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7742A - 包装方法、包装装置、包装体及其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装方法、包装装置、包装体及其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7742A
CN112437742A CN201980013709.6A CN201980013709A CN112437742A CN 112437742 A CN112437742 A CN 112437742A CN 201980013709 A CN201980013709 A CN 201980013709A CN 112437742 A CN112437742 A CN 112437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sheet
seal portion
sealing
packed
packa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37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7742B (zh
Inventor
笠井明英
河合宽
入江龙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lisi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lisi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lisi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lisi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777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169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9/05149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230361A1/ja
Publication of CN112437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7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7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7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4Cultivation containers; Lids therefor
    • A01G18/65Cultivation containers; Lid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lids, e.g. lids with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1/00Wrapping, e.g.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strips, sheets or blanks, of flexible material
    • B65B11/06Wrapp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y conveying wrapper and contents in common defined paths
    • B65B11/08Wrapp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y conveying wrapper and contents in common defined paths in a single straight path
    • B65B11/16Wrapp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y conveying wrapper and contents in common defined paths in a single straight path to fold the wrappers in channel form about contents and then to close the ends of the channel by folding and finally the mouth of the channel by folding or twi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1/00Supplying or feeding container-forming sheets or wrapping material
    • B65B41/02Feeding sheets or wrapper blanks
    • B65B41/10Feeding sheets or wrapper blanks by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1/00Supplying or feeding container-forming sheets or wrapping material
    • B65B41/12Feeding webs from rolls
    • B65B41/16Feeding webs from rolls by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1/00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sealing or securing package folds or closures; Devices for gathering or twisting wrappers, or necks of bags
    • B65B51/10Applying or generating heat or pressure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B65B51/14Applying or generating heat or pressure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by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members
    • B65B51/146Closing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24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shaping or reshaping completed pac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9/00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e.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in flat, folded, or tubula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Subdividing filled flexible tubes to form packages
    • B65B9/06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a longitudinally-folded web, or in a web folded into a tube about th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placed upon 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75/04Articles or materials wholly enclosed in single sheets or wrapper bl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5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living organisms, articles or materials sensitive to changes of environment or atmospheric conditions, e.g. land animals, birds, fish, water plants, non-aquatic plants, flower bulbs, cut flowers or foli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 Package Closures (AREA)

Abstract

以被包装物为内侧使薄膜片材弯曲成U字并将该U字的上端密封而设置中央密封部,并且在被包装物的前后密封薄膜片材而形成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从而可靠地减少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的褶皱。提供一种包装装置,通过将呈U字的薄膜片材(3)的上端密封而设置中央密封部,并在被包装物(1)的前后密封薄膜片材(3)而形成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并且具备在形成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之前将薄膜片材(3)的形成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伸展的除皱装置(18)、及在除皱装置(18)的动作之前,从左右按压薄膜片材(3)并在先前的被包装物(1)与后续的被包装物(1)之间缩小弯曲的薄膜片材的左右宽度的除皱引导件。

Description

包装方法、包装装置、包装体及其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方法、包装装置及其包装体。
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适于包装被包装物的包装体(在该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等中也简称为“包装体”)及其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被包装物是诸如在面包卷的上面形成规定深度的槽并在该槽内夹入“炒面”或“铺有生菜的香肠”的“热狗”等所谓“烹饪面包”或者农产品例如“丛生口蘑”等的、上部尽可能不与薄膜接触地包装的被包装物,或者不想被薄膜向内侧按压的被包装物。在该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薄膜片材”是指用于包装被包装物的厚度薄的薄膜片材。
背景技术
以上述“炒面面包”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这些“炒面面包”等当前以包装用薄膜片材的内表面与被夹入的“炒面”、香肠等接触的状态进行包装。
因此,上述薄膜片材与炒面的酱汁、香肠的番茄酱等接触,并且以该薄膜片材的内表面被污染的状态进行陈列。
这种状况有时会损害商品的外观(美观),并且根据商品的不同对销售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上述“炒面面包”等不用薄膜包装而陈列在陈列柜内,在销售时由店员从柜中取出并以用包装纸仅包覆底面和侧面的状态进行销售。
然而,不能在不采用这种销售方法的所谓便利店形式或超市形式的店铺等中采用。
因此,由便利店提供的“炒面面包”等烹饪面包载置在稍大的托盘或衬纸上并用薄膜片材将其周围包装。
或者,有时容纳在由透明刚性的硬质材料制成的箱子中进行销售。
作为这种现有技术,有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在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包装体中,包装费用变高,并且对于购买者来说,需要进行托盘和箱子等的废弃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用刚性低且厚度薄的薄膜片材进行包装,则在被包装物为“炒面面包”的情况下,因酱汁等附着在薄膜片材的内表面上而损害商品的美观,并且在被包装物为诸如“丛生口蘑”那样的情况下,由于作为主要部分的“丛生口蘑”的头部被挤压等,被挤压的部分受损,商品价值下降。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提出了专利文献3所示的包装体及其包装方法及包装装置等,该包装体适于对“炒面面包”、“丛生口蘑”等的像上部尽可能不与薄膜接触或者不想被薄膜向内侧按压那样的被包装物进行包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733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2002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1639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过专利文献3的包装方法及其包装装置,能够提供其图1所示的划时代的包装体。
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不满足于专利文献3的发明,反复锐意研究能否进一步提高上述包装体的成品率。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进行的,其目的是提供实现成品率更高的包装的包装方法以及包装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采用以下结构的包装装置,该包装装置具有:输送装置,设有从上游向下游输送被包装物的输送单元;薄膜片材供给装置,与上述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下并排地供给带状的薄膜片材;成形器,在从上述薄膜片材供给装置向上述输送面侧供给上述带状的薄膜片材时,将被包装物及薄膜片材的输送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并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端作为上方而使上述薄膜片材弯曲成U字形;中央密封装置,在将上述被包装物彼此相互分离地依次载置在由上述成形器弯曲成U字形的上述薄膜片材上之后,使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而在上述被包装物的上方进行密封并沿上述输送方向形成前后延伸的中央密封部;尾部密封装置,相对于形成有上述中央密封部的上述薄膜片材的上述分离的被包装物彼此之间,在先行的上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形成上下延伸的尾部密封部;以及前部密封装置,相对于形成有上述中央密封部的上述薄膜片材的上述分离的被包装物彼此之间,在后续的上述被包装物的前方形成上下延伸的顶部密封部,上述包装装置通过上述尾部密封装置在先行的上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而在先行的上述被包装物的包装体上依次形成与上述中央密封部相连的上述尾部密封部,并且上述前部密封装置在后续的上述被包装物的前方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而在后续的上述被包装物的包装体上依次形成与上述中央密封部相连的上述顶部密封部,从而依次形成像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各自的左右侧面与上述中央密封部的左右侧面为同一平面那样的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分别在上述被包装物的上方与上述中央密封部相连的、上述中央密封部立起的包装体。
即,该包装装置具备除皱装置和除皱引导件,上述除皱装置在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之前,通过伸展上述薄膜片材的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从而抑制在形成后的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上残留皱褶,上述除皱引导件在上述除皱装置的动作之前,从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按压上述薄膜片材,并在先行的上述被包装物与后续的上述被包装物之间缩小上述弯曲的薄膜片材的左右宽度。
另外,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装装置,该包装装置具备在形成上述中央密封部之后从左右夹着所形成的上述中央密封部的把持装置,上述把持装置具备至少左右一对的把持臂,成对的上述把持臂彼此能够开闭,通过该开闭成对的上述把持装置从左右夹着上述中央密封部,上述把持装置具备从左右按压上述薄膜片材的至少左右一对的上述除皱引导件,上述除皱引导件中的每个设置于上述把持臂中的每个并从上述两个把持臂向下方延伸,与上述把持臂的上述开闭一体地操作,并且按压上述薄膜片材的比上述中央密封部更靠下方的部分。
进一步地,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装装置,该包装装置具备在形成上述中央密封部之后从左右夹着上述薄膜片材的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的至少左右一对的上述除皱装置,上述除皱装置分别通过使上述除皱装置的与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抵接的部位从上述顶部密封部侧向下方移动,从而伸展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成对的上述除皱引导件分别具备弯曲成朝向下端相互间隔逐渐扩大的弯曲部分。
另外进一步地,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装装置,在该包装装置中,上述除皱装置分别具备上下延伸的杆,成对的上述除皱装置的上述杆彼此能够以上述杆的上端侧为中心进行开闭,并且能够通过该开闭在上述杆之间从左右夹着上述薄膜片材的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上述杆具备沿上述杆架设的环状的带、和使上述带循环的驱动部,上述带的循环路径的一部分区间是除皱装置的与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抵接的上述部位,并且通过上述带的循环,在不改变上述杆的位置的情况下,使除皱装置的与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抵接的上述部位从上述中央密封部侧向下方连续移动,一对上述把持臂彼此能够以上述把持臂的上端侧为中心进行开闭并且能够通过该开闭从左右夹着上述中央密封部,上述除皱引导件通过从上述各把持臂的下端侧向下方延伸的上述把持臂的开闭,按压上述薄膜片材的比上述中央密封部更靠下方的部分。
另外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采用如下构成的包装方法,该包装方法使用被连续抽出的薄膜片材包装要包装的被包装物,并且通过将连续供给的上述被包装物前后隔开间隔地载置于呈带状延伸设置的上述薄膜片材上的左右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位并向下游输送,在该输送途中使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端部向上方弯曲,在上述被包装物的上方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端部的内表面重叠密封并沿输送方向形成前后延伸的中央密封部而使薄膜片材成为筒状,在形成上述中央密封部之后在输送方向的下游,在上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并在上述被包装物的后方依次形成上下延伸的上述尾部密封部,并且在后续的被包装物的前方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并在上述被包装物的前方依次形成上下延伸的上述顶部密封部,从而依次形成像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各自的左右侧面与中央密封部的左右侧面为同一平面那样的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分别在上述被包装物的上方与上述中央密封部相连的、上述中央密封部立起的包装体。
即,该包装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除皱装置和除皱引导件,在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之前,上述包装方法通过利用除皱装置伸展上述薄膜片材的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从而抑制在形成后的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上残留皱褶,并且在上述除皱装置的动作之前,上述包装方法通过上述除皱引导件从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按压上述薄膜片材,并在先行的上述被包装物与后续的上述被包装物之间缩小上述弯曲的薄膜片材的左右宽度。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装置,该包装装置具备:输送装置,设有从上游向下游输送被包装物的输送单元;薄膜片材供给装置,与上述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下并排地供给带状的薄膜片材;以及成形器,在从上述薄膜片材供给装置向上述输送面侧供给上述带状的薄膜片材时,将被包装物及薄膜片材的输送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并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端作为上方而使上述薄膜片材弯曲成U字形,并且该包装装置将上述被包装物彼此相互分离地依次载置在由上述成形器弯曲成U字形的上述薄膜片材上,具有:尾部密封装置,相对于上述薄膜片材的上述分离的被包装物彼此之间,在先行的上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形成上下延伸的尾部密封部;和前部密封装置,相对于上述薄膜片材的上述分离的被包装物彼此之间,在后续的上述被包装物的前方形成上下延伸的顶部密封部,上述尾部密封装置在先行的上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并在先行的上述被包装物的包装体上依次形成上述尾部密封部,并且上述前部密封装置在后续的上述被包装物的前方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并在后续的上述被包装物的包装体上依次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该包装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除皱装置和除皱引导件,上述除皱装置在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之前,通过伸展上述薄膜片材的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从而抑制在形成后的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上残留皱褶,上述除皱引导件在上述除皱装置的动作之前,从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按压上述薄膜片材,并在先行的上述被包装物与后续的上述被包装物之间缩小上述弯曲的薄膜片材的左右宽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装装置,该包装装置具备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彼此不密封地重叠的重叠装置,还具备从左右夹着通过上述重叠装置使左右的内表面重叠的上述薄膜片材的上端侧的把持装置,上述把持装置具备至少左右一对的把持臂,成对的上述把持臂彼此能够开闭,通过该开闭成对的上述把持装置从左右夹着上述薄膜片材的上端侧,上述把持装置具备从左右按压上述薄膜片材的至少左右一对的上述除皱引导件,上述除皱引导件中的每个设置于上述把持臂中的每个并从上述两个把持臂向下方延伸,与上述把持臂的上述开闭一体地操作,并且针对上述薄膜片材按压比由上述把持装置夹着的位置更靠下方的部分。
另外更进一步地,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装装置,该包装装置具备在上述薄膜片材的上端侧将上述左右的内表面重叠之后从左右夹着上述薄膜片材的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的至少左右一对的上述除皱装置,上述除皱装置分别通过使上述除皱装置的与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抵接的部位从上述顶部密封部侧向下方移动,从而伸展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成对的上述除皱引导件分别具备弯曲成相互间隔朝向下方逐渐扩大的弯曲部分。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能够提供一种包装装置,在该包装装置中,上述除皱装置分别具备上下延伸的杆,成对的上述除皱装置的上述杆彼此能够以上述杆的上端侧为中心进行开闭,并且能够通过该开闭在上述杆之间从左右夹着上述薄膜片材的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上述杆具备沿上述杆架设的环状的带、和使上述带循环的驱动部,上述带的循环路径的一部分区间是除皱装置的与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抵接的上述部位,并且通过上述带的循环,在不改变上述杆的位置的情况下,使除皱装置的与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抵接的上述部位从左右的内表面重叠的薄膜片材的上述上端侧向下方连续移动,一对上述把持臂彼此能够以上述把持臂的上端侧为中心进行开闭并且能够通过该开闭从左右夹着上述左右的内表面重叠的薄膜片材的上述上端侧,上述除皱引导件通过从上述各把持臂的下端侧向下方延伸的上述把持臂的开闭,按压上述薄膜片材的比由上述把持臂夹着的部位更靠下方的部分。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包装方法使用被连续抽出的薄膜片材包装要包装的被包装物,并且将连续供给的上述被包装物前后隔开间隔地载置于呈带状延伸设置的上述薄膜片材上的左右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位并向下游输送,在该输送途中使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端部向上方弯曲以将上述薄膜片材成为U字形或者筒状,在上述被包装物的上方使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端部的内表面彼此相对,在使表面相对之后在输送方向的下游,在上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并在上述被包装物的后方依次形成上下延伸的上述尾部密封部,并且在后续的被包装物的前方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并在上述被包装物的前方依次形成上下延伸的上述顶部密封部,该包装方法使用除皱装置和除皱引导件,并且在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之前,上述包装方法通过利用上述除皱装置伸展上述薄膜片材的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从而抑制在形成后的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上残留皱褶,并且在上述除皱装置的动作之前,上述包装方法通过上述除皱引导件从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按压上述薄膜片材,并在先行的上述被包装物与后续的上述被包装物之间缩小上述弯曲的薄膜片材的左右宽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体,该包装体适于对不期望上部与薄膜片材的内表面接触或者不期望上部被薄膜片材从外侧按压的被包装物进行包装,上述被包装物在载置于上述薄膜片材的状态下,被该薄膜片材从下方覆盖底部和两侧部,并且上述薄膜片材相对于上述被包装物的左右部位是以上述被包装物为内侧而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端部配置于上述被包装物的上方的部位,上述薄膜片材的上述左右两端部彼此不密封,上述薄膜片材具备在上端开口的开口部、在上述被包装物的前方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的内表面以重叠的状态密封而成的顶部密封部、以及在上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将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的内表面以重叠的状态密封而成的尾部密封部,上述顶部密封部和上述尾部密封部分别在上述被包装物的前方和后方上下延伸,上述开口部能够经由与上述被包装物之间的间隙空间在上述被包装物的上方开口并取出放入上述被包装物,在上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部具备在上述开口部的下方且上述被包装物的上方的位置处贯通薄膜片材的手提用孔。
另外进一步地,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装体,上述薄膜片材的底部在上述顶部密封部与上述被包装物之间以及上述尾部密封部与上述被包装物之间分别形成有角撑部。
此外,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装体,其能够重复使用,其中所述包装体具有简易封闭部,该简易封闭部比所述被包装物更向所述开口部侧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部之间封闭,所述简易封闭部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将所述开口部侧封闭,通过所述简易封闭部的封闭限制所述被收容物从所述开口部向包装体的外部露出,通过所述简易封闭部的开放能够从所述开口部将所述被收容物取出到包装体的外部。
此外,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装体,其中所述简易封闭部具备粘合密封部,所述粘合密封部设置于薄膜片材的所述左右两侧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内侧面,并在与所述包装体的左右及上下正交的前后方向上延伸或者在该前后方向上间断地排列有多个。
此外,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装体,其中所述简易封闭部设置在比所述开口部靠下方且比所述被包装物靠上方的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的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附设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装置上进行使用,并且具备将收容有被包装物的包装体的所述简易封闭部封闭的封闭动作部。
此外,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所述包装体的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其中所述封闭动作部具备在所述包装体的左右至少成对配置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将薄膜片材的所述左右两侧部从所述左右两侧部的外部按压,并且通过所述简易封闭部使所述左右两侧部彼此密接,由此进行所述简易封闭部的封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适于对上部不期望与薄膜尽可能地接触或者不想被薄膜向内侧按压的被包装物进行包装的包装体及其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等。例如,能够提供可以制造适于“炒面面包”、“丛生口蘑”的包装的包装体的包装方法及其装置。
特别地,在本发明中,能够在包装过程中有效地抑制靠近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的褶皱,并且提高包装体的成品率。
具体而言,通过除皱装置,针对形成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之前的该薄膜片材的形成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事先将褶皱伸展,在通过该除皱装置进行褶皱伸展的动作之前,通过除皱引导件按压该薄膜片材的形成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的部分而使左右宽度变窄,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通过除皱装置进行除皱。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除皱引导件,除皱精度提高,包装速度加快,并且包装能力显著提高。
本发明能够通过将包装体的上端用中央密封部密封(权利要求1~6)获得有效的上述除皱,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将包装体的上端不密封而作为开口部(权利要求6~11)获得有效的上述除皱。
特别地,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通过形成上述开口部容易地从该开口部取出放入被包装物的包装体,并且能够提供在具备该开口部的包装体中配备有手提用孔的包装体。具备上述开口部和手提用孔的包装体是能够手提水果等的便利的包装体。
详细地说,本发明能够制造不设置中央密封部而具备开口部且还具备手提用孔的上述包装体。带有上述开口部及手提用孔的包装体的制造能够通过由除皱装置和除皱引导件事先有效地抑制在形成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上产生褶皱来实现。
即,本发明能够提供以往未曾想像到的、具备能够取出放入被包装物的开口部和手提用孔的由薄膜片材制成的包装体、特别是自立式的包装体。
此外,本发明能够提供通过具备简易封闭部而能够重复使用的包装体及其简易封闭部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体的外观形状的图,图1的(a)是从略微斜上方观察包装体的立体图,图1的(b)是从图1的(a)的b-b箭头方向观察的图。
图2是示出用于包装图1所示的包装体的包装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图2的(a)是示出包装装置整体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性整体图,图2的(b)是示出图2的(a)所示的包装装置的前部密封装置、尾部密封装置及输送装置的下游部分的结构的图2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3的(a)是图2的(a)的IIIa-IIIa向视图,图3的(b)是图2的(a)的IIIb-IIIb向视图。
图4的(a)是示出本包装装置的把持装置、除皱装置及尾部密封装置和前部密封装置的图2的(a)的IVa-IVa向视图,图4的(b)是示出上述把持装置、除皱装置及尾部密封装置和前部密封装置进行动作时的状态的图2的(b)的IVb-IVb向视图。
图5是示出将图4所示的密封单元及切割部分的加热器的配置结构的密封的面的图。
图6是示出图1~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7的(a)是图2的(b)的放大图,图7的(b)是图7的(a)的A-A向视图。
图8是示出除皱装置操作时的状态的图7的(a)的B-B向视图。
图9是示出除皱引导件进行动作时的状态的图7的(b)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0是示出闭合图7的(b)的除皱装置及除皱引导件的状态的图7的(a)的A-A向视图。
图11的(a)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包装装置中设置使用的带状薄膜片材(幅材)的立体图,图11的(b)是使用图11的(a)的薄膜片材进行包装的图2的(b)的包装装置的放大图。
图12的(a)是本发明涉及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包装体所示的主要观察右侧面的立体图,图12的(b)是从与图12的(a)不同的方向观察图12的(a)所示的包装体、即主要观察正面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用手提图12的(a)所示的包装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的(a)是图12的(a)所示的包装体的变形例的主要观察右侧面的立体图,图14的(b)是图14的(a)的包装体的主要观察正面的立体图。
图15的(a)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包装装置中设置使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带状薄膜片材(幅材)的立体图,图15的(b)是将使用图15的(a)的薄膜片材进行包装的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设置到图2的(b)(尤其是图21的(a)(b))的包装装置的放大图。
图16是本发明涉及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包装体所示的主要观察左侧面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图16的包装体的简易封闭部的封闭动作部进行封闭的状态的简要主视图。
图18是通过图17的封闭动作部将图16的包装体的简易封闭部封闭的状态的包装体的左侧视图。
图19的(a)是图18的包装体的主视图,图19的(b)是表示将图19的(a)的包装体的简易封闭部开放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0表示图18及图19所示包装体的被包装物的变形例,针对该变形例,图20的(a)是俯视图,图20的(b)是主视图,图20的(c)是左侧视图,图20的(d)是后视图,图20的(e)是仰视图。
图21的(a)是表示图2的(b)的包装装置的变形例的简要左侧视图,图21的(b)是表示在图21的(a)的包装装置中输送部的操作状态的简要左侧视图。
图22的(a)是图21的(a)的C-C向视图,图22的(b)是图22的(a)的D-D向视图,图22的(c)是表示图22的(b)的缓冲材料与被包装物的抵接状态的说明图。
图23的(a)是图15的(b)的封闭装置的简要主视图(从包装体的输送下游侧观察到的图),图23的(b)是表示图23的(a)的封闭装置的操作状态的简要主视图,图23的(c)是图23的(b)的封闭装置的简要左侧视图,图23的(d)是封闭完成后的封闭装置的简要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体、进行该包装的包装装置及包装方法。
在图1中,A是包装体,该包装体A具有被包装物1和从周围(外侧)包围该被包装物1的薄膜片材3。上述被包装物1是不期望与上述薄膜片材3的内表面3i接触或者不期望被薄膜片材3从外侧按压的物品,在该实施方式中,以“炒面面包”为例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炒面面包”是指在面包卷的上面形成夹槽并在该夹槽中夹入“炒面”的形态的面包,是所谓“烹饪面包”的一种。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透明的薄膜片材作为上述薄膜片材3。然而,薄膜片材3也可以是半透明的薄膜片材或不透明的薄膜片材。
在该实施方式中,关于上述包装体A,如图3的(a)所示在被包装物1载置于上述薄膜片材3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状态下,如图1的(a)、(b)、图2的(b)所示该被包装物1的底部1b和两侧部1s被上述薄膜片材3从下方覆盖。
另外,如图1的(a)、(b)所示,上述包装体A在被包装物1的上方部位,通过在上述薄膜片材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3e(侧端部3e)被向上提起的状态下进行密封而形成中央密封部Ss,并在该被包装物1的上端与中央密封后的薄膜片材3之间形成间隙空间Su的状态下进行包装。
而且,如图1的(a)、(b)所示,上述包装体A在上述被包装物1的前方部位进行密封而形成顶部密封部To,并且在该被包装物1的后方部位进行密封而形成尾部密封部Ta,成为整体被薄膜片材3覆盖的状态。另外,在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To的部位的后方部位的底部形成角撑部G,并且在形成上述尾部密封的部位的前方部位的底部形成角撑部G。
其结果,如图1的(b)所示,在上述包装体A中,附着有酱汁的“炒面”的部分不与上述薄膜片材3的内表面3i接触,因此薄膜片材3的内表面3i不会被酱汁污染。
另外,上述薄膜片材3也不会在被包装物1的上部从外侧按压该被包装物1。
另外,当用手拿上述包装体A或机械地把持而将其放入送货箱或从送货箱取出等时,如果把持该包装体A的上端部分即上述中央密封部Ss的部位,上述“炒面”的部分就也不会与上述薄膜片材3的内表面3i接触。
而且,上述被包装物1能够通过如下所述结构的包装装置B机械地用薄膜片材3以反向枕式进行包装而成为包装体A。
也就是说,通过如图2所示的包装装置B,能够形成上述图1的(a)、(b)所示的包装体A。下面,对本包装装置B的结构及其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2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装置B具备输送装置10、供给片状薄膜的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将上述片状薄膜弯曲形成为U字形的成形器12、密封片状薄膜的两端的中央密封装置13、前部密封装置14、尾部密封装置15、第一角撑部形成装置16和第二角撑部形成装置17。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上述输送装置10构成为,以与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的薄膜片材3的供给速度相同的速度同步地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被包装物1。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输送装置10具备作为第一输送单元的输送传输机10a、以及配置在其下游侧的作为第二输送单元的输出传输机10b。
而且,构成为在上述输送传输机10a和输出传输机10b的输送面10f上,供给从上述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的薄膜片材供给滚筒11b抽出的带状的薄膜片材3。
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带式传输机作为上述输送传输机10a和上述输出传输机10b。
而且,上述输送传输机10a构成为下游端(头部带轮)能够在输送方向(参照图2的(a)的箭头X所示的方向)上伸缩。其结果,构成为,当形成后述的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的密封动作时,上述输送传输机10a的下游端沿反输送方向后退,并且图4的(b)所示的上述前部密封装置14和尾部密封装置15的各密封单元14a、15a以及与它们对应设置的后述的除皱装置18、18在欲位于动作位置时,物理上不与该输送传输机10a干涉。也就是说,构成为如图2的(b)所示,上述输送传输机10a的下游端向上游侧收缩而在与上述输出传输机10b之间形成间隙Sf,从而防止上述干涉。
如图2的(a)所示,在上述输送传输机10a的上游端设有上述成形器12,该成形器12使上述被供给的薄膜片材3的供给方向(移动方向)反转,并且如图3的(a)所示使薄膜片材3弯曲成U字形,该薄膜片材3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位与上述输送传输机10a的输送面10f稍微抵接,薄膜片材3的两侧的部分形成向上方竖立的U字形的状态。
而且,如图2的(a)、图3的(a)所示,用操作人员的手或者通过供给装置(未图示),将上述被包装物1载置于上述薄膜片材3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位。
如图2的(a)所示,在上述输送传输机10a的输送方向中央部分的上方部位配置有将上述薄膜片材3向下游输送的驱动辊对11c,并且在驱动辊对11c的下游配置有进行中央密封部Ss的上述中央密封装置13。此外,上述驱动辊对11c和上述中央密封装置13构成为以与上述供给速度相同的速度向下游侧输送薄膜片材3。
上述中央密封装置13具备内置有加热器的左右一对的辊13c,并构成为在薄膜片材3的两侧端部重叠的状态下进行密封(中央密封部Ss)。也就是说,该中央密封装置13将如图3的(a)所示的U字形薄膜片材3形成为如图3的(b)所示的筒状。
而且,将作为上述被包装物1的“炒面面包”包裹到形成为上述筒状的薄膜片材3的内部(参照图3的(b))。
此外,如图2的(a)、图3的(a)所示,构成为在上述中央密封装置13的上游(上述驱动辊对11c的上游)配置有用于调节上述中央密封部Ss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的调节器20,并且能够通过上端部的调节旋钮20a调节上述尺寸。
如图2所示,上述前部密封装置14、上述尾部密封装置15、上述第一角撑部形成装置16、上述第二角撑部形成装置17、上述除皱装置18、18以及切割装置Cu以能够后退、进入的方式设置在上述输送传输机10a与输出传输机10b之间。
如图2所示,上述前部密封装置14、尾部密封装置15和除皱装置18、18配置成,以在从侧面观察时相对于上述输送传输机10a的输送面10f大致垂直(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以倾斜角为大致5度左右从上方向下游侧偏移的方式倾斜)且它们的密封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配置于共用的框架19,并且能够将形成为上述筒状的薄膜片材3在被包装物1进入其内部的状态下进行密封动作(形成顶部密封部To及尾部密封部Ta的密封动作)。根据被包装物1的长度、薄膜片材3的厚度等,上述倾斜角也可以设为大致0度至7度。具体而言,在被包装物1像饭团那样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较短的的情况下,能够以上述倾斜角为大致0度的方式进行良好的包装。另一方面,在被包装物1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优选进行上述倾斜。
而且,如图4的(a)、(b)所示,上述前部密封装置14和上述尾部密封装置15具有配置成能够进行夹持动作(参照图4的(a)的箭头Y)的、左右各设有一对的密封单元14a、15a。而且,上述密封单元14a和上述密封单元15a构成为下端部能够相对于上述框架19向薄膜片材3的中央进行夹持动作(参照箭头Y),并且构成为能够在夹在各自之间的上述筒状薄膜片材3上形成顶部密封部To及尾部密封部Ta。
另外,如上所述,在形成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时,通过上述切割装置Cu切割该顶部密封部To与尾部密封部Ta之间的部分,并按每个被包装物1(包装体A)切断包装完成后的部分。这种切割装置Cu的结构例如如图5所示,能够通过将上述密封单元14a、上述密封单元15a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切割用加热器部分配置在一个块28的平面(表面)上来实现。上述切割装置Cu的切割单元也可以使用其它单元例如切割器(刀具)来代替上述切割用加热器。
另外,在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时(之前),如图2的(b)所示,配置于上述框架19的输送方向上的前后两侧的上述第一角撑部形成装置16和上述第二角撑部形成装置17的各角撑爪16a、17a上升箭头R(参照图4的(a))所示的尺寸(在该示例中从输送面10f的下方上升到被包装物1的约一半的高度)到达输送面10f的上方位置,以将上述薄膜片材3的底面推起,由此如图1的(a)、(b)所示,在该包装体A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底部形成上述角撑部G。
另外,在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To和上述尾部密封部Ta的各密封之前,图4所示的具备左右一对的杆18a的除皱装置18操作,通过能够旋转地配置于该杆18a的除皱带18c的旋转,去除将要在进行上述密封的部位的薄膜片材3上产生的褶皱。
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杆18a构成为通过下端部以上端部的支承轴18b为中心如箭头Q所示那样摆动,能够进行从两侧夹着薄膜片材3的“夹持动作”。而且,在如上所述夹持的状态下,通过围绕上述左右的杆18a的周围旋转的除皱带18c的旋转动作,能够尽可能地去除夹入中间的薄膜片材3的褶皱。
上述前部密封装置14、尾部密封装置15及上述切割装置Cu构成为使得上述一个块28如上所述进行“夹持动作(参照图4的(a))”,但也可以构成为,取而代之通过该块28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滑动动作,从两侧抵接以进行上述密封及切割。但是,在良好地去除上述褶皱的性能中,图4的(a)、(b)所示结构的“夹持动作”是优选的。
上述各块28经由臂29安装到上述框架19(图2的(a)、(b)及图4的(a))(图7的(b))。
以被包装物1的输送方向为前后方向,相对于框架19在左右配置有一对臂29。臂29的前端(下端)侧分别以被包装物1为内侧而弯曲成U字形且位于在上端侧形成有顶部密封部Ss的薄膜片材3的左右。
成对的臂29的基端(上端)侧分别固定到框架19(图2和图4)。臂29分别以上述基端侧为中心旋转。
通过臂29的上述旋转,左右的块28通过从薄膜片材3的左右夹着薄膜片材3,从而针对薄膜片材3在先行的被包装物1的后方形成尾部密封部Ta并在后续的被包装物1的前方形成顶部密封部To,并且在该尾部密封部Ta与顶部密封部To之间切割薄膜片材3(图4和图5)。
在该示例中,上述块28经由支承部件30分别设置到两个臂29的相对部分(图7的(b)和图10)。
虽省略了图示,但臂29从电机、动力缸、其它致动器等公知动力源接收驱动力,并如上所述进行开闭动作。
在此,更详细地描述上述除皱装置18。
在该示例中,上述一对除皱装置18分别具备上述杆18a、杆驱动部18f、至少两个辊18d、18e、上述除皱带18c和未图示的辊驱动部(图7的(b)和图8)。下面,将除皱带18c简称为带18c。
长条状的杆18a的上端由支承轴18b固定到框架19。杆18a能够以支承轴18b为中心相对于框架19转动。成对的上述杆18a彼此通过以支承轴18b为中心的上述转动,在杆18a的前端(下端)之间进行开闭。上述辊18d、18e中的一个固定到杆18a的上端侧,上述辊18d、18e中的另一个固定到杆18b的下端侧。上述带18c悬挂在两个辊18d、18e之间。
杆18a从杆驱动部18f接收驱动力,以支承轴18a为中心进行上述旋转。
杆驱动部18f具备诸如电机、动力缸及其它致动器之类的公知的动力源和诸如齿轮或动力传递带和带轮之类的动力传递机构。在该示例中,杆驱动部18f具备电动缸或者流体压力缸。
需要说明的是,杆驱动部18f(其动力源)可独立于上述臂的动力源或者通过不同的动力传递机构从相同的动力源接收动力供应,只要使得杠杆18a能够独立于臂29的开闭而进行开闭动作即可。
辊18d、18e中的一个是驱动用辊,上述带18c通过该驱动用辊的旋转而循环。在该示例中,杆18a的上端侧的辊18d是上述驱动用辊,杆18a的下端侧的辊18e是跟随带18c的循环移动而旋转的从动辊。
作为驱动用辊的辊18d从上述辊驱动部接收驱动力而旋转。
上述辊驱动部和辊18d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驱动部”。
辊驱动部具备成为驱动源的电机,并且根据需要具备用于传递来自该电机的驱动力的齿轮或驱动带、带轮等动力传递部。
此外,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两个杆18a共用支承轴18b而固定到框架19,与此相对,在图7、图8及图10所示的示例中,两个杆18a分别通过各自独立的支承轴18b而固定到框架19。即,在图7、图8及图10所示的示例中,一对杆18a分别通过配置在顶部密封部Ss的上方左右的支承轴18b而固定到框架19。另外,一对杆18a也可以通过配置在同轴上的各个支承轴18b而固定到框架19。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图7、图8及图10中,支承轴18b被辊18d遮挡。
由于通过上述开闭成对的杆18a之间闭合,两个带18c与U字形的薄膜片材3的外侧面抵接。在环状的带3中从杆18a面向薄膜片材3的区间部分成为通过上述杆18a的开闭而与薄膜片材3抵接的部分。在该区间部分中,带18c从上方朝向下方(图8的箭头m方向)移动。
通过带18c的该移动,带18c的上述区间部分从中央密封部Ss侧向下连续地仿形而形成为U字形的薄膜片材3的外侧面并伸展褶皱。
在该示例中,杆18a的长度大于设有中央密封部Ss的薄膜片材3的上下宽度,杆18a的上端位于比被输送的薄膜片材3的(中央密封部Ss)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并且杆18b的下端位于比以被包装物1为内侧而弯曲的薄膜片材3的底部更靠下方的位置(图7的(b))。
在该示例中,在上述块28的前后(相对于被包装物1的输送方向,块28的上游侧和下游侧)逐对地设置除皱装置18(图2的(a))。下面,根据需要,将配置在被包装物1的输送的上游侧的左右一对的除皱装置18中的每个称为上游侧除皱装置18,并将配置在被包装物1的输送的下游侧的左右一对的除皱装置18中的每个称为下游侧除皱装置18。
在进行上述顶部密封部To及上述尾部密封部Ta的各密封动作时以及在形成角撑部G时,或者在进行上述除皱动作时,为了不干涉这些动作,如上所述,上述输送传输机10a的下游端(头部带轮部分)向上游收缩(移动),以在上述输送传输机10a的下游端与上述输出传输机10b的上游端之间形成间隙Sf。此外,当以这种方式形成间隙Sf时,上述输送传输机10a构成为停止输送动作。
然而,如图2所示,上述输出传输机10b构成为在上述顶部密封部To及尾部密封部Ta的密封动作时,以上游端的摆动轴10d为中心,如箭头Rr所示,通过倾斜缸10c(参照图6)的伸缩而摆动(倾斜)规定角度Rr(在该实施方式中例如最大约为15度)。在上述薄膜片材3的厚度较厚的情况下摆动约15度,另外在上述包装体A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例如炒面面包)也摆动约15度。进行该摆动动作,以便对上述包装体A的底部提供尺寸上的宽裕并使得可以顺利地形成上述角撑部G。上述规定角度Rr构成为能够根据被包装物1的长度、薄膜片材3的厚度等而设为大致0度至20度。具体而言,在像饭团那样的被包装物1的情况下,能够以上述规定角度Rr大致为0度的方式进行良好的包装。
另外,如该实施方式所示,如果将上述前部密封装置14和尾部密封装置15的上述倾斜角设定为上述输出传输机10b摆动的规定角度的约1/2~1/3时,则优选地构成为,能够将包装体A的上部的长度形成得比底部的长度长即、能够将上述包装体A的上部的尺寸构成得较长。即,在包装体A的上部形成空间上的宽裕。
需要说明的是,当进行上述摆动动作时,上述输出传输机10b构成为停止输出动作。
另外,如图2的(a)、(b)或者图4的(a)、(b)所示,当上述输出传输机10b以上述摆动轴10d为中心如箭头Rr所示摆动(倾斜)时,为了进行上述包装体A的定位,与上述框架19的上游和下游分别相邻地设置把持上述中央密封部Ss部分的把持装置21、22。如图4的(a)、(b)所示,上述把持装置21、22均构成为,通过以上方的枢轴21a(22a)为中心摆动的一对把持臂21b、22b,从两侧夹持薄膜片材3的上述中央密封部Ss部分。
在图4的(a)、(b)所示的示例中,上游的把持装置21的一对把持臂21b分别共用一个枢轴21a,下游的把持装置22的一对把持臂22b也分别共用枢轴22a。此外,上游的把持装置21的一对把持臂21b可以分别由配置在同轴上的各个枢轴21a枢转地支承,下游的把持装置22的一对把持臂22b可以分别由配置在同轴上的各个枢轴22a枢转地支承。
把持装置21、22具备驱动把持臂21b、22b的驱动装置27(图7的(b)、图9及图10)。驱动装置27具备诸如电机、动力缸及其它致动器之类的公知动力源,并从该动力源向把持臂21b、22b传递驱动力。在该示例中,驱动装置27具备电动缸或者流体压力缸。通过把持装置21、22的驱动装置,能够独立于臂29和除皱装置18的开闭动作而进行成对的把持臂21b、22b的开闭。
更具体而言,在被包装物1的输送方向上与块28相邻地,一个把持装置21配置在上游侧除皱装置18的上游侧,一个把持装置22配置在下游侧除皱装置18的下游侧。即,在被包装物1的输送方向上与块28相邻地,左右一对把持臂21b配置在上游侧除皱装置18的上游侧,左右一对把持臂22b配置在下游侧除皱装置18的下游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附图的繁杂,在图4中省略了接下来说明的除皱引导件26。另外,在图7、图9及图10所示的示例中,上游的把持装置21的一对把持臂21b分别由配置在中央密封部Ss的左右上方的各个枢轴21a枢转地支承,下游的把持装置22的一对把持臂22b也分别由配置在中央密封部Ss的左右上方的各个枢轴22a枢转地支承。
在把持装置21、22各自的上述把持臂21b、22b上设有上述除皱引导件26。即,在上述上游侧的把持装置21的左右的保持臂21b上分别设有除皱引导件26,在上述下游侧的把持装置22的左右的保持臂22b上也分别设有除皱引导件26(图7的(b)、图9及图10)。
分别设置在左右的保持臂21b、22b上并左右成对的上述除皱引导件26分别从各把持臂21b、22b向下方延伸,并与把持臂21b、22b的上述开闭一体地操作,以按压薄膜片材3的中央密封部Ss的下方部分。
上述的左右成对的除皱引导件26分别通过保持臂21b、22b的开闭而开闭。即,通过保持臂21b、22b的开闭,左右成对的除皱引导件26彼此接近并从薄膜片材3的左右按压弯曲的薄膜片材3的左右外侧面。通过该除皱引导件26对薄膜片材3的左右外侧面的按压,使得在上述两对除皱装置18的除皱动作之前,在先行的被包装物1与后续的被包装物1之间缩小薄膜片材3的左右宽度。
另外,成对的除皱引导件26分别具备弯曲成朝向下端相互间隔逐渐扩大的弯曲部分26a。在通过该弯曲部分26a的形成而使成对的除皱引导件26彼此接近时,能够从上方向下方依次按压薄膜片材3,并且更顺利地进行基于除皱装置18的带18c的从上方向下方伸展褶皱的动作。
在该示例中,除皱引导件26采用直径为3mm的杆或者厚度为2mm且上下宽度(高度)为50mm的板。然而,除皱引导件26的形式、尺寸和例示可以根据薄膜片材3的尺寸的变更而变更实施。
如图6的框图所示,上述包装装置B的驱动用电机(例如,变频式电机等)、气压缸等各致动器等以及设置于各位置的多个检测装置31、32、33构成为,通过信号线连接到本包装装置B的控制装置25,接收来自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并发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以进行预定的包装。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装置B在形成上述包装体A时,如下进行动作,并实施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方法。也就是说,本包装装置B能够将载置于上述薄膜片材3上的被包装体1包装到上述反向枕式的包装体A中。
下面,对上述包装装置B的控制装置25的控制内容以及本包装装置B的包装动作(包装方法)进行说明。
当打开本包装装置B的起动开关时,上述输送传输机10a、上述输出传输机10b、上述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上述驱动辊对11c以及中央密封装置13、前部密封装置14、尾部密封装置15、除皱装置18等各装置成为操作状态(待机状态)(步骤1)。
在该状态下,当被包装物1载置于上述成形器12上的薄膜片材3时,设置在该载置位置附近的上述检测装置31(图6)检测被包装物1的载置(步骤2)。
通过该检测,上述输送传输机10a、上述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上述驱动辊对11c以及上述中央密封装置13进行动作,将薄膜片材3与其上面的被包装物1一起送往下游侧,在此期间,由上述中央密封装置13进行上述中央密封部Ss(步骤3)。
然后,当上述被包装物1被输送到上述输送传输机10a的下游端附近的预定位置时,设置在该预定位置附近的上述检测装置32检测到被包装物1到达该预定位置,并使上述输送传输机10a和上述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上述驱动辊对11c、上述中央密封装置13停止(步骤4)。
接着,上述控制装置25使上述输送传输机10a的下游端部收缩,以在与上述输出传输机10b之间形成间隙Sf(参照图2的(b))(步骤5)。
当配置在间隙Sf附近的上述检测装置33检测到已形成上述间隙Sf时,上述把持装置21、22随后把持在上述预定位置处的被包装物1的中央密封部Ss部分,接着,上述输出传输机10b如图2的(b)所示以上游端部的摆动轴10d为中心如箭头Rr所示那样摆动(倾斜)(步骤6)。
在上述步骤6的状态下,在被包装物1的前方部位及后方部位,上述第一角撑部形成装置16和上述第二角撑部形成装置17的各角撑爪16a、17a从下方上升箭头R(参照图4的(a))所示的距离至输送面10f的上方位置,以提起薄膜片材3并在靠近上述被包装物1前后的部位处在薄膜片材3上形成角撑部G(步骤7)。
另外,在上述步骤7的状态下,上述除皱装置18进行动作,去除将要在进行顶部密封部To及尾部密封部Ta的部位附近的薄膜片材3上产生的褶皱(步骤8)。
更详细地说明上述步骤8。
从步骤1到步骤7,前部密封装置14的密封单元14a及尾部密封装置15的密封单元15a即块28、除皱装置18和把持装置21、22的各装置处于操作状态(待机状态)。即,从步骤1到步骤7,一对臂29、除皱装置18的一对杆18a、把持装置21、22的一对把持臂21b、22b分别打开。
在执行步骤7之后或者在执行步骤7的过程中,通过步骤8,首先在除皱装置18的操作之前,两个把持装置21、22操作以分别将成对的上游的把持臂21b和成对的下游的把持臂22b闭合,并在上游的把持臂21b之间及下游的把持臂22b之间分别夹着中央密封部Ss。随着把持臂21b、22b的动作,在两对除皱引导件26中,成对的除皱引导件26彼此接近并从左右按压薄膜片材3。接着,在上游及下游的各除皱装置18中,成对的杆18a之间闭合而在先行的被包装物1与后续的被包装物1之间从左右夹着薄膜片材3,并通过带18c的上述循环进行薄膜片材3的除皱。此外,步骤8也可以与随后的步骤9一起在步骤7执行之前的步骤6的状态下执行。
在执行上述步骤8之后,上述前部密封装置14和上述尾部密封装置15进行操作。也就是说,如图4的(b)所示,上述两装置14、15的密封单元14a和密封单元15a(参照图5)分别从薄膜片材3的左右两侧夹着薄膜片材3(参照箭头Y)而形成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步骤9)。
另外,形成上述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并且上述切割装置Cu的加热器进行操作,将包覆上述输出传输机10b上的前头的被包装物1的薄膜片材3与包覆其之后的被包装物1的薄膜片材3切断,其结果,制成图1所示的包装体A。
即,在步骤8的除皱装置18的上述操作之后,在步骤9中成对的臂29彼此闭合并通过块28从左右两侧夹在薄膜片材3的先行的被包装物1与后续的被包装物1之间,在先行的被包装物1的后方形成尾部密封部Ta并在后续的被包装物1的前方形成顶部密封部To并且在两个密封之间进行切割,从而完成包装先行的被包装物1的包装体A。
在步骤8至步骤9中,如上上述,按照除皱引导件26、杆28a(带18c)、前部密封装置14和尾部密封装置15这两个装置(块28)的顺序进行闭合。
此外,在包装开始时最初的上述输出传输机10b上不存在被包装物1,因此仅执行前头的被包装物1前方的顶部密封部To。
接着,上述输出传输机10b从摆动(倾斜)的状态返回到水平状态,上述除皱装置18的杆18a、上述第一角撑部形成装置16和第二角撑部形成装置17、上述输送传输机10a的下游端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待机位置),并且上述把持装置21、22的把持被释放(步骤10)。
在该步骤10中,在一对块28(前部密封装置14及尾部密封装置15)打开之后,一对杆18a(带18c)和一对除皱引导件26(把持装置21、22的把持臂21b、22b)打开。
然后,上述输出传输机10b、上述输送传输机10a、上述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上述驱动辊对11c以及上述中央密封装置13再次进行动作,将上述输出传输机10b上的上述包装体A输出到下游侧。此外,在包装开始时最初的上述输出传输机10b上不存在被包装物1,因此没有该输出。
另外,进行上述输出动作的同时,并且下一个被包装物1从上述输送传输机10a移动到上述输出传输机10b上,并且重复上述步骤4至步骤10中记载的一系列动作,对载置在上述薄膜片材3上的被包装物1以反向枕式依次进行包装。
如上所述,通过由上述包装装置B执行一系列的用于包装的步骤,从而制成上述包装体A(参照图1)。
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被包装物1,以“炒面面包”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作为被包装物,也可以是上部尽可能不与薄膜接触或者不想被薄膜向内侧按压的物品例如作为农产品的“丛生口蘑”,或者也可以是“饭团”或其它物品。另外,即使是上部尽可能不与薄膜接触或者不想被薄膜向内侧按压的物品以外的物品,也能够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包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一个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当然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变更例)
除皱引导件26设置于把持装置21、22,但除此之外,除皱引导件26也可以分别与把持装置21、22分开设置,并且能够独立于把持装置21、22进行开闭。
另外,只要能够顺利地进行上述除皱,就可以仅在块28的上述上游侧设置除皱引导件2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尾部密封装置15(密封单元15a)、前部密封装置14(密封单元15a)和切割装置Cu分别设置于一对块28中的每个并一体地操作,但各装置也可以实施为设置在分别独立的块上。
在图1的示例中,示出了在中央密封部Ss与被包装物1之间具备间隙空间Su的包装体A,但只要形成与顶部密封部To及尾部密封部Ta的左右侧面为同一面的立起的中央密封部Ss,就不排除在图1的示例中形成不具备间隙空间Su的包装体A的情况。
在图1~图10的实施方式中,在包装体A上形成中央密封部Ss。除此以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形成不具备上述中央密封部Ss而将上端侧作为开口部4的包装体A(图12和图13)。
图12和图13所示的包装体A是适于不期望与薄膜片材的内表面接触或者不期望被薄膜片材从外侧按压的被包装物1的包装的包装体。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包装体A中,在载置于薄膜片材3的状态下,底部和两侧部被该薄膜片材3从下方覆盖,并且薄膜片材3相对于被包装物1的左右的部位是以被包装物1为内侧而将薄膜片材3的左右两端部配置在被包装物1的上方的部分,这一点与图1~图10的示例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包装体A中,薄膜片材3的左右两端部3e彼此不被密封,薄膜片材3具备在左右两端部3e即上端开口的上述开口部4、在被包装物1的前方以将薄膜片材3的左右内表面重叠的状态密封而成的顶部密封部To以及在被包装物1的后方以将薄膜片材3的左右内表面重叠的状态密封而成的尾部密封部Ta。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示例中,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也分别在被包装物1的前方和后方上下延伸。
上述开口部4在被包装物1上方的间隙空间Su的上方开口。能够通过开口部4从包装体A的上方取出放入被包装物1。
在薄膜片材3的左右两侧部中,设有在开口部4的下方且所容纳的被包装物1的上方的位置处左右贯通薄膜片材3的手提用孔5。在该示例中,手提用孔5是使前后方向(在图12的(a)中为左右)的宽度大于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的长孔,并且具备适于钩挂手指的大小(图13)。
只要能够顺利地钩挂手指,手提用孔5就不限于图12和图13所示的长圆形的孔,也可以实施为具备矩形或矩形以外的多边形、或者正圆或其它圆以外的曲线、由该曲线和直线包围的轮廓。
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示例中,薄膜片材3的底部在顶部密封部To与被包装物1之间及尾部密封部Ta与被包装物1之间分别形成有角撑部G。
通过形成上述手提用孔5,如图12所示,能够将手指通过手提用孔5而用手h提起并搬运包装体A,从而便于携带包装体A。
在不需要使包装体A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形成上述角撑部G而实施。在上述中,例如在不手持时将手提用孔5挂在墙壁挂钩上等而进行展示或保管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对包装体A设置角撑部G。
但是,在将包装体A放置在桌子或台子上的情况下,从使包装体A稳定这一点、以及使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稳定地朝向上下并适当地维持顶部密封部To与尾部密封部Ta之间的间隔这一点出发,优选地对包装体A形成上述角撑部G。在因设有手提用孔5这样的与间隙空间Su连通的通孔而取消中央密封部Ss的上述包装体A中,为了确保形状的稳定性,适当地形成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是重要的,并且基于除皱装置18和除皱引导件26的除皱变得比图1~图10的示例更加重要。
以往,像本发明涉及的包装装置那样,不能通过除皱装置18和除皱引导件26的除皱来适当地形成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因此,难以想象能够通过设置具备手提用孔5的幅材来自动制造带有手提用孔5的包装体A的包装装置A。
本发明涉及的包装装置能够使带有上述手提用孔5的包装体A的制造自动化,并且能够提供至今没有的能够手提的包装体、特别是自立式的包装体。
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包装体A中,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以使顶部密封部To与尾部密封部Ta之间的间隔随着从下方向上方逐渐扩大的方式,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但是,如图14的(a)、(b)所示,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也可以不倾斜而沿竖直方向延伸。
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包装体A的内表面上设有内衬片6,以便在作为被包装物1主体的下部包覆被包装物1的前方和后方。
内衬片6是塑料薄膜的小片,并且通过粘合剂、压接等公知的固定手段安装到薄膜片材3的内侧。
内衬片3使包装体A的形状稳定并用于保护被包装物A。另外,在采用能够视觉辨认被包装物1的透明的薄膜片材3的情况下,通过采用着色的彩色薄膜作为内衬片6,能够提高包装体A的装饰性。
但是,如果不需要加强包装体A或提高装饰性,则也可以不对包装体A设置内衬片6而实施。
关于图12和图13所示的包装体A,通过在薄膜供给装置11的薄膜供给滚筒11b上设置图11a所示的设有手提用孔5的带状薄膜片材3(幅材),能够使用图2~图10所示的包装装置B进行制造。
另外,在制造图12和图13所示的包装体A时,包装装置B以不使中央密封装置13的加热器发热、即不在薄膜片材3上形成中央密封部Ss的状态运转。在这种情况下,不发热的中央密封装置13对应于权利要求书的重叠装置,使薄膜片材3的左右两端部3e的内表面彼此重叠而不进行密封。在通过包装装置B制造图12~图14所示的包装体A时,除了不使作为上述重叠装置的中央密封装置13发热以外,与使用图1~图10说明的上述示例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所示的薄膜片材3中,省略了内衬片6,但作为设置在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上的带状薄膜片材3(幅材),只要准备具备手提用孔5以及内衬片6的薄膜片材即可。
另外,在薄膜片材3上,除了具备形成为通孔的手提用孔5之外,也可以通过在设有手提用孔5的位置处设置包围作为手提用孔5的区域的弱线并在携带包装体A时切除由弱线包围的区域来设置手提用孔5。
当在包装体A上设置开口部4时,使中央密封装置13不发热而作为重叠装置发挥功能,并且当在包装体A上设置中央密封部Ss时,可以使中央密封装置13的加热器发热,从而能够通过图2~图10所示的一台中央密封装置来区分使用。
但是,作为具备开口部4的包装体A的专用包装装置,也可以代替中央密封装置,采用不具备发热功能而仅使薄膜片材3的左右两端部3e的内表面彼此重叠的重叠装置来实施。除了不具备发热功能(上述加热器)以外,重叠装置也可以采用与上述中央密封装置13相同的结构。
另外,在包装装置B作为具备开口部4的包装体A的专用包装装置的情况下,除了如上所述采用另外的重叠装置以外,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的驱动辊对11c也可以兼用作上述重叠装置,并且上述把持装置21、22也可以兼用作上述重叠装置。
在上述中,中央密封装置11的左右一对辊13c、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的驱动辊对11c以及把持装置21、22中的任一个都可以单独构成上述重叠装置,也可以由兼用的上述装置协作地构成重叠装置。
在上述中,无论是在将中央密封装置11的左右一对辊13c用作重叠装置的情况下,还是在将另外一对辊作为专用的重叠装置的情况下,还是在将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的驱动辊对11c或把持装置21、22代用作重叠装置的情况下,还是在各装置如上所述协作地构成重叠装置的情况下,均在上下方向上至少从左右夹着薄膜片材3的上端(开口部4)与手提用孔5之间的部分,并使薄膜片材3的左右两侧部的内表面彼此重叠(图11的(b))。即,如果是具备中央密封部Ss的包装体A,则在设有该中央密封部Ss的位置处通过重叠装置使薄膜片材3的左右两侧部的内表面彼此重叠。
在图12~图14的示例中,通过将包装体A构成为虽不具备中央密封部Ss但具备在通过角撑部G稳定的状态下上下延伸的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以及被该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围绕且配置在开口部4与被包装物1之间的间隙空间Su的、具有自立性的自立式包(立式包),从而被包装物1的上部通过顶部密封部To、尾部密封部Ta以及被两密封部To、Ta支承且包围间隙空间Su的薄膜片材3的左右两侧部来实现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备中央密封部Ss且不具备开口部4的包装体A中,也可以设置上述手提用孔5来实施。在具备中央密封部Ss的包装体A上设置手提用孔5的情况下,使用图11的(a)所示的薄膜片材3,与图1的包装体A同样地,也可以通过中央密封装置13形成中央密封部Ss。
另外,在具备手提用孔5的薄膜片材3上设置中央密封部Ss的情况下,在手提用孔5的上方的与图1的(a)、(b)的包装体A相同的位置处形成中央密封部Ss。但是,不排除在手提用孔5的下方形成中央密封部Ss的情况。
例如,在上下方向上,通过在中央密封装置11的上方配置与中央密封装置11分开的重叠装置,并利用该重叠装置使薄膜片材3的中央密封部Ss的上方位置处于重叠的状态,以由中央密封装置11形成中央密封部Ss,从而能够在手提用孔5的下方形成具备中央密封部Ss的包装体A。
在图11~图14所示的示例中,未特别提及的事项与图1~图10所示的示例相同。
对包装体A进行了变更的示例进行说明。
该示例涉及前述图12及图13所示的包装体A、即未在薄膜片材3的左右两端部3e之间设置中央密封部Ss并未由中央密封部Ss密封的包装体A。
具体而言,在该包装体A中,薄膜片材3具备在左右两端部3e(包装体A的上端)开口的上述开口部4、以及在被包装物1的前方以将薄膜片材3的左右内表面重叠的状态进行密封的顶部密封部To和在被包装物1的后方以将薄膜片材3的左右内表面重叠的状态进行密封的尾部密封部Ta,包装体A具有比被包装物1更向开口部4侧将薄膜片材3的左右两侧部之间封闭的简易封闭部7(图16、图18及图19)。
简易封闭部7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将上述开口部4侧封闭。通过封闭简易封闭部7,限制被收容物1从开口部4向包装体1的外部露出,并防止被收容物1不期望地从开口部4向包装体A的外部露出(图19的(a))。
通过开放简易封闭部7能够从开口部4将被收容物1取出到包装体A的外部(图19的(a))。使用后的包装体A能够再次封闭开口部4。因此,能够提供消费者能够重复使用且从近年节能环保的观点出发优选的包装体1。
在该示例中,简易封闭部7具备粘合密封部,粘合密封部设置于薄膜片材3的所述左右两侧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内侧面,并在与包装体A的左右及上下正交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图16和图18)。除此之外,简易封闭部7具备在包装体A的所述前后方向上间断地排列的多个粘合密封部也能够实施。
对于简易封闭部7优选设置在比上述开口部4靠下方且比被包装物1靠上方的位置。但是,也能够通过将简易封闭部7设置在开口部4或者开口部4与手提用孔5之间来实施。在不具备手提用孔5的包装体A中,也能够设置并实施简易封闭部7。
此外,在不具备开口部4的包装体A例如图1所示的包装体A中,可以在被包装物1与中央密封部Ss之间设置沿上述前后延伸的开封部,通过该开封部能够开封包装体A,并且在该开封部与被包装物1之间设置上述简易封闭部7,开封后通过简易封闭部7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包装体A(未图示)。对于上述开封部,能够作为切割线等比薄膜片材3的其他部分更容易切割的弱化线来实施。此外,可以通过在包装体A设置上述弱化线,并且或者不设置弱化线而在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设置切口等缺口部,从该缺口部撕开薄膜片材3,从而能够进行开封。
如图16和图18所示,在该示例中,被收容物1是水果等易损的物品,由缓冲材料1k包裹而进行包装。缓冲材料1k能够采用由具有多个气泡的树脂片材构成的气泡缓冲材料。
在图16和图18所示的示例中,两个被包装物1由一个缓冲材料1k包裹。在使用缓冲材料1k的情况下,一个包装体A收容多个被包装物1时,既可以每个被包装物1都用缓冲材料1k包裹(图20),也可以两个以上的被包装物1用一个缓冲材料包裹。
在此,使用图21和图22对自动将上述缓冲材料1k设置于包装体A上的包装装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该包装装置具备缓冲材料供给装置k。缓冲材料供给装置k可旋转地保持将(片材状的)缓冲材料1k卷绕成辊状后的幅材。具体而言,缓冲材料供给装置k具备通过该幅材的中央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该幅材的芯棒。
缓冲材料1k处于从缓冲材料供给装置k引出并重叠在薄膜片材3上(薄膜片材3的内侧面)的状态。从缓冲材料供给装置k引出后的缓冲材料1k通过与薄膜片材同样地使用成形器12反转而将缓冲面1ka朝向上方。该缓冲面1ka是与被包装物1接触的面(图22的(c))。在图22的(b)(c)中,1kb表示缓冲材料1k的与上述缓冲面1ka相反侧的面。如上所述缓冲材料1k重叠在薄膜片材3上并与薄膜片材3一起被引出(图21和图22)。
缓冲材料1k未被驱动辊对11c直接夹着,也能够通过前部密封装置14对薄膜片材3的顶部密封部To的形成以及与薄膜片材3之间的摩擦阻力,与薄膜片材3一起送出。
而且,通过对薄膜片材3形成前述顶部密封部To和尾部密封部Ta,缓冲材料1k与该各密封部融合而与薄膜片材3形成为一体。
关于缓冲材料1k,左右宽度小于薄膜片材3的左右宽度(图22的(a)),在图16和图18所示的示例中未覆盖被包装物1的上部,但也可以用缓冲材料1k覆盖被包装物1的上部。尤其是,在具备中央密封部Ss的包装体A中,缓冲材料1k的左右宽度与薄膜片材3的左右宽度相同(图1),并且能够用中央密封部Ss对缓冲材料1k的左右端以及薄膜片材3的左右端进行密封。
关于上述缓冲材料1k,优选采用前述气泡缓冲材料,该气泡缓冲材料具备如图22的(c)所示从缓冲面1ka突出的多个气泡部。但是,能够采用除该气泡缓冲材料以外的缓冲材料1k。例如能够采用由泡沫聚苯乙烯、海绵等泡沫材料形成的材料。
对在包装体A上形成上述简易封闭部7进行说明。
作为设置在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上的带状薄膜片材3(幅材),准备与前述手提用孔5一样预先配备有简易封闭部7的薄膜片材(图15的(a))。
而且在图2所示装置的下游侧配置封闭装置8(图15的(b))。上述封闭装置8具备:输送部73,在包装体A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比排出传输机10b靠下游侧的位置;以及封闭动作部70,从薄膜片材3的外侧按压放置在输送部73上的包装体A的上述简易封闭部7。
输送部73在该示例中是带式传输机等公知的传输机,并且使由排出传输机10b输送来的包装体A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移动。
封闭动作部70具备:按压部71,对输送部73上的包装体A的薄膜片材3的简易封闭部7的所在位置进行按压;运作部72,支承按压部71;定位部74,在运作部72的动作期间阻挡包装体A;以及按压位置固定部75,将上述按压期间包装体A由按压部71按压的部位沿输送方向拉拽并延伸。
定位部74是设置于输送部73的下游侧,并从输送部73的下端向输送部73的输送面的上下伸缩的板状体。在该示例中,定位部74固定于因流体压力而从气缸伸缩的活塞杆。定位部74在通过位置传感器(未图示)感测到包装体A到达输送部73上时,从上述输送面向上方突出并阻挡包装体A。定位部74在封闭动作部70封闭简易封闭部7的期间,维持从上述输送面向上方突出的状态,并在封闭动作部70结束上述封闭动作时,从上述输送面向下方缩回,使包装体A向下游侧行进。
运作部72具备支承部72a以及由支承部72a支承且相对于支承部72a升降的升降部72b(图15的(b)和图23的(a)~(d))。
在升降部72b设有上述运作部72。运作部72通过进行操作将上述按压部71压抵于包装体A上。
支承部72a具备顶板框架72d和支承顶板框架72d的支承体72s。上述支承体72s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承前述中央密封部装置13和驱动辊对11c的支承主体34(图3的(b))旋转。在该示例中前述框架19(图4)与上述支承体72s一起由支承主体34支承。
支承体72s是具备高度调整机构的柱状体(图23)。该高度调整机构具备插通部72t和操作部72u,插通部72t具备设置于顶板框架72d且通过支承体72s的孔。在插通部72t的上述孔中形成有内螺纹。支承体72s在外周面上具备与上述插通部72t的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操作部72u设置于支承体72s的上端部。通过操作部72u的操作能够使支承体72s旋转,并且调整具备顶板框架72d的升降部72b的高度。在该示例中,操作部72u是设置于支承体72s的上部的把手。
顶板框架72d具备使升降部72b升降的动力部72e。动力部72e在该示例中是气缸(上下运动气缸)。作为动力部72e的上下运动气缸收容气缸轴72f(以下简称为轴72f),并且在流体压力下使该轴72f朝向下方突出。即上述上下运动气缸通过使轴72f伸缩,从而使轴72f上下运动。
此外,在顶板框架72d上,固定有向顶板框架72d的下方突出的一个或多个导向杆72g。
在轴72f的前端(下端)部,悬挂金属件72h与框架板72i一体地设置为上述升降部72b。在框架板72i设有由上述导向杆72g引导的被引导部72j。被引导部72j是嵌入导向杆72g而沿导向杆72g上下的筒状体。通过由导向杆72g引导被引导部72h,能够稳定上述升降部72b的升降。
在轴72f的前端(下端)侧,设有上述按压位置固定部75和上述运作部72。具体而言,在悬挂金属件72h和框架板72i上设有上述按压位置固定部75和上述运作部72。
按压位置固定部75具备固定爪75a和拉拽爪75b。在定位部74在输送部73上阻挡包装体A的期间,固定爪75a和拉拽爪75b通过升降部72b(框架板72i和悬挂金属件72h)的下降而从包装体A的上方下降,并从包装体A的开口部4插入包装体A内。关于该插入,在输送部73的输送方向上,固定爪75a插入拉拽爪75b的下游侧,而另一方面拉拽爪75b在插入包装体A内之后向远离固定爪75a的方向即上游侧移动而将包装体A的开口部4的上游侧端与下游侧端之间向前后扩展的方向拉伸,并以延伸简易封闭部7的状态稳定包装体A的形状(图23的(b)、(c))。按压部71从包装体A的左右按压上述延伸后的简易封闭部7相对于包装体A的所在位置(图17、图23的(b))。即,在成对的按压部71之间夹着包装体A的上述位置,使包装体A的左右内侧面彼此抵接而通过简易封闭部7封闭该内侧面之间。
更具体而言,按压位置固定部75具备作为拉拽动力部75c的气缸(拉拽驱动用气缸)以及收容到该拉拽驱动用气缸内并在流体压力下从该拉拽驱动用气缸内朝向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伸缩的杆75d(图15的(b)和图23的(c))。在杆75d的前端固定有上述拉拽爪75b的基端侧。拉拽爪75b是从杆75d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棒状体,并且通过杆75d的上述伸缩而进行上述拉拽动作。固定爪75a是固定于框架板72i并向框架板72i的下方延伸的细长的棒状体。固定爪75a和拉拽爪75b在包装体A内与包装体A抵接的面(固定爪75a中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面、拉拽爪75b中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面)上具备锥部。该锥部分别是为了能够顺畅地插入固定爪75a和拉拽爪75b而使两爪朝向下方变细的倾斜面。
封闭动作部70具备基端侧枢轴支承在悬挂金属件72h上的棒状的左右一对臂,作为上述运作部72(图23的(a)、(b)、(c))。上述各臂(运作部72)在该两臂之间隔开间隔并均朝向下方延伸。在上述各臂的前端(下端)侧中,在上述两臂彼此相对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上述按压部71。此外,在上述两臂(运作部72)的基部设有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72m。
进一步地,封闭动作部70具备运作杆72n、按压动力部72p和连杆部件72r。按压动力部72p是安装于框架板72i的气缸(按压用气缸),将上述运作杆72n收容作为活塞杆,并且在流体压力下使运作杆72n从按压动力部72p伸缩。连杆部件72r是介于运作杆72的前端与上述一个臂(运作部72)之间的棒或板状体。通过将连杆部件72r的一端由上述运作杆72n枢轴支承或者另一端由上述臂枢轴支承,从而连杆部件72r连接运作杆72n和上述臂。
关于运作部72,确切地如图15的(b)和图23的(c)所示,在该示例中左右成对的运作部72以输送方向为前后方向而具备前后两对。
此外,按压部71是在上述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棒或板状体。按压部71的前后长度及纵向宽度为覆盖简易封闭部7的尺寸(图23)。
连杆部件72r将运作杆72n相对于上述按压动力部70的伸缩动作传递到上述一个臂(运作部72),由此该臂(运作部72)以基端部为中心旋转。通过该旋转上述齿轮72m中的一方旋转,由此齿轮72m中的另一方也旋转,另一个臂(运作臂72)也旋转。通过两臂(运作部72)的上述旋转,上述臂(运作部72)之间开闭。通过该开闭上述按压部71彼此接近并在按压部71彼此之间从包装体A的左右夹着并按压上述包装体A的简易封闭部7的所在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代替上述连杆部件72r,也可以采用以上述齿轮72m为小齿轮的齿条机构来实施。
在上述图15的(b)、图17和图23所示的示例中,运作部72以自身的基端侧为中心旋转而使设置于前端侧的按压部71进行动作。除此以外,运作部72可以作为将按压部71固定于前端的活塞杆而收容到气缸,在流体压力下从该气缸伸缩并使按压部71从包装体A的左右接近包装体(未图示)。
作为可选部件,上述封闭装置8可以附设于图2的(a)所示的包装装置B。
此外,封闭动作部70也可以不具备上述运作部72并将上述按压部71设定为左右一对的辊,通过在该辊之间夹着并送出薄膜片材3而封闭简易封闭部7。该辊既可以被驱动而自转,也可以不自转而仅跟随包装体A的移动旋转。在由上述辊构成封闭动作部70的情况下,输送部73可以通过不停止而连续地送出包装体A来实施。
作为可选部件,上述封闭装置8可装拆地附设于图2的(a)的包装装置B,并相对于图2的(a)的包装装置B的下游侧即形成尾部密封部Ta后的包装体A进行动作。除此以外,上述封闭装置8也可以通过与图2的(a)的包装装置一体地组装来实施。
进一步地,在不将上述封闭装置8与包装装置B分开构成的情况下,形成未设置中央密封部Ss(具备开口部4)的包装体A时,可以使用中央密封部装置13的辊作为上述按压部71。
在图示的示例中,简易封闭部7仅设置于薄膜片材3的左右一侧上,但是也可以设置于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上。
此外,除了由上述封闭装置封闭简易封闭部7之外,也可以通过在简易封闭部7上粘贴有离型纸(剥离纸)的薄膜片材3来形成包装体A,并从包装体A形成后的开口部4伸入手指而以手工操作将离型纸剥离,从而封闭简易封闭部7(未图示)。
另外,简易封闭部7可以采用粘合带以外的公知的封闭手段。例如,可以将与公知的带拉链塑料袋相同的拉链设置于包装体A而作为简易封闭部7。
图15~图23所示的示例尤其是提及的以外事项与图1~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
在上述内容中,简易封闭部7具备向包装体A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粘合密封部。即,简易封闭部7将粘合密封部作为构成要素。除此以外,也可以用公知的冷密封部构成简易封闭部7。冷密封部是能够在不加热的情况下以可重复使用的方式将片材彼此压接的密封部。
具体而言,在薄膜片材3的整个内表面上均匀地设置冷封剂的涂覆层。在上述图15~图23所示的具备粘合密封部的薄膜片材3中,存在粘合密封部的局部由于粘合密封部而相比薄膜片材3的其他部位厚度变大,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较小的薄膜片材3难以准备图15的(a)所示准确地卷绕成辊状的薄膜片材。
然而,通过如上所述用冷封剂涂敷薄膜片材3的整个内表面,能够将由上述按压部72按压的部分密封作为简易封闭部7,并且解决了由于上述局部的厚度大于其他部位的厚度而引起的问题。
(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装置,该包装装置以被包装物1为内侧而使薄膜片材3弯曲成U字,并在被包装物1的前后密封薄膜片材3而形成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并且具备在形成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之前将薄膜片材3的形成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伸展的除皱装置18、以及在除皱装置18的动作之前,从左右按压薄膜片材3并在先前的被包装物1与后续的被包装物1之间缩小弯曲的薄膜片材的左右宽度的除皱引导件。
通过该包装装置,能够可靠地减少顶部密封部和尾部密封部的褶皱。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除了用于食品、农产品、肉类等畜产品、医疗产品的包装之外,还可以用于电子部件、精密机械的部件的包装等各种产业领域。
附图标记说明
A…包装体;Cu…切割装置;G…角撑部;h…手;Sf…间隙;Su…间隙空间;Ss…中央密封部;Ta…尾部密封部;To…顶部密封部;1…被包装物;1b…(被包装物1的)底部;1e…(被包装物1的)端部;1s…(被包装物1的)侧部;3…薄膜片材;3e…(薄膜片材3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3i…(薄膜片材3的)内表面;4…开口部;5…(薄膜片材3的)手提用孔;6…内衬片;7…简易封闭部;8…封闭装置;10…输送装置;10a…(输送装置10的)输送传输机;10b…(输送装置10的)输出传输机;10c…(输出传输机10b的)倾斜缸;10d…摆动轴;10f…输送面;11…薄膜片材供给装置;11b…薄膜片材供给滚筒;11c…驱动辊对;12…成形器;13…中央密封装置;13c…(中央密封装置13的)辊;14…前部密封装置;14a…(前部密封装置14的)密封单元;15…尾部密封装置;15a…(尾部密封装置15的)密封单元;16…第一角撑部形成装置;16a…(第一角撑部形成装置16的)角撑爪;17…第二角撑部形成装置;17a…(第二角撑部形成装置17的)角撑爪;18…除皱装置;18a…(除皱装置18的)杆;18b…支承轴;18c…(除皱装置18的)除皱带;18d…(除皱装置18的)辊;18e…(除皱装置18的)辊;18f…(除皱装置18的)杆驱动部;19…框架;20…调节器;20a…(调节器20的)调节旋钮;21…(上游侧)把持装置;21a(把持装置21的)枢轴;21b…(把持装置21的)把持臂;22…(下游侧)把持装置;22a…(把持装置22的)枢轴;22b…(把持装置22的)把持臂;25…控制装置;26…除皱引导件;26a…(除皱引导件26的)弯曲部分;27…(把持装置22的)驱动装置;28…块;29…臂;30…支承部件;31…检测装置;32…检测装置;33…检测装置;34…支承主体;70…(封闭装置的)封闭动作部;71…(封闭动作部70的)按压部;72…(封闭动作部70的)运作部;72a…支承部;72b…升降部;72d…顶板框架;72e…动力部(上下运动气缸);72f…轴(气缸轴);72g…导向杆;72h…悬挂金属件;72i…框架板;72j…被引导部;72m…齿轮;72n…运作杆;72r…连杆部件;72s…支承体;72t…插通部;72u…操作部;73…输送部;74…定位部;75…按压位置固定部;75a…固定爪;75b…拉拽爪;75c…拉拽动力部(拉拽用气缸);75d…杆。

Claims (17)

1.一种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输送装置,设有从上游向下游输送被包装物的输送单元;薄膜片材供给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下并排地供给带状的薄膜片材;成形器,在从所述薄膜片材供给装置向所述输送面侧供给所述带状的薄膜片材时,将被包装物及薄膜片材的输送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并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端作为上方而使所述薄膜片材弯曲成U字形;中央密封装置,在将所述被包装物彼此相互分离地依次载置在由所述成形器弯曲成U字形的所述薄膜片材上之后,使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而在所述被包装物的上方进行密封并沿所述输送方向形成前后延伸的中央密封部;尾部密封装置,相对于形成有所述中央密封部的所述薄膜片材的分离的所述被包装物彼此之间,在先行的所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形成上下延伸的尾部密封部;以及前部密封装置,相对于形成有所述中央密封部的所述薄膜片材的分离的所述被包装物彼此之间,在后续的所述被包装物的前方形成上下延伸的顶部密封部,所述包装装置通过所述尾部密封装置在先行的所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而在先行的所述被包装物的包装体上依次形成与所述中央密封部相连的所述尾部密封部,并且所述前部密封装置在后续的所述被包装物的前方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而在后续的所述被包装物的包装体上依次形成与所述中央密封部相连的所述顶部密封部,从而以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各自的左右侧面与所述中央密封部的左右侧面为同一平面的方式依次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分别在所述被包装物的上方与所述中央密封部相连的、所述中央密封部立起的包装体,
所述包装装置具备除皱装置和除皱引导件,
在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之前,所述除皱装置通过伸展所述薄膜片材的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从而抑制在形成后的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上残留皱褶,
在所述除皱装置的动作之前,所述除皱引导件从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按压所述薄膜片材,并在先行的所述被包装物与后续的所述被包装物之间缩小所述弯曲的薄膜片材的左右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包装装置具备在形成所述中央密封部之后从左右夹着所形成的所述中央密封部的把持装置,
所述把持装置具备至少左右一对的把持臂,成对的所述把持臂彼此能够开闭,通过该开闭成对的所述把持装置从左右夹着所述中央密封部,
所述把持装置具备从左右按压所述薄膜片材的至少左右一对的所述除皱引导件,
所述除皱引导件中的每个设置于所述把持臂中的每个并从两个所述把持臂向下方延伸,与所述把持臂的所述开闭一体地操作,并且按压所述薄膜片材的比所述中央密封部更靠下方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包装装置具备至少左右一对的所述除皱装置,所述除皱装置在形成所述中央密封部之后从左右夹着所述薄膜片材的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
所述除皱装置分别通过使所述除皱装置的与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抵接的部位从所述顶部密封部侧向下方移动,从而伸展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
成对的所述除皱引导件分别具备弯曲成朝向下端相互间隔逐渐扩大的弯曲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除皱装置分别具备上下延伸的杆,
成对的所述除皱装置的所述杆彼此能够以所述杆的上端侧为中心进行开闭,并且能够通过该开闭在所述杆之间从左右夹着所述薄膜片材的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
所述杆具备沿所述杆架设的环状的带、和使所述带循环的驱动部,
所述带的循环路径的一部分区间是除皱装置的与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抵接的所述部位,并且通过所述带的循环,在不改变所述杆的位置的情况下,使除皱装置的与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抵接的所述部位从所述中央密封部侧向下方连续移动,
一对所述把持臂彼此能够以所述把持臂的上端侧为中心进行开闭并且能够通过该开闭从左右夹着所述中央密封部,
所述除皱引导件通过从所述各把持臂的下端侧向下方延伸的所述把持臂的开闭,按压所述薄膜片材的比所述中央密封部更靠下方的部分。
5.一种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被连续抽出的薄膜片材包装要包装的被包装物,并且通过将连续供给的所述被包装物前后隔开间隔地载置于呈带状延伸设置的所述薄膜片材上的左右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位并向下游输送,在该输送途中使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端部向上方弯曲,在所述被包装物的上方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端部的内表面重叠密封并沿输送方向形成前后延伸的中央密封部而使薄膜片材成为筒状,在形成所述中央密封部之后在输送方向的下游,在所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并在所述被包装物的后方依次形成上下延伸的所述尾部密封部,并且在后续的被包装物的前方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并在所述被包装物的前方依次形成上下延伸的所述顶部密封部,从而以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各自的左右侧面与中央密封部的左右侧面为同一平面的方式依次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分别在所述被包装物的上方与所述中央密封部相连的、所述中央密封部立起的包装体,
使用除皱装置和除皱引导件,
在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之前,通过利用所述除皱装置伸展所述薄膜片材的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从而抑制在形成后的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上残留皱褶,
在所述除皱装置的动作之前,通过所述除皱引导件从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按压所述薄膜片材,并在先行的所述被包装物与后续的所述被包装物之间缩小所述弯曲的薄膜片材的左右宽度。
6.一种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装置,设有从上游向下游输送被包装物的输送单元;薄膜片材供给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下并排地供给带状的薄膜片材;以及成形器,在从所述薄膜片材供给装置向所述输送面侧供给所述带状的薄膜片材时,将被包装物及薄膜片材的输送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并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端作为上方而使所述薄膜片材弯曲成U字形,所述包装装置将所述被包装物彼此相互分离地依次载置在由所述成形器弯曲成U字形的所述薄膜片材上,并且具有:尾部密封装置,相对于所述薄膜片材的分离的所述被包装物彼此之间,在先行的所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形成上下延伸的尾部密封部;以及前部密封装置,相对于所述薄膜片材的分离的所述被包装物彼此之间,在后续的所述被包装物的前方形成上下延伸的顶部密封部,所述尾部密封装置在先行的所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并在先行的所述被包装物的包装体上依次形成所述尾部密封部,并且所述前部密封装置在后续的所述被包装物的前方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并在后续的所述被包装物的包装体上依次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
所述包装装置具备除皱装置和除皱引导件,
在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之前,所述除皱装置通过伸展所述薄膜片材的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从而抑制在形成后的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上残留皱褶,
在所述除皱装置的动作之前,所述除皱引导件从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按压所述薄膜片材,并在先行的所述被包装物与后续的所述被包装物之间缩小所述弯曲的薄膜片材的左右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包装装置具备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彼此不密封地重叠的重叠装置,
所述包装装置还具备从左右夹着通过所述重叠装置使左右的内表面重叠的所述薄膜片材的上端侧的把持装置,
所述把持装置具备至少左右一对的把持臂,成对的所述把持臂彼此能够开闭,通过该开闭成对的所述把持装置从左右夹着所述薄膜片材的上端侧,
所述把持装置具备从左右按压所述薄膜片材的至少左右一对的所述除皱引导件,
所述除皱引导件中的每个设置于所述把持臂中的每个并从两个所述把持臂向下方延伸,与所述把持臂的所述开闭一体地操作,并且针对所述薄膜片材按压比由所述把持装置夹着的位置更靠下方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包装装置具备至少左右一对的所述除皱装置,所述除皱装置在所述薄膜片材的上端侧将所述左右的内表面重叠之后从左右夹着所述薄膜片材的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
所述除皱装置分别通过使所述除皱装置的与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抵接的部位从所述顶部密封部侧向下方移动,从而伸展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
成对的所述除皱引导件分别具备弯曲成朝向下端相互间隔逐渐扩大的弯曲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除皱装置分别具备上下延伸的杆,
成对的所述除皱装置的所述杆彼此能够以所述杆的上端侧为中心进行开闭,并且能够通过该开闭在所述杆之间从左右夹着所述薄膜片材的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
所述杆具备沿所述杆架设的环状的带、和使所述带循环的驱动部,
所述带的循环路径的一部分区间是除皱装置的与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抵接的所述部位,并且通过所述带的循环,在不改变所述杆的位置的情况下,使除皱装置的与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抵接的所述部位从左右的内表面重叠的薄膜片材的所述上端侧向下方连续移动,
一对所述把持臂彼此能够以所述把持臂的上端侧为中心进行开闭并且能够通过该开闭从左右夹着所述左右的内表面重叠的薄膜片材的所述上端侧,
所述除皱引导件通过从所述各把持臂的下端侧向下方延伸的所述把持臂的开闭,按压所述薄膜片材的比由所述把持臂夹着的部位更靠下方的部分。
10.一种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被连续抽出的薄膜片材包装要包装的被包装物,将连续供给的所述被包装物前后隔开间隔地载置于呈带状延伸设置的所述薄膜片材上的左右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位并向下游输送,在该输送途中使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端部向上方弯曲以将所述薄膜片材成为U字形或者筒状,在所述被包装物的上方使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端部的内表面彼此相对,在使表面相对之后在输送方向的下游,在所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并在所述被包装物的后方依次形成上下延伸的所述尾部密封部,并且在后续的被包装物的前方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内表面重叠密封并在所述被包装物的前方依次形成上下延伸的所述顶部密封部,
使用除皱装置和除皱引导件,
在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之前,通过利用除皱装置伸展所述薄膜片材的形成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的部分,从而抑制在形成后的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上残留皱褶,
在所述除皱装置的动作之前,通过所述除皱引导件从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按压所述薄膜片材,并在先行的所述被包装物与后续的所述被包装物之间缩小所述弯曲的薄膜片材的左右宽度。
11.一种包装体,其特征在于,适于对不期望上部与薄膜片材的内表面接触或者不期望上部被薄膜片材从外侧按压的被包装物进行包装,
所述被包装物在载置于所述薄膜片材的状态下,被该薄膜片材从下方覆盖底部和两侧部,并且所述薄膜片材相对于所述被包装物的左右部位是以所述被包装物为内侧而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端部配置于所述被包装物的上方的部位,
所述薄膜片材的所述左右两端部彼此不密封,所述薄膜片材具备在上端开口的开口部、在所述被包装物的前方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的内表面以重叠的状态密封而成的顶部密封部、以及在所述被包装物的后方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的内表面以重叠的状态密封而成的尾部密封部,
所述顶部密封部和所述尾部密封部分别在所述被包装物的前方和后方上下延伸,
所述开口部能够经由与所述被包装物之间的间隙空间在所述被包装物的上方开口并取出放入所述被包装物,
在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部具备在所述开口部的下方且所述被包装物的上方的位置处贯通薄膜片材的手提用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片材的底部在所述顶部密封部与所述被包装物之间以及所述尾部密封部与所述被包装物之间分别形成有角撑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包装体,能够重复使用,其中,
所述包装体具有简易封闭部,所述简易封闭部比所述被包装物更向所述开口部侧将所述薄膜片材的左右两侧部之间封闭,
所述简易封闭部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将所述开口部侧封闭,通过所述简易封闭部的封闭限制所述被收容物从所述开口部向包装体的外部露出,
通过所述简易封闭部的开放能够从所述开口部将所述被收容物取出到包装体的外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其中,
所述简易封闭部具备粘合密封部,所述粘合密封部设置于薄膜片材的所述左右两侧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内侧面,并在与所述包装体的左右及上下正交的前后方向上延伸或者在该前后方向上间断地排列有多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简易封闭部设置在比所述开口部靠下方且比所述被包装物靠上方的位置。
16.一种包装体的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是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的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其中,所述封闭装置附设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装置上进行使用,并且具备将收容有被包装物的包装体的所述简易封闭部封闭的封闭动作部。
17.一种包装体的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是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装体的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其中,
所述封闭动作部具备在所述包装体的左右至少成对配置的按压部,
所述按压部将薄膜片材的所述左右两侧部从所述左右两侧部的外部按压,并且通过所述简易封闭部使所述左右两侧部彼此密接,由此进行所述简易封闭部的封闭。
CN201980013709.6A 2019-05-13 2019-12-27 包装方法、包装装置、包装体及其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 Active CN112437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7783.2A CN114701691B (zh) 2019-05-13 2019-12-27 包装体的制造方法、封闭装置、及包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0360 2019-05-13
JP2019-090360 2019-05-13
JP2019-113089 2019-06-18
JP2019113089 2019-06-18
PCT/JP2019/051497 WO2020230361A1 (ja) 2019-05-13 2019-12-27 包装方法、包装装置、包装体、及び包装体の簡易閉鎖部の閉鎖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7783.2A Division CN114701691B (zh) 2019-05-13 2019-12-27 包装体的制造方法、封闭装置、及包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7742A true CN112437742A (zh) 2021-03-02
CN112437742B CN112437742B (zh) 2022-04-08

Family

ID=714023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3709.6A Active CN112437742B (zh) 2019-05-13 2019-12-27 包装方法、包装装置、包装体及其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
CN202210277783.2A Active CN114701691B (zh) 2019-05-13 2019-12-27 包装体的制造方法、封闭装置、及包装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7783.2A Active CN114701691B (zh) 2019-05-13 2019-12-27 包装体的制造方法、封闭装置、及包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19145B1 (zh)
CN (2) CN11243774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2746U (zh) * 1988-10-12 1990-04-16
JPH0279204U (zh) * 1988-11-30 1990-06-19
CN1172753A (zh) * 1996-04-30 1998-02-11 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包装装置
CN2433186Y (zh) * 2000-07-28 2001-06-06 天津市华特包装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分公司 硬盒透明纸包装机去皱纹装置
CN1705586A (zh) * 2002-10-30 2005-12-07 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充填包装机
JP2015151161A (ja) * 2014-02-14 2015-08-24 株式会社西野物産 角錐包装体製造装置および角錐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JP2018016390A (ja) * 2016-07-29 2018-02-01 日本ポリスター株式会社 包装体と包装方法および包装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7615A1 (de) * 1989-03-09 1990-09-13 Focke & Co Vorrichtung (verpackungsmaschine) zum verpacken von gegenstaenden unterschiedlicher groesse
CN102333701B (zh) * 2009-02-24 2014-01-15 戈拉工业公司 连续打包工艺及系统
DK2426065T3 (da) * 2010-09-02 2013-08-05 Ritter Schoenbuch Vermoegensverwaltungs Gmbh & Co Kg Slangeformet poseemballage og fremgangsmåde til fremstilling af denne
CN109625373A (zh) * 2018-12-24 2019-04-16 珠海瑞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整纵封线的包装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2746U (zh) * 1988-10-12 1990-04-16
JPH0279204U (zh) * 1988-11-30 1990-06-19
CN1172753A (zh) * 1996-04-30 1998-02-11 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包装装置
CN2433186Y (zh) * 2000-07-28 2001-06-06 天津市华特包装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分公司 硬盒透明纸包装机去皱纹装置
CN1705586A (zh) * 2002-10-30 2005-12-07 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充填包装机
JP2015151161A (ja) * 2014-02-14 2015-08-24 株式会社西野物産 角錐包装体製造装置および角錐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JP2018016390A (ja) * 2016-07-29 2018-02-01 日本ポリスター株式会社 包装体と包装方法および包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1691A (zh) 2022-07-05
CN112437742B (zh) 2022-04-08
CN114701691B (zh) 2022-11-04
JP6719145B1 (ja) 2020-07-08
JPWO2020230361A1 (ja) 2021-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2096405A (ja) 取っ手付網袋への製品梱包機
CN206734766U (zh) 胶膜封口包装装置
JP7360200B2 (ja) 包装体の製造方法、包装体の簡易閉鎖部の閉鎖装置及び当該閉鎖装置を備えた包装装置
JP6571938B2 (ja) 包装装置
CN112437742B (zh) 包装方法、包装装置、包装体及其简易封闭部的封闭装置
JP4373701B2 (ja) ガゼット包装機
JP2021001026A5 (zh)
JP6166652B2 (ja) 二重包装装置
JP4472268B2 (ja) 袋包装機
JP4639039B2 (ja) 展示体および包装装置
JP5186205B2 (ja) 袋包装体整形装置
JP3230829U (ja) 包装装置及びそのフィルムシート供給装置
JP6450404B2 (ja) 包装装置
CN211468987U (zh) 一种热缩膜包装机的封膜设备
JP2020186057A (ja) 包装方法、包装装置及びその包装体
JP2006008222A (ja) 包装装置
JP4193416B2 (ja) ストレッチフィルム包装機
JP4011639B2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機
JPH035522Y2 (zh)
JP2021187531A (ja) 包装方法、包装装置及びその包装体
JPH06227514A (ja) 製袋箱入装置
JP2584948Y2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機
JPH0891316A (ja) サンドイッチ等三角形状物の包装方法およびその包装機
JPH10324305A (ja) 包装装置におけるフイルム折込装置
JPH01167025A (ja) 発泡スチロール箱のフイルム包装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