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9795B - 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9795B
CN112689795B CN201980059935.8A CN201980059935A CN112689795B CN 112689795 B CN112689795 B CN 112689795B CN 201980059935 A CN201980059935 A CN 201980059935A CN 112689795 B CN112689795 B CN 112689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unit
camera
instant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99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9795A (zh
Inventor
仓濑弘之
佐藤恒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689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9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06T5/75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48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 G03B17/5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both developing and finishing apparatus
    • G03B17/52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both developing and finishing apparatus of the Land ty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48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 G03B17/5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both developing and finishing apparatus
    • G03B17/53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both developing and finishing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elivering a finished picture after a signal causing exposure has been given, e.g. by pushing a button, by inserting a coi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61Viewing or preview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67Processing or edi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69Digital image input
    • H04N1/00172Digital image input directly from a still digital camera or from a storage medium mounted in a still digital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85Image output
    • H04N1/00188Printing, e.g. prints or repr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49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hotographic apparatus, e.g. a photographic printer or a projector
    • H04N1/0025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hotographic apparatus, e.g. a photographic printer or a projector with an apparatus for taking photographic images, e.g. a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8Alteration of picture size, shape,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e.g. zooming, rotation, rolling,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Abstract

提供能够进行高品质的打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具备: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装填具备曝光用开口的即显胶片包装盒;第1显示部,经由曝光用开口,显示面与即显胶片包装盒内的即显胶片的曝光面对置配置于装填于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的即显胶片包装盒,并且通过图像的显示曝光即显胶片;出光方向限制部件,设置于第1显示部的显示面,且将来自第1显示部的各像素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摄像部,拍摄被摄体像;第2显示部,将图像显示于外部;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图像;及显示控制部,当通过打印指示部指示了打印时,在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并曝光于即显胶片的曝光面。

Description

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即显胶片而打印图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照相机主体中内置有打印机,并且能够将所拍摄的图像当场打印到介质上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用即显胶片而打印图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在照相机主体中内置有曝光用显示器并使用该曝光用显示器而以面来曝光即显胶片的内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453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若使用显示器而以面来曝光即显胶片,则存在来自显示器的各像素的光漫射而所打印的图像模糊的缺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打印高品质的图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第1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具备: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装填具备曝光用开口的即显胶片包装盒;第1显示部,经由曝光用开口,显示面与即显胶片包装盒内的即显胶片的曝光面对置配置于装填于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的即显胶片包装盒,并且通过图像的显示曝光即显胶片;出光方向限制部件,设置于第1显示部的显示面,且将来自第1显示部的各像素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摄像部,电子拍摄被摄体像;第2显示部,将图像显示于外部;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图像;及显示控制部,当通过打印指示部指示了打印时,在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并曝光于即显胶片的曝光面。
根据第1方式,指示打印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图像,在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经由出光方向限制部件曝光即显胶片。由此,能够防止所记录的图像的模糊,从而能够打印高品质的图像。
第2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还具备:图像处理部,对显示于第1显示部的图像进行处理,显示控制部在对即显胶片进行曝光时,通过由图像处理部进行图像处理,将与由摄像部拍摄并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图像不同的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部,并曝光于即显胶片的曝光面。根据第2方式,能够曝光适合于对即显胶片曝光的图像。
在第3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中,显示控制部相比于第2显示部的图像,将通过图像处理部进行了边缘增强处理的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部并曝光于即显胶片的曝光面。根据第3方式,能够抑制由透射了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的光的漫射引起的模糊。
在第4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中,图像处理部作为边缘增强处理通过非锐化滤镜处理进行边缘增强处理。根据第4方式,通过非锐化滤镜处理能够增强高频成分的浓度差。
在第5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中,显示控制部相比于第2显示部的图像,将通过图像处理部根据第1显示部的分辨率进行了加权的得到非锐化滤镜处理的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部。根据第5方式,能够进行根据分辨率进行了加权的非锐化滤镜处理。
第6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还具备:胶片送出机构,当通过打印指示部指示了打印时,送出已结束曝光的即显胶片;及胶片输送机构,一边显影通过胶片送出机构送出的即显胶片一边排出。根据第6方式,能够送出即显胶片且一边显影一边输送。
在第7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中,显示控制部将通过图像处理部使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图像颠倒的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部。根据第7方式,作为图像处理能够进行颠倒处理。
在第8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中,显示控制部控制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的显示,并且在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并曝光即显胶片的期间,关闭第2显示部的显示。根据第8方式,在曝光中,关闭第2显示部的显示。由此,能够降低电力的峰值,从而能够降低电力负荷。
第9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还具备:摄像控制部,控制摄像部的打开及关闭,摄像控制部在图像向第1显示部的显示中,关闭摄像部。根据第9方式,在曝光中,关闭摄像部。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电力的峰值,从而能够降低电力负荷。
在第10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中,摄像控制部即使在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于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之前,或曝光之前的即显胶片不存在于即显胶片包装盒的情况下,也允许拍摄。根据第10方式,即使在不存在能够曝光的即显胶片的情况下,也存储摄像图像。
第11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具备:模式切换部,切换拍摄模式与再现模式,当设定为拍摄模式时,显示控制部将作为打印对象的图像拍摄的图像显示于第2显示部,当设定为再现模式时,显示控制部将作为打印对象的图像存储于图像存储部的图像显示于第2显示部。
根据第11方式,通过设定为拍摄模式,能够将所拍摄的图像显示于第2显示部。并且,通过设定为再现模式,能够将存储于图像存储部的图像显示于第2显示部。
在第12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中,显示控制部在第2显示部显示与拍摄相关的信息。根据第12方式,能够辅助用户的拍摄。
第13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还具备:触摸操作检测部,检测对第2显示部的显示面的触摸操作。根据第13方式,触摸操作检测部设置于第2显示部的显示面。
在第14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中,出光方向限制部件为百叶窗部件或多孔板。根据第14方式,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由百叶窗部件或多孔板构成。
在第15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为具备在显示面设置有将来自各像素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出光方向限制部件且通过图像的显示以面来曝光即显胶片的第1显示部及将图像显示于外部的第2显示部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通过指示打印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图像,在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并曝光即显胶片。
根据第15方式,指示打印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图像,在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经由出光方向限制部件曝光即显胶片。由此,能够防止所记录的图像的模糊,从而能够打印高品质的图像。
在第16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中,将对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部并曝光即显胶片。根据第16方式,能够将适合于曝光的图像曝光于即显胶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打印高品质的图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结构的主视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后视立体图。
图4是表示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胶片盖罩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内部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8是即显胶片的主视图。
图9是即显胶片的后视图。
图10是表示曝光用显示器及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百叶窗部件与即显胶片包装盒之间的大小关系的立体图。
图12是放大了百叶窗部件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13是放大了百叶窗部件的局部的主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百叶窗部件的层叠体的说明图。
图15是百叶窗部件的层叠体的主视图。
图16是放大了百叶窗部件的另一层叠体的局部的主视图。
图17是表示带打印机的数码照相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18是打印用图像的生成的概念图。
图19是显示控制器所具有的功能的框图。
图20是表示拍摄模式下的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再现模式下的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在再现模式下进行打印时的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过渡状态的图。
图23是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时序图。
图24是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与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连接时的概念图。
图25是切换通过开关点亮的背光灯而控制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的打开及关闭时的概念图。
图26是表示隔着即显胶片包装盒而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时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照相机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图像处理中的高频成分增强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8是用于说明图像处理中的高频成分增强处理的一例的继图27的说明图。
图29是用于说明图像处理中的高频成分增强处理的一例的继图28的说明图。
图30是用于说明非锐化滤镜处理的优选范围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外观结构]
图1是表示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结构的主视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主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后视立体图。另外,在图1至图3中,以箭头x来表示的方向为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 的左右方向。以箭头y来表示的方向为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的上下方向。以箭头z 来表示的方向为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与水平方向、横向或宽度方向含义相同。上下方向与垂直方向、高度方向或纵向含义相同。前后方向与光轴方向、进深方向含义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为使用即显胶片而打印图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即显胶片以即显胶片包装盒的方式装填于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
如图1至图3所示,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具有可携带的照相机主体10。
在照相机主体10的正面侧设置有成像透镜12及胶片盖罩14等。胶片盖罩14 为开闭胶片装填室的罩。胶片盖罩14设置成经由设置于照相机主体10底面的铰链 14a(参考图6)能够进行开闭。如后述,成像透镜12及图像传感器42构成电子拍摄被摄体像的摄像部。摄像部的光轴成为成像透镜12的光轴。
在照相机主体10的背面侧设置有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 为第2显示部的一例。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除了在拍摄时用作实时取景用显示器以外,在观赏已拍摄图像时还用作再现用显示器等。实时取景是指实时显示图像传感器所捕获的图像的功能。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由触摸面板显示器构成。因此,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还作为操作部而发挥功能。
在照相机主体10的单侧的侧面设置有电源按钮18。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通过长按该电源按钮18,打开及关闭电源。
在照相机主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胶片排出口20。胶片排出口20由即显胶片 110能够通过的狭缝构成。打印出的即显胶片110从该胶片排出口20被排出。
如图2所示,当将与成像透镜12的光轴(z方向)沿垂直方向交叉的轴设为垂直轴V(y方向),将分别与成像透镜12的光轴及垂直轴V垂直交叉的轴设为水平轴H(x方向)时,照相机主体10为沿垂直轴V的长度大于沿水平轴H的长度的立式框体。在将照相机主体10以通常使用的朝向来设置的状态下,成像透镜12及胶片排出口20(未图示)配置于照相机主体10的上部侧。即显胶片110从胶片排出口20沿垂直轴V向以箭头表示的送出方向F的方向被排出。上部侧是指,在将照相机主体10以通常使用的朝向来设置的状态(以水平轴H相对于设置面水平朝向设置的状态)下,隔着与水平轴H平行且通过照相机主体10中心的水平中央线HCL而与设置面相反的一侧。以送出方向F来表示的方向为即显胶片110的送出方向。
图4是表示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结构的主视图。当将与成像透镜12的光轴(z方向)沿垂直方向交叉的轴设为垂直轴V(y方向),将分别与成像透镜12的光轴及垂直轴V垂直交叉的轴设为水平轴H(x方向)时,照相机主体10为沿水平轴H的长度大于沿垂直轴V的长度的卧式框体。在将照相机主体10以通常使用的朝向来设置的状态下,成像透镜12配置于上部侧。胶片排出口20 (未图示)配置于与成像透镜12相同的一侧的侧部(侧面)。即显胶片110从胶片排出口20沿水平轴H向送出方向F的方向被排出。上部侧是指,在将照相机主体 10以通常使用的朝向来设置的状态(以水平轴H相对于设置面水平朝向设置的状态) 下,隔着与水平轴H平行且通过照相机主体10中心的水平中央线HCL而与设置面相反的一侧。
相同的一侧是指,在将照相机主体10以通常使用的朝向来设置的状态下,以与垂直轴V平行且通过照相机主体10中心的垂直中央线VCL为界的一侧。
如图2及图4所示,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具备即显胶片包装盒100(参考图7) 的装填部(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即胶片装填室50。在正面观察下,包含成像透镜12的摄像部及胶片装填室50位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是指,在正面观察下,处于摄像部与胶片装填室50不重叠的位置关系。这种配置能够使带打印机的照相机 1的进深方向的长度变短,从而能够使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薄型化。
[内部结构]
图5是表示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胶片盖罩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带打印机的数码照相机内部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5表示装填即显胶片包装盒 100之前的状态。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作为照相机所涉及的构成要件,具备成像透镜12及图像传感器42等。并且,作为打印机所涉及的构成要件,具备胶片装填室 50、胶片送出机构52、胶片输送机构54、曝光用显示器56及设置于胶片盖罩14的弹簧机构57等。并且,作为在照相机及打印机中通用的构成要件,具备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
<成像透镜>
成像透镜12将被摄体的光学像成像于图像传感器42的受光面上。成像透镜12 具有调焦功能,且构成为包含未图示的光圈及快门。
<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42例如由CCD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二维固体成像元件构成。图像传感器42具有与所使用的即显胶片的可打印区域对应的纵横比的摄像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中,成像透镜12及图像传感器42构成电子拍摄被摄体像的摄像部。
<胶片装填室>
胶片装填室50为即显胶片包装盒100的装填部(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胶片装填室50由凹部构成,通过胶片盖罩14进行开闭。凹部具有即显胶片包装盒 100嵌入的形状,通过盖上胶片盖罩14,以暗室状态被密闭。胶片盖罩14在胶片装填室50中固定即显胶片包装盒100。设置于胶片盖罩14的弹簧机构57以盖上胶片盖罩14的状态固定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与后述的出光方向限制部件分开的配置位置。弹簧机构57能够对即显胶片110向出光方向限制部件施力即可,关于其结构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包含将按压部设为彼此反方向的一对杆部件及对杆部件施力的弹簧的弹簧机构,并且也可以是包含销及对销施力的螺旋弹簧的弹簧机构。
<即显胶片包装盒>
即显胶片包装盒100具有多张即显胶片110容纳于盒120的结构。
图7是即显胶片包装盒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即显胶片的主视图。图9是即显胶片的后视图。另外,在图7至图9中,以送出方向F来表示的方向为即显胶片 110的送出方向。即显胶片110沿以送出方向F来表示的方向被输送并从盒120被排出。
即显胶片110为所谓的“单片型”(也被称为散页胶片方式、integral film 等)的即显胶片,是在曝光面的背面出现像的方式的即显胶片。即显胶片110具有矩形的卡片形状。即显胶片110构成为一侧面为曝光面110a而另一侧面为观察面 110b。曝光面110a为通过曝光而记录像的面,观察面110b为观察所记录的像的面。
如图9所示,在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设置有曝光区域112、囊部114及收集部116。
曝光区域112为通过曝光而记录图像的区域。曝光区域112成为即显胶片110 的可打印区域。囊部114及收集部116隔着曝光区域112配置于送出方向F的前后。
囊部114相对于曝光区域112配置于送出方向F的前侧。在囊部114内置有内含显影处理液的显影处理液囊部114a。
收集部116相对于曝光区域112配置于送出方向F的后侧。在收集部116内置有吸引件116a。
如图8所示,在即显胶片110的观察面110b设置有观察区域118。观察区域 118为显示图像的区域。通过对曝光区域112进行显影处理,在观察区域118显示图像。观察区域118与曝光区域112对应地配置。在观察区域118的周围设置有框 118a。因此,图像显示于框内。
另外,以收集部116朝上而囊部114朝下的方向观赏即显胶片110。因此,以收集部116朝上而囊部114朝下的方向打印图像。
即显胶片110在曝光之后通过将囊部114的显影处理液展开于曝光区域112而得到显影处理。通过使即显胶片110穿过一对辊即展开辊对54a之间而从囊部114 挤出囊部114的显影处理液,并展开于曝光区域112。在进行展开处理时剩余的显影处理液由收集部116收集。
盒120具有矩形的箱形状。盒120在正面部分具有矩形的曝光用开口120a(即显胶片包装盒100的露出用开口)。并且,盒120在顶面部分具有狭缝状的排出口 120b。即显胶片110将曝光面110a朝向盒120的正面侧(曝光用开口120a侧)且将囊部114朝向盒120的顶面侧(排出口120b侧)而重叠容纳于盒内。并且,盒 120在底面部分具有狭缝状的卡爪开口部120c。通过使卡爪52a从该卡爪开口部 120c进入,朝向排出口120b一张一张地输送容纳于盒120内的即显胶片110,并从排出口120b排出。
在一个即显胶片包装盒100内容纳有多张(例如10张)即显胶片110。
<胶片送出机构>
胶片送出机构52从装填于胶片装填室50的即显胶片包装盒100将即显胶片 110从层叠方向的上方依次一张一张地送出。胶片送出机构52具备沿即显胶片110 的送出方向F前后移动的卡爪52a,通过该卡爪52a从层叠方向的上方一张一张地掏出盒内的即显胶片110,并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送出即显胶片110。
<胶片输送机构>
胶片输送机构54输送通过胶片送出机构52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送出的即显胶片110。胶片输送机构54具备展开辊对54a。展开辊对54a由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而旋转,并且夹持即显胶片110而进行输送。即显胶片110在由展开辊对54a输送的过程中得到显影处理。即,囊部114被展开辊对54a压扁而囊部内的显影处理液得到展开处理。
<曝光用显示器>
曝光用显示器56为用于在即显胶片110上记录图像的显示器。曝光用显示器 56通过图像的显示而曝光即显胶片110,并将图像记录于即显胶片110。曝光用显示器56为第1显示部的一例。曝光用显示器56设置于胶片装填室50的底面部。若即显胶片包装盒100装填于胶片装填室50,则容纳于其盒120内部的即显胶片110 的曝光面110a经由曝光用开口120a与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面56a对置配置。曝光用显示器56具有能够一次曝光即显胶片110的尺寸。因此,具有至少大于即显胶片110的观察区域118的尺寸的显示面56a。
曝光用显示器56由具备背光灯的透射型彩色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构成。
图10是表示曝光用显示器及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概略结构的图。
如图10所示,曝光用显示器56具备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及曝光用背光灯60。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由透射型彩色液晶显示器构成。曝光用背光灯60从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的背后对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的显示区域的整面均匀地照射光。曝光用背光灯60具备光源即棒状灯60a及将从棒状灯60a射出的光均匀地引导至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的显示区域的整面的导光板60b。
在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面56a设置有百叶窗部件62。百叶窗部件62将来自曝光用显示器56的各像素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百叶窗部件62为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的一例。百叶窗部件62具有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的曝光用开口 120a对应的外形的薄板形状。
若即显胶片包装盒100装填于胶片装填室50,则百叶窗部件62配置于落入曝光用开口120a的位置。百叶窗部件62与容纳于盒120内的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 110a分开并对置配置。
曝光用显示器56的多个像素沿x方向及y方向二维排列。另外,关于曝光用显示器56,若考虑对即显胶片的记录,则像素间距(相邻的像素之间的距离)优选为 200μm以下。另外,若要获得更良好的图像,则像素间距优选为150μm以下,更优选为12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5μm以下。
与曝光用显示器56相同地,百叶窗部件62具有能够一次曝光即显胶片110的尺寸。因此,百叶窗部件62具有至少大于即显胶片110的观察区域118的尺寸。百叶窗部件62只要具有大于观察区域118的尺寸,则可以小于曝光区域112,并且,也可以大于曝光区域112。
图11是表示百叶窗部件62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之间的大小关系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百叶窗部件62为即显胶片包装盒100的盒120的曝光用开口120a所容纳的大小。另一方面,百叶窗部件62配置于避开了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排出即显胶片110的卡爪52a的以箭头表示的移动轨迹M的位置。卡爪52a不会被百叶窗部件62阻挡而能够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排出即显胶片110。
图12是放大了百叶窗部件的局部的剖视图。图13是放大了百叶窗部件的局部的主视图。图12及图13所示的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由一层结构的百叶窗部件62构成。
如图12所示,百叶窗部件62具有对置的两个主面,一个主面构成入射面62a,另一个主面构成出射面62b。入射面62a为与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面56a对置配置的面,出射面62b为与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对置配置的面。
百叶窗部件62具有将来自曝光用显示器56的各像素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功能。只要具有该功能,则百叶窗部件62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百叶窗部件62可以是具有挠性的胶片状,也可以是具有刚性的板状。
在百叶窗部件62的出射面62b的一侧,作为保护部件具备保护膜66。
保护膜66使百叶窗部件62与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 S。距离S与保护膜66的厚度相同。
百叶窗部件62由格栅状的遮光部64及通过该遮光部64划分的透光部65构成。格栅状的遮光部64由沿x方向(第1方向)延伸且沿y方向(第2方向)分开配置的多个第1遮光部64a及沿y方向(第2方向)延伸且沿x方向(第1方向)分开配置的多个第2遮光部64b构成。
遮光部64可以设为吸收光的光吸收部件,也可以设为反射光的光反射部件。构成遮光部64的材料能够使用已着色的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使用黑色硅橡胶等。
并且,作为吸收光的材料,能够使用中性密度滤光片(ND(Neutral Density) 滤光片)。ND滤光片表示中性的光密度的滤光片,是在曝光中所使用的波长区域中不影响波长而能够均匀地吸收(以吸收率计50%以上且99.999%以下;以光透射率计 0.001%以上且50%以下)光的滤光片。
遮光部64具有相对于入射面62a及出射面62b垂直的壁面。透光部65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例如玻璃、透明的硅橡胶等)构成,并且构成相对于百叶窗部件62 的入射面62a及出射面62b垂直的光路。
保护膜66为保护百叶窗部件62的部件(保护部件)。保护部件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氯乙烯树脂等)构成。
并且,通常在液晶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中,在其显示面设置有作为保护部件的玻璃,但曝光用显示器56中所使用的显示设备为了缩短从各像素至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的距离而优选使用保护部件的厚度薄的显示设备。
关于保护部件,并不一定需要,但为了保护出光方向限制部件即百叶窗部件62 而优选设置。
保护部件的厚度优选设为0.1μm以上且500μm以下。通过将保护部件的厚度设为0.1μm以上,除了保护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使莫尔纹不明显的效果。并且,还具有使根据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的缺陷或结构而产生的图像的缺陷不明显的效果。并且,通过将保护部件的厚度设为500μm以下,能够防止记录图像的模糊。
上述结构的百叶窗部件62仅选择性地透射相对于入射面62a大致垂直地入射的光。曝光用显示器56通过在显示面56a设置百叶窗部件62,将来自各像素Pix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相对于显示面56a大致垂直的方向。由此,对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能够大致垂直地照射各像素Pix的光,从而能够抑制所记录的图像的渗色。即,能够防止所记录的图像的模糊。
百叶窗部件62与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分开。该分开允许从出射面62b 射出的光进行漫射。该光的漫射抑制由遮光部64引起(遮光部64成为阴影)而在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形成未曝光区域。在图12中,通过保护膜66使百叶窗部件62与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分开。但是,不论有无保护膜66,能够在分开的位置上固定百叶窗部件62及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即可。
百叶窗部件62的厚度优选设为1.5mm以上且4.0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上且4.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mm以上且4.0mm以下。通过使百叶窗部件62的厚度变厚,能够更有效地限制出光方向。另一方面,若百叶窗部件62的厚度变厚,则记录图像变得容易模糊。因此,优选以上述范围的厚度来构成百叶窗部件62。
并且,遮光部64的间距(百叶窗间距)优选为80μm以下,更优选为65μm以下。如图13的放大图所示,间距(百叶窗间距)为相邻的遮光部64之间的距离。通过以上述范围来设定,能够适当地遮挡来自曝光用显示器56的各像素Pix的斜方向的光,从而能够将高品质的图像记录于即显胶片。
图14表示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的另一结构。出光方向限制部件为第1百叶窗部件150与第2百叶窗部件170层叠的结构。符号14A为第1百叶窗部件150的平面。符号14B为第2百叶窗部件170的平面。
如平面14A所示,第1百叶窗部件150沿x方向(第1方向)延伸的多个第1 遮光部152与多个第1透光部154沿y方向(第2方向)交替排列。第1百叶窗部件150的间距(百叶窗间距)优选为80μm以下。在此,将x方向(第1方向)定义为第1百叶窗部件150延伸的方向。
如平面14B所示,第2百叶窗部件170沿y方向(第2方向)延伸的多个第2 遮光部172与多个第2透光部174沿x方向(第1方向)交替排列。第2百叶窗部件170的间距(百叶窗间距)优选为80μm以下。在此,将y方向(第2方向)定义为第2百叶窗部件170延伸的方向。
如符号14C所示,第1百叶窗部件150与第2百叶窗部件170的层叠体140构成出光方向限制部件。层叠体140的厚度t优选设为1.5mm以上且4.0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上且4.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mm以上且4.0mm以下。在此,当层叠体由多个百叶窗部件构成时,厚度成为百叶窗部件的合计厚度即层叠体的厚度。
第1百叶窗部件150与第2百叶窗部件170相接配置,第2百叶窗部件170与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未图示)分开配置。
在图14中,将第1百叶窗部件150延伸的方向设为x方向(第1方向),将第 2百叶窗部件170延伸的方向设为y方向(第2方向)。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将第1百叶窗部件150延伸的方向设为y方向(第2方向),将第2百叶窗部件170 延伸的方向设为x方向(第1方向)。
图15是从第1百叶窗部件观察了层叠体140的主视图。通过层叠第1百叶窗部件150与第2百叶窗部件170,由多个第1遮光部152及多个第2遮光部172构成层叠体140的遮光部142。被遮光部142包围的区域成为层叠体140的透光部144。
如放大图所示,第1百叶窗部件150延伸的方向与第2百叶窗部件170延伸的方向交叉的角度θ为90度。
图16是表示层叠体的另一方式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6所示,层叠体140由第 1百叶窗部件150(未图示)的多个第1遮光部152及,第2百叶窗部件170(未图示)的多个第2遮光部172构成层叠体140的遮光部142。被遮光部142包围的区域成为层叠体140的透光部144。
在图16中,第1百叶窗部件150延伸的方向(x方向(第1方向))与第2百叶窗部件170延伸的方向(y方向(第2方向))交叉的角度θ小于90°。交叉的角度θ优选为70度以上且90度以下。通过设为该范围,能够抑制莫尔纹。
也能够对成为二维排列曝光用显示器56的像素时的排列基准的x方向及y方向与百叶窗部件62或层叠体140延伸的方向之间赋予角度差。通过角度差,能够有效地抑制莫尔纹的产生。例如,在层叠体140的情况下,第1百叶窗部件150延伸的方向与像素的排列基准的x方向所成的角度优选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更优选为1 度以上且89度以下,更优选为10度以上且80度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度以上且 70度以下。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为将图像显示于外部的显示器,由触摸面板显示器构成。如图10所示,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具备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及触摸传感器72。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由透射型彩色液晶显示器构成。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从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的背后向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 68的显示区域的整面均匀地照射光。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具备白色的光源即棒状灯70a及将从棒状灯70a射出的光均匀地引导至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的显示区域的整面的导光板70b。触摸传感器72设置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面16a。触摸传感器72为触摸操作检测部的一例。触摸传感器72检测对图像显示用显示器 16的显示面16a的触摸操作。
如图6及图10所示,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与曝光用显示器56重叠配置。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与曝光用显示器56之间设置有遮光壁74。遮光壁74为遮光部件的一例,防止彼此的背光灯的光泄漏到另一显示区域。由此,能够防止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的光泄漏到曝光用显示器56侧而即显胶片110曝光。
能够使曝光用显示器56的像素数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像素数不同。例如,优选曝光用显示器56的像素数多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像素数。像素数多的曝光用显示器56能够在即显胶片110上打印高品质的图像。
能够使曝光用显示器56的亮度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亮度不同。例如,优选曝光用显示器56的亮度高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亮度。来自曝光用显示器56 的光因百叶窗部件62而衰减。通过提高曝光用显示器56的亮度,能够消除对即显胶片110的曝光不足。
[电结构]
图17是表示带打印机的数码照相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如图17所示,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具备具有CPU(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M: 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80,通过微型计算机80控制各部的驱动。即,微型计算机80控制成像透镜12、图像传感器42、胶片送出机构52及胶片输送机构54等的驱动。微型计算机80根据来自操作部92的操作输入,控制各部。操作部92由电源按钮18及触摸传感器72构成。微型计算机80通过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具备模拟信号处理部82、数字信号处理部84、打印用图像处理部86、存储器88、存储控制器88a及显示控制器90。
模拟信号处理部82读取从图像传感器42输出的每个像素的模拟图像信号,并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例如,相关双采样处理、放大处理等)。模拟信号处理部82 包含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转换器),并且,将规定的信号处理之后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并输出。
数字信号处理部84读取从模拟信号处理部82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并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例如,灰度转换处理、白平衡校正处理、伽马校正处理、同步化处理、YC转换处理等)而生成图像数据。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微型计算机80。
打印用图像处理部86在基于微型计算机80的控制下,对所打印的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而生成打印用图像数据。即,生成显示于曝光用显示器56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为最适合于对即显胶片110曝光的图像数据。其结果,显示控制器90能够将与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图像不同的图像显示于曝光用显示器 5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中,使用单片型即显胶片110,因此作为图像处理的一环,进行图像的左右颠倒处理。并且,即显胶片110颠倒上下 (天地)来装填于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因此进行上下颠倒处理。
图18是打印用图像的生成的概念图。
在图18中,图(A)是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图(B)是打印用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如图18所示,打印用图像相对于原始图像成为上下及左右颠倒的图像。
存储器88存储包含图像数据的各种数据。存储器88例如由EEPROM (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存储控制器88a在基于微型计算机80的控制下,对存储器88写入数据。
显示控制器90在基于微型计算机80的控制下,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图像。显示控制器90例如由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
图19是显示控制器所具有的功能的框图。
显示控制器90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中显示图像时,向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输出显示数据,且点亮(“开”)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并且,显示控制器90在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图像时,向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输出显示数据,且点亮(“开”)曝光用背光灯60。
微型计算机80通过执行规定的显示控制程序,作为显示控制部80a而发挥功能,经由显示控制器90控制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
若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的模式设定为拍摄模式,则显示控制部80a将图像传感器42所捕获的图像实时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即,将实时取景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并且,将拍摄中所需的操作按钮(快门按钮等)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而且,根据需要,将与拍摄相关的信息(光圈值、快门速度、可拍摄张数等)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
并且,若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的模式设定为再现模式,则显示控制部80a将记录于作为图像存储部而发挥功能的存储器88的图像数据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 16。
而且,显示控制部80a根据设定画面的调出,将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的设定画面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
另一方面,当打印图像时,将打印用图像显示于曝光用显示器56。此时,显示控制部80a关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
[带打印机的数码照相机的作用]
<拍摄>
若打开电源,则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以拍摄模式启动。在拍摄模式下,由图像传感器42捕获的图像实时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即,实时取景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
用户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用作取景器而确认构图的调整、对主要被摄体的对焦状态等。
图20是表示拍摄模式下的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如图20所示,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中显示实时取景图像LI及各种操作按钮。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作为操作按钮显示了快门按钮SB、再现按钮PB及菜单按钮MB的情况。快门按钮SB为指示记录(拍摄)图像的按钮。再现按钮PB为指示切换向再现模式的按钮,构成模式切换部。菜单按钮MB为指示显示菜单画面的按钮。
用户触摸快门按钮SB而指示记录图像。若指示记录图像,则从图像传感器42 读取记录用图像数据,实施所需的信号处理,并记录于存储器88。微型计算机80 即使在即显胶片包装盒100装填于胶片装填室50之前,或曝光之前的即显胶片110 不存在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的情况下,也允许用户进行拍摄。即便没有可供打印的即显胶片110,也根据用户的指示,从图像传感器42读取记录用图像数据,实施所需的信号处理并记录于存储器88。
<再现>
若在拍摄模式的状态下触摸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再现按钮PB,则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的模式切换为再现模式。
若切换为再现模式,则最后拍摄的图像(最后记录于存储器88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从存储器88被读出并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
图21是表示再现模式下的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如图21所示,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中显示再现图像PI及各种操作按钮。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作为操作按钮显示了打印按钮PrB、照相机按钮CB及菜单按钮MB的情况。打印按钮PrB为指示打印显示中的图像的按钮,构成打印指示部。照相机按钮CB为指示向拍摄模式切换的按钮,构成模式切换部。菜单按钮MB 为指示显示菜单画面的按钮。
当打印显示中的图像时,用户触摸打印按钮PrB。并且,当进行逐帧播放时,对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画面进行轻击操作。轻击操作是指用指尖轻拂画面的操作。并且,当放大显示中的图像时,对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画面进行放大操作。放大操作是指用两根手指触摸画面的状态下扩展手指的间隔的操作。并且,当缩小显示中的图像时,对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画面进行缩小操作。缩小操作是指用两根手指触摸画面的状态下缩短手指的间隔的操作。
<打印>
如上所述,在再现模式下,若在图像再现中触摸打印按钮PrB,则显示中的图像被打印。并且,在拍摄模式下,若选择自动打印模式,则所拍摄的图像不等待打印指示而直接被打印。自动打印模式的打开、关闭的设定例如从菜单画面调出模式设定画面来进行。
若指示打印,则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添加到打印用图像处理部86,并生成打印用图像数据。微型计算机80将所生成的打印用图像数据添加到显示控制器90并显示于曝光用显示器56。由此,打印用图像显示于曝光用显示器56。
通过在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图像,曝光即显胶片110。此时,来自曝光用显示器56的各像素的光经由百叶窗部件62照射而曝光即显胶片110。百叶窗部件62 具有仅透射相对于曝光面110a大致垂直的光的作用。通过该显示控制方法,能够防止图像的模糊,从而能够打印高品质的图像。
图像以一定时间、一定的亮度显示。曝光时间根据曝光用显示器56的亮度而设定。即,设定为能够适度曝光即显胶片110的时间。
若从显示开始起经过一定时间,则关闭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并结束曝光。若曝光结束,则胶片送出机构52及胶片输送机构54被驱动。通过驱动胶片送出机构52,通过卡爪52a从盒120排出已曝光的即显胶片110。从盒120排出的即显胶片110通过展开辊对54a从胶片排出口20被排出。并且,在该排出过程中得到显影处理。即,囊部114被展开辊对54a压扁而囊部内的显影处理液得到展开处理而进行显影处理。
图22是表示再现模式下进行打印时的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过渡状态的图。
图22(A)示出了图像的再现状态,若在该状态下触摸打印按钮而指示打印再现中的图像,则如图22(B)所示,显示打印的确认画面。在打印的确认画面中,打印的图形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即,显示对即显胶片110进行打印时的图形的图像(使打印对象的图像落入即显胶片110的观察面110b的观察区域118的方式的图像)。并且,与此同时,显示指示执行打印的“确定”按钮及指示中止打印的“取消”按钮。当执行打印时,用户触摸“确定”按钮,当中止打印时,触摸“取消”按钮。若触摸“取消”按钮,则恢复到图22(A)所示的再现画面。另一方面,若触摸“确定”按钮,则如图22(C)所示,显示通知执行打印的画面。在该画面中,显示“打印”的消息。然后,执行打印。即,在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记录用图像,并且曝光即显胶片110。在曝光中,如图22(D)所示,关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若曝光结束,则如图22(A)所示,恢复到打印出的图像的再现画面。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中,在曝光中,关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由此,能够降低电力的峰值,从而能够降低电力负荷。并且,由此可实现电池的小型化,进而实现照相机整体的小型化。
图23是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时序图。
图23示出了在时刻t2开始曝光,在时刻t3结束曝光时的显示控制的方式。如图23所示,在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图像而曝光即显胶片110的期间,关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在开始曝光的一定时间之前关闭显示。换言之,当曝光即显胶片时,关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之后,经过一定时间后(经过Δt之后) 开始曝光。
在曝光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继续关闭显示,若曝光结束,则经过一定时间后(经过Δt之后)打开显示。即,关闭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并且从其关闭起经过一定时间后打开显示。
如此,在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中,必定关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显示。由此,能够降低电力的峰值,从而能够降低电力负荷。
[变形例]
<拍摄模式下的处理>
当在拍摄模式下进行打印时,在曝光中,优选关闭摄像部的驱动。更具体而言,在图像向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中,关闭成像透镜12及图像传感器42的驱动。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电力峰值。在该情况下,微型计算机80作为摄像控制部而发挥功能,并控制成像透镜12及图像传感器42的驱动。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变形例1>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也可以控制背光灯的打开及关闭而控制显示的打开及关闭。
背光灯与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相比功率消耗更大,因此通过控制背光灯的打开及关闭而控制显示的打开及关闭,能够充分地降低电力负荷。并且,能够简化控制。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变形例2>
当控制背光灯的打开及关闭而控制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的打开及关闭时,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中也可以显示相同的图像。即,也可以从显示控制器90输出相同的显示数据而在各液晶显示器中显示相同的图像。由此,能够简化显示控制。
在本例的情况下,在曝光中,在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中显示曝光中的图像(记录于即显胶片110的图像)。但是,关闭了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因此无法视觉辨认。相同地,在拍摄中,在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中显示实时取景图像,但关闭了曝光用背光灯60,因此不会曝光即显胶片110。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变形例3>
当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中显示相同的图像时,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也可以设为与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连接的结构。
图24是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与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连接时的概念图。
如图24所示,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相对于显示控制器90 与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90a连接。更具体而言,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及曝光用显示器56的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与显示控制器90的相同的图像输出接口90a连接。由此,从显示控制器90对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68及曝光用液晶显示器58添加相同的显示数据,显示相同的图像。
如此,通过在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中通用用于显示控制的接口,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变形例4>
也可以切换通过开关点亮的背光灯而控制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的打开及关闭。
图25是切换通过开关点亮的背光灯而控制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的打开及关闭时的概念图。
如图25所示,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及曝光用背光灯60通过开关90b选择性地点亮。由此,能够选择性地仅显示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中的任一个。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变形例5>
如上所述,当曝光即显胶片110时,在曝光用显示器56中以一定时间、一定的亮度来显示图像。因此,曝光用显示器56的亮度为恒定。
另一方面,关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优选用户能够自由地调节其亮度。即,优选另行设置亮度调节部而使用户能够任意地调整。由此,不依赖于使用环境而能够始终确保良好的视觉辨认度。
亮度调节例如准备亮度调节画面并通过画面操作进行。亮度调节画面例如设为从菜单画面调出的结构。此外,也能够设为在照相机主体10中设置亮度调节转盘等而进行调节的结构。
另外,关于曝光用显示器56,设为恒定的亮度,但由于具备百叶窗部件62,因此其亮度设定为高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亮度。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均由液晶显示器构成,但用作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的显示设备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例如能够使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OELD)、等离子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 及电子纸等平板显示器。并且,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无需一定是相同的显示设备,例如,其中一个也可以由液晶显示器来构成,而另一个由有机 EL显示器构成。并且,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也可以使用显示尺寸不同的显示器。
当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由液晶显示器来构成时,背光灯也可以使用以面发光的结构的灯。
<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的布局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背靠背重叠配置的结构,但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的布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设为隔着胶片装填室50配置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若在胶片装填室 50装填即显胶片包装盒100,则隔着即显胶片110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
图26是表示隔着即显胶片包装盒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及曝光用显示器时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照相机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6示出了在胶片盖罩14上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时的例子。如此,通过在胶片盖罩14上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隔着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
通过隔着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配置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及曝光用显示器56,能够省略遮光壁。
<摄像部的变形例>
也可以设置多个摄像部。例如,也可以分别设置于照相机主体10的正面及背面。并且,也可以设为将摄像部能够旋转地保持于照相机主体并且能够任意地调整摄像方向。
<即显胶片的变形例>
关于所使用的即显胶片,并不限于单片型,也可以使用撕拉方式的即显胶片等。
<出光方向限制部件的变形例>
并且,作为出光方向限制部件即百叶窗部件,透光部至少能够使光通过即可。因此,也能够将透光部由空腔来构成,仅由遮光部来构成出光方向限制部件。出光方向限制部件也可以是多孔板。多孔板是为了限制来自曝光用显示器的像素的光的出光而在规定厚度的矩形板中以规定间距设置多个规定的形状及尺寸的贯穿孔的部件。作为多孔板2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制,但例如能够使用具有规定厚度的铝板等金属板、树脂板或碳材料板等。
<打印用图像处理的变形例>
为了打印更高品质的图像,与曝光用图像即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的图像相比,也可以对显示于曝光用显示器的图像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例如,考虑到记录图像的浓度差可能会比显示图像更减少,也可以进行预先增加(增强)显示图像的高频成分(边缘部)的处理即所谓的边缘增强处理。作为边缘增强处理,例如能够采用非锐化滤镜处理等公知的方法。
具体而言,首先,生成非锐化滤镜。在非锐化滤镜的生成中,例如适用将以下 (1)式所示的f(x,y)设为滤波器系数,而将分布程度设为标准偏差σ的二维高斯分布。
[数式1]
Figure GDA0002973068150000231
另外,上述(1)式中的标准偏差σ为高斯分布即模糊图像的模糊的半径,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像素数(pixel count)来标记。通过对输入图像叠加在上述(1) 式中示出的非锐化滤镜,如图27所示,由输入图像生成模糊图像。
而且,如图28所示,打印用图像处理部86由输入图像与模糊图像的差分生成高频成分图像。如图28所示,在高频成分图像中,在灰度差较大的区域中,差分尤其变大。
而且,如图29所示,打印用图像处理部86根据权重W对输入图像相加高频成分图像,由此生成高频成分得到增强的显示图像。即,显示图像相比于输入图像,成为画质变差的状态。
另外,当曝光用显示器56的分辨率为325ppi(pixels per inch/每英寸像素) 时,在适用于输入图像的非锐化滤镜处理中,如后述的“高次谐波成分增强实验”,当将标准偏差σ设为x,将权重W标记为y时,如图30所示,所适用的非锐化滤镜的范围优选为由下述(2)式表示的范围M1,更优选为由下述(3)式表示的范围 M2,进一步优选为由下述(4)式表示的范围M3。
-0.1×x+0.30<y<-0.1×x+1.00……(2)
-0.1×x+0.40<y<-0.1×x+0.90……(3)
-0.1×x+0.50<y<-0.1×x+0.80……(4)
另外,当曝光用显示器56的分辨率为Xppi时,适用与对上述(2)式~(4) 式的标准偏差σ叠加了X除以325的数的范围相对应的非锐化滤镜即可。具体而言,适用与分别由下述(5)式~(7)式表示的范围M1~M3相对应的非锐化滤镜即可。
-0.1×x×(X÷325)+0.30<y<-0.1×x×(X÷325)+1.00……(5)
-0.1×x×(X÷325)+0.40<y<-0.1×x×(X÷325)+0.90……(6)
-0.1×x×(X÷325)+0.50<y<-0.1×x×(X÷325)+0.80……(7)
在通过打印用图像处理部86进行高次谐波成分增强处理之后,显示控制器90 相比于显示于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的图像,将高次谐波成分得到增强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曝光用显示器56,并曝光即显胶片110。
符号说明
1-带打印机的照相机,10-照相机主体,12-成像透镜,14-胶片盖罩,14a-铰链,16-图像显示用显示器,16a-显示面,18-电源按钮,20-胶片排出口,42-图像传感器,50-胶片装填室,52-胶片送出机构,52a-卡爪,54-胶片输送机构,54a-展开辊对,56-曝光用显示器,56a-显示面,57-弹簧机构,58-曝光用液晶显示器,60-曝光用背光灯,60a-棒状灯,60b-导光板,62-百叶窗部件,62a-入射面,62b-出射面, 64-遮光部,64a-第1遮光部,64b-第2遮光部,65-透光部,66-保护膜,68-图像显示用液晶显示器,70-图像显示用背光灯,70a-棒状灯,70b-导光板,72-触摸传感器,74-遮光壁,80-微型计算机,80a-显示控制部,82-模拟信号处理部,84-数字信号处理部,86-打印用图像处理部,88-存储器,88a-存储控制器,90-显示控制器,90a-图像输出接口,90b-开关,92-操作部,100-即显胶片包装盒,110-即显胶片,110a-曝光面,110b-观察面,112-曝光区域,114-囊部,114a-显影处理液囊部, 116-收集部,116a-吸引件,118-观察区域,118a-框,120-盒,120a-曝光用开口, 120b-排出口,120c-卡爪开口部,140-层叠体,142-遮光部,144-透光部,150-第1百叶窗部件,152-第1遮光部,154-第1透光部,170-第2百叶窗部件,172-第2 遮光部,174-第2透光部,CB-照相机按钮,F-送出方向,H-水平轴,HCL-水平中央线,LI-实时取景图像,M-移动轨迹,MB-菜单按钮,PB-再现按钮,PI-再现图像, Pix-像素,PrB-打印按钮,S-距离,SB-快门按钮,V-垂直轴,VCL-垂直中央线,θ-角度。

Claims (17)

1.一种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具备:
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其装填具备曝光用开口的即显胶片包装盒,所述曝光用开口形成于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的具有厚度的壳体;
第1显示部,对于装填于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的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该第1显示部的显示面与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内的即显胶片的曝光面隔着所述曝光用开口对置配置,通过图像的显示,使所述即显胶片曝光;
出光方向限制部件,其设置于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面,该出光方向限制部件将来自所述第1显示部的各像素的光的出光方向限制在固定范围内;
摄像部,其拍摄被摄体像;
第2显示部,其将图像显示于外部;
打印指示部,其指示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的图像的打印;以及
显示控制部,在所述打印指示部指示了打印的情况下,该显示控制部在所述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使所述即显胶片的曝光面曝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该带打印机的照相机还具备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对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的图像进行处理,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使所述即显胶片曝光时,通过由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图像处理,将与由所述摄像部拍摄并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的图像不同的图像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使所述即显胶片的曝光面曝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将相比于所述第2显示部的图像通过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了边缘增强处理的图像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使所述即显胶片的曝光面曝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作为边缘增强处理,通过非锐化滤镜处理进行所述边缘增强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将相比于所述第2显示部的图像通过所述图像处理部根据所述第1显示部的分辨率进行了加权的、被进行了所述非锐化滤镜处理的图像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该带打印机的照相机还具备:
胶片送出机构,在通过所述打印指示部指示了打印的情况下,该胶片送出机构送出已结束曝光的所述即显胶片;以及
胶片输送机构,其对由胶片送出机构送出的所述即显胶片进行显影的同时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将通过所述图像处理部使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的图像反转而得到的图像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第1显示部以及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在所述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而使所述即显胶片曝光的期间,关闭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该带打印机的照相机还具备摄像控制部,该摄像控制部控制所述摄像部的打开以及关闭,
所述摄像控制部在所述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的过程中,关闭所述摄像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摄像控制部即使在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于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装填部之前、或者曝光之前的即显胶片不存在于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的情况下,也允许拍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该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具备模式切换部,该模式切换部切换拍摄模式与再现模式,
在设定为所述拍摄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部将作为打印对象的图像拍摄的图像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
在设定为所述再现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部将作为打印对象的图像存储于图像存储部的图像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所述第2显示部显示与拍摄相关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该带打印机的照相机还具备触摸操作检测部,该触摸操作检测部检测对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面的触摸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出光方向限制部件为百叶窗部件或多孔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
在收纳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的壳体上形成有曝光用开口,所述第1显示部大于形成在收纳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的壳体上的曝光用开口。
16.一种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所述带打印机的照相机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其中,在该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中,
通过指示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图像的打印,在所述第1显示部显示图像,使所述即显胶片曝光。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打印机的照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将对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得的图像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使所述即显胶片曝光。
CN201980059935.8A 2018-09-13 2019-09-10 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6897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1716 2018-09-13
JP2018-171716 2018-09-13
PCT/JP2019/035583 WO2020054732A1 (ja) 2018-09-13 2019-09-10 プリンタ付きカメラ及びその表示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9795A CN112689795A (zh) 2021-04-20
CN112689795B true CN112689795B (zh) 2022-06-14

Family

ID=69778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9935.8A Active CN112689795B (zh) 2018-09-13 2019-09-10 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81605A1 (zh)
JP (1) JP7177165B2 (zh)
CN (1) CN112689795B (zh)
WO (1) WO20200547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3512A (zh) * 2020-02-28 2022-09-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控制装置、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控制装置的工作方法、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控制装置的工作程序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1027A (ja) * 1998-04-22 1999-11-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タ
JP2000196980A (ja) * 1998-10-22 2000-07-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携帯型プリンタ及びカメラ
JP2001092016A (ja) * 1999-07-21 2001-04-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リント機能付き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1277591A (ja) * 2000-03-31 2001-10-0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映し込み装置、カメラおよびプリンタ
US6963359B1 (en) * 1997-10-23 2005-11-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instant printer and instant film
WO2014141612A1 (ja) * 2013-03-11 2014-09-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WO2017122541A1 (ja) * 2016-01-13 2017-07-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手術システム
CN108234812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13336B1 (en) * 1996-06-12 2007-08-08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0284370A (ja) 1999-03-31 2000-10-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メラ一体型プリンタ装置
JP2004096506A (ja) * 2002-08-30 2004-03-25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4250032B2 (ja) 2003-08-04 2009-04-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
KR20070034707A (ko) * 2005-09-26 2007-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070090654A (ko) * 2006-03-03 2007-09-06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광 제어 필름을 포함하는 lcd 장치에서의 모아레 현상의감소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3359B1 (en) * 1997-10-23 2005-11-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instant printer and instant film
JPH11301027A (ja) * 1998-04-22 1999-11-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タ
JP2000196980A (ja) * 1998-10-22 2000-07-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携帯型プリンタ及びカメラ
JP2001092016A (ja) * 1999-07-21 2001-04-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リント機能付き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1277591A (ja) * 2000-03-31 2001-10-0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映し込み装置、カメラおよびプリンタ
WO2014141612A1 (ja) * 2013-03-11 2014-09-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WO2017122541A1 (ja) * 2016-01-13 2017-07-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手術システム
CN108234812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54732A1 (ja) 2020-03-19
JPWO2020054732A1 (ja) 2021-09-30
US20210181605A1 (en) 2021-06-17
CN112689795A (zh) 2021-04-20
JP7177165B2 (ja)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2129B2 (en) Digital camera including printer
CN108234803B (zh) 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
JP200718473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12689795B (zh) 带打印机的照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12703450B (zh)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12740103B (zh) 带打印机的照相机
CN108215526B (zh) 打印机、带有打印机的相机以及打印方法
CN108700801B (zh) 即显胶片盒及图像记录装置
JP2002040597A (ja) フイルム押さえ装置
JP2000209469A (ja)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CN104025563A (zh) 取景器器件和包括其的相机
JP2007306419A (ja) ゴミ除去機能付き撮像装置
JP4378116B2 (ja) 電子カメラ
JP2002296659A (ja) カメラ
JP2002225351A (ja) モバイルプリンタ
JPH11316412A (ja) インスタントカメラ及びインスタント写真システム
JP2001027796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フイルム及びプリント装置
JP2002062595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プリンタ
JP2002014416A (ja) プリンタ付き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H09304820A (ja) カメラ
JP2001330898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及び露光装置並びに露光方法
JPH09244130A (ja) 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