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3514A - 装置、方法及程序、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装置、方法及程序、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3514A
CN112533514A CN201980052454.4A CN201980052454A CN112533514A CN 112533514 A CN112533514 A CN 112533514A CN 201980052454 A CN201980052454 A CN 201980052454A CN 112533514 A CN112533514 A CN 112533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rage
unit
coffee
coffee beans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24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3514B (zh
Inventor
木原海俊
鸟津泰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du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ee Fiel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ee Field Inc filed Critical Tree Field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533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3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5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the electronic control being based on monitoring of specific process para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1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the electronic control being performed over a network, e.g. by means of a computer or a handheld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18Apparatus in which ground coffee or tea-leaves are immersed in the hot liquid in the beverage contai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24Coffee-making apparatus in which hot water is passed through the filter under pressure, i.e. in which the coffee grounds are extracted under pressure
    • A47J31/34Coffee-making apparatus in which hot water is passed through the filter under pressure, i.e. in which the coffee grounds are extracted under pressure with hot water under liquid pressure
    • A47J31/36Coffee-making apparatus in which hot water is passed through the filter under pressure, i.e. in which the coffee grounds are extracted under pressure with hot water under liquid pressure with mechanical pressure-produc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0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2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by means of tv-camera scann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04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021/8472Investig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08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06T2207/30128Food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基于饮料的材料的拍摄数据来估计该饮料的材料的特性的装置。获取在饮料的调制中使用的饮料的材料的拍摄数据,基于获取到的拍摄数据来估计饮料的材料的特性。

Description

装置、方法及程序、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包括饮料制造装置的系统中使用的装置、方法及程序、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内容:能够将对于烘焙工序中的采样评价的目视实现为通过摄像机进行拍摄的结构。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以下内容:当选择了模型咖啡饮料时,将其特性置换为冲泡参数。在此,记载为冲泡参数包含已粉碎咖啡豆的粒度分布。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以下内容:分析基于拍摄图像的相应的咖啡豆是否符合拣选条件。在此,记载了以下内容:作为拣选条件,除了有不良品以外,还有对口味的重视、对成本的重视、豆的品种和大小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33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52113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631205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无论在哪个专利文献中,都没有提及以下内容:基于饮料的材料的拍摄数据,来估计该饮料的材料的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饮料的材料的拍摄数据来估计该饮料的材料的特性的装置、方法及程序、以及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拍摄数据获取单元,其获取在饮料的调制中使用的所述饮料的材料的拍摄数据;以及估计单元,其基于由所述拍摄数据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拍摄数据,来估计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饮料的材料的拍摄数据来估计该饮料的材料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饮料制造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图1的饮料制造装置的局部主视图。
图3是图1饮料制造装置的功能的概要图。
图4是分离装置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5是驱动单元和提取容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的提取容器的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的一部分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纵剖视图。
图9是中部单元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的饮料制造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1的(A)和(B)是表示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包括饮料制造装置的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服务器的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便携终端的结构的图。
图15是表示信息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到提取咖啡为止的流程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到提取咖啡为止的流程的图。
图18是表示便携终端所显示的应用程序的TOP画面的图。
图19是表示服务画面的图。
图20是表示服务画面的图。
图21是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估计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拍摄数据的图。
图23是表示咖啡豆的特征量的提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咖啡豆的测量点的图。
图25是表示咖啡豆的测量值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测量值的分类的图。
图27是表示分类得到的各组的特征量的图。
图28是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估计处理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味觉表/简档的估计处理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模型的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信息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用户接口画面的图。
图33是表示信息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用户接口画面的图。
图34是表示信息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用户接口画面的图。
图35是表示信息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用户接口画面的图。
图36是表示信息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用户接口画面的图。
图37是表示提取简档的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38是表示数据库的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39是表示信息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用户接口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对同一构成要素标注同一参照标号并省略说明。
<1.饮料制造装置的概要>
图1是饮料制造装置1的外观图。本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1是利用烘焙咖啡豆和液体(在此为水)来自动制造咖啡饮料的装置,每进行一次制造动作,能够制造一杯量的咖啡饮料。作为原料的烘焙咖啡豆能够收容于罐子40。在饮料制造装置1的下部设置有杯的载置部110,制造出的咖啡饮料从注入部10c被注入到杯中。
饮料制造装置1具备形成饮料制造装置1的外装并包围内部机构的外壳100。外壳100大致分成主体部101和罩部102,该罩部102覆盖饮料制造装置1的正面的一部分和侧面的一部分。在罩部102设置有信息显示装置12。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信息显示装置12是触摸面板式的显示器,除了显示各种信息以外,还能够受理装置的管理者或饮料的需求者的输入。信息显示装置12借助移动机构12a安装于罩部102,能够通过移动机构12a来沿上下方向在恒定的范围内移动。
在罩部102还设置有豆投入口103以及用于开闭豆投入口103的门103a。能够打开开闭门103来向豆投入口103投入与罐子40中收容的烘焙咖啡豆不同的烘焙咖啡豆。由此,能够向饮料的需求者提供特殊的一杯。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罩部102由亚克力或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构成了整体形成为透过部的透明罩。因此,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被罩部102覆盖的罩部102内侧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透过罩部102视觉辨认制造咖啡饮料的制造部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主体部101其整体形成为非透过部,难以从主体部101的外部视觉辨认其内部。
图2是饮料制造装置1的局部主视图,是表示制造部的在饮料制造装置1的主视下用户能够视觉辨认的一部分的图。用虚拟线图示罩部102、信息显示装置12。
饮料制造装置1的正面部的外壳100为主体部101与其外侧(前方侧)的罩部102的双层构造。在前后方向上在主体部101与罩部12之间配置有制造部的一部分机构,用户能够隔着罩部102对其进行视觉辨认。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隔着罩部102视觉辨认的制造部的一部分机构是后述的集合输送部42、研磨机5A、5B、分离装置6、提取容器9等。在主体部101的正面部形成有向里侧凹陷的矩形形状的凹部101a,提取容器9等位于该凹部101a内的里侧。
通过能够隔着罩部102从外部视觉辨认这些机构,对管理者来说,有时检查和动作确认变得容易。另外,对饮料的需求者来说,有时能够享受咖啡饮料的制造过程。
此外,罩部102在其右端部借助铰链102a以横开的方式开闭自如地支承于主体部101。在罩部102的左端部设置有将主体部101与罩部102维持为关闭状态的卡合部102b。卡合部102b例如是磁体与铁的组合。管理者能够通过打开罩部102,来对罩部102内侧的上述制造部的一部分进行检查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罩部102设为横开式,但是也可以设为纵开式(上下开式),还可以设为滑动式。另外,也可以是不能开闭罩部102的结构。
图3是饮料制造装置1的功能的概要图。饮料制造装置1包括豆处理装置2和提取装置3作为咖啡饮料的制造部。
豆处理装置2利用烘焙咖啡豆生成研磨豆。提取装置3从自豆处理装置2供给的研磨豆提取咖啡液。提取装置3包括流体供给单元7、后述的驱动单元8、提取容器9以及切换单元10。从豆处理装置2供给的研磨豆被投入到提取容器9。流体供给单元7向提取容器9投入热水。在提取容器9内从研磨豆提取咖啡液。将包含所提取出的咖啡液的热水经由切换单元10作为咖啡饮料送出到杯C。
<2.流体供给单元和切换单元>
参照图3来说明流体供给单元7和切换单元10的结构。首先,说明流体供给单元7。流体供给单元7进行向提取容器9的热水供给、对提取容器9内的气压的控制等。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用数字例示气压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绝对压力,表压是指将大气压设为0气压时的气压。大气压是指提取容器9的周围的气压或者饮料制造装置的气压,例如在将饮料制造装置设置在海拔0m的地点的情况下,形成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简称]ICAO〕)于1976年制定的国际标准大气(=“International Standard Atmosphere”〔[简称]ISA〕)的海拔0m处的基准气压(1013.25hPa)。
流体供给单元7包括配管L1~L3。配管L1是供空气流通的配管,配管L2是供水流通的配管。配管L3是能够供空气与水这两者流通的配管。
流体供给单元7包括压缩机70作为加压源。压缩机70将大气压缩后送出。例如以马达(未图示)为驱动源来驱动压缩机70。从压缩机70送出的压缩空气经由止回阀71a被供给到储气罐(储气筒)71。储气罐71内的气压由压力传感器71b监视,驱动压缩机70以便维持规定的气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7气压(若是表压则为6气压))。在储气罐71设置有排水用的排水管71c,能够排出因空气的压缩而产生的水。
在水罐72中蓄积有构成咖啡饮料的热水(水)。在水罐72设置有对水罐72内的水进行加温的加热器72a以及测量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2b。加热器72a基于温度传感器72b的检测结果,将蓄积的热水的温度维持在规定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摄氏120度)。加热器72a例如在热水的温度为摄氏118度时开启(ON),在热水的温度为摄氏120度时关闭(OFF)。
在水罐72还设置有水位传感器72c。水位传感器72c检测水罐72内的热水的水位。当通过水位传感器72c检测出水位下降得比规定的水位低时,向水罐72供给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经由未图示的净水器供给自来水。在来自净水器的配管L2的中途设置有电磁阀72d,当通过水位传感器72c检测出水位的下降时,打开电磁阀72d来供给水,当到达规定的水位时关闭电磁阀72d来将水的供给切断。这样,水罐72内的热水维持在恒定的水位。此外,向水罐72的供水也可以在每排出制造一次咖啡饮料所使用的热水时进行。
在水罐72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2g。压力传感器72g检测水罐72内的气压。经由调压阀72e和电磁阀72f向水罐72供给储气罐71内的气压。调压阀72e将从储气罐71供给的气压减压至规定的气压。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减压至3气压(若是表压则为2气压)。电磁阀72f对由调压阀72e调压后的气压向水罐72的供给与切断进行切换。电磁阀72f被以如下方式进行开闭控制:除了向水罐72供给自来水时以外,将水罐72内的气压维持为3气压。在向水罐72供给自来水时,为了利用自来水的水压向水罐72顺畅地补给自来水,利用电磁阀72h将水罐72内的气压减压至比自来水的水压低的压力(例如不足2.5气压)。电磁阀72h对是否将水罐72内向大气释放进行切换,在减压时将水罐72内向大气释放。另外,电磁阀72h在向水罐72供给自来水时以外、在水罐72内的气压超过3气压的情况下也将水罐72内向大气释放,从而将水罐72内维持为3气压。
水罐72内的热水经由止回阀72j、电磁阀72i以及配管L3供给到提取容器9。通过打开电磁阀72i来向提取容器9供给热水,通过关闭电磁阀72i来将热水的供给切断。向提取容器9供给热水的供给量能够通过电磁阀72i的打开时间来管理。但是,也可以测量供给量来控制电磁阀72i的开闭。在配管L3设置有测量热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3e,来监视向提取容器9供给的热水温度。
储气罐71的气压还经由调压阀73a、电磁阀73b供给到提取容器9。调压阀73a将从储气罐71供给的气压减压至规定的气压。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减压至5气压(若是表压则为4气压)。电磁阀73b对由调压阀73a调压后的气压向提取容器9的供给与切断进行切换。提取容器9内的气压由压力传感器73d检测。在对提取容器9内进行加压时,基于压力传感器73d的检测结果来打开电磁阀73b,将提取容器9内加压至规定的气压(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最大为5气压(若是表压则为4气压))。提取容器9内的气压能够由电磁阀73c减压。电磁阀73c对是否将提取容器9内向大气释放进行切换,在压力异常时(例如提取容器9内超过5气压的情况下)将提取容器9内向大气释放。
当一次咖啡饮料的制造结束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利用自来水清洗提取容器9内。电磁阀73f在清洗时被打开,向提取容器9供给自来水。
接着,说明切换单元10。切换单元10是将从提取容器9送出的液体的送出目的地切换为注入部10c与废弃罐T中的任一者的单元。切换单元10包括切换阀10a和驱动切换阀10a的马达10b。在要送出提取容器9内的咖啡饮料的情况下,切换阀10a将流路切换到注入部10c。将咖啡饮料从注入部10c注入杯C。在要排出清洗时的废液(自来水)和残渣(研磨豆)的情况下,将流路切换到废弃罐T。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切换阀10a是三端口的球阀。由于在清洗时残渣会通过切换阀10a,因此切换阀10a优选为球阀,马达10b使其旋转轴旋转,由此切换流路。
<3.豆处理装置>
参照图1、图2来说明豆处理装置2。豆处理装置2包括存积装置4和粉碎装置5。
<3-1.存积装置>
存积装置4包括收容烘焙后的咖啡豆的多个罐子4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设有三个罐子40。罐子40包括收容烘焙咖啡豆的筒状的主体40a以及设置于主体40a的把手40b,罐子40构成为相对于饮料制造装置1装卸自如。
也可以是,各罐子40收容互不相同的种类的烘焙咖啡豆,能够通过对信息显示装置12的操作输入来选择咖啡饮料的制造所使用的烘焙咖啡豆的种类。种类不同的烘焙咖啡豆例如是指咖啡豆的品种不同的烘焙咖啡豆。另外,种类不同的烘焙咖啡豆也可以是指虽然是相同品种的咖啡豆但是烘焙度不同的烘焙咖啡豆。另外,种类不同的烘焙咖啡豆也可以是指品种和烘焙度均不同的烘焙咖啡豆。另外,也可以在三个罐子40的至少任一个中收容通过混合多个种类的品种的烘焙咖啡豆而得到的烘焙咖啡豆。在该情况下,各品种的烘焙咖啡豆的烘焙度也可以是相同程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罐子40,但也可以构成为仅设置有一个罐子40。另外,在设置有多个罐子40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全部或多个罐子40中收容相同种类的烘焙咖啡豆。
各罐子40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装配于计量输送装置41。计量输送装置41例如是电动螺旋输送机,自动计量罐子40中收容的规定量的烘焙咖啡豆后送出到下游侧。
各计量输送装置41将烘焙咖啡豆排出到下游侧的集合输送部42。集合输送部42由中空的构件构成,形成从各输送机41向粉碎装置5(特别是研磨机5A)输送烘焙咖啡豆的输送通路。从各计量输送装置41排出的烘焙咖啡豆利用自重在集合输送部42的内部移动,流落到粉碎装置5。
在集合输送部42中,在与豆投入口10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引导部42a。引导部42a形成将从豆投入口103投入的烘焙咖啡豆引导至粉碎装置5(特别是研磨机5A)的通路。由此,能够制造除了以罐子40中收容的烘焙咖啡豆为原料以外、还以从豆投入口103投入的烘焙咖啡豆为原料的咖啡饮料。
<3-2.粉碎装置>
参照图2和图4来说明粉碎装置5。图4是分离装置6的局部剖视立体图。粉碎装置5包括研磨机5A及5B和分离装置6。研磨机5A及5B是对从存积装置4供给的烘焙咖啡豆进行研磨的机构。从存积装置4供给的烘焙咖啡豆在被研磨机5A研磨之后,再被研磨机5B研磨而成为粉状后,从排出管5C被投入到提取容器9。
研磨机5A及5B的研磨咖啡豆的粒度不同。研磨机5A是粗研磨用的研磨机,研磨机5B是细研磨用的研磨机。研磨机5A、5B分别是电动研磨机,包括作为驱动源的马达以及通过马达而被驱动的旋转刀等。能够通过改变旋转刀的转速来改变所粉碎的烘焙咖啡豆的大小(粒度)。
分离装置6是从研磨豆中分离杂质的机构。分离装置6包括配置于研磨机5A与研磨机5B之间的通路部63a。通路部63a是形成供从研磨机5A自由落下的研磨豆通过的分离室的中空体。在通路部63a连接有沿与研磨豆的通过方向(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是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是左右方向。)延伸的通路部63b,在该通路部63b连接有吸引单元60。吸引单元60吸引通路部63a内的空气,由此吸引壳体、微粉之类的轻型的物体。由此,能够从研磨豆中分离杂质。
吸引单元60是离心分离方式的机构。吸引单元60包括送风单元60A和回收容器60B。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送风单元60A是风扇马达,向上方排出回收容器60B内的空气。
回收容器60B包括能够分离地卡合的上部61与下部62。下部62呈上方开放的有底的筒型,形成蓄积杂质的空间。上部61构成向下部62的开口装配的盖部。上部61包括圆筒形状的外周壁61a以及与该外周壁61a形成在同轴上的排气筒61b。送风单元60A在排气筒61b的上方固定于上部61以便吸引排气筒61b内的空气。在上部61连接有通路部63b。通路部63b向排气筒61b的侧方开口。
通过送风单元60A的驱动,产生在图4中用箭头d1~d3示出的气流。通过该气流,将包含杂质的空气从通路部63a穿过通路部63b吸引到回收容器60B内。由于通路部63b向排气筒61b的侧方开口,因此包含杂质的空气在排气筒61b的周围回旋。空气中的杂质D因其重量而落下,集中于回收容器60B的一部分(堆积在下部62的底面上)。空气穿过排气筒61b的内部向上方排出。
在排气筒61b的周面一体形成有多个翅片61d。多个翅片61d沿排气筒61b的周向排列。各个翅片61d相对于排气筒61b的轴向斜向地倾斜。通过设置这样的翅片61,促进包含杂质D的空气在排气筒61b的周围回旋。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下部62由亚克力、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构成了其整体形成为透过部的透明容器。另外,下部62是被罩部102覆盖的部分(图2)。管理者、饮料的需求者能够透过罩部102、下部62的周壁来视觉辨认蓄积在下部62内的杂质D。对管理者来说,有时易于确认下部62的清扫时机,对饮料的需求者来说,有时能够通过视觉辨认到杂质D正在被去除而提高对制造中的咖啡饮料的品质的期待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存积装置4供给的烘焙咖啡豆首先由研磨机5A进行粗研磨,在该粗研磨豆通过通路部63a时,利用分离装置6分离杂质。杂质被分离后的粗研磨豆由研磨机5B进行细研磨。由分离装置6分离的杂质以壳体、微粉为代表。这些杂质有时会使咖啡饮料的味道变差,通过从研磨豆去除壳体等,能够提高咖啡饮料的品质。
烘焙咖啡豆的粉碎也可以由一台研磨机进行(一个阶段的粉碎)。但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那样设为利用两台研磨机5A、5B进行的两个阶段的粉碎,易于使研磨豆的粒度一致,能够使咖啡液的提取程度恒定。在粉碎豆时,由于刀具与豆的摩擦,有时产生热量。通过设为两个阶段的粉碎,还能够抑制粉碎时的摩擦所引起的发热,防止研磨豆的劣化(例如风味下降)。
另外,通过经由粗研磨→杂质的分离→细研磨这样的阶段,在分离壳体等杂质时,能够使杂质与研磨豆(需要部分)的质量差大。这样一来,能够提高杂质的分离效率,并且能够防止将研磨豆(需要部分)作为杂质进行分离。另外,在粗研磨与细研磨之间夹有利用了空气吸引的杂质分离处理,由此能够利用空冷来抑制研磨豆的发热。
<4.驱动单元和提取容器>
<4-1.概要>
参照图5来说明提取装置3的驱动单元8和提取容器9。图5是驱动单元8和提取容器9的立体图。驱动单元8的大部分被主体部101包围。
驱动单元8被框架F支承。框架F包括上下的梁部F1、F2以及支承梁部F1、F2的柱部F3。驱动单元8大致分成上部单元8A、中部单元8B以及下部单元8C这三个单元。上部单元8A被梁部F1支承。中部单元8B在梁部F1与梁部F2之间被梁部F1和柱部F3支承。下部单元8C被梁部F2支承。
提取容器9是包括容器主体90和盖单元91的腔室。有时将提取容器9称作腔室。中部单元8B具备将容器主体90装卸自如地进行保持的臂构件820。臂构件820包括保持构件820a以及左右分离的一对轴构件820b。保持构件820a是形成为C字型的夹子状的树脂等弹性构件,通过其弹性力来保持容器主体90。保持构件82a保持容器主体90的左右的侧部,使容器主体90的前方侧露出。由此,在主视下容易对容器主体90的内部进行视觉辨认。
容器主体90相对于保持构件820a的装卸是通过手动操作来进行的,通过在保持构件820a中向前后方向的后方按压容器主体90,来将容器主体90装配于保持构件820a。另外,通过将容器主体90从保持构件820a中向前后方向的前侧拔出,能够使容器主体90从保持构件820a分离。
一对轴构件820b分别是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杆,且是支承保持构件820a的构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轴构件820b的数量设为两根,但也可以是一根,还可以是三根以上。保持构件820a固定于一对轴构件820b的前侧的端部。通过后述的机构,使一对轴构件82b沿前后方向进退,由此能够使保持构件820a沿前后进退,进行使容器主体90沿前后方向平行移动的移动动作。另外,如后述那样,中部单元8B还能够进行使提取容器9的上下反转的转动动作。
<4-2.提取容器>
参照图6来说明提取容器9。图6是表示提取容器9的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的图。如上所述,通过中部单元8B使提取容器9上下反转。图6的提取容器9示出了盖单元91位于上侧的基本姿势。在以下的说明中描述上下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指基本姿势下的上下的位置关系。
容器主体90是有底的容器,具备具有颈部90b、肩部90d、躯体部90e以及底部90f的瓶形状。在颈部90b的端部(容器主体90的上端部)形成有凸缘部90c,该凸缘部90c划定与容器主体9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90a。
颈部90b和躯体部90e均具有圆筒形状。肩部90d是颈部90b与躯体部90e之间的部分,以其内部空间的截面积随着从躯体部90e侧去向颈部90b侧而逐渐变小的方式具有锥形状。
盖单元91是对开口90a进行开闭的单元。盖单元91的开闭动作(升降动作)由上部单元8A进行。
容器主体90包括主体构件900和底构件901。主体构件900是形成颈部90b、肩部90d、躯体部90e的上下开放的筒构件。底构件901是形成底部90f的构件,插入并固定于主体构件900的下部。在主体构件900与底构件901之间夹有密封构件902,提高容器主体90内的气密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主体构件900由亚克力、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构成了其整体形成为透过部的透明容器。管理者、饮料的需求者能够透过罩部102、容器主体90的主体构件900来视觉辨认容器主体90内的咖啡饮料的提取状况。对管理者来说,有时易于确认提取动作,对饮料的需求者来说,有时能够享受提取状况。
在底构件901的中心部设置有凸部901c,在该凸部901c设置有使容器主体90内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开闭该连通孔的阀(图8的阀903)。连通孔用于排出对容器主体90内进行清洗时的废液和残渣。在凸部901c设置有密封构件908,密封构件908是用于将上部单元8A或下部单元8C与底构件901之间维持为气密的构件。
盖单元91具备帽子状的基座构件911。基座构件911具有凸部911d以及在关闭时与凸缘部90c重叠的帽檐部911c。凸部911d被设为与容器主体90中的凸部901c相同的构造,在凸部911d设置有使容器主体90内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开闭该连通孔的阀(图8的阀913)。凸部911d的连通孔主要用于向容器主体90内注入热水和送出咖啡饮料。在凸部911d设置有密封构件918a。密封构件918a是用于将上部单元8A或者下部单元8C与基座构件911之间维持为气密的构件。在盖单元91还设置有密封构件919。密封构件919在盖单元91关闭时提高盖单元91与容器主体90的气密性。在盖单元91保持过滤用的过滤器。
<4-3.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
参照图7、图8来说明上部单元8A和下部单元8C。图7是表示上部单元8A和下部单元8C的一部分的结构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纵剖视图。
上部单元8A包括操作单元81A。操作单元81A进行盖单元91相对于容器主体90的开闭操作(升降)以及凸部901c及911d的阀的开闭操作。操作单元81A包括支承构件800、保持构件801、升降轴802以及探针803。
支承构件800被设置成以相对于框架F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方式进行固定,支承构件800收容保持构件801。支承构件800还具备使配管L3与支承构件800内连通的连通部800a。从配管L3供给的热水、自来水以及气压经由连通部800a被导入到支承构件800内。
保持构件801是能够将盖单元91装卸自如地进行保持的构件。保持构件801具有供盖单元91的凸部911d或底构件901的凸部901c插入的圆筒状的空间,并且具备将它们装卸自如地进行保持的机构。该机构例如是卡环机构,通过一定的按压力而卡合,通过一定的分离力而卡合被解除。从配管L3供给的热水、自来水以及气压能够经由连通部800a和保持构件801的连通孔801a被供给到提取容器9内。
保持构件801还是被设置成在支承构件800内沿上下方向滑动自如的可动构件。升降轴802被设置成其轴向为上下方向。升降轴802沿上下方向气密地贯通支承构件800的顶部,且并被设置成相对于支承构件800沿上下升降自如。
在升降轴802的下端部固定有保持构件801的顶部。通过升降轴802的升降使保持构件801沿上下方向滑动,从而能够进行保持构件801相对于凸部911d、凸部901c的装配与分离。另外,能够进行盖单元91相对于容器主体90的开闭。
在升降轴802的外周面形成有构成丝杠机构的螺纹802a。在该螺纹802a上螺接有螺母804b。上部单元8A具备马达804a,螺母804b通过马达804a的驱动力就地(不沿上下移动)旋转。通过螺母804b的旋转使升降轴802升降。
升降轴802是在中心轴具有贯通孔的管状的轴,探针803沿上下滑动自如地被插入到该贯通孔。探针803沿上下方向气密地贯通保持构件801的顶部,且被设置成相对于支承构件800和保持构件801沿上下升降自如。
探针803是对设置于凸部911d、901c的内部的阀913、903进行开闭的操作件,能够通过探针803的下降来使阀913、903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通过探针803的上升来使阀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基于未图示的复位弹簧的作用)。
在探针803的外周面形成有构成丝杠机构的螺纹803a。在该螺纹803a上螺接有螺母805b。上部单元8A具备马达805a,螺母805b被设置成通过马达805a的驱动力就地(不沿上下移动)旋转。通过螺母805b的旋转使探针803升降。
下部单元8C包括操作单元81C。操作单元81C是将操作单元81A上下反转而成的结构,对设置于凸部911d、901c的内部的阀913、903进行开闭操作。操作单元81C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开闭盖单元91,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将操作单元81C应用于盖单元91的开闭。
下面,与操作单元81A的说明大致相同地说明操作单元81C。操作单元81C包括支承构件810、保持构件811、升降轴812以及探针813。
支承构件810被设置成以相对于框架F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方式进行固定,支承构件810收容保持构件811。支承构件810还具备使切换单元10的切换阀10a与支承构件810内连通的连通部810a。容器主体90内的咖啡饮料、自来水、研磨豆的残渣经由连通部810a被导入到切换阀10a。
保持构件811具有供盖单元91的凸部911d或底构件901的凸部901c插入的圆筒状的空间,并且具备将它们装卸自如地进行保持的机构。该机构例如是卡环机构,通过一定的按压力而卡合,通过一定的分离力而卡合被解除。容器主体90内的咖啡饮料、自来水、研磨豆的残渣经由连通部810a和保持构件811的连通孔811a被导入到切换阀10a。
保持构件811还是被设置成在支承构件810内沿上下方向滑动自如的可动构件。升降轴812被设置成其轴向为上下方向。升降轴812沿上下方向气密地贯通支承构件800的底部,且并被设定成相对于支承构件810沿上下升降自如。
在升降轴812的下端部固定有保持构件811的底部。通过升降轴812的升降使保持构件811沿上下方向滑动,从而能够进行保持构件811相对于凸部901c、凸部911d的装配与分离。
在升降轴812的外周面形成有构成丝杠机构的螺纹812a。在该螺纹812a上螺接有螺母814b。下部单元8C具备马达814a,螺母814b通过马达814a的驱动力就地(不沿上下移动)旋转。通过螺母814b的旋转使升降轴812升降。
升降轴812是在中心轴具有贯通孔的管状的轴,探针813沿上下滑动自如地被插入到该贯通孔。探针813沿上下方向气密地贯通保持构件811的底部,且被设置成相对于支承构件810和保持构件811沿上下升降自如。
探针813是对设置于凸部911d、901c的内部的阀913、903进行开闭的操作件,能够通过探针813的上升来使阀913、903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通过探针813的下降来使阀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基于未图示的复位弹簧的作用)。
在探针813的外周面形成有构成丝杠机构的螺纹813a。在该螺纹813a上螺接有螺母815b。下部单元8C具备马达815a,螺母815b被设置成通过马达815a的驱动力就地(不沿上下移动)旋转。通过螺母815b的旋转使探针813升降。
<4-4.中部单元>
参照图5和图9来说明中部单元8B。图9是中部单元8B的示意图。中部单元8B包括支承提取容器9的支承单元81B。支承单元81B除了包括上述的臂构件820以外,还包括支承锁定机构821的单元主体81B’。
锁定机构821是将盖单元91相对于容器主体90维持为关闭状态的机构。锁定机构821包括沿上下夹持盖单元91的帽檐部911c与容器主体90的凸缘部90c的一对把持构件821a。一对把持构件821a具有夹住帽檐部911c与凸缘部90c且供其嵌合的C字型的截面,通过马达822的驱动力沿左右方向开闭。在一对把持构件821a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如在图9的圆圈图中由实线表示的那样,各把持构件821a沿上下夹住帽檐部911c与凸缘部90c而与它们嵌合,盖单元91相对于容器主体90被气密地锁定。在该锁定状态下,即使想要通过升降轴802使保持构件801上升而打开盖单元91,盖单元91也不会移动(锁定未被解除)。也就是说,由锁定机构821进行的锁定的力被设定得比使用保持构件801来打开盖单元91的力强。由此,能够防止在异常时盖单元91相对于容器主体90成为打开状态。
另外,在一对把持构件821a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如在图9的圆圈图中由虚线所示的那样,成为各把持构件821a从帽檐部911c和凸缘部90c分离的状态,盖单元91与容器主体90的锁定被解除。
在保持构件801处于保持着盖单元91的状态、且保持构件801从下降位置向上升位置上升的情况下,当一对把持构件821a为打开状态时,盖单元91从容器主体90分离。反之当一对把持构件821a为关闭状态时,保持构件801相对于盖单元91被解除,仅保持构件801上升。
中部单元8B还包括以马达823为驱动源来使臂构件820沿前后方向水平移动的机构。由此,能够使被臂构件820支承的容器主体90在后侧的提取位置(状态ST1)与前侧的豆投入位置(状态ST2)之间移动。豆投入位置是向容器主体90投入研磨豆的位置,在分离了盖单元91的容器主体90的开口90a处,从排出管5C投入由研磨机5B研磨后的研磨豆。换言之,排出管5C的位置为处于豆投入位置的容器主体90的上方。
提取位置是容器主体90能够进行基于操作单元81A和操作单元81C的操作的位置,且是与探针803、813位于同轴上的位置,且是进行咖啡液的提取的位置。提取位置是比豆投入位置靠里侧的位置。图5、图7及图8均示出了容器主体90位于提取位置的情况。通过像这样使研磨豆的投入时的容器主体90的位置与咖啡液的提取和水的供给时的容器主体90的位置不同,能够防止在咖啡液提取时产生的热气附着于作为研磨豆的供给部的排出管5C。
中部单元8B还包括以马达824为驱动源来使支承单元81B绕前后方向的轴825旋转的机构。由此,能够使容器主体90(提取容器9)的姿势从颈部90b位于上侧的正立姿势(状态ST1)变化为颈部90b位于下侧的倒立姿势(状态ST3)。在提取容器9的转动中,利用锁定机构821维持将盖单元91锁定于容器主体90的状态。在正立姿势下和倒立姿势下,提取容器9上下反转。在倒立姿势下,凸部911d位于正立姿势下的凸部901c的位置。另外,在倒立姿势下,凸部901c位于正立姿势下的凸部911d的位置。因此,在倒立姿势下,能够由操作单元81A进行针对阀903的开闭操作,另外,能够由操作单元81C进行针对阀913的开闭操作。
<5.控制装置>
参照图10来说明饮料制造装置1的控制装置11。图10是控制装置11的框图。
控制装置11对饮料制造装置1整体进行控制。控制装置11包括处理部11a、存储部11b以及I/F(接口)部11c。处理部11a例如是CPU等处理器。存储部11b例如是RAM、ROM。I/F部11c包括进行外部设备与处理部11a之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接口。I/F部11c还包括能够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网络15来与服务器16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接口。服务器16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5来与智能电话等便携终端17进行通信,例如,能够接收饮料的需求者从便携终端17进行的饮料制造的预约、感想等信息。
处理部11a执行存储部11b中存储的程序,基于来自信息显示装置12的指示或传感器组13的检测结果或者来自服务器16的指示来控制致动器组14。传感器组13是设置于饮料制造装置1的各种传感器(例如热水的温度传感器、机构的动作位置检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致动器组14是设置于饮料制造装置1的各种致动器(例如马达、电磁阀、加热器等)。
<6.动作控制例>
参照图11A的(A)和(B)来说明处理部11a执行的饮料制造装置1的控制处理例。图11的(A)示出了与一次咖啡饮料制造动作有关的控制例。将制造指示前的饮料制造装置1的状态称作待机状态。待机状态下的各机构的状态如下。
提取装置3处于图5的状态。提取容器9呈正立姿势,并且位于提取位置。锁定机构821处于关闭状态,盖单元91关闭容器主体90的开口90a。保持构件801位于下降位置,并装配于凸部911d。保持构件811位于上升位置,并装配于凸部901c。阀903及913处于关闭状态。切换阀10a使操作单元8C的连通部810a与废弃罐T连通。
在待机状态下,当存在咖啡饮料的制造指示时,执行图11的(A)的处理。在步骤S1中执行预热处理。该处理是向容器主体90内注入热水来事先对容器主体90进行加温的处理。首先,使阀903及913为打开状态。由此,配管L3、提取容器9、废弃罐T成为连通状态。
将电磁阀72i打开规定时间(例如1500ms)之后关闭。由此,从水罐72向提取容器9内注入热水。接下来将电磁阀73打开规定时间(例如500ms)之后关闭。由此,提取容器9内的空气被加压,促进热水向废弃罐T排出。通过以上的处理,提取容器9的内部和配管L2被预热,能够在后续的咖啡饮料的制造中减轻热水变凉的程度。
在步骤S2中进行研磨处理。在此,粉碎烘焙咖啡豆,并将该研磨豆投入到容器主体90。首先,将锁定机构821设为打开状态,使保持构件801上升至上升位置。盖单元91被保持构件801保持,与保持构件801一起上升。其结果是,盖单元91从容器主体90分离。保持构件811下降至下降位置。将容器主体90移动到豆投入位置。接下来,使存积装置4和粉碎装置5工作。由此,从存积装置4向研磨机5A供给一杯量的烘焙咖啡豆。利用研磨机5A以及5B分两个阶段来研磨烘焙咖啡豆,并且利用分离装置6分离出杂质。将研磨豆投入到容器主体90。
使容器主体90返回到提取位置。使保持构件801下降至下降位置,向容器主体90装配盖单元91。使锁定机构821为关闭状态,将盖单元91与容器主体90气密地锁定。保持构件811上升至上升位置。使阀903、913中的阀903为打开状态,使阀913为关闭状态。
在步骤S3中进行提取处理。在此,从容器主体90内的研磨豆提取咖啡液。图11的(B)是S3的提取处理的流程图。
为了在步骤S11中蒸煮提取容器9内的研磨豆,将少于一杯量的热水注入到提取容器9。在此,将电磁阀72i打开规定时间(例如500ms)后关闭。由此,从水罐72向提取容器9内注入热水。之后,待机规定时间(例如5000ms)后结束步骤S11的处理。能够通过该处理来蒸煮研磨豆。通过蒸煮研磨豆,能够使研磨豆所包含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提高之后的提取效果。
在步骤S12中,向提取容器9注入剩余量的热水,以使提取容器9中收容一杯量的热水。在此,将电磁阀72i打开规定时间(例如7000ms)后关闭。由此,从水罐72向提取容器9内注入热水。
能够通过步骤S12的处理使提取容器9内成为在1气压下超过摄氏100度的温度(例如摄氏110度左右)的状态。接下来,通过步骤S13对提取容器9内进行加压。在此,将电磁阀73b打开规定时间(例如1000ms)后关闭,将提取容器9内加压至热水不沸腾的气压(例如4气压左右(若是表压则为3气压左右))。之后,将阀903设为关闭状态。
接下来,将该状态维持规定时间(例如7000ms)来进行浸渍式的咖啡液提取(步骤S14)。由此,进行高温高压下的浸渍式的咖啡液的提取。在高温高压下的浸渍式的提取中,可预想到以下的效果。第一,通过设为高压,易于使热水浸透到研磨豆的内部,能够促进咖啡液的提取。第二,通过设为高温,促进咖啡液的提取。第三,通过设为高温,降低研磨豆所包含的油的粘性,促进油的提取。由此,能够制造香味浓的咖啡饮料。
热水(高温水)的温度只要超过摄氏100度即可,但更高温的情况对于咖啡液的提取而言是有利的。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热水的温度,通常导致成本上升。因而,热水的温度例如可以为摄氏105度以上、摄氏110度以上或者摄氏115度以上并且例如为摄氏130度以下或者摄氏120度以下。气压只要是不使热水沸腾的气压即可。
在步骤S15中对提取容器9内进行减压。在此,将提取容器9内的气压切换为使热水沸腾的气压。具体地说,将阀913设为打开状态,将电磁阀73c打开规定时间(例如1000ms)后关闭。将提取容器9内向大气释放。之后,将阀913再次设为关闭状态。
提取容器9内被急剧减压至比沸点压力低的气压,提取容器9内的热水一下子沸腾。提取容器9内的热水、研磨豆在提取容器9内爆发性飞散。由此,能够使热水均匀地沸腾。另外,能够促进研磨豆的细胞壁的破坏,能够进一步促进之后的咖啡液的提取。另外,由于通过该沸腾还能够搅拌研磨豆与热水,因此能够促进咖啡液的提取。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咖啡液的提取效率。
在步骤S16中使提取容器9从正立姿势反转为倒立姿势。在此,将保持构件801移动到上升位置,将保持构件811移动到下降位置。然后,使支承单元81B旋转。之后,使保持构件801返回到下降位置,使保持构件811返回到上升位置。倒立姿势的提取容器9的颈部90b、盖单元91位于下侧。
在步骤S17中进行透过式的咖啡液提取,向杯C送出咖啡饮料。在此,对切换阀10a进行切换来使注入部10c与操作单元81C的通路部810a连通。另外,将阀903、913均设为打开状态。并且,将电磁阀73b打开规定时间(例如10000ms),使提取容器9内成为规定气压(例如1.7气压(若是表压则为0.7气压))。在提取容器9内,咖啡液融入热水而得到的咖啡饮料透过设置于盖单元91的过滤器后被送出到杯C。过滤器限制研磨豆的残渣漏出。通过以上,提取处理结束。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同时采用步骤S14中的浸渍式的提取与步骤S17中的透过式的提取,能够提高咖啡液的提取效率。在提取容器9处于正立姿势的状态下,研磨豆从躯体部90e遍布到底部90f地进行堆积。另一方面,在提取容器9处于倒立姿势的状态下,研磨豆从肩部90d遍布到颈部90b地进行堆积。躯体部90e的截面积比颈部90b的截面积大,倒立姿态下的研磨豆的堆积厚度比正立姿态下的堆积厚度厚。也就是说,研磨豆在提取容器9处于正立姿势的状态下相对较薄、较宽地堆积,在倒立姿势的状态下相对较厚、较窄地堆积。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步骤S14的浸渍式提取在提取容器9处于正立姿态的状态下进行,因此能够使热水与研磨豆大范围地接触,能够提高咖啡液的提取效率。但是,该情况下,存在热水与研磨豆局部地接触的趋势。另一方面,步骤S17的透过式提取在提取容器9处于倒立姿势的状态下进行,因此热水一边与更多的研磨豆接触一边通过堆积的研磨豆。热水进一步无遗漏地与研磨豆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咖啡液的提取效率。
返回到图11的(A),在S3的提取处理之后,进行S4的排出处理。在此,进行与提取容器9内的清扫相关的处理。通过使提取容器9从倒立姿势恢复为正立姿势、并向提取容器9供给自来水(净水)来进行提取容器9的清扫。然后,对提取容器9内进行加压,将提取容器9内的水与研磨豆的残渣一起排出到废弃罐T。
通过以上,一次咖啡饮料制造处理结束。此后,针对每个制造指示重复进行同样的处理。一次咖啡饮料的制造所需的时间例如为60秒~90秒左右。
接着,参照图12来说明包括饮料制造装置1的应用系统(以下仅称为系统)。图12是表示包括饮料制造装置1的系统1200的整体结构的图。系统1200包括服务器1201、便携终端1202、信息显示装置1203以及饮料制造装置1204。在此,饮料制造装置1204对应于饮料制造装置1,接口制造装置1204对应于信息显示装置12。便携终端1202例如是用户持有的智能电话。服务器1201、便携终端1202、信息显示装置1203以能够经由因特网等网络1205来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信息显示装置1203和饮料制造装置1204例如存在于提供咖啡豆、饮料的店铺,能够在用户持有的便携终端1202与信息显示装置1203之间执行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近距离无线通信。
在系统1200中,服务器1201能够通过下载到便携终端1202的应用程序来提供与咖啡有关的各种服务(功能)。由服务器1201提供的功能例如包括与能够在店铺(咖啡店等)中利用的点数有关的服务、咖啡豆的邮购站点服务、评论和评分等与购买有关的评价服务、后述的定制配方服务。另外,由服务器1201提供的服务不限于这些,例如也可以包括咖啡店搜索服务、用于对通过便携终端1202拍摄得到的拍摄数据进行加工以将用户订购的咖啡上传到SNS的服务等。用户通过点击等来启动从服务器1201下载的应用程序,由此能够享受如上所述的与咖啡有关的各种服务。
图13是表示服务器1201的结构的图。处理部1301例如包括CPU,对服务器1201进行统一控制。本实施方式中的服务器1201的动作例如通过由处理部1301将存储部1303中存储的程序加载到存储器1302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存储器1302还被用作处理部1301的CPU的工作存储器。存储部1303存储用于使服务器1201动作的基本的控制程序、数据、参数。另外,在存储部1303中构建有各种数据库1309,例如,基于从各用户的便携终端1202发送的评价信息、评论信息、配方的定制信息来构建数据库。另外,存储部1303存储各种应用程序1310,例如存储能够提供上述的服务的应用程序。用户借助便携终端1202来访问服务器1201,由此能够作为应用程序下载到便携终端1202。
通信接口(I/F)1304是与有线、无线等网络1205的媒介相应地构成的。显示部1305例如是显示器,例如对构建数据库1309的管理者显示用户接口画面。另外,操作部1306例如是键盘、鼠标,能够受理来自管理者的操作。
数据处理部1307例如包括GPU,基于从各用户的便携终端1202发送的大数据来对特征量进行分析。既存在将从各用户的便携终端1202发送的大数据构建为数据库1309的情况,也存在将由数据处理部1307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构建为数据库1309的情况。图13的各部能够经由总线1308相互连接。
图14是表示便携终端1202的结构的图。如上所述,便携终端1202例如是用户持有的智能电话。处理部1401例如包括CPU,对便携终端1202进行统一控制。本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终端1202的动作例如通过由处理部1401将存储部1403中存储的程序加载到存储器1402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存储器1402还被用作处理部1401的CPU的工作存储器。存储部1403存储用于使便携终端1202动作的基本的控制程序、数据、参数。另外,在存储部1403中存储从服务器1201下载的应用程序1310。
麦克风1404输入用户的声音,扬声器1405输出其他用户的声音、或基于规定的声音数据来再现消息。摄像部1406是摄像机,生成静止图像、运动图像的摄像数据。显示部1407是触摸面板,例如显示用于启动应用程序1310的图标、与应用程序1310有关的各种用户接口画面。另外,显示部1407能够借助触摸面板来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操作部1408能够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例如是电源按钮、音量调节按钮。
通信I/F 1409是与有线、无线等网络1205的媒介相应地构成的。近距离无线通信I/F 1410通过与利用通信I/F 1409进行的通信不同的通信方法进行通信,例如是蓝牙(Bluetooth)。在本实施方式中,便携终端1202能够将配方的定制信息等经由近距离无线通信I/F 1410发送到信息显示装置1203。图14的各部能够经由总线1411相互连接。
图15是表示信息显示装置1203的结构的图。如上所述,信息显示装置1203对应于信息显示装置12。处理部1501例如包括CPU,对信息显示装置1203进行统一控制。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显示装置1203的动作例如通过由处理部1501将存储部1503中存储的程序加载到存储器1502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存储器1502被用作处理部1501的CPU的工作存储器。存储部1503存储用于使信息显示装置1203动作的基本的控制程序、数据、参数。
通信I/F 1504是与有线、无线等网络1205的媒介相应地构成的。近距离无线通信I/F 1505通过与利用通信I/F 1504进行的通信不同的通信方法进行通信,例如是蓝牙(Bluetooth)。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息显示装置1203能够经由近距离无线通信I/F 1505从便携终端1202接收配方的定制信息等。
显示部1507是触摸面板,显示用于用户使用饮料制造装置1204的用户接口画面。另外,操作部1508能够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包括确定等硬件按键。在显示部1507是触摸面板的情况下,操作部1508也可以实现为触摸面板上的软件按键。
摄像部1509是摄像机,生成静止图像的摄像数据。摄像部1509例如能够拍摄由用户拿到店铺来的咖啡豆、或拍摄便携终端1202的显示部1407所显示的二维码。通过拍摄便携终端1202的显示部1407所显示的二维码,信息显示装置1203能够与便携终端1202之间进行除利用通信I/F 1504、近距离无线通信I/F 1505进行的通信以外的通信方法的通信。主体I/F 1506是与控制装置11之间的接口部,例如将由用户借助显示部1507、操作部1508设定的咖啡豆的选择信息、提取简档的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11。图15的各部能够经由总线1510相互连接。
图13~图15所示的装置分别能够成为构成发明的计算机。
图16是用于说明在系统1200中用户使用便携终端1202来定制配方并通过饮料制造装置1204来提取咖啡为止的流程的图。
首先,用户点击便携终端1202的显示部1407上显示的图标,由此启动预先从服务器1201下载的应用程序1310(工序1601)。当在便携终端1202上启动应用程序1310时,用于登录到服务器1201的登录画面显示于便携终端1202的显示部1407。用户在登录画面上输入预先获取到的ID和密码(工序1602)。当服务器1201上的认证成功时,服务器1201向便携终端1202返送应用程序1310的TOP画面。
图18是表示便携终端1202的显示部1407所显示的应用程序1310的TOP画面的一例的图。在显示区域1801显示有应用程序1310的名称“ABC app”。另外,在显示区域1802显示有用户持有的当前的持有点数。用户能够使用该点数来例如在线上商店购买咖啡豆。在显示区域1803以列表方式显示有应用程序1310所能够提供的服务。用户能够点击各显示区域1804、1805、1806、1807,当任一个区域被点击时,显示其服务的画面。
显示区域1804是店铺搜索服务,例如,用户能够搜索点数服务加盟店的咖啡店。显示区域1805是评价服务,例如,用户能够发布针对已访问过的咖啡店的评论或进行评价。显示区域1806是咖啡豆邮购服务,用户能够浏览咖啡豆的线上商店、购买咖啡豆。显示区域1807是定制配方服务,用户能够在便携终端1202上对提取简档进行调整。
图19是表示在用户点击显示区域1805时显示的服务画面的一例的图。在显示区域1901显示有应用程序1310的名称“ABC app”。另外,在显示区域1902显示有评分信息,用户能够针对在已访问过的咖啡店购买的咖啡进行评价。另外,在显示区域1903显示有评论栏,用户能够输入针对已访问过的咖啡店的评论。当发布按钮1904被按下时,在本评价服务中用户所输入的内容被确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通过发布按钮1904的按下而内容被确定时,该确定内容被发送到服务器1201。通过这种结构,服务器1201能够从各用户收集评价信息,并由数据处理部1307进行分析。
图20是表示在用户点击显示区域1807时显示的服务画面的一例的图。用户能够通过图20的画面来在便携终端1202上调整提取热水量等。图20的画面与信息显示装置1203所显示的设定项目基本相同,用户能够在访问咖啡店之前事先在便携终端1202上将提取热水量等调整为喜好的值。
通过显示区域2001,用户能够任意地调整并设定咖啡豆的量。另外,通过显示区域2002,用户能够任意地调整并设定研磨粒度。另外,通过显示区域2003,用户能够任意地调整并设定蒸煮热水量。另外,通过显示区域2004,用户能够任意地调整并设定蒸煮时间。另外,通过显示区域2005,用户能够任意地调整并设定提取热水量。另外,通过显示区域2006,用户能够任意地调整并设定提取压力。另外,通过显示区域2007,用户能够任意地调整并设定提取时间。
按钮2008是用于确定显示区域2001~2007的内容的按钮。在图20的情况下,当按钮2008被按下时,显示区域2001~2007的内容被保存,显示二维码。用户访问咖啡店,并在信息显示装置1203的摄像部1509上刷便携终端1202所显示的二维码,由此能够将显示区域2001~2007的内容传递给信息显示装置1203。按钮2008也可以不是用于显示二维码的按钮。例如,也可以是用于确定并保存显示区域2001~2007的内容的按钮,也可以经由近距离无线通信I/F1410对信息显示装置1203发送显示区域2001~2007的内容。
通过能够在便携终端1202上进行如图20那样的用于提取咖啡饮料的参数调整,用户有时能够轻松地体验到如咖啡师那样的咖啡提取操作的感觉。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如图20那样的用于提取咖啡饮料的参数称作提取简档或配方。
再次参照图16。当在工序1603中便携终端1202从服务器1201接收到TOP画面时,用户点击显示区域1807来在图20上调整并设定提取简档(工序1604)。然后,用户如上所述那样访问咖啡店,并将设定信息从便携终端1202传递到信息显示装置1203(工序1605)。在此,设定信息例如是图20的显示区域2001~2007的内容。另外,设定信息的传递方法有时依靠二维码,有时依靠近距离无线通信。
当信息显示装置1203获取了设定信息时,信息显示装置1203经由主体I/F1506将设定信息发送到饮料制造装置1204的控制装置11(工序1606)。在饮料制造装置1204中,基于设定信息来进行咖啡饮料的提取(工序1607)。
图17是用于说明在系统1200中用户在信息显示装置1203上定制配方并通过饮料制造装置1204来提取咖啡为止的流程的图。
在图16中,用户在便携终端1202上调整提取简档,但是在图17中,用户在咖啡店中在信息显示装置1203上调整提取简档。
用户在信息显示装置1203的显示部1507所显示的用户接口画面上调整并设定提取简档(工序1701)。在此,在用户接口画面基本上显示与图20中显示的项目相同的项目。当信息显示装置1203获取了设定信息时,信息显示装置1203经由主体I/F 1506将设定信息发送到饮料制造装置1204的控制装置11(工序1702)。在饮料制造装置1204中,基于设定信息来进行咖啡饮料的提取(工序1703)。
[第一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以下结构:根据咖啡豆的拍摄数据来估计咖啡豆的特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说明以下事例:一般用户将咖啡豆带到咖啡店等店铺中,使用对该咖啡豆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数据来估计咖啡豆的特性。
图21是表示估计咖啡豆的特性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1的处理例如通过由服务器1201的处理部1301将存储部1303中存储的程序加载到存储器1302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
在S2101中,处理部1301获取咖啡豆的拍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拍摄数据,设想了一般用户带到咖啡店等店铺中的咖啡豆的拍摄数据,因此,首先,信息显示装置1203的摄像部1509对一般用户带来的咖啡豆进行拍摄,处理部1501将该拍摄数据经由网络1205发送到服务器1201。处理部1301获取从信息显示装置1203接收到的拍摄数据。在发送拍摄数据时,将用户信息等识别信息也一并发送。
图22是表示从信息显示装置1203发送到服务器1201的咖啡豆的拍摄数据的概念的图。如图22所示,期望的是,拍摄数据2201不是拍摄单个或少量的咖啡豆,而是以包含大量的咖啡豆的方式进行拍摄。在店铺中,对放在摄像部1509所具备的载置台上的咖啡豆进行拍摄。从摄像部1509到附加有基准标尺的载置台的距离是预先决定的,能够根据拍摄数据来估计咖啡豆的实际尺寸的测量值。以将上述的基准标尺与咖啡豆一起拍进拍摄数据中的方式进行拍摄。
在S2102中,处理部1301要求数据处理部1307基于获取到的拍摄数据来提取特征量。图23是表示提取特征量的处理的流程图。在S2301中,数据处理部1307使用拍摄数据来进行各咖啡豆的测量。图24是用于说明咖啡豆的测量点的图。表面2401表示咖啡豆的表面,背面2401表示咖啡豆的背面。在此,将有中心沟2404的面设为表面,将没有中心沟2404的面设为背面。中心沟2404是指在咖啡豆的中央部分沿纵向形成的凹陷,线2402是凹陷的左侧的线,线2403是凹陷的右侧的线。颗粒大小2406是在中心沟长度2408的中央部分处与中心沟2408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中心沟宽度是中心沟长度2408的中央部分处的、线2402与线2403之间的距离。中心沟端部宽度2407是中心沟2404端部处的、线2402与线2403之间的距离。在S2301中,除了测量上述的各测量点的尺寸以外,还测量轮廓形状2409、颜色信息。想到了拍摄数据中不仅存在表面2401被拍摄到的咖啡豆,还存在背面2410被拍摄到的咖啡豆。在S2301中,数据处理部1307既可以仅以表面2401被拍摄到的咖啡豆为测量对象,也可以针对轮廓形状2409、颜色信息而将表面2401和背面2410作为测量对象。另外,上述的颜色信息既可以是咖啡豆的整个面的颜色信息的平均值,也可以是强烈影响到风味的变化的线2402与线2403之间(即,中心沟2404)的部分的颜色信息。
图25是表示根据拍摄数据得到的一个咖啡豆的测量值的一例的图。识别信息2501是拍摄数据中的用于识别一个咖啡豆的信息。测量值2502是中心沟长度2408,测量值2504是中心沟宽度2405。测量值2505是中心沟端部宽度2407,测量值2506是颗粒大小2406。测量值2502是表示轮廓形状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轮廓形状被规定为“颗粒大小2406/中心沟长度2408”(即,椭圆度)。另外,测量值2507是表示中心沟形状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心沟形状被规定为“中心沟宽度2405/中心沟端部宽度2407”(即,细度)。轮廓形状和中心沟形状只要规定了形状的特征即可,也可以通过上述以外的方法来计算。测量值2508是表面2401或背面2410的颜色信息。
当在S2301中使用拍摄数据进行了各咖啡豆的测量时,在S2302中,数据处理部1307对测量值进行分析。
如图22中说明的那样,在拍摄数据内拍摄出大量的咖啡豆,还可能存在混合了多个种类的咖啡豆的情况。例如,在混合了2个种类的咖啡豆的情况下,基于拍摄数据的测量值能够大致分类为2个种类。图26是用于说明测量值能够大致分类为2个种类的图。图26中的各黑点对应于1个咖啡豆的测量值。图26例如示出了拍摄数据中的咖啡豆的测量值在由颜色(浓度)和中心沟宽度2405这2个指标构成的2个轴上的空间中的分布。如图26所示,测量值的分布能够分类为组2601和组2602。也就是说,能够估计出:在拍摄数据中拍摄到的咖啡豆是中心沟宽度2405窄且颜色深的咖啡豆A(对应于组2601)与中心沟宽度2405宽且颜色浅的咖啡豆B(对应于组2602)的混合。在图26中,说明了在表示2个指标的2个轴上的空间中的测量值的分类,但是也可以进行在3个轴以上的空间中的测量值的分类。
当在S2302中对测量值进行了分析时,在S2303中,数据处理部1307提取特征量。
图27是用于说明提取特征量的图。在进行分类得到的测量值的各组中,提取特征量。识别信息2701是用于识别拍摄数据的信息,例如使用用户名称。识别信息2702、2710是用于识别对测量值进行分类得到的各组的信息。例如,识别信息2702对应于图26的组2601,识别信息2710对应于图26的组2602。
特征量2703、2704、2705、2706、2707、2708、2709示出了用识别信息2702识别的组(豆0001)的特征量。在此,特征量是指根据各组中包含的多个测量值推导出的量,例如使用各组中的测量值的平均值或中央值。也就是说,特征量2703例如是组“豆0001”中的与轮廓形状有关的平均值或中央值。另外,特征量2704是与中心沟长度2408有关的平均值或中央值。另外,特征量2705是与中心沟宽度2405有关的平均值或中央值。另外,特征量2706是与中心沟端部宽度2407有关的平均值或中央值。另外,特征量2707是与颗粒大小2406有关的平均值或中央值。另外,特征量2708是与中心沟形状有关的平均值或中央值。另外,特征量2709是与颜色信息有关的平均值或中央值。
特征量2711、2712、2713、2714、2715、2716、2717示出了用识别信息2710识别的组(豆0002)的特征量。关于各特征量,与组“豆0001”中的说明相同。另外,在上述中,作为特征量,说明了平均值或中央值,但是也可以是其它统计量。另外,图27中包含的信息不限于上述,例如也可以包含各组的比例(豆0001为20%、豆0002为80%等)。
当在S2303中提取了特征量时,结束图23的处理,在图21的S2103中,数据处理部1307估计咖啡豆的特性。
图28是表示估计特性的处理的流程图。在S2801中,数据处理部1307着眼于图27所示的多个组(豆0001等)中的特定的组。在此,设为着眼于豆0001。在S2802中,数据处理部1307参照数据库1309,搜索与特征量2703~2709对应的咖啡豆的数据集。在搜索时,例如搜索在规定范围内与各特征量一致的数据集。在数据库1309中,与咖啡豆的种类相关联地存储有咖啡豆的特征量、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在此,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例如是指品种、产地、烘焙度(加工程度)、经过天数、味觉表、提取简档。味觉表例如是指以香味的强度、甜味的强度、苦味的强度、酸味的强度、浓度的强度为大致参考来表示的指标,分3个等级等表示。
在S2803中,数据处理部1307判定是否存在与特征量2703~2709对应的咖啡豆的数据集。在此,在判定为存在的情况下进入S2804,在判定为不存在的情况下进入S2805。在S2804中,数据处理部1307从咖啡豆的数据集获取表示该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
在S2805中,数据处理部1307判定是否针对所有组执行了上述的处理。在本例中,针对图27中的组“豆0002”未进行处理,因此判定为未针对所有组执行上述的处理,进入S2806。在S2806中,数据处理部1307着眼于下一个组(豆0002),重复从S2802起的处理。
在S2802中,数据处理部1307参照数据库1309,搜索与特征量2711~2717对应的咖啡豆的数据集。然后,在S2803中,数据处理部1307判定是否存在与特征量2711~2717对应的咖啡豆的数据集。在S2804的处理之后,在S2805中,判定是否针对所有组执行了处理。在本例中,设为针对所有组执行了处理来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进入S2807。
在S2807中,数据处理部1307判定是否针对所有组在S2803中在数据库1309中被搜索到。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组均在数据库1309中被搜索到从而在S2804中获取到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则进入S2809,进行后述的模型的生成。另一方面,在所有组中存在未在数据库1309中搜索到的组的情况下,即,在存在未在S2804中获取到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的组的情况下,进入S2808,进行后述的味觉表/简档的估计。
图29是表示S2808中的味觉表/简档的估计的处理的流程图。针对由于未能在数据库1309中搜索到因此未能获取到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的组,执行S2808的处理。在此,设为针对组“豆0002”执行图29的处理。
在S2901中,数据处理部1307基于特征量2711~2717来从数据库1309获取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此处的获取是与S2804中的获取不同的处理。在S2901中,例如,针对数据库1309内的各咖啡豆的数据集,计算特征量2711~2717的平方误差,确定误差最少的数据集的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然后,在S2902中,数据处理部1307对所确定的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进行校正。也就是说,基于特征量2711~2717的各值的误差来进行味觉表和提取简档的校正。
误差例如是指颜色信息的差异。例如,当相比于在数据库1309内确定的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而言中心沟2404的部分更发白的情况下,进行使味觉表中的酸味增强之类的校正。这是由于,中心沟部分发白的豆被估计为是水洗工艺的豆,有酸味增强的趋势。反之,当相比于在数据库1309内确定的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而言中心沟2404的部分的褐色度更大的情况下,进行使味觉表中的甜味、浓度增强之类的校正。也就是说,通过推测与误差相应的风味的趋势,来对味觉表和提取简档分别进行校正或者对味觉表和提取简档中的任一者进行校正。另外,在上述中,设为针对特征量2711~2717的各值计算平方误差来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着眼于规定的特征量来计算平方误差。例如,也可以仅针对与强烈影响到风味的变化的中心沟2404有关的特征量计算平方误差。在S2902之后,结束图29的处理,进入S2809,进行模型的生成。
图30是表示S2809中的模型的生成的处理的流程图。在S3001中,数据处理部1307针对各组(例如,图27的豆0001及0002)获取提取简档。
在S3002中,数据处理部1307针对获取到的各提取简档的各项目判定是否能够合成。在此,各项目例如是指蒸煮热水量、蒸煮时间、提取热水量、提取时间。是否能够合成这一判定例如如下:如果与各项目有关的差量处于规定范围内,也就是说如果大致相同,则判定为能够合成。在判定为能够合成的情况下,进入S3003,数据处理部1307对该项目进行合成。在合成时,既可以取各提取简档的项目所表示的值的平均值,也可以取中央值,还可以使用其它统计量。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不能合成的情况下,进入S3004,数据处理部1307暂定性地决定某一个提取简档的项目所表示的量。例如,如果与提取热水量有关的差量处于规定范围外,则暂定性地决定某一个值。
在S3003和S3004之后,结束图30的处理,进入图28的S2810。
在S2810中,数据处理部1307针对在S2101中获取到的拍摄数据的各组,将特征量、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品种等、味觉表)以及合成得到的/暂定性地生成的提取简档以模型的形式保存到数据库1309。之后,结束图28的处理。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有时能够根据一般用户带到咖啡店等店铺来的咖啡豆的拍摄数据来估计该咖啡豆的特性。另外,在服务器1201的存储部1303的数据库1309中,不仅蓄积有与已知的咖啡豆的种类有关的模型,还蓄积有与由各一般用户带来的咖啡豆有关的模型。通过这种结构,有时能够在数据库1309内构建由各种组合混合而成的咖啡豆的模型的大数据,从而逐渐提高估计咖啡豆的特性的可靠度。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以下结构:基于根据一般用户拿到咖啡店等店铺来的咖啡豆的拍摄数据估计出的咖啡豆的特性,来在信息显示装置1203中进行显示。下面,说明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方面。
图31是表示基于根据拍摄数据估计出的咖啡豆的特性来进行显示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1的处理例如通过由信息显示装置1203的处理部1501将存储部1503中存储的程序加载到存储器1502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
在S3101中,处理部1501经由网络1205从服务器1201获取在S2809中生成并在S2810中存储到数据库1309的模型。此时作为模型获取的是在S2101中获取到的拍摄数据中的与各组有关的特征量、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品种等、味觉表)以及合成得到的/暂定性地生成的提取简档。
在S3102中,处理部1501基于获取到的模型来进行显示。在S3102之后,结束图31的处理。
图32是表示基于获取到的模型来显示的用户接口画面的一例的图。图32的画面是基于一般用户带到咖啡店等店铺来的咖啡豆的拍摄数据来显示的,因此在项目3201处例如显示为“根据您的豆考虑的特性如下”。
在根据拍摄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为一般用户带来的咖啡豆是咖啡豆A与咖啡豆B的混合的情况下,在项目3202和3203处分别显示基于针对各组获取到的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的信息。图32的项目3202、3203是在S2804中能够获取到特性的组。关于未能获取到特性的组,虽然能够在S2808中估计味觉表和提取简档,但是通常难以估计品种、产地、烘焙度、经过天数之类的固有的信息。因而,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项目3202及3203上进行“-”之类的显示。不过,也可以推测上述的固有的信息,如构成为能够根据特征量来推测烘焙度等。
图32中显示味觉表3204。关于这一点,例如也可以显示混合的各咖啡豆中的、包含的比例较多一方的咖啡豆的味觉表。在图32中,显示了在项目3203处示出的咖啡豆B的味觉表。或者,也可以显示正在显示的咖啡豆的味觉表,在图32的情况下,是显示项目3202、3203的味觉表这两方。
按钮3205是用于搜索具有最接近味觉表3204的味觉表的咖啡豆的按钮。当按钮3206被按下时,显示后述的提取简档的画面。当按钮3207被按下时,结束图32的显示,返回到信息显示装置1203的规定的主画面等。
图33是表示在按钮3205(搜索)被按下时显示的用户接口画面的一例的图。在信息显示装置1203的存储部1503中,咖啡豆的种类与表示咖啡豆的特性的数据相对应地进行存储。当按钮3205被按下时,处理部1501基于在S3101中获取到的模型,来显示咖啡豆的特性最接近的、例如味觉表的趋势最接近的咖啡豆的一览。在图33中,以能够选择的方式显示有项目3302、3303、3304、3305、3306。
图34是表示在项目3302被按下时显示的用户接口画面的一例的图。在图33中选择了其它项目时,与该咖啡豆相应的特性的信息被同样地显示。在项目3401处显示表示所选择的咖啡豆的特征的短句,在项目3402处显示所选择的咖啡豆的特性的信息。另外,在项目3403处显示所选择的咖啡豆的味觉表。按钮3405是用于从用户受理订单的按钮。当按钮3405被按下时,处理部1501指示控制装置11针对所选择的咖啡豆进行到排出为止的处理(图11的(A)和(B))。当按钮3406被按下时,返回到图33的画面。此外,项目3403所示的味觉表也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显示。在图34中,味觉表上的各指标用点和线来表示(即,利用值来显示),但是例如也可以将各指标显示为具有规定的值的幅度的带状等,并显示用该选择的咖啡豆能够实现的指标的范围。关于这种显示,例如也可以是,基于与该咖啡豆相关联的提取简档的各项目的能够变更的范围来预先决定各指标的变化范围,基于该决定的信息来进行显示。另外,也可以将用该选择的咖啡豆能够实现的指标的范围中的推荐的范围以能够识别的方式进行显示。例如,也可以是,基于与该选择的咖啡豆相关联的提取简档的各项目的能够变更的范围来决定各指标的变化范围,再在该变化范围中预先决定由咖啡师等推荐的范围。然后,基于该决定的信息来进行显示。通过使项目3403的味觉表为如上所述的各显示方式,能够使一般用户针对该选择的咖啡豆在感觉上认识到不会损害风味的范围。另外,也可以是,在通过如上所述的各显示方式显示的味觉表中,能够受理来自用户的指定。例如,也可以是,在以带状表示的指标的范围内受理来自用户的各指标的指定,从图12的装置的存储部等获取与这些指标的数据集对应的提取简档的数据并显示该数据。通过这种结构,例如,用户在希望苦味增强时只要在味觉表上进行指定,就能够得到不损害风味的范围内的提取简档的信息。
图35是表示在图32的按钮3206(简档)被按下时显示的用户接口画面的一例的图。图35是针对以下模型进行显示的画面,该模型是在图30的S3002中判定为能够合成各组的提取简档从而进入S3003来进行提取简档的合成所得到的模型。在项目3501处显示“这是您的豆的配方。”这一消息,因此一般用户有时能够看到自己带来的咖啡豆的提取简档。作为提取简档的项目,显示了项目3502(蒸煮热水量)、3503(蒸煮时间)、3504(提取热水量)、3505(提取时间),但是不限于这些项目,也可以显示提取压力等项目。另外,各项目能够通过+按钮和-按钮的用户操作来进行调整。如图35所示,各项目包含数值显示区域3506和模拟显示区域3507这两种显示区域。在数值显示区域3506如80ml这样显示有值,在模拟显示区域3507显示有滑动条。通过这种显示方法,例如关于项目3502,用户有时能够认识到80ml的数值本身、并且能够在感觉上认识到处于用户所能够调整的最大量的80%。按钮3508是用于受理来自用户的下单的指示的按钮。当按钮3509被按下时,返回到图32的画面。另外,在图35中,显示了一般用户自己带来的咖啡豆的提取简档,但是也可以是如以下那样的方式。例如,在图35的画面上,也可以能够显示其它咖啡机(例如,家庭用咖啡机)所能够使用的简档信息。作为用于此的结构,例如,在图35的画面上显示“变换”按钮。当一般用户按下该“变换”按钮时,基于图35的提取简档的信息来生成并显示其它咖啡机所能够使用的简档信息(提取热水量、提取时间等)。另外,显示的信息也可以以能够在咖啡机之间共同使用的数据文件的形式输出。通过在其它咖啡机中使用这种数据文件,即使其它咖啡机中的提取机构的特性与饮料制造装置1204不同,也能够不损害利用图35的提取简档实现的咖啡豆的风味而容易地实现其它咖啡机中的咖啡的提取。另外,根据饮料制造装置1204的提取简档生成的简档信息也可以是考虑到家庭中的滴漏操作的简档信息,例如,也可以是蒸煮热水量、蒸煮时间、间隔时间、规定次数的提取操作的每次提取操作中的提取热水量、提取时间、间隔时间之类的信息。
图36是表示在图32的按钮3206(简档)被按下时显示的用户接口画面的一例的图。图36是针对以下模型进行显示的画面,该模型是在图30的S3002中判定为不能合成各组的提取简档从而进入S3004来暂定性地生成提取简档所得到的模型。在项目3601处,除了显示“这是您的豆的配方。”以外,还显示“推荐将▲标记的项目向+方向调整。”。这是由于:由于如S3004中说明的那样暂定性地决定了某一个提取简档的项目所表示的量、例如提取热水量,因此考虑会与带来咖啡豆的一般用户的喜好产生偏差。因此,针对暂定性地决定的项目显示标记3602,由此促使一般用户进行调制。
在S3004中,例如在暂定性地决定了提取热水量150ml和170ml中的150ml的情况下,在项目3601处显示促使向增量的方向(+方向)调整的消息。另一方面,在上述的例子中,在暂定性地决定了170ml的情况下,在项目3601处显示促使向减量的方向(-方向)调整的消息。
图37是表示按钮3508(下单)被按下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7的处理例如通过由信息显示装置1203的处理部1501将存储部1503中存储的程序加载到存储器1502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在S3701中,处理部1501受理按钮3508的按下。然后,在S3702中,处理部1501将该提取简档的信息经由网络1205发送到服务器1201。之后,结束图37的处理。在发送提取简档的信息时,将能够识别咖啡豆或用户的信息也一并发送。
图38是表示在进行了图37的处理时服务器1201中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8的处理例如通过由服务器1201的处理部1301将存储部1303中存储的程序加载到存储器1302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在S3801中,处理部1301经由网络1205从信息显示装置1203接收提取简档的信息。在S3802中,处理部1301利用接收到的提取简档的信息来更新在S2810中已经进行了存储的数据库1309。之后,结束图38的处理。另外,在S3802中,也可以不将接收到的提取简档更新到在S2810中已经进行了存储的提取简档,而是将接收到的提取简档独立地保存。通过这种结构,有时能够针对估计出的咖啡豆的特性具有多个提取简档。
通过图37和图38的结构,有时能够使服务器1201的数据库1309针对一般用户带到店铺来的咖啡豆存储进一步反映出用户的喜好的提取简档。
图39是表示图32的其它例的图。在项目3901处,除了显示“根据您的豆考虑的特性如下。”以外,还显示“还能够在下面的味觉表中调整后下单。”。另外,味觉表3204能够通过用户操作来进行调整。按钮3902是用于受理来自一般用户的订单的按钮。例如,在一般用户在味觉表3204上使苦味增强并按下按钮3902的情况下,生成调整热水量以使得苦味更强后的提取简档。然后,处理部1501基于该提取简档来指示控制装置11进行图11的(A)和(B)的处理。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有时能够基于根据一般用户带到咖啡店等店铺来的咖啡豆的拍摄数据估计出的咖啡豆的特性来在信息显示装置1203中进行显示。另外,有时能够使服务器1201的数据库1309反映出一般用户的喜好。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专门以咖啡饮料为对象,但也能够以日本茶、红茶等茶、汤等各种饮料为对象。另外,作为提取对象,例示了咖啡豆、咖啡的生豆、咖啡豆的研磨豆、烘焙咖啡豆、烘焙咖啡豆的研磨豆、未被烘焙的咖啡豆、未被烘焙的咖啡豆的研磨豆等、粉末的咖啡豆、速溶的咖啡、盒装的咖啡等,作为饮料,例示咖啡饮料等,作为饮料液,例示了咖啡液,但不仅限定于这些。另外,作为提取对象,是日本茶、红茶、乌龙茶等茶叶、研磨后的茶叶、蔬菜、粉碎的蔬菜、水果、粉碎的水果、谷物、粉碎的谷物、椎茸等蘑菇类、将椎茸等蘑菇类粉碎而成的物质、对椎茸等蘑菇类进行加热后使其干燥得到的物质、将对椎茸等蘑菇类进行加热后使其干燥得到的物质粉碎而成的物质、鲣鱼等鱼类、将鲣鱼等鱼类粉碎而成的物质、对鲣鱼等鱼进行加热后使其干燥得到的物质、将对鲣鱼等鱼进行加热后使其干燥得到的物质粉碎而成的物质、海带等海藻类、将海带等海藻类粉碎而成的物质、对海带等海藻类进行加热后使其干燥得到的物质、将对海带等海藻类进行加热后使其干燥得到的物质粉碎而成的物质、对牛、猪、鸡等的肉进行加热后使其干燥得到的物质、将对该肉等进行加热后使其干燥得到的物质粉碎而成的物质、对牛骨、猪骨、鸡骨等的肉进行加热后使其干燥得到的物质、将对该骨等进行加热后使其干燥得到的物质粉碎而成的物质等提取材料即可,作为饮料,是日本茶、红茶、乌龙茶、蔬菜汁、水果汁、汤菜、汤汁、汤等饮料即可,作为饮料液,是日本茶的提取物、红茶的提取物、乌龙茶的提取物、蔬菜的提取物、水果的提取物、蘑菇的提取物、鱼等的提取物、肉的提取物、骨头的提取物等提取物类即可。此外,在实施例中,存在记载为水、自来水、净水、热水、清洗水之处,但例如也可以将水置换为热水、将热水置换为水等将任意的记载置换为其它记载,也可以将全部液体与水蒸气、高温水、冷却水、冷水等置换。例如对于将提取对象(例如烘焙咖啡豆的研磨豆)与热水放入提取容器9这样的记载,也可以置换为将提取对象(例如烘焙咖啡豆的研磨豆)与冷水(也可以仅是水)放入提取容器9这样的记载,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冷泡咖啡等的提取方法、饮料制造装置。
<实施方式的总结>
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拍摄数据获取单元,其获取在饮料的调制中使用的所述饮料的材料的拍摄数据(S2101);以及估计单元,其基于由所述拍摄数据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拍摄数据,来估计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S2103)。另外,特征在于,还具备从所述拍摄数据提取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征量的提取单元(S2102),所述估计单元根据由所述提取单元提取出的所述特征量来估计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通过这种结构,例如有时能够根据咖啡豆的照片来估计该咖啡豆的特性。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饮料的材料是豆,所述特征量包含所述豆的形状和大小中的至少任一者。通过这种结构,例如能够以咖啡豆的形状、大小为特征量。
另外,特征在于,具备存储所述估计单元得到的估计结果的存储单元(1303),所述估计单元能够使用以前存储到所述存储单元的估计结果来估计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通过这种结构,有时能够学习以前的估计结果来进行估计。
另外,特征在于,具备显示与所述估计单元得到的估计结果相应的画面的显示单元(图35、图36)。通过这种结构,例如有时能够根据估计的程度来变更用户接口画面。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基于所述估计单元得到的估计结果来显示所述饮料的材料的一个或多个种类(图32)。通过这种结构,例如有时能够显示混合的多个种类的咖啡豆的特性信息。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基于所述估计单元得到的估计结果来将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以能够调整的方式进行显示(图35、图36)。通过这种结构,例如有时能够将味觉表以能够调整的方式进行显示。另外,特征在于,具备在调整了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的情况下对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估计结果进行更新的更新单元(S3802)。通过这种结构,例如有时能够将提取简档的调整结果反映到数据库。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估计结果是大数据。通过这种结构,例如有时能够基于从大量的用户收集从而成为大数据的特性信息来进行估计。
另外,特征在于,具备基于所述估计单元得到的估计结果来获取用于使用所述饮料的材料来生成饮料的一个或多个简档信息的简档获取单元(S3801、S3802)。通过这种结构,例如有时能够将由用户调整后的提取简档与估计结果一起同估计对象的咖啡豆进行关联。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饮料的材料是咖啡豆。另外,特征在于,所述估计单元基于所述咖啡豆的中心沟的形状来估计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通过这种结构,例如有时能够基于咖啡豆的中心沟来估计特性。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包含品种、产地、加工程度以及从加工起的经过天数中的至少任一者。通过这种结构,例如,有时能够将品种、产地、加工程度以及从加工起的经过天数用作特性。
附图标记说明
1、1204:饮料制造装置;1200:系统;1201:服务器;1202:便携终端;1203:信息显示装置;1301、1401、1501:处理部。

Claims (16)

1.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拍摄数据获取单元,其获取在饮料的调制中使用的所述饮料的材料的拍摄数据;以及
估计单元,其基于由所述拍摄数据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拍摄数据,来估计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提取单元,该提取单元从所述拍摄数据提取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征量,
所述估计单元根据由所述提取单元提取出的所述特征量来估计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饮料的材料是豆,所述特征量包含所述豆的形状和大小中的至少任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所述估计单元得到的估计结果,
所述估计单元能够使用以前存储到所述存储单元的估计结果来估计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估计单元得到的估计结果相应的画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单元基于所述估计单元得到的估计结果来显示所述饮料的材料的一个或多个种类。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单元基于所述估计单元得到的估计结果来将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以能够调整的方式进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更新单元,在调整了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的情况下,所述更新单元对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估计结果进行更新。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估计结果是大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简档获取单元,该简档获取单元基于所述估计单元得到的估计结果来获取用于使用所述饮料的材料生成饮料的一个或多个简档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饮料的材料是咖啡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估计单元基于所述咖啡豆的中心沟的形状来估计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包含品种、产地、加工程度以及从加工起的经过天数中的至少任一者。
14.一种方法,在装置中执行,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
获取工序,获取在饮料的调制中使用的所述饮料的材料的拍摄数据;以及
估计工序,基于在所述获取工序中获取到的所述拍摄数据来估计所述饮料的材料的特性。
15.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各单元来发挥功能。
16.一种用于使用咖啡豆来生成咖啡饮料的系统,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执行估计处理的装置以及生成所述咖啡饮料的饮料制造装置,
所述执行估计处理的装置具备:
获取单元,其获取所述咖啡豆的拍摄数据;
估计单元,其基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拍摄数据来估计所述咖啡豆的特性;以及
显示单元,其基于所述估计单元得到的估计结果来显示所述咖啡豆的一个或多个种类,
所述饮料制造装置具备生成单元,该生成单元根据由用户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种类中指定的咖啡豆的种类,来生成所述咖啡饮料。
CN201980052454.4A 2018-08-07 2019-08-02 一种用于使用咖啡豆来生成咖啡饮料的系统 Active CN1125335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8568 2018-08-07
JP2018148568A JP6708912B2 (ja) 2018-08-07 2018-08-07 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システム
PCT/JP2019/030544 WO2020031906A1 (ja) 2018-08-07 2019-08-02 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3514A true CN112533514A (zh) 2021-03-19
CN112533514B CN112533514B (zh) 2023-03-28

Family

ID=69414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2454.4A Active CN112533514B (zh) 2018-08-07 2019-08-02 一种用于使用咖啡豆来生成咖啡饮料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834678A4 (zh)
JP (1) JP6708912B2 (zh)
KR (1) KR20210035082A (zh)
CN (1) CN112533514B (zh)
CA (1) CA3108763A1 (zh)
TW (1) TWI807078B (zh)
WO (1) WO20200319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7380B2 (ja) * 2020-09-11 2023-01-18 Tdk株式会社 味覚推定モデルの作成方法、味覚推定システム、及び、味覚推定プログラム
KR102296107B1 (ko) * 2021-04-08 2021-08-31 주식회사 앰버그리스빈 커피 원두의 영상 분석을 통한 미감 측정용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JP2023073813A (ja) * 2021-11-16 2023-05-26 株式会社大都技研 コーヒーマシンシステム
EP4198497A1 (en) * 2021-12-14 2023-06-21 Versuni Holding B.V. Coffee bean analysis system, coffee machine with coffee bean analysis, and coffee grinding system with coffee bean analysi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0093A (zh) * 2008-01-29 2009-08-19 卡夫食品研发公司 咖啡调制器以及相应的基于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88155A (zh) * 2011-01-31 2011-09-21 苏州工业园区咖乐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图像识别系统的饮料机
US20140282198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Gregory Mayworm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dicting and evaluating coffee characteristics
CN105283104A (zh) * 2013-03-11 2016-01-27 尼尔·M·戴 用于复制咖啡味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36907A (zh) * 2016-09-05 2016-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咖啡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61154A (zh) * 2016-10-25 2017-02-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化咖啡冲煮系统
JP2018025419A (ja) * 2016-08-09 2018-02-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選別機、及び選別方法
US20180129379A1 (en) * 2016-11-10 2018-05-1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performing method of providing recipe for making a beverage by a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program performing the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23938A (en) 1980-03-06 1981-09-29 Yuki Gosei Yakuhin Kogyo Kk Preparation of 3,4,5-trimethoxybenzoic acid
EP3590350A1 (en) * 2012-09-15 2020-01-08 Deepak Boggavarapu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ffee preparation
WO2015125713A1 (ja) 2014-02-18 2015-08-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407022B2 (ja) 2014-12-26 2018-10-17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焙煎機
US10595668B2 (en) * 2016-01-28 2020-03-24 Keurig Green Mountain, Inc. Beverage preparation machine arranged to share capsule image and machine operation data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0093A (zh) * 2008-01-29 2009-08-19 卡夫食品研发公司 咖啡调制器以及相应的基于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88155A (zh) * 2011-01-31 2011-09-21 苏州工业园区咖乐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图像识别系统的饮料机
CN105283104A (zh) * 2013-03-11 2016-01-27 尼尔·M·戴 用于复制咖啡味道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282198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Gregory Mayworm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dicting and evaluating coffee characteristics
JP2018025419A (ja) * 2016-08-09 2018-02-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選別機、及び選別方法
CN106136907A (zh) * 2016-09-05 2016-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咖啡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61154A (zh) * 2016-10-25 2017-02-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化咖啡冲煮系统
US20180129379A1 (en) * 2016-11-10 2018-05-1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performing method of providing recipe for making a beverage by a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program performing the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08912B2 (ja) 2020-06-10
EP3834678A1 (en) 2021-06-16
TWI807078B (zh) 2023-07-01
CA3108763A1 (en) 2020-02-13
TW202019566A (zh) 2020-06-01
EP3834678A4 (en) 2021-09-08
US20210307559A1 (en) 2021-10-07
JP2020022629A (ja) 2020-02-13
WO2020031906A1 (ja) 2020-02-13
KR20210035082A (ko) 2021-03-31
CN112533514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3514B (zh) 一种用于使用咖啡豆来生成咖啡饮料的系统
CN112543608B (zh) 装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396635B2 (ja) 装置
JP6635480B1 (ja) 抽出装置、抽出装置における表示方法、並びにシステム
JP7217494B2 (ja) 飲料製造装置
JP6653925B2 (ja) 飲料製造装置および方法
JP7165998B2 (ja) 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方法
CN116670065A (zh) 咖啡饮料制造装置
JP7114065B2 (ja) 装置
JP7153909B2 (ja) 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389450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252631B2 (ja) 飲料製造装置および方法
JP7153317B2 (ja) 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21013469A (ja) 飲料製造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US11992150B2 (en) Apparatus, method, program and system
JP7327784B2 (ja) 飲料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装置
JP2021013467A (ja) 飲料製造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Dadu Technology Research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REE FIELD, In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