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6854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26854B
CN112526854B CN202010955327.XA CN202010955327A CN112526854B CN 112526854 B CN112526854 B CN 112526854B CN 202010955327 A CN202010955327 A CN 202010955327A CN 112526854 B CN112526854 B CN 112526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ortion
recovery
cartridge
holding memb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53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26854A (zh
Inventor
野原佑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526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6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26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6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2Toner waste contain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56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level
    • G03G15/086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level the level being measured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05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toner was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09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for space saving, e.g.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来进行图像形成,并具有盒安装部和回收侧安装部。盒安装部用于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收容片材的盒。回收侧安装部与盒安装部相邻配置,用于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回收容器,回收容器收容未被转印到片材上而被排出的废调色剂。盒安装部包括盒导轨和导轨保持部件,其中,盒导轨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盒;导轨保持部件保持盒导轨。回收侧安装部具有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与回收容器相向配置,用于检测根据被收容于回收容器的废调色剂的积存量而发生变化的静电容量。导轨保持部件与位移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相向配置。据此,能够适当地检测被收容在回收容器中的废调色剂的积存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将未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残留调色剂从图像载体上除去。清洁装置包括收容容器、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其中,收容容器收容残留调色剂,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检测出收容容器内的残留调色剂已达到规定量。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具有:两个输入电极,其在收容容器的内部上下分离配置;一个输出电极,其被配置在两个输入电极的中间;开关,其切换两个输入电极;和检测电路,其检测通过开关连接的一个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之间的静电容量。通过用开关切换两个输入电极,来检测收容容器接近满罐的状态和已成为满罐的状态。
然而,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清洁装置)中,由于必须将多个电极设置在收容容器的内部,因此担忧收容容器的结构变得复杂而增加制造成本。另外,由于必须将收容容器内部的多个电极连接到位于收容容器外部的检测电路等,因此,担忧清洁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而增加制造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例如,也可以考虑在收容容器的外侧配置非接触式静电容量传感器,该静电容量传感器检测收容容器内的残留调色剂的积存量。然而,非接触式静电容量传感器所检测的静电容量根据静电容量传感器与检测对象的距离而发生变化,因此若被配置于静电容量传感器的周围的部件移动,则静电容量传感器无法准确地检测静电容量。因此,若将静电容量传感器配置在可动零部件的附近,则无法适当地检测残留调色剂的积存量。
此外,通常收容容器接收落下的残留调色剂,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收容容器被配置在比作为残留调色剂的发生源的图像载体等靠下方的位置,即,被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下部。另外,在多数情况下,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下部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有用于放置记录材料(纸张)的供纸盒。若将收容容器配置在可拆装的供纸盒的附近,则担忧非接触式静电容量传感器无法适当地检测收容容器内的残留调色剂的积存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适当地检测被收容在回收容器中的废调色剂的积存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来进行图像形成,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盒安装部和回收侧安装部。盒安装部用于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收容所述片材的盒。回收侧安装部与所述盒安装部相邻配置,用于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回收容器,该回收容器收容未被转印到所述片材上而被排出的废调色剂。所述盒安装部包括盒导轨和导轨保持部件,其中,所述盒导轨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盒;所述导轨保持部件保持所述盒导轨。所述回收侧安装部具有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回收容器相向配置,用于检测根据被收容于所述回收容器的所述废调色剂的积存量而发生变化的静电容量。所述导轨保持部件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相向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盒和废调色剂回收装置等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盒和废调色剂回收装置等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废调色剂回收装置的前侧周边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设置的调色剂瓶(toner bottle)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鼓清洁装置、带清洁装置和排出输送装置的概略图(俯视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图2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废调色剂回收装置等的剖视图(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附图中所示的“Fr”表示“前”,“Rr”表示“后”,“L”表示“左”,“R”表示“右”,“U”表示“上”,“D”表示“下”。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方向、位置的用语,但这些用语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使用的,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主视图)。图2是表示供纸盒3和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等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供纸盒3和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等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的前侧周边的立体图。
[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
图像形成装置1是将以电子照相方式形成的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上来进行图像形成的彩色打印机。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装置主体2,该装置主体2构成大致长方体状的外观。在装置主体2的下侧,为了安装供纸盒3而设置有盒安装部10。在供纸盒3中,例如收容有纸制的片材S(或者片材S的集合体)。在装置主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出纸盘4,该出纸盘4接收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此外,片材S不限于纸制,也可以是树脂胶片、OHP片材等。
盒安装部10构成用于安装供纸盒3的空间。在装置主体2的下侧前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拆装供纸盒3的盒安装部10的前表面开口。供纸盒3形成为使其上表面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状(箱状)。供纸盒3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盒安装部10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供纸盒3的左右两侧面固定有一对滑动引导件3A,在盒安装部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盒导轨10A(在图2至图4中仅图示了左侧)。滑动引导件3A和盒导轨10A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一对盒导轨10A以使一对滑动引导件3A可滑动的方式环抱该一对滑动引导件3A。据此,一对盒导轨10A经由一对滑动引导件3A以使供纸盒3可滑动的方式支承供纸盒3。
另外,在盒安装部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导轨保持部件11(在图2至图4中仅图示了左侧),该一对导轨保持部件11保持一对盒导轨10A。导轨保持部件11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的板材形成。导轨保持部件11被配置在盒安装部10的前侧(比前后方向中央靠前侧)。如图4所示,导轨保持部件11具有保持部主体11A和前表面部11B,而形成为俯视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其中,保持部主体11A沿着前后方向以立起姿势设置,前表面部11B从保持部主体11A的前端上部向外侧弯曲。盒导轨10A被固定在导轨保持部件11的保持部主体11A上,保持部主体11A被固定在装置主体2上。前表面部11B的下缘形成为拱状。
另外,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具有供纸部5、图像形成部6、定影装置7、调色剂补给装置12和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供纸部5被设置在从供纸盒3延伸到出纸盘4的输送路径8的上游侧。定影装置7被设置在输送路径8的下游侧,图像形成部6在输送路径8中被设置在供纸部5和定影装置7之间。调色剂补给装置12被设置在比图像形成部6靠上方的位置。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被设置在比图像形成部6靠下方的位置。
图像形成部6包括中间转印单元14、四个鼓单元15和光扫描装置16。中间转印单元14被设置在出纸盘4的下方。四个鼓单元15在中间转印单元14的下侧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光扫描装置16被设置在各鼓单元15的下侧。
中间转印单元14具有卷绕在驱动辊20A和从动辊20B上的中间转印带21,其中,驱动辊20A被配置于装置主体2的内部的右侧,从动辊20B被配置于装置主体2的内部的左侧。若驱动辊20A被马达(未图示)驱动旋转,则中间转印带21向左旋转(参照图1的箭头)。另外,在从动辊20B的左侧配置有带清洁装置22。
四个鼓单元15与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对应设置。各鼓单元15包括感光鼓23、充电装置24、显影装置25、一次转印辊26、鼓清洁装置27和除电装置28。此外,由于四个鼓单元15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对一个鼓单元15进行说明。
感光鼓23与中间转印带21的下侧表面接触的同时被马达(未图示)驱动旋转。充电装置24、显影装置25、一次转印辊26、鼓清洁装置27和除电装置28在感光鼓23的周围按转印处理顺序配置。一次转印辊26隔着中间转印带21从上侧与感光鼓23相向配置。二次转印辊29与中间转印带21(驱动辊20A)的右侧接触。
在调色剂补给装置12上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四个调色剂瓶31,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叙述。四个调色剂瓶31收容有四种颜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补给用调色剂(显影剂)。四个调色剂瓶31经由内置有螺杆的补给管等(未图示)与四个显影装置25连通,并且将补给用调色剂供给到四个显影装置25。在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中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回收瓶61(回收容器)。在回收瓶61中收容(回收)未转印到片材S上而被排出的废调色剂。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置有控制部17,该控制部17用于对图像形成部6等控制对象设备进行适当控制。控制部17包括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参数来执行各种运算处理的处理器等。
在此,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控制部17根据所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如下的图像形成处理。
充电装置24使感光鼓23的表面带电。光扫描装置16向感光鼓23进行与图像数据对应的曝光,在感光鼓23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5使用从调色剂补给装置12的调色剂瓶31供给的调色剂,将形成在感光鼓23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四个感光鼓23承载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被施加了一次转印偏压的一次转印辊26而依次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据此,在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形成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
另一方面,供纸部5向输送路径8送出供纸盒3内的片材S。二次转印辊29将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通过二次转印辊29与中间转印带21之间的片材S上。定影装置7使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在片材S上。在此之后,片材S被排出到出纸盘4。鼓清洁装置27去除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23的表面的废调色剂(残留调色剂)。除电装置28照射除电光来去除感光鼓23的电荷。另外,带清洁装置22除去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的废调色剂。从感光鼓23和中间转印带21去除的废调色剂被回收到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的回收瓶61。
[调色剂补给装置]
接着,参照图1和图5,对调色剂补给装置12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调色剂瓶31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调色剂补给装置12被配置在比中间转印单元14(显影装置25)靠上方的位置。调色剂补给装置12具有四个补给侧安装部30,该四个补给侧安装部30用于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插入)四个调色剂瓶31。各补给侧安装部30构成用于安装调色剂瓶31的空间。在装置主体2的上侧前表面形成有用于拆装调色剂瓶31的补给侧安装部30的前表面开口。在补给侧安装部30上设置有用于对前表面开口进行开闭的补给用罩(未图示)。
<调色剂瓶>
如图5所示,各调色剂瓶31包括容器主体32和端盖33。此外,用于收容黑色调色剂的调色剂瓶31比其它调色剂瓶31粗(直径大),插入该调色剂瓶31的右端的补给侧安装部30的直径也比其它补给侧安装部30的直径大(参照图1)。另外,由于四个调色剂瓶31除了粗细不同之外,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对一个调色剂瓶31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以调色剂瓶31安装在补给侧安装部30上的状态为基准来设定方向。此外,调色剂可以是包含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也可以是由磁性调色剂构成的单组分显影剂。另外,四个调色剂瓶31(四个补给侧安装部30)也可以全部具有相同的尺寸(直径)。
(容器主体)
容器主体32例如由PE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酯)等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大致圆筒状。在容器主体32上一体形成有从外周面向径向内侧(朝向轴心)突出的螺旋状的输送肋34。容器主体32和输送肋34形成为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在容器主体32的前端面突出有用于供用户把持的把持部G。容器主体32的后部形成为比其他部分细,容器主体32的后端面开口(未图示)。在容器主体32的后部(变细的部分)固定有大致圆环状的传动齿轮35。传动齿轮35经由轴、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与驱动马达M连接。容器主体32被驱动马达M驱动而绕轴线旋转,输送肋34与容器主体32一起旋转,使沿着轴向的输送力作用于容器主体32内部的调色剂,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此外,虽然输送肋34与容器主体32一体地形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不同部件构成输送肋和容器主体(未图示)。
(端盖)
端盖33被配置在比传动齿轮35靠后方的位置,以覆盖容器主体32的后端面(开口)的方式安装于容器主体32。端盖33对容器主体32的后端部(轴向一端部)以能够绕轴线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端盖33具有与容器主体32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口36。连通口36是形成于端盖33的下侧面的大致矩形状的孔。另外,在端盖33上设置有用于开闭连通口36的闸门(未图示),该闸门能够沿轴向(前后方向)滑动。在调色剂瓶31被从补给侧安装部30拆下的状态下,闸门关闭连通口36。
[调色剂瓶的安装]
在此,对将调色剂瓶31安装到补给侧安装部30的步骤进行说明。用户打开补给侧安装部30的补给罩使前表面开口露出,将把持部G朝向近前侧(靠近用户的一侧)且连通口36朝向下方的调色剂瓶31插入补给侧安装部30(前表面开口)中。在插入调色剂瓶31的过程中,闸门与补给侧安装部30的一部分接触,并且向前方相对地滑动而打开连通口36。被打开的连通口36与补给管的上游端连接。在此之后,用户关闭补给罩。
通过上述步骤,完成调色剂瓶31的安装。在这种状态下,补给侧安装部30固定端盖33,并对容器主体32以可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另外,在该状态下,传动齿轮35经由动力传递机构与驱动马达M连接,连通口36经由补给管等与显影装置25连接。
若根据来自控制部17的调色剂补给指令对驱动马达M进行驱动,则容器主体32与传动齿轮35成为一体而绕轴线进行旋转。通过被安装在补给侧安装部30上的容器主体32(输送肋34)绕轴线旋转,收容在容器主体32的内部的补给用调色剂被向连通口36输送。调色剂从连通口36通过补给管被供给(补给)到显影装置25。
此外,在补给侧安装部30上设置有余量确认传感器(静电容量传感器等)(未图示),该余量确认传感器用于检测被收容在调色剂瓶31中的调色剂的量。余量确认传感器与安装在补给侧安装部30上的调色剂瓶31相向配置,检测与调色剂的余量对应的静电容量。控制部17根据余量确认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出调色剂瓶31变空(或者调色剂变少),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1所具有的触摸屏(未图示)上显示调色剂瓶31变空、催促更换调色剂瓶31的消息等。在更换变空的(或调色剂变少的)调色剂瓶31的情况下,用户把持住把持部G将调色剂瓶31向近前侧拉出,而使调色剂瓶31与补给侧安装部30分离。随着调色剂瓶31被拉出,闸门被弹簧(未图示)向后方施力,而关闭连通口36。
接着,参照图6和图7,对四个鼓清洁装置27和带清洁装置22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鼓清洁装置27、带清洁装置22和排出输送装置18的概略图(俯视观察的剖视图)。图7是图6的VII-VII的剖视图。
[鼓清洁装置]
四个鼓清洁装置27与四个感光鼓23对应设置(参照图1)。此外,由于4个鼓清洁装置27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对1个鼓清洁装置27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鼓清洁装置27包括鼓侧外壳40、研磨辊41、限制辊42、清洁刮板43和鼓侧螺杆44。
如图6和图7所示,鼓侧外壳40形成为使与感光鼓23相向的表面开口的大致箱状。在鼓侧外壳40的后侧底面开口设置有鼓侧排出口40A,该鼓侧排出口40A与后述的排出输送装置18连接。研磨辊41和限制辊42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大致圆筒状,并且在鼓侧外壳40的内部以能够绕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研磨辊41与感光鼓23接触,限制辊42与研磨辊41的右下侧接触。清洁刮板43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为板状,并被固定在鼓侧外壳40上。清洁刮板43的顶端部与感光鼓23接触。鼓侧螺杆44具有螺旋状的叶片,该叶片被固定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的周面上,鼓侧螺杆44在鼓侧外壳40的内部以能够绕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鼓侧螺杆44被配置在鼓侧外壳40的左下部。
[带清洁装置]
如图7所示,带清洁装置22包括带侧外壳45、偏压刷46、回收辊47、回收刮板48和带侧螺杆49。
如图6和图7所示,带侧外壳45形成为使与中间转印带21相向的面开口的大致箱状。在带侧外壳45的后侧底面开口设置有带侧排出口45A,该带侧排出口45A与后述的排出输送装置18连接。偏压刷46和回收辊47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大致圆筒状,且在带侧外壳45的内部以能够绕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偏压刷46与中间转印带21接触,回收辊47与偏压刷46的左上侧接触。回收刮板48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为板状,且被固定于带侧外壳45。回收刮板48的顶端部与回收辊47接触。带侧螺杆49具有螺旋状的叶片,该叶片被固定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的周面上,并且带侧螺杆49在带侧外壳45的内部以能够绕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带侧螺杆49被配置在带侧外壳45的左下部。
[排出输送装置]
如图6和图7所示,四个鼓清洁装置27和带清洁装置22与排出输送装置18连接,该排出输送装置18向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输送废调色剂。排出输送装置18包括输送外壳50和输送螺杆51。
输送外壳50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输送外壳50的上表面上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有四个鼓侧导入管52和带侧导入管53。各鼓侧导入管52连接到鼓清洁装置27的鼓侧排出口40A。带侧导入管53连接到带清洁装置22的带侧排出口45A。在输送外壳50的左侧底面形成有与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连接的输送排出管54。输送螺杆51具有螺旋状的叶片,该叶片被固定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的周面上,并且输送螺杆51在输送外壳50的内部以能够绕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废调色剂回收装置]
下面,参照图2至图4、图7、图8,对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进行说明。图8是图2的VIII-VIII剖视图。
如图2所示,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包括回收侧安装部60和回收瓶61。在回收侧安装部60上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回收瓶61。回收瓶61(容器主体32)收容从带清洁装置22、鼓清洁装置27排出的废调色剂。
<回收瓶>
作为回收容器的一例的回收瓶61是补给用调色剂被消耗而变空的调色剂瓶31(四个调色剂瓶31均可。)(参照图5)。即,变空的调色剂瓶31兼用作回收废调色剂的回收瓶61(再利用)。回收瓶61与已经说明的调色剂瓶31为相同形状,因此省略回收瓶61的详细说明。另外,对回收瓶61的结构标注的标记与对调色剂瓶31的结构标注的标记相同。此外,虽然将变空的调色剂瓶31转用为回收瓶61,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准备与调色剂瓶31不同的专用的回收瓶61。
<回收侧安装部>
回收侧安装部60与盒安装部10的左侧相邻配置。回收侧安装部60被配置在与排出输送装置18的输送排出管54对应的位置(参照图6和图7)。回收侧安装部60构成用于安装回收瓶61的空间。在装置主体2的下侧前表面形成有回收侧安装部60的前表面开口,该前表面开口用于拆装回收瓶61。
回收侧安装部60具有回收罩62、支承导轨部63和位移传感器64。回收罩62是为了对回收侧安装部60的前表面开口进行开闭而设置的。支承导轨部63是为了对回收瓶以可滑动的方式进行支承而设置的。位移传感器64检测与收容在回收瓶61中的废调色剂对应的静电容量。
回收罩62被设置为能够以设置在该回收罩62下侧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支承导轨部63被设置在回收侧安装部60的下部,支承导轨部63的上表面与容器主体32的周面相适配而凹进。支承导轨部63将容器主体32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且支承为能够绕轴线旋转。
[回收瓶的安装]
在此,对将回收瓶61安装于回收侧安装部60的顺序进行说明。用户打开回收罩62而使回收侧安装部60(前表面开口)露出,将把持部G朝向近前侧且连通口36朝向上方的回收瓶61(变空的调色剂瓶31)插入回收侧安装部60。在插入回收瓶61的过程中,闸门与回收侧安装部60的一部分接触,并且向前方相对地滑动而打开连通口36。被打开的连通口36与输送排出管54的下游端连接(参照图7)。在此之后,用户关闭回收罩62。
通过以上步骤,完成回收瓶61的安装(参照图2和图4)。在该状态下,回收侧安装部60固定端盖33,且对容器主体32以可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另外,在该状态下,传动齿轮35经由动力传递机构与驱动马达M(参照图5)连接,连通口36经由排出输送装置18与各清洁装置22、27连接(参照图7)。
[废调色剂的去除]
接着,对废调色剂(残留调色剂)的去除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偏压刷46、各螺杆44、49、51上施加有负极性的偏压。
当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研磨辊41和限制辊42从动于感光鼓23而进行旋转,鼓侧螺杆44被马达(未图示)驱动旋转。此外,研磨辊41和限制辊42也可以被马达驱动旋转。残留在感光鼓23的表面上的废调色剂(残留调色剂)附着在研磨辊41的表面上而形成调色剂层。研磨辊41隔着调色剂层对感光鼓23的表面进行研磨。限制辊42使调色剂层的层厚均匀。清洁刮板43刮去附着在感光鼓23的表面上的废调色剂,该废调色剂被收容在鼓侧外壳40中。鼓侧螺杆44被马达驱动旋转,将被收容于鼓侧外壳40的废调色剂向鼓侧排出口40A输送(参照图6的箭头)。废调色剂从鼓侧出口40A排出,并且通过鼓侧导入管52进入输送外壳50(参见图7中的箭头)。
另外,偏压刷46、回收辊47和带侧螺杆49被马达驱动旋转。偏压刷46通过静电吸附力吸附附着在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的废调色剂(残留调色剂)。回收辊47接受移动到偏压刷46上的废调色剂。回收刮板48刮去移动到回收辊47上的废调色剂,该废调色剂被收容在带侧外壳45中。带侧螺杆49被马达驱动旋转,将收容在带侧外壳45中的废调色剂向带侧排出口45A输送(参照图6的箭头)。废调色剂从带侧排出口45A排出,通过带侧导入管53进入输送外壳50内(参照图7的箭头)。
输送螺杆51由马达驱动旋转,将进入到输送外壳50内的废调色剂向输送排出管54输送(参照图6的箭头)。进入到输送外壳50内的废调色剂通过输送排出管54从连通口36进入到端盖33(回收瓶61)内(参照图7的箭头)。
被安装于回收侧安装部60的容器主体32(输送肋34)被驱动马达M驱动而绕轴线旋转(与被安装于补给侧安装部30的容器主体32反向旋转)。通过容器主体32(输送肋34)绕轴线旋转,从连通口36导入到容器主体32内部的废调色剂从后方向前方(轴向的另一侧)输送。输送肋34将废调色剂向前方输送,并且使所贮存的废调色剂的表面(上表面)均匀化。
如上所述,废调色剂被回收到回收瓶61(容器主体32)中(参照图8)。
(位移传感器)
如图2、图4和图8所示,在回收侧安装部60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64,该位移传感器64用于检测被收容于回收瓶61的废调色剂的积存量(贮存量)。位移传感器64与回收瓶61相向配置,是用于检测根据被收容于回收瓶61的废调色剂的积存量而发生变化的静电容量的静电容量传感器。详细而言,位移传感器64是检测隔着回收瓶61而相向配置的发送电极65与接收电极66之间的电场变化的互电容式静电容量传感器。此外,位移传感器64能够在0~100%的范围内检测废调色剂相对于回收瓶61的容积的积存量,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自由地设定能够检测的积存量。
如图4和图8所示,发送电极65和接收电极66分别安装在前后方向较长的长方形形状的基板65A、66A上。基板65A、66A沿着前后方向以立起姿势设置,并被固定于回收侧安装部60的框架(未图示)。发送电极65和接收电极66(基板65A、66A)被设置在比支承导轨部63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发送电极65和接收电极66被设置在比盒导轨10A和滑动引导件3A靠上方的位置。发送电极65和接收电极66形成在基板65A、66A的容器主体32侧的表面上。发送电极65隔着回收瓶61被配置在与盒安装部10相反的一侧(装置主体2的左侧)。接收电极66被配置在盒安装部10(供纸盒3)一侧。发送电极65和接收电极66电连接于控制部17。
然而,一般而言,关于静电容量传感器的输出(检测结果),其输出(静电容量)根据发送电极65及接收电极66与周围的物体(零部件)之间的距离而发生变化。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供纸盒3与回收侧安装部60相邻,因此,例如担忧由于供纸盒3的拆装(移动)而导致位移传感器64的输出发生变化。例如,有时尽管回收瓶61内的废调色剂的积存量没有变化,但位移传感器64检测的静电容量也会发生变化。即,担忧位移传感器64会误检测废调色剂的积存量。因此,该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抑制位移传感器64的输出因供纸盒3等位于发送电极65及接收电极66周围的部件的移动而发生变化的结构。
回收瓶61、发送电极65和接收电极66沿轴向与导轨保持部件11的保持部主体11A(盒导轨10A)大致平行地配置(参照图2)。发送电极65和接收电极66在容器主体32的前侧(比轴向中央靠另一侧)被配置在与容器主体32非接触的位置。接收电极66(从正面观察)被配置在容器主体32与导轨保持部件11(保持部主体11A)之间。另外,接收电极66(基板66A)与保持部主体11A非接触,且与保持部主体11A相向配置。准确而言,接收电极66的前侧(一部分)与固定设置的保持部主体11A重叠(参照图4)。
随着回收瓶61内的废调色剂的积存量增加,发送电极65和接收电极66之间的电场(静电容量)发生变化。控制部17定期地接收来自位移传感器64的输出(检测结果)。此外,从位移传感器64接收输出的间隔(采样率)能够根据控制部17的处理器等的处理速度自由地设定。控制部17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回收瓶61内的废调色剂的积存量。在控制部17的存储器(未图示)中预先存储有与废调色剂达到满量(规定的积存量)时的静电容量对应的数据。当检测结果表示满量时,控制部17迅速停止图像形成动作。另外,控制部17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所具有的触摸屏、扬声器(未图示)来向用户告知回收瓶61已达到满量,从而催促更换回收瓶61。
此外,在更换已达到满量的回收瓶61时,用户把持住把持部G将回收瓶61向近前侧拉出而使其脱离回收侧安装部60。随着回收瓶61的拉出,闸门被弹簧(未图示)向后方施力而关闭连通口36。
在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导轨保持部件11(主要是保持部主体11A)覆盖位移传感器64的接收电极66。换言之,导轨保持部件11的保持部主体11A以划分接收电极66和盒安装部10(供纸盒3)的方式配置(参照图8)。根据该结构,例如,即使供纸盒3被拆装,由于接收电极66与导轨保持部件11之间的距离被保持为固定不变,因此位移传感器64所检测的静电容量的变化被抑制,从而也能够检测出准确的静电容量。据此,即使回收侧安装部60(回收瓶61)与盒安装部10(供纸盒3)相邻配置,也能够不受供纸盒3的拆装的影响,而适当地检测被收容于回收瓶61的废调色剂的积存量。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发送电极65隔着回收瓶61被设置在供纸盒3(盒安装部10)的相反一侧。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发送电极65配置在不易受到供纸盒3的拆装的影响的位置,并能够利用导轨保持部件11覆盖容易受到供纸盒3的拆装的影响的接收电极66。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由于形成为圆筒状的容器主体32绕轴线进行旋转,因此位移传感器64与容器主体32之间的距离不会因容器主体32的旋转而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将该距离保持为固定不变。据此,位移传感器64能够检测出准确的静电容量,因此能够适当地检测被收容于回收瓶61的废调色剂的积存量。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接收电极66的前侧与导轨保持部件11(保持部主体11A)相向,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接收电极66的后侧或接收电极66整体与导轨保持部件11相向配置(未图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位移传感器64的接收电极66与导轨保持部件11相向配置,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接收电极66和发送电极65调换,使发送电极65与导轨保持部件11相向配置(未图示)。即,导轨保持部件11只要与位移传感器64的至少一部分相向配置即可。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废调色剂回收装置70)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废调色剂回收装置70等的剖视图(主视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相同或者对应的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调色剂回收装置70中,位移传感器67的发送电极68和接收电极69沿上下方向排列而安装在一个基板67A上。在图9中,作为一例,发送电极68被配置在基板67A的上侧,接收电极69被配置在基板67A的下侧,但发送电极68和接收电极69的配置也可以上下调换。位移传感器67是检测发送电极68与接收电极69之间的电场变化的互电容式静电容量传感器,其中,发送电极68和接收电极69被配置在回收瓶61与导轨保持部件11(保持部主体11A)之间。发送电极68和接收电极69与保持部主体11A非接触,并与保持部主体11A相向配置。准确而言,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发送电极68及接收电极69的前侧(一部分)与保持部主体11A重叠。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即使拆装供纸盒3,也能够将发送电极68及接收电极69与导轨保持部件11之间的距离保持为固定不变,从而能够抑制位移传感器67所检测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据此,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的作用、效果,例如能够不受供纸盒3的拆装的影响,而适当地检测废调色剂的积存量等。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调色剂回收装置70中,发送电极68及接收电极69的前侧与导轨保持部件11(保持部主体11A)相向,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发送电极68及接收电极69的后侧或发送电极68及接收电极69整体与导轨保持部件11相向配置(未图示)。另外,也可以是:发送电极68或接收电极69与导轨保持部件11相向配置(未图示)。另外,发送电极68和接收电极69也可以沿左右方向排列安装在一个基板67A上(未图示)。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以下也称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构成为通过调色剂瓶31、回收瓶61的容器主体32绕轴线旋转,而沿轴向输送内部的调色剂(补给用调色剂、废调色剂),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变形例,也可以是:将用于输送调色剂的螺杆内置于容器主体的回收容器(未图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容器主体安装于补给侧安装部30、回收侧安装部60,并使内部的螺杆绕轴线旋转,来沿轴向输送容器主体的内部的废调色剂。这样的回收容器,也能够通过位移传感器64、67来适当地检测废调色剂的积存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导轨保持部件11形成为俯视观察呈L字状,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导轨保持部件11也可以形成为单纯的板状,还可以以覆盖发送电极68和接收电极69中的至少任一方的方式形成为箱状(未图示)。另外,导轨保持部件11不是必须由一个零部件形成,也可以由多个零部件组合而构成(未图示)。即,可以是任意形状,只要是能够满足保持盒导轨10A的功能的形状即可。另外,导轨保持部件11不限于金属制,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19由图像形成装置1所具有的控制部17来控制,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除了控制部17之外,也可以设置用于控制废调色剂回收装置13、19或调色剂补给装置12的专用控制部(未图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位移传感器64、67与导轨保持部件11(保持部主体11A)非接触,但例如也可以是基板65A、66A、67A与保持部主体11A接触(固定)。另外,为了保证容器主体32顺畅地旋转等,而使位移传感器64、67与回收瓶61非接触,但也可以使位移传感器64、67与回收瓶61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彩色打印机)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黑白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或多功能一体机等。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一个方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技术思想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置换、变形,权利要求书包含能够包含在技术思想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来进行图像形成,其特征在于,
具有盒安装部和回收侧安装部,其中,
所述盒安装部用于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收容所述片材的盒;
所述回收侧安装部与所述盒安装部相邻配置,用于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回收容器,该回收容器收容未被转印到所述片材上而被排出的废调色剂,
所述盒安装部包括盒导轨和导轨保持部件,其中,
所述盒导轨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盒;
所述导轨保持部件保持所述盒导轨,
所述回收侧安装部具有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回收容器相向配置,用于检测根据被收容于所述回收容器的所述废调色剂的积存量而发生变化的静电容量,
所述导轨保持部件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相向配置,
所述位移传感器检测发送电极和接收电极之间的电场变化,所述发送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隔着所述回收容器而相向配置,
所述发送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中的一方与所述导轨保持部件相向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电极隔着所述回收容器被设置在所述盒安装部的相反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电极被配置在容器主体与所述导轨保持部件之间。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来进行图像形成,其特征在于,
具有盒安装部和回收侧安装部,其中,
所述盒安装部用于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收容所述片材的盒;
所述回收侧安装部与所述盒安装部相邻配置,用于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回收容器,该回收容器收容未被转印到所述片材上而被排出的废调色剂,
所述盒安装部包括盒导轨和导轨保持部件,其中,
所述盒导轨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盒;
所述导轨保持部件保持所述盒导轨,
所述回收侧安装部具有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回收容器相向配置,用于检测根据被收容于所述回收容器的所述废调色剂的积存量而发生变化的静电容量,
所述导轨保持部件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相向配置,
所述位移传感器检测发送电极与接收电极之间的电场变化,所述发送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被配置在所述回收容器与所述导轨保持部件之间,
所述发送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导轨保持部件相向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沿上下方向排列安装在一个基板上。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来进行图像形成,其特征在于,
具有盒安装部和回收侧安装部,其中,
所述盒安装部用于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收容所述片材的盒;
所述回收侧安装部与所述盒安装部相邻配置,用于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回收容器,该回收容器收容未被转印到所述片材上而被排出的废调色剂,
所述盒安装部包括盒导轨和导轨保持部件,其中,
所述盒导轨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盒;
所述导轨保持部件保持所述盒导轨,
所述回收侧安装部具有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回收容器相向配置,用于检测根据被收容于所述回收容器的所述废调色剂的积存量而发生变化的静电容量,
所述导轨保持部件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相向配置,
所述回收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端盖,其中,
所述容器主体形成为圆筒状,且具有从外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螺旋状的输送肋;
所述端盖以可绕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容器主体的轴向一端部,且具有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口,
所述回收侧安装部固定所述端盖,且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容器主体,
通过被安装于所述回收侧安装部的所述容器主体绕轴线旋转,来将从所述连通口导入到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的所述废调色剂向轴向另一侧输送,
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在比所述容器主体的轴向中央靠另一侧的位置被配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与所述导轨保持部件之间。
CN202010955327.XA 2019-09-18 2020-09-11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25268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9452A JP7342554B2 (ja) 2019-09-18 2019-09-18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69452 2019-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6854A CN112526854A (zh) 2021-03-19
CN112526854B true CN112526854B (zh) 2023-08-29

Family

ID=7247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5327.XA Active CN112526854B (zh) 2019-09-18 2020-09-11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6265B2 (zh)
EP (1) EP3796092B1 (zh)
JP (1) JP7342554B2 (zh)
CN (1) CN1125268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47570B2 (ja) * 2020-03-11 2024-03-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41666A (en) * 1981-12-10 1982-09-02 Canon Inc Developing device
JPH0887217A (ja) * 1994-09-16 1996-04-02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0990A (ja) * 1997-12-01 1999-06-18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08215A (ja) * 2011-03-29 2012-10-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20320A (ja) * 2011-12-08 2013-06-17 Ricoh Co Ltd 粉体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24453A (ja) * 2017-02-01 2018-08-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2529A (ja) 1992-12-28 1994-07-22 Canon Inc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A2128676C (en) * 1993-09-08 1997-12-23 John D. Sotack Capacitive sensor
JP4478091B2 (ja) 2005-09-21 2010-06-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廃トナーの警告方法
JP2009053409A (ja) 2007-08-27 2009-03-1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333162B2 (ja) * 2009-11-12 2013-11-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186063A1 (en) 2012-12-31 2014-07-0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apacitive Sensor for Sensing State of Waste Toner Box in an Imaging Apparatus
JP5919219B2 (ja) * 2013-04-24 2016-05-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9576B2 (ja) * 2013-11-26 2017-04-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16134B2 (ja) 2014-07-30 2018-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88667B2 (ja) 2014-11-21 2017-08-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06232B2 (ja) 2015-12-09 2018-10-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827710B2 (ja) * 2016-04-28 2021-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回収容器
JP2018066789A (ja) 2016-10-17 2018-04-26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トナー量の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41666A (en) * 1981-12-10 1982-09-02 Canon Inc Developing device
JPH0887217A (ja) * 1994-09-16 1996-04-02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0990A (ja) * 1997-12-01 1999-06-18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08215A (ja) * 2011-03-29 2012-10-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20320A (ja) * 2011-12-08 2013-06-17 Ricoh Co Ltd 粉体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24453A (ja) * 2017-02-01 2018-08-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前微.8—1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及特性.《传感技术》.1997,184-18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86265B2 (en) 2021-08-10
EP3796092B1 (en) 2022-06-01
CN112526854A (zh) 2021-03-19
JP7342554B2 (ja) 2023-09-12
US20210080895A1 (en) 2021-03-18
JP2021047279A (ja) 2021-03-25
EP3796092A1 (en) 2021-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24102B1 (ko) 개선된 토너공급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47661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390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補給用トナー収容器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6151471A (en) Toner supplying device,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oner supplying device or method
EP2511775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210650A (ja) 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252685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3534639B (zh) 成像装置
CN111694247B (zh) 调色剂容器、调色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627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785089B2 (en) Toner cas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H112721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81547A (ja)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98408B2 (ja) 容器装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38343B2 (ja) 容器装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103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6372481B2 (ja) トナー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60507A (ja) トナーボトル、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0320768B (zh)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JP7380100B2 (ja) 容器装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67099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919356B2 (ja) 廃トナー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10651A (ja) 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570991Y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520834B2 (ja)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