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7060A - 汽车包裹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包裹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7060A
CN112407060A CN202011330791.6A CN202011330791A CN112407060A CN 112407060 A CN112407060 A CN 112407060A CN 202011330791 A CN202011330791 A CN 202011330791A CN 112407060 A CN112407060 A CN 112407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plate
parcel shelf
automobile
shelf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07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07060B (zh
Inventor
寇世宏
王洪斌
刘净
咸秋磊
严婷
芮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07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07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07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7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07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7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属于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所述包裹架结构包括:本体和连接组件,本体的长度的延伸方向与汽车的宽度的延伸方向相同,本体具有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第一台阶面;本体沿本体的长度的延伸方向依次具有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连接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本体的下部的两侧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一部和第二部相连的连接部具有第一弧形面,第二连接件与第二部和第三部相连的连接部具有第二弧形面,其中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对称设置。该结构可以在不增加结构、不影响行李箱空间拓展功能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结构刚度,实现了白车身扭转刚度的提升。

Description

汽车包裹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白车身是汽车的重要载体,它既要搭载其他子系统,又要承载乘客,其性能好坏会直接影响汽车产品的品质。目前,评价白车身的性能指标有很多,其中白车身扭转刚度是最常用且最重要的一个。而包裹架结构是白车身扭转刚度最关键结构之一,通常布置在车身后部,即起到放置物品的作用,又是车身重要的骨架组成部分。包裹架结构将直接影响着车身的扭转刚度的大小。
传统的包裹架结构,由于前横梁刚度低,抗弯能力差,包裹架两端连接处弱,如果想要提升扭转刚度,通常要在包裹架和后地板总成之间的空间内增加“X”型或者“Y”型结构件,但这样不仅会大大增加成本、重量,而且不利于后排座椅放倒时行李箱空间的拓展,影响用户实际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在不增加结构、不影响行李箱空间拓展功能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结构刚度,实现了白车身扭转刚度的提升。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所述包裹架结构包括:本体和连接组件,
所述本体的长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汽车的宽度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本体具有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第一台阶面;
所述本体沿所述本体的长度的延伸方向依次具有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下部的两侧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相连的连接部具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三部相连的连接部具有第二弧形面,其中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对称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具有所述第一台阶面;
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所述第一台阶面所在的一侧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共同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所述第一台阶面所在的一侧具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为L型板体,所述第二连接板为L型板体,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所述封闭的环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包括主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所述主板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具有所述第一台阶面;
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主板的所述第一台阶面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相连,且与所述第一横梁共同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为L型横梁,其中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形成所述封闭的环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板的上部具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多个加强筋两两之间相互平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部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
所述第三连接板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具有所述第一台阶面;
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所述第一台阶面所在的一侧连接,且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共同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板的所述第一台阶面所在的一侧具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为L型板体,所述第四连接板为L型板体,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形成所述封闭的环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子件和第二连接子件,所述第一连接子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子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子件的上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子件的上部均为均匀过渡的圆弧形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子件和第四连接子件,所述第三连接子件与所述第四连接子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子件的上部和所述第四连接子件的上部均为均匀过渡的圆弧形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通过在本体上设置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第一台阶面,在不增加结构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本体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一侧的结构的刚度,特别是垂向刚度。
2、为了整车结构的安装,本体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具有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而为了固定本体,需要利用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固定,其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位于本体的下部的两侧。
通过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一部和第二部相连的连接部、第二连接件与第一部和第二部相连的连接部设置为弧形面,使得汽车在发生扭转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增强对于本体的支撑能力,在不增加结构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本体与连接组件的连接处的结构刚度;
3、由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一部和第二部相连,第二连接件与第二部和第三部相连,因而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处也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二部与第三部的连接处也与第二连接件连接,使得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处被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弧形面包覆,第二部和第三部的连接处被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弧形面包覆,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处以及第二部和第三部的连接处得到了更好的支撑,进而包裹架结构的刚度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裹架结构,在不增加结构、不影响行李箱空间拓展功能的前提下,获得了更好的局部刚度,对白车身实现更好的连接和支撑,进而有效地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中第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中第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沿A-A线剖开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中第三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本体,11-第一部,111-第一连接板,1111-第一固定部,112-第二连接板,12-第二部,121-主板,1211-加强筋,122-第一横梁,123-第二横梁,13-第三部,131-第三连接板,1311-第二固定部,132-第四连接板,14-第一台阶面,15-第二台阶面,
2-连接组件,21-第一连接件,211-第一连接子件,212-第二连接子件,213-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件,221-第三连接子件,222-第四连接子件,223-第二连接部。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之前,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部”、“下部”,以图1中所示方位为基准,仅仅用来清楚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包裹架结构,并不具有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意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汽车的白车身是汽车的重要载体,它既要搭载其他子系统,又要承载乘客,其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汽车产品的品质。目前,评价白车身的性能指标有很多,其中白车身扭转刚度是最常用且最重要的一个。
包裹架结构是白车身扭转刚度最关键结构之一。当前市场上,一般的三箱轿车都设置有包裹架结构。通常包裹架结构布置在车身后部,即起到放置物品的作用,又是车身重要的骨架组成部分。包裹架结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车身的扭转刚度的大小。一个结构合理的高刚度的结构形式,能有效地提升白车身的扭转刚度。
相关技术中的包裹架结构,由于前横梁刚度低,抗弯能力差,包裹架两端连接处弱,如果想要提升扭转刚度,通常要在包裹架和后地板总成之间的空间内增加“X”型或者“Y”型结构件,但这样不仅会大大增加成本、重量,而且不利于后排座椅放倒时行李箱空间的拓展,影响用户实际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参见图1,该包裹架结构包括本体1和连接组件2。
其中,本体1的长度的延伸方向与汽车的宽度的延伸方向相同,本体1具有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第一台阶面14。通过设置第一台阶面14,在不增加结构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本体1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一侧的结构的刚度,特别是垂向刚度。
本体1沿本体1的长度的延伸方向依次具有第一部11、第二部12和第三部13,以便于整车结构的安装。
连接组件2包括分别位于本体1的下部的两侧的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利用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实现对本体1的固定。
参见图2和图3,其中图2为第一连接件21与本体1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件21与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相连的第一连接部213具有第一弧形面,第二连接件22与第二部12和第三部13相连的第二连接部223具有第二弧形面,其中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对称设置。
如此设置,使得汽车在发生扭转时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可以增强对于本体1的支撑能力,在不增加结构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本体1与连接组件2的连接处的结构刚度。
另外,由于第一连接件21与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相连,第二连接件22与第二部12和第三部13相连,因而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的连接处也与第一连接件21连接,第二部12与第三部13的连接处也与第二连接件22连接,使得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的连接处被第一连接件21的第一弧形面包覆,第二部12和第三部13的连接处被第二连接件22的第二弧形面包覆,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的连接处以及第二部12和第三部13的连接处得到了更好的支撑,进而包裹架结构的刚度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裹架结构通过在本体1上设置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第一台阶面14,且通过将连接组件2与本体1连接的部分设置为弧形面,并确保该弧形面包覆住本体1内两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处,使得包裹架结构在不增加结构、不影响行李箱空间拓展功能的前提下,获得了更好的局部刚度,对白车身实现更好的连接和支撑,阻碍了“剪刀”式的运动趋势,进而有效地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避免了采用相关技术的包裹架结构导致的刚度不足的问题。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裹架结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连接关系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进行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参见图1,第一台阶面14可以由与汽车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面和与第一子面呈预设角度的第二面构成,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具有折痕。
参见图4,在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一部11包括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12。
其中,第一连接板111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台阶面14;
第二连接板112与第一连接板111的第一台阶面14所在的一侧连接;
第二连接板112与第一连接板111共同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如此设置,由于封闭的环形结构具备较好的刚度,因而第一部11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的结构的刚度得以提升。
可选的,该环状结构可以是截面为方形的环状结构。
在这里,第一台阶面14可以位于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2连接处的上方,且第一台阶面14的长度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板111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连接板112的长度的延伸方向相同,可以有效的增强第一部11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的抗变形能力,尤其是垂向抗变形能力。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继续参见图4,第一连接板111的第一台阶面14所在的一侧具有第一固定部1111,第一固定部1111为L型板体,第二连接板112为L型板体,其中第一固定部1111与第二连接板112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如此设置,封闭的环状结构可以在车身发生扭转时减弱“剪刀”式运动趋势,增强白车身的扭转刚度。
可选的,第一固定部1111的一个面与第二连接板112的一个面之间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第一固定部1111的另一个面与第二连接板112的另一个面之间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参见图5,第二部12包括主板121、第一横梁122和第二横梁123。
其中,主板121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台阶面14;
第一横梁122与主板121的第一台阶面14的下表面连接,第二横梁123与第一横梁122相连;
参见图6,第二横梁123与第一横梁122共同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如此设置,由于封闭的环形结构具备较好的刚度,因而主板121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的结构的刚度得以提升。
在这里,第一台阶面14可以位于第二横梁123与第一横梁122连接处的上方,且第一台阶面14的长度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横梁122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横梁123的长度的延伸方向相同,可以有效的增强主板121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的抗变形能力,尤其是垂向抗变形能力。
可选的,该环状结构可以是截面为方形的环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参见图5或图6,第一横梁122和第二横梁123均为L型横梁,其中第一横梁122和第二横梁123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如此设置,封闭的环状结构可以在车身发生扭转时减弱“剪刀”式运动趋势,增强白车身的扭转刚度。
可选的,第一横梁122和第二横梁123所形成的封闭的环状结构可以与第一连接板111的第一固定部1111与第二连接板112所形成的封闭的环状结构相同,便于安装。
可选的,第一横梁122的一个面的上侧与主板121的第一台阶面14的下表面之间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第一横梁122的另一个面与第二横梁123的一个面之间相互搭接采用点焊连接,第二横梁123的另一个面与第一横梁122的一个面的下侧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主板121的上部具有多个加强筋1211,多个加强筋1211两两之间相互平行。
通过设置两两之间相互平行的多个加强筋1211,使得主板121的局部刚度得以增加,避免主板121在车身发生扭转时产生振动。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参见图7,第三部13包括第三连接板131和第四连接板132。
其中,第三连接板131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台阶面14;
第四连接板132与第三连接板131的第一台阶面14所在的一侧连接;
第四连接板132与第三连接板131共同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如此设置,由于封闭的环形结构具备较好的刚度,因而第三部13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的结构的刚度得以提升。
在这里,第一台阶面14可以位于第四连接板132与第三连接板131连接处的上方,且第一台阶面14的长度的延伸方向与第三连接板131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和第四连接板132的长度的延伸方向相同,可以有效的增强第三部13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的抗变形能力,尤其是垂向抗变形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11和第三部13可以为对称结构,位于第二部12的相对的两侧。
可选的,该环状结构可以是截面为方形的环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继续参见图7,第三连接板131的第一台阶面14所在的一侧具有第二固定部1311,第二固定部1311为L型板体,第四连接板132为L型板体,其中第二固定部1311和第四连接板132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如此设置,封闭的环状结构可以在车身发生扭转时减弱“剪刀”式运动趋势,增强白车身的扭转刚度。
可选的,第三连接板131的第二固定部1311与第四连接板132所形成的封闭的环状结构可以与第一横梁122和第二横梁123所形成的封闭的环状结构与第一连接板111的第一固定部1111与第二连接板112所形成的封闭的环状结构均相同,便于安装,以形成本体1的整体结构。
可选的,第二固定部1311的一个面与第四连接板132的一个面之间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第二固定部1311的另一个面与第四连接板132的另一个面之间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本体1的第一部11与第二部12之间相互配合搭接后采用点焊连接,第二部12与第三部13之间相互配合搭接后采用点焊连接。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参见图8,第一连接件21包括第一连接子件211和第二连接子件212。
其中,第一连接子件211与第二连接子件212连接,第一连接子件211的上部和第二连接子件212的上部均为均匀过渡的圆弧形面。
如此设置,不仅加大了第一连接件21与本体1之间的连接尺寸,而且圆弧形面,能更好的分散应力集中,更好的抵抗此区域变形,提升了包裹架结构拐角处的支撑能力。另外,该均匀过渡的圆弧形面包裹住了包裹架结构最薄弱的分件位置,又进一步提升了包裹架结构的刚度。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二连接子件212的上部具有两条焊接边,该两条焊接边分别与第二连接板112的下表面和侧表面配合,并采用点焊连接。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参见图9,第二连接件22包括第三连接子件221和第四连接子件222。
其中,第三连接子件221与第四连接子件222连接,第三连接子件221的上部和第四连接子件222的上部均为均匀过渡的圆弧形面。
如此设置,不仅加大了第二连接件22与本体1之间的连接尺寸,而且圆弧形面,能更好的分散应力集中,更好的抵抗此区域变形,提升了包裹架结构拐角处的支撑能力。另外,该均匀过渡的圆弧形面包裹住了包裹架结构最薄弱的分件位置,又进一步提升了包裹架结构的刚度。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第四连接子件222的上部具有两条焊接边,该两条焊接边分别与第四连接板132的下表面和侧表面配合,并采用点焊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一种可能设计中,参见图1,本体1在朝向汽车后退的方向还可以设置第二台阶面15,该第二台阶面15可以用于提升本体1朝向汽车后挡风玻璃下方的结构刚度。
在一种可能示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裹架结构进行拼接安装:
将第一横梁122与第二横梁123相互配合构成封闭的环状结构,第一横梁122与第二横梁123的下部的焊接边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第一横梁122与第二横梁123的上部的焊接边再与主板121的第一台阶面14的下表面所具有的焊接边相互搭接,采用点焊连接,构成第二部12;
将第一连接板111的第一固定部1111与第二连接板112相互配合构成封闭的环状结构,第一固定部1111与第二连接板112的下部的焊接边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第二连接板112的上部焊接边与第一固定部1111的上表面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构成第一部11;
将第三连接板131的第二固定部1311与第四连接板132相互配合构成封闭的环状结构,第二固定部1311与第四连接板132的下部的焊接边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第四连接板132的上部焊接边与第二固定部1311的上表面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构成第三部13;
将主板121和第一横梁122的位于一侧的侧面焊接边和第一连接板111的侧面焊接边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第二横梁123的位于一侧的侧面焊接边和第二连接板112的侧面焊接边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实现了第一部11与第二部12的连接;
将主板121和第一横梁122的位于另一侧的侧面焊接面和第三连接板131的侧面焊接边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第二横梁123的位于另一侧的侧面焊接边和第四连接板132的侧面焊接边相互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实现了第二部12与第三部13的连接,即完成了本体1拼接;
将第一连接子件211和第二连接子件212的上部的焊接边相互配合并采用点焊连接,构成第一连接件21;
将第三连接子件221和第四连接子件222的上部的焊接边相互配合并采用点焊连接,构成第二连接件22;
将第一连接子件211的上部焊接边与本体1的下部焊接边相互配合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第二连接子件212的上部的两条焊接边分别与第二连接板112的下表面和侧表面配合并采用点焊连接,使得第一连接件21与本体1连接;
将第三连接子件221的上部焊接边与本体1的下部焊接边相互配合搭接并采用点焊连接,第四连接子件222的上部的两条焊接边分别与第四连接板132的下表面和侧表面配合并采用点焊连接,使得第二连接件22与本体1连接。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本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架结构包括:本体(1)和连接组件(2),
所述本体(1)的长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汽车的宽度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本体(1)具有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第一台阶面(14);
所述本体(1)沿所述本体(1)的长度的延伸方向依次具有第一部(11)、第二部(12)和第三部(13),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本体(1)的下部的两侧的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与所述第一部(11)和所述第二部(12)相连的第一连接部(213)具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与所述第二部(12)和所述第三部(13)相连的第二连接部(223)具有第二弧形面,其中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包裹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11)包括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12),
所述第一连接板(111)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具有所述第一台阶面(14);
所述第二连接板(11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1)的所述第一台阶面(14)所在的一侧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1)共同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包裹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1)的所述第一台阶面(14)所在的一侧具有第一固定部(1111),所述第一固定部(1111)为L型板体,所述第二连接板(112)为L型板体,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111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12)形成所述封闭的环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包裹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12)包括主板(121)、第一横梁(122)和第二横梁(123),
所述主板(121)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具有所述第一台阶面(14);
所述第一横梁(122)与所述主板(121)的所述第一台阶面(14)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23)与所述第一横梁(122)相连,且与所述第一横梁(122)共同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包裹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22)和所述第二横梁(123)均为L型横梁,其中所述第一横梁(122)和所述第二横梁(123)形成所述封闭的环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包裹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21)的上部具有多个加强筋(1211),所述多个加强筋(1211)两两之间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包裹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13)包括第三连接板(131)和第四连接板(132),
所述第三连接板(131)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的一侧具有所述第一台阶面(14);
所述第四连接板(132)与所述第三连接板(131)的所述第一台阶面(14)所在的一侧连接,且与所述第三连接板(131)共同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包裹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31)的所述第一台阶面(14)所在的一侧具有第二固定部(1311),所述第二固定部(1311)为L型板体,所述第四连接板(132)为L型板体,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1311)与所述第四连接板(132)形成所述封闭的环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包裹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包括第一连接子件(211)和第二连接子件(212),所述第一连接子件(211)与所述第二连接子件(2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子件(211)的上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子件(212)的上部均为均匀过渡的圆弧形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包裹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2)包括第三连接子件(221)和第四连接子件(222),所述第三连接子件(221)与所述第四连接子件(222)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子件(221)的上部和所述第四连接子件(222)的上部均为均匀过渡的圆弧形面。
CN202011330791.6A 2020-11-24 2020-11-24 汽车包裹架结构 Active CN112407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0791.6A CN112407060B (zh) 2020-11-24 2020-11-24 汽车包裹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0791.6A CN112407060B (zh) 2020-11-24 2020-11-24 汽车包裹架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7060A true CN112407060A (zh) 2021-02-26
CN112407060B CN112407060B (zh) 2022-11-25

Family

ID=74778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0791.6A Active CN112407060B (zh) 2020-11-24 2020-11-24 汽车包裹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07060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5123A (ja) * 1993-12-10 1995-06-27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H08142915A (ja) * 1994-11-18 1996-06-04 Nissan Motor Co Ltd リヤパーセルパネルの補強構造
JP2003312544A (ja) * 2002-04-24 2003-11-0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アッパバック構造
JP2006256351A (ja) * 2005-03-15 2006-09-2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アッパバック構造
CN101209719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车后部中的车身结构
JP2008254604A (ja) * 2007-04-05 2008-10-23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1245883A (ja) * 2010-05-21 2011-12-08 Suzuki Motor Corp リアパーセルシェルフのヒンジ構造
JP2012144102A (ja) * 2011-01-07 2012-08-02 Kanto Auto Works Ltd 車両のアッパーバック構造
JP2013220797A (ja) * 2012-04-19 2013-10-28 Toyota Motor East Japan Inc 車両用リアボディ構造
DE102013218396A1 (de) * 2012-09-21 2014-03-27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Fahrzeugheckstruktur
CN103717483A (zh) * 2011-08-10 2014-04-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CN103770716A (zh) * 2014-01-26 2014-05-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包裹架及其制造方法
CN206374666U (zh) * 2017-01-22 2017-08-04 重庆至信实业有限公司 汽车置物板总成
CN206679087U (zh) * 2017-03-07 2017-11-28 广州丰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行李箱侧围
CN108202767A (zh) * 2016-12-16 2018-06-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CN207860076U (zh) * 2017-09-29 2018-09-14 宁波泰鸿冲压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的行李舱立板
CN109866591A (zh) * 2017-11-16 2019-06-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5123A (ja) * 1993-12-10 1995-06-27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H08142915A (ja) * 1994-11-18 1996-06-04 Nissan Motor Co Ltd リヤパーセルパネルの補強構造
JP2003312544A (ja) * 2002-04-24 2003-11-0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アッパバック構造
JP2006256351A (ja) * 2005-03-15 2006-09-2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アッパバック構造
CN101209719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车后部中的车身结构
JP2008254604A (ja) * 2007-04-05 2008-10-23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1245883A (ja) * 2010-05-21 2011-12-08 Suzuki Motor Corp リアパーセルシェルフのヒンジ構造
JP2012144102A (ja) * 2011-01-07 2012-08-02 Kanto Auto Works Ltd 車両のアッパーバック構造
CN103717483A (zh) * 2011-08-10 2014-04-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JP2013220797A (ja) * 2012-04-19 2013-10-28 Toyota Motor East Japan Inc 車両用リアボディ構造
DE102013218396A1 (de) * 2012-09-21 2014-03-27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Fahrzeugheckstruktur
CN103770716A (zh) * 2014-01-26 2014-05-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包裹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02767A (zh) * 2016-12-16 2018-06-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CN206374666U (zh) * 2017-01-22 2017-08-04 重庆至信实业有限公司 汽车置物板总成
CN206679087U (zh) * 2017-03-07 2017-11-28 广州丰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行李箱侧围
CN207860076U (zh) * 2017-09-29 2018-09-14 宁波泰鸿冲压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的行李舱立板
CN109866591A (zh) * 2017-11-16 2019-06-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7060B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9930B1 (en) Joint between side rail and cross member in a vehicle frame assembly
CN204095914U (zh) 后轮罩加强装置及具有该后轮罩加强装置的车辆
CN112172500B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10861715B (zh) 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总成及后侧围加强结构
KR20150103991A (ko) 차량의 언더플로어 프레임 시스템
US4401341A (en) Panel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
EP3492352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2407060B (zh) 汽车包裹架结构
US10494029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CN208559517U (zh) 汽车白车身及汽车
JP6527314B2 (ja) 車両のアンダーフロアフレームシステム
JP2002019643A (ja) 自動車の車体フロア側部構造
JP3525669B2 (ja) 部品取付用ブラケット
CN210851923U (zh) 一种赛车用前臂悬臂支架
CN217623788U (zh) 车身前地板斜导向加强纵梁
CN209938751U (zh) 一种皮卡车前座椅横梁与中央通道的连接结构
JP2002321640A (ja) 車両の車台フレーム
CN220163610U (zh) 后螺旋簧支座结构、车架及车辆
CN213083321U (zh) 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
KR20150040586A (ko) 차량의 프런트루프레일과 프런트필러인너의 연결구조 및 방법
CN220430283U (zh) 前副车架和车辆
CN219856802U (zh) 吊挂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406640U (zh) 一种汽车底板纵梁与边框连接结构
CN217259521U (zh) 一种车门结构及车辆
CN113147811B (zh) 一种高速动车组车体肩部连接异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