30 | 2021-10-0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471263B (zh) * | 2021-06-30 | 2024-05-2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782575A (zh) * | 2021-09-10 | 2021-12-1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3991042B (zh) * | 2021-10-28 | 2023-10-24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3991042A (zh) * | 2021-10-28 | 2022-01-2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4256312A (zh) * | 2021-12-09 | 2022-03-29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864846A (zh) * | 2022-05-17 | 2022-08-0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发光器件及终端设备 |
WO2024021205A1 (zh) * | 2022-07-25 | 2024-02-0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472659A (zh) * | 2022-09-20 | 2022-12-13 |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5472659B (zh) * | 2022-09-20 | 2024-06-21 |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943962B2 (en) | 2024-03-26 |
CN115811899A (zh) | 2023-03-17 |
US20210242433A1 (en) | 2021-08-05 |
US20240196645A1 (en) | 2024-06-13 |
CN112736210B (zh) | 2022-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36210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750962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2447931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629208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8987450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853507B (zh) | 一种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 |
US20100259827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3376901A (zh) |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
CN114678480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745433B (zh) | 一种显示面板 | |
US20240062715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8983528A (zh) | 像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显示控制方法、显示面板 | |
CN112216211B (zh) |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
KR20090015349A (ko) | 명실 명암비 향상 시트, 그를 이용한 필터 및 디스플레이장치 | |
KR20090014734A (ko) | 명실 명암비 향상 시트, 그를 이용한 필터 및 디스플레이장치 | |
CN11436136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5295742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447067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 |
TWI647599B (zh) | 觸控面板、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顯示裝置及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 |
US20240268196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EP3678201B1 (en) | Cover for use with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0781919B1 (ko) | 필터 및 그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5568247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6887627A (zh)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 |
TW202018334A (zh) | 顯示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