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0328A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0328A
CN112670328A CN202011543304.4A CN202011543304A CN112670328A CN 112670328 A CN112670328 A CN 112670328A CN 202011543304 A CN202011543304 A CN 202011543304A CN 112670328 A CN112670328 A CN 112670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reflection film
pixel
substrate
light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33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传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33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03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0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03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其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像素单元、位于像素单元远离基板一侧的盖板以及位于盖板远离像素单元一侧的增透膜层;像素单元包括不同颜色的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增透膜层包括第一增透膜和第二增透膜,第一增透膜和第二增透膜分别与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对应设置;其中,第一增透膜在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与第一像素在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的比值为A、第二增透膜在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与第二像素在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的比值为B,并且A和B两者不相等。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例如电视、移动终端或车载仪表盘等等。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用于呈现图像信息,以供用户获取图像信息。然而,显示面板在灯光或自然光的照射下,显示面板会对光源形成反射,使得用户无法看清显示面板上所显示的图像信息,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
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像素单元、位于像素单元远离基板一侧的盖板以及位于盖板远离像素单元一侧的增透膜层;像素单元包括不同颜色的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增透膜层包括第一增透膜和第二增透膜,第一增透膜和第二增透膜分别与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对应设置;其中,第一增透膜在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与第一像素在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的比值为A、第二增透膜在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与第二像素在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的比值为B,并且A和B两者不相等。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包括第一增透膜和第二增透膜的增透膜层,可以有效提高出光效率,也可以有效降低不同颜色光线的反射效果,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以此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处于未通电的暗态情况下,第一增透膜的反射光、第一像素反射回的光线、第二增透膜的反射光以及第二像素反射回的光线会发生混合。由于A和B两者不相等,因此可以根据产品要求设置第一增透膜、第一像素、第二增透膜以及第二像素各自在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大小。这样,可以调整第一增透膜的反射光、第一像素反射回的光线、第二增透膜的反射光以及第二像素反射回的光线各自的比例,使得第一增透膜的反射光、第一像素反射回的光线、第二增透膜的反射光以及第二像素反射回的光线混合后可以混匀形成白光,降低第一增透膜的反射光与第二增透膜的反射光混合后发生偏色的可能性,进而降低反射光存在偏色而影响显示效果的可能性。
另一个方面,根据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未必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标记说明:
10、显示装置;
20、显示面板;
21、基板;
22、像素单元;22a、阳极;22b、有机发光层;22c、阴极;221、第一像素;222、第二像素;223、第三像素;
23、盖板;
24、增透膜层;241、第一增透膜;242、第二增透膜;243、第三增透膜;
25、平坦化层;
26、彩膜基板;
27、黑矩阵;
28、胶层;
29、像素限定层;
30、外壳;
X、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包括基板21、设置于基板21上的像素单元22、位于像素单元22远离基板21一侧的盖板23以及位于盖板23远离像素单元22一侧的增透膜层24。像素单元22包括不同颜色的第一像素221和第二像素222。增透膜层24包括第一增透膜241和第二增透膜242。第一增透膜241和第二增透膜242分别与第一像素221和第二像素222对应设置。其中,第一增透膜241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与第一像素221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的比值为A、第二增透膜242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与第二像素222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的比值为B,并且A和B两者不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应设置指的是第一增透膜241与第一像素221彼此位置沿厚度方向X相对地设置,第二增透膜242与第二像素222彼此位置沿厚度方向X相对地设置。垂直投影指的是沿厚度方向X在基板21上的投影。
示例性地,显示面板20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像素单元22包括阳极22a、有机发光层22b以及阴极22c。分别对阳极22a和阴极22c施加电压后,有机发光层22b可以发光。示例性地,阴极22c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或氧化锌锡。阴极22c呈透明结构或半透明结构。对于顶部出光的发光元件,为了尽量使光线从顶部出射,位于有机发光层22b下方的阳极22a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或者金属与氧化铟锡的混合,因此阳极22a也被称为反射阳极,可以反射光线。金属可以是铝或银。增透膜的特点是可以选择性地透过与像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光线。从增透膜透过的光线的一部分会被与像素所对应的阳极22a反射回来,然后再从增透膜射出。
示例性地,显示面板20还包括像素限定层29和平坦化层25。像素限定层29具有多个开口。有机发光层22b设置于开口内。像素限定层29用于限定像素单元22。像素限定层29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硅、氮化硅、聚酰亚胺或聚四氟乙烯等。平坦化层25位于像素限定层29远离基板21的一侧。平坦化层25上远离基板21的一侧的表面为平整表面。平坦化层25的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或有机硅材料等。
需要说明的是,阳极22a的大小与像素的大小成正比时,阳极22a朝向阴极22c的整个表面可以用于反射光线。阳极22a的大小一致,而像素的大小不一致时,阳极22a朝向阴极22c的整个表面上从像素限定层29的开口暴露出的区域可以用于反射光线。
示例性地,显示面板20还可以包括彩膜基板26和黑矩阵27。彩膜基板26位于平坦化层25远离基板21的一侧。平坦化层25上远离基板21的一侧的表面为彩膜基板26提供平整表面。彩膜基板26的边缘设置黑矩阵27。黑矩阵27的材料可以包括黑色光刻胶。
示例性地,盖板23位于彩膜基板26远离基板21的一侧。盖板23为透明结构。盖板23的材料可以包括玻璃或塑料等。盖板23和彩膜基板26之间可以设置胶层28。盖板23和彩膜基板26通过胶层28相连接。胶层28可以是光学透明胶。
本申请实施例中,增透膜层24的作用是使得盖板23表面的反射光与透射光的能量重新分配,分配的结果是透射光能量增大,反射光能量减小。增透膜层24位于盖板23远离基板21的一侧,从而一方面,相对于增透膜层24位于盖板23靠近基板21的一侧的方式,增透膜层24可以降低盖板23外表面的反射率,增加盖板23的光线透过率;另一方面,在盖板23上设置增透膜层24的加工工艺难度低,并且易于更换增透膜层24。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通过设置包括第一增透膜241和第二增透膜242的增透膜层24,可以有效提高像素的出光效率,也可以有效降低不同颜色光线的反射效果,降低显示面板20的反射率,以此提升显示面板20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增透膜241的特点是可以选择性地透过与第一像素221的颜色相同的颜色光线,而在其他光波段反射率相对较高,因此第一增透膜241的反射光颜色与第一像素221的颜色不相同。第一增透膜241的反射光指的是无法透过第一增透膜241的光线。同理地,第二增透膜242的特点是可以选择性地透过与第二像素222的颜色相同的颜色光线,而在其他光波段反射率相对较高,因此第二增透膜242的反射光颜色与第二像素222的颜色不相同。第二增透膜242的反射光指的是无法透过第二增透膜242的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增透膜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大时,增透膜上透过的光线较多,并且增透膜自身反射的光线也较多。同理地,增透膜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小时,增透膜上透过的光线较少,并且增透膜自身反射的光线也较少。像素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大时,对应的阳极22a也较大,从而增透膜上透过的光线被阳极22a反射回的光线较多。同理地,像素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小时,对应的阳极22a较小,从而增透膜上透过的光线被阳极22a反射回的光线较少。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处于未通电的暗态情况下,第一增透膜241的反射光、第一像素221反射回的光线、第二增透膜242的反射光以及第二像素222反射回的光线会发生混合。由于A和B两者不相等,因此可以根据产品要求设置第一增透膜241、第一像素221、第二增透膜242以及第二像素222各自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大小。这样,可以调整第一增透膜241的反射光、第一像素221反射回的光线、第二增透膜242的反射光以及第二像素222反射回的光线各自的比例,使得第一增透膜241的反射光、第一像素221反射回的光线、第二增透膜242的反射光以及第二像素222反射回的光线混合后可以混匀形成白光,降低第一增透膜241的反射光与第二增透膜242的反射光混合后发生偏色的可能性,进而降低反射光存在偏色而影响显示效果的可能性。
示例性地,第一像素221为红色像素,出射光为红光。第二像素222为绿色像素,出射光为绿光。红光波长为600纳米至638纳米,而绿光波长为520纳米至545纳米。
第一增透膜241在红光波段有高透特性,在绿光和蓝光波段反射率相对较高,因此第一增透膜241的反射光偏青色(绿光和蓝光的混合色)。第一像素221反射回的光线为红色。第二增透膜242在绿光波段有高透特性,在红光和蓝光波段反射率相对较高,因此第二增透膜242的反射光偏紫色(红光和蓝光的混合色)。第二像素222反射回的光线为绿色。这样,青色光、红色光、紫色光以及绿色光按照比例混合后可以混匀形成白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像素单元22还包括第三像素223,其中,第一像素221、第二像素222和第三像素223颜色不同。增透膜层24还包括第三增透膜243,其中,第三增透膜243与第三像素223对应设置。第三增透膜243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与第三像素223在所述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的比值为C,并且A和B中的一者与C相等或者A、B和C三者彼此互不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应设置指的是第三增透膜243与第三像素223彼此位置沿厚度方向X相对地设置。第三增透膜243的特点是可以选择性地透过与第三像素223的颜色相同的颜色光线,而在其他光波段反射率相对较高,因此第三增透膜243的反射光颜色与第三像素223的颜色不相同。第三增透膜243的反射光指的是无法透过第三增透膜243的光线。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A、B和C三者可以彼此互不相等。示例性地,第一像素221、第二像素222和第三像素223各自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相等时,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不相等。或者,第一像素221、第二像素222与第三像素223各自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不相等时,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相等。
在另一些示例中,A和B中的一者可以与C相等。示例性地,第一像素221、第二像素222和第三像素223各自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相等时,第一增透膜241和第二增透膜242各自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不相等,而第三增透膜243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与第一增透膜241或第二增透膜242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相等。或者,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相等时,第一像素221与第二像素222各自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不相等,而第三像素223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与第一像素221或第二像素222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相等。
由于A和B中的一者与C相等或者A、B和C三者彼此互不相等,因此根据产品要求设置第一增透膜241、第一像素221、第二增透膜242、第二像素222、第三增透膜243以及第三像素223各自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面积大小。这样,可以调整第一增透膜241的反射光、第一像素221反射回的光线、第二增透膜242的反射光、第二像素222反射回的光线、第三增透膜243的反射光以及第三像素223反射回的光线各自的比例,使得第一增透膜241的反射光、第一像素221反射回的光线、第二增透膜242的反射光、第二像素222反射回的光线、第三增透膜243的反射光以及第三像素223反射回的光线混合后可以混匀形成白光,降低第一增透膜241的反射光与第二增透膜242的反射光混合后发生偏色的可能性,进而降低反射光存在偏色而影响显示效果的可能性。
示例性地,第一像素221为红色像素,出射光为红光。第二像素222为绿色像素,出射光为绿光。第三像素223为蓝色像素,出射光为蓝光。红光波长为600纳米至638纳米,绿光波长为520纳米至545纳米,而蓝光波长为447纳米至469纳米。
第一增透膜241在红光波段有高透特性,在绿光和蓝光波段反射率相对较高,因此第一增透膜241的反射光偏青色(绿光和蓝光的混合色)。第一像素221反射回的光线为红色。第二增透膜242在绿光波段有高透特性,在红光和蓝光波段反射率相对较高,因此第二增透膜242的反射光偏紫色(红光和蓝光的混合色)。第二像素222反射回的光线为绿色。第三增透膜243在蓝光波段有高透特性,在红光和绿光波段反射率相对较高,因此第三增透膜243的反射光偏黄色(红光和绿光的混合色)。第三像素223反射回的光线为蓝色。这样,青色光、红色光、紫色光、绿色光、黄色光以及蓝色光按照比例混合后可以混匀形成白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像素221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小于第二像素222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面积。第二像素222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小于第三像素223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面积。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三者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面积相等。由于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的反射率存在不同的情况,使得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面积相等的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反射的光线比例可以不同,因此通过调节控制像素的大小,可以调节与像素对应的阳极22a所反射光线的比例,以使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的反射光和阳极22a的反射光混合后达到均衡,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显示面板20整体上的反射光不偏色,进一步降低反射光对显示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的材料可以包括氟化镁、氧化钛、光刻胶和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等。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可以是单层膜结构,也可以是多层膜结构。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是单层膜结构时,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的反射光颜色单一性好,有利于在混合后降低发生偏色情况的可能性。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是多层膜结构时,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的光线透过性较好,有利于提高透光性,从而有利于减少反射光,进而有利于在混合后降低发生偏色情况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λ1为第一像素221出射光的波长、λ2为第二像素222出射光的波长、λ3为第三像素223出射光的波长,其中,λ1>λ2>λ3,并且A>B>C。
需要说明的,这里的波长大小指代的是能量大小。根据能量与波长公式:E=hc/λ,其中,h是普朗克常数,c是光速,λ是波长。可以得出波长越长,能量越小,波长越短,能量越大。由于颜色能量越大的像素寿命越低,因此用于出射波长较短光线的第三像素223的垂直投影面积相对最大,而用于出射波长较长的第一像素221的垂直投影面积相对最小。示例性地,蓝光能量大,在激发态时,除了回到基态以发出光线形式释放能量之外,还可能引起某些化学键断裂,所以蓝色材料易发生裂变;因此蓝色材料寿命低。这就意味着颜色能量越大的像素寿命越低,而用于出射蓝光的像素的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面积相对于能量比蓝色低的颜色像素的垂直投影面积要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厚度相同。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远离基板21的表面可以保持齐平,有利于提供良好的平整表面。示例性地,第一增透膜24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增透膜242的折射率,而第二增透膜242的折射率大于第三增透膜243的折射率。这样,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可以分别匹配第一像素221、第二像素222和第三像素223各自出射的相应波长的光线,进一步提高与第一像素221、第二像素222和第三像素223各自出射光相同颜色光线的透过率。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可以对不同颜色的光线起到消减作用。示例性地,λ1为第一像素221出射光的波长、λ2为第二像素222出射光的波长、λ3为第三像素223出射光的波长,其中,λ1>λ2>λ3。例如,第一像素221可以为红色像素,出射光为红光。第二像素222可以为绿色像素,出射光为绿光。第三像素223可以为蓝色像素,出射光为蓝光。示例性地,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的折射率小于盖板23的折射率,可以降低相应颜色光线在增透膜和盖板23界面处的反射率,降低增透膜和盖板23界面处的反射光线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厚度不同。第一增透膜241的厚度大于第二增透膜242的厚度,而第二增透膜242的厚度大于第三增透膜243的厚度。将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设计为不同的厚度,可以实现对不同颜色光线的减少反射的效果,从而对不同颜色的光线起到消减作用。示例性地,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的折射率相等且均为n1,而盖板23的折射率为n2,其中,n1小于n2。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由于光线从空气入射到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或第三增透膜243,即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因此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或第三增透膜243可以提高对应颜色光线的透过率,从而有利于降低相应颜色光线在增透膜层24和盖板23界面处的反射率,有利于降低反射光线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增透膜241的厚度等于kλ1/4n1,第二增透膜242的厚度等于kλ2/4n1,而第三增透膜243的厚度等于kλ3/4n1,其中,k为正整数,λ1为第一像素221出射光的波长、λ2为第二像素222出射光的波长、λ3为第三像素223出射光的波长,其中,λ1>λ2>λ3。示例性地,参见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增透膜层24远离基板21的一侧为第一界面,而增透膜面向基板21的一侧为第二界面。由于各个增透膜的厚度等于kλ/4n1,因此从第一界面反射的光线和从第二界面反射的光线存在光程差,并且从第一界面反射的光线可以与从第二界面反射的光线可以相消,消除了反射光的干涉性,从而减少了反射光。进一步地,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的折射率为:n1的平方等于n0与n2的乘积。n0为空气的折射率。空气的折射率为1,而n1的平方等于n2,从而从第一界面反射的光线的强度和从第二界面反射的光线的强度相等,从第一界面反射的光线可以与从第二界面反射的光线完全相消,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增透膜的反射率,提升增透膜的消除反射光的效果。
示例性地,第一像素221可以为红色像素,出射光为红光。第二像素222可以为绿色像素,出射光为绿光。第三像素223可以为蓝色像素,出射光为蓝光。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厚度分别为112纳米、95纳米和82纳米,从而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可以有效提高透光效率,使得透光效率达到最佳,同时又可以使反射率达到最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第一像素221、第二像素222以及第三像素223各自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分别位于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各自在基板21的垂直投影内部,从而有利于降低第一像素221、第二像素222以及第三像素223各自出射的光线超出所对应的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的边缘,而对相邻的增透膜造成光线串扰的可能性。
示例性地,参见图7所示,第一像素221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第一增透膜241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垂直距离D1大于第二像素222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第二增透膜242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垂直距离D2,而第二像素222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第二增透膜242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垂直距离D2大于第三像素223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第三增透膜243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垂直距离D3。这样,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可以对对应的第一像素221、第二像素222和第三像素223起到良好的反射光消除作用,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各个像素出射的光线对相邻的增透膜造成光线串扰的可能性。示例性地,第一增透膜241、第二增透膜242和第三增透膜243三者在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面积相等。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第一像素221可以为红色像素,出射光为红光。第二像素222可以为绿色像素,出射光为绿光。第三像素223可以为蓝色像素,出射光为蓝光。但第一像素221、第二像素222和第三像素223并不局限于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也可以是满足显示要求的其它三种不同颜色的像素。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参见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20以及外壳30。显示面板20用于在通电情况下可以显示图像。外壳30可以为电路板或电池等器件提供安装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20,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10可以是手机,在本申请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显示装置10还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显示器等任意具备显示功能的设备。
由于显示装置10包括前述任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面板20,因此显示装置10具有前述任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面板2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像素单元、位于所述像素单元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盖板以及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像素单元一侧的增透膜层;
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不同颜色的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所述增透膜层包括第一增透膜和第二增透膜,所述第一增透膜和所述第二增透膜分别与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增透膜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一像素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的比值为A、所述第二增透膜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像素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的比值为B,并且A和B两者不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三像素,所述第一像素、所述第二像素和所述第三像素颜色不同,所述增透膜层还包括第三增透膜,所述第三增透膜与所述第三像素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增透膜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三像素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的比值为C,并且A和B中的一者与C相等或者A、B和C三者彼此互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λ1为所述第一像素出射光的波长、λ2为所述第二像素出射光的波长、λ3为所述第三像素出射光的波长,其中,λ1>λ2>λ3,并且A>B>C。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像素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面积,所述第二像素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三像素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面积,所述第一增透膜、所述第二增透膜和所述第三增透膜三者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面积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透膜、所述第二增透膜和所述第三增透膜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透膜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增透膜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增透膜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三增透膜的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透膜、所述第二增透膜和所述第三增透膜厚度不同,所述第一增透膜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增透膜的厚度,所述第二增透膜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增透膜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透膜、所述第二增透膜和所述第三增透膜的折射率为n1,所述盖板的折射率为n2,其中,n1小于n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n1的平方等于n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透膜的厚度等于kλ1/4n1,所述第二增透膜的厚度等于kλ2/4n1,所述第三增透膜的厚度等于kλ3/4n1,其中,k为正整数,λ1为所述第一像素出射光的波长、λ2为所述第二像素出射光的波长、λ3为所述第三像素出射光的波长,其中,λ1>λ2>λ3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所述第二像素以及所述第三像素各自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所述第二增透膜和所述第三增透膜各自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增透膜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像素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增透膜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垂直距离,所述第二像素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增透膜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像素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三增透膜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垂直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9、11以及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为红色像素、所述第二像素为绿色像素、所述第三像素为蓝色像素。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543304.4A 2020-12-21 2020-12-21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6703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3304.4A CN112670328A (zh) 2020-12-21 2020-12-21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3304.4A CN112670328A (zh) 2020-12-21 2020-12-21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0328A true CN112670328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0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3304.4A Pending CN112670328A (zh) 2020-12-21 2020-12-21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032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532A (zh) * 2021-04-12 2021-07-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3991042A (zh) * 2021-10-28 2022-01-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023904A (zh) * 2021-10-29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203929A (zh) * 2021-12-09 2022-03-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4361358A (zh) * 2021-12-20 2022-04-1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83452A1 (en) * 2003-10-16 2005-04-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lor filter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707605A (zh) * 2017-02-28 2017-05-2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含有其的显示设备
CN107608012A (zh) * 2017-09-20 2018-0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9979975A (zh) * 2019-03-15 2019-07-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634401A (zh) * 2019-08-23 2019-12-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209928854U (zh) * 2019-06-27 2020-01-10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11341804A (zh) * 2018-12-18 2020-06-26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99320A (zh) * 2020-09-01 2020-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106204A (zh) * 2019-04-01 2020-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83452A1 (en) * 2003-10-16 2005-04-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lor filter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707605A (zh) * 2017-02-28 2017-05-2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含有其的显示设备
CN107608012A (zh) * 2017-09-20 2018-0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341804A (zh) * 2018-12-18 2020-06-26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979975A (zh) * 2019-03-15 2019-07-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106204A (zh) * 2019-04-01 2020-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09928854U (zh) * 2019-06-27 2020-01-10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10634401A (zh) * 2019-08-23 2019-12-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1799320A (zh) * 2020-09-01 2020-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532A (zh) * 2021-04-12 2021-07-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3991042A (zh) * 2021-10-28 2022-01-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991042B (zh) * 2021-10-28 2023-10-2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023904A (zh) * 2021-10-29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203929A (zh) * 2021-12-09 2022-03-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4203929B (zh) * 2021-12-09 2023-09-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4361358A (zh) * 2021-12-20 2022-04-1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61358B (zh) * 2021-12-20 2024-02-06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0328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JP6474379B2 (ja) 量子ドットシートおよび色純度向上フィルム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
CN102640308B (zh) 背光源装置、使用该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和在它们中使用的发光二极管
JP5138364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および光再循環を利用して出力放射輝度を高める照明システム
CN109920938B (zh) 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装置
EP2741130B1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976619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7270384B2 (ja) 表示装置
CN110928038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液晶电视
KR10175955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12213879B (zh) 色彩转化组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60044677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US10551548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665662B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13253528A (zh) 阵列基板、反射式显示面板和反射式显示装置
KR20120031581A (ko) 도광판 및 그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CN215117090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79938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JPH08292428A (ja) カラー光学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2137772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CN109638143A (zh) 量子点膜及发光模块
CN114966946B (zh) 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2767850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8160427A (zh) 发光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
CN117377352A (zh)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