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8926A - 糖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糖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8926A
CN112638926A CN201980058307.8A CN201980058307A CN112638926A CN 112638926 A CN112638926 A CN 112638926A CN 201980058307 A CN201980058307 A CN 201980058307A CN 112638926 A CN112638926 A CN 112638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und represented
general formula
acid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83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斋藤龙也
井原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38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8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00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gar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23/00Compounds containing boron, silicon, or a metal, e.g. chelates, vitamin B1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9/00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sharing one ring hetero atom with a saccharide radical; Nucleosides; Mononucleotides; Anhydro-derivatives thereof
    • C07H19/02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sharing one ring hetero atom with a saccharide radical; Nucleosides; Mononucleotides; Anhydro-derivatives thereof sharing nitrogen
    • C07H19/04Heterocyclic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nitrogen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
    • C07H19/06Pyrimidine radic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9/00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sharing one ring hetero atom with a saccharide radical; Nucleosides; Mononucleotides; Anhydro-derivatives thereof
    • C07H19/02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sharing one ring hetero atom with a saccharide radical; Nucleosides; Mononucleotides; Anhydro-derivatives thereof sharing nitrogen
    • C07H19/04Heterocyclic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nitrogen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
    • C07H19/06Pyrimidine radicals
    • C07H19/067Pyrimidine radicals with ribosyl as the saccharide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9/00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sharing one ring hetero atom with a saccharide radical; Nucleosides; Mononucleotides; Anhydro-derivatives thereof
    • C07H19/02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sharing one ring hetero atom with a saccharide radical; Nucleosides; Mononucleotides; Anhydro-derivatives thereof sharing nitrogen
    • C07H19/04Heterocyclic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nitrogen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
    • C07H19/06Pyrimidine radicals
    • C07H19/10Pyrimidine radicals with the saccharide radical esterified by phosphoric or polyphosphoric acid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以高纯度合成目标化合物(亚磷酰胺)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制造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工序A:在氧化剂及酸的存在下,使通式(1)表示的糖苷化合物与式(2)表示的醚化合物反应,从而制造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工序,该工序中,向反应体系内添加氧化剂,然后添加酸(下述式中,式中,Ba表示可以被酰基取代的胞嘧啶基、或尿嘧啶基,R1表示C1~C6烷基、或苯基,而且,n表示0或1。)此处,氧化剂选自由N‑卤代琥珀酰亚胺及N‑卤代乙内酰脲组成的组,而且,酸选自由全氟烷基羧酸及其盐、烷基磺酸及其盐、芳基磺酸及其盐、全氟烷基磺酸及其盐、及它们中2种以上的组合组成的组。

Description

糖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主张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18-168135号(于2018年9月7日提出申请)的巴黎条约上的优先权及利益,通过在此处引用,将上述申请中记载的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糖苷化合物及亚磷酰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RNA可作为RNA探针、反义RNA、核酶、siRNA、适配体等来利用,是有用的原材料。
RNA可利用固相合成法等来合成,固相合成法中,可使用核苷的亚磷酸酰胺(phosphoramidite)(以下,称为“亚磷酰胺(amidite)”)作为原料。作为这样的亚磷酰胺的2’位的羟基的保护基,例如,TBDMS(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TOM(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氧基甲基)、ACE(双(2-乙酰氧基乙氧基)甲基)等是已知的。此外,作为亚磷酰胺的2’位的羟基的保护基,报道了专利文献1、2及3中公开的保护基,但作为具有这些保护基的亚磷酰胺的合成方法,从得到的亚磷酰胺的收率、纯度方面考虑,不一定令人满意。
已知存在亚磷酰胺的位置异构体的情况下,在RNA的合成中,对最终产物的合成造成不良影响(参见He,Kaizhang and Hasan,Ahmad Classific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Impurities in Phosphoramidites Used in Making TherapeuticOligonucleotides:Risk Mitigation Strategies for Entering Clinical Phases,<URL:https://assets.thermofisher.com/TFS-Assets/BID/Technical-Notes/amidit e-impurity-classification-technote.pdf>)。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571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5548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WO2007/097447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以高纯度合成目标化合物(亚磷酰胺化合物)的制造糖苷化合物及亚磷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亚磷酰胺的合成反应中,在前述专利文献1、2及3中,在制造以下的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时,进行下述工序:向反应体系内添加三氟甲磺酸或三氟甲磺酸银等酸,然后添加N-碘琥珀酰亚胺或N-溴琥珀酰亚胺等氧化剂。这样,进行质谱分析(mass analysis)时,确认了生成了与目标物相同分子量的杂质。
本申请的发明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得到了下述这样的认识:在亚磷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中,在制造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时,通过向反应体系内添加氧化剂(N-碘琥珀酰亚胺),然后添加酸(三氟甲磺酸),能抑制与目标物相同分子量的杂质的生成。结果,能以高纯度合成目标化合物(亚磷酰胺化合物)。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认识进一步反复研究而完成的,提供下述的制造糖苷化合物及亚磷酰胺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的项中记载的实施方式,但不受它们的限制。
项1.制造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A:在氧化剂及酸的存在下,使通式(1)表示的糖苷化合物与式(2)表示的醚化合物反应,从而制造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工序,该工序中,向反应体系内添加氧化剂,然后添加酸,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031
(式中,
Ba表示可以被酰基取代的胞嘧啶基、或尿嘧啶基,
R1表示C1~C6烷基、或苯基,而且,
n表示0或1。)
此处,
氧化剂选自由N-卤代琥珀酰亚胺及N-卤代乙内酰脲组成的组,而且,
酸选自由全氟烷基羧酸及其盐、烷基磺酸及其盐、芳基磺酸及其盐、全氟烷基磺酸及其盐、及它们中2种以上的组合组成的组。
项2.如项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n为1。
项3.如项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n为0。
项4.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氧化剂为N-卤代琥珀酰亚胺。
项5.如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氧化剂为N-碘琥珀酰亚胺。
项6.如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酸为选自由三氟甲磺酸、三氟甲磺酸银、及甲磺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项7.如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酸为三氟甲磺酸。
项8.如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四氢呋喃作为溶剂。
项9.如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R1为甲基。
项10.如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Ba为被乙酰基取代的胞嘧啶基、或未取代的尿嘧啶基。
项11.制造通式(I)表示的亚磷酰胺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A:利用项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使通式(1)表示的糖苷化合物与式(2)表示的醚化合物反应,从而制造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工序。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041
(式中,Ba及n与前述相同,
G1及G2相同或不同,表示羟基的保护基,而且,
G3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042
(式中,Ba、R1及n与前述相同。)
项12.如项1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B:将工序A中得到的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3’位和5’位的羟基脱保护,从而制造通式(4)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工序。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043
(式中,Ba及n与前述相同。)
项13.如项12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三乙基胺三氢氟酸盐或吡啶氢氟酸盐作为脱保护剂。
项14.如项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C:向工序B中得到的通式(4)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5’位的羟基导入保护基G1,使3’位的羟基进行亚磷酸酰胺化,从而制造通式(I)表示的亚磷酰胺化合物的工序。
[化学式5]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051
(式中,Ba、n、G1、G2及G3与前述相同。)
项15.如项14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氯作为5’位羟基的保护基导入试剂。
项16.如项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2-氰基乙基-N,N,N’,N’-四异丙基亚磷酸二酰胺(phosphorodiamidite)作为3’位羟基的亚磷酸酰胺化试剂。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亚磷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中,可抑制中间体化合物的杂质的生成,结果,能以高纯度制造目标化合物(亚磷酰胺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谓“包含(comprise)”,包括“实质上由……形成(essentially consist of)”这样的含义、和“仅由……形成(consist of)”这样的含义。
本发明为制造通式(I)表示的亚磷酰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工序A、工序A及B、或工序A~C。
[化学式6]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061
(式中,
Ba表示可以被酰基取代的胞嘧啶基、或尿嘧啶基,
n表示0或1,
G1及G2相同或不同,表示羟基的保护基,而且,
G3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
工序A:在氧化剂及酸的存在下,使通式(1)表示的糖苷化合物与式(2)表示的醚化合物反应,从而制造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工序,该工序中,向反应体系内添加氧化剂,然后添加酸,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062
(式中,Ba、及n与前述相同,而且,R1表示C1~C6烷基、或苯基。)
工序B:将工序A中得到的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3’位和5’位的羟基脱保护,从而制造通式(4)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工序,
[化学式8]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071
(式中,Ba及n与前述相同。)
工序C:向工序B中得到的通式(4)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5’位的羟基导入保护基G1,使3’位的羟基进行亚磷酸酰胺化,从而制造通式(I)表示的亚磷酰胺化合物的工序,
[化学式9]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072
(式中,Ba、n、G1、G2及G3与前述相同。)
作为R1,优选为甲基。
Ba中的核酸碱基为以下所示的胞嘧啶基、或尿嘧啶基。
[化学式10]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073
(式中,R2表示氢原子、乙酰基、异丁酰基或苯甲酰基。)
作为G1,只要是可作为保护基发挥功能的基团,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可以广泛地使用亚磷酰胺化合物中使用的已知的保护基。
作为G1,优选为以下的基团。
[化学式11]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081
(式中,R3、R4及R5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烷氧基。)
对于R3、R4及R5而言,优选1个为氢,剩余的2个为烷氧基,作为烷氧基,特别优选甲氧基。
作为G2,只要是可作为保护基发挥功能的基团,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可以广泛地使用亚磷酰胺化合物中使用的已知的保护基。作为G2,可举出例如氢原子、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前述烷基等以外的烃基、卤代烷基、芳基、杂芳基、芳基烷基、环烯基、环烷基烷基、环烷基、羟基烷基、氨基烷基、烷氧基烷基、杂环基烯基、杂环基烷基、杂芳基烷基、甲硅烷基、甲硅烷基氧基烷基、单、二或三烷基甲硅烷基、单、二或三烷基甲硅烷基氧基烷基等,它们可以被吸电子基取代。
作为G2,优选为被吸电子基取代的烷基。作为该吸电子基,可举出例如氰基、硝基、烷基磺酰基、卤素、芳基磺酰基、三卤甲基、三烷基氨基等,优选为氰基。
作为G2,特别优选为以下的基团。
[化学式12]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082
G3相同或不同,为烷基,2个G3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作为G3,优选两方为异丙基。
烷基可以为直链状或支链状均可,优选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作为烷基,可举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及己基。此处的烷基也包括烷氧基等的烷基部分。
酰基表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脂肪族酰基、或芳香族酰基,包含羰基的碳在内的总碳原子数为2~12,优选碳原子数为2~7,作为酰基的例子,可举出脂肪族酰基(例如,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丁酰基)、戊酰基、己酰基、庚酰基、辛酰基、壬酰基、癸酰基、十一烷酰基等)、及芳香族酰基(例如,苯甲酰基、1-萘甲酰基及2-萘甲酰基),优选可举出乙酰基、异丁酰基或苯甲酰基。
另外,本发明的亚磷酰胺化合物包括游离的状态及盐的状态。作为本发明的亚磷酰胺化合物的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碱加成盐,可举出例如钠盐、镁盐、钾盐、钙盐、铝盐等与无机碱的盐;甲基胺盐、乙基胺盐、乙醇胺盐等与有机碱的盐;赖氨酸盐、鸟氨酸盐、精氨酸盐等与碱性氨基酸的盐、及铵盐等碱加成盐。另外,该盐可以为酸加成盐,作为所述盐,具体而言,可举出与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硝酸、磷酸等无机酸;甲酸、乙酸、丙酸、草酸、丙二酸、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琥珀酸、乳酸、马来酸、柠檬酸、甲磺酸、三氟甲磺酸、乙磺酸等有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酸性氨基酸的酸加成盐。
工序A:
本反应中,通过在氧化剂及酸的存在下,使通式(1)表示的糖苷化合物与式(2)表示的醚化合物反应(偶联反应),从而能得到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尤其是,其特征在于,向反应体系内添加氧化剂,然后添加酸。
作为氧化剂,可举出例如N-氯琥珀酰亚胺、N-溴琥珀酰亚胺、N-碘琥珀酰亚胺等N-卤代琥珀酰亚胺、1,3-二碘-5,5-二甲基乙内酰脲等N-卤代乙内酰脲。本发明中,优选使用N-卤代琥珀酰亚胺,进一步优选使用N-碘琥珀酰亚胺。
作为酸,可举出例如全氟烷基羧酸及其盐、烷基磺酸及其盐、芳基磺酸及其盐、全氟烷基磺酸及其盐、以及它们中2种以上的组合。作为盐,可举出例如金属盐(例如,铜盐及银盐)。作为酸,具体而言,可举出甲磺酸、对甲苯磺酸、樟脑磺酸、三氟甲磺酸、及三氟甲磺酸银等、以及它们中2种以上的组合。本发明中,优选使用三氟甲磺酸。
作为本反应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乙醚、四氢呋喃(THF)、环戊基甲基醚、2-甲基四氢呋喃、二甲氧基乙烷、二氧杂环己烷等醚、甲苯等烃、乙腈等腈、及氯苯、二氯甲烷等卤代烃等。
关于式(2)表示的醚化合物的量,相对于通式(1)表示的糖苷化合物1摩尔而言,通常为1~5摩尔,优选为1~3摩尔,更优选为1~1.5摩尔。关于氧化剂的量,相对于通式(1)表示的糖苷化合物1摩尔而言,通常为1~3摩尔,优选为1~2摩尔,更优选为1~1.5摩尔。关于酸的量,相对于通式(1)表示的醚化合物1摩尔而言,通常为0.1~5摩尔,优选为0.5~3摩尔,更优选为0.5~1.5摩尔。
本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80~0℃,优选为-60~-10℃,更优选为-50~-40℃。本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1~12小时,优选为1~8小时,更优选为1~4小时。
通式(1)表示的糖苷化合物可利用已知的方法来制造,也可入手市售品。式(2)表示的醚化合物可利用已知的方法(参见前述专利文献1、2及3)来制造。
工序A的反应典型地可通过向通式(1)表示的糖苷化合物与式(2)表示的醚化合物的混合物中添加氧化剂、然后向生成的混合物中添加酸来实施。例如,可依次滴加通式(1)表示的糖苷化合物、式(2)的醚化合物、N-碘琥珀酰亚胺、三氟甲磺酸来实施。
工序B:
本反应中,通过将工序A中得到的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3’位和5’位的羟基脱保护,从而能得到通式(4)表示的糖苷化合物。
对于脱保护反应而言,可根据保护基来适当地变更使用的保护剂,例如,可通过使用已知的脱保护剂来进行。作为脱保护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氟化氢吡啶、三乙基胺三氢氟酸盐、吡啶氢氟酸盐、氟化铵、氢氟酸、氟化四丁基铵等。
关于脱保护剂的量,相对于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1摩尔而言,通常为0.1~20摩尔,优选为0.2~10摩尔,更优选为1~5摩尔。
作为本反应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丙酮等酮、乙醚、四氢呋喃(THF)等醚、甲苯等烃、甲醇、乙醇等醇、乙腈等腈等。
本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优选为10~60℃,更优选为10~30℃。本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30分钟~72小时,优选为2~24小时。
工序C:
本反应中,通过向工序B中得到的通式(4)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5’位的羟基导入保护基G1、使3’位的羟基进行亚磷酸酰胺化,从而能得到通式(I)表示的亚磷酰胺化合物。
本反应中,保护基G1的导入与亚磷酸酰胺化可以同时(在一个工序中)进行,也可在导入了保护基G1之后进行亚磷酸酰胺化,或者,也可在进行了亚磷酸酰胺化之后导入保护基G1。其中,优选在导入了保护基G1之后进行亚磷酸酰胺化。
保护基G1的导入反应中,保护基导入剂可根据G1适当选择,可举出例如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氯等。作为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甲苯、吡啶等芳香族溶剂、乙腈等腈、四氢呋喃等醚等。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优选为10~60℃,更优选为20~30℃。反应时间通常为30分钟~24小时,优选为1~8小时。关于保护基导入剂的量,相对于通式(4)表示的糖苷化合物1摩尔而言,通常为1~100摩尔,优选为1~20摩尔,更优选为1~5摩尔。
亚磷酸酰胺化反应中,亚磷酸酰胺化试剂可根据G2及G3适当选择,可举出例如2-氰基乙基-N,N,N’,N’-四异丙基亚磷酸二酰胺等。作为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乙腈等腈、四氢呋喃等醚、二氯甲烷等卤代溶剂等。反应温度通常为0~40℃,优选为20~40℃。反应时间通常为30分钟~24小时,优选为1~6小时。关于亚磷酸酰胺化试剂,相对于通式(4)表示的糖苷化合物1摩尔而言,通常为1~20摩尔,优选为1~5摩尔,更优选为1~1.5摩尔。
通过工序A~C中的任意工序而得到的反应产物可通过已知的方法来进行纯化、洗涤、浓缩等处理。
在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来制造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工序中,可抑制同一分子量的杂质的生成。结果,能以高纯度制造作为目标化合物的通式(I)表示的亚磷酰胺化合物。
实施例
以下,为了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而举出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等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化学式13]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121
将N4-乙酰基-3’,5’-O-(四异丙基二硅氧烷-1,3-二基)胞苷(TIPS-C)(10.0g,19.0mmol)、甲苯(50ml)添加至烧瓶中,将溶液浓缩至30ml。添加四氢呋喃(22ml)后,将反应液冷却至-50℃,向其中依次滴加2-氰基乙氧基甲基甲基硫基甲基醚(以下,也记为EMM化剂。)(4.58g,28.4mmol)、N-碘琥珀酰亚胺(5.76g,25.6mmol)的四氢呋喃(13ml)溶液、三氟甲磺酸(4.27g,28.5mmol)。于-50℃进行2小时搅拌后,将反应液添加至由碳酸氢钠(3.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10.0g)及水(65ml)形成的经冰冷却的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将混合液分液。进一步用由碳酸氢钠(1.7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5.0g)及水(32.5ml)形成的溶液洗涤有机层。将有机层浓缩,得到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
进行LC-MS分析,用负模式(negative mode)下的目标物的m/z即639.3进行扫描测定,结果,目标物峰为99.1%,与此相对,作为主要(critical)杂质的与目标物为相同m/z的物质的峰为0.9%。
实施例2
[化学式14]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131
将3’,5’-O-(四异丙基二硅氧烷-1,3-二基)尿苷(TIPS-U)(5.0g,10.0mmol)、甲苯(25ml)添加至烧瓶中,浓缩至15ml。添加四氢呋喃(3.5ml)后,将溶液冷却至-50℃,向其中依次滴加EMM化剂(2.48g,15.4mmol)、N-碘琥珀酰亚胺(3.18g,14.1mmol)的四氢呋喃(6.5ml)溶液、三氟甲磺酸(2.31g,15.4mmol)。于-50℃进行2小时搅拌后,将反应液添加至由碳酸氢钠(1.7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5.0g)及水(32.5ml)形成的经冰冷却的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将混合液分液。进一步用由碳酸氢钠(0.8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2.5g)及水(16ml)形成的溶液洗涤有机层。将有机层浓缩,得到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
[化学式15]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141
将前述的粗EMM U-1溶解于四氢呋喃(15ml)、丙酮(15ml)中,添加三氟化氢/三乙基胺(1.82g,11.3mmol),于20℃对混合液进行17小时搅拌。将反应液注入至叔丁基甲基醚(50ml)中,对混合液进行1小时搅拌。对反应液进行过滤,用叔丁基甲基醚(10ml)洗涤得到的固体,将该固体减压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3.01g,收率84%)。
进行LC-MS分析,用负模式下的目标物的m/z即392.1(来自装置·玻璃器具等的氯化物离子加成物)进行扫描测定,结果,目标物峰为99.6%,与此相对,作为主要杂质的与目标物为相同m/z的物质的峰为0.4%。
实施例3
[化学式16]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142
将前述的粗EMM C-1溶解于四氢呋喃(40ml)中,添加三氟化氢/三乙基胺(3.36g,20.8mmol),于20℃对混合液进行16小时搅拌。将反应液冷却至0℃,滴加叔丁基甲基醚(60ml)。通过过滤而回收生成的固体,进行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7.95g)。
实施例4
[化学式17]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151
将前述的粗EMM C-2(7.0g,17.6mmol)溶解于吡啶(35ml)、乙腈(14ml)、甲苯(35ml)中,冷却至0℃。向其中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氯(7.14g,21.1mmol),于20℃对混合液进行4小时搅拌。添加甲醇(3.5ml),进行5分钟搅拌,将反应液倒入由碳酸氢钠(1.75g)及水(35ml)形成的溶液中并用甲苯(7ml)洗涤,在室温下将混合液分液。接下来,用由碳酸氢钠(1.75g)及水(35ml)形成的溶液洗涤有机层。进一步用由氯化钠(3.5g)及水(35ml)形成的溶液洗涤有机层,将有机层浓缩至21ml。进行3次添加甲苯(28ml)并浓缩至21ml的操作,得到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进行基于硅胶柱色谱法的纯化(庚烷/乙酸乙酯-丙酮的1:1溶液=40/60~10/90),得到目标化合物(6.42g,基于TIPS-C的收率为61%)。
实施例5
[化学式18]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161
向前述的EMM C-3(6.0g,8.6mmol)中添加乙腈(18ml),于25℃向其中添加二异丙胺四唑(diisopropylamine tetrazolide)(1.68g,9.8mmol)、2-氰基乙基N,N,N’,N’-四异丙基亚磷酸二酰胺(3.09g,10.3mmol),于35℃对混合液进行2小时搅拌。将反应液注入至由甲苯(60ml)、水(30ml)及碳酸氢钠(1.5g)形成的溶液中,在室温下将混合液分液。针对有机层,分别地,用由DMF(30ml)及水(30ml)形成的溶液洗涤4次,用水(30ml)洗涤2次,用由氯化钠(3.0g)及水(30ml)形成的溶液洗涤1次。向有机层中添加硫酸钠(3.0g),进行过滤,浓缩至18ml,得到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进行基于硅胶柱色谱法的纯化(庚烷/丙酮=60/40~30/70),得到目标化合物(6.45g,基于EMM C-3的收率84%)。
实施例6
[化学式19]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162
将N4-乙酰基-3’,5’-O-(四异丙基二硅氧烷-1,3-二基)胞苷(TIPS-C)(1.0g,1.9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10ml)中,向其中添加甲基硫基甲基2-氰基乙基醚(以下,记为CEM化剂。)(0.37g,2.8mmol)、分子筛4A(0.8g),在氮气气氛下,于-45℃对混合液进行30分钟搅拌。向其中添加N-碘琥珀酰亚胺(0.64g,2.8mmol)后,滴加三氟甲磺酸(0.42g,2.8mmol),于-45℃对混合液进行30分钟搅拌。向反应液中添加三乙基胺(1.6ml),进行过滤后,添加乙酸乙酯,用水(10ml)、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1.0g)、碳酸氢钠(0.35g)的混合溶液洗涤有机层2次。将溶剂蒸馏去除,得到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
进行LC-MS分析,用负模式下的目标物的m/z即609.3进行扫描测定,结果,目标物峰为99.93%,与此相对,作为主要杂质的与目标物为相同m/z的物质的峰为0.07%。
[化学式20]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171
将前述的粗CMM C-1溶解于四氢呋喃(6ml)中,于25℃向其中添加三氟化氢/三乙基胺(0.37g,2.2mmol),于45℃对混合液进行2小时搅拌。通过抽滤,回收生成的析出物,用四氢呋喃洗涤、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0.68g,收率97%)。
实施例7
[化学式21]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181
将N4-乙酰基-3’,5’-O-(四异丙基二硅氧烷-1,3-二基)胞苷(TIPS-C)(3.0g,5.7mmol)在甲苯(15ml)中共沸3次,用真空泵蒸馏去除溶剂。在氮气气氛下,将残渣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将溶液冷却至-45℃。向该溶液中依次滴加EMM化剂(2.8g,18mmol)、N-碘琥珀酰亚胺(2.0g,9.0mmol)、三氟甲磺酸(1.3g,8.8mmol)。于-45℃进行5小时搅拌后,向反应液中添加三乙基胺,进行猝灭。将反应液添加至由乙酸乙酯(30ml)、碳酸氢钠(1.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3.0g)及水(30ml)形成的经冰冷却的溶液中,在室温下将混合液分液。将有机层浓缩,得到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
进行LC-MS分析,用负模式下的目标物的m/z即639.3进行扫描测定,结果,目标物峰为99.87%,与此相对,作为主要杂质的与目标物为相同m/z的物质的峰为0.13%。
实施例8
[化学式22]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191
在氮气气氛下,将3’,5’-O-(四异丙基二硅氧烷-1,3-二基)尿苷(TIPS-U)(3.0g,6.0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中,将溶液冷却至-45℃。向该溶液中依次滴加EMM化剂(1.56g,9.7mmol)、N-碘琥珀酰亚胺(2.16g,9.7mmol)及三氟甲磺酸(1.44g,9.7mmol)。于-45℃进行5小时搅拌后,向反应液中添加三乙基胺,进行猝灭。将反应液添加至由碳酸氢钠(1.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3.0g)、水(30ml)及乙酸乙酯(15ml)形成的经冰冷却的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将混合液分液。进一步用由碳酸氢钠(1.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3.0g)及水(30ml)形成的溶液洗涤有机层。将有机层浓缩,得到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法(乙酸乙酯:庚烷=1:1)纯化得到的粗产物,得到目标化合物(3.0g,收率83%)。
[化学式23]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192
将前述的EMM U-1(2.0g,3.3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8ml)中,向其中添加氟化氢吡啶(65.5%,0.81g),于25℃对混合物进行17小时搅拌。滤取得到的沉淀物,得到目标化合物(1.10g,收率92%)。
进行LC-MS分析,用负模式下的目标物的m/z即356.1进行扫描测定,结果,未检测到作为主要杂质的与目标物为相同m/z的物质的峰。
比较例1
[化学式24]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201
将N4-乙酰基-3’,5’-O-(四异丙基二硅氧烷-1,3-二基)胞苷(TIPS-C)(10.0g,19.0mmol)、甲苯(50ml)添加至烧瓶中,将溶液浓缩至30ml。添加四氢呋喃(22ml),将反应液冷却至-50℃后,向其中依次滴加EMM化剂(4.58g,28.4mmol)、三氟甲磺酸(4.27g,28.5mmol)、N-碘琥珀酰亚胺(5.76g,25.6mmol)的四氢呋喃(13ml)溶液。于-50℃进行1小时搅拌后,将反应液添加至由碳酸氢钠(3.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10.0g)及水(65ml)形成的经冰冷却的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将混合液分液。进一步用由碳酸氢钠(1.7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5.0g)及水(32.5ml)形成的溶液洗涤有机层。将有机层浓缩,得到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
进行LC-MS分析,用负模式下的目标物的m/z即639.3进行扫描测定,结果,目标物峰为96.4%,与此相对,作为主要杂质的与目标物为相同m/z的物质的峰为3.6%。
比较例2
[化学式25]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211
将3’,5’-O-(四异丙基二硅氧烷-1,3-二基)尿苷(TIPS-U)(5.0g,10.0mmol)、甲苯(25ml)添加至烧瓶中,将溶液浓缩至15ml。向其中添加四氢呋喃(3.5ml)后,将溶液冷却至-50℃,向其中依次滴加EMM化剂(2.48g,15.4mmol)、三氟甲磺酸(2.31g,15.4mmol)、及N-碘琥珀酰亚胺(3.18g,14.1mmol)的四氢呋喃(6.5ml)溶液。于-50℃进行2小时搅拌后,将反应液添加至由碳酸氢钠(1.7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5.0g)及水(32.5ml)形成的经冰冷却的水溶液,在室温下将混合液分液。进一步用由碳酸氢钠(0.8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2.5g)及水(16ml)形成的溶液洗涤有机层。将有机层浓缩,得到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
[化学式26]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212
将前述的粗EMM U-1溶解于四氢呋喃(15ml)、丙酮(15ml)中,向其中添加三氟化氢/三乙基胺(1.82g,11.3mmol),于20℃对反应液进行17小时搅拌。将反应液注入至叔丁基甲基醚(50ml)中,对混合液进行1小时搅拌。对反应液进行过滤,用叔丁基甲基醚(10ml)洗涤得到的固体,将该固体减压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3.05g,收率85%)。
进行LC-MS分析,用负模式下的目标物的m/z即392.1(来自装置·玻璃器具等的氯化物离子加成物)进行扫描测定,结果,目标物峰为92.6%,与此相对,作为主要杂质的与目标物为相同m/z的物质的峰为7.4%。
比较例3
[化学式27]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221
将N4-乙酰基-3’,5’-O-(四异丙基二硅氧烷-1,3-二基)胞苷(TIPS-C)(1.0g,1.9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10ml)中,向其中添加CEM化剂(0.37g,2.8mmol)、分子筛4A(0.8g),在氮气气氛下,于-45℃,对混合液进行30分钟搅拌。向其中滴加三氟甲磺酸(0.42g,2.8mmol)后,添加N-碘琥珀酰亚胺(0.64g,2.8mmol),于-45℃对混合液进行30分钟搅拌。向反应液中添加三乙基胺(1.6ml),进行过滤后,向滤液中添加乙酸乙酯,用水(10ml)、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1.0g)、碳酸氢钠(0.35g)的混合溶液洗涤有机层2次。将溶剂蒸馏去除,得到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
进行LC-MS分析,用负模式下的目标物的m/z即609.3进行扫描测定,结果,目标物峰为97.3%,与此相对,作为主要杂质的与目标物为相同m/z的物质的峰为2.7%。
[化学式28]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231
将前述的粗CMM C-1溶解于四氢呋喃(6ml)中,于25℃向其中添加三氟化氢/三乙基胺(0.37g,2.2mmol),于45℃对混合液进行2小时搅拌。通过抽滤,回收生成的析出物,用四氢呋喃洗涤、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0.63g,收率90%)。
比较例4
[化学式29]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232
将N4-乙酰基-3’,5’-O-(四异丙基二硅氧烷-1,3-二基)胞苷(TIPS-C)(3.0g,5.7mmol)在甲苯(15ml)中共沸3次,用真空泵将溶剂蒸馏去除。在氮气气氛下,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中,将溶液冷却至-45℃。向该溶液中依次滴加EMM化剂(2.8g,18mmol)、三氟甲磺酸(1.3g,8.8mmol)、N-碘琥珀酰亚胺(2.0g,9.0mmol)。于-45℃进行5小时搅拌后,向其中添加三乙基胺,进行猝灭。将反应液添加至由乙酸乙酯(30ml)、碳酸氢钠(1.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3.0g)及水(30ml)形成的经冰冷却的溶液中,在室温下将混合液分液。将有机层浓缩,得到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
进行LC-MS分析,用负模式下的目标物的m/z即639.3进行扫描测定,结果,目标物峰为97.7%,与此相对,作为主要杂质的与目标物为相同m/z的物质的峰为2.3%。
比较例5
[化学式30]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241
在氮气气氛下,将3’,5’-O-(四异丙基二硅氧烷-1,3-二基)尿苷(TIPS-U)(3.0g,6.0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中,将溶液冷却至-45℃。向该溶液中依次滴加EMM化剂(1.56g,9.7mmol)、三氟甲磺酸(1.44g,9.7mmol)及N-碘琥珀酰亚胺(2.16g,9.7mmol)。于-45℃进行5小时搅拌后,向其中添加三乙基胺,进行猝灭。将反应液添加至由碳酸氢钠(1.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3.0g)、水(30ml)及乙酸乙酯(15ml)形成的经冰冷却的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将混合液分液。进一步用由碳酸氢钠(1.5g)、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3.0g)及水(30ml)形成的溶液对有机层进行洗涤。将有机层浓缩,得到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法(乙酸乙酯:庚烷=1:1)纯化得到的粗产物,得到目标化合物(2.82g,收率78%)。
[化学式31]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242
将前述的EMM U-1(2.0g,3.3mmol)溶解于THF(8ml)中,向其中添加氟化氢吡啶(65.5%,0.81g),于25℃对混合液进行17小时搅拌。滤取得到的沉淀物,得到目标化合物(1.08g,收率90%)。
进行LC-MS分析,用负模式下的目标物的m/z即356.1进行扫描测定,结果,目标物峰为98.9%,与此相对,作为主要杂质的与目标物为相同m/z的物质的峰为1.1%。
[表1]
Figure BDA0002963900170000251
试剂添加顺序1:
EMM化剂或CEM化剂、N-碘琥珀酰亚胺、三氟甲磺酸的顺序
试剂添加顺序2:
EMM化剂或CEM化剂、三氟甲磺酸、N-碘琥珀酰亚胺的顺序如以上的表1所示,在N-碘琥珀酰亚胺之后,添加三氟甲磺酸,由此,能够抑制杂质的生成,能以更高纯度得到目标物。

Claims (16)

1.制造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A:在氧化剂及酸的存在下,使通式(1)表示的糖苷化合物与式(2)表示的醚化合物反应,从而制造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工序,该工序中,向反应体系内添加氧化剂,然后添加酸,
[化学式1]
Figure FDA0002963900160000011
式中,
Ba表示可以被酰基取代的胞嘧啶基、或尿嘧啶基,
R1表示C1~C6烷基、或苯基,而且,
n表示0或1,
此处,
氧化剂选自由N-卤代琥珀酰亚胺及N-卤代乙内酰脲组成的组,而且,
酸选自由全氟烷基羧酸及其盐、烷基磺酸及其盐、芳基磺酸及其盐、全氟烷基磺酸及其盐、及它们中2种以上的组合组成的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n为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n为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氧化剂为N-卤代琥珀酰亚胺。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氧化剂为N-碘琥珀酰亚胺。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酸为选自由三氟甲磺酸、三氟甲磺酸银、及甲磺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酸为三氟甲磺酸。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四氢呋喃作为溶剂。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R1为甲基。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Ba为被乙酰基取代的胞嘧啶基、或未取代的尿嘧啶基。
11.制造通式(I)表示的亚磷酰胺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A:利用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使通式(1)表示的糖苷化合物与式(2)表示的醚化合物反应,从而制造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工序,
[化学式2]
Figure FDA0002963900160000021
式中,Ba及n与前述相同,
G1及G2相同或不同,表示羟基的保护基,而且,
G3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
[化学式3]
Figure FDA0002963900160000022
式中,Ba、R1及n与前述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B:将工序A中得到的通式(3)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3’位和5’位的羟基脱保护,从而制造通式(4)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工序,
[化学式4]
Figure FDA0002963900160000031
式中,Ba及n与前述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三乙基胺三氢氟酸盐或吡啶氢氟酸盐作为脱保护剂。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C:向工序B中得到的通式(4)表示的糖苷化合物的5’位的羟基导入保护基G1,使3’位的羟基进行亚磷酸酰胺化,从而制造通式(I)表示的亚磷酰胺化合物的工序,
[化学式5]
Figure FDA0002963900160000032
式中,Ba、n、G1、G2及G3与前述相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氯作为5’位羟基的保护基导入试剂。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2-氰基乙基-N,N,N’,N’-四异丙基亚磷酸二酰胺作为3’位羟基的亚磷酸酰胺化试剂。
CN201980058307.8A 2018-09-07 2019-09-06 糖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26389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8135 2018-09-07
JP2018168135 2018-09-07
PCT/JP2019/035241 WO2020050411A1 (ja) 2018-09-07 2019-09-06 配糖体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8926A true CN112638926A (zh) 2021-04-09

Family

ID=69723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8307.8A Pending CN112638926A (zh) 2018-09-07 2019-09-06 糖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55153A1 (zh)
EP (1) EP3848381A4 (zh)
JP (1) JP7423533B2 (zh)
KR (1) KR20210058865A (zh)
CN (1) CN112638926A (zh)
WO (1) WO2020050411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1202A (en) * 1991-02-28 1994-12-06 The Nisshin Oil Mills, Ltd.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ialoglycosyl compounds
CN101048423A (zh) * 2004-08-26 2007-10-03 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亚磷酰胺化合物及低聚核糖核酸的制备方法
CN101421289A (zh) * 2006-02-27 2009-04-29 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核酸保护基的脱离方法
CN101426804A (zh) * 2006-02-27 2009-05-06 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低聚核酸的加帽法
CN101426805A (zh) * 2006-02-27 2009-05-06 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核酸保护基的脱去方法
CN101522701A (zh) * 2006-08-02 2009-09-02 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核酸保护基的导入方法
JP2010079813A (ja) * 2008-09-29 2010-04-08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ポリシーベースのファイルサーバアクセス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11125943A1 (ja) * 2010-04-01 2011-10-13 日本新薬株式会社 修飾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
CN103906758A (zh) * 2011-08-25 2014-07-02 株式会社博纳克 配糖体化合物、硫醚的制造方法、醚、醚的制造方法、配糖体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及核酸的制造方法
CN107428793A (zh) * 2015-04-02 2017-12-01 株式会社博纳克 配糖体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10198948A (zh) * 2016-10-14 2019-09-03 株式会社博纳克 新颖的糖苷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20507A (zh) * 2018-04-24 2020-12-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酰胺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多核苷酸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54881Y2 (zh) 1977-02-03 1980-12-19
JP6842065B2 (ja) 2017-03-30 2021-03-1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置換テトラヒドロフラン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1202A (en) * 1991-02-28 1994-12-06 The Nisshin Oil Mills, Ltd.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ialoglycosyl compounds
CN101048423A (zh) * 2004-08-26 2007-10-03 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亚磷酰胺化合物及低聚核糖核酸的制备方法
CN101421289A (zh) * 2006-02-27 2009-04-29 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核酸保护基的脱离方法
CN101426804A (zh) * 2006-02-27 2009-05-06 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低聚核酸的加帽法
CN101426805A (zh) * 2006-02-27 2009-05-06 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核酸保护基的脱去方法
CN101522701A (zh) * 2006-08-02 2009-09-02 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核酸保护基的导入方法
JP2010079813A (ja) * 2008-09-29 2010-04-08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ポリシーベースのファイルサーバアクセス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11125943A1 (ja) * 2010-04-01 2011-10-13 日本新薬株式会社 修飾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
CN103906758A (zh) * 2011-08-25 2014-07-02 株式会社博纳克 配糖体化合物、硫醚的制造方法、醚、醚的制造方法、配糖体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及核酸的制造方法
CN107428793A (zh) * 2015-04-02 2017-12-01 株式会社博纳克 配糖体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10198948A (zh) * 2016-10-14 2019-09-03 株式会社博纳克 新颖的糖苷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20507A (zh) * 2018-04-24 2020-12-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酰胺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多核苷酸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M. VERDEGAAL,等: "ACID-CATALYSED ISOMERIZATION OF THE TETRAISOPROPYLDISILOXNE-I, 3-DIYL GROUP. SIMULTANEOUS PROTECTION OF TWO SECONDARY ALCOHOLIC FUNCTIONS", TETRAHEDRON LETTERS, vol. 21, no. 16, 31 December 1980 (1980-12-31), pages 1571 - 1574, XP055692553 *
J. KREMSER,等: "Chemical synthesis and NMR spectroscopy of long stable isotope labelled RNA",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vol. 53, no. 96, 14 December 2017 (2017-12-14), pages 12938 - 12941, XP055914513, DOI: 10.1039/C7CC06747J *
SCOTT G. PETERSEN,等: "o-Nitrobenzenesulfonamides in Nucleoside Synthesis: Efficient 5‘-Aziridination of Adenosine",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vol. 70, no. 15, 22 July 2005 (2005-07-22), pages 5833, XP055297467, DOI: 10.1021/jo050205w *
TADAAKI OHGI,等: "A New RNA Synthetic Method with a 2‘-O-(2-Cyanoethoxymethyl) Protecting Group", ORGANIC LETTERS, vol. 07, no. 16, 4 August 2005 (2005-08-04), pages 3477 *
YOSHINOBU SHIBA,等: "Chemical synthesis of a very long oligoribonucleotide with 2-cyanoethoxymethyl (CEM) as the 2\'-O-protecting group: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 synthetic 110mer precursor-microRNA candidate", NUCLEIC ACIDS RESEARCH, vol. 35, no. 10, 25 April 2007 (2007-04-25), pages 3287 - 3296, XP055127336, DOI: 10.1093/nar/gkm2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23533B2 (ja) 2024-01-29
US20210355153A1 (en) 2021-11-18
JPWO2020050411A1 (ja) 2021-08-30
WO2020050411A1 (ja) 2020-03-12
KR20210058865A (ko) 2021-05-24
EP3848381A4 (en) 2022-05-11
EP3848381A1 (en) 2021-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0507B (zh) 酰胺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多核苷酸的制造方法
JP6477464B2 (ja) モルフォリノ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の製造方法
JP4402454B2 (ja) Lnaホスホラミダイトの製造法
CN108473526B (zh) 寡核苷酸的制备方法以及核苷、核苷酸或寡核苷酸
CN112533892B (zh) 烷氧基苯基衍生物、核苷保护体和核苷酸保护体、寡核苷酸制造方法以及取代基除去方法
JP6673211B2 (ja) モルフォリノ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の製造方法
JPWO2017111137A1 (ja) 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の製造方法
JPWO2013122236A1 (ja) 塩基部保護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
JP5322940B2 (ja) (Rp)−8−置換cAMPS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12424213A (zh) 寡核苷酸合成用片段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寡核苷酸的合成方法
US20230212178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photoreactive nucleotide analog
WO2019053476A1 (en) SYNTHESIS OF FLOXURIDINE
EP3473637A1 (en)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ribonucleic acid h-phosphonate monomer, and oligonucleotide synthesis in which said monomer is used
CN112638926A (zh) 糖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US8158774B2 (en) Method for introducing a nucleic-acid protecting group
CN111836822A (zh) Lna-二元羧酸衍生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JP7484951B2 (ja) 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の製造方法
JP2009256335A (ja) 2’位にアルキル型保護基を有するリボ核酸の製造法
WO2020246443A1 (ja) 二分岐脂質結合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の製造方法及び中間体
JPH06135988A (ja) ヌクレオシド誘導体
JP2023179354A (ja) H-ホスホネート法を用いたモルフォリノ核酸の製造方法
CN114502567A (zh) 糖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WO2005085271A1 (ja) 2 ‘水酸基を修飾された新規人工rna
WO2014022839A1 (en) Exocylic nitrogen atom protected nuclosid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d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