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1042A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1042A
CN113991042A CN202111260713.8A CN202111260713A CN113991042A CN 113991042 A CN113991042 A CN 113991042A CN 202111260713 A CN202111260713 A CN 202111260713A CN 113991042 A CN113991042 A CN 113991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nsulating
color
insula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07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1042B (zh
Inventor
柴慧平
韩立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07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10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1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1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有效提高了不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发光元件,位于衬底基板一侧,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出射第一颜色的光,第二发光元件用于出射第二颜色的光;第一绝缘层,位于发光元件背向衬底基板一侧;其中,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在垂直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绝缘部与第一发光元件交叠,第二绝缘部与第二发光元件交叠;第一绝缘部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第一颜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第二绝缘部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第二颜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 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具有 自发光、宽视角、响应速度快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各类电子设备中。
为实现彩色显示,OLED显示面板包括多种颜色的发光元件,如红色发 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然而,现有的显示面板难以实现不 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的最优化,从而对显示性能的进一步优化带来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有效提高了不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进一步优化了显示性能。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发光元件,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 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出射第一颜色的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于出 射第二颜色的光;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部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交叠,所述第二绝缘部 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交叠;
所述第一绝缘部对所述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所述第一颜色以外的 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所述第二绝缘部对所述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所 述第二颜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一侧形成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 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出射第一颜色的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于出射第 二颜色的光;
在所述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 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 绝缘部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交叠,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交叠;其 中,所述第一绝缘部对所述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所述第一颜色以外的其 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所述第二绝缘部对所述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所述 第二颜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内的绝缘层为同一成膜工艺形成的厚度均一的膜层。 发明人研究发现,该类绝缘层对不同颜色,也就是不同波段的光的透过率是不同 的。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不同绝缘部的厚度或者成膜工艺进行差异化设 计,可以将绝缘部和与其对应的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进行匹配设计,使绝缘部对经 由其射出的光的透过率达到更优化。以第一发光元件为绿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 元件为蓝色发光元件为例,由于第一绝缘部对绿光的透过率大于对蓝光、红光等 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因此,第一绝缘部对绿光的透过率最优,当第一发光元 件出射的绿光经由第一绝缘部射出时具有较大出光量;同理,由于第二绝缘部对 蓝光的透过率大于对绿光、红光等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因此,第二绝缘部对 蓝光的透过率最优,当第二发光元件出射的蓝光经由第二绝缘部射出时也具有较 大出光量。
该种结构的第一绝缘层可以将不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发挥到更优,进而有效 提高不同颜色的光的出光量,优化显示性能。换句话说,在保证发光亮度不变的 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光的透过率,因而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传输 至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进而提高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元件的开口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元件的开口区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绝缘层的制作工艺的结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绝缘层的制作工艺的另一种结构流程 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 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 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 “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 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 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 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来描 述发光元件,但这些发光元件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发光元 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发光元件 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发光元件,类似地,第二发光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发光 元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 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位于衬底 基板1一侧的发光元件2和位于发光元件2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的第一绝缘 层3。
其中,发光元件2包括用于出射第一颜色的光的第一发光元件4和用于 出射第二颜色的光的第二发光元件5。第一绝缘层3包括第一绝缘部6和第二 绝缘部7,在垂直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绝缘部6与第一发光元 件4交叠,第二绝缘部7与第二发光元件5交叠。并且,第一绝缘部6对第 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第一颜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第二绝 缘部7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第二颜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 率。
需要说明的是,请再次参见图1,发光元件2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8、发光 层9和阴极10,如上所述的绝缘部与发光元件2交叠具体是指绝缘部与发光元件 2的发光层9交叠,以使得发光元件2出射的光经由与其交叠的绝缘部射出。
在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内的绝缘层为同一成膜工艺形成的厚度均一的膜层。 发明人研究发现,该类绝缘层对不同颜色,也就是不同波段的光的透过率是不同 的。经测试,当采用同一成膜工艺形成一个
Figure BDA0003325606340000051
厚度的绝缘层时,该绝缘层 对波长为620nm的红光的透过率为92.5%,对波长为550nm的绿光的透过率为 84.3%,对波长为450nm的蓝光的透过率为93.7%。可见,该绝缘层对绿光的透 过率显著小于对蓝光的透过率,如果红光、绿光和蓝光均经由该绝缘层射出,会 导致绿光在穿过该绝缘层时损耗较大,出光量较低,严重时还会导致色偏现象, 影响显示效果。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不同绝缘部的厚度或者成膜工艺进行差异化设 计,可以将绝缘部和与其对应的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进行匹配设计,使绝缘部对经 由其射出的光的透过率达到更优化。以第一发光元件4为绿色发光元件,第二发 光元件5为蓝色发光元件为例,由于第一绝缘部6对绿光的透过率大于对蓝光、 红光等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因此,第一绝缘部6对绿光的透过率最优,当第 一发光元件4出射的绿光经由第一绝缘部6射出时具有较大出光量;同理,由于 第二绝缘部7对蓝光的透过率大于对绿光、红光等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因此, 第二绝缘部7对蓝光的透过率最优,当第二发光元件5出射的蓝光经由第二绝缘 部7射出时也具有较大出光量。
该种结构的第一绝缘层3可以将不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发挥到更优,进而有 效提高不同颜色的光的出光量,优化显示性能。换句话说,在保证发光亮度不变 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光的透过率,因而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传 输至发光元件2的驱动电流,进而提高发光元件2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显示面板 的功耗。
进一步地,发明人研究发现,绝缘层的厚度与对绝缘层光的透过率之间并非 呈绝对的线性关系。以第一绝缘层3的形成材料包括二氧化硅为例,经测试,结 合表1,当第一绝缘层3的厚度d为
Figure BDA0003325606340000064
时,第一绝缘层3对波长为620nm 的红光的透过率T1r为92.5%,对波长为550nm的绿光T1g的透过率为84.3%,对 波长为450nm的蓝光T1b的透过率为93.7%;当第一绝缘层3的厚度d为
Figure BDA0003325606340000065
时,第一绝缘层3对波长为620nm的红光T2r的透过率降低至87.7%,对波长为 550nm的绿光T2g的透过率提升至94.6%,对波长为450nm的蓝光T2b的透过率 降低至82.1%。也就是说,第一绝缘层3厚度增加后,绿光的透过率提升,红光 和蓝光的透过率则降低。
Figure BDA0003325606340000061
表1
为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见图1,在垂直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 方向上,第一绝缘部6的厚度与第二绝缘部7的厚度不同,例如将绿色发光元件 对应的绝缘部的厚度设置为
Figure BDA0003325606340000062
将蓝色发光元件对应的绝缘部的厚度设置为
Figure BDA0003325606340000063
从而利用绝缘部的膜厚差异实现绝缘部对光的透过率的差异,使第一绝 缘层3将不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发挥到更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 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发光元件2包括绿色发光元件11、红色发光元件12和蓝色 发光元件13,其中,绿色发光元件11为第一发光元件4,红色发光元件12或者 蓝色发光元件13为第二发光元件5。
在垂直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方向上,第一绝缘部6的厚度为d1,第二绝缘部 7的厚度为d2,为了使第一绝缘部6将经由其射出的绿光的透过率发挥到更优, 以及使第二绝缘部7将经由其射出的红光或者蓝光的透过率发挥到更优,d1和 d2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3325606340000071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
Figure BDA0003325606340000072
Figure BDA0003325606340000073
在现有技术中,绿色发光元件11的开口区面积较大,通常大于红色发光元 件12的开口区面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可以利用第一绝缘部6提高绿光 的出光量,因此,在保证亮度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减小绿色发光元件11的开口 区面积。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元件的开口区的俯视图, 绿色发光元件11的开口区OA_g的面积小于红色发光元件12的开口区OA_r的 面积,也就是说,绿色发光元件11的发光层9的面积小于红色发光元件12的发 光层9的面积。
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大绿色发光元件11的开口区OA_g与红色发光 元件12的开口区OA_r之间的距离h1,以及增大绿色发光元件11的开口区OA_g 与蓝色发光元件13的开口区OA_b之间的距离h2,从而弱化不同颜色的光的串 扰,以及提高不同颜色的发光层9的蒸镀良率,实现低成本高产出。另一方面, 受到发光材料特性的影响,相较于绿色发光元件11和红色发光元件12,蓝色发 光元件13的寿命衰减较快,当减小绿色发光元件11的开口区OA_g的面积时, 在保证绿色发光元件11的开口区OA_g与蓝色发光元件13的开口区OA_b之间 具有足够距离的前提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蓝色发光元件13的开口区OA_b 的面积,例如,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元件的开口区的 另一种俯视图,相较于图3,增大了蓝色发光元件13的开口区OA_b的宽度W 和/或长度L,从而进一步减小蓝色发光元件13的电流密度,提高蓝色发光元件 13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 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发光元件2还包括第三发光元件14,第三发光元件14用于 出射第三颜色的光;第一绝缘层3还包括第三绝缘部15,在垂直衬底基板1所在 平面的方向上,第三绝缘部15与第三发光元件14交叠。在垂直衬底基板1所在 平面的方向上,第三绝缘部15的厚度与第二绝缘部7的厚度相同,并且,第三 绝缘部15对第三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一绝缘部6对第三颜色的光的透过率。
其中,“第三绝缘部15对第三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一绝缘部6对第三颜 色的光的透过率”可以理解为:第一绝缘部6具有第一厚度,第二绝缘部7和第 三绝缘部15具有第二厚度,当第一绝缘层3为第二厚度时第一绝缘层3对第三 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第一绝缘层3为第一厚度时第一绝缘层3对第三颜色的 光的透过率。也就是说,相较于第三绝缘层与第一绝缘部6厚度相同,使第三绝 缘部15与第二绝缘部7厚度相同,第三绝缘部15对第三颜色的光的透光率更高。
示例性的,结合表1,第一发光元件4为绿色发光元件11,第二发光元件5 为蓝色发光元件13,第三发光元件14为红色发光元件12,第一绝缘部6的厚 度为
Figure RE-GDA0003362401940000081
第二绝缘部7和第三绝缘部15的厚度分别为
Figure RE-GDA0003362401940000082
采用该种设置方式,第三绝缘部15与第二绝缘部7的厚度相同,在使第三 颜色的光也具有较大出光量的同时,可以提高第一绝缘层3的平坦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 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垂直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方向上,第一绝缘部6的厚度与 第二绝缘部7的厚度相同。
发明人研究发现,绝缘层的成膜工艺会对绝缘层对光的透过率会产生一定影 响,例如,当成膜工艺中成膜速度参数、功率参数、成膜气氛参数和气氛比例参 数中的至少一者发生改变时,绝缘层对不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会发生改变。在上 述结构中,第一绝缘部6和第二绝缘部7可由不同的成膜工艺形成,例如,首先 利用第一成膜工艺在第一发光元件4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形成第一绝缘部6,然 后再利用第二成膜工艺在第二发光元件5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形成第二绝缘部7, 其中,第一成膜工艺和第二成膜工艺中,成膜速度参数、功率参数、成膜气氛参 数和气氛比例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该种设置方式利用成膜工艺的差异使第一绝缘层3对不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 进行匹配设计,此时,第一绝缘部6和第二绝缘部7的膜厚无需具有差异,膜层 平坦性更优。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绝缘部6和第二绝缘部7由不同的成膜工艺形成时, 第一绝缘部6和第二绝缘部7也可具有不同膜厚,此时利用成膜工艺差异和膜厚 差异共同实现第一绝缘层3对不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的差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 又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电极层16,触控电极层16位于发光元 件2背向衬底基板1的一侧,用于对触摸位置进行检测。第一绝缘层3位于触控 电极层16背向衬底基板1的一侧。
若第一绝缘层3位于触控电极层16与发光元件2之间,经由第一绝缘层3 射出的光还需进一步经由触控电极层16上方的其它绝缘层射出面板,此时其它 绝缘层会对光进行进一步的吸收,弱化第一绝缘层3对光的透过率的调控作用。 而将第一绝缘层3设置在触控电极层16背向衬底基板1的一侧,第一绝缘层3 位于显示面板中更靠近出光面的一侧,经由第一绝缘层3射出的光仅需透过盖板、 偏光片等结构即可射入人眼,无需再被其它的绝缘层吸收产生衰减,第一绝缘层 3对最终射出面板的光的强度的调控作用更明显。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 构示意图,触控电极层16包括异层设置的触控电极块17和跨桥连接部18,跨 桥连接部18位于触控电极块17与发光元件2之间,相邻两个触控电极块17之 间通过跨桥连接部18电连接。
第一绝缘层3还包括第四绝缘部19,在垂直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 第四绝缘部19与跨桥连接部18交叠;在垂直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 一绝缘部6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绝缘部7的厚度,第四绝缘部19的厚度大于 或等于第一绝缘部6的厚度。示例性的,第一绝缘部6和第四绝缘部19的厚度 为
Figure BDA0003325606340000101
第二绝缘部7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3325606340000102
在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中,需要对显示面板进行静电测试。在静电测试时, 利用静电枪在显示面板的不同点位向显示面板内部打静电,由于跨桥连接部18 靠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且形成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因此,跨桥连接部18容易被 静电击穿,产生裂纹,严重时还会导致触控失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使跨桥连接部18上方的第四绝缘部19具有较大厚 度,静电测试时,第四绝缘部19不易被静电击穿,能够对下方的跨桥连接部18 起到更强的防护作用,从而有效降低跨桥连接部18产生裂纹的风险,提高显示 面板的防静电性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结合 图1,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该制作方 法包括:
步骤S1:在衬底基板1一侧形成发光元件2,发光元件2包括第一发光元件 4和第二发光元件5,第一发光元件4用于出射第一颜色的光,第二发光元件5 用于出射第二颜色的光。
步骤S2:在发光元件2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层3,第一绝缘层 3包括第一绝缘部6和第二绝缘部7,在垂直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 一绝缘部6与第一发光元件4交叠,第二绝缘部7与第二发光元件5交叠;其中, 第一绝缘部6对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第一颜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的透 过率,第二绝缘部7对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第二颜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 光的透过率。
结合上述实施例的分析,通过对不同绝缘部进行差异化设计,可以将绝缘部 和与其对应的颜色的光的透过率进行匹配设计,使绝缘部对经由其射出的光的透 过率达到更优化,进而有效提高不同颜色的光的出光量,优化显示性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绝缘 层的制作工艺的结构流程图,形成第一绝缘层3的过程包括:
步骤S21:在发光元件2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形成绝缘基底层20。
步骤S22:对绝缘基底层20进行刻蚀,形成具有不同厚度的第一绝缘部6 和第二绝缘部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半色调掩膜工艺对绝缘基 底层20进行刻蚀,以形成具有不同厚度的第一绝缘部6和第二绝缘部7。
在该种制作方式中,第一绝缘部6和第二绝缘部7采用同一成膜工艺形成, 且二者厚度不同,结合上述实施例的分析,第一绝缘部6和第二绝缘部7利用膜 厚差异将二者各自对应的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发挥到更优,进而提高不同颜色的光 的出光量,优化显示效果。
或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 第一绝缘层的制作工艺的结构流程图,形成第一绝缘层3的过程包括:
步骤S21':利用第一成膜工艺在第一发光元件4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形成第 一绝缘部6。具体地,在发光元件2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基底,然 后通过刻蚀工艺将第一绝缘基底其它部分刻蚀掉,仅在第一发光元件4背向衬底 基板1一侧形成第一绝缘部6。
步骤S22':利用第二成膜工艺在第二发光元件5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形成第 二绝缘部7。具体地,在发光元件2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形成第二绝缘基底,然 后通过刻蚀工艺将第二绝缘基底其它部分刻蚀掉,仅在第二发光元件5背向衬底 基板1一侧形成第二绝缘部7。
其中,在第一成膜工艺和第二成膜工艺中,成膜速度参数、功率参数、成膜 气氛参数和气氛比例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不同,并且,在垂直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 方向上,第一绝缘部6与第二绝缘部7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绝缘层3其它位置的厚度与第一绝缘部6或者第二绝 缘部7厚度相同时,可以在形成第一绝缘部6或者第二绝缘部7的同时形成其它 位置的绝缘部分,当第一绝缘层3其它位置的厚度与第一绝缘部6、第二绝缘部 7厚度不同时,可以利用第三成膜工艺形成其它位置的绝缘部分。
在该种制作方式中,第一绝缘部6和第二绝缘部7采用两次成膜工艺形成, 且二次成膜工艺中的成膜参数不同,结合上述实施例的分析,第一绝缘部6和第 二绝缘部7利用成膜工艺的差异将二者各自对应的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发挥到更优, 进而提高不同颜色的光的出光量,优化显示效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2所示,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 述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 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2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 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 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 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 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发光元件,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出射第一颜色的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于出射第二颜色的光;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部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交叠,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交叠;
所述第一绝缘部对所述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所述第一颜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所述第二绝缘部对所述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所述第二颜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二绝缘部的厚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绿色发光元件、红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绿色发光元件为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红色发光元件或者所述蓝色发光元件为所述第二发光元件;
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厚度为d1,所述第二绝缘部的厚度为d2,
Figure FDA00033256063300000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绿色发光元件的开口区面积小于所述红色发光元件的开口区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还包括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用于出射第三颜色的光;
所述第一绝缘层还包括第三绝缘部,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三绝缘部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交叠;
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三绝缘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二绝缘部的厚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三绝缘部对所述第三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一绝缘部对所述第三颜色的光的透过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二绝缘部的厚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触控电极层背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异层设置的触控电极块和跨桥连接部,相邻两个所述触控电极块之间通过所述跨桥连接部电连接;
所述第一绝缘层还包括第四绝缘部,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四绝缘部与所述跨桥连接部交叠;
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绝缘部的厚度,所述第四绝缘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厚度。
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衬底基板一侧形成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出射第一颜色的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于出射第二颜色的光;
在所述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部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交叠,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交叠;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对所述第一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所述第一颜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所述第二绝缘部对所述第二颜色的光的透过率大于除所述第二颜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的透过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过程包括:
在所述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绝缘基底层;
对所述绝缘基底层进行刻蚀,形成具有不同厚度的所述第一绝缘部和所述第二绝缘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过程包括:
利用第一成膜工艺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所述第一绝缘部;
利用第二成膜工艺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所述第二绝缘部;
其中,在所述第一成膜工艺和所述第二成膜工艺中,成膜速度参数、功率参数、成膜气氛参数和气氛比例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不同,并且,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部与所述第二绝缘部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260713.8A 2021-10-28 2021-10-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991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0713.8A CN113991042B (zh) 2021-10-28 2021-10-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0713.8A CN113991042B (zh) 2021-10-28 2021-10-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042A true CN113991042A (zh) 2022-01-28
CN113991042B CN113991042B (zh) 2023-10-24

Family

ID=79743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0713.8A Active CN113991042B (zh) 2021-10-28 2021-10-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10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1092A (zh) * 2022-05-06 2022-08-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42720A (ko) * 2012-09-28 2014-04-07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포지티브형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절연막 및 유기발광소자
CN105278182A (zh) * 2015-11-17 2016-01-2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54191A (zh) * 2018-01-11 2018-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119453A (zh) * 2018-09-25 2019-01-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KR20190063620A (ko) * 2017-11-30 2019-06-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920833A (zh) * 2019-03-27 2019-06-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0649076A (zh) * 2019-09-29 2020-01-0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00152919A1 (en) * 2018-11-09 2020-05-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CN111668277A (zh) * 2020-06-24 2020-09-1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969032A (zh) * 2020-08-31 2020-11-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70328A (zh) * 2020-12-21 2021-04-16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736210A (zh) * 2020-12-29 2021-04-30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42720A (ko) * 2012-09-28 2014-04-07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포지티브형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절연막 및 유기발광소자
CN105278182A (zh) * 2015-11-17 2016-01-2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20190063620A (ko) * 2017-11-30 2019-06-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054191A (zh) * 2018-01-11 2018-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119453A (zh) * 2018-09-25 2019-01-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200152919A1 (en) * 2018-11-09 2020-05-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CN109920833A (zh) * 2019-03-27 2019-06-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0649076A (zh) * 2019-09-29 2020-01-0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68277A (zh) * 2020-06-24 2020-09-1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969032A (zh) * 2020-08-31 2020-11-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70328A (zh) * 2020-12-21 2021-04-16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736210A (zh) * 2020-12-29 2021-04-30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1092A (zh) * 2022-05-06 2022-08-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911092B (zh) * 2022-05-06 2023-11-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042B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8754B2 (en) Display uni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922112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9166204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4573672B2 (ja) 有機elパネル
US9337249B2 (en) OLED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8587191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color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8022620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improving chromatic purity
US20180166648A1 (en) Top-emitting oled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KR102174652B1 (ko) 발광 소자, 표시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
CN11032326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44467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2048722A1 (en) 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color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CN11044457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8364989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728065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238360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40346480A1 (en) Light emitting element,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ghting apparatus
WO2020082488A1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1399104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90478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2023039745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134823A1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WO2019174121A1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3193150B (zh) 顶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5008276U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