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2068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2068A
CN112572068A CN202010755957.2A CN202010755957A CN112572068A CN 112572068 A CN112572068 A CN 112572068A CN 202010755957 A CN202010755957 A CN 202010755957A CN 112572068 A CN112572068 A CN 112572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ib
bent
ribs
pneumatic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59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72068B (zh
Inventor
佐野伸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72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2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72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2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供外观良好的充气轮胎,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构成为: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胎侧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梳齿部(14),在梳齿部(14),以沿着轮胎周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作为凸条的凸棱(20),其特征在于,各个凸棱(20)具有折曲部,并且沿着轮胎径向延伸,形成多个将相邻的凸棱(20)的最接近的折曲部彼此连结起来的假想线(30),相邻的假想线(30)的形状不相同。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本申请是以日本专利申请2019-177796(申请日:2019年9月27日)为基础,享受日本专利申请2019-177796的优先权。本申请参照了日本专利申请2019-177796,并包含了日本专利申请2019-177796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有时在充气轮胎的胎侧部的表面产生不必要的凹凸。例如,有时充气轮胎内部的胎体帘布的端部形状在胎侧部的表面会出现凹凸。这样的凹凸会降低充气轮胎的外观品质。
对此,已知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在充气轮胎的胎侧部设置有多个作为凸条的凸棱(ridge)。如果有多个这样的凸棱,胎侧部的表面上的不必要的凹凸就会变得不够显眼,充气轮胎的外观品质也就得以提高。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947225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310805号
发明内容
不过,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的充气轮胎中,1条1条的凸棱是直线状的,凸棱的延长方向是按照部位不同而不同的。而且,直线状的凸棱的端部彼此之间也没有被连结起来。
在这样的充气轮胎中,当充气轮胎进行转动而胎侧部反复弯曲之时,有可能从凸棱的端部等处产生出开裂。像这样产生开裂的情况下的问题点之一就是充气轮胎的外观变差。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品质更加优良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构成为: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胎侧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梳齿部(serration),在所述梳齿部以沿着轮胎周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作为凸条的多个凸棱,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凸棱具有折曲部,并且沿着轮胎径向延伸,形成多个将相邻的所述凸棱的最接近的所述折曲部彼此连结起来的假想线,相邻的所述假想线的形状不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由于凸棱具有折曲部,并且沿着轮胎径向延伸,因此,能够抑制胎侧部的弯曲,从而能够抑制开裂的产生。另外,由于相邻的假想线的形状不相同,因此胎侧部的表面上的不必要的凹凸会变得不够显眼。由此,充气轮胎的外观品质就会更加优良。
附图说明
图1是充气轮胎的宽度方向的半截面图。
图2是从轴向观察到的充气轮胎的图。
图3是图2的梳齿部的放大图。
图4是对图3的梳齿部增加了假想线的图。
图5是图3的梳齿部的范围C与范围D的分界附近的部分放大图。
图6是凸棱的截面图(图5的X-X截面图)。
图7是凸棱的截面图(图5的X-X截面图)。
图8是凸棱的截面图(图5的X-X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充气轮胎,2…胎体帘布,2a…折返部,2b…翻卷端,3…橡胶胎圈包布,4…带束层,5…带束加强层,6…胎面胶,7…胎侧胶,8…内衬,9…胎圈部,10…胎侧部,11…装饰区域,12…内径侧缘部,13…外径侧缘部,14…梳齿部,20、20a、20b、20c、20d、20e…凸棱,21a、21b、21c、21d、21e…第1折曲部,22a、22b、22c、22d、22e…第2折曲部,23a、23b、23c、23d、23e…第1线部,24a、24b、24c、24d、24e…第2线部,25a、25b、25c、25d、25e…第3线部,26b、26d…第3折曲部,27b、27d…第4线部,30…假想线,30a…假想线,30b…假想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具有:除了胎侧部的结构之外,其它与一般的子午线轮胎同样的结构。图1所例示的是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大致截面结构。另外,图1所示的是只有轮胎宽度方向的一半,实际的充气轮胎1相对于中心线C而大致呈左右对称。
在充气轮胎1中,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胎圈部9。胎圈部9包括:由卷绕成圆形的钢丝构成的胎圈芯、以及设置在胎圈芯径向外侧的橡胶制的胎圈三角胶。
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胎圈部9,架设有1个或2个胎体帘布2。胎体帘布2是:在与轮胎周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帘布帘线利用橡胶进行了被覆而得到的片状部件。胎体帘布2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胎圈部9之间形成充气轮胎1的骨架形状,并通过绕着胎圈部9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外侧进行折返而翻卷上去来将胎圈部9包裹起来。另外,在胎体帘布2的折返部2a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位置,设置有橡胶胎圈包布3。
另外,在胎体帘布2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1个或多个带束层4,在带束层4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带束加强层5。带束层4是将钢制的多个帘线利用橡胶进行了被覆而得到的部件。带束加强层5是将有机纤维制的多个帘线利用橡胶进行了被覆而得到的部件。在带束加强层5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胎面胶6。在胎面胶6上设置有多个槽沟,从而形成出胎面图案。
另外,在胎体帘布2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胎侧胶7。虽然胎面胶6与胎侧胶7是在扶壁部(buttress)而重叠,但是,胎面胶6与胎侧胶7的任意一者也可以与轮胎表面侧重叠。胎侧胶7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延伸到接近于胎圈部9的位置,且被橡胶胎圈包布3的一部分所遮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是胎侧胶7出现在轮胎表面的部分,而是将从轮胎轴向观察充气轮胎1时能够目视到的整个范围作为胎侧部10。
另外,在胎体帘布2的内侧粘贴有:由空气透过性较低的橡胶构成的片状的内衬8。除了这些部件以外,也可以根据轮胎功能上的需要,设置有带束层下衬垫或包布等部件。
接着,说明胎侧部10。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胎侧部10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的圆环状的装饰区域11。装饰区域11是被小径圆形的内径侧缘部12和大径圆形的外径侧缘部13夹着的一定宽度的区域。
虽然没有对装饰区域11的轮胎径向的位置进行限定,但是,在图1中,装饰区域11是以包含胎面胶6与胎侧胶7之间的分界面出现在轮胎表面的部位在内的形态来设置的。这样,装饰区域11优选设置为:包含有在胎侧部10的表面容易出现台阶的部位的形态。所谓在胎侧部10的表面容易出现台阶的部位,有代表性的是轮胎构成部件的端部部位。作为这种有代表性的部位,除了如上所述的、胎面胶6与胎侧胶7之间的分界面出现在轮胎表面的部位以外,例如,还有胎体帘布2的翻卷端2b(胎体帘布2的折返部2a的端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部位等。
如图2所示那样,在圆环状的装饰区域11的相对置的2处,设置有具有一定宽度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梳齿部14(serration)。通过朝向轮胎径向延伸的多个凸棱20以一定间隔沿着轮胎周向排列而形成梳齿部14。在此,所谓的凸棱20是指:在轮胎表面突出出来,且沿着轮胎表面而长长地延伸的凸条。作为凸棱20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具有:图6所示的半圆、图7所示的三角形、图8所示的梯形等。另外,图2~图5中描画成凸棱20的线是凸棱20的中心线(图6~图8中由P所示的位置的线)。
各个凸棱20一边折曲一边朝向轮胎径向延伸。各个凸棱20作为1个凸条而从内径侧缘部12连续到外径侧缘部13为止,在折曲部等处没有断开。为了说明详细的折曲的形态,如图3所示那样,在内径侧缘部12,沿着轮胎周向依次地至少设定了A、B、C、D、E的范围。
以内径侧缘部12的范围A为起点的各个凸棱20a具有:接近于内径侧缘部12的第1折曲部21a和接近于外径侧缘部13的第2折曲部22a这2个折曲部。而且,各个凸棱20a具有:从内径侧缘部12延伸到第1折曲部21a的第1线部23a、从第1折曲部21a延伸到第2折曲部22a的第2线部24a、以及从第2折曲部22a延伸到外径侧缘部13的第3线部25a。
另外,以内径侧缘部12的范围B为起点的各个凸棱20b具有:最接近于内径侧缘部12的第1折曲部21b、第二接近于内径侧缘部12的第2折曲部22b、以及最接近于外径侧缘部13的第3折曲部26b这3个折曲部。而且,各个凸棱20b具有:从内径侧缘部12延伸到第1折曲部21b的第1线部23b、从第1折曲部21b延伸到第2折曲部22b的第2线部24b、从第2折曲部22b延伸到第3折曲部26b的第3线部25b、以及从第3折曲部26b延伸到外径侧缘部13的第4线部27b。
另外,以内径侧缘部12的范围C为起点的各个凸棱20c具有:接近于内径侧缘部12的第1折曲部21c和接近于外径侧缘部13的第2折曲部22c这2个折曲部。而且,各个凸棱20c具有:从内径侧缘部12延伸到第1折曲部21c的第1线部23c、从第1折曲部21c延伸到第2折曲部22c的第2线部24c、以及从第2折曲部22c延伸到外径侧缘部13的第3线部25c。
另外,以内径侧缘部12的范围D为起点的各个凸棱20d具有:最接近于内径侧缘部12的第1折曲部21d、第二接近于内径侧缘部12的第2折曲部22d、以及最接近于外径侧缘部13的第3折曲部26d这3个折曲部。而且,各个凸棱20d具有:从内径侧缘部12延伸到第1折曲部21d的第1线部23d、从第1折曲部21d延伸到第2折曲部22d的第2线部24d、从第2折曲部22d延伸到第3折曲部26d的第3线部25d、以及从第3折曲部26d延伸到外径侧缘部13的第4线部27d。
以内径侧缘部12的范围E为起点的各个凸棱20e具有:接近于内径侧缘部12的第1折曲部21e和接近于外径侧缘部13的第2折曲部22e这2个折曲部。而且,各个凸棱20e具有:从内径侧缘部12延伸到第1折曲部21e的第1线部23e、从第1折曲部21e延伸到第2折曲部22e的第2线部24e、以及从第2折曲部22e延伸到外径侧缘部13的第3线部25e。
在此,以范围A、D及E为起点的第1线部23a、23d以及23e相对于内径侧缘部12的切线方向所成的倾斜角θ1(参照图5)是相同的。另外,以范围B以及C为起点的第1线部23b以及23c相对于内径侧缘部12的切线方向所成的倾斜角θ2(参照图5)是相同的。
这样,一边折曲一边沿着轮胎径向延伸的凸棱20虽然是并排着的,但折曲部的轮胎径向上的位置是:随着相邻的凸棱20排列下去而朝向轮胎径向渐渐移动的。而且,通过将相邻的凸棱20的最接近的折曲部彼此一个一个连结起来,从轮胎轴向观察时就会形成出曲线状的假想线30(参照图4)。
例如,如图4所示那样,通过将凸棱20a的第1折曲部21a、凸棱20b的第2折曲部22b、凸棱20c的第2折曲部22c以及凸棱20d的第3折曲部26d一个一个连结起来,就会形成出1条假想线30a。另外,通过将凸棱20b的第1折曲部21b、凸棱20c的第1折曲部21c、凸棱20d的第2折曲部22d以及凸棱20e的第2折曲部22e一个一个连结起来,就会形成出1条假想线30b。其他的折曲部也一个一个连结起来,就会分别形成出1条假想线30。另外,假想线30说到底只是假想的线而已,实际上不是在轮胎表面上利用凹或者凸来描画出的1条线。
各个假想线30是:从装饰区域11的内径侧缘部12侧朝向外径侧缘部13侧进行延伸的。这样的假想线30是在1个梳齿部14中形成出多条,从而成为图案。在此,例如,将上述的假想线30a与其相邻的假想线30b进行比较,可知:相邻的2条假想线30的形状不相同,也不平行。所以,即便使1条假想线30移动到其相邻的假想线30的位置,这些假想线30也不会相重叠。
当限定在第1线部相对于内径侧缘部12的切线方向所成的倾斜角相同的凸棱20的范围来观察时,例如,限定在凸棱20b以及凸棱20c的范围(即,以范围B及范围C为起点而延伸的凸棱20的范围)来观察时,将第1折曲部21b、21c连结起来的假想线30(上述的假想线30b的一部分)、与将第2折曲部22b、22c连结起来的假想线30(上述的假想线30a的一部分)的形状不相同,也不平行。
各个折曲部的折曲角的大小虽未限定,但优选为90°以上。另外,这里所说的“折曲角的大小”是指:劣角(共有顶点和2边的角之中较小那一方的角)侧的角度。另外,处于所共通的1条假想线30上的所有折曲部的折曲角优选为相同。例如,处于上述假想线30a上的凸棱20a的第1折曲部21a、凸棱20b的第2折曲部22b、凸棱20c的第2折曲部22c以及凸棱20d的第3折曲部26d的折曲角优选为相同。顺便说明的是,在图2~图4的的情况下,所有折曲部的折曲角都为90°。
凸棱20的间距L(相邻的2条凸棱20的顶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参照图6)例如为0.4mm以上且5.0mm以下。另外,凸棱20的高度H(参照图6)例如为0.2mm以上且2.0mm以下。
对于圆环状的装饰区域11的2个梳齿部14,这样的凸棱20、以及假想线30的特征是共通的。而且,凸棱20以及假想线30的形状具有2次(180°)的旋转对称性。另外,在充气轮胎1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装饰区域11的情况下,对于两侧的装饰区域11,上述的凸棱20、以及假想线30的特征也可以是共通的。
另外,在图2中,装饰区域11之中的梳齿部14以外的部分虽然为平滑面,但是,也可以在该部分形成有文字或图案。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凸棱20在折曲部而折曲,同时在中途没有断开而朝向轮胎径向延伸。由此,各个凸棱20作为1条较长的加强筋而发挥作用,能够抑制充气轮胎1转动时的胎侧部10的弯曲,从而能够抑制在胎侧部10处产生开裂。这样,使用中的充气轮胎1的外观就会难以变差。
另外,虽然在1个梳齿部14之中形成有多个将最接近的折曲部彼此连结起来的假想线30,但是,由于相邻的假想线30的形状不相同,因此,梳齿部14的图案会产生不均匀性。梳齿部14的图案一旦产生不均匀性,胎侧部10的表面上的不必要的凹凸或开裂就会变得不够显眼。另外,只要在不均匀的图案处存在有特征的部分(例如,假想线30的彼此间隔变窄的部分),该部分就会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力,因此,胎侧部10的表面上的不必要的凹凸或开裂就会变得更加不够显眼。这样,未使用状态下的充气轮胎1的外观呈良好,另外,使用中的充气轮胎1的外观也会难以变差。
另外,由于折曲部的折曲角为90°以上,因此,应变难以集中于折曲部,从而难以产生以折曲部为起点的开裂。
另外,凸棱20的间距L为0.4mm以上且5.0mm以下的情况下、或者凸棱20的高度H为0.2mm以上且2.0mm以下的情况下,胎侧部10的表面上的不必要的凹凸或开裂会变得不够显眼的效果就会特别高。
以上的实施方式只是例示而已,本发明的范围并非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以针对以上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圆环状的装饰区域11的相对置的2处设置有梳齿部14,但是,也可以在圆环状的装饰区域11的周向上的3处以上设置梳齿部14。不管哪种情况,优选为在圆环状的装饰区域11的周向上的一半以上设置梳齿部14。另外,也可以是整个装饰区域11为梳齿部14部分。
另外,凸棱20或假想线30的形态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凸棱20的折曲角的数量或位置、凸棱20的各线部的延长方向(倾斜方向)等可以变更成各种形态。另外,连结凸棱20的折曲部而成的假想线30的形状也可以变更成各种形状。
另外,假想线并非限定于曲线状的,例如,也可以是从轮胎轴向观察时为直线状。在假想线为直线状的情况下,所谓“相邻的假想线的形状不相同”是指:内径侧缘部12相对于切线方向所成的倾斜角在相邻的假想线间是不同的。

Claims (3)

1.一种充气轮胎,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胎侧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梳齿部,在所述梳齿部,以沿着轮胎周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作为凸条的凸棱,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凸棱具有折曲部,并且沿着轮胎径向延伸,形成多个将相邻的所述凸棱的最接近的所述折曲部彼此连结起来的假想线,相邻的所述假想线的形状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凸棱至少形成有:轮胎径向内侧的第1折曲部和比所述第1折曲部靠向轮胎径向外侧的第2折曲部,
在从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至所述第1折曲部为止的第1线部朝向相同方向的多个所述凸棱的范围内,将所述第1折曲部连结起来的假想线与将所述第2折曲部连结起来的假想线是不平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棱的折曲部的折曲角为90°以上。
CN202010755957.2A 2019-09-27 2020-07-31 充气轮胎 Active CN112572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7796A JP7359622B2 (ja) 2019-09-27 2019-09-27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177796 2019-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2068A true CN112572068A (zh) 2021-03-30
CN112572068B CN112572068B (zh) 2022-09-27

Family

ID=75119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5957.2A Active CN112572068B (zh) 2019-09-27 2020-07-31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59622B2 (zh)
CN (1) CN112572068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8717A (ja) * 1995-05-26 1996-12-03 Bridgestone Corp 多数のリッジよりなる装飾体を備え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1191745A (ja) * 2000-01-07 2001-07-17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08038461A1 (fr) * 2006-09-27 2008-04-03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Pneumatique gonflable
JP2009269503A (ja) * 2008-05-08 2009-11-1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269504A (ja) * 2008-05-08 2009-11-1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54088A (ja) * 2009-04-23 2010-11-1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88037A (ja) * 2011-03-11 2012-10-04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848861A (zh) * 2011-06-28 2013-01-0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3035313A (ja) * 2011-08-03 2013-02-2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4180946A (ja) * 2013-03-19 2014-09-29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40352864A1 (en) * 2012-02-24 2014-12-0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US20170267033A1 (en) * 2014-09-11 2017-09-2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WO2017169214A1 (ja) * 2016-03-30 2017-10-0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495757A (zh) * 2016-01-25 2018-09-0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WO2019150797A1 (ja) * 2018-01-30 2019-08-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5154B2 (ja) * 2010-04-15 2015-02-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2013108786A1 (de) * 2013-08-14 2015-02-19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reifen
JP6034837B2 (ja) * 2014-09-17 2016-11-3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05680B2 (ja) * 2016-09-26 2020-12-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8717A (ja) * 1995-05-26 1996-12-03 Bridgestone Corp 多数のリッジよりなる装飾体を備え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1191745A (ja) * 2000-01-07 2001-07-17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08038461A1 (fr) * 2006-09-27 2008-04-03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Pneumatique gonflable
JP2009269503A (ja) * 2008-05-08 2009-11-1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269504A (ja) * 2008-05-08 2009-11-1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54088A (ja) * 2009-04-23 2010-11-1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88037A (ja) * 2011-03-11 2012-10-04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848861A (zh) * 2011-06-28 2013-01-0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3035313A (ja) * 2011-08-03 2013-02-2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40352864A1 (en) * 2012-02-24 2014-12-0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2014180946A (ja) * 2013-03-19 2014-09-29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70267033A1 (en) * 2014-09-11 2017-09-2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CN108495757A (zh) * 2016-01-25 2018-09-0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WO2017169214A1 (ja) * 2016-03-30 2017-10-0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9150797A1 (ja) * 2018-01-30 2019-08-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2068B (zh) 2022-09-27
JP7359622B2 (ja) 2023-10-11
JP2021054189A (ja) 2021-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0967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2521253A (ja) ラジアルタイヤ用補強ビード
JP2018111433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2639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9748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572068B (zh) 充气轮胎
JP701146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4010297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21180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9244377A1 (ja) タイヤ
WO2022014474A1 (ja) タイヤ
JP202303283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13281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良否の判定方法
JP201510500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41981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1129172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43717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7355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218025A (ja) タイヤ
JP729906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445088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742052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16825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303282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303282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